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2088A - 一种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2088A
CN103912088A CN201410164650.XA CN201410164650A CN103912088A CN 103912088 A CN103912088 A CN 103912088A CN 201410164650 A CN201410164650 A CN 201410164650A CN 103912088 A CN103912088 A CN 1039120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base
distortion
pad
gas cell
aera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646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2088B (zh
Inventor
徐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646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120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12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2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2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20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充气囊、硬质底座和变形垫,其特征在于,变形垫安装在充气囊与硬质底座之间,变形垫与充气囊之间以及变形垫与硬质底座之间均具有几何形状互相吻合的接触面,充气囊、变形垫和硬质底座相互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充气箱填埋在混凝土中,硬质底座的周边设置有与混凝土固定连接的加强连接部。本发明生产、运输和安装都很方便,抗冲击振动性能好,用这种产品形成的空心楼盖跨度大、重量轻、隔音、隔热效果好,结构的可靠性、抗震性、抗裂性也较好。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对建筑技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构造领域,尤其是一种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随着大跨度混凝土结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楼板采用空心楼盖结构技术,其可减小结构自重,增强混凝土的保温、隔热、隔音、减震效果。空心楼盖结构技术需要在混凝土里面放置一些轻质填充材料,用轻质填充材料来代替部分混凝土,基本不会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但是可以大大减轻结构的自重。
在现有技术中,有多种结构形式的空心楼盖结构,其基本均属于填充材料全部内埋在混凝土中的技术。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肯定要产生浮力,在空心楼盖施工过程中,为了克服浮力的作用常常要采取许多额外措施,一是增加施工成本,二是容易出现质量问题。除此之外,因为填充材料内置,填充材料的下部还需要浇筑混凝土,这就使得楼盖的空心率小、自重大。为了充分发挥空心楼盖的优越性,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使填充材料单面下表面或者双面上、下表面外露,这样一是消除施工中的浮力,二是让楼盖的空心率更大、自重更轻。
目前的技术研究中,怎样使楼盖的空心楼盖跨度大、重量轻、隔音、隔热效果好,结构的可靠性、抗震性、抗裂性更佳,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仍然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经过改进的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的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包括充气囊(2)、硬质底座(3)和变形垫(4),其特征在于,变形垫(4)安装在充气囊(2)与硬质底座(3)之间,变形垫(4)与充气囊(2)之间以及变形垫(4)与硬质底座(3)之间均具有几何形状互相吻合的接触面(5),充气囊(2)、变形垫和硬质底座(3)相互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充气箱(1)填埋在混凝土(7)中,硬质底座(3)的周边设置有与混凝土固定连接的加强连接部。
进一步,所述加强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硬质底座(3)周边的向上翘起的侧边(6),侧边(6)与所述硬质底座(3)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5°-80°之间。
进一步,填埋后的所述充气箱(1)的所述硬质底座(3)埋在混凝土中或者在混凝土楼板的下表面中露出。
进一步,所述变形垫(4)由两块以上单体组合而成,所述变形垫(4)材料为具有变形性能的轻质材料,该轻质材料包括聚苯泡沫、海绵、棉丝;所述硬质底座(3)材料为无机且不具备燃烧性能的材料,该轻质材料包括泥、石膏、石灰,所述硬质底座的厚度≥8mm。
进一步,所述充气囊(2)内充满压缩气体(8),所述充气囊(2)的囊壁(9)由四片侧壁(10)、一片上壁(11)和一片下壁(12)组成,注入压缩气体后所述充气囊(2)的形状为六面体,压缩气体(8)为普通空气或者氮气或者惰性气体,气压值为1.1-5.0个大气压。
进一步,所述变形垫(4)仅安装在所述充气箱(1)4个角部位置处。
进一步,所述充气囊(2)与变形垫(4)之间以及变形垫(4)与硬质底座(3)之间的接触面(5)上均涂抹胶水,通过胶水将变形垫(4)与充气囊(2)及硬质底座(3)粘结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所述侧边(6)的外表面与所述充气囊(2)及变形垫(4)的外表面相互粘贴胶带(14),通过胶带(14)将所述变形垫(4)与所述充气囊(2)及硬质底座(3)连接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所述在硬质底座(3)周边设置定位件(15),在所述充气囊(2)的侧壁(10)或上壁(11)外侧设置拉绳(16),通过将拉绳(16)固定在定位件(15)上来将带动变形垫(4)与充气囊(2)及硬质底座(3)连接成一个整体。
一种上述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的制作方法,具体为:放置好硬质底座(3),在硬质底座(3)上安装变形垫(4),在变形垫(4)上安装充气囊(2),以胶水粘结或胶带粘贴或拉绳连接的方式,将变形垫(4)与充气囊(2)及硬质底座(3)连接成一个整体。
