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9535A - 显示装置及制造用于显示装置的反射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制造用于显示装置的反射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9535A
CN103869535A CN201310495384.4A CN201310495384A CN103869535A CN 103869535 A CN103869535 A CN 103869535A CN 201310495384 A CN201310495384 A CN 201310495384A CN 103869535 A CN103869535 A CN 103869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ic patterns
filler
reflection graphic
reflection
b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953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69535B (zh
Inventor
李相贤
金炳九
文源铎
金宝罗
昌秀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943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102904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69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9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69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95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1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a regular stru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8Anti-reflection coatings having sub-optical wavelength surface structures designed to provide an enhanced transmittance, e.g. moth-ey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7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voids or po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6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fabrication or manufacturing metho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84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refle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5Manufacturing aspects; Material asp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88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or other optical sheets in the pack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10Constru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Abstract

一种制造反射片的方法,包括:通过熔体挤出工艺制备非定向膜,所述非定向膜包括每个都包括多个第一反射图案的第一和第二表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之间并包括由涂布表面活性剂的填料形成的多个第二反射图案的反射层;通过挤压工艺压缩所述非定向膜;在机器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定向所述非定向膜,随后对所述定向的膜热处理,其中当所述非定向膜被定向时,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的厚度减小并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具有凹凸表面,所述反射层包括所述第二反射图案,第二反射图案每个都包括在填料周围的空气层。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制造用于显示装置的反射片的方法
本申请要求2012年12月1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2-0146893以及2013年8月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3-0094372的优先权,在此援引该专利申请作为参考,如同在这里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制造用于显示装置的反射片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制造用于显示装置的反射片的方法,其中仅使用制造反射片构造(fabric)的工艺而无需单独的珠粒涂布(bead coating)工艺,以使得反射片的第一和第二表层形成为具有凹凸(embossing)表面。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通过使用电场调节具有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的光透射率显示图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彼此相对贴合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和滤色器基板;向液晶显示面板发射光的背光单元;以及用于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单元。
背光单元包括:产生光的光源,将光导向液晶显示面板的导光板,以及形成在导光板的下部以将光反射到液晶显示面板的反射片。
反射片由底盖支撑。在这点上,底盖不是平坦的,因而其负载会局部集中,这导致反射片与导光板之间的贴合。此外,光不能穿过导光板的被压缩部分,因而产生图像模糊,其中形成暗区(dark region)。
为了防止反射片与导光板之间的贴合,如图1中所示,反射片包括分别形成在反射片的上部和下部上的珠粒层。
通过制造反射片构造的工艺形成反射片以及通过珠粒涂布工艺给反射片涂布珠粒层,从而形成珠粒层,如图1中所示。就是说,需要进行单独的珠粒涂布工艺形成珠粒层,因此该方法导致较高的制造成本和增加的制造时间。
在这点上,珠粒涂布工艺需要生产线设计和建造成本、人力、以及涂布工艺中所需的诸如树脂和珠粒这样的原材料成本。这些因素是反射片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制造用于其的反射片的方法,其基本上克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制造用于显示装置的反射片的方法,其中仅使用反射片构造制造工艺而无需单独的珠粒涂布工艺,以使得反射片的第一和第二表层形成为具有凹凸表面。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的和特征的一部分将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一部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基于阅读下面的描述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从本发明的实施领会到。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可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此具体和概括描述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多个发光二极管(LED),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用于产生光,从而给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将光导引到所述显示面板;和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将向着设置于所述LED下面的底盖发射的光反射到所述导光板,且所述反射片包括反射层、形成在所述反射层的上部上的第一表层和形成在所述反射层的下部上的第二表层,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通过多个第一反射图案形成为具有凹凸表面,以防止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贴合并提高光的效率,且所述反射层包括多个第二反射图案,所述多个第二反射图案中的每个都包括在空气层中的填料(filler)。
