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9866A - 栅极驱动电路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及参考电压产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栅极驱动电路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及参考电压产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9866A
CN103869866A CN201310055451.0A CN201310055451A CN103869866A CN 103869866 A CN103869866 A CN 103869866A CN 201310055451 A CN201310055451 A CN 201310055451A CN 103869866 A CN103869866 A CN 103869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voltage
datum
voltage
unit
control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54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69866B (zh
Inventor
陈威蓉
林声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PI Semiconduc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PI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PI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UPI Semiconduc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69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9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69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98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96Generation of voltages supplied to electrode drive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3/00Non-retroactive 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variables by using an uncontrolled element, or an uncontrolled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uch element or such combination having self-regulating properties
    • G05F3/02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3/08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 G05F3/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 G05F3/1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3/00Non-retroactive 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variables by using an uncontrolled element, or an uncontrolled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uch element or such combination having self-regulating properties
    • G05F3/02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3/08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 G05F3/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 G05F3/1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05F3/2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diode- transistor combinations
    • G05F3/24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diode- transistor combinations wherein the transistors are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only
    • G05F3/242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diode- transistor combinations wherein the transistors are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only with compensation for device parameters, e.g. channel width modulation, threshold voltage, processing, or external variations, e.g. temperature, loading, supply voltage
    • G05F3/245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diode- transistor combinations wherein the transistors are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only with compensation for device parameters, e.g. channel width modulation, threshold voltage, processing, or external variations, e.g. temperature, loading, supply voltage producing a voltage or current as a predetermined fun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4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41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及参考电压产生方法。所述参考电压产生器包括温度感测单元、电平控制单元、增益调整单元以及运算电路。温度感测单元反应于环境温度而产生温度感测电压。电平控制单元耦接温度感测单元,并反应于温度感测电压以提供差值信号。增益调整单元用以提供温度补偿增益与第一参考电平。增益调整单元依据控制指令来调整温度补偿增益与第一参考电平。运算电路耦接电平控制单元与增益调整单元,以反应温度补偿增益、第一参考电平及差值信号来提供参考电压。

Description

栅极驱动电路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及参考电压产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参考电压产生器及参考电压产生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电路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及参考电压产生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简化液晶显示面板的制程,进而降低成本,将驱动显示面板所用的栅极驱动电路(gate driver circuit)制作在显示面板的周边线路区上的技术已逐渐发展出来,此技术一般称为阵列基板行驱动技术(Gate Driver on Array,以下简称GOA),或称面板上栅极驱动电路(Gate in Panel,以下简称GIP)。应用此技术的液晶显示器由于不需要额外配置栅极驱动IC于显示面板周边,因此可提高面板的集成化程度,使得面板厚度可进一步降低。此外,应用此技术也可令液晶显示装置的制程步骤减少而降低成本。
