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47698B - 双球头组件以及包括双球头组件的雨刮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球头组件以及包括双球头组件的雨刮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47698B
CN103847698B CN201210505446.0A CN201210505446A CN103847698B CN 103847698 B CN103847698 B CN 103847698B CN 201210505446 A CN201210505446 A CN 201210505446A CN 103847698 B CN103847698 B CN 1038476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ball head
pair
assembly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054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47698A (zh
Inventor
J·齐默尔
陈金松
陈晟
齐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sch Automotive Products Changsh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sch Automotive Products Changsh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sch Automotive Products Changsh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sch Automotive Products Changsh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0544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47698B/zh
Priority to EP13193471.3A priority patent/EP2738053A3/en
Publication of CN103847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76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476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76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6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 B60S1/16Means for transmitting drive
    • B60S1/18Means for transmitting drive mechanically
    • B60S1/24Means for transmitting drive mechanically by rotary cran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6Ball-joints; Other joints having more than one degree of angular freedom, i.e. universal joints
    • F16C11/0604Construction of the male part
    • F16C11/0609Construction of the male part made from two or more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6Ball-joints; Other joints having more than one degree of angular freedom, i.e. universal joints
    • F16C11/0685Manufacture of ball-joints and parts thereof, e.g. assembly of ball-joi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6Ball-joints; Other joints having more than one degree of angular freedom, i.e. universal joints
    • F16C11/0695Mounting of ball-joints, e.g. fixing them to a connecting ro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26/00Articles relating to transporting
    • F16C2326/01Parts of vehicles in general
    • F16C2326/09Windscreen wipers, e.g. pivots therefo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雨刮器系统的双球头组件,包括金属制第一构件和塑料制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沿轴向形成于所述第二构件中的孔,所述第二构件包括第一球头部和第二球头部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第一球头部用于与所述雨刮器系统的第一连杆相连,所述第二球头部用于与所述雨刮器系统的第二连杆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雨刮器系统的曲柄相连,以及所述第一球头部和第二球头部沿轴向彼此相邻或间隔地设置并且通过第一连接部组合在一起。

Description

双球头组件以及包括双球头组件的雨刮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球头组件,并且涉及包括这种双球头组件的车辆雨刮器系统。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的雨刮器系统通常包括被称为马达总成的驱动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的连杆组件;和通过连杆组件而被驱动组件驱动的两个雨刮臂组件,司机侧雨刮臂组件和副驾侧雨刮臂组件。雨刮臂组件支撑着在挡风玻璃上做往复式摆动的雨刮片。
连杆组件包括位于司机侧的与司机侧雨刮臂组件连接的司机侧连杆和位于副驾侧的与副驾侧雨刮臂组件连接的副驾侧连杆,驱动组件包括作为输出构件的曲柄。
