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13322A - 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13322A
CN103813322A CN201210438775.8A CN201210438775A CN103813322A CN 103813322 A CN103813322 A CN 103813322A CN 201210438775 A CN201210438775 A CN 201210438775A CN 103813322 A CN103813322 A CN 103813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mobile terminal
time point
ambient sound
wav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387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晓东
戴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DONG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DONG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DONG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DONG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387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133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13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133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作用于两台使用应用程序客户端的移动终端,通过撞击后,与附近的移动终端比对撞击时间点数据、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以及应用程序名称,来进行认证,最后发送应用程序中的用户识别编码到后台服务器S进行用户相互认证操作,本发明能够通过简单的方式,即仅仅通过用户相互撞击手机的简单动作执行用户之间的认证操作,其可靠性强,而且能够更快速,便捷地进行移动终端上应用程序间的加好友的认证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交互方式,尤其是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之间用户认证的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两台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的方式来对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之间加好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通讯工具,在其通讯领域之外,现今手机无线技术正飞速发展中。手机的职能从原先基本通讯交流信息工具逐步扩展成为人们最为方便、快捷的网络终端。无线互联网的各项应用正飞速赶超传统互联网。 
即时通讯作为互联网最热门的网络应用服务之一,在手机上也正快速发展。传统的即时通讯应用必须输入完整的用户账号才能进行加好友等认证操作,由于受限于手机界面较小,操作方式不方便,并且输入文字通常比较麻烦的特点,便捷性不够,用户体验较差。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如何更快速,便捷地进行移动终端上应用程序间的用户之间的认证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能够通过简单的方式,更快速,便捷地进行移动终端上应用程序间的用户之间的认证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作用于开启了相同应用程序客户端的两台移动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a.两台移动终端发生撞击,各自记录撞击时间点数据,同时所述 两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分别录制环境声音的波形数据; 
b.所述移动终端通过近场通讯查找附近的移动终端,并互发验证信息以及应用程序中的用户识别编码,所述验证信息包括撞击时间点数据、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和应用程序名称; 
c.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验证信息中的撞击时间点数据、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以及应用程序名称是否分别与自己的撞击时间点数据、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以及应用程序名称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d;若否,则结束; 
d.所述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根据双方的用户识别编码执行用户相互认证操作。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所述移动终端通过一加速度传感器的实时数据来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撞击。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撞击时间点数据为毫秒级。 
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近场通讯的方式为以下方式中的一种: 
-蓝牙; 
-红外;以及 
-wifi。 
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包括以下步骤: 
c1.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验证信息中的撞击时间点数据与自己的撞击时间点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c2;若否,则结束; 
c2.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验证信息中的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与自己的环境声音波形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c3;若否,则结束; 
c3.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验证信息中的应用程序名称与自己的应用程序名称的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d;若否,则结束。 
优选地,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预设撞击时间点误差阈值; 
所述步骤c1中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撞击时间点数据与自己的撞击时间点数据的差值是否小于所述撞击时间点误差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c2;若否,则结束。 