一般利用GOA技术的显示面板上的栅极驱动电路是利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以下简称TFT)所制作而成,以取代原本由硅半导体元件制成的栅极驱动电路,但TFT元件制成的栅极驱动电路受到TFT元件特性的影响而在低温时表现不佳。目前各大面板厂解决上述低温情况的做法是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利用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参考电压产生器来产生栅极驱动电路所需的栅极驱动电压。其中,具温度补偿功能的电压产生器一般会通过热敏电阻及一般电阻所组成的等效电路来产生关联于环境温度的温度感测电压,并且根据温度感测电压来调整所产生的栅极驱动电压的电平,从而补偿栅极驱动电路在低温操作下的特性偏移。
然而,由于不同厂商所设计的栅极驱动电路通常会具有不同的工作电压与低温补偿电压,因此所需要的栅极驱动电压的特性曲线也不相同。当利用所述的方式来产生栅极驱动电压时,则必通过调整电压产生器的硬件参数,例如调整一般电阻的电阻值或者改变热敏电阻的规格等,才得以调整所输出的栅极驱动电压的特性曲线,因此相当的不便利。此外,在调整栅极驱动电压的特性曲线时,由于所需设定的硬件参数太多,容易造成补偿后的栅极驱动电压与理想上的设定有所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参考电压产生器及参考电压产生方法,其可通过电路的运算来调整栅极驱动电压的特性曲线。
本发明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参考电压产生器。所述参考电压产生器包括温度感测单元、电平控制单元、增益调整单元以及运算电路。温度感测单元反应于环境温度而产生温度感测电压。电平控制单元耦接温度感测单元。电平控制单元反应于温度感测电压以提供差值信号。增益调整单元用以提供温度补偿增益与第一参考电平。增益调整单元依据控制指令来调整温度补偿增益与第一参考电平。运算电路耦接电平控制单元与增益调整单元,以反应温度补偿增益、第一参考电平及差值信号来提供参考电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温度感测单元包括电流源、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热敏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耦接电流源。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耦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且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耦接接地电压。热敏电阻的第一端耦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且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耦接接地电压。热敏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并且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热敏电阻反应于流经的电流而建立温度感测电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上限温度时,参考电压位于第一参考电平,以及当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下限温度时,参考电压位于第二参考电平。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电阻值设定不受第一参考电平与第二参考电平影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考电压产生器还包括输出单元。输出单元耦接运算电路,用以对参考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据以产生栅极驱动电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差值信号包括差值电压,电平控制单元依据第一预设控制电平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限制温度感测电压的电压范围,并且计算受限的温度感测电压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的差值,据以产生差值电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增益调整单元包括第一数模转换单元、储存单元以及增益计算单元。第一数模转换单元用以接收控制指令,并且据以产生第一参考电平与第二参考电平。储存单元耦接第一数模转换单元,其中储存单元受控于控制指令而进行存取,并据以控制第一数模转换单元的操作。增益计算单元耦接第一数模转换单元,用以依据第一参考电平、第二参考电平、第一预设控制电平以及第二预设控制电平计算该温度补偿增益。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运算电路包括乘法单元以及加法单元。乘法单元耦接电平控制单元与增益计算单元,用以依据差值电压与温度补偿增益计算补偿电压。加法单元耦接第一数模转换单元与乘法单元,用以依据补偿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平计算参考电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差值信号包括数字差值信号,电平控制单元包括模数转换单元。模数转换单元耦接温度感测单元,依据第一预设控制电平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设定数字输出范围,并且基于数字输出范围将该温度感测电压转换为该数字差值信号。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增益调整单元包括第一数模转换单元以及储存单元。第一数模转换单元,用以接收控制指令,并且据以产生第一参考电平与第二参考电平。储存单元耦接第一数模转换单元,其中储存单元受控于控制指令而进行存取,并据以控制第一数模转换单元的操作。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运算电路包括第二数模转换单元。第二数模转换单元耦接第一数模转换单元与模数转换单元,依据第一参考电平与第二参考电平设定模拟输出范围,并且基于模拟输出范围将数字差值信号转换为参考电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增益调整单元经由数字双向传输接口接收控制指令。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压产生方法,适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电路,电压产生方法包括反应于环境温度而产生温度感测电压;反应于温度感测电压而提供差值信号;提供温度补偿增益与第一参考电平;依据控制指令调整温度补偿增益与第一参考电平;以及反应于温度补偿增益、第一参考电平及差值信号来提供参考电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差值信号包括差值电压,反应于温度感测电压而提供差值信号的步骤包括:依据第一预设控制电平、第二预设控制电平以及温度感测电压计算差值电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依据第一预设控制电平、第二预设控制电平以及温度感测电压计算该差值电压的步骤包括:依据第一预设控制电平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限制温度感测电压的电压范围;以及计算受限的温度感测电压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的差值,据以产生差值电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依据控制指令调整温度补偿增益与第一参考电平的步骤包括:依据控制指令产生第一参考电平与第二参考电平;以及依据第一参考电平、第二参考电平、第一预设控制电平以及第二预设控制电平计算温度补偿增益。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反应于温度补偿增益、第一参考电平及差值信号来提供参考电压的步骤包括:依据温度补偿增益与差值电压计算补偿电压;以及依据第一参考电平与补偿电压计算参考电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差值信号包括数字差值信号,反应于温度感测电压而提供差值信号的步骤包括:依据第一预设控制电平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设定数字输出范围,并且基于数字输出范围将温度感测电压转换为数字差值信号。