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7040A - 用于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和方法及无线通信异构网络 - Google Patents

用于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和方法及无线通信异构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7040A
CN103857040A CN201210495977.6A CN201210495977A CN103857040A CN 103857040 A CN103857040 A CN 103857040A CN 201210495977 A CN201210495977 A CN 201210495977A CN 103857040 A CN103857040 A CN 103857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information
index
blank sub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959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57040B (zh
CN103857040B9 (zh
Inventor
田辉
崔琪楣
王萌
田鹏
高砾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9104408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99399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495977.6A priority patent/CN103857040B9/zh
Priority to KR1020157016880A priority patent/KR101708580B1/ko
Priority to RU2017120993A priority patent/RU2744015C2/ru
Priority to US14/758,422 priority patent/US9936513B2/en
Priority to MX2015006080A priority patent/MX344874B/es
Priority to CA2891804A priority patent/CA2891804C/en
Priority to RU2015125530A priority patent/RU2623460C2/ru
Priority to EP13859303.3A priority patent/EP2928248B1/en
Priority to KR1020177003654A priority patent/KR102051716B1/ko
Priority to CA3132709A priority patent/CA3132709C/en
Priority to PCT/CN2013/086308 priority patent/WO2014082518A1/zh
Priority to AU2013351742A priority patent/AU2013351742B2/en
Priority to BR112015011803-8A priority patent/BR112015011803B1/pt
Priority to KR1020197035117A priority patent/KR20190135548A/ko
Priority to JP2015544332A priority patent/JP6004119B2/ja
Publication of CN103857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7040A/zh
Priority to ZA2015/04611A priority patent/ZA201504611B/en
Priority to AU2016247093A priority patent/AU2016247093B2/en
Priority to US15/892,708 priority patent/US10251183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857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704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57040B9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7040B9/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04W52/244Interferen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g. among macro and femto or pico cells or other sector / system interference [O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和方法及无线通信异构网络。该装置包括:获取第一信息的第一信息获取单元,第一信息与表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指标相关;获取第二信息的第二信息获取单元,第二信息与表明受到干扰基站干扰的用户终端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相关;配置单元,其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通过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的至少之一来配置干扰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提高了无线通信异构网络的总体性能。

Description

用于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和方法及无线通信异构网络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Almost Blank Subframe,ABS)的装置、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以及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的长期演进的后续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中,对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例如,在LTE-A系统中宏基站和家庭基站共存场景下,如果家庭基站采用了封闭用户组接入的方式,则使得不在其接入列表内的、由宏基站提供服务的边缘用户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干扰,甚至根本无法得到服务。准空白子帧技术在此类场景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宏基站的边缘用户的性能,现在已经成为LTE-A干扰协调研究的重点。
准空白子帧技术在作为干扰源的基站所发射的正常子帧中按照设计图样来插入准空白子帧。对准空白子帧所进行的配置包括对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准空白子帧发射功率降低量和设计图样这三个参数进行配置。在准空白子帧内,干扰基站的发射功率根据所配置的参数来设定为零或其他预定的降低量,从而减小其对不由干扰基站提供服务而是由受干扰基站提供服务的边缘用户的干扰,以提高受干扰基站的边缘性能。
发明内容
但是,目前的准空白子帧技术在提高受干扰基站的边缘性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干扰基站总吞吐量的损失。目前的准空白子帧技术在配置准空白子帧的参数时采用了全局配置方案,这导致只能在整体评价的基础上实现较优的配置,而并未根据具体情况来配置准空白子帧,进而没有根据具体情况在受干扰基站的边缘性能和干扰基站的总吞吐量之间进行均衡。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以及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方法,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配置准空白子帧,进而根据具体情况在受干扰基站的边缘性能和干扰基站的总吞吐量之间进行均衡,从而提高无线通信异构网络的总体性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其包括:第一信息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与表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指标相关;第二信息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与表明受到干扰基站干扰的用户终端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相关;以及配置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通过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的至少之一来配置干扰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异构网络,其包括:包括第一信息获取单元和配置单元的第一基站、以及包括第二信息获取单元的第二基站。第一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与表明第一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指标相关。第二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与表明第二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受第一基站干扰程度的指标相关。配置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通过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的至少之一来配置第一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异构网络,其包括:包括第一信息获取单元的第一基站、以及包括第二信息获取单元和配置单元的第二基站。第一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与表明第一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指标相关。第二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与表明第二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受第一基站干扰程度的指标相关。配置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通过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的至少之一来配置第一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方法,其包括: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与表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指标相关;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与表明受到干扰基站干扰的用户终端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相关;以及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通过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的至少之一来配置干扰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程序,其使得运行该程序的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与表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指标相关;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与表明受到干扰基站干扰的用户终端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相关;以及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通过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的至少之一来配置干扰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能够由计算设备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在执行时能够使所述计算设备执行上述处理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以及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配置准空白子帧,兼顾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以及被干扰基站干扰的用户终端的性能从而提高无线通信异构网络的总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的预定参数对的参数表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的预定参数对的另一参数表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异构网络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另一无线通信异构网络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方法的流程图;并且