本发明一种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生产、运输和安装都很方便,抗冲击振动性能好,用这种产品形成的空心楼盖跨度大、重量轻、隔音、隔热效果好,结构的可靠性、抗震性、抗裂性也较好。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对建筑技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充气箱的竖向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2是充气箱的平面图;
图3是充气箱填埋在混凝土中的示意图;
图4是硬质底座向上翘起示意图;
图5是充气囊的竖向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6是两块以上单体组合成变形垫竖向剖面示意图;
图7是两块以上单体组合成变形垫平面示意图;
图8是仅4个角部安装变形垫竖向剖面示意图;
图9是仅4个角部安装变形垫平面示意图;
图10是通过胶带连接成一个整体竖向剖面示意图;
图11是通过拉绳和定位件连接成一个整体竖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1.充气箱,2.充气囊、3.硬质底座、4.变形垫、5. 接触面、6.翘起,7.混凝土,8.压缩气体、9.囊壁、10.侧壁,10.面壁,11.上壁,12.下壁,13.胶水,14.胶带,15.定位件,16.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发明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一种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包括充气囊2、硬质底座3和变形垫4,变形垫4安装在充气囊2与硬质底座3之间,变形垫4与充气囊2之间以及变形垫4与硬质底座3之间均具有几何形状互相吻合的接触面5,充气囊2、变形垫和硬质底座3相互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
充气箱1填埋在混凝土7中,硬质底座3的周边设置有与混凝土固定连接的加强连接部。加强连接部可设置为多种结构形式,只要实现其加固连接的功能即可,本实施例中,加强连接部为设置在硬质底座3周边的向上翘起的侧边6,侧边6与硬质底座3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5°-80°之间。填埋后的充气箱1的硬质底座3埋在混凝土中或者在混凝土楼板的下表面中露出。实际生产中,常用的结构形式是硬质底座3在混凝土楼板的下表面中露出。
变形垫4可根据使用需要设计为多种结构形式,如图6、图7所示,变形垫4由两块以上单体组合而成;如图8、图9所示,变形垫4为4个单元结构,4个单元结构分别安装在充气箱14个角部位置处。变形垫4材料为具有变形性能的轻质材料,该轻质材料包括聚苯泡沫、海绵、棉丝等。硬质底座3材料为无机且不具备燃烧性能的材料,水该轻质材料包括泥、石膏、石灰,硬质底座3的厚度≥8mm。
充气囊2内充满压缩气体8,充气囊2的囊壁9由四片侧壁10、一片上壁11和一片下壁12组成,注入压缩气体后充气囊2的形状为六面体,压缩气体8为普通空气或者氮气或者惰性气体,气压值为1.1-5.0个大气压。
充气囊2与变形垫4之间以及变形垫4与硬质底座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如采用胶水粘结、胶带粘贴、拉绳连接等方式。
如图5所示,充气囊2与变形垫4之间以及变形垫4与硬质底座3之间的接触面5上均涂抹胶水,通过胶水将变形垫4与充气囊2及硬质底座3粘结成一个整体。
如图10所示,侧边6的外表面与充气囊2及变形垫4的外表面相互粘贴胶带14,通过胶带14将变形垫4与充气囊2及硬质底座3连接成一个整体。
如图11所示,在硬质底座3周边设置定位件15,在充气囊2的侧壁10或上壁11外侧设置拉绳16,通过将拉绳16固定在定位件15上来将带动变形垫4与充气囊2及硬质底座3连接成一个整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的制作方法,具体为:放置好硬质底座3,在硬质底座3上安装变形垫4,在变形垫4上安装充气囊2,以胶水粘结或胶带粘贴或拉绳连接的方式,将变形垫4与充气囊2及硬质底座3连接成一个整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发明采用充气囊作为充气箱主材,成本低,充气箱自重非常轻,便于安装,充气囊可根据使用需要直接设置成多种形状,易于与其他零部件的连接。其次,本发明充气箱的下表面外露,在提高楼盖空心率的同时又消除施工中的浮力,便于保证施工质量。再次,通过设置加强连接部,如向上翘起的侧边等结构形式,本发明充气箱的硬质底座嵌入混凝土中不容易脱落,可以保证使用安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了空心楼盖空心率低、施工不方便、管线布置困难或者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等缺陷。本发明的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生产、运输和安装都很方便,抗冲击振动性能好,用这种产品形成的空心楼盖跨度大、重量轻、隔音、隔热效果好,结构的可靠性、抗震性、抗裂性也较好。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对建筑技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laims (10)

1. 一种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囊(2)、硬质底座(3)和变形垫(4),其特征在于,变形垫(4)安装在充气囊(2)与硬质底座(3)之间,变形垫(4)与充气囊(2)之间以及变形垫(4)与硬质底座(3)之间均具有几何形状互相吻合的接触面(5),充气囊(2)、变形垫和硬质底座(3)相互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充气箱(1)填埋在混凝土(7)中,硬质底座(3)的周边设置有与混凝土固定连接的加强连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硬质底座(3)周边的向上翘起的侧边(6),侧边(6)与所述硬质底座(3)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5°-80°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其特征在于,填埋后的所述充气箱(1)的所述硬质底座(3)埋在混凝土中或者在混凝土楼板的下表面中露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垫(4)由两块以上单体组合而成,所述变形垫(4)材料为具有变形性能的轻质材料,该轻质材料包括聚苯泡沫、海绵、棉丝;所述硬质底座(3)材料为无机且不具备燃烧性能的材料,水该轻质材料包括泥、石膏、石灰,所述硬质底座的厚度≥8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垫(4)仅安装在所述充气箱(1)4个角部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2)内充满压缩气体(8),所述充气囊(2)的囊壁(9)由四片侧壁(10)、一片上壁(11)和一片下壁(12)组成,注入压缩气体后所述充气囊(2)的形状为六面体,压缩气体(8)为普通空气或者氮气或者惰性气体,气压值为1.1-5.0个大气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2)与变形垫(4)之间以及变形垫(4)与硬质底座(3)之间的接触面(5)上均涂抹胶水,通过胶水将变形垫(4)与充气囊(2)及硬质底座(3)粘结成一个整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6)的外表面与所述充气囊(2)及变形垫(4)的外表面相互粘贴胶带(14),通过胶带(14)将所述变形垫(4)与所述充气囊(2)及硬质底座(3)连接成一个整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硬质底座(3)周边设置定位件(15),在所述充气囊(2)的侧壁(10)或上壁(11)外侧设置拉绳(16),通过将拉绳(16)固定在定位件(15)上来将带动变形垫(4)与充气囊(2)及硬质底座(3)连接成一个整体。