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3150B - 卡盘收纳盒 - Google Patents

卡盘收纳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03150B
CN103803150B CN201310536143.XA CN201310536143A CN103803150B CN 103803150 B CN103803150 B CN 103803150B CN 201310536143 A CN201310536143 A CN 201310536143A CN 103803150 B CN103803150 B CN 1038031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ck
cap
thin hinge
back plate
box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61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03150A (zh
Inventor
伊豆利惠
菊地修
菊地修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03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3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03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3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3/00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43/14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 B65D43/16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hinged for upward or downward movement
    • B65D43/162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hinged for upward or downward movement the container, the lid and the hinge being made of one pie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3/00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43/14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 B65D43/22Devices for holding in closed position, e.g. cl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ing For Recording Disk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卡盘收纳盒,其包括:盒部,其中插入和设置了卡盘;盖部,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盒部打开和闭合并在闭合时覆盖设置在所述盒部内的卡盘;以及后板部,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盒部和所述盖部。所述盒部、所述盖部和所述后板部整体形成。作为当所述盖部相对于所述盒部打开和闭合时的弯曲部分,形成平行的一对薄铰链。所述薄铰链中的一个薄铰链形成于相对于所述后板部和所述盖部之间的连续部分偏离的位置处。另一薄铰链形成于相对于所述后板部和所述盖部之间的连续部分偏离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卡盘收纳盒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12年11月14日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2012-250101的利益,其全部内容包括在此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卡盘收纳盒的技术领域,和更具体地,涉及收纳卡盘的具有作为支点枢转一对薄铰链以执行打开和闭合操作的卡盘收纳盒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例如,多个盘状记录介质被配置为在中心轴的轴向方向上平行地在卡盘中收纳。例如,这种卡盘在用于复制音乐的盘复制装置(其中所需的盘状记录介质通过取出机制取出)中使用,以复制在该盘状记录介质上记录的音乐数据。
另外,最近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容量显著地增加,并且还增加了卡盘用于数据中心等(其中具有大记录容量的多个盘状记录介质被配置为在中心轴的轴向方向上平行地收纳)的必要性。
上面提到的卡盘容纳和保持在例如卡盘收纳盒中。
这种卡盘收纳盒具有:盒部,其中插入和设置了卡盘;盖部,被配置为相对于盒部打开和闭合,并被配置为在闭合时覆盖设置在盒部内的卡盘;和后板部,被配置为连接盒部和盖部,其中盒部、盖部和后板部彼此整体形成(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38882)。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38882中公开的卡盘收纳盒中,盒部(盒主体)和盖部(盖体)通过一对薄铰链(铰链部分)连接到后板部(后板件),后板部通过一个薄铰链相对于盒部是可枢转的,而盖部通过另一薄铰链相对于后板部是可枢转的。
