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8425A - 一种自适应多速率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多速率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28425A
CN103828425A CN201380002967.7A CN201380002967A CN103828425A CN 103828425 A CN103828425 A CN 103828425A CN 201380002967 A CN201380002967 A CN 201380002967A CN 103828425 A CN103828425 A CN 103828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or
code rate
base station
terminal
commun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29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28425B (zh
Inventor
叶斌
蔡昌听
耿海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28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8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28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84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多速率AMR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和设备,实现了合并小区中各扇区的上行速率保持一致。方法包括:接收合并小区内的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根据该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终端在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根据终端在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确定一个编码速率作为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将确定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由于对终端在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编码速率进行了二次判决,确定出一个编码速率作为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并发送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从而使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上行速率保持一致,避免了同频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多速率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多速率(Adaptive MultipleRate,AMR)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中,小区合并是指将多个逻辑小区(通常指相邻的小区)进行频点合并,从而合并为一个逻辑小区,使得GSM使用的频点数量大大减少,而覆盖范围保持不变,从而提高了频谱效率。通过采用多小区合并的组网方式,同时也减少了终端小区重选和小区切换的次数,尤其能够提高高速移动环境下的连续性覆盖性能。
频点合并后,要求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下行发送的数据净荷保持一致,否则会引入非常严重的同频干扰。例如,图1A所示的合并小区示意图中,由于三个小区下行发送的数据一致,可以进行频点合并,从而合并为一个小区;又如,图1B所示的合并小区示意图中,由于三个小区下行发送的数据不一致,如果将该三个小区进行频点合并,则将引入同频干扰,因此,不建议进行频点合并。
AMR编码是一种编码技术,其主要是根据GSM空中接口的上/下行信号质量的变化情况,不断调整上/下行语音编码模式,从而达到语音质量和系统容量的最优平衡。根据编码采样率的不同,AMR编码可分为窄带AMR(NarrowBand AMR,NBAMR)和宽带AMR(Wide Band AMR,WBAMR),其中,NBAMR中的全速率AMR支持8种编码速率,半速率AMR支持6种编码速率。
在同一频点的合并小区(即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包含至少一个相同的频点)内,若终端使用AMR语音业务,则该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会分别根据终端的上行质量,进行速率判决,得到相应的编码速率,并通知给该终端。终端在合并小区内不同扇区的上行质量会受该终端与该合并小区内各扇区之间的距离、障碍物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存在差异,这种情况下,该合并小区内各扇区可能会确定出不同的编码速率,参见图2所示,如果各扇区下行发送不同的判决速率给终端,会引起同频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多速率AMR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和设备,实现了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上行速率保持一致,避免了同频干扰。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控制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合并小区内的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所述上报信息包含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状态参数;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确定一个编码速率作为所述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确定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则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上报的所述状态参数;以及,
对于所述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前一次为所述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状态参数为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则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对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上报的所述状态参数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的编码速率;以及,
对于所述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前一次为所述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在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之后,还用于: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更新本地保存的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启动预先配置的定时器,并在定时器超时时,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有上报信息,确定出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或者,
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启动预先配置的计数器,并在计数器的计数结果达到设定门限值时,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有上报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从确定出的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大的编码速率作为所述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确定下行存在向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数据帧时,将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携带在所述数据帧中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否则,通过预先设定的下行子帧,将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将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之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合并小区内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扇区确定的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的指示信息,从接收到的所有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确定出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最好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并对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包含的所述终端上报的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控制器对终端当前在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编码速率进行了二次判决,确定出一个编码速率作为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并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从而使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上行速率保持一致,均为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避免了同频干扰。
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基站控制器,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合并小区内的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所述上报信息包含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状态参数;
处理器,用于根据收发器接收的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以及根据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确定一个编码速率作为所述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
收发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确定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则处理器具体用于: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上报的所述状态参数;以及,
对于所述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前一次为所述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的各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则处理器具体用于: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对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上报的所述状态参数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的编码速率;以及,
对于所述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前一次为所述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在确定所述终端当前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之后,还用于: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更新本地保存的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具体用于:
在收发器接收到所述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启动预先配置的定时器,并在定时器超时时,根据收发器接收到的所有上报信息,确定出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或者,
在收发器接收到所述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启动预先配置的计数器,并在计数器的计数结果达到设定门限值时,根据收发器接收到的所有上报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具体用于:
从确定出的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大的编码速率作为所述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器具体用于:
在确定下行存在向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数据帧时,将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携带在所述数据帧中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否则,通过预先设定的下行子帧,将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收发器将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所述各扇区之后,还用于:接收所述合并小区内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该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扇区确定的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
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的指示信息,从收发器接收到的所有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确定出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最好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并对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包含的所述终端上报的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控制器对终端当前在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编码速率进行了二次判决,确定出一个编码速率作为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并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从而使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上行速率保持一致,均为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避免了同频干扰。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为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所述上报信息包含终端在所述任一扇区内的状态参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是所述基站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上报信息确定的;以及,
发送模块,用于与所述合并小区内除所述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任一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所述上报模块具体用于:
若当前为所述终端确定的编码速率与前一次为所述终端确定的编码速率不同,则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报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任一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所述上报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设定的上报周期内,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报信息;或,
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查询请求时,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报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向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同一数据帧,并从所述数据帧中获取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或者,
在预先设定的用于传输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上,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向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所述最终编码速率。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先配置的缓冲时间以及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确定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的发送时间,并按照确定的发送时间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其中,所述缓冲时间不小于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或者,
