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3005A - 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93005A
CN103893005A CN201410127212.6A CN201410127212A CN103893005A CN 103893005 A CN103893005 A CN 103893005A CN 201410127212 A CN201410127212 A CN 201410127212A CN 103893005 A CN103893005 A CN 1038930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ridian point
massage
abdominal part
electric field
stone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72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93005B (zh
Inventor
朱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4101272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930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93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30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93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30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它包括至少由腹部经络穴位数据测控开关、腹部经络穴位智能测控器和腹部经络穴位数据测控显示器依次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腹部经络穴位智能测控器还与腹部经络穴位按摩器信号连接;所述腹部经络穴位智能测控器包括至少由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检测传感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CPU处理器和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控制器组成并依次信号连接,所述腹部经络穴位按摩器为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器。本发明能够运用反向按摩方法,将具有对症按摩特点的实时测控手段与高效按摩手段有机结合,能够做到正确按摩、目标按摩和高效按摩,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满意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
所属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
    
背景技术
按摩是中医治病的传统手法,能强身祛疾、延缓衰老,其中对腹部按摩更能保健养生。中医学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胃所受纳的“水谷精微”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脾胃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只有升清降浊,方能气化正常。腹部按摩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脾胃之气伤,元气不能充,诸病所由生”(李东垣《脾胃论》),腹部按摩正是通过补脾胃调气机,而取得对脏腑疾病的治疗,进而达到康复人体的作用。腹部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均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按摩脏腑乃至治疗全身疾病的理论基础。
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物理学、仿生学和经络学原理以及大量临床实践,当今适用于通过腹部按摩来实现美容瘦身、保健脏腑乃至治疗全身疾病的各种腹部按摩器不断涌现并投放市场应用,推动了由传统的人工式按摩向机械式按摩直至向引入热磁等理疗的复合式按摩发展,进一步丰富了现代中医学理论应用的内涵。然而,与传统的人工式按摩相比,尽管现有的腹部按摩器具有许多按摩疗效方面的优点,但因均属正向按摩方法,即以按摩器装置预设的固有功能来对人体腹部施疗按摩,并没有运用反向按摩方法,即根据受疗者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的个性化需要来对症按摩,在缺乏对症按摩的个性化测控信息、测控手段和调控能力的前提下实施按摩,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某些盲目、错位或低效按摩的状况,直接影响腹部按摩的效果。
中国专利申请201110266950.5公开了一种腹部按摩器装置,它包括机架,置于机架上的按摩机构,机架的底板通过立柱与置于其上方的压板相连接,压板上通过半轴支承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装有按摩机构中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曲柄,曲柄的安装孔上装有其向下方延伸的按摩轴,按摩轴的另一端与按摩板连接。该装置可使病人直接躺在底板上,边休息边按摩;按摩板作用于腹部,使病人感觉更为舒适;由于半轴可以转动,无论按摩腹部的中部还是腹部侧面,按摩板整个表面都能以均匀的压力压在腹部上进行按摩。但该装置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无实时检测人体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的个性化手段,无法运用反向按摩方法来对症按摩;二是采用运用正向按摩方法,只是通过对该装置实施定时或者以受疗者感觉来反馈信息,难免会出现上述按摩效果不佳的状况;三是该装置仅有单一的机械式按摩功能,不具有协同热磁理疗的复合式按摩功能,其按摩功效无法达到最佳。
中国专利申请201210450342.4公开了一种可交替正反转的腹部按摩装置,它包括电动机、扇形齿轮、耳环、换向齿轮、按摩辊、支撑架、正反转齿轮;……三个按摩辊的运动区域与人体腹部面积相对应。该装置利用按摩辊在人体腹部上的双向旋转滚动来模仿人手顺、逆时针交替按摩,利于腹部血液循环、增强肠胃消化功能、减少腹部脂肪堆积,适于健康人及肠胃病人使用。但该装置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无实时检测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的个性化手段,无法运用反向按摩方法来对症按摩;二是运用正向按摩方法,只是通过对该装置实施定时或者以受疗者感觉来反馈信息,难免会出现上述按摩效果不佳的状况;三是该装置虽然较中国专利申请201110266950.5公开的一种腹部按摩器装置更趋合理,但仍为单一的机械式按摩功能,不具有协同热磁理疗的复合式按摩功能,其按摩功效无法达到最佳。
中国专利申请201210030695.9 公开了一种集灸、砭、按摩为一体的背腹部理疗器具,它包括器具主体,所述器具主体是一个由砭石加工打磨成的扁状柱石,该扁状柱石的上表面设置有燃烧艾绒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一个中心凹槽,该中心凹槽外周设置有环形排列的圆槽,每个圆槽的中心设置有上下贯通孔。该理疗器具在结合砭、灸、药作用的同时,再施以按摩手法,会达到较好的养生保健作用。但该装置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无实时检测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的个性化手段,无法运用反向施疗按摩方法来对症施疗按摩;二是运用正向施疗按摩方法,只是通过对该装置实施定时或者以受疗者感觉来反馈信息,难免会出现上述施疗按摩效果不佳的状况;三是该装置虽然具有集灸、砭、按摩于一体的理疗功能,但只是简单的功能组合,在无法运用反向施疗按摩方法的前提下,仅运用正向施疗按摩方法和普通的组合理疗手段,其施疗按摩功效仍然无法达到最佳。
