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7640A - 发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发光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07640A CN103807640A CN201310537772.4A CN201310537772A CN103807640A CN 103807640 A CN103807640 A CN 103807640A CN 201310537772 A CN201310537772 A CN 201310537772A CN 103807640 A CN103807640 A CN 1038076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emitting
- luminescent device
- emitting module
- group
- luminesc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44000287680 Garcinia dulci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BPQQTUXANYXVAA-UHFFFAOYSA-N Orthosilicate Chemical compound [O-][Si]([O-])([O-])[O-] BPQQTUXANYXVA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23 garne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767 nitr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8 bar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1 calc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95 radi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2 stront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40—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 H05B45/44—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with an active control inside an LED matrix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40—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 H05B45/44—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with an active control inside an LED matrix
- H05B45/48—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with an active control inside an LED matrix having LEDs organised in strings and incorporating parallel shunt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05—Shape
- H01L2224/4809—Loop shape
- H01L2224/48091—Arche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1—Device type
- H01L2924/13—Discrete devices, e.g. 3 terminal devices
- H01L2924/1304—Transistor
- H01L2924/1305—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Led Device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模块,该发光模块包括:主体;被设置在主体上的多个发光器件;以及接通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多个发光器件的接通。多个发光器件当中的至少一些相邻发光器件彼此间隔开不同的距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发光模块。
背景技术
由于器件材料和薄膜生长技术的发展,使用族III-V或族II-VI化合物半导体的发光器件(诸如发光二极管(LED)或激光二极管(LD))能够发出各种颜色的光,诸如红光、绿光、蓝光和紫外光等。另外,这些发光器件能够通过使用荧光物质或颜色组合而高效地发出白光,并且与传统光源(诸如荧光灯和白炽灯等)相比具有低功耗、半永久寿命、快速响应时间、安全和环保的优点。
因此,发光器件的应用范围被扩展到光学通信装置的传送模块、用于替代用作液晶显示器(LCD)设备的背光的冷阴极荧光灯(CCFL)的LED背光、用于替代荧光灯或白炽灯的白色LED发光设备、车辆的头灯以及交通灯。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一般发光模块的平面图。
图1的发光模块包括设置在主体10上的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被设置在主体10上并且彼此间隔开恒定距离。
在该情况下,要接通的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的数量根据从外部源施加的电力水平而逐渐增加。例如,当施加具有第一水平的驱动电压时,可接通发光器件D11和D21,当施加具有大于第一水平的第二水平的驱动电压时,可接通发光器件D11、D12、D21和D22,当施加具有大于第二水平的第三水平的驱动电压时,可接通发光器件D11至D13和D21至D23,以及当施加具有大于第三水平的第四水平的驱动电压时,可接通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在该情况下,由于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的不同功耗或不同照度,光可能从发光模块的顶部单侧地发出,这可能引起发光不均匀。
发明内容
实施例提供了可实现均匀发光的发光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模块包括:主体;多个发光器件,被设置在主体上;以及接通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多个发光器件的接通,其中,多个发光器件当中的至少一些相邻发光器件彼此间隔开不同的距离。
多个发光器件可在径向方向上关于一个点等距地设置在主体上。
多个发光器件可被集合成多个不同的组。
组之间的距离可大于任一组内的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
可在给定方向上根据接通频率等级(ranking)来设置多个发光器件的至少一些。
多个发光器件的设置密度可根据在主体上的位置而变化。
在多个组中的每个组中包括的发光器件的接通频率等级之和可相等。
多个组可彼此间隔开不同的距离或相同的距离。
