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2151B - 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2151B
CN103872151B CN201310027702.4A CN201310027702A CN103872151B CN 103872151 B CN103872151 B CN 103872151B CN 201310027702 A CN201310027702 A CN 201310027702A CN 103872151 B CN103872151 B CN 1038721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finger
bus
solaode
finge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77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2151A (zh
Inventor
赖政豪
陈威有
陈哲宏
柳彦志
张冠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ech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otech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tech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Motech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872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2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2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21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24Electrodes
    • H01L31/022408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2425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 H01L31/022433Particular geometry of the gri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6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31/068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the potential barriers being only of the PN homojunction type, e.g. bulk silicon PN homojunction solar cells or thin film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PN homojunction solar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7Monocrystalline silicon PV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该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改良在于:其两个汇流电极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组与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组,且第一指状电极组与第二指状电极组相间隔。每一第一指状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一指状电极及一连接在第一指状电极的末端的第一辅助电极,每相邻两第一指状电极组经由一第一连接电极相连。该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组也有类似设计,本发明能改善因网印时发生断线所造成电致发光的电性量测时,于断线处产生亮度不均匀的问题,而且通过各个辅助电极与连接电极来连接指状电极,可提供完整而连续的导电网路,有助于电流收集。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硅晶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已知的硅晶太阳能电池主要包含:一用于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光电转换基板91、以及用于传导电流的一正面电极92与一背面电极(图未示)。该正面电极92包括多个汇流电极(busbarelectrode)921、及多个横向连接汇流电极921且呈长条形的指状电极(fingerbarelectrode)922。该正面电极92在制造上,可利用网版印刷方式涂布导电浆料,并经过烧结制程使导电浆料固化成型,进而形成该汇流电极921与该多个指状电极922。
一般期望印制出的指状电极922具有较高的高宽比(AspectRatio),以减少电池正面被指状电极922遮蔽的面积,从而可提升电池的受光面积与转换效率。但由于已知的指状电极922的延伸长度长,要印制出又细又长的指状电极922的难度较高,印制过程中不时会有断线的情形发生,一旦指状电极922断线就会影响电流收集效果,而且也会造成电池外观不良,在进行电致发光(简称EL)的电性量测时,会观察到电池于断线处产生亮度不均匀的现象。为了改良以上缺失,必须提出一种创新结构的电极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轻指状电极断线的影响,并可提升电池转换效率与电流收集效率的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包含:一个具有相反的一个受光面与一个背面的基板、一个位于该背面上的背面电极、及一个位于该受光面上的正面电极,该正面电极包括沿一个第一方向延伸且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间隔排列的一个第一汇流电极与一个第二汇流电极。