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3923B - 防手震模块 - Google Patents

防手震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3923B
CN103913923B CN201310005475.5A CN201310005475A CN103913923B CN 103913923 B CN103913923 B CN 103913923B CN 201310005475 A CN201310005475 A CN 201310005475A CN 103913923 B CN103913923 B CN 1039139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boss
frame unit
shake module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054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3923A (zh
Inventor
蔡益元
戴呈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te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l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tek Corp filed Critical Altek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0054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13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13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3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3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39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防手震模块,它包含:支架单元、第一框架单元、第二框架单元。支架单元的一面设有至少三支架凸起部,可嵌入于第一框架单元一面的至少三第一框架凹陷部。第一框架单元的另一面所设置的至少三第一框架凸起部,可嵌入于第二框架单元一面所设的至少三第二框架凹陷部。其中,至少三支架凸起部与支架单元,以及至少三第一框架凸起部与第一框架单元是为一体成型的设计,借此,可使防手震模块达到组装较方便的功效。

Description

防手震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防手震模块,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将凸起部分别与活动件及固定件为一体成型的设计,以取代传统防手震模块需额外装设导轴及滚珠的设计,在组装上较为方便的防手震模块。
背景技术
一般在摄像装置中都存在着手震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体积轻薄的数码相机而言,由于使用者手持数码相机的稳定性不够,因此,常常会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因为使用者手握持时的抖动或手指按快门的施力而造成了相机的震动,从而拍摄出模糊的影像。
传统防手震模块需穿设多条导轴(guide shaft)在活动件及固定件之间,使活动件可沿着导轴与固定件在相对方向进行位移。或者,防手震模块可装设多颗滚珠在活动件及固定件之间,活动件可借由滚珠在固定件上滑动。然而,多条导轴或多颗滚珠皆为独立设置的构件,而非与活动件或固定件为一体成型的设计,使得导轴或滚珠的设置上较为困难,需使用特别的机器将多条导轴或多颗滚珠穿设在活动件及固定间之间。此外,多条导轴及多颗滚珠的组装工序较多、成本也较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发明人思索并设计一种防手震模块,以期针对现有技术的缺失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防手震模块,以解决传统防手震模块在组装上较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手震模块,它包含:
支架单元,其一面设有至少三支架凸起部,所述至少三支架凸起部与所述支架单元为一体成型的设计;
第一框架单元,其一面设有至少三第一框架凸起部,另一面则设有至少三第一框架凹陷部,所述至少三第一框架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框架单元是为一体成型的设计;以及
第二框架单元,其一面设有至少三第二框架凹陷部;
当所述第一框架单元与所述支架单元及所述第二框架单元接合时,所述至少三支架凸起部嵌入在所述至少三第一框架凹陷部,且所述至少三支架凸起部可活动性的在所述至少三第一框架凹陷部中朝第一方向来回滑移,所述至少三第一框架凸起部是嵌入在所述至少三第二框架凹陷部,且所述至少三第一框架凸起部可活动性的在所述至少三第二框架凹陷部中朝第二方向来回滑移。
所述第一方向是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所述的防手震模块,还包含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一面设有至少三固定凸起部及若干个第一连接部,所述至少三固定凸起部与所述固定单元为一体成型的设计;所述支架单元在设有所述至少三支架凸起部的一面还包含有若干个第二连接部;
当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支架单元借由所述若干个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若干个第二连接部相接合时,所述至少三固定凸起部顶抵所述第二框架单元的相对设有所述至少三第二框架凹陷部的另一面。
所述的防手震模块,还包含数量对应所述若干个第一连接部的若干个连接元件,以连接各所述第一连接部及各所述第二连接部,使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支架单元相固定。
所述的防手震模块,还包含数量对应所述若干个连接元件的若干个弹性元件,各所述弹性元件分别包含有穿设孔,各所述连接元件分别对应穿设各所述弹性元件的所述穿设孔,始连接在各所述第一连接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再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手震模块,它包含:
支架单元,其一面设有三支架凸起部,所述三支架凸起部与所述支架单元为一体成型的设计;