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可包括有机或无机填料或珠粒。
所述第一反射图案每个都可包括在空气层中的填料。
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可包括中空填料,每个中空填料都包括在填料中的空气层。
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可具有10μm到80μm的尺寸。
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可包括选自有机填料、无机填料、中空填料和珠粒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
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可被构造成使得所述有机或无机填料形成在所述中空填料或珠粒上方。
所述有机或无机填料可具有1μm到2μm的尺寸,所述珠粒或中空填料可具有10μm到20μm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制造反射片的方法,包括:通过熔体挤出(melt-extrusion)工艺制备非定向膜,所述非定向膜包括第一和第二表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之间的反射层,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每个都包括多个第一反射图案,所述反射层包括由涂布表面活性剂的填料形成的多个第二反射图案;通过挤压工艺压缩所述非定向膜;以及在机器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定向所述非定向膜并对所述定向的膜热处理,其中当所述非定向膜被定向时,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的厚度减小并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图案而具有凹凸表面,所述反射层包括所述第二反射图案,所述第二反射图案每个都包括在填料周围的空气层。
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可包括有机填料、无机填料或珠粒。
所述第一反射图案每个都可包括在空气层中的填料。
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可包括中空填料,所述中空填料每个都包括在填料中的空气层。
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可具有10μm到80μm的尺寸。
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可包括选自有机填料、无机填料、中空填料和珠粒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
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可被构造为使得所述有机或无机填料形成在所述珠粒或中空填料上方。
所述有机或无机填料可具有1μm到2μm的尺寸,所述珠粒或中空填料可具有10μm到20μm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凹凸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多个发光二极管(LED),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用于产生光,从而给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将光导引到所述显示面板;和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将向着设置于所述LED下面的底盖发射的光反射到所述导光板,且所述反射片包括反射层、形成在所述反射层的上部上的第一表层和形成在所述反射层的下部上的第二表层,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形成为具有凹凸表面以防止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贴合并提高光的效率,且所述反射层包括多个气泡层。
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可具有凹凸表面并包括多个反射图案。
所述反射图案可具有相同的尺寸并包括选自有机填料、无机填料和珠粒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
所述反射图案可具有不同的尺寸并包括选自有机填料、无机填料和珠粒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
所述反射图案可被构造为使得所述有机或无机填料形成在所述珠粒上方。
所述无机填料可包括碳酸钙(CaCO3)或硅石。
所述有机填料可包括硅。
所述有机或无机填料可具有1μm到2μm的尺寸,所述珠粒可具有10μm到20μm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制造反射片的方法,包括:通过熔体挤出工艺制备膜,所述膜包括第一和第二表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之间的反射层;在所述膜中注入CO2气体,并通过发泡工艺在所述反射层中形成多个气泡层;通过挤压所述膜形成具有凹凸表面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以及使用冲切(die cutting)工艺切割包括具有凹凸表面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的所述反射片。
所述形成凹凸步骤可包括,当所述膜经过每个都具有多个凸出部的上辊和下辊之间时,形成具有凹凸表面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
在所述制备步骤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可包括多个反射图案,所述多个反射图案具有相同的尺寸并包括选自有机填料、无机填料和珠粒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
在所述制备步骤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可包括多个反射图案,所述多个反射图案具有不同的尺寸并包括选自有机填料、无机填料和珠粒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
当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通过熔体挤出工艺包括所述反射图案时,所述形成步骤凹凸可包括通过挤压所述膜形成具有凹凸表面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每个都包括多个反射图案,所述多个反射图案被构造为使得软的有机或无机填料形成在所述珠粒上方。
所述有机填料可包括硅。
所述无机填料可包括碳酸钙(CaCO3)或硅石。
所述有机或无机填料可具有1μm到2μm的尺寸,所述珠粒可具有10μm到20μm的尺寸。
应当理解,本发明前面的一般性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例示性的和解释性的,意在对要求保护的内容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便给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理解并组成说明书一部分,其图解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图解给常规反射片涂布珠粒的工艺的剖面图;
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之一的剖面图;
图3A到3D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反射片的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反射片和导光板的剖面图;
图5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反射片的光反射的剖面图;