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依据控制指令调整温度补偿增益与第一参考电平的步骤包括:依据控制指令产生第一参考电平与第二参考电平;以及依据第一参考电平与第二参考电平设定模拟输出范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反应于温度补偿增益、第一参考电平及差值信号来提供参考电压的步骤包括:基于模拟输出范围将数字差值信号转换为参考电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方法还包括:对参考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以产生栅极驱动电压。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参考电压产生器及电压产生方法。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可依据所接收的控制指令而动态地调整参考电压的限制范围。由于无须通过调整温度感测单元的电阻值来改变参考电压的限制范围,因此降低了电路设计上的可变性,使得所输出的参考电压更为精确,并且使得参考电压产生器更适于模块化的设计。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参考电压产生器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栅极驱动电压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参考电压产生器的示意图;
图2B~2E为依照图2A实施例的各个节点电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参考电压产生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参考电压产生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参考电压产生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参考电压产生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300:参考电压产生器;
110、210:温度感测单元;
120、220、320:电平控制单元;
130、230、330:增益调整单元;
140、240、340:运算电路;
232、324:数模转换单元;
234:增益计算单元;
242:乘法单元;
244:加法单元;
250:输出单元;
322:模数转换单元;
BC:升压电路;
Ccomp:补偿电容;
CMD:控制指令;
COM:比较器;
CS:电流源;
CV1:第一控制电平;
CV2:第二控制电平;
D:差值信号;
DC:分压电路;
GND:接地电压;
Gv:温度补偿增益;
I:电流;
MD:主控装置;
MTP:储存单元;
T:环境温度;
T1:下限温度;
T2:上限温度;
TR:预设温度区间;
R1:第一电阻;
R2:第二电阻;
Rcomp:补偿电阻;
RS1、RS2:分压电阻;
Req:等效电阻;
RNTC:热敏电阻;
S_D:数字差值信号;
S400~S420、S502~S514、S602~S612:步骤;
Vcomp:补偿电压;
Vd:差值电压;
VFB:反馈电压;
VGH:栅极驱动电压;
Vref:参考电压;
Vt、Vt’:温度感测电压;
VR1:第一参考电平;
VR2:第二参考电平;
VH:第一预设控制电平;
VL:第二预设控制电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参考电压产生器及参考电压产生方法。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可依据所接收的控制指令而动态地调整参考电压的限制范围。由于无须通过调整温度感测单元的电阻值来改变参考电压的限制范围,因此降低了电路设计上的可变性,使得所输出的参考电压更为精确,并且使得参考电压产生器更适于模块化的设计。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明了,以下特举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确实能够据以实施的范例。另外,凡可能之处,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标号的元件/构件/步骤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参考电压产生器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参考电压产生器100适于提供具有低温补偿的参考电压Vref,以供液晶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电路(未示出)使用,其中栅极驱动电路可依据参考电压Vref而产生具有低温补偿的栅极驱动电压(如VGH),从而补偿栅极驱动电路(特别是GIP)在低温操作状态下的特性偏移。图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栅极驱动电压的示意图。
请同时参照图1A与图1B,参考电压产生器100包括温度感测单元110、电平控制单元120、增益调整单元130以及运算电路140。温度感测单元110反应于环境温度T而产生温度感测电压Vt。电平控制单元120耦接温度感测单元110,且反应于温度感测电压Vt以提供差值信号D。
增益调整单元130用以提供温度补偿增益Gv与第一参考电平VR1,其中增益调整单元130依据控制指令CMD来调整温度补偿增益Gv与第一参考电平VR1。
运算电路140耦接电平控制单元120与增益调整单元130,以反应温度补偿增益Gv、第一参考电平VR1及差值信号D来提供参考电压Vref。因此,后端的输出单元(未示出)可对参考电压产生器100所输出的参考电压Vref进行升压或降压,并据以产生栅极驱动电压VGH。栅极驱动电压VGH会在预设温度区间TR内与环境温度T呈负相关,当环境温度T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区间TR的上限温度T2时,参考电压产生器100会将栅极驱动电压VGH限制于第一控制电平CV1,以及当环境温度T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区间TR的下限温度T1时,电平控制单元120则会将栅极驱动电压VGH限制于第二控制电平CV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电平CV1与第二控制电平CV2的大小是由增益调整单元130依据控制指令CMD而设定。更进一步地说,使用者可在外部的主控装置(例如个人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未示出)上利用应用程序选取特定的第一控制电平CV1与第二控制电平CV2的数值。主控装置会经由数字双向传输接口(例如I2C或USB等)而将对应的控制指令CMD发送至增益调整单元130,使得增益调整单元130可据以调整温度补偿增益Gv与第一参考电平VR1来设定第一控制电平CV1与第二控制电平CV2。
详细而言,由于制程或规格上的特性差异,不同的栅极驱动电路其正常操作所需的栅极驱动电压及低温补偿的栅极驱动电压的电压值皆不相同。因此,在一般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电压产生器中,其必须通过调整硬件规格(例如电阻值)来设定第一控制电平CV1与第二控制电平CV2的大小。对于设计者而言相当的不便利。
相较于传统的具有温度补偿的电压产生器,本实施例的参考电压产生器100可根据所接收的控制指令CMD而动态地设定第一控制电平CV1与第二控制电平CV2的大小,从而在不需要更动参考电压产生器100的硬件设定的情况下,提供符合各种不同规格的栅极驱动电路所需求的栅极驱动电压VGH。
图2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参考电压产生器的示意图。另外,在此同样以图1B所示出的栅极驱动电压VGH的示意图来说明。请同时参照图1B与图2A,参考电压产生器200包括温度感测单元210、电平控制单元220、增益调整单元230、运算电路240以及输出单元250。温度感测单元210包括电流源CS、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热敏电阻RNTC。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耦接电流源CS。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耦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且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耦接接地电压GND。热敏电阻RNTC的第一端耦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且热敏电阻RNTC的第二端耦接接地电压GND,其中热敏电阻RNTC具有负温度系数(亦即电阻值会与温度成反比)。根据所述架构,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热敏电阻RNTC会反应于流经的电流I而建立温度感测电压Vt,其中温度感测电压Vt的电压值会基于热敏电阻RNTC的电阻值变动而与温度呈负相关。
