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1150A - 一种新型白硅钙石生物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白硅钙石生物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1150A
CN103861150A CN201210529149.XA CN201210529149A CN103861150A CN 103861150 A CN103861150 A CN 103861150A CN 201210529149 A CN201210529149 A CN 201210529149A CN 103861150 A CN103861150 A CN 103861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edigite
coating
implant
stem cell
med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2914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61150B (zh
Inventor
常江
易德亮
吴成铁
黄利平
郑学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21052914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611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61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1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61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1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硬组织植入体,所述植入体包括:钛基体,所述钛基体包括纯钛基体或钛合金基体;沉积在所述钛基体上的白硅钙石涂层。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制备方法以及用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满足生物活性、与基体钛合金的结合强度、体内稳定性各方面要求的生物陶瓷涂层。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白硅钙石生物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硬组织植入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更确切的说涉及的是纯钛或钛合金基体上沉积白硅钙石生物活性涂层构成的白硅钙石涂层-钛(合金)硬组织植入体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医用生物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创伤、感染、肿瘤和先天遗传等造成的骨损伤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移植替换受损的骨组织是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治疗方法。在众多骨科移植材料中,等离子喷涂生物陶瓷涂层材料由于结合了金属(或合金)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生物陶瓷良好的生物学性能,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承载骨植入材料之一。由于常用的生物陶瓷涂层不是生物活性较差,就是与基体钛合金的结合强度较低,或是体内稳定性较差。人们采用大量措施进行改善,但都未取得满意的结果。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寻找满足生物活性、与基体钛合金的结合强度、体内稳定性各方面要求的生物陶瓷涂层,同时还要满足涂层与金属基体之间热膨胀系数以形成良好结合。
综上所述,本领域缺乏一种可满足生物活性、与基体钛合金的结合强度、体内稳定性各方面要求的生物陶瓷涂层。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可满足生物活性、与基体钛合金的结合强度、体内稳定性各方面要求的生物陶瓷涂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具有满足生物活性、与基体钛合金的结合强度、体内稳定性各方面要求的生物陶瓷涂层的医用硬组织植入体。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具有满足生物活性、与基体钛合金的结合强度、体内稳定性各方面要求的生物陶瓷涂层的医用硬组织植入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具有满足生物活性、与基体钛合金的结合强度、体内稳定性各方面要求的生物陶瓷涂层的医用硬组织植入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具有满足生物活性、与基体钛合金的结合强度、体内稳定性各方面要求的生物陶瓷涂层的移植物。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医用硬组织植入体,所述植入体包括:
钛基体,所述钛基体包括纯钛基体或钛合金基体;
