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12298B - 振动生成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振动生成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12298B
CN103812298B CN201310541113.8A CN201310541113A CN103812298B CN 103812298 B CN103812298 B CN 103812298B CN 201310541113 A CN201310541113 A CN 201310541113A CN 103812298 B CN103812298 B CN 1038122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scillator
vibration
housing
elast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411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12298A (zh
Inventor
梁铉基
吴晟官
安赫想
朴世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a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a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899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541360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Moa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a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12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12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12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122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振动生成器及其制造方法,手机等无线通信装置的用于实现来电用振动及触觉功能。更加详细地,包括: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的壳体;设置在上述壳体内部,且包括电流通过的线圈的定子;设置在上述壳体内部并与上述定子相对,且来电磁力进行水平移动的振子;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壳体,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振子的弹性体;以及设置在上述振子与上述壳体之间且吸收上述振子的振动的余振降低部件等,当振动停止时,能够快速缩短上述振子的移动以及时间,降低上述振子在振动中因接触带来的噪声,即使长时间使用,上述配重块、上述磁体以及上述弹性单元也不脱落,并且,在适用于相关应用时有可能发生的掉落等条件下,也能够维持均匀性能。

Description

振动生成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等无线通信装置等的实现来电用振动以及触觉功能等的振动生成器,更加具体地,由内部形成有一定的空间的壳体、设置在上述壳体内部且包括电流通过的线圈的定子、设置在上述壳体内部且与上述定子相对并且利用电磁力来水平移动的振子、一端固定于上述壳体且另一端固定于上述振子的弹性体以及设置在上述振子与上述壳体之间而用于吸收上述振子的振动的余振降低部件等构成,当振动停止时,能够快速缩短上述振子的动作以及时间,能够降低因上述振子在振动中的接触而产生的噪声,即使长期使用,上述配重块和上述磁体以及上述弹性单元也不会脱离,在适用于相关的应用时有可能发生的掉落等条件下,也能够维持均匀性能的振动生成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等无线通信装置的用于实现来电用振动以及触觉功能等的振动生成器例如有:在有刷DC电机上安装了偏心型或者质量不均型配重块(Weight)的振动电机,或者是在旋转体上安装了偏心型配重块(Weight)的BLDC振动电机,币式振动电机或者利用谐振的垂直振动电机等,但上述振动生成器无法满足上述手机等设备要求的长寿命、可靠性、薄型化、高振动量等条件。
为了解决使用上述有刷DC电机的振动生成器时存在的问题,开发出了利用谐振来上下振动的垂直振动生成器,从而能够通过电磁力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来对包括弹性体和配重块的振子施加电磁力而获得了谐振振动,但是,其为利用上述弹性体上下移动的机制,因此,在其结构中,需要设置能够上下移动的空间,从而,存在无法缩短振动生成器的整体高度的问题。
并且,现有的振动生成器中还存在如下问题:在需要振动的手机等设备因使用者的失误而发生掉落等时,各部件之间的结合状态不够坚固而脱离,或者由于掉落等而无法正常发挥性能。由此产生的各部件之间的结合的脱离现象主要是配重块从弹性单元脱离。并且,一般的配重块由高比重的钨材料构成,该材料具有熔点高的特性,因此通过熔化材料后固定结合于上述弹性单元的做法,是无法确保100%连接可靠度的。并且,利用化学物质进行固定结合的方法也存在无法确保100%连接可靠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垂直振动生成器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人发明出了水平振动的水平振动生成器并提交了专利申请,其申请号为第2010-0090230号。
根据本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的振动生成器,设置有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由配重块构成的振子以及弹性体等,该弹性体为字形,包围上述配重块,且一端部固定设置在上述配重块上,另一端部固定设置在上述壳体上,利用施加与上述弹性体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同频率的电磁力而产生的谐振现象来获得水平振动,从而能够得到延长振动生成器的寿命,不仅实现了结构的薄型化,还实现了大振动力的振动生成器。