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时,启动预先配置的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其中,所述定时器设定的定时时间为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与自身的链路时延的差值。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之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生成对应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终端采用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生成的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扇区所属的基站确定的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基站,该基站为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包括:
收发器,用于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所述上报信息包含终端在所述任一扇区内的状态参数;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是所述基站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上报信息确定的;以及,与所述合并小区内除所述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任一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若当前为所述终端确定的编码速率与前一次为所述终端确定的编码速率不同,则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报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任一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收发器具体用于:
按照设定的上报周期内,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报信息;或,
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查询请求时,向该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报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器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向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同一数据帧,并从所述数据帧中获取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或者,
在预先设定的用于传输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上,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向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所述最终编码速率。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预先配置的缓冲时间以及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确定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的发送时间,并触发收发器按照处理器确定的发送时间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其中,所述缓冲时间不小于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或者,
在收发器接收到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时,启动预先配置的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时,触发收发器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其中,所述定时器设定的定时时间为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与自身的链路时延的差值。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收发器在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之后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
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生成对应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终端采用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生成的数据;以及触发收发器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扇区所属的基站确定的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多速率AMR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包括:
接收合并小区内的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所述上报信息包含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
根据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确定一个编码速率作为所述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以及
将所述确定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则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具体包括: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上报的所述状态参数;以及,
对于所述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前一次为所述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的各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则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具体包括: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对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上报的所述状态参数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的编码速率;以及,
对于所述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为所述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之后,还包括: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更新本地保存的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具体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启动预先配置的定时器,并在定时器超时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上报信息,确定出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或者,
在接收到所述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启动预先配置的计数器,并在计数器的计数结果达到设定门限值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上报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终端在所述各扇区为所述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确定一个编码速率作为所述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具体包括:
从确定出的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大的编码速率作为所述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具体包括:
在确定下行存在向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数据帧时,将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携带在所述数据帧中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否则,通过预先设定的下行子帧,将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合并小区内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扇区确定的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的指示信息,从接收到的所有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确定出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最好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并对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包含的所述终端上报的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对终端当前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编码速率进行了二次判决,确定出一个编码速率作为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并发送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从而使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上行速率保持一致,均为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避免了同频干扰。
第六方面,提供了另一种自适应多速率AMR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包括:
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所述上报信息包含终端在所述任一扇区内的状态参数;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是所述基站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上报信息确定的;以及,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与所述合并小区内除所述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任一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具体包括:
若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当前为所述终端确定的编码速率与前一次为所述终端确定的编码速率不同,则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报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任一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按照设定的上报周期内,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报信息;或者,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查询请求时,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报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具体包括: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向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同一数据帧,并从所述数据帧中获取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或者,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在预先设定的用于传输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上,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向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所述最终编码速率。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与所述合并小区内除所述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具体包括: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根据预先配置的缓冲时间以及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确定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的发送时间,并按照确定的发送时间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其中,所述缓冲时间不小于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或者,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时,启动预先配置的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其中,所述定时器设定的定时时间为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与自身的链路时延的差值。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与合并小区内除所述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生成对应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终端采用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生成的数据;以及,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该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确定的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在同一时刻,向终端下发的编码速率均为基站控制器经过二次判决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从而使得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上行编码速率相同,避免了同频干扰。
附图说明
图1A为背景技术中第一种合并小区示意图;
图1B为背景技术中第二种合并小区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为终端判决出的编码速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AMR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发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帧质量合并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AMR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MR的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中各扇区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交互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在同一频点的合并小区内,各扇区可能会确定得到不同的编码速率,如果各扇区下行发送不同的确定速率给终端,会引起同频干扰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多速率AMR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和设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MR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接收合并小区内的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该上报信息包含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状态参数。
具体的,该状态参数可以为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还可以为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
在实施中,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为终端确定编码速率的具体过程参见3GPP45009协议。
其中,上行测量结果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参数信息中至少一种:该扇区测量出的载干比、信噪比、及误码率等。
S32、根据该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
S33、根据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确定一个编码速率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