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已成为当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本发明运用反向按摩方法,将具有对症按摩特点的实时测控手段与高效按摩手段有机结合,能够做到正确按摩、目标按摩和高效按摩,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满意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它包括至少由腹部经络穴位数据测控开关、腹部经络穴位智能测控器和腹部经络穴位数据测控显示器依次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腹部经络穴位智能测控器还与腹部经络穴位按摩器信号连接;所述腹部经络穴位智能测控器包括至少由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检测传感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CPU处理器和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控制器组成并依次信号连接,所述腹部经络穴位按摩器为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器;其中:由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检测传感器实时采集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先送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CPU处理器处理,后送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控制器调制为反馈信号,再由该反馈信号控制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器,实现对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的检测与平衡的同步传感控制。
本发明的按摩原理是:现代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状况是反映人体周身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保持人体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对人体周身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发明运用反向按摩方法的新概念来对人体腹部经络穴位按摩。本发明一方面通过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检测传感器,将实时检测到的受疗者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发送到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CPU处理器,并与正常的人体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进行比较,得到偏离正常的人体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的信号并由此形成需要矫正的信号,然后将需要矫正的信号发送到腹部经络穴位智能测控器转化为按摩信号;另一方面由腹部经络穴位智能测控器发出的按摩信号发送到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器,该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器通过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盘释放超声波脉冲、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头释放远红外线以及超声波脉冲和远红外线复合加速激活砭石微量元素释放而产生三重复合作用,形成复合砭石能量场效应,且在对症按摩信号的有效控制下,可对受疗者腹部经络穴位实施复合砭石能量场强度大小可调的按摩,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按摩的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一是本发明运用反向按摩方法,即根据受疗者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的个性化需要来对症按摩,克服了现有正向按摩方法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对症按摩的效果;二是本发明具有检测与控制人体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状况的双重协同作用,一方面通过实施科学的检测手段来提供个性化的按摩依据,另一方面将个性化的按摩依据转化为优化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器疗效的控制手段,并使其周而复始,强化了协同诊疗的效果;三是本发明运用复合砭石对症按摩,克服了现有单一天然砭石按摩手段无法实时调控的不足,使得作用于受疗者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的复合砭石能量场的强度大小可调,从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的结构原理方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的外形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的外形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的外形结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图1至图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它包括至少由腹部经络穴位数据测控开关(2)、腹部经络穴位智能测控器和腹部经络穴位数据测控显示器(3)依次信号连接;其中:腹部经络穴位智能测控器还与腹部经络穴位按摩器信号连接;所述腹部经络穴位智能测控器包括至少由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检测传感器(7)、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CPU处理器和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控制器组成并依次信号连接,所述腹部经络穴位按摩器为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器;其中:由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检测传感器(7)实时采集受疗者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先送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CPU处理器处理,后送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控制器调制为反馈信号,再由该反馈信号控制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器,实现对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的检测与平衡的同步传感控制。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CPU处理器包括由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检测电路单元、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分选电路单元、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优化电路单元组成并依次信号连接;其中: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检测电路单元,用于实时分析来自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测控传感器发送的受疗者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分选电路单元,用于与正常的人体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进行比较,分选出偏离正常的人体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的信号以及需要矫正的信号;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优化电路单元将需要矫正的信号优化成为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按摩信号,并发送到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控制器。