但是,近年来随着通信装置的大型化,振动力强的产品逐渐受欢迎,但是,这样振动力强的产品存在与大振动力相应地停止时间变长的问题,对于通过运动和停止的交替获得的识别力,如果停止时间与运动时间正比地变长,则难以获得期望的识别力,根据本申请人提交的振动生成器,存在如下问题:未给出决当振动停止时,上述振子的动作以及时间变长,由此引起的振动响应特性变差的应对措施,并且也未给出当上述振子在振动过程中与上述壳体等接触等引起的噪声产生的应对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生成器,其由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的壳体、设置在上述壳体内部并包括电流通过的线圈的定子、设置在上述壳体内部且与上述定子相对而利用电磁力来进行水平移动的振子以及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壳体且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振子的弹性体等构成,该振动生成器设置有余振降低部件,该余振降低部件位于上述振子与上述壳体之间,具有以两个阶段吸收上述振子的振动的结构,从而当振动停止时,能够快速缩短上述振子的动作以及时间,并且能够降低上述振子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的接触带来的噪声。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生成器,其由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的壳体、设置在上述壳体内部且包括电流通过的线圈的定子、设置在上述壳体内部且与上述定子相对而利用电磁力来进行水平移动的振子以及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壳体且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振子的弹性体等构成,该振动生成器设置有线圈限位片,该线圈限位片限制上述线圈的移动,保护上述线圈不受上述振子的影响,从而当发生自由掉落等外部冲击时,能够防止定子(线圈)因随着振子移动位移进行移动或者动作而受损。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生成器,其由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的壳体、设置在上述壳体内部且包括电流通过的线圈的定子、设置在上述壳体内部且与上述定子相对而利用电磁力来进行水平移动的振子以及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壳体且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振子的弹性体等构成,该振动生成器设置有隔离单元,该隔离单元使上述弹性体的固定于上述壳体的一端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分开,从而形成上述弹性体不与壳体接触的结构,能够防止谐振频率的增加以及性能的劣化。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生成器,其由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的壳体、设置在上述壳体内部且包括电流通过的线圈的定子、设置在上述壳体内部且与上述定子相对而利用电磁力来进行水平移动的振子以及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壳体且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振子的弹性体等构成,其中,上述振子由配重块、设置在上述配重块的内部空间的第一磁体、轭板以及第二磁体等构成,从而可通过减小主磁体(第一磁体)的大小来降低磁体费用。
并且,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生成器,其由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的壳体、设置在上述壳体内部且包括电流通过的线圈的定子、设置在上述壳体内部且与上述定子相对而利用电磁力来进行水平移动的振子以及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壳体且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振子的弹性体等构成,其中,上述弹性体的一端部固定结合于上述振子的配重块,上述弹性体的上述另一端部被弯曲一定长度而重叠的面固定结合于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形成为""字形的弹性体,从而可在延长上述弹性体的同时实现薄型化,改善空间限制,确保高振动。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上述的振动生成器的方法,组装部件之间的组装简单,可提高组装便利性,能够坚固地固定结合部件之间的结合,从而能够提高产品的可信度并降低产品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目的的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在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定子,其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且包括电流通过的线圈;振子,其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并与上述定子相对,且利用电磁力来进行水平移动;弹性体,其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壳体,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振子;以及余振降低部件,其设置在上述振子与上述壳体之间,吸收上述振子的振动。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余振降低部件位于上述振子的振动方向上,以两个阶段吸收上述振子的振动。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余振降低部件包括:固定部,其固定于上述壳体或者上述振子;以及游动部,其从上述固定部延伸,随着上述振子的移动而游动。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部固定于上述振子,上述游动部从上述固定部弯曲延伸而成,不固定于上述壳体或者上述振子。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部固定于上述壳体,上述游动部从上述固定部延伸而成,不固定于上述壳体或者上述振子。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余振降低部件位于上述振子的振动方向的相反方向的侧面或者角部中的任意一个,吸收上述振子的振动。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余振降低部件具有:固定部,其固定于上述壳体;以及游动部,其从上述固定部垂直延伸,随着上述振子的移动而游动。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游动部与上述振子的配重块接触。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在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定子,其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且包括电流通过的线圈;振子,其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并与上述定子相对,且利用电磁力来进行水平移动;弹性体,其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壳体,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振子;以及线圈限位片,其限制上述线圈的移动,保护上述线圈不受上述振子的影响。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线圈限位片包围上述线圈的外围。