图6是图解制造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反射片构造的工艺的示意图;
图7图解了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反射片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图7(a)是根据图6中所示的熔体挤出工艺的非定向膜的剖面图,图7(b)是根据图6中所示的定向工艺的定向膜的剖面图);
图8A到8C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反射片的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反射片和导光板的剖面图;
图10是图解制造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反射片构造的工艺的示意图;
图11图解了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反射片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图11(a)是根据图10中所示的熔体挤出工艺的膜的剖面图,图11(b)是根据图10中所示的挤压工艺的膜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从下面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将能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操作效果。在整个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当现有技术的详细描述会不必要地使本发明的主题变模糊时,将省略其描述。
下面将参照图2到11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给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安置显示面板的模制框架110、包围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并与模制框架110接合的顶壳100、以及安装背光单元的底盖190。
显示面板例如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等,将通过举例的方式描述用作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面板。
由参考标记120表示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包括与栅极线和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下基板、包括实现彩色的滤色器的上基板、与薄膜晶体管连接的像素电极、以及与像素电极一起形成垂直电场或水平电场的公共电极。
滤色器形成在上基板上,从而根据黑矩阵划分颜色。滤色器以红色(R)、绿色(G)和蓝色(B)为基础形成,从而实现红色、绿色和蓝色。
公共电极可作为透明导电膜形成在上基板的后表面上,以与像素电极一起形成垂直电场;或者公共电极可作为透明导电膜形成在下基板上,以与像素电极一起形成水平电场。驱动液晶的参考电压即公共电压被施加到公共电极。
薄膜晶体管形成在下基板上,以响应于来自栅极线的栅极信号选择性地给像素电极提供来自数据线的数据信号。为了实现该操作,薄膜晶体管包括与栅极线连接的栅极电极、与数据线连接的源极电极、与像素电极连接的漏极电极、与栅极电极重叠的有源层和设置在有源层之间以在源极电极与漏极电极之间形成沟道的栅极绝缘膜、以及在一个有源层与源极电极之间以及另一个有源层与漏极电极之间形成欧姆接触的欧姆层。
在多个像素区域的每一个中独立形成像素电极,从而像素电极与滤色器R、G和B重叠,并与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极连接。在通过薄膜晶体管提供数据信号时,像素电极与被施加公共电压的公共电极一起形成垂直电场或水平电场,从而在垂直方向上排列的液晶分子根据介电各向异性而旋转。此外,穿过像素区域的光的透射率根据液晶分子的旋转程度而变化,从而实现灰度控制。
液晶面板可以:以扭曲向列(TN)模式驱动,其中电极安装在两个基板处,液晶指向矢排列为扭曲90度,给电极施加电压以驱动液晶指向矢;或者以共平面开关(IPS)模式驱动,其中两个电极形成在一个基板上并通过电极之间产生的水平电场控制液晶指向矢;或者以边缘电场开关(FFS)模式驱动,其中两个电极由透明导电元件形成,并且该电极被设置成使电极之间的距离很小,通过电极之间形成的边缘电场驱动液晶分子。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面的例子。
顶壳100被制成为具有矩形框架形状,该矩形框架形状具有以直角弯曲的平面部分和侧面部分。顶壳100覆盖液晶显示面板120的边缘区域并与模制框架110的侧表面接合。因此,顶壳100保护液晶显示面板120和背光单元免于外部撞击,并防止设置在顶壳100与底盖190之间的显示装置的元件从显示装置内部脱落。
底盖190容纳并支撑背光单元,且底盖190与模制框架110接合。
模制框架110由可塑成型材料或Al合金材料形成,模制框架110的内侧壁被模制为具有台阶表面。液晶显示面板120安装在模制框架110的台阶表面上,其台阶表面防止背光单元的移动并吸收施加到背光单元的外部撞击。
背光单元包括产生光的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封装150、将光导引到液晶显示面板120的导光板140、LED反射器152、反射片160和光学片单元130。在这点上,根据LED封装150的定位,背光单元可以是边光型(edge light type)或直下型(direct light type),并给液晶显示面板120提供光。在直下型背光单元中,LED封装150设置在导光板140的后表面以给液晶显示面板120提供光。在边光型背光单元中,LED封装150设置在导光板140的侧面方向上以给液晶显示面板120提供光。将通过举例的方式描述其中LED封装150布置在导光板140的侧面方向上的情形。
LED封装150可以以每个都安装在光源基板154上的状态分别设置在导光板140的相对两侧或四侧。每个LED封装150包括主体150a、设置在主体150a的沟槽部处的LED150b、通过配线(未示出)与LED150b电连接的引线框(未示出)、以及形成为覆盖LED150b的树脂材料150c。
导光板140布置在从LED150b发射光的方向上,因而导光板140将从LED150b发射的光均匀扩散进导光板140的整个表面,然后将光导向液晶显示面板120。为了实现该操作,导光板140可由透明且抗热的聚碳酸酯或者透明且具有高折射率的亚克力树脂形成。此外,在导光板140的下表面设置有沟槽部142,由此可提高从液晶显示面板120发射的光的效率。
光学片单元130扩散并会聚从导光板140发射的光,提高光的亮度,这使得发光效率增加,之后光学片单元130将光导向液晶显示面板120。光学片单元130在会聚光之后使从导光板140发射的光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120上,由此提高了发光效率。为了实现该操作,光学片单元130包括至少两个扩散片130a和一棱镜片130b。扩散片130a会聚并扩散从导光板140发射的光,棱镜片130b会聚从扩散片130a发射的光。扩散片130a包括设置在棱镜片130b上部的上扩散片130a和设置在棱镜片130b下部的下扩散片130b。
LED反射器152由反射材料形成,贴附到模制框架110的位于导光板140与LED封装150之间的部分上,并将向着设置于LED封装150上方的模制框架110发射的光反射到导光板140。
反射片160将向着设置于LED150b下方的底盖190发射的光反射到导光板140。此外,反射片160延伸到与LED反射器152对应的位置,因而将向着设置于LED150b下方的底盖190发射的光反射到导光板140。
反射片160包括反射层166、形成在反射层166的上部上的第一表层162、和形成在反射层166的下部上的第二表层164。
如图3A到3D中所示,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包括多个第一反射图案165,第一反射图案165采取凹凸表面的形式。
如图3A中所示,第一反射图案165可由有机填料或无机填料或珠粒形成。如图4中所示,由于第一表层162中的第一反射图案165,在反射片160与导光板140之间形成空气间隙,因而可防止反射片160贴合到导光板140。此外,入射到反射片160上的光由于与多个填料或多个珠粒碰撞而被反射。
如图3B中所示,可形成中空填料174作为第一反射图案174。就是说,每个中空填料174包括由亚克力材料形成的填料174b和形成在填料174b中的空气层174a。由于由亚克力材料形成的填料174b,中空填料174可防止导光板140与反射片160之间的贴合,并且由于各个填料174b内部的空气层174a折射光而提高了光反射率。
具体地说,如图5中所示,入射到反射片160上的光束210中的一些光束212由于与各个填料174b的外部的碰撞而被反射,其余光束214被填料174b内的空气层174a折射,折射的光束被反射层166内的第二反射图案168反射或折射。因而,第一表层162中形成的中空填料174可防止反射片160贴合到导光板140。第一反射图案174可包括中空填料和有机或无机材料。
