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4251B - 具有并发多模式控制机制的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并发多模式控制机制的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4251B
CN103914251B CN201410003605.6A CN201410003605A CN103914251B CN 103914251 B CN103914251 B CN 103914251B CN 201410003605 A CN201410003605 A CN 201410003605A CN 103914251 B CN103914251 B CN 1039142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unit
finger
mobil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036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4251A (zh
Inventor
A.特雷斯库诺夫
胡煜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14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4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4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42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8
    • G06F2203/0383Remote input, i.e. interface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signals generated by a pointing device are transmitted to a PC at a remote location, e.g. to a PC in a L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24Touch pad or touch panel provided on the remot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包括:用户接口,其被配置为检测手指移动,以用于检测触控板上的手指移动;以及控制单元,其与所述用户接口耦接,被配置为仅基于用于控制设备的所述手指移动,处理用于定向模式和坐标模式二者的控制。所述显示系统还包括:通信单元,被配置为接收仅基于手指移动的用于定向模式和坐标模式二者的控制;以及控制单元,与所述通信单元耦接,被配置为从用于控制设备的所述控制提取定向命令、位置命令或其组合。

Description

具有并发多模式控制机制的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1月4日提交的第61/749,246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和2013年6月4日提交的第13/914,268号美国专利申请的权益,其主题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般涉及显示系统,而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控制显示系统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消费和工业电子产品,尤其是诸如图形显示系统、电视、投影机、移动电话、便携式数字助理和组合设备的设备,被提供有水平不断提高的功能,以支持现代生活。这些设备的控制的变化不仅取决于设备,也取决于运行在这些设备上的应用。设备的接口和控制经常改变。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市场和产品演进或功能上的差异而发生。现有的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可以以无数不同的方向进行。
因此,仍然需要具有并发多模式控制机制的显示系统,以用于无缝控制具有不同接口的设备。鉴于日益增加的商业竞争压力,随着消费期望的增长和市场上有意义的产品差异化的机会的减少,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变得越来越重要。此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性能、以及满足竞争压力的需要为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的至关重要的必要性增加了甚至更大的紧迫性。
已经找了很久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现有技术的发展没有教导或暗示任何解决方案,并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搜寻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系统,包括:用户接口,其被配置为检测手指移动,以便检测触控板上的接触;以及控制单元,其与所述用户接口耦接,被配置为仅基于用于控制设备的所述手指移动,处理用于定向模式和坐标模式二者的控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系统,包括:通信单元,被配置为接收仅基于手指移动的用于定向模式和坐标模式二者的控制;以及控制单元,与所述通信单元耦接,被配置为从用于控制设备的所述控制提取定向命令、位置命令或其组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系统的操作的方法,包括:检测手指移动,以便检测触控板上的接触;以及仅基于用于控制设备的所述手指移动,处理用于定向模式和坐标模式二者的控制。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利用手指移动确定轻拂手势,以及其中,处理用于定向模式和坐标模式二者的控制包括基于满足或超过接触长度阈值的手指移动的接触长度发出定向命令。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手指移动和具有缓冲区域的每个单元形成具有单元的网格。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系统的操作的方法,包括:接收仅基于手指移动的用于定向模式和坐标模式二者的控制;以及从用于控制设备的所述控制提取定向命令、位置命令或其组合。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定向命令操作可动作项目。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位置命令将光标移动到坐标位置。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位置命令将光标移动到与可动作项目无关的坐标位置。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具有附加到上述那些步骤或元素以外或者代替上述那些步骤或元素的其他步骤或元素。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所述步骤或元素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并发多模式控制机制的显示系统。