在主体上发光器件的设置密度可是均匀的。
多个组中的每个组可具有相同的发光器件设置密度。
在至少一组中包括的发光器件可具有相同的接通等级。
在至少一组中包括的发光器件可具有不同的接通等级。
多个发光器件可关于跨过主体的上表面延伸的任一条线对称地设置。
多个发光器件中的布置在线的一侧的一些发光器件可彼此串联连接以构成第一发光阵列,多个发光器件中的设置在线的另一侧的一些发光器件可彼此串联连接以构成第二发光阵列,并且接通控制器可与从外部源施加的电力水平成比例地顺序接通第一发光阵列和第二发光阵列的发光器件。
接通控制器可与从外部源施加的电力水平成比例地顺序关断第一发光阵列和第二发光阵列的发光器件。
多个发光器件中的每个均可包括:发光单元,被配置成发光;以及n1个引线框和n2个引线框(其中,1≤n≤N),被设置在主体上以电连接到发光单元并且彼此电间隔开。
多个组当中的相邻组之间的距离可关于点在40°至90°的角度范围内。
在多个组中的任一组中包括的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可关于点在30°至80°的角度范围内。
多个组中的每个组均可包括一对发光器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发光模块可包括:主体;在径向方向上关于一个点等距地设置在主体上的多个发光器件,发光器件被集合成多个不同的组;以及接通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多个发光器件的接通,其中,多个发光器件当中的至少一些相邻发光器件彼此间隔开不同的距离,并且其中,在多个组中的每个组中包括的发光器件的接通频率等级之和相等。
多个组可彼此等距地间隔开。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发光模块可包括:主体;多个发光器件,关于跨过主体的上表面延伸的任一条线对称地设置在主体上;以及接通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多个发光器件的接通,其中,多个发光器件当中的至少一些相邻发光器件彼此间隔开不同的距离。
多个发光器件中的设置在线的一侧的一些发光器件可彼此串联连接以构成第一发光阵列,其中,多个发光器件中的设置在线的另一侧的一些发光器件彼此串联连接以构成第二发光阵列,并且其中,接通控制器与从外部源施加的电力水平成比例地顺序接通第一发光阵列和第二发光阵列的发光器件。
接通控制器可与从外部源施加的电力水平成比例地顺序关断第一发光阵列和第二发光阵列的发光器件。
附图说明
可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布置和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一般发光模块的平面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的平面图;
图3是沿着图2的线3-3’得到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的电路图;
图5是说明图4的接通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发光阵列和第二发光阵列的操作的纹波电压和纹波电流的波形图;
图6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的截面图;以及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发光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为了得到更好的理解,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实施例。然而,明显的是,可以以各种方式修改实施例,并且实施例的范围不应被解释为限于以下描述。因此,提供实施例以保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实施例的更完全理解。
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应理解,当每个元件被称为形成在其它元件“上”或“下”时,一个元件可以直接在其它元件“上”或“下”或者这两个元件被间接地形成有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另外,还应理解,在一个元件“上”或“下”可包含以该元件为基础向上或向下的含义。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方便,每个层的厚度或大小可能被放大、省略或者示意性地示出。另外,每个组成元件的大小没有完全反映其实际大小。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发光模块100A的平面图。
参照图2,发光模块100A包括主体110、N个发光器件和接通控制器120。这里,N是2或更大的自然数。
为了方便,尽管如图2示例性地所示的实施例描述了N=8,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即,即使当发光模块包括数量小于或大于8的多个发光器件时,以下描述也同样适用。
八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中的每个例如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发光单元。LED可包括被配置成发出红光、绿光、蓝光或白光的彩色LED以及被配置成发出紫外(UV)光的UV LED。另外,八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中的每个还可包括n1个引线框和n2个引线框(1≤n≤N)。在下文中,为了方便描述,n1个引线框和n2个引线框将分别被称为第一引线框132和第二引线框134。
主体110可由硅树脂、合成树脂或金属形成。如果主体110由诸如金属的传导材料形成,则主体110的表面可涂覆有绝缘层(但是未示出)以防止第一引线框132与第二引线框134之间的电气短路。
图3是沿着图2的线3-3’得到的截面图。这里,附图标记184表示包括在图2示例性地示出的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中的每个中的发光单元。
参照图2和图3,在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中的每个中,第一引线框132和第二引线框134被布置在主体110上并且彼此电间隔开。因此,第一引线框132和第二引线框134彼此电间隔开,并且电连接到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中的每个的发光单元184以将电流提供到发光单元184。另外,第一引线框132和第二引线框134可不仅用于反射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中的每个的发光单元184产生的光以增强照明效率,而且还用于向外辐射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中的每个的发光单元184产生的热。
为了方便描述,图2的平面图示出了在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中的每个的发光单元184设置到第一引线框132或第二引线框134之前的状态。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中的每个的发光单元184可电连接到第一引线框132和第二引线框134。即,如图3示例性地示出的,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中的每个的发光单元184可被设置在第一引线框132上。