在卡盘收纳盒中,在卡盘插入和设置在盒部内的状态下,因为相对于盒部枢转后板部以相对于后板部枢转盖部从而由盖部覆盖卡盘,所以可以在盒部中收纳卡盘。
发明内容
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38882中公开的卡盘收纳盒中,一个薄铰链安装在盒部和后板部之间的连续部分(脊线)处,另一薄铰链安装在盖部和后板部之间的连续部分(脊线)处,而相应的薄铰链设置在拐角处。
因此,当卡盘收纳盒下落时,安装在拐角处的薄铰链可以容易与下落表面碰撞,并且大的冲击可以施加到薄铰链,从而容易在薄铰链上产生损坏或破裂,这降低了抗冲击性。
在此,希望提供抑制薄铰链上的损坏或破裂的产生以提高抗冲击性的卡盘收纳盒。
第一,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卡盘收纳盒(cartridgereceiving case),包括:盒部,其中插入和设置了卡盘;盖部,被配置为相对于盒部打开和闭合并在闭合时覆盖设置在盒部内的卡盘;和后板部,被配置为连接盒部和盖部。盒部、盖部和后板部整体形成;作为当盖部相对于盒部打开和闭合时的弯曲部分,形成平行的一对薄铰链,薄铰链中的一个薄铰链形成于相对于后板部和盒部之间的连续部分偏离的位置处,而另一薄铰链形成于相对于后板部和盖部之间的连续部分偏离的位置处。
因此,在卡盘收纳盒中,薄铰链难以在下落时与下落表面碰撞。
第二,至于上面描述的卡盘收纳盒,优选的是一对薄铰链形成于后板部处。
因为一对薄铰链形成于后板部处,所以薄铰链不接触位移表面。
第三,至于上面描述的卡盘收纳盒,优选的是向外突出的加强突部形成于在一对薄铰链延伸的方向上的后板部的外表面的两个端部处。
向外突出的加强突部可以形成于在一对薄铰链延伸的方向上的后板部的外表面的两个端部处。
因为向外突出的加强突部可以形成于在一对薄铰链延伸的方向上的后板部的外表面的两个端部处,所以薄铰链难以与下落表面碰撞。
第四,至于上面描述的卡盘收纳盒,优选的是设置在薄铰链的延长线上的切口部分形成于在一对薄铰链延伸的方向上的后板部的两个端部处。
因为设置在薄铰链的延长线上的切口部分形成于在一对薄铰链延伸的方向上的后板部的两个端部处,所以即使当后板部的两端与下落表面碰撞时,薄铰链也不与下落表面碰撞。
第五,至于上面描述的卡盘收纳盒,优选的是,基板部、从围绕基板部的外围的至少一部分突出的立壁部和在与立壁部相同的方向上从基板部的外围部的一部分突出的肋条部形成于盒部处;在闭合时与基板部相对设置的闭合表面部以及从闭合表面部的外围部的至少一部分突出的围壁部形成于盖部处;并且围壁部在闭合时嵌合在立壁部和肋条部之间。
因为围壁部在闭合时嵌合在立壁部和肋条部之间,所以卡盘收纳盒的刚性增加。
第六,至于上面描述的卡盘收纳盒,优选的是,具有卡合突部或卡合凹部的锁定件形成于盒部和盖部中的一个处,并且在闭合时与卡合突部或卡合凹部卡合的卡合凹部或卡合突部可以形成于盒部和盖部中的另一个处。
因为具有卡合突部或卡合凹部的锁定件安装在盒部和盖部中的一个处并且与卡合突部或卡合凹部卡合的卡合凹部或卡合突部安装在盒部和盖部中的另一个处,所以盖部通过锁定件锁定到盒部。
第七,至于上面描述的卡盘收纳盒,优选的是被配置为在弹性变形状态下按压卡盘的弹性变形部形成于盒部处。
因为被配置为在弹性变形状态下按压卡盘的弹性变形部安装于盒部处,所以弹性变形部被弹性变形从而相对盒体按压。
第八,至于上面描述的卡盘收纳盒,优选的是形成至少三个弹性变形部,并且卡盘的外围表面的在不同方向上的表面被配置为由相应的弹性变形部按压。
因为安装至少三个弹性变形部并且指向与外围表面不同的方向的卡盘的表面由每个弹性变形部按压,所以至少三个弹性变形部弹性变形从而相对盒体按压。
第九,至于上面描述的卡盘收纳盒,优选的是基板部、从围绕基板部的外围的至少一部分突出的立壁部和连接到立壁部并与基板部相对的按压表面部形成于盒部处,并且卡盘被配置为由按压表面部向基板部按压。
因为从基板部的外围的至少一部分突出的立壁部以及基板部以及连接到立壁部并与基板部相对的按压表面部安装于盒部处,且卡盘由按压表面部向基板部按压,所以卡盘在稳定状态下设置在盒部中。
第十,至于上面描述的卡盘收纳盒,优选的是:基板部形成于盒部处;在闭合时与基板部相对设置的闭合表面部形成于盖部处;并且被配置为在闭合时按压卡盘的按压突部形成于闭合表面部处。
因为基板部安装于盒部处、在闭合时与基板部相对设置的闭合表面部安装于盖部处、并且被配置为在闭合时按压卡盘的按压突部安装于闭合表面部处,所以卡盘在稳定状态下设置在盒部内。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卡盘收纳盒包括:盒部,其中插入和设置了卡盘;盖部,被配置为相对于盒部打开和闭合,并在闭合时覆盖设置在盒部中的卡盘;和后板部,被配置为连接盒部和盖部。盒部、盖部和后板部整体形成;作为当盖部相对于盒部打开和闭合时的弯曲部分,形成平行的一对薄铰链;薄铰链中的一个形成于相对于后板部和盒部之间的连续部分偏离的位置处,而薄铰链中的另一个形成于相对于后板部和盖部之间的连续部分偏离的位置处。
因此,由于薄铰链难以与下落表面碰撞且难以施加冲击到薄铰链,所以难以在薄铰链上产生损坏或破裂,并且抗冲击性可以得到提高。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一对薄铰链可形成于后板部处。
因此,薄铰链不接触位移表面,冲击难以施加到薄铰链,所以薄铰链上的损坏或破裂难以产生,并且特别是抗冲击性可以得到提高。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向外突出的加强突部可形成于在一对薄铰链延伸的方向上的后板部的外表面的两个端部处。
因此,薄铰链难以与下落表面碰撞,并且薄铰链上的损坏或破裂的产生可以得到抑制。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设置在薄铰链的延长线上的切口部分可形成于在一对薄铰链延伸的方向上的后板部的两个端部处。
