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45993B - 电渗透除湿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渗透除湿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45993B
CN103845993B CN201210581719.XA CN201210581719A CN103845993B CN 103845993 B CN103845993 B CN 103845993B CN 201210581719 A CN201210581719 A CN 201210581719A CN 103845993 B CN103845993 B CN 1038459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
osmosis
electrode
power supply
permeable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817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45993A (zh
Inventor
赖庆智
郑旭轩
吴信贤
王惠通
赖宇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ublication of CN103845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5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45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59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Electrodes For Compound Or Non-Metal Manufa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渗透除湿装置,其包含有:一电源;至少一电极组,其电性耦接该电源;以及至少一电渗透膜,各电渗透膜设于各电极组之间。

Description

电渗透除湿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电渗透除湿装置及其方法,尤指一种能够除湿的方法与其装置。
背景技术
控制湿度为维护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项目之一,特别在温湿热气候区中,对生活环境而言,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下,可大幅降低霉菌滋生,所以除湿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现有的空调系统,一般兼具有除湿功能,则该空调系统约30%的电能被除湿功能所消耗。而传统的除湿机,电能消耗也很大,对于鼓吹节能减碳的今日而言,现有的空调系统,特别是其除湿装置仍有可进步的空间。
发明内容
在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电渗透除湿装置,其包含有:
一电源;
至少一电极组,其电性耦接该电源;以及
至少一电渗透膜,各电渗透膜设于各电极组之间。
在一实施例,本发明又提供一种电渗透除湿方法,其包含有:
一具有湿气的气体通过至少一电渗透膜,以去除该气体中的湿气,该湿气被该电渗透膜所吸收;
一电极组产生一电场,该电极组具有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为一负电电极,该湿气具有一正电电性,该电渗透膜的表面具有一负电电性,该具有正电电性的湿气受到该负电电极的吸引,而使该具有正电电性的湿气朝向该负电电极的方向移动,并由该负电电极排出该湿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电渗透除湿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电渗透测试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一相对湿度对应一时间的比较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电源;
2:电极组;
20:第一电极;
21:第二电极;
22:电渗透膜;
23:风扇;
1A:电源;
30:密闭腔;
300:风扇;
301:温度控制器;
302:电热器;
303:相对湿度计;
31:密闭腔;
310:风扇;
311:温度控制器;
312:电热器;
313:相对湿度计;
A:曲线;
B: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
请配合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电渗透除湿装置,其具有一电源1、至少一电极组2、至少一电渗透膜22与至少一选择性的风扇23。
电源1能够为一一偏极交流电源(BiasedAlternatingCurrent,BiasedAC),或者一直流电源串联一交流电源,举例而言,该电源1的交流电压为3至30V,或者该电源1的直流电压为3至30V,该电源1的交流频率为100至100kHz。
电极组2具有一第一电极20与一第二电极21,第一电极20与第二电极21分别电性耦接电源1,以使第一电极20具有一正电极性,第二电极21具有一负电极性,举例而言,该第一电极20与该第二电极21为一可透水的导电层,该导电层以一金属溅射、一活性碳粉披覆或一活性碳纤维披覆所制备,若为金属溅射,则该导电层的厚度为2至10nm,优选地为5nm,假若为活性碳纤维披覆,则活性碳纤维层的厚度为300至400μm。
电渗透膜22设于第一电极20与第二电极21之间,第一电极20贴附于电渗透膜22的侧面,第二电极21贴附于电渗透膜22的另一侧面,举例而言,电渗透膜22能够为一多孔、亲水性与表面具有带电性的薄膜,举例而言,薄膜的材质能够为全氟磺酸物(Nafion)、沸石(Zeolites)、有机金属网架(MetalOrganicFramework,MOF)或中孔氧化硅(Meso-porousSilica,MPS),该薄膜的厚度为30至1000μm,并且该薄膜的酸碱值(pH)为4至7,优选为5,该薄膜的表面电位(ZetaPotential)小于-10mV。
风扇23设于第一电极20远离电渗透膜22的一侧,举例而言,风扇23的数量能够为多个或至少一个。