S34、将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该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合并小区内的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根据该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编码速率,并根据该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中,确定一个编码速率作为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以及,将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由于对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编码速率进行了二次判决,确定出一个编码速率作为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并发送给该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从而使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上行速率保持一致,均为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避免了同频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基站控制器,该基站控制器可以控制至少一个基站,进而可以控制该至少一个基站的小区,其中,基站的小区是指该基站管理和控制的小区(或称为与该基站相关的小区)。当然,执行主体也可以为其他网络侧设备,只要该网络侧设备能够实现上述步骤S31~步骤S34即可。
在实施中,步骤S32中,根据上报信息中包含的状态参数不同,确定终端在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具体包括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1、若状态参数为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则确定终端在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具体为:
对于该至少一个扇区,确定该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上报的状态参数;以及,
对于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终端在该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该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前一次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
具体的,对于合并小区内发送了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该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接收到的该扇区上报的状态参数(即接收到的该扇区上报的编码速率);以及,对于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该扇区前一次上报的编码速率。
方式2、若状态参数为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则确定终端在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具体为:
对于上述至少一个扇区,确定该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对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上报的状态参数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的编码速率;以及,
对于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该终端在该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该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前一次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
具体的,对于合并小区内发送了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该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对接收到的该扇区上报的状态参数(即接收到的该扇区上报的上行测量结果)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的编码速率;以及,对于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该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该扇区前一次为终端对应的编码速率(即对该扇区前一次上报的上行测量结果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的编码速率)。
其中,对扇区上报的上行测量结果进行滤波得到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具体过程参见3GPP15009协议。
基于上述两种方式,步骤S32中,确定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后,还包括:
根据确定出的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更新本地保存的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
具体的,对于发送了上报信息的扇区来说,将根据该上报信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替换掉自身保存的该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对于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来说,保持自身保存的该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步骤S32中,根据该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在接收到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启动预先配置的定时器,并在定时器超时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上报信息,确定出该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
具体的,对于在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了其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根据该扇区的上报信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以及,对于在定时器超时之前未接收到其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该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
方式二、在接收到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启动预先配置的计数器,并在计数器的计数结果达到设定门限值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上报信息,确定出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
具体的,对于在计数器的计数结果达到预设的数目之前接收到了其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根据该扇区的上报信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以及,对于在计数器的计数结果达到预设的数目之前未接收到其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该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
以上仅说明了步骤S32中根据该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的优选实现方式,可以采用任一优选实现方式确定终端在该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的编码速率;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采用上述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在接收到该合并小区中的一个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即根据该上报信息确定出终端在该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的编码速率,等等。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步骤S33中,优选的,根据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确定一个编码速率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具体包括:
从确定出的该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大的编码速率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
该优选方式中,由于从确定出的该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大的编码速率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从而使该合并小区的上行编码速率得到最大增益。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确定最终编码速率的方式并不限于上述优选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从确定出的该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次大的编码速率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又如,将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的平均值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等等。
步骤S34中,为了保证该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的空口可以在同一时刻接收到该最终编码速率,优选的,在同一子帧上,将步骤S33中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
当然,步骤S34中,也可以在不同时刻,将步骤S33中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本发明实施例不对发送时刻进行限定,只要保证将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即可。
基于上述优选的方式,步骤S34中,在同一子帧上,将步骤S33中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具体为:
在确定下行存在需要向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数据帧时,将最终编码速率携带在该数据帧中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否则,通过预先设定的下行子帧,将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
若通过数据帧将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由于带内帧数据已经完成了下行同步,因此,各扇区的空口可以在同一时刻接收到最终编码速率,不会因为各扇区的Abis接口链路传输时延的差异而导致同一时刻各扇区下发的编码速率不一致。其中,Abis接口定义为基站子系统的两个功能实体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之间的通信接口。
若通过预先设定的下行子帧,将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从而保证各扇区的空口可以在同一时刻接收到最终编码速率;预先设定的下行子帧可以是双方约定的用于传输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也可以是协议中规定的用于传输该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优选的,该用于传输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为当前子帧的下一个下行子帧。
需要说明的是,当下行开启不连续发送(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DTX)状态时,为了尽快向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下发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需要在DTX状态下,插入用于传输该最终编码速率(也称为二次判决速率)的下行子帧,即自定义某一个下行子帧用于传输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并通过该下行子帧向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同一子帧上将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也称为二次判决速率)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参见图4所示,包括:
基站控制器得到二次判决速率后,判断下行是否有帧发出,具体包括: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基站控制器将二次判决速率插入该帧并发送;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基站控制器将二次判决速率插入自定义帧(自定义的用于传输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并发送。
从图4所示的流程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基站控制器在同一子帧上,将确定出的二次判决速率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使得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空口可以在同一时刻(即图中的空口时刻k1)接收到该二次判决速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步骤S34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合并小区内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该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该扇区确定的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以及
根据该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的指示信息,从接收到的所有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确定出该终端的上行信道质量最好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并对该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包含的终端上报的数据进行解码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根据确定出的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确定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最终编码速率(如选择其中最大的编码速率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因此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始终按照相同的允许速率接入,使得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上行信道的质量可能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在各扇区向基站控制器发送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确定的该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以使基站控制器对接收到的上行信道的质量信息进行合并,挑选出质量最好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所包含的终端上报的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具体可参见图5所示的上行帧质量合并示意图,图中扇区1的上行帧质量好,扇区2的上行帧质量差,扇区3的上行帧质量太差以致译码失败,基站控制器从上述三个扇区中挑选出上行帧质量最好的上行帧,即扇区1的上行帧,并对扇区1的上行帧进行解码。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AMR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61、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该上报信息包含终端在该任一扇区内的状态参数;
具体的,该状态参数为终端在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或者,该状态参数为终端在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
S62、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接收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该最终编码速率是基站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上报信息确定的。
优选的,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接收基站控制器在同一子帧上向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由于该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有可能不同,而导致各扇区接收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的时刻有可能不同。
S63、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与合并小区内除该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该最终编码速率。