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线圈限位片的一面被开放。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线圈限位片设置在上述线圈的内侧空心部,比突出设置在与上述振子相对的方向上的上述线圈突出。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线圈限位片包围上述线圈的外围,且一侧与振子的侧面部相对而突出。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线圈限位片还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保护上述振子的侧面部不受上述壳体的影响。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线圈限位片的一面被开放。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振子的配重块在上述线圈的相对面上形成有突起。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振子的磁体上涂布有磁流体,以防止振动时发生的干扰。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在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定子,其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且包括电流通过的线圈;振子,其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并与上述定子相对,且利用电磁力来进行水平移动;以及弹性体,其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壳体,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振子,还包括隔离单元,该隔离单元使上述弹性体的固定于上述壳体的一端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分开。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隔离单元在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形成突出部,通过上述突出部,使上述弹性体的一端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分开。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隔离单元在上述弹性体的一端部形成多个压花,通过上述多个压花,使上述弹性体的一端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分开。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隔离单元形成弯曲上述弹性体的一端部的一部分而重叠的弯曲部,通过上述弯曲部,使上述弹性体的一端部中的其他部分即未弯曲部分与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分开。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隔离单元将金属板部件配置在上述弹性体与上述壳体之间,通过上述金属板部件,使上述弹性体的一端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分开。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焊接来固定上述弹性体与上述壳体的隔离单元相接触的部分。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在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定子,其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且包括电流通过的线圈;振子,其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并与上述定子相对,且利用电磁力来进行水平移动;以及弹性体,其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壳体,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振子,其中,上述振子包括:配重块;以及设置在上述配重块的内部空间内的第一磁体、轭板以及第二磁体。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轭板具有能够收容上述第二磁体的收容部,在上述收容部中设置有上述第二磁体。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磁体为两个,位于上述第二磁体的收容部的两个侧面的中央。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磁体为四个,位于上述第二磁体的收容部的四角。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磁体为两个,位于上述第二磁体的收容部的对角相对的角部。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磁体是宽度与上述第一磁体相同的平板。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磁体是具有弹性的橡胶磁体。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磁体是烧结磁体。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磁体的一个侧面被四极磁化。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磁体的上部的上述壳体的内侧的相对面上涂布有磁性流体。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在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定子,其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且包括电流通过的线圈;振子,其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并与上述定子相对,且利用电磁力来进行水平移动;以及弹性体,其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壳体,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振子,上述弹性体的一端部固定结合于上述振子的配重块,上述另一端部弯曲一定长度而重叠的面固定结合于上述壳体的内表面。