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9008B - 分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9008B
CN103869008B CN201310669805.0A CN201310669805A CN103869008B CN 103869008 B CN103869008 B CN 103869008B CN 201310669805 A CN201310669805 A CN 201310669805A CN 103869008 B CN103869008 B CN 1038690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ition setting
control device
condition
setting apparatus
rece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698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69008A (zh
Inventor
山本英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dz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madz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dzu Corp filed Critical Shimadz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69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9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69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9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6Signal analy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6Signal analysis
    • G01N30/8658Optimising operation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在使用条件设定装置设定的条件与使用各单元的操作部设定的条件之间产生不一致的分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至少在条件设定装置(3)和控制装置(2)之间正进行数据收发时,对于由该控制装置(2)控制的各单元(1),限制使用操作部(12)的条件设定。由此,在正向控制装置(2)发送使用条件设定装置(3)设定的条件的数据时,不会使用各单元(1)的操作部(12)设定不同条件。因此,可防止在使用条件设定装置(3)设定的条件和使用各单元(1)的操作部(12)设定的条件之间产生不一致。

Description

分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具有:为了分析样品而动作的多个单元;条件设定装置,所述条件设定装置用于设定与所述多个单元的动作相关的条件;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可在所述多个单元以及所述条件设定装置之间收发数据,基于通过所述条件设定装置设定的条件,控制所述多个单元。
背景技术
在例如液相色谱仪等的分析装置中,具有分析装置的各部分根据功能被单元化,各单元的动作由控制装置控制的分析装置。该种分析装置中,例如可通过将由计算机构成的条件设定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构成为控制装置基于使用条件设定装置设定的条件控制各单元这样的分析系统(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这种分析系统中,基于使用条件设定装置设定的条件,通过一个控制装置控制例如送液单元、自动取样器、色谱柱温箱以及检测器等那样的为了分析样品而动作的多个单元。条件设定装置中,安装有用于设定例如与各单元的动作相关的条件的软件,以使利用该软件设定的条件的数据向控制装置发送。
这样,在可使用条件设定装置设定与各单元的动作相关的条件那样的分析系统中,在远离分析装置设置地点(例如实验室)的地点上设置条件设定装置,通过远程操作可进行与各单元的动作相关的条件设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1-1857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的分析系统中,在各单元具有操作部,通过操作该操作部可设定与各单元的动作相关的条件。这种情况下,使用条件设定装置设定的条件,与使用各单元的操作部设定的条件之间产生不一致,可能会以用户不希望的条件进行分析。其结果,不仅可能得不到正确的分析结果,而且软件上可能会产生错误等,成为各种弊端的原因。
又,多个条件设定装置具有可与控制装置之间收发数据的结构的情况下,任一个条件设定装置向控制装置发送数据时,通常限制从其他的条件设定装置向控制装置发送数据。该情况下,会产生以下问题:不仅在控制装置侧不能识别与哪个条件设定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即使上述其他的条件设定装置也不能识别哪个条件设定装置向控制装置发送数据。
因此,在向控制装置发送数据的条件设定装置中,若不进行确认显示部显示的内容等的操作,则不能明确地掌握进行数据收发的装置间的关系,该确认操作十分烦杂。特别是,在远离分析装置设置的地点(例如实验室)的地点设置条件设定装置的情况下,具有在分析装置中进行分析操作的用户不能容易地进行如上所述的确认操作的问题。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事实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在使用条件设定装置设定的条件和使用各单元的操作部设定的条件之间产生不一致的分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更加明确地掌握进行数据收发的装置之间的关系的分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为了分析样品而动作的多个单元;条件设定装置,所述条件设定装置用于设定与所述多个单元的动作相关的条件;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在所述多个单元以及所述条件设定装置之间收发数据,基于通过所述条件设定装置设定的条件,控制所述多个单元,所述多个单元包括能设定与各单元的动作相关的条件的操作部,至少在所述条件设定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之间正进行数据收发时,限制使用所述操作部的条件设定。
根据该构成,至少在条件设定装置和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时,由该控制装置控制的各单元中,限制使用操作部的条件设定。因此,在正向控制装置发送使用条件设定装置设定的条件的数据时,不会使用各单元的操作部设定不同条件。因此,可防止在使用条件设定装置设定的条件与使用各单元的操作部设定的条件之间产生不一致。
所述控制装置也可以包括显示部,所述显示部能显示正与所述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所述条件设定装置的识别信息。
根据该构成,通过确认控制装置的显示部所显示的识别信息,可掌握与该控制装置之间正进行收发数据的条件设定装置。由此,可更明确地掌握正进行收发数据的装置之间的关系。又,对于控制装置侧,可容易地掌握正与该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收发数据的条件设定装置。
