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9290A - 信息处理设备、终端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终端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9290A
CN103839290A CN201310576535.9A CN201310576535A CN103839290A CN 103839290 A CN103839290 A CN 103839290A CN 201310576535 A CN201310576535 A CN 201310576535A CN 103839290 A CN103839290 A CN 103839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arget area
user
control module
crow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765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竹内雄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39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92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G06V20/53Recognition of crowd images, e.g. recognition of crowd conges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终端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模拟单元,该模拟单元被配置成针对存在于真实世界的目标区域中的人群进行模拟,并且生成表示人群的模拟图像;数据采集单元,该数据采集单元被配置成采集与一个或更多个人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位置相关数据;以及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位置相关数据对模拟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终端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11月26日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2-257248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信息处理设备、终端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实现了在计算机屏幕上向用户提供关于真实世界的地理信息的各种地理信息服务。例如,使用在网上可用的一般的地图检索服务,用户可以掌握布置在想要的位置附近的建筑物或者道路为何种类型以及它们是如何布置的。一些服务提供用户在地图上指定的位置处实际拍摄的图像。
提前创建在一般的地图检索服务中向用户提供的地图作为静态数据(二维模型或三维模型),并且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因此,由于城市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所以根据这种地图难以掌握城市的情况。例如,某一商业城市在地图上看起来是有商业建筑群集在其中的商业区。虽然在工作日的确有很多人拥挤在该城市,但是在假期该城市可能很少人到访并且可能空置。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Ulrich Neumann、Suya You、Jinhui Hu、BolanJiang及Ismail Oner Sebe在“Visualizing Reality in an AugmentedVirtual Environment”中提出了下述技术,该技术通过借助于相机及另一传感器检测真实世界中的动态变化(例如人或车辆的移动)并且将检测到的变化应用到静态三维模型中来动态更新三维模型。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Ulrich Neumann、Suya You、Jinhui Hu、Bolan Jiang及Ismail Oner Sebe在“Visualizing Reality in an Augmented Virtual Environment”中具体地描述了下述系统,该系统实际上是通过使用大学校园作为模型空间而构建的。
发明内容
根据由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Ulrich Neumann、Suya You、Jinhui Hu、Bolan Jiang及Ismail Oner Sebe在“Visualizing Reality in an AugmentedVirtual Environment”中所描述的技术,用户的确可以通过参考动态更新的三维模型来掌握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真实世界的情况。然而,鉴于成本以及隐私保护,就较大规模的城市而论,在真实世界中布置大量像机及其他传感器是不实际的。
因此,尚未提出使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的城市情况的任何实用的机制。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模拟单元,所述模拟单元被配置成针对存在于真实世界的目标区域中的人群进行模拟,并且生成表示该人群的模拟图像;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被配置成采集与一个或更多个人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位置相关数据;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位置相关数据对所述模拟进行控制。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用户接口单元,所述用户接口单元被配置成提供允许用户指定真实世界中的目标区域的用户接口;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将指定的目标区域发送给服务器设备,接收表示存在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人群的模拟图像作为模拟的结果,以及将所述模拟图像显示在屏幕上,其中,所述服务器设备基于与一个或更多个人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位置相关数据、针对所述人群进行所述模拟。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由终端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提供允许用户指定真实世界中的目标区域的用户接口;将指定的目标区域发送给服务器设备,所述服务器设备基于与一个或更多个人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位置相关数据、针对存在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人群进行模拟;接收表示所述人群的模拟图像作为所述模拟的结果;以及将所述模拟图像显示在屏幕上。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再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程序,该程序用于使控制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用作为:用户接口单元,所述用户接口单元被配置成提供允许用户指定真实世界中的目标区域的用户接口;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将指定的目标区域发送给服务器设备,接收表示存在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人群的模拟图像作为模拟的结果,以及将所述模拟图像显示在屏幕上,其中,所述服务器设备基于与一个或更多个人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位置相关数据、针对所述人群进行所述模拟。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用户容易掌握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的城市的情况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概述的说明性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硬件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逻辑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4是用于描述真实世界模型的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5是用于描述人物模型的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6是用于描述车辆模型的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7A是用于描述模拟结果的第一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7B是用于描述模拟结果的第二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7C是用于描述模拟结果的第三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8是用于描述人物模型的行为的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9是用于描述事件的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10是用于描述用于确定模拟参数的第一技术的说明性图;