在图3中,第一引线框132和发光单元184经由导线182连接到彼此,并且第二引线框134和发光单元184可经由导线180连接到彼此。替选地,与图3的图示不同,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中的每个的发光单元184可被设置在第二引线框134上,而非第一引线框132,或者可直接被设置在主体110上。替选地,取代上述线接合方法,发光单元184可例如经由倒装芯片方法或晶片接合方法而电连接到第一引线框132和第二引线框134。
模制结构186可封装和保护发光单元184。另外,荧光物质(未示出)可被包含在模制结构186中以改变从发光单元184发出的光的波长。荧光物质可包括基于石榴石的荧光物质、基于硅酸盐的荧光物质、基于氮化物的荧光物质或基于氧氮化物的荧光物质。例如,基于石榴石的荧光物质可以是YAG(Y3Al5O12:Ce3+)或TAG(Tb3Al5O12:Ce3+),基于硅酸盐的荧光物质可以是(Sr,Ba,Mg,Ca)2SiO4:Eu2+,基于氮化物的荧光物质可以是包括SiN的CaAlSiN3:Eu2+,并且基于氧氮化物的荧光物质可以是包括SiON的Si6-xAlxOxN8-x:Eu2+(0<x<6)。
从发光单元184发出的第一波段的光被荧光物质激发从而被转换成第二波段的光。第二波段的光可在通过透镜(未示出)时改变其光路。
接通控制器120被配置成使得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接通和关断。发光器件D11至D14具有不同的接通频率,并且发光器件D21至D24具有不同的接通频率。接通控制器120根据从外部源施加的电力水平而控制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的接通和关断。例如,接通频率的等级可以是D11>D12>D13>D14,以及可以是D21>D22>D23>D24。
接通控制器120可基于上述接通频率而以各种方式控制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的接通和关断。
图4是示出图2示例性地示出的发光模块100A的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的发光模块100A包括接通控制器120、第一发光阵列124和第二发光阵列126、交流(AC)电源160、保险丝162和整流器164。
AC电源160提供AC信号。在该情况下,AC信号可以是具有100V或200V的实际有效值和50Hz至60Hz的频率的AC电压(Vac)。
保险丝162用于保护图2的发光模块100A免于具有瞬时高水平的AC信号。即,当引入瞬时高AC信号时,保险丝162断开以保护发光模块100A。为此,保险丝162可被设置在AC电源160与整流器164之间。
整流器164可以是全波二极管桥式电路,其对从AC电源160提供的AC信号进行整流以将AC信号转换成纹波信号。全波二极管桥式电路可包括四个桥接二极管BD1、BD2、BD3和BD4。全波二极管桥式电路是公知的,因此在下文中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该情况下,发光模块100A还可包括平滑器(未示出),该平滑器实现对从整流器164输出的纹波信号的平滑以将纹波信号转换成直流(DC)信号并输出经转换的DC信号。平滑器可被设置在整流器164与接通控制器120之间、整流器164与第一发光阵列124之间以及整流器164与第二发光阵列126之间。第一发光阵列124可包括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以及第一连接电阻器R11至第三连接电阻器R13,并且第二发光阵列126可包括多个发光器件D21至D24以及第四连接电阻器R21至第六连接电阻器R23。
当纹波信号的水平在相位范围内增加时,接通控制器120增加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中的要接通的发光器件的数量,其中在相位范围内,纹波信号的水平从低值增加到高值。另外,当纹波信号的水平在相位范围内减小时,接通控制器120减少接通的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中的发光器件的数量,其中在相位范围内,纹波信号的水平从高值减小到低值。
为此,接通控制器120包括N个开关(例如,S11至S14和S21至S24)和切换控制器122。图4的接通控制器120被给出作为实施例,并且可具有各种电路配置,只要其可如上所述根据纹波电压的水平变化而控制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的接通和关断即可。在N个开关(例如,S11至S14和S21至S24)当中,N-2个开关(例如,S11至S13和S21至S23)中的每个被设置在以下接触点与参考电势点之间,该接触点位于相应连接电阻器和相应发光器件之间,第N/2个开关(例如,S14)被设置在第N/2个发光器件(例如,D14)与参考电势点之间,并且第N个开关(例如,S24)被设置在第N个发光器件(例如,D24)与参考电势点之间。
如果N是8,则第一开关S11被设置在以下接触点与参考电势点之间,该接触点位于第一连接电阻器R11和第一发光器件D11的阴极之间,并且第二开关S12被设置在接触点与参考电势点之间,该接触点位于第二连接电阻器R12和第二发光器件D12的阴极之间。另外,第三开关S13被设置在以下接触点与参考电势点之间,该接触点位于第三连接电阻器R13和第三发光器件D13的阴极之间,并且第四开关S14被设置在第四发光器件D14的阴极与参考电势点之间。
第五开关S21被设置在以下接触点与参考电势点之间,该接触点位于第四连接电阻器R21和第五发光器件D21的阴极之间,第六开关S22被设置在以下接触点与参考电势点之间,该接触点位于第五连接电阻器R22和第六发光器件D22的阴极之间,第七开关S23被设置在以下接触点与参考电势点之间,该接触点位于第六连接电阻器R23和第七发光器件D23的阴极之间,并且第八开关S24被设置在第八发光器件D24的阴极与参考电势点之间。
为此,N个开关(例如,S11至S14和S21至S24)中的每个可以是双极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如果N个开关(例如,S11至S14和S21至S24)中的每个均采取双极晶体管的形式,则从切换控制器122输出的切换控制信号可被传送到双极晶体管的基极。替选地,如果N个开关(例如,S11至S14和S21至S24)中的每个均采取场效应晶体管的形式,则从切换控制器122输出的切换控制信号可被传送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
切换控制器122根据纹波信号的水平来生成切换控制信号以控制N个开关(例如,S11至S14和S21至S24)的断开/闭合。
尽管未示出,发光模块100A还可包括限流电阻器、电压调节器、时钟发生器、复位器和计数器等。
限流电阻器可被设置在切换控制器122与每个开关(例如,S11至S14和S21至S24)之间,并且电压调节器可调节纹波信号的水平以将具有调节后的水平的纹波信号输出到切换控制器122。电压调节器可被设置在整流器164与切换控制器122之间。另外,时钟发生器用于将时钟信号提供到切换控制器122,并且复位器用于在电力被切断时或者在电力输入时复位切换控制器122的操作。计数器用于对时钟发生器生成的时钟数量进行计数。计数器所计数的时钟数量和纹波电压的瞬时值可彼此匹配并且以查找表的形式被存储在切换控制器122中所包括的存储单元(未示出)中。经电压调节器调节后的电压的瞬时值达到最小水平(MIN)时的时间是计数器开始计数操作时的时间。这用于允许切换控制器122根据计数器所计数的时钟数量而生成信号以关断N个开关(例如,S11至S14和S21至S24)当中的相应开关。