图2示出了处于定向模式的第二设备的示例显示的详细视图。
图3示出了处于坐标模式的第三设备的示例显示的详细视图。
图4示出了提供定向命令的第一设备的例子。
图5示出了显示系统的示例性框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系统的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并发支持用于定向命令的定向模式以及用于坐标标识的位置命令的坐标模式二者的显示系统或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或第三设备,其向终端消费者提供易用性。定向模式的支持提供了对不同的系统的支持,以使其他设备之间的无缝互操作性。并发支持还使应用能够基于什么最有效以及对应用和用户方便,来利用定向命令和命令位置二者的优势。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具有动态机制的显示系统,以便基于手指移动的第一触摸通过形成网格和单元来提供分别用于定向模式和坐标模式的定向命令和位置命令。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调节每个单元周围的图4的缓冲区域的大小,提供光标在没有波动的情况下无缝移动的显示系统。移动的粒度也可以通过将缓冲区域调节为更小或更大来调整。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基于在手指移动在单元之一内或者跨过多个单元这两种情况下比较轻拂阈值或接触长度阈值,提供手指移动到定向命令或坐标命令的转换的显示系统。
足够详细地描述下面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行和使用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基于本公开,其它实施例将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可以做出系统、过程或机械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范围。
在以下说明中,给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为了避免模糊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些公知的电路、系统配置、和过程步骤没有被详细公开。
示出了系统的实施例的附图是半示意性的而且不成比例,特别是,一些尺寸是为了清晰呈现并且在附图中被夸大示出。类似地,虽然为了便于描述将附图中的视图表示为类似的方位(orientation),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附图中的这种描绘是任意的。一般来说,本发明可以以任意取向操作。为方便描述,实施例被编号为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等,并且并不旨在具有任何其它意义或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限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根据使用术语的上下文,这里提及的术语“模块”可以包括软件、硬件或其组合。例如,软件可以是机器代码、固件、嵌入式代码和应用软件。又例如,硬件可以是电路、处理器、计算机、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核心、压力传感器、惯性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无源器件或其组合。
现在参照图1,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并发多模式控制机制的显示系统100。显示系统100可以包括第一设备102——诸如控制设备,其连接到第二设备106——诸如具有显示器的设备,和第三设备108——诸如具有显示器的另一设备。
第一设备102可以利用通信路径104——诸如无线或有线网络,与第二设备106、第三设备108或其组合通信。第一设备102可以或直接或间接耦接到通信路径104,以便与第二设备106、第三设备108或其组合通信,或者第一设备102可以是独立的设备。
第一例子102的例子可包括客户端设备、遥控器、基于触控板(trackpad)的遥控设备、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计算机或台式计算机。第二设备106的例子可以包括电视机、平板计算机、显示器、计算设备、娱乐系统或智能电话。第三设备108的例子也可以包括电视机、平板计算机、显示器、计算设备、娱乐系统或智能电话。
为了说明的目的,图1中的第二设备106和第三设备108二者都被示出为电视,但是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设备106和第三设备108可以不同。例如,第二设备106和第三设备108可以是不同类型的设备,其中一个可以是电视,另一个可以是具有大显示器的膝上型计算机。此外,第二设备106和第三设备108可以是相同类型的设备,诸如两者均为电视,但是也可以是具有显示器的不同类型的设备。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二设备106被示出以定向模式(directional mode)110操作,而且第三设备108被示出为以坐标模式(coordinate mode)112操作。第二设备106和第三设备108可以分别以坐标模式112和定向模式110操作,或者支持坐标模式112和定向模式110二者。
定向模式110被定义为基于用于在可动作项目118之间定位的光标116的定向命令114的操作模式。可动作项目118被定义为在设备的显示器上绘制的显示项目,它可以提供仅光标116的移动之外的功能。该功能可以是活动功能或非活动功能,诸如举例来说,当功能被描绘成“变灰”选项时当前不可用。作为例子,可动作项目118可以是用于对网站进行网络操作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链接,或用于运行应用的小部件或与小部件图标相关联的功能。可动作项目118可以包括当前项目120和下一项目122。
定向命令114是从当前项目120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移动光标116的命令。当前项目120是可动作项目118中的、光标116被定位在其上的一个项目。如果可用,则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的方向可以是基于方位从当前项目120到下一项目122的方向矢量。下一项目122是可动作项目118中的、光标116基于定向命令114可以被定位到的位置处的一个项目。
举例来说,向上的方向可以是第二设备106或第三设备108的顶部,其中顶部是显示器与底部相对的一侧或者是显示器最接近第二设备106或第三设备108的支架的一侧。向下的方向可以是自向上的方向180度的方向或与向上方向相反的方向。y轴124被定义为包括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
当诸如看电视这样面向第二设备106或第三设备108的显示器时,向右的方向可以朝向右手侧。向左的方向可以是自向右的方向180度的方向或与向右方向相反的方向。x轴126被定义为包括向左方向和向右方向。向上和向下的方向可以垂直于向右或向左的方向。
为了说明的目的,方向模式110被描述为具有向上、向下、向左和向右的四个定向命令,其中任一个定向命令与另一定向命令180度相反,而且垂直于其他两个定向命令,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定向模式110可以提供不同的定向命令114或不同地操作。例如,定向模式110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定向命令114提供为对角方向,它可以是x轴126和y轴124之间的方向矢量。