电平控制单元220用以依据第一预设控制电平VH、第二预设控制电平VL以及温度感测电压Vt计算差值电压Vd。在本实施例中,电平控制单元220会依据第一预设控制电平VH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VL而限制温度感测电压Vt的电压范围,并且计算受限的温度感测电压Vt’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VL的差值,据以产生差值电压Vd。
更进一步地说,使用者可依据欲补偿的预设温度区间TR而设定适当的第一预设控制电平VH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VL。根据所设定的第一预设控制电平VH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VL,使用者可调整温度感测单元210中的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以使温度感测电压Vt在环境温度T位于下限温度T1时对应于第一预设控制电平VH,并且在环境温度T位于上限温度T2时对应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VL。由于第一预设控制电平VH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VL经设定后即为一固定值,因此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在调整完成后,即不须再根据不同的控制电平而分别调整。换言之,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设定不会受到第一参考电平VR1(第一控制电平CV1)与第二参考电平VR2(第二控制电平CV2)的大小所影响。
举例而言,当温度感测单元210中的电流源CS提供50uA的定电流,第一预设控制电压VH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压VL分别设定为1.7V与1.2V,并且热敏电阻RNTC的规格为R25=10KΩ,B=3435。在预设温度区间TR为摄氏-10度至摄氏0度的情况下,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可如下表的设定:
RNTC(-10℃) RNTC(0℃) R1 R2
46366.44Ω 28736.18Ω 1058.22Ω 113775.15Ω
增益调整单元230包括数模转换单元232、增益计算单元234以及储存单元MTP。数模转换单元232用以接收数字形式的控制指令CMD,并且据以转换并产生第一参考电平VR1与第二参考电平VR2,其中第一参考电平VR1和第二参考电平VR2在本实施例中分别与第一控制电平CV1和第二控制电平CV2具有比例关系,以使得参考电压Vref在经由输出单元250进行对应的升/降压动作后,产生具有第一控制电平CV1和第二控制电平CV2的栅极驱动电压,使用者可利用主控装置MD发出控制指令CMD以使数模转换单元232据以产生第一参考电平VR1与第二参考电平VR2。或者,使用者可发出控制指令CMD来读取储存单元MTP,以使储存单元MTP发送相应的指令至数模转换单元232,以令数模转换单元232产生相应的第一参考电平VR1与第二参考电平VR2,本发明并不限定依据控制指令CMD产生第一参考电平V1与第二参考电平VR2的控制方式。
此外,所述的比例关系是为了配合电平控制单元220的电压操作范围而设定。举例来说,当第一控制电平CV1与第二控制电平CV2分别为20V与30V时,数模转换单元232可根据控制指令CMD而产生2V与3V的第一参考电平VR1与第二参考电平VR2,使得电平控制单元220可操作在较低的电压范围内。然而,此一比例关系可依据电路设计的需求而调整,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增益计算单元234耦接数模转换单元232,用以依据第一参考电平VR1、第二参考电平VR2、第一预设控制电平VH以及第二预设控制电平VL计算温度补偿增益Gv。更进一步地说,增益计算单元234可利用参考电平VR1与VR2的差值除以预设控制电平VL与VH的差值来计算温度补偿增益Gv,即Gv=(VR2-VR1)/(VH-VL)。由于第一预设控制电平VH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VL为预设的固定值,因此增益计算单元234会根据不同的第一参考电平VR1与第二参考电平VR2而计算出不同的温度补偿增益Gv。
运算电路240包括乘法单元242以及加法单元244。乘法单元242耦接电平控制单元220与增益计算单元234,用以依据差值电压Vd与温度补偿增益Gv计算补偿电压Vcomp。加法单元244耦接数模转换单元232与乘法单元242,用以依据补偿电压Vcomp与第一参考电平VR1而计算参考电压Vref。
输出单元250耦接加法单元244,用以依据参考电平VR1和VR2与控制电平CV1和CV2间的比例关系对参考电压Vref进行升压或降压,据以产生栅极驱动电压VGH。在本实施例中,输出单元250是以包括比较器COM、补偿电阻Rcomp与补偿电容Ccomp、升压(boost)电路BC以及分压电路DC的电路架构为例。其中,升压电路BC会依据所述的比例关系而将参考电压Vref升压至栅极驱动电压VGH的电平,并且通过分压电路DC与比较器COM的反馈电路架构,将栅极驱动电压VGH依据所述比例关系而经由分压电路DC降压,并输出为反馈电压VFB,使得比较器COM比较参考电压Vref与反馈电压VFB的电平以输出稳定的栅极驱动电压VGH。然而,输出单元250的电路架构仅为说明本实施例的据以实施的一范例,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图2B~2E为依照图2A实施例的各个节点电压的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2A~2E,在电平控制单元220接收到温度感测电压Vt后,电平控制单元220会将温度感测电压Vt限制在第一预设控制电平VH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VL之间。受限的温度感测电压Vt’的特性曲线会如图2B所示,其中温度感测电压Vt’在环境温度T低于下限温度T1时会被限制于第一预设控制电平VH,在环境温度T高于上限温度T2时会被限制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VL。
其后,电平控制单元220计算温度感测电压Vt’与第二控制电平VL的差值,以输出如图2C所示的差值电压Vd,其中差值电压Vd在环境温度T大于上限温度T2时会降至0V,并且在环境温度T小于下线温度T1时被限制于VH-VL的电平。接着,乘法单元242会将差值电压Vd乘上温度补偿增益Gv而得到如图2D所示的补偿电压Vcomp,其中由于温度补偿增益Gv为(VR2-VR1)/(VH-VL),因此补偿电压Vcomp在环境温度T小于下限温度T1时的电平为第一参考电平VR1与第二参考电平VR2的差值(VR2-VR1)。
在计算出补偿电压Vcomp后,加法单元244对第一参考电平VR1与补偿电压Vcomp进行加法运算,并且输出如图2E所示的参考电压Vref,其中参考电压Vfef在环境温度T大于上限温度T2时被限制于第一参考电平VR1,在环境温度T小于下限温度T1时被限制于第二参考电平VR2,并且在环境温度T位于预设温度区间TR内时会与环境温度T成反比。因此,输出单元250可依据所述的比例关系而对参考电压Vref进行升压的动作,并据以输出栅极驱动电压VGH。
根据上述的电压产生方式,无论使用者所设定的第一控制电平CV1与第二控制电平CV2的数值为何,皆可实现以不需进行硬件参数更动的前提下,通过电路运算的方式来产生不同的栅极驱动电压VGH特性曲线。
举例来说,以第一预设控制电平VH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VL分别设定为2V与1V,下限温度T1设定为摄氏-10度,上限温度T2设定为摄氏0度,并且所述比例关系为1∶10(即参考电平VR1与VR2为控制电平CV1与CV2的十分之一)的情况为例。在使用者分别设定栅极驱动电压VGH的第一控制电平CV1与第二控制电平CV2为20V与30V和25V与40V的两种不同情况下,由于第一预设控制电平VH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VL皆不会因控制电平的设定而有所变动,因此电平控制单元220会在所述两者控制电平的设定下,依据温度感测电压Vt而输出相同的差值电压Vd。
另一方面,由于所设定的控制电平CV1与CV2不同,因此增益计算单元234会依据对应的参考电平差值而计算出对应的温度补偿增益Gv,其中在第一控制电平CV1与第二控制电平CV2设定为20V与30V时,增益计算单元234所产生的温度补偿增益Gv为1,并且在第一控制电平CV1与第二控制电平CV2设定为25V与40V时,增益计算单元234所产生的温度补偿增益Gv为1.5。因此,乘法单元242会根据不同的温度补偿增益Gv而调整差值电压Vd在预设温度区间TR内的斜率,以使补偿电压Vcomp在预设温度区间TR内与所设定的栅极驱动电压VGH具有相同的电平-温度关系。