此外,如图3C中所示,第一反射图案172可包括空气层172b和形成在空气层172b中的填料172a。因此,导光板140的表面和反射片160的表面由于导光板140与反射片160之间的摩擦而磨损。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光板140接触空气层172b,因而可防止反射片160的磨损,并且还可由具有优良刚性的填料172a支撑导光板140的重量,由此可防止导光板140与反射片160之间的接触。通过将第一反射图案172形成为在空气层172b中包括填料172a,入射到反射片160上的一些光束由于与空气层172b内的填料172a碰撞而被反射,其余光束被空气层172b折射,折射的光束被形成在反射层166中的第二反射图案168反射或折射。如图3B和3C中所示,通过在第一反射图案172或174中形成空气层172b或174a,可提高光的反射率。图3A到3C中所示的第一反射图案可具有10μm到80μm的尺寸。
此外,如图3D中所示,第一反射图案286可具有不均匀的表面并包括具有不同尺寸的多个第一反射图案286a和286b。第一反射图案286a和286b可由选自有机填料、无机填料、珠粒和中空填料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形成。
在这点上,如图3D中所示,为保持反射片160与导光板140之间的间隙,第一表层162的第一反射图案286可包括作为刚性填料的中空填料或珠粒286a、以及具有相对较小尺寸并设置于中空填料或珠粒286a上方的较软有机或无机填料286b,由此可防止导光板140与反射片160之间的接触表面的磨损并可支撑导光板140。具体来说,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中包括的第一反射图案286a和286b形成为,在中空填料或珠粒286a上方设置具有比中空填料或珠粒286a更小尺寸的有机或无机填料286b。在这点上,有机或无机填料286b具有1μm到2μm的尺寸,中空填料或珠粒286a具有10μm到20μm的尺寸。
在反射层166中形成第二反射图案168以反射入射光,该第二反射图案168包括形成在空气层168a中的填料168b。具体来说,如图5中所示,穿过第一反射图案174之间的光束200中的一些光束202被反射层166的第二反射图案168的填料168b反射,穿过第一表层162的第一反射图案174之间的光束200的其余光束204每个都被第二反射图案168的一个空气层168a折射,折射的光束204每个都被第二反射图案168的另一个空气层168a反射或折射。这样,重复反射和折射,由此可提高入射光的反射率。
如上所述,通过在反射层166中形成空气层168a和填料168b,入射到反射层166上的光束被空气层168a反复折射,然后折射的光束被反射,入射到反射层166上的光束还被填料168b反射,由此可提高入射光的反射率。
图6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反射片160的构造的制造工艺的示意图。图7图解了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反射片166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详细地说,图7(a)是根据图6中所示的熔体挤出工艺的非定向膜的剖面图,图7(b)是根据图6中所示的定向工艺的定向膜的剖面图。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反射片160的构造的制造工艺中,首先,通过熔体挤出工艺制备包括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以及形成在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之间的反射层166的非定向膜(步骤S10),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每个都包括第一反射图案174,反射层166包括第二反射图案168。在这点上,第一反射图案174可由中空填料174形成,每个中空填料174都包括由亚克力材料形成的填料174b中的空气层174a,第二反射图案168每个都可包括涂布有表面活性剂的填料168b。此外,第一反射图案174可由有机填料、无机填料、珠粒和涂布表面活性剂的填料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图7(a)中图解了通过熔体挤出工艺(步骤S10)形成的非定向膜。
随后,通过挤压工艺压缩非定向膜(步骤S12)。
接着,在机器方向(MD)和横向方向(TD)上对非定向膜进行定向工艺,并对定向膜热处理(步骤S14)。
如图7(b)中所示,当包括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及反射层166的非定向膜在机器方向和横向方向上进行定向工艺时,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的厚度减小并通过第一反射图案174而具有凹凸表面。同时,反射层166形成为包括第二反射图案168,每个第二反射图案168都具有在填料168b内部的空气层168a。
下面将详细描述在反射层166中形成第二反射图案168的方法。当反射层166中包括的填料168b在机器方向和横向方向上进行定向工艺时,由于涂布在每个填料168b外表面上的表面活性剂,使得每个空气层168a形成在填料168b与反射层166之间。就是说,由于涂布在每个填料168b外表面上的表面活性剂,使得填料168b没有贴合到反射层166。这样,由于表面活性剂而在填料168b与反射层166之间没有贴合,所以当反射层166的膜在机器方向和横向方向上被拉伸时,在各个填料168b周围形成空气层168a。同时,通过定向工艺,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在厚度上减小并具有与中空填料174的形状对应的凹凸表面。
如上所述,中空填料174形成为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内部的第一反射图案,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内部的第一反射图案可由有机填料、无机填料、珠粒和涂布表面活性剂的填料中的至少一个形成。
当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内部的第一反射图案由有机填料、无机填料或珠粒形成时,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通过定向工艺在厚度上减小并具有如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与填料或珠粒的形状对应的凹凸表面。
如图3C中所示,在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内部的第一反射图案(即第一反射图案172)由涂布表面活性剂的填料形成的情形中,当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在机器方向和横向方向上被拉伸时,在填料172a与第一表层162之间形成空气层172b,在填料172a与第二表层164之间形成空气层172b,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具有与填料172a的形状对应的凹凸表面。在这点上,由于涂布在填料172外表面上的表面活性剂,在拉伸工艺中在填料172a与第一表层162之间以及填料172a与第二表层164之间形成空气层172b有助于在填料172a与第一表层162之间以及填料172a与第二表层164之间不形成贴合。
此外,如图3D中所示,在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的第一反射图案286由选自有机填料、无机填料和珠粒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形成的情形中,软的有机或无机填料286b设置在中空填料或珠粒286a上方,中空填料或珠粒286a是刚性填料,而反射片160在机器方向和横向方向上被拉伸,从而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由于珠粒286a和填料286b而具有不均匀的表面。形成在珠粒286a上方的有机或无机填料286b具有1μm到2μm的尺寸,珠粒286a具有10μm到20μm的尺寸。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制造反射片的工艺,可仅使用制造反射片构造的工艺,就可使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形成为包括珠粒、有机填料、无机填料、中空填料或涂布表面活性剂的填料从而具有凹凸表面。
通常,除了制造反射片构造的工艺之外,还要通过给反射片涂布珠粒的单独工艺在第一和第二表层每一个处形成珠粒层。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制造反射片的工艺,可仅使用制造反射片构造的工艺,就可使第一和第二表层162和164形成为包括珠粒、有机填料、无机填料、中空填料或涂布表面活性剂的填料,并还可形成为具有凹凸表面。
图8A到8C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反射片160的实施例的剖面图。
