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1029A - 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1029A
CN103871029A CN201410042360.8A CN201410042360A CN103871029A CN 103871029 A CN103871029 A CN 103871029A CN 201410042360 A CN201410042360 A CN 201410042360A CN 103871029 A CN103871029 A CN 1038710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fuzzy
particle
value
g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23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1029B (zh
Inventor
王媛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04236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710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71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1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1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102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图像增强:通过处理器且采用基于模糊逻辑的图像增强方法,对需处理图像进行增强处理,过程如下:ⅰ、由图像域变换到模糊域:根据隶属度函数将需处理图像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均映射成模糊集的模糊隶属度;ⅱ、在模糊域利用模糊增强算子进行模糊增强处理;ⅲ、由模糊域逆变换到图像域;二、图像分割:按照基于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图像分割方法对增强处理后的数字图像即待分割图像进行分割。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处理效果好、实用价值高,能简便、快速且高质量完成图像增强及分割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 
背景技术
火灾是矿井重大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自然环境和煤矿的安全生产。随着科技进步,火灾自动检测技术逐渐成为监测和火灾预警的重要手段。现如今,在煤矿井下,火灾预测及检测主要以监测火的温度效应、燃烧生成物(发生烟雾与气体的效应)和电磁辐射效应为主,但上述现有的检测方法在灵敏度和可靠性方面都尚待提高,并且不能对早期火灾作出反应,因而与日趋严格的火灾安全要求已不相适应。尤其是当大空间内存在遮挡物时,火灾燃烧产物在空间的传播会受到空间高度和面积的影响,普通的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检测报警系统无法迅速采集火灾发出的烟温变化信息,只有当火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做出响应,从而难以满足早期检测火灾的要求。视频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火灾检测和预警方式正朝着图像化、数字化、规模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而基于视频监控的火灾检测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广、响应时间短、成本低、不受环境影响等优势,结合计算机智能技术可以提供更直观、更丰富的信息,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视频监控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在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对序列图像自动分析对监控场景中的变化进行定位、识别和跟踪,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判断目标的行为,能在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或提供有用信息,有效地协助安全人员处理危机,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图像监控作为计算机视觉的一个应用,可对煤矿井下情况实时监控,及时 发现事故苗子,也能为事后分析提供有效资料,对于安全生产、调度指挥、抢险救援都起到积极作用。 
由于煤矿井下环境特殊,光线昏暗、光照分布不均匀,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图像增强以改善质量后,由于图像包含的数据量很大,要进行目标识别必须对图像进行分割。所谓图像分割是指根据图像信息特征将具有特殊涵义的不同区域区分开来,这些区域是互不相交的,每一个区域都满足特定区域的一致性。均匀性一般是指同一区域内的像素点之间的灰度值差异较小或灰度值的变化较缓慢。这些信息特征可以是图像场的原始特性,如物体占有区的像素灰度值、物体轮廓曲线和纹理特征等,也可以是直方图特征、颜色特征、局部统计特征或空间频谱特征等。图像分割是大多数图像分析及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像分割的正确性和自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目标检测和识别的智能化程度,而图像分割算法的处理速度也影响了其应用的实时性。现有的图像分割方法很多,主要包括阈值分割、基于边缘检测分割、基于区域特性的分割、特征空间聚类分割和基于形态学分水岭的分割等,其中阈值分割法因其实现简单、计算量小而成为图像分割中最常用、最经典的图像分割方法。阈值分割法是用一个或几个阈值将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分成几个不同的灰度等级,并且认为图像中灰度值在同一个灰度等级内的像素属于同一个物体,从而来划分有意义的区域或分割物体的边界。 
阈值的选取是阈值分割技术的关键,如果阈值选取过高,则过多的目标点被误归为背景阈值;选取过低,则过多的背景被误归为目标点。阈值分割方法主要有直方图阈值分割法、最大类间方差阈值分割法、二维最大熵值分割法、模糊阈值分割法、共生矩阵阈值分割法等。上述各种门限方法的性能受目标大小、均值差、对比度、目标方差、背景方差以及随机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与处理的特定图像有关。熵是平均信息量的表征,基于最大熵原则选择阈值是最重要的阈值选择方法之一。实际进行图像分割时,当图像的信噪比较低时,应用一维最大熵法将产生很多分割错误。二 维最大熵法应用二维直方图,不仅反映了灰度分布信息,还反映了邻域空间相关信息,因此在图像信噪比较小时,二维最大熵法明显优于一维最大熵法。金立左等考虑到图像的模糊性,在二维最大熵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模糊划分的概念,提出了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分割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分割性能。然而伴随着分割性能的提高,问题的解空间维数从原来的二维增加到四维,运算量按指数增长,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最优参量组合很难快速准确地获得,耗时过长,影响了实用。因而,现有的一维最大熵法分割时难以同时兼顾灰度信息和空间信息,使得图像分割中往往包含很多孤立点或孤立区域,这对后续的图像分类和模式识别带来困难,并影响到正确检测率。而基于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分割方法利用了图像的灰度信息以及空间邻域信息,而且兼顾了图像自身的模糊性,但存在运算速度慢的缺点。 
综上,现如今缺少一种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处理效果好、实用价值高的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能简便、快速且高质量完成图像增强及分割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处理效果好、实用价值高,能简便、快速且高质量完成图像增强及分割过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图像增强:通过处理器且采用基于模糊逻辑的图像增强方法,对需处理图像进行增强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ⅰ、由图像域变换到模糊域:根据隶属度函数  μ gh = T ( x gh ) = x gh / X T x gh ≤ X T x gh / X max x gh > X T - - - ( 7 ) , 将需处理图像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均映射成模糊集的模糊隶属度,并相应获得需处理图像的模糊集;式中xgh为所 述待增强图像中任一像素点(g,h)的灰度值,XT为采用基于模糊逻辑的图像增强方法对需处理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时所选取的灰度阈值,Xmax为需处理图像的最大灰度值;所述需处理图像为大小为M×N个像素点的数字图像; 
步骤ⅱ、在模糊域利用模糊增强算子进行模糊增强处理:所采用的模糊增强算子为μ'gh=Irgh)=Ir(Ir-1μgh),式中r为迭代次数且其为正整数,r=1、2、…;其中 I 1 ( μ gh ) = μ gh 2 / μ c 0 ≤ μ gh ≤ μ c 1 - ( 1 - μ gh ) 2 / ( 1 - μ c ) μ c ≤ μ gh ≤ 1 , 式中μc=T(XC),其中XC为渡越点且XC=XT; 
步骤ⅲ、由模糊域逆变换到图像域:根据公式将模糊增强处理后得到的μ′gh进行逆变换,获得增强处理后数字图像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并获得增强处理后的数字图像; 
步骤二、图像分割:所述处理器调用图像分割处理模块,且按照基于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图像分割方法对步骤一中增强处理后的数字图像即待分割图像进行分割。 
上述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中按照基于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图像分割方法对待分割图像进行分割,过程如下: 
步骤Ⅰ、二维直方图建立:采用所述处理器建立所述待分割图像的关于像素点灰度值与邻域平均灰度值的二维直方图;该二维直方图中任一点记为(i,j),其中i为该二维直方图的横坐标值且其为所述待分割图像中任一像素点(m,n)的灰度值,j为该二维直方图的纵坐标值且其为该像素点(m,n)的邻域平均灰度值;所建立二维直方图中任一点(i,j)发生的频数记为C(i,j),且点(i,j)发生的频率记为h(i,j),其中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043
步骤Ⅱ、模糊参数组合优化:所述处理器调用模糊参数组合优化模块,且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基于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图像分割方法所用的模糊参数组合进行优化,并获得优化后的模糊参数组合; 
本步骤中,对模糊参数组合进行优化之前,先根据步骤Ⅰ中所建立的 二维直方图,计算得出对所述待分割图像进行分割时的二维模糊熵的函数关系式,并将计算得出的二维模糊熵的函数关系式作为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糊参数组合进行优化时的适应度函数; 
步骤Ⅲ、图像分割:所述处理器利用步骤Ⅱ中优化后的模糊参数组合,并按照基于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图像分割方法对所述待分割图像中的各像素点进行分类,并相应完成图像分割过程,获得分割后的目标图像。 
上述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ⅰ中由图像域变换到模糊域之前,先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灰度阈值XT进行选取。 
上述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灰度阈值XT进行选取之前,先从所述待增强图像的灰度变化范围中找出像素点数量为0的所有灰度值,并采用所述处理器将找出的所有灰度值均标记为免计算灰度值;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灰度阈值XT进行选取时,对所述待增强图像的灰度变化范围中除所述免计算灰度值之外的其它灰度值作为阈值时的类间方差值进行计算,并从计算得出的类间方差值找出最大类间方差值,所找出最大类间方差值对应的灰度值便为灰度阈值XT。 
上述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ⅱ中进行模糊增强处理之前,先采用低通滤波方法对步骤ⅰ中所获得的需处理图像的模糊集进行平滑处理;实际进行低通滤波处理时,所采用的滤波算子为  1 16 1 2 1 2 4 2 1 2 1 .