优选地,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预设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 
所述步骤c2中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与自己的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每个时间点的差值是否均小于所述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c3;若否,则结束。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两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分别录制从撞击时间点起,若干个时间点的环境声音的波形数据; 
所述步骤c2中,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与自己的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上述时间点的差值是否均小于所述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c3;若否,则结束。 
优选地,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在场所的背景音。 
优选地,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在场所的背景音和移动终端播放的一段随机声音片段。 
优选地,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预设若干段声音片段,用于供移动终端从其中随机择一播放。 
优选地,所述声音片段为高频段的超声波信息。 
优选地,所述声音片段的声音频段高于人耳接收频段的上限,或者所述声音片段的声音频段大于20KHz。 
优选地,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预设录制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时间长度小于1分钟。 
优选地,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预设录制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时间长度为以下长度中的一种: 
-1秒; 
-2秒; 
-5秒;以及 
-10秒。 
优选地,所述步骤d包括以下步骤: 
d1.至少一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客户端发送其收到的所述验 证信息中的用户识别编码到应用程序的后台服务器; 
d2.所述应用程序的后台服务器对两所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进行加好友操作。 
优选地,所述验证信息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设备识别号。 
优选地,所述应用程序客户端包括: 
-聊天工具客户端; 
-微博客户端; 
-社区网站客户端;以及 
-网络游戏客户端。 
优选地,所述应用程序账号包括: 
-聊天工具账号; 
-微博账号; 
-社区网站账号;以及 
-网络游戏账号。 
本发明的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能够通过简单的方式,即仅仅通过用户相互撞击手机的简单动作执行用户之间的认证操作,其可靠性强,而且能够更快速,便捷地进行移动终端上应用程序间的加好友的认证操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 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予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作用于开启了相同应用程序客户端的两台移动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a.两台移动终端发生撞击,各自记录撞击时间点数据,同时所述两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分别录制环境声音的波形数据; 
b.所述移动终端通过近场通讯查找附近的移动终端,并互发验证信息以及应用程序中的用户识别编码,所述验证信息包括撞击时间点数据、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和应用程序名称;以此确定三个验证信息和一个认证所需的识别编码; 
c.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验证信息中的撞击时间点数据与自己的撞击时间点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d;若否,则结束;由于可能搜索到附近有多个移动终端,以此步骤排除不相干的移动终端。 
d.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验证信息中的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与自己的环境声音波形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e;若否,则结束;由于可能搜索到附近有多个移动终端,以此步骤排除不相干的移动终端。 
e.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验证信息中的应用程序名称与自己的应用程序名称的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f;若否,则结束。由于可能搜索到附近有多个移动终端,以此步骤排除不相干的移动终端。 
f.所述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根据双方的用户识别编码执行用户相互认证操作。 
其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移动终端通过一加速度传感器的实时数据来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撞击。所述步骤a中撞击时间点数据为毫秒级。 
所述步骤b中近场通讯的方式为以下方式中的一种:蓝牙;红外; 及wifi。 
所述步骤c中包括以下步骤: 
实际使用中,步骤c、d、e均是验证步骤,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完全可以相互交换位置,只要三个步骤的验证均通过,就能执行认证操作。所以,即是互换步骤c、d、e的顺序,也不会影响本发明的实施,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两台所述移动终端更近一步地相互确认,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预设撞击时间点误差阈值;所述步骤c中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撞击时间点数据与自己的撞击时间点数据的差值是否小于所述撞击时间点误差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d;若否,则结束。以此两台所述移动终端进一步相互确认,将需要认证的移动终端从周围其他的移动终端中区分出来。 