在驱动组件位于司机侧雨刮臂组件和副驾侧雨刮臂组件之间的类型的雨刮器系统中,驱动组件的曲柄通过双球头组件连接并且驱动着连杆组件的司机侧连杆和副驾侧连杆。
图1a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双球头组件,双球头组件1被成形为一体,包括分别与司机侧连杆和副驾侧连杆接合的两个球头部2、3和与驱动组件的曲柄90连接的接合部4。双球头组件1还包括通过将双球头组件1铆接到曲柄90上而形成的圆顶部5。
根据现有技术,一般地,单球头可以通过锻造例如冷镦工艺制造,这种制造工艺会在球头的最大直径D处产生水平的分模线,如图1b和1c中所示,用参考标记111表示。而双球头组件通过机械加工工艺形成,所以双球头组件制造成本很高。雨刮器系统可能包括一个或两个双球头组件,这无疑相应地增加了雨刮器系统的成本。
希望能够降低双球头组件的制造成本,继而降低雨刮器系统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修改双球头组件的结构提供一种制造成本降低了的双球头组件,从而降低雨刮器系统的制造成本。
为此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雨刮器系统的双球头组件,包括金属制第一构件和塑料制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沿轴向形成于所述第二构件中的孔,所述第二构件包括第一球头部和第二球头部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第一球头部用于与所述雨刮器系统的第一连杆相连,所述第二球头部用于与所述雨刮器系统的第二连杆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雨刮器系统的曲柄相连,以及所述第一球头部和第二球头部沿轴向彼此相邻或间隔地设置并且通过第一连接部组合在一起。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二连接部具有下述之一的截面形状: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它们的组合。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二连接部的外周面上被提供有下述特征之一:凸肋、纹理或滚花。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曲柄具有垂直于轴向的第一对配合表面,和/或第二构件和所述曲柄具有垂直于轴向的第二对配合表面。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对配合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对配合表面包括用于防止配合表面对中的两个表面相对于彼此转动的第一配合特征。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配合特征包括形成于配合表面对中一个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凹槽和形成于配合表面中另一个表面上的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凹槽相配合的一个或多个凸起。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球头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球头部之间,或者所述第一球头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球头部之间。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构件被通过下述方式之一与所述曲柄固定在一起:螺纹连接、螺母连接、铆接、压接、焊接或弹性垫圈。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下述之一的截面形状: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组合形状。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具有垂直于轴向的第三对配合表面。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三对配合表面包括用于防止所述第三对配合表面中的两个表面相对于彼此转动的第二配合特征,例如,所述第二配合特征包括形成于第三对配合表面中一个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凹槽和形成于第三对配合表面中另一个表面上的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凹槽相配合的一个或多个凸起。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球头部和所述第一球头部之间。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构件包括用于定位到所述第一球头部或第二球头部所在的塑料部件的定位特征。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球头部和所述第二球头部中的一个通过由塑料制成的第二构件提供,所述第一球头部和所述第二球头部中的另一个由所述第一构件的一部分构成,或者,所述第一球头部和所述第二球头部分别通过由塑料制成的第二构件和由塑料制成的第三构件提供。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球头部和所述第二球头部均由所述第二构件提供。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构件被包覆成型到或粘接到或压配合到所述第一构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雨刮器系统的双球头组件,所述双球头组件包括塑料制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包括第一球头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构件包括第二球头部,所述第一球头部、第二球头部和第一连接部沿轴向彼此相邻地组合到一起,其中,所述第一球头部用于与所述雨刮器系统的第一连杆相连,所述第二球头部用于与所述雨刮器系统的第二连杆相连,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雨刮器系统的曲柄相连。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通过第一固定结构附接在一起。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双球头组件还包括由金属制成的第三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分别形成有用于接纳所述第三构件的第一内孔和第二内孔,所述第一内孔和所述第二内孔限定出容纳所述第三构件的封闭空间。