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3936A -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3936A
CN103913936A CN201310066497.2A CN201310066497A CN103913936A CN 103913936 A CN103913936 A CN 103913936A CN 201310066497 A CN201310066497 A CN 201310066497A CN 103913936 A CN103913936 A CN 103913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light
outgoing
light source
scat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64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3936B (zh
Inventor
胡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potronics Corp Ltd
Shenzhen Appo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li Ruig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li Ruig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li Ruig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664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139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13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3936A/zh
Priority to CN201610900078.8A priority patent/CN10632496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3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39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03B21/204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using secondary light emission, e.g. luminescence or fluoresc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61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using laser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包括:第一激光光源,用于出射第一激光;第二激光光源,用于出射第二激光;光路调节装置,用于接收同一方向入射的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并使得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沿不同光路分别出射至波长转换装置和散射装置;波长转换装置,包括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用于接收光路调节装置出射的第一激光,波长转换装置将第一激光转换为受激光并将该受激光从第一表面出射至光路调节装置;散射装置,包括第二表面,第二表面用于接收光路调节装置出射的第二激光,散射装置对该第二激光进行散射,并将散射后的第二激光从第二表面出射至光路调节装置;波长转换装置出射的受激光与散射装置出射的第二激光经光路调节装置合并为同一光路出射。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荧光粉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亮度光源解决方案,这种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投影显示等领域。激光荧光粉技术是利用激光激发荧光粉产生受激光以作为光源。由于激光的光功率密度很高,其激发荧光粉产生的受激光的光功率密度也很高,从而光源可以产生高亮度的受激光或者受激光与激发光的混合光。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波长转换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光源110、第二激光光源120、反射式色轮130、散射装置140、第一滤光片150、第二滤光片160、透镜170、匀光棒180。第一激光光源110出射445nm蓝色激光,445nm的蓝色激光颜色偏紫,尽管不适合直接用于直接投影显示,但其激发荧光粉的效率较高,该445nm的蓝光激光经第一滤光片150的反射后入射到反射式色轮130以产生黄色受激光。色轮130出射的黄色受激光会透射第一滤光片150至第二滤光片160。第二激光光源120出射462nm蓝色激光,462nm的激光颜色适合直接用于投影显示中蓝光的显示。462nm的蓝色激光会透射散射装置140后,入射到第二滤光片160。第二滤光片160将入射的462nm的蓝光激光和黄色受激光合并成同一光路依次出射至透镜170和匀光棒180,得到白光混合光。
但是,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的问题在于,发光装置出射的白光混合光中的黄光成分和蓝光成分混合并不均匀,可能出现偏色现象。另外,整个发光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不够紧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第一激光光源,用于出射第一激光;
第二激光光源,用于出射第二激光;
光路调节装置,用于接收同一方向入射的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并使得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沿不同光路分别出射至波长转换装置和散射装置;
波长转换装置,包括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用于接收光路调节装置出射的第一激光,波长转换装置将第一激光转换为受激光并将该受激光从第一表面出射至光路调节装置;
散射装置,包括第二表面,第二表面用于接收光路调节装置出射的第二激光,散射装置对该第二激光进行散射,并将散射后的第二激光从第二表面出射至光路调节装置;
波长转换装置出射的受激光与散射装置出射的第二激光经光路调节装置合并为同一光路出射。
其中,光路调节装置包括滤光片以及设置在该滤光片上的反射元件,第二激光光源出射的第二激光入射至反射元件并被反射至散射装置,第一激光光源出射的第一激光入射至滤光片未被反射元件覆盖的区域并透射至波长转换装置,滤光片具有透射第一激光、第二激光和反射受激光的光学特性。
其中,反射元件位于滤光片的中间;第一激光光源和第二激光光源设置于同一个光源模组,第一激光光源环绕在第二激光光源的周围,且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同一方向出射。
其中,光路调节装置为带有通孔的滤光片,第二激光光源出射的第二激光透过通孔并入射至散射装置,第一激光光源出射的第一激光入射至滤光片上通孔以外的区域并被反射至波长转换装置,滤光片具有反射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和透射受激光的光学特性。
其中,通孔位于滤光片的中间;第一激光光源和第二激光光源设置于同一个光源模组,第一激光光源环绕在第二激光光源的周围,且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同一方向出射。
其中,光路调节装置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分光片,第一激光光源出射的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光源出射的第二激光均入射至第一区域;第一区域具有透射第一激光而反射第二激光的光学特性,同时第二区域具有透射第二激光而反射受激光的光学特性;或者,第一区域具有反射第一激光而透射第二激光的光学特性,同时第二区域具有反射第二激光而透射受激光的光学特性。
其中,第一区域位于分光片的中间,第二区域为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
其中,光路调节装置为滤光片,第一激光光源出射的第一激光以第一偏振态入射到滤光片;滤光片具有透射第一偏振态的第二激光和受激光且反射第一激光以及垂直于第一偏振态的第二激光的光学特性;或者,滤光片具有反射第一偏振态的第二激光和受激光且透射第一激光以及垂直于第一偏振态的第二激光的光学特性;发光装置还包括一四分之一波片,该四分之一波片位于光路调节装置与散射装置之间。
其中,第一激光光源和第二激光光源设置于同一个光源模组,且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同一方向出射。
其中,发光装置还包括复眼透镜或者复眼透镜对,复眼透镜或者复眼透镜对用于接收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并将该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进行匀光后出射至光路调节装置。
