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6002A - 一种重物移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物移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96002A
CN103896002A CN201310413055.0A CN201310413055A CN103896002A CN 103896002 A CN103896002 A CN 103896002A CN 201310413055 A CN201310413055 A CN 201310413055A CN 103896002 A CN103896002 A CN 1038960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vy object
object transportation
transportation device
gears
gra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130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凌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4130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960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96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60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重物移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承重架和滚动系统;承重架固定在滚动系统上;所述滚动系统包括:驱动齿轮和滚轮;所述驱动齿轮中间贯穿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套接有棘轮,所述棘轮上设置有棘爪;所述棘爪上设置有手柄接口;所述两个滚轮的轴向中部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滚轮的内圈通过轴承套接在轮轴上;或者,所述滚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减速机构和滚轮;所述电动机通过链条将动力输出至所述减速机构的第一级齿轮,所述减速机构的最后一级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采用本发明的重物移运装置,可以无需外接牵引装置,即可实现重物移运装置的移动,减少移运重物时的人力物力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重物移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物移运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成百上千乃至上万吨的重物,通常采用大吨位吊车进行运输。但是,当重物被运输到指定地点(例如厂区或建筑工地)后,由于场地问题(例如操作空间狭小)可能导致大吨位吊车无法进行重物的二次搬运。另外,对于质量更大的物体,例如大容量电力变压器,大型锅炉,甚至办公楼,住宅,厂房等建筑物,已经难以简单的使用吊车进行运输。
上述场合中,本领域的工作人员通常会采用重物移运装置进行重物的短距离搬运。
现有技术中,重物移运装置主要包括钢板制成的承重车架,以及设置在承重架下方的轴承及钢制滚轮。在使用重物移运装置移运重物时,需要采用另外的卷扬机等装置对承载有重物的重物移运装置进行牵引。为使牵引力与被移重物的行进方向一致,需在前进和后退方向设置相应的地锚并装设滑轮。当移运道路曲折时,设置相应的地锚并装设滑轮所需的工作量很大。并且,当牵引距离大于卷扬机配备的钢丝绳的长度时,卷扬机已卷完钢丝绳后,需要重新为卷扬机放绳才能继续牵引重物移运装置行进,这又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现有技术中,对于建筑物等大型物体进行现场搬运时,还需要使用多个大吨位千斤顶对建筑物等物体进行侧向顶推,才能使承载有重物的重物移运装置沿顶力方向滑移。在进行顶推时,需要先为大吨位千斤顶设置反作用力支点,而在多数情况下,可以直接作为大吨位千斤顶的反作用力支点的物体几乎不存在,故需人工设置。这无疑也是工程运输过程中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点。
由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的重物移运装置,需要外接牵引装置或推力装置,使用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物移运装置,无需外接牵引装置或推力装置,即可实现重物移运装置的移动,大大减少移运重物时的人力物力消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重物移运装置,包括:承重架和滚动系统;所述承重架固定在所述滚动系统上;
所述滚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驱动齿轮和至少两个滚轮;所述驱动齿轮中间贯穿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套接有棘轮,所述棘轮上设置有棘爪;所述棘爪上设置有手柄接口;所述两个滚轮的轴向中部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滚轮的内圈通过轴承套接在轮轴上。
可选的,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长大于200mm且小于1000mm,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宽大于160mm且小于280mm,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高大于130mm且小于280mm,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质量大于20千克且小于400千克。
可选的,所述承重架的承重板上设置有防滑垫。
可选的,所述防滑垫与被承载重物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滚轮与行进路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1.5倍。
一种重物移运装置,包括:承重架和滚动系统;所述承重架固定在所述滚动系统上;