沉积在所述钛基体上的白硅钙石涂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白硅钙石涂层的厚度是30~500μm。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白硅钙石涂层的主要晶相为白硅钙石相。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钛合金包括Ti-6Al-4V,Ti-5Al-2.5Fe,Ti-6Al-7Nb,Ti-13Nb-13Zr,Ti-12Mo-6Zr-2Fe,Ti-35Nb-7Zr-5Ta,Ti-29Nb-13Ta-7.1Zr,Ti-29Nb-13Ta-4.6Zr,Ti-35Nb-5Ta-7Zr-0.4O,Ti-15Mo-5Zr-3Al,或Ti-Mo。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钛合金基体是Ti-6Al-4V基体。所述“Ti-6Al-4V基体”可以市售得到,例如上海艳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涂层的结合强度采用ASTM C633-79方法测得为41.1-49.8MPa;优选的,白硅钙石涂层的结合强度为46.1~49.8MPa。
具体的例如,白硅钙石涂层的结合强度为46.5±0.4MPa。(例如使用表3喷涂参数制备的白硅钙石涂层的结合强度46.5MPa)
更优选的,白硅钙石涂层的结合强度为49.5±0.3MPa。(例如使用表4喷涂参数制备的白硅钙石涂层的结合强度49.8MPa)。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本发明所述的医用硬组织植入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钛基体,所述钛基体包括纯钛基体或是钛合金基体;
提供白硅钙石粉体;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方法将所述白硅钙石粉体沉积于所述钛基体的表面,得到所述医用硬组织植入体。
优选的,所述钛基体经过表面处理,所述表面处理包括清洗、或喷砂。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化学法合成白硅钙石粉体,
得到的白硅钙石粉体通过造粒制成粒径为40-80μm的颗粒。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造粒工艺是将0.5-10μm白硅钙石粉体压制成陶瓷片,在1300-1400°C的高温下煅烧3-8个小时,破碎,过200目-400目筛,得到粒径为40-80μm的白硅钙石颗粒。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工艺参数是:
等离子气体Ar流量为35-45标准升/分钟,
H2流量为5-15标准升/分钟,
喷涂距离为80-130mm,
粉末载气流量为1.5-3.0标准升/分钟,
送粉速率为15-40g/min,
喷涂电流为550-650A,
电压为60-70V。
优选地,喷涂电流为600-650A。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白硅钙石涂层在所述的医用硬组织植入体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移植物,所述移植物含有曹凤梅所述的医用硬组织植入体和接种于所述医用硬组织植入体的干细胞,所述干细胞选自骨髓基质干细胞或脂肪干细胞,并且干细胞的接种量为2×103~5×107个细胞/cm2医用硬组织植入体。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的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做的详细说明,可以更好的理解上文所述的内容。其中所给附图为实例2的结果
图1为白硅钙石造粒后粉体和等离子喷涂涂层的XRD图(横轴为扫描角度,纵轴为强度)。图中的粉体晶相为纯的白硅钙石相,涂层的主晶相为白硅钙石相,同时含有部分的非晶相。
图2为白硅钙石涂层表面和截面的SEM图。
(a)为白硅钙石涂层表面形貌图;
(b)为白硅钙石涂层抛光截面形貌图,涂层的厚度为200-300μm,涂层与基体结合紧密,结合处没有裂纹。
图3为白硅钙石涂层在在模拟体液中浸泡2天后表面的SEM图,从图(a)可以看出涂层表面沉积了一层类骨磷灰石矿化物,从(b)图可以看出沉积物为蠕虫状结构。
图4为白硅钙石涂层在模拟体液中浸泡2天后的FTIR图(横坐标为波数,纵坐标为透过率),与没有浸泡过的涂层相比,563,601和1100cm-1处为PO4 3-的吸收峰。1400-1550cm-1处为CO3 2-的红外吸收峰。870cm-1处的吸收峰为CO3 2-和HPO4 2-共同作用形成的。3700-2500cm-1处为OH-的吸收峰,1650cm-1为水的吸收峰。结果表明白硅钙石涂层表面沉积物为类骨磷灰石。
图5为白硅钙石涂层在模拟体液中浸泡14天后截面抛光形貌图。可以看出浸泡后的涂层由类骨磷灰石层、富硅层和原始涂层三层构成。类骨磷灰石层的厚度约为10μm,显示涂层具有优异的磷灰石矿化能力。
图6兔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白硅钙石涂层表面培养1天(a)和3天(b)表面形貌的SEM图。(c)和(d)分别是(a)和(b)的局部放大图。(e)和(f)为白硅钙石涂层细胞培养1天和3天后表面的EDS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白硅石涂层在培养基中培养1天和3天后,表面形成了一层棒状的沉积物。从(f)图中可以看出,沉积物的Ca/P比为1.7,接近羟基磷灰石的Ca/P比(Ca/P=1.67),再次证明白硅钙石涂层具有优异的磷灰石矿化能力。细胞在白硅钙石涂层表面经过1天培养后呈伸展状态(a),高倍SEM照片显示细胞紧密贴附于涂层表面沉积的羟基磷灰石上,并可以观察到细小的伪足(c)。经过3天的培养后,细胞数量显著增多,相互连结形成网状(b)。