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三构件通过第二固定结构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构件和/或所述第二构件上。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固定结构是相同或不同的形状配合结构,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固定结构是钩合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雨刮器系统,包括:驱动组件,其包括用于输出转动运动的曲柄;与驱动组件相连的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作为第一连杆的司机侧连杆和作为第二连杆的副驾侧连杆;以及雨刮臂组件,经由所述连杆组件被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而作往复摆动运动,其中,所述雨刮器系统包括上述的双球头组件,所述双球头组件的第一球头部被容纳在提供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球套中,所述双球头组件的第二球头部被容纳在提供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球套中,并且所述双球头组件的第一连接部被容纳在形成于所述驱动组件的曲柄的孔中。
根据本发明的双球头组件由金属插件和塑料件组合而成,其中金属插件可以通过锻造例如冷镦或机加工形成,塑料件通过注射成型工艺制造。。如此形成的双球头组件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机械加工,大大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势,其中:
图1示出了用于车辆的雨刮器系统的透视图;
图1a是根据现有技术的雨刮器系统的的双球头组件的示意图;
图1b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通过锻造工艺制造的单球头金属插件的示意图,而图1c示出了图1b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的纵向剖面图,图2a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的第一构件的视图;
图3为根据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的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装配图及其分解图;
图4a-4d示意出截面A可采用的截面形状的示例;
图5a-5c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双球关节组件与曲柄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6a-6c是截面B可采用的截面形状示例;
图7a-7c是示意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球关节组件的第一构件的与曲柄相配合的过渡表面上的特征的示意图;
图8a-8b是示意出曲柄的与双球头组件相配合的表面上的特征的示意图;
图9a-9c是示意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双球关节组件的第二构件的与曲柄相配合的端表面上的特征的示意图;
图10示意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双球关节组件,图10a只示出了其第一构件;
图11a-11c示意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双球关节组件与曲柄之间的连接方式;
图12示意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双球关节组件,图12a只示出了其第一构件;
图13示意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双球关节组件;
图14示意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双球关节组件;
图15示意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双球关节组件,图15a只示出了其第一构件;
图16示意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双球关节组件;
图17a和17b示意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变异的双球头组件与曲柄的连接方式;以及
图18a和18b示意出根据本发明的双球头组件的金属制构件上的与塑料制构件相配合的表面上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功能或结构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装置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除非特别指出。
根据本发明的雨刮器系统被装备到车辆上用于从挡风玻璃上清除尘土、落叶、道路碎屑、沉积物及类似物并且用于保持驾驶员的视野清晰。
图1示出了用于车辆的前或后挡风玻璃上的雨刮器系统101。
车辆的雨刮器系统101通常包括驱动组件12,用于为雨刮器系统101提供动力。驱动组件12包括电机18和减速机构16。电机18通常为永磁直流电机,而减速机构16为本领域内已知的常用减速机构。电机18和减速机构16分别通过电机壳体和齿轮箱固定于车体上。图1中,雨刮器系统101的驱动组件12设置于司机侧和副驾侧之间的位置。驱动组件12还包括曲柄90,用于输出转动运动并且最终驱动雨刮器系统101的雨刮片进行往复摆动运动。
与驱动组件12相接的为连杆组件24。连杆组件24包括司机侧连杆22和副驾侧连杆26。雨刮器系统101的司机侧连杆22和副驾侧连杆26都直接与位于它们之间的驱动组件12的曲柄90相连。
车辆的雨刮器系统101的连杆组件24还包括司机侧摇臂62和副驾侧摇臂64,以及司机侧支撑轴42和副驾侧支撑轴44,两个支撑轴42和44分别支撑着位于司机侧和副驾侧的雨刮臂组件(未示出)。电机18接通时,电机18的转动运动通过减速机构16传递至连杆组件24。当连杆组件24致动摇臂62和64时,支撑轴42和44带动相应侧的雨刮臂组件的雨刮片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进行摆动运动。
在图1的雨刮器系统101中,曲柄90通过双球头组件与司机侧连杆22和副驾侧连杆26相连接。下面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双球头组件。下文中,双球头组件的回转轴线T的延伸方向被定义为轴向。