所述滚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减速机构和至少两个滚轮;所述滚轮的内圈通过轴承套接在轮轴上;所述两个滚轮的轴向中部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电动机通过链条将动力输出至所述减速机构的第一级齿轮,所述减速机构的最后一级齿轮与所述滚轮的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
可选的,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长大于200mm且小于1000mm,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宽大于160mm且小于280mm,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高大于130mm且小于280mm,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质量大于20千克且小于400千克。
可选的,所述承重架的承重板上设置有防滑垫。
可选的,所述防滑垫与被承载重物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滚轮与行进路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1.5倍。
可选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
一级减速链轮,五齿花键轴,二级减速18-4同轴齿轮,二级减速19齿齿轮,主传动轴,三级减速18-4同轴齿轮,三级减速19齿齿轮,三级减速19齿齿轮轴,四层轴架,三层轴架,二层轴架,一层轴架;
所述二级减速18-4同轴齿轮与所述二级减速19齿齿轮设置在所述一层轴架与所述二层轴架之间;所述二层轴架固定在所述三层轴架上;所述三级减速18-4同轴齿轮与所述三级减速19齿齿轮设置在所述三层轴架与所述四层轴架之间;
所述五齿花键轴的一端插入所述一级减速链轮的中心;所述五齿花键轴与所述二级减速18-4同轴齿轮的外齿相啮合;所述二级减速18-4同轴齿轮的中心轴的内齿与所述二级减速19齿齿轮相啮合;所述二级减速19齿齿轮套在所述主传动轴上;所述主传动轴与所述三级减速18-4同轴齿轮的外齿相啮合;所述三级减速18-4同轴齿轮的中心轴的内齿与所述三级减速19齿齿轮相啮合;所述三级减速19齿齿轮套在所述三级减速19齿齿轮轴上,可绕所述三级减速19齿齿轮轴转动;
其中,所述主传动轴套在所述五齿花键轴外圈,可绕所述五齿花键轴转动。
一种重物移运系统,包括:至少4个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物移运装置和控制箱,所述重物移运装置设置于被承载重物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重物移运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电气连接;
所述控制箱至少具有前进指令按钮,后退指令按钮,左转向指令按钮,右转向指令按钮和停止指令按钮;
当所述前进指令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箱控制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正向运转;
当所述后退指令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箱控制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反向运转;
当所述左转向指令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被承载重物前进方向左侧下方的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反向运转,控制所述被承载重物前进方向右侧下方的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正向运转;
当所述右转向指令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被承载重物前进方向右侧下方的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反向运转,控制所述被承载重物前进方向左侧下方的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正向运转;
当所述停止指令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箱控制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停止运转。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重物移运装置及系统,通过设置棘轮棘爪或者电动机和减速机构,可以无需外接牵引装置,即可实现重物移运装置的移动,减少移运重物时的人力物力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重物移运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重物移运装置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种重物移运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种重物移运装置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的减速机构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主传动轴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重物移运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重物移运装置实施例的爆炸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重物移运装置包括:手柄接口2,棘轮3,棘爪4,驱动轴5,驱动齿轮6,从动齿轮7,滚轮8,轴承9,轮轴10,上部侧板11,下部侧板12,端板13,护板14,承重板15。
其中,上部侧板11,下部侧板12,端板13,护板14,承重板15共同构成承重架。手柄接口2,棘轮3,棘爪4,驱动轴5,驱动齿轮6,从动齿轮7,滚轮8,轴承9,轮轴10共同构成滚动系统。