图7为兔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白硅钙石涂层和羟基磷灰石涂层表面培养1,3,7天后的MTT测试结果(横坐标为培养天数,纵坐标为相对细胞数量)。从图中可以看出,培养3天和7天后,细胞在白硅钙石涂层表面的增殖速度高于羟基磷灰石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改进制备工艺,获得了一种适用于钛合金表面的生物陶瓷涂层满足生物活性、与基体钛合金的结合强度、体内稳定性各方面要求的生物陶瓷涂层。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如下: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硬组织植入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更确切的说涉及的是在纯钛或钛合金基体上沉积白硅钙石(Ca7MgSi4O16)生物活性涂层,即白硅钙石-钛合金硬组织植入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生物材料领域。其特点是白硅钙石涂层的主要晶相为白硅钙石相,同时允许有部分无定形相存在。制备的方法为用化学法合成纯的白硅钙石粉体,然后将粉体造粒制成粒径为40-80μm的等离子喷涂颗粒。白硅钙石涂层与钛合金基体的结合强度可达49.8MPa,高于临床上使用的羟基磷灰石涂层和其它常见的等离子喷涂生物活性陶瓷涂层。同时其磷灰石矿化能力高于常见的钙硅基生物活性涂层(如硅酸钙、透辉石、榍石涂层等)。白硅钙石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相对于传统的羟基磷灰石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能力。综上,白硅钙石涂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硬组织植入体材料。
本发明中,术语“含有”或“包括”表示各种成分可一起应用于本发明的混合物或组合物中。因此,术语“主要由...组成”和“由...组成”包含在术语“含有”或“包括”中。
术语“纯化的或分离的”指纯化的或分离的物质基本上不含有其他细胞、蛋白质或多肽。
术语“异种移植”指将所需生物材料(如干细胞)从某一物种中取出并再施用于另一物种对象的方法。
术语“自体移植”指将所需生物材料(如干细胞)从某病人中取出并再施用于同一病人的方法。
术语“异体移植”指将所需生物材料(如干细胞)从同一物种的某个体中取出并再施用于另一不同病人的方法。
医用硬组织植入体
本发明的一种医用硬组织植入体,所述植入体包括:
钛基体,所述钛基体包括纯钛基体或钛合金基体;
沉积在所述钛基体上的白硅钙石涂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涂层的结合强度采用ASTM C633-79方法测得为41.1-49.8MPa。
优选的,白硅钙石涂层的结合强度为46.1~49.8MPa。
优选的,白硅钙石涂层的结合强度为46.5±3.0MPa。(例如使用表3喷涂参数制备的白硅钙石涂层的结合强度46.5MPa)
更优选的,白硅钙石涂层的结合强度为49.5±4.0MPa。(例如使用表4喷涂参数制备的白硅钙石涂层的结合强度49.8MPa)。
本发明是基于白硅钙石陶瓷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磷灰石矿化能力和生物活性提出的。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将白硅钙石粉体沉积于钛合金基体上,制备出一种与基体结合良好,具有优秀的磷灰石矿化能力和生物活性的硬组织植入材料。
白硅钙石陶瓷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磷灰石矿化能力和生物活性。白硅钙石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为约156MPa和43GPa,与皮质骨相近(皮质骨的抗弯强度为50-150MPa,杨氏模量为7-30GPa);白硅钙石陶瓷的断裂韧性为1.57MPa·m1/2,高于煅烧后的羟基磷灰石陶瓷(羟基磷灰石陶瓷的断裂韧性为06-1.0MPa·m1/2)。白硅钙石粉体、陶瓷和支架在模拟体液中浸泡后能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羟基磷灰石矿化层。成骨细胞在白硅钙石陶瓷和支架表面贴附和铺展良好,白硅钙石的溶出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能显著促进细胞生长。另外,白硅钙石支架材料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具有抗菌作用。同时,白硅钙石作为涂层材料制备出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生物医用材料在国内外尚未见报导。因此,制备白硅钙石涂层-钛合金硬组织植入体材料具有很强的实用意义。
白硅钙石涂层-钛合金承载骨植入材料的结合强度是用ASTM C633-79方法测得的,涂层的结合强度为41.1-49.8MPa,高于羟基磷灰石涂层(一般15-20MPa)和其它常见的生物活性涂层。等离子喷涂白硅钙石涂层的主要晶相是白硅钙石相,同时含有部分无定形相存在(图1)。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表明,经过2天的浸泡,白硅钙石涂层表面覆盖了一层类骨磷灰石(图4),这表明等离子喷涂白硅钙石涂层具有优秀的矿化能力,高于常见的钙硅基活性陶瓷涂层(如硅酸钙、透辉石、榍石涂层等)。兔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实验表明,细胞能在白硅钙石涂层表面很好的粘附和增殖(图6),同时MTT测试显示兔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白硅钙石涂层表面的增殖高于常用的羟基磷灰石涂层(图7)。
钛基体
优选的,所述钛基体经过表面处理,所述表面处理包括清洗、或喷砂。
钛合金基体的清洗和喷砂是一般等离子喷涂过程中常用的工艺,其工艺参数无需在此详述,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均能掌握并熟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钛合金包括Ti-6Al-4V,Ti-5Al-2.5Fe,Ti-6Al-7Nb,Ti-13Nb-13Zr,Ti-12Mo-6Zr-2Fe,Ti-35Nb-7Zr-5Ta,Ti-29Nb-13Ta-7.1Zr,Ti-29Nb-13Ta-4.6Zr,Ti-35Nb-5Ta-7Zr-0.4O,Ti-15Mo-5Zr-3Al,或Ti-Mo。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钛合金基体是Ti-6Al-4V基体。所述“Ti-6Al-4V基体”可以市售得到,例如上海艳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白硅钙石涂层
