CN103923575B - 显示装置及其胶带结构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胶带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23575B
CN103923575B CN201410124039.4A CN201410124039A CN103923575B CN 103923575 B CN103923575 B CN 103923575B CN 201410124039 A CN201410124039 A CN 201410124039A CN 103923575 B CN103923575 B CN 1039235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foration
adhesive coating
tape structure
coverage
adhesive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40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23575A (zh
Inventor
李达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23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3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23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35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胶带结构,包括显示模块、板材以及胶带结构。板材配置于显示模块上。胶带结构夹设于显示模块与板材之间,胶带结构包含本体、至少一穿孔以及第一粘着层。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穿孔配置于本体。穿孔具有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侧壁。第一粘着层配置于本体的第一表面,并覆盖至少一穿孔,且接触至少部份的穿孔的侧壁。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胶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胶带结构,尤其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显示装置的胶带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高科技电子资讯工业的蓬勃发展,消费性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而液晶显示装置因体积轻薄、占用空间小、辐射低等优点,逐渐成为了市场上显示产品的主流。
为了不同的功能需要求,通常会于显示装置上外挂有不同种类的板材,例如是以强化玻璃或压克力等材质所完成的保护玻璃(coverlens)。例如是触控面板或是3D面板等。无论是保护玻璃、触控面板或是3D面板,皆需透过粘胶来与显示模块进行粘合,而粘胶的位置通常会配置在显示模块的外框上。由于显示模块为了达到薄型化的要求,因此,显示模块的外框会以具有遮光效果的遮光胶带来取代。当上述板材透过粘胶粘合于显示模块上时,会因为遮光胶带的材质特性而使得粘胶与遮光胶带之间的介面粘着力不足,导致上述板材在特殊情况如遭受外力撞击时会有从显示模块脱落或剥离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的一就是在提供一种胶带结构,其结构设计有效提高贴附的面积以及粘着力。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结构设计有效提高板材与显示模块之间的贴附面积以及粘着力。
为达上述优点,本发明所提供的胶带结构包括本体、至少一穿孔以及第一粘着层。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穿孔配置于本体,穿孔具有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侧壁。第一粘着层配置于本体的第一表面,并覆盖至少一穿孔,且接触至少部份的穿孔的侧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胶带结构还包括第二粘着层,配置于本体的第二表面,并接触至少部份的穿孔的侧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粘着层与第二粘着层经过穿孔彼此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本体包含基材、油墨层以及第三粘着层。油墨层配置于基材上,且第一表面位于油墨层远离基材的一面。第三粘着层配置于基材下,且第二表面位于第三粘着层远离基材的一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表面具有被第一粘着层覆盖的第一覆盖范围。第一覆盖范围具有覆盖面积,穿孔于第一表面具有开口面积,穿孔位于第一覆盖范围内的开口面积的总和与覆盖面积的比值为大于或等于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表面具有被第一粘着层覆盖的覆盖范围,覆盖范围具有覆盖面积,穿孔于第一表面具有开口面积,穿孔位于覆盖范围内的开口面积的总和与覆盖面积的比值小于或等于80%。
为达上述优点,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显示模块、板材以及胶带结构。板材配置于显示模块上。胶带结构夹设于显示模块与板材之间,胶带结构包含本体、至少一穿孔以及第一粘着层。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穿孔配置于本体,穿孔具有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侧壁。第一粘着层配置于本体的第一表面,并覆盖至少一穿孔,且接触至少部份的穿孔的侧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胶带结构还包含第二粘着层,配置于本体的第二表面,并接触至少部份的穿孔的侧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粘着层与第二粘着层经过穿孔彼此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本体包含基材、油墨层以及第三粘着层。油墨层配置于基材上,且第一表面位于油墨层远离基材的一面。第三粘着层配置于基材下,且第二表面位于第三粘着层远离基材的一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表面具有被第一粘着层覆盖的第一覆盖范围,第一覆盖范围具有覆盖面积,穿孔于第一表面具有开口面积,穿孔位于第一覆盖范围内的开口面积的总和与覆盖面积的比值为大于或等于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表面具有被第一粘着层覆盖的覆盖范围,覆盖范围具有覆盖面积,穿孔于第一表面具有开口面积,穿孔位于覆盖范围内的开口面积的总和与覆盖面积的比值小于或等于80%。