该正面电极还包括位于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之间的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组和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组,该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组与该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组皆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该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组与该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组相间隔;每一第一指状电极组包括多个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且往该第二汇流电极所在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指状电极、以及一个第一辅助电极,每一第一指状电极包括一个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的第一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的第二端,该第一辅助电极连接该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的第二端;每一第二指状电极组包括多个连接该第二汇流电极且往该第一汇流电极所在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指状电极、以及一个第二辅助电极,每一第二指状电极包括一个连接该第二汇流电极的第三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三端的第四端,该第二辅助电极连接该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的第四端;每相邻两第一指状电极组经由一个第一连接电极相连,每相邻两第二指状电极组经由一个第二连接电极相连,且该第一连接电极较该第一辅助电极接近该第一汇流电极,该第二连接电极较该第二辅助电极接近该第二汇流电极。
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任两相邻的第一指状电极的距离及任两相邻的第二指状电极的距离皆为d1,定义一条通过每一第一指状电极的第二端的第一直线、以及一条通过每一第二指状电极的第四端的第二直线,该第一直线与该第二直线的距离为d2,且d1≥d2>100μm。
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多个第一辅助电极分别与该多个第二辅助电极相对设置。
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多个第一辅助电极分别与该多个第二辅助电极非相对设置。
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每一第一指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长度为X,每一第一连接电极的两端各自连接每相邻两第一指状电极组的相邻近的第一指状电极,且该第一连接电极和与其相连的第一指状电极的第二端的沿该第二方向的距离为X/2~X/3;每一第二指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长度为X,每一第二连接电极的两端各自连接每相邻两第二指状电极组的相邻近的第二指状电极,且该第二连接电极和与其相连的第二指状电极的第四端的沿该第二方向的距离为X/2~X/3。
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正面电极还包括沿该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一个第一外连电极与一个第二外连电极,该第一外连电极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的一端,该第二外连电极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的另一端。
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正面电极还包括二个沿该第二方向间隔排列且分别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的一端的第三外连电极、以及二个沿该第二方向间隔排列且分别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的另一端的第四外连电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模组,包含:相对设置的一个第一板材与一个第二板材、以及一个位于该第一板材与该第二板材之间的封装材。该太阳能电池模组还包含多个如上述的太阳能电池,该封装材包覆在该多个太阳能电池的周围。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包含:一个具有相反的一个受光面与一个背面的基板、一个位于该背面上的背面电极、及一个位于该受光面上的正面电极,该正面电极包括沿一个第一方向延伸且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间隔排列的一个第一汇流电极与一个第二汇流电极。该正面电极还包括位于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指状电极组和至少一个第二指状电极组,且该第一指状电极组与该第二指状电极组相间隔;其中,该第一指状电极组包括多个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且往该第二汇流电极所在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指状电极、以及一个第一辅助电极,每一第一指状电极包括一个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的第一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的第二端,该第一辅助电极连接该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的第二端;该第二指状电极组包括多个连接该第二汇流电极且往该第一汇流电极所在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指状电极、以及一个第二辅助电极,每一第二指状电极包括一个连接该第二汇流电极的第三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三端的第四端,该第二辅助电极连接该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的第四端;该第一指状电极组中的至少两相邻第一指状电极经由一个第一内连电极相连,该第二指状电极组中的至少两相邻第二指状电极经由一个第二内连电极相连,且该第一内连电极较该第一辅助电极接近该第一汇流电极,该第二内连电极较该第二辅助电极接近该第二汇流电极。
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任两相邻的第一指状电极的距离及任两相邻的第二指状电极的距离皆为d1,定义一条通过每一第一指状电极的第二端的第一直线、以及一条通过每一第二指状电极的第四端的第二直线,该第一直线与该第二直线的距离为d2,且d1≥d2>100μm。
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第一内连电极与该第二内连电极相对设置。
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第一内连电极与该第二内连电极非相对设置。