图2示意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100,其包括第一构件10和第二构件50。第一构件10可以是由金属制成的插件形式,第二构件50可由塑料制成。图2a只示出了第一构件10。
第一构件1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球头部15、第一细长部25和第二细长部35。第一球头部15被配置用于容纳在形成于司机侧连杆22(下文中称为第一连杆)的球套内,第一细长部25被配置用于接合到第二构件50的中心孔80内,而第二细长部35被配置用于接合到形成于驱动组件的曲柄90上的孔内。
第一构件10具有平坦的上端面20即第一球头部15的上端面、作为第一球头部15的外周面的球形表面21、第一球头部15与第二构件50的配合端面23、第一细长部25的外周面27、第一细长部25和第二细长部35之间的过渡端面29、第二细长部35的外周面31以及第二细长部35的端面即第一构件10的平坦的下端面30。
第二构件50包括第二球头部55和间隔部65。第二球头部55被配置用于容纳在形成于副驾侧连杆26(下文中称为第二连杆)的球套内,而间隔部65被配置用于在轴向上间隔开副驾侧连杆26和曲柄90(见图5a-5c)。
第二构件50具有平坦的上端面40即第二球头部55的上端面、作为第二球头部55的外周面的球形表面33、间隔部65的外周面37以及间隔部65的端面即第二构件50的平坦的下端面60。
此外,如上述第二构件50被提供有中心孔80,并且具有限定出中心孔80的内周面85。
双球头组件100由第一构件10和第二构件50组装而成。组装包括将第二构件50同心地套装在第一构件10上,使第二构件50的内周面85配合第一构件10的外周面27,第二构件50的上端面40配合第一构件10的配合端面23,并且使第二构件50相对于第一构件10不可转动。
如果第二构件50的内周面85和相配合的第一构件10的外周面27都是圆柱形形状(图4a),为了防止第二构件50和第一构件10相对于彼此转动,可以采用使配合表面粗糙化的方式达到上述目的,例如在第一构件10的外周面27上制造刻痕、滚花例如网状滚花(参考18a和18b)。
也可以采用在第二构件50的圆柱形内周面85和相配合的第一构件10的圆柱形外周面27上提供形状配合特征。如图4b示意的,第一构件10的外周面27上设有沿纵向的凹槽,而第二构件50的内周面85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肋,凸肋与凹槽具有相对应的形状和尺寸。当然,也可以在外周面27上设凸肋,在内周面85上设沿凹槽。
可选地,如果第二构件50的内周面85和相配合的第一构件10的外周面27都是圆柱形形状,也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方式避免两个构件之间相互转动。
在图3中,第二构件50还包括附加段110,其可以是与第二构件50的间隔部65外径相同或者不同的圆柱形段。第二构件50的附加段110的上端面115与第一构件的配合端面23相配合。
在附加段110上形成有从上端面115沿轴向伸出的一个或多个凸部112,例如凸点或者凸肋,所述一个或多个凸部112彼此均匀或不均匀地间隔开。相应地,在第一构件10的配合端面23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凸部112配合的一个或多个凹部232。凸部112与凹部232具有相对应的形状和尺寸并且它们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二构件50和第一构件10之间的相对转动被阻止。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了解,能够实现此目的的配合端面23和上端面115上的任何其它配合特征也是可能的。
为了防止第二构件50和第一构件10之间的相对转动,第二构件50的内周面85和相配合的第一构件10的外周面27采用圆柱形状之外的其它形状也是可以的,例如第一构件10的截面A可以采用图4c-4d所示的示例形状,但不仅限于所示出的形状。图4a-4d中示意的几何形状也适用于后面描述的其它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的截面A。
由第一构件10和第二构件50组装而成的双球头组件100与雨刮器系统101的曲柄90的连接方式在图5a-5c中示出了。适当的连接方式可包括如图5a所示的螺纹连接,如图5b所示的螺母67紧固连接以及如图5c所示的铆接,图5c还示出了铆接形成的圆顶部5。
在图5a所示的连接方式中,形成于曲柄90中的用于接纳第一构件10的第二细长部35的孔99应被制造成螺纹孔,而第一构件10的第二细长部35的外表面31应被形成有与上述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在图5b和所示的连接方式中,曲柄90上的孔99可以为通孔或螺纹孔,并且第一构件10的第二细长部35的外表面31上具有外螺纹;在图5c所示的连接方式中,孔99可以为通孔,第一构件10的第二细长部35的外表面31可不形成螺纹特征。
用于雨刮器系统101的双球头组件100需要防止相对于曲柄90发生转动。铆接的连接方式可以获得彼此不发生相互转动的效果。但是在采用其它连接方式时,需要采取其它措施来实现这一点。
图6a-6c示出了双球头组件100的第一构件10的第二细长部35的截面B可以采取的一些形状。6a为圆形,即第一构件10的第二细长部35为圆柱形,此时,采取图5a-5c所示的双球头组件100和曲柄90之间的连接方式,铆接、螺纹或螺母连接可以避免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动。第一构件10的第二细长部35的截面B采用如图6b所示的方形或者如图6c所示的八边形以及其它任意多边形都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需要指出,曲柄90的用于接纳第一构件10的第二细长部35的孔99需要具有与第二细长部35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相配合的形状和尺寸。需要指出,此处的描述也适用于后面描述的其它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的截面B或在后面的其它实施例中用于达到相同的目的。
也可以用其它的方法达到上述目的。如图5a-5c所示,双球头组件100的第一构件10的过渡端面29与曲柄90的表面91相配合。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设想在相配合的过渡端面29和表面91上形成相配合的特征。
如图7a所示,在第一构件10的第一细长部25和第二细长部35之间的过渡端面29上形成有向下突伸的矩形截面的条状肋;图7b示出了在第一构件10的第一细长部25和第二细长部35之间的过渡端面29上形成有向下突伸的一个或多个圆形突部72;图7c中示出的为弧形截面的条状肋73。
与上述特征相对应地,图8a示出在雨刮器系统101的曲柄90的表面91上在孔99的外面形成有与一个或多个圆形突部72相配合的一个或多个圆形凹部721,圆形突部72与对应一个圆形凹部721相配合用于防止第一构件10与曲柄90相对于彼此转动;图8b示出在雨刮器系统101的曲柄90的表面91上在孔99的外面形成有与条状肋73相配合的向外延伸的弧形截面的条状狭槽731,条状肋73与条状狭槽731相配合用于防止第一构件10与曲柄90相对于彼此转动。