白硅钙石涂层的厚度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改变,可以做到500-600μm甚至1毫米,或者50-60μm都可以。实验室一般喷涂的厚度可以为200-300μm。作为实际应用时,其厚度一般为50-60μm。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白硅钙石涂层的厚度是30~500μm。
所述白硅钙石可市售获得,或是通过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得。所述制备方法是已知的,只要获得本发明所需的粉体即可。例如采用化学法合成白硅钙石粉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白硅钙石涂层的主要晶相为白硅钙石相。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涂层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进一步设计:
例如,如混合涂层、梯度涂层、存在致密中间过渡层的涂层。
还可以对涂层进行后处理,例如缓热或缓冷处理或后续水热处理。
医用硬组织植入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所述的医用硬组织植入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钛基体,所述钛基体包括纯钛基体或是钛合金基体;
提供白硅钙石粉体;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方法将所述白硅钙石粉体沉积于所述钛基体的表面,得到所述医用硬组织植入体。
优选的,所述钛基体经过表面处理,所述表面处理包括清洗、或喷砂。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
采用化学法合成白硅钙石粉体,
得到的白硅钙石粉体通过造粒制成粒径为40-80μm的颗粒。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造粒工艺是将0.5-10μm白硅钙石粉体压制成陶瓷片,在1300-1400°C的高温下煅烧3-8个小时,破碎,过200目-400目筛,得到粒径为40-80μm的白硅钙石颗粒。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工艺参数是:
等离子气体Ar流量为35-45标准升/分钟,
H2流量为5-15标准升/分钟,
喷涂距离为80-130mm,
粉末载气流量为1.5-3.0标准升/分钟,
送粉速率为15-40g/min,
喷涂电流为550-650A,
电压为60-70V。
本发明的具体工艺过程如下:选取白硅钙石粉体,同时为了提高原料的流动性和沉积效率,对粉体进行造粒。具体的说就是将白硅钙石粉体压片,然后在高温下煅烧,破碎,过筛,最后得到粒径为40-80μm的白硅石造粒后颗粒。之后在优化的工艺参数(见表1)下将白硅钙石粉体喷涂于已清洗和喷砂的钛合金基体上。表1喷涂参数
Figure BDA00002555294600091
*slpm:标准升/分钟
钛合金基体的清洗和喷砂是一般等离子喷涂过程中常用的工艺,其工艺参数无需在此详述,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均能掌握并熟知。
骨移植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骨移植物,所述移植物含有半翅目所述的医用硬组织植入体和接种于所述医用硬组织植入体的干细胞,所述干细胞选自骨髓基质干细胞或脂肪干细胞,并且干细胞的接种量为2×106~5×107个细胞/cm3医用硬组织植入体。
由于本发明的医用硬组织植入体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和脂肪干细胞特别是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相容性非常好,因此特别适合作为骨修复医用硬组织植入体。白硅钙石涂层具有优秀的矿化能力,高于常见的钙硅基活性陶瓷涂层(如硅酸钙、透辉石、榍石涂层等)。兔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实验表明,细胞能在白硅钙石涂层表面很好的粘附和增殖(图6),同时MTT测试显示兔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白硅钙石涂层表面的增殖高于常用的羟基磷灰石涂层(图7)。
本发明可将体外培养扩增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和/或脂肪干细胞接种到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医用硬组织植入体形成干细胞—生物活性陶瓷复合物,将这一“干细胞—生物活性陶瓷”复合物植入到缺损部位,随着生物活性陶瓷的逐渐降解吸收,新骨形成,达到修复骨缺损的目的。
本发明的骨移植物的制备方法简便,将一定数量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和/或脂肪干细胞接种于生物活性玻璃即可。
本发明的骨移植物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按照组织缺损的形状任意塑形。通常,移植物为长条形。
本发明组织工程化骨中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和/或脂肪干细胞浓度通常约为5×103/cm2(涂层表面积)至5×108/cm2或更高,较佳地为1×103/cm3至1×105/cm2,更佳地为5×103/cm3至5×104/cm2生物陶瓷涂层。通常,以培养液调整骨髓基质干细胞和/或脂肪干细胞浓度,然后与可降解材料混合。混合时,培养液与可降解材料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以该材料能够吸附的培养液最大量为宜。