本发明所述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控制器包括远红外线辐射率控制电路单元和超声波传感频率及脉冲控制电路单元;其中:远红外线辐射频率控制电路单元,可根据来自受疗者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所需的按摩信号,形成控制远红外线辐射强度可调的信号发送给远红外线发生器;超声波传感频率及脉冲控制电路单元,可根据来自受疗者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所需的按摩信号,形成控制超声波脉冲频率可调的信号发送给超声波脉冲发生器。
本发明所述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器包括至少由腹部经络穴位按摩器本体连接嵌入超声波脉冲发生器的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内盘(6)和嵌入远红外线发生器的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外盘(5)组成,且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内盘(6)设置在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外盘(5)的中央;其中:所述腹部经络穴位按摩器本体包括至少由手持握式机壳(1)与设置其中的受腹部经络穴位智能测控器控制的电机和传动机构(4)连接组成;所述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内盘(6)中嵌入的超声波脉冲发生器为频率范围2~200万赫兹的超声波脉冲复合砭石能量场发生器,所述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外盘(5)中嵌入的远红外线发生器为远红外线频率7~20微米的远红外线复合砭石能量场发生器。
本发明所述超声波脉冲复合砭石能量场发生器为超声波传感砭石压电晶片、远红外复合砭石能量场发生器为远红外砭石碳纤维电热晶片。
本发明所述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检测传感器(7)为多个,分别嵌入在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内盘(6)和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外盘(5)的面部,使用中与需要按摩诊疗的受疗者腹部经络穴位相向贴合;临床试验得出,需要实施测控的腹部经络穴位至少应包括天枢穴、外陵穴、气海穴、滑肉门穴、关元穴、水分穴、中脘穴和不容穴。
本发明所述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器对受疗者腹部经络穴位按摩的能量场强度大小、按摩内外盘旋转正反方向变化以及按摩时间长短均由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智能控制器直接控制,可在设计范围内实时调整,满足对症按摩的个性化需要。
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施例如下:
现以本发明的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用于受疗者便秘治疗为例,其试验结果如下:
1.诊断标准:
1.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功能性便秘罗马标准Ⅲ:一是应包括以下两个或以上症状:①至少25%的排便有努挣;②至少25%的排便为硬粪块;③至少25%的排便有不完全排空感;④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阻塞感;⑤至少25%的排便需手助排便;(如手指排便、支托盆底)⑥每周排便少于3次;二是不用泻药软粪便少见;三是不符合IBS的诊断标准。诊断前至少6个月中最近3个月有症状发作。
临床表现: 持续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伴腹胀、腹痛、肛裂便血、食欲不振等症状。
2.试验对象:
2.1病例纳入标准:
2.1.1确诊功能性便秘在1个月以上;
2.1.2受试者年龄范围在18岁以上60岁以下;
2.1.3受试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文件。
2.2病例排除标准:
2.2.1经检查证实由直肠、结肠器质性病变(如肿瘤、克隆氏病、结肠息肉、肠结核等)所致肠道狭窄引起者;
2.2.2妊娠或准备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或出现其它严重不良反应者;
2.2.3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2.2.4不符合纳入标准,在观察期间加用其他中、西药物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3一般情况下参照上述诊断标准,选择确诊为功能性便秘4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症状积分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3.治疗方法
3.1治疗组:采用本发明的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该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的主要技术参数为:电压220V;频率50Hz;功率50 W;按摩仪控制方式:由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内盘实施超声波脉冲复合砭石能量场传感按摩与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外盘实施远红外线复合砭石能量场辐射按摩协同控制;超声波脉冲频率范围:2-200万赫兹;远红外线波长范围:7-20微米;按摩仪使用方式:由腹部经络穴位智能测控器根据受疗者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的个性化需要实施智能控制;由受控的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器发出强度大小自动可调的超声波脉冲复合砭石能量场和远红外线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温度范围:40-60℃;由外形为手持握式的本发明实施贴合受疗者腹部经络穴位的正反向按摩。
3.2对照组:采用现有的某品牌腹部磁疗按摩仪。该腹部磁疗按摩仪的主要技术参数为:电压220V;频率50Hz;功率50 W;按摩控制方式:机械式按摩,方向为正向按摩;辅疗方式:按摩同时辅以磁疗。
3.3疗程规定:每日2次,每次操作30min;1个月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1周内复诊。
3.4治疗期间清淡饮食,忌食烟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4.观察指标: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便质、便感及腹胀、腹痛、肛裂便血、食欲不振等伴随症状。
4.1安全性指标:
4.1.1一般体格检查项目;
4.1.2血、尿、粪常规治疗前后各查一次;
4.1.3不良反应:观察治疗后有无不适感。
4.2疗效性指标:临床症状的变化
5. 临床症状观测方法:
采用统一表格记录患者治疗前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便质、便感、腹胀、腹痛等临床表现,至疗程结束再次观测记录。
6.疗效评定标准: 
6.1痊愈:大便正常,其它症状全部消失;
6.2显效:便秘明显改善,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72小时以内,其它症状大部分消失,且积分减少2/3;
6.3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天,或便质干结改善,其它症状均有好转,且积分减少1/3,而不足2/3;
6.4无效:便秘及其它症状均无改善或积分值减少不足1/3者。
7.统计学方法:
临床试验结束后,资料汇总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wilcoxon秩和检验。
8.结果:
8.1总体疗效: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体疗效的比较结果详见表1。
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总疗效比较表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组 4 8 6 4
对照组 1 5 4 10