上部侧板11和下部侧板12拼装在一起后,可以形成固定轮轴10的通孔。轮轴10的外圈套有轴承9,轴承9的外圈套有滚轮8。滚轮8可以绕轮轴10转动。滚轮8的轴向中部具有从动齿轮7。从动齿轮7与驱动齿轮6相啮合。驱动齿轮6固定在驱动轴5上。驱动轴5的一端套接有棘轮3,所述棘轮3上设置有棘爪4。棘爪4上设置有手柄接口2。手柄接口2可以插入手柄1。需要说明的是,手柄1可以是与本实施例中的重物移运装置配套生产的手柄,也可以是其他的刚性棍棒。只要所述刚性棍棒可以插入手柄接口2,通过棘爪4撬动棘轮3转动即可。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重物移运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棘轮3与棘爪4之间具有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下,棘爪4只能带动棘轮3按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二种状态下,棘爪4只能带动棘轮3按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可以通过对棘爪4的调整,实现两种状态之间的切换。棘轮与棘爪之间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以第一种状态为例,在手柄1的施力端将手柄1向下压时,通过手柄接口2,棘轮3及棘爪4将动力传导给驱动轴5,带动驱动齿轮6转动。在图2中,在手柄1的施力端将手柄1向下压时,驱动齿轮6将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当在手柄1的施力端将手柄1向上抬时,棘轮3不转动。如连续上下撬压手柄1,将使驱动齿轮6持续按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齿轮6与两个从动齿轮7啮合,将使两个从动齿轮7按顺时针方向持续旋转。而两个从动齿轮7分别与前后两个滚轮8固定为一体,因此前后两个滚轮8也会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这样,当连续撬压手柄1,将推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向图2中的右侧方向前进。
在第二种状态下,情况正好与第一种状态相反,连续撬压手柄1,将推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向图2中的左侧方向前进。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重物移运装置的体积尽可能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重物移运装置的相邻的非接触零部件之间的间隙也要尽可能小,最终可以将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体积控制在如下范围: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长大于200mm且小于1000mm,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宽大于160mm且小于280mm,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高大于130mm且小于280mm。
在上述体积范围内,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各个部件的材料优选为钢质(型号优选为国标Q325-B),整体质量大于20千克且小于400千克。
实际应用中,为了增强承重架的承重板与被承载重物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承重板15上还可以设置防滑垫17。所述防滑垫17可以固定在承重板15上的凹槽16中。
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多个所述重物移运装置共同使用。例如,可以将被承载重物放置在四个所述重物移运装置上方。所述重物移运装置可以位于被承载重物的四个边角下方。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向所述重物移运装置一侧的两个重物移运装置施加前进方向的动力,向另一侧的两个重物移运转置施加后退方向的动力,同时对被承载重物或者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侧方施加垂直于前进(或后退)方向的力,使承载有重物的多个重物移运装置构成的系统实现转向。
为了防止转向过程中,重物移运装置与被承载重物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所述防滑垫17与被承载重物之间的摩擦力应该大于所述滚轮8与行进路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1.5倍。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种重物移运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种重物移运装置实施例的爆炸图。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重物移运装置包括:
电源插头1,电机电源线2,电动机3,电机输出轴4,减速链轮5,链条0,减速机构6,从动齿轮7,滚轮8,轴承9,轮轴10,上部侧板11,下部侧板12,端板13,护板14,承重板15。
其中,上部侧板11,下部侧板12,端板13,护板14,承重板15共同构成承重架。电动机3,电机输出轴4,链条0,减速机构6,从动齿轮7,滚轮8,轴承9,轮轴10共同构成滚动系统。
上部侧板11和下部侧板12拼装在一起后,可以形成固定轮轴10的通孔。轮轴10的外圈套有轴承9,轴承9的外圈套有滚轮8。滚轮8可以绕轮轴10转动。滚轮8的轴向中部具有从动齿轮7。
所述减速链轮5套接在所述电机输出轴4上。所述电动机3可以通过链条0将动力输出至所述减速机构6的第一级齿轮,所述减速机构6的最后一级齿轮与所述滚轮8的所述从动齿轮7相啮合。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重物移运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电动机3可以通过电源插头1,电机电源线2获得外部的电力,从而使电机输出轴4开始转动。电机输出轴4的转动可以通过链条0带动减速机构6的各级齿轮转动。减速机构6可以对电动机输出轴4的转速进行减速,增大转矩,最后带动从动齿轮7转动。由于从动齿轮7固定在滚轮8上,所以滚轮8转动,从而实现整个重物移运装置的前进或后退。
图5为本发明的减速机构的爆炸图。如图5所示,所述减速机构包括:
一级减速链轮99,五齿花键轴98,二级减速18-4同轴齿轮97,二级减速19齿齿轮96,主传动轴95,三级减速18-4同轴齿轮94,三级减速19齿齿轮93,三级减速19齿齿轮轴92,四层轴架91,三层轴架90,二层轴架89,一层轴架88。
所述二级减速18-4同轴齿轮97与所述二级减速19齿齿轮96设置在所述一层轴架88与所述二层轴架89之间;所述二层轴架89固定在所述三层轴架90上;所述三级减速18-4同轴齿轮94与所述三级减速19齿齿轮93设置在所述三层轴架90与所述四层轴架91之间。
所述一级减速链轮99与链条0相啮合;所述五齿花键轴98的一端插入所述一级减速链轮99的中心;所述五齿花键轴98与所述二级减速18-4同轴齿轮97的外齿相啮合;所述二级减速18-4同轴齿轮97的中心轴的内齿与所述二级减速19齿齿轮96相啮合;所述二级减速19齿齿轮96套在所述主传动轴95上;所述主传动轴95与所述三级减速18-4同轴齿轮94的外齿相啮合;所述三级减速18-4同轴齿轮94的中心轴的内齿与所述三级减速19齿齿轮93相啮合;所述三级减速19齿齿轮93套在所述三级减速19齿齿轮轴92上,可绕所述三级减速19齿齿轮轴92转动。