当然,第一构件10的过渡端面29上可以包括凹特征,而曲柄90的表面91上可以包括相配合的凸特征。上述相互配合的特征也不仅限于上述数量、形状和尺寸,而是包括所有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特征或者它们的组合。
能够防止双球头组件100和曲柄90相互转动的另一方法是在第二构件50的下端面60和曲柄90的表面91上形成如上所述的相互配合的特征。关于这一点,图9a-9c示出了不带有间隔部65的第二构件50的下端面可具有的特征,与之相配合的曲柄90的上表面91具有与所示特征形状配合或摩擦配合的特征。
双球头组件100的第一构件10可以通过传统的锻造技术例如冷镦制造。当然,这样形成的第一构件10的第一球头部15的最大直径处也可能具有如图1b和1c所示的分模线111。可选地,也可以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制造第一构件10。双球头组件100的第二构件50可以通过注射成型技术制造。冷镦成形的第一构件10和注射成型的第二构件50组装在一起构成双球头组件100,如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机械加工一体的双球头组件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
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200的分解视图在图10中示出了。图10a示出了其第一构件的示意图。
双球头组件200包括第一构件210、第二构件250和第三构件280。第一构件210被配置为金属插件,并且包括依次相连的定位部215、第一细长部225和第二细长部235,第二构件250包括第一球头部245和第一过渡部255,而第三构件280包括第二过渡部265和第二球头部275。第二构件250被形成有具有第一直径的定位孔140和具有第二直径并且与定位孔140同心的中心孔150,第三构件280被形成有具有第三直径的中心孔180,其中,第一直径大于第二直径,第二直径大于第三直径,所述第三直径等于曲柄90的孔99的直径。
双球头组件200与曲柄90的装配示意图见图11a-11c。第一构件210的定位部215被容置于第二构件250的定位孔140内并且不突出第二构件250的上端面220;第一构件210的第一细长部225被容置于第二构件250的中心孔150内,第二细长部235被容置于曲柄90的孔99和第三构件280的中心孔180内。
第二构件250和第三构件280到第一构件210上的装配也可以通过诸如螺纹连接、粘接或压配合等实现。图11a示出了螺纹连接方式,其中第三构件280的中心孔180的内周表面被形成有内螺纹,而第一构件210的第二细长部235被形成有相配合的外螺纹。图11b示出了螺母紧固方式,其中,第一构件210的第二细长部235具有外螺纹,第三构件280的中心孔180的内周表面可以具有或没有内螺纹。图11c示出了铆接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卡接、焊接、压接、弹性垫圈等连接方式将第二构件250和第三构件280连接到第一构件210。
第二构件250和第三构件280到第一构件210上的接合需要避免相互之间发生转动,为此,可以将第一构件210的第一细长部225的外周面223或第一构件210的第二细长部235的外周面229配置成如图4a-4d所示的形状,关于此的描述详见第一实施例。关于第一实施例描述的图3和图7a-7c的措施也适用于本实施例,用于防止第一构件210相对于第二构件250和第三构件280旋转。
装配完成后,曲柄90位于第二构件250和第三构件280之间,第一构件210的第二细长部235穿过形成于曲柄90上的孔99。
防止根据本第二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200的第一构件210与曲柄90之间相对转动的措施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相同。第一构件210的第二细长部235的截面B可采用图6b-6c所示意的形状。
在相互配合的第一构件210的过渡端面227和曲柄90的上表面91上、在相互配合的第二构件250的下端面260和曲柄90的上表面91上、在相互配合的第三构件280的上端面270和曲柄90的下表面93上,此三者之一或者两者或三者都形成相互配合的特征也可以达到上述目的,具体特征参见在7a-7c、图8a-8b中关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容。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300。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双球头组件300包括两个构件310和350。图12a示出了被不带有工艺孔333的第一构件310。
第一构件310被配置为相当于第二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200的第一构件210和第二构件250的组合,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二构件250的第一球头部245和第一过渡部255的第一球头部315和第一过渡部325。第一构件310被制造成金属插件的形式。
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构件350与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三构件280基本上相同,并且由塑料材料通过注塑成型制成。
关于第二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200所述的相关内容也适用于本实施例。例如为了防止双球头组件300与曲柄90之间发生相互转动,双球头组件300的截面B可以采用图6b-6c所示的以及其它非圆形的任何横截面形状;可以在双球头组件300的第一构件310的阶梯端面320和相配合的曲柄90的上表面91上制造图7a-7c所示的特征或者在双球头组件300的第二构件350的上端面330和相配合的曲柄90的下表面93上制造图7a-7c所示的特征,以及上面提及的其它措施。关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防止双球头组件300的第一构件310和第二构件350之间的相互转动的措施也同样适用。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400。双球头组件400包括第一构件410和第二构件450。
第二构件450为注塑成型的塑料件,用于提供与雨刮器系统101的第一连杆相配合的第一球头部415。
第一构件410为锻造的金属件,用于提供与雨刮器系统101的第二连杆相配合的第二球头部425以及与相连接的曲柄90之间的过渡部435,并且提供插入曲柄90的孔99中的细长部445。
下面参考图14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500。本实施例中的双球头组件500也包括三个构件:第一构件510、第二构件550以及第三构件580。