接着,加法单元244会根据第一参考电压VR1来平移补偿电压Vcomp的特性曲线,并据以输出为参考电压Vref。其中,在第一控制电平CV1与第二控制电平CV2设定为20V与30V时,参考电压Vref受限于2V与3V之间,并且在预设温度区间TR内和环境温度T呈斜率为(0.1V/℃)的线性负相关。另外,在第一控制电平CV1与第二控制电平CV2设定为25V与40V时,参考电压Vref受限于2.5V与4V之间,并且在预设温度区间TR内和环境温度T呈斜率为(0.15V/℃)的线性负相关比。换言之,参考电压Vref与所设定的栅极驱动电压VGH仅具有比例关系上的差异。
因此,输出单元250可依据所述1∶10的比例关系而对参考电压Vref进行升压,据以分别产生第一控制电平CV1与第二控制电平CV2为20V与30V的栅极驱动电压VGH,以及第一控制电平CV1与第二控制电平CV2为25V与40V的栅极驱动电压VGH。
图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电压产生器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参考电压产生器300包括温度感测单元210、电平控制单元320、增益调整单元330、运算电路340以及输出单元250。电平控制单元320包括模数转换单元322。增益调整单元330包括数模转换单元232以及储存单元MTP。运算电路340包括数模转换单元324。其中,温度感测单元210、输出单元250、数模转换单元232、储存单元MTP以及控制指令CMD与增益调整单元330之间的信号传递控制方式皆可由前述图2A实施例而获得充足的说明,故于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主要会针对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来进一步说明。
在电平控制单元320中,模数转换单元322依据第一预设控制电平VH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VL设定数字输出范围,并且基于数字输出范围将温度感测电压Vt转换为数字差值信号S_D。换言之,温度感测电压Vt在经由模数转换后,大于第一预设控制电平VH的电压会被转换为对应于第一预设控制电平VH的数字差值信号S_D,并且小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VL的电压则会被转换为对应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VL的数字差值信号S_D。
在运算电路340中,数模转换单元324耦接数模转换单元232与模数转换单元322,以接收第一参考电平VR1、第二参考电平VR2以及数字差值信号S_D。其中,数模转换单元324会依据第一参考电平VR1与第二参考电平VR2而设定模拟输出范围,并且基于所设定的模拟输出范围将数字差值信号S_D转换为参考电压Vref,从而将对应于第一预设控制电平VH的数字差值信号S_D转换为对应于第二参考电平VR2的电压,将对应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VL的数字差值信号S_D转换为对应于第一参考电平VR1的电压,并且将对应于第一预设控制电平VH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VL之间的数字差值信号S_D依据数模转换的解析度转换为位于模拟输出范围内的对应的电压。
接着,输出单元250可对数模转换单元324所输出的参考电压Vref进行升压或降压的动作,从而输出对应的栅极驱动电压VGH。具体而言,当使用者设定了不同的控制电平时,数模转换单元324可依据相应的模拟输出范围而调整数字差值信号S_D所对应的电压,从而实现调整栅极驱动电压VGH的特性曲线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模数转换单元322与数模转换单元324的字节数决定了转换的解析度。举例来说,对于N字节的模数转换单元322与数模转换单元324而言,其解析度即为第一参考电平VR1与第二参考电平VR2的差值除以N,其中N为正整数且可根据设计需求而决定。
此外,图2A与图3实施例所述的电平控制单元220与320皆可集成化地设计在晶片上。在集成化的电平控制单元220或320的电路布局中,其仅需提供温度感测电压Vt的接收引脚以及栅极驱动电压VGH的输出引脚,而不需通过额外的设定引脚来设定栅极驱动电压的控制电平大小,因此可有效地降低整体电路布局的复杂度。另一方面,由于不需考虑温度感测单元210中的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比例,因此减少了设计上的可变性,使得所输出的栅极驱动电压VGH更容易接近所设定的电平。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参考电压产生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请参照图4,在图4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方法中,参考电压产生器(如参考电压产生器100、200或300)会反应于环境温度而产生温度感测电压(步骤S400),并且反应于温度感测电压而提供差值信号(步骤S402)。另一方面,参考电压产生器会提供温度补偿增益与第一参考电平(步骤S404),并且依据使用者所发出的控制指令调整温度补偿增益与第一参考电平(步骤S410)。因此,参考电压产生器可反应于温度补偿增益、第一参考电压及差值电压来提供参考电压(步骤S420)。
在此,步骤S400~S402与S404~S410之间的顺序可依据电路设计的应用而调整或者同时进行,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参考电压产生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请参照图5,在图5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方法中,使用者可预先在操作前依据欲补偿的预设温度区间而设定参考电压产生器(如参考电压产生器200)的第一预设控制电平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在参考电压产生器进行电压产生的操作时,其首先会反应于环境温度而产生温度感测电压(步骤S502),并且依据第一预设控制电平、第二预设控制电平以及温度感测电压计算差值电压(步骤S504)。详细而言,在步骤S504中,参考电压产生器可依据第一预设控制电平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来限制温度感测电压的电压范围,并且通过计算受限的温度感测电压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的差值来获得所述的差值电压。
接着,参考电压产生器会依据控制指令产生第一参考电平与第二参考电平(步骤S506),并且依据第一参考电平、第二参考电平、第一预设控制电平以及第二预设控制电平计算温度补偿增益(步骤S508)。此外,步骤S504与S506~S508可分别由参考电压产生器中的不同的电路来执行,因此其可同时进行或依序进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在计算出温度补偿增益与差值电压后,参考电压产生器会进一步地依据温度补偿增益与差值电压计算补偿电压(步骤S510),并且接着依据第一参考电平与所计算出的补偿电压而计算参考电压(步骤S512)。因此,参考电压产生器即可对参考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的动作,据以产生栅极驱动电压(步骤S514)。
图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参考电压产生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请参照图6,在图6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方法中,使用者可预先在操作前依据欲补偿的预设温度区间而设定参考电压产生器(如参考电压产生器300)的第一预设控制电平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在参考电压产生器进行电压产生的操作时,其首先会反应于环境温度而产生温度感测电压(步骤S602),并且依据第一预设控制电平与第二预设控制电平设定数字输出范围,并且基于数字输出范围将温度感测电压转换为数字差值信号(步骤S604)
接着,参考电压产生器会依据控制指令产生第一参考电平与第二参考电平(步骤S606),以依据第一参考电平与第二参考电平设定模拟输出范围(步骤S608),并且基于模拟输出范围将数字差值信号转换为参考电压(步骤S610)。因此,参考电压产生器即可根据所述的比例关系来对参考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的动作,据以产生栅极驱动电压(步骤S612)。
其中,图4、图5及图6所述的方法皆可根据前述图1A至图3的说明而获得充足的支持与说明,故相似或重复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参考电压产生器及参考电压产生方法。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可依据所接收的控制指令而动态地调整参考电压的限制范围。由于无须通过调整温度感测单元的电阻值来改变参考电压的限制范围,因此降低了电路设计上的可变性,使得所输出的参考电压更为精确,并且使得参考电压产生器更适于模块化的设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温度感测单元,反应于环境温度而产生一温度感测电压;
