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44899A - 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44899A
CN108744899A CN201810413321.2A CN201810413321A CN108744899A CN 108744899 A CN108744899 A CN 108744899A CN 201810413321 A CN201810413321 A CN 201810413321A CN 108744899 A CN108744899 A CN 108744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pe
chamber
liquid collector
solution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133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凤
李秀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4133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448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44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448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01D53/263Drying gases or vapours by absorp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1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 F24F3/141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with liquid hygroscopic desicca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包括溶液除湿器(1)和第一集液装置(2),还包括第一膜浓缩器(4)和与所述第一膜浓缩器(4)相连的直流电源(6);第一膜浓缩器(4)包括第一密闭腔体(41)和置于所述第一密闭腔体(41)内的至少一对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一对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之间的第一密闭腔体(41)为第一稀释室(44),各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外侧的第一密闭腔体(41)为成对的第一浓缩室(45、46),在成对的第一浓缩室(45、46)中,分别设有与电源(6)的两极相连的第一正电极(47)和第一负电极(48)。本发明的溶液除湿系统,能耗低、环境污染小。

Description

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溶液除湿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的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与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要课题,溶液除湿系统对发展节能环保型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节能方面,应用溶液除湿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汽,即可以回收利用水蒸气的潜热(如在烟气余热回收中利用),又可以降低空气处理能耗(如在空调系统中利用)。在环保方面,通过吸收废气中的水蒸汽,消除白烟现象,降低水污染,保护环境。因此,发展高效的溶液除湿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溶液除湿过程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是溶液浓度引起的传质推动力。当溶液浓度较高时,溶液可以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但溶液浓度也因此下降。如何让溶液浓度恢复是确保系统循环运行的重点。
现有溶液除湿系统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膜式溶液除湿空调”(申请号:201710343499.X公开日:2017-07-25),其包括压缩机、辅助气冷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储液罐、中空纤维膜式再生器、辅助冷却器以及中空纤维膜式除湿器。,该系统采用二氧化碳循环热泵驱动溶液除湿空调,是通过加热稀溶液使水分蒸发出来,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溶液;系统中采用了中空纤维膜,其主要作用是作为隔层避免除湿溶液与空气直接接触,而产生送风中携带除湿溶液的问题。该系统采用的是传统的热能驱动的方式,通过加热稀溶液使水分蒸发出来,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溶液,采用的中空纤维膜并不具备离子选择透过性,仅起到了隔开溶液与空气的辅助作用。