在下文中,假设N是8,关于具有图4所例示的配置的发光模块100A,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接通控制器120的操作。在该情况下,上述纹波信号被描述为纹波电压,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图5是说明图4的接通控制器120用于控制第一发光阵列124和第二发光阵列126的操作的纹波电压(V)和纹波电流(I)的波形图。
这里,在纹波电压和电流的曲线下方示出的波形表示从切换控制器122输出到各个开关的切换控制信号。即,如果切换控制信号为“导通”,则相应开关被接通,而如果切换控制信号为“断开”,则相应开关被关断。
参照图4和图5,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可以以如下方式来设置:如果纹波电压在大于或等于V1且小于V2的范围内,则发光器件D11和D21接通,如果纹波电压在大于或等于V2且小于V3的范围内,则发光器件D11、D12、D21和D22接通,如果纹波电压在大于或等于V3且小于V4的范围内,则发光器件D11至D13和D21至D23接通,并且如果纹波电压大于或等于V4,则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全部接通。
这样,切换控制器122通过切换控制信号对开关S11至S14和S21至S24进行切换,以使得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中的要接通的发光器件的数量根据相位范围内的纹波电压的水平变化而增加,其中在相位范围内,纹波电压从低水平增加到高水平。
另外,切换控制器122通过切换控制信号对开关S11至S14和S21至S24进行切换,以使得接通的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中的发光器件的数量根据相位范围内的纹波电压的水平变化而减少,在相位范围内,纹波电压从高水平减小到低水平。
首先,在复位器对切换控制器122复位的状态下,纹波电压从整流器164输出到切换控制器122以及第一发光阵列124和第二发光阵列126中的每个。在该复位时期期间,例如,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全部都关断。将在下文中描述切换控制器122根据纹波电压的水平而切换开关S11至S14和S21至S24。
在复位之后,当纹波电压达到驱动起始值时(时间t1),接通控制器120的切换控制器122接通全部N个开关S11至S14和S21至S24。
此后,当纹波电压达到V1时(时间t2),开始发光器件D11和D21的接通。在该情况下,尽管N个开关S11至S14和S21至S24全部都接通,但是仅发光器件D11和D21接通。
此后,当纹波电压达到V2时(时间t3),切换控制器122仅关断开关S11和S21。因此,纹波电压被提供到发光器件D11、D12、D21和D22,从而使得发光器件D11、D12、D21和D22全部都接通。在该情况下,尽管开关S12至S14和S22至S24全部都接通,但是仅发光器件D11、D12、D21和D22接通。
此后,当纹波电压达到V3时(时间t4),切换控制器122关断开关S12和S22。因此,在开关S11、S12、S21和S22的断开状态,纹波电压被提供到发光器件D11至D13和D21至D23中的全部,从而使得发光器件D11至D13和D21至D23全部都接通。在该情况下,尽管开关S13、S23、S14和S24全部都接通,但是仅发光器件D11至D13和D21至D23接通。
此后,当纹波电压达到V4时(时间t5),切换控制器122关断开关S13和S23。因此,在开关S11至S13和S21至S23全部都关断并且仅开关S14和S24接通的状态下,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全部都接收纹波电压从而接通。
此后,当纹波电压达到最大水平MAX并且此后减小到V4时(时间t6),切换控制器122接通开关S13和S23。由于纹波电压的水平低于V4,因此发光器件D14和D24关断并且仅发光器件D11至D13和D21至D23保持为导通状态。
此后,当纹波电压再次达到V3时(时间t7),切换控制器122接通开关S12和S22。由于纹波电压的水平低于V3,因此发光器件D13和D23关断并且仅发光器件D11、D12、D21和D22保持为导通状态。
此后,当纹波电压再次达到V2时(时间t8),切换控制器122再次接通开关S11和S21。由于纹波电压的水平低于V2,因此发光器件D12和D22关断并且仅发光器件D11和D21保持为导通状态。
此后,当纹波电压再次达到V1时(时间t9),由于纹波电压的水平低于V1,因此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全部都关断。
在下文中,关于接通频率,发光器件D11被排序为1号,发光器件D12被排序为2号,发光器件D13被排序为3号,并且发光器件D14被排序为4号。另外,关于接通频率,发光器件D21被排序为1号,发光器件D22被排序为2号,发光器件D23被排序为3号,并且发光器件D24被排序为4号。在该条件下,发光模块100A的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的空间布置如下。为了方便描述,假设在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当中,发光器件D11和D21具有相同的接通频率,发光器件D12和D22具有相同的接通频率,发光器件D13和D23具有相同的接通频率,并且发光器件D14和D24具有相同的接通频率,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另外,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指的是相邻发光器件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但是不限于此。
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可关于跨过主体110的上表面延伸的任一条线140A对称地布置。在该情况下,发光器件D22与D23之间的距离等于发光器件D12与D13之间的距离(θ3),并且发光器件D23与D24之间的距离等于发光器件D13与D14之间的距离(θ4)。参照图2至图4,在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当中,设置在线140A的一侧的发光器件D11至D14彼此串联连接以构成第一发光阵列124,并且设置在线140A的另一侧的发光器件D21至D24彼此串联连接以构成第二发光阵列126。在该情况下,如以上参照图4和图5所描述的,接通控制器120可与从外部施加的电力水平成比例地顺序接通或关断第一发光阵列124和第二发光阵列126的发光器件。
在图1示例性地示出的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的情况下,相邻发光器件D11和D12、D12和D13、D13和D14、D14和D24、D24和D23、D23和D22以及D22和D21可彼此等距地间隔开。另一方面,在图2示例性地示出的实施例的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的情况下,各个相邻发光器件彼此间隔开不同的距离。即,相邻发光器件D11与D12之间的距离、相邻发光器件D11与D21之间的距离、相邻发光器件D12与D13之间的距离、相邻发光器件D13与D14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发光器件D14与D24之间的距离可不同。另外,相邻发光器件D21与D22之间的距离、相邻发光器件D22与D23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发光器件D23与D24之间的距离可不同。