对角定向命令可以是自x轴126或y轴124起45度,或不平行于x轴126或y轴124而是预定义角度的其它值。定向模式110可以不同地操作,其中基于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的定向命令114的光标116移动可以被定位到自当前项目120起不平行于x轴126或y轴124的位置。这将在图2中详细描述。
坐标模式112被定义为基于针对在坐标位置130之间定位的光标116的坐标标识128的操作模式。坐标模式112允许光标116的基于坐标的导航。坐标不被约束为显示器上的可动作项目118的坐标位置130。光标116可以利用位置命令132从当前坐标位置134被定位到下一坐标位置136,与可动作项目118之一上的当前坐标位置134、下一坐标位置136或其组合无关。
举例来说,使用位置命令132的坐标模式112可以使用x轴126和y轴124,以便为坐标位置130的坐标标识128提供直角坐标系。坐标标识128可以代表显示器的一个像素或者显示器上的像素数目的增量。每个坐标位置130可以一一对应于坐标标识128,或者可以对应坐标标识128的一些增量。
返回图1的描述,图1示出了用户操作第一设备102,其中第一设备102可以是用于第二设备106和第三设备108的基于触控板的遥控器,第二设备106和第三设备108二者都被描绘为显示设备。第一设备102可以包括触控板138。触控板138向第一设备102提供控制远程设备的接触界面。触控板138可以在接触触控板138的同时检测手指移动140。手指移动140是触控板138上手指或物体的接触。
第一设备102可以处理手指移动,以便发送控制142到第二设备106、第三设备108或其组合。控制142提供用于操作远程设备的信息。在这个例子中,远程设备是第二设备106或第三设备108。
控制142可以用于定向模式110、坐标模式112或其组合。控制142可以被转换为定向命令114,以用于在定向模式110中操作的第二设备106。控制142也可以被转换为位置命令132,以用于在坐标模式112中操作的第三设备108。
为了说明的目的,第一设备102被描述为处理手指移动140,以生成用于定向模式110和坐标模式112的控制142,但是应当理解,不同的设备可以处理用于定向模式110和坐标模式112的手指移动140。举例来说,在手指移动140可以在第二设备106或第三设备108处被处理为定向模式110、坐标模式112或其组合的情况下,控制142可以提供关于手指移动140的信息到第二设备106、第三设备108或其组合。
控制142可以被转换为定向命令114和位置命令132二者,而且二者可以同时被发送到第二设备106和第三设备108。第一设备102、第二设备106或第三设备108可以执行控制142到定向命令114和位置命令132的转换。
举例来说,转换可以在硬件或一些中间件中完成。在第一设备102、第二设备106或第三设备108上不具有用于每个模式的单独的遥控设备(未示出)或单独的控制部分的情况下,执行转换。转换被执行,而不必非要在定向模式110和坐标模式112之间手动切换。在用户不知道在第一设备102中的定向模式110和坐标模式112之间存在不同的模式或者在第二设备106或第三设备108中哪种模式正在操作的情况下,执行转换。
作为一个具体的例子,本发明的实施例允许基于触控板的遥控器(被描绘为第一设备102)能够无缝驱动基于定向命令(突出显示的对象)和基于坐标(光标116)二者的导航机制。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从基于触控板的遥控器(被描绘为第一设备102)发送命令或控制142到被描述为第二设备106和第三设备108的电视(TV)。其中,TV是具有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显示设备,GUI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网格状界面,例如电视指南或其他项目列表;或界面可以包括稀疏交互(sparse interaction)元素,例如网页中的链接;或需要连续输入的其他形式的接口组织,例如愤怒的小鸟(TM)游戏。
在遥控器(被描绘为第一设备102)上或者在TV(被描绘为第二设备106和第三设备108)上可以有从手指移动140提取定向命令114的嵌入算法和软件。手指移动140也可以被用于从位置命令132提取坐标标识128。在简化的形式中,控制基于触摸板的表面上的当前手指位置。定向命令114和位置命令132二者被发送到TV,其中,正在运行的应用决定使用哪种类型的命令。
在第二设备106或第三设备108上运行的应用可以依赖于定向命令114并且保持与基于键的遥控器(未示出)的相容性。应用可以利用位置命令132和坐标标识128的可用性的优势,以丰富用户体验。可替换地,从位置命令132提取定向命令114的软件层可以位于TV内部,然后将从遥控器提取的定向命令114以及位置命令132二者发送到应用。
已经发现,并发支持用于定向命令114的定向模式110以及用于坐标标识128的位置命令132的坐标模式112二者的显示系统100或第一设备102、第二设备106、或第三设备108向终端消费者提供易用性。定向模式110的支持提供了对不同的系统的支持,以允许其他设备之间的无缝互操作性。并发支持也使应用能够基于什么最有效且对应用和用户方便,来利用定向命令114和命令位置132二者的优势。
为了说明的目的,显示系统100被描述为,具有作为显示设备的第二设备106和第三设备108,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显示系统100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设备或不同数量的设备。例如,第一设备102也可以是用于呈现图像或多媒体演示的设备。多媒体演示可以是包括声音、流图像的序列或视频源、或其组合的演示。
为了说明的目的,显示系统100被显示为,具有作为通信路径104的端点的第一设备102、第二设备106和第三设备108,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显示系统100可以在第一设备102、第二设备106、第三设备108和通信路径104之间具有的不同划分。例如,第一设备102、第二设备106、第三设备108或其组合也可以作为通信路径104的一部分。
同样为了说明的目的,通信路径104被示为第一设备102与第二设备106和第三设备108之间的无线通信,但是可以理解,通信路径104可以跨越和代表各种网络。例如,通信路径104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有线通信、光学、超声波、或其组合。卫星通信、蜂窝通信、蓝牙、红外数据协会标准(LrDA)、无线保真(WiFi)、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是可以包括在通信路径104中的无线通信的例子。以太网、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FTTH)和普通老式电话服务(plain old telephoneservice,POTS)是可以包括在通信路径104中的有线通信的例子。此外,通信路径104可以遍历多个网络拓扑结构和距离。例如,通信路径104可以包括直接连接、个人区域网(personalarea network,P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或其组合。
举例来说,显示系统100被描述为具有功能/模块或顺序。显示系统100可以不同地划分功能/模块或不同地排序功能/模块。例如,定向模式110或坐标模式112的转换可以分布在第一设备102与第二设备106和第三设备108之间。此外,取决于每个设备的限制以及显示系统100的整体系统要求的要求,转换过程可以被动态重新分配为由第一设备102、第二设备106或第三设备108、或其组合来执行。