此外,在本发明的组织工程化骨移植物中,还可添加或复合其他各种细胞、生长因子、各种抗生素,从而保持骨髓基质干细胞和/或脂肪干细胞表型、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和/或脂肪干细胞生长,以及促进组织工程化骨在体内生长。
除了将组织工程化骨移植物植入体内之外,还将其置于体外生物反应器内培养,从而进行组织工程化骨的构建,在体外形成具有一定组织学结构、生化组成与生物力学强度的组织工程化骨。
用本发明方法形成的组织工程化骨移植物,可直接植入体内的骨缺损处。
干细胞
所述干细胞选自骨髓基质干细胞或脂肪干细胞,并且干细胞的接种量为2×103~5×107个细胞/cm2生物活性陶瓷涂层。
本发明的干细胞的来源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任何来源的干细胞,通常,本发明的干细胞是自体的、或同种异体的干细胞。获取干细胞的部位也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脂肪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或其他干细胞。此外,成骨细胞也可替代干细胞用作骨组织工程化构建的种子细胞。
优选的,所述干细胞选自骨髓基质干细胞。
可用于本发明的干细胞可以来自任何脊椎动物,较佳地是哺乳动物,更佳地是灵长类动物,尤其是人。
尽管自体的干细胞是优选的,但异体的干细胞的来源更为常用。研究已表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同种异体干细胞,可以在有组织相容性差异并且具有完全免疫功能的同种异体动物体内形成干细胞组织。
分离和获得干细胞的方法是本领域中已知的。一种优选的方法是密度梯度离心法和酶消化法。
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和培养液也是本领域中熟知的。一种优选的方法是将干细胞在37℃、饱和湿度、5%CO2培养箱内培养。合适的培养液包括(但并不限于):1)DMEM培养基((Gibco公司)+5~20%胎牛血清;2)DMEM培养基+5~20%小牛血清;3)DMEM培养基+5~20%自体(异体)人血清。此外,上述培养液中添加各种生长因子(例如促进干细胞生长的细胞因子等)、各种抗生素、各种诱导因子。
适用于本发明的干细胞应能在体内或体外增殖。一种优选的干细胞是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由于本文的公开内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见于如下文献:
1.Balani,K.,等人,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plasma-sprayed carbonnanotube-reinforced hydroxyapatite coatingin physiological solution(等离子喷涂碳纳米管增强羟基磷灰石涂层在生理溶液中的摩擦学性能).ActaBiomaterial ia(生物材料学报),2007.3(6):p.944-951.
2.Hench,L.L.,Bioceramics-from Concept to Clinic(生物陶瓷-从概念到临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美国陶瓷协会杂志),1991.74(7):p.1487-1510.
3.Oonishi,H.,等人,Comparative bone growth behavior in granules ofbioceramicmaterials of various sizes(不同大小生物陶瓷颗粒的骨生长性能比较).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生物医药材料研究杂志),1999.44(1):p.31-43.
4.Xue,W.C.,等人,In vivo evaluation of plasma sprayed hydroxyapa titecoa tings having different crystallinity(不同结晶度的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的体内评价).Biomaterials(生物材料),2004.25(3):p.415-421.
5.Wu,C.,etal.,Preparation and charac teristics of a calcium magnesiumsilicate (bredigite) bioactive ceramic (钙镁硅(白硅钙石)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和评价).Biomaterials(生物材料),2005.26(16):p.2925-2931.
6.Wu,C.andJ.Chang,Syn thesis and in vitro bioac tivi ty of bredigitepowders(白硅钙石粉体的合成和体外生物活性).Journal of BiomaterialsApplications(生物材料应用杂志),2007.21(3):p.251-263.
7.Wu,C.T.,等人,Anovel bioac tive porous bredigite(Ca7MgSi4016)scaffold with biomime tic apa tite layer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有仿生磷灰石层的,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新型生物活性多孔白硅钙石(Ca7MgSi4016)支架).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in Medicine(材料科学杂志-医药用材料),2007.18(5):p.857-864.
8.Hu,S.,等人,Antibac terialActi vity of Silica te Bioceramics(硅基生物陶瓷的抗菌性能).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Edition(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2011.26(2):p.227-231.