所述分析系统中也可以具有多个分别包括显示部的所述条件设定装置。该情况下,在第一条件设定装置正与所述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时,在第二条件设定装置中已做出了与该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指示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所述第二条件设定装置中的所述显示部显示与该控制装置之间不能进行数据收发的信息。
根据该构成,在第一条件设定装置与控制装置之间正进行数据收发时,在第二条件设定装置中已做出了与该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指示的情况下,可基于第二条件设定装置中的显示部的显示,明确地掌握不能与该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信息。
所述第二条件设定装置的所述显示部中也可以显示不能与所述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信息,并显示正与该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所述第一条件设定装置的识别信息。
根据该构成,在与控制装置之间不能进行数据收发的第二条件设定装置中,通过确认显示部所显示的识别信息,可掌握正与该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收发数据的条件设定装置(第一条件设定装置)。由此,可更明确地掌握正进行数据收发的装置之间的关系。
所述第一条件设定装置的所述显示部上,也可以显示在所述第二条件设定装置中已做出了与所述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指示的信息。
根据该构成,在第一条件设定装置正与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时,在第二条件设定装置中已做出了与该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指示的情况下,可基于第二条件设定装置中的显示部的显示,明确地掌握该信息。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系统具有:为了分析样品而动作的多个单元;条件设定装置,所述条件设定装置用于设定与所述多个单元的动作相关的条件;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在所述多个单元以及所述条件设定装置之间收发数据,基于由所述条件设定装置设定的条件,控制所述多个单元,至少在所述条件设定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之间正进行数据收发时,进行用于限制条件设定的处理,所述条件设定是与使用所述多个单元所包括的操作部的各单元的动作有关的条件设定。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向控制装置发送使用条件设定装置设定的条件数据时,由于不会使用各单元的操作部设定不同条件,因此可防止在使用条件设定装置设定的条件和使用各单元的操作部设定的条件之间产生不一致。又,在使与进行数据收发的装置相关的识别信息显示于控制装置的显示部或条件设定装置的显示部中的情况下,可更加明确地掌握进行数据收发的装置之间的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分析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控制装置的处理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分析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图3的控制装置的处理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分析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该分析系统具有多个单元1、控制装置2以及条件设定装置3等,多个单元1以及控制装置2构成例如液相色谱仪等分析装置10。但是,分析装置10也不限定于液相色谱仪。
多个单元1是将分析装置10的各部根据功能分别单元化,都为了分析样品而动作。各单元1中具有显示部11以及操作部12等。显示部11可由例如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构成。又,操作部12可由例如操作键或者触摸板等构成。
该实例中,多个单元1分别由例如送液单元、自动取样器、色谱柱温箱以及检测器等构成。关于这些各单元1的功能,由于是众所周知的技术,省略详细的说明。但是,多个单元1不限于如上所述的结构,也可以由用于实现其他的功能的单元1等构成。
控制装置2为包括例如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结构,通过该CPU运行程序,可控制与控制装置2连接的多个单元1。该控制装置2构成统括控制多个单元1的系统控制器,通过使用该控制装置2的控制,可使各单元1的动作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联动,从而进行良好的分析。
例如,控制装置2通过一边每隔规定的时间切换通道一边在其与各单元1之间收发数据,由此可以更小的通信负载控制各单元1的动作。控制装置2中具有显示部21以及操作部22等。显示部21可由例如液晶显示器构成。又,操作部22可由例如操作键或者触摸板等构成。
条件设定装置3由例如个人计算机构成,具有显示部31以及操作部32等。显示部31可由例如液晶显示器构成。又,操作部32可通过例如键盘或者鼠标等构成。该条件设定装置3中,通过操作操作部32,可设定与多个单元1的动作相关的条件。
例如,条件设定装置3中,安装用于设定与多个单元1的动作相关的条件的软件,可边通过起动该软件确认显示部31显示的画面,边操作操作部32进行条件设定。条件设定装置3不是与多个单元1直接连接,而是通过控制装置2间接连接。该实例中,控制装置2与条件设定装置3通过LAN(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等的网络线路可进行通信。
这样,控制装置2可在其与多个单元1以及条件设定装置3之间收发数据。由此,控制装置2可基于由条件设定装置3设定的条件,控制多个单元1。另一方面,通过操作各单元1具有的操作部12,也能设定与各单元1的动作相关的条件。
本实施方式中,至少条件设定装置3和控制装置2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时,使用与该控制装置2连接的各单元1的操作部12的条件设定被限制。
图2是表示图1的控制装置2的处理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在控制装置2与条件设定装置3之间正收发数据时(步骤S101中的“是”),进行用于限制条件设定的处理,该条件设定为使用与该控制装置2连接的各单元1的操作部12的条件设定(步骤S102)。
该实例中,若想操作和正与条件设定装置3之间收发数据的控制装置2连接的单元1的操作部12时,在该单元1的显示部11上显示“通过个人计算机连接(connected by PC)”等条件设定装置3在连接过程中的信息,不能操作操作部12。
又,在正与条件设定装置3之间收发数据的控制装置2的显示部21上显示正与该控制装置2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条件设定装置3的识别信息(步骤S103)。上述识别信息是例如条件设定装置3的识别名称等,可从条件设定装置3接收该识别信息。但是,上述识别信息并不限定于条件设定装置3的识别名称。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在至少条件设定装置3和控制装置2之间进行数据收发时,对于由该控制装置2控制的各单元1,限制使用操作部12的条件设定。因此,在向控制装置2发送使用条件设定装置3设定的条件的数据时,不会使用各单元1的操作部12设定不同条件。因此,可防止在使用条件设定装置3设定的条件和使用各单元1的操作部12设定的条件之间产生不一致。