并发且无缝地操作定向模式110和坐标模式112二者的显示系统100的操作导致物理世界中的移动,诸如在显示系统100中运行的应用正确操作或平稳操作,包括提供位置信息以帮助将显示系统100的用户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通过使用的不同类型的设备或在显示系统100上运行的应用,物理世界中的移动导致以定向模式110或坐标模式112交互或操作的设备或应用类型的改变。
现在参照图2,其中示出了处于图1的定向模式110的第二设备106的示例显示的详细视图。在这个例子中,可动作项目118以网格配置显示在第二设备106的显示器上。
可动作项目118之一被描绘为光标116当前位于其上的突出显示的当前项目120。图1的定向命令114可以被用于将光标116的位置从当前项目120移动到下一项目122。定向模式110限制光标116的位置突出显示并移动到可动作项目118之一并且不位于可动作项目118之间。换句话说,光标116的位置不能突出显示可动作项目118之间的、第二设备106的显示器的部分。
为了说明的目的,第二设备106被显示为具有处于均匀网格阵列配置的可动作项目,其中每一个可动作项目118的维度彼此相同或相似。但是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设备106上显示的可动作项目118可以彼此不同。例如,可动作项目118可以在类型、高度、宽度和功能方面变化,而且可以位于均匀网格之外的配置中。
举例来说,基于在第二设备106上运行的应用的设计和需要,可动作项目118可以以非网格配置排列。可动作项目118可以在第二设备106的显示器上在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上相互偏移。在这个例子中,向上、向下、向左和向右的定向命令114不一定从当前项目120开始沿矢量移动光标116,或者突出显示平行于x轴126或y轴124的下一项目122。下一项目122可以是在维度上与当前项目120重叠的、平行x轴126或y轴124的下一项目122的图标或图形表示的一部分。下一项目122可以是沿着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的移动矢量的、当前项目120的下一最接近的可动作项目118。下一最接近的可动作项目可以由距离测量仪测量,作为大体上沿每定向命令114的选择动作矢量的、距当前项目120最小距离的可动作项目。
现在参照图3,其中示出了处于图1的坐标模式112的第三设备108的示例显示的详细视图。在这个例子中,第三设备108被描绘为显示地图。地图可以描绘高速公路、街道、和诸如商店或公园的兴趣点。
光标116可以被定位到在兴趣点之一上面的图1的坐标标识128。兴趣点可以是可动作项目,因为兴趣点可以提供关于位置的信息或可以提供与兴趣点相关联的其它功能。光标116也可以被定位到在地图的不可动作部分上面的坐标标识128或坐标位置130。
地图的不可动作部分的例子可以是街道之间的图1的坐标位置130,其中地图不提供任何信息,除了可能的坐标标识128的物理坐标。物理坐标的例子是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经度和纬度信息。
现在参照图4,其中示出了提供图1的定向命令114的第一设备102的例子。举例来说,显示系统100,或者作为更具体的例子,第一设备102,可以如下从手指移动140提取定向命令114。
当用户将手指放置到第一设备102的图1的触控板138上时,第一设备102可以创建具有单元402的均匀网格,而且网格以第一触摸404和光标116为中心。光标116可以最初位于检测到第一触摸404的单元402之一的单元中心处。单元402的大小和粒度可以是无限的,或者更具体地,每个单元402的大小和单元402的数目只受限于硬件对于手指的触摸和移动灵敏度以及硬件性能,诸如第一设备102、第二设备106、第三设备108或其组合的处理能力。
当光标116处于单元402之间时,为了避免来回切换,单元402可以不相交(disjoint),所以在单元402之间或者沿着单元402的边界可以存在缓冲区域406。缓冲区域406的大小可以有所不同,并且可以被改变。例如,对于快速响应时间,缓冲区域406可以是非常薄的,以使得在看到光标116的移动之前不需要手指过多移动。另一方面,为了最小化光标116的位置的快速波动,缓冲区域406的大小可以增加,以使得触控板138对更小的移动不敏感。
光标116主要与触控板138上的手指一起移动,除了以下可能的例外。例如,锐角对角线移动可以被抑制;从手指移动到光标116的移动的映射取决于对于快速手指移动的光标116的速度、加速移动。
为了支持不同的人倾向于使用的(例如,轻拂对追踪)不同的交互模式,显示系统100使用稍微不一致的行为模式。首先,即使手指移动140不足以将光标116移动到下一单元,但是足够快,则该移动仍然导致定向命令114,实施轻拂手势408。此外,为了适应倾向于使用短手势的人和具有有限触控板经验的新手,对于最初若干位置更新,手指移动140的加速度410可以被抑制。
例如,轻拂手势408的快速移动可以基于高于轻拂阈值412的手指移动140的加速度410来确定,其中如果加速度410满足或超过轻拂阈值412,则手指移动140仍然导致定向命令114。如果加速度410低于轻拂阈值412,则手指移动140不会导致定向命令114。
进一步举例来说,不需要使用或满足轻拂阈值412来导致定向命令114。手指抬离触控板138前的加速时间或移动时间可以导致定向命令114被发出。如果移动或接触长度414满足或高于接触长度阈值416,则定向命令114可以被发出,而不管加速的幅度或者在手指抬离触控板138之前是否仍有手指移动140的加速。如果接触长度414小于接触长度阈值416,则定向命令114不被发出。
为了说明的目的,图4中所示的网格被示为均匀网格,其中单元402的大小彼此相同而且缓冲区域406的大小彼此相同,但是可以理解,网格配置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单元402的大小可以根据应用而变化,其中一部分单元402可以比网格中的其他部分单元小,以便如上所述基于单元402和缓冲区域406的大小,适应对于手指移动140的不同的灵敏度。另一个例子可以是,在触控板138上,缓冲区域406可以是不同的,而单元402可以全部具有相同的大小以适应基于第二设备106上受控制的应用的响应性。
现在参照图5,其中示出了显示系统100的示例性框图。显示系统100可以包括图1的第一设备102、通信路径104、第二设备106和第三设备图108。第一设备102可以通过通信路径104将第一设备传输508中的信息发送到第二设备106和第三设备108。图1的控制142可以利用第一设备传输508发送。第二设备106可以通过通信路径104将第二设备传输510中的信息发送到第一设备102。
为了简洁和清楚起见,第三设备108的示例性框图没有在这个图中详细示出或讨论。应当理解的是,第三设备108包括与第二设备106相同或相似的框图,而且通过通信路径104并且利用它自己的设备传输或与第一设备传输508、第二设备传输510或其组合与第一设备102通信。
为了描述简洁起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02将被描述为控制设备,第二设备106将被描述为显示设备。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设备类型的这种选择。该选择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例子。
第一设备102可以包括第一控制单元512、第一存储单元514、第一通信单元516和第一用户接口518。第一控制单元512可以包括第一控制接口522。第一控制单元512可以执行第一软件526以提供显示系统100的智能。