其中,发光装置还包括散射透镜,该散射透镜位于复眼透镜或者复眼透镜对与散射装置之间的第二激光的光路上,用于将该第二激光进行发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投影系统,包括上述发光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仅利用一个光路调节装置实现了对第一激光和散射前的第二激光的分光以及受激光和散射后的第二激光的合光,提高了发光装置的结构紧凑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发光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发光装置的滤光片的光透过率曲线;
图4为图2所示发光装置中波长转换装置和散射装置的位置对换时滤光片的光透过率曲线;
图5为本发明发光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发光装置的滤光片的光透过率曲线;
图7为本发明发光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发光装置的滤光片的光透过率曲线;
图9为本发明发光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分析。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发明发光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光源210、第二激光光源220、波长转换装置230、散射装置240、光路调节装置250、第一透镜260、第二透镜270。
第一激光光源210可以出射第一激光L1,第二激光光源220可以出射第二激光L2。具体地,第一激光L1为445nm的蓝光激光,可以用于激发波长转换材料以得到受激光;第二激光L2为462nm的蓝光激光,可以作为投影显示的蓝光成分。为了组装方便,第一激光光源210和第二激光光源220位于同一个光源模组内,并且位于光源模组的同一平面上,以使得第一激光L1和第二激光L2向同一个方向出射。
波长转换装置230包括波长转换层231和反射层232,波长转换层231包括黄光波长转换材料,可以接收激发光并将其转化为黄色受激光出射,并且直接从波长转换装置230的出射的光为朗伯分布。本实施例中的波长转换材料为荧光粉,例如YAG荧光粉,它可以吸收蓝光并受激发射黄色受激光。波长转换材料还可能是量子点、荧光染料等具有波长转换能力的材料,并不限于荧光粉。
波长转换层231的第一表面231a接收入射的激发光,而反射层232被设置于波长转换层231的与第一表面231a相对的表面,可以反射入射到其表面的激发光或者受激光,因此波长转换层231产生的受激光同样从第一表面231a出射。这里的反射层232具体为高反铝片,高反铝片同时还可以起到基板的作用来对波长转换层231起到支撑的作用。但在波长转换层231本身刚性足够的情况下(例如波长转换层是通过将荧光粉掺杂在透明玻璃中形成的),波长转换层231不需要基板来进行支撑的,此时反射层232可以镀在波长转换层231的表面,同样具有反射效果。而在波长转换层231中的波长转换材料厚度足够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反射层232。
由于波长转换装置230的出射光为朗伯分布,为了使得散射装置240的出射光的分布与波长转换装置230的出射光一致以获得较均匀的混合光,散射装置240也必须可以将入射的第二激光L2散射成为朗伯分布。经过大量实验和测试我们发现,只有反射式的散射装置才可能将第二激光L2散射成接近朗伯分布。这是因为一般所使用的透射式散射装置(如图1中的散射装置140)由于出射光沿着入射光的方向传播,而散射装置中总是存在散射很小的局部区域甚至存在针孔(pin hole)使得入射的激光可以经过很少的散射甚至没有散射(直接穿过针孔)而形成出射光,这部分光仍然具有很强的方向性,不服从朗伯分布。而如果增大散射装置的厚度或密度来完全杜绝针孔的出现,则会大幅度的降低入射光的透射率从而降低散射装置的效率。与之相对应,反射式的散射装置的出射光与入射光方向相反,入射光必须要经过散射反射后改变方向才能够形成出射光,而且增大反射装置的密度或厚度并不降低效率,因此反射式的散射装置是高效的、朗伯散射的必须选择。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式散射装置240包括散射层241,散射层241设置有散射材料,第二激光L2从散射装置240的第二表面241a入射,可以被散射成朗伯分布同样从第二表面241a出射。散射装置240同时还可以消除第二激光L2的相干性。散射材料可以设置在一个反射衬底上,这样可以使得透射散射材料的光被该反射衬底反射而重新入射于散射材料并被散射。
为了实现发光装置的结构紧凑,光源模组与散射装置240位于光路调节装置250的两侧,第二激光L2透射光路调节装置入射于散射装置240;而光源模组与波长转换装置230位于光路调节装置250的同侧,第一激光L1经过光路调节装置250的反射入射于波长转换装置230。这样,光源模组、散射装置240和波长转换装置230这三者就围绕在光路调节装置250的三面,而另一面用于光的出射,因此这种结构最为紧凑。然而为了实现该结构正常工作,光路调节装置250要同时实现对第一激光L1和第二激光L2、第一激光L1和受激光L3、散射前的第二激光L1和散射后的第二激光L2三组光线的分光。由于波长的差异,第一激光L1和第二激光L2、第一激光L1和受激光L3可以利用滤光片来区分光路,而散射前的第二激光L2和散射后的第二激光L2的波长相同,是不能利用波长的差异而用滤光片进行区分光路的。
本实施例中,光路调节装置250是利用散射前的第二激光L2和散射后的第二激光L2的偏振态的差异对其进行区分的。根据相关光学知识可知,当包含偏振方向垂直的p偏振光和s偏振光的光垂直入射到滤光片时,该滤光片对p偏振光和s偏振光的阻带是相同的,其中p偏振光为偏振方向在入射方向和反射方向所构成的平面内的偏振光,s偏振光为偏振方向垂直于入射方向和反射方向所构成的平面的偏振光。但是当包含p偏振光和s偏振光的光入射于滤光片的入射角增大时,由于滤光片的膜层的作用,滤光片对光的阻带会向短波方向漂移,并且s偏振光的阻带会变得比p偏振光的阻带宽,使得p偏振光与s偏振光对应的透过率曲线通带边缘错开一定距离。随着入射于滤光片的入射角度越大,s偏振光的阻带与p偏振光的阻带宽度相差变大,p偏振光与s偏振光对应的透过率曲线通带边缘的距离越大。s偏振光与p偏振光所对应的透过率曲线通带边缘错开的位置所对应的波长,是可以由膜层设计来改变的。因此光路调节装置250可以利用滤光片对不同偏振态的入射光的不同反射率来实现对散射前的第二激光L2和散射后的第二激光L2区分光路。
具体地,光路调节装置250为与第一激光L1入射方向成45度放置的滤光片,该滤光片的光透过率曲线如图3所示,滤光片可以透射462nm的第一偏振态的第二激光,而反射445nm的第一激光和462nm偏振态垂直于第一偏振态的第二激光。这里的第一偏振态为p偏振态,垂直于第一偏振态的偏振态为s偏振态。
为保证第二激光L2完全透射滤光片250,第二激光L2被设置为以p偏振态出射。从第二激光光源220出射的第二激光L2透射滤光片250至散射装置240,并被散射后再次出射至滤光片250。由于散射后的第二激光L2为非偏振态,该无偏振态的第二激光L2中s偏振态的光将被反射而偏转90度出射。考虑到第二激光L2散射后偏振态并不一定完全被打乱,其中p偏振光可能占据超过一半的比例,因此为了增大s偏振光的比率,可以在滤光片250与波长转换装置230之间的光路上设置四分之一波片280,用于将占超过一半比例的p偏振光转化为s偏振光。此时从第二透镜270入射到滤光片250的第二激光L2中的s偏振态的光将大于50%,并被反射。另外,四分之一波片280还可以设置在散射装置240的散射材料和反射衬底之间,同样可以起到对入射光的偏振态进行转换的作用。
入射到滤光片250的第一激光L1将被反射而偏转90度至波长转换装置230,并激发波长转换材料而产生黄色受激光L3。黄色受激光L3将入射至滤光片250而透射并与散射后的s偏振态的第二激光L2同一光路出射。
值得说明的是,滤光片实际的透过率曲线的下降沿往往是具有一定的斜率,而445nm和462nm的蓝光的光谱距离很近,因此很可能滤光片250对第一激光L1和第二激光L2的反射率或者透射率不是100%,但是实际上这种情况也不会对第一激光L1和第二激光L2的利用率造成较大影响。例如,当滤光片不理想,445nm蓝光将部分透射进入散射装置。假定第一激光L1经由滤光片250反射进入波长转换装置230,反射率只有80%,则其余20%则被透射入射于散射装置240,经散射装置240散射反射后再次入射于滤光片250,若不考虑p偏振态的光透射滤光片250损失的部分,其余20%中的80%——也就是总能量的16%会反射并入射到后续的光学系统中,只有4%的光被滤光片250透射而形成多余的损失,因此,实际上只需大部分的第一激光L1被反射至波长转换装置230,不会造成较大损失,这里的大部分指60%以上。对于第二激光L2的情况与第一激光L1类似,只需大部分被透射至散射装置240,就可以利用其改善出射光中的蓝光成分,并且由于被散射的比例减小了,损失的p偏振态的光占第二激光光源220出射的第二激光的比例反而减小了。
由于朗伯分布的光学扩展量很大,波长转换装置230和散射装置240的出射光经传播后的光束截面积会变的很大,因此需要设置第一透镜260和第二透镜270。第一透镜260可以接收光路调节装置250出射的第一激光L1并将该第一激光L1聚焦至波长转换装置230,且将波长转换装置230出射的受激光L3准直后出射至光路调节装置230。第二透镜270可以接收光路调节装置250出射的第二激光L2并将该第二激光L2聚焦至散射装置240,且将散射装置240出射的散射光准直后出射至光路调节装置250。
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入射到波长转换装置230和散射装置240的表面的光斑的大小一致,第一透镜260和第二透镜270相同,并且第一透镜260到波长转换装置230和第二透镜270到散射装置240的光程相等。此时,由于第一激光光源210和第二激光光源220出射的激光都为准直光,因此第一激光L1经第一透镜260在波长转换装置230的表面形成的光斑和第二激光L2经第二透镜270在散射装置240的表面形成的光斑大小相同,该两个光斑区域出射的受激光或者散射光经第一透镜260或者第二透镜270收集后出射的准直光的光分布也将相同。