又,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确认控制装置2的显示部21所显示的识别信息,可掌握正与该控制装置2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条件设定装置3。由此,可更明确地掌握进行数据收发的装置之间的关系。又,对于控制装置2侧,可容易地掌握正与该控制装置2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条件设定装置3。
图3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分析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该分析系统中,通过LAN等的网络线路,可以彼此任意的组合一对一连接多个控制装置2和多个条件设定装置3,使这些装置之间可进行通信。各控制装置2与由该控制装置2控制的多个单元1连接,各控制装置2分别构成各个分析装置10。
各单元1、各控制装置2以及各条件设定装置3的具体结构由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分别相同,省略详细的说明。以下,将任意的条件设定装置3作为第一条件设定装置103,将与该第一条件设定装置103不同的任意条件设定装置3作为第二条件设定装置203,对本实施方式进行具体的说明。
图4是表示图3的条件设定装置3的处理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上述的图2举例说明的形态进行各控制装置2的处理。另一方面,以如该图4中举例说明的方式进行各条件设定装置3的处理。
条件设定装置3在使用例如安装在该条件设定装置3中的软件,已做出了与控制装置2之间进行收发数据的指示的情况下为与控制装置2之间收发数据而进行了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201中的“是”),判断该控制装置2与其他的条件设定装置3之间是否正收发数据(步骤S202)。该判定可基于来自例如控制装置2的响应信号进行。
要收发数据的控制装置2在与其他的条件设定装置3之间不收发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202中的“否”),条件设定装置3进行用于与该控制装置2之间收发数据的处理(步骤S203)。在这样的数据接收处理过程中,监视是否在其他条件设定装置3中已做出了与该控制装置2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指示(步骤S204),直到收发数据结束(直到步骤S206中变为“是”)。
对于其他的条件设定装置3,是否进行了上述那样的指示的判定可基于例如来自控制装置2的响应信号进行。然后,在进行了上述那样的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204中的“是”),在数据接收处理过程中的条件设定装置3的显示部31上显示该信息。即,在第一条件设定装置103与任意控制装置2之间正收发数据时,在第二条件设定装置203中已做出了与该控制装置2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指示的情况下,使该信息显示在第一条件设定装置103的显示部31上。
这种显示,可以是例如“要连接其他的PC。”这样的显示,也可以是包括例如识别名称等作为其他条件设定装置3(第二条件设定装置203)的识别信息这样的构成。该识别信息可从控制装置2接收。但是,上述识别信息并不限定于条件设定装置3的识别名称。
由此,在第一条件设定装置103与控制装置2之间正进行数据收发时,在第二条件设定装置203中已做出了与该控制装置2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指示的情况下,可基于第一条件设定装置103中的显示部31的显示,明确地掌握该信息。
另一方面,在要收发数据的控制装置2正与其他的条件设定装置3之间收发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202中的“是”),条件设定装置3在显示部31显示与该控制装置2之间不能收发数据的信息(步骤S207)。
即,在第一条件设定装置103正与所述控制装置2之间收发数据时,在第二条件设定装置203中已做出了与该控制装置2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指示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所述第二条件设定装置203中的显示部31显示与该控制装置2之间不能进行数据收发的信息。
由此,在第一条件设定装置103正与控制装置2之间进行数据收发时,在第二条件设定装置203中已做出了与该控制装置2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指示的情况下,可基于第二条件设定装置203中的显示部31的显示,明确地掌握与该控制装置2间不能进行数据收发的信息。
又,条件设定装置3在显示部31显示与要收发数据的控制装置2之间已经进行数据收发的其他条件设定装置3的识别信息(步骤S208)。
即,第一条件设定装置103与所述控制装置2之间正进行数据收发时,在第二条件设定装置203中已做出了与该控制装置2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指示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条件设定装置203中的显示部31显示与该控制装置2之间不能进行数据收发的信息,且显示与该控制装置2间正进行数据收发的第一条件设定装置103的识别信息。
由此,对于与控制装置2之间不能进行数据收发的第二条件设定装置203,通过确认显示部31所显示的识别信息,可掌握与该控制装置2之间正进行数据收发的条件设定装置(第一条件设定装置103)。由此,可更明确地掌握进行数据收发的装置之间的关系。
但是,也可省略如上所述的其他的条件设定装置3的识别信息的显示。即,向第二条件设定装置203的显示部31的显示,也可以是例如“正连接其他的PC。不能与该PC连接”这样的显示,也可以是包括例如识别名称等作为其他的条件设定装置3(第一条件设定装置103)的识别信息的构成。该识别信息可从控制装置2接收。但是,上述识别信息并不限定于条件设定装置3的识别名称。
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在条件设定装置3和控制装置2之间正进行数据收发时,不能操作与该控制装置2连接的各单元1的操作部12,但不限于这种构成,也可以是限制使用各单元1的操作部12的条件设定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不是完全不能操作各单元1的操作部12的结构,而是仅不能进行条件设定的操作的结构,也可以是仅限制一部分条件设定的结构。
又,限制使用各单元1的操作部12的条件设定,只要至少在条件设定装置3和控制装置2之间正进行数据收发之时即可,也可以是例如在用于条件设定的软件在条件设定装置3中启动期间,使用各单元1的操作部12的条件设定被限制的结构。
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在条件设定装置3中进行了结束软件的操作时,解除使用各单元1的操作部12的条件设定的限制的结构。又,也可以是即使在条件设定装置3中进行了结束软件的操作的情况下,从某一个单元1向控制装置2发送数据时,维持限制使用各单元1的操作部12的条件设定的现状的结构。
