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6919A -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机舱后部组件 - Google Patents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机舱后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6919A
CN103796919A CN201280045053.4A CN201280045053A CN103796919A CN 103796919 A CN103796919 A CN 103796919A CN 201280045053 A CN201280045053 A CN 201280045053A CN 103796919 A CN103796919 A CN 103796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iring
inner structure
guiding groove
nacelle rear
rea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50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埃尔韦·于尔兰
尼古拉斯·德泽斯特
奥利维尔·凯尔布莱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fran Nacelles SAS
Safran Nacell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rel Hispano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rel Hispano SA filed Critical Hurel Hispano SA
Publication of CN103796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69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0Features, component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orm groups F02C1/00 - F02C6/00;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20Mounting or supporting of plant; Accommodating heat expansion or cree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29/00Power-plant nacelles, fairings, or cowlings
    • B64D29/06Attaching of nacelles, fairings or cow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29/00Power-plant nacelles, fairings, or cowlings
    • B64D29/08Inspection panels for power pl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K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K1/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arrangement of the jet pipe or nozzle; Jet pipes or nozzles peculiar thereto
    • F02K1/54Nozzles having means for reversing jet thrust
    • F02K1/64Reversing fan flow
    • F02K1/70Reversing fan flow using thrust reverser flaps or doors mounted on the fan housing
    • F02K1/72Reversing fan flow using thrust reverser flaps or doors mounted on the fan housing the aft end of the fan housing being movable to uncover openings in the fan housing for the reversed flow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60Efficient propulsion technologies, e.g. for aircr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机舱后部组件,所述后部组件至少包括:内部结构(23),用于包围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部分,所述内部结构(23)可以在工作位置和维护位置之间旋转运动,在所述工作位置,它形成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整流装置,并且和反推整流罩(31)一起限定了环形冷空气流路(7),在所述维护位置,它从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部分移开;反推整流罩(31),和所述内部结构(23)同轴,所述整流罩(31)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滑动,在所述打开位置,露出空气流偏转栅格(32),在所述关闭位置,重新覆盖所述空气流偏转栅格(32),所述整流罩,进一步可以在工作位置和维护位置间旋转运动,在所述工作位置,它和所述内部结构一起限定了环形冷空气流路(7),在所述维护位置,它从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部分移开;悬挂架(10),其上安装有所述整流罩(31)和所述内部结构(23),本组件的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罩(31)通过滑动的绕主轴枢转的连接安装在所述挂架(10)上,并且,所述内部结构(23)通过绕所述主轴枢转的连接安装在挂架(10)上。