但是,无论是第一激光光源210和第二激光光源220出射的准直光,还是经第一透镜260和第二透镜270调整后的准直光,都不可能做到是发散角为零的平行光。这里,当入射光经第一透镜260或者第二透镜270后,光束的截面积缩小,并可以全部入射到光路调节装置250的表面,就可以认为光束是准直的,优选地,光束的发散角小于等于10度,此时光束的扩散程度很小。因此这里,第一透镜260、第二透镜270与光调节装置250的光程相同,以保证第一透镜260和第二透镜270出射的准直光在光调节装置250的表面上的光斑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在滤光片250表面上光斑重合,波长转换装置230经第一透镜260出射准直后的受激光与散射装置240经第二透镜270准直后出射的第二激光经滤光片250后合并为同一光路出射,且使得合光后的黄色受激光L3与第二激光L2的光路重合。例如,可以设置第一透镜260和第二透镜270的光轴在滤光片250表面相交于同一点。
因此,通过上述发光装置,发光装置实现了出射完全重合的黄光和蓝光的混合光束,并且二者的光强分布相同,实现较好的均匀混合。
另一方面,光源模组、波长转换装置230、散射装置240环绕在光路调节装置250的周围,实现了发光装置的紧凑结构。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仅利用一个光路调节装置实现了对第一激光和散射前的第二激光的分光以及受激光和散射后的第二激光的合光,提高了发光装置的结构紧凑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是为了收集波长转换装置230和散射装置240的出射光,以使得该出射光尽可能出射至光路调节装置,从而提高光出射率。容易理解的是,还可以采用其它光收集装置来替代第一透镜或第二透镜,例如CPC。
容易理解的是,若不要求实现较好的均匀混合,则波长转换装置到第一透镜的光程与散射装置到第二透镜的光程可以不相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到光路调节装置的光程也可以不相等,波长转换装置经第一透镜出射准直后的受激光与散射装置经第二透镜准直后出射的第二激光经光路调节装置合光后的受激光与第二激光的光路也可以不重合。甚至于在对光出射率要求不高的应用场合,第一、第二透镜这样的光收集装置也是可以省略的。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激光光源210和第二激光光源220的排列结构并不影响波长转换装置230和散射装置240表面的光斑的大小与位置,只要第一激光L1和第二激光L2能够被第一透镜260或第二透镜270收集即可。另一方面,第一激光光源210和第二激光光源220也可以不在同一光源模组内,只要保证二者同一方向入射到光调节装置250即可,例如,第一激光L1和第二激光L2先经一偏振片合光再入射光路调节装置250也是可以的。
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装置230还包括驱动装置233,驱动装置233用于驱动波长转换层231运动,以使激发光在该波长转换层231上形成的光斑沿预定路径作用于该波长转换层231,以避免激发光长时间作用于波长转换层231的同一位置导致的该波长转换层231温度升高的问题。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33用于驱动波长转换层231转动,以使第一激光L2在该波长转换层231上形成的光斑沿预定的圆形路径作用于该波长转换层231。优选地,波长转换装置230呈圆盘状,波长转换层231呈与该圆盘同心的环状,驱动装置233为呈圆柱形的马达,并且驱动装置233与波长转换层231同轴固定。在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233也可以驱动波长转换层231以其它方式运动,例如水平往复运动等。在波长转换层231的波长转换材料可以耐受较高温度的情况下,波长转换装置230也可以不设置驱动装置。
类似地,散射装置240也可以包括驱动装置242,驱动装置242用于驱动散射层241运动,以使第二激光L2在该散射装置240上形成的光斑沿预定路径作用于该散射装置240,避免热量集中在同一区域。另外,本实施例中,由于驱动装置242的存在,散射层241发生转动,因此激光入射到散射层241的光斑的位置是随时间变化的,因此发光装置所投影的区域的亮点的位置是不断变化,这个变化速度足够快的时候,人眼就不能察觉亮点的存在,从而相对于静止的散射装置具有更好的消除散斑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装置230和散射装置240的位置可以对换的,此时滤光片250的光透过率曲线如图4所示,滤光片250可以透射445nm的第一激光和462nm的p偏振态的第二激光,反射445nm的s偏振态的第二激光,设置第二激光光源的出射光以s偏振态入射到滤光片,此时滤光片250同样可以出射黄色受激光和p偏振态的第二激光的混合光。
实施例二
光路调节装置除了可以利用散射前的第二激光和散射后的第二激光的偏振态的不同,还可以利用二者的光学扩展量的不同。图5为本发明发光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光源310、第二激光光源320、波长转换装置330、散射装置340、光路调节装置350、第一透镜360、第二透镜370。
本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与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的不同点在于:
(1)本实施例中,第一激光光源310环绕在第二激光光源320的周围,而光路调节装置350包括滤光片352以及设置在滤光片352中间的反射元件351,滤光片352上未被反射元件351覆盖的区域为滤光区域。滤光片352的光透过率曲线如图6所示,滤光片352可以透射445nm的第一激光L1和462nm的第二激光L2,反射黄色受激光L3。第二激光光源320出射的第二激光L2入射到反射元件351并被反射至散射装置340,而第一激光光源310出射的第一激光L1入射到滤光片352的滤光区域并透射至波长转换装置330。
此时,被反射元件351反射至散射装置340的第二激光L2被散射后为朗伯分布,其光学扩展量远大于散射前的准直光的光学扩展量,因此散射后的第二激光L2经第二透镜370的准直后的光束截面积远大于从第二激光光源320出射的第二激光L2的截面积,反射元件351的表面积可以设置的相对较小,从而绝大部分的散射光将透过滤光片352的滤光区域,小部分被反射元件351反射而损失。从波长转换装置330出射的黄色受激光L3经第一透镜360的准直入射至光路调节装置350,并会被全部反射,从而与散射后透射滤光区域的第二激光L2合成同一光束,获得均匀的混合光。
为了减少反射元件351对散射后的第二激光L2的反射而造成的损失,反射元件351可以被设置为滤光片,其光透过率曲线可以为图3或者图4所示的光透过率曲线,此时设置第二激光L2以s偏振态入射至光路调节装置350,则散射后的第二激光L2中的p偏振态的光可以透射设置在滤光片352中间区域的滤光片351而被利用。
优选的,滤光片352的镀膜面面向波长转换装置330,这样会提高受激光L3的反射率;同样道理,反射元件351(例如反射镜)的反射面应该面向第二激光光源。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对于散射后的第二激光一般只能利用50%左右,而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中,散射后的第二激光只有小部分会损失,相对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本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对散射后的第二激光L2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
容易理解的是,反射元件351也可以不设置在滤光片352的中间,此时只要相应调整第一激光光源310与第二激光光源320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
(2)本实施例中,发光装置还包括复眼透镜对380,复眼透镜对380可以接收第一激光L1和第二激光L2,并将该第一激光L1和第二激光L2进行匀光后出射至光路调节装置350。一方面,复眼透镜对380的设置使得波长转换装置330和散射装置340表面的入射光光斑的光强分布更加均匀,另一方面,可以同时设置复眼透镜对380的复眼单元的形状(尤其是接近第一激光光源和第二激光光源的复眼透镜),使得入射于散射装置和波长转换装置的激光形成与复眼透镜单元外形相同形状的光斑。为了便于投影显示,优选地,复眼透镜对380匀光后出射到散射装置和波长转换装置的光斑长宽比为4:3或者16:9的长方形,以与投影屏幕的长宽比相一致。另外,复眼透镜对可以用复眼透镜来代替,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3)前述的发光装置的结构可以实现波长转换装置330和散射装置340表面的入射光光斑大小一致,但是激发光会在波长转换装置330的波长转换层内部有一定的扩散作用,而散射装置340则不会,因此波长转换装置330的发光光斑会略大于激发光光斑,而散射装置340的表面的光斑则变化不大。
因此,发光装置设置了散射透镜390,散射透镜390位于复眼透镜对380与第二透镜370之间的光路上,仅接收第二激光L2并将该第二激光L2进行发散,以扩大散射装置340表面的入射光光斑,使其与波长转换装置330的发光光斑的大小更加接近。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改变复眼透镜对380的个别复眼单元来实现扩大散射装置340表面的入射光光斑,例如第二激光L2所对应的复眼单元相对于其它复眼单元具有一定的扩散作用或者第一激光L1所对应的复眼单元相对于其它复眼单元具有一定的聚集作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利用散射前的第二激光L2和散射后的第二激光L2的光学扩展量不同区分光路的另一种结构,如图7所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光源410、第二激光光源420、波长转换装置430、散射装置440、光路调节装置450、第一透镜460、第二透镜470,复眼透镜对480、扩散透镜490。