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每一第一指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长度为X,每一第一内连电极的两端各自连接两相邻的第一指状电极,且该第一内连电极和与其相连的第一指状电极的第二端的沿该第二方向的距离为X/2~X/3;每一第二指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长度为X,每一第二内连电极的两端各自连接两相邻的第二指状电极,且该第二内连电极和与其相连的第二指状电极的第四端的沿该第二方向的距离为X/2~X/3。
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正面电极还包括沿该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一个第一外连电极与一个第二外连电极,该第一外连电极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的一端,该第二外连电极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的另一端。
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正面电极还包括二个沿该第二方向间隔排列且分别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的一端的第三外连电极、以及二个沿该第二方向间隔排列且分别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的另一端的第四外连电极。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模组,包含:相对设置的一个第一板材与一个第二板材、以及一个位于该第一板材与该第二板材之间的封装材。该太阳能电池模组还包含多个如上述第二种类的太阳能电池,该封装材包覆在该多个太阳能电池的周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第一指状电极与第二指状电极不连接,取代传统连续横线式的指状电极,因此可改善断线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可降低外观不良而造成的损失。而且通过各个辅助电极来连接同一组中的各个指状电极,再通过连接电极来连接相邻的指状电极组或以内连电极连接相邻的指状电极,可提供完整而连续的导电网路,有助于提升电流收集效率与光电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已知的太阳能电池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3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太阳能电池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太阳能电池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太阳能电池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一太阳能电池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一太阳能电池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一第六较佳实施例的一太阳能电池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2、图3、图4,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上下相对设置的一第一板材1与一第二板材2、多个阵列式排列于该第一板材1与该第二板材2间的太阳能电池3、及至少一位于该第一板材1及该第二板材2间,并包覆在该多个太阳能电池3周围的封装材4。
该第一板材1与该第二板材2在实施上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使用玻璃或塑胶板材,而且位于电池受光面的一侧的板材必须为可透光。该封装材4的材质例如可透光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当然也可以使用其它适合封装的材质。
该多个太阳能电池3通过图未示出的焊带导线(ribbon)而电连接。该多个太阳能电池3的结构都相同,以下仅以其中一个为例进行说明。
参阅图3、图4、图5,该太阳能电池3包含:一基板31、一背面电极32、及一正面电极6。
该基板31具有相反的一受光面311与一背面312,在该受光面311处的内侧设有一射极层313,在该射极层313上可设置一抗反射层314。其中,该基板31例如硅基板,且该基板31与该射极层313的其中一个为n型半导体,另一个为p型半导体,进而形成p-n接面。该抗反射层314的材料例如氮化硅(SiNx),可用于降低光反射,以提高光线入射量。
该背面电极32位于该基板31的该背面312上,并与该正面电极6配合将电池产生的电能传输到外部。由于该背面电极32非本发明的改良重点,所以不再详述。
该正面电极6位于该基板31的该受光面311上,并可穿过该抗反射层314而接触该射极层313。该正面电极6包括沿一第一方向51延伸且沿一垂直该第一方向51的第二方向52间隔排列的一第一汇流电极61、一第二汇流电极62与一第三汇流电极63、位于该第一汇流电极61与该第二汇流电极62之间的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组64和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组65、位于该第二汇流电极62与该第三汇流电极63之间的多个第三指状电极组66与多个第四指状电极组67、多个连接在该第一汇流电极61的远离该第二汇流电极62的一侧的第五指状电极组68、以及多个连接在该第三汇流电极63的远离该第二汇流电极62的一侧的第六指状电极组69。补充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虽然以三个汇流电极为例,但实施上也可以仅设置两个汇流电极,此时连接所述汇流电极的指状电极组的数目亦会相应地减少。
本实施例的该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组64彼此之间沿该第一方向51排列,该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组65彼此之间也沿该第一方向51排列,且该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组64与该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组65相间隔而未连接。
每一第一指状电极组64包括多个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61且往该第二汇流电极62所在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指状电极641、以及一第一辅助电极642。本实施例的每一第一指状电极组64的第一指状电极641的数量为二个,但实施时也可以为三个以上。该多个第一指状电极641皆沿该第二方向52延伸且沿该第一方向51间隔排列。每一第一指状电极641包括一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61的第一端643、及一相反于该第一端643的第二端644。该第一辅助电极642连接该多个第一指状电极641的第二端644。而且无论每一第一指状电极组64中设置多少个第一指状电极641,该第一辅助电极642都连接该组中的所有第一指状电极641的第二端644。借由第一辅助电极642连接相邻的第一指状电极641,形成完整的导电网路,可提升电流收集效率。