图11A是用于描述发布数据的第一分析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11B是用于描述发布数据的第二分析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11C是用于描述发布数据的第三分析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11D是用于描述发布数据的第四分析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11E是用于描述发布数据的第五分析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12A是用于描述用于确定模拟参数的第二技术的说明性图;
图12B是用于描述用于确定模拟参数的第三技术的说明性图;
图13A是用于描述根据天气和时区变化的背景图像的第一说明性图;
图13B是用于描述根据天气和时区变化的背景图像的第二说明性图;
图13C是用于描述根据天气和时区变化的背景图像的第三说明性图;
图14是用于描述区域指定窗口的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15是用于描述与模拟结果的部分视图对应的模拟图像的说明性图;
图16是示出可以由根据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的数据采集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可以由根据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的模拟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18是用于描述根据修改示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概述的说明性图;
图19是示出根据修改示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逻辑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20是用于描述替身模型的示例的说明性图;
图21是用于描述从朋友用户的终端设备采集到的位置相关数据的说明性图;
图22是用于描述通过替身进行互动的示例的说明性图;以及
图23是用于描述通过替身进行互动的另一示例的说明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公开内容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并且省略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
将按以下顺序进行描述。
1.系统的概述
2.根据实施方式的设备的配置
2-1.硬件配置示例
2-2.功能配置示例
2-3.模拟的细节
2-4.确定模拟参数
2-5.用户接口的示例
2-6.处理的流程
2-7.终端的配置示例
3.修改示例
3-1.概述
3-2.功能配置示例
3-3.用户接口的示例
3-4.另外的修改示例
4.结论
<1.系统的概述>
首先,利用图1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概述。参考图1,信息处理系统1作为示例被示出。信息处理系统1包括信息处理设备100。
信息处理设备100针对存在于真实世界的目标区域中的人群进行模拟。由信息处理设备100进行的模拟用于实质上再现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的城市的情况。例如,可以通过在模拟图像上至少部分显示的人群的规模、属性或行为来再现城市的情况。在模拟中,人群可以由与人对应的人物的集合来表示。作为替代(或除此之外),人群可以由人应该驾驶的车辆的集合来表示。信息处理设备100基于可以从数据服务器10和外部服务器组20采集到的位置相关数据来确定模拟参数。信息处理设备100通过针对可以由用户指定的目标区域、使用所确定的模拟参数进行模拟。
信息处理设备100经由网络3连接至数据服务器10、外部服务器组20及终端设备30。网络3可以是公用网络如因特网,或者是专用网络如虚拟专用网络(VPN)。
数据服务器10是累积在用户发布类型信息传输服务中、由发布者发布的多条发布数据的服务器设备。用户发布类型信息传输服务可以包括社交网络服务(SNS)(如Facebook(已注册商标)与Fourquare(已注册商标))、短消息发布服务如Twitter(已注册商标)以及图像发布服务如Instagram。数据服务器10将累积的多条发布数据提供给信息处理设备100。鉴于隐私保护,在提供发布数据时,可以从发布数据中删除识别各个发布者的识别信息。信息处理设备100可以使用由数据服务器10提供的发布数据作为位置相关数据,以便确定模拟参数。
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信息传输服务可以是其中从发布者的终端上传的发布数据必须带有位置数据的位置感知服务,或者还可以是其中发布数据不必须带有位置数据的服务。在后一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100可以通过对发布数据进行分析来确定与该发布数据相关联的地理位置。
外部服务器组20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服务器设备,其提供在由信息处理设备100进行的模拟中另外使用的数据的。例如,外部服务器组20可以将基于地理位置、针对一个或更多个人所采集的统计数据提供给信息处理设备100。统计数据可以包括例如交通量数据、平均收入数据及治安数据。外部服务器组20可以将指示各个地理区域的天气的天气数据提供给信息处理设备100。
终端设备30显示从信息处理设备100输出的模拟图像作为模拟结果。终端设备30可以是信息处理终端(如个人计算机(PC)、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及游戏终端)、数字家用电器(如电视机及数字相框)、或简单的监示器。终端设备30可以不通过网络3而连接至信息处理设备100。信息处理设备100的显示装置也可以代替终端设备30。
<2.根据实施方式的设备的配置>
(2-1.硬件配置示例)
图2是示出信息处理设备100的硬件配置示例的框图。参考图2,信息处理设备100包括通信接口(I/F)101、输入装置103、存储装置107、存储器109、总线117以及处理器119。
(1)通信接口
通信I/F101支持给定的无线通信协议或有线通信协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I/F)101在信息处理设备100、数据服务器10、外部服务器组20及终端设备30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2)输入装置
输入装置103由信息处理设备100的操作者用于操作信息处理设备100。输入装置103可以包括例如键盘与点击设备。
(3)存储
存储装置107包括大容量存储介质如硬盘,并且将多种类型的数据存储在信息处理设备100的数据库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装置107具有构建在其中的两个数据库(DB),即参数数据库和模型数据库,这将在下面进行描述。
(4)存储器
存储器109可以是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与只读存储器(ROM)的半导体存储器,并且存储用于由信息处理设备100进行的处理的程序和数据。程序被提前存储在例如设置在各个装置的内部或外部的存储介质(非暂态介质)中,在执行时读入RAM中,并且由处理器119执行。
(5)总线
总线117将通信I/F101、输入装置103、存储装置107、存储器109以及处理器119彼此连接。
(6)处理器
处理器119可以例如是中央处理器(CP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处理器119执行在存储器109或者其他存储介质中存储的程序来操作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多种功能,这将在下面进行描述。
(2-2.功能配置示例)
图3是示出由图2所示出了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存储装置107、存储器109及处理器119实现的逻辑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参考图3,信息处理设备100包括模拟单元120、模型DB130、数据采集单元140、控制单元150、参数DB160以及用户接口单元170。
(1)模拟单元
模拟单元120进行模拟用于再现真实世界中城市的情况。模拟单元120生成可以包括人群图像的模拟图像。基于位置相关数据由控制单元150确定各个地理区域的人群的规模、属性及行为,这将在下面进行描述。模拟单元120生成由用户指定的目标区域的模拟图像,并且将所生成的模拟图像输出到用户接口单元170。
(2)模型DB
模型DB130提前存储在模拟单元120进行模拟时所使用的模型数据。由模型DB130存储的模型数据可以包括真实世界模型、人物模型以及车辆模型,这将在下面进行描述。真实世界模型是模仿真实世界中地形和道路与建筑物的布置的模型(或地图)。真实世界模型还可以是三维的或二维的。人物模型模仿包括在人群中的人。车辆模型模仿包括在人群中的车辆。在模拟中,人物模型与车辆模型被布置在由真实世界模型表示的模型空间中,并且例如由每个元件的人工智能(AI)驱动移动。
(3)数据采集单元
数据采集单元140采集与一个或更多个人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位置相关数据。例如,位置相关数据可以包括从数据服务器10采集到的发布数据。位置相关数据还可以包括从外部服务器组20采集到的统计数据。例如,数据采集单元140周期性地采集位置相关数据,并且将采集到的位置相关数据输出到控制单元150。
(4)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150控制由模拟单元120进行的模拟。例如,控制单元150基于由数据采集单元140采集的位置相关数据,针对设置在真实世界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地理区域来确定模拟参数。控制单元150将与通过用户接口单元170指定的目标区域对应的模拟参数输入至模拟单元120,并且使模拟单元120针对存在于目标区域中的人群进行模拟。
由控制单元150确定的模拟参数可以包括各个地理区域的人群的规模、属性及行为。人群的规模是指在模拟中、布置在目标区域中的人物的数目(人口)或者布置在目标区域中的车辆的数目(交通量)。人群的属性影响在模拟中布置在目标区域中的人物的类型或布置在目标区域中的车辆的类型。例如,人群的属性可以包括年龄组成比例和性别组成比例。可以在其中存在很多年轻一代的人的区域中布置更多表示年轻人或儿童的人物。与之相对,可以在其中存在很多女性的区域中布置更多的女性人物。人群的属性可以包括另一参数,如平均收入和治安水平。人群的行为影响模拟中布置在目标区域中的车辆或人物的运动。例如,通过对位于真实世界的目标区域中或者关于目标区域在行动中的人的行为建模来确定人群的行为。
模拟参数还可以包括例如各个目标区域的天气和时区,以及在目标区域中发生的事件。可以省略此处所描述的一部分模拟参数。还可以采用另外的模拟参数。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控制单元150可以基于何种类型的位置相关数据来确定何种类型的模拟参数。
(5)参数DB