本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与图5所示的发光装置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光路调节装置为中间带有通孔451的滤光片450,通孔451以外的区域为滤光区域452,此时光源模组与散射装置440位于光路调节装置的两侧,第二激光L2透射光路调节装置入射于散射装置440;而光源模组与波长转换装置430位于光路调节装置的同侧,第一激光L1经过光路调节装置的反射入射于波长转换装置430。对应地,滤光片450的滤光区域的光透过率曲线如图8所示,滤光区域452可以反射445nm的第一激光L1和462nm的第二激光L2,而透射黄色受激光L3。此时,第一激光L1被滤光区域452反射至第一透镜460,并被第一透镜460聚集至波长转换装置440以激发荧光粉产生黄色受激光L3,该黄色受激光L3将透射滤光片450;第二激光L2将从滤光片450的通孔451透过,并经第二透镜470入射至散射装置440而被散射,散射后的第二激光L2将大部分被滤光片450的滤光区域452反射,从而与黄色受激光L3合成一路光束出射,小部分第二激光L2透射通孔而损失。
容易理解的是,通孔451也可以不设置在滤光片450的中间,此时只要相应调整第一激光光源410与第二激光光源420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
类似地,本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也可以设置一个小滤光片位于滤光片450的通孔451处,其光透过率曲线如图3或者图4所示,此时第二激光L2被设置以p偏振态入射至滤光片450,同样可以提高对第二激光L2的利用效率。
实施例四
在图5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需要第一激光光源环绕在第二激光光源周围或者第二激光光源环绕在第一激光光源的周围,这会导致第一激光在波长转换装置表面和第二激光在散射装置的表面形成的光斑大小略有差异。图9为本发明发光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提供了一种不需要对激光光源进行特定排布的发光装置,如图9所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光源510、第二激光光源520、波长转换装置530、散射装置540、光路调节装置550、第一透镜560、第二透镜570、复眼透镜对580、滤光片590。
与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发光装置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
(1)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激光光源510和第二激光光源520不在同一个光源模组上,而是通过滤光片590合并成同一光路出射至复眼透镜对580。具体地,滤光片590可以反射445nm的第一激光而透射462nm的第二激光。
容易理解的是,滤光片590也可以是透射445nm的第一激光而反射462nm的第二激光,同时将第一激光光源510和第二激光光源520进行对换位置,也可以实现合光。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的合光方法并不仅限于此。例如,滤光片590还可以用偏振片代替,同时设置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的偏振态不同;甚至在第一激光光源和第二激光光源的体积都比较小时,还可以将二者直接排列在一起,直接向复眼透镜对出射激光。
容易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合光后混合地比较均匀,图7所示发光装置中的扩散透镜如果放在本实施例中就不能再对单一的激光进行发散的作用,因此本实施例中没有设置扩散透镜。
(2)本实施例中的光路调节装置为包括第一区域551和第二区域552的分光片550,且第一区域551位于该分光片550的中间区域,第二区域552为第一区域551的以外的区域。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经滤光片590合并成的合光经复眼透镜对580匀光后入射至分光片550的第一区域551。
第一区域551镀有滤光膜,具有反射445nm的第一激光且透射受激光和462nm的第二激光的光学属性;而第二区域552也镀有滤光膜,具有反射462nm的第二激光且透射受激光和445nm的第一激光的光学属性,这种分光片550可以利用分区镀膜来制备。因此,波长445nm的第一激光经第一区域551反射至波长转换装置530,波长转换装置530吸收第一激光并产生受激光,而该受激光将大部分从分光片550的第二区域552透射,小部分从第一区域551透射。波长462nm的第二激光经分光片550的第一区域551透射至散射装置540,散射装置540散射后的光将大部分被第二区域552反射,而小部分透射第一区域551而损失。因此受激光和散射后的第二激光经分光片550合光后将从同一方向出射。
当第一激光激发荧光粉后,波长转换装置530出射的未被吸收的第一激光可以从第二区域透射,从而更充分地利用第一激光。但是当对蓝光显示效果要求比较高时,可以设置分光片550的第二区域反射445nm的第一激光和462nm的第二激光而透射受激光,可以将445nm的第一激光过滤掉,而只保留显示效果好的462nm的第二激光从发光装置出射。
容易想到的是,还可以设计分光片550为:第一区域可以透射第一激光而反射第二激光和受激光,同时第二区域可以透射第二激光而反射受激光和第一激光或者透射第二激光和第一激光而反射受激光,这时只需对换波长转换装置和散射装置的位置即可,也可以实现相应的作用。另外,分光片550的第一区域还可以是镀偏振膜,而设置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以不同偏振态入射至第一区域来实现分光。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分光片550除了可以用分区镀膜的形式,还可以用两个滤光片层叠设置的形式实现。具体地,设置一小滤光片于另一滤光片的中间,其中小滤光片的位置与性质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区域相同,另一滤光片的光学性质与第二区域相同,二者可以用光胶粘接,这种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投影系统,包括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可以具有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结构与功能。该投影系统可以采用各种投影技术,例如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投影技术、数码光路处理器(DLP,Digital Light Processor)投影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激光光源,用于出射第一激光;
第二激光光源,用于出射第二激光;
光路调节装置,用于接收同一方向入射的所述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并使得所述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沿不同光路分别出射至波长转换装置和散射装置;
波长转换装置,包括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用于接收所述光路调节装置出射的第一激光,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将所述第一激光转换为受激光并将该受激光从所述第一表面出射至所述光路调节装置;
散射装置,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用于接收所述光路调节装置出射的第二激光,所述散射装置对该第二激光进行散射,并将散射后的第二激光从所述第二表面出射至所述光路调节装置;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出射的受激光与所述散射装置出射的第二激光经所述光路调节装置合并为同一光路出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调节装置包括滤光片以及设置在该滤光片上的反射元件,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出射的第二激光入射至所述反射元件并被反射至所述散射装置,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出射的第一激光入射至所述滤光片未被所述反射元件覆盖的区域并透射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所述滤光片具有透射第一激光、第二激光和反射受激光的光学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元件位于所述滤光片的中间;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和第二激光光源设置于同一个光源模组,所述第一激光光源环绕在所述第二激光光源的周围,且所述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同一方向出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调节装置为带有通孔的滤光片,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