在本发明中,胶带结构包括本体、至少一穿孔以及第一粘着层。此穿孔配置于本体,且第一粘着层配置于本体的第一表面,并接触至少部份的穿孔的侧壁。在这样的结构设计下,有效提升第一粘着层与本体之间的介面粘着力。当上述胶带结构使用在触控显示装置时,能够有效提升板材与显示模块之间的贴附面积以及粘着力,进而使得板材不易从显示模块脱落或剥离。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绘示为沿着图1所示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3绘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绘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绘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6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A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贴附于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B绘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贴附于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C绘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贴附于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1a、1b、1c:胶带结构2、2a、2b:显示装置
10、10a:本体11、11c:穿孔
12、12b:第一粘着层13、13b:第三粘着层
14:延伸部101:第一表面
102:第二表面103:基材
104:油墨层105:第二粘着层
110:侧壁140:第四粘着层
20:显示模块21:板材
201:背光单元202:显示面板
203、203a:偏光片R:范围
H:间隙W: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与图2,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沿着图1所示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1包含本体10、至少一穿孔11以及第一粘着层12。本体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01与第二表面102。穿孔11配置于本体10中,且穿孔11具有位于第一表面101与第二表面102之间的侧壁110。第一粘着层12配置于本体10的第一表面101并覆盖穿孔11,且接触至少部份的穿孔11的侧壁110。第一粘着层12例如是固态胶体或是液态体,固态胶体例如是双面胶带(Doublesidedadhesive),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1与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配置于本体10的穿孔11的数量例如是多个且呈阵列排列,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穿孔11的数量与排列方式可依照实际情况的需求而有所调整。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粘着层接触至少部份的穿孔11的侧壁110,具体而言,第一粘着层12大致接触于这些穿孔11的侧壁110的上半部份。由于本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1的本体10设置有至少一穿孔11,且第一粘着层12接触至少部份的穿孔11的侧壁110,在这样的结构的设计下,有效提升第一粘着层12与本体10之间的介面粘着力以及增加第一粘着层12接触于本体10上的接触面积。需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粘着层12仅需接触于这些穿孔11的侧壁110即可达成提升第一粘着层12与本体10之间介面粘着力的功效,至于第一粘着层12与这些穿孔11的侧壁110的接触面积大小,则可视实际情况需求而有所改变,例如第一粘着层12可将这些穿孔11的侧壁110完全覆盖。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本体10例如是遮光胶带,其包含基材103、油墨层104以及第二粘着层105。基材103的材质例如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简称PET),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油墨层104配置于基材103上,且第一表面位于油墨层104远离基材103的一面。第二粘着层105配置于基材103下,且第二表面102位于第二粘着层105远离基材103的一面。此外,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油墨层104与基材103之间以及第二粘着层105与基材103之间例如是可配置有铝箔层(图未示)。此外,本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1还包含由本体10朝外(远离本体10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14。此延伸部14具有由第二粘着层105朝外延伸的第四粘着层140。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1的第一表面101具有被第一粘着层12覆盖的覆盖范围(如图1中黑点覆盖区域的范围),且覆盖范围具有覆盖面积(如图1中黑点覆盖区域的面积),而每一穿孔11于第一表面101具有开口面积(如图1中圆形虚线所围出的区域面积),覆盖范围的覆盖面积包含每一穿孔11的开口面积。在本实施例中,这些位于覆盖范围内的穿孔11的开口面积的总和与覆盖面积的比值例如是大于或等于5%,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也就是说,在穿孔11的开口面积的总和与覆盖面积的比值为大于或等于5%的情况下,已有足够数量的穿孔11的侧壁110来供第一粘着层12进行粘着,第一粘着层12与本体10之间的介面粘着力已有非常显著的提升。此外,在其它的实施中,这些位于覆盖范围内的穿孔11的开口面积的总和与覆盖面积的比值例如是小于或等80%,在这样的结构设计下,除了可以有效提升第一粘着层12与本体10之间的介面粘着力,还可以进一步的避免整体胶带结构因强度不足而断裂的情况发生。
请参照图3,其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1a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1a类似于图1与图2所示胶带结构1,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1a还包含第三粘着层13。此第三粘着层13配置于本体10的第二表面102并覆盖穿孔11,且接触至少部份的穿孔11的侧壁110。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粘着层12与第三粘着层13分别都接触至少部份的穿孔11的侧壁110,具体而言,第一粘着层12大致接触于这些穿孔11的侧壁110的上半部份,而第二粘着层13大致接触于这些穿孔11的侧壁110的下半部份。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的胶带结构1b,其第一粘着层12b与第二粘着层13b经过这些穿孔11而彼此接触。在这样的结构的设计下,有效提升第一粘着层12b与第三粘着层13b分别与本体10之间的介面粘着力,且由于第一粘着层12b与第三粘着层13b彼此接触,其能有效降低第一粘着层12b与第三粘着层13b脱离于本体10的风险。