参数DB160针对各个地理区域存储由控制单元150确定的模拟参数。每次数据采集单元140采集新的位置相关数据时,可以更新由参数DB160存储的模拟参数。在模拟单元120进行模拟时,从参数DB160读出模拟参数。
(6)用户接口单元
用户接口单元170提供允许用户操作信息处理设备100中进行的模拟的用户接口。例如,用户接口单元170生成用于允许用户指定目标区域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并且使终端设备30显示所生成的GUI。用户接口单元170还使终端设备30显示由模拟单元120生成的模拟图像。用户接口单元170可以将GUI对象叠加在模拟图像上。例如,用户接口单元170可以将用于允许用户发出指令以切换模拟图像的视图的GUI对象叠加到模拟图像上。下面将进一步描述由用户接口单元170提供的用户接口的若干示例。
(2-3.模拟的细节)
接着,通过利用图4至图9,将详细描述由模拟单元120进行的模拟。(1)模型数据的示例
作为示例,图4部分示出可以由模型DB130存储的真实世界模型RM1。这里,从天空的视点以二维的方式表示真实世界模型RM1。然而,事实上,真实世界模型RM1可以(或者可以不)例如以三维的方式表示建筑物的高度及地面的起伏。在图4的示例中,在真实世界模型RM1中设置四个地理区域即地理区域D1至地理区域D4。可以根据系统目标、基于给定的准则来设置地理区域,例如针对各个行政区域或最近的车站被划分。各个区域的面积越大,位置相关数据的人口参数就越大。因此,可以抑制不适当地确定模拟参数的风险。然而,如果各个区域的面积太大,则各个区域中的人群的特征被平均化。因此,区域之间的差异可能变得模糊。此外,可以将其中可以进行模拟的地理区域设置成仅真实世界的部分区域(如主要车站周围的区域)。
图5示出可以由模型DB130存储的四个示例性人物模型即人物模型CM1至人物模型CM4。人物模型CM1至人物模型CM4以不同的属性为特征,并且具有根据特征的外观。在图5中,示出“性别”、“年龄”及“收入”作为属性的示例。例如,人物模型CM1表示中等收入并且看起来普通的年轻男性。人物模型CM2表示挣得高收入并且看起来富有的老年男性。人物模型CM3表示挣得中等收入并且看起来普通的年轻女性。人物模型CM4表示看起来儿童气的男孩。
图6示出可以由模型DB130存储的两个示例性车辆模型VM1与VM2。车辆模型VM1与车辆模型VM2以不同的属性为特征,并且具有根据特征的外观。在图6中,示出“年龄”和“收入”作为属性的示例。例如,车辆模型VM1表示如由具有高收入的年轻人驾驶的跑车的汽车。车辆模型VM2表示如由具有中等收入的年轻人驾驶的经济型轿车的汽车。
(2)模拟结果的示例
模拟单元120根据针对各个地理区域、由控制单元150确定的模拟参数,在真实世界中布置人物模型和车辆模型。所布置的人物模型的数目取决于各个区域中的估计人口,其由控制单元150确定。这里,估计人口不必须接近真实世界的真实人口。只要估计值反映各区域之间的人口差异或者同一区域中人口的时间变化,就可以充分地实现目标。上述情况也适用于另一模拟参数。所布置的车辆模型的数目可以取决于由控制单元150确定的交通量或估计人口。所布置的人物模型的类型和所布置的车辆模型的类型取决于各个区域中的人群的属性,其由控制单元150确定。
图7A是用于描述模拟结果的第一示例的说明性图。在第一示例中,目标区域是区域D1。目标区域D1具有比其它区域大的估计人口并且具有比其它区域高的交通量。年轻一代占了目标区域D1的年龄组成比例中的大部分,并且女性占了目标区域D1的性别组成比例中的大部分。目标区域D1的平均收入高于其它区域。模拟结果示出,在目标区域D1的模型空间中有非常多的人物在街道上来来往往,并且很多车在道路上行驶。女性人物占模型空间中的人物的相当大部分。半数的汽车是昂贵的跑车。
图7B是用于描述模拟结果的第二示例的说明性图。在第二示例中,目标区域是区域D2。目标区域D2具有比其它区域少的估计人口并且具有比其它区域低的交通量。儿童占了目标区域D2的年龄组成比例中的大部分。目标区域D2中的平均收入是中等水平。模拟结果示出,在目标区域D2的模型空间中,街道上有包括多个儿童的几个人物。
图7C是用于描述模拟结果的第三示例的说明性图。在第三示例中,目标区域是区域D3。区域D3具有中等水平的估计人口并且具有低的交通量。老年人占了目标区域D3的年龄组成比例中的大部分。目标区域D3的平均收入高于其它区域。模拟结果示出,在目标区域D3的模型空间中,有比第一示例少而比第二示例多的人物在街道上来来往往,并且一辆车在道路上行驶。看起来富有的老年人物占了模型空间中的人物的相当大部分。
图7A至图7C所示的三个示例的比较示出,其中存在的人群的规模和属性之间的差异表示城市的特征。这种模拟还可以通过使用通常可用的统计数据来进行。然而,真实世界中的城市的情况取决于时区、星期几、季节、任何事件等,使得情况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很多变化。因此,基于过去的统计周期的静态统计数据不能说代表城市的最新情况。因此,如上所述,信息处理设备100连续地采集位置相关数据,并且基于采集到的位置相关数据动态改变模拟参数。
(3)人群的行为的示例
图7A至图7C主要描述了人群的规模和属性之间的差异。然而,模拟单元120可以使模型空间中的人群再现针对各个区域建模的人的行为。图8是用于描述人物模型的行为的示例的说明性图。参考图8,人物模型CM1a左手拿有商务包,并且用右手操作手机。这种称为“电话对话”的行为可以由布置在有很多商业人士的区域中的人物模型扮演。人物模型CM1b在“慢跑”。人物模型CM1c在“抽烟”。这些种类的行为还可以针对各个区域建模,并且由人物模型扮演。
(4)事件的示例
模拟单元120可以在模拟中再现某一地理区域中发生的事件或者预计要发生的事件。图9是用于描述模拟中可以再现的事件的示例的说明性图。参考图9,示出了模型空间中的建筑物Bldg1。在某一模拟中,在建筑物Bldg1前面形成队伍。例如,在短时间内采集到与某一地点的商店相关联的发布数据时,确定“队伍”事件发生。可以在模拟中再现所确定的事件。模拟单元120可以再现另一类型的事件如“发生交通事故”以及“樱花开花”。
(2-4.确定模拟参数)
(1)基于信息传输服务的发布数据的技术
重要的是适当地确定模拟参数以便获取有用的模拟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150基于从数据服务器10采集到的发布数据来确定模拟参数。发布者主动将真实世界中的各种动作或事件发布给信息传输服务。在多数情况下实时或者迟延一些时间进行发布。因此,根据信息传输服务的发布数据来确定模拟参数,以使得可以在几乎没有时间迟延的情况下跟踪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城市的情况。
图10是描述用于确定模拟参数的第一技术的说明性图。图10的左侧示出了在固定的时间帧内由数据采集单元140采集到的多条发布数据PD1至PDn。控制单元150通过分析多条发布数据PD1至PDn来估计与各个地理区域对应的人的属性及人的数目,并且根据估计结果确定各个地理区域中的人群的规模与属性。术语“与各个地理区域对应的”此处可以指的是不仅位于各个地理区域中的人,而且关于各个地理区域的动作中的人(如“正在ABC区寻找新房子”以及正在讨论“ABC区”)。此外,控制单元150可以通过分析多条发布数据PD1至PDn来确定与各个地理区域对应的人的行为以及在各个地理区域可能发生的事件。
图11A是用于描述发布数据的第一分析示例的说明性图。在第一示例中,发布数据PD1包括用户识别信息PD1a,文本PD1b,图像PD1c以及位置数据PD1d。
控制单元150可以使用例如用户识别信息PD1a来从数据服务器10获取发布数据PD1的发布者的属性(已注册在信息传输服务中)(步骤S11a)。替代地,控制单元150将已知的自然语言分析技术应用到文本PD1b,从文本PD1b中提取关键字或者关键短语,并且根据所提取的关键字或关键短语来确定发布数据PD1的发布者的属性(步骤S11b)。例如,关键短语“上大学”可以用于确定发布者是大约20岁的年轻人。关键短语“想要女朋友”也可以用于确定发布者是男性。可以基于包括在不是发布数据PD1而是先前的发布数据PDx中的文本或图像来确定发布数据PD1的发布者的属性,该先前的发布数据PDx包括与发布数据PD1相同的用户识别信息PD1a。
在图11A的第一示例中,在上传发布数据PD1时位置数据PD1d指示发布者的地理位置。因此,控制单元150可以通过使用位置数据PD1d来确定与发布数据PD1对应的地理区域(步骤S12)。此外,控制单元150可以通过在多条发布数据上总结各个地理区域的发布数据的条数,来估计各个地理区域的人群的规模。控制单元150还可以通过在多条发布数据上总结根据各个地理区域的多条发布数据所确定的属性,来估计各个地理区域的人群的属性(步骤S13)。
图11B是用于描述发布数据的第二分析示例的说明性图。在第二示例中,发布数据PD2包括文本PD2b、图像PD2c以及位置数据PD2d。为了隐私保护,将用户识别信息从发布数据PD2中删除。
控制单元150可以例如基于从文本PD2b提取的关键字或关键短语,确定发布数据PD2的发布者的属性(步骤S21a)。控制单元150可以通过将已知的图像识别技术应用到图像PD2c中,来确定发布数据PD2的发布者的属性(如性别或年龄)或者图像PD2c所示的主题(步骤S21b)。
在图11B的第二示例中,在上传发布数据PD2时位置数据PD2d指示发布者的地理位置。因此,控制单元150可以通过使用位置数据PD2d来确定与发布数据PD2对应的地理区域(步骤S22)。此外,控制单元150可以通过在多条发布数据上总结各个地理区域的发布数据的条数,来估计各个地理区域的人群的规模。控制单元150还可以通过在多条发布数据上总结根据各个地理区域的多条发布数据所确定的属性来,估计各个地理区域的人群的属性(步骤S23)。
图11C是用于描述发布数据的第三分析示例的说明性图。在第三示例中,发布数据PD3包括文本PD3b与图像PD3c。
控制单元150可以例如基于从文本PD3b提取的关键字或关键短语来确定发布数据PD3b的发布者的属性(步骤S31a)。控制单元150可以通过将已知的图像识别技术应用到图像PD3c中,来确定发布数据PD3的发布者的属性或者图像PD3c所示的主题(步骤S21b)。
在第三示例中,发布数据PD3不包括位置数据。因此,控制单元150可以例如基于从文本PD3b提取的关键字或关键短语来确定与发布数据PD3对应的地理区域(步骤S32a)。例如,可以根据由关键字指示的地点的名字来确定地理区域。可替选地,可以使用建筑物的名字来确定建筑物的地址的地理区域。替代地,控制单元150可以通过将图像PD3c与已知的各种地界标的图像进行比较,来确定与发布数据PD3对应的地理区域(步骤S32b)。
此外,控制单元150可以通过在多条发布数据上总结各个地理区域的发布数据的条数,来估计各个地理区域的人群的规模。控制单元150还可以通过在多条发布数据上总结根据各个地理区域的多条发布数据所确定的属性,来估计各个地理区域的人群的属性(步骤S33)。
可以对发布数据进行分析,不仅用于估计各个地理区域的人群的规模和属性,而且用于对人群的行为进行建模。图11D是用于描述发布数据的第四分析示例的说明性图。在第四示例中,发布数据PD4包括文本PD4b与位置数据PD4d。
控制单元150可以例如基于从文本PD4b提取的关键字或关键短语来确定发布数据PD4的发布者的属性(步骤S41)。控制单元150可以通过使用位置数据PD4d来确定与发布数据PD4对应的地理区域(步骤S42)。此外,控制单元150还可以通过在多条发布数据上总结各个地理区域的属性以及发布数据的条数,来估计各个地理区域的人群的规模和属性(步骤S43)。