除非另有定义或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
如无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原料均可以通过市售得到;或根据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得到。除非另有定义或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由于本文的公开内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国家标准测定。若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则按照通用的国际标准、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进行。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份数为重量份,所有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所述的聚合物分子量为数均分子量。
除非另有定义或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
ASTM C633-79测定白硅钙石涂层的方法:准备10根半径为25.4mm的Ti-6Al-4V棒,将其进行喷砂处理。将5根喷砂后的棒一端喷涂上白硅钙石涂层,另5根不喷。将喷涂的棒与没有喷涂的棒用高性能胶水(E-7)粘合,在棒两头加压使结合更加紧密。将结合的棒放到100°C烘箱固化。然后使用力学测试机测试涂层的结合强度(Instron-5592,SATEC,USA),移动速度为2mm·min-1,测试五组求平均值即为涂层的结合强度。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它们并不是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喷涂参数列于表2),将颗粒大小在0.5μm-10μm的白硅钙石粉体沉积于已清洗和喷砂的Ti-6Al-4V基体上。喷涂后,涂层的厚度为200-300μm,主要晶相为白硅钙石相,同时有部分无定形相存在。
利用ASTM C633-79方法测得的涂层的结合强度约为41.1MPa。
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表明浸泡2天后涂层表面覆盖了一层类骨磷灰石,其磷灰石矿化能力经测定高于硅酸钙涂层,透辉石涂层,榍石涂层等硅基生物活性涂层。
兔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实验表明,细胞在涂层表面粘附和增殖良好,MTT实验显示兔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白硅钙石涂层表面的增殖高于常用的羟基磷灰石涂层。表2喷涂参数
实施例2将0.5μm-10μm白硅钙石粉体压制成陶瓷片,在1300-1400°C的高温下煅烧3-8个小时,破碎,过200目-400目筛,制得白硅钙石喷涂粉体。采用表3的喷涂参数,将造粒后的白硅钙石粉体沉积于已清洗和喷砂的Ti-6Al-4V基体上。
喷涂后,涂层的厚度为200-300μm,主晶相为白硅钙石相,同时有部分无定形相存在。利用ASTM C633-79方法测得的涂层的结合强度约为46.5MPa。
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表明浸泡2天后涂层表面覆盖了一层类骨磷灰石,其磷灰石矿化能力高于硅酸钙涂层,透辉石涂层,榍石涂层,等硅基生物活性涂层。
兔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实验表明,细胞在涂层表面粘附和增殖良好,MTT实验显示兔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白硅钙石涂层表面的增殖高于常用的羟基磷灰石涂层。表3喷涂参数
Figure BDA00002555294600141
实施例3
将0.5μm-10μm白硅钙石粉体压制成陶瓷片,在1300-1400°C的高温下煅烧3-8个小时,破碎,过200目-400目筛,制得白硅钙石喷涂粉体。采用表4的喷涂参数,将造粒后的白硅钙石粉体沉积于已清洗和喷砂的Ti-6Al-4V基体上。
喷涂后,涂层的厚度为200-300μm,主晶相为白硅钙石相,同时有部分无定形相存在。利用ASTM C633-79方法测得的涂层的结合强度约为49.8MPa。
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表明浸泡2天后涂层表面覆盖了一层类骨磷灰石,其磷灰石矿化能力高于硅酸钙涂层,透辉石涂层,榍石涂层,等硅基生物活性涂层。
兔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实验表明,细胞在涂层表面粘附和增殖良好,MTT实验显示兔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白硅钙石涂层表面的增殖高于常用的羟基磷灰石涂层。
图1为白硅钙石造粒后粉体和等离子喷涂涂层的XRD图(横轴代表扫描角度,纵轴为强度)。图中的粉体晶相为纯的白硅钙石相,涂层的主晶相为白硅钙石相,同时含有部分的非晶相。
图2为白硅钙石涂层表面和截面的SEM图。
(a)为白硅钙石涂层表面形貌图;
(b)为白硅钙石涂层抛光截面形貌图,可以看出涂层与基体结合紧密,结合处没有裂纹。
图3为白硅钙石涂层在在模拟体液中浸泡2天后表面的SEM图,从(a)图可以看涂层表面沉积了一层类骨磷灰石矿化物,从(b)图可以看出沉积物为蠕虫状结构。
图4为白硅钙石涂层在模拟体液中浸泡2天后的FTIR图(横坐标为波数,纵坐标为透过率),与没有浸泡过的涂层相比,563,601和1100cm-1处为PO4 3-的吸收峰。1400-1550cm-1处为CO3 2-的红外吸收峰。870cm-1处的吸收峰为CO3 和HPO4 共同作用形成的。3700-2500cm-1处为OH-的吸收峰,1650cm-1为水的吸收峰。结果表明白硅钙石涂层表面沉积物为类骨磷灰石。
图5为白硅钙石涂层在模拟体液中浸泡14天后截面抛光形貌图。可以看出浸泡后的涂层由类骨磷灰石层、富硅层和原始涂层三层构成。类骨磷灰石层的厚度约为10μm,显示涂层具有优异的磷灰石矿化能力。
图6兔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白硅钙石涂层表面培养1天(a)和3天(b)表面形貌的SEM图。(c)和(d)分别是(a)和(b)的局部放大图。(e)和(f)为白硅钙石涂层细胞培养1天和3天后表面的EDS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白硅石涂层在培养基中培养1天和3天后,表面形成了一层棒状的沉积物。从(f)图中可以看出,沉积物的Ca/P比为1.7,接近羟基磷灰石的Ca/P比(Ca/P=1.67),再次证明白硅钙石涂层具有优异的磷灰石矿化能力。细胞在白硅钙石涂层表面经过1天培养后呈伸展状态(a),高倍SEM照片显示细胞紧密贴附于涂层表面沉积的羟基磷灰石上,并可以观察到细小的伪足(c)。经过3天的培养后,细胞数量显著增多,相互连结形成网状(b)。
图7为兔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白硅钙石涂层和羟基磷灰石涂层表面培养1,3,7天后的MTT测试结果(横坐标为培养时间,纵坐标为相对细胞数量)。从图中可以看出,培养3天和7天后,细胞在白硅钙石涂层表面的增殖速度高于羟基磷灰石涂层。
表4喷涂参数
对比例1
采用表4的喷涂参数,将颗粒大小为40-80μm的羟基磷灰石粉体沉积于已清洗和喷砂的Ti-6Al-4V基体上。喷涂后,羟基磷灰石涂层的主晶相为羟基磷灰石相,同时有部分无定形相存在。利用ASTM C633-79方法测得的涂层的结合强度约为12.9MPa,低于白硅钙石涂层的结合强度。兔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实验表明,细胞能在涂层表面粘附,但差于细胞在白硅钙石涂层表面的粘附。同时,MTT实验显示兔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羟基磷灰石涂层表面的增殖速率低于在白硅钙石涂层表面的增殖速率(图6)。