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对多个单元1和控制这些单元1的控制装置2各自分离而构成、并分别具有显示部11、21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种构成,也可以是多个单元1和控制装置2一体地构成分析装置10,在该分析装置10中具有的一个显示部上,显示与对于各单元1的显示部11或者控制装置2的显示部21的显示相同的显示。
又,用于如图2所例示那样的控制装置2的处理的程序、或者用于由如图4所例示那样的条件设定装置3的处理的程序等,在构成本发明涉及的分析系统的任一个装置中运行的程序也可以作为控制程序提供。该情况下,所述程序也可以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的状态提供的结构,也可以是提供程序自身的结构。
符号的说明
1   单元
2   控制装置
3   条件设定装置
10  分析装置
11  显示部
12  操作部
21  显示部
22  操作部
31  显示部
32  操作部
103 条件设定装置
203 条件设定装置。

Claims (6)

1.一种分析系统,其包括:
为了分析样品而动作的多个单元;
条件设定装置,所述条件设定装置用于设定与所述多个单元的动作相关的条件;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在所述多个单元以及所述条件设定装置之间收发数据,基于通过所述条件设定装置设定的条件,控制所述多个单元,
所述多个单元包括能设定与各单元的动作相关的条件的操作部,
所述分析系统的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条件设定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之间正进行数据收发时,限制使用所述操作部的条件设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显示部,所述显示部能显示正与所述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所述条件设定装置的识别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分别包括显示部的所述条件设定装置,
在第一条件设定装置正与所述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时,在第二条件设定装置中已做出了与该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指示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条件设定装置中的所述显示部显示与该控制装置之间不能进行数据收发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条件设定装置的所述显示部显示不能与所述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信息,并显示正与该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所述第一条件设定装置的识别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条件设定装置的所述显示部显示在所述第二条件设定装置中已做出了与所述控制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指示的信息。
6.一种分析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分析系统具有:为了分析样品而动作的多个单元;条件设定装置,所述条件设定装置用于设定与所述多个单元的动作相关的条件;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在所述多个单元以及所述条件设定装置之间收发数据,基于由所述条件设定装置设定的条件,控制所述多个单元,
所述分析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条件设定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之间正进行数据收发时,进行用于限制条件设定的处理,所述条件设定是与使用所述多个单元所包括的操作部的各单元的动作有关的条件设定。
CN201310669805.0A 2012-12-11 2013-12-10 分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8690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0029 2012-12-11
JP2012270029A JP5983379B2 (ja) 2012-12-11 2012-12-11 分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9008A CN103869008A (zh) 2014-06-18
CN103869008B true CN103869008B (zh) 2015-10-28

Family

ID=50879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69805.0A Active CN103869008B (zh) 2012-12-11 2013-12-10 分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35777B2 (zh)
JP (1) JP5983379B2 (zh)
CN (1) CN1038690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18706B1 (en) 2014-11-12 2019-08-21 GE Healthcare Bio-Sciences AB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influence of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on a liquid chromatography protocol
JP2016102715A (ja) * 2014-11-28 2016-06-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撮影システム
JP6271635B2 (ja) * 2016-05-06 2018-01-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CN107452148A (zh) * 2017-07-27 2017-12-08 广州市智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开启自行车的方法、相应的单车运营平台及自行车
US20220178889A1 (en) * 2019-03-11 2022-06-09 Shimadzu Corporation Analysis system
GB2623320A (en) * 2022-10-11 2024-04-17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Allocating sample analysis tasks to analytical devices to comply with control targe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7972A (zh) * 2002-06-05 2004-01-14 ��ʽ���絺���������� 收集关于分析装置信息的方法和系统与分析装置
CN1908657A (zh) * 2005-08-04 2007-02-07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色谱数据处理装置