上述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Ⅰ中所述待分割图像由目标图像O和背景图像P组成;其中目标图像O的隶属度函数为μo(i,j)=μox(i;a,b)μoy(j;c,d)  (1); 
背景图像P的隶属度函数μb(i,j)=μbx(i;a,b)μoy(j;c,d)+μox(i;a,b)μby(j;c,d)+μbx(i;a,b)μby(j;c,d)  (2); 
式(1)和(2)中,μox(i;a,b)和μoy(j;c,d)均为目标图像O的一维隶属度函数且二者均为S函数,μbx(i;a,b)和μby(j;c,d)均为背景图像P的一维隶属度 函数且二者均为S函数,μbx(i;a,b)=1-μox(i;a,b),μby(j;c,d)=1-μoy(j;c,d),其中a、b、c和d均为对目标图像O和背景图像P的一维隶属度函数形状进行控制的参数; 
步骤Ⅱ中对二维模糊熵的函数关系式进行计算时,先根据步骤Ⅰ中所建立的二维直方图,对所述待分割图像的像素点灰度值的最小值gmin和最大值gmax以及邻域平均灰度值的最小值smin和最大值smax分别进行确定; 
步骤Ⅱ中计算得出的二维模糊熵的函数关系式为: 
H ( P ) = - Σ i = g min g max Σ j = s min s max μ o ( i , j ) h ij p ( O ) exp ( 1 - log μ o ( i , j ) h ij p ( O ) ) - Σ i = g min g max Σ j = s min s max μ b ( i , j ) h ij p ( B ) exp ( 1 - log μ b ( i , j ) h ij p ( B ) ) - - - ( 3 ) , 式(3)中 p ( O ) = Σ i = g min g max Σ j = s min s max μ o ( i , j , ) h ij , p ( B ) = Σ i = g min g max Σ j = s min s max μ b ( i , j , ) h ij , 其中h(i,j)为步骤Ⅰ中所述的点(i,j)发生的频率; 
步骤Ⅱ中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糊参数组合进行优化时,所优化的模糊参数组合为(a,b,c,d)。 
上述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Ⅱ中进行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参数组合优化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Ⅱ-1、粒子群初始化:将参数组合的一个取值作为一个粒子,并将多个粒子组成一个初始化的粒子群;记作(ak,bk,ck,dk),其中k为正整数且其k=1、2、3、~、K,其中K为正整数且其为所述粒子群中所包含粒子的数量,ak为参数a的一个随机取值,bk为参数b的一个随机取值,ck为参数c的一个随机取值,dk为参数d的一个随机取值,ak<bk且ck<dk; 
步骤Ⅱ-2、适应度函数确定: 
H ( P ) = - Σ i = g min g max Σ j = s min s max μ o ( i , j ) h ij p ( O ) exp ( 1 - log μ o ( i , j ) h ij p ( O ) ) - Σ i = g min g max Σ j = s min s max μ b ( i , j ) h ij p ( B ) exp ( 1 - log μ b ( i , j ) h ij p ( B ) ) (3),作为适应度函数; 
步骤Ⅱ-3、粒子适应度评价:对当前时刻所有粒子的适应度分别进行评价,且所有粒子的适应度评价方法均相同;其中,对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适应度进行评价时,先根据步骤Ⅱ-2中所确定的适应度函数计算得出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适应度值并记作fitnessk,并将计算得出的 fitnessk与Pbestk进行差值比较:当比较得出fitnessk>Pbestk时,Pbestk=fitnessk,并将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071
更新为当前时间第k个粒子的位置,其中Pbestk为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所达到的最大适应度值且其为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个体极值,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072
为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个体最优位置;其中,t为当前迭代次数且其为正整数; 
待根据步骤Ⅱ-2中所确定的适应度函数将当前时刻所有粒子的适应度值均计算完成后,将当前时刻适应度值最大的粒子的适应度值记为fitnesskbest,并将fitnesskbest与gbest进行差值比较:当比较得出fitnesskbest>gbest时,gbest=fitnesskbest,且将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073
更新为当前时间适应度值最大的粒子的位置,其中gbest为当前时刻的全局极值,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074
为当前时刻的群体最优位置; 
步骤Ⅱ-4、判断是否满足迭代终止条件:当满足迭代终止条件时,完成参数组合优化过程;否则,根据粒子中群优化算法更新得出下一时刻各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并返回步骤Ⅱ-3; 
步骤Ⅱ-4中迭代终止条件为当前迭代次数t达到预先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Imax或者Δg≤e,其中Δg=|gbest-gmax|,式中为gbest当前时刻的全局极值,gmax为原先设定的目标适应度值,e为正数且其为预先设定的偏差值。 
上述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Ⅱ-1中进行粒子群初始化时,粒子(ak,bk,ck,dk)中(ak,ck)为第k个粒子的初始速度矢量,(bk,dk)为第k个粒子的初始位置; 
步骤Ⅱ-4中根据粒子中群优化算法更新得出下一时刻各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时,所有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的更新方法均相同;其中,对下一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和位置进行更新时,先根据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矢量、位置和个体极值Pbestk以及全局极值,计算得出下一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矢量,并根据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位置和计算得出的下一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矢量计算得出下一时刻第k个粒子的位置。 
上述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Ⅱ-4中对下一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和位置进行更新时,根据  v k t + 1 = ω v k t + c 1 r 1 ( g kbest t - x k t ) + c 2 r 2 ( g gbest t - x k t ) - - - ( 4 ) 和公式 x k t + 1 = x k t + v k t + 1 - - - ( 5 ) 计算得出下一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矢量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083
和位置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084
公式(4)和(5)中为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位置,公式(4)中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086
为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矢量,c1和c2均为加速度系数且c1+c2=4,r1和r2为[0,1]之间的均匀分布的随机数;ω为惯性权重且其随迭代次数的增加线性减小,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087