每一第二指状电极组65包括多个连接该第二汇流电极62且往该第一汇流电极61所在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指状电极651、以及一第二辅助电极652。本实施例的每一第二指状电极组65的第二指状电极651的数量为二个,但实施时也可以为三个以上。该多个第二指状电极651皆沿该第二方向52延伸且沿该第一方向51间隔排列。每一第二指状电极组65的每一第二指状电极651包括一连接该第二汇流电极62的第三端653、及一相反于该第三端653的第四端654。该第二辅助电极652连接该多个第二指状电极651的第四端654。而且无论每一第二指状电极组65中设置多少个第二指状电极651,该第二辅助电极652都连接该组中的所有第二指状电极651的第四端654。借由第二辅助电极652连接相邻的第二指状电极651,形成完整的导电网路,可提升电流收集效率。
本实施例的该多个第一辅助电极642分别与该多个第二辅助电极652非相对设置而呈现交错排列,该多个第一辅助电极642的中心分别位于沿该第二方向52延伸的不同直线上,且所述直线皆不通过任一个第二辅助电极652的中心。
任两相邻的第一指状电极641的距离及任两相邻的第二指状电极651的距离皆为d1,定义一通过每一第一指状电极641的第二端644的第一直线L1、以及一通过每一第二指状电极651的第四端654的第二直线L2,该第一直线L1与该第二直线L2的距离为d2。较佳地,d1≥d2>100μm。
由于电池可通过电致发光(简称EL)原理进行检测,检测方式是对电池施加偏压而使电池发光,借由电池表面的发光均匀度可确认是否有瑕疵产生。而电池上电流量较大的部位的亮度较亮,电流量较小的部位则亮度较暗,因此在该第一直线L1与该第二直线L2之间的部位于EL测试中会呈现较暗的颜色(下称为暗带),但此并非瑕疵造成,只是单纯地因为该部位收集到的电流较小,并且因为电池整体的影像对比所产生的现象。但为了提升电池于EL测试的外观品质,该暗带愈不明显愈好,因此d2的距离不可过大,较佳地小于或等于d1。另一方面,由于各指状电极与辅助电极于EL测试时是呈现颜色较暗的细灰线形态,若d2值太小时,即第一直线L1与第二直线L2过于靠近,此亦表示第一辅助电极642与第二辅助电极652过于靠近,则第一辅助电极642与第二辅助电极652所形成的细灰线会非常靠近,导致在EL检测中会更明显地呈现暗线,如此亦不佳,因此较佳地d2>100μm。而d1在设计上可随着指状电极的数量进行调整,因此不须特别限定d1,但其中d1可大于100μm的设计原因与上述d2大于100μm的设计原因类似,可避免指状电极之间过于接近而造成EL检测中有明显的暗线。
此外,每相邻两第一指状电极组64经由一第一连接电极71相连,每相邻两第二指状电极组65经由一第二连接电极72相连,且该第一连接电极71较该第一辅助电极642接近该第一汇流电极61,该第二连接电极72较该第二辅助电极652接近该第二汇流电极62。借由第一连接电极71使第一指状电极组64之间形成连续的导电网路,且第二连接电极72使第二指状电极组65之间形成连续的导电网路,可提升电流收集效率。
更具体而言,每一第一指状电极641沿该第二方向52的长度为X,每一第一连接电极71的两端各自连接每相邻两第一指状电极组64的相邻近的第一指状电极641,且该第一连接电极71和与其相连的第一指状电极641的第二端644的沿该第二方向52的距离d3为X/2~X/3。每一第二指状电极651沿该第二方向52的长度为X,每一第二连接电极72的两端各自连接每相邻两第二指状电极组65的相邻近的第二指状电极651,且该第二连接电极72和与其相连的第二指状电极651的第四端654的沿该第二方向52的距离d4为X/2~X/3。上述的距离限定有助于改善电池于EL的电性测试结果。
该多个第三指状电极组66连接在该第二汇流电极62的相反于该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组65的一侧,该多个第三指状电极组66的结构与该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组65的结构相同,且该多个第三指状电极组66与该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组65以该第二汇流电极62为对称轴而呈镜像对称。每一第三指状电极组66包括多个第三指状电极661、以及一连接在该多个第三指状电极661的末端的第三辅助电极662。每相邻两第三指状电极组66经由一第三连接电极73相连。
该多个第四指状电极组67连接在该第三汇流电极63的朝向该多个第三指状电极组66的一侧,且该多个第四指状电极组67与该多个第三指状电极组66相间隔。该多个第四指状电极组67的结构与该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组64的结构相同,且该多个第四指状电极组67与该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组64以该第二汇流电极62为对称轴而呈镜像对称。每一第四指状电极组67包括多个第四指状电极671、以及一连接在该多个第四指状电极671的末端的第四辅助电极672。每相邻两第四指状电极组67经由一第四连接电极74相连。
本实施例的每一第五指状电极组68包括多个第五指状电极681、以及一连接在该多个第五指状电极681的末端的第五辅助电极682。每相邻两第五指状电极组68经由一第五连接电极75相连。该多个第六指状电极组69与该多个第五指状电极组68以该第二汇流电极62为对称轴而呈镜像对称,每一第六指状电极组69包括多个第六指状电极691、以及一连接在该多个第六指状电极691的末端的第六辅助电极692。每相邻两第六指状电极组69经由一第六连接电极76相连。
此外,该正面电极6还包括多个分别位于电池的四角且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61与该第三汇流电极63的延伸电极80、以及沿该第一方向51间隔排列的一第一外连电极81与一第二外连电极82。该第一外连电极81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61、该第二汇流电极62与该第三汇流电极63的一端,该第二外连电极82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61、该第二汇流电极62与该第三汇流电极63的另一端。借由设置该第一外连电极81与第二外连电极82,使各个汇流电极之间以及各个指状电极组之间形成完整的导电网路,可提升电流收集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借由第一指状电极641与第二指状电极651不连接的设计,取代传统连续横线式的指状电极,因此能改善传统指状电极于网印时容易断线的问题,并可减轻断线造成的不良影响,本发明进行EL检测时,电池整体可呈现较为均匀的亮度,可降低外观不良而造成的损失。另外,本发明通过各个辅助电极来连接同一组中的各个指状电极,再通过连接电极来连接相邻的指状电极组,可提供完整而连续的导电网路,有助于提升电流收集效率与光电转换效率。
参阅图6,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该多个第一辅助电极642分别与该多个第二辅助电极652相对设置。任一第一辅助电极642与一第二辅助电极652相对应而排列于沿该第二方向52延伸的同一直线上。而第一辅助电极642和第二辅助电极652各自连接的第一指状电极641和第二指状电极651也互相对应,且相对应的第一指状电极641与第二指状电极651位于沿该第二方向52延伸的同一直线上。此外,本实施例的其他指状电极组的辅助电极的位置也都相对应,在此不再说明。