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体具有三个面,该三个面为:上述一端部所在的一端部面;上述另一端部所在的另一端部面;以及连接上述一端部面和另一端部面的连接面,上述连接面不与上述配重块接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的制造方法,该振动生成器包括:壳体,其在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振子,其设置在上述壳体内部,且包括配重块;弹性体,其固定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磁场产生部,其由磁体、与上述磁体相隔一定间隔设置的线圈和FPCB构成,其中,该磁体提供电磁力,使得上述振子进行水平振动;以及盖,其以封闭上述壳体的开放的面的方式进行组装,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第一组装步骤、第二组装步骤和第三组装步骤来制造上述振动生成器,其中,在该第一组装步骤中,在形成于上述配重块的内部的磁体收容部中插入上述磁体和轭板而完成振子,将上述振子固定结合于上述弹性体,然后,将上述弹性体固定设置到上述壳体,完成第一组件,该第二组装步骤是与上述第一组装步骤不同的步骤,且该第二组装步骤中,在上述盖上组装设置上述FPCB和线圈,然后,设置保护上述线圈不受上述振子的影响的线圈限位片,完成第二组件,在该第三组装步骤中,对在第一组装步骤中组装成的第一组件和在第二组装步骤中组装成的第二组件进行组装。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组装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在上述配重块中的未被上述弹性体包围的面上粘贴主橡胶,以防止上述弹性体的变形;以及在上述配重块中的与粘贴有上述主橡胶的面相对的面上粘贴侧边橡胶。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组装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在上述盖的内表面粘贴导向橡胶,以防止上述弹性体的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包括:在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的壳体;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且包括电流通过的线圈的定子;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并与上述定子相对,且利用电磁力来进行水平移动的振子;以及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壳体,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振子的弹性体等,还包括设置在上述振子与上述壳体之间,以两个阶段吸收上述振子的振动的余振降低部件,从而当振动停止时,能够快速缩短上述振子的动作以及时间,并且能够降低上述振子在振动中发生的接触带来的噪声。
并且,根据本发明,具有限制上述线圈的移动,并且保护上述线圈不受上述振子的影响的线圈限位片,从而发生当自由掉落等外部冲击时,能够防止定子(线圈)因随着振子移动位移进行移动或者动作而受损。
并且,根据本发明,具有使上述弹性体中的固定于上述壳体的一端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分开的隔离单元,上述弹性体不与壳体接触,从而能够防止谐振频率的增加以及性能的劣化。
并且,根据本发明,上述振子由配重块、设置在上述配重块的内部空间的第一磁体、轭板、第二磁体等构成,从而能够通过缩小主磁体(第一磁体)的大小来降低磁体费用。
并且,根据本发明,上述弹性体采用了一端部固定结合于上述振子的配重块,上述另一端部弯曲一定长度而重叠的面固定结合于上述壳体的内表面,从而形成为""字形的的弹性体,因此能够延长上述弹性体的同时实现薄型化,从而能够改善空间限制,确保高振动。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的振动生成器,组装部件之间的组装简单,可提高组装便利性,能够坚固地固定结合部件之间的结合,从而能够提高产品的可信度,并且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的一实施例的整体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振动生成器已组装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的(a)~(c)是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余振降低部件运转过程说明图。
图4是在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设置有余振降低部件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设置有余振降低部件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设置有余振降低部件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线圈限位片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分解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线圈限位片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线圈限位片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线圈限位片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11的(a)以及(b)是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隔离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2的(a)以及(b)是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隔离单元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13的(a)以及(b)是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隔离单元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14的(a)以及(b)是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隔离单元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15的(a)~(c)是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的振子的各实施例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涂布磁流体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弹性体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的组装状态的俯视图。
图19是在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振子的一个面分别粘贴主橡胶和侧边橡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0是在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的盖上粘贴导向橡胶的状态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壳体 10a:突出部