式中ωmax和ωmin分别为预先设定的惯性权重最大值和最小值,t为当前迭代次数,Imax为预先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实现方便,投入成本较低。 
2、所采用的图像增强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增强效果好,根据煤矿井下照度低、全天候人工照明导致图像成像质量差的特点,在分析和比较传统图像增强处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的图像增强预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新的隶属度函数,不仅能减小图像低灰度区域的像素信息损失,克服了因模糊增强带来的对比度下降的问题,提高了适应性。同时,提出一种快速的最大类间方差法进行阈值选取,实现模糊增强阈值自适应地快速选取,提高了算法运算速度,增强了实时性,能对不同环境下的图像进行了图像增强,并且能有效提高图像的细节信息,改善图像质量,而且计算速度快,满足实时性要求 
3、所采用的图像分割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分割效果好,由于一维最大熵法对信噪比较低、低照度的图像来说分割效果不够理想,因而采用基于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分割方法进行分割,该分割方法考虑了灰度信息和空间邻域信息及自身模糊性的特点,但存在运算速度慢的缺陷,本发明专利申请中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糊参数组合进行优化,使得能简便、快速且准确获得优化后的模糊参数组合,因而大幅度提高了图像分割效率。并且,所采用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设计合理且实现方便,其根据当 前粒子群的状态和迭代次数自适应的调整局部空间大小,在不影响收敛速度的前提下获得了更高的搜索成功率和更高质量的解,分割效果好,鲁棒性强,而且提高了运算速度,满足实时性要求。 
综上,由于基于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分割方法能对火焰图像进行快速、准确地分割,克服了传统算法采用单阈值噪声点被误分的问题,同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糊参数组合进行优化,解决了非线性整数规划问题,在克服噪声影响的同时使得分割的目标更好地保持形状。因而,本发明将基于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分割方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实现红外图像的快速分割,设置参量组合(a,b,c,d)作为粒子,二维模糊划分熵作为适应度函数决定粒子在解空间的搜索方向,一旦获得了图像的二维直方图,采用PSO算法搜索使得适应度函数最大的最优参量组合(a,b,c,d),最终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对图像中的像素进行分类,从而实现图像的分割。并且,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分割方法对于噪音大、对比度低、目标较小的红外图像的分割效果都非常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处理效果好、实用价值高,能简便、快速且高质量完成图像增强及分割处理,尤其适用于煤矿井下图像的增强及分割过程。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所建立二维直方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进行图像分割时的分割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图像增强:通过处理器且采用基于模糊逻辑的图像增强方法,对需处理图像进行增强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ⅰ、由图像域变换到模糊域:根据隶属度函数  μ gh = T ( x gh ) = x gh / X T x gh ≤ X T x gh / X max x gh > X T - - - ( 7 ) , 将需处理图像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均映射成模糊集的模糊隶属度,并相应获得需处理图像的模糊集;式中xgh为所述待增强图像中任一像素点(g,h)的灰度值,XT为采用基于模糊逻辑的图像增强方法对需处理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时所选取的灰度阈值,Xmax为需处理图像的最大灰度值;所述需处理图像为大小为M×N个像素点的数字图像。 
步骤ⅱ、在模糊域利用模糊增强算子进行模糊增强处理:所采用的模糊增强算子为μ'gh=Irgh)=Ir(Ir-1μgh),式中r为迭代次数且其为正整数,r=1、2、…;其中 I 1 ( μ gh ) = μ gh 2 / μ c 0 ≤ μ gh ≤ μ c 1 - ( 1 - μ gh ) 2 / ( 1 - μ c ) μ c ≤ μ gh ≤ 1 , 式中μc=T(XC),其中XC为渡越点且XC=XT。 
步骤ⅲ、由模糊域逆变换到图像域: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103
将模糊增强处理后得到的μ′gh进行逆变换,获得增强处理后数字图像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并获得增强处理后的数字图像。 
步骤二、图像分割:所述处理器调用图像分割处理模块,且按照基于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图像分割方法对步骤一中增强处理后的数字图像即待分割图像进行分割。 
本实施例中,步骤ⅱ中进行模糊增强处理之前,先采用低通滤波方法对步骤ⅰ中所获得的所述待增强图像的模糊集进行平滑处理;实际进行低通滤波处理时,所采用的滤波算子为 1 16 1 2 1 2 4 2 1 2 1 .
由于图像在生成和传输过程中易受到噪声污染,因此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之前,先对图像的模糊集进行平滑处理以减少噪声。本实施例中,通过3×3空域低通滤波算子与图像模糊集矩阵的卷积运算,来实现对图像模糊集的平滑处理。 
实际进行增强处理时,采用基于模糊逻辑的图像增强方法(具体是经典的Pal-King模糊增强算法,即Pal算法)进行图像增强处理时,存在 以下缺陷: 
①Pal算法在进行模糊变换及其逆变换时,采用复杂的幂函数作为模糊隶属函数,存在实时性差、运算量大的缺陷; 
②在模糊增强变换过程中,将原图像中相当多的低灰度值硬性置为零,造成低灰度信息的损失; 
③模糊增强阈值(渡越点Xc)的选取一般凭经验或多次比较尝试获取,缺乏理论指导,具有随意性;隶属函数中参数Fd、Fe具有可调性,参数值Fd、Fe的合理选取与图像处理效果关系密切; 
④在模糊增强变换过程中,多次迭代运算是为了对图像反复进行增强处理,其迭代次数的选取无相关理论原则指导,迭代次数较多时会影响到边缘细节。 
本实施例中,采用步骤ⅰ至步骤ⅲ中所述的方法,能有效克服经典的Pal-King模糊增强算法存在上述缺陷。 
步骤ⅰ中将所述待增强图像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均映射成模糊集的模糊隶属度后,相应地所述待增强图像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映射成的模糊隶属度组成模糊集的模糊隶属矩阵。 
由于公式(7)中μgh∈[0,1],克服了经典Pal-King模糊增强算法中模糊变换后许多原图像低灰度值被切削为零的缺陷,且以阈值XT为分界线,分区域定义灰度级xgh的隶属度,这种在图像低灰度区和高灰度区分别定义隶属度的方法,也保证了图像在低灰度区域的信息损失最小,从而保证图像增强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步骤ⅰ中由图像域变换到模糊域之前,先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灰度阈值XT进行选取。 
步骤ⅱ中的公式 I 1 ( μ gh ) = μ gh 2 / μ c 0 ≤ μ gh ≤ μ c 1 - ( 1 - μ gh ) 2 / ( 1 - μ c ) μ c ≤ μ gh ≤ 1 , 的非线性变换增大了大于μc的μgh的值,同时减小了小于μc的μgh的值。这里μc已演变为一个广义的渡越点。 
由于Pal算法中模糊增强阈值(渡越点Xc)的选取是图像增强的关键,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凭经验或多次尝试获取。其中较经典的方法是最大类间方差法(Ostu),该方法简单稳定有效,是实际应用中经常采用的方法。Ostu阈值选取方法摆脱了需要人工介入进行多次尝试的局限性,能够由计算机根据图像的灰度信息自动确定最佳阈值。Ostu法的原理是利用类间方差作为判据,选取使类间方差最大的灰度值作为最佳阈值来实现模糊增强阈值的自动选取,从而避免增强处理过程中的人工干预。 