在第四示例中,控制单元150还基于通过使用文本PD4b所确定的发布数据PD4的发布者的属性(或者人群的总体属性),对各个地理区域的人群的行为进行建模(步骤S44)。例如,如果根据文本PD4b确定发布数据PD4的发布者是商业人士,则包括在与发布数据PD4对应的地理区域的人群中的人物模型之一可以扮演图8所示的行为“电话对话”。此外,如果某一地理区域中的人群的属性指示人群包括很多年轻人,则包括在该人群中的一些人物模型可以扮演图8所示的行为“慢跑”。此外,可以使用图像或用户识别信息而不是包括在发布数据中的文本来对人群的行为进行建模。
可以对发布数据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在目标区域中发生的事件或者预计要发生的事件。图11E是用于描述发布数据的第五分析示例的说明性图。在第五示例中,发布数据PD5包括文本PD5b和图像PD5c。
控制单元150可以例如基于从文本PD5b提取的关键字或关键短语来确定发布数据PD5的发布者的属性(步骤S51a)。控制单元150可以通过将已知的图像识别技术应用到图像PD5c中,来确定发布数据PD5的发布者的属性或者图像PD5c所示的主题(步骤S51b)。控制单元150还可以基于从文本PD5b中提取的关键字或关键短语,来确定与发布数据PD5对应的地理区域(步骤S52)。此外,控制单元150可以通过在多条发布数据上总结各个地理区域的属性以及发布数据的条数,来估计各个地理区域的人群的规模和属性(步骤S53)。
在第五示例中,控制单元150还可以基于从文本PD5b提取的关键字或关键短语,确定在与发布数据PD5对应的地理区域中发生的事件(步骤S54a)。例如,控制单元150可以根据关键短语“目击交通事故”确定事件“交通事故”发生。控制单元150还可以基于图像PD5c确定事件发生在与发布数据PD5对应的地理区域中(步骤S54b)。例如,如果图像PD5c中显示了樱花,则控制单元150可以确定事件“樱花开花”发生。
此外,可以接受本部分中描述了的用于确定模拟参数的各种技术的任意组合。
(2)基于统计数据的技术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150还可以基于从外部服务器组20采集的统计数据来确定模拟参数。这里所用的统计数据是基于一个或更多个人的地理位置而采集的。
图12A是用于描述用于确定模拟参数的第二技术的说明性图。参考图12A,除图10所示出的多条发布数据PD1至PDn之外,还示出了从外部服务器组20采集到的统计数据SD。例如,统计数据SD可以是指示拥堵信息的交通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50可以根据由交通数据指示的拥堵水平,确定各个地理区域的车辆模型的数目(规模)。统计数据SD还可以是指示区域平均收入的平均收入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50可以采用由平均收入数据指示的收入值作为各个地理区域的人群的收入值(属性)。统计数据SD还可以是指示区域犯罪率的治安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50例如使人物模型在其中由治安数据指示的犯罪率的值为高的地理区域中扮演特定行为(如图8所示出的行为“抽烟”)。可替选地,控制单元150可以使特定事件(如巡逻车行驶)发生。
(3)天气数据的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150可以基于从外部服务器组20采集到的天气数据,改变包括在模拟图像中的背景图像。这里使用的天气数据表示在指定的时间(在模拟时或者其他时间)、各个目标区域的天气数据。
图12B是用于描述用于确定模拟参数的第三技术的说明性图。参考图12B,除图10所示出的多条发布数据PD1至PDn外,还示出了从外部服务器组20采集到的天气数据WD。控制单元150将由天气数据WD指示的目标区域中的天气输出至模拟单元120作为模拟参数,并且改变由模拟图像的背景图像表示的天气。此外,控制单元150甚至可以将指定的时间(或时区(如早晨、白天、晚上以及夜里))输出至模拟单元120作为模拟参数,并且改变由模拟图像的背景图像表示的时区。
图13A至图13C是用于描述根据天气和时区变化的背景图像的各个说明性图。各图示出了显示同一目标区域中同一视图的背景图像。然而,图13A中的天气是“晴朗”,并且时区是“早晨”。图13B中的天气是“多云”,并且时区是“白天”。图13C中的天气是“晴朗”,并且时区是“夜里”。通过根据天气和时区以这种方式改变模拟图像的背景图像增强了模拟结果的真实性。
(2-5.用户接口的示例)
本部分将描述可以由信息处理设备100提供的用户接口的示例。
图14示出可以由用户接口单元170生成并且可以由终端设备30显示的区域指定窗口W1的示例。区域指定窗口W1允许用户指定目标区域。在图14的示例中,区域指定窗口W1包括地图区域MA1。地图区域MA1部分显示真实世界模型RM1。用户可以使用如单击或轻击的操作来指定地图区域MA1上显示的期望区域。用户接口单元170可以根据检测到如拖动、外放以及内缩的操作,使地图区域MA1的显示进行滚动,或放大或缩小。例如,一旦指定区域D1作为目标区域,则屏幕变化成显示模拟图像的窗口。
图15是用于描述与模拟结果的部分视图对应的模拟图像的说明性图。图15的上部示出了模型空间MS1作为模拟结果。模型空间MS1实质上表示目标区域中的空间。在模型空间MS1中布置了包括在人群中的很多人物模型与车辆模型。布置的人物模型和车辆模型可以根据预定算法在模型空间MS1中移动(在较简单的实施方式中,模型不必需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模拟图像是从设置在模型空间中的视点的视图。参考图15,示出了从设置在模型空间MS1中的第一视点的视图V11以及第二视点的视图V12。与视图V11对应的模拟图像Sim11在所示的时刻包括五个人物模型和二个车辆模型。与视图V12对应的模拟图像Sim12在所示的时刻包括八个人物模型和一个车辆模型。在模拟图像Sim12中人物模型在建筑物Bldg2前面形成队伍。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操作GUI对象B1和GUI对象B2,对叠加在模拟图像上视图进行切换。用户还可以通过操作GUI对象B3返回到区域指定窗口W1。一旦用户设置有这种用户接口,用户就可以自由移动视线并且欣赏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的各种地理区域的情况以及城市的静态景观和城市中在行动中的人群。
可以通过将人群图像叠加在目标区域的背景图像上来生成各个视图的模拟图像。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图形(CG)技术根据真实世界模型动态地生成背景图像。可替选地,还可以从可以由模型DB130提前存储的多个图像(拍摄图像或CG图像)中选择背景图像。替代地,来自可以被布置在真实世界中的定点相机的拍摄图像可以用作为背景图像。在较简单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将作为模拟结果生成的人群图像叠加到目标区域的名称简单标记在其上的固定背景图像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信息传输服务的发布数据作为位置相关数据以便确定模拟参数。然而,如根据上面所述阐明的是,可以包括隐私的发布者水平的信息一次汇集成地理位置水平的宏观信息。接着,基于地理区域水平的宏观信息,对人群的规模以及包括在人群中的个体元素的宏观属性与行为进行模拟。因此,可以通过使用反映真实世界中的变化的发布数据来保护发布者的隐私,并且适当地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城市的情况反映到模拟结果中。
(2-6.处理的流程)
通过使用图16至图17,本部分将描述可以由信息处理设备100进行的处理的流程。
(1)数据采集处理
图16是示出可以由信息处理设备100进行的数据采集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图16所示出的数据采集处理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帧内周期性地重复。
首先,数据采集单元140从数据服务器10采集发布数据(步骤S102)。数据采集单元140将采集到的发布数据输出至控制单元150。
接着,控制单元150分析由数据采集单元140采集到的发布数据(步骤S104)。可以使用图11A至图11E所描述的技术的任意组合对发布数据的分析。例如,控制单元150使用与发布数据一起上传的位置数据,或者分析包括在发布数据中的文本或图像来确定与发布数据对应的地理位置(以及包括该位置的地理区域)。控制单元150还通过使用包括在发布数据中的文本、图像或者用户识别信息来确定发布者的属性。
随后,控制单元150针对设置在真实世界中的各个地理区域总结分析结果以确定模拟参数(步骤S106)。例如,控制单元150根据各个地理区域中发布数据的条数来估计与各个地理区域对应的人的数目,并且根据所估计的人的数目来确定各个地理区域中人群的规模。例如,控制单元150还可以根据针对各个地理区域的发布者属性的总结结果,估计与各个地理区域对应的人的属性,并且根据所估计的属性来确定各个地理区域中人群的属性。控制单元150还可以基于发布数据的分析结果,对与各个地理区域对应的人的行为进行建模。控制单元150还可以基于发布数据的分析结果来确定各个地理区域中发生的事件或者预计要发生的事件。控制单元150使参数DB160存储针对各个地理区域确定的模拟参数。
接着,数据采集单元140确定是否使用天气数据(步骤S108)。当在模拟中不根据天气改变背景图像时,不必要使用天气数据。采集天气数据的周期可以比采集发布数据的周期长。在使用天气数据时,数据采集单元140从外部服务器组20获取天气数据(步骤S110)。控制单元150基于由数据采集单元140采集到的天气数据确定各个地理区域中的天气参数(步骤S112)。
随后,数据采集单元140确定是否使用统计数据(步骤S114)。在只通过发布数据进行模拟时,不必要使用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数据的周期可以比采集发布数据的周期长。在使用统计数据时,数据采集单元140从外部服务器组20获取统计数据(步骤S116)。控制单元150将由数据采集单元140采集到的统计数据反映到各个地理区域的模拟参数中(步骤S118)。
(2)模拟处理
图17是示出可以由信息处理设备100进行的模拟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图17所示出的模拟处理响应于检测到用户输入(如经由区域指定窗口W1指定目标区域)而开始。
参考图17,首先,用户接口单元170确定设置在真实世界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地理区域的目标区域(步骤S152)。例如,目标区域可以是用户在终端设备30的屏幕上所显示的地图上指定的区域。或者,目标区域还可以是提前注册的标准区域。
接着,控制单元150从参数DB160获取由用户接口单元170确定的目标区域的模拟参数(步骤S154)。控制单元150将获取到的目标区域的模拟参数输出至模拟单元120。
随后,模拟单元120获取目标区域的背景图像(步骤S156)。这里所获取的背景图像可以针对各个指定视图是不同的,或者可以是独立于视图(或区域)的固定图像。
接着,模拟单元120根据由控制单元150确定的模拟参数、针对存在于目标区域中的人群进行模拟(步骤S158)。模拟单元120通过将模拟的人群的人群图像叠加到背景图像上来生成模拟图像(步骤S160)。将这里所生成的模拟图像从信息处理设备100发送至终端设备30,并且由终端设备30显示。