本步骤中,由于该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接收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的时刻有可能不同,为了尽量保证终端在同一时刻接收到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下发的编码速率,各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该最终编码速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接收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以及与合并小区内除该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该最终编码速率。由于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在同一时刻,向终端下发的编码速率均为基站控制器经过二次判决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从而使得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上行编码速率相同,避免了同频干扰。
在实施中,若状态参数为终端在该任一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步骤S61中,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具体包括:
若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当前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与前一次为该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不同时,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
该方式下,由于仅在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发生变化时才向基站控制器上报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从而节省了资源;
当然除了上述优选的实现方式,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周期上报等,本发明不对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的方式进行限定。
在实施中,若状态参数为终端在该任一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步骤S61中,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具体包括:
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按照设定的上报周期内,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或者,
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在接收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查询请求时,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
当然除了上述优选的实现方式,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本发明不对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的方式进行限定。
在实施中,步骤S62中,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接收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具体包括:
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接收基站控制器向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同一数据帧,并从该数据帧中获取到最终编码速率,具体参见上述方式A,此处不再赘述;
或者,
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在预先设定的用于传输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上,接收基站控制器向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具体参见上述方式B,此处不再赘述。
在实施中,步骤S63中,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与该合并小区内除该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根据预先配置的缓冲时间以及基站控制器发送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确定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的发送时间,并按照确定的发送时间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其中,预先配置的缓冲时间不小于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
优选的,该预先配置的缓冲时间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
该方法下,预先配置的缓冲时间可以是基站控制器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配置的,也可以由其他能够获取到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网络侧设备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配置。
具体的,基站控制器实时接收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上报的链路时延,并从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上报的链路时延中确定出最大的链路时延,根据该最大的链路时延,确定缓冲时间,并通知给各扇区。
方法二、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在接收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时,启动预先配置的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时,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其中,该定时器设定的定时时间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与自身的链路时延的差值。
具体的,基站控制器实时接收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上报的链路时延,并从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上报的链路时延中确定出链路时延的最大值,并将该最大的链路时延通知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进一步,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根据自身的链路时延以及接收到的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确定出该最大值与自身的链路时延的差值;
或者,
基站控制器实时接收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上报的链路时延,并将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上报的链路时延通知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进一步,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根据自身的链路时延以及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确定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与自身的链路时延的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可以采用上述任一方法与该合并小区内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也不限于上述优选方法,只要保证扇区所属的基站与该合并小区内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的方法都适用于本发明。
基于上述实施例,步骤S63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并根据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生成对应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该上行数据为终端采用最终编码速率生成的数据;以及,
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行用户面帧报文,该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确定的该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从本发明实施例的AMR的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中各扇区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交互进行说明。
具体地,AMR的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中各扇区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交互参见图7所示,包括:
1、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按照系统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初始配置的相同的上行速率分别下发给终端,即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向终端下发预先配置且相同的初始速率;
2、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向基站控制器上报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上行测量结果或上报自身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即判决速率)。
其中,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可以按照设定的周期向基站控制器上报上行测量结果,或者,
若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当前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与前一次为该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不相同,则向基站控制器上报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
优选的,为了减少Abis接口流量,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可以在确定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与前一次为该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不相同时,向基站控制器上报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
3、基站控制器收到任一扇区的上报后,更新自身保存的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编码速率并启动定时,在定时达到设定门限值后,基站控制器开始对自身保存的所有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进行二次判决,即按Max(终端在扇区1的编码速率,终端在扇区2的编码速率,…,终端在扇区n的编码速率)得到二次判决速率(即最终编码速率)。
本步骤中,对于本次没有上报值的扇区,基站控制器中保存的该扇区的上报值为其前一次的上报值。
本步骤中,如果扇区的上报值为上行测量结果,则基站控制器还需要将该测量结果进行滤波得到该扇区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详见3GPP45009协议的3.3.1章节)。
4、基站控制器在得到二次判决速率后,通过数据帧将该二次判决速率通知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由于带内帧数据已经完成下行同步,所以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空口可以在同一时刻收到上述二次判决速率,而不会因为Abis链路传输时延差导致同一时刻下发的编码速率不一致。
本步骤中,若基站控制器的下行开启了DTX状态,为了尽快下发二次判决速率,基站控制器需要在DTX状态下插入自定义帧,并通过自定义帧将二次判决速率通知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
5、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空口在同一时刻接收到基站控制器下发的二次判决速率。
6、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分别在编码模式请求(Code Mode Request,CMR)时刻将接收到的二次判决速率下发给终端,从而完成本次合并小区上行编码速率的调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控制器,参见图8所示,该基站控制器包括:
接收模块81,用于接收合并小区内的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该上报信息包含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状态参数;
具体的,该状态参数为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或者该状态参数为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的各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
终端在任一扇区内上行测量结果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参数信息中至少一种:该扇区测量出的载干比、信噪比、及误码率等。
第一处理模块8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81接收的该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
第二处理模块83,用于根据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确定一个编码速率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
发送模块84,用于将第二处理模块83所确定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控制器对终端在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的编码速率进行了二次判决,确定出一个编码速率作为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并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从而使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上行速率保持一致,均为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避免了同频干扰。
在实施中,根据上报信息中包含的状态参数不同,第一处理模块82确定终端在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编码速率,具体包括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一、若状态参数为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则第一处理模块82具体用于:
对于该至少一个扇区,确定该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该至少一个扇区中的各扇区上报的状态参数;以及,
对于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终端在该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该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前一次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
具体的,对于合并小区内发送了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该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接收到的该扇区上报的状态参数(即接收到的该扇区上报的编码速率);以及,对于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该扇区前一次上报的编码速率。
二、若状态参数为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的各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则第一处理模块82具体用于:
对于该至少一个扇区,确定该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的编码速率为对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上报的状态参数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的编码速率;以及,
对于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该终端在该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该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前一次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
具体的,对于合并小区内发送了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该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对接收到的该扇区上报的状态参数(即接收到的该扇区上报的上行测量结果)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的编码速率;以及,对于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该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该扇区前一次为终端对应的编码速率(即对该扇区前一次上报的上行测量结果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的编码速率)。
其中,对扇区上报的上行测量结果进行滤波,得到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具体过程参见3GPP15009协议。