同样地,区分的步骤还以可包括: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预设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所述步骤d中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与自己的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每个时间点的差值是否均小于所述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e;若否,则结束。从每个时间点进行判断,结果自然最精确,但是发送整段的声音波形数据的容量较大,发送时间较长,同时发生误差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所以,也可以这样:所述步骤a中,两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分别录制从撞击时间点起,若干个时间点的环境声音的波形数据; 
所述步骤d中,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与自己的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上述时间点的差值是否均小于所述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e;若否,则结束。 
这里可以是移动终端中预设的几个时间点,这样数据量就比较小,发送时间短,使得整个流程反应迅速。 
本发明中,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在场所的背景音。或者,也可以,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在场所的背景音和移动终端播放的一段随机声音片段。以此确定两台移动终 端在同一场所内。 
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预设若干段声音片段,用于供移动终端从其中随机择一播放。显然,如果其中一台移动终端主动播放一段声音片段,就会把这段声音片段的声音特征加入到验证环节中去,这样显然更有利于提高认证的准确度。 
如果两台移动终端分别主动播放各自的一段声音片段,就会把这两段声音的声音特征都加入到验证环节中去,更加有利于提高认证的准确度。在同一场合的两台手机,通常就会收录到三部分内容组成的声音波形数据:环境声音、自己播放的声音片段和对方手机播放的声音片段。这样再去对比,更容易证明双方在同一场所。 
所述声音片段为高频段的超声波信息,所述声音片段的声音频段高于人耳接收频段的上限,或者所述声音片段的声音频段大于20KHz。完全可以通过人耳无法听见的超声波来进一步增加确认的准确性。这种主动播放的声音片段不一定非要是人耳能听见的,只要移动终端能够识别就行,所以超声波信息也是选择之一,在一切需要相对安静的场合,比如餐厅和音乐厅,超声波信息不会影响到别人,就有很高的实用性。 
出于实用性的考虑,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预设录制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时间长度小于1分钟。显然,录制的过长会拉长整个验证的时间,降低这种认证方式的效率,一般将录制时间控制在10秒以内(比如1秒、2秒、5秒或10秒等),录制完成后就可以互发相关信息。 
最后的认证步骤d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d1.至少一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客户端发送其收到的所述验证信息中的用户识别编码到应用程序的后台服务器S; 
d2.所述应用程序的后台服务器S对两所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进行加好友操作。即使有一台手机应为数据传输或是其他原因的产生的误差无法正确执行操作,另一台手机也能单独完成大部分操作。 
而且,为了加强认证的准确度,所述验证信息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设备识别号。进一步排除不相干的移动终端,提高准确性。 
就常规应用来说,所述应用程序客户端包括: 
-聊天工具客户端; 
-微博客户端; 
-社区网站客户端;以及 
-网络游戏客户端。常规的应用程序客户端均在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内。 
同样地,所述应用程序账号包括: 
-聊天工具账号; 
-微博账号; 
-社区网站账号;以及 
-网络游戏账号。常规的应用程序账号均在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内。 
如图2所示,第一种情况如下:假设当用户A和用户B碰面时,他们分别有手机a和手机b,两位用户想要对手机上的QQ进行加好友操作的流程如下: 
首先,在手机中预设撞击时间点误差阈值为0.010秒,还有预设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为1dB;这里的dB(Decibel,分贝)是一个纯计数单位,这里是指表示音量大小的声音分贝数。 
(1)所述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撞击,当两台移动终端发生撞击,各自记录撞击时间点数据,同时所述两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分别录制环境声音的波形数据,情况如下: 
用户A的手机a记录的撞击时间点为3点47分52.007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其中几个采样点如下(1.010秒,32.1dB)、(1.011秒,32.5dB)、(1.012秒,33.0dB)、(1.013秒,32.6dB)以及(1.014秒,31.5dB)。 
用户B的手机b记录的撞击时间点为3点47分52.010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其中几个采样点如下(1.010秒,32.5dB)、(1.011秒,32.2dB)、(1.012秒,33.1dB)、(1.013秒,32.1dB)以及(1.014秒,31.3dB)。 
(2)用户A和用户B的手机分别通过无线网络搜索附近的手机,发现附近共有手机a,手机b,手机c以及手机d; 
手机a分别向手机b,手机c以及手机d发送验证信息以及应用程序中的用户账号(11111),该验证信息包括撞击时间点数据(3点47分52.007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和应用程序名称(QQ)。 
同时,手机b分别向手机a,手机c以及手机d发送验证信息以及应用程序中的用户账号(11112),该验证信息包括撞击时间点数据(3点47分52.010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和应用程序名称(QQ)。 
(3)两台手机分别判断撞击时间点数据(3点47分52.007秒)与撞击时间点数据(3点47分52.010秒)的差值为0.003秒,小于预设撞击时间点误差阈值0.010秒。而手机c和手机d由于没有发生撞击或者虽然在相近的时间发生了撞击,但是撞击时间点数据误差很大,而被排除。 
(4)两台手机分别判断两者的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差值如下表所示:(实际使用中是对比声波的所有时间点的数据,由于数据过多,在此不予赘述,提供多个采样点的数据供参考。) 
即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之间,在所有时间点上的误差最大为0.5dB,小于预设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1dB。显然进一步确认了手机a和手机b就是相互配对认证的两台移动终端。 
(5)两台手机分别确认对方使用应用程序为QQ。 
(6)两台手机分别向QQ的后台服务器S发出添加好友的请求,对象的QQ号分别为(11111)和(11112),通过常规的QQ好友添加程序后,使两个人的QQ好友名单中出现对方。 