图7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示例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用来配置图7的示例中干扰基站的准空白子帧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应用示例的示意图;并且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使得本公开的前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变得更加明显。
下文中的描述将按照如下顺序来进行:
1.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
2.无线通信异构网络
3.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方法
4.具体示例
5.硬件配置示例
1.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10。装置10包括第一信息获取单元101、第二信息获取单元102以及配置单元103。
此外,图1中还示出了干扰基站20及其所服务的用户终端21、受干扰的用户终端31以及向受干扰的用户终端31提供服务的基站30。干扰基站20和向受干扰的用户终端31提供服务的基站30构成了无线通信异构网络。此处的“异构网络”指的是网络中包括不同类型的基站,这些基站可以是宏基站、家庭基站、微微(Pico)基站或者其他适当类型的基站。
要注意的是,干扰基站20所服务的用户终端2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这里统称为用户终端21。类似地,受干扰的用户终端31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这里统称为用户终端31。用户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笔记本计算机、桌上型个人计算机或者其他适当类型的具有通信功能的用户终端。
第一信息获取单元101被配置为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与表明用户终端21的通信质量的指标相关,例如可以是与表明用户终端21的通信质量的指标本身或者基于该指标得到的值。
第二信息获取单元102被配置为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与表明用户终端31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相关,例如可以是与表明用户终端31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相关本身或者基于该指标得到的值。
配置单元103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通过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的至少之一来配置干扰基站20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装置10可以独立于干扰基站20和基站30来设置,也可以设置在干扰基站20或者基站30内部,还可以将装置10的一部分单元设置在干扰基站20中,另一部分单元设置在基站30中。此外,还可以将装置10全部设置在干扰基站20中,其中第二信息获取单元102通过干扰基站20与基站30之间诸如通过X2接口进行的通信来获取第二信息。另一种可行的方式是,将装置10全部设置在基站30中,其中第一信息获取单元101通过干扰基站20与基站30之间诸如通过X2接口进行的通信来获取第一信息,配置单元103通过干扰基站20与基站30之间诸如通过X2接口进行的通信来对干扰基站20发送准空白子帧进行配置。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公开了包括有装置10的基站。
优选地,表明用户终端21的通信质量的指标可以与用户终端21在接收干扰基站20的信号时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通信质量指标(CQI)、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CSI-RSRP)以及链路的耦合损耗中的至少一项相关。换言之,该指标可以仅仅与用户终端21在接收干扰基站20的信号时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通信质量指标、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链路的耦合损耗中的一项相关,也可以与其中的任意多项相关,例如,可以是多项参数的加权和。
要注意的是,在3GPP版本10之前的版本中,表明用户终端21的通信质量的指标可以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相关,这里的参考信号例如可以是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RS)。但是,由于使用针对小区专用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在3GPP版本10及以后的版本中,以及在新载波类型(New CarrierType)中无法满足异构网络场景下的信道测量,因此在这些场景下,表明用户终端21的通信质量的指标可以与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相关。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表明用户终端21的通信质量的指标还可以与其他适当的参数相关。
此外,表明用户终端21的通信质量的指标可以由用户终端21测量并且提供给干扰基站20。干扰基站20将与该指标相关的第一信息提供给配置单元103。特别地,当配置单元103被设置在基站30中时,干扰基站20通过基站之间诸如通过X2接口进行的通信来将第一信息提供给配置单元103。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表明用户终端21的通信质量的指标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测量,例如通过干扰基站20来测量。
优选地,表明用户终端31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可以与用户终端31在接收干扰基站20的信号时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通信质量指标、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链路的耦合损耗中的至少一项相关。换言之,该指标可以仅仅与用户终端31在接收干扰基站20的信号时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通信质量指标、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链路的耦合损耗中的一项相关,也可以与其中的任意多项相关,例如,可以是多项参数的加权和。
如上所述,在3GPP版本10之前的版本中,表明用户终端31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可以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相关。在3GPP版本10及以后的版本中,以及在新载波类型(New Carrier Type)中,表明用户终端31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可以与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相关。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表明用户终端31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还可以与其他适当的参数相关。
此外,表明用户终端31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可以由用户终端31测量并提供给基站30。基站30将与该指标相关的第二信息提供给配置单元103。特别地,当配置单元103被设置在干扰基站20中时,基站30通过基站之间通过诸如X2接口进行的通信来将第二信息提供给配置单元103。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表明用户终端31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测量,例如通过基站30来测量。
优选地,配置单元103可以进一步被配置为通过在包括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的预定参数对的参数表中进行选择来配置干扰基站20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具体地,在准空白子帧的功率降低量不变的情况下,当提高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时,干扰基站20的总吞吐量降低而收到干扰基站20干扰的、由基站30提供服务的边缘用户的性能(即,基站30的边缘性能)提高,反之亦然。此外,在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当提高准空白子帧的功率降低量时,干扰基站20的总吞吐量降低而基站30的边缘性能提高,反之亦然。
通过适当地设置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的预定参数对,可以对干扰基站20的总吞吐量和基站30的边缘性能进行配置,以提高无线通信异构网络的总体性能。
配置单元103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来配置干扰基站20发送的准空白子帧,例如在不改变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的一个量的同时改变另一个量,即调整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任一者。
图2和图3中示出了包括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的预定参数对的参数表的两个示例。
在图2所示的参数表中,示意性地示出了8对参数,其中静默比例越高,功率降低量越小,反之,静默比例越低,功率降低量越大。当静默比例是100%时,准空白子帧的功率降低量为0,此时干扰基站20所发送的全部是准空白子帧,不发送正常子帧,因此不向用户终端21提供服务。当静默比例是12.5%时,准空白子帧的功率降低为0(即图2的表格中第一行最右边的“零功率”)。当干扰基站20发送的准空白子帧的功率降低为0时,干扰基站20所发送的该准空白子帧基本上不会干扰基站30在相同时间段内发送的子帧,从而可以在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更好地提高基站30的边缘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际应用中的参数表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包括其他数目的参数对。