参阅图7,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正面电极6包括三个沿该第二方向52间隔排列且分别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61、该第二汇流电极62与该第三汇流电极63的一端的第三外连电极83、以及三个沿该第二方向52间隔排列且分别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61、该第二汇流电极62与该第三汇流电极63的另一端的第四外连电极84,且该三个第四外连电极84分别与该三个第三外连电极83沿着该第一方向51间隔相对。借由第三外连电极83与第四外连电极84可以使每一汇流电极及与该汇流电极相连的指状电极组之间形成完整的导电网路,可提升电流收集效率。
当然,本实施例的第三外连电极83与第四外连电极84的设计,也可以应用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图6)中。
参阅图8、图9,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以下主要说明不同的地方。
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3的正面电极6包括位于该第一汇流电极61与该第二汇流电极62之间的至少一第一指状电极组64和至少一第二指状电极组65、位于该第二汇流电极62与该第三汇流电极63之间的至少一第三指状电极组66和至少一第四指状电极组67、至少一连接在该第一汇流电极61的远离该第二汇流电极62的一侧的第五指状电极组68、以及至少一连接在该第三汇流电极63的远离该第二汇流电极62的一侧的第六指状电极组69。
该第一指状电极组64同样包括多个第一指状电极641与一第一辅助电极642,该第一辅助电极642沿该第一方向51延伸并连接所有的第一指状电极641的第二端644。而该第一指状电极组64中的至少两相邻第一指状电极641经由一第一内连电极645相连,也就是说,将每两相邻的第一指状电极641视为一对时,则其中可以只有一对第一指状电极641以一第一内连电极645相连,也可以有两对以上的第一指状电极641各自以一第一内连电极645相连。且该第一内连电极645较该第一辅助电极642接近该第一汇流电极61。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指状电极组64的数量为一个,但实施时也可以为二个以上。而且本实施例设置有多个第一内连电极645,分别连接于两两成对的第一指状电极641之间。
该第二指状电极组65同样包括多个第二指状电极651与一第二辅助电极652,该第二辅助电极652沿该第一方向51延伸并连接所有的第二指状电极651的第四端654。而该第二指状电极组65中的至少两相邻第二指状电极651经由一第二内连电极655相连,也就是说,将每两相邻的第二指状电极651视为一对时,则其中可以只有一对第二指状电极651以一第二内连电极655相连,也可以有两对以上的第二指状电极651各自以一第二内连电极655相连。且该第二内连电极655较该第二辅助电极652接近该第二汇流电极62。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二指状电极组65的数量为一个,但实施时也可以为二个以上。而且本实施例设置有多个第二内连电极655,分别连接于两两成对的第二指状电极651之间。
该第二指状电极组65与该第一指状电极组64相间隔而彼此不连接,而且本实施例的第一内连电极645与第二内连电极655非相对设置而呈交错排列,该多个第一内连电极645的中心分别位于沿该第二方向52延伸的不同直线上,且所述直线皆不通过任一第二内连电极655的中心。
较佳地,本实施例可如同该第一较佳实施例,设计d1≥d2>100μm,其数值范围所达成的功效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说明。
较佳地,本实施例的每一第一指状电极641沿该第二方向52的长度为X,每一第一内连电极645的两端各自连接两相邻的第一指状电极641,且该第一内连电极645和与其相连的第一指状电极641的第二端644的沿该第二方向52的距离d3为X/2~X/3。每一第二指状电极651沿该第二方向52的长度为X,每一第二内连电极655的两端各自连接两相邻的第二指状电极651,且该第二内连电极655和与其相连的第二指状电极651的第四端654的沿该第二方向52的距离d4为X/2~X/3。上述的距离限定有助于改善电池于EL的电性测试的结果。
本实施例的第三指状电极组66与该第二指状电极组65以该第二汇流电极62为中心轴呈镜像对称,第四指状电极组67与该第一指状电极组64以该第二汇流电极62为中心轴呈镜像对称,第五指状电极组68与该第六指状电极组69以该第二汇流电极62为中心轴呈镜像对称。第三、四、五、六指状电极组66~69同样都包括多个指状电极与一连接在该多个指状电极的末端且沿该第一方向51延伸的辅助电极,每相邻两指状电极以一内连电极连接。由于所述电极组66~69非本发明绝对必要的元件,因此不再详述其结构。
参阅图10,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第五较佳实施例与该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该第一指状电极组64与该第二指状电极组65的结构相同并呈镜像对称,该多个第一内连电极645分别与该多个第二内连电极655相对设置,亦即,任一第一内连电极645和与其对应的该第二内连电极655的中心位于沿该第二方向52延伸的同一直线上。
参阅图11,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模组的第六较佳实施例与该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正面电极6包括三个沿该第二方向52间隔排列且分别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61、该第二汇流电极62与该第三汇流电极63的一端的第三外连电极83、以及三个沿该第二方向52间隔排列且分别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61、该第二汇流电极62与该第三汇流电极63的另一端的第四外连电极84,且该三个第四外连电极84分别与该三个第三外连电极83沿着该第一方向51间隔相对。
当然,本实施例的第三外连电极83与第四外连电极84的设计,也可以应用于该第五较佳实施例(图10)中。

Claims (16)