一电平控制单元,耦接该温度感测单元,且反应于该温度感测电压以提供一差值信号;
一增益调整单元,用以提供一温度补偿增益与一第一参考电平,其中该增益调整单元依据一控制指令来调整该温度补偿增益与该第一参考电平;以及
一运算电路,耦接该电平控制单元与该增益调整单元,以反应该温度补偿增益、该第一参考电平及该差值信号来提供一参考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温度感测单元包括:
一电流源;
一第一电阻,其第一端耦接该电流源;
一第二电阻,其第一端耦接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且其第二端耦接一接地电压;以及
一热敏电阻,其第一端耦接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且其第二端耦接该接地电压,其中该热敏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并且该第一电阻、该第二电阻以及该热敏电阻反应于流经的电流而建立该温度感测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当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一上限温度时,该参考电压位于该第一参考电平,以及当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一下限温度时,该参考电压位于一第二参考电平,其中该第一电阻与该第二电阻的电阻值设定不受该第一参考电平与该第二参考电平影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输出单元,耦接该运算电路,对该参考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据以产生一栅极驱动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差值信号包括一差值电压,该电平控制单元依据一第一预设控制电平与一第二预设控制电平限制该温度感测电压的电压范围,并且计算受限的该温度感测电压与该第二预设控制电平的差值,据以产生该差值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增益调整单元包括:
一第一数模转换单元,用以接收该控制指令,并且据以产生该第一参考电平与一第二参考电平;
一储存单元,耦接该第一数模转换单元,其中该储存单元受控于该控制指令而进行存取,并据以控制该第一数模转换单元的操作;以及
一增益计算单元,耦接该第一数模转换单元,用以依据该第一参考电平、该第二参考电平、该第一预设控制电平以及该第二预设控制电平计算该温度补偿增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运算电路包括:
一乘法单元,耦接该电平控制单元与该增益计算单元,用以依据该差值电压与该温度补偿增益计算一补偿电压;以及
一加法单元,耦接该第一数模转换单元与该乘法单元,用以依据该补偿电压与该第一参考电平计算该参考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差值信号包括一数字差值信号,该电平控制单元包括:
一模数转换单元,耦接该温度感测单元,依据一第一预设控制电平与一第二预设控制电平设定一数字输出范围,并且基于该数字输出范围将该温度感测电压转换为该数字差值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增益调整单元包括:
一第一数模转换单元,用以接收该控制指令,并且据以产生该第一参考电平与一第二参考电平;以及
一储存单元,耦接该第一数模转换单元,其中该储存单元受控于该控制指令而进行存取,并据以控制该第一数模转换单元的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运算电路包括:
一第二数模转换单元,耦接该第一数模转换单元与该模数转换单元,依据该第一参考电平与该第二参考电平设定一模拟输出范围,并且基于该模拟输出范围将该数字差值信号转换为该参考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增益调整单元经由一数字双向传输接口接收该控制指令。
12.一种参考电压产生方法,适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于环境温度而产生一温度感测电压;
反应于该温度感测电压而提供一差值信号;
提供一温度补偿增益与一第一参考电平;
依据一控制指令调整该温度补偿增益与该第一参考电平;以及
反应于该温度补偿增益、该第一参考电平及该差值信号来提供一参考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差值信号包括一差值电压,反应于该温度感测电压而提供该差值信号的步骤包括:
依据一第一预设控制电平、一第二预设控制电平以及该温度感测电压计算该差值电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第一预设控制电平、该第二预设控制电平以及该温度感测电压计算该差值电压的步骤包括:
依据该第一预设控制电平与该第二预设控制电平限制该温度感测电压的电压范围;以及
计算受限的该温度感测电压与该第二预设控制电平的差值,据以产生该差值电压。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控制指令调整该温度补偿增益与该第一参考电平的步骤包括:
依据该控制指令产生该第一参考电平与一第二参考电平;以及
依据该第一参考电平、一第二参考电平、一第一预设控制电平以及一第二预设控制电平计算该温度补偿增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于该温度补偿增益、该第一参考电平及该差值信号来提供该参考电压的步骤包括:
依据该温度补偿增益与该差值电压计算一补偿电压;以及
依据该第一参考电平与该补偿电压计算该参考电压。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差值信号包括一数字差值信号,反应于该温度感测电压而提供该差值信号的步骤包括:
依据一第一预设控制电平与一第二预设控制电平设定一数字输出范围,并且基于该数字输出范围将该温度感测电压转换为一数字差值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控制指令调整该温度补偿增益与该第一参考电平的步骤包括:
依据该控制指令产生该第一参考电平与一第二参考电平;以及
依据该第一参考电平与该第二参考电平设定一模拟输出范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于该温度补偿增益、该第一参考电平及该差值信号来提供该参考电压的步骤包括:
基于该模拟输出范围将该数字差值信号转换为该参考电压。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该参考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以产生一栅极驱动电压。
CN201310055451.0A 2012-12-14 2013-02-21 栅极驱动电路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及参考电压产生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698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7616 2012-12-14
TW101147616A TWI467540B (zh) 2012-12-14 2012-12-14 閘極驅動電路之參考電壓產生器及參考電壓產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9866A true CN103869866A (zh) 2014-06-18
CN103869866B CN103869866B (zh) 2015-12-02

Family

ID=50908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545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69866B (zh) 2012-12-14 2013-02-21 栅极驱动电路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及参考电压产生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68041A1 (zh)
CN (1) CN103869866B (zh)
TW (1) TWI467540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1811A (zh) * 2016-05-06 2016-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补偿电路、显示面板和温度补偿方法