第一控制单元512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实现。例如,第一控制单元512可以是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嵌入式处理器、微处理器、硬件控制逻辑、硬件有限状态机(FSM)、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其组合。第一控制接口522可以用于在第一控制单元512和第一设备102的其它功能单元之间通信。第一控制接口522也可以用于与第一设备102的外部通信。
第一控制接口522可以从其他功能单元或从外部源接收信息,或可以向其他功能单元或向外部目的地发送信息。外部源和外部目的地指的是第一设备102外部的源和目的地。
第一控制接口522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并且取决于与第一控制接口522接口的功能单元或外部单元,可以包括不同的实现方式。例如,第一控制接口522可以利用压力传感器、惯性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EMS)、光电路、波导、无线电路、有线电路或其组合来实现。
第一存储单元514可以存储第一软件526。第一存储单元514也可以存储相关信息,诸如代表传入图像的数据、代表先前呈现的图像的数据、声音文件或其组合。
第一存储单元514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或其组合。例如,第一存储单元514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装置,诸如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闪存、磁盘存储装置,或者第一存储单元514可以是易失性存储装置,诸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第一存储单元514可以包括第一存储接口524。第一存储接口524可以用于与第一设备102的其它功能单元之间的通信。第一存储接口524也可以用于与第一设备102的外部通信。
第一存储接口524可以从其他功能单元或从外部源接收信息,或可以向其他功能单元或向外部目的地发送信息。外部源和外部目的地指的是第一设备102外部的源和目的地。
取决于与第一存储单元514接口的功能单元或外部单元,第一存储接口524可以包括不同的实现方式。第一存储接口524可以利用与第一控制接口522的实现方式类似的技术来实现。
第一通信单元516可以使得第一设备102能够与外部通信。例如,第一通信单元516可以允许第一设备102与图1的第二设备106、诸如外围设备或计算机桌面的附件、以及通信路径104通信。
第一通信单元516也可以用作通信应用中心,以允许第一设备102用作通信路径104的一部分,而且不限于通信路径104的端点或终端单元。第一通信单元516可以包括用于与通信路径104进行交互的有源组件和无源组件,诸如微电子组件或天线。
第一通信单元516可以包括第一通信接口528。第一通信接口528可以用于在第一通信单元516和第一设备102的其它功能单元之间通信。第一通信接口528可以从其他功能单元接收信息,或可以向其他功能单元发送信息。
取决于与第一通信单元516接口的功能单元,第一通信接口528可以包括不同的实现方式。第一通信接口528可以利用与第一控制接口522的实现方式类似的技术来实现。
第一用户接口518允许用户(未示出)与第一设备102接口和交互。第一用户接口518可以包括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第一用户接口518的输入设备的例子可以包括图1的触控板138、键盘、触摸板、软键(soft-key)、麦克风、用于接收遥控信号的红外传感器、或它们的任意组合,以提供数据和通信输入。作为例子,触控板138还可以包括触摸板。
第一用户接口518可以包括第一显示接口530。第一显示接口530可以包括显示器、投影仪、视频屏幕、扬声器、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第一控制单元512可以操作第一用户接口518以显示由显示系统100生成的信息。第一控制单元512也可以运行第一软件526,以用于显示系统100的其他功能。第一控制单元512还可以运行第一软件526,以用于经由第一通信单元516与通信路径104交互。
第二设备106可以被优化以用于在具有第一设备102的多个设备实施例中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与第一设备102相比,第二设备106可以提供附加的或更高性能的处理能力。第二设备106可以包括第二控制单元534、第二通信单元536和第二用户接口538。
第一控制单元512、第二控制单元534或其组合可以检测图1的手指移动运动140,并且可以处理或转换手指移动140以生成用于图1的定向模式110、图1的坐标模式112或其组合的图1的控制142。
第一控制单元512、第二控制单元534或其组合也可以从控制142提取图1的定向命令114、图1的位置命令132或其组合。第一控制单元512、第二控制单元534或其组合还可以计算或提取图1的坐标标识128、图1的坐标位置130或其组合。
第一控制单元512、第二控制单元534或其组合可以基于图4的第一触摸404生成图4的网格和单元402。第一控制单元512、第二控制单元534或其组合可以生成图4的缓冲区域406,并计算图4的接触长度414。第一控制单元512、第二控制单元534或其组合可以相对于图4的轻拂阈值412、图4的接触长度阈值416或其组合比较图1的手指移动140。
第二用户接口538使用户(未示出)能够与第二设备106接口和交互。第二用户接口538可以包括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第二用户接口538的输入设备的例子可以包括键区、触摸板、软键、键盘、麦克风、或它们的任意组合,以提供数据和通信输入。第二用户接口538的输出设备的例子可以包括第二显示接口540。第二显示接口540可以包括显示器、投影仪、视频屏幕、扬声器、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第二控制单元534可以执行第二软件542以提供显示系统100的第二设备106的智能。第二软件542可以与第一软件526联合操作。与第一控制单元512相比,第二控制单元534可以提供附加的性能。
第二控制单元534可以操作第二用户接口538以显示信息。第二控制单元534也可以运行第二软件542,以用于显示系统100的其他功能,包括操作第二通信单元536以便通过通信路径104与第一设备102通信。
第二控制单元534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实现。例如,第二控制单元534可以是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微处理器、硬件控制逻辑、硬件有限状态机(FSM)、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其组合。
第二控制单元534可以包括第二控制器接口544。第二控制器接口544可以用于在第二控制单元534和第二设备106的其它功能单元之间通信。第二控制器接口544也可以用于与第二设备106的外部通信。
第二控制器接口544可以从其他功能单元或从外部源接收信息,或可以向其他功能单元或外部目的地发送信息。外部源和外部目的地指的是第二设备106外部的源和目的地。
第二控制器接口544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并且取决于与第二控制器接口544接口的功能单元或外部单元,可以包括不同的实现方式。例如,第二控制器接口544可以利用压力传感器、惯性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EMS)、光电路、波导、无线电路、有线电路或其组合来实现。
第二存储单元546可以存储第二软件542。第二存储单元546也可以存储诸如代表传入图像的数据、代表先前呈现的图像的数据、声音文件或其组合。第二存储单元546可以被调整大小以提供附加的存储容量,以补充第一存储单元514。