出射的第二激光透过所述通孔并入射至所述散射装置,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出射的第一激光入射至所述滤光片上通孔以外的区域并被反射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所述滤光片具有反射所述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和透射所述受激光的光学特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滤光片的中间;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和第二激光光源设置于同一个光源模组,所述第一激光光源环绕在所述第二激光光源的周围,且所述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同一方向出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调节装置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分光片,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出射的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光源出射的第二激光均入射至所述第一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具有透射所述第一激光而反射所述第二激光的光学特性,同时所述第二区域具有透射所述第二激光而反射所述受激光的光学特性;或者,
所述第一区域具有反射所述第一激光而透射所述第二激光的光学特性,同时所述第二区域具有反射所述第二激光而透射所述受激光的光学特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分光片的中间,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调节装置为滤光片,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出射的第一激光以第一偏振态入射到所述滤光片;
所述滤光片具有透射第一偏振态的所述第二激光和受激光且反射所述第一激光以及垂直于第一偏振态的所述第二激光的光学特性;或者,所述滤光片具有反射第一偏振态的所述第二激光和受激光且透射所述第一激光以及垂直于第一偏振态的所述第二激光的光学特性;
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一四分之一波片,该四分之一波片位于所述光路调节装置与所述散射装置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2、4、6-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和第二激光光源设置于同一个光源模组,且所述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同一方向出射。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复眼透镜或者复眼透镜对,所述复眼透镜或者复眼透镜对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并将该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进行匀光后出射至所述光路调节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散射透镜,该散射透镜位于所述复眼透镜或者复眼透镜对与所述散射装置之间的第二激光的光路上,用于将该第二激光进行发散。
12.一种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
CN201310066497.2A 2012-12-28 2013-02-28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Active CN1039139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6497.2A CN103913936B (zh) 2012-12-28 2013-02-28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CN201610900078.8A CN106324962B (zh) 2012-12-28 2016-02-28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0899 2012-12-28
CN201210580899X 2012-12-28
CN201210580899.X 2012-12-28
CN2013100309078 2013-01-28
CN201310030907 2013-01-28
CN201310030907.8 2013-01-28
CN201310066497.2A CN103913936B (zh) 2012-12-28 2013-02-28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00078.8A Division CN106324962B (zh) 2012-12-28 2016-02-28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3936A true CN103913936A (zh) 2014-07-09
CN103913936B CN103913936B (zh) 2016-12-07

Family

ID=492067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6497.2A Active CN103913936B (zh) 2012-12-28 2013-02-28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CN201610900078.8A Active CN106324962B (zh) 2012-12-28 2016-02-28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00078.8A Active CN106324962B (zh) 2012-12-28 2016-02-28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3913936B (zh)

Cited B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0947A (zh) * 2014-10-12 2015-02-04 杨毅 激光光源和投影装置
CN104460008A (zh) * 2014-11-29 2015-03-25 杨毅 发光装置
CN104460206A (zh) * 2014-11-29 2015-03-25 杨毅 发光装置和投影装置
CN104482504A (zh) * 2014-11-29 2015-04-01 杨毅 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
WO2016015552A1 (zh) * 2014-07-28 2016-02-04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CN105676575A (zh) * 2014-12-04 2016-06-15 欧司朗有限公司 用于投影或者照明装置的光模块
CN106287434A (zh) * 2016-09-03 2017-01-04 超视界激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激光探照灯
CN106369485A (zh) * 2016-09-03 2017-02-01 超视界激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激光探照灯
CN106369484A (zh) * 2016-09-03 2017-02-01 超视界激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激光探照灯
WO2017118300A1 (zh) * 2016-01-07 2017-07-13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装置及照明装置
CN107526243A (zh) * 2016-06-21 2017-12-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源装置的投影装置
WO2018000920A1 (zh) * 2016-07-01 2018-01-04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和投影系统
CN107608166A (zh) * 2016-07-12 2018-01-1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以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JPWO2016170966A1 (ja) * 2015-04-20 2018-03-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投射型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システム
CN107783360A (zh) * 2016-08-25 2018-03-09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源装置及显示系统
CN107885021A (zh) * 2016-09-30 2018-04-06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设备