显然,在此过程中,用户a和用户b不需要任何输入QQ号码的动 作,而是仅仅用手机进行了两次撞击,方便,快捷,相比现有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且,即使其中一台手机应为偶发的误差没有完整走完所有流程,只要另一台手机走完也能实现加好友的操作,即单独一台手机向后台服务器S发出请求也可以进行加好友的操作。 
如图2所示,第二种情况如下:假设当用户A和用户B碰面时,他们分别有手机a和手机b,两位用户想要对手机上的MSN进行加好友操作的流程如下: 
首先,在手机中预设撞击时间点误差阈值为0.020秒,还有预设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为2dB; 
(1)所述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撞击,当两台移动终端发生撞击,各自记录撞击时间点数据,所述两台移动终端分别播放一段随机音乐,手机a播放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手机b播放世界名曲《致爱丽丝》,此时环境声音中混入了这两首歌曲的声音特征,然后所述两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分别录制环境声音和随机音乐混合在一起的波形数据,情况如下: 
用户A的手机a记录的撞击时间点为6点12分37.657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其中几个采样点如下(1.020秒,69.1dB)、(1.021秒,69.5dB)、(1.022秒,70.0dB)、(1.023秒,69.6dB)以及(1.024秒,69.5dB)。 
用户B的手机b记录的撞击时间点为6点12分37.650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其中几个采样点如下(1.020秒,69.5dB)、(1.021秒,69.2dB)、(1.022秒,70.1dB)、(1.023秒,69.1dB)以及(1.024秒,69.3dB)。 
(2)用户A和用户B的手机分别通过无线网络搜索附近的手机,发现附近共有手机a,手机b,手机c以及手机d; 
手机a分别向手机b,手机c以及手机d发送验证信息以及应用程序中的用户账号(11111),该验证信息包括撞击时间点数据(6点12分 37.657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和应用程序名称(MSN)。 
同时,手机b分别向手机a,手机c以及手机d发送验证信息以及应用程序中的用户账号(11112),该验证信息包括撞击时间点数据(6点12分37.650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和应用程序名称(MSN)。 
但是由于传输故障或是噪音,手机b没有收到手机a发出的验证信息,或是验证了错误的信息,则手机b的步骤结束了。 
(3)手机a判断撞击时间点数据(6点12分37.657秒)与撞击时间点数据(6点12分37.650秒)的差值为0.007秒,小于预设撞击时间点误差阈值0.020秒。而手机c和手机d由于没有发生撞击或者虽然在相近的时间发生了撞击,但是撞击时间点数据误差很大,而被排除。 
(4)手机a判断两者的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差值如下表所示:(实际使用中也可以仅比较以下时间采样点的分贝数据) 
即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之间,在所有时间点上的误差最大为0.5dB,小于预设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2dB。显然进一步确认了手机a和手机b就是相互配对认证的两台移动终端。 
(5)手机a确认对方使用应用程序为MSN。 
(6)手机a向MSN的后台服务器S发出添加好友的请求,对象的MSN号分别为(11111)和(11112),通过常规的MSN好友添加程序后,使两个人的MSN好友名单中出现对方。 
显然,在此过程中,用户a和用户b不需要任何输入MSN号码的动作,而是仅仅用手机进行了两次撞击,方便,快捷,相比现有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且,即使其中一台手机(如手机b)应为偶发的误差没有完整走完所有流程,只要另一台手机(如手机a)走完也能实现加好友的操作, 即单独一台手机向后台服务器S发出请求也可以进行加好友的操作。 
如图2所示,第三种情况如下:假设当用户A和用户B碰面时,他们分别有手机a和手机b,两位用户想要对手机上的新浪微博进行加好友操作的流程如下: 
首先,在手机中预设撞击时间点误差阈值为0.010秒,还有预设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为1dB;这里的dB(Decibel,分贝)是一个纯计数单位,这里是指表示音量大小的声音分贝数。 
(1)所述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撞击,当两台移动终端发生撞击,各自记录撞击时间点数据,同时所述两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分别录制环境声音的波形数据,情况如下: 
用户A的手机a记录的撞击时间点为3点47分52.007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其中几个采样点如下(1.010秒,32.1dB)、(1.011秒,32.5dB)、(1.012秒,33.0dB)、(1.013秒,32.6dB)以及(1.014秒,31.5dB)。 
用户B的手机b记录的撞击时间点为3点47分52.010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其中几个采样点如下(1.010秒,32.5dB)、(1.011秒,32.2dB)、(1.012秒,33.1dB)、(1.013秒,32.1dB)以及(1.014秒,31.3dB)。 
(2)用户A和用户B的手机分别通过无线网络搜索附近的手机,发现附近共有手机a,手机b,手机c以及手机d; 
手机a分别向手机b,手机c以及手机d发送验证信息以及应用程序中的用户账号(11111),该验证信息包括撞击时间点数据(3点47分52.007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和应用程序名称(新浪微博)。 
同时,手机b分别向手机a,手机c以及手机d发送验证信息以及应用程序中的用户账号(11112),该验证信息包括撞击时间点数据(3点47分52.010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和应用程序名称(新浪微博)。 
(3)两台手机分别判断撞击时间点数据(3点47分52.007秒) 与撞击时间点数据(3点47分52.010秒)的差值为0.003秒,小于预设撞击时间点误差阈值0.010秒。而手机c和手机d由于没有发生撞击或者虽然在相近的时间发生了撞击,但是撞击时间点数据误差很大,而被排除。 
(4)两台手机分别判断两者的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差值如下表所示:(实际使用中是对比声波的所有时间点的数据,由于数据过多,在此不予赘述,提供多个采样点的数据供参考。) 
Figure BDA00002363966100131
即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之间,在所有时间点上的误差最大为0.5dB,小于预设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1dB。显然进一步确认了手机a和手机b就是相互配对认证的两台移动终端。 
(5)两台手机分别确认对方使用应用程序为新浪微博。 
(6)两台手机分别向新浪微博的后台服务器S发出添加好友的请求,对象的新浪微博号分别为(11111)和(11112),通过常规的新浪微博好友添加程序后,使两个人的新浪微博好友名单中出现对方。 