其中,第一构件510、第二构件550是注射成型的塑料件,分别提供用于安装雨刮器系统101的第一连杆的第一球头部515和用于安装第二连杆的第二球头部525。
另外,第一构件510还包括细长部535并且形成有内腔590。优选地,内腔590延伸进入第一构件510的深度至少达到第一球头部515的球心所在水平,以使双球头组件500在装配到雨刮器系统101中时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且能够传递转矩。
另外,第二构件550还包括细长部545并且形成有内腔555,内腔555的内径被构造成适于容纳第一构件510的细长部535。
使用时,首先将金属制成的第三构件580插入并且固定至第一构件510的内腔590,再组装第二构件550,使第一构件510的细长部535伸入第二构件550的内腔555而与第二构件550附接在一起,从而三个构件构成一个整体,即双球头组件500。
为此,第一构件510在细长部535的下端部形成有与第三构件580附接固定在一起的第一配合特征和用于与第二构件550附接固定在一起的第二配合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构件580被提供为具有两个平坦的端面582和584的柱形式,第一构件510在细长部535的下端部形成有朝向内腔590弯曲的钩部520,钩部520具有形成锥形孔540的斜面530。装配时,第三构件580被插入第一构件510的锥形孔540,由于斜面530的存在,第一构件510的细长部535首先向外变形从而允许第三构件580进入内腔590,随后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第一构件510的钩部520钩合在第三构件580的下端面584上,从而将第三构件580固定在内腔590内。
此外,第一构件510的细长部535的下端形成有向外弯曲的钩部570,钩部570具有斜面575,相应地,第二构件550的内腔555的下端,即封闭的一端,被形成有与第一构件的钩部570互补的形状,用于在第一构件510充分插入到第二构件550内时容纳并且卡合第一构件510的钩部570。
对于上述第一和第二配合特征来说,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设想任何其它的配合特征,例如其它的形状配合特征、卡合特征等。
图15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600,双球头组件600包括由可由金属材料通过锻造或机加工形成的第一构件610和可以由塑料通过注射成型工艺形成的第二构件650。
第二构件650包括分别用于安装雨刮器系统101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第一球头部615和第二球头部625以及使雨刮器系统101的第二连杆与曲柄90间隔开的过渡部635。第二构件650被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一构件610的内孔620。另外,第二构件650的内孔620包括用于在轴向上定位第一构件610的定位台阶630。
相应地,第一构件610包括与定位台阶630相配合的定位台阶640。图15a中还示出了第一构件610的制造工艺孔611。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包覆成型工艺、粘接工艺或压配合工艺将第一构件610连接和固定到第二构件650中。
作为变异,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700。与第六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600不同的是,双球头组件700的第一构件710与第二构件750之间的轴向定位结构位置不同。
图17a和图17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800,其第一构件810与第二构件850之间的轴向定位结构位置与双球头组件600和700都不相同。
另外,双球头组件800和雨刮器系统101的曲柄90之间的连接处(例如如图所示为螺母固定连接)可以位于下端或上端,如图17a和17b所示。
最后参考图18a和18b,图中的金属插件的外周面上被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凸肋(图18a)或滚花(图18b),用于在该金属插件与塑料构件装配到一起时防止两者之间发生相对旋转。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的第一构件(金属插件)的与塑料构件相配合的表面上都可以采用图示特征用于达到相同的目的。
在上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了根据本说明的实施例的双球头组件,根据本发明的双球头组件由金属插件和塑料件组合而成,其中金属插件可以通过锻造例如冷镦或机加工形成,塑料件通过注射成型工艺制造。。如此形成的双球头组件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机械加工,大大节省了成本。
上面关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意于限制于上面描述和附图示意的实施例。关于一个实施例描述的特征同样适用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相互结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由下面的权利要求限定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异。

Claims (17)

1.一种用于车辆雨刮器系统的双球头组件,包括:
金属制第一构件和塑料制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沿轴向形成于所述第二构件中的孔,所述第二构件包括第一球头部和第二球头部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第一球头部用于与所述雨刮器系统的第一连杆相连,所述第二球头部用于与所述雨刮器系统的第二连杆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雨刮器系统的曲柄相连,以及所述第一球头部和第二球头部沿轴向彼此相邻或间隔地设置并且通过第一连接部组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球头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二连接部的外周面上被提供有下述特征之一:凸肋、纹理或滚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球头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曲柄具有垂直于轴向的第一对配合表面,和/或所述第二构件和所述曲柄具有垂直于轴向