20:振子 21:配重块
22、24:磁体 23:轭板(york plate)
25:磁流体 26:主橡胶
27:侧边橡胶(side Rubber) 30:弹性体
30a:压花(embo) 30b:弹性体弯曲部
31:金属板部件 40:定子
41:线圈 42:线圈限位片
42a:突出部 42b:突起部
43:FPCB 50:盖
51:主体橡胶 52:导向橡胶
60:余振降低部件 61:固定部
62:游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包括:一个面被开放,在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的壳体10;设置在上述壳体10的内部,且包括电流通过的线圈41的定子40;设置在上述壳体10的内部并与上述定子40相对,利用电磁力来进行水平移动的振子20;一端部固定在上述壳体10上,另一端部固定在上述振子20上的弹性体30;包括覆盖上述壳体10的开放的一个面的盖50;以及设置在上述盖50的外表面,保护上述盖50不受外部冲击的影响的主体橡胶51,并且,还包括设置在上述振子20与上述壳体10之间,以两个阶段吸收上述振子20的振动的余振降低部件60等。
上述壳体10由非磁性导体构成,为了在其内部形成空间,其一个面被封闭且另一个面被开放,上述一个面的四边垂直延伸而形成四个侧壁,由此形成一个面被开放的四角筒状。
上述定子40包括:向上述线圈41施加外部电信号的FPCB(Flexible PrintedCircuit Board,柔性电路板)43;从上述FPCB43接收外部电信号,产生磁场的上述线圈41;以及限制上述线圈的移动的线圈限位片42,且上述定子40与上述振子20隔开一定间隔设置。上述线圈41,其中心为空心状,从而能够在内部形成空间,其形状为圆形或者四边形等,优选由自粘线(Self Bonding Wire)卷绕而成。上述线圈41的内部空间中可以设置芯或者可以省略,该芯优选由磁导率高的金属材料构成。
如图1所示,上述振子20优选包括:配重块21;以及设置在上述配重块21的内部空间的第一磁体22、轭板23以及第二磁体24。
上述配重块21为比重大的金属,具有由贯通部构成的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依次设置第一磁体22、轭板23、第二磁体24。
上述轭板23设置在上述第一磁体22与第二磁体24之间,起到在上述第一磁体22和第二磁体24的N极产生的磁力线进入到S极时的线路作用,上述轭板23由磁性材料构成,其磁导率越高越好。
上述弹性体30为字形,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壳体10,通过施加与上述振子20所具有的固有频率相同的频率而产生的谐振现象,使上述振子20进行水平振动。
上述FPCB43与上述线圈41电连接,向上述线圈41施加外部电信号,从而使上述线圈41产生规定的磁场,在图1示出了设置在结合于上述壳体10的开放的一个面上的盖50的内表面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图1,只要能够向上述线圈41施加外部电信号以使上述线圈41产生规定的磁场的结构,则不限定其形状或者结构,可以有变更。
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设置在上述振子20与上述壳体10之间的上述振子20的移动方向的面上,以两个阶段吸收上述振子20的振动。
即、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的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包括:固定在上述振子20的位于移动方向的面上的固定部61;以及从上述固定部61延伸,随着上述振子20的移动进行游动的游动部62。上述固定部61固定设置在上述振子20的上述振子20的移动方向的面上,上述游动部62是从上述固定部61弯曲延伸而成的,不固定在上述壳体10或上述振子20上。
下面,参照图3的(a)~(c)对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的一实施例运转过程进行说明。
图3的(a)是示出了上述振子20在壳体10内部振动的初始状态的图,图3的(b)是示出了上述振子20移动到上述壳体1的右侧的过程图,图3的(c)是上述振子20移动到上述壳体10的右侧内表面的状态的图。
如图3的(b)所示,在上述振子20移动到上述壳体10的右侧的过程中,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的游动部62与上述壳体10的右侧内表面抵接,从而进行对振动的第一次吸收。
其次,如图3的(c)所示,上述振子20进行移动,变为移动到上述壳体10的右侧内表面的状态,则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的游动部62和固定部61呈直线排列,进行对由上述振子20施加给上述壳体10的振动带来的冲击的第二次吸收。
这时,为了更加高效率地吸收振动,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优选使用橡胶材料等。
作为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的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还可以构成为将上述固定部61固定在上述壳体10上,并使上述游动部62从上述固定部61延伸而不固定在上述壳体10或上述振子20上。这时,上述振子20进行移动,移动到上述壳体10的右侧的过程中,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的游动部62与上述振子20的右侧面抵接,从而进行对振动的第一次吸收,上述振子20进行移动,在移动到上述壳体10的右侧内表面的状态下,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的游动部62与固定部61呈直线排列,进行对由上述振子20施加给上述壳体10的振动导致的冲击的第二次吸收。
并且,作为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的第三实施例,如图5所示,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还可以构成为上述固定部61固定设置在上述振子20中的上述振子20的移动方向的面上,但是,上述游动部62从上述固定部61直线延伸而不固定在上述振子20上。这时,上述游动部62与上述壳体10的角部接触,从而进行对振动的第一次吸收,在移动到上述壳体10的右侧内表面的状态下,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的游动部62和固定部61能够进行对上述振子20施加给上述壳体10振动导致的冲击的第二次吸收。
如上所述,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设置在上述振子20与上述壳体10之间的上述振子20的移动方向的面上,以两个阶段吸收上述振子20的振动。
即、如上所述,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的游动部62在上述振子20的移动方向上进行对振子20产生的弹力的第一次降低而吸收振动,第二次在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的固定部61降低弹力,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振子停止,能够减少在关闭(off)电磁力之后因弹力而感应到的振动、即余振,能够使上述振子20在短时间内停止,从而能够缩短进行余振的余振时间。这时,不会降低振动力。