请参照图5,其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1c的俯视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1c类似于图1与图2所示的胶带结构1,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所述的配置于本体10的穿孔11c例如是沿着W方向延伸并且大致呈现长条状。需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呈现长条状的穿孔11c的开口面积较大,意即此穿孔11c具有的侧壁110表面积也较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虽仅于本体10配置一个长条状的穿孔11c,但当第一粘着层12配置于本体10的第一表面101并接触于穿孔11c的至少部分侧壁110时,同样能够达成有效提升第一粘着层12与本体10之间的介面粘着力的功效。当然,本实施例所述的呈现长条状的穿孔11c同样可以依照实际情况的需求而将数量增加为多个。
请参照图6,其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2的剖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2包含显示模块20、板材21以及类似于图2~5所示的胶带结构。显示模块20例如是液晶显示模块,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显示模块20主要由背光单元201、显示面板202与偏光片203构成,而显示模块20的其余细部结构为本领域所熟知的技术手段,且并非本案的特征,故在此不另外进行描述。板材21配置于显示模块20上,板材21例如是触控面板、3D面板或是保护板(coverlens)等,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胶带结构贴附于显示模块20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分述于后续段落的说明,需特别说明的是,后续段落说明中所出现的图示6A~6B系截取类似图6所示的虚线圆框所围出的范围R进行说明。
如图6A所示,其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1贴附于显示装置2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1夹设于如图6所示的显示模块20与板材21之间,具体而言,显示模块20与板材21通过胶带结构1而粘固于彼此,也就是胶带结构1的第一粘着层12与第二粘着层105分别粘合于板材21与显示模块20。此外,于此实施例中,胶带结构1的延伸部14通过第四粘着层140贴附于显示模块20的侧表面以及部分的底表面,且由上视图观之,胶带结构1的本体10环绕偏光片203。另外,偏光片203与板材21之间的间隙H可以是以空气、OCA(OpticallyClearAdhesive)、LOCA(LiquidOpticallyClearAdhesive)等成份来填充,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6B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贴1附于显示装置2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1直接贴附于偏光片203上,且由上视图观之,胶带结构1a环绕于偏光片203与板材21之间的间隙H。另外,间隙H的介质可以是以空气、OCA(OpticallyClearAdhesive)、LOCA(LiquidOpticallyClearAdhesive)等成份来填充,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6C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1b贴附于显示装置2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1b类似于图6A所示的胶带结构1,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1b具有接触于穿孔11的侧壁110的第一粘着层12b与第三粘着层13b。胶带结构1b夹设于显示模块20与板材21之间,具体而言,显示模块20与板材21通过胶带结构1b而粘固于彼此,也就是胶带结构1b的第一粘着层12b与第三粘着层13b分别粘合于板材21与显示模块20。另外,偏光片203与板材21之间的间隙H可以是以空气、OCA(OpticallyClearAdhesive)、LOCA(LiquidOpticallyClearAdhesive)等成份来填充,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需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图3与图5所述的胶带结构1a、1c同样皆可应用在显示装置上。实施的方式与图6A至图6C所示的贴附于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类似,故在此不赘述。
综上所陈,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胶带结构包括本体、至少一穿孔以及第一粘着层。此穿孔配置于本体,且第一粘着层配置于本体的第一表面,并覆盖穿孔,且接触至少部份的穿孔的侧壁。在这样的结构设计下,有效提升第一粘着层与本体之间的介面粘着力。当上述胶带结构使用在显示装置时,能够有效提升板材与显示模块之间的贴附面积以及粘着力,进而使得板材不易从显示模块脱落或剥离。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9)

1.一种胶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且具有至少一穿孔配置于该本体中,该至少一穿孔具有一侧壁,该侧壁位于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
一第一粘着层,配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一表面,并覆盖该至少一穿孔,且接触至少部份的该至少一穿孔的该侧壁;以及
一第二粘着层,配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二表面,并接触至少部份的该至少一穿孔的该侧壁;
其中该本体包含:
一基材;
一油墨层,配置于该基材上,且该第一表面位于该油墨层远离该基材的一面;以及
一第三粘着层,配置于该基材下,且该第二表面位于该第三粘着层远离该基材的一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粘着层与该第二粘着层经过该至少一穿孔彼此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表面具有被该第一粘着层覆盖的一覆盖范围,该覆盖范围具有一覆盖面积,该至少一穿孔于该第一表面具有一开口面积,该至少一穿孔位于该覆盖范围内的该开口面积的总和与该覆盖面积的比值为大于或等于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表面具有被该第一粘着层覆盖的覆盖范围,该覆盖范围具有一覆盖面积,该至少一穿孔于该第一表面具有一开口面积,该至少一穿孔位于该覆盖范围内的该开口面积的总和与该覆盖面积的比值为小于或等于80%。
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显示模块;
一板材,配置于该显示模块上;以及
一胶带结构,夹设于该显示模块与该板材之间,该胶带结构包含:
一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且具有至少一穿孔,配置于该本体,该至少一穿孔具有一侧壁,该侧壁位于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
一第一粘着层,配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一表面,并覆盖该至少一穿孔,且接触至少部份的该至少一穿孔的该侧壁;以及