CN105871196A (zh) * 2016-04-05 2016-08-17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供电电路和解决其低温环境下色温偏低的方法
CN106448604A (zh) * 2016-11-09 2017-02-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液晶显示器
CN107192471A (zh) * 2017-04-13 2017-09-22 南京史利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风动传感器的新型温度补偿电路及补偿方法
CN107464534A (zh) * 2017-07-19 2017-12-1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开启电压调整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731160A (zh) * 2017-10-11 2018-02-2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显示面板的温度补偿电路、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07977035A (zh) * 2016-10-24 2018-05-01 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器电路及其操作方法和用于电路保护的系统
CN108573681A (zh) * 2017-03-13 2018-09-25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0148390A (zh) * 2019-06-24 2019-08-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20124811A1 (zh) * 2018-12-17 2020-06-2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 goa 电路的驱动电压补偿装置及方法
CN112071261A (zh) * 2020-09-22 2020-12-11 禹创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micro LED的画素电路与驱动方法
CN112435621A (zh) * 2020-11-24 2021-03-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控制电路、电压输出的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724658A (zh) * 2020-05-26 2021-1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单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显示屏和终端设备
CN114627832A (zh) * 2022-02-28 2022-06-14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电压补偿电路和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20405B2 (en) * 2014-04-04 2018-11-06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Single-junction voltage reference
CN104464541B (zh) * 2014-12-30 2017-10-1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其驱动方法
KR102422744B1 (ko) * 2015-10-01 2022-07-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KR102452525B1 (ko) * 2015-10-01 2022-10-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DE102016210798B3 (de) * 2016-06-16 2017-11-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Leistungshalbleiterschaltung
EP3433694B1 (en) * 2016-07-21 2024-01-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ircuit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a threshold output current based on an input voltage
US10388226B2 (en) 2017-10-11 2019-08-20 Shenzhen China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panel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0560A1 (en) * 2006-10-31 2008-05-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ate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1330252A (zh) * 2007-06-19 2008-12-24 钰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温度补偿电路的直流至直流转换器
CN101763808A (zh) * 2010-01-12 2010-06-3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式矩阵显示器及其温度感测控制电路及方法
CN102005197A (zh) * 2010-10-28 2011-04-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及相关驱动方法
CN102054455A (zh) * 2010-12-14 2011-05-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线性温度调整功能的栅极驱动电路
US20120062526A1 (en) * 2010-09-15 2012-03-15 Chun-Kuei Wen Driving circuit of a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related driv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56344A (ja) * 2006-03-20 2007-10-04 Rohm Co Ltd 電源回路、lcdドライバic、lcdドライバ回路、液晶表示装置
TWI416459B (zh) * 2009-12-31 2013-11-21 Au Optronics Corp 主動式矩陣顯示器及其溫度感測控制電路以及溫度感測控制方法
JP5599040B2 (ja) * 2010-06-04 2014-10-01 ローム株式会社 基準電圧生成回路、電源装置、液晶表示装置
TWI549430B (zh) * 2011-03-30 2016-09-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溫度補償之穩壓電路模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0560A1 (en) * 2006-10-31 2008-05-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ate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1330252A (zh) * 2007-06-19 2008-12-24 钰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温度补偿电路的直流至直流转换器
CN101763808A (zh) * 2010-01-12 2010-06-3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式矩阵显示器及其温度感测控制电路及方法
US20120062526A1 (en) * 2010-09-15 2012-03-15 Chun-Kuei Wen Driving circuit of a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related driving method
CN102005197A (zh) * 2010-10-28 2011-04-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及相关驱动方法