要注意的是,在图2中所示的参数对中,将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所组成的参数对设置为采用静默比例更小并且功率降低量更大的参数对会使得基站30的边缘性能更好而干扰基站20的总吞吐量更小。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具体网络场景适当地设置包括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的预定参数对。例如设置成两个静默比例相差很大的参数对之间的功率降低量相差很小,从而使得在一些网络场景下采用静默比例更小并且功率降低量稍大的参数对会使得基站30的边缘性能稍差而干扰基站20的总吞吐量更大。此外,在需要使得干扰基站20的总吞吐量和基站30的边缘性能在较大范围内变化的情况下,还可以将参数对设置为使得参数对中的静默比例越大功率降低量越大,从而静默比例更大并且功率降低量更大的参数对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基站30的边缘性能并且降低干扰基站20的总吞吐量。
在图3所示的参数表中,示意性地示出了8对参数,其中与图2相似地,静默比例越高,功率降低量越小,反之,静默比例越低,功率降低量越大。当静默比例是80%时,准空白子帧的功率降低量为0。当静默比例是10%时,准空白子帧的功率降低为0(即图2的表格中第一行最右边的“零功率”)。图3所示的参数表可以应用于例如干扰基站20是宏基站而基站30是微微基站(Pico)的场景。在该场景中,宏基站发送准空白子帧的比例不能达到100%,否则作为异构网络的主要服务基站的宏基站无法正常工作。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其他的应用场景的特点、尤其是干扰基站的类型来相应地设置参数对。换言之,上述预定的参数对是根据干扰基站的类型来确定的。
优选地,可以将配置单元103配置为,将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分别与包含用户终端21的通信质量的下限的第一基准范围以及包含用户终端31的受干扰程度的上限的第二基准范围进行比较,并且以使得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处于第一基准范围以及第二基准范围中的方式,根据第一信息与第一基准范围的比较结果和第二信息与第二基准范围的比较结果来配置干扰基站20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此外,还可以将配置单元103配置为根据表明用户终端21和用户终端31的特性的指标来调整第一基准范围和第二基准范围,从而根据第一信息与基准范围的比较结果和第二信息与基准范围的比较结果来配置干扰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换言之,可以为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设定第一基准范围和第二基准范围,通过对准空白子帧进行配置来使得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保持在第一基准范围和第二基准范围内,从而使得对准空白子帧的配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第一基准范围和第二基准范围可以根据表明用户终端21和用户终端31的特性的指标来调整,从而使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干扰基站20的总吞吐量和基站30的边缘性能之间进行权衡。此外,该基准范围也可以根据其他适当的指标来调整,或者被设置为固定的基准范围。
不仅可以针对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设定第一基准范围和第二基准范围,也可以针对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相关的量设定一个共同的基准范围,例如,针对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的加权和设定一个共同的基准范围。
此外,在根据上述指标调整基准范围时,既可以根据上述指标分别调整用于第一信息的基准范围和用于第二信息的基准范围,也可以根据上述指标调整用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两者的基准范围。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也可以通过为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设定基准范围之外的其他适当方式,基于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以及表明用户终端21和用户终端31的特性的指标,对准空白子帧进行配置,以实现根据具体情况在干扰基站20的总吞吐量和基站30的边缘性能之间进行权衡。例如,可以为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表明用户终端21和用户终端31的特性的指标的加权和设定一个基准范围,并且以使得该加权和保持在该基准范围内的方式来配置准空白子帧。
表明用户终端21和用户终端31的特性的指标与用户终端21的数量、用户终端31的数量、用户终端21的业务量、用户终端31的业务量中的至少一项相关。换言之,表明用户终端21和用户终端31的特性的指标可以仅仅与用户终端21的数量、用户终端31的数量、用户终端21的业务量、用户终端31的业务量中的一项相关,也可以与其中的任意多项相关。稍后将给出表明用户终端21和用户终端31的特性的指标的具体示例。
配置单元103通过该指标来确定如何在基站30的边缘性能和干扰基站20的总吞吐量之间进行权衡。换言之,配置单元103通过该指标来确定如何配置干扰基站20的准空白子帧,以实现根据具体情况在干扰基站20的总吞吐量和基站30的边缘性能之间进行权衡。
例如,该指标可以与用户终端21的数量相关,并且在用户终端21的数量更多时,更多地考虑干扰基站20的总吞吐量来配置干扰基站20的准空白子帧。该指标也可以与用户终端31的数量相关,并且在用户终端31的数量更多时,更多地考虑基站30的边缘性能来配置干扰基站20的准空白子帧。
该指标还可以与用户终端21和用户终端31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相关,即,与用户终端21的数量和用户终端31的数量这两项都相关。例如,在用户终端31与用户终端21的数量之比增加时,更多地考虑基站30的边缘性能来配置干扰基站20的准空白子帧。
换言之,在表明用户终端31和用户终端21的特性的指标与用户终端31的数量和用户终端21的数量之间的比值正相关的情况下,可以将配置单元103配置为当该指标增加时,使得第一基准范围中用户终端21的通信质量的下限降低,并且使得第二基准范围中所包括的用户终端31的受干扰程度的上限降低。
类似地,该指标可以与用户终端21的业务量相关,并且在用户终端21的业务量更多时,更多地考虑总吞吐量来配置干扰基站20的准空白子帧。该指标也可以与用户终端31的业务量相关,并且在用户终端31的业务量更多时,更多地考虑基站30的边缘性能来配置干扰基站20的准空白子帧。
该指标还可以与用户终端21和用户终端31的业务量之间的关系相关,即,与用户终端21的业务量和用户终端31的业务量这两项都相关。例如,在用户终端31与用户终端21的业务量之比更大时,更多地考虑基站30的边缘性能来配置干扰基站20的准空白子帧。
换言之,在表明用户终端21和用户终端31的特性的指标与用户终端31的业务量和用户终端21的业务量之间的比值正相关的情况下,可以将配置单元103配置为当该指标增加时,使得第一基准范围中所包括的用户终端21的通信质量的下限降低,并且使得第二基准范围中所包括的用户终端31的受干扰程度的上限降低。
当然,该指标还可以与用户终端21的数量、用户终端31的数量、用户终端21的业务量、用户终端31的业务量这四项都相关,例如该指标可以是用户终端21与用户终端31的数量之比与用户终端21与用户终端31的业务量之比的加权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该指标还可以按照其他适当的方式来与用户终端21的数量、用户终端31的数量、用户终端21的业务量、用户终端31的业务量中的至少一项相关,以便于通过该指标来实现根据具体情况在干扰基站20的总吞吐量和基站30的边缘性能之间进行权衡。
此外,该指标也可以与其他适当的、能够表明用户终端21和用户终端31的特性的量相关,例如与用户终端21和用户终端31的重要性或者优先级相关,从而通过该指标来实现根据具体情况在干扰基站20的总吞吐量和基站30的边缘性能之间进行权衡。
在配置单元103被设置在基站30中时,配置单元103通过基站之间通过诸如X2接口进行的通信来将与配置方案相关的信息提供给干扰基站20,例如,将所选择的参数对的具体数值提供给干扰基站20,或者在干扰基站20自身存储有参数对的列表的情况下,将所选择的参数对的编号提供给干扰基站20。此外,还可以在干扰基站20自身存储有参数对的列表(例如图2中所示的列表)的情况下,将所选择的参数对相对于干扰基站20当前所使用的参数对的相对位置发送给干扰基站20,例如,发送表明要将参数对向功率降低量较大并且静默比例较小的方向移动一个位置的信息。
对于准空白子帧的配置可以周期地进行,也可以其他适当方式来进行,例如根据事件触发来进行。一种可能的根据事件触发来进行的场景是,当干扰基站20检测到用户终端21的数量或者业务量出现的变化满足预定条件时,对准空白子帧进行重新配置。
在周期性地根据第一信息的变化量来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时,为了避免出现“乒乓效应”(即,在朝第一方向调整准空白子帧的上述参数后由于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的相应改变,又需要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再次调整准空白子帧的上述参数,此后由于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的相应改变,再次需要朝向第一方向调整准空白子帧的上述参数,该过程有可能循环多次),可以在第一信息的变化量小于预定阈值时,不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
类似地,在周期性地根据第二信息的变化量来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时,为了避免出现“乒乓效应”,可以在第二信息的变化量小于预定阈值时,不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
要注意,这里为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设定的预定阈值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此外,既可以针对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的相对变化量设定阈值,也可以针对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的绝对变化量设定阈值。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降低触发准空白子帧重新配置的灵敏度,从而避免“乒乓效应”。例如,可以使得在朝一个方向调整准空白子帧的上述参数时的灵敏度不同于朝另一个方向调整准空白子帧的上述参数时的灵敏度,从而避免上述参数的反复调整。
2.无线通信异构网络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异构网络100。如图2所示,网络100包括第一基站120和第二基站130。第一基站120包括第一信息获取单元122和配置单元123。第二基站130包括第二信息获取单元132。在系统100中,第一基站120是干扰基站,第一基站120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统称为用户终端121,第二基站130所服务的并且受到第一基站120干扰的用户终端统称为用户终端131。与图1中的示例相类似地,用户终端121和用户终端131分别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
第一信息获取单元122被配置为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与表明用户终端121的通信质量的指标相关。
第二信息获取单元132被配置为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与表明用户终端131受第一基站120干扰程度的指标相关。
