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0015A - 一种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0015A
CN103870015A CN201410104547.6A CN201410104547A CN103870015A CN 103870015 A CN103870015 A CN 103870015A CN 201410104547 A CN201410104547 A CN 201410104547A CN 103870015 A CN103870015 A CN 103870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layer
ductile layers
layer
touch screen
duct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045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奕
吕岳敏
林钢
詹前贤
崔卫星
郑清交
林伟浩
欧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045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700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70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00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母板上形成具有触摸感应功能的电路层;在电路层上涂布一层聚合物韧性层并进行固化,韧性层与电路层的粘合力大于电路层与母板的结合力;使韧性层与母板分离,电路层被粘附至韧性层上;在保护片或韧性层上设置第一胶层;将韧性层贴在保护片上,电路层、保护片、韧性层构成电容触摸屏。通过韧性层将电路层从母板上转移出来,最后贴附到保护片上,韧性层既起到电路层的连结作用,又起到电路层的转移作用。防止电路层发生断裂,从而避免电路层与母板分离过程中出现的断线故障,提高了触摸屏成品的良率,降低制造成本;保护片可以采用平面,也可以采用曲面,使得电容触摸屏能够制作为曲面形状。

Description

一种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结构一般包括一层具有电容触摸感应功能的电路层以及一保护片,电路层一般包括透明导电膜、金属膜等具有小于1μm厚度的导电膜层,其设置在保护片内侧,使得手指触碰在保护片外侧时,电路层能够通过电容感应原理探测到手指的触碰动作。
目前,有人提出单片式电容触摸屏的结构方案,单片式电容触摸屏的电路层直接制作在保护片(如强化玻璃镜片)的内表面,由此其整体厚度主要仅体现在保护片上,从而可以达到减少触摸屏整体厚度的目的。然而,在目前的单片式电容触摸屏中,电路层需要采用镀膜、光刻等方法,在平整的面板上加工,由此,这种电容触摸屏只能设计为平面,而无法制作为曲面的,随着采用触摸屏的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的设计越来越多样化,这种平面的电容触摸屏越来越难以满足这些电子产品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这种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其特征为,包括如下步骤:
(1)在一母板上形成具有触摸感应功能的电路层;
(2)在电路层上涂布一层聚合物韧性层并进行固化,韧性层与电路层的粘合力大于电路层与母板的结合力;
(3)使韧性层与母板分离,电路层被粘附至韧性层上;
(4)采用保护片,在保护片或韧性层上设置第一胶层;
(5)将韧性层贴在保护片上,使得电路层通过韧性层、第一胶层与保护片相互贴紧,电路层、保护片、韧性层一起构成电容触摸屏。
通过韧性层将电路层从母板上转移出来,最后贴附到保护片上,韧性层既起到电路层的连结作用,又起到电路层的转移作用。在将电路层从母板转移到保护片的过程中,韧性层除了可以起到将电路层与母板分离的作用之外,还可以防止其电路发生断裂,从而避免电路层与母板分离过程中出现的断线故障,提高了触摸屏成品的良率,降低制造成本;由于韧性层起到电路层的连结作用,因此,韧性层可以看作电路层的第一支撑层,由于韧性层柔软、易变形等特点,可以贴附到多种形状的保护片上,保护片不仅可以采用平面的,也可以采用曲面的,使得电容触摸屏能够制作为曲面形状;韧性层与第一胶层的整体厚度可以控制在0.3mm以下,由此保证触摸屏具有足够的轻薄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韧性层为PET膜,韧性层的厚度为0.05-0.2m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韧性层为TAC膜,韧性层的厚度为0.05-0.2mm。
PET膜与TAC膜都为透光性良好的光学聚合物材料,由此不会影响触摸屏的透明度,将其厚度设置为0.05-0.2mm,使其具有足够的韧性,能够将电路层粘附出母板而不至于本身发生断裂。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韧性层为聚酰亚胺膜,韧性层的厚度为0.01-0.05mm。聚酰亚胺膜具有良好的韧性,将其厚度设置为0.01-0.05mm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韧性,且具有足够的透光率,并可以进一步减少触摸屏的整体厚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电路层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在母板上形成第一透明导电膜,并将第一透明导电膜图形化为连接桥;
(2)在母板上形成绝缘层,并将绝缘层图形化为覆盖在连接桥上的绝缘块;
(3)在母板上形成第二透明导电膜,并将第二透明导电膜图形化为感应电极;
(4)在母板上形成金属层,并将金属层图形化为触摸屏的周边线路。
上述第一透明导电膜、第二透明导电膜一般为ITO膜。当电路层被贴附至于保护片上时,金属层处于最内层,因此金属层不容易被氧化,而处于外层的第二透明导电膜可以充当触摸屏与外部电路的接触,形成相应的外接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电路层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在母板上形成第一银纳米线导电膜,以形成电路层的第一感应电极,第一银纳米线导电膜由线状纳米银在胶材中分散而成;
(2)在第一银纳米线导电膜形成绝缘层;
(3)在绝缘层上形成第二银纳米线导电膜,以形成电路层的第一感应电极,第二银纳米线导电膜由线状纳米银在胶材中分散而成;
(4)制作周边线路层。