并且,还可以将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设置在上述振子20上,或者设置在上述壳体10中的与振子20的移动相对的面,从而当上述振子20进行移动时,能够起到减少上述游动部62和固定部61触碰到上述壳体10的与振子20移动的面或者上述振子20时因接触带来的噪声的功能。
并且,作为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的第四实施例,如图6所示,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还可位于与上述振子20的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侧面或者角部,从而吸收上述振子20的振动。
上述余振降低部件60形成具有固定于上述壳体10的固定部61以及从上述固定部61垂直延伸而随着上述振子的移动而游动的游动部62的“T”字形。上述游动部62的端部与上述振子20的配重块21接触,从而当上述振子20振动时能够降低其振动。
其次,下面对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的上述定子40的构成要素之一的线圈限位片42进行说明,该线圈限位片42用于限制上述线圈41的移动,保护上述线圈41不受上述振子20的影响。
当振动生成器因自由掉落等受到外部冲击力时,上述定子40随着上述振子20的移动位移进行移动等,从而上述定子40的构成要素之一的上述线圈41进行移动,这时,为了防止上述线圈41受损,上述线圈限位片42限制上述线圈41的移动。
上述线圈限位片42用于保护上述线圈41,优选比上述线圈41更高地突出,并且,通过塑料射出成型,利用固化粘合剂填充上述线圈41的内侧或者外侧,从而进行固定。
作为上述线圈限位片42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可形成为包围上述线圈41的外围,并且一个面被开放的形状。
作为上述线圈限位片42的第二实施例,如图7以及图8所示,可设置在上述线圈41的内侧空心部,且比在与上述振子20相对的方向上设置的上述线圈41更加突出。
并且,作为上述线圈限位片42的第三实施例,如图9所示,对于上述线圈限位片42,可形成包围上述线圈41的外围且一侧与上述振子20的侧面相对地形成突出部42a。
并且,作为上述线圈限位片42的第四实施例,如图10所示,对于上述线圈限位片42,如第三实施例,一侧与上述振子20的侧面相对地形成突出部42a,另一侧形成用于保护上述振子的侧面部不受上述壳体的影响的突起部42b。
不与上述线圈限位片42相对的相反侧的配重块21因没有线圈限位片42,间隙(gap)变大,有可能倾向一侧,因此,为了维持平衡,上述振子20的配重块21能够在与上述线圈41的相对面上形成突起(未图示)。
并且,为了防止因上述振子20的干扰而使线圈断开或/和为了防止与上述壳体10的内表面发生冲突,在上述振子20中收容在上述配重块21的磁体收容部的磁体(22或者24)的表面可涂布磁流体。
下面,对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的隔离单元进行说明,其中,隔离单元使上述弹性体30的固定于上述壳体10的一端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壳体10的内表面分开。
具有使上述弹性体30不与壳体10接触的结构的隔离单元,从而能够防止谐振频率的增加及性能的劣化。
作为上述隔离单元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1的(a)以及(b)所示,对于上述隔离单元,在上述壳体10的内表面形成突出部10a,通过上述突出部10a,上述弹性体30的一端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壳体10的内表面分开。即、如图11的(b)所示,上述壳体10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突出形成为上述突出部10a部分,上述弹性体30的一端部的一部分与上述突出形成的上述突出部10a部分抵接,但是,上述壳体10的其他内表面与上述弹性体30的一端部的其他部分分开一定间隔(gap,g)。
作为上述隔离单元的第二实施例,如图12的(a)以及(b)所示,对于上述隔离单元,在上述弹性体30的一端部形成多个压花30a,通过上述多个压花30a,上述弹性体30的一端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壳体10的内表面分开一定间隔(g)。
作为上述隔离单元的第三实施例,如图13的(a)以及(b)所示,对于上述隔离单元,弯曲上述弹性体30的一端部的一部分而形成重叠的弯曲部30b,从而通过上述弯曲部30b,上述弹性体30的一端部中的其他部分、即未弯曲的部分与上述壳体10的内表面分开一定间隔(g)。
作为上述隔离单元的第四实施例,如图14的(a)以及(b)所示,对于上述隔离单元,将金属板部件31配置在上述弹性体30与上述壳体10之间,通过上述金属板部件31,上述弹性体30的一端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壳体10的内表面分开一定间隔(g)。
在上述的上述隔离单元的实施例中,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上述弹性体30和上述壳体10的隔离单元相接触的部分。
下面,对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通过缩小主磁体22(第一磁体)的大小来降低磁体费用的振子20进行说明。
本发明为了降低振子20的磁体费用,如图1、图15的(a)~(c)所示,可以由配重块21、设置在上述配重块的内部的收容空间的第一磁体22、轭板23、第二磁体24等构成。
作为上述振子20的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上述配重块的内部的收容空间中依次层叠相同宽度的平板状的第一磁体22、轭板23以及第二磁体24,还可以如图15的(a)~(c)所示,在上述轭板23上形成上述第二磁体24的收容部,在上述收容部设置上述第二磁体24。
在图15的(a),具有两个上述第二磁体24,示出了使形成于上述轭板23的第二磁体收容部位于两个侧面中央,从而在上述两个侧面形成两个第二磁体24的实施例。
在图15的(b),具有四个上述第二磁体24,示出了使形成于上述轭板23的第二磁体收容部位于四个角部,从而在上述四个角部设置四个第二磁体24的实施例。
在图15的(c),具有两个上述第二磁体,示出了使形成于上述轭板23的第二磁体收容部位于对角相对的两个角部,从而在对角相对的两个角部设置两个第二磁体24的实施例。
在上述各实施例,可以由具有弹性的橡胶磁体或烧结磁体形成第二磁体24。
并且,各实施例中的第二磁体24的一个侧面可以被四极磁化。
并且,如图16所示,在第二磁体24的上表面涂布磁流体25,使上述磁流体25起到阻尼(Damping)作用,吸收上述壳体10的内侧相对面与振子20之间的接触以及冲击。这样,当发生垂直振动时,更加有利于上述壳体10的内侧与上述振子20接触的防止。
下面,参照图17以及图18,对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中能够延长上述弹性体30且能够实现薄型化,从而改善空间限制,确保高振动的弹性体进行说明。
图17以及图18所示,上述弹性体30是其一端部固定结合于上述振子20的配重块21,上述另一端部弯曲一定长度而重叠的面固定结合于上述壳体10的内表面,从而大致形成为""字形的弹性体。
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弹性体的其他实施例,采用与图1等示出的一般的弹性体不同,形成为""字形的弹性体,能够延长上述弹性体30的同时可实现薄型化,从而改善空间限制,确保高振动。