基于上述两种方式,第一处理模块82在确定终端在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之后,还用于:
根据确定出的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更新本地保存的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
具体的,对于发送了上报信息的扇区来说,第一处理模块82将根据该上报信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替换掉自身保存的该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对于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来说,第一处理模块82保持本基站控制器保存的该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第一处理模块82根据该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一、在接收到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启动预先配置的定时器,并在定时器超时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上报信息,确定出该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
具体的,对于在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了其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根据该扇区的上报信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以及,对于在定时器超时之前未接收到其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该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
二、在接收到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启动预先配置的计数器,并在计数器的计数结果达到设定门限值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上报信息,确定出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
具体的,对于在计数器的计数结果达到预设的数目之前接收到了其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根据该扇区的上报信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以及,对于在计数器的计数结果达到预设的数目之前未接收到其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该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
以上仅说明了第一处理模块82根据该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的优选实现方式,第一处理模块82可以采用任一优选实现方式确定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采用上述方式,第一处理模块82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在接收到该合并小区中的一个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即根据该上报信息确定出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等等。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优选的,第二处理模块83具体用于:
从确定出的该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大的编码速率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
该优选方式中,由于第二处理模块83从确定出的该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大的编码速率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从而使该合并小区的上行编码速率得到最大增益。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处理模块83根据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确定最终编码速率的方式并不限于上述优选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从确定出的该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次大的编码速率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又如,将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的平均值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等等。
为了保证该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的空口可以在同一时刻接收到该最终编码速率,优选的,发送模块84具体用于:在同一子帧上,将第二处理模块83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该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
当然,发送模块84也可以在不同时刻,将第二处理模块83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本发明实施例不对发送模块84向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最终编码速率的发送时刻进行限定,只要保证将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即可。
基于上述优选的方式,发送模块84在同一子帧上,将第二处理模块83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具体包括:
在确定下行存在需要向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数据帧时,将最终编码速率携带在该数据帧中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否则,通过预先设定的下行子帧,将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
若发送模块84通过数据帧将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由于带内帧数据已经完成了下行同步,因此,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空口可以在同一时刻接收到最终编码速率,不会因为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Abis接口链路传输时延的差异而导致同一时刻各扇区下发的编码速率不一致。其中,Abis接口定义为基站子系统的两个功能实体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之间的通信接口。
若发送模块84通过预先设定的下行子帧,将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从而保证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空口可以在同一时刻接收到最终编码速率;预先设定的下行子帧可以是双方约定的用于传输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也可以是协议中规定的用于传输该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优选的,该用于传输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为当前子帧的下一个下行子帧。
需要说明的是,当下行开启不连续发送(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DTX)状态时,为了尽快向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下发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需要在DTX状态下,插入用于传输该最终编码速率(也称为二次判决速率)的下行子帧,即自定义某一个下行子帧用于传输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并通过该下行子帧向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发送模块84将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之后,接收模块81还用于:
接收合并小区内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该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该扇区确定的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以及根据该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的指示信息,从接收到的所有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确定出该终端的上行信道质量最好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并对该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包含的终端上报的数据进行解码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控制器根据确定出的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确定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最终编码速率(如选择其中最大的编码速率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因此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始终按照相同的允许速率接入,使得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上行信道的质量可能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在各扇区向基站控制器发送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确定的该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以使基站控制器对接收到的上行信道的质量信息进行合并,挑选出质量最好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所包含的终端上报的上行数据进行解码。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为合并小区的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参见图9所示,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包括:
上报模块91,用于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该上报信息包含终端在该任一扇区内的状态参数;具体的,该状态参数为终端在该任一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或者,该状态参数为终端在该任一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
接收模块92,用于接收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该最终编码速率是基站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上报信息确定的;
优选的,接收模块92接收基站控制器在同一子帧上向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由于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有可能不同,而导致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基站的接收模块92接收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的时刻有可能不同。
发送模块93,用于与合并小区内除该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接收模块92接收到的最终编码速率。
由于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接收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的时刻有可能不同,为了尽量保证终端在同一时刻接收到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下发的编码速率,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的发送模块93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该最终编码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合并小区的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接收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以及与合并小区内除该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该最终编码速率。由于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下发的编码速率均为基站控制器经过二次判决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从而使得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上行编码速率相同,避免了同频干扰。
在实施中,若状态参数为终端在该任一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上报模块91具体用于:
若当前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与前一次为该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不同时,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
该方式下,由于仅在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发生变化时才向基站控制器上报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从而节省了资源;
当然除了上述优选的实现方式,上报模块91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周期上报等,本发明不对上报模块91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的方式进行限定。
在实施中,若状态参数为终端在该任一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上报模块91具体用于:
按照设定的上报周期内,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或,
在接收模块92接收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查询请求时,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
当然除了上述优选的实现方式,上报模块91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本发明不对上报模块91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的方式进行限定。
在实施中,接收模块92具体用于:
接收基站控制器向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发送的同一数据帧,并从该数据帧中获取到最终编码速率,具体参见上述方式A,此处不再赘述;
或者,
在预先设定的用于传输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上,接收基站控制器向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具体参见上述方式B,此处不再赘述。
在实施中,发送模块93与该合并小区内除该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方法:
一、根据预先配置的缓冲时间以及基站控制器发送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确定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的发送时间,并按照确定的发送时间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其中,预先配置的缓冲时间不小于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
优选的,该预先配置的缓冲时间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
该方法下,预先配置的缓冲时间可以是基站控制器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配置的,也可以由其他能够获取到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网络侧设备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配置。
具体的,基站控制器实时接收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上报的链路时延,并从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上报的链路时延中确定出最大的链路时延,根据该最大的链路时延,确定缓冲时间,并通知给各扇区。
二、在接收模块92接收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时,启动预先配置的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时,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其中,该定时器设定的定时时间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与自身的链路时延的差值。
具体的,基站控制器实时接收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上报的链路时延,并从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上报的链路时延中确定出链路时延的最大值,并将该最大的链路时延通知给该合并小区各扇区;进一步,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根据自身的链路时延以及接收到的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确定出该最大值与自身的链路时延的差值;