配置单元123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通过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的至少之一来配置第一基站120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第一基站120可以是家庭基站,此时第二基站130可以是宏基站。第一基站120也可以是宏基站,此时第二基站130可以是微微基站。第二基站130可以通过X2接口来向第一基站120提供第二信息。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异构网络200。如图3所示,网络200包括第一基站220和第二基站230。第一基站220包括第一信息获取单元222。第二基站230包括第二信息获取单元232和配置单元233。在系统200中,第一基站220是干扰基站,第一基站220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统称为用户终端221,第二基站230所服务的并且受到第一基站220干扰的用户终端统称为用户终端231。与图1和图4中的示例相类似地,用户终端221和用户终端231分别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
第一信息获取单元222被配置为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与表明用户终端221的通信质量的指标相关。
第二信息获取单元232被配置为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与表明用户终端231受第一基站220干扰程度的指标相关。
配置单元233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通过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的至少之一来配置第一基站220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如果第一基站220是家庭基站,第二基站230是宏基站,则第二基站230可以通过X2接口来向第一基站220提供第二信息,并且第二基站230的配置单元233可以通过X2接口来对第一基站220发送的准空白子帧进行配置。
如果第一基站220是宏基站,第二基站230是微微基站,则第二基站230可以通过X2接口来向第一基站220提供第二信息,并且第二基站230的配置单元233可以通过X2接口来对第一基站220发送的准空白子帧进行配置。
3.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方法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方法。
上述方法在步骤S102处开始。
在步骤S104中,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与表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指标相关。该步骤例如可以由第一信息获取单元101、122或222来执行。
在步骤S106中,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与表明受到干扰基站干扰的用户终端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相关。该步骤例如可以由第二信息获取单元102、132或232来执行。
在步骤S108中,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通过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的至少之一来配置干扰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该步骤例如可以由配置单元103、123或233来执行。
随后,在步骤S110处,处理结束。
要注意的是,步骤S104不必须在步骤S106之前执行,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106后执行步骤S104,还可以使得步骤S104和步骤S106并行地执行。
4.具体示例
以下,通过更加具体的示例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图7示出了家庭基站320、330与宏基站340共存的场景。在该场景中,仅对封闭的用户列表中的用户服务的家庭基站320、330作为干扰基站,对宏基站340的用户终端341形成了干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不同的基站有可能彼此干扰,例如,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宏基站340对家庭基站320或330形成了干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发送准空白子帧的方式来抑制基站之间的干扰。
通过以下针对图7所示出的示例进行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针对包括一个或多个干扰基站的无线通信异构网络来实施。其中,针对各个干扰基站,可以对所有干扰基站的准空白子帧按照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来分别进行配置,也可以仅对其中一个或多个干扰基站的准空白子帧按照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来分别进行配置。
宏基站340为多个用户终端341提供服务,用户终端341包括用户终端341a和用户终端341b,其中用户终端341a的位置靠近家庭基站320并且不在家庭基站320的用户列表中,因此受到了家庭基站320的干扰,而用户终端341b的位置靠近家庭基站330并且不在家庭基站330的用户列表中,因此受到了家庭基站330的干扰。
要注意的是,尽管图7中示出了1个用户终端341a和2个用户终端341b,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受干扰的用户终端341a和341b均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
家庭基站320为在其用户列表中的用户终端321提供服务,家庭基站330为在其用户列表中的用户终端331提供服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用户终端321和331各自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
在图7中,为了清楚起见,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基站对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用带有箭头的虚线表示基站对用户终端造成了干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图1中的装置10可以包括在宏基站340中,也可以包括在家庭基站320或330中。此外,可以如图4中所示,作为干扰基站的家庭基站320和/或330包括第一信息获取单元122和配置单元123,宏基站340包括第二信息获取单元132,也可以如图5中所示,作为干扰基站的家庭基站320和/或330包括第一信息获取单元222,宏基站340包括第二信息获取单元232和配置单元233。
宏基站340按照设计图样343来发送子帧,根据图7可知,宏基站340发送的全部是正常子帧。家庭基站320按照设计图样322来发送子帧,根据图7可知,家庭基站320每发送4个正常子帧发送1个准空白子帧。家庭基站330按照设计图样332来发送子帧,根据图7可知,家庭基站330每发送1个正常子帧发送4个准空白子帧。
针对不同的家庭基站,可以使用不同的包括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的参数对的列表。例如,在设计图样322和332中,用子帧的高度来示意性地表示子帧的功率。根据图7可知,设计图样322的准空白子的帧静默比例低于设计图样332的准空白子帧,同时,设计图样322的准空白子帧相比于正常子帧的功率降低量小于设计图样332的准空白子帧。这表明用于配置家庭基站320的准空白子帧的参数对和用于配置家庭基站330的准空白子帧的参数对来自于不同的列表,因为在同一列表中,静默比例越高,功率降低量越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家庭基站320发送准空白子帧的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以及家庭基站330发送准空白子帧的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可以是图2或图3的列表中的参数对。
以下,将结合图8来描述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周期性地配置家庭基站320发送准空白子帧的方法的一个具体示例。
虽然图8中所示的方法是针对家庭基站320作为干扰基站的情况的,但是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基站(例如家庭基站330)作为干扰基站的情况。而且,图8中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其他类型的基站构成无线通信异构网络的场景中,例如图9中所示的、宏基站与微微基站共存并且干扰基站是宏基站的场景。
此外,虽然图8中所示的方法是针对周期性地进行配置的,但是也可以适用于以其他方式进行配置的情况。
在步骤S201中,家庭基站320设定预定信号指标S0和预定干扰指标I0以及包括用于配置宏基站330发送准空白子帧的参数表,例如图2中所示的参数表。S0用于表示家庭基站320中用户终端321接收服务的性能的预定下限,而I0用于表示宏基站340中用户终端341a受家庭基站320干扰的程度的预定上限。
在步骤S202中,计算家庭基站320所服务的用户终端321的总业务量Tnon-interfered_UE,计算宏基站340所服务的、受家庭基站320干扰的用户终端341a的总业务量Tinterfered_UE,进而计算受干扰用户的总业务量与非受干扰用户的总业务量之比作为相对业务量Tr,参见式1:
T r = Σ T interfered _ UE Σ T non - interfered _ UE . . . ( 1 )
在步骤S203中,如果相对业务量Tr增大,说明应该更加重视宏基站340的边缘性能,提高对于宏基站340的边缘性能的要求,适当降低对于家庭基站320的总吞吐量的要求,因此降低预定信号指标S0和预定干扰指标I0
如果相对业务量Tr减小,说明应该更加重视家庭基站320的总吞吐量,提高对于家庭基站320的总吞吐量的要求,适当降低对于宏基站340的边缘性能的要求,因此升高预定信号指标S0和预定干扰指标I0
预定信号指标S0和预定干扰指标I0的具体降低量和升高量与相对业务量Tr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特定函数计算得到。例如,一种示例性关联方式是使得预定信号指标S0和预定干扰指标I0的具体降低量和升高量与相对业务量Tr之间线性负相关。
在步骤S202中,也可以计算家庭基站320所服务的用户终端321的数量n1,计算宏基站340所服务的、受家庭基站320干扰的用户终端341a的数量n2,进而计算受干扰用户的数量与非受干扰用户的数量之比作为相对数量a。
相应地,在步骤S203中,如果相对数量a增大,说明应该更加重视宏基站340的边缘性能,提高对于宏基站340的边缘性能的要求,适当降低对于家庭基站320的总吞吐量的要求,因此降低预定信号指标S0和预定干扰指标I0
如果相对数量a减小,说明应该更加重视家庭基站320的总吞吐量,提高对于家庭基站320的总吞吐量的要求,适当降低对于宏基站340的边缘性能的要求,因此升高预定信号指标S0和预定干扰指标I0
预定信号指标S0和预定干扰指标I0的具体降低量和升高量与相对数量a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根据特定函数计算得到。例如,一种示例性关联方式是使得预定信号指标S0和预定干扰指标I0的具体降低量和升高量与相对数量a之间线性负相关。
步骤S201至S203的处理可以由前述的配置单元103、123或者233来执行。
在步骤S204中,家庭基站320的每个用户终端321对接收到的家庭基站320的信号进行测量,并向家庭基站320上报表明家庭基站320所服务的用户终端321的通信质量的指标,该指标可以包括例如接收家庭基站320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对于3GPP版本10之前的系统,可以是RSRP,对于3GPP版本10及以后的系统,可以是CSI-RSRP)和通信质量指标。在TD-LTE(分时长期演进)系统中,该指标还可以包括链路耦合损耗参数。该指标可以被家庭基站320提供给前述的第一信息获取单元101、122或222。
此外,表明家庭基站320所服务的用户终端321的通信质量的指标还可以包括例如用户终端321对于家庭基站320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用户终端321对于所有基站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之和的比值。该指标还可以是其所包括的各项参数的加权和。