Description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机舱后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的机舱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航空发动机的机舱后部组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航空发动机一般是涡轮喷气发动机类型,被放置在机舱内部,该机舱,除了其他功能:
-确保发动机的空气动力整流,
-使外部空气能被引入发动机,
-使发动机能连接到航空器上。
实际上,机舱通常具有管状结构,包括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进气口上游,用于包围涡轮喷气发动机风扇的中间段,用于包围涡轮喷气发动机燃烧室的下游段和可选外壳,推力反向装置。
现代机舱用于容纳双流涡轮喷气发动机,所述发动机通过风扇叶片转动能生成热空气气流(也称为主排出气流)和冷空气气流(旁通空气),所述热空气气流来自涡轮喷气发动机燃烧室,所述冷空气气流通过环形通路在涡轮喷气发动机外流动,所述冷空气气流也称为流,形成在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整流装置和机舱的内壁之间。这两个空气气流经由机舱后部从涡轮喷气发动机排出。
对于这样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机舱的下游部分一般具有固定的外部结构,称为外部固定结构(OFS)和固定的内部结构,称为内部固定结构(IFS),所述内部结构包围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段,所述下游段容纳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气体发生器。
内部和外部固定结构限定出所述流路,所述流路用于引导在涡轮喷气发动机外部流动的冷空气气流。
在栅格型推力反向装置的特定情况中,实现冷空气气流重定向的装置包括用于使冷空气气流偏转的栅格和活动整流罩,该活动整流罩可以在两个位置间移动,一个是伸展位置,在这个位置活动整流罩在机舱内开启了用于使冷空气气流偏转的通路,另一个是缩回的位置,在这个位置所述活动整流罩关闭这个通路,该整流罩只有滑动功能,目的是露出和重新覆盖这些栅格。
通常,这个推力反向装置包括两个半圆柱形的半整流罩,用这种方式安装是为了,特别是在维护工作中,能通过绕纵向的铰接线旋转而被“蝶形地”打开,所述铰接线紧挨着悬挂架,机舱通过所述悬挂架连接到航空器的机翼或者机身。
这样的结构被称为C型-管。
IFS也可以由C型-管结构形成,并且通过绕纵向的枢转线旋转被“蝶形地”打开,所述铰接线紧挨着在工作位置和维护位置之间的悬挂架,目的是在维护工作中进入气体发生器。
根据所述机舱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在维护工作中,IFS的一部分和半整流罩必须可以“蝶形地”同时打开。
两个半整流罩的每一个,因而,被滑动地安装在纵向的半横梁支架上,所述半横梁支架称为12点横梁,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挂架上,在所述挂架上每个半横梁的旋转运动保证了每个半整流罩相对这个挂架的旋转。
因此,通常,为了确保这些整流罩的这些特别运动,并且可以固定半整流罩,每个半横梁会装备有轨道,用于与安装在半-整流罩上的导杆协作以确保相关半整流罩和多个铰链U形夹的平移,所述铰链U形夹能够允许半横梁在相应悬挂架上的的铰接。
在地面上的维护工作期间,C型-管结构有一个优势,在解锁所述半整流罩的保持系统,然后旋转所述半整流罩之后,可容易地进入发动机。
但是,尽管满足了快速和容易进入发动机的需求,在挂架上安装这样机舱后部组件的结构有使机舱负荷显著加重同时具有大尺寸的缺点。
另一个缺点是IFS和整流罩的同时打开需要在整流罩的顶部将IFS和整流罩直接连接。
这种连接需要存在合适的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使机舱一定程度上过重并使组件复杂化。
已经开发了具有别的结构的机舱,尤其是具有大体上围绕整流罩和几乎环形形状的O型-管机舱。
这样的结构,在工作中或者在维护工作期间,整流罩的打开可以通过在导轨上的滑动执行,所述导轨可以被安装在悬挂架的两侧,在C型-管结构中的12点钟和6点钟位置出现的支撑梁因此有可能被拆掉。
这种类型的机舱结构,在维护工作中,至少内部结构的一部分本身也可以沿着平行于整流罩的滑动轴滑动或旋转。
这种结构的维护很棘手:在其运动时整流罩有被卡死的风险。
此外,由于朝向连接机舱几何结构的内部结构的后部的滑动的限制,进入发动机后部也可能很棘手。
而且,这样的机舱结构给机舱提供了极大的柔性,使它更易于变形。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
因此,有必要有一个替换系统,用于固定机舱后部组件的构件。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舱后部组件,其中用于固定构成该组件的构件的系统,降低了机舱的重量。
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机舱后部组件,用于允许容易、快速和简单的实施涡轮喷气发动机维护。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优化维护时间。
这也需要提供一种机舱后部组件,所述机舱后部组件减小了在这些运动过程中反推整流罩被卡死的危险。
本发明通过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机舱后部组件实现其目的,所述机舱后部组件至少包括:
-内部结构,所述内部结构用于包围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部分,所述内部结构在工作位置和维护位置之间可旋转运动,在所述工作位置,它形成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整流装置,并且与整流罩一起限定了冷空气的环形流路,在所述维护位置,它从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部分移开。
-上述反推整流罩,与所述内部结构同轴,所述整流罩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滑动,在所述开启位置,露出所述使空气流偏转的栅格,在所述关闭位置,重新覆盖所述使空气流偏转的栅格,并且,所述整流罩可进一步在工作位置和维护位置之间旋转运动,在所述工作位置,它和所述内部结构一起限定了环形冷空气流路,在维护位置上,它从涡流喷气发动机的下游部分移开。
-悬挂架,在其上面安装了所述整流罩和所述内部结构,这个组件的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罩通过绕主轴滑动的枢转连接安装在所述挂架上,并且,所述内部结构通过绕所述主轴的枢转连接安装在所述挂架上。