然而,这种系统在溶液浓缩过程中利用低品位热能,造成了较大的能源浪费;浓缩后产生温度较高的溶液又不利于后续的除湿过程,需要再进行冷却,从而又要消耗多余的能量;同时,溶液浓缩过程中蒸发出的水分附带有具有强腐蚀性的溶剂分子,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溶液除湿系统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能耗低、环境污染小。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包括溶液除湿器1和第一集液装置2,还包括第一膜浓缩器4和与所述第一膜浓缩器4相连的直流电源6;
所述第一膜浓缩器4包括第一密闭腔体41和置于所述第一密闭腔体41内的至少一对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所述一对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之间的第一密闭腔体41为第一稀释室44,各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外侧的第一密闭腔体41为成对的第一浓缩室45、46,在所述成对的第一浓缩室45、46中,分别设有第一正电极47和第一负电极48,所述第一正电极47和第一负电极48分别与所述电源6的两极相连;
所述溶液除湿器1的出口与第一浓缩室45、46的入口相通,第一浓缩室45、46的出口与溶液除湿器1的入口相通;
所述第一浓缩室45、46的出口还经由浓液进口阀7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浓液入口21相通,所述第一稀释室44的浓液入口经由浓液出口阀8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浓液出口22相通,
所述第一稀释室44的稀液出口经由稀液出口阀9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稀液入口23相通。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一种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包括溶液除湿器1和第一集液装置2,
还包括第一膜浓缩器4和与所述第一膜浓缩器4相连的直流电源6;
所述第一膜浓缩器4包括第一密闭腔体41和置于所述第一密闭腔体41内的至少一对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所述一对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之间的第一密闭腔体41为第一稀释室44,各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外侧的第一密闭腔体41为成对的第一浓缩室45、46,在所述成对的第一浓缩室45、46中,分别设有第一正电极47和第一负电极48,所述第一正电极47和第一负电极48分别与所述电源6的两极相连;
还包括第二膜浓缩器5;
所述第二膜浓缩器5包括第二密闭腔体51和置于所述第二密闭腔体51内的至少一对第二离子交换膜52、53,所述一对第二离子交换膜52、53之间的第二密闭腔体51为第二稀释室54,各第二离子交换膜52、53外侧的第二密闭腔体51为成对的第二浓缩室55、56,在所述成对的第二浓缩室55、56中,分别设有第二正电极57和第二负电极58,所述第二正电极57和第二负电极58分别与所述电源6的两极相连;
所述第二浓缩室55、56的入口与第一浓缩室45、46的出口相通,所述第二稀释室54稀液出口与第一稀释室44的浓液入口相通;
所述溶液除湿器1的出口与第一浓缩室45、46的入口相通,第二浓缩室55、56的出口与溶液除湿器1的入口相通;
所述第二浓缩室55、56的出口还经由浓液进口阀7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浓液入口21相通,所述第二稀释室54的浓液入口经由浓液出口阀8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浓液出口22相通,
所述第一稀释室44的稀液出口经由稀液出口阀9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稀液入口23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优点为:
1、能耗低本发明的溶液除湿系统采用离子交换膜对溶液进行浓缩,采用高品位的电能驱动,与传统热能方式相比,减少了能源浪费,提高了性能。
2、环境污染小:本发明中不会蒸发出带有腐蚀性物质的水分,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
3、效率高:作为改进方案的两级离子交换结构,降低了在浓缩过程中浓缩室与稀释室的浓度差,提高了浓缩的效率。
4、本发明电源可为太阳能光伏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不仅可利用多种新能源,也具有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方案中,图中膜浓缩器为一级。
图2是本发明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方案中,膜浓缩器为两级串联。
图中,溶液除湿器1,第一集液装置2,第二集液装置3,第一膜浓缩器4,第二膜浓缩器5,直流电源6;第一密闭腔体41,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第一稀释室44,第一浓缩室45、46,第一正电极47,第一负电极48,第二密闭腔体51,第二离子交换膜52、53,第二稀释室54,第二浓缩室55、56,第二正电极57,第二负电极58,浓液入口21、31,浓液出口22、32,稀液入口23、33,浓液进口阀71,72,浓液出口阀81、82,稀液出口阀91、9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包括溶液除湿器1和第一集液装置2,还包括第一膜浓缩器4和与所述第一膜浓缩器4相连的直流电源6;