因此,即使当后板部的两个端部在卡盘收纳盒下落时与下落表面碰撞时,薄铰链也不碰撞下落表面,并且薄铰链上的损坏或破裂的产生可以得到抑制。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基板部、从围绕基板部的外围的至少一部分突出的立壁部和在与立壁部相同的方向上从基板部的外围部的一部分突出的肋条部可形成于盒部处;在闭合时与基板部相对设置的闭合表面部和从闭合表面部的外围部的至少一部分突出的围壁部可形成于盖部处;并且围壁部可在闭合时嵌合在立壁部和肋条部之间。
因此,因为相对于盒部的盖部的适当闭合状态是稳定的且盖部的围壁部与盒部的立壁部在厚度方向上接触,所以卡盘收纳盒的刚性可以得到增强,且当冲击施加到卡盘收纳盒时由于冲击而引起的变形可以得到抑制,从而提高抗冲击性。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具有卡合突部或卡合凹部的锁定件部可形成于盒部和盖部中的一个处,并且在闭合时与卡合突部或卡合凹部卡合的卡合凹部或卡合突部可形成于盒部和盖部中的另一个处。
因此,由于盖部由锁定件部锁定到盒部,所以盖部不容易被来自下落等的冲击打开,而卡盘收纳盒的抗冲击性可以得到提高。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被配置为在弹性变形状态下按压卡盘的弹性变形部分可形成于盒部处。
因此,卡盘可以在无振动的稳定状态下设置在盒部中,卡盘在卡盘收纳盒中的位移受到抑制;振动或冲击难以从卡盘施加到盒部;并且对卡盘收纳盒的损坏或破坏可以被阻止。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形成至少三个弹性变形部,并且在不同方向上的卡盘的外围表面的表面可被配置为由相应的弹性变形部按压。
因此,卡盘在卡盘收纳盒中的位移可以得到抑制;振动或冲击难以从卡盘施加到盒部;并且对卡盘收纳盒的损坏或破坏可以被阻止。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基板部、从围绕基板部的外围的至少一部分突出的立壁部和连接到立壁部并与基板部相对的按压表面部可形成于盒部处,并且卡盘可被配置为由按压表面部朝向基板部按压。
因此,卡盘可以在稳定状态下设置在盒部中;卡盘在卡盘收纳盒中的位移可以得到抑制;并且对卡盘收纳盒的损坏或破坏可以被阻止。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基板部可形成于盒部处;在闭合时与基板部相对设置的闭合表面部可形成于盖部处;并且被配置为在闭合时按压卡盘的按压突部可形成于闭合表面部处。
因此,卡盘可以在稳定状态下设置在盒部中;卡盘在卡盘收纳盒中的位移可以得到抑制;并且对卡盘收纳盒的损坏或破坏可以被阻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图2至图21的卡盘收纳盒的实施方式的在本技术的卡盘收纳盒中收纳的卡盘的透视图;
图2是卡盘收纳盒的透视图;
图3是当从与图2不同的方向上看时的卡盘收纳盒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卡盘收纳盒的打开状态的透视图;
图5是盒部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锁定件部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7是主要示出盖部的侧表面部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8是主要示出后板部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相应部分使用薄铰链作为支点来枢转的状态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卡盘的收纳操作和示出在图11至图17的卡盘插入盒部内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卡盘插入盒部内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卡盘插入和设置在盒部内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3是示出设置在盒部内的卡盘由第一弹性变形部按压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4是示出设置在盒部内的卡盘由第二弹性变形部按压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5是示出设置在盒部内的卡盘由盖部闭合并由按压部分按压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6是示出设置在盒部内的卡盘由盖部闭合且盖部被锁定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7是示出盖部由锁定件部锁定到盒部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8是示出薄铰链形成于盒部和盖部处的示例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19是示出具有与盖部接合的后板部的卡盘收纳盒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20是示出卡盘收纳盒下落且拐角与下落表面碰撞的状态的透视图;和
图21是示出卡盘收纳盒下落且后板部的一端与下落表面碰撞的状态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相同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使用相同参考标号表示,并且省略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解释。