注:两组总疗效经Wilcoxon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8.2首次排便时间:在治疗后的较短时间内大多数患者出现排便,但两组间首次排便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种方法均有疗效,但治疗组在促进快速排便方面优于对照组,具体结果详见表2。
表2:治疗组和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比较表
Figure 74581DEST_PATH_IMAGE002
注:两组首次排便时间经t检验,t=7.13,p=0.012<0.05,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在
促进快速排便方面优于对照组。
8.3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好,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血、尿、大便常规均无异常变化。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凡未涉到的说明属于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可参考公知技术加以实施。
本发明经反复试验验证,取得了满意的应用效果。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及实施例是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技术思想的具体支持,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本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等同变化或等效的改动,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它包括至少由腹部经络穴位数据测控开关(2)、腹部经络穴位智能测控器和腹部经络穴位数据测控显示器(3)依次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腹部经络穴位智能测控器还与腹部经络穴位按摩器信号连接;所述腹部经络穴位智能测控器包括至少由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检测传感器(7)、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CPU处理器和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控制器组成并依次信号连接,所述腹部经络穴位按摩器为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器;其中:由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检测传感器实时采集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先送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CPU处理器处理,后送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控制器调制为反馈信号,再由该反馈信号控制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器,实现对腹部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的检测与平衡的同步传感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CPU处理器包括由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检测电路单元、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分选电路单元、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优化电路单元组成并依次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络穴位生物电场平衡控制器包括远红外线辐射频率控制电路单元和超声波传感频率及脉冲控制电路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器包括至少由腹部经络穴位按摩器本体连接嵌入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内盘(6)的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外盘(5)组成,其中: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内盘(6)为频率范围2-200万赫兹的超声波脉冲复合砭石能量场发生器;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外盘(5)为远红外线频率7-20微米的远红外线复合砭石能量场发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脉冲复合砭石能量场发生器为超声波传感砭石压电晶片、远红外线复合砭石能量场发生器为远红外线砭石碳纤维电热晶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络穴位生物电场信号检测传感器(7)为多个,分别嵌入在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内盘(6)和复合砭石能量场按摩外盘(5)的面部,与需要按摩诊疗的受疗者腹部经络穴位相向贴合。
CN201410127212.6A 2014-03-31 2014-03-31 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930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7212.6A CN103893005B (zh) 2014-03-31 2014-03-31 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7212.6A CN103893005B (zh) 2014-03-31 2014-03-31 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3005A true CN103893005A (zh) 2014-07-02
CN103893005B CN103893005B (zh) 2015-11-18

Family

ID=50984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721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93005B (zh) 2014-03-31 2014-03-31 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9300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2377A (zh) * 2017-09-28 2018-01-16 钟晓燕 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智能仿生头部理疗装置
CN107595601A (zh) * 2017-09-30 2018-01-19 张衡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足底经络穴位按摩仪
CN109589264A (zh) * 2018-11-23 2019-04-09 深圳市怡康安家保健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按摩穴位经络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42707A (ja) * 2003-02-10 2004-09-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
CN1729959A (zh) * 2004-12-30 2006-02-08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智能化按摩仪
CN101972517A (zh) * 2010-11-24 2011-02-16 李强 多功能多部位治疗保健砭石带
CN102698372A (zh) * 2012-07-03 2012-10-03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多功能的针灸穴位治疗与传感一体化的探头及使用方法
CN102698365A (zh) * 2012-07-03 2012-10-03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