CN102054455A (zh) * 2010-12-14 2011-05-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线性温度调整功能的栅极驱动电路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1196A (zh) * 2016-04-05 2016-08-17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供电电路和解决其低温环境下色温偏低的方法
CN105741811B (zh) * 2016-05-06 2018-04-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补偿电路、显示面板和温度补偿方法
US10204588B2 (en) 2016-05-06 2019-02-1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method
CN105741811A (zh) * 2016-05-06 2016-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补偿电路、显示面板和温度补偿方法
WO2017190532A1 (zh) * 2016-05-06 2017-1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补偿电路、显示面板和温度补偿方法
CN107977035A (zh) * 2016-10-24 2018-05-01 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器电路及其操作方法和用于电路保护的系统
CN106448604A (zh) * 2016-11-09 2017-02-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液晶显示器
CN108573681A (zh) * 2017-03-13 2018-09-25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192471A (zh) * 2017-04-13 2017-09-22 南京史利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风动传感器的新型温度补偿电路及补偿方法
CN107464534A (zh) * 2017-07-19 2017-12-1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开启电压调整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9015184A1 (zh) * 2017-07-19 2019-01-2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开启电压调整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731160A (zh) * 2017-10-11 2018-02-2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显示面板的温度补偿电路、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07731160B (zh) * 2017-10-11 2019-08-30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显示面板的温度补偿电路、方法及显示面板
WO2020124811A1 (zh) * 2018-12-17 2020-06-2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 goa 电路的驱动电压补偿装置及方法
CN110148390A (zh) * 2019-06-24 2019-08-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724658A (zh) * 2020-05-26 2021-1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单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显示屏和终端设备
CN112071261A (zh) * 2020-09-22 2020-12-11 禹创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micro LED的画素电路与驱动方法
CN112435621A (zh) * 2020-11-24 2021-03-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控制电路、电压输出的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4627832A (zh) * 2022-02-28 2022-06-14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电压补偿电路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67540B (zh) 2015-01-01
TW201423696A (zh) 2014-06-16
CN103869866B (zh) 2015-12-02
US20140168041A1 (en) 2014-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9866B (zh) 栅极驱动电路的参考电压产生器及参考电压产生方法
CN105761678B (zh) Oled显示装置
CN102024423B (zh) 控制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亮度的设备和方法
CN105551414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1330252B (zh) 具有温度补偿电路的直流至直流转换器
US11094280B2 (en) Level shifter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570680B (zh) 源極驅動器及更新伽瑪曲線的方法
EP2592616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02663980B (zh)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控制电路及其工作方法、液晶显示器
US9269326B2 (en) Voltage compensation circuit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0045855B (zh) 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设备
CN106205496A (zh) 数据驱动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794187A (zh) 伽马参考电压产生装置及显示器
CN105590598A (zh) 驱动器以及电子设备
KR101624314B1 (ko) 전압 조정 회로 및 이에 관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US11538387B1 (en) Power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with
CN110010053B (zh) 栅极电压控制电路、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KR20160035154A (ko)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2213612B1 (ko) 타이밍 컨트롤러,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11341240B (zh) 驱动控制电路、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KR20160141266A (ko) 유기발광표시패널,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102337377B1 (ko) 전력관리 집적회로,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20160053143A (ko)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유기발광표시패널 및 구동방법
KR102429371B1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표시장치로 전압을 공급하는 인쇄회로보드
US10964285B2 (en) Driver chip of a display panel with high resolution disp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