因此,由于本发明,其特别的移除了在12点钟位置的使得可以将后部机舱组件连接到悬挂架的任何横梁型结构,以及保证内部结构旋转开启的任何特别结构和任何在12点钟处将整流罩与内部结构相连接的结构。
有利的是,机舱没有过重。
同样有利的还有,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后部机舱组件也促进了在涡轮喷气发动机上的维护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机舱后部组件其他的可选特征,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所述组件包括引导整流罩平移和旋转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可以在引导槽中滑动的导轨,导轨被安装在所述整流罩上而引导槽被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悬挂架上,或者相反;
-所述引导槽或者导轨,可选地被设置在固定于悬挂架上而形成悬挂架底座的部分上或者设置在悬挂架上;
-所述主轴是所述引导槽的纵向轴;
-所述组件包括引导内部结构旋转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下的装置,该装置允许内部结构枢转连接,将内部结构连接到整流罩的平移和旋转引导系统的引导槽,通过绕着所述引导槽旋转,所述内部结构可以在其维护位置中打开;
-允许所述内部结构枢转连接的装置包括一个或几个挂钩,每个引导槽被配置为以此容纳一个或多个这种挂钩,并且阻止它们沿着相应的引导槽平移。
-引导内部结构旋转的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阻挡安装在所述挂架上的内部结构的楔形件。
-所述组件包括当整流罩已经达到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一个中间位置时,能同时使内部结构和整流罩沿着所述导杆朝外旋转的装置。
-保持架杆固定每个导轨,并将它连接到形成于整流罩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纵向框架上,这个杆可以是直的或弯的;
-整流罩和内部结构分别由半整流罩和半圆柱形半-部分形成,挂架两侧的半整流罩和半部分的运动相对机舱纵向中间平面是对称的,挂架的两侧的枢转连接的轴是平行的;
-所述后部组件进一步包括导轨-引导槽引导系统,在机舱的下部,将每个半-部分与相应的半整流罩相连接;
-所述空气流偏转栅格安装在每个半整流罩上,每个相应的半整流罩和偏转栅格以及内部结构的半部分的旋转被固定;
-所述整流罩包括用于引导空气流偏转栅格平移的装置;
-所述后部组件进一步包括驱动整流罩的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个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被布置在挂架两侧的整流罩的上部,在引导横杆的延长处;
-用于驱动整流罩的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被设置在整流罩下部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被容纳在一个连接块中,所述连接块将所述内部结构的每个半部分连接到相应的半整流罩上;
-所述下部致动器仅由内部结构的两个半部分中的一个所承载;
-所述后部组件进一步包括用于在相应的引导槽中的导轨的防卡死装置;
-所述防卡死装置包括被容纳在相应引导槽中的槽形件,所述导轨被放置在所述槽形件中,所述槽形件可绕引导槽的纵轴旋转运动,并且它在导杆上的平移被锁定;
发明进一步涉及包括如上面提到过的后部组件的机舱;
有利的是,机舱包括风扇壳,其中空气流偏转边缘被设置在它的下游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面的描述并研究附图,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和优势将会变得明显,其中:
-图1a到1c是涡轮喷气发动机机舱的透视图,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具有本发明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所述后部组件包括C型-管类型的活动整流罩,所述活动整流罩可分别处于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关闭、中间打开和维护位置;
-图2a和2b是根据本发明,分别处于维护和工作位置的机舱后部组件的内部结构透视图;
-图3a和3b是根据本发明的机舱后部组件分别在工作和维护位置的局部透视图,在该版本中,内部整流罩和外部整流罩相连接;
-图4a和4b是在悬挂架上的气体动力部分的组件分别在相对这个悬挂架旋转之前和之后的透视图,在该版本中,内部整流罩和外部整流罩相互独立;
-图5a和5b是根据本发明在机舱的顶部在半整流罩和机舱后部组件的悬挂架之间的连接,分别当整流罩处于操作和维护位置上时的横截面图;
-图6和8a是图5a中的连接的透视图,但用于另一个半整流罩,所述整流罩在图6中是不可见的;
-图7a和7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锁定连接的槽形件的系统,所述连接在内部半结构和机舱后部组件挂架之间,在机舱的顶部,分别当内部结构处于工作位置和维护位置上时的横截面图;
-图8a是根据本发明在机舱顶部,在半整流罩和机舱后部组件的挂架之间的连接的透视图;
-图8b是根据本发明在机舱顶部,在半整流罩和机舱后部组件的挂架之间的连接的轴向图;
-图9a和9b是根据本发明在机舱顶部,在半整流罩和机舱后部组件悬挂架之间的连接,分别当整流罩处于反向喷气和直接喷气的位置时的透视图;
-图10a和10b是根据本发明在机舱顶部,在半整流罩和机舱后部组件悬挂架之间的连接,分别当整流罩处于中间维护和工作位置时(直接喷气)的透视图;
-图11和12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机舱后部组件的侧视图和底视图,整流罩的一部分在图11中已经被移除;
-图13和14a是根据本发明在机舱下部,机舱后部组件的内部结构和整流罩的连接的透视图;
-图14b和14c示出了在维护工作中,图14a的连接开启的两个连续步骤;
-图15a和15e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拆除机舱后部组件的不同连续步骤。
在这一系列图上,相同的或者类似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的或者类似的构件或者构件集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部(上部)意味着,当发动机机舱被安装在机翼下面时,悬挂架的相反位置(或在附近)。下部(上部)的位置通常被限制在相对时钟的刻度盘的6点钟位置(或12点钟位置)。