WO2018076716A1 (zh) * 2016-10-28 2018-05-03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显示设备
WO2018196195A1 (zh) * 2017-04-27 2018-11-01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显示设备
WO2018214290A1 (zh) * 2017-05-26 2018-11-29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投影设备及图像显示控制方法
CN108954228A (zh) * 2017-05-19 2018-12-07 欧司朗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混合光的发光模块和灯具
CN109100907A (zh) * 2017-06-20 2018-12-28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系统
CN109164589A (zh) * 2018-09-18 2019-01-08 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光合光装置及光源系统
CN109388009A (zh) * 2017-08-02 2019-02-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
CN109557754A (zh) * 2017-09-26 2019-04-02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09681790A (zh) * 2017-10-18 2019-04-26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照明设备
CN110133949A (zh) * 2018-02-02 2019-08-16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装置及具有该光源装置的投影装置
CN110277729A (zh) * 2018-03-15 2019-09-24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CN110347009A (zh) * 2019-06-13 2019-10-18 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光源的光学系统
EP3460571A4 (en) * 2016-05-19 2020-01-01 Appotronics Corporation Limited LIGHT SOURCE SYSTEM, PROJECTION DEVICE THEREOF AND LIGHTING DEVICE THEREFOR
RU2721996C2 (ru) * 2015-04-01 2020-05-25 Филипс Лайтинг Холдинг Б.В. Светоизлуч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ысокой яркости
CN111237650A (zh) * 2015-01-30 2020-06-05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CN112114482A (zh) * 2019-06-20 2020-12-22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设备
CN112445045A (zh) * 2019-08-27 2021-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照明光学装置以及投影仪
CN115113467A (zh) * 2021-03-17 2022-09-27 株式会社理光 光源装置和图像投影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7126A (zh) * 2016-12-27 2017-05-10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
US10261401B2 (en) * 2017-08-01 2019-04-1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WO2019130520A1 (ja) * 2017-12-27 2019-07-04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CN108302351A (zh) * 2018-03-19 2018-07-20 杨毅 发光装置和灯具
CN110389486B (zh) * 2018-04-16 2022-03-04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0967904A (zh) * 2018-09-30 2020-04-07 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向色镜、激光光源系统及激光投影机
CN112114477B (zh) * 2019-06-19 2023-03-21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CN113126408A (zh) * 2020-01-16 2021-07-16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装置、光源装置及投影系统
CN113885282B (zh) * 2020-07-02 2023-06-13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机
CN114200756B (zh) * 2020-09-18 2023-04-18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CN112596332B (zh) * 2020-12-23 2022-03-11 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系统及投影仪
WO2024083743A1 (en) * 2022-10-21 2024-04-25 Signify Holding B.V. Laser-phosphor based stage-lighting fixture providing ctt control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8415A (zh) * 2008-01-30 2009-08-05 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荧光粉提高混合光出射效率的光源及其方法
CN102411205A (zh) * 2011-08-29 2012-04-11 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光源、合光装置及带该光源的投影装置
CN102418907A (zh) * 2010-12-08 2012-04-18 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光源
US20120140183A1 (en) * 2010-12-06 2012-06-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CN102540675A (zh) * 2010-12-14 2012-07-0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包含该光源系统的投影装置
JP2012133337A (ja) * 2010-11-30 2012-07-12 Panasonic Corp 光源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02720954A (zh) * 2012-01-14 2012-10-10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和发光系统
WO2012143990A1 (ja) * 2011-04-18 2012-10-26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
CN102789121A (zh) * 2012-04-10 2012-11-21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显示光源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8415A (zh) * 2008-01-30 2009-08-05 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荧光粉提高混合光出射效率的光源及其方法
JP2012133337A (ja) * 2010-11-30 2012-07-12 Panasonic Corp 光源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US20120140183A1 (en) * 2010-12-06 2012-06-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CN102418907A (zh) * 2010-12-08 2012-04-18 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光源
CN102540675A (zh) * 2010-12-14 2012-07-0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包含该光源系统的投影装置