除了显示装置包括不同的反射片之外,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元件与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元件相同,因而省略了除反射片之外的元件的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反射片160包括反射层166、形成在反射层166的上部上的第一表层178、和形成在反射层166的下部上的第二表层179。
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可形成为具有如图8A中所示的凹凸表面。具体来说,由于导光板140与反射片160之间的摩擦,而导致导光板140的图案和表面及反射片160的表面磨损。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由软材料形成并具有凹凸表面,因而可防止导光板140和反射片160的磨损。此外,当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具有凹凸表面时,光通过其凹凸表面反射和扩散,由此可提高光的反射率。
如图8B中所示,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可具有凹凸表面并包括具有相同尺寸的多个反射图案182a。在这点上,反射图案182a可由选自有机填料、无机填料和珠粒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形成。无机填料可由碳酸钙(CaCO3)、硅石等形成,有机填料可由硅形成。有机填料或无机填料可具有20μm到50μm的尺寸。
在这点上,为防止导光板140与反射片160之间的磨损,反射图案182a可由具有较高弹性且柔软的有机或无机填料形成,由此使导光板140与反射片160之间的摩擦最小。此外,可使用具有相对较高刚性的填料例如珠粒形成反射图案182a,以支撑导光板140的重量并防止导光板140与反射片160之间的接触。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8C中所示,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可具有不均匀的表面并包括具有不同尺寸的多个反射图案186a和186b。反射图案186a和186b可由选自有机填料、无机填料和珠粒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形成。
在这点上,如图8C中所示,为保持反射片160与导光板140之间的间隙,第一表层178的每个第一反射图案都包括作为刚性填料的珠粒186a,以及形成在珠粒186a上方、由较软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形成并具有相对较小尺寸的填料186b。这样,可提高导光板140与反射片160之间的接触表面处的抗磨损性,并可支撑导光板140的重量。如上所述,第一表层178中包括的第一反射图案可形成为,使得有机或无机填料186b比珠粒186a小并设置在珠粒186a上方。在这点上,有机或无机填料186b具有1μm到2μm的尺寸,珠粒186a具有10μm到20μm的尺寸。
此外,如图8B和8C中所示,当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每个都具有凹凸表面并包括填料186b或珠粒186a时,光被凹凸表面及填料186b或珠粒186a反射和扩散,由此反射片160可具有改善的光反射率。
反射层166包括多个气泡层176,因而反射入射光。详细地说,因为在反射层166中包括气泡层176,所以入射到反射层166上的光被一个气泡层176折射,且折射的光被另一个气泡层176再次折射。以如此的方式重复折射,然后折射的光被反射。这样,气泡层176提高了光反射率。气泡层176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长轴的椭圆形。
图10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反射片构造的制造工艺的示意图。图11图解了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反射片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详细地说,图11(a)是根据图10中所示的熔体挤出工艺形成的膜的剖面图,图11(b)是根据图10中所示的挤压工艺形成的膜的剖面图。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反射片中,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可具有凹凸表面,或者可具有凹凸表面并还包括多个反射图案。现在将描述制造包括具有凹凸表面的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的反射片的方法。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反射片的制造方法中,通过熔体挤出工艺制造膜,该膜包括反射层166、形成在反射层166的上部上的第一表层178和形成在反射层166的下部上的第二表层179。在这点上,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每个都可形成为如图11(a)中所示的平坦膜,或者可包括多个反射图案。随后,在通过熔体挤出工艺形成的膜的反射层166中注入CO2气体。
之后,使注入CO2气体的膜进行发泡工艺以在反射层166中形成气泡层176(步骤S32)。具体来说,将注入CO2气体的膜放置在烤箱210中,放置于烤箱210中的非定向膜内部的CO2气体由空气取代,从而产生发泡。因此,在反射层166中形成气泡层176。
接着,通过挤压工艺,使膜的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形成为具有凹凸表面(步骤S34)。详细地说,如图11(b)中所示,当具有多个凸出部的上辊210a经过第一表层178时,第一表层178形成为具有凹凸表面。同时,当具有多个凸出部的下辊210b经过第二表层179时,第二表层179形成为具有凹凸表面。
最后,使用冲切工艺切割包括凹凸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的反射片,其中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每个都具有凹凸表面(步骤S36)。
作为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反射片的制造方法,现在将描述包括具有凹凸表面且同时还包括多个反射图案的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的反射片的制造方法。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反射片的制造方法中,通过熔体挤出工艺制造包括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及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之间的反射层166的膜,其中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每个都包括反射图案。在这点上,反射图案可具有相同的尺寸并可由选自有机填料、无机填料和珠粒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形成。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反射图案可具有不同的尺寸并可由选自有机填料、无机填料和珠粒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形成。有机或无机填料具有较高的弹性并由软材料形成,珠粒具有比有机或无机填料更高的刚性以支撑导光板140的重量,由此可保持导光板140与反射片160之间的间隙。例如,无机填料可由碳酸钙(CaCO3)、硅石等形成,有机填料可由硅形成。有机填料或无机填料可具有20μm到50μm的尺寸。
随后,使注入CO2气体的膜进行发泡工艺以在反射层166中形成气泡层176(步骤S32)。将注入CO2气体的膜放置在烤箱210中,放置于烤箱210中的非定向膜内部的CO2气体由空气取代,从而产生发泡。因此,在反射层166中形成气泡层176(步骤S32)。
之后,通过挤压工艺,使膜的包括反射图案的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形成为具有凹凸表面(步骤S34)。详细地说,如图11(b)中所示,当具有多个凸出部的上辊210a经过第一表层178时,第一表层178形成为具有凹凸表面。同时,当具有多个凸出部的下辊210b经过第二表层179时,第二表层179形成为具有凹凸表面。因此,可获得每个都具有如图8B中所示的凹凸表面并包括具有相同尺寸的反射图案182a的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或者可获得每个都具有如图8C中所示的凹凸表面并包括具有不同尺寸的多个反射图案186的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