第一框架单元,其一面设有三第一框架凸起部,另一面则设有二第一框架凹陷部,所述三第一框架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框架单元是为一体成型的设计;以及
第二框架单元,其一面设有二第二框架凹陷部;
当所述第一框架单元与所述支架单元及所述第二框架单元接合时,所述三支架凸起部中的二支架凸起部嵌入在所述二第一框架凹陷部且可活动性的在所述二第一框架凹陷部中朝第一方向来回滑移,另一所述支架凸起部则是活动性的顶抵所述第一框架单元,所述三第一框架凸起部中的二第一框架凸起部是嵌入在所述二第二框架凹陷部,且可活动性的在所述二第二框架凹陷部中朝第二方向来回滑移,另一所述第一框架凸起部则是活动性的顶抵所述第二框架单元。
所述第一方向是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所述的防手震模块,还包含固定单元,其一面设有三固定凸起部及若干个第一连接部,所述三固定凸起部与所述固定单元为一体成型的设计;所述支架单元在设有所述三支架凸起部的一面还包含有若干个第二连接部;
当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支架单元借由所述若干个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若干个第二连接部相接合时,所述三固定凸起部顶抵所述第二框架单元的相对设有所述二第二框架凹陷部的另一面。
所述的防手震模块,还包含数量对应所述若干个第一连接部的若干个连接元件,以连接各所述第一连接部及各所述第二连接部,使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支架单元相固定。
所述的防手震模块,还包含数量对应所述若干个连接元件的若干个弹性元件,各所述弹性元件分别包含有穿设孔,各所述连接元件分别对应穿设各所述弹性元件的所述穿设孔,始连接在各所述第一连接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其可利用凸起部与活动件及固定件为一体成型的设计,取代传统需另外穿设导轴或装设滚珠的复杂工序,使防手震模块成本降低,且在组装上亦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架单元的俯视图。
图1B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架单元的仰视图。
图2A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框架单元的俯视图。
图2B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框架单元的仰视图。
图3A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框架单元的俯视图。
图3B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框架单元的仰视图。
图4A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固定单元的俯视图。
图4B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固定单元的仰视图。
图5A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分解图。
图5B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在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框架单元的俯视图。
图7B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框架单元的仰视图。
图8A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框架单元的俯视图。
图8B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框架单元的仰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0A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分解图。
图10B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二分解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三实施例在组装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2、3:防手震模块;11、21、31:支架单元;111、311:支架凸起部;112:第二连接部;12、22、32:第一框架单元;121、321:第一框架凸起部;122、222:第一框架凹陷部;13、23、33:第二框架单元;131、231、332:第二框架凹陷部;14、24、34:固定单元;141、241:固定凸起部;142:第一连接部;15:弹性元件;151:穿设孔;16:连接元件;331:第二框架凸起部;以及341:固定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
为利贵审查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兹将本发明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附图,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发明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附图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发明在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先予叙明。