参考图1a到1c,飞机推进组件1包括围绕涡轮喷气发动机(包括未示出)的机舱2,两者都具有主纵轴A。
机舱2借助于朝向飞机上方定向的悬挂架10被连接在机翼(不可见)下方。
众所周知,涡轮喷气发动机包括风扇3,风扇3提供环形空气流和旁通气流,环形空气流的主排气流供给驱动风扇3的发动机,旁通气流被喷射到大气中,同时提供飞机推力的重要部分。
风扇3被容纳在外壳4内,外壳4将旁通空气引导到下游,这个外壳属于机舱2的中间部分6。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这个风扇壳4的下游端保证了偏转边缘的空气动力功能。
因此,任何前框架,特别是支撑偏转栅格32,和用于驱动推力反向装置的设备,将在后面描述,可以被移除。
作为提醒,机舱2通常包括:包括上游进气口结构5的外部结构、包围涡轮喷气发动机风扇3叶片的中间结构、和能够与推力反向装置30配合的下游结构。
下游结构20包括外部结构21(即所谓的OFS),所述外部结构21容纳推力反向装置30,这个外部结构21和内部结构22一起限定了同轴的环形流路7,旁通气流通过所述流路7流动,与产生的热主排出气流相对,所述内部结构包括风扇叶片的发动机下游的整流装置23(即所谓的IFS23)。
推力反向装置30本身包括整流罩31,整流罩31活动安装可沿与机舱2的纵轴A大体上平行的方向纵向平移,所述机舱2和空气流偏转栅格32相关,每个所述偏转栅格32都具有多个偏转叶片和档板(在这些图片中不可见),适合用于在推力反向中阻挡环形流路7。
所述整流罩31能够选择性地从关闭位置(图1a中展示的位置)转换到打开位置,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整流罩31和中间部分6一起保证了机舱2的外部的空气动力的连续性,并且覆盖空气流偏转栅格32,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整流罩31通过露出偏转栅格32,在机舱2中打开了一个通路,能够将一部分由涡轮喷气发动机产生的旁通气流通过因此露出的开口重新定向为朝向机舱2的前部。
图1b中表示的位置是整流罩31的关闭和开启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更特别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参考图1c,3a和3b,整流罩31包括两个半圆柱形的半整流罩31a,31b,分别具有安装在悬挂架10上的上边缘33,如图1c所示。
整流罩31进一步能够,选择性地至少从在当航空器运转时的工作位置转换到维护位置(具体的如图1c所示)。
所述工作位置对应于上述整流罩31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所述位置分别在直接喷射或反向喷射中为所述整流罩所采用。
具体参考图3a,3b,5a,5b,用于将整流罩31a,31b固定在挂架10上的装置40被配置成:允许有关的整流罩31a,31b在工作位置和维护位置间绕平行于机舱2的纵轴A的纵轴旋转,形成铰接线。
此外,这些固定装置40被进一步配置成允许相关的整流罩31a,31b相对于悬挂架10在整流罩31的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滑动。
考虑到这些装置在悬挂架10两侧是相同的,将只针对半整流罩31a,31b来描述所述固定装置40。
根据第一可选实施例,固定装置40包括用于引导半整流罩31a,31b平移和旋转的系统,该系统由在悬挂架10的两侧沿着机舱2纵轴A延伸的导轨41-引导槽42组件构成。
所述导轨-引导槽组件以易于实施方式安装。
更具体地,参考图3a,3b,5a,5b和6,纵向导轨41被设置在相关半整流罩31a,31b的顶部33,半整流罩31a,31b将安装在悬挂架10上。
每个导轨41适于允许半整流罩31a,31b在纵向引导槽41中滑动,所述引导槽41沿着机舱2的纵轴A延伸,被设置在悬挂架10上。
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导轨41被安装在纵向框架43上,沿着A轴延伸并且连接相关半整流罩31a,31b的内部310和外部311,所述内部310组成流路7一部分,所述外部311保证机舱2的外围连续性。
在可选实施例中,相关的引导槽42被安装在固定至悬挂架10的部件10a的一个侧端。
部件10a是沿着机舱2的纵轴A延伸的一个部分,它可能具有U型横截面,与挂架10的横截面互补,这个部分10a形成了悬挂架10的底部。
通过适当的固定方式,这个部分10a被固定在悬挂架10上。
在一个非限制的例子中,它可以包括螺纹装置。
引导槽42可以被设置在U型的分支上,所述U型分支在包括机舱2的纵轴的平面上延伸。
在可选实施例中,在悬挂架10的两侧,每个引导槽42是被直接设置在悬挂架10的一个侧端,和整流罩31的上边缘32相对。
因此,引导引导槽42可以被整合到悬挂架10上,不需要接口组件。
每个引导槽42,位于12点钟位置,具有在平行于A轴的平面上延伸的纵轴(点画线)。
因此,挂架10和每个导轨41之间的连接是由相应的引导槽42的纵轴限定的轴的滑动枢转型连接。
借助于所述挂架10的引导导轨41和引导槽42的配合,相关半整流罩31a,31b相对于该轴的平移和旋转引起唯一可能的运动。
这样的一个引导系统也限定了每个半整流罩31a,31b的铰接的铰链线。
图3a和3b分别以点画线示出了绕引导槽42的纵轴旋转之前和之后的半整流罩31b。
特别的在图5a和5b中,引导槽42有沿着轴A延伸的纵向槽的形式,所述槽是圆柱形的,在其周边纵向地部分开口,所述开口用作保持杆44的通路,所述保持杆44支撑连接其纵向架构43的相关导轨41。
在可选实施例中,因此,为了适合于机舱遇到的多样的空气动力结构,也为了具有更不容易引起卡死的多样反应应力方向,可以将这些保持架杆44设置为弯曲的。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不排除前一个实施例,它可以设置为:将引导槽42置于半整流罩31,31b上,在并且,将导轨41置于悬挂架10上。
此外,参考图1a到1c,整流罩31沿着与机舱2的轴A共线的轴以同轴的方式围绕IFS23。
关于IFS23,在工作位置和维护位置间它是可旋转移动的,其中在所述工作位置上,它充当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部分的整流装置,在所述维护位置上,它允许进入所述下游部分(图1c所示)。
IFS因此是由两个半部分23a,23b形成,以适合涡轮喷气发动机下游部分的形式,举个非限制的例子,以半-圆柱形的形式。
在挂架悬挂架10的两侧,这些半部分23a,23b使得能够进入涡轮喷气发动机外侧部,而不用完全开启IFS。