最后,使用冲切工艺切割包括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的反射片,其中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每个都包括反射图案182a或186(步骤S36)。
如上所述,根据制造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反射片的方法,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可形成为具有凹凸表面或者可包括填料或珠粒。
通常,除了制造反射片构造的工艺之外,还要通过给反射片涂布珠粒的单独工艺在第一和第二表层每一个上形成珠粒层。然而,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反射片的制造工艺,仅使用反射片构造制造工艺而无需单独的珠粒涂布工艺,就可使第一和第二表层178和179形成为具有凹凸表面并还包括多个填料或珠粒。
从上面的描述很显然,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制造反射片的方法,可使用反射片构造制造工艺的定向步骤形成包括第一和第二表层的反射片,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射层通过多个反射图案而具有凹凸表面。这样,仅使用反射片构造制造工艺而无需单独的珠粒涂布工艺,就可形成包括第一和第二表层的反射片,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射层具有与多个反射图案的形状对应的凹凸表面。
根据该显示装置及制造反射片的方法,可通过反射片构造制造方法的挤压步骤形成包括具有凹凸表面的第一和第二表层的反射片。这样,仅使用反射片构造制造工艺而无需单独的珠粒涂布工艺,就可形成包括具有凹凸表面的第一和第二表层的反射片。
如上所述,通过仅使用反射片构造制造工艺形成包括具有凹凸表面的第一和第二表层的反射片,可减少珠粒涂布工艺所需的成本,例如制造设备成本、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
此外,因为反射片的第一和第二表层通过多个第一反射图案形成为具有凹凸表面,所以可防止导光板与反射片之间的贴合,并还可提高光的反射效率。此外,可在反射层中形成多个第二反射图案,该多个第二反射图案每个都具有在空气层中的填料,由此可提高光的反射效率。
此外,反射片的第一和第二表层形成为具有凹凸表面,因而可防止导光板与反射片之间的贴合,并还可提高光的反射效率。此外,可在反射层中形成多个气泡层,由此可提高光的反射效率。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可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发明意在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及其等效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

Claims (32)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多个发光二极管(LED),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用于产生光,从而给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将光导引到所述显示面板;和
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将向着设置于所述LED下面的底盖发射的光反射到所述导光板,且所述反射片包括反射层、形成在所述反射层的上部上的第一表层、和形成在所述反射层的下部上的第二表层,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通过多个第一反射图案形成为具有凹凸表面,以防止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贴附并提高光的效率,以及
所述反射层包括多个第二反射图案,所述多个第二反射图案中的每个都包括在空气层中的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包括有机或无机填料或珠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图案每个都包括在空气层中的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包括中空填料,每个中空填料都包括在填料中的空气层。
5.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具有10μm到80μm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包括选自有机填料、无机填料、中空填料和珠粒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图案被构造成使得所述有机或无机填料形成在所述中空填料或珠粒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有机或无机填料具有1μm到2μm的尺寸,所述珠粒或中空填料具有10μm到20μm的尺寸。
9.一种制造反射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熔体挤出工艺制备非定向膜,所述非定向膜包括第一和第二表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之间的反射层,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每个都包括多个第一反射图案,所述反射层包括由涂布表面活性剂的填料形成的多个第二反射图案;
通过挤压工艺压缩所述非定向膜;以及
在机器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定向所述非定向膜并对所述定向的膜热处理,
其中当所述非定向膜被定向时,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的厚度减小并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图案而具有凹凸表面,所述反射层包括所述第二反射图案,所述第二反射图案中的每个都包括在填料周围的空气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包括有机填料、无机填料或珠粒。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图案每个都包括在空气层中的填料。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包括中空填料,所述中空填料每个都包括在填料中的空气层。
13.根据权利要求9到12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具有10μm到80μm的尺寸。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图案包括选自有机填料、无机填料、中空填料和珠粒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图案被构造为使得所述有机或无机填料形成在所述珠粒或中空填料上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或无机填料具有1μm到2μm的尺寸,所述珠粒或中空填料具有10μm到20μm的尺寸。
17.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多个发光二极管(LED),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用于产生光,从而给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将光导引到所述显示面板;和
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将向着设置于所述LED下面的底盖发射的光反射到所述导光板,且所述反射片包括反射层、形成在所述反射层的上部上的第一表层、和形成在所述反射层的下部上的第二表层,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形成为具有凹凸表面,以防止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贴合并提高光的效率,以及
所述反射层包括多个气泡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具有凹凸表面并包括多个反射图案。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反射图案具有相同的尺寸并包括选自有机填料、无机填料和珠粒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反射图案具有不同的尺寸并包括选自有机填料、无机填料和珠粒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反射图案被构造为使得所述有机或无机填料形成在所述珠粒上方。