本实施例中,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灰度阈值XT进行选取之前,先从所述待增强图像的灰度变化范围中找出像素点数量为0的所有灰度值,并采用所述处理器将找出的所有灰度值均标记为免计算灰度值;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灰度阈值XT进行选取时,对所述待增强图像的灰度变化范围中除所述免计算灰度值之外的其它灰度值作为阈值时的类间方差值进行计算,并从计算得出的类间方差值找出最大类间方差值,所找出最大类间方差值对应的灰度值便为灰度阈值XT。 
采用传统的最大类间方差法(Ostu)选取模糊增强时,若灰度值为s的像素数为ns,则总像素点数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121
所采集的数字图像各个灰度级出现的概率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122
阈值XT将图像中的像素点按其灰度级划分为两类C0和C1,C0={0,1,…t},C1={t+1,t+2,…L-1},并假定类C0和C1的像素点数占总像素点数的比率分别为w0(t)和w1(t)且二者平均灰度值分别为μ0(t)和μ1(t)。 
对于C0有: w 0 ( t ) = Σ i 2 = 0 t P i 2 = w ( t ) , μ 0 ( t ) = 1 w 0 Σ i 2 = 0 t i 2 P i 2 = μ ( t ) w ( t ) ;
对于C1有: w 1 ( t ) = Σ i 3 = t 2 + 1 L - 1 P i 3 = 1 - w ( t ) , μ 1 ( t ) = 1 w 1 Σ i 3 = i 2 + 1 L - 1 i 3 P i 3 = μ - μ ( t ) 1 - w ( t ) ;
其中是整体图像灰度的统计均值,则μ=w0μ0+w1μ1; 
因而最佳阈值 X T = σ max 2 ( t ) = Arg max t ∈ L ( w 0 ( t ) × w 1 ( t ) × ( μ 1 ( t ) - μ 0 ( t ) ) 2 ) - - - ( 8 ) ,
上述自动提取最佳模糊增强阈值XT的过程是:从灰度级0遍历所有的灰度级至L-1级,找到满足式(8)取最大值时的XT值即为所求阈值XT。因 图像可能在某些灰度级上的像素数为零,为减少计算方差次数,本发明采用一种改进的快速Ostu法; 
由于 
σ 2 ( t ) = w 0 × w 1 × ( μ 0 - μ 1 ) 2 = w ( t ) × [ 1 - w ( t ) ] × [ μ ( t ) w ( t ) - μ - μ ( t ) 1 - w ( t ) ] 2 = [ μ ( t ) - w ( t ) μ ] 2 w ( t ) [ 1 - w ( t ) ] - - - ( 2.32 ) ;
假定灰度级为t'的像素数为零,则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136
若选定t'-1为阈值时,则有: 
w ( t ′ - 1 ) = Σ i = 0 t ′ - 1 P i ; μ ( t ′ - 1 ) = Σ i = 0 t ′ - 1 i P i ; μ = Σ i = 0 L - 1 i P i - - - ( 2.33 ) ;
又当选t'为阈值时: 
w ( t ′ ) = Σ i = 0 t ′ P i = Σ i = 0 t ′ - 1 P i + P t ′ = Σ i = 0 t ′ - 1 P i = w ( t ′ - 1 ) - - - ( 2.34 ) ;
μ ( t ′ ) = Σ i = 0 t ′ i P i = Σ i = 0 t ′ - 1 iP i + t ′ P t ′ = Σ i = 0 t ′ - 1 i P i = μ ( t ′ - 1 ) - - - ( 2.35 ) ; μ = Σ i = 0 L - 1 i P i - - - ( 2.36 ) ;
由此可见: 
σ2(t'-1)=σ2(t')   (2.37); 
又假设有连续的灰度级t1,t2,…,tn,亦可仿上推得: 
σ2(t1-1)=σ2(t1)=σ2(t2-1)=σ2(t2)=…=σ2(tn-1)=σ2(tn)   (2.38)。 
由上述可知,若某一灰度级的像素数为零,则不必计算以其作为阈值时的类间方差值,而只需把最邻近像素数不为零的较小灰度级所对应的类间方差作为其类间方差值,因此,为快速找到类间方差的最大值,可以将类间方差相等的多个灰度级当作同一灰度级,即把那些像素数为零的灰度值视为不存在,直接将其作为阈值时的类间方差σ2(t)赋值为零,而不需计算它们的方差值,这对阈值最终结果的选取没有任何影响,却提高了增强阈值自适应选取的速度。 
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按照基于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图像分割方法对待分割图像进行分割,过程如下: 
步骤Ⅰ、二维直方图建立:采用所述处理器建立所述待分割图像的关于像素点灰度值与邻域平均灰度值的二维直方图;该二维直方图中任一点记为(i,j),其中i为该二维直方图的横坐标值且其为所述待分割图像中任一像素点(m,n)的灰度值,j为该二维直方图的纵坐标值且其为该像素点(m,n)的邻域平均灰度值;所建立二维直方图中任一点(i,j)发生的频数记为C(i,j),且点(i,j)发生的频率记为h(i,j),其中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141
本实施例中,对像素点(m,n)的邻域平均灰度值进行计算时,根据公式 g ( m , n ) = 1 d × d Σ i 1 = - ( d - 1 ) / 2 ( d - 1 ) / 2 Σ j 1 = - ( d - 1 ) / 2 ( d - 1 ) / 2 f ( m + i 1 , n + j 1 ) - - - ( 6 ) 进行计算,式中f(m+i1,n+j1)为像素点(m+i1,n+j1)的灰度值,其中d为像素正方形邻域窗口的宽度,一般取奇数。 
并且,邻域平均灰度值g(m,n)和像素点灰度值f(m,n)的灰度变化范围相同且二者的灰度变化范围均为[0,L),因而步骤Ⅰ中所建立的二维直方图为一个正方形区域,详见图2,其中L-1为邻域平均灰度值g(m,n)和像素点灰度值f(m,n)的最大值。 
图2中,利用阈值向量(i,j)将所建立二维直方图分割成四个区域。由于目标图像内部或背景图像内部的像素点之间相关性很强,像素点的灰度值和它的邻域平均灰度值非常接近;而在目标图像和背景图像的边界附近像素点,其像素点灰度值和邻域平均灰度值之间的差异明显。因而,图2中0#区域与背景图像对应,1#区域与目标图像对应,而2#区域和3#区域表示边界附近像素点和噪声点分布,因而应该在0#和1#区域中用像素点灰度值与邻域平均灰度值并通过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分割方法确定最佳阈值,使真正代表目标和背景的信息量最大。 
步骤Ⅱ、模糊参数组合优化:所述处理器调用模糊参数组合优化模块,且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基于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图像分割方法所用 的模糊参数组合进行优化,并获得优化后的模糊参数组合; 
本步骤中,对模糊参数组合进行优化之前,先根据步骤Ⅰ中所建立的二维直方图,计算得出对所述待分割图像进行分割时的二维模糊熵的函数关系式,并将计算得出的二维模糊熵的函数关系式作为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糊参数组合进行优化时的适应度函数。 
本实施例中,步骤Ⅰ中所述待分割图像由目标图像O和背景图像P组成;其中目标图像O的隶属度函数为μo(i,j)=μox(i;a,b)μoy(j;c,d)   (1)。 
背景图像P的隶属度函数μb(i,j)=μbx(i;a,b)μoy(j;c,d)+μox(i;a,b)μby(j;c,d)+μbx(i;a,b)μby(j;c,d)  (2)。 
式(1)和(2)中,μox(i;a,b)和μoy(j;c,d)均为目标图像O的一维隶属度函数且二者均为S函数,μbx(i;a,b)和μby(j;c,d)均为背景图像P的一维隶属度函数且二者均为S函数,μbx(i;a,b)=1-μox(i;a,b),μby(j;c,d)=1-μoy(j;c,d),其中a、b、c和d均为对目标图像O和背景图像P的一维隶属度函数形状进行控制的参数 
其中, &mu; ox ( i ; a , b ) = 0 i &le; a 2 &times; ( i - a b - a ) 2 a < i &le; a + b 2 1 - 2 &times; ( i - b b - a ) 2 a + b 2 < i &le; b 1 b < i &le; L - 1 ;
&mu; oy ( j ; c , d ) = 0 j &le; c 2 &times; ( j - c d - c ) 2 c < j &le; c + d 2 1 - 2 &times; ( j - d d - c ) 2 c + d 2 < j &le; d 1 d < j &le; L - 1 .