根据实施例,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之间的距离可被确定为甚至在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消耗不同电力水平时也增强从发光模块100A发出的光的照度均匀度。
在图2示例性地示出的发光模块100A中,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可在径向方向上关于一个点112等距地设置。
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可被集合成不同的组。例如,在图2的发光模块100A中,发光器件D11和D21可被集合成第一组G1A,发光器件D12、D13和D14可被集合成第二组G2A,并且发光器件D22、D23和D24可被集合成第三组G3A。
在该情况下,在至少一组中包括的发光器件可具有相同的接通等级。例如,在第一组(例如,G1A)中包括的发光器件D11和D21的接通等级可彼此相等。替选地,在组G1A、G2A和G3A当中的至少一组中包括的发光器件可具有不同的接通等级。例如,第二组G2A的发光器件D12、D13和D14可具有不同的接通等级,并且第三组G3A的发光器件D22、D23和D24可具有不同的接通等级。
另外,组之间的距离可大于组G1A、G2A和G3A中的任一组内的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例如,假设第一组G1A与第二组G2A之间的距离是θ2,第二组G2A与第三组G3A之间的距离是θ5,并且第三组G3A与第一组G1A之间的距离是θ6。另外,假设第一组G1A内的相邻发光器件D11与D21之间的距离是θ1,第二组G2A内的相邻发光器件D12与D13之间的距离是θ3,并且第二组G2A内的相邻发光器件D13与D14之间的距离是θ4。在这些假设下,组之间的距离θ2、θ5和θ6中的每个可大于任一组内的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θ1、θ3或θ4。
另外,多个组G1A、G2A和G3A当中的相邻组G1A与G2A、G2A与G3A或者G3A与G1A之间的距离θ2、θ5和θ6中的每个可关于一个点112在40°至90°的角度范围内。例如,距离θ2、θ5和θ6中的每个可以是70°。
在多个组G1A、G2A和G3A当中的任一组中包括的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可关于一个点112在30°至80°的角度范围内。例如,第一组G1A内的相邻发光器件D11与D21之间的距离θ1可以是40°,第二组G2A内的相邻发光器件D12与D13之间的距离θ3可以是30°,并且第二组G2A内的相邻发光器件D13与D14之间的距离θ4可以是60°。
另外,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中的至少一些可根据接通频率等级而在给定方向上顺序设置。例如,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可根据从具有最高接通频率等级的发光器件D11和D21到具有最低接通频率等级的发光器件D14和D24的接通频率等级而顺序设置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
即,如图2示例性地示出的,在顺时针方向上顺序地,接通频率被排序为2号的发光器件D12可被设置在接通频率被排序为1号的发光器件D11的右侧,接通频率被排序为3号的发光器件D13可被设置在发光器件D12的右侧,并且接通频率被排序为4号的发光器件D14可被设置在发光器件D13的右侧。替选地,根据另一实施例,与图2的图示不同,在逆时针方向上顺序地,接通频率被排序为2号的发光器件D12可被设置在接通频率被排序为1号的发光器件D11的左侧,接通频率被排序为3号的发光器件D13可被设置在发光器件D12的左侧,并且接通频率被排序为4号的发光器件D14可被设置在发光器件D13的左侧。
类似地,如图2示例性地示出的,在逆时针方向上顺序地,接通频率被排序为2号的发光器件D22可被设置在接通频率被排序为1号的发光器件D21的右侧,接通频率被排序为3号的发光器件D23可被设置在发光器件D22的右侧,并且接通频率被排序为4号的发光器件D24可被设置在发光器件D23的右侧。替选地,根据另一实施例,与图2的图示不同,在顺时针方向上顺序地,接通频率被排序为2号的发光器件D22可被设置在接通频率被排序为1号的发光器件D21的左侧,接通频率被排序为3号的发光器件D23可被设置在发光器件D22左侧,并且接通频率被排序为4号的发光器件D24可被设置在发光器件D23的左侧。另外,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的设置密度可根据主体110上的位置而变化。例如,参照图2,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的设置密度可在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不同。另外,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的设置密度可在主体110上按组相等或不同。即,设置在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的第一组G1A的设置密度可小于设置在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的第二组G2A的设置密度。设置在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的第一组G1A的设置密度可小于设置在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的第三组G3A的设置密度。另外,设置在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的第二组G2A的设置密度可等于设置在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的第三组G3A的设置密度。
图6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发光模块100B的截面图。
与图2的图示不同,在图6示例性地示出的发光模块100B中,在第一组G1B至第四组G4B中的每个中包括的发光器件的接通频率等级之和可相等。即,如上所述,由于发光器件的接通频率按照D11、D12、D13和D14的顺序以及按照D21、D22、D23和D24的顺序而减小,因此假设发光器件D11、D12、D13和D14的接通频率分别被排序为1号、2号、3号和4号,并且发光器件D21、D22、D23和D24的接通频率被排序为1号、2号、3号和4号。在该假设下,在第一组G1B中包括的发光器件D11和D14的接通频率等级之和是1+4=5,在第二组G2B中包括的发光器件D12和D13的接通频率等级之和是2+3=5,在第三组G3B中包括的发光器件D21和D24的接通频率等级之和是1+4=5,并且在第四组G4B中包括的发光器件D22和D23的接通频率等级之和是2+3=5。因此,所有和都相同。
与图2示例性地示出的发光模块100A不同,在图6示例性地示出的发光模块100B中,多个组G1B、G2B、G3B和G4B可等距地设置。即,第一组G1B与第二组G2B之间的距离θ8、第二组G2B与第四组G4B之间的距离θ10、第一组G1B与第三组G3B之间的距离θ11和第三组G3B与第四组G4B之间的距离θ12可彼此相等。