并且,上述弹性体30具有三个面,即、上述一端部所在的一端部面、上述另一端部所在的另一端部面以及连接上述一端部面和另一端部面的连接面,上述连接面可不与上述配重块21接触。即、如图18所示,上述一端部所在的一端部面与上述配重块21接触而固定结合,在上述另一端部弯曲一定长度而重叠的面与上述壳体10的内表面接触而固定结合,但是上述连接面不与上述配重块21接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如下振动生成器,该振动生成器包括: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的壳体10;设置在上述壳体10内部的包括配重块21的振子20;固定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的弹性体30;由提供电磁力以使上述振子20水平振动的磁体22、24和与上述磁体22、24相隔一定间隔设置的线圈41及FPCB43构成的磁场产生部;以及以封闭上述壳体10的开放的面的方式组装的盖50等。
根据本发明的振动生成器的制造方法,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振动生成器,作为不同的组装步骤,在第一组装步骤完成第一组件,在第二组装步骤完成第二组件,之后,经过组装上述第一组装步骤组装成的第一组件和在上述第二组装步骤组装成的第二组件的第三组装步骤,从而完成上述振动生成器。
在上述第一组装步骤,在形成在上述配重块21内部的磁体收容部中插入上述磁体22、24和轭板23,从而完成振子20,将上述振子20固定结合在上述弹性体30之后,将上述弹性体30固定设置在上述壳体10,从而完成第一组件,在上述第二组装步骤,将上述FPCB43及线圈41组装设置在上述盖50上,之后,设置用于保护上述线圈41不受上述振子20影响的线圈限位片42,从而完成第二组件。
在上述第一组装步骤中,如图19所示,为了防止上述弹性体30变形,还可以包括在上述配重块21的未被上述弹性体30包围的面粘贴主橡胶26,在上述配重块21的与粘贴上述主橡胶26的面相对的面上粘贴侧边橡胶27的步骤。这是为了当上述配重块21与弹性体30之间的空间过宽时,防止上述弹性体30因与上述壳体10之间的冲击而变形。
并且,在上述第二组装步骤中,如图20所示,为了防止上述弹性体30变形,还可以包括在上述盖50的内表面粘贴导向橡胶52的步骤。这是为了当上述配重块21与盖50之间的空间过宽而使间隙(gap)最小时,防止上述弹性体30变形。
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即可理解在不脱落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变更及修改。

Claims (11)

1.一种振动生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在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
定子,其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且包括电流通过的线圈;
振子,其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并与上述定子相对,且利用电磁力来进行水平移动;以及
弹性体,其形成为一边开放的匸字形,开放侧的一边的外表面固定于上述壳体,开放侧的另一边的内表面固定于上述振子,通过施加与上述振子所具有的固有频率相同的频率而产生的谐振现象,使上述振子进行水平振动,
该振动生成器包括隔离单元,该隔离单元使上述弹性体的开放侧的一边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与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分开,
上述隔离单元在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形成突出部,或者在上述弹性体的开放侧的一边的外表面形成多个压花,使上述弹性体的开放侧的一边的外表面与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生成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余振降低部件,该余振降低部件设置在上述振子与上述壳体之间,吸收上述振子的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生成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余振降低部件位于上述振子的振动方向上,以两个阶段吸收上述振子的振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生成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余振降低部件包括:固定部,其固定于上述壳体或者上述振子;以及游动部,其从上述固定部延伸,随着上述振子的移动而游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生成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线圈限位片,该线圈限位片限制上述线圈的移动,保护上述线圈不受上述振子的影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生成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振子包括:
配重块;以及
设置在上述配重块的内部空间内的第一磁体、轭板以及第二磁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生成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轭板具有能够收容上述第二磁体的收容部,在上述收容部中设置有上述第二磁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生成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磁体的上部的上述壳体的内侧的相对面上涂布有磁性流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生成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体具有三个面,该三个面为:一端部所在的一端部面;另一端部所在的另一端部面;以及连接一端部面和另一端部面的连接面,上述连接面不与上述配重块接触。
10.一种振动生成器的制造方法,该振动生成器包括:壳体,其在内部形成有一定空间;振子,其设置在上述壳体内部,且包括配重块;弹性体,其固定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并形成为一边开放的匸字形,开放侧的一边的外表面固定于上述壳体,开放侧的另一边的内表面固定于上述振子,通过施加与上述振子所具有的固有频率相同的频率而产生的谐振现象,使上述振子进行水平振动;磁场产生部,其由磁体、与上述磁体相隔一定间隔设置的线圈和FPCB构成,其中,该磁体提供电磁力,使得上述振子进行水平振动;以及盖,其以封闭上述壳体的开放的面的方式进行组装,
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通过第一组装步骤、第二组装步骤和第三组装步骤来制造上述振动生成器,其中,
在该第一组装步骤中,在形成于上述配重块的内部的磁体收容部中插入上述磁体和轭板而完成振子,将上述振子固定结合于上述弹性体,然后,将上述弹性体固定设置到上述壳体上,完成第一组件,