最终,所述三级减速19齿齿轮93与从动齿轮7(图5中未示出)相啮合。
其中,所述主传动轴95套在所述五齿花键轴98外圈,可绕所述五齿花键轴98转动。
图6为本发明的主传动轴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所述主传动轴的一端为外六花键50,另一端为五齿齿轮51。外六花键50的内圈具有插口49。外六花键50与二级减速19齿齿轮96的内圈相啮合,五齿齿轮51与三级减速18-4同轴齿轮94的外圈的18齿相啮合。所述主传动轴的插口49可以插入五齿花键轴98,因此所述主传动轴可以绕五齿花键轴98旋转。
所述减速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所述一级减速链轮99可以被链条0带动。
因一级减速链轮99的齿数比小于1,所以一级减速链轮99可以对链条0的转速按减速比降速,同时将转矩按同比例增大。五齿花键轴98与一级减速链轮99固定在同一转轴上,以同一角速度转动。而与五齿花键轴98啮合的二级减速18-4同轴齿轮97的齿数比同样小于1,进一步减速并同比例放大转矩。因五齿花键轴98与二级减速18-4同轴齿轮97存在较大的齿数比,为保证系统的转动平稳,将转矩对称分传给两个二级减速18-4同轴齿轮97。二级减速18-4同轴齿轮97可带动二级减速19齿齿轮96转动,二级减速19齿齿轮96带动主传动轴95转动,主传动轴95带动三级减速18-4同轴齿轮94转动,三级减速18-4同轴齿轮94带动三级减速19齿齿轮93。最终,三级减速19齿齿轮93带动从动齿轮7转动。由于从动齿轮7与滚轮固定在一起,所以滚轮8转动,从而实现整个重物移运装置的前进或后退。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重物移运装置的体积尽可能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重物移运装置的相邻的非接触零部件之间的间隙也要尽可能小,最终可以将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体积控制在如下范围: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长大于200mm且小于1000mm,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宽大于160mm且小于280mm,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高大于130mm且小于280mm。
在上述体积范围内,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各个部件的材料优选为钢质(型号优选为国标Q325-B),整体质量大于20千克且小于400千克。
实际应用中,为了增强承重架的承重板与被承载重物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承重板15上还可以设置防滑垫17。所述防滑垫17可以固定在承重板15上的凹槽16中。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重物移运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至少4个具有电动机的重物移运装置和控制箱,所述重物移运装置设置于被承载重物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重物移运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电气连接;
所述控制箱至少具有前进指令按钮,后退指令按钮,左转向指令按钮,右转向指令按钮和停止指令按钮;
当所述前进指令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箱控制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正向运转;
当所述后退指令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箱控制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反向运转;
当所述左转向指令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被承载重物前进方向左侧下方的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反向运转,控制所述被承载重物前进方向右侧下方的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正向运转;
当所述右转向指令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被承载重物前进方向右侧下方的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反向运转,控制所述被承载重物前进方向左侧下方的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正向运转;,
当所述停止指令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箱控制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停止运转。
实际应用中,可以将被承载重物放置在四个所述重物移运装置上方。所述重物移运装置可以位于被承载重物的四个边角下方。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按下左转向指令按钮,使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被承载重物前进方向左侧下方的两个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反向运转,控制另外两个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正向运转。此时,施工人员再对被承载重物或者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侧方的一端施加垂直于前进(或后退)方向的力,即可以使承载有重物的多个重物移运装置构成的系统实现转向。具体的,可以根据被移运重物的质量,以人力配合撬杠或千斤顶在被承载重物或者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侧方的一端施加一定的外力。
为了防止转向过程中,重物移运装置与被承载重物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所述防滑垫与被承载重物之间的摩擦力应该大于所述滚轮与行进路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1.5倍。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重物移运装置或系统,当承载的重物重量超过一定范围时,为了避免破坏路面,也为了防止由于路面变形导致无法移运,可以在重物移运装置或系统的下方铺设钢板或其他材料以形成硬化路面,令承载有重物的重物移运装置或系统在硬化路面上移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重物移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架和滚动系统;所述承重架固定在所述滚动系统上;