或者,
基站控制器实时接收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上报的链路时延,并将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上报的链路时延通知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进一步,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根据自身的链路时延以及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确定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与自身的链路时延的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模块93可以采用上述任一方法与该合并小区内除该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也不限于上述优选方法,只要保证发送模块93与该合并小区内除该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的方法都适用于本发明。
基于上述实施例,发送模块93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之后,
接收模块92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并根据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生成对应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该上行数据为终端采用最终编码速率生成的数据;
发送模块93还用于: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接收模块92生成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该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确定的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
下面结合优选的硬件结构,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控制器的结构、处理方式进行说明。
参见图10所示,该基站控制器包括收发器101、以及与该收发器101连接的至少一个处理器102,其中:
收发器101,用于接收合并小区内的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该上报信息包含终端在至少一个扇区中每个扇区内的状态参数;
处理器102,用于根据该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以及根据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确定一个编码速率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
收发器101,还用于将处理器102所确定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控制器对终端在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进行了二次判决,确定出一个编码速率作为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并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从而使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上行速率保持一致,均为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避免了同频干扰。
在实施中,根据上报信息中包含的状态参数不同,处理器102确定终端在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的编码速率,具体包括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一、若状态参数为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则处理器102具体用于:
对于该至少一个扇区,确定该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上报的状态参数;以及,
对于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终端在该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该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前一次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
具体的,对于合并小区内发送了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该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接收到的该扇区上报的状态参数(即接收到的该扇区上报的编码速率);以及,对于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该扇区前一次上报的编码速率。
二、若状态参数为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的各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则处理器102具体用于:
对于该至少一个扇区,确定该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的编码速率为对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上报的状态参数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的编码速率;以及,
对于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该终端在该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该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前一次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
具体的,对于合并小区内发送了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该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对接收到的该扇区上报的状态参数(即接收到的该扇区上报的上行测量结果)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的编码速率;以及,对于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该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该扇区前一次为终端对应的编码速率(即对该扇区前一次上报的上行测量结果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的编码速率)。
其中,对扇区上报的上行测量结果进行滤波,得到终端在该扇区的编码速率,具体过程参见3GPP15009协议。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测量结果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参数信息中至少一种:该扇区测量出的载干比、信噪比、及误码率等。
基于上述两种方式,处理器102在确定终端在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之后,还用于:
根据确定出的终端在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更新本地保存的该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
具体的,对于发送了上报信息的扇区来说,处理器102将根据该上报信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替换掉自身保存的该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对于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来说,处理器102保持本基站控制器保存的该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处理器102根据该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一、在收发器101接收到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启动预先配置的定时器,并在定时器超时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上报信息,确定出该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
具体的,对于在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了其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根据该扇区的上报信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以及,对于在定时器超时之前未接收到其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该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
二、在收发器101接收到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启动预先配置的计数器,并在计数器的计数结果达到设定门限值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上报信息,确定出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
具体的,对于在计数器的计数结果达到预设的数目之前接收到了其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终端在该扇区的编码速率为根据该扇区的上报信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以及,对于在计数器的计数结果达到预设的数目之前未接收到其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终端在该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该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
以上仅说明了处理器102根据该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的优选实现方式,处理器102可以采用任一优选实现方式确定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采用上述方式,处理器102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在接收到该合并小区中的一个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即根据该上报信息确定出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等等。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优选的,处理器102根据终端在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确定一个编码速率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具体用于:
从确定出的该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大的编码速率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
该优选方式中,由于处理器102从确定出的该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大的编码速率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从而使该合并小区的上行编码速率得到最大增益。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处理器102根据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确定最终编码速率的方式并不限于上述优选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从确定出的该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次大的编码速率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又如,将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编码速率的平均值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等等。
为了保证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空口可以在同一时刻接收到该最终编码速率,优选的,收发器101具体用于:在同一子帧上,将处理器102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
当然,收发器101也可以在不同时刻,将处理器102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收发器101向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最终编码速率的发送时刻进行限定,只要保证将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即可。
基于上述优选的方式,收发器101在同一子帧上,将处理器102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具体包括:
在确定下行存在需要向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数据帧时,将最终编码速率携带在该数据帧中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否则,通过预先设定的下行子帧,将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
若收发器101通过数据帧将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由于带内帧数据已经完成了下行同步,因此,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空口可以在同一时刻接收到最终编码速率,不会因为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Abis接口链路传输时延的差异而导致同一时刻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下发的编码速率不一致。其中,Abis接口定义为基站子系统的两个功能实体BSC和BTS之间的通信接口。
若收发器101通过预先设定的下行子帧,将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从而保证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空口可以在同一时刻接收到最终编码速率;预先设定的下行子帧可以是双方约定的用于传输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也可以是协议中规定的用于传输该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优选的,该用于传输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为当前子帧的下一个下行子帧。
需要说明的是,当下行开启DTX状态时,为了尽快向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下发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需要在DTX状态下,插入用于传输该最终编码速率(也称为二次判决速率)的下行子帧,即自定义某一个下行子帧用于传输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并通过该下行子帧向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发送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收发器101将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之后,还用于:接收合并小区内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该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该扇区确定的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
处理器102还用于:根据该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的指示信息,从接收到的所有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确定出该终端的上行信道质量最好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并对该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包含的终端上报的数据进行解码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控制器根据确定出的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确定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最终编码速率(如选择其中最大的编码速率作为该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因此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始终按照相同的允许速率接入,使得终端在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上行信道的质量可能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在各扇区向基站控制器发送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确定的该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以使基站控制器对接收到的上行信道的质量信息进行合并,挑选出质量最好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所包含的终端上报的上行数据进行解码。
下面结合优选的硬件结构,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合并小区的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的结构、处理方式进行说明。