另外,与图2示例性地示出的发光模块100A不同,在图6示例性地示出的发光模块100B中,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在主体110上的设置密度可以是均匀的。例如,参照图6,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的设置密度可在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相等。另外,多个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的设置密度可在主体110上按组相等。即,第一组G1B、第二组G2B、第三组G3B和第四组G4B可具有相同的设置密度。
除了上述差别之外,如图6示例性地所示的发光模块100B与如图2示例性地所示的发光模块100A等同,因此下文中将省略相同部分的详细描述。特别地,尽管设置不同,但是如图6示例性地所示的发光模块100B与如图2示例性地所示的发光模块100A同等地进行操作。
在图2示例性地示出的发光模块100A中,设置在线140A的一侧的发光器件D11至D14的设置密度等于设置在线140A的另一侧的发光器件D21至D24的设置密度。同样地,在图6示例性地示出的发光模块100B中,设置在线140B的一侧的发光器件D11至D14的设置密度可等于设置在线140B的另一侧的发光器件D21至D24的设置密度。
参照图6,可以按照与图2相同的方式关于跨过主体110的上表面延伸的线140B对称地设置发光器件D11至D14和D21至D24。通过该对称配置,发光器件D22与D23之间的距离可等于发光器件D12与D13之间的距离θ9,并且发光器件D21与D24之间的距离可等于发光器件D11与D14之间的距离θ7。
与图2示例性地示出的第一组G1A类似,多个组中的每个组均可包括一对发光器件。例如,参照图6,第一组G1B可包括一对发光器件D11和D14,第二组G2B可包括一对发光器件D12和D13,第三组G3B可包括一对发光器件D21和D24,并且第四组G4B可包括一对发光器件D22和D23。
在下文中,将图1示例性地示出的前述传统发光模块的照度均匀度与图2和图6示例性地示出的发光模块100A和100B的照度均匀度进行比较。为此,假设发光器件D11、D12、D13和D14消耗的功率分别是1.37、1.01、1.00和0.79,发光器件D21、D22、D23和D24消耗的功率分别是1.37、1.01、1.00和0.79,θ1=θ5=40°,θ2=θ6=70°,θ3=30°,θ4=60°,θ7=30°,θ8=θ12=60°,θ9=30°以及θ10=θ11=60°,并且图2和图6示例性地示出的平面盘形式的主体110的半径是16。
为了测量照度均匀度,图1、图2和图6示例性地示出的圆形主体110被划分成了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并且计算了每个象限的照度。一般地,消耗的功率与光速成比例,因此可通过将消耗的功率乘以常数F来获取每个象限的照度。图1示例性地示出的传统发光模块中的第一象限至第四象限的照度由以下等式1来表示,图2示例性地示出的发光模块100A中的第一象限至第四象限的照度由以下等式2来表示,并且图6示例性地示出的发光模块100B中的第一象限至第四象限的照度由以下等式3来表示。
等式1
-第一象限:0.5F+0.79F+0.4F=1.69F
-第二象限:0.5F+1.01F+0.67F=2.18F
-第三象限:0.67F+1.37F+0.5F=2.54F
-第四象限:0.5F+1F+0.4F=1.9F
等式2
-第一象限:0.5F+1F+0.79F=2.29F
-第二象限:0.5F+1.37F=1.87F
-第三象限:1.37F+0.5F=1.87F
-第四象限:0.5F+1F+0.79F=2.29F
等式3
-第一象限:0.5F+1F+0.5F=2F
-第二象限:0.5F+0.79F+0.67F=1.96F
-第三象限:0.67F+1.37F+0.4F=2.44F
-第四象限:0.4F+1F+0.5F=1.9F
图1、图2和图6示例性地示出的发光模块的照度均匀度使用以下等式4来计算。
等式4
这里,Max是第一象限至第四象限的平均照度值当中的最大值,并且Min是第一象限至第四象限的平均照度值当中的最小值。
使用等式1和4获取的图1示例性地示出的传统发光模块的照度均匀度由以下等式5来表示,使用等式2和4获取的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发光模块100A的照度均匀度由以下等式6来表示,并且使用等式3和4获取的根据图6的实施例的发光模块100B的照度均匀度由以下等式7来表示。
等式5
等式6
等式7
通过等式5至等式7的比较,应意识到,如等式6和等式7分别所示的发光模块100A和100B的照度均匀度9.8%和11.6%低于如等式5所示的传统发光模块的照度均匀度19.8%。由于较低的照度均匀度,因此与传统发光模块相比,实施例的发光模块100A和100B可实现更均匀的发光。
在根据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的情况下,多个发光模块可定义板上的阵列,并且光学构件(诸如导光板、棱镜片、扩散片、荧光片等)可被设置在从发光模块发出的光的光路中。发光模块、板和光学构件可用作背光部或发光部。例如,发光系统可包括背光部、发光部、指示器、灯和路灯等。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发光部400的透视图。图7的发光部700是作为发光系统的一个示例给出的,而不限于该实施例。
在实施例中,发光部400可包括壳体410、设置于壳体410以接收来自外部源的电力的连接端子420以及设置于壳体410的发光模块部430。
壳体410可由具有良好散热特性的材料形成。例如,壳体410可由金属或树脂形成。
发光模块部430可包括板432以及设置在板432上的至少一个发光模块300。
板432可通过在绝缘体上印刷电路图案来形成。例如,板432可包括一般印刷电路板(PCB)、金属芯PCB、柔性PCB和陶瓷PCB。
板432可由用于高效地反射光的材料形成,或者板432可具有用于高效地反射光的有色表面(例如,白色表面或银色表面)。
至少一个发光模块300可被设置在板432上。发光模块300可与图2或图6示例性地示出的发光模块100A或100B对应。
发光模块部430可以是各种发光模块300的组合以获取期望的颜色和亮度。例如,为了获取高显色指数(CRI),可组合白色发光二极管、红色发光二极管和绿色发光二极管以构成阵列。
连接端子420可电连接到发光模块部430以提供电力。在实施例中,连接端子420以插座耦合方式以螺旋形安装和耦合到外部电源,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连接端子420可采取要插入到外部电源中的管脚的形式,或者可经由导线连接到外部电源。
从以上描述明显的是,在根据实施例的发光模块中,考虑到功耗偏差来设置发光器件,这可以导致整个发光模块的均匀发光以及增强的照度均匀度。
尽管参照大量说明性实施例描述了实施例,但是应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将落入本公开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大量其它修改和实施例。更具体地,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主题组合布置的组成部分和/或布置中的各种变化和修改是可能的。除了组成部分和/或布置的变化和修改之外,替选使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20)
1.一种发光模块,包括:
主体;
多个发光器件,被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以及
接通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所述多个发光器件的接通,