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的制作方法,具体为:放置好硬质底座(3),在硬质底座(3)上安装变形垫(4),在变形垫(4)上安装充气囊(2),以胶水粘结或胶带粘贴或拉绳连接的方式,将变形垫(4)与充气囊(2)及硬质底座(3)连接成一个整体。
CN201410164650.XA 2014-04-23 2014-04-23 一种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39120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4650.XA CN103912088B (zh) 2014-04-23 2014-04-23 一种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4650.XA CN103912088B (zh) 2014-04-23 2014-04-23 一种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2088A true CN103912088A (zh) 2014-07-09
CN103912088B CN103912088B (zh) 2017-02-15

Family

ID=51038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64650.XA Active CN103912088B (zh) 2014-04-23 2014-04-23 一种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1208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6611A (zh) * 2005-05-09 2005-12-14 许连科 一种内埋填充件的混凝土构件生产方法及构件
CN101787767A (zh) * 2010-03-22 2010-07-28 徐焱 一种填埋于混凝土中的充气囊
CN102261153A (zh) * 2011-04-22 2011-11-30 徐焱 一种带硬质底座的轻质材料填充件
CN102828571A (zh) * 2012-09-17 2012-12-19 傅礼铭 一种混凝土楼盖用填充构件
US20130036693A1 (en) * 2009-10-22 2013-02-14 Seung Chang Lee Doughtnut-shaped hollow core body, bidirectional hollow core slab using the sam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CN203834768U (zh) * 2014-04-23 2014-09-17 徐焱 一种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6611A (zh) * 2005-05-09 2005-12-14 许连科 一种内埋填充件的混凝土构件生产方法及构件
US20130036693A1 (en) * 2009-10-22 2013-02-14 Seung Chang Lee Doughtnut-shaped hollow core body, bidirectional hollow core slab using the sam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1787767A (zh) * 2010-03-22 2010-07-28 徐焱 一种填埋于混凝土中的充气囊
CN102261153A (zh) * 2011-04-22 2011-11-30 徐焱 一种带硬质底座的轻质材料填充件
CN102828571A (zh) * 2012-09-17 2012-12-19 傅礼铭 一种混凝土楼盖用填充构件
CN203834768U (zh) * 2014-04-23 2014-09-17 徐焱 一种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2088B (zh)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99726U (zh) 一种钢结构体系外墙围护保温结构
CN105421652A (zh) 一种复合保温墙板
CN202031204U (zh) 一种高隔声量的轻质复合墙体
CN204282581U (zh) 一种保温隔声组合式剪力墙
CN205399745U (zh) 一种钢结构体系内墙结构
CN201746947U (zh) 一种设有网格布的保温板
CN208685909U (zh) 隔音抗震的环保石页岩空心砖
KR100898309B1 (ko) 공동주택의 층간단열차음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바닥시공방법
CN208646189U (zh) 一种隔声石膏墙板
CN202144125U (zh) 汽车空腔阻隔件
CN203834768U (zh) 一种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
CN207208371U (zh) 一种邮轮舱室高隔音防火壁板材料
CN102086666A (zh) 一种新型砌混结构建筑墙体及其建造方法
CN204876135U (zh) 一种新型隔音墙板
CN103912088A (zh) 一种带硬质底座与变形垫的充气箱及其制作方法
CN201241428Y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用砼制品槽形马凳
CN207598149U (zh) 一种防火型石材蜂窝铝板复合门
CN202187463U (zh) 一种带硬质封口盖的轻质材料填充件
CN210314034U (zh) 一种环保多能墙体砖
CN201486030U (zh) 轻质隔墙板
CN207110120U (zh) 双面斜肋防屈曲耗能钢板墙
CN204040270U (zh) 一种下底面外露的组合式填充箱
CN202347661U (zh) 预制空心板键式整体连接结构
CN211229159U (zh) 一种高性能环保复合建材砖
CN214785533U (zh) 一种室内装修隔热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