参见图11所示,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包括收发器111、以及与该收发器111连接的至少一个处理器112,其中:
收发器111,用于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该上报信息包含终端在该任一扇区内的状态参数;接收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该最终编码速率是基站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上报信息确定的;以及与合并小区内除该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接收到的最终编码速率。
优选的,收发器111接收基站控制器在同一子帧上向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由于该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有可能不同,而导致各扇区所属的基站的收发器111接收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的时刻有可能不同。
由于该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接收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的时刻有可能不同,为了尽量保证终端在同一时刻接收到各扇区下发的编码速率,该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的收发器111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该最终编码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合并小区的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接收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以及与合并小区内除该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该最终编码速率。由于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下发的编码速率均为基站控制器经过二次判决确定出的最终编码速率,从而使得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上行编码速率相同,避免了同频干扰。
在实施中,若状态参数为终端该任一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112具体用于:
若当前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与前一次为该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不同时,则触发收发器111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
该方式下,由于仅在处理器112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发生变化时才触发收发器111向基站控制器上报该扇区为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从而节省了资源;
当然除了上述优选的实现方式,收发器111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周期上报等,本发明不对收发器111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的方式进行限定。
在实施中,若状态参数为终端在该任一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收发器111具体用于:
按照设定的上报周期内,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或,
在接收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查询请求时,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
当然除了上述优选的实现方式,收发器111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本发明不对收发器111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的方式进行限定。
在实施中,收发器111具体用于:
接收基站控制器向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同一数据帧,并从该数据帧中获取到最终编码速率,具体参见上述方式A,此处不再赘述;
或者,
在预先设定的用于传输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上,接收基站控制器向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具体参见上述方式B,此处不再赘述。
在实施中,为了保证该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与该合并小区内除该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处理器112具体包括以下两种处理方法:
一、根据预先配置的缓冲时间以及基站控制器发送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确定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的发送时间,并触发收发器111按照处理器112确定的发送时间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其中,预先配置的缓冲时间不小于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
优选的,该预先配置的缓冲时间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
该方法下,预先配置的缓冲时间可以是基站控制器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配置的,也可以由其他能够获取到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网络侧设备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配置。
具体的,基站控制器实时接收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上报的链路时延,并从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上报的链路时延中确定出最大的链路时延,根据该最大的链路时延,确定缓冲时间,并通知给各扇区。
二、在收发器111接收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时,启动预先配置的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时,触发收发器111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其中,该定时器设定的定时时间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与自身的链路时延的差值。
具体的,基站控制器实时接收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上报的链路时延,并从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上报的链路时延中确定出链路时延的最大值,并将该最大的链路时延通知给各扇区;进一步,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根据自身的链路时延以及接收到的该合并小区内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确定出该最大值与自身的链路时延的差值;
或者,
基站控制器实时接收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上报的链路时延,并将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上报的链路时延通知给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进一步,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所属的基站根据自身的链路时延以及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确定出该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与自身的链路时延的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收发器111可以采用上述任一方法与该合并小区内除该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也不限于上述优选方法,只要保证收发器111与该合并小区内除该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的方法都适用于本发明。
基于上述实施例,收发器111向终端发送最终编码速率之后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
处理器112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生成对应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该上行数据为终端采用最终编码速率生成的数据;以及触发收发器111向基站控制器发送该上行用户面帧报文,该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本扇区所属的基站确定的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8)

1.一种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基站控制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合并小区内的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所述上报信息包含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状态参数;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确定一个编码速率作为所述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确定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上报的所述状态参数;以及,
对于所述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前一次为所述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对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上报的所述状态参数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的编码速率;以及,
对于所述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前一次为所述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在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之后,还用于: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更新本地保存的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启动预先配置的定时器,并在定时器超时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上报信息,确定出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或者,
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启动预先配置的计数器,并在计数器的计数结果达到设定门限值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上报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从确定出的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大的编码速率作为所述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确定下行存在向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数据帧时,将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携带在所述数据帧中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否则,通过预先设定的下行子帧,将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将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之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合并小区内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扇区确定的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的指示信息,从接收到的所有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确定出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最好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并对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包含的所述终端上报的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处理。
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为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所述上报信息包含终端在所述任一扇区内的状态参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是所述基站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上报信息确定的;以及,
发送模块,用于与所述合并小区内除所述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任一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所述上报模块具体用于:
若当前为所述终端确定的编码速率与前一次为所述终端确定的编码速率不同,则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报信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任一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所述上报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设定的上报周期内,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报信息;或,
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查询请求时,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报信息。
12.如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向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同一数据帧,并从所述数据帧中获取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或者,
在预先设定的用于传输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上,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向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所述最终编码速率。
13.如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先配置的缓冲时间以及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确定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的发送时间,并按照确定的发送时间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其中,所述缓冲时间不小于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或者,
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时,启动预先配置的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其中,所述定时器设定的定时时间为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与自身的链路时延的差值。
14.如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之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生成对应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终端采用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生成的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扇区所属的基站确定的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
15.一种自适应多速率AMR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合并小区内的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所述上报信息包含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
根据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确定一个编码速率作为所述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
将所述确定的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则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具体包括: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上报的所述状态参数;以及,