所述第一膜浓缩器4包括第一密闭腔体41和置于所述第一密闭腔体41内的至少一对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所述一对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之间的第一密闭腔体41为第一稀释室44,各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外侧的第一密闭腔体41为成对的第一浓缩室45、46,在所述成对的第一浓缩室45、46中,分别设有第一正电极47和第一负电极48,所述第一正电极47和第一负电极48分别与所述电源6的两极相连;
所述溶液除湿器1的出口与第一浓缩室45、46的入口相通,第一浓缩室45、46的出口与溶液除湿器1的入口相通;
所述第一浓缩室45、46的出口还经由浓液进口阀7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浓液入口21相通,所述第一稀释室44的浓液入口经由浓液出口阀8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浓液出口22相通,
所述第一稀释室44的稀液出口经由稀液出口阀9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稀液入口23相通。
作为改进,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集液装置2并列设置的第二集液装置3;
所述第一浓缩室45、46的出口还经由浓液进口阀72与第二集液装置3的浓液入口31相通,所述第一稀释室44的浓液入口经由浓液出口阀82与第二集液装置3的浓液出口32相通,
所述第一稀释室44的稀液出口经由稀液出口阀92与第二集液装置3的稀液入口33相通。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1所示的是单级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如附图1所示:浓溶液溶质一般为氯化锂、氯化钙等电解质溶液进入溶液除湿器1吸收要处理气体中的水蒸汽,吸收水蒸汽后溶液浓度降低,需要送入浓缩器中进行浓缩处理以使系统循环可以继续。浓缩器主体为膜浓缩器4,包括密闭腔体41和置于所述密闭腔体41内的至少一对离子交换膜42、43,所述一对离子交换膜42、43之间的密闭腔体41为稀释室44,各离子交换膜42、43外侧的密闭腔体41为成对的浓缩室45、46,在所述成对的浓缩室45、46中,分别设有正电极47和负电极48,所述正电极47和负电极48分别与电源6的两极相连。离子交换膜42,43成对出现,在浓缩室45与稀释室44之间的离子交换膜42只允许阴离子通过,在浓缩室46与稀释室44之间的离子交换膜43只允许阳离子通过,所述的正电极47和负电极48与一电源输出端连接。系统还包括两个并列的集液装置:第一集液装置2具有两个溶液入口21、23,一个溶液出口22及一个排水口24;第二集液装置3具有两个溶液入口31、33,一个溶液出口32及一个排水口34;排水口24、34开始处于关闭状态。
稀溶液送入膜浓缩器4的浓缩室中进行浓缩,溶液除湿器1的溶液出口与膜浓缩器4的浓缩室45及46的溶液入口连接;同时,膜浓缩器4的稀释室44的溶液入口与第一集液装置2溶液出口22经由浓液出口阀81相通,膜浓缩器4的稀释室44的溶液出口与第二集液装置3溶液出口32经由浓液出口阀82相通;第一集液装置2开始时充满了溶液,第二集液装置3开始时空置;浓液出口阀81打开,浓液出口阀82关闭,膜浓缩器4的稀释室44中充满了来自第一集液装置2的稀溶液;此时,正电极47与负电极48接通外接电源6,在电场与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下,稀释室44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侧的浓缩室45和46选择性透过,使得浓缩室45和46中的离子浓度升高,实现了浓缩。
完成浓缩后的浓溶液将送回溶液除湿器1完成循环。膜浓缩器4的浓缩室45与46的溶液汇聚成一股形成了除湿所需的浓溶液;膜浓缩器4的浓缩室45与浓缩室46的溶液出口经由浓液进口阀7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第一溶液入口21相通;膜浓缩器4的浓缩室45与浓缩室46溶液出口经由浓液进口阀72与第二集液装置3的第一溶液入口31相通;膜浓缩器4的浓缩室45与浓缩室46的溶液出口与溶液除湿器1的溶液入口连接;浓液进口阀71关闭,浓液进口阀72开启,一部分浓溶液进入了第二集液装置3,另一部分浓溶液送回了溶液除湿器1;通过调整阀门72的开启大小,改变送入第二集液装置3与溶液除湿器1的浓溶液比例,同时保证流量的平衡。
膜浓缩器4的稀释室44中的稀溶液被送回集液装置。膜浓缩器4的稀释室44的溶液出口经由稀液出口阀9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第二溶液入口23相通;膜浓缩器4的稀释室44的溶液出口经由稀液出口阀92与第二集液装置3的第二溶液入口33相通;阀门91开启,阀门92关闭,稀溶液被送入第一集液装置2中,再重新送入膜浓缩器4的稀释室44,实现循环利用;随着循环的进行,第一集液装置2中溶液的浓度不断下降,第二集液装置3中的溶液不断增加;循环运行一段时间后,第一集液装置2中溶液的浓度近乎为0,可视为纯水,同时第二集液装置3中充满了溶液,此时,开启第一集液装置2的排水口24将水排空,第一集液装置2变为空置,然后,通过阀门切换改变第一集液装置2和第二集液装置3,关闭阀门81、72和91,开启阀门82、71和92,从而由第二集液装置3向膜浓缩器4的稀释室44供液,出膜浓缩器4的浓缩室45与浓缩室46的浓溶液部分被送入空置的第一集液装置2。不断切换第一集液装置2与第二集液装置3的角色,实现系统连续循环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溶液除湿系统采用离子交换膜对溶液进行浓缩,采用高品位的电能驱动,与传统热能方式相比,减少了能源浪费,提高了性能;环境污染小:本发明中不会蒸发出的水分,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