在步骤S205中,宏基站340的每个用户终端341对接收到的所有基站的信号进行测量,如果对于某个用户终端341,存在针对宏基站340之外的基站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针对宏基站340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某个预设的百分比(例如50%),则将该用户终端识别为受到宏基站340之外的基站干扰的用户终端。由此,可以识别出宏基站340所服务的用户终端341中受到家庭基站320干扰的用户终端341a、341b。受干扰的用户终端341a、341b均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所识别的、受到家庭基站320的干扰的用户终端341a向宏基站340上报表明用户终端341a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该指标可以包括例如接收家庭基站320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通信质量指标。在TD-LTE系统中,该指标还可以包括链路耦合损耗参数。该指标可以被宏基站340提供给前述的第二信息获取单元102、132或232。
此外,表明受到家庭基站320干扰的用户终端341a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还可以包括例如用户终端341a对于家庭基站320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用户终端341a对于所有基站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之和的比值。该指标还可以是其所包括的各项参数的加权和。
在步骤S206中,基于步骤S204中所获取的表明家庭基站320所服务的用户终端321的通信质量的指标,计算作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信息的示例的信号指标S。特别地,在由多个用户终端321分别提供了表明各个用户终端321的通信质量的指标时,可以根据各个用户终端321的重要性求得这些指标的加权和作为指标S,也可以直接求出这些指标的平均值作为指标S,或者用其他适当方式来计算指标S。该处理可以由前述的第一信息获取单元101、122或222来执行。
此外,在步骤S206中,基于步骤S205中所获取的表明受到家庭基站320所干扰的用户终端341a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计算作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二信息的示例的干扰指标I。特别地,在由多个用户终端341a分别提供了表明各个用户终端341a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时,可以根据各个用户终端341a的重要性求得这些指标的加权和作为指标I,也可以直接求出这些指标的平均值作为指标I,或者用其他适当方式来计算指标I。该处理可以前述的第二信息获取单元102、132或232来执行。
在步骤S207中,比较信号指标S和预定信号指标S0,若S<S0,则在步骤S208中选择参数表中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更大并且功率降低量更小的参数对来配置家庭基站320所发送的准空白子帧,以提高家庭基站320的总吞吐量。要注意的是,此处是以图2中的参数对列表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图2中示出的参数对列表中,如前文所述,静默比例更小并且功率降低量更大的参数对会使得宏基站340的边缘性能更好而家庭基站320的总吞吐量更小。
类似地,在步骤S207中,比较干扰指标I和预定干扰指标I0,若I>I0,则在步骤S208中选择参数表中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更小并且功率降低量更大的参数对来配置家庭基站320所发送的准空白子帧,以提高宏基站340的边缘性能。
如果S≥S0并且I≤I0,即信号指标S大于等于作为其下限的预定信号指标S0并且干扰指标I小于等于作为其上限的预定干扰指标I0,则不对准空白子帧的参数进行调整。此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地调整预定信号指标S0和预定干扰指标I0,以对家庭基站320的总吞吐量和宏基站340的边缘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果S<S0并且I>I0,则说明家庭基站320的总吞吐量和宏基站340的边缘性能都不能满足预定的要求,此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地调整预定信号指标S0和预定干扰指标I0,以对家庭基站320的总吞吐量和宏基站340的边缘性能降低要求。由于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由于故障造成的,也可以在该情况下发出报错信息。
步骤S207和步骤S208的处理可以由前述的配置单元103、123或者233来执行。
在完成步骤S208之后,处理可以进入下一个周期。
要注意的是,为了在配置准空白子帧时避免前文所述的“乒乓效应”,可以在信号指标S的变化量小于预定阈值(例如小于5%)时,不进行信号指标S与预定信号指标S0的对比,进而不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类似地,也可以在干扰指标I的变化量小于预定阈值,例如小于5%时,不进行干扰指标I与预定干扰指标I0的对比,进而不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在该情况下,为了防止信号指标S或干扰指标I连续地以小于预定阈值的变化量变化导致了较大的累积变化量从而针对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的配置依然保持不变的情形,可以设定为当干扰指标I或者信号指标S的变化量连续预定次数(例如5次)小于预定阈值时,进行干扰指标I与预定干扰指标I0的对比或者信号指标S与预定信号指标S0的对比。
此外,如前文所述,也可以采取其他适当的机制来避免配置准空白子帧时的“乒乓效应”。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另一示例。在该场景下,宏基站420与微微基站430、440共存。宏基站420作为干扰基站,对微微基站430、440的用户终端431a、431b、441a、441b形成了干扰。
宏基站420为用户终端421提供服务,微微基站430为用户终端431a、431b提供服务,微微基站440为用户终端441a、441b提供服务。
由于微微基站430、440与宏基站420都采用开放式用户接入方式,因此在微微基站430、440的边缘区域,宏基站420会对微微基站430的用户终端431a和微微基站440的用户终端441a产生干扰。
与图7相似地,在图9中,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基站对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用带有箭头的虚线表示基站对用户终端造成了干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不同的基站有可能彼此干扰,例如,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微微基站430、440对宏基站420形成了干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发送准空白子帧的方式来抑制基站之间的干扰。
如图9中所示,宏基站420以带有准空白子帧的设计图样422来发送子帧,以改善微微基站430、440的边缘性能。同时,微微基站430、440分别以设计图样432、442发送不带有准空白子帧的子帧。
此外,在设计图样422中,用子帧的高度来示意性地表示子帧的功率。根据图9可知,宏基站420每发送1个正常子帧就发送4个准空白子帧。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宏基站420发送准空白子帧的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可以是图3的列表中的参数对。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图1中的装置10可以包括在宏基站420中,也可以包括在微微基站430或440中。此外,可以如图4中所示,作为干扰基站的宏基站420包括第一信息获取单元122和配置单元123,微微基站430和/或440包括第二信息获取单元132,也可以如图5中所示,作为干扰基站的宏基站420包括第一信息获取单元222,微微基站430和/或440包括第二信息获取单元232和配置单元233。
与图7所示的示例相似地,可以利用图8的方法来周期性地配置图9的示例中宏基站420发送准空白子帧的方法。要注意的是,在图9的示例中,宏基站420是干扰基站,微微基站430、440是为受到宏基站420干扰的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的基站。
通过以上针对图9所示出的示例进行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针对一个或多个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受到干扰的无线通信异构网络来实施。在该情况下,可以基于由不用基站所服务的受干扰用户终端所检测到的信息,来配置干扰基站的准空白子帧。
5.硬件配置示例
上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装置、网络或基站中的各个组成单元和组成设备等可以通过软件、固件、硬件或其任意组合的方式进行配置。在通过软件或固件实现的情况下,可从存储介质或网络向具有专用硬件结构的机器(例如图10所示的通用机器700)安装构成该软件或固件的程序,该机器在安装有各种程序时,能够执行上述各组成单元、子单元的各种功能。
在图10中,中央处理单元(CPU)701根据只读存储器(ROM)702中存储的程序或从存储部分708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703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在RAM 703中,还根据需要存储当CPU 701执行各种处理等等时所需的数据。CPU 701、ROM 702和RAM 703经由总线704彼此连接。输入/输出接口705也连接到总线704。
下述部件也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705:输入部分706(包括键盘、鼠标等)、输出部分707(包括显示器,例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和扬声器等)、存储部分708(包括硬盘等)、通信部分709(包括网络接口卡例如局域网(LAN)卡、调制解调器等)。通信部分709经由网络例如因特网执行通信处理。根据需要,驱动器710也可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705。可拆卸介质711例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可以根据需要被安装在驱动器710上,使得从中读出的计算机程序可根据需要被安装到存储部分708中。
在通过软件实现上述系列处理的情况下,可以从网络例如因特网或从存储介质例如可移除介质711安装构成软件的程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种存储介质不局限于图10所示的其中存储有程序、与设备相分离地分发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可移除介质711。可移除介质711的例子包含磁盘(包含软盘)、光盘(包含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数字通用盘(DVD))、磁光盘(包含迷你盘(MD))和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ROM 702、存储部分708中包含的硬盘等等,其中存有程序,并且与包含它们的设备一起被分发给用户。
此外,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所述指令代码由机器读取并执行时,可执行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方法。相应地,用于承载这种程序产品的例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的各种存储介质也包括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
此外,显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处理方法的各个操作过程也可以以存储在各种机器可读的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的方式实现。