出于说明目的,将第二存储单元546示出为单一元件,但是可以理解,第二存储单元546可以是存储元件的分布。此外,出于说明目的,将第二存储单元546作为单一层次存储系统来示出显示系统100,但可以理解的是,显示系统100可以具有不同配置的第二存储单元546。例如,第二存储单元546可以利用形成存储器层次系统的不同存储技术形成,所述存储器层次系统包括不同级别的高速缓存、主存储器、旋转介质(rotating media)或脱机存储装置。
第二存储单元546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或其组合。例如,第二存储单元546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装置,诸如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闪存、磁盘存储装置,或者第二存储单元546可以是易失性存储装置,诸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第二存储单元546可以包括第二存储接口548。第二存储接口548可以用于与第二设备106的其它功能单元之间通信。第二存储接口548也可以用于与第二设备106的外部通信。
第二存储接口548可以从其他功能单元或从外部源接收信息,或可以向其他功能单元或外部目的地发送信息。外部源和外部目的地指的是第二设备106外部的源和目的地。
取决于与第二存储单元546接口的功能单元或外部单元,第二存储接口548可以包括不同的实现方式。第二存储接口548可以利用与第二控制器接口544的实现方式类似的技术来实现。
第二通信单元536可以使得第二设备106能够与外部通信。例如,第二通信单元536可以使第二设备106能够通过通信路径104与第一设备102通信。
第二通信单元536也可以用作通信应用中心,以允许第二设备106用作通信路径104的一部分,而且不限于通信路径104的端点或终端单元。第二通信单元536可以包括用于与通信路径104进行交互的有源组件和无源组件,诸如微电子组件或天线。
第二通信单元536可以包括第二通信接口5120。第二通信接口5120可以用于在第二通信单元536和第二设备106的其它功能单元之间通信。第二通信接口550可以从其他功能单元接收信息,或可以向其他功能单元发送信息。
取决于与第二通信单元536接口的功能单元,第二通信接口550可以包括不同的实现方式。第二通信接口550可以利用与第二控制器接口544的实现方式类似的技术来实现。
第一通信单元516可以与通信路径104耦接,以便在第一设备传输508中发送信息到第二设备106。第二设备106可以在第二通信单元536中接收来自通信路径104的第一设备传输508的信息。
第二通信单元536可以与通信路径104耦接,以便在第二设备传输510中发送信息到第一设备102。第一设备102可以在第一通信单元516中接收来自通信路径104的第二设备传输510的信息。显示系统100可以由第一控制单元512、第二控制单元534或其组合来运行。出于说明目的,利用具有第二用户接口538、第二存储单元546、第二控制单元534和第二通信单元536的划分来示出第二设备106,但是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设备106可以具有不同的划分。例如,第二软件542可以被不同地划分,从而其部分或全部功能可以在第二控制单元534和第二通信单元536中。另外,为清楚起见,第二设备106可以包括图5中未示出的其它功能单元。
为了说明的目的,通过第一设备102、第二设备106和第三设备108的操作来描述显示系统10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设备102、第二设备106、第三设备108或其组合可以操作上述显示系统100的中间件的任何功能。例如,中间件可以被包括在第一软件526、第二软件542或其组合中。
本具体说明中所描述的功能、模块、中间件或其组合可以是图5的第一控制单元512或图5的第二控制单元534中的硬件实施或者硬件加速器。功能、模块、中间件或其组合也可以分别是第一设备102或第二设备106内的但是在第一控制单元512或第二控制单元534外部的硬件实施或者硬件加速器。
为了简洁起见,图5仅示出了第一设备102和第二设备106。可以理解的是,图1的第三设备108也可以具有与针对第二设备106示出和描述的相似的硬件块。第二设备106的示例性框图可以在图5中被复制,而且相应的元件针对第三设备108被重命名并重新编号。
现在参照图6,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系统100的操作的方法600的流程图。方法600包括:在块602中检测手指移动,以用于检测触控板上的接触;以及在块604中仅基于用于控制设备的手指移动来处理对于定向模式和坐标模式二者的控制。
方法600还包括:在块606中接收仅基于手指移动的对于定向模式和坐标模式二者的控制;以及在块608中从用于控制设备的控制提取定向命令、位置命令或其组合。
已经发现,显示系统100提供动态机制,以便基于图4的手指移动140的图4的第一触摸404通过形成图4的网格和单元402提供分别用于定向模式110和坐标模式112的图1的定向命令114和位置命令132。
已经发现,显示系统100通过调节图4的每个单元402周围的图4的缓冲区域406的大小,提供图1的光标116无缝移动而无波动。移动的粒度也可以通过将缓冲区域406调节为更小或更大来调整。
已经发现,显示系统100基于在手指移动140在单元402之一内或者跨过多个单元402这两种情况下比较图4的轻拂阈值412或图4的接触长度阈值416,提供手指移动140到图1的定向命令114或位置命令132的转换。
产生的方法、过程、装置、设备、产品和/或系统是直接的、有成本效益的、不复杂的、高度灵活的、准确的、灵敏的、且有效的,而且可以通过适配已知的组件来实现,从而进行容易地、高效率地和经济地制造、应用和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它有价值地支持降低成本、简化系统和提高性能的历史趋势并为之提供服务。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有价值的方面将技术状态提高到至少下一级别。
虽然已经结合特定的最佳模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因此,本发明旨在包含落入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化。这里所阐述的或者在附图中所示出的所有事项都将被解释为是说明性的和非限制性的。

Claims (15)

1.一种显示系统,包括:
用户接口,其被配置为检测手指移动,以便检测触控板上的手指移动;以及
控制单元,其与所述用户接口耦接,被配置为:
从手指在触控板上的移动映射到光标的移动;
生成在单元之间包含缓冲区域的单元网格,并且通过调节每个单元周围的缓冲区域移动光标而没有波动;
仅基于用于控制设备的所述手指移动,处理用于定向模式和坐标模式二者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控制提供定向命令和位置命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用户接口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手指移动的第一触摸;
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一触摸形成具有单元的网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
基于手指移动形成具有单元的网格;
利用所述单元之一内的手指移动确定轻拂手势;以及
处理所述控制包括,基于满足或超过轻拂阈值的轻拂手势发出定向命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
利用所述手指移动确定轻拂手势;以及