CN102698371A (zh) * 2012-07-03 2012-10-03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智能循证针灸诊疗系统及方法
CN102698370A (zh) * 2012-07-03 2012-10-03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多功能的智能针灸诊疗仪及应用方法
CN102716024A (zh) * 2012-07-03 2012-10-10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心绞痛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
CN102824267A (zh) * 2012-07-03 2012-12-19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
CN202761677U (zh) * 2012-07-03 2013-03-06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多功能的智能针灸诊疗仪
CN103239350A (zh) * 2013-05-11 2013-08-14 辽宁医学院 基于多通道生理信息反馈的智能振动治疗装置
CN203790284U (zh) * 2014-03-31 2014-08-27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42707A (ja) * 2003-02-10 2004-09-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
CN1729959A (zh) * 2004-12-30 2006-02-08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智能化按摩仪
CN101972517A (zh) * 2010-11-24 2011-02-16 李强 多功能多部位治疗保健砭石带
CN102698372A (zh) * 2012-07-03 2012-10-03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多功能的针灸穴位治疗与传感一体化的探头及使用方法
CN102698365A (zh) * 2012-07-03 2012-10-03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
CN102698371A (zh) * 2012-07-03 2012-10-03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智能循证针灸诊疗系统及方法
CN102698370A (zh) * 2012-07-03 2012-10-03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多功能的智能针灸诊疗仪及应用方法
CN102716024A (zh) * 2012-07-03 2012-10-10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心绞痛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
CN102824267A (zh) * 2012-07-03 2012-12-19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
CN202761677U (zh) * 2012-07-03 2013-03-06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多功能的智能针灸诊疗仪
CN103239350A (zh) * 2013-05-11 2013-08-14 辽宁医学院 基于多通道生理信息反馈的智能振动治疗装置
CN203790284U (zh) * 2014-03-31 2014-08-27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2377A (zh) * 2017-09-28 2018-01-16 钟晓燕 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智能仿生头部理疗装置
CN107595601A (zh) * 2017-09-30 2018-01-19 张衡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足底经络穴位按摩仪
CN109589264A (zh) * 2018-11-23 2019-04-09 深圳市怡康安家保健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按摩穴位经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3005B (zh) 2015-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say et al. Acupressure and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in improving fatigue, sleep quality and depress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Abdelaziz et al. Effect of foot massage on postoperative pain and vital sign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
Monti et al. Complementary medicine in chronic cancer care
CN102847236A (zh) 远红外电脉冲微针稀土磁疗生物阴阳调和仪
CN203790284U (zh) 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
CN101590302B (zh) 一种舌穴脑病治疗仪
CN103893005B (zh) 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按摩仪
CN103893918B (zh) 一种基于新概念的智能复合砭石能量场发生器
CN103893917B (zh) 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施疗仪
CN203790457U (zh) 一种基于新概念的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施疗按摩仪
CN202665973U (zh) 多功能红外艾灸理疗床
CN203790454U (zh) 一种基于新概念的智能复合砭石能量场发生器
CN203790455U (zh) 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施疗仪
CN103893920B (zh) 一种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施疗按摩仪
Krouse et al. Complementary therapeutic practic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Posadzki et al. Qi Gong's relationship to educational kinesiology: A qualitative approach
CN103301240B (zh) 一种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姿势异常的中药熏洗液
CN111265774A (zh) 一种数字穴位数控对穴中医康疗腕带
CN201213975Y (zh) 舌穴脑病治疗仪
CN104055906A (zh) 一种治疗心脾积热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中药制剂
CN204972168U (zh) 一种脚趾按摩装置
CN108245399A (zh) 一种基于中医技术针对不同体质的沙灸养生方法
ZHANG et al. Twenty-eight cases of simple obesity of spleen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syndrome in females treat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and isolated-medicinal moxibustion
Paker et al. Reiki practices in women health
Huang Critical review of massage therapy employed for newbor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