高浓度差会降低系统效率,为提高浓缩的效率,提出一种作为改进方案的两级离子交换结构,降低了在浓缩过程中浓缩室与稀释室的浓度差,提高了浓缩的性能。内容结合图2在下面补充。
如图2所示,本发明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包括溶液除湿器1和第一集液装置2,还包括第一膜浓缩器4和与所述第一膜浓缩器4相连的直流电源6;
所述第一膜浓缩器4包括第一密闭腔体41和置于所述第一密闭腔体41内的至少一对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所述一对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之间的第一密闭腔体41为第一稀释室44,各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外侧的第一密闭腔体41为成对的第一浓缩室45、46,在所述成对的第一浓缩室45、46中,分别设有第一正电极47和第一负电极48,所述第一正电极47和第一负电极48分别与所述电源6的两极相连;
还包括第二膜浓缩器5;所述第二膜浓缩器5包括第二密闭腔体51和置于所述第二密闭腔体51内的至少一对第二离子交换膜52、53,所述一对第二离子交换膜52、53之间的第二密闭腔体51为第二稀释室54,各第二离子交换膜52、53外侧的第二密闭腔体51为成对的第二浓缩室55、56,在所述成对的第二浓缩室55、56中,分别设有第二正电极57和第二负电极58,所述第二正电极57和第二负电极58分别与所述电源6的两极相连;
所述第二浓缩室55、56的入口与第一浓缩室45、46的出口相通,所述第二稀释室54稀液出口与第一稀释室44的浓液入口相通;
所述溶液除湿器1的出口与第一浓缩室45、46的入口相通,第二浓缩室55、56的出口与溶液除湿器1的入口相通;
所述第二浓缩室55、56的出口还经由浓液进口阀7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浓液入口21相通,所述第二稀释室54的浓液入口经由浓液出口阀8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浓液出口22相通,
所述第一稀释室44的稀液出口经由稀液出口阀9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稀液入口23相通。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集液装置2并列设置的第二集液装置3;
所述第二浓缩室55、56的出口还经由浓液进口阀72与第二集液装置3的浓液入口31相通,所述第二稀释室54的浓液入口经由浓液出口阀82与第二集液装置3的浓液出口32相通,
所述第一稀释室44的稀液出口经由稀液出口阀92与第二集液装置3的稀液入口33相通。
如图2所示,本发明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其工作过程如下:
附图2所示的是两级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浓溶液溶质一般为氯化锂、氯化钙等电解质溶液进入溶液除湿器1吸收要处理气体中的水蒸汽,吸收水蒸汽后溶液浓度降低,需要送入两浓缩器中进行浓缩处理以使系统循环可以继续。每一级浓缩器包括一膜浓缩器主体,第一级浓缩器主体为第一膜浓缩器4,包括密闭腔体41和置于所述密闭腔体41内的至少一对离子交换膜42、43,所述一对离子交换膜42、43之间的密闭腔体41为稀释室44,各离子交换膜42、43外侧的密闭腔体41为成对的浓缩室45、46,在所述成对的浓缩室45、46中,分别设有正电极47和负电极48,所述正电极47和负电极48分别与电源6的两极相连。离子交换膜42,43成对出现,在浓缩室45与稀释室44之间的离子交换膜42只允许阴离子通过,在浓缩室46与稀释室44之间的离子交换膜43只允许阳离子通过,所述的正电极47和负电极48与一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二级浓缩器主体为第二膜浓缩器5,包括密闭腔体51和置于所述密闭腔体51内的至少一对离子交换膜52、53,所述一对离子交换膜52、53之间的密闭腔体51为稀释室54,各离子交换膜52、53外侧的密闭腔体51为成对的浓缩室55、56,在所述成对的浓缩室55、56中,分别设有正电极57和负电极58,所述正电极57和负电极58分别与电源6的两极相连。离子交换膜52,53成对出现,在浓缩室55与稀释室54之间的离子交换膜52只允许阴离子通过,在浓缩室56与稀释室54之间的离子交换膜53只允许阳离子通过,所述的正电极57和负电极58与一电源输出端连接。系统还包括两个并列的集液装置:第一集液装置2具有两个溶液入口21、23,一个溶液出口22及一个排水口24;第二集液装置3具有两个溶液入口31、33,一个溶液出口32及一个排水口34;排水口24、34开始处于关闭状态。
稀溶液首先送入作为一级浓缩器的第一膜浓缩器4的浓缩室中进行浓缩,溶液除湿器1的溶液出口与第一膜浓缩器4的浓缩室45及浓缩室46的溶液入口连接;同时,第二膜浓缩器5的稀释室54的溶液出口与第一膜浓缩器4的稀释室44的溶液入口连接,第一膜浓缩器4的稀释室中充满了来自作为第二级浓缩器的第二膜浓缩器5的稀溶液;此时,正电极47与负电极48接通外接电源6,在电场与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下,稀释室44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侧的浓缩室45和164选择性透过,使得浓缩室45和46中的离子浓度升高,实现了第一级浓缩。