步骤Ⅱ中对二维模糊熵的函数关系式进行计算时,先根据步骤Ⅰ中所建立的二维直方图,对所述待分割图像的像素点灰度值的最小值gmin和最大值gmax以及邻域平均灰度值的最小值smin和最大值smax分别进行确定。本实施例中,gmax=smax=L-1,并且gmin=smin=0。其中,L-1=255。 
步骤Ⅱ中计算得出的二维模糊熵的函数关系式为: 
H ( P ) = - &Sigma; i = g min g max &Sigma; j = s min s max &mu; o ( i , j ) h ij p ( O ) exp ( 1 - log &mu; o ( i , j ) h ij p ( O ) ) - &Sigma; i = g min g max &Sigma; j = s min s max &mu; b ( i , j ) h ij p ( B ) exp ( 1 - log &mu; b ( i , j ) h ij p ( B ) ) - - - ( 3 ) , 式(3)中 p ( O ) = &Sigma; i = g min g max &Sigma; j = s min s max &mu; o ( i , j , ) h ij , p ( B ) = &Sigma; i = g min g max &Sigma; j = s min s max &mu; b ( i , j , ) h ij , 其中h(i,j)为步骤Ⅰ中所述的点(i,j)发生的频率。 
步骤Ⅱ中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糊参数组合进行优化时,所优化的模糊参数组合为(a,b,c,d)。 
本实施例中,步骤Ⅱ中进行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参数组合优化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Ⅱ-1、粒子群初始化:将参数组合的一个取值作为一个粒子,并将多个粒子组成一个初始化的粒子群;记作(ak,bk,ck,dk),其中k为正整数且其k=1、2、3、~、K,其中K为正整数且其为所述粒子群中所包含粒子的数量,ak为参数a的一个随机取值,bk为参数b的一个随机取值,ck为参数c的一个随机取值,dk为参数d的一个随机取值,ak<bk且ck<dk。 
本实施例中,K=15。 
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将K在10~100之间进行取值。 
步骤Ⅱ-2、适应度函数确定: 
H ( P ) = - &Sigma; i = g min g max &Sigma; j = s min s max &mu; o ( i , j ) h ij p ( O ) exp ( 1 - log &mu; o ( i , j ) h ij p ( O ) ) - &Sigma; i = g min g max &Sigma; j = s min s max &mu; b ( i , j ) h ij p ( B ) exp ( 1 - log &mu; b ( i , j ) h ij p ( B ) ) (3),作为适应度函数。 
步骤Ⅱ-3、粒子适应度评价:对当前时刻所有粒子的适应度分别进行评价,且所有粒子的适应度评价方法均相同;其中,对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适应度进行评价时,先根据步骤Ⅱ-2中所确定的适应度函数计算得出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适应度值并记作fitnessk,并将计算得出的fitnessk与Pbestk进行差值比较:当比较得出fitnessk>Pbestk时,Pbestk=fitnessk,并将更新为当前时间第k个粒子的位置,其中Pbestk为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所达到的最大适应度值且其为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个体极值,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166
为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个体最优位置;其中,t为当前迭代次数且其为正整数。 
待根据步骤Ⅱ-2中所确定的适应度函数将当前时刻所有粒子的适应度值均计算完成后,将当前时刻适应度值最大的粒子的适应度值记为fitnesskbest,并将fitnesskbest与gbest进行差值比较:当比较得出fitnesskbest>gbest时,gbest=fitnesskbest,且将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171
更新为当前时间适应度值最大的粒子的位置,其中gbest为当前时刻的全局极值,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172
为当前时刻的群体最优位置。 
步骤Ⅱ-4、判断是否满足迭代终止条件:当满足迭代终止条件时,完成参数组合优化过程;否则,根据粒子中群优化算法更新得出下一时刻各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并返回步骤Ⅱ-3。 
步骤Ⅱ-4中迭代终止条件为当前迭代次数t达到预先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Imax或者Δg≤e,其中Δg=|gbest-gmax|,式中为gbest当前时刻的全局极值,gmax为原先设定的目标适应度值,e为正数且其为预先设定的偏差值。 
本实施例中,最大迭代次数Imax=30。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将最大迭代次数Imax在20~200之间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步骤Ⅱ-1中进行粒子群初始化时,粒子(ak,bk,ck,dk)中(ak,ck)为第k个粒子的初始速度矢量,(bk,dk)为第k个粒子的初始位置。 
步骤Ⅱ-4中根据粒子中群优化算法更新得出下一时刻各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时,所有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的更新方法均相同;其中,对下一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和位置进行更新时,先根据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矢量、位置和个体极值Pbestk以及全局极值,计算得出下一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矢量,并根据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位置和计算得出的下一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矢量计算得出下一时刻第k个粒子的位置。 
并且,步骤Ⅱ-4中对下一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和位置进行更新时,根据 v k t + 1 = &omega; v k t + c 1 r 1 ( g kbest t - x k t ) + c 2 r 2 ( g gbest t - x k t ) - - - ( 4 ) 和公式 x k t + 1 = x k t + v k t + 1 - - - ( 5 ) 计算得出下一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矢量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175
和位置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176
公式(4)和(5)中为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位置,公式(4)中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178
为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 度矢量,c1和c2均为加速度系数且c1+c2=4,r1和r2为[0,1]之间的均匀分布的随机数;ω为惯性权重且其随迭代次数的增加线性减小, 
Figure BDA0000463603580000181
式中ωmax和ωmin分别为预先设定的惯性权重最大值和最小值,t为当前迭代次数,Imax为预先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 
本实施例中,ωmax=0.9,ωmin=0.4,c1=c2=2。 
本实施例中,步骤Ⅱ-1中进行粒子群初始化之前,需先对ak、bk、ck和dk的搜索范围进行确定,其中步骤Ⅰ中所述待分割图像的像素点灰度最小值为gmin且其最小值为gmax;像素点(m,n)的邻域大小为d×d个像素点且其邻域的平均灰度最小值smin且其平均灰度最大值smax,则ak、bk、ck和dk的搜索范围如下:ak=gmin、…、gmax-1,bk=gmin+1、…、gmax,ck=smin、…、smax-1,dk=smin+1、…、smax。也就是说,ak、bk、ck和dk分别为上述搜索范围内的一个随机取值。 
本实施例中,d=5。 
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对d的取值大小进行相应调整。 
步骤Ⅲ、图像分割:所述处理器利用步骤Ⅱ中优化后的模糊参数组合,并按照基于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图像分割方法对所述待分割图像中的各像素点进行分类,并相应完成图像分割过程,获得分割后的目标图像。 
本实施例中,获得优化后的模糊参数组合为(a,b,c,d)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对像素进行分类:其中当μo(i,j)≥0.5时,将此类像素点划分为目标区域,否则划分为背景区域,详见图3。图3中,μo(i,j)≥0.5所在的方格即表示为图像分割后的目标区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图像增强:通过处理器且采用基于模糊逻辑的图像增强方法,对需处理图像进行增强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ⅰ、由图像域变换到模糊域:根据隶属度函数 &mu; gh = T ( x gh ) = x gh / X T x gh &le; X T x gh / X max x gh > X T - - - ( 7 ) , 将需处理图像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均映射成模糊集的模糊隶属度,并相应获得需处理图像的模糊集;式中xgh为所述待增强图像中任一像素点(g,h)的灰度值,XT为采用基于模糊逻辑的图像增强方法对需处理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时所选取的灰度阈值,Xmax为需处理图像的最大灰度值;所述需处理图像为大小为M×N个像素点的数字图像;
步骤ⅱ、在模糊域利用模糊增强算子进行模糊增强处理:所采用的模糊增强算子为μ'gh=Irgh)=Ir(Ir-1μgh),式中r为迭代次数且其为正整数,r=1、2、…;其中 I 1 ( &mu; gh ) = &mu; gh 2 / &mu; c 0 &le; &mu; gh &le; &mu; c 1 - ( 1 - &mu; gh ) 2 / ( 1 - &mu; c ) &mu; c &le; &mu; gh &le; 1 , 式中μc=T(XC),其中XC为渡越点且XC=XT
步骤ⅲ、由模糊域逆变换到图像域:根据公式将模糊增强处理后得到的μ′gh进行逆变换,获得增强处理后数字图像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并获得增强处理后的数字图像;
步骤二、图像分割:所述处理器调用图像分割处理模块,且按照基于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图像分割方法对步骤一中增强处理后的数字图像即待分割图像进行分割。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按照基于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图像分割方法对待分割图像进行分割,过程如下:
步骤Ⅰ、二维直方图建立:采用所述处理器建立所述待分割图像的关于像素点灰度值与邻域平均灰度值的二维直方图;该二维直方图中任一点记为(i,j),其中i为该二维直方图的横坐标值且其为所述待分割图像中任一像素点(m,n)的灰度值,j为该二维直方图的纵坐标值且其为该像素点(m,n)的邻域平均灰度值;所建立二维直方图中任一点(i,j)发生的频数记为C(i,j),且点(i,j)发生的频率记为h(i,j),其中
Figure FDA0000463603570000021
步骤Ⅱ、模糊参数组合优化:所述处理器调用模糊参数组合优化模块,且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基于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图像分割方法所用的模糊参数组合进行优化,并获得优化后的模糊参数组合;
本步骤中,对模糊参数组合进行优化之前,先根据步骤Ⅰ中所建立的二维直方图,计算得出对所述待分割图像进行分割时的二维模糊熵的函数关系式,并将计算得出的二维模糊熵的函数关系式作为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糊参数组合进行优化时的适应度函数;
步骤Ⅲ、图像分割:所述处理器利用步骤Ⅱ中优化后的模糊参数组合,并按照基于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图像分割方法对所述待分割图像中的各像素点进行分类,并相应完成图像分割过程,获得分割后的目标图像。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ⅰ中由图像域变换到模糊域之前,先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灰度阈值XT进行选取。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灰度阈值XT进行选取之前,先从所述待增强图像的灰度变化范围中找出像素点数量为0的所有灰度值,并采用所述处理器将找出的所有灰度值均标记为免计算灰度值;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灰度阈值XT进行选取时,对所述待增强图像的灰度变化范围中除所述免计算灰度值之外的其它灰度值作为阈值时的类间方差值进行计算,并从计算得出的类间方差值找出最大类间方差值,所找出最大类间方差值对应的灰度值便为灰度阈值XT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ⅱ中进行模糊增强处理之前,先采用低通滤波方法对步骤ⅰ中所获得的需处理图像的模糊集进行平滑处理;实际进行低通滤波处理时,所采用的滤波算子为 1 16 1 2 1 2 4 2 1 2 1 .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Ⅰ中所述待分割图像由目标图像O和背景图像P组成;其中目标图像O的隶属度函数为μo(i,j)=μox(i;a,b)μoy(j;c,d)(1);背景图像P的隶属度函数μb(i,j)=μbx(i;a,b)μoy(j;c,d)+μox(i;a,b)μby(j;c,d)+μbx(i;a,b)μby(j;c,d)  (2);
式(1)和(2)中,μox(i;a,b)和μoy(j;c,d)均为目标图像O的一维隶属度函数且二者均为S函数,μbx(i;a,b)和μby(j;c,d)均为背景图像P的一维隶属度函数且二者均为S函数,μbx(i;a,b)=1-μox(i;a,b),μby(j;c,d)=1-μoy(j;c,d),其中a、b、c和d均为对目标图像O和背景图像P的一维隶属度函数形状进行控制的参数;
步骤Ⅱ中对二维模糊熵的函数关系式进行计算时,先根据步骤Ⅰ中所建立的二维直方图,对所述待分割图像的像素点灰度值的最小值gmin和最大值gmax以及邻域平均灰度值的最小值smin和最大值smax分别进行确定;
步骤Ⅱ中计算得出的二维模糊熵的函数关系式为:
H ( P ) = - &Sigma; i = g min g max &Sigma; j = s min s max &mu; o ( i , j ) h ij p ( O ) exp ( 1 - log &mu; o ( i , j ) h ij p ( O ) ) - &Sigma; i = g min g max &Sigma; j = s min s max &mu; b ( i , j ) h ij p ( B ) exp ( 1 - log &mu; b ( i , j ) h ij p ( B ) ) - - - ( 3 ) , 式(3)中 p ( O ) = &Sigma; i = g min g max &Sigma; j = s min s max &mu; o ( i , j , ) h ij , p ( B ) = &Sigma; i = g min g max &Sigma; j = s min s max &mu; b ( i , j , ) h ij , 其中h(i,j)为步骤Ⅰ中所述的点(i,j)发生的频率;
步骤Ⅱ中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糊参数组合进行优化时,所优化的模糊参数组合为(a,b,c,d)。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Ⅱ中进行二维模糊划分最大熵的参数组合优化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Ⅱ-1、粒子群初始化:将参数组合的一个取值作为一个粒子,并将多个粒子组成一个初始化的粒子群;记作(ak,bk,ck,dk),其中k为正整数且其k=1、2、3、~、K,其中K为正整数且其为所述粒子群中所包含粒子的数量,ak为参数a的一个随机取值,bk为参数b的一个随机取值,ck为参数c的一个随机取值,dk为参数d的一个随机取值,ak<bk且ck<dk
步骤Ⅱ-2、适应度函数确定:
H ( P ) = - &Sigma; i = g min g max &Sigma; j = s min s max &mu; o ( i , j ) h ij p ( O ) exp ( 1 - log &mu; o ( i , j ) h ij p ( O ) ) - &Sigma; i = g min g max &Sigma; j = s min s max &mu; b ( i , j ) h ij p ( B ) exp ( 1 - log &mu; b ( i , j ) h ij p ( B ) ) (3),作为适应度函数;
步骤Ⅱ-3、粒子适应度评价:对当前时刻所有粒子的适应度分别进行评价,且所有粒子的适应度评价方法均相同;其中,对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适应度进行评价时,先根据步骤Ⅱ-2中所确定的适应度函数计算得出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适应度值并记作fitnessk,并将计算得出的fitnessk与Pbestk进行差值比较:当比较得出fitnessk>Pbestk时,Pbestk=fitnessk,并将
Figure FDA0000463603570000042
更新为当前时间第k个粒子的位置,其中Pbestk为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所达到的最大适应度值且其为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个体极值,
Figure FDA0000463603570000043
为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个体最优位置;其中,t为当前迭代次数且其为正整数;
待根据步骤Ⅱ-2中所确定的适应度函数将当前时刻所有粒子的适应度值均计算完成后,将当前时刻适应度值最大的粒子的适应度值记为fitnesskbest,并将fitnesskbest与gbest进行差值比较:当比较得出fitnesskbest>gbest时,gbest=fitnesskbest,且将更新为当前时间适应度值最大的粒子的位置,其中gbest为当前时刻的全局极值,为当前时刻的群体最优位置;
步骤Ⅱ-4、判断是否满足迭代终止条件:当满足迭代终止条件时,完成参数组合优化过程;否则,根据粒子中群优化算法更新得出下一时刻各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并返回步骤Ⅱ-3;
步骤Ⅱ-4中迭代终止条件为当前迭代次数t达到预先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Imax或者Δg≤e,其中Δg=|gbest-gmax|,式中为gbest当前时刻的全局极值,gmax为原先设定的目标适应度值,e为正数且其为预先设定的偏差值。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Ⅱ-1中进行粒子群初始化时,粒子(ak,bk,ck,dk)中(ak,ck)为第k个粒子的初始速度矢量,(bk,dk)为第k个粒子的初始位置;
步骤Ⅱ-4中根据粒子中群优化算法更新得出下一时刻各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时,所有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的更新方法均相同;其中,对下一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和位置进行更新时,先根据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矢量、位置和个体极值Pbestk以及全局极值,计算得出下一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矢量,并根据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位置和计算得出的下一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矢量计算得出下一时刻第k个粒子的位置。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Ⅱ-4中对下一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和位置进行更新时,根据 v k t + 1 = &omega; v k t + c 1 r 1 ( g kbest t - x k t ) + c 2 r 2 ( g gbest t - x k t ) - - - ( 4 ) 和公式 x k t + 1 = x k t + v k t + 1 - - - ( 5 ) 计算得出下一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矢量
Figure FDA0000463603570000053
和位置
Figure FDA0000463603570000054
公式(4)和(5)中
Figure FDA0000463603570000055
为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位置,公式(4)中
Figure FDA0000463603570000056
为当前时刻第k个粒子的速度矢量,c1和c2均为加速度系数且c1+c2=4,r1和r2为[0,1]之间的均匀分布的随机数;ω为惯性权重且其随迭代次数的增加线性减小,式中ωmax和ωmin分别为预先设定的惯性权重最大值和最小值,t为当前迭代次数,Imax为预先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
CN201410042360.8A 2014-01-28 2014-01-28 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710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2360.8A CN103871029B (zh) 2014-01-28 2014-01-28 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2360.8A CN103871029B (zh) 2014-01-28 2014-01-28 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1029A true CN103871029A (zh) 2014-06-18
CN103871029B CN103871029B (zh) 2017-06-06