另外,虽然卡盘收纳盒具有插入和设置卡盘的盒部和相对于盒部打开和闭合的盖部,但是在下列描述中,示出了在盖部打开和盒部设置在桌子等位移表面上的状态下的方向。在盖部打开的状态下,盖部和盒部处于平行的方向被称为左右方向,而相对于盒部插入和卸下卡盘的方向被称为前后方向。
另外,下列向前、向后、向上、向下、左右方向为了方便的目的来描述,并且本技术的描述并不限于这些方向。
[卡盘的配置]
首先,将描述在卡盘收纳盒中收纳的卡盘50的配置(参见图1)。
卡盘50是通过设置必要部件在盒体51内构成。多个盘状记录介质100、100、、、、、、能够以相等间隔在上下方向上被收纳在盒体51内。
盒体51是在基本的长方体形状中形成;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H1略微大于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H2;和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厚度)H3小于宽度H1和宽度H2。向下和向侧面(向外)打开的夹持部分(grip section)52和52形成于盒体51的后端的位置处。
当卡盘50安装在记录和复制装置(未示出)上时,夹持部分52和52在安装在记录和复制装置上以输送和夹持在预定位置处时是由记录和复制装置的臂夹持。当卡盘50安装在记录和复制装置上时,在盒体51中收纳的打开的盘状记录介质100是通过取出机制取出,并执行相对于取出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信息信号的记录和复制。
[卡盘收纳盒的配置]
接着,将描述卡盘收纳盒1的配置(参见图2至图9)。
卡盘收纳盒1通过整体形成用树脂材料构成的盒部2、盖部3和后板部4构成(参见图2至图4)。例如,透明树脂材料(如聚丙烯、聚乙烯等)可以用作卡盘收纳盒1的材料。由于卡盘收纳盒1用透明材料构成,所以在卡盘50收纳在卡盘收纳盒1内的状态下,可以从卡盘收纳盒1的外部视觉确认卡盘50的状态、贴附到卡盘50的标签等。
另外,不透明材料或透明材料和不透明材料的组合可用作卡盘收纳盒1的材料,且只有与贴附到卡盘50的标签等对应的部分可以用透明材料构成。
此外,当半透明材料用作卡盘收纳盒1的材料时,只有与贴附到卡盘50的标签等对应的部分可以在厚度上减小,以增加从外部对标签等的视觉确认。
在卡盘收纳盒1中,处于闭合状态的盖部3和盒部2在垂直重叠状态下接合(参见图2和图3),并且处于打开状态的盖部3和盒部2横向平行设置(参见图4)。
盒部2具有在上下方向上以基本长方形形状形成的基板部5;从围绕基板部5的上表面的外围的一部分向上突出的立壁部6;和从底板5的右侧边向右突出的锁定件部7。
向上突出的肋条部5a形成于基板部5的上表面的右端部处,而肋条部5a安装在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心部处。向上打开的浅插入凹部5b形成于基板部5的外围部内。插入凹部5b形成于立壁部6的外围侧处,并且其一部分设置在立壁部6和肋条部5a之间。
立壁部6由前侧壁部8、后侧壁部9、左侧壁部10和右侧壁部11形成为框形(参见图4和图5)。
基本向上突出的第一弹性变形部12形成于前侧壁部8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部处。第一弹性变形部12略微向后倾斜,并具有设置在上端部的后方的凸部分的收纳部分12a。第一弹性变形部12是弹性可变性的,使得收纳部分12a在前后方向上位移。第一弹性变形部12的收纳部分12a和后侧壁部9之间的距离L1略微小于在卡盘50的盒体51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H1(参见图1)。
左侧壁部10和右侧壁部11具有分别形成为膨胀部10a和11a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心部,膨胀部10a和11a设置在比其他部分(参见图4和图5)更远的外部。错插预防突部10b和11b分别形成于左侧壁部10和右侧壁部11的后端周围的位置处。错插预防突部10b和11b在相互靠近的方向上突出,以分别设置在左侧壁部10和右侧壁部11的下端侧处。
向右打开的锁定凹部11c和11c形成于右侧壁部11的前端和后端周围的位置处。
第二弹性变形部13和13形成于左侧壁部10和右侧壁部11的上侧处。第二弹性变形部13和13基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从而在相互接近的方向上在凸部分的平缓圆弧形状中形成,并且前端和后端部别连接到左侧壁部10和右侧壁部11的膨胀部10a和11a。凸部分的收纳部分13a和13a形成于在相互接近的方向上的第二弹性变形部13和13的前后方向上的两个中心部处。第二弹性变形部13和13是弹性可变形的,以便收纳部分13a和13a在左右方向上位移。
第二弹性变形部13和13的收纳部分13a和13a之间的距离L2略微小于在卡盘50的盒体51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H2(参见图1)。
向上突出的直立部分14和14形成于设置在立壁部6的前侧处的左右拐角处(参见图4和图5)。直立部分14和14形成于从前侧壁部8的左端部延伸到左侧壁部10的前端部的部分处和从前侧壁部8的右端部延伸到右侧壁部11的前端部的部分处。
按压表面部15和15形成于直立部分14和14的上侧处。按压表面部15经安装穿过直立部分14的上端部的两个端部。
锁定件部7从在基板部5的右侧边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部向右突出。锁定件部7通过向前和向后延伸的铰链部分16连接到基板部5,并且可将铰链部分16用作支点相对于基板部5枢转。铰链部分16是薄铰链。
