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5457A - 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25457A CN103825457A CN201410062621.2A CN201410062621A CN103825457A CN 103825457 A CN103825457 A CN 103825457A CN 201410062621 A CN201410062621 A CN 201410062621A CN 103825457 A CN103825457 A CN 1038254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uctance
- source
- circuit
- voltage
- electric capac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包括电压源,由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二极管构成的准Z源阻抗网络,MOS管,第三电感,输出电容和负载。本发明所述的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以电压源,准Z源阻抗网络和MOS管依次串联构成升压电路;以第三电感,输出电容和负载构成输出电路。整个电路结构简单,只有一个MOS管,输入输出共地,具有较高的输出电压增益,且准Z源阻抗网络电容电压应力低,电路不存在启动冲击问题,MOS管开通瞬间,输出电容不会对MOS管造成瞬时电流冲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
背景技术
在燃料电池发电、光伏发电中,由于单个太阳能电池或者单个燃料电池提供的直流电压较低,无法满足现有用电设备的用电需求,也不能满足并网电压的需求,往往需要将多个电池串联起来达到所需的电压。这种方法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还需解决串联均压问题。为此,需要能够把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近几年提出的准Z源DC-DC变换器是一种高增益DC-DC变换器,但该电路输入与输出不共地,因而不利于控制电路设计,且具有较高的准Z源阻抗网络电容电压应力,电路启动时也存在比较大启动冲击电流和电压,限制了该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
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包括电压源、准Z源阻抗网络、MOS管、第三电感、输出电容和负载。所述准Z源阻抗网络由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二极管构成;所述电压源、准Z源阻抗网络和MOS管依次串联构成升压电路;第三电感、输出电容和负载构成输出电路。
进一步地,上述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的具体连接方式为:所述电压源的正极分别与第一电感的一端和第一电容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一电容的正极和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的漏极分别与第二电容的正极、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和第三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输出电容的正极和负载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源的负极分别与输出电容的负极、负载的另一端和MOS管的源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电压增益较高,输入输出共地,准Z源阻抗网络的电容电压应力低,对启动冲击电流和电压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且MOS管开通瞬间,输出电容不会对MOS管造成瞬时电流冲击。本发明电路适用于输入电压变化宽的场合,如燃料电池发电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
图2a、图2b分别是图1所示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在其MOS管S导通和关断时从电压关系角度得到的等效电路图,图中实线表示变换器中有电流流过的部分,虚线表示变换器中无电流流过的部分。
图3a为本发明电路的增益曲线与基本升压电路的增益曲线的比较图,图中实线表示本发明电路的增益曲线,虚线表示基本升压电路 的增益曲线;
图3b为图3a中本发明电路的增益曲线与基本升压电路的增益曲线在占空比d小于0.4内的比较图。
图4为本发明电路的工作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描述。
参考图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其包括电压源Vi,由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二极管D构成的准Z源阻抗网络(如图1中虚线框所示),MOS管S,第三电感L3,输出电容Co和负载RL。本发明所述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所述电压源Vi,准Z源阻抗网络和MOS管S依次串联构成升压电路;所述第三电感L3,输出电容Co和负载RL构成输出电路。MOS管S导通时,所述电压源Vi与第一电容C1串联对第二电感L2充电储能;电压源Vi与第二电容C2串联对第一电感L1充电储能;同时,电压源Vi与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感L3一起给输出电容Co和负载RL供电;MOS管S关断时,所述电压源Vi与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一起对第三电感L3、输出电容Co和负载RL供电。整个电路结构简单,只有一个MOS管,输入与输出共地,具有较高的输出电压增益,准Z源阻抗网络中的电容电压应力低,电路不存在启动冲击问题,且MOS管开通瞬间,输出电容不会对MOS管造成瞬时电流冲击。
本发明电路的具体连接如下:所述电压源Vi的正极分别与第一 电感L1的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阴极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正极和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S的漏极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和第三电感L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输出电容Co的正极和负载RL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源Vi的负极分别与输出电容Co的负极、负载RL的另一端和MOS管S的源极连接。
图2a、图2b给出了本发明电路的工作过程图。图2a、图2b分别是MOS管S导通和关断时从电压关系角度得到的等效电路图。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阶段1,如图2a:MOS管S导通,此时二极管D处于关断状态。电路形成了三个回路,分别是:电压源Vi与第二电容C2一起对第一电感L1进行充电储能,形成回路;电压源Vi与第一电容C1一起对第二电感L2进行充电储能,形成回路;电压源Vi与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感L3一起对输出电容Co和负载RL供电,形成回路。
