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8671A - 一种含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8671A
CN103918671A CN201410151402.1A CN201410151402A CN103918671A CN 103918671 A CN103918671 A CN 103918671A CN 201410151402 A CN201410151402 A CN 201410151402A CN 103918671 A CN103918671 A CN 1039186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oxiconazole
pyrimorph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weight ratio
dis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514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8671B (zh
Inventor
肖玉梅
覃兆海
李红
万川
吴燕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1514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186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18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8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8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86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农药技术领域的一种含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活性成分含有丁吡吗啉与氟环唑,其中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重量比为1:20~20:1。有效成分加入助剂及填料可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本发明所述杀菌组合物其互补作用和增效作用非常明显,能够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可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含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卵菌病害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由卵菌引起的病害在蔬菜病害中约占20%,可造成蔬菜减产10%~30%,严重时可达80%,甚至绝产。给农业生产带来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农田中使用的有效防治卵菌病害的药剂,由于长期、大量使用,使病菌产生了很高的抗药性。因此,开发新的高效、减缓病菌抗药性的复配杀菌剂具有重要意义。
丁吡吗啉(Pyrimorph),化学名称:(E)-3-(2-氯吡啶-4-基)-3-(4-叔丁基苯基)-丙烯酰吗啉,结构式为:
丁吡吗啉是中国农业大学于2003年创制的新型高效、低毒和安全性好的羧酸酰胺类杀菌剂,具有多作用靶标的特点,其杀菌谱广,对卵菌目真菌具有优异的防效,可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番茄晚疫及辣椒疫病等多种作物病害,对立枯病,瓜灰霉病也有优良的效果。其作用机理为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原生质渗漏,同时抑制菌丝体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菌丝体的生长。
氟环唑,英文名称epoxiconazole,化学名称:(2RS,3RS)-1-[3-(2一氯苯基)-2,3一环氧-2-(4一氟苯基)丙基]一1氢一1,2,4一三唑。氟环唑是新一代三唑类杀菌剂的代表,对一系列禾谷类作物病害如立枯病、白粉病、眼纹病等十多种病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同时对水果、蔬菜和甜菜等作物上的叶斑病、白粉病、锈病以及葡萄上的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有良好的防效。与目前已知同类杀菌剂相比,能更有效抑制病菌原真菌,其原药销量在杀菌剂中排名第3。氟环唑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阻碍病菌细胞壁的形成,从而杀死病菌,也可通过提高作物几丁质酶活性,来抑制病菌侵入,这是氟环唑在所有三唑类产品中独一无二的特性。
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到有关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复配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含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卵菌目病害的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活性成份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重量比为1:20~20:1。
优选的,其中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重量比为1:16~16:1。
优选的,其中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重量比为1:4~8:1。
上述杀菌组合物,其中有效活性成份质量占复配杀菌剂总质量的5~90%,优选为10~85%。
所述杀菌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加入相应溶剂、助剂或填料,可以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悬浮剂。
所述的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氯苯、溶剂油、松节油、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乙醇、丁醇、异戊醇、环己酮、苯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二甲基亚砜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助剂为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粘结剂、消泡剂、抗冻剂、乳化剂或增稠剂。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苯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脂肪酸聚氧乙烯酯、酯聚氧乙烯嘧,NNO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崩解剂选自:鹏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粘结剂选自:硅藻土、淀粉、PVA、羧甲基(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抗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原酸胶、聚乙烯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农乳500#(烷基苯黄酸钙)、农乳600#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填料选自:膨润土、高岭土、硅藻土、沸石、河沙、滑石粉、淀粉、白炭黑、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含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卵菌目病害的用途。
所述防治卵菌目病害为立枯病、灰霉病、霜霉病或疫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活性成分丁吡吗啉和氟环唑复配使用,由于二者的杀菌机理不同,两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作用;(2)本发明的组合物在给定的范围内表现出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明显高于单剂,适当降低了亩用量及使用成本;(3)本发明组合物扩大了杀菌范围,对蔬菜及果树的立枯病、霜霉病、灰霉病和疫病有特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以下实施中如无特别说明,所有配方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1丁吡吗啉与氟环唑复配对水稻立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设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水稻立枯菌菌丝生长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