更有利的,具体参考图2a,2b,7a,7b,IFS23的每个半部分23a,23b以这种方式安装在挂架10上,以在维护工作中,通过绕着半整流罩31a,31b的相应引导系统40向外旋转(图1c和2a)来打开,从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移开。
挂架10和IFS23的每个半部分23a,23b的连接是由引导槽42的纵轴限定的轴的枢转类型,所述引导槽42与相应的半整流罩31a,31b(这个轴在图2a和2b中以点画线表示)的引导导轨41相配合。
IFS23的每个半部分23a,23b相对于这个纵轴(因此,也是相对于挂架10)旋转产生唯一可能的运动。
因此,与半整流罩31a,31b和挂架10的连接相关的平移和旋转的轴与相应的半部分23a,23b和挂架10的连接相关的旋转轴,也就是引导系统的引导槽42的纵轴,是一致的。
每个引导系统因此被配置成使得每个导轨41的滑动轴形成IFS23的一个半部分以及相应的半整流罩31a,31b的旋转铰链线。
在维护工作中,挂架10上的半整流罩31a,31b的引导系统结合了整流罩31的平移和整流罩31及IFS23的旋转。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挂架10的两侧的半整流罩31a,31b和IFS23的半部分的移动对于机舱2的纵向中间平面是对称的,在挂架10的两侧,半整流罩31a,31b和IFS23的半部分的旋转运动有可能围绕着一个单一轴。
挂架10的两侧的这两个轴是相互平行的。
更详细的,用于固定和引导挂架10上的IFS23的系统如下所述。
前面描述过的与用于引导半整流罩31a,31b的系统相关的引导槽42,被连接到装置25,所述装置25允许在12点钟位置IFS23的半部分23a,23b和挂架10之间的枢转连接。
这些装置25可能是由挂钩25形成,图2b中以非限制的方式示出了三次,该装置25被固定在IFS23的每个半部分23a,23b。
每个引导槽42用这种方式配置,以容纳一个或者多个挂钩25,并防止它们沿着相应的引导槽42平移。
参考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引导槽42包括形式和大小都适合容纳在其凹面的压印47,相应的挂钩25,每个挂钩25在它的自由端具有C型横截面。
因此,IFS23的每个半部分23a,23b被绕导轨41-引导槽42引导系统枢转地安装在挂架10上,并且相对导轨41-引导槽42的平移被锁定。
本发明的一个非限制性的例子中,IFS23的每个半部分23a,23b沿着引导槽42的主轴枢转地安装在挂架10上。
采用将IFS23和整流罩31固定到挂架10上的这个系统,有利地去除了将每个整流罩23a,23b与IFS23相应的半部分连接的任何紧固件。
同时也避免了在12点钟位置支撑杆的存在,现有技术中,在该处机舱2的下游部分与对应的悬挂架10相铰链。
此外,任何专用于IFS23的铰接和IFS23的半部分的固定的装置一起被移除。
因此,有利的是,基于这些移除,获得了机舱2的重量效益,简化了它的实现。
对于维护工作,进入涡轮喷气发动机气体发生器所需要的步骤被减少了,后面将会看到。
在可选实施例中,更进一步设置了,用于在工作位置锁定IFS23的每个半部分23a,23b的装置50:这些装置可能包括楔形件50,所述楔形件50用于在引导槽42的下部将IFS23相对挂钩25锁定,如图6,7a,7b所示。
这些楔形件50以合适的方法安装在挂架上。
在一个非限制的例子中,这些固定装置是螺纹装置。
这些楔形件50在IFS23的半部分23a,23b的位置提供了一个加强的控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推力反向装置30的偏转栅格32至少在机舱2的中间部分6的一部分上是可伸缩的。
参考图1c,8a,和8b,偏转栅格32因此是可以沿着平行于机舱2的纵轴A的轴滑动,从机舱2的中间部分6的局部上游位置滑动到下游位置,整流罩31在推力反向期间中将偏转栅格32露出。
在所述的朝向其开启位置的所述反向期间,用于控制栅格32滑动的装置可以独立于或不独立于用于驱动整流罩31滑动的装置。
为了使栅格32的平移移动成为可能,每个纵向架构43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引导槽48,所述引导槽48适合与被设置在栅格上端的导轨32a配合,每个半整流罩31a,31b的引导系统40的导轨41被安装在纵向架构43上。
当然,也可以将引导槽48设置在偏转栅格32的末端,并且所述导轨32a沿着每个半整流罩31a,31b的每个纵向框架43。
偏转栅格32以一种相似的方式安装在半整流罩31a,31b的顶部,和后者的下部一样,在6点钟的位置。
此外,参考图4a和4b,为了保证机舱2外围的空气动力连续性,可以将空气动力整流面板36安装在挂架悬挂架10的两侧,在上部超越半整流罩31a,31b。
每个面板36沿着与纵轴A平行的轴被铰接地安装在挂架10上,如通过旋转箭头所示。
驱动活动整流罩31的装置,使得能够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其他位置,所述装置被以原理图的方式表示在图1a到1c和15a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非限制实施例中,这些用于驱动整流罩31的装置包括在12点钟位置的两个致动器和在6点钟位置的一个致动器61,所述12点钟位置的两个致动器被设置在活动整流罩的上部,在挂架悬挂架10的两侧,并且在6点钟位置的一个致动器61被布置整流罩31的下部。
这些致动器可能是任何的类型,尤其是电动的,液压的,或者气动的致动器。
一个非限制性的例子中,示出了带有涡轮传动和转动螺杆的线性致动器类型。
此外,为了降低整流罩31的引导系统被卡死的危险,以及更具体的半整流罩31a,31b的导轨41和相应的引导槽42间的抵触现象,致动器被安装在12点钟的位置,在相应的导轨41的延伸处。
在6点钟位置,在半整流罩31a,31b的下部,致动器61被插入安装在连接块231的两部分之间,即所谓的6点钟分叉件,将IFS23的每个半部分23a,23b连接到相应的半整流罩31a,31b,如后面详细的介绍所述。
这三个致动器的存在,使得能够阻止整流罩31沿着机舱2的下游和相反上游的悬挂架10的任何平移被锁定。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优先实施例中,仍然为了限制在整流罩31的导轨41和在整流罩31的上部的相应的引导槽42之间的抵触现象,该现象容易阻挡导轨41在相应的引导槽42中的运动。
这些限制导轨被卡死风险的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5a到10b所示,包括将每个导轨41放置在容纳在相应的引导槽42中的槽形件49。因为在所述引导槽42上的开口允许导轨41上的旋转过程,通过限制由大体上水平的脊产生的峰值力,这个槽形件49使得所述导轨41上可以有更好分布的压力。
这些装置因此在挂架10的两侧包括槽形件49,所述槽形件49被配置成容纳在引导整流罩31的系统中。
这些槽形件49中的每一个以管状物的形式出现,被将用作相应导轨41的通道的纵向缺口491穿通,这个管状物显然沿着悬挂架10延伸。