一第二粘着层,配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二表面,并接触至少部份的该至少一穿孔的该侧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胶带结构的该第一粘着层与该第二粘着层经过该至少一穿孔彼此接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胶带结构的该本体包含:
一基材;
一油墨层,配置于该基材上,且该第一表面位于该油墨层远离该基材的一面;以及
一第三粘着层,配置于该基材下,且该第二表面位于该第三粘着层远离该基材的一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胶带结构的该第一表面具有被该第一粘着层覆盖的一覆盖范围,该覆盖范围具有一覆盖面积,该至少一穿孔于该第一表面具有一开口面积,该至少一穿孔位于该覆盖范围内的该开口面积的总和与该覆盖面积的比值为大于或等于5%。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胶带结构的该第一表面具有被该第一粘着层覆盖的一覆盖范围,该覆盖范围具有一覆盖面积,该至少一穿孔于该第一表面具有一开口面积,该至少一穿孔位于该覆盖范围内的该开口面积的总和与该覆盖面积的比值为小于或等于80%。
CN201410124039.4A 2014-02-05 2014-03-28 显示装置及其胶带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235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3806 2014-02-05
TW103103806A TWI541316B (zh) 2014-02-05 2014-02-05 顯示裝置及其膠帶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3575A CN103923575A (zh) 2014-07-16
CN103923575B true CN103923575B (zh) 2016-01-27

Family

ID=51141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403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23575B (zh) 2014-02-05 2014-03-28 显示装置及其胶带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23575B (zh)
TW (1) TWI5413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8336B (zh) * 2015-10-16 2018-05-25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79298B (zh) * 2019-07-19 2021-06-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框胶结构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TWI797925B (zh) * 2021-12-29 2023-04-01 銓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和顯示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2689A (zh) * 2007-04-20 2009-09-2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喷水激光切割用粘合片
CN102822294A (zh) * 2010-03-29 2012-12-12 琳得科株式会社 粘着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08880B2 (ja) * 2010-02-01 2014-06-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01872B (zh) * 2012-02-17 2015-10-01 Wistron Corp 防水背膠結構及具有防水背膠結構之電子裝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2689A (zh) * 2007-04-20 2009-09-2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喷水激光切割用粘合片
CN102822294A (zh) * 2010-03-29 2012-12-12 琳得科株式会社 粘着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1547A (zh) 2015-08-16
TWI541316B (zh) 2016-07-11
CN103923575A (zh) 2014-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4878B (zh) A bonded structure, a touch display with a bonded structure and a method of fitting it
EP3521918B1 (en)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3923575B (zh) 显示装置及其胶带结构
CN102522048B (zh) 电子装置及其保护膜的撕除方法
US10500816B2 (en) Substrate structure, method for attaching flexible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peeling off flexible substrate
CN105739181A (zh) 口字胶、口字胶的制作方法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CN110634399B (zh) 一种柔性盖板、柔性显示装置及柔性盖板的制作方法
CN104679338B (zh) 防爆膜组件、触摸屏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KR101671899B1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4459960U (zh)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模组
TWM444273U (zh) 背膠以及具有背膠之線路板
US20140062920A1 (en) Touch panel
KR101162017B1 (ko) 표시 장치
CN204117503U (zh) 显示装置
CN104375304A (zh) 显示器
CN104360545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JP2013218188A (ja) 表示パネル保護フィルム
CN106297574B (zh) 屏幕组件
CN112258984B (zh) 复合结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CN210348436U (zh) 触控模组
CN203722999U (zh) 用于贴合于基板的贴膜
CN104754928A (zh) 用于贴合于基板的贴膜
CN204622721U (zh) 一种曲面屏幕保护膜
CN210348435U (zh) 大尺寸触控模组
JP3182091U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