显然,在此过程中,用户a和用户b不需要任何输入新浪微博号码的动作,而是仅仅用手机进行了两次撞击,方便,快捷,相比现有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且,即使其中一台手机应为偶发的误差没有完整走完所有流程,只要另一台手机走完也能实现加好友的操作,即单独一台手机向后台服务器S发出请求也可以进行加好友的操作。 
如图2所示,第四种情况如下:假设当用户A和用户B碰面时,他们分别有手机a和手机b,两位用户想要对手机上的米聊进行加好 友操作的流程如下: 
首先,在手机中预设撞击时间点误差阈值为0.020秒,还有预设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为2dB; 
(1)所述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撞击,当两台移动终端发生撞击,各自记录撞击时间点数据,所述两台移动终端分别播放一段随机音乐,手机a播放流行歌曲《因为爱情》,手机b播放流行歌曲《爱情买卖》,此时环境声音中混入了这两首歌曲的声音特征,然后所述两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分别录制环境声音和随机音乐混合在一起的波形数据,情况如下: 
用户A的手机a记录的撞击时间点为6点12分37.657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其中几个采样点如下(1.020秒,69.1dB)、(1.021秒,69.5dB)、(1.022秒,70.0dB)、(1.023秒,69.6dB)以及(1.024秒,69.5dB)。 
用户B的手机b记录的撞击时间点为6点12分37.650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其中几个采样点如下(1.020秒,69.5dB)、(1.021秒,69.2dB)、(1.022秒,70.1dB)、(1.023秒,69.1dB)以及(1.024秒,69.3dB)。 
(2)用户A和用户B的手机分别通过无线网络搜索附近的手机,发现附近共有手机a,手机b,手机c以及手机d; 
手机a分别向手机b,手机c以及手机d发送验证信息以及应用程序中的用户账号(11111),该验证信息包括撞击时间点数据(6点12分37.657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和应用程序名称(米聊)。 
同时,手机b分别向手机a,手机c以及手机d发送验证信息以及应用程序中的用户账号(11112),该验证信息包括撞击时间点数据(6点12分37.650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和应用程序名称(米聊)。 
但是由于传输故障或是噪音,手机b没有收到手机a发出的验证信息,或是验证了错误的信息,则手机b的步骤结束了。 
(3)手机a判断撞击时间点数据(6点12分37.657秒)与撞击时间点数据(6点12分37.650秒)的差值为0.007秒,小于预设撞击 时间点误差阈值0.020秒。而手机c和手机d由于没有发生撞击或者虽然在相近的时间发生了撞击,但是撞击时间点数据误差很大,而被排除。 
(4)手机a判断两者的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差值如下表所示:(实际使用中也可以仅比较以下时间采样点的分贝数据) 
Figure BDA00002363966100151
即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之间,在所有时间点上的误差最大为0.5dB,小于预设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2dB。显然进一步确认了手机a和手机b就是相互配对认证的两台移动终端。 
(5)手机a确认对方使用应用程序为米聊。 
(6)手机a向米聊的后台服务器S发出添加好友的请求,对象的米聊号分别为(11111)和(11112),通过常规的米聊好友添加程序后,使两个人的米聊好友名单中出现对方。 
显然,在此过程中,用户a和用户b不需要任何输入米聊号码的动作,而是仅仅用手机进行了两次撞击,方便,快捷,相比现有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且,即使其中一台手机(如手机b)应为偶发的误差没有完整走完所有流程,只要另一台手机(如手机a)走完也能实现加好友的操作,即单独一台手机向后台服务器S发出请求也可以进行加好友的操作。 
如图2所示,第五种情况如下:假设当用户A和用户B碰面时,他们分别有手机a和手机b,两位用户想要对手机上的手机网络游戏进行加好友操作的流程如下: 
首先,在手机中预设撞击时间点误差阈值为0.010秒,还有预设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为1dB;这里的dB(Decibel,分贝)是一个纯计数单位,这里是指表示音量大小的声音分贝数。 
(1)所述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撞击,当两台移动终端发生撞击,各自记录撞击时间点数据,同时所述两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分别录制环境声音的波形数据,情况如下: 
用户A的手机a记录的撞击时间点为3点47分52.007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其中几个采样点如下(1.010秒,32.1dB)、(1.011秒,32.5dB)、(1.012秒,33.0dB)、(1.013秒,32.6dB)以及(1.014秒,31.5dB)。 
用户B的手机b记录的撞击时间点为3点47分52.010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其中几个采样点如下(1.010秒,32.5dB)、(1.011秒,32.2dB)、(1.012秒,33.1dB)、(1.013秒,32.1dB)以及(1.014秒,31.3dB)。 
(2)用户A和用户B的手机分别通过无线网络搜索附近的手机,发现附近共有手机a,手机b,手机c以及手机d; 
手机a分别向手机b,手机c以及手机d发送验证信息以及应用程序中的用户账号(11111),该验证信息包括撞击时间点数据(3点47分52.007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和应用程序名称(手机网络游戏)。 
同时,手机b分别向手机a,手机c以及手机d发送验证信息以及应用程序中的用户账号(11112),该验证信息包括撞击时间点数据(3点47分52.010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和应用程序名称(手机网络游戏)。 
(3)两台手机分别判断撞击时间点数据(3点47分52.007秒)与撞击时间点数据(3点47分52.010秒)的差值为0.003秒,小于预设撞击时间点误差阈值0.010秒。而手机c和手机d由于没有发生撞击或者虽然在相近的时间发生了撞击,但是撞击时间点数据误差很大,而被排除。 
(4)两台手机分别判断两者的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差值如下表所示:(实际使用中是对比声波的所有时间点的数据,由于数据过多,在此不予赘述,提供多个采样点的数据供参考。) 
Figure BDA00002363966100171
即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之间,在所有时间点上的误差最大为0.5dB,小于预设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1dB。显然进一步确认了手机a和手机b就是相互配对认证的两台移动终端。 
(5)两台手机分别确认对方使用应用程序为手机网络游戏。 