所述管状物的中心轴对应于相应的导轨41的中心轴。
在挂架10的两侧,采用这样的引导导轨41的防卡死装置,引导导轨41和双重导引槽相配合。
每个引导导轨41是沿着槽形件49可平移移动,槽形件49相对于相应的引导槽42的平移被锁定。
对此,具体的参考图6和8a,在槽形件49的末端,设置有肩部492,所述肩部492适合于和设置在相应引导槽42的止动件相配合,这个止动件阻止所述槽形件49的任何平移。
在槽形件49相反的一端,它进一步设置了,一个有椭圆形截面形式的第二个止动件493,所述第二个止动件493固定至引导槽42相应的末端。
可以看出,这个止动件493还包括与导轨42互补的形状和大小,导轨42从保持架杆44延伸到与槽形件49相关的纵向框架43。
此外,每个槽形件49绕相应的引导槽42的纵轴可旋转运动。
因此,每个槽形件49伴随着相应导轨42的旋转运动,使得整流罩31在不同的工作和维护位置之间移动。
参考图11到14c,现在可以注意到,在下部,半整流罩31和IFS23的半部分23a,23b的安装,正好与挂架10相对。
下部引导系统连接IFS23的每个半部分23a,23b和相应的半整流罩31a,31b。
更具体地,每个半整流罩31a,31b具有自由的下边缘34,与上边缘33相对,在上面安装着引导部件70,所述引导部件70被配置成具有双引导引导槽71,72,每个都有和机舱纵轴A平行的中心轴。
每个部件70在半整流罩31a,31b的下游部分纵向延伸,但不覆盖它的整个长度。
引导槽72中一个被设置为保证所述栅格32的平移运动,所述栅格32和安装在其上的引导导轨配合,和前面关于整流罩31上部的叙述一样。
第二个引导槽71适合于和引导导轨80相配合,所述导轨80安装在IFS23的相应的半部分23a,23b上。
上面的这个配合保证了相对IFS23沿着整流罩31的纵轴A的平移运动,在这些开启和关闭运动中露出或者覆盖偏转栅格32。
更具体的如图14a,b,c所示,每个引导导轨80被安装在相应半部分的分叉件231上,垂直地延伸IFS23的每个半部分23a,23b的下端,并且固定到IFS23。
这样的整流罩31和IFS23的安装使其可以实现,在挂架10的两侧,半封闭型的单一组件,由半整流罩31a,31b,相关的栅格系统32和IFS23的相应的半部分23a,23b形成,这个组件绕一个单轴可旋转运动,这个单轴由用于在整流罩上部引导整流罩31的系统限定,如图14a和14b所示。
因此,在维护工作中,可能通过侧向开口进入涡轮喷气发动机3的下游部分,所述侧向开口朝向所述的相关的单一组件的外侧,在挂架10的两侧。
此外,如图14a具体所示,用于控制整流罩运动的致动器61被放置在分叉件231的凹面内,所述凹面当IFS的两个半部分23a,23b被结合在一起时形成,因此它不会妨碍整流罩31的开启运动。
此外,这个致动器61有利于减少整流罩31卡死的风险,尤其是在反向喷射阶段。
这个致动器61是由IFS23的两个半部分23a,23b中的一个和相应的半整流罩31a,31b来承载。
更具体地,在所举的实施例中,致动器61是带有蜗杆传动和旋转螺杆的线性致动器。
这样的致动器61包括旋转螺杆611,所述螺杆611绕机舱2的纵轴A旋转地安装,并且由电动发动机612驱动,所述电动发动机612安装在IFS23的左半或右半部分支的分叉件231中的一个上。
致动器61进一步包括设置有平动蜗杆传动装置613,所述蜗杆传动装置613设置有螺纹部分,这样是为了与旋转螺杆611适配性地连接。
驱动装置613沿着机舱的纵轴A延伸,通过连接构件73固定在引导部件70中的一个上,其中,它由固定在自由端的支撑件所容纳。
驱动装置613被设置在两个导轨-引导槽70,80引导系统之间,以在分叉件231内运动,所述运动在6点钟轴上(如图13所示),相对所述两个引导系统70,80有角度的移动。
这个蜗杆传动装置613通过第二连接部分与第二引导部件70配对,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类似于第一连接部分,设置有一个狭缝,其中,当半整流罩31a,31b旋转闭合时,同样容纳了驱动613的支撑件。
在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可以从一边或者另一边将整个部分73分离,销或者凹槽系统允许部件70的纵向驱动,并且在开启整流罩31时分离。
蜗杆传动装置613确保了每个导轨80相对于相应的引导槽71和相应的整流罩31的的滑动运动,这个移动本身是通过由与这个传动装置613的螺距啮合的旋转螺杆611实现的,并且由发动机612驱动。
因此,这个致动器61保证了机舱2的上游和下游的每个半整流罩31a,31b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的平移运动,由于由发动机612驱动的螺杆611的旋转,所述螺杆611相对IFS23在平移上是静止的。
值得注意的是引导系统和致动器61的安装使得可以阻止在维护工作中从引导系统分离致动器的需要。
实际上,具体的从图14b和14c观察出,安装在IFS23上的致动器61与IFS23的半部分23a,23b在旋转上被固定。
此外,如图12所示,为了防止半整流罩31a,31b的关闭和导轨/引导槽引导系统之间的任何干涉,两个半整流罩31a,31b的连接相对于6点钟轴有部分的轴偏移。
在这个图中,可以看出,两个半整流罩31a,31b的下边缘34相对于由点画线限定的机舱的纵向中平面是不对称的。
因此,安装在半整流罩31a,31b下部的用于锁定半整流罩的装置90,可以用于维持半整流罩31a,31b在下部被关闭,而不妨碍半整流罩31a,31b的开启/关闭运动。
这些锁定装置90可以是任何类型。
在图述的非限制性例子中,它们包括在半整流罩31a,31b中的一个上的一套挂钩,适合于与安装在另一个半整流罩31a,31b上的固定装置配合,因此保证整流罩31在下部锁定。
优选地,锁定装置90在半整流罩31a,31b的上游部分重组,以释放半整流罩31a,31b的下游部分。
此外,参考图11,分叉件611保证整流罩31和IFS23的在下部的连接具有相比于前缘较窄的后缘。
由于12点钟横梁已经被移除了,这个分叉件相对现有技术设备而言,在纵向也减少了大约60%。
本发明的机舱后部组件的操作模式如下。
在图9a所示的推力反向中,半整流罩31a,31b,其中仅示出了纵向框架43,在下部被锁定在一起,向机舱的下游移动(如图9b的箭头所标示,整流罩31处于关闭位置),这是为了露出偏转栅格32,并且可选地使得遮板旋转以阻挡冷空气流路7。
在上部,每个引导导轨41在机舱下游的相应引导槽42中或者可能的话在相应的槽形件49中滑动。
这些槽形件49就像IFS23的两个半部分,在机舱工作时,尤其在推力反向阶段时平移被锁定。
当需要维护工作时,首先,每个半整流罩31a,31b被平移运动到机舱下游,在整流罩31的打开位置的方向上,该方向对应于前面所述的推力反向阶段,但是没有到达这个位置。
整流罩31处在关闭和打开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这个位置适合于从风扇壳的偏转边缘移开整流罩31。
这个中间位置如图10所示,其中纵向框架43,相对在图10b中所描述的在关闭位置的整流罩31的位置,已经被平移到下游,但是,只要执行图9a中的平移,其中整流罩31处在其开启位置。