第一银纳米线导电膜和第二银纳米线导电膜都由线状纳米银在胶材中分散而成,这种材料可以通过印刷或曝光显影形成所需的感应电极图案,确保韧性层与母板分离之后,电路层即使被拉伸,也不容易发生断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电路层包括指纹扫描电路,指纹扫描电路包括由第三银纳米线导电膜图形化而成的多个微电极所构成的指纹探测矩阵,每个微电极的尺寸均小于50μm,每个微电极均包含多条纳米银线,各个纳米银线杂乱分布,每个纳米银线的末端均构成电位探针,电位探针能够根据电容原理探测到指纹电位的。一般来说,纳米银线的平均长度为5μm,微小电极的尺寸小于50μm,由此,在每个微电极中的各个纳米银线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不均匀地分布(即是各个纳米银线杂乱分布),每个纳米银线的末端都构成电位探针,使得可以根据电容原理探测到指纹的电位。通过在触摸屏上设置指纹扫描电路,实现指纹识别,起到加密作用,省去手持式设备的屏幕加密系统,而且加密效果更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在将电路层从母板转移到保护片的过程中,韧性层除了可以起到将电路层与母板分离的作用之外,还可以防止其电路发生断裂,从而避免电路层与母板分离过程中出现的断线故障,提高了触摸屏成品的良率,降低制造成本;由于韧性层起到电路层的连结作用,因此,韧性层可以看作电路层的第一支撑层,由于韧性层柔软、易变形等特点,可以贴附到多种形状的保护片上,保护片不仅可以采用平面的,也可以采用曲面的,使得电容触摸屏能够制作为曲面形状;韧性层与第一胶层的整体厚度可以控制在0.3mm以下,由此保证触摸屏具有足够的轻薄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整体制作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电路层的制作方法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电路层的制作方法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最终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电路层的制作方法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最终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指纹探测矩阵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各个微电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这种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一母板1上形成具有触摸感应功能的电路层2;
(2)在电路层2上涂布一层聚合物韧性层3并进行固化,韧性层3与电路层2的粘合力大于电路层3与母板1的结合力;
(3)使韧性层3与母板1分离,电路层2被粘附至韧性层3上;
(4)采用保护片4,在保护片4(或韧性层3)上设置第一胶层5;
(5)将韧性层3贴在保护片4上,使得电路层2通过韧性层3、第一胶层5与保护片4相互贴紧,电路层2、保护片4、韧性层3一起构成电容触摸屏。
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电路层2的制作包括如下步骤:
(1)在母板201上形成第一透明导电膜202,并将第一透明导电膜202图形化为连接桥203;
(2)在母板201上形成绝缘层204,并将绝缘层204图形化为覆盖在连接桥203上的绝缘块205;
(3)在母板201上形成第二透明导电膜206,并将第二透明导电膜206图形化为感应电极207;
(4)在母板201上形成金属层208,并将金属层208图形化为触摸屏的周边线路209。
通过上述方法制造后的电容触摸屏如图4所示。
上述韧性层可以为PET膜,韧性层的厚度为0.05-0.2mm;韧性层也可以为TAC膜,韧性层的厚度为0.05-0.2mm;韧性层还可以为聚酰亚胺膜,韧性层的厚度为0.01-0.05mm。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在其他部分均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情况下,其区别在于电路层的制作包括如下步骤:
(1)在母板201′上形成第一银纳米线导电膜202′,以形成电路层2′的第一感应电极,第一银纳米线导电膜202′由线状纳米银在胶材中分散而成;
(2)在第一银纳米线导电膜202′形成绝缘层204′;
(3)在绝缘层204′上形成第二银纳米线导电膜206′,以形成电路层2′的第一感应电极,第二银纳米线导电膜206′由线状纳米银在胶材中分散而成;
(4)制作周边线路层209′。
通过上述方法制造后的电容触摸屏如图6所示。
实施例三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其他部分均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相同的情况下,其区别在于电路层包括指纹扫描电路,指纹扫描电路包括由第三银纳米线导电膜图形化而成的多个微电极10所构成的指纹探测矩阵11,每个微电极10的尺寸均小于50μm,每个微电极10均包含多条纳米银线12,各个纳米银线12杂乱分布,每个纳米银线12的末端均构成电位探针13,电位探针13能够根据电容原理探测到指纹电位的。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其特征为,包括如下步骤:
(1)在一母板上形成具有触摸感应功能的电路层;
(2)在电路层上涂布一层聚合物韧性层并进行固化,韧性层与电路层的粘合力大于电路层与母板的结合力;
(3)使韧性层与母板分离,电路层被粘附至韧性层上;
(4)采用保护片,在保护片或韧性层上设置第一胶层;
(5)将韧性层贴在保护片上,使得电路层通过韧性层、第一胶层与保护片相互贴紧,电路层、保护片、韧性层一起构成电容触摸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韧性层为PET膜,韧性层的厚度为0.05-0.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韧性层为TAC膜,韧性层的厚度为0.05-0.2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韧性层为聚酰亚胺膜,韧性层的厚度为0.01-0.0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电路层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在母板上形成第一透明导电膜,并将第一透明导电膜图形化为连接桥;
(2)在母板上形成绝缘层,并将绝缘层图形化为覆盖在连接桥上的绝缘块;
(3)在母板上形成第二透明导电膜,并将第二透明导电膜图形化为感应电极;
(4)在母板上形成金属层,并将金属层图形化为触摸屏的周边线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电路层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在母板上形成第一银纳米线导电膜,以形成电路层的第一感应电极,第一银纳米线导电膜由线状纳米银在胶材中分散而成;
(2)在第一银纳米线导电膜形成绝缘层;
(3)在绝缘层上形成第二银纳米线导电膜,以形成电路层的第一感应电极,第二银纳米线导电膜由线状纳米银在胶材中分散而成;
(4)制作周边线路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电路层包括指纹扫描电路,指纹扫描电路包括由第三银纳米线导电膜图形化而成的多个微电极所构成的指纹探测矩阵,每个微电极的尺寸均小于50μm,每个微电极均包含多条纳米银线,各个纳米银线杂乱分布,每个纳米银线的末端均构成电位探针,电位探针能够根据电容原理探测到指纹电位的。