所述滚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驱动齿轮和至少两个滚轮;所述驱动齿轮中间贯穿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套接有棘轮,所述棘轮上设置有棘爪;所述棘爪上设置有手柄接口;所述两个滚轮的轴向中部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滚轮的内圈通过轴承套接在轮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物移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长大于200mm且小于1000mm,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宽大于160mm且小于280mm,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高大于130mm且小于280mm,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质量大于20千克且小于400千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物移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架的承重板上设置有防滑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物移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与被承载重物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滚轮与行进路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1.5倍。
5.一种重物移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架和滚动系统;所述承重架固定在所述滚动系统上;
所述滚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减速机构和至少两个滚轮;所述滚轮的内圈通过轴承套接在轮轴上;所述两个滚轮的轴向中部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电动机通过链条将动力输出至所述减速机构的第一级齿轮,所述减速机构的最后一级齿轮与所述滚轮的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物移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长大于200mm且小于1000mm,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宽大于160mm且小于280mm,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高大于130mm且小于280mm,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质量大于20千克且小于400千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架的承重板上设置有防滑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物移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与被承载重物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滚轮与行进路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1.5倍。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重物移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
一级减速链轮,五齿花键轴,二级减速18-4同轴齿轮,二级减速19齿齿轮,主传动轴,三级减速18-4同轴齿轮,三级减速19齿齿轮,三级减速19齿齿轮轴,四层轴架,三层轴架,二层轴架,一层轴架;
所述二级减速18-4同轴齿轮与所述二级减速19齿齿轮设置在所述一层轴架与所述二层轴架之间;所述二层轴架固定在所述三层轴架上;所述三级减速18-4同轴齿轮与所述三级减速19齿齿轮设置在所述三层轴架与所述四层轴架之间;
所述五齿花键轴的一端插入所述一级减速链轮的中心;所述五齿花键轴与所述二级减速18-4同轴齿轮的外齿相啮合;所述二级减速18-4同轴齿轮的中心轴的内齿与所述二级减速19齿齿轮相啮合;所述二级减速19齿齿轮套在所述主传动轴上;所述主传动轴与所述三级减速18-4同轴齿轮的外齿相啮合;所述三级减速18-4同轴齿轮的中心轴的内齿与所述三级减速19齿齿轮相啮合;所述三级减速19齿齿轮套在所述三级减速19齿齿轮轴上,可绕所述三级减速19齿齿轮轴转动;
其中,所述主传动轴套在所述五齿花键轴外圈,可绕所述五齿花键轴转动。
10.一种重物移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4个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物移运装置和控制箱,所述重物移运装置设置于被承载重物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重物移运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电气连接;
所述控制箱至少具有前进指令按钮,后退指令按钮,左转向指令按钮,右转向指令按钮和停止指令按钮;
当所述前进指令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箱控制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正向运转;
当所述后退指令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箱控制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反向运转;
当所述左转向指令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被承载重物前进方向左侧下方的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反向运转,控制所述被承载重物前进方向右侧下方的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正向运转;