承上所述,本发明是一种电渗透除湿方法,其包含有:
请再配合参考图1所示,电源1提供一电能给电极组2,而使第一电极20具有一正电极性,第二电极21具有一负电极性,因此该第二电极21为一负电电极。
一选择性的风扇23将具有湿气的气体,如空气,吹向至少一电渗透膜22,电渗透膜22吸收气体所具有的湿气,以去除该气体中的湿气,而使该气体成为一干燥气体。
因电渗透膜22能够吸收有气体中的湿气,即水分子,因电极组2产生一电场,而使该湿气具有一正电电性,该具有正电电性的湿气使该电渗透膜22的表面产生一负电电性,该具有正电电性的湿气受到该负电电极的吸引,而使该具有正电电性的湿气朝向该负电电极的方向移动,并由该负电电极排出该湿气。
该表面带负电的电渗透膜22的表面电位(ZetaPotential)小于零。
该电源1包含一偏极交流电源,施加交流电的效果降低了电渗透膜22的阻抗,减少了该具有正电电性的湿气向该负电电极运动的阻力。
请配合参考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应用于二密闭腔30、31的电渗透测试。
各密闭腔30、31中分别设有一风扇300、310、一温度控制器301、311、一电热器302、312与一相对湿度计303、313,温度控制301、311电性耦接电热器302、312,以控制电热器302、312。
上述的第一电极20、第二电极21与电渗透膜22设于二密闭腔30、31之间,电源1A电性耦接第一电极20与第二电极21,电源1A为一直流电源串联一交流电源。
上述的电渗透测试进一步说明直流电压、交流电压、交流频率与电渗透膜22的厚度对除湿速度与除湿能源效率的影响。
如图2所示,各密闭腔30、31的体积能够为175公升,温度控制器301、311与电热器302、312控制各密闭腔30、31的温度,以使各密闭腔30、31维持一恒温状态。
各密闭腔30、31的湿度可由相对湿度计303、313所测量,而湿度的变化为各密闭腔30、31的水分的变化,如此可虽推算出电渗透膜22的除湿速度,再通过电渗透膜22的通电功率,以推算出除湿能源效率。
上述的电渗透测试需先设定高低因子,该高低因子如下表所示:
上述的电渗透测试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如上表所述,当直流电压为5V,交流电压为5V,交流电频率为100Hz,电渗透膜厚度为310μm时,其能源效率为413kg/kWh,如上述的编号1所示,相比于其余编号,其直流电压为15V至5V,交流电压为5V至15V,交流电频率为100Hz至10kHz,电渗透膜厚度为310μm至730μm,而该能源效率为275至2.7kg/kWh,所以由上表可知,编号1所设定的直流电压、交流电压、交流电频率与电渗透膜厚度,其能得到较好的能源效率。
再如上表所述,若当直流电压为15V,交流电压为5V,交流电频率为100Hz,电渗透膜厚度为310μm时,其除湿速度为0.0398kg/m2h,如上述的编号1所示,相比于其余编号,其直流电压为5V至15V,交流电压为5V至15V,交流电频率为100Hz至10kHz,电渗透膜厚度为310μm至730μm,其除湿速度为0.0119kg/m2h至0.0257kg/m2h,所以由上表可知,编号2所设定的直流电压、交流电压、交流电频率与电渗透膜厚度,其能得到较好的除湿速度。
承上所述,请再配合参考图2所示,若密闭腔30具有湿气的气体,电热器302与温度控制计301依据相对湿度计303,以启动电热器302,进而调整密闭腔30中的湿度,风扇300将该气体穿向电渗透膜22,以使电渗透膜22吸收该气体中的湿气,经过移除湿气的气体则进入另一密闭腔31中。
如上所述,该密闭腔31的电热器312与温度控制计311依据相对湿度计313,以启动电热器312,进而调整密闭腔31中的湿度,风扇310将该气体吹向电热器312,以使电热器312加热该气体,而使密闭腔31维持于一恒湿的状态。
电源1A分别提供一电能给第一电极20与第二电极21,而使第一电极20具有一正电电性,第二电极21具有一负电电性,因此第二电极22为一负电电极,该电渗透膜22所吸收的湿气具有正电电性,该具有正电电性的湿气受到负电电极的吸引,而使该湿气朝向第二电极21方向移动,而产生除湿的效果。
请配合参考图3所示,在二内在环境受到控制且封闭的密闭腔30、31中进行一的电渗透测试,并且直流电压、交流电压、交流频率与电渗透膜厚也分别为一设定值。
如图3所示,时间在60分钟前不通电,两个密闭腔内的相对湿度分别维持在96%RH及57%RH;时间在60分钟时通电,当该电渗透测试进行一段时间后,密闭腔30的湿度大幅下降,如图中的朝下弯曲的曲线A;密闭腔31的湿度略为上升,如图中的朝上弯曲的曲线B,证明密闭腔30的湿度确实因电渗透作用移往密闭腔31。
只是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用于例释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可实施范畴,在未脱离本发明上述的精神与技术范畴下,任何运用本发明所揭示内容而完成的等效改变及修饰,均仍应为本发明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23)

1.一种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电源,其为一偏极交流电源,或者一直流电源串联一交流电源;
至少一电极组,其电性耦接该电源;以及
至少一电渗透膜,各电渗透膜设于各电极组之间;
其中,该电极组具有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设于电渗透膜的一侧,该第二电极设于该电渗透膜的另一侧,所述电源提供电能给所述电极组,电极组产生一电场,而使湿气具有一正电电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渗透膜为一多孔、亲水性与表面具有带电性的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的厚度为30至10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的材质为全氟磺酸物、沸石、有机金属网架或中孔氧化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的酸碱值为4至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的表面电位小于-10mV。