要注意,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装置、网络和基站的各组成单元或组成设备可以是独立部件,也可以由一个的部件来实现若干个组成单元或组成设备的功能。
本公开不仅公开了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无线通信异构网络、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方法以及用于使得就执行该方法的程序和存储有该程序的存储介质,也公开了包括有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的基站。
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然而,上述描述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而非意图对本公开进行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各种特征进行修改、替换、组合以及部分性的组合。本公开的范围应该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确定。

Claims (20)

1.一种装置,其用于在无线通信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表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指标相关;
第二信息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表明受到干扰基站干扰的用户终端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相关;以及
配置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通过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至少之一来配置干扰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配置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通过在包括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的预定参数对的参数表中进行选择来配置干扰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预定参数对是根据干扰基站的类型来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配置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分别与包含所述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下限的第一基准范围以及包含受到所述干扰基站干扰的用户终端的受干扰程度的上限的第二基准范围进行比较,并且以使得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处于第一基准范围以及第二基准范围中的方式根据第一信息与第一基准范围的比较结果和第二信息与第二基准范围的比较结果来配置干扰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配置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根据表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和受干扰的用户终端的特性的指标来调整第一基准范围与第二基准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
表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和受干扰的用户终端的特性的指标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数、受干扰的用户终端数、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业务量、受干扰的用户终端的业务量中的至少一项相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
表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和受干扰的用户终端的特性的指标与受干扰的用户终端数和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数之间的比值正相关;并且
所述配置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当表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和受干扰的用户终端的特性的指标增加时,使得第一基准范围中所包括的所述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下限降低,并且使得第二基准范围中所包括的受到所述干扰基站干扰的用户终端的受干扰程度的上限降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
表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和受干扰的用户终端的特性的指标与受干扰的用户终端的业务量和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业务量之间的比值正相关;并且
所述配置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当表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和受干扰的用户终端的特性的指标增加时,使得第一基准范围中所包括的所述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下限降低,并且使得第二基准范围中所包括的受到所述干扰基站干扰的用户终端的受干扰程度的上限降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表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指标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在接收干扰基站的信号时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通信质量指标、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链路的耦合损耗中的至少一项相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表明受干扰的用户终端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与受干扰的用户终端在接收干扰基站的信号时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通信质量指标、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链路的耦合损耗中的至少一项相关。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配置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周期性地根据第一信息的变化量来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至少之一,并且在第一信息的变化量小于预定阈值时,不进行调整。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配置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周期性地根据第二信息的变化量来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至少之一,并且在第二信息的变化量小于预定阈值时,不进行调整。
13.一种无线通信异构网络,其包括:
第一基站,其包括第一信息获取单元和配置单元,以及
第二基站,其包括第二信息获取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表明第一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指标相关,
所述第二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表明第二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受第一基站干扰程度的指标相关,并且
所述配置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通过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的至少之一来配置第一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14.一种无线通信异构网络,其包括:
第一基站,其包括第一信息获取单元,以及
第二基站,其包括第二信息获取单元和配置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表明第一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指标相关,
所述第二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表明第二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受第一基站干扰程度的指标相关,并且
所述配置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通过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的至少之一来配置第一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15.一种用于在用于无线通信的异构网络中配置准空白子帧的方法,其包括:
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表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指标相关;
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表明受到干扰基站干扰的用户终端的受干扰程度的指标相关;以及
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通过调整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中的至少之一来配置干扰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配置准空白子帧的步骤进一步包括通过在包括准空白子帧静默比例和功率降低量的预定参数对的参数表中进行选择来配置干扰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预定参数对是根据干扰基站的类型来确定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配置准空白子帧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分别与包含所述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下限的第一基准范围以及包含受到所述干扰基站干扰的用户终端的受干扰程度的上限的第二基准范围进行比较,并且以使得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处于第一基准范围以及第二基准范围中的方式根据第一信息与第一基准范围的比较结果和第二信息与第二基准范围的比较结果来配置干扰基站发送的准空白子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配置准空白子帧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根据表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和受干扰的用户终端的特性的指标来调整第一基准范围与第二基准范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
表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和受干扰的用户终端的特性的指标与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数、受干扰的用户终端数、干扰基站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的业务量、受干扰的用户终端的业务量中的至少一项相关。