在这个整流罩31的中间位置,冷空气气流的阻挡遮板在整流罩31中没有展开。
这个外部结构已滑动,它防止了与风扇罩的偏转边缘干涉的任何风险。
为了进入气体发生器的侧面下游部分,半壳或这些半壳向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外部旋转,也就是,半整流罩31a-偏转栅格31-IFS23的半部分23a,23b的相关组件,绕相应的半整流罩31的滑动轴的旋转被固定。
在这个旋转期间,有可能的话,槽形件49也绕相应的半整流罩31的滑动轴旋转,就像IFS23的半部分的挂钩25一样。
因此,对于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维护工作实现了快速的、简单的和有效的进入。
实际上,没有必要使整流罩滑动到它的关闭位置并且使每个半壳在旋转方面一致,这使得可以快速进入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中心。
对于更多的高级维护工作,涡轮喷气发动机用下面的方式打开,其中在图15a到15e中示出了某些步骤。
首先,偏转栅格从每个整流罩31a,31b中分离。
然后,不同的致动器60在上部从半整流罩31a,31b的引导系统中分离。
因此,相应半整流罩31a,31b与它承载的偏转栅格同时从挂架悬挂架10上移除,具体通过释放挂架10的引导槽42的整流罩31的导轨41,通过将它们移动到机舱2的下游(图15b)。
当已经使IFS23的半部分23a,23b旋转到维护位置后,阻塞楔形件从IFS23上拆卸下来。
阻塞楔形件已经被移除(图15c),通过一个反向旋转(图15d),IFS的半部分23a,23b被重新置于工作位置。
所述楔形件被侧向地移除,如同槽形件49从相应的引导槽41移除一样(经过从图15d到15e)。
然后,对设置有其挂钩25的IFS23的半部分23a,23b执行相同操作。
半壳组件,在这个阶段,完全地从挂架悬挂架10上分离开。
不用说,本发明不受限于在之前通过举例方式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的实施例,它而是包括了全部的替代方案。

Claims (20)

1.一种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机舱后部组件,所述后部组件至少包括:
-内部结构(23),用于包围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部分,所述内部结构(23)可以在工作位置和维护位置之间旋转运动,在所述工作位置,它形成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整流装置,并且和反推整流罩(31)一起限定了环形冷空气流路(7),在所述维护位置,它从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部分移开,
-所述反推整流罩(31)和所述内部结构(23)同轴,所述反推整流罩(31)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滑动,在所述打开位置,露出空气流偏转栅格(32),在所述关闭位置,重新覆盖所述空气流偏转栅格(32),所述整流罩,进一步可以在工作位置和维护位置之间旋转运动,在所述工作位置,它和所述内部结构一起限定了环形冷空气流路(7),在所述维护位置,它从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部分移开,
-悬挂架(10),其上安装有所述反推整流罩(31)和所述内部结构(23),
所述机舱后部组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反推整流罩(31)通过绕主轴滑动的枢转连接安装在所述悬挂架(10)上,并且,所述内部结构(23)通过绕所述主轴枢转的连接安装在所述悬挂架(10)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引导所述反推整流罩(31)平移和旋转的系统(40),所述系统(40)包括至少一个能够在引导槽(42)中滑动的导轨(41),所述导轨(41)被安装在所述整流罩(31)上而所述引导槽(42)被直接或者间接的安装在所述悬挂架(10)上,或者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42)或者所述导轨(41),如果可能,被设置在固定到所述悬挂架(10)上而形成所述悬挂架底部的部分上,或者设置在所述悬挂架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是所述引导槽的纵轴。
5.如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了引导所述内部结构(23)旋转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装置(25),所述装置(25)允许内部结构(23)的枢转连接,将内部结构(23)连接到引导所述反推整流罩(31)平移和旋转的引导系统的引导槽(42),所述内部结构(23)能通过绕所述引导槽旋转而向其维护位置打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其特征在于,使得内部结构能够枢转连接的装置(25)包括一个或者几个挂钩,每个引导槽(42)被配置成能够容纳一个或者多个这种挂钩(25),并阻止其沿着相应的引导槽(42)平移。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其特征在于,引导内部结构旋转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所述悬挂架上用于阻挡所述内部结构的楔形件。
8.如权利要求2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了当所述整流罩到达了在其关闭和打开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使所述内部结构和所述整流罩同时绕所述引导槽向外旋转的装置。
9.如权利要求2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持架杆(44)支撑每个导轨(41),并且将它连接到纵向框架(43)上,所述纵向框架(43)形成于整流罩(41)的内部和外部之间,这个杆(44)能够是直的或弯曲的。