然后,溶液被送入第二膜浓缩器5的浓缩室中进行第二级浓缩,第一膜浓缩器4的浓缩室45的溶液出口与第二膜浓缩器5的浓缩室46的溶液入口连接;第一膜浓缩器4的浓缩室46的溶液出口与第二膜浓缩器5的浓缩室56的溶液入口连接;同时,第二膜浓缩器5的稀释室54的溶液入口与第一集液装置2溶液出口22经由浓液出口阀81相通,膜浓缩器4的稀释室44的溶液出口与第二集液装置3溶液出口32经由浓液出口阀82相通;第一集液装置2开始时充满了溶液,第二集液装置3开始时空置;浓液出口阀81打开,浓液出口阀82关闭,第二膜浓缩器5的稀释室54中充满了来自第一集液装置2的稀溶液;此时,正电极57与负电极58接通外接电源6,在电场与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下,稀释室54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侧的浓缩室55和56选择性透过,使得浓缩室55和56中的离子浓度升高,实现了第二级浓缩。
完成两级浓缩后的浓溶液将送回溶液除湿器1完成循环。第二膜浓缩器5的浓缩室55与浓缩室56的溶液汇聚成一股形成了除湿所需的浓溶液;第二膜浓缩器5的浓缩室55与浓缩室56的溶液出口经由浓液进口阀7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第一溶液入口21相通;第二膜浓缩器5的浓缩室55与浓缩室56溶液出口经由浓液进口阀72与第二集液装置3的第一溶液入口31相通;第二膜浓缩器5的浓缩室55与浓缩室56的溶液出口与溶液除湿器1的溶液入口连接;浓液进口阀71关闭,浓液进口阀72开启,一部分浓溶液进入了第二集液装置3,另一部分浓溶液送回了溶液除湿器1;通过调整阀门72的开启大小,改变送入第二集液装置3与溶液除湿器1的浓溶液比例,同时保证流量的平衡。
膜浓缩器12的稀释室113中的稀溶液被送回集液装置。膜浓缩器12的稀释室113的溶液出口通过阀门23与集液装置18的第二个溶液入口连接;膜浓缩器12的稀释室113的溶液出口通过阀门24与集液装置29的第二个溶液入口连接;阀门23开启,阀门24关闭,稀溶液被送入集液装置18中,再重新送入膜浓缩器23的稀释室214,实现循环利用;随着循环的进行,集液装置18中溶液的浓度不断下降,集液装置29中的溶液不断增加;循环运行一段时间后,集液装置18中的浓度近乎为0,可视为纯水,同时集液装置29中充满了溶液,此时,开启集液装置18的排水口将水排空,集液装置18变为空置,然后,通过阀门切换改变集液装置18和集液装置29的角色,关闭阀门20、21和23,开启阀门19、22和24,从而由集液装置29向膜浓缩器12的稀释室113供液,出膜浓缩器23的浓缩室317与浓缩室418的浓溶液部分被送入空置的集液装置18。不断切换集液装置18与集液装置29的角色,实现系统连续循环运行。
第一膜浓缩器4的稀释室44中的稀溶液被送回集液装置。第一膜浓缩器4的稀释室44的溶液出口经由稀液出口阀9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第二溶液入口23相通;膜浓缩器4的稀释室44的溶液出口经由稀液出口阀92与第二集液装置3的第二溶液入口33相通;阀门91开启,阀门92关闭,稀溶液被送入第一集液装置2中,再重新送入膜浓缩器4的稀释室44,实现循环利用;随着循环的进行,第一集液装置2中溶液的浓度不断下降,第二集液装置3中的溶液不断增加;循环运行一段时间后,第一集液装置2中溶液的浓度近乎为0,可视为纯水,同时第二集液装置3中充满了溶液,此时,开启第一集液装置2的排水口24将水排空,第一集液装置2变为空置,然后,通过阀门切换改变第一集液装置2和第二集液装置3,关闭阀门81、72和91,开启阀门82、71和92,从而由第二集液装置3向膜浓缩器4的稀释室44供液,出膜浓缩器4的浓缩室45与浓缩室46的浓溶液部分被送入空置的第一集液装置2。不断切换第一集液装置2与第二集液装置3的角色,实现系统连续循环运行。
图2所示溶液除湿系统是对图1所示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的进一步优化。由于增加了与第一膜浓缩器4串联的第二膜浓缩器5,降低了在浓缩过程中浓缩室与稀释室的浓度差,提高了浓缩的效率。
根据相同的原理,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膜浓缩器的级数。但会相应增加系统复杂性、控制难度和造价。通过综合比较,二级浓缩器就较好的选择。

Claims (4)

1.一种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包括溶液除湿器(1)和第一集液装置(2),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膜浓缩器(4)和与所述第一膜浓缩器(4)相连的直流电源(6);
所述第一膜浓缩器(4)包括第一密闭腔体(41)和置于所述第一密闭腔体(41)内的至少一对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所述一对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之间的第一密闭腔体(41)为第一稀释室(44),各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外侧的第一密闭腔体(41)为成对的第一浓缩室(45、46),在所述成对的第一浓缩室(45、46)中,分别设有第一正电极(47)和第一负电极(48),所述第一正电极(47)和第一负电极(48)分别与所述电源(6)的两极相连;
所述溶液除湿器(1)的出口与第一浓缩室(45、46)的入口相通,第一浓缩室(45、46)的出口与溶液除湿器(1)的入口相通;
所述第一浓缩室(45、46)的出口还经由浓液进口阀(7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浓液入口(21)相通,所述第一稀释室(44)的浓液入口经由浓液出口阀(8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浓液出口(22)相通,