Family

ID=50909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236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71029B (zh) 2014-01-28 2014-01-28 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71029B (zh)

Cited B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3804A (zh) * 2014-12-12 2015-03-25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图像增强方法
CN104915933A (zh) * 2015-06-01 2015-09-16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apso-bp耦合算法的雾天图像增强方法
CN105654496A (zh) * 2016-01-08 2016-06-08 华北理工大学 基于视觉特性的仿生自适应模糊边缘检测方法
CN106023205A (zh) * 2016-05-23 2016-10-12 杭州健培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简化粒子群优化二维最大熵阈值的医学影像分割方法
CN106169081A (zh) * 2016-06-29 2016-11-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不同照度的图像分类及处理方法
CN106997582A (zh) * 2016-01-22 2017-08-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飞行时间三维传感器的运动模糊消除方法和设备
CN107492103A (zh) * 2017-07-05 2017-12-1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灰度阈值获取方法、图像分割方法
CN107507423A (zh) * 2017-09-21 2017-12-22 深圳市鑫汇达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交通监控系统
CN107633251A (zh) * 2017-09-28 2018-01-26 深圳市晟达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增强的车辆识别系统
CN107886485A (zh) * 2017-12-01 2018-04-0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基于Logistic隶属度函数的图像模糊增强方法及系统
CN107945199A (zh) * 2017-10-26 2018-04-2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基于蝙蝠算法和大津算法的红外图像分割方法及系统
CN108062508A (zh) * 2017-10-13 2018-05-22 西安科技大学 变电站复杂背景红外图像中设备的提取方法
CN108133481A (zh) * 2017-12-22 2018-06-08 必欧瀚生物技术(合肥)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荧光免疫层析试条成像系统的图像处理算法
CN108319966A (zh) * 2017-10-13 2018-07-24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变电站复杂背景红外图像中设备的识别分类方法
CN108510499A (zh) * 2018-02-08 2018-09-07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模糊集和Otsu的图像阈值分割方法及装置
CN109035166A (zh) * 2018-07-16 2018-12-18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巴中供电公司 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的电气设备红外图像增强方法
CN109146864A (zh) * 2018-08-10 2019-01-04 华侨大学 基于模糊熵的差分进化算法对乳腺图像进行分割的方法
CN109238238A (zh) * 2018-09-05 2019-01-18 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舞台表演者自动定位系统
CN109285171A (zh) * 2018-09-21 2019-01-29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绝缘子憎水性图像分割装置及方法
CN109584423A (zh) * 2018-12-13 2019-04-05 佛山单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开锁系统
CN109816608A (zh) * 2019-01-22 2019-05-2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噪声抑制的低照度图像自适应亮度增强方法
CN110400274A (zh) * 2019-07-19 2019-11-01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车载红外行人检测用红外图像增强方法
CN110996174A (zh) * 2019-12-19 2020-04-10 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画质增强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1882495A (zh) * 2020-07-05 2020-11-03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基于自定义模糊逻辑与gan的图像高光处理方法
CN112734780A (zh) * 2020-12-25 2021-04-30 哈尔滨市科佳通用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轨自动制动拉环装置拉环变形故障识别方法
CN113128511A (zh) * 2021-03-31 2021-07-16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焦炭组织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5294112A (zh) * 2022-09-30 2022-11-04 南通爱唯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竹席切割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6228804A (zh) * 2023-05-10 2023-06-06 山东省地质测绘院 一种基于图像分割的矿产资源识别方法
CN116563312A (zh) * 2023-07-11 2023-08-08 山东古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屏机显示图像分割方法
CN117152182A (zh) * 2023-10-31 2023-12-01 深圳市巨龙创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照度网络相机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152294A (zh) * 2023-10-31 2023-12-01 江西中科健康体检有限公司 一种ct图像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NYI LI ET AL: "Fuzzy entropy image segmentation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NATURAL SCIENCE》 *
P. WANG ET AL: "The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for vision inspecting instrument of steel ball surface defect",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
姜桃 等: "自适应图像模糊增强快速算法", 《计算机工程》 *
孙越泓: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张薇薇 等: "基于最大熵和粒子群优化的红外图像分割", 《电子器件》 *

Cited B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3804A (zh) * 2014-12-12 2015-03-25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图像增强方法
CN104463804B (zh) * 2014-12-12 2017-04-12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图像增强方法
CN104915933A (zh) * 2015-06-01 2015-09-16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apso-bp耦合算法的雾天图像增强方法
CN104915933B (zh) * 2015-06-01 2019-04-05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apso-bp耦合算法的雾天图像增强方法
CN105654496A (zh) * 2016-01-08 2016-06-08 华北理工大学 基于视觉特性的仿生自适应模糊边缘检测方法
CN105654496B (zh) * 2016-01-08 2018-06-29 华北理工大学 基于视觉特性的仿生自适应模糊边缘检测方法
CN106997582A (zh) * 2016-01-22 2017-08-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飞行时间三维传感器的运动模糊消除方法和设备
CN106023205A (zh) * 2016-05-23 2016-10-12 杭州健培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简化粒子群优化二维最大熵阈值的医学影像分割方法
CN106169081B (zh) * 2016-06-29 2019-07-0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不同照度的图像分类及处理方法
CN106169081A (zh) * 2016-06-29 2016-11-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不同照度的图像分类及处理方法
CN107492103A (zh) * 2017-07-05 2017-12-1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灰度阈值获取方法、图像分割方法
CN107507423A (zh) * 2017-09-21 2017-12-22 深圳市鑫汇达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交通监控系统
CN107633251A (zh) * 2017-09-28 2018-01-26 深圳市晟达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增强的车辆识别系统
CN108062508A (zh) * 2017-10-13 2018-05-22 西安科技大学 变电站复杂背景红外图像中设备的提取方法
CN108319966A (zh) * 2017-10-13 2018-07-24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变电站复杂背景红外图像中设备的识别分类方法