WO2012143990A1 (ja) * 2011-04-18 2012-10-26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
CN102411205A (zh) * 2011-08-29 2012-04-11 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光源、合光装置及带该光源的投影装置
CN102720954A (zh) * 2012-01-14 2012-10-10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和发光系统
CN102789121A (zh) * 2012-04-10 2012-11-21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显示光源

Cited By (5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88741B1 (ko) * 2014-07-28 2020-03-13 아포트로닉스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발광 장치 및 프로젝션 시스템
EP3176638A4 (en) * 2014-07-28 2018-03-21 Appotronics China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projection system
KR20190044137A (ko) * 2014-07-28 2019-04-29 아포트로닉스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발광 장치 및 프로젝션 시스템
JP2017524154A (ja) * 2014-07-28 2017-08-24 深▲せん▼市繹立鋭光科技開発有限公司Appotronics(China)Corporation 発光装置及び投影システム
KR101978376B1 (ko) * 2014-07-28 2019-05-14 아포트로닉스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발광 장치 및 프로젝션 시스템
WO2016015552A1 (zh) * 2014-07-28 2016-02-04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CN105319819A (zh) * 2014-07-28 2016-02-10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KR20170036064A (ko) * 2014-07-28 2017-03-31 아포트로닉스 차이나 코포레이션 발광 장치 및 프로젝션 시스템
US9897899B2 (en) 2014-07-28 2018-02-20 Appotronics Corporation Limited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projection system
CN104330947B (zh) * 2014-10-12 2016-01-27 杨毅 激光光源和投影装置
CN104330947A (zh) * 2014-10-12 2015-02-04 杨毅 激光光源和投影装置
CN104460008A (zh) * 2014-11-29 2015-03-25 杨毅 发光装置
CN104460206A (zh) * 2014-11-29 2015-03-25 杨毅 发光装置和投影装置
CN104482504A (zh) * 2014-11-29 2015-04-01 杨毅 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
CN104460008B (zh) * 2014-11-29 2017-06-06 杨毅 发光装置
CN105676575A (zh) * 2014-12-04 2016-06-15 欧司朗有限公司 用于投影或者照明装置的光模块
CN111237650B (zh) * 2015-01-30 2022-06-2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CN111237650A (zh) * 2015-01-30 2020-06-05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RU2721996C2 (ru) * 2015-04-01 2020-05-25 Филипс Лайтинг Холдинг Б.В. Светоизлуч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ысокой яркости
JPWO2016170966A1 (ja) * 2015-04-20 2018-03-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投射型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システム
CN106950785A (zh) * 2016-01-07 2017-07-14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装置及照明装置
WO2017118300A1 (zh) * 2016-01-07 2017-07-13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装置及照明装置
EP3460571A4 (en) * 2016-05-19 2020-01-01 Appotronics Corporation Limited LIGHT SOURCE SYSTEM, PROJECTION DEVICE THEREOF AND LIGHTING DEVICE THEREFOR
CN107526243A (zh) * 2016-06-21 2017-12-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源装置的投影装置
CN107526243B (zh) * 2016-06-21 2020-07-17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源装置的投影装置
CN107561836B (zh) * 2016-07-01 2019-10-25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和投影系统
WO2018000920A1 (zh) * 2016-07-01 2018-01-04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和投影系统
CN107561836A (zh) * 2016-07-01 2018-01-09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和投影系统
US10824066B2 (en) 2016-07-01 2020-11-03 Appotronics Corporation Limited Light source and projection system
JP2019521392A (ja) * 2016-07-01 2019-07-25 深▲せん▼光峰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光源及び投影システム
CN107608166A (zh) * 2016-07-12 2018-01-1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以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7783360A (zh) * 2016-08-25 2018-03-09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源装置及显示系统
CN106369484A (zh) * 2016-09-03 2017-02-01 超视界激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激光探照灯
CN106369485A (zh) * 2016-09-03 2017-02-01 超视界激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激光探照灯
CN106287434A (zh) * 2016-09-03 2017-01-04 超视界激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激光探照灯
CN107885021A (zh) * 2016-09-30 2018-04-06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设备
WO2018076716A1 (zh) * 2016-10-28 2018-05-03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显示设备
CN108008593A (zh) * 2016-10-28 2018-05-08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显示设备
CN108008593B (zh) * 2016-10-28 2020-02-28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显示设备
WO2018196195A1 (zh) * 2017-04-27 2018-11-01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显示设备
CN108954228A (zh) * 2017-05-19 2018-12-07 欧司朗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混合光的发光模块和灯具