可以将用户发布切换视图的指令所使用的GUI对象叠加在步骤S160中所生成的模拟图像上。一旦由用户接口单元170检测到切换视图的指令,处理就返回到步骤S156(步骤S162),在步骤S156中,可以获取新视图中的背景图像并且可以再次进行模拟。
如果不切换视图并且未完成模拟,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58(步骤S164),在步骤S158中,可以连续进行模拟,并且可以显示在其上人群在同一视图中移动的模拟图像。一旦检测到完成模拟的指令,就完成了图17所示出的模拟处理。
(2-7.终端的配置示例)
如上所述,终端设备30显示从信息处理设备100输出的模拟图像作为模拟结果。终端设备30通常包括配置成建立到信息处理设备100的通信连接的通信I/F、配置成接收用户输入的输入装置、装配有屏幕的显示装置、配置成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以及配置成通过执行程序来操作终端设备30的功能的处理器。可以通过终端设备30的输入装置和显示装置来实现使用图14和图15所描述的用户接口(如用于允许用户指定目标区域的UI)。终端设备30的处理器在与信息处理设备100通信时对用户接口进行控制,其可以操作为服务器。例如,处理器将关于可以由用户指定的目标区域的信息经由通信I/F发送至信息处理设备100,并且使显示装置在屏幕上显示从信息处理设备100接收到的模拟图像作为模拟结果。这种显示模拟图像的功能可以作为在如PC和智能手机的终端上操作的应用功能而实现。
(3.修改示例)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的示例用途是下述应用,即使用户不去那里,所述应用也使用户能够通过观看屏幕上的模拟图像来体验期望位置的真实氛围。例如,用户将显示模拟图像的终端设备30挂在房子的墙上作为显示器。因此,用户可以享受墙上的窗口朝向其中房子事实上不存在的地方打开的这样的特殊体验。与实际的窗口不同,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视图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自由切换。
作为另一种用途,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技术可以用作为用户之间通信的工具。本部分将描述这种用途的修改示例。
(3-1.概述)
图18是用于描述根据修改示例的信息处理系统2的概述的说明性图。参考图18,信息处理系统2包括信息处理设备200。
如与信息处理设备100一样,信息处理设备200针对存在于真实世界的目标区域中的人群进行模拟。由信息处理设备200进行的模拟用于实质上再现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城市的情况。在模拟中,人群可以由可以与人对应的人物的集合来表示。基于可以从数据服务器10与外部服务器组20采集到的位置相关数据来确定人物的数目、属性以及行为。
此外,在本修改示例中,针对各个用户提前定义一个或更多个朋友用户。信息处理设备200采集从由朋友用户持有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位置相关数据,并且基于位置相关数据在模型空间中布置朋友用户的替身。在模型空间中也可以布置用户的替身。可以通过模拟图像上显示的替身来实现各用户之间的通信。
(3-2.功能配置示例)
信息处理设备200的硬件配置可以与图2所示出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硬件配置相同。图19是示出信息处理设备200的逻辑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参考图19,信息处理设备200包括模拟单元220、模型DB230、数据采集单元240、控制单元250、用户DB255、参数DB160以及用户接口单元270。
(1)模拟单元
模拟单元220进行模拟用于再现真实世界中城市的情况。模拟单元220生成可以包括人群图像的模拟图像。控制单元250基于上述位置相关数据来确定各个地理区域的人群的规模、属性及行为。模拟单元220针对由用户指定的目标区域生成模拟图像,并且将所生成的图像输出至用户接口单元270。
如果位置相关数据指示用户的朋友用户位于用户指定的目标区域中,则模拟单元220在目标区域的模型空间中布置朋友用户的替身。模拟单元220可以通过使用从由真实世界中的朋友用户持有的终端设备发送的位置相关数据,来确定将各个朋友用户的替身布置在哪个地理区域的模型空间中。模拟单元220还可以在模型空间中布置用户(不是朋友用户而是主用户)的替身。模型空间中主用户的替身的位置通常独立于真实世界中用户的位置。替身的位置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进行移动(或者可以由AI驱动以及自动移动)。
(2)模型DB
模型DB230提前存储在模拟单元220进行模拟时所用的模型数据。由模型DB230存储的模型数据可以包括上述的真实世界模型、人物模型以及车辆模型。此外,在本修改示例中,模型数据可以包括针对用户和朋友用户分别提前定义的替身模型。
图20示出了可以由模型DB230存储的四个示例替身模型AUser、Af1、Af2以Af3。替身模型AUser是使用终端设备30的用户的替身。替身模型Af1、Af2以及Af3分别是朋友用户F1、F2以及F3的替身。
(3)数据采集单元
数据采集单元240采集与一个或更多个人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位置相关数据。位置相关数据可以包括从数据服务器10采集到的发布数据。从数据服务器10采集到的多条发布数据的一部分是由朋友用户作为发布者从终端设备上传的数据。位置相关数据还可以包括从外部服务器组20采集到的统计数据与天气数据。
(4)控制单元
如与信息处理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50一样,控制单元250控制由模拟单元220进行的模拟。例如,控制单元250基于由数据采集单元240采集到的位置相关数据、针对设置在真实世界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地理区域来确定模拟参数。由控制单元250确定的模拟参数可以包括各个地理区域中的人群的规模、属性以及行为。控制单元250将与通过用户接口单元270指定的目标区域对应的模拟参数输入到模拟单元220,并且使模拟单元220针对存在于目标区域中的人群进行模拟。
如果数据采集单元240采集到的位置相关数据包括朋友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则控制单元250通过使用与位置相关数据一起上传的位置数据或者通过分析包括在位置相关数据中的文本或图像,来确定朋友用户的地理位置。控制单元250将所确定的地理位置输入到模拟单元220,并且在模拟的模型空间中布置朋友用户的替身。
(5)用户DB
用户DB255存储对各用户之间关系进行定义的用户数据。由用户DB255存储的用户数据可以包括例如用户的朋友用户的一列识别信息。控制单元250参考用户数据来确定哪个用户是哪个用户的朋友用户。
(6)用户接口单元
用户接口单元270提供用于允许用户操作在信息处理设备200中进行的模拟的用户接口。例如,用户接口单元270使终端设备30显示用于允许用户指定目标区域的GUI。用户接口单元270还使终端设备30显示由模拟单元220生成的模拟图像。用户接口单元270可以将用于切换模拟图像的视图的GUI对象叠加在模拟图像上。
在本修改示例中,用户接口单元270提供允许用户指定朋友用户的替身的用户接口,用于各用户之间的通信。例如,当由用户指定在模拟图像上显示的朋友用户的替身时,用户接口单元270可以激活用于用户与朋友用户之间交换信息的服务。替代地,当由用户指定在模拟图像上显示的朋友用户的替身时,用户接口单元270可以在窗口上显示由与指定的替身对应的朋友用户发布的发布数据的文本或图像。同时,在由用户指定模拟图像上显示的人群的人物(而不是替身)时,用户接口单元270可以在窗口上显示例如可以是随机提取的发布数据的文本或图像。
(3-3.用户接口的示例)
图21是用于描述从朋友用户的终端设备采集到的位置相关数据的说明性图。参考图21,再次示出了图4所示出的真实世界模型RM1。真实世界模型RM1具有设置在其中的四个地理区域D1至D4。此外,在图21中,在真实世界模型RM1中描绘了指示朋友用户F1、F2及F3的当前位置的图标。例如,朋友用户F1位于区域D3。朋友用户F2和F3位于区域D1。如上所述,这种朋友用户的地理位置可以由控制单元250利用位置相关数据而确定。
图22和图23用于描述借助于替身进行交互的示例的各个说明性图。参考图22,与处理作为目标区域的、图21所示出的区域D1一起,示出了模型空间MS2作为模拟结果。模型空间MS2具有包括在其中布置的人群中的很多人物模型与车辆模型。模型空间MS2还具有布置在其中的用户的替身AUser、朋友用户F2的替身Af2以及朋友用户F3的替身Af3
例如,与从设置在模型空间MS2中的第一视点的视图V21对应的模拟图像Sim21在示出的时刻包括朋友用户F3的替身Af3(参见图22的左下部分)。一旦用户轻击替身Af3,就激活用于交换消息的服务并且显示用于输入被发送至朋友用户F3的消息的消息输入框MB1(参见图22的右下部分)。这种交互使得用户能够观看对期望位置的真实氛围进行再现的模拟图像,并且将消息息不间断地发送给可能在那的朋友。
参考图23,再次与处理作为目标区域的区域D1一起示出模型空间MS2作为模拟结果。例如,模拟图像Sim22与从设置在模型空间中的第二视点的视图V22对应。一旦用户轻击模拟图像Sim22中的匿名人物模型CM1,就显示包括有随机提取的发布数据的文本的文本框Tw1(参见图23的左下部分)。同时,模拟图像Sim23与从设置在模型空间MS2中的第三视点的视图V23对应。一旦用户轻击模拟图像Sim23中朋友用户F2的替身Af2,就显示包括有由朋友用户F2发布的发布数据的文本的文本框Tw2(参见图23的右下部分)。在用户观看对期望位置的真实氛围进行再现的模拟图像时,这种交互使得用户能够接收从可能在那的朋友发送的信息。
(3-4.另外的修改示例)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技术可以应用于游戏。例如,可以在由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技术进行的模拟中,构建角色扮演游戏或冒险游戏的虚拟世界。除模拟的人群之外,可以在空间中布置作为游戏服务商的游戏人物。例如,如果用户指定人群中的成员并与其说话,则从指定的人物回复出随机提取的发布数据的文本。同时,如果用户指定游戏人物并与其说话,则回复运营游戏中有用的信息。可以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技术进行的模拟中,构建动作游戏的背景。对游戏的这种应用促进了游戏世界与真实世界的整合,并且使得游戏的真实性加强。
如上所述,真实世界中的城市的情况取决于时区、星期几、季节等,并且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果参数DB160中累积的模拟参数有规律的变化(例如,周期性或线性地增加或减少),则可以根据所累积的模拟参数值来预测未来时间的模拟参数。因此,在实施方式中,可以提供这样的UI:其允许用户在从过去到未来的时间轴上指定给定时间点,并且可以在指定的时间点进行模拟用于再现城市的情况。UI可以例如是用于日期选择的日历控件,时区选择的列表框,与时间轴相关联的滑块或者它们的组合。此外,可以添加用于使运行时间停止、快进或倒回的UI。用户可以由此自由地指定期望的时间点并且直观地掌握或享受不仅目标区域的当前情况,而且目标区域的情况的过去情况或未来情况。