表5喷涂参数
Figure BDA0000255529460016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内容范围,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内容是广义地定义于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中,任何他人完成的技术实体或方法,若是与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定义的完全相同,也或是一种等效的变更,均将被视为涵盖于该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医用硬组织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体包括:
钛基体,所述钛基体包括纯钛基体或钛合金基体;
沉积在所述钛基体上的白硅钙石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硅钙石涂层的厚度是30~50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硅钙石涂层的主要晶相为白硅钙石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合金包括Ti-6Al-4V,Ti-5Al-2.5Fe,Ti-6Al-7Nb,Ti-13Nb-13Zr,Ti-12Mo-6Zr-2Fe,Ti-35Nb-7Zr-5Ta,Ti-29Nb-13Ta-7.1Zr,Ti-29Nb-13Ta-4.6Zr,Ti-35Nb-5Ta-7Zr-0.4O,Ti-15Mo-5Zr-3Al,或Ti-Mo。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的结合强度采用ASTMC633-79方法测得为41.1-49.8MPa;优选的,白硅钙石涂层的结合强度为46.1~49.8MPa。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硬组织植入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钛基体,所述钛基体包括纯钛基体或是钛合金基体;
提供白硅钙石粉体;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方法将所述白硅钙石粉体沉积于所述钛基体的表面,得到所述医用硬组织植入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化学法合成白硅钙石粉体,
得到的白硅钙石粉体通过造粒制成粒径为40-80μm的颗粒。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造粒工艺是将0.5-10μm白硅钙石粉体压制成陶瓷片,在1300-1400°C的高温下煅烧3-8个小时,破碎,过200目-400目筛,得到粒径为40-80μm的白硅钙石颗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工艺参数是:
等离子气体Ar流量为35-45标准升/分钟,
H2流量为5-15标准升/分钟,
喷涂距离为80-130mm,
粉末载气流量为1.5-3.0标准升/分钟,
送粉速率为15-40g/min,
喷涂电流为550-650A,
电压为60-70V。
9.一种白硅钙石涂层在医用硬组织植入体的应用。
10.一种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植物含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硬组织植入体和接种于所述医用硬组织植入体的干细胞,所述干细胞选自骨髓基质干细胞或脂肪干细胞,并且干细胞的接种量为2×103~5×107个细胞/cm2医用硬组织植入体。
CN201210529149.XA 2012-12-10 2012-12-10 一种新型白硅钙石生物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Active CN1038611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29149.XA CN103861150B (zh) 2012-12-10 2012-12-10 一种新型白硅钙石生物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29149.XA CN103861150B (zh) 2012-12-10 2012-12-10 一种新型白硅钙石生物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1150A true CN103861150A (zh) 2014-06-18
CN103861150B CN103861150B (zh) 2016-08-03

Family

ID=50900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29149.XA Active CN103861150B (zh) 2012-12-10 2012-12-10 一种新型白硅钙石生物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6115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1763A (en) * 1991-02-20 1998-01-27 Tdk Corporation Composite biological implant of a ceramic material in a metal substrate
CN1380112A (zh) * 2002-04-12 2002-11-2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硅酸二钙涂层-钛合金承载骨替换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623952A (zh) * 2004-10-28 2005-06-08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白硅钙石生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972490A (zh) * 2010-10-28 2011-02-1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抗降解、抗菌型生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110066242A1 (en) * 2007-02-12 2011-03-17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Biomimmetic nanofiber scaffold for soft tissue and soft tissue-to-bone repair, augmentation and replacement
CN102302799A (zh) * 2011-09-13 2012-01-04 四川大学 一种钛基人工关节柄用钙镁硅多相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1763A (en) * 1991-02-20 1998-01-27 Tdk Corporation Composite biological implant of a ceramic material in a metal substrate
CN1380112A (zh) * 2002-04-12 2002-11-2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硅酸二钙涂层-钛合金承载骨替换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623952A (zh) * 2004-10-28 2005-06-08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白硅钙石生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20110066242A1 (en) * 2007-02-12 2011-03-17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Biomimmetic nanofiber scaffold for soft tissue and soft tissue-to-bone repair, augmentation and replacement