锁定件部7具有平板状的基面部17,和在基面部17的一个表面(即在卡盘收纳盒1打开时朝上的表面)处形成的加强肋条18。卡合突部19形成于锁定件部7的基面部17的一个表面处,以延伸到加强肋条18的一部分。卡合突部19被形成为向前和向后延伸。朝向一侧打开的凹部形成于卡合突部19和基面部17之间,并且凹部形成为卡合凹部19a(参见图6)。
盖部3具有朝向上下方向的闭合表面部20和从围绕闭合表面部20的外围的部分向上突出的围壁部21(参见图4)。
彼此左右隔开的按压突部20a和20a形成于闭合表面部20的内表面处,即在盖部3打开的状态下的上表面。按压突部20a和20a形成于闭合表面部20后端周围的位置处。
围壁部21由前表面部22、后表面部23和侧表面部24构成,从而形成大致上的“C”形。侧表面部24从与后板部4相对的闭合表面部20的端部周围的部分突出。
侧表面部24形成为凹状部25和25,凹状部25和25具有设置得比其它部分更靠内的前侧和后侧部分,并且凹状部25和25之间的部分形成为设置在比凹状部25和25更靠外的突状部26。锁定突部25a和25a形成于凹状部25和25的内表面处。卡合突部27形成于突状部26的外表面处。卡合突部27被形成为向前并向后延伸。朝向一侧打开的凹部形成于卡合突部27和突状部26之间,并且凹部形成为卡合凹部27a(参见图7)。
后板部4基本上是在向前和向后延长的纵向方向上形成,并且在短侧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连接到盒部2的基板部5和盖部3的闭合表面部20(参见图4和图8)。
在后板部4中,除在短侧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外的部分形成为平板部28,并且在短侧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形成为接合部29和29。
在短侧方向上延伸的浅插入凹部28a和28a形成于平板部28的内表面的前后端部处。略微向外突出的加强突部28b和28b形成于平板部28的外表面的前后两个端部处(参见图3)。平板部28具有厚度略微大于其他部分的形成有加强突部28b和28b的部分。
接合部29和29连接到基板部5的一个端部和闭合表面部20的一个端部,以在与基板部5和闭合表面部20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参见图8)。接合部29和29的外表面形成为具有圆弧形表面的曲面部分29a和29a。
由于接合部29和29在与基板部5和闭合表面部20垂直的方向上突出,所以后板部4的平板部28不设置在与基板部5和闭合表面部20的同一平面上,而设置在从基板部5和闭合表面20移位的位置处。
在后板部4中,平板部28及接合部29和29由薄铰链30和30接合。因此,薄铰链30和30设置在后板部4的短侧方向上的两端周围的位置处,其中一个薄铰链30形成于相对于盒部2的后板部4和基板部5之间的连续部分(脊线)的平行偏离的位置处,而另一薄铰链30形成于相对于后板部4和盖部3的闭合表面部20之间的连续部分(脊线)的平行偏离的位置处。另外,薄铰链30和30难以在相对于连续部分偏离的位置处形成,但可以平行偏离。
在后板部4中,通过将薄铰链30和30用作支点,平板部28及接合部29和29可相对枢转(参见图9)。
向前或向后打开的切口部分4a、4a...形成于在薄铰链30和30的延长线上的后板部4的前后端部处(参见图4和图5)。
[关于卡盘的卡盘收纳盒的收纳操作]
接着,将描述关于卡盘收纳盒1的卡盘50的收纳操作(参见图10至图15)。
首先,例如,卡盘收纳盒1设置在框架等的载置表面上,或者在由手把持的状态下打开(参见图10)。在打开状态下,盒部2、后板部4和盖部3在左右方向上平行顺序设置。
接着,在卡盘收纳盒1为打开的状态下,卡盘50从略微超过盒部2的后侧插入并设置在盒部2内(参见图11和图12)。在此,确定的是在盒部2处形成的错插预防突部10b和11b插入到在卡盘50处形成的夹持部分52和52中,并且卡盘50在适当方向插入盒部2内。
另外,在卡盘50插入盒部2内时,当错插预防突部10b和11b插入夹持部分52和52时,确定的是卡盘50在不适当方向的插入盒部2内,并且随着卡盘50的方向改变和卡盘50再次插入,卡盘50可以在适当方向设置在盒部2内。
在卡盘50设置在盒部2内的状态下,如上面所描述的,由于接受部分12a和第一弹性变形部12的后侧壁部9之间的距离L1略微小于在盒体51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H1,所以弹性地变形第一弹性变形部12,以便相对盒体51的前表面51a按压收纳部分12a,并且相对盒部2的后侧壁部9按压盒体51的后表面51b(参见图13)。
因此,卡盘50在无振动的稳定状态下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在盒部2内,卡盘50在卡盘收纳盒1中的位移可以得到抑制,振动或冲击难以从卡盘50施加到盒部2的立壁部6,并且对卡盘收纳盒1的损坏或破坏可以得到阻止。
另外,在卡盘50设置在盒部2内的状态下,如上面所描述的,由于第二弹性变形部13和13的收纳部分13a和13a之间的距离L2略微小于在盒体51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H2,所以弹性地变形第二弹性变形部13和13,以便相对盒体51的侧表面51c和51c按压收纳部分13a和13a(参见图14)。
因此,卡盘50可以在无振动的稳定状态下在左右方向上设置在盒部2内,卡盘50在卡盘收纳盒1中的位移可以得到抑制,振动或冲击难以从卡盘50施加到盒部2的立壁部6,并且对卡盘收纳盒1的损坏或破坏可以得到阻止。
另外,由于卡盘50由第一弹性变形部12从前后方向按压和由第二弹性变形部13和13从左右方向按压,所以卡盘50可以在无振动的较稳定状态下设置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的盒部2内。因此,卡盘50在卡盘收纳盒1中的位移可以得到抑制,振动或冲击难以从卡盘50施加到盒部2的立壁部6,并且对卡盘收纳盒1的损坏或破坏可以得到阻止。
此外,在卡盘50设置在盒部2内的状态下,在卡盘50中,上表面51d的前端部的左右端部由按压表面部15和15从上侧按压。