(4.结论)
通过使用图1至图23,已经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基于动态采集的、与一个或更多个人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位置相关数据,来控制针对存在于真实世界中的目标区域中的人群进行的模拟。因此,能够在模拟中适当地再现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真实世界中目标区域的情况。
例如,很多人去度假的观光区的模拟图像可以再现下述情况,即观光区在假期挤满了人群并且在工作日是空置的。例如,在为女性举行拍卖的日子市区的模拟图像可以再现更多的女性人物聚集的情况。此外,例如,商业城市的模拟图像可以再现出下述情况,即人物表现地像商人,尤其在工作日的高峰期。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以采集在用户发布类型信息传输服务中上传的发布数据作为位置相关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在用户发布类型信息传输服务中,在多数情况下实时或仅推迟很少时间来发布实际的行动或事件。因此,可以通过使用这种用户发布类型信息传输服务的响应在几乎没有时间迟延的情况下,跟踪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城市的情况。
在与发布数据一起上传的位置数据是可用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由位置数据指示的位置来总结各个区域的发布者的数目及发布者属性。即使在位置数据没有与发布数据一起上传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分析发布数据并且总结各个区域的发布者的属性与发布者的数目来确定相关的地理位置。可以包括隐私的发布者水平的信息汇集成地理区域水平的宏观信息,并且被反映在模拟中。因此,可以通过使用用户发布类型信息传输服务的发布数据来保护隐私,并且获得模拟结果以快速跟随真实世界中的变化。
在发布数据的分析示例中,虽然很多人并不实际聚集在地理区域中,但是模拟的人群的规模可能当地理区域在信息传输服务中引起注意时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模拟结果中可见下述情况,其中该区域在网络上的社区中潜在被注意的情况而不是从真实世界中拍摄的区域的视频中视觉上识别的情况。
此外,作为位置相关数据,可以使用从GPS模块或基于无线接入点的定位模块输出的移动终端的发布数据来代替(或者添加至)用户发布类型信息传输服务的发布数据。例如可以通过通信服务提供商或终端操作系统开发商提供移动终端的发布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根据基于移动终端的位置数据而总结的各个区域的终端的数目来确定模拟的人群的规模。
本文所描述的由各个设备进行的一系列的处理通常使用软件来实现。包括在实现一系列处理的软件中的程序提前存储在例如设置在各个设备的内部或外部的存储介质(非暂态介质)中。各个程序例如在执行时读入RAM中,并且由处理器(如CPU)执行。
虽然已参考附图对本公开内容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只要在所附权利要求或者其等效替代的技术范围之内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或变化。应该理解的是这种修改或变化也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范围内。
此外,本技术还可以被配置如下。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模拟单元,所述模拟单元被配置成针对存在于真实世界的目标区域中的人群进行模拟,并且生成表示该人群的模拟图像;
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被配置成采集与一个或更多个人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位置相关数据;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位置相关数据对所述模拟进行控制。(2)根据(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人的数目来控制所述人群的规模,所述人的数目基于所述位置相关数据来估计。
(3)根据(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人的属性来控制所述人群的属性,所述人的属性基于所述位置相关数据来估计。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位置相关数据对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人的行为进行建模,以及
其中,所述模拟单元在所述模拟中使所述人群再现由所述控制单元建模的行为。
(5)根据(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位置相关数据包括在用户发布类型信息传输服务中与位置数据一起上传的发布数据。
(6)根据(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位置相关数据包括在用户发布类型信息传输服务中上传的发布数据,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对采集到的所述发布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与该发布数据对应的地理位置。
(7)根据(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位置相关数据包括在用户发布类型信息传输服务中上传的发布数据,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使用包括在所述发布数据中的文本、图像或用户识别信息来估计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所述人的属性。
(8)根据(4)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位置相关数据包括在用户发布类型信息传输服务中上传的发布数据,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包括在所述发布数据中的文本、图像或用户识别信息,对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人的行为进行建模。
(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对统计数据进行采集作为所述位置相关数据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统计数据是基于地理位置针对一个或更多个人而采集的。
(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模拟单元通过将人群图像叠加在所述目标区域的背景图像上来生成所述模拟图像。
(11)根据(10)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还获取指示每个目标区域的天气的天气数据,以及
其中,所述模拟单元基于由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获取的所述天气数据来改变通过所述背景图像表示的天气。
(12)根据(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在所述模拟中,所述人群由人物的数目和车辆的数目其中之一或两者表示,所述人物的数目和所述车辆的数目取决于所述人群的规模,
其中,所述模拟单元对所述人物或所述车辆的运动进行模拟,所述人物和所述车辆被布置在通过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建模而获得的模型空间中,以及
其中,所述模拟图像是来自设置在所述模型空间中的视点的视图。
(13)根据(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位置相关数据,确定在所述目标区域中发生的事件或者预计要在所述目标区域中发生的事件,以及
其中,所述模拟单元在所述模拟中再现由所述控制单元确定的所述事件。
(14)根据(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用户接口单元,所述用户接口单元被配置成提供允许用户指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用户接口。
(15)根据(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位置相关数据包括从特定用户持有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
其中,当所述位置相关数据指示所述特定用户位于所述目标区域中时,所述模拟单元还在通过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建模而获得的模型空间中布置针对所述特定用户的替身。
(16)根据(15)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用户接口单元,所述用户接口单元被配置成当用户指定显示在所述模拟图像上的所述替身时,激活用于在该用户与所述特定用户之间交换消息的服务。
(17)根据(15)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位置相关数据包括在用户发布类型信息传输服务中上传的发布数据,以及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用户接口单元,所述用户接口单元被配置成当指定在所述模拟图像上显示的所述替身时,显示在所述信息传输服务中由所述特定用户上传的发布数据。
(18)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用户接口单元,所述用户接口单元被配置成提供允许用户指定真实世界中的目标区域的用户接口;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将指定的目标区域发送给服务器设备,接收表示存在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人群的模拟图像作为模拟的结果,以及将所述模拟图像显示在屏幕上,其中,所述服务器设备基于与一个或更多个人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位置相关数据、针对所述人群进行所述模拟。