当所述右转向指令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被承载重物前进方向右侧下方的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反向运转,控制所述被承载重物前进方向左侧下方的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正向运转;
当所述停止指令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箱控制全部所述重物移运装置的电动机停止运转。
CN201310413055.0A 2013-04-15 2013-09-12 一种重物移运装置 Pending CN1038960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13055.0A CN103896002A (zh) 2013-04-15 2013-09-12 一种重物移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85116 2013-04-15
CN201320185116.8 2013-04-15
CN201310413055.0A CN103896002A (zh) 2013-04-15 2013-09-12 一种重物移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6002A true CN103896002A (zh) 2014-07-02

Family

ID=5076514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6395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12485U (zh) 2013-04-15 2013-09-12 一种重物移运装置及系统
CN201310413055.0A Pending CN103896002A (zh) 2013-04-15 2013-09-12 一种重物移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6395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12485U (zh) 2013-04-15 2013-09-12 一种重物移运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36124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0140A (zh) * 2014-08-22 2014-11-19 东莞市勤善美瓦楞纸品工艺科技有限公司 推卷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12485U (zh) * 2013-04-15 2014-05-28 申凌峰 一种重物移运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8975A (en) * 1975-06-30 1976-09-07 The Boeing Company Cargo power drive unit
JPH1035840A (ja) * 1996-07-29 1998-02-10 Otsuka Chem Co Ltd 重量物移動用支持装置及び該装置付き家具
US20030136297A1 (en) * 2001-12-14 2003-07-24 Paul Holtz Drive roller for moving heavy structures
CN1821032A (zh) * 2006-01-19 2006-08-23 太原理工大学 滚珠减磨移运台
CN203612485U (zh) * 2013-04-15 2014-05-28 申凌峰 一种重物移运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8975A (en) * 1975-06-30 1976-09-07 The Boeing Company Cargo power drive unit
JPH1035840A (ja) * 1996-07-29 1998-02-10 Otsuka Chem Co Ltd 重量物移動用支持装置及び該装置付き家具
US20030136297A1 (en) * 2001-12-14 2003-07-24 Paul Holtz Drive roller for moving heavy structures
CN1821032A (zh) * 2006-01-19 2006-08-23 太原理工大学 滚珠减磨移运台
CN203612485U (zh) * 2013-04-15 2014-05-28 申凌峰 一种重物移运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0140A (zh) * 2014-08-22 2014-11-19 东莞市勤善美瓦楞纸品工艺科技有限公司 推卷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12485U (zh) 201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06259U (zh) 四驱穿梭车
CN205892421U (zh) 一种运输助力装置
CN107472786A (zh) 一种双层agv车及其驱动方法和机器人搬运系统
CN203612485U (zh) 一种重物移运装置及系统
CN205387453U (zh) 一种开关柜提升装置
CN102826482B (zh) 升降装置
CN108688688A (zh) 搭载风电塔筒的可调式电动行走装置及用途
CN101130373A (zh) 三角式磁铁链轮驱动万向行走装置
KR102041723B1 (ko) 바퀴의 방향 전환 없이 전방향 자율주행이 가능한 중량물 이송장치
CN206156406U (zh) 一种水平和抬升运输货物装载小车
CN102162333A (zh) 全电动履带悬挂式遥控桩机
CN100586835C (zh) 电动葫芦、采用该电动葫芦的铁路货车
KR200401380Y1 (ko) 삭도용 윈치
CN104948688A (zh) 一种单动力双向移动牵引传动系统
CN107673194A (zh) 热室吊车
CN203753820U (zh) 一种举升行走装置
CN209815513U (zh) 一种过跨小车
CN203199945U (zh) 一种液压举管装置
CN209023015U (zh) 一种流水线运输车车头
CN112125166A (zh) 一种建筑类物料升降防晃装置
CN201882080U (zh) 箱梁倒运轨道平车
CN214989753U (zh) 一种双驱轮悬挂起重机
CN204569186U (zh) 一种门式起重机用渣箱回转机构
CN205222363U (zh) 一种电梯升降辅助装置
CN204096983U (zh) 绞车用双速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