阶段2,如图2b:MOS管S关断,此时二极管D导通,电路形成了三个回路,分别是:电压源Vi与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一起对第三电感L3、输出电容Co和负载RL供电,形成回路;第一电感L1与第一电容C1并联,形成回路;第二电感L2与第二电容C2并联,形成回路。
综上情况,设MOS管S的占空比为d,开关周期为Ts。由于准Z源阻抗网络的对称性,即第一电感L1与第二电感L2的电感量相等, 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容C2的电容值相等。因此,有vL1=vL2=vL,VC1=VC2=VC。vL1、vL2、VC1和VC2分别是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电压,因此设定vL和VC分别为准Z源阻抗网络电感电压和电容电压,vL3为第三电感L3电压,VS为MOS管S漏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在一个开关周期Ts内,令输出电压为Vo。当变换器进入稳态工作后,得出以下的电压关系推导过程。
MOS管S导通期间,对应阶段1所述的工作情形,因此有如下公式:
vL1=vL=Vi+VC2=Vi+VC (1)
vL2=vL=Vi+VC1=Vi+VC (2)
vL3=-Vo (3)
MOS管S导通时间为dTs。
MOS管S关断期间,对应阶段2所述的工作情形,因此有如下公式:
vL1=vL=-VC1=-VC (4)
vL2=vL=-VC2=-VC (5)
VS=Vi+vL+VC=Vi+2VC (6)
vL3=VS-Vo=Vi+2VC-Vo (7)
MOS管S关断时间为(1-d)Ts。
由以上分析,根据准Z源阻抗网络的对称性和电感伏秒数守恒原理,联立式(1)、(2)、(4)和(5),可得:
(Vi+VC)dTs+(-VC)(1-d)Ts=0 (6)
因此,可得到准Z源阻抗网络的电容电压VC与电压源Vi的关系表达式为:
由式(3)和(7),并对第三电感L3应用电感伏秒数守恒原理,可得:
(-Vo)dTs+(Vi+2VC-Vo)(1-d)Ts=0 (8)
又由式(7),可得该发明电路的增益表达式为:
如图3a所示为本发明电路的增益曲线和基本升压电路的增益曲线的比较图;图3b为图3a中本发明电路增益曲线与基本升压电路的增益曲线在占空比d小于0.4内的比较图,图中实线表示本发明电路的增益曲线,虚线表示基本升压电路的增益曲线。由图可知,本发明电路在占空比d不超过0.5的情况下,增益G就可以达到很大,而且本发明电路在MOS管占空比不会超过0.5,因而,相比之下,本发明电路的增益是非常高的。
由式(7)和式(9)可得本发明电路准Z源阻抗网络的电容电压VC与电压源Vi和输出电压Vo的关系式为:
VC=Vo-Vi (10)
由式(10)可以看出,本发明电路准Z源阻抗网络的电容电压VC的最大值不超过输出电压Vo与电压源Vi的差值,因而使得本发明电路准Z源阻抗网络的电容电压应力变低。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电路工作时的主要波形图,图中Vg为MOS管的驱动,iL1、iL2和iL3分别 为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感L3的电流。
另外,由于本发明电路本身拓扑结构的特点,当其启动时,准Z源阻抗网络中的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对启动冲击电流有抑制作用,有利于变换器的软启动,减少了对器件的冲击损害;同理,由于第三电感L3的存在,所以当MOS管开通瞬间,输出电容不会对MOS管造成瞬时电流冲击。
综上所述,本发明电路不仅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输入输出共地,且准Z源阻抗网络电容电压应力低,不存在启动冲击回路,且MOS管开通瞬间,输出电容不会对MOS管造成瞬时电流冲击。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源(Vi)、准Z源阻抗网络、MOS管(S)、第三电感(L3)、输出电容(Co)和负载(RL);所述准Z源阻抗网络由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二极管(D)构成;所述电压源(Vi)、准Z源阻抗网络和MOS管(S)依次串联构成升压电路;所述第三电感(L3)、输出电容(Co)和负载(RL)构成输出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源(Vi)的正极分别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阴极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正极和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S)的漏极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和第三电感(L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输出电容(Co)的正极和负载(RL)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源(Vi)的负极分别与输出电容(Co)的负极、负载(RL)的另一端和MOS管(S)的源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MOS管(S)导通时,所述电压源(Vi)与第一电容(C1)一起对第二电感(L2)充电储能;电压源(Vi)与第二电容(C2)一起对第一电感(L1)充电储能;同时,电压源(Vi)与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感(L3)一起给输出电容(Co)和负载(RL)供电;当MOS管(S)关断时,所述二极管(D)导通,第一电感(L1)与第一电容(C1)并联,形成回路;第二电感(L2)与第二电容(C2)并联,形成回路;同时,电压源(Vi)与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一起给第三电感(L3)、输出电容(Co)和负载(RL)供电,形成回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62621.2A CN103825457A (zh) | 2014-02-24 | 2014-02-24 | 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62621.2A CN103825457A (zh) | 2014-02-24 | 2014-02-24 | 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25457A true CN103825457A (zh) | 2014-05-28 |
Family
ID=50760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62621.2A Pending CN103825457A (zh) | 2014-02-24 | 2014-02-24 | 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25457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16829A (zh) * | 2015-04-09 | 2015-06-17 | 山东科技大学 | 双向功率流电压型准阻抗源直流-直流变换器 |
CN104779790A (zh) * | 2015-03-12 | 2015-07-15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开关电感型准z源dc-dc变换器电路 |
CN105743370A (zh) * | 2016-03-29 | 2016-07-06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超导储能变流器及其调制方式 |