所述第一稀释室(44)的稀液出口经由稀液出口阀(9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稀液入口(23)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溶液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集液装置(2)并列设置的第二集液装置(3);
所述第一浓缩室(45、46)的出口还经由浓液进口阀(72)与第二集液装置(3)的浓液入口(31)相通,所述第一稀释室(44)的浓液入口经由浓液出口阀(82)与第二集液装置(3)的浓液出口(32)相通,
所述第一稀释室(44)的稀液出口经由稀液出口阀(92)与第二集液装置(3)的稀液入口(33)相通。
3.一种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包括溶液除湿器(1)和第一集液装置(2),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膜浓缩器(4)和与所述第一膜浓缩器(4)相连的直流电源(6);
所述第一膜浓缩器(4)包括第一密闭腔体(41)和置于所述第一密闭腔体(41)内的至少一对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所述一对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之间的第一密闭腔体(41)为第一稀释室(44),各第一离子交换膜(42、43)外侧的第一密闭腔体(41)为成对的第一浓缩室(45、46),在所述成对的第一浓缩室(45、46)中,分别设有第一正电极(47)和第一负电极(48),所述第一正电极(47)和第一负电极(48)分别与所述电源(6)的两极相连;
还包括第二膜浓缩器(5);
所述第二膜浓缩器(5)包括第二密闭腔体(51)和置于所述第二密闭腔体(51)内的至少一对第二离子交换膜(52、53),所述一对第二离子交换膜(52、53)之间的第二密闭腔体(51)为第二稀释室(54),各第二离子交换膜(52、53)外侧的第二密闭腔体(51)为成对的第二浓缩室(55、56),在所述成对的第二浓缩室(55、56)中,分别设有第二正电极(57)和第二负电极(58),所述第二正电极(57)和第二负电极(58)分别与所述电源(6)的两极相连;
所述第二浓缩室(55、56)的入口与第一浓缩室(45、46)的出口相通,所述第二稀释室(54)稀液出口与第一稀释室(44)的浓液入口相通;
所述溶液除湿器(1)的出口与第一浓缩室(45、46)的入口相通,第二浓缩室(55、56)的出口与溶液除湿器(1)的入口相通;
所述第二浓缩室(55、56)的出口还经由浓液进口阀(7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浓液入口(21)相通,所述第二稀释室(54)的浓液入口经由浓液出口阀(8)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浓液出口(22)相通,
所述第一稀释室(44)的稀液出口经由稀液出口阀(91)与第一集液装置(2)的稀液入口(23)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溶液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集液装置(2)并列设置的第二集液装置(3);
所述第二浓缩室(55、56)的出口还经由浓液进口阀(72)与第二集液装置(3)的浓液入口(31)相通,所述第二稀释室(54)的浓液入口经由浓液出口阀(82)与第二集液装置(3)的浓液出口(32)相通,
所述第一稀释室(44)的稀液出口经由稀液出口阀(92)与第二集液装置(3)的稀液入口(33)相通。
CN201810413321.2A 2018-05-03 2018-05-03 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 Pending CN1087448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3321.2A CN108744899A (zh) 2018-05-03 2018-05-03 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3321.2A CN108744899A (zh) 2018-05-03 2018-05-03 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44899A true CN108744899A (zh) 2018-11-06

Family

ID=64009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13321.2A Pending CN108744899A (zh) 2018-05-03 2018-05-03 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448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90347A (zh) * 2023-09-21 2023-12-08 明启创新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制冷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37510B1 (fr) * 1988-10-07 1991-01-11 Meridional Oenologie Centre Procedes et dispositifs pour secher de l'air a basse temperature
CN101368754B (zh) * 2008-10-15 2011-06-29 东南大学 利用膜式再生器的溶液除湿空调设备