请一并参阅图1A、图1B、图2A、图2B、图3A、图3B、图4A、图4B、图5A、图5B、和图6,图1A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架单元的俯视图。图1B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架单元的仰视图。图2A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框架单元的俯视图。图2B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框架单元的仰视图。图3A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框架单元的俯视图。图3B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框架单元的仰视图。图4A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固定单元的俯视图。图4B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固定单元的仰视图。图5A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分解图。图5B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分解图。图6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在组装后的示意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1包含支架单元11、第一框架单元12、第二框架单元13、固定单元14、若干个弹性元件15以及若干个连接元件16。支架单元11的一面设有至少三支架凸起部111及若干个第二连接部112。第一框架单元12的一面设有至少三第一框架凸起部121,另一面则设有至少三第一框架凹陷部122。第二框架单元13的一面设有至少三第二框架凹陷部131。固定单元14的一面是设有至少三固定凸起部141及若干个第一连接部142。若干个弹性元件15分别包含有穿设孔151。若干个连接元件16以及若干个弹性元件15的数量是对应若干个第一连接部142的数量。在此需特别注意的是,至少三支架凸起部111与支架单元11是为一体成型的设计、至少三第一框架凸起部121与第一框架单元12是为一体成型的设计、至少三固定凸起部141是与固定单元14为一体成型的设计。
其中,当制造商在组装支架单元11、第一框架单元12、第二框架单元13以及固定单元14时,仅需依续堆迭各个单元,再使用连接元件16连接支架单元11以及固定单元14即可。详细的说,可将至少三支架凸起部111嵌入在至少三第一框架凹陷部122。接着将至少三第一框架凸起部121嵌入在至少三第二框架凹陷部131。再来将固定单元14设置在第二框架单元13的相对设有至少三第二框架凹陷部131的另一面上,使至少三固定凸起部141顶抵在第二框架单元13。最后,将各连接元件16分别对应穿设在各弹性元件15的穿设孔151后,再将各连接元件16分别依序对应穿设在各第一连接部142以及各第二连接部112,以借由各连接元件16连接各第一连接部142以及各第二连接部112,进而使固定单元14以及支架单元11相固定。
承上述,当此防手震模块1在组装完成后,至少三支架凸起部111可活动性的在至少三第一框架凹陷部122中朝第一方向来回滑移,且至少三第一框架凸起部121可活动性的在至少三第二框架凹陷部131中朝第二方向来回滑移。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方向较佳的可与第二方向垂直,但不以此为限。此时,第一方向可为x轴方向或y轴方向,而第二方向则为垂直在第一方向的另一方向。借此,结合防手震模块1中的第一框架单元12及第二框架单元13的移动方向可使防手震模块1中的活动件(指称第一框架单元12及第二框架单元13)的移动方向扩展至二维平面的任意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各个凸起部与其对应的单元皆为一体成型的设计,所以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1不需使用特别的器械穿设导轴在活动件及固定件之间,亦不需分别装设滚珠在活动件及固定件上。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1仅需依续的堆迭各个单元后再用连接元件固定即可,此设计可使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1的零件数量减少,简化组装工序,且可降低成本、增加良率。
值得注意的是,至少三支架凸起部111、至少三第一框架凸起部121以及至少三固定凸起部141的表面上可镀上一层耐磨、低摩擦系数的材料,如铁氟龙、二硫化钼、石墨等等,以减少各个凸起部在各个凹陷部中滑动时的摩擦力。此外,设置在连接元件16及第一连接部142之间的弹性元件15可调整固定单元14及支架单元11间的接合力不至太大,进而减少各个凸起部在各个凹陷部中滑动时的摩擦力。
再者,至少三第一框架凹陷部122及至少三第二框架凹陷部131可设计呈ㄇ形的结构,较佳的,此些凹陷部更可进一步设计呈V形的结构。借此,可使各凸起部接触在各凹陷部的接触点减少为两个点,进而减少各个凸起部在各个凹陷部中滑动时的摩擦力。
此外,支架单元11、第一框架单元12、第二框架单元13以及固定单元14中心更分别贯穿具有开口,使得摄像镜片可置在此些开口中,以作为透光之用。
请一并参阅图7A、图7B、图8A、图8B和图9,图7A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框架单元的俯视图。图7B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框架单元的仰视图。图8A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框架单元的俯视图。图8B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框架单元的仰视图。图9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2包含,支架单元21、第一框架单元22、第二框架单元23、固定单元24、若干个连接元件25以及若干个弹性元件26。支架单元21的一面设有三支架凸起部(图未示)。第一框架单元22的一面设有三第一框架凸起部(图未示),另一面则设有二第一框架凹陷部222。第二框架单元23的一面设有二第二框架凹陷部231。固定单元24的一面设有三固定凸起部241。在此需特别注意的是,三支架凸起部(图未示)与支架单元21为一体成型的设计、三第一框架凸起部(图未示)与第一框架单元22为一体成型的设计、三固定凸起部241与固定单元24为一体成型的设计。此外,第二实施例的防手震模块2其余元件的结构及其作动方式是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便不再赘述。
当此防手震模块2在组装完成后,三支架凸起部(图未示)的其中二个嵌入在二个第一框架凹陷部222且可活动性的在此二个第一框架凹陷部222中朝第一方向来回滑移,剩余的支架凸起部(图未示)则活动性的顶抵第一框架单元22。三第一框架凸起部(图未示)的其中二个是嵌入二个第二框架凹陷部231,且可活动性的在此二个第二框架凹陷部231中朝第二方向来回滑移,剩余的第一框架凸起部(图未示)则是活动性的顶抵第二框架单元23。借由减少一个凹陷部的设计,使原本凸起部在V形凹陷部的接触点由两个点减少为一个点,以减少活动件与固定件之间的摩擦力。
值得一提的是,支架单元21、第一框架单元22、第二框架单元23及固定单元24上的凸起部及凹陷部可更换其相对配置。例如,第一框架单元22上的三个第一框架凸起部(图未示)可改为三个第一框架凹陷部,且将原本对应三个第一框架凸起部(图未示)的三个第二框架凹陷部231改为三个第二框架凸起部。因此,任何凸起部及凹陷部的等效置换皆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