1.一种太阳能电池,包含:一个具有相反的一个受光面与一个背面的基板、一个位于该背面上的背面电极、及一个位于该受光面上的正面电极,该正面电极包括沿一个第一方向延伸且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间隔排列的一个第一汇流电极与一个第二汇流电极,其特征在于:该正面电极还包括位于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之间的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组和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组,该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组与该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组皆沿该第一方向排列,且该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组与该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组相间隔;每一第一指状电极组包括多个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且往该第二汇流电极所在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指状电极、以及一个第一辅助电极,每一第一指状电极包括一个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的第一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的第二端,该第一辅助电极连接该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的第二端,该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的长度是相等的;每一第二指状电极组包括多个连接该第二汇流电极且往该第一汇流电极所在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指状电极、以及一个第二辅助电极,每一第二指状电极包括一个连接该第二汇流电极的第三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三端的第四端,该第二辅助电极连接该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的第四端,该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的长度是相等的;每相邻两第一指状电极组经由一个第一连接电极相连,每相邻两第二指状电极组经由一个第二连接电极相连,且该第一连接电极较该第一辅助电极接近该第一汇流电极,该第二连接电极较该第二辅助电极接近该第二汇流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任两相邻的第一指状电极的距离及任两相邻的第二指状电极的距离皆为d1,定义一条通过每一第一指状电极的第二端的第一直线、以及一条通过每一第二指状电极的第四端的第二直线,该第一直线与该第二直线的距离为d2,且d1≥d2>10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一辅助电极分别与该多个第二辅助电极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一辅助电极分别与该多个第二辅助电极非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指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长度为X,每一第一连接电极的两端各自连接每相邻两第一指状电极组的相邻近的第一指状电极,且该第一连接电极和与其相连的第一指状电极的第二端的沿该第二方向的距离为X/3至X/2;每一第二指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长度为X,每一第二连接电极的两端各自连接每相邻两第二指状电极组的相邻近的第二指状电极,且该第二连接电极和与其相连的第二指状电极的第四端的沿该第二方向的距离为X/3至X/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正面电极还包括沿该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一个第一外连电极与一个第二外连电极,该第一外连电极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的一端,该第二外连电极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的另一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正面电极还包括二个沿该第二方向间隔排列且分别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的一端的第三外连电极、以及二个沿该第二方向间隔排列且分别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的另一端的第四外连电极。
8.一种太阳能电池模组,包含:相对设置的一个第一板材与一个第二板材、以及一个位于该第一板材与该第二板材之间的封装材,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模组还包含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封装材包覆在该多个太阳能电池的周围。
9.一种太阳能电池,包含:一个具有相反的一个受光面与一个背面的基板、一个位于该背面上的背面电极、及一个位于该受光面上的正面电极,该正面电极包括沿一个第一方向延伸且沿一个垂直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间隔排列的一个第一汇流电极与一个第二汇流电极,其特征在于:该正面电极还包括位于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指状电极组和至少一个第二指状电极组,且该第一指状电极组与该第二指状电极组相间隔;其中,该第一指状电极组包括多个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且往该第二汇流电极所在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指状电极、以及一个第一辅助电极,每一第一指状电极包括一个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的第一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的第二端,该第一辅助电极连接该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的第二端,该多个第一指状电极的长度是相等的;该第二指状电极组包括多个连接该第二汇流电极且往该第一汇流电极所在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指状电极、以及一个第二辅助电极,每一第二指状电极包括一个连接该第二汇流电极的第三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三端的第四端,该第二辅助电极连接该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的第四端,该多个第二指状电极的长度是相等的;该第一指状电极组中的至少两相邻第一指状电极经由一个第一内连电极相连,该第二指状电极组中的至少两相邻第二指状电极经由一个第二内连电极相连,且该第一内连电极较该第一辅助电极接近该第一汇流电极,该第二内连电极较该第二辅助电极接近该第二汇流电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任两相邻的第一指状电极的距离及任两相邻的第二指状电极的距离皆为d1,定义一条通过每一第一指状电极的第二端的第一直线、以及一条通过每一第二指状电极的第四端的第二直线,该第一直线与该第二直线的距离为d2,且d1≥d2>100μm。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连电极与该第二内连电极相对设置。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连电极与该第二内连电极非相对设置。