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贴附于该电渗透膜的侧面,该第二电极贴附于该电渗透膜的另一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为一可透水的导电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层以一金属溅射、一活性碳粉披覆或一活性碳纤维披覆所制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溅射所制备的导电层,该导电层的材料为白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白金的溅射厚度为2至10nm。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性碳纤维披覆所制备的导电层,该活性碳纤维层的厚度为300至400μ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源的交流电压为3至30V,该电源的交流频率为100至100kHz,或者该电源的直流电压为3至30V。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具有至少一风扇,该风扇设于该电渗透膜的一侧。
15.一种电渗透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具有湿气的气体通过至少一电渗透膜,以去除该气体中的湿气,该湿气被该电渗透膜所吸收;以及
一电极组产生一电场,该电极组具有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为一负电电极,该湿气具有一正电电性,该电渗透膜的表面具有一负电电性,该具有正电电性的湿气受到该负电电极的吸引,而使该具有正电电性的湿气朝向该负电电极的方向移动,并由该负电电极排出该湿气;
其中,该负电电性与该正电电性由一电源所提供,电源为一偏极交流电源,或者一直流电源串联一交流电源,所述电源提供电能给所述电极组,电极组产生一电场,而使该湿气具有一正电电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渗透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为一可透水的导电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渗透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源的交流频率为100至100kHz,该电源的交流电压为3至30V,或者该电源的直流电压为3至30V。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渗透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渗透膜能够为一多孔、亲水性与表面具有带电性的薄膜。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渗透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的厚度为30至1000μm。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渗透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的酸碱值为4至7。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渗透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的表面电位小于-10mV。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渗透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表面带负电的电渗透膜的表面电位小于零。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渗透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源具有一交流电,该交流电降低了该电渗透膜的阻抗,以减少了该具有正电电性的湿气向该负电电极运动的阻力。
CN201210581719.XA 2012-11-30 2012-12-28 电渗透除湿装置及其方法 Active CN1038459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5060A TWI519744B (zh) 2012-11-30 2012-11-30 電滲透除濕裝置及其方法
TW101145060 2012-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5993A CN103845993A (zh) 2014-06-11
CN103845993B true CN103845993B (zh) 2016-06-08

Family

ID=50854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81719.XA Active CN103845993B (zh) 2012-11-30 2012-12-28 电渗透除湿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108425A (zh)
CN (1) CN103845993B (zh)
TW (1) TWI5197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3279B (zh) * 2015-01-09 2016-10-11 Cycle dehumidification device
CN106895507A (zh) * 2017-02-15 2017-06-27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膜电渗析空气直接除湿的控制装置
CN106949571B (zh) * 2017-03-09 2023-04-2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筛网式两性离子交换膜电极的电化学除湿装置
CN108744899A (zh) * 2018-05-03 2018-11-06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
CN108775632B (zh) * 2018-05-28 2020-07-1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电渗效应降温和抑霜的空调室外机