因此,由于卡盘50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盒部2按压,所以卡盘50可以在稳定状态下设置在盒部2内,卡盘50在卡盘收纳盒1中的位移可以得到抑制并且对卡盘收纳盒1的损坏或破坏可以得到阻止。
接着,在卡盘50如上所述设置在盒部2内的状态下,因为后板部4通过将一个薄铰链30用作支点相对于盒部2枢转并且盖部3通过将另一薄铰链30用作支点相对于后板部4枢转,所以通过盖部3闭合卡盘50(参见图15和图16)。
在由盖部3闭合卡盘50的状态下,盖部3的围壁部21的先端部插入在盒部2的外围部中形成的插入凹部5b和在后板部4中形成的插入凹部28a和28a。在此,围壁部21的先端部的一部分插入和嵌合在右侧壁部11的膨胀部11a和基板部5的肋条部5a之间(参见图16)。
因此,由于盖部3相对于盒部2的适当闭合状态被固定且盖部3的侧表面部24在厚度方向上与盒部2的右侧壁部11接触,所以卡盘收纳盒1的刚性可以增加,并且由冲击引起的变形可以得到抑制,以便当冲击施加到卡盘收纳盒1时提高抗冲击性。
另外,在由盖部3闭合卡盘50的状态下,在盖部3的侧表面部24处形成的锁定突部25a和25a被锁定到在盒部2的右侧壁部11处形成的锁定凹部11c和11c。同时,在卡盘50中,上表面51d的后端周围的部分由盖部3的按压突部20a和20a从上侧按压。
因此,由于卡盘50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盒部2按压,所以卡盘50可以在稳定状态下设置在盒部2内,卡盘50在卡盘收纳盒1中的位移可以得到抑制,并且对卡盘收纳盒1的损坏或破坏可以得到阻止。
最后,因为锁定件部7通过将铰链部分16用作支点相对于基板部5枢转,所以锁定件部7的卡合突部19与盖部3的卡合凹部27a卡合且盖部3被锁定到盒部2(参见图17)。
在上述卡盘收纳盒1中,由于盖部3由锁定件部7锁定到盒部2,所以盖部3不容易被下落冲击等打开,并且卡盘收纳盒1的抗冲击性可以得到提高。
在盖部2被锁定到盒部2的状态下,锁定件部7的卡合突部19与盖部3的卡合凹部27a卡合且盖部3的卡合突部27与锁定件部7的卡合凹部19a卡合。
在卡盘收纳盒1中收纳的卡盘50到外部的取出通过将铰链部分16用作支点来枢转锁定件部7,以释放卡合突部19相对于卡合凹部27a的卡合,然后通过将薄铰链30和30用作支点来枢转盖部3和后板部4,以打开卡盘50,并且卡盘50可以从盒部2取出到略微高于后侧的位置。
虽然上面描述了薄铰链30和30形成于后板部4处的示例,但是薄铰链30和30可以在与后板部4相邻的盒部2和盖部3的两个端部处形成(参见图18)。因此,一个薄铰链30形成于相对于后板部4和盒部2的基板部5之间的连续部分(脊线)偏离的位置处,而另一薄铰链30形成于相对于后板部4和盖部3的闭合表面部20之间的连续部分(脊线)偏离的位置处。另外,薄铰链30和30可不在相对于连续部分偏离的位置处形成,但可以平行设置。
另外,在卡盘收纳盒1中,一个薄铰链30可形成于后板部4处,而另一薄铰链30可形成于盒部2或盖部3处。
此外,在卡盘收纳盒1中,盖部3和后板部4接合,即围壁部21和后板部4整体形成地接合(参见图19)。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薄铰链30可形成于后板部4或盒部2处,且薄铰链30设置在盒部2附近的后板部4的一端周围的位置或在后板部4附近的盒部2的一端周围的位置。
另外,虽然上面描述了具有卡合突部19的锁定件部7形成于盒部2处且与卡合突部19卡合的卡合凹部27a形成于盖部3处的示例,但是具有卡合突部的锁定件部可形成于盖部处且与锁定件部的卡合突部卡合的卡合凹部可形成于盒部处。
[卡盘收纳盒的抗冲击性]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卡盘收纳盒1中,虽然冲击可以由于下落等施加到卡盘收纳盒1,但是在卡盘收纳盒1下落时,作为盒部2和后板部4之间的连续部分的拐角,或作为盖部3和后板部4之间的连续部分的拐角很可能与下落表面200碰撞(参见图20)。
因此,由于薄铰链30和30难以与下落表面200碰撞且冲击难以施加到薄铰链30和30,所以薄铰链30和30的损坏或破裂难以发生,且抗冲击性可以得到提高。
另外,由于加强突部28b和28b形成于卡盘收纳盒1的后板部4的外表面中的前后端部,所以薄铰链30和30难以与下落表面200碰撞,且在薄铰链30和30上的损坏或破裂的产生可以得到抑制。
此外,切口部分4a、4a...形成于后板部4的薄铰链30和30的延长线上的卡盘收纳盒1处。因此,即使当后板部4的前后端(脊线)在卡盘收纳盒1下落时与下落表面200碰撞(参见图21)时,薄铰链30和30也不与下落表面200碰撞,且可以抑制薄铰链30和30的损坏或破裂发生。
另外,如上所述,虽然薄铰链30和30可形成于盒部2、盖部3或后板部4任一处,但是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中的任一个下后板部4都不接触的框架的放置表面等。
因此,当薄铰链30和30形成于后板部4处时,薄铰链30和30不接触位移表面,冲击难以施加到薄铰链30和30以达到那种程度,对薄铰链30和30的损坏或破裂不容易发生,并且尤其可以提高抗冲击性。
[本技术]
此外,本技术也可进行如下配置。
(1)一种卡盘收纳盒,包括:
盒部,其中插入和设置了卡盘;
盖部,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盒部打开和闭合并在闭合时覆盖设置在所述盒部内的所述卡盘;以及
后板部,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盒部和所述盖部,
其中,所述盒部、所述盖部和所述后板部整体形成,
其中,作为当所述盖部相对于所述盒部打开和闭合时的弯曲部分,形成平行的一对薄铰链,
其中,所述薄铰链中的一个薄铰链形成于相对于所述后板部和所述盒部之间的连续部分偏离的位置处,并且
其中,另一薄铰链形成于相对于所述后板部和所述盖部之间的连续部分偏离的位置处。