13.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指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长度为X,每一第一内连电极的两端各自连接两相邻的第一指状电极,且该第一内连电极和与其相连的第一指状电极的第二端的沿该第二方向的距离为X/3至X/2;每一第二指状电极沿该第二方向的长度为X,每一第二内连电极的两端各自连接两相邻的第二指状电极,且该第二内连电极和与其相连的第二指状电极的第四端的沿该第二方向的距离为X/3至X/2。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正面电极还包括沿该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一个第一外连电极与一个第二外连电极,该第一外连电极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的一端,该第二外连电极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的另一端。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该正面电极还包括二个沿该第二方向间隔排列且分别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的一端的第三外连电极、以及二个沿该第二方向间隔排列且分别连接该第一汇流电极与该第二汇流电极的另一端的第四外连电极。
16.一种太阳能电池模组,包含:相对设置的一个第一板材与一个第二板材、以及一个位于该第一板材与该第二板材之间的封装材,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模组还包含多个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该封装材包覆在该多个太阳能电池的周围。
CN201310027702.4A 2012-12-17 2013-01-24 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721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7800A TWI464893B (zh) 2012-12-17 2012-12-17 太陽能電池及其模組
TW101147800 2012-1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2151A CN103872151A (zh) 2014-06-18
CN103872151B true CN103872151B (zh) 2016-06-22

Family

ID=49759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770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72151B (zh) 2012-12-17 2013-01-24 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66081A1 (zh)
EP (1) EP2743991B1 (zh)
JP (1) JP5799293B2 (zh)
CN (1) CN103872151B (zh)
TW (1) TWI4648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90430B2 (en) 2014-05-27 2018-10-02 Sunpower Corporation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a shingled solar cell module
US11482639B2 (en) 2014-05-27 2022-10-25 Sunpower Corporation Shingled solar cell module
US11949026B2 (en) 2014-05-27 2024-04-02 Maxeon Solar Pte. Ltd. Shingled solar cell module
TWI581443B (zh) * 2014-07-17 2017-05-01 精曜有限公司 太陽能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CN104409527A (zh) * 2014-11-06 2015-03-11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结构、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US10861999B2 (en) 2015-04-21 2020-12-08 Sunpower Corporation Shingled solar cell module comprising hidden tap interconnects
US11532765B2 (en) * 2015-04-30 2022-12-20 Shangrao Jinko Sola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olar cell and solar cell panel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744535B1 (ko) 2015-07-21 2017-06-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태양 전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태양 전지 패널
TWI552361B (zh) * 2015-12-28 2016-10-01 茂迪股份有限公司 太陽能電池及其模組
KR102622744B1 (ko) * 2019-01-08 2024-01-09 상라오 신위안 웨동 테크놀러지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태양 전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태양 전지 패널
JP6891914B2 (ja) * 2019-03-26 2021-06-1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ソーラー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時計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3445B1 (en) * 1998-11-23 2003-06-03 Stichting Energieonderzoek Centrum Nederl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metallization pattern on a photovoltaic cell