请一并参阅图10A、图10B和图11。图10A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分解图。图10B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二分解图。图11是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三实施例在组装后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3包含,支架单元31、第一框架单元32、第二框架单元33以及固定单元34。支架单元31的一面设有三个支架凸起部311。第一框架单元32的一面设有三个第一框架凸起部321。第二框架单元的一面设有三个第二框架凸起部331,另一面则设有三个第二框架凹陷部332。固定单元34的一面设有三个固定凹陷部341。在此需特别注意的是,三支架凸起部311与支架单元31为一体成型的设计、三个第一框架凸起部321与第一框架单元32为一体成型的设计、三个第二框架凸起部331与第二框架单元33为一体成型的设计。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防手震模块借由凸起部与其对应的各个单元间为一体成型的设计,使防手震模块在组装上不需额外进行导轴或滚珠的加工设置,以简化组装工序、降低成本及增加良率。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在后附的权利要求中。

Claims (10)

1.一种防手震模块,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支架单元,其一面设有至少三支架凸起部,所述至少三支架凸起部与所述支架单元为一体成型的设计;
第一框架单元,其一面设有至少三第一框架凸起部,另一面则设有至少三第一框架凹陷部,所述至少三第一框架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框架单元是为一体成型的设计;以及
第二框架单元,其一面设有至少三第二框架凹陷部;
其中当所述第一框架单元与所述支架单元及所述第二框架单元接合时,所述至少三支架凸起部是嵌入在所述至少三第一框架凹陷部,且所述至少三支架凸起部可活动性的在所述至少三第一框架凹陷部中朝第一方向来回滑移,所述至少三第一框架凸起部是嵌入在所述至少三第二框架凹陷部,且所述至少三第一框架凸起部可活动性的在所述至少三第二框架凹陷部中朝第二方向来回滑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手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是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手震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一面设有至少三固定凸起部及若干个第一连接部,所述至少三固定凸起部与所述固定单元为一体成型的设计;所述支架单元在设有所述至少三支架凸起部的一面还包含有若干个第二连接部;
当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支架单元借由所述若干个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若干个第二连接部相接合时,所述至少三固定凸起部是顶抵在所述第二框架单元的相对设有所述至少三第二框架凹陷部的另一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手震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数量对应所述若干个第一连接部的若干个连接元件,以连接各所述第一连接部及各所述第二连接部,使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支架单元相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手震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数量对应所述若干个连接元件的若干个弹性元件,各所述弹性元件分别包含有穿设孔,各所述连接元件分别对应穿设各所述弹性元件的所述穿设孔,始连接在各所述第一连接部。
6.一种防手震模块,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支架单元,其一面设有三支架凸起部,所述三支架凸起部与所述支架单元为一体成型的设计;
第一框架单元,其一面设有三第一框架凸起部,另一面则设有二第一框架凹陷部,所述三第一框架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框架单元为一体成型的设计;以及
第二框架单元,其一面设有二第二框架凹陷部;
其中当所述第一框架单元与所述支架单元及所述第二框架单元接合时,所述三支架凸起部中的二支架凸起部是嵌入在所述二第一框架凹陷部且可活动性的在所述二第一框架凹陷部中朝第一方向来回滑移,另一所述支架凸起部则是活动性的顶抵在所述第一框架单元,所述三第一框架凸起部中的二第一框架凸起部是嵌入在所述二第二框架凹陷部,且可活动性的在所述二第二框架凹陷部中朝第二方向来回滑移,另一所述第一框架凸起部则是活动性的顶抵所述第二框架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手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是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手震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固定单元,其一面设有三固定凸起部及若干个第一连接部,所述三固定凸起部与所述固定单元为一体成型的设计;所述支架单元在设有所述三支架凸起部的一面还包含有若干个第二连接部;
当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支架单元借由所述若干个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若干个第二连接部相接合时,所述三固定凸起部顶抵在所述第二框架单元的相对设有所述二第二框架凹陷部的另一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手震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数量对应所述若干个第一连接部的若干个连接元件,以连接各所述第一连接部及各所述第二连接部,使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支架单元相固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手震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数量对应所述若干个连接元件的若干个弹性元件,各所述弹性元件分别包含有穿设孔,各所述连接元件分别对应穿设各所述弹性元件的所述穿设孔,始连接在各所述第一连接部。