CN102963966A (zh) * 2012-11-12 2013-03-13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煤化工等行业高盐废水处理的电渗析装置
CN103041675A (zh) * 2012-12-13 2013-04-17 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 一种用于溶液深度除湿系统的溶液再生装置
CN103807932A (zh) * 2014-02-18 2014-05-2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正渗透溶液除湿再生装置
CN103845993A (zh) * 2012-11-30 2014-06-1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电渗透除湿装置及其方法
CN107261848A (zh) * 2017-06-22 2017-10-20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膜蒸馏和电渗析的空调除湿溶液再生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37510B1 (fr) * 1988-10-07 1991-01-11 Meridional Oenologie Centre Procedes et dispositifs pour secher de l'air a basse temperature
CN101368754B (zh) * 2008-10-15 2011-06-29 东南大学 利用膜式再生器的溶液除湿空调设备
CN102963966A (zh) * 2012-11-12 2013-03-13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煤化工等行业高盐废水处理的电渗析装置
CN103845993A (zh) * 2012-11-30 2014-06-1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电渗透除湿装置及其方法
CN103041675A (zh) * 2012-12-13 2013-04-17 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 一种用于溶液深度除湿系统的溶液再生装置
CN103807932A (zh) * 2014-02-18 2014-05-2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正渗透溶液除湿再生装置
CN107261848A (zh) * 2017-06-22 2017-10-20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膜蒸馏和电渗析的空调除湿溶液再生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90347A (zh) * 2023-09-21 2023-12-08 明启创新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制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8754B (zh) 利用膜式再生器的溶液除湿空调设备
CN104697235B (zh) 一种基于电渗析的三元工质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
CN109487081A (zh) 采用流动电极的提锂单元及扩展装置和连续操作方法
CN109626472A (zh) 空气加热型热泵加湿脱湿海水淡化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2583602A (zh) 一种利用空气实现海水淡化的装置和方法
CN105627473B (zh) 一种太阳能热驱动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CN105910190B (zh) 一种太阳能驱动的吸附热池耦合膜溶液除湿空调系统
CN107261848A (zh) 一种基于膜蒸馏和电渗析的空调除湿溶液再生系统
CN104633981A (zh) 一种基于光伏光热和电渗析的溴化锂-水吸收式制冷装置
CN103185379B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及实施方法
CN103041675A (zh) 一种用于溶液深度除湿系统的溶液再生装置
CN102921302B (zh) 太阳能溶液耦合再生系统
CN108744899A (zh) 基于离子交换的溶液除湿系统
CN101653689B (zh) 空气预处理溶液除湿装置
CN105299783A (zh) 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溶液膜浓缩和溶液除湿装置及除湿方法
CN206330246U (zh) 基于pvt和ghp再生的转轮除湿空调系统
CN205783463U (zh) 一种吸收式除湿和吸收式制冷耦合的空调系统
CN201311010Y (zh) 利用膜式再生器的溶液除湿空调设备
CN215002618U (zh) 一种高温除湿用高温干燥装置
CN103807947B (zh) 热源塔防冻溶液的正渗透再生装置
CN203090721U (zh) 一种用于溶液深度除湿系统的溶液再生装置
CN208349621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CN208519900U (zh) 一种光伏水冷溶液除湿空调系统
CN206291383U (zh) 一种用于两级蒸发冷却机组的双级太阳能溶液除湿系统
CN207760175U (zh) 一种高效光伏驱动海水淡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