处理所述控制包括,基于满足或超过接触长度阈值的手指移动的接触长度发出定向命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手指移动和具有缓冲区域的每个单元形成具有单元的网格。
7.一种显示系统,包括:
通信单元,被配置为接收仅基于手指移动的用于定向模式和坐标模式二者的控制;以及
控制单元,与所述通信单元耦接,被配置为:
从手指在触控板上的移动映射到光标的移动;
生成在单元之间包含缓冲区域的单元网格,并且通过调节每个单元周围的缓冲区域移动光标而没有波动;
从用于控制设备的所述控制提取定向命令、位置命令或其组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定向命令操作可动作项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位置命令将光标移动到坐标位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位置命令将光标移动到与可动作项目无关的坐标位置。
11.一种显示系统的操作的方法,包括:
检测手指移动,以便检测触控板上的手指移动;
从手指在触控板上的移动映射到光标的移动;
生成在单元之间包含缓冲区域的单元网格,并且通过调节每个单元周围的缓冲区域移动光标而没有波动;以及
仅基于用于控制设备的所述手指移动,处理用于定向模式和坐标模式二者的控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处理用于定向模式和坐标模式二者的控制包括分别提供定向命令和位置命令。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
检测所述手指移动包括检测第一触摸;
还包括:
基于第一触摸形成具有单元的网格。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手指移动形成具有单元的网格;
利用所述单元之一内的手指移动确定轻拂手势;以及其中
处理用于定向模式和坐标模式二者的控制包括,基于满足或超过轻拂阈值的轻拂手势发出定向命令。
15.一种显示系统的操作的方法,包括:
接收仅基于手指移动的用于定向模式和坐标模式二者的控制;
从手指在触控板上的移动映射到光标的移动;
生成在单元之间包含缓冲区域的单元网格,并且通过调节每个单元周围的缓冲区域移动光标而没有波动;以及
从用于控制设备的所述控制提取定向命令、位置命令或其组合。
CN201410003605.6A 2013-01-04 2014-01-03 具有并发多模式控制机制的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142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749246P 2013-01-04 2013-01-04
US61/749,246 2013-01-04
US13/914,268 2013-06-10
US13/914,268 US10175874B2 (en) 2013-01-04 2013-06-10 Display system with concurrent multi-mode control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4251A CN103914251A (zh) 2014-07-09
CN103914251B true CN103914251B (zh) 2019-07-26

Family

ID=49886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360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14251B (zh) 2013-01-04 2014-01-03 具有并发多模式控制机制的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75874B2 (zh)
EP (1) EP2752756A3 (zh)
KR (1) KR102219908B1 (zh)
CN (1) CN103914251B (zh)
WO (1) WO20141070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65220A1 (en) * 2014-12-08 2016-06-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apparatus
CN105743949A (zh) * 2014-12-11 2016-07-06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个设备间的双屏同步的方法
US10023210B2 (en) * 2015-02-06 2018-07-17 Laird Technologies,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tracking location of operator control units for locomotives
CN113900576A (zh) * 2021-11-03 2022-01-07 杭州逗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6476A (zh) * 2007-09-07 2010-08-04 苹果公司 与3d远程控制器一起使用的gui应用
CN102473060A (zh) * 2010-05-18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坐标决定装置、坐标决定方法以及坐标决定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6019A (en) 1993-09-28 1999-09-21 The Boeing Company Touch-pad cursor control device
US7499040B2 (en) * 2003-08-18 2009-03-03 Apple Inc. Movable touch pad with added functionality
EP1528460A1 (en) 2003-10-30 2005-05-04 GIRAUD, Pierre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cursor control data in relation to a users input action
US7265748B2 (en) * 2003-12-11 2007-09-0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touch pad input
JP2005208991A (ja) * 2004-01-23 2005-08-04 Canon Inc 位置情報出力装置及び信号処理方法
TW200723077A (en) * 2005-12-14 2007-06-16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Movement detection method for multiple objects on a capacitive touchpad
CA2871409C (en) 2006-07-10 2015-05-19 Microsoft Corporation Trackbal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obile data processing device
US20090109183A1 (en) 2007-10-30 2009-04-30 Bose Corporation Remote Control of a Display