CN101972490A (zh) * 2010-10-28 2011-02-1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抗降解、抗菌型生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302799A (zh) * 2011-09-13 2012-01-04 四川大学 一种钛基人工关节柄用钙镁硅多相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梓园等: ""钛种植体载银抗菌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及结构特征"", 《上海口腔医学》 *
王银海等: ""纯钛表面微量元素协同掺杂仿生复合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硅酸盐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1150B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iba et al. Magnesium-containing bioactive polycrystalline silicate-based ceramics and glass-ceramic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CN103055352B (zh) 磷酸钙/胶原蛋白复合生物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Xu et al. Reconstruction of calvarial defect of rabbits using porous calcium silicate bioactive ceramics
Shuai et al. Optimization of TCP/HAP ratio for better properties of calcium phosphate scaffold via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Guo et al. Biocompatibility and osteogenicity of degradable Ca-deficient hydroxyapatite scaffolds from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Wang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erarchically ma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CaO–MO–SiO2–P2O5 (M= Mg, Zn, Sr) bioactive glass scaffolds
CN1323986C (zh) CaO-P2O5-Na2O-MgO玻璃增强多孔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制备方法
Karamian et al. Fabrication of hydroxyapatite-baghdadite nanocomposite scaffolds coated by PCL/Bioglass with polyurethane polymeric sponge technique
Bellucci et al. A comparative in vivo evaluation of bioactive glasses and bioactive glass-based composites for bone tissue repair
Zha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biocompatibility evaluation of apatite/wollastonite-derived porous bioactive glass ceramic scaffolds
JP6289708B2 (ja) 生体インプラント
Gouveia et al. In-vitro mechanical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zirconia reinforced bioglass scaffolds for bone repair
Hadagalli et al. Faster biomineralization and tailor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rine-resource-derived hydroxyapatite scaffolds with tunable interconnected porous architecture
CN101972490A (zh) 一种抗降解、抗菌型生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un et al.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β-dicalcium silicate-based bone cements in vitro and in vivo in comparison with clinically applied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and Bio-Oss®
CN111840652B (zh) 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8465B (zh) 一种骨支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EP2211920B1 (en) Biocompatible material and uses thereof
Long et al. Low temperature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β-CaSiO3 ceramics
Ramesh et al. Sintering behaviour and properties of magnesium orthosilicate-hydroxyapatite ceramic
Meseguer-Olmo et al. In vitro behaviour of adult mesenchymal stem cells seeded on a bioactive glass ceramic in the SiO2–CaO–P2O5 system
Cholewa-Kowalska et al. Gel-derived bioglass as a compound of hydroxyapatite composites
Rochet et al. Modific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induced in human osteogenic and osteosarcoma cells by culture on a biphasic calcium phosphate bone substitute
CN106913906B (zh) 一种抗氧化生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72193A (zh) 一种纳米羟基磷灰石、硅酸三钙复合生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