CN111959122B (zh) * 2020-08-09 2022-07-15 深圳市海天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吸收型数字防伪印刷机除尘结构
CN114892835B (zh) * 2022-05-19 2023-09-15 长沙同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渗脉冲抗渗除湿系统的电极多点布设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29A (zh) * 1989-06-07 1990-12-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箱
CN1143692A (zh) * 1995-06-30 1997-02-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解功能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1248864A (ja) * 2000-03-07 2001-09-14 Suzuki Motor Corp 空調装置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02527199A (zh) * 2010-12-07 2012-07-0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电渗再生固体除湿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77126A (ja) * 1986-02-06 1987-12-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水分除去器
JP2006010302A (ja) * 2004-05-24 2006-01-12 Daikin Ind Ltd 全熱交換器及び加湿装置
JP5157144B2 (ja) * 2006-12-04 2013-03-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気液分離装置
JP5157333B2 (ja) * 2007-09-05 2013-03-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気液分離装置、発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29A (zh) * 1989-06-07 1990-12-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箱
CN1143692A (zh) * 1995-06-30 1997-02-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解功能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1248864A (ja) * 2000-03-07 2001-09-14 Suzuki Motor Corp 空調装置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02527199A (zh) * 2010-12-07 2012-07-0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电渗再生固体除湿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5993A (zh) 2014-06-11
TWI519744B (zh) 2016-02-01
TW201420972A (zh) 2014-06-01
JP2014108425A (ja) 2014-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5993B (zh) 电渗透除湿装置及其方法
Qi et al.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n polymeric electrolyte membrane-based electrochemical air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CN103212276B (zh) 基于电渗析的空气除湿装置
CN204115138U (zh) 壁挂式空调器及其超声波纳米水离子加湿装置
CN204717894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3404849U (zh) 一种用于室内的空气净化器
CN205878415U (zh) 一种室内空气质量优化系统
CN204513702U (zh) 空气质量智能监控系统
CN104390295A (zh) 一种高压电场辅助冷却除湿装置
CN204073802U (zh) 一种气溶胶连续在线除湿装置
CN102868103A (zh) 一种恒湿开关柜
CN208886943U (zh) 一种高效智能除湿模组
CN104296273A (zh) 一种高压电场辅助溶液除湿装置
CN205481566U (zh) 一种雾化控制系统
CN112032865A (zh) 基于高压静电场极化效应的降膜式液体调湿器及方法
CN201715646U (zh) 空气加湿装置
CN203400623U (zh) 一种磁场强化固体除湿和再生的装置
CN106440243A (zh) 一种空调加湿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719678U (zh) 库房专用净化消毒加湿除湿一体机
CN106895507A (zh) 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膜电渗析空气直接除湿的控制装置
WO2013050146A1 (en) Dehumidif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electro- osmosis for removal of water from desiccant
CN206522989U (zh) 干燥器
CN209576716U (zh) 一种湿度控制型层析柜
CN204534942U (zh) 一种太阳能湿度调节器
CN216898117U (zh)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锂电隔膜烘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