(19)一种由终端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提供允许用户指定真实世界中的目标区域的用户接口;
将指定的目标区域发送给服务器设备,所述服务器设备基于与一个或更多个人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位置相关数据、针对存在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人群进行模拟;
接收表示所述人群的模拟图像作为所述模拟的结果;以及
将所述模拟图像显示在屏幕上。
(20)一种程序,该程序用于使控制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用作为:
用户接口单元,所述用户接口单元被配置成提供允许用户指定真实世界中的目标区域的用户接口;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将指定的目标区域发送给服务器设备,接收表示存在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人群的模拟图像作为模拟的结果,以及将所述模拟图像显示在屏幕上,其中,所述服务器设备基于与一个或更多个人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位置相关数据、针对所述人群进行所述模拟。

Claims (20)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模拟单元,所述模拟单元被配置成针对存在于真实世界的目标区域中的人群进行模拟,并且生成表示该人群的模拟图像;
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被配置成采集与一个或更多个人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位置相关数据;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位置相关数据对所述模拟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人的数目来控制所述人群的规模,所述人的数目基于所述位置相关数据来估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人的属性来控制所述人群的属性,所述人的属性基于所述位置相关数据来估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位置相关数据对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人的行为进行建模,以及
其中,所述模拟单元在所述模拟中使所述人群再现由所述控制单元建模的行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位置相关数据包括在用户发布类型信息传输服务中与位置数据一起上传的发布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位置相关数据包括在用户发布类型信息传输服务中上传的发布数据,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对采集到的所述发布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与该发布数据对应的地理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位置相关数据包括在用户发布类型信息传输服务中上传的发布数据,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使用包括在所述发布数据中的文本、图像或用户识别信息来估计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所述人的属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位置相关数据包括在用户发布类型信息传输服务中上传的发布数据,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包括在所述发布数据中的文本、图像或用户识别信息,对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人的行为进行建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对统计数据进行采集作为所述位置相关数据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统计数据是基于地理位置针对一个或更多个人而采集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模拟单元通过将人群图像叠加在所述目标区域的背景图像上来生成所述模拟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还获取指示每个目标区域的天气的天气数据,以及
其中,所述模拟单元基于由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获取的所述天气数据来改变通过所述背景图像表示的天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在所述模拟中,所述人群由人物的数目和车辆的数目其中之一或两者表示,所述人物的数目和所述车辆的数目取决于所述人群的规模,
其中,所述模拟单元对所述人物或所述车辆的运动进行模拟,所述人物和所述车辆被布置在通过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建模而获得的模型空间中,以及
其中,所述模拟图像是来自设置在所述模型空间中的视点的视图。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位置相关数据,确定在所述目标区域中发生的事件或者预计要在所述目标区域中发生的事件,以及
其中,所述模拟单元在所述模拟中再现由所述控制单元确定的所述事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用户接口单元,所述用户接口单元被配置成提供允许用户指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用户接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位置相关数据包括从特定用户持有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
其中,当所述位置相关数据指示所述特定用户位于所述目标区域中时,所述模拟单元还在通过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建模而获得的模型空间中布置针对所述特定用户的替身。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用户接口单元,所述用户接口单元被配置成当用户指定显示在所述模拟图像上的所述替身时,激活用于在该用户与所述特定用户之间交换消息的服务。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位置相关数据包括在用户发布类型信息传输服务中上传的发布数据,以及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用户接口单元,所述用户接口单元被配置成当指定在所述模拟图像上显示的所述替身时,显示在所述信息传输服务中由所述特定用户上传的发布数据。
18.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用户接口单元,所述用户接口单元被配置成提供允许用户指定真实世界中的目标区域的用户接口;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将指定的目标区域发送给服务器设备,接收表示存在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人群的模拟图像作为模拟的结果,以及将所述模拟图像显示在屏幕上,其中,所述服务器设备基于与一个或更多个人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位置相关数据、针对所述人群进行所述模拟。
19.一种由终端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提供允许用户指定真实世界中的目标区域的用户接口;
将指定的目标区域发送给服务器设备,所述服务器设备基于与一个或更多个人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位置相关数据、针对存在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人群进行模拟;
接收表示所述人群的模拟图像作为所述模拟的结果;以及
将所述模拟图像显示在屏幕上。
20.一种程序,所述程序用于使控制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用作:
用户接口单元,所述用户接口单元被配置成提供允许用户指定真实世界中的目标区域的用户接口;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将指定的目标区域发送给服务器设备,接收表示存在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人群的模拟图像作为模拟的结果,以及将所述模拟图像显示在屏幕上,其中,所述服务器设备基于与一个或更多个人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位置相关数据、针对所述人群进行所述模拟。
CN201310576535.9A 2012-11-26 2013-11-18 信息处理设备、终端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Pending CN1038392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57248A JP2014106585A (ja) 2012-11-26 2012-11-26 情報処理装置、端末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257248 2012-11-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9290A true CN103839290A (zh) 2014-06-04

Family

ID=50774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76535.9A Pending CN103839290A (zh) 2012-11-26 2013-11-18 信息处理设备、终端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24274B2 (zh)
JP (1) JP2014106585A (zh)