CN201310005475.5A 2013-01-08 2013-01-08 防手震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13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5475.5A CN103913923B (zh) 2013-01-08 2013-01-08 防手震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5475.5A CN103913923B (zh) 2013-01-08 2013-01-08 防手震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3923A CN103913923A (zh) 2014-07-09
CN103913923B true CN103913923B (zh) 2016-08-31

Family

ID=51039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547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13923B (zh) 2013-01-08 2013-01-08 防手震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1392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7308A (zh) * 2006-02-10 2007-08-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像抖动补偿装置
CN101840128A (zh) * 2009-03-17 2010-09-22 三星数码影像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的手抖校正设备
CN102165367A (zh) * 2008-09-29 2011-08-24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像抖动修正装置、摄像透镜单元和相机单元
CN102262329A (zh) * 2010-05-27 2011-11-3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稳定装置和具有该图像稳定装置的光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9353A (ja) * 1996-07-29 1998-02-13 Nikon Corp ブレ補正装置
JP2008028544A (ja) * 2006-07-19 2008-02-07 Olympus Imaging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
TWI322924B (en) * 2007-04-18 2010-04-01 Coretronic Corp Image stabilization apparatus for stabilizing an image sensor
TWI369893B (en) * 2008-06-18 2012-08-01 Asia Optical Co Inc Image detecting modu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7308A (zh) * 2006-02-10 2007-08-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像抖动补偿装置
CN102165367A (zh) * 2008-09-29 2011-08-24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像抖动修正装置、摄像透镜单元和相机单元
CN101840128A (zh) * 2009-03-17 2010-09-22 三星数码影像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的手抖校正设备
CN102262329A (zh) * 2010-05-27 2011-11-3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稳定装置和具有该图像稳定装置的光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3923A (zh) 201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01096B2 (en) Display positioning system
US20120275107A1 (en) Docking st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1727174A3 (en) Operation device for game machine and hand-held game machine
CN103309471A (zh) 输入笔
TW201408061A (zh) 相機模組組件載具
US10342323B2 (en) Ergonomic phone support device
US20120305424A1 (en) Cov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18058568A1 (zh) 电子装置
US20090097193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913923B (zh) 防手震模块
US20210096605A1 (en) Magnetic hinge connection
CN207652503U (zh) 一种手机摄像头结构
CN103736275B (zh) 电子设备支架及安装有所述支架的多功能游戏手柄
CN201616368U (zh) 键盘按键的平衡杆结构
US10719141B2 (en) Computer mouse
CN207621163U (zh) 一种超精密垫片
KR20080058219A (ko) 카메라를 이용한 3차원 마우스
CN211236483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镜片的带线路板眼镜
CN105025204A (zh) 图像获取模块
CN201780557U (zh) 接触式发光结构以及包括其的投影简报系统
CN207925358U (zh) 一键启动开关及汽车
CN105573482B (zh) 穿戴式电子装置
CN210722020U (zh) 一种便携式教学教具
CN208351152U (zh) 镜头隔圈用摇摆治具
CN208174760U (zh) 一种通用手机外置镜头固定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