的第二对配合表面,所述第一对配合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对配合表面包括用于防止配合表面对中的两个表面相对于彼此转动的第一配合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球头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配合特征包括形成于配合表面对中一个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凹槽和形成于配合表面中另一个表面上的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凹槽相配合的一个或多个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双球头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球头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球头部之间,或者所述第一球头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球头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球头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具有垂直于轴向的第三对配合表面,所述第三对配合表面包括用于防止所述第三对配合表面中的两个表面相对于彼此转动的第二配合特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球头组件,其中,所述第二配合特征包括形成于第三对配合表面中一个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凹槽和形成于第三对配合表面中另一个表面上的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凹槽相配合的一个或多个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双球头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球头部和所述第一球头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双球头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包括用于定位到所述第一球头部或第二球头部所在的塑料部件的定位特征。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双球头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球头部和所述第二球头部中的一个通过由塑料制成的第二构件提供,所述第一球头部和所述第二球头部中的另一个由所述第一构件的一部分构成,或者,所述第一球头部和所述第二球头部分别通过由塑料制成的第二构件和由塑料制成的第三构件提供。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双球头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球头部和所述第二球头部均由所述第二构件提供。
12.一种用于车辆雨刮器系统的双球头组件,包括:
塑料制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包括第一球头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构件包括第二球头部,所述第一球头部、第二球头部和第一连接部沿轴向彼此相邻地组合到一起,
其中,所述第一球头部用于与所述雨刮器系统的第一连杆相连,所述第二球头部用于与所述雨刮器系统的第二连杆相连,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雨刮器系统的曲柄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球头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通过第一固定结构附接在一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双球头组件,其中,所述双球头组件还包括由金属制成的第三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分别形成有用于接纳所述第三构件的第一内孔和第二内孔,所述第一内孔和所述第二内孔限定出容纳所述第三构件的封闭空间,所述第三构件通过第二固定结构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构件和/或所述第二构件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球头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固定结构是相同或不同的形状配合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球头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固定结构是钩合结构。
17.一种用于车辆的雨刮器系统,包括:
驱动组件,其包括用于输出转动运动的曲柄;
与驱动组件相连的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作为第一连杆的司机侧连杆和作为第二连杆的副驾侧连杆;以及
雨刮臂组件,经由所述连杆组件被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而作往复摆动运动,
其中,所述雨刮器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所述的双球头组件,所述双球头组件的第一球头部被容纳在提供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球套中,所述双球头组件的第二球头部被容纳在提供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球套中,并且所述双球头组件的第一连接部被容纳在形成于所述驱动组件的曲柄的孔中。
CN201210505446.0A 2012-11-30 2012-11-30 双球头组件以及包括双球头组件的雨刮器系统 Active CN1038476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05446.0A CN103847698B (zh) 2012-11-30 2012-11-30 双球头组件以及包括双球头组件的雨刮器系统