CN (1) CN1038392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5105A (zh) * 2020-05-18 2020-10-23 深圳市第一反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供风险评估地图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86069A1 (en) * 2014-08-15 2016-02-17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analysing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
US9747276B2 (en) * 2014-11-14 2017-08-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dicting individual or crowd behavior based on graphical text analysis of point recordings of audible expressions
JP6607139B2 (ja) * 2016-04-26 2019-11-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情報収集システム
JP2018194968A (ja) * 2017-05-15 2018-12-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表示プログラム、表示方法、表示装置
JP6812320B2 (ja) * 2017-08-21 2021-01-13 Kddi株式会社 不特定多数の投稿文を用いて将来的な消費電力量を予測するプログラム、装置及び方法
JP2019176306A (ja) * 2018-03-28 2019-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監視システム、監視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210021945A (ko) * 2018-06-19 2021-03-02 스미토모 겐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굴삭기, 정보처리장치
CN109215136B (zh) * 2018-09-07 2020-03-2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真实数据增强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EP3742412A1 (en) * 2019-05-24 2020-11-25 IMEC vzw A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for estimating movements of a crowd between areas
US11368991B2 (en) 2020-06-16 2022-06-2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prioritization of accessibility of media
US11411757B2 (en) 2020-06-26 2022-08-0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predictive assisted access to content
US11356349B2 (en) 2020-07-17 2022-06-0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dap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to facilitate device mobility and management of uncertainty in communications
US11768082B2 (en) * 2020-07-20 2023-09-2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predictive simulation of planned environment
CN112569598A (zh) * 2020-12-22 2021-03-30 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对象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68385B2 (en) * 2008-08-20 2016-02-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roducing selective energy efficiency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US9098723B2 (en) * 2009-02-02 2015-08-04 Waldeck Technology, Llc Forming crowds and providing access to crowd data in a mobile environment
US20120046995A1 (en) * 2009-04-29 2012-02-23 Waldeck Technology, Llc Anonymous crowd comparison
US9654911B2 (en) * 2012-08-30 2017-05-16 Here Global B.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location sharing via simula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5105A (zh) * 2020-05-18 2020-10-23 深圳市第一反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供风险评估地图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24274B2 (en) 2017-11-21
JP2014106585A (ja) 2014-06-09
US20140149094A1 (en) 2014-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9290A (zh) 信息处理设备、终端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Li et al.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housing prices in China: A big data perspective
JP5878555B2 (ja) 3d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地物におけるユーザーの興味を決定する視野依存技術
CN104065672B (zh) 广告推送方法、客户端及广告推送系统
US8990306B2 (en) Pre-fetching items in a virtual universe based on avatar communications
Qi et al. Urban observation: Integration of remote sensing and social media data
Kurata Potential-of-interest maps for mobile tourist information services
Bartie et al. Incorporating vegetation into visual exposure modelling in urban environments
Pouke et al. Practical simulation of virtual crowds using points of interest
CN107038620A (zh) 基于用户打车偏好的信息推送及装置
Franczuk et al. Direct use of point clouds in real-time interaction with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 pandemic and post-pandemic tourism on the case of Kłodzko Fortress
Bouloukakis et al. Virtual reality for smart city visualization and monitoring
CN103874983A (zh) 用于众包自动数据收集的自动代码产生
Liu et al. Facilitating fine-grained intra-urban dengue forecasting by integrating urban environments measured from street-view images
Caseldine et al. Pollen modelling, palaeoecology and archaeology: virtualisation and/or visualisation of the past?
Chaudhuri et al. Application of web-base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US2012032121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matic map creation
Bulbul et al. Populating virtual cities using social media
Lovett et al. GIS for en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
TW201931298A (zh) 視覺化公益活動的實現方法和裝置
Hudson-Smith Digital urban-the visual city
KR20160145720A (ko) 디바이스, 게임 및 그러한 디바이스와 게임을 위한 방법들
Ahmed et al. Places representation on social media–A study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irtual communities and the offline environment
JP2014182838A (ja) 地理的エリアの公開格付けを取得する情報システム
Ahmed et al. Places’ representation on social med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