CN108319966B (zh) * 2017-10-13 2019-08-09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变电站复杂背景红外图像中设备的识别分类方法
CN107945199A (zh) * 2017-10-26 2018-04-2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基于蝙蝠算法和大津算法的红外图像分割方法及系统
CN107886485A (zh) * 2017-12-01 2018-04-0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基于Logistic隶属度函数的图像模糊增强方法及系统
CN108133481A (zh) * 2017-12-22 2018-06-08 必欧瀚生物技术(合肥)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荧光免疫层析试条成像系统的图像处理算法
CN108510499A (zh) * 2018-02-08 2018-09-07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模糊集和Otsu的图像阈值分割方法及装置
CN108510499B (zh) * 2018-02-08 2021-10-15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模糊集和Otsu的图像阈值分割方法及装置
CN109035166A (zh) * 2018-07-16 2018-12-18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巴中供电公司 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的电气设备红外图像增强方法
CN109146864A (zh) * 2018-08-10 2019-01-04 华侨大学 基于模糊熵的差分进化算法对乳腺图像进行分割的方法
CN109238238A (zh) * 2018-09-05 2019-01-18 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舞台表演者自动定位系统
CN109238238B (zh) * 2018-09-05 2020-12-11 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舞台表演者自动定位系统
CN109285171A (zh) * 2018-09-21 2019-01-29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绝缘子憎水性图像分割装置及方法
CN109584423A (zh) * 2018-12-13 2019-04-05 佛山单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开锁系统
CN109816608A (zh) * 2019-01-22 2019-05-2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噪声抑制的低照度图像自适应亮度增强方法
CN109816608B (zh) * 2019-01-22 2020-09-1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噪声抑制的低照度图像自适应亮度增强方法
CN110400274A (zh) * 2019-07-19 2019-11-01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车载红外行人检测用红外图像增强方法
CN110400274B (zh) * 2019-07-19 2022-02-15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车载红外行人检测用红外图像增强方法
CN110996174A (zh) * 2019-12-19 2020-04-10 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画质增强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1882495A (zh) * 2020-07-05 2020-11-03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基于自定义模糊逻辑与gan的图像高光处理方法
CN112734780A (zh) * 2020-12-25 2021-04-30 哈尔滨市科佳通用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轨自动制动拉环装置拉环变形故障识别方法
CN112734780B (zh) * 2020-12-25 2021-09-14 哈尔滨市科佳通用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轨自动制动拉环装置拉环变形故障识别方法
CN113128511A (zh) * 2021-03-31 2021-07-16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焦炭组织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3128511B (zh) * 2021-03-31 2023-07-25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焦炭组织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5294112A (zh) * 2022-09-30 2022-11-04 南通爱唯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竹席切割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5294112B (zh) * 2022-09-30 2023-04-14 南通爱唯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竹席切割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6228804A (zh) * 2023-05-10 2023-06-06 山东省地质测绘院 一种基于图像分割的矿产资源识别方法
CN116563312A (zh) * 2023-07-11 2023-08-08 山东古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屏机显示图像分割方法
CN116563312B (zh) * 2023-07-11 2023-09-12 山东古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屏机显示图像分割方法
CN117152182A (zh) * 2023-10-31 2023-12-01 深圳市巨龙创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照度网络相机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152294A (zh) * 2023-10-31 2023-12-01 江西中科健康体检有限公司 一种ct图像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52182B (zh) * 2023-10-31 2024-02-20 深圳市巨龙创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照度网络相机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1029B (zh) 2017-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1029A (zh) 一种图像增强及分割方法
CN103942557A (zh) 一种煤矿井下图像预处理方法
US10885437B2 (en) Security system using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with pruned filters
CN103886344B (zh) 一种图像型火灾火焰识别方法
Deng et al. Entropy-based window selection for detecting dim and small infrared targets
EP3614308A1 (en) Joint deep learning for land cover and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CN111723693B (zh) 一种基于小样本学习的人群计数方法
CN102722883B (zh) 一种具有空间自适应性的极化sar图像分割方法
CN108038846A (zh) 基于多层卷积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设备图像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8596213A (zh)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及系统
Ahmad et al. Intelligent ammunition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us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104050478A (zh) 烟雾检测方法与系统
CN102855633A (zh) 一种具有抗噪性的快速模糊聚类数字图像分割方法
CN103366184B (zh) 基于混合分类器的极化sar数据分类方法及系统
Tan et al. Vehicle detection in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s based on deep learning
Deng et al.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based on the self-information map
Cao et al. Fast target detection method for high-resolution SAR images based on variance weighted information entropy
CN107944354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检测方法
Akbarizadeh Segmentation of SAR satellite images using cellular learning automata and adaptive chains
Gao et al. An iterative thresholding segmentation model using a modified 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
Der et al. Probe-based 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 in infrared imagery
CN110751667B (zh)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CN104463104A (zh) 一种静态车辆目标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
Qiu et al. A pixel-level local contrast measure for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Unal et al. Towards robust 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s through adversarial test set gen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