22.根据权利要求19到21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无机填料包括碳酸钙(CaCO3)或硅石。
23.根据权利要求19到21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有机填料包括硅。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有机或无机填料具有1μm到2μm的尺寸,所述珠粒具有10μm到20μm的尺寸。
25.一种制造反射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熔体挤出工艺制备膜,所述膜包括第一和第二表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之间的反射层;
在所述膜中注入CO2气体,并通过发泡工艺在所述反射层中形成多个气泡层;
通过挤压所述膜形成具有凹凸表面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以及
使用冲切工艺切割包括具有凹凸表面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的所述反射片。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步骤凹凸包括,当所述膜经过每个都具有多个凸出部的上辊和下辊之间时,形成具有凹凸表面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制备步骤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包括多个反射图案,所述多个反射图案具有相同的尺寸并包括选自有机填料、无机填料和珠粒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制备步骤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包括多个反射图案,所述多个反射图案具有不同的尺寸并包括选自有机填料、无机填料和珠粒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通过熔体挤出工艺包括所述反射图案时,所述形成步骤凹凸包括通过挤压所述膜形成具有凹凸表面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所述第一和第二表层每个都包括多个反射图案,所述多个反射图案被构造为使得软的有机或无机填料形成在珠粒上方。
30.根据权利要求27到29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填料包括硅。
31.根据权利要求27到29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机填料包括碳酸钙(CaCO3)或硅石。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或无机填料具有1μm到2μm的尺寸,所述珠粒具有10μm到20μm的尺寸。
CN201310495384.4A 2012-12-14 2013-10-21 显示装置及制造用于显示装置的反射片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695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146893 2012-12-14
KR20120146893 2012-12-14
KR10-2013-0094372 2013-08-08
KR1020130094372A KR102102904B1 (ko) 2012-12-14 2013-08-08 표시 장치 및 반사 시트의 제조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9535A true CN103869535A (zh) 2014-06-18
CN103869535B CN103869535B (zh) 2016-09-07

Family

ID=49724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9538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69535B (zh) 2012-12-14 2013-10-21 显示装置及制造用于显示装置的反射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88732B2 (zh)
EP (2) EP2752686B1 (zh)
CN (1) CN1038695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1424A (zh) * 2019-03-29 2019-07-30 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及其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55185B2 (ja) * 2011-09-27 2018-07-11 エスケイシー ハイテク アンド マーケティング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高輝度光学シートを製造する方法
US11635622B1 (en) * 2018-12-07 2023-04-25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Nanovided spacer materials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s and methods
TWI823371B (zh) * 2020-01-31 2023-11-21 日商日亞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面狀光源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9641A (ja) * 1993-10-29 1995-08-11 Meitaku Syst:Kk スクリ−ン印刷による高輝度エッジライトパネル
JPH08146207A (ja) * 1994-11-24 1996-06-07 Sekisui Chem Co Ltd 光拡散シート
JP2004101601A (ja) * 2002-09-05 2004-04-02 Toray Ind Inc 光反射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60209404A1 (en) * 2005-03-16 2006-09-21 Kim Sang P Light-diffusing sheet having voids for TFT-LCD
CN1847955A (zh) * 2005-03-18 2006-10-18 东丽世韩有限公司 具有气孔的散光膜
CN101923248A (zh) * 2009-06-15 2010-12-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20775A (en) 1995-11-03 1997-04-15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Low refractive index glass microsphere coated article having a smooth surface and a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JP3834350B2 (ja) * 1996-03-14 2006-10-18 株式会社きもと 光反射材料
JP3119846B2 (ja) * 1998-09-17 2000-12-25 恵和株式会社 光拡散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3430098B2 (ja) 1999-01-21 2003-07-28 恵和株式会社 光拡散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AU2515200A (en) 1999-09-20 2001-04-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films having at least one particle-containing layer
JP4986198B2 (ja) 2001-03-15 2012-07-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324420A (ja) * 2001-04-18 2002-11-08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面状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反射シート