其中,所述多个发光器件当中的至少一些相邻发光器件彼此间隔开不同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所述多个发光器件在径向方向上关于一个点等距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所述多个发光器件被集合成多个不同的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所述组之间的距离大于任一所述组内的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在给定方向上根据接通频率等级来设置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中的至少一些。
6.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所述多个发光器件的设置密度根据在所述主体上的位置而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在所述多个组中的每个组中包括的发光器件的接通频率等级之和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所述多个组彼此等距地间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所述多个组彼此间隔开不同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发光器件的设置密度是均匀的。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所述多个组中的每个组均具有相同的发光器件设置密度。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述组中包括的发光器件具有相同的接通等级。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述组中包括的发光器件具有不同的接通等级。
14.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多个发光器件关于跨过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延伸的任一条线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中设置在所述线的一侧的一些发光器件彼此串联连接以构成第一发光阵列,
其中,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中设置在所述线的另一侧的一些发光器件彼此串联连接以构成第二发光阵列,以及
其中,所述接通控制器与从外部源施加的电力水平成比例地顺序接通所述第一发光阵列和所述第二发光阵列的发光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所述接通控制器与从外部源施加的电力水平成比例地顺序关断所述第一发光阵列和所述第二发光阵列的发光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中的每个均包括:
发光单元,被配置成发光;以及
n1个引线框和n2个引线框,被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以电连接到所述发光单元并且彼此电间隔开,其中,1≤n≤N。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所述多个组当中的相邻组之间的距离关于所述点在40°至90°的角度范围内。
1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在所述多个组的任一组中包括的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关于所述点在30°至80°的角度范围内。
2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所述多个组中的每个组均包括一对发光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2-0123757 | 2012-11-02 | ||
KR1020120123757A KR102007403B1 (ko) | 2012-11-02 | 2012-11-02 |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명 유닛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07640A true CN103807640A (zh) | 2014-05-21 |
Family
ID=49513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37772.4A Pending CN103807640A (zh) | 2012-11-02 | 2013-11-04 | 发光模块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89015B2 (zh) |
EP (1) | EP2728970B1 (zh) |
JP (1) | JP6266307B2 (zh) |
KR (1) | KR102007403B1 (zh) |
CN (1) | CN103807640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024295B1 (ko) | 2013-02-05 | 2019-09-23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발광 모듈 |
KR102439761B1 (ko) * | 2017-12-22 | 2022-09-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13055A (zh) * | 2005-07-25 | 2005-12-28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直下式背光源 |
US20090101922A1 (en) * | 2007-10-22 | 2009-04-23 | Chu-Hsien Lin | Led arrangement for producing pure monochomatic light |
CN102186697A (zh) * | 2008-10-20 | 2011-09-14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Led灯 |
CN102625522A (zh) * | 2011-01-31 | 2012-08-01 | 朗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高亮度交流led灯驱动电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PQ818100A0 (en) * | 2000-06-15 | 2000-07-06 | Arlec Australia Limited | Led lamp |
JP2003068105A (ja) | 2001-08-28 | 2003-03-07 | Patoraito:Kk | 点滅警告表示器 |
US20050169006A1 (en) * | 2004-01-30 | 2005-08-04 | Harvatek Corporation | Led chip lamp apparatus |
