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8889A - 一种植物复合蛋白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复合蛋白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18889A CN103918889A CN201410179337.3A CN201410179337A CN103918889A CN 103918889 A CN103918889 A CN 103918889A CN 201410179337 A CN201410179337 A CN 201410179337A CN 103918889 A CN103918889 A CN 1039188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und protein
- feed
- turbot
- protein
-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 Y02A40/818—Alternative feeds for fish, e.g. in aquacultures
Landscapes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Feed For Specific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植物复合蛋白,其特征是由花生粕、玉米蛋白粉、豆粕、谷朊粉组成,其重量份数范围分别为4.92~5.35,3.62~4.14,14.45~16.86,10.45~13.17。制备时先将各组分磨成细粉,过80目筛网,分别称重,然后逐级混合均匀。本发明的高效植物复合蛋白在大菱鲆饲料中可有效替代鱼粉蛋白;不影响大菱鲆的存活、末体重、特定生长率、肝体比,脏体比和肥满度;不影响血清中的各种指标;并且也不影响大菱鲆常规鱼体体成分组成。达到了降低饲料价格、节约养殖成本的目的,为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植物复合蛋白,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饲料用的高效植物复合蛋白。
背景技术
大菱鲆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生长速度快,是名贵的冷水性经济鱼类,目前在我国北方已经是大规模养殖的海水性鱼类,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大菱鲆对蛋白的营养需求高,这样就需要在饲料中使用大量的鱼粉,从而使饲料的成本变高。随着大菱鲆集约化养殖的推广,其饲料成本居高不下一直备受养殖户所关心。而且,随着配合饲料的主要蛋白源鱼粉资源的日益短缺,也导致供需不平衡,严重阻碍了大菱鲆养殖产业的发展。因此,开发新的蛋白源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水产饲料业长期关注的课题。
虽然已有植物蛋白源来替代大菱鲆鱼粉的研究,例如利用玉米蛋白粉,豆粕等单一蛋白源进行替代。但由于这些植物蛋白源适口性差、氨基酸和矿物质不平衡、含有抗营养因子等因素,某种单一蛋白源过高的添加势必会加剧其本身的不良因素带来的影响。同时,利用替代蛋白源时往往要考虑添加晶体氨基酸,这也大大提高了饲料的成本。因此,开发出适用于大菱鲆饲料的高效低廉的植物复合蛋白就成为大菱鲆饲料研发领域的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植物复合蛋白,用于解决蛋白源替代鱼粉过程中的氨基酸缺失或氨基酸不平衡以及单一植物蛋白源替代时易引发的抗营养因子过高等问题,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植物复合蛋白,是由花生粕、玉米蛋白粉、豆粕、谷朊粉组成。
上述组分的份数范围为4.92~5.35,3.62~4.14,14.45~16.86,10.45~13.17。
上述的高效植物复合蛋白用来替代鱼粉来制备大菱鲆饲料。
本发明的高效植物复合蛋白在大菱鲆饲料中能有效替代全鱼粉饲料中60%的鱼粉蛋白;而且不影响大菱鲆的存活、末体重、特定生长率、肝体比,脏体比和肥满度;不影响血清中的各种指标;并且也不影响大菱鲆常规鱼体体成分组成。达到了降低饲料价格、节约养殖成本的目的,为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高效复合植物蛋白由花生粕、玉米蛋白粉、豆粕、谷朊粉组成。这几种植物蛋白混合使用具有氨基酸组成互补的效果,能有效缓解植物原料含量过高时易发生抗营养因子过多的效应。
上述高效植物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先将各种蛋白源组分磨成细粉,过80目筛网;然后分别称重;最后在混合机中逐级(依重量由小到大顺序)加入上述称重好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即为本发明的高效动植物复合蛋白。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复合蛋白及其使用效果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制备本发明的高效复合植物蛋白时,先将各组分的原料磨成细粉,过80目筛网;称取花生粕4.92kg、玉米蛋白粉3.62kg、豆粕14.45kg、谷朊粉10.45kg,将上述各组分在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即为本发明的高效植物复合蛋白。
实施例2
制备本发明的高效复合植物蛋白时,先将各组分的原料磨成细粉,过80目筛网;称取花生粕5.35kg、玉米蛋白粉4.14kg、豆粕16.86kg、谷朊粉13.17kg,将上述各组分在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即为本发明的高效植物复合蛋白。
实施例3
制备本发明的高效复合植物蛋白时,先将各组分的原料磨成细粉,过80目筛网;称取花生粕5.09kg、玉米蛋白粉3.83kg、豆粕16.44kg、谷朊粉11.11kg,将上述各组分在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即为本发明的高效植物复合蛋白。
实验实施地点位于山东省即墨市,使用上述实施例3制作的高效植物复合蛋白作为原料分别替代现有的全鱼粉大菱鲆饲料中30%,45%,60%的鱼粉蛋白制成的饲料进行90天(水温16-18摄氏度)养殖实验,结果如下表。
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大菱鲆存活、末体重、特定生长率、肝体比,脏体比和肥满度与鱼粉对照组(鱼粉添加量60%)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血清中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蛋白(TP)、甘油三酯(TCHO)、胆固醇(TGK)等与鱼粉组相比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鱼体的体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从而证明本发明的植物复合蛋白可以有效的替代大菱鲆饲料中的鱼粉。
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X±SD)表示,试验结果用SPSS1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分析,当差异显著时(P<0.05),进行Tukey多重比较。表中数据后面不同的字母表示有显著差异,没有字母标识表明没有显著差异。
此实验结果中,用复合蛋白粉替代鱼粉蛋白后,并没有影响大菱鲆的存活率,表明大菱鲆幼鱼对本实验条件下的饲料和养殖条件较为适应。初体重没有显著差异的大菱鲆幼鱼在投喂实验组饲料10周后,统计分析结果仍显示出末体重和特定生长率并未与对照组出现明显的差异,这说明复合蛋白替代后鱼体仍然能达到相类似的生长结果。另外,本发明分析了鱼体肝体比,脏体比以及肥满度,借以反应替代后是否会影响鱼体的组织器官,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并没有与对照组出现显著差异。
大菱鲆血清指标能动态的反应鱼体的健康状况,目前鱼类中各指标的正常健康值的范围并没有明确的文件,只能与对照组相比较看是否出现显著差异。
本实验检测了大菱鲆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白蛋白、总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与对照组相比都并未出现显著差异,说明用复合蛋白替代鱼粉后并未影响到鱼类的生理健康。
随着替代比例的升高,大菱鲆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与鱼粉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复合蛋白替代后饲料对鱼体常规组成没有影响。
表1:复合蛋白替代鱼粉后对大菱鲆生长指标的影响
表2:复合蛋白替代鱼粉后对大菱鲆血清指标的影响
综合上述指标,表明在不影响生长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植物复合蛋白可以有效的替代大菱鲆饲料中的鱼粉。
Claims (9)