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5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同时根据Wadley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联合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SR=EC50(理论值)/EC50(观察值);
EC50(理论值)=(a+b)/(a/EC50(A)+b/EC50(B));
其中:a、b分别为丁吡吗啉与氟环唑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
A为丁吡吗啉;
B为氟环唑;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丁吡吗啉、氟环唑及其复配对水稻立枯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1可知,丁吡吗啉、氟环唑对水稻立枯病的EC50分别为11.56mg/L和0.33mg/L。丁吡吗啉与氟环唑配比在16:1~1:16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或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当丁吡吗啉与氟环唑重量比为1:16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实施例230%丁吡吗啉.氟环唑可湿性粉剂
丁吡吗啉15%、氟环唑15%、皂角粉8%,聚羧酸盐5%,润湿剂拉开粉BX5%,木质素磺酸盐5%、十二烷基硫酸钠3%,硅藻土5%、高岭土补足100%,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可湿性粉剂的方法混合,粉碎至一定细度,再经混匀成成品,制得30%丁吡吗啉.氟环唑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60%丁吡吗啉.氟环唑可湿性粉剂
丁吡吗啉48%、氟环唑12%、皂角粉6%,聚羧酸盐3%、润湿剂拉开粉BX5%,十二烷基硫酸钠3%、木质素磺酸盐4%、白炭黑10%、高岭土补足100%,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可湿性粉剂的方法混合,粉碎,再经混匀成成品,制得60%丁吡吗啉.氟环唑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445%丁吡吗啉.氟环唑水分散粒剂
丁吡吗啉40%、氟环唑5%、润湿剂拉开粉BX7%,聚羧酸盐3%,烷基苯磺酸钙盐5%、木质素磺酸盐5%、十二烷基硫酸钠4%、淀粉补足100%,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水分散粒剂的方法混合制得55%丁吡吗啉.氟环唑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570%丁吡吗啉.氟环唑水分散粒剂
丁吡吗啉4%、啶酰菌胺66%、润湿剂拉开粉BX7%,聚羧酸盐3%,烷基苯磺酸钙盐3%、木质素磺酸盐4%、十二烷基硫酸钠6%、淀粉补足100%,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水分散粒剂的方法混合制得55%丁吡吗啉.氟环唑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660%丁吡吗啉.氟环唑悬浮剂
丁吡吗啉5%、氟环唑55%、脂肪酸聚氧乙烯酯4%,聚丙烯酸钠2%、十二烷基苯磺酸4%、硅油0.1%、乙二醇1%、去离子水加至100%,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置悬浮剂的方法混合制得60%丁吡吗啉.氟环唑悬浮剂。
实施例725%丁吡吗啉.氟环唑悬浮剂
丁吡吗啉5%、啶酰菌胺20%、脂肪酸聚氧乙烯酯3%,羧甲基纤维素钠2%、拉开粉BX2%、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0.1%、聚乙二醇3%、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1%,去离子水加至100%,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置悬浮剂的方法混合制得25%丁吡吗啉.氟环唑悬浮剂。
实施例8丁吡吗啉与氟环唑复配的药效实验
大田实验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乡完成。
实验药剂为实施例2、5和6制备的药剂,对照组为25%丁吡吗啉可湿性粉剂(市售)、50%氟环唑可湿性粉剂(市售),考察丁吡吗啉和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防治番茄早疫病药效实验。
施药前调查番茄早疫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分别调查番茄早疫病病情指数计算防效。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含丁吡吗啉和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防治番茄晚疫病病效
由表2可以看出,丁吡吗啉与氟环唑复配后能有效防治番茄早疫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持效期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靶标作物无不良影响,防效达90%以上。
实施例9
实验药剂为实施例3、4和6制备的药剂,对照组为20%丁吡吗啉悬浮剂(市售)、50%氟环唑可湿性粉剂(市售),考察丁吡吗啉和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实验。
大田实验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乡完成。
施药前调查黄瓜霜霉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分别调查黄瓜霜霉病病情指数计算防效。
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含丁吡吗啉和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防治黄瓜霜霉病病效
由表3可以看出,丁吡吗啉与氟环唑复配后能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发生,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在本试验用药范围内对靶标作物无不良影响,防效达90%以上。
实施例10
实验药剂为实施例2、5和7制备药剂,25%丁吡吗啉悬浮剂(市售)、50%氟环唑可湿性粉剂(市售)为对照组,考察丁吡吗啉和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防治番茄灰霉病病药效实验。
大田实验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乡完成。
药前调查番茄灰霉病病情基数、总叶数、病叶级数,于发病初期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分别调查番茄灰霉病病情指数计算防效。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含丁吡吗啉和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防治番茄灰霉病病效
由表4可以看出,丁吡吗啉与氟环唑复配后能有效防番茄灰霉病的发生,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在本试验用药范围内对靶标作物无不良影响,防效达90%以上。

Claims (7)

1.一种含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活性成份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重量比为1:20~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重量比为1:16~1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重量比为1:4~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有效活性成份质量占复配杀菌剂总质量的5~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油悬浮剂或悬浮剂。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卵菌目病害的用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卵菌目病害为立枯病、灰霉病、霜霉病或疫病。