JP4945032B2 (ja) * 2001-05-08 2012-06-06 恵和株式会社 反射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KR101082898B1 (ko) 2005-05-25 2011-1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80011597A (ko) * 2006-07-31 2008-0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학플레이트용 금형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광학플레이트의제조방법과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광학플레이트
US20080101091A1 (en) * 2006-11-01 2008-05-01 Yu-Sheng Teng Diffusion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a backlight module with the diffusion film
JP5171098B2 (ja) 2007-04-24 2013-03-27 岩崎電気株式会社 石英ガラス製品の製造方法、それに用いるシリカ顆粒とその生成方法
KR100951290B1 (ko) 2007-05-16 2010-04-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눈부심 방지 필름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눈부심 방지 필름
US7563508B2 (en) * 2007-05-30 2009-07-21 Chung 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maments Bureau, M.N.D. Diffusion beads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KR100952736B1 (ko) * 2007-11-26 2010-04-13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광확산판,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액정 표시 장치
TW200937043A (en) * 2008-02-29 2009-09-01 Eternal Chemical Co Ltd Brightness enhancement reflective film
JP2009300801A (ja) * 2008-06-13 2009-12-24 Sony Corp 光学包装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バックライト、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KR20120021107A (ko) * 2010-08-31 2012-03-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반사시트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12118327A (ja) 2010-12-01 2012-06-21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130314796A1 (en) * 2011-02-21 2013-11-28 Kazutoshi Hitomi Light reflection plat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9641A (ja) * 1993-10-29 1995-08-11 Meitaku Syst:Kk スクリ−ン印刷による高輝度エッジライトパネル
JPH08146207A (ja) * 1994-11-24 1996-06-07 Sekisui Chem Co Ltd 光拡散シート
JP2004101601A (ja) * 2002-09-05 2004-04-02 Toray Ind Inc 光反射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60209404A1 (en) * 2005-03-16 2006-09-21 Kim Sang P Light-diffusing sheet having voids for TFT-LCD
CN1847955A (zh) * 2005-03-18 2006-10-18 东丽世韩有限公司 具有气孔的散光膜
CN101923248A (zh) * 2009-06-15 2010-12-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1424A (zh) * 2019-03-29 2019-07-30 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0071424B (zh) * 2019-03-29 2020-07-07 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52686A3 (en) 2016-09-28
EP2752685A2 (en) 2014-07-09
EP2752686A2 (en) 2014-07-09
EP2752685B1 (en) 2018-07-25
US9188732B2 (en) 2015-11-17
EP2752685A3 (en) 2016-09-21
EP2752686B1 (en) 2021-07-07
US20140169036A1 (en) 2014-06-19
CN103869535B (zh)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8956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US20150241731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277143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110050558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CN203052386U (zh) 照明装置、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20080023007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19061929A (ja)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2007258152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KR20110097642A (ko) 광학 시트 적층체, 조명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
CN103869535A (zh) 显示装置及制造用于显示装置的反射片的方法
CN105892121A (zh) 显示装置
JP2019185921A (ja)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2010205698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当該照明装置を備えた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
CN109752778B (zh) 光学膜以及包括光学膜的显示装置
CN107438905B (zh) 发光器件阵列及包含该发光器件阵列的照明系统
KR102268966B1 (ko) 표시장치
CN108445576B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1576397B1 (ko) 도광판이 삭제된 에지라이트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렌즈 및 이 렌즈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55828B1 (ko) 다중 패널 표시장치
KR102486326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US10684508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60058337A (ko) 발광 다이오드 어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444400B1 (ko) 양면 표시장치 및 그를 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1417258B1 (ko) 광속 제어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20130028270A (ko) 반사 시트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반사 시트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