(2)根据(1)所述的卡盘收纳盒,
其中,所述一对薄铰链形成于所述后板部处。
(3)根据(2)所述的卡盘收纳盒,
其中,向外突出的加强突部形成于在所述一对薄铰链延伸的方向上的所述后板部的外表面的两个端部处。
(4)根据(2)或(3)所述的卡盘收纳盒,
其中,位于所述薄铰链的延长线上的切口部分形成于在所述一对薄铰链延伸的方向上的所述后板部的两个端部处。
(5)根据(1)至(4)所述的卡盘收纳盒,
其中,基板部、从围绕所述基板部的外围的至少一部分突出的立壁部和与所述立壁在相同方向上从所述基板部的外围部的一部分突出的肋条部形成于所述盒部处,
其中,在闭合时与所述基板部相对设置的闭合表面部与从所述闭合表面部的外围部的至少一部分突出的围壁部形成于所述盖部处,并且
其中,在闭合时所述围壁部嵌合在所述立壁部和所述肋条部之间。
(6)根据(1)至(5)所述的卡盘收纳盒,
其中,具有卡合突部或卡合凹部的锁定件部形成于所述盒部和所述盖部中的一个处,并且
其中,在闭合时与所述卡合突部或所述卡合凹部卡合的所述卡合凹部或所述卡合突部形成于所述盒部和所述盖部中的另一个处。
(7)根据(1)至(6)所述的卡盘收纳盒,
其中,被配置为在弹性变形状态下按压所述卡盘的弹性变形部形成于所述盒部处。
(8)根据(1)所述的卡盘收纳盒,
其中,形成至少三个弹性变形部,并且
其中,所述卡盘的外围表面的在不同方向上的表面被配置为由相应的弹性变形部按压。
(9)根据(1)至(8)所述的卡盘收纳盒,
其中,基板部、从围绕所述基板部的外围的至少一部分突出的立壁部和连接到所述立壁部并与所述基板部相对的按压表面部形成于所述盒部处,并且
其中,所述卡盘被配置为由所述按压表面部朝向所述基板部按压。
(10)根据(1)至(9)所述的卡盘收纳盒,
其中,基板部形成于所述盒部处,
其中,在闭合时与所述基板部相对设置的闭合表面部形成于所述盖部处,并且
其中,在闭合时按压所述卡盘的按压突部形成于所述闭合表面部处。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就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而出现各种变形、组合、子组合和更改。

Claims (9)

1.一种卡盘收纳盒,包括:
盒部,其中插入和设置了卡盘;
盖部,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盒部打开和闭合并在闭合时覆盖设置在所述盒部内的所述卡盘;以及
后板部,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盒部和所述盖部,
其中,所述盒部、所述盖部和所述后板部整体形成,
其中,作为当所述盖部相对于所述盒部打开和闭合时的弯曲部分,形成平行的一对薄铰链,
其中,所述薄铰链中的一个薄铰链形成于相对于所述后板部和所述盒部之间的连续部分偏离的位置处,并且
其中,另一薄铰链形成于相对于所述后板部和所述盖部之间的连续部分偏离的位置处;
其中,基板部、从围绕所述基板部的外围的至少一部分突出的立壁部和连接到所述立壁部并与所述基板部相对的按压表面部形成于所述盒部处,并且
其中,所述卡盘被配置为由所述按压表面部朝向所述基板部按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盘收纳盒,
其中,所述一对薄铰链形成于所述后板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盘收纳盒,
其中,向外突出的加强突部形成于在所述一对薄铰链延伸的方向上的所述后板部的外表面的两个端部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盘收纳盒,
其中,位于所述薄铰链的延长线上的切口部分形成于在所述一对薄铰链延伸的方向上的所述后板部的两个端部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盘收纳盒,
其中,与所述立壁部在相同方向上从所述基板部的外围的一部分突出的肋条部形成于所述盒部处,
其中,被设置为在闭合时与所述基板部相对的闭合表面部与从所述闭合表面部的外围部的至少一部分突出的围壁部形成于所述盖部处,并且
其中,在闭合时所述围壁部嵌合在所述立壁部和所述肋条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盘收纳盒,
其中,具有卡合突部或卡合凹部的锁定件部形成于所述盒部和所述盖部中的一个处,并且
其中,在闭合时与所述卡合突部或所述卡合凹部卡合的卡合凹部或卡合突部形成于所述盒部和所述盖部中的另一个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盘收纳盒,
其中,被配置为在弹性变形状态下按压所述卡盘的弹性变形部形成于所述盒部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盘收纳盒,
其中,形成有至少三个所述弹性变形部,并且
其中,所述卡盘的外围表面的在不同方向上的表面被配置为由相应的所述弹性变形部按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盘收纳盒,
其中,被设置为在闭合时与所述基板部相对的闭合表面部形成于所述盖部处,并且
其中,在闭合时按压所述卡盘的按压突部形成于所述闭合表面部处。
CN201310536143.XA 2012-11-14 2013-11-01 卡盘收纳盒 Active CN1038031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50101A JP2014097817A (ja) 2012-11-14 2012-11-14 カートリッジ収納ケース
JP2012-250101 2012-11-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3150A CN103803150A (zh) 2014-05-21
CN103803150B true CN103803150B (zh) 2017-01-11