US8169414B2 (en) * 2008-07-12 2012-05-01 Lim Seung E Control of electronic games via finger angle using a high dimensional touchpad (HDTP) touch user interface
KR20100062077A (ko) * 2008-12-01 2010-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를 향상시키기 위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멀티미디어 기기
JP5370754B2 (ja) 2009-06-30 2013-12-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および入力方法
US8429565B2 (en) * 2009-08-25 2013-04-23 Google Inc. Direct manipulation gestures
JP5418232B2 (ja) * 2010-01-04 2014-02-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操作方向判定装置、遠隔操作システム、操作方向判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10169750A1 (en) * 2010-01-14 2011-07-14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Multi-touchpad multi-touch user interface
KR101695818B1 (ko) 2010-07-28 2017-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것의 가상 키 패드 제어 방법
WO2012135378A1 (en) * 2011-04-01 2012-10-04 Analog Devi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ptic vibration response profiling and feedback
KR101898979B1 (ko) * 2012-02-16 2018-09-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터치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30265243A1 (en) * 2012-04-10 2013-10-10 Motorola Mobility, Inc. Adaptive power adjustment for a touchscree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6476A (zh) * 2007-09-07 2010-08-04 苹果公司 与3d远程控制器一起使用的gui应用
CN102473060A (zh) * 2010-05-18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坐标决定装置、坐标决定方法以及坐标决定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52756A2 (en) 2014-07-09
KR20140089317A (ko) 2014-07-14
CN103914251A (zh) 2014-07-09
EP2752756A3 (en) 2017-10-25
US10175874B2 (en) 2019-01-08
US20140191984A1 (en) 2014-07-10
WO2014107021A1 (en) 2014-07-10
KR102219908B1 (ko) 2021-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647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8139778B (zh) 便携式设备和便携式设备的屏幕显示方法
US10013098B2 (en) Operating method of portable terminal based on touch and movement inputs and portable terminal supporting the same
RU2678482C2 (ru)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отображением на экране дисплея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сведений о температуре и влажности
CN102238282B (zh) 能够提供多层游戏的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US9069439B2 (e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with customized navigation
RU267625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тактильной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в блок ввода
JP5726908B2 (ja) 柔軟な平行移動を備えたマルチレイヤーユーザー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JP6487149B2 (ja) 携帯端末機のアプリ提供方法、そのための電子装置及びそれ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KR102378570B1 (ko) 휴대 장치 및 휴대 장치의 화면 변경방법
CN103577050B (zh) 用户终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A2787626A1 (en) Multi-layer user interface with flexible parallel and orthogonal movement
KR20100118366A (ko) 휴대 단말기의 터치스크린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휴대 단말기
CN103914253A (zh) 使用触摸设备提供鼠标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BR112015003849B1 (pt)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informação realizado por um dispositivo, dispositivo,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informação realizado por um dispositivo de entrada, e dispositivo de entrada
CN102073449A (zh) 用于操作移动装置的显示单元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14251B (zh) 具有并发多模式控制机制的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1197262A1 (zh) 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2077228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