CN201410151402.1A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含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186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1402.1A CN103918671B (zh)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含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1402.1A CN103918671B (zh)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含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8671A true CN103918671A (zh) 2014-07-16
CN103918671B CN103918671B (zh) 2015-04-22

Family

ID=51137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5140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18671B (zh) 2014-04-15 2014-04-15 一种含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186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30172A (zh) * 2022-09-08 2022-12-30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含有丁吡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6690A (zh) * 2009-04-30 2009-09-23 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氟环唑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
WO2010072634A2 (en) * 2008-12-22 2010-07-01 Basf Se Post-harvest treatment method
CN101965844A (zh) * 2010-10-27 2011-02-09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丁吡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CN103081925A (zh) * 2011-10-29 2013-05-08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CN103483245A (zh) * 2013-09-03 2014-01-01 中国农业大学 新型农用杀菌剂丁吡吗啉的合成工艺改进
CN103503886A (zh) * 2013-10-16 2014-01-15 赵邦斌 一种含丁吡吗啉的复配杀菌剂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72634A2 (en) * 2008-12-22 2010-07-01 Basf Se Post-harvest treatment method
CN101536690A (zh) * 2009-04-30 2009-09-23 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氟环唑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
CN101965844A (zh) * 2010-10-27 2011-02-09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丁吡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CN103081925A (zh) * 2011-10-29 2013-05-08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CN103483245A (zh) * 2013-09-03 2014-01-01 中国农业大学 新型农用杀菌剂丁吡吗啉的合成工艺改进
CN103503886A (zh) * 2013-10-16 2014-01-15 赵邦斌 一种含丁吡吗啉的复配杀菌剂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路慧哲 等: "丁吡吗啉与其苯基类似物的电子结构特征比较", 《物理化学学报》 *
陈小霞 等: "新型杀菌剂丁吡吗啉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方式初探", 《农药学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30172A (zh) * 2022-09-08 2022-12-30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含有丁吡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CN115530172B (zh) * 2022-09-08 2024-04-05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含有丁吡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8671B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0234B (zh) 一种含吡唑醚菌酯与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2302024A (zh) 一种含螺环菌胺与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3918671B (zh) 一种含丁吡吗啉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31226B (zh) 一种含乙嘧酚与戊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1999390B (zh) 一种含咪鲜胺与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CN103918670B (zh) 一种含丁吡吗啉与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31247B (zh) 一种含戊菌唑与代森联的杀菌组合物
CN101965843B (zh) 一种含丙烷脒与丁吡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CN102239879B (zh) 一种含有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1999362B (zh) 一种含有稻瘟酰胺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2232382A (zh) 一种含肟菌酯与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CN102067856B (zh) 一种含多抗霉素与噁唑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31248B (zh) 一种含戊菌唑与代森锌的杀菌组合物
CN104336080B (zh) 一种含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和恶霉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720774B (zh) 一种含戊菌唑与丙森锌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15767B (zh) 一种含醚菌酯与戊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15772B (zh) 一种含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
CN102461526A (zh) 一种含双炔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55781B (zh) 一种含戊菌唑与多菌灵的杀菌组合物
CN101971839A (zh) 一种含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43973B (zh) 一种含戊菌唑与百菌清的杀菌组合物
CN101971826A (zh) 一种含丁吡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CN101965845A (zh) 一种含丁吡吗啉与霜脲氰的杀菌组合物
CN104472508A (zh) 含丁吡吗啉与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1965844A (zh) 一种含丁吡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4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