CN201210495977.6A 2012-11-28 2012-11-28 用于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和方法及无线通信异构网络 Active CN103857040B9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5977.6A CN103857040B9 (zh) 2012-11-28 2012-11-28 用于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和方法及无线通信异构网络
CN201910440817.3A CN110099399B (zh) 2012-11-28 2012-11-28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装置
BR112015011803-8A BR112015011803B1 (pt) 2012-11-28 2013-10-31 Aparelho e método em uma rede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US14/758,422 US9936513B2 (en) 2012-11-28 2013-10-31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lmost blank subframe and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MX2015006080A MX344874B (es) 2012-11-28 2013-10-31 Dispositivo y metodo para configurar subtrama casi en blanco y red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heterogenea.
CA2891804A CA2891804C (en) 2012-11-28 2013-10-31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lmost blank subframe and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RU2015125530A RU2623460C2 (ru) 2012-11-28 2013-10-31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конфигурирования почти пустого подкадра и гетерогенная сеть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EP13859303.3A EP2928248B1 (en) 2012-11-28 2013-10-31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figurating almost blank subframe, and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20177003654A KR102051716B1 (ko) 2012-11-28 2013-10-31 올모스트 블랭크 서브프레임을 구성하기 위한 디바이스 및 방법과, 이종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
CA3132709A CA3132709C (en) 2012-11-28 2013-10-31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lmost blank subframe and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20157016880A KR101708580B1 (ko) 2012-11-28 2013-10-31 올모스트 블랭크 서브프레임을 구성하기 위한 디바이스 및 방법과, 이종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
AU2013351742A AU2013351742B2 (en) 2012-11-28 2013-10-31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figurating almost blank subframe, and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RU2017120993A RU2744015C2 (ru) 2012-11-28 2013-10-31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онфигурирования почти пустого подкадра
KR1020197035117A KR20190135548A (ko) 2012-11-28 2013-10-31 올모스트 블랭크 서브프레임을 구성하기 위한 디바이스 및 방법과, 이종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
JP2015544332A JP6004119B2 (ja) 2012-11-28 2013-10-31 Absを設定するための装置、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ヘテロジニアスネットワーク
PCT/CN2013/086308 WO2014082518A1 (zh) 2012-11-28 2013-10-31 用于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和方法及无线通信异构网络
ZA2015/04611A ZA201504611B (en) 2012-11-28 2015-06-25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figurating almost blank subframe, and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U2016247093A AU2016247093B2 (en) 2012-11-28 2016-10-19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figurating almost blank subframe, and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5/892,708 US10251183B2 (en) 2012-11-28 2018-02-09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lmost blank subframe and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5977.6A CN103857040B9 (zh) 2012-11-28 2012-11-28 用于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和方法及无线通信异构网络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0817.3A Division CN110099399B (zh) 2012-11-28 2012-11-28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装置

Public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7040A true CN103857040A (zh) 2014-06-11
CN103857040B CN103857040B (zh) 2019-07-02
CN103857040B9 CN103857040B9 (zh) 2019-10-08

Family

ID=508271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0817.3A Active CN110099399B (zh) 2012-11-28 2012-11-28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装置
CN201210495977.6A Active CN103857040B9 (zh) 2012-11-28 2012-11-28 用于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和方法及无线通信异构网络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0817.3A Active CN110099399B (zh) 2012-11-28 2012-11-28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2) US9936513B2 (zh)
EP (1) EP2928248B1 (zh)
JP (1) JP6004119B2 (zh)
KR (3) KR101708580B1 (zh)
CN (2) CN110099399B (zh)
AU (2) AU2013351742B2 (zh)
BR (1) BR112015011803B1 (zh)
CA (2) CA2891804C (zh)
MX (1) MX344874B (zh)
RU (2) RU2744015C2 (zh)
WO (1) WO2014082518A1 (zh)
ZA (1) ZA20150461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2849A (zh) * 2014-07-04 2016-01-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3727356A (zh) * 2021-08-26 2021-1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通信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9399B (zh) * 2012-11-28 2022-06-28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装置
US11277779B2 (en) 2014-01-28 2022-03-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resour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system
KR102208356B1 (ko) * 2014-01-28 2021-01-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종망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301826B1 (ko) * 2014-08-27 2021-09-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조정을 위한 자원 관리 방법
CN105376751B (zh) * 2014-09-02 2019-06-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分析、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10149730B (zh) 2018-02-13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0050A (zh) * 2010-06-18 2012-05-0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间协调传输的方法以及采用相同方法的通信设备
US20120207025A1 (en) * 2011-02-14 2012-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number of protected active users based on qos requirements, throughput and traffic
CN102761973A (zh) * 2011-04-29 2012-10-3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网中几乎空子帧的调整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61859B2 (en) * 2005-03-17 2016-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29096B2 (en) * 2006-12-15 2017-04-18 Alcatel-Lucent Usa Inc.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for picocell communications within a macrocell