1.一种植物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复合蛋白由花生粕、玉米蛋白粉、豆粕和谷朊粉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生粕、玉米蛋白粉、豆粕、谷朊粉的重量份数范围分别为4.92~5.35,3.62~4.14,14.45~16.86,10.45~13.17。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先将各组分磨成细粉,过80目筛网;然后分别称重;最后在混合机中逐级加入上述称重好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制成。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复合蛋白作为鱼粉替代物的应用。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复合蛋白在制备大菱鲆饲料中的应用。
6.一种大菱鲆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料中的鱼粉部分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物复合蛋白取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菱鲆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料中不少于60%的鱼粉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物复合蛋白所取代。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菱鲆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料中不少于45%的鱼粉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物复合蛋白所取代。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菱鲆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料中不少于30%的鱼粉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物复合蛋白所取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79337.3A CN103918889B (zh) | 2014-04-30 | 2014-04-30 | 一种植物复合蛋白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79337.3A CN103918889B (zh) | 2014-04-30 | 2014-04-30 | 一种植物复合蛋白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18889A true CN103918889A (zh) | 2014-07-16 |
CN103918889B CN103918889B (zh) | 2015-12-02 |
Family
ID=51137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79337.3A Active CN103918889B (zh) | 2014-04-30 | 2014-04-30 | 一种植物复合蛋白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18889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36250A (zh) * | 2016-07-28 | 2016-10-26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大菱鲆饲料用的植物复合蛋白 |
CN112369353A (zh) * | 2020-11-26 | 2021-02-19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提高大菱鲆幼鱼植物蛋白部分替代饲料效果的养殖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58145A (zh) * | 2011-08-19 | 2011-11-30 | 中国海洋大学 | 作为半滑舌鳎饲料用的高效环保复合植物蛋白及制备方法 |
CN103478434A (zh) * | 2013-10-10 | 2014-01-01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一种新型复合蛋白源及其在大菱鲆饲料中的应用 |
-
2014
- 2014-04-30 CN CN201410179337.3A patent/CN10391888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58145A (zh) * | 2011-08-19 | 2011-11-30 | 中国海洋大学 | 作为半滑舌鳎饲料用的高效环保复合植物蛋白及制备方法 |
CN103478434A (zh) * | 2013-10-10 | 2014-01-01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一种新型复合蛋白源及其在大菱鲆饲料中的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魏艳洁等: ""复合蛋白源部分替代饲料中的鱼粉对大菱鲆生长的影响"", 《第九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 12 November 2013 (2013-11-12)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36250A (zh) * | 2016-07-28 | 2016-10-26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大菱鲆饲料用的植物复合蛋白 |
CN112369353A (zh) * | 2020-11-26 | 2021-02-19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提高大菱鲆幼鱼植物蛋白部分替代饲料效果的养殖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18889B (zh) | 2015-1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71583B (zh) | 一种小龙虾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13435A (zh) | 一种草鱼越冬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18928B (zh) | 一种高效动植物复合蛋白及其应用 | |
CN104543439A (zh) | 铁脚黄麻羽鸡饲料 | |
CN103340315A (zh) | 一种低鱼粉大菱鲆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54959A (zh) | 一种蛋鸡饲料 | |
CN103918940B (zh) | 一种动物复合蛋白及其应用 | |
CN103598444B (zh) | 一种罗非鱼饲料 | |
CN103621809B (zh) | 一种提高饲料利用率的蛋鹅饲料 | |
CN103918889B (zh) | 一种植物复合蛋白 | |
CN103598471A (zh) | 一种肉鸡饲料 | |
CN103416612A (zh) | 半滑舌鳎配合饲料 | |
CN102696871A (zh) | 以放养模式饲养的黄羽肉鸡的日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248904A (zh) | 一种用于猪饲料的中药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5360566A (zh) | 一种复合蛋白源及其制备与应用 | |
CN103478434B (zh) | 一种新型复合蛋白源及其在大菱鲆饲料中的应用 | |
CN105558431B (zh) | 一种鱼粉替代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3005225A (zh) | 一种复合动物蛋白及其制备和应用 | |
CN104171578A (zh) | 一种高产池塘养殖泥鳅饲料 | |
CN107853457A (zh) | 一种促生长及提高免疫力的鸡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981095A (zh) | 一种罗非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036250A (zh) | 一种大菱鲆饲料用的植物复合蛋白 | |
CN104323028A (zh) | 一种羔羊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75951A (zh) | 一种肉用仔鸡前期混合饲料配方 | |
CN104814294A (zh) | 一种防霉型酒香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