对于所述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前一次为所述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则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具体包括: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对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上报的所述状态参数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的编码速率;以及,
对于所述合并小区内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为本地保存的所述未发送上报信息的扇区中各扇区为所述终端确定出的编码速率。
18.如权利要求15~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之后,还包括: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终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更新本地保存的所述至少一个扇区中各扇区对应的编码速率。
19.如权利要求15~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报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具体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启动预先配置的定时器,并在定时器超时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上报信息,确定出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或者,
在接收到所述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的上报信息后,启动预先配置的计数器,并在计数器的计数结果达到设定门限值时,根据接收到的所有上报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
20.如权利要求15~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确定一个编码速率作为所述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具体包括:
从确定出的所述终端在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内的编码速率中,选择最大的编码速率作为所述终端的最终编码速率。
21.如权利要求15~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具体包括:
在确定下行存在向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数据帧时,将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携带在所述数据帧中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否则,通过预先设定的下行子帧,将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
22.如权利要求15~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发送给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合并小区内至少一个扇区发送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扇区确定的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的指示信息,从接收到的所有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确定出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最好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并对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包含的所述终端上报的上行数据进行解码处理。
23.一种自适应多速率AMR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合并小区内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所述上报信息包含终端在所述任一扇区内的状态参数;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是所述基站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上报信息确定的;以及,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与所述合并小区内除所述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任一扇区内的编码速率,则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具体包括:
若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当前为所述终端确定的编码速率与前一次为所述终端确定的编码速率不同,则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报信息。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终端在所述任一扇区内的上行测量结果,则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向基站控制器发送上报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按照设定的上报周期内,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报信息;或者,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查询请求时,向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报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3~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最终编码速率,具体包括: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向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同一数据帧,并从所述数据帧中获取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或者,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在预先设定的用于传输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上,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向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发送的所述最终编码速率。
27.如权利要求23~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与所述合并小区内除所述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具体包括: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根据预先配置的缓冲时间以及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的下行子帧,确定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的发送时间,并按照确定的发送时间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其中,所述缓冲时间不小于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或者,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所述最终编码速率时,启动预先配置的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其中,所述定时器设定的定时时间为所述合并小区的各扇区的链路时延的最大值与自身的链路时延的差值。
28.如权利要求23~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与所述合并小区内除所述任一扇区之外的其他扇区所属的基站在同一时刻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最终编码速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并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生成对应的上行用户面帧报文,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终端采用所述最终编码速率生成的数据;以及,
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所述上行用户面帧报文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任一扇区所属的基站确定的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状况的指示信息。
CN201380002967.7A 2013-11-18 2013-11-18 一种自适应多速率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38284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7318 WO2015070455A1 (zh) 2013-11-18 2013-11-18 一种自适应多速率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8425A true CN103828425A (zh) 2014-05-28
CN103828425B CN103828425B (zh) 2017-08-18

Family

ID=50761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2967.7A Active CN103828425B (zh) 2013-11-18 2013-11-18 一种自适应多速率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28425B (zh)
WO (1) WO201507045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5943A (zh) * 2016-05-13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调整编码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05658A (zh) * 2018-05-16 2019-11-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速率调整方法、终端以及VoLTE系统
CN112291031A (zh) * 2019-07-24 2021-01-29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同调度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4559A (zh) * 2002-12-31 2004-07-21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第二 语音自适应多速率的速率调整方法
CN101106420A (zh) * 2006-07-11 2008-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小区多播业务下行合并的方法
CN101400111A (zh) * 2007-09-26 2009-04-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通信方法、系统及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
WO2009067842A1 (fr) * 2007-11-27 2009-06-04 Zte Corporation Système de transmission sens descendant et procédé d'emprunt de ressources spectrales et de ressources de canal à partir de cellules adjacentes
CN103297978A (zh) * 2012-02-29 2013-09-1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配置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3775C (zh) * 2006-12-21 2010-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组播系统信道的配置方法及节目流的广播方法
JP5204240B2 (ja) * 2007-11-27 2013-06-05 中▲興▼通▲訊▼股▲フン▼有限公司 隣接セルのスペクトラムリソースとチャネルリソースを借用する下りリンク伝送システム、方法及び端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4559A (zh) * 2002-12-31 2004-07-21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第二 语音自适应多速率的速率调整方法
CN101106420A (zh) * 2006-07-11 2008-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小区多播业务下行合并的方法
CN101400111A (zh) * 2007-09-26 2009-04-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通信方法、系统及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
WO2009067842A1 (fr) * 2007-11-27 2009-06-04 Zte Corporation Système de transmission sens descendant et procédé d'emprunt de ressources spectrales et de ressources de canal à partir de cellules adjacentes
CN103297978A (zh) * 2012-02-29 2013-09-1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配置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3GPP TS 45.009 V12.0.0,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Link adaptation(Release 12)", 《3GPP TS 45.009 V12.0.0,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LINK ADAPTATION(RELEASE 12)》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5943A (zh) * 2016-05-13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调整编码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05658A (zh) * 2018-05-16 2019-11-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速率调整方法、终端以及VoLTE系统
CN112291031A (zh) * 2019-07-24 2021-01-29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同调度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70455A1 (zh) 2015-05-21
CN103828425B (zh) 2017-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4042B2 (en) Frequency selection metho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es
CN103313301A (zh) 用于实现报告测量以及报告测量结果的方法和装置
KR10229616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 파라미터를 최적화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9548167B (zh) 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3269499B (zh) 一种检测干扰的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03096456B (zh) 同步链路的建立方法及控制器
CN103428720A (zh) 确定不必要切换的方法和基站
CN103828425A (zh) 一种自适应多速率的编码速率调整方法和设备
CN103139792A (zh) 基于dmr接收机提高基站上行信号覆盖的方法及系统
CN102791033B (zh) 一种自适应资源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US20220217595A1 (en) Dynamically changing the primary cell (pcell) for fifth generation (5g) carrier aggregation
JP5346122B2 (ja) 隣接セルの干渉を除去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TW202133653A (zh) 用於封包延遲額度受限方案的模式二資源(重新)選擇的通訊設備及通訊方法
CN111769900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1385829B (zh) 一种远端干扰的规避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802160B (zh) 宏微小区之间的频宽调整方法及基站
CN103907375A (zh) 基于上行检测的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CN102036358B (zh) 一种传输和接收命令字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5657753A (zh) 一种系统间重定向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69254B (zh) 一种检测上行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KR102027853B1 (ko) 무선 자원 조절 장치 및 방법
EP2782390B1 (en) Cell handover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TWI736667B (zh) 用於切換的方法和裝置
CN104170503A (zh) 小区切换命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3906161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