DE102008060484A1 (de) * 2008-12-05 2010-09-02 Pepperl + Fuchs Gmbh Halbleitersens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03673B2 (ja) * 1991-05-17 1998-01-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H09283781A (ja) * 1996-04-09 1997-10-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起電力装置
JPH11298019A (ja) * 1998-04-07 1999-10-29 Sharp Corp 太陽電池及び太陽電池製造方法
JP4397092B2 (ja) * 2000-03-21 2010-01-13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3805299B2 (ja) * 2002-11-26 2006-08-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21928B2 (ja) * 2003-10-08 2008-07-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08135655A (ja) * 2006-11-29 2008-06-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太陽電池セル
WO2012009809A1 (en) * 2010-07-23 2012-01-26 Cyrium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Solar cell with split gridline pattern
JP5857237B2 (ja) * 2010-11-29 2016-02-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セル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874011B2 (ja) * 2011-01-28 2016-03-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2160768A (ja) * 2012-05-29 2012-08-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太陽電池セ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3445B1 (en) * 1998-11-23 2003-06-03 Stichting Energieonderzoek Centrum Nederl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metallization pattern on a photovoltaic cell
DE102008060484A1 (de) * 2008-12-05 2010-09-02 Pepperl + Fuchs Gmbh Halbleitersens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20775A (ja) 2014-06-30
US20140166081A1 (en) 2014-06-19
EP2743991A3 (en) 2016-10-12
EP2743991A2 (en) 2014-06-18
TWI464893B (zh) 2014-12-11
EP2743991B1 (en) 2018-06-27
CN103872151A (zh) 2014-06-18
JP5799293B2 (ja) 2015-10-21
TW201413992A (zh) 2014-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2151B (zh) 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
CN106206808B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56799B (zh) 一种太阳电池正面电极
CN103956372A (zh) 堆叠式发光二极管阵列结构
CN102184973A (zh) 太阳能电池片的正电极结构
EP2398061A3 (en) Solar cell
US9825585B2 (en) Solar cell measuring apparatus
KR20110122176A (ko) 태양전지 모듈
CN203644794U (zh) 太阳能电池
CN104218103A (zh) 太阳能电池
TWM451667U (zh) 太陽能電池及其模組
CN104218102B (zh) 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
CN103985769B (zh) 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
US20180294367A1 (en) Back contact solar cell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back contact solar cell
TWI506801B (zh) 太陽能電池組
JP2010192572A (ja) 太陽電池セル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4241404B (zh) 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
CN206697491U (zh) 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电极和电池
CN104205351B (zh) 太阳电池
CN109713074A (zh) 一种基于ibc电池的电池串
KR102185939B1 (ko) 태양 전지 모듈
CN106847946A (zh) 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结构和电池
CN106981526A (zh) 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电极和电池
TWI556455B (zh) 太陽能電池、其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CN206628475U (zh) 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结构和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ai Zhenghao

Inventor after: Chen Weiyou

Inventor after: Chen Zhehong

Inventor after: Liu Yanzhi

Inventor after: Zhang Guanlun

Inventor before: Lai Zhenghao

Inventor before: Chen Weiyou

Inventor before: Chen Zhehong

Inventor before: Liu Yanzh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