CN201410104547.6A 2014-03-20 2014-03-20 一种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38700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4547.6A CN103870015A (zh) 2014-03-20 2014-03-20 一种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4547.6A CN103870015A (zh) 2014-03-20 2014-03-20 一种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0015A true CN103870015A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08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04547.6A Pending CN103870015A (zh) 2014-03-20 2014-03-20 一种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7001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4444A (zh) * 2015-08-24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WO2023197364A1 (zh) * 2022-04-12 2023-10-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4706A (zh) * 1999-08-12 2001-02-21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指纹读取器件及其方法
US20090146669A1 (en) * 2007-12-06 2009-06-11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Capacitive Fingerprint Sensor and the Panel Thereof
CN101676845A (zh) * 2008-09-17 2010-03-24 苹果公司 转移薄膜至基板的方法
CN102968200A (zh) * 2011-09-01 2013-03-1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镜片触控装置及其制程方法
CN203084688U (zh) * 2013-01-10 2013-07-2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3309538A (zh) * 2013-06-19 2013-09-18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4706A (zh) * 1999-08-12 2001-02-21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指纹读取器件及其方法
US20090146669A1 (en) * 2007-12-06 2009-06-11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Capacitive Fingerprint Sensor and the Panel Thereof
CN101676845A (zh) * 2008-09-17 2010-03-24 苹果公司 转移薄膜至基板的方法
CN102968200A (zh) * 2011-09-01 2013-03-1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镜片触控装置及其制程方法
CN203084688U (zh) * 2013-01-10 2013-07-2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3309538A (zh) * 2013-06-19 2013-09-18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4444A (zh) * 2015-08-24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WO2023197364A1 (zh) * 2022-04-12 2023-10-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29490B1 (ko) 윈도우 패널 일체형 정전용량방식 터치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6126001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06603B (zh) 触摸屏面板和包括该触摸屏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2629177B (zh) 电容式触摸屏及制作方法
CN102279682B (zh) 新型电容式触摸屏的制造方法
US9638948B2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329609B (zh) 具触控按键的触控面板
TW201137688A (en) Slim type touch device
CN103092391A (zh) 触控显示器、触控面板与其制造方法
CN202615358U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JP2013214173A (ja) 静電容量方式のフィルムセンサーとこれを用いたセンサ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バーモジュール
TWI671667B (zh) 輸入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輸入裝置
CN105426007A (zh) On-cell触控显示屏及便携式电子产品
CN104793773A (zh) 触摸液晶屏、触摸屏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US9362060B2 (en) Touch electrode device
CN106201040A (zh) 触摸屏、显示装置及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CN103870015A (zh) 一种电容触摸屏制造方法
CN207458013U (zh) 触控薄膜、触控组件、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204480204U (zh) 内嵌式触摸显示屏模组
CN103870086A (zh) 一种电容触摸屏的制造方法
CN103543889B (zh) 单层电容式触摸屏制作方法
CN103092396A (zh) 触屏面板
JP2015041130A (ja)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
CN203773526U (zh) 一种圆形的投射电容式触摸屏
CN105334992B (zh) 触控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