JP4684073B2 (ja) * | 2005-10-11 | 2011-05-1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Led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2008147575A (ja) | 2006-12-13 | 2008-06-26 | Pearl Denkyu Seisakusho:Kk | 発光ダイオード |
KR20120023619A (ko) * | 2009-03-26 | 2012-03-13 | 융 푼 쳉 | Led 조명등 |
EP2443382B1 (en) * | 2009-06-16 | 2016-03-30 | Koninklijke Philips N.V. |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spot illumination |
US8947014B2 (en) * | 2010-08-12 | 2015-02-03 | Huizhou Light Engine Ltd. | LED switch circuitry for varying input voltage source |
US8721097B2 (en) * | 2011-05-19 | 2014-05-13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 LED lamp with improved light output |
-
2012
- 2012-11-02 KR KR1020120123757A patent/KR10200740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
- 2013-10-23 US US14/060,904 patent/US9089015B2/en active Active
- 2013-10-30 EP EP13190912.9A patent/EP2728970B1/en active Active
- 2013-11-04 CN CN201310537772.4A patent/CN103807640A/zh active Pending
- 2013-11-05 JP JP2013229125A patent/JP6266307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13055A (zh) * | 2005-07-25 | 2005-12-28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直下式背光源 |
US20090101922A1 (en) * | 2007-10-22 | 2009-04-23 | Chu-Hsien Lin | Led arrangement for producing pure monochomatic light |
CN102186697A (zh) * | 2008-10-20 | 2011-09-14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Led灯 |
CN102625522A (zh) * | 2011-01-31 | 2012-08-01 | 朗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高亮度交流led灯驱动电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40057089A (ko) | 2014-05-12 |
EP2728970A2 (en) | 2014-05-07 |
KR102007403B1 (ko) | 2019-08-05 |
EP2728970A3 (en) | 2016-09-21 |
JP2014093301A (ja) | 2014-05-19 |
EP2728970B1 (en) | 2020-04-29 |
JP6266307B2 (ja) | 2018-01-24 |
US20140125226A1 (en) | 2014-05-08 |
US9089015B2 (en) | 2015-07-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271354B2 (en) | Lighting source and lighting apparatus | |
US8598799B2 (en) | Alternating current light emitting device | |
TWI445158B (zh) | 發光裝置 | |
EP2753149B1 (en) | Light emitting module and lighting unit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01507358B (zh) | 照明装置 | |
US10234112B2 (en) |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lighting device having same | |
EP3226313B1 (en) |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US7205719B2 (en) | Light source with LED and optical protrusions | |
CN104976547B (zh) | 发光二极管组件及用此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发光二极管灯泡 | |
EP2527728A2 (en) | Variable col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US9307609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emitting module | |
CN106195659B (zh) | 一种cob光源及集成模块及灯具 | |
CN103807640A (zh) | 发光模块 | |
KR20120097657A (ko) | 피엔접합 발광소자 조명 장치 | |
KR101099419B1 (ko) | 디밍 선택형 엘이디 램프 모듈 | |
CN103629567B (zh) | 照明装置 | |
JP6827195B2 (ja) | 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照明器具 | |
EP3176834B1 (en) | Light emitting module | |
US20120086341A1 (en) | Alternating current le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 |
KR20100109174A (ko) | 평판 조명 장치 | |
CN107205294B (zh) | 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和照明器件 | |
CN204717396U (zh) | Led发光单元 | |
JP2013134933A (ja) | 交流発光ダイオード照明装置 | |
US20120087130A1 (en) | Alternating current le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 |
CN102307412A (zh) | 具高运作可靠度的发光装置与应用该发光装置的光源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