CN105978322A (zh) * | 2016-06-29 | 2016-09-28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开关电容型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 |
CN107070221A (zh) * | 2017-04-11 | 2017-08-18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输出容量可控的高增益直流电压变换器 |
CN107086775A (zh) * | 2017-06-19 | 2017-08-22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dc‑dc变换器及升压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82361A (zh) * | 2012-09-25 | 2013-01-16 | 山东达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用pwm消除z源ac/ac变换器中谐波的方法 |
CN203352432U (zh) * | 2013-07-04 | 2013-12-18 | 天津城建大学 | 电感型z源逆变器拓扑结构 |
CN203722474U (zh) * | 2014-02-24 | 2014-07-16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 |
-
2014
- 2014-02-24 CN CN201410062621.2A patent/CN10382545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82361A (zh) * | 2012-09-25 | 2013-01-16 | 山东达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用pwm消除z源ac/ac变换器中谐波的方法 |
CN203352432U (zh) * | 2013-07-04 | 2013-12-18 | 天津城建大学 | 电感型z源逆变器拓扑结构 |
CN203722474U (zh) * | 2014-02-24 | 2014-07-16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ANDERSON J,PENG F Z: "Four quasi-Z-source inverters", 《IEEE PESC 2008》, 31 December 2008 (2008-12-31) * |
王利民: "阻抗源直流变换器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15 August 2006 (2006-08-15)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9790A (zh) * | 2015-03-12 | 2015-07-15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开关电感型准z源dc-dc变换器电路 |
CN104716829A (zh) * | 2015-04-09 | 2015-06-17 | 山东科技大学 | 双向功率流电压型准阻抗源直流-直流变换器 |
CN105743370A (zh) * | 2016-03-29 | 2016-07-06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超导储能变流器及其调制方式 |
CN105743370B (zh) * | 2016-03-29 | 2019-05-03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超导储能变流器及其调制方式 |
CN105978322A (zh) * | 2016-06-29 | 2016-09-28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开关电容型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 |
CN107070221A (zh) * | 2017-04-11 | 2017-08-18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输出容量可控的高增益直流电压变换器 |
CN107086775A (zh) * | 2017-06-19 | 2017-08-22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dc‑dc变换器及升压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09633B (zh) | 一种电流连续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电路 | |
CN105958823B (zh) | 一种电流连续型高增益开关升压准z源变换器电路 | |
CN103633839A (zh) | 一种改进型z源升压dc-dc变换器 | |
CN204442176U (zh) | 一种开关电感型准z源dc-dc变换器电路 | |
CN104779790A (zh) | 一种开关电感型准z源dc-dc变换器电路 | |
CN103825457A (zh) | 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 | |
CN103490628B (zh) | 一种单相高增益升压变换器 | |
CN205847093U (zh) | 一种电流连续型高增益开关升压准z源变换器电路 | |
CN104702105A (zh) | 似有源开关电感网络升压变换器 | |
CN101860206A (zh) | 三电平降压型变换器 | |
CN105939108A (zh) | 一种开关电感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 |
CN203883673U (zh) | 一种改进型z源升压dc-dc变换器 | |
CN105939112A (zh) | 一种高增益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 |
CN105939107A (zh) | 一种混合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 |
CN203722474U (zh) | 一种准z源直流-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 | |
CN103066841B (zh) | 一种基于电荷泵电容的倍压型直流变换器 | |
CN103633840B (zh) | 一种单开关高增益升压dc/dc变换器 | |
CN103490619A (zh) | 高增益3-Z型Boost电路 | |
CN105490523A (zh) | 一种开关准z源型升压变换器 | |
CN110034681A (zh) | 一种交错并联zvzcs高升压dc/dc变换器 | |
CN207368879U (zh) | 一种低电压应力的高增益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 |
CN205847086U (zh) | 一种开关电容型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 | |
CN103490635B (zh) | 一种改进型h桥升降压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978322A (zh) | 一种开关电容型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 | |
CN109149933A (zh) | 一种带有耦合电感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