(6)两台手机分别向手机网络游戏的后台服务器S发出添加好友的请求,对象的手机网络游戏账号分别为(11111)和(11112),通过常规的手机网络游戏好友添加程序后,使两个人的手机网络游戏好友名单中出现对方。 
显然,在此过程中,用户a和用户b不需要任何输入手机网络游戏账号码的动作,而是仅仅用手机进行了两次撞击,方便,快捷,相比现有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且,即使其中一台手机应为偶发的误差没有完整走完所有流程,只要另一台手机走完也能实现加好友的操作,即单独一台手机向后台服务器S发出请求也可以进行加好友的操作。 
如图2所示,第六种情况如下:假设当用户A和用户B碰面时,他们分别有手机a和手机b,两位用户想要对手机上的手机交友网站账号进行加好友操作的流程如下: 
首先,在手机中预设撞击时间点误差阈值为0.020秒,还有预设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为2dB; 
(1)所述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撞击,当两台移动终端发生撞击,各自记录撞击时间点数据,所述两台移动终端分别播放一段随机音乐,手机a播放流行歌曲《因为爱情》,手机b播放流行歌曲《爱情买卖》,此时环境声音 中混入了这两首歌曲的声音特征,然后所述两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分别录制环境声音和随机音乐混合在一起的波形数据,情况如下: 
用户A的手机a记录的撞击时间点为6点12分37.657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其中几个采样点如下(1.020秒,69.1dB)、(1.021秒,69.5dB)、(1.022秒,70.0dB)、(1.023秒,69.6dB)以及(1.024秒,69.5dB)。 
用户B的手机b记录的撞击时间点为6点12分37.650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其中几个采样点如下(1.020秒,69.5dB)、(1.021秒,69.2dB)、(1.022秒,70.1dB)、(1.023秒,69.1dB)以及(1.024秒,69.3dB)。 
(2)用户A和用户B的手机分别通过无线网络搜索附近的手机,发现附近共有手机a,手机b,手机c以及手机d; 
手机a分别向手机b,手机c以及手机d发送验证信息以及应用程序中的用户账号(11111),该验证信息包括撞击时间点数据(6点12分37.657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和应用程序名称(手机交友网站账号)。 
同时,手机b分别向手机a,手机c以及手机d发送验证信息以及应用程序中的用户账号(11112),该验证信息包括撞击时间点数据(6点12分37.650秒)、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和应用程序名称(手机交友网站账号)。 
但是由于传输故障或是噪音,手机b没有收到手机a发出的验证信息,或是验证了错误的信息,则手机b的步骤结束了。 
(3)手机a判断撞击时间点数据(6点12分37.657秒)与撞击时间点数据(6点12分37.650秒)的差值为0.007秒,小于预设撞击时间点误差阈值0.020秒。而手机c和手机d由于没有发生撞击或者虽然在相近的时间发生了撞击,但是撞击时间点数据误差很大,而被排除。 
(4)手机a判断两者的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差值如下表所示:(实际使用中也可以仅比较以下时间采样点的分贝数据) 
Figure BDA00002363966100181
Figure BDA00002363966100191
即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之间,在所有时间点上的误差最大为0.5dB,小于预设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2dB。显然进一步确认了手机a和手机b就是相互配对认证的两台移动终端。 
(5)手机a确认对方使用应用程序为手机交友网站账号。 
(6)手机a向手机交友网站账号的后台服务器S发出添加好友的请求,对象的手机交友网站账号分别为(11111)和(11112),通过常规的手机交友网站账号好友添加程序后,使两个人的手机交友网站账号好友名单中出现对方。 
显然,在此过程中,用户a和用户b不需要任何输入手机交友网站账号码的动作,而是仅仅用手机进行了两次撞击,方便,快捷,相比现有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且,即使其中一台手机(如手机b)应为偶发的误差没有完整走完所有流程,只要另一台手机(如手机a)走完也能实现加好友的操作,即单独一台手机向后台服务器S发出请求也可以进行加好友的操作。 
综上可知,本发明的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能够通过简单的方式,即仅仅通过用户相互撞击手机两次的简单动作执行用户之间的认证操作,其可靠性强,而且能够更快速,便捷地进行移动终端上应用程序间的加好友的认证操作。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19)

1.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作用于开启了相同应用程序客户端的两台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两台移动终端发生撞击,各自记录撞击时间点数据,同时所述两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分别录制环境声音的波形数据;
b.所述移动终端通过近场通讯查找附近的移动终端,并互发验证信息以及应用程序中的用户识别编码,所述验证信息包括撞击时间点数据、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和应用程序名称;
c.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验证信息中的撞击时间点数据、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以及应用程序名称是否分别与自己的撞击时间点数据、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以及应用程序名称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d;若否,则结束;
d.所述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之间根据双方的用户识别编码执行用户相互认证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移动终端通过一加速度传感器的实时数据来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发生撞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撞击时间点数据为毫秒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近场通讯的方式为以下方式中的一种:
-蓝牙;
-红外;以及
-wifi。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包括以下步骤:
c1.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验证信息中的撞击时间点数据与自己的撞击时间点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c2;若否,则结束;
c2.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验证信息中的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与自己的环境声音波形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c3;若否,则结束;