WO2018214290A1 (zh) * 2017-05-26 2018-11-29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投影设备及图像显示控制方法
CN109100907A (zh) * 2017-06-20 2018-12-28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系统
CN109388009A (zh) * 2017-08-02 2019-02-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
CN109557754A (zh) * 2017-09-26 2019-04-02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09557754B (zh) * 2017-09-26 2024-05-28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09681790A (zh) * 2017-10-18 2019-04-26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光源系统及照明设备
US11248773B2 (en) 2017-10-18 2022-02-15 Ylx Incorporated Light source system and lighting apparatus
US11592159B2 (en) 2017-10-18 2023-02-28 Ylx Incorporated Light source system and lighting apparatus
CN110133949A (zh) * 2018-02-02 2019-08-16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装置及具有该光源装置的投影装置
CN110277729A (zh) * 2018-03-15 2019-09-24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CN110277729B (zh) * 2018-03-15 2021-06-25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CN109164589A (zh) * 2018-09-18 2019-01-08 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光合光装置及光源系统
CN110347009A (zh) * 2019-06-13 2019-10-18 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光源的光学系统
CN112114482A (zh) * 2019-06-20 2020-12-22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设备
CN112445045A (zh) * 2019-08-27 2021-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照明光学装置以及投影仪
CN112445045B (zh) * 2019-08-27 2021-10-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照明光学装置以及投影仪
CN115113467A (zh) * 2021-03-17 2022-09-27 株式会社理光 光源装置和图像投影装置
US11874592B2 (en) 2021-03-17 2024-01-16 Ricoh Company, Ltd.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4962B (zh) 2019-06-21
CN103913936B (zh) 2016-12-07
CN106324962A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3936A (zh)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CN203217230U (zh)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CN104049445B (zh)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CN206610072U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系统
CN102937773B (zh) 光源装置及使用该光源装置的投影装置
US11243460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system
CN110161791B (zh)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CN104111532B (zh) 发光装置及相关光源系统
JP6096937B2 (ja) 発光装置及び関連する投影システム
CN103424971B (zh) 光源系统及相关投影系统
CN102890398B (zh) 发光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
CN103901707B (zh) 发光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
CN205353549U (zh) 一种光源装置及照明装置
CN206863465U (zh) 波长转换装置与光源系统
CN205644002U (zh) 发光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与照明系统
CN103713454A (zh) 发光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
CN109388007A (zh) 照明装置和投影仪
CN107272311A (zh) 发光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与照明系统
US20210294191A1 (e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272313A (zh) 发光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与照明系统
CN107272310A (zh) 发光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与照明系统
CN106950785A (zh) 一种光源装置及照明装置
CN107436529A (zh) 一种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显示装置
CN103901706B (zh) 合光光源及使用该合光光源的照明装置和投影显示装置
CN205880483U (zh) 发光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与照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3

Address after: 518055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town tea light road Shenzhen city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Park 401

Patentee after: APPOTRONIC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town tea light Road No. 1089 Shenzhe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Park 401 light peak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YLX Inc.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20-22, 20-22 headquarters building, 63 high tech Zone, Xuefu Road,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APPOTRONIC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20-22, 20-22 headquarters building, 63 high tech Zone, Xuefu Road,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UANGFENG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20-22, 20-22 headquarters building, 63 high tech Zone, Xuefu Road,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GUANG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Xili town Cha Guang road Shenzhe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application Industrial Park 401

Patentee before: APPOTRONICS Corp.,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