该第二组装步骤是与上述第一组装步骤不同的步骤,且该第二组装步骤中,在上述盖上组装设置上述FPCB和线圈,然后,设置保护上述线圈不受上述振子的影响的线圈限位片,完成第二组件,
在该第三组装步骤中,对在第一组装步骤中组装成的第一组件和在第二组装步骤中组装成的第二组件进行组装,
隔离单元在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形成突出部,或者在上述弹性体的开放侧的一边的外表面形成多个压花,使上述弹性体的一端部的开放侧的一边的外表面与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分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振动生成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组装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上述配重块中的未被上述弹性体包围的面上粘贴主橡胶,以防止上述弹性体的变形;以及
在上述配重块中的与粘贴有上述主橡胶的面相对的面上粘贴侧边橡胶。
CN201310541113.8A 2012-11-05 2013-11-05 振动生成器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8122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20124255 2012-11-05
KR10-2012-0124255 2012-11-05
KR1020130089911A KR101541360B1 (ko) 2012-11-05 2013-07-30 진동 발생기와 그 제조 방법
KR10-2013-0089911 2013-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12298A CN103812298A (zh) 2014-05-21
CN103812298B true CN103812298B (zh) 2017-05-10

Family

ID=50708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41113.8A Active CN103812298B (zh) 2012-11-05 2013-11-05 振动生成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122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886638U (zh) * 2015-07-31 2015-12-16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微型振动电机
US10404149B2 (en) * 2016-11-03 2019-09-03 Immersi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haptic actuator with high definition capability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4579A (zh) * 2009-07-22 2011-02-0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水平线性振动器
CN102035345A (zh) * 2010-12-17 2011-04-27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扁平线性振动器
CN102244454A (zh) * 2010-05-14 2011-11-1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116335A (ko) * 2009-04-22 2010-11-0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선형 진동기
KR20120022275A (ko) * 2010-09-01 2012-03-1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수평 진동 모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4579A (zh) * 2009-07-22 2011-02-0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水平线性振动器
CN102244454A (zh) * 2010-05-14 2011-11-1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装置
CN102035345A (zh) * 2010-12-17 2011-04-27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扁平线性振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12298A (zh) 201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99658B2 (en) Horizontal linear vibrator
US8288899B2 (en) Horizontal linear vibrator
CN103683792B (zh) 振动产生装置
CN101902115B (zh) 线性振动器
US20150123498A1 (en) Linear vibrator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US9246375B2 (en) Vibrator for generating horizontal vibration
CN101964578B (zh) 线性振动电机
US8536745B2 (en) Linear vibrator
CN106208605A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103855904A (zh) 线性振动器
KR101506556B1 (ko) 선형진동모터
CN106712434A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103812298B (zh) 振动生成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655695A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KR101062956B1 (ko) 진동 발생 장치
KR101461274B1 (ko) 선형진동모터
KR101197671B1 (ko) 진동 발생기
CN106487196A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105846639A (zh) 线性振动马达及其装配方法
KR20120101800A (ko) 진동 발생기
KR101914530B1 (ko) 진동 발생 장치
CN206349902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KR20160028134A (ko) 컨틸레버형 진동발생기
CN106655696A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KR101200609B1 (ko) 수평형 리니어 진동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