c3.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验证信息中的应用程序名称与自己的应用程序名称的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d;若否,则结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预设撞击时间点误差阈值;
所述步骤c1中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撞击时间点数据与自己的撞击时间点数据的差值是否小于所述撞击时间点误差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c2;若否,则结束。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预设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
所述步骤c2中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与自己的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每个时间点的差值是否均小于所述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c3;若否,则结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两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分别录制从撞击时间点起,若干个时间点的环境声音的波形数据;
所述步骤c2中,所述移动终端分别判断收到的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与自己的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上述时间点的差值是否均小于所述声音波形的误差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c3;若否,则结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在场所的背景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声音波形数据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在场所的背景音和移动终端播放的一段随机声音片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预设若干段声音片段,用于供移动终端从其中随机择一播放。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片段为高频段的超声波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片段的声音频段高于人耳接收频段的上限,或者所述声音片段的声音频段大于20KHz。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预设录制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时间长度小于1分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预设录制环境声音波形数据的时间长度为以下长度中的一种:
-1秒;
-2秒;
-5秒;以及
-10秒。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以下步骤:
d1.至少一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客户端发送其收到的所述验证信息中的用户识别编码到应用程序的后台服务器;
d2.所述应用程序的后台服务器对两所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进行加好友操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信息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设备识别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客户端包括:
-聊天工具客户端;
-微博客户端;
-社区网站客户端;以及
-网络游戏客户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账号包括:
-聊天工具账号;
-微博账号;
-社区网站账号;以及
-网络游戏账号。
CN201210438775.8A 2012-11-06 2012-11-06 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 Pending CN1038133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38775.8A CN103813322A (zh) 2012-11-06 2012-11-06 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38775.8A CN103813322A (zh) 2012-11-06 2012-11-06 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13322A true CN103813322A (zh) 2014-05-21

Family

ID=50709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38775.8A Pending CN103813322A (zh) 2012-11-06 2012-11-06 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1332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0439A (zh) * 2015-10-19 2016-02-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碰撞判断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6330902A (zh) * 2016-08-23 2017-01-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环境声音的双因素快速认证方法
CN106331302A (zh) * 2015-06-30 2017-01-11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联系人的方法及设备
CN106546402A (zh) * 2016-10-12 2017-03-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碰撞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63217A (zh) * 2019-12-18 2020-05-15 北京智明星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游戏用户匹配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53342A1 (en) * 2007-12-12 2009-06-18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Interacting with devices based on physical device-to-device contact