GB2470037B (en) * 2009-05-07 2013-07-10 Picochip Designs Lt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an uplink
JP5623505B2 (ja) * 2010-03-25 2014-11-12 パナソニック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フェムトセル基地局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JP5388366B2 (ja) 2010-06-21 2014-01-1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干渉低減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20120049449A (ko) * 2010-11-08 2012-05-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조정을 위한 자원 관리 방법
WO2012067403A2 (ko) * 2010-11-16 2012-05-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캐리어 병합을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간섭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과 기지국이 셀간 간섭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031591B2 (en) * 2010-11-17 2015-05-1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f-optimiz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JP2012129793A (ja) * 2010-12-15 2012-07-05 Ntt Docomo Inc 基地局、及び保護サブフレーム使用状況通知方法
CN102573039A (zh) * 2010-12-23 2012-07-1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异构网络中自适应功率配置方法及基站
EP2666330A4 (en) * 2011-01-21 2014-08-13 Research In Motion Ltd MOBILE GUIDED DOWNLINK 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PROVISION
KR20120110841A (ko) * 2011-03-30 2012-10-10 주식회사 팬택 이종셀간 간섭조정정보의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CN103563465B (zh) * 2011-04-01 2017-11-2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采用中继节点的无线网络中的小区内干扰减轻
CN102833793B (zh) * 2011-06-17 2016-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
EP2730139A1 (en) * 2011-07-08 2014-05-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a downlink transmission in a cellular network
KR101150846B1 (ko) * 2011-09-05 2012-06-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셀 측정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정보 전송 방법
CN102333378B (zh) * 2011-09-16 2015-02-18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干扰协调方法
US8848560B2 (en) 2011-11-04 2014-09-30 Blackberry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transmission during almost blank subfram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IL218527A0 (en) * 2012-03-07 2012-04-30 Mariana Goldhamer Collaborative measurements in cellular networks
JP6045801B2 (ja) * 2012-03-16 2016-12-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2711169B (zh) * 2012-06-26 2014-07-1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家庭基站abs配置模式绑定方法
CN110099399B (zh) * 2012-11-28 2022-06-28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0050A (zh) * 2010-06-18 2012-05-0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间协调传输的方法以及采用相同方法的通信设备
US20120207025A1 (en) * 2011-02-14 2012-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number of protected active users based on qos requirements, throughput and traffic
CN102761973A (zh) * 2011-04-29 2012-10-3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网中几乎空子帧的调整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SEARCH IN MOTION UK LIMITED: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8 R1-120401》", 10 February 2012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2849A (zh) * 2014-07-04 2016-01-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5282849B (zh) * 2014-07-04 2019-01-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3727356A (zh) * 2021-08-26 2021-1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通信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27356B (zh) * 2021-08-26 2023-11-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通信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7120993A (ru) 2018-11-15
BR112015011803A2 (pt) 2017-07-11
RU2015125530A (ru) 2017-01-10
CN103857040B (zh) 2019-07-02
CA3132709C (en) 2023-09-05
US9936513B2 (en) 2018-04-03
MX2015006080A (es) 2015-08-06
BR112015011803B1 (pt) 2022-11-29
ZA201504611B (en) 2016-01-27
CN110099399B (zh) 2022-06-28
US10251183B2 (en) 2019-04-02
KR20170018477A (ko) 2017-02-17
KR20190135548A (ko) 2019-12-06
EP2928248B1 (en) 2020-07-22
CA2891804C (en) 2023-04-04
CN103857040B9 (zh) 2019-10-08
RU2017120993A3 (zh) 2020-07-13
AU2013351742A1 (en) 2015-06-04
KR102051716B1 (ko) 2019-12-03
US20150373728A1 (en) 2015-12-24
AU2013351742B2 (en) 2016-07-21
AU2016247093A1 (en) 2016-11-10
AU2016247093B2 (en) 2018-11-15
JP2016502352A (ja) 2016-01-21
JP6004119B2 (ja) 2016-10-05
CN110099399A (zh) 2019-08-06
CA3132709A1 (en) 2014-06-05
RU2623460C2 (ru) 2017-06-26
KR101708580B1 (ko) 2017-02-20
RU2744015C2 (ru) 2021-03-02
EP2928248A1 (en) 2015-10-07
EP2928248A4 (en) 2016-07-06
KR20150089059A (ko) 2015-08-04
MX344874B (es) 2017-01-11
CA2891804A1 (en) 2014-06-05
US20180167951A1 (en) 2018-06-14
WO2014082518A1 (zh) 2014-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7040A (zh) 用于配置准空白子帧的装置和方法及无线通信异构网络
US9020494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aggregated carrier cell
CA2956998C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self organizing network and system thereof
US11218369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hanging a network based on received network information
CN109981196B (zh) 一种网络结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4469831A (zh) 网络覆盖收缩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US20220046440A1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circumventing far-end interference
CN104349349A (zh) 一种小区参数的确定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240015728A1 (en)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management relating to wireless access technologies on a common range of frequencies
US20230300632A1 (en) Accurate signal icon in both idle mode and connected mode
CN110401960A (zh) 一种弱覆盖的判定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18102322A (zh) 跟踪区重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orrection item: Claims

Correct: Claim of 7 August 2019

False: Claim of 28 February 2019

Number: 27-01

Page: ??

Volume: 35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