EP13193471.3A EP2738053A3 (en) 2012-11-30 2013-11-19 Double ball stud assembly and wiper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05446.0A CN103847698B (zh) 2012-11-30 2012-11-30 双球头组件以及包括双球头组件的雨刮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7698A CN103847698A (zh) 2014-06-11
CN103847698B true CN103847698B (zh) 2016-12-21

Family

ID=49596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05446.0A Active CN103847698B (zh) 2012-11-30 2012-11-30 双球头组件以及包括双球头组件的雨刮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2738053A3 (zh)
CN (1) CN1038476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3309A (zh) * 2019-03-13 2019-05-31 王现思 用于雨刮器的枢转组合件以及雨刮器
WO2020204902A1 (en) * 2019-04-01 2020-10-08 Trico Products Corporation Wiper system with articulating pivot shaf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1127A (zh) * 1999-08-27 2001-11-07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刮水装置
DE20107465U1 (de) * 2001-05-02 2002-01-24 Kranz Horst Reinigungsgerät
CN202491781U (zh) * 2011-12-29 2012-10-17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雨刮操纵杆和具有该雨刮操纵杆的雨刮器
CN202923603U (zh) * 2012-11-30 2013-05-08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双球头组件以及包括双球头组件的雨刮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9431A (en) * 1971-04-08 1973-07-31 Rau Swf Autozubehoer Universal joint construction
JPS5813218A (ja) * 1981-07-13 1983-01-25 Mitsuba Denki Seisakusho:Kk 球接手の構造
US5473955A (en) * 1994-04-04 1995-12-12 Ford Motor Company Wiper system double ball joint
DE102010005274A1 (de) * 2010-01-20 2011-07-21 Valeo Wischersysteme GmbH, 74321 Wischblatt, Adapter sowie Werkzeug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Adapter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1127A (zh) * 1999-08-27 2001-11-07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刮水装置
DE20107465U1 (de) * 2001-05-02 2002-01-24 Kranz Horst Reinigungsgerät
CN202491781U (zh) * 2011-12-29 2012-10-17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雨刮操纵杆和具有该雨刮操纵杆的雨刮器
CN202923603U (zh) * 2012-11-30 2013-05-08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双球头组件以及包括双球头组件的雨刮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38053A2 (en) 2014-06-04
EP2738053A3 (en) 2018-01-10
CN103847698A (zh) 201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49700B (zh) 机械系统、包括其的喷射泵或阀动器及其制造方法
JP5737493B2 (ja) ボール・スタッド締結具およびスタッド突出部
US20150082560A1 (en) Brush Head Attachment
CN205081661U (zh) 定子总成及包含该定子总成的步进驱动电机
CN103847698B (zh) 双球头组件以及包括双球头组件的雨刮器系统
CN105459756B (zh) 稳定器在多连杆轴处的端旋拧连结
US20100000285A1 (en) Ball joint element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A2178040A1 (en) Composite encased ball joint
JP6253337B2 (ja) ボールシートおよびボールジョイント
EP2882936B1 (en) Flexible connection rod
CN212028314U (zh) 球头节总成
CN206036084U (zh) 螺旋弹簧接头
CN108474409A (zh) 可变压缩比连杆
CN202923603U (zh) 双球头组件以及包括双球头组件的雨刮器系统
CN104137398B (zh) 制造电动机组件或电动机的方法、电动机组件和电动机
JP2008128266A (ja) 筒状部品の組付け構造、および筒状部品の製造方法
CN101501371B (zh) 用于活塞组件的活塞部分和活塞组件
US20050284289A1 (en) Closed cavity piston for hydrostatic power uni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295909B2 (ja) 複リンク式ピストン−クランク機構を備えた内燃機関の製造方法
JP5164433B2 (ja) 圧縮機用ピストンの製造方法
CN207327028U (zh) 机器人关节连接结构
CN202607596U (zh) 一种狭窄空间的衬套压合工具
CN207687297U (zh) 一种电动egr阀内齿轮结构
JP2013002557A (ja) コンロッドの組付方法
CN205154430U (zh) 曲轴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