CN102545964A (zh) * 2010-12-16 2012-07-04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碰撞触发信息交互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2710858A (zh) * 2012-05-24 2012-10-03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之间的配对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53342A1 (en) * 2007-12-12 2009-06-18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Interacting with devices based on physical device-to-device contact
CN102545964A (zh) * 2010-12-16 2012-07-04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碰撞触发信息交互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2710858A (zh) * 2012-05-24 2012-10-03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之间的配对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1302A (zh) * 2015-06-30 2017-01-11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联系人的方法及设备
CN106331302B (zh) * 2015-06-30 2019-10-2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联系人的方法及设备
CN105300439A (zh) * 2015-10-19 2016-02-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碰撞判断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5300439B (zh) * 2015-10-19 2017-10-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碰撞判断系统、方法及装置
US10780361B2 (en) 2015-10-19 2020-09-22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Collision judgment system,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US11648484B2 (en) 2015-10-19 2023-05-16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Collision judgment system,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06330902A (zh) * 2016-08-23 2017-01-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环境声音的双因素快速认证方法
CN106546402A (zh) * 2016-10-12 2017-03-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碰撞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46402B (zh) * 2016-10-12 2018-05-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碰撞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63217A (zh) * 2019-12-18 2020-05-15 北京智明星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游戏用户匹配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8617B (zh) 使用联网音频设备的社区网络
CN101151878B (zh) 在手持通信装置之间共享信息的方法和手持通信装置
CN104159226B (zh) 网络连接方法和装置
CN110164437B (zh) 一种即时通信的语音识别方法和终端
CN109921976B (zh) 一种基于群组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1306119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단문 메시지 서비스를 이용한 정보 제공장치 및 방법
KR100784970B1 (ko) 모바일 메신저 서비스 이용 중 음성 메시지를 전송하는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그 방법
CN103813322A (zh) 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
CN103929349B (zh) 一种添加即时消息联系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496709B2 (en) Terminal,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1682647A (zh) 用于在通信设备之间共享共同兴趣链接的方法和设备
US2021025039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of trending topics
CN103686438B (zh) 一种加入频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49062A (zh) 验证码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857516A (zh) 一种媒体资源分享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3581700A (zh) 音视频点播方法、服务器、终端以及系统
CN103812993B (zh) 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
CN103812995A (zh) 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
US977463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CN103813323B (zh) 一种移动终端之间通过碰撞方式进行用户相互认证的方法
CN103905483A (zh) 音视频共享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411699B (zh) 社交网络应用中的消息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
TWI569617B (zh) 免持裝置接收通知訊息以及回覆的方法
CN111028837A (zh) 语音会话方法、语音识别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822331B (zh) 电子装置以及信息输入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