Family

ID=50680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36143.XA Active CN103803150B (zh) 2012-11-14 2013-11-01 卡盘收纳盒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33781B2 (zh)
JP (1) JP2014097817A (zh)
CN (1) CN10380315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2028A (en) * 1996-02-23 1998-06-30 Alpha Enterprises, Inc. Video cassette storage container
CN1250739A (zh) * 1998-07-30 2000-04-19 索尼公司 卡式盘存储盒
JP2000238882A (ja) * 1999-02-18 2000-09-05 Naito Kogyo Kk 収納ケース
CN1771173A (zh) * 2004-03-08 2006-05-10 索尼株式会社 收纳盒
CN101506889A (zh) * 2006-08-18 2009-08-12 精密产品有限公司 盘的安全防护盒
US7841487B2 (en) * 2004-11-01 2010-11-30 Buckhorn, Inc. Molded container with hinged lids having a knuckle and pin conn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8910911T2 (de) * 1988-03-07 1994-03-17 Sony Corp Plattenmagazin und plattenladevorrichtung.
KR19980702176A (ko) * 1995-12-15 1998-07-15 이데이 노부유키 디스크 카트리지의 수납 케이스
US20060243625A1 (en) * 2005-04-28 2006-11-02 Biddick Glenn R Prismatic source-indicating medical device packaging
US20090084801A1 (en) * 2007-09-27 2009-04-02 One World Design & Manufacturing Group Ltd. Child-resistant compliance pill bottl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2028A (en) * 1996-02-23 1998-06-30 Alpha Enterprises, Inc. Video cassette storage container
CN1250739A (zh) * 1998-07-30 2000-04-19 索尼公司 卡式盘存储盒
JP2000238882A (ja) * 1999-02-18 2000-09-05 Naito Kogyo Kk 収納ケース
CN1771173A (zh) * 2004-03-08 2006-05-10 索尼株式会社 收纳盒
US7841487B2 (en) * 2004-11-01 2010-11-30 Buckhorn, Inc. Molded container with hinged lids having a knuckle and pin connection
CN101506889A (zh) * 2006-08-18 2009-08-12 精密产品有限公司 盘的安全防护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3150A (zh) 2014-05-21
US20140131375A1 (en) 2014-05-15
US9233781B2 (en) 2016-01-12
JP2014097817A (ja) 2014-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90590A (en) Housing for a disc-shaped information carrier
CN103803150B (zh) 卡盘收纳盒
JP3201500U (ja) 梱包材及び梱包体
WO2007092477B1 (en) Shock absorbing substrate container
CN213168903U (zh) 一种防伪包装盒
US11751661B2 (en) Refillable compact case
JP5537296B2 (ja) 化粧料容器
JP3224599U (ja) パルプ成形紙容器
JP2019001513A (ja) 仕切り付き容器
JP2012210368A (ja) カトラリー容器
JP3212373U (ja) CFexpressカードの構造
JP6849527B2 (ja) 包装箱
CN218432234U (zh) 一种盒子结构
CN215205848U (zh) 收纳箱
CN219601937U (zh) 一种餐具包装盒
CN214932352U (zh) 缓冲结构、缓冲组件及包装箱
WO2022065287A1 (ja) 洗濯機
JP2014083197A (ja) 化粧料容器
JP3756881B2 (ja) レフィル容器及び化粧品
CN214876611U (zh) 一种包装箱
CN210761756U (zh) 一种包装盒
US797171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 padlock
JP4263214B2 (ja) ディスク型の情報担体用の筐体
JP6286377B2 (ja) 見出しホルダー
JP3206447U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