JP3925445B2 (ja) * 2003-03-27 2007-06-0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分析機器の制御装置
CN102033136A (zh) * 2009-09-30 2011-04-27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以及信息处理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20410B2 (ja) * 1990-11-30 1997-06-11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
JP3668799B2 (ja) * 1996-06-27 2005-07-06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検体検査システム
JP4661136B2 (ja) * 2004-08-31 2011-03-30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測定装置用制御・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613574B2 (en) * 2005-10-28 2009-11-03 S-Matrix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ng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experimentation for deriving surrogate response data
JP4840241B2 (ja) * 2007-04-23 2011-12-21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分析機器制御装置
JP2009047592A (ja) * 2007-08-21 2009-03-05 Shimadzu Corp 分析装置
WO2011000407A1 (en) * 2009-06-30 2011-01-06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Liquid chromatography adjustment for method-conformally compensating deviations from ideal behavior
JP2011185794A (ja) 2010-03-09 2011-09-22 Shimadzu Corp クロマトグラフ分析装置
JP2012098144A (ja) * 2010-11-02 2012-05-24 Fujifilm Corp 分析装置およびその表示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7972A (zh) * 2002-06-05 2004-01-14 ��ʽ���絺���������� 收集关于分析装置信息的方法和系统与分析装置
JP3925445B2 (ja) * 2003-03-27 2007-06-0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分析機器の制御装置
CN1908657A (zh) * 2005-08-04 2007-02-07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色谱数据处理装置
CN102033136A (zh) * 2009-09-30 2011-04-27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以及信息处理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57875A1 (en) 2014-06-12
JP5983379B2 (ja) 2016-08-31
CN103869008A (zh) 2014-06-18
JP2014115206A (ja) 2014-06-26
US9435777B2 (en) 2016-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9008B (zh) 分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U2015242885B2 (en) Risk evaluation system for process system, risk evaluation program and risk evaluation method
CN104156137A (zh) 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3176075B (zh) 触控面板测试方法
CN106980511B (zh) 固件升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106005A (zh) 整理移动设备状态栏图标的方法和装置
KR20180048927A (ko) 단말기 사이에서 스크린을 제어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CN104781776A (zh) 用于基于上下文的动态动作的设备和方法
CN105354118B (zh) 智能终端的自动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A2950657A1 (en) Remote diagnosis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JP2015184851A (ja) プラント監視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ラント監視制御サーバー
CN103221820A (zh) 分析装置的操作菜单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WO2008155429A3 (en) Systems, methods, and media for firewall control via process interrogation
CN108121261B (zh) 用于显示监视屏的方法
JP2013148519A5 (zh)
WO2019047488A1 (zh) 实现业务系统与多组件交互的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049856A (zh) 手持终端的输入模式的设置系统及设置方法
KR101371895B1 (ko) Can 패킷 자동 분석 방법
JP5503321B2 (ja) 運用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運用管理システム
US1069901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security measure providing method, security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8400291B2 (en) Informatio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having information display program
CN103530181A (zh) 电子签名工具界面切换方法、装置以及电子签名工具
CN109144450A (zh) 一种远程操作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KR20100081747A (ko) 디바이스 장애 원격관리 시스템
CN104111825B (zh) 桌面添加程序访问图标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