10.如权利要求2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推整流罩(31)和内部结构(23)分别由半整流罩(31a,31b)及半圆柱形半部分(23a,23b)形成,在悬挂架(10)两侧的半整流罩(31a,31b)和半部分(23a,23b)的运动相对机舱纵向中间平面是对称的,在悬挂架(10)的两侧的枢转连接的轴是平行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后部组件进一步包括在机舱下部的导轨/引导槽引导系统(70,71,72),所述引导系统(70,71,72)将每个半部分(23a,23b)和相应的半整流罩(31a,31b)相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其特征在于,空气流偏转栅格(32)被安装在每个半整流罩(31a,31b)上,每个半整流罩(31a,31b)、相应的偏转栅格(32)和内部结构(23)的半部分(23a,23b)的旋转被固定。
13.如权利要求2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推整流罩(31)包括用于引导使空气流偏转栅格(32)平移的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0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后部组件进一步包括用于驱动整流罩(31)的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个致动器,所述两个致动器被布置在悬挂架两侧的整流罩的上部,在引导导轨(41)的延长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驱动整流罩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被布置在所述整流罩下部的致动器(61),所述致动器(61)被容纳在连接块(231)中,所述连接块(231)将所述内部结构的每个半部分(23a,23b)连接到相应的半整流罩。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致动器由所述内部结构的两个半部分中的一个承载。
17.如权利要求2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组件进一步包括在相应的引导槽中的导轨防卡死装置(49)。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机舱后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卡死装置包括槽形件(49),所述槽形件(49)被容纳在相应的引导槽(42)中,在所述槽形件(49)中设置有导轨(41),所述槽形件(49)能够绕引导槽(42)的纵轴旋转运动,并在所述引导槽(42)中的平移被锁定。
19.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后部组件的机舱。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机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风扇壳,其中所述空气流偏转边缘被设置在它的下游端。
CN201280045053.4A 2011-09-16 2012-09-07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机舱后部组件 Pending CN1037969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1/58247 2011-09-16
FR1158247A FR2980173B1 (fr) 2011-09-16 2011-09-16 Ensemble arriere de nacelle pour turboreacteur
PCT/FR2012/052005 WO2013038093A1 (fr) 2011-09-16 2012-09-07 Ensemble arrière de nacelle pour turboréacteu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6919A true CN103796919A (zh) 2014-05-14

Family

ID=46968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5053.4A Pending CN103796919A (zh) 2011-09-16 2012-09-07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机舱后部组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036323B2 (zh)
EP (1) EP2766259A1 (zh)
CN (1) CN103796919A (zh)
BR (1) BR112014004264A2 (zh)
CA (1) CA2845031A1 (zh)
FR (1) FR2980173B1 (zh)
RU (1) RU2014113662A (zh)
WO (1) WO201303809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2632A (zh) * 2016-02-04 2019-02-05 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 飞机推进单元
CN110116814A (zh) * 2018-02-05 2019-08-13 空中客车简化股份公司 短舱和双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及飞行器
CN110182372A (zh) * 2018-02-22 2019-08-30 空中客车运营简化股份公司 双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及其短舱和包含其的飞行器
CN111212970A (zh) * 2017-08-18 2020-05-29 伍德沃德有限公司 三致动器叶栅型推力反向器致动系统
CN111252257A (zh) * 2018-11-30 2020-06-09 空中客车运营简化股份公司 推进系统、将推进系统置于维护位置的方法和飞行器
CN112639274A (zh) * 2018-09-07 2021-04-09 赛峰短舱公司 用于飞行器推进单元的具有c形可移动结构的推力反向器及其维护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83315B2 (en) * 2012-02-24 2017-10-10 Rohr, Inc. Nacelle with longitudinal translating cowling and rotatable sleeves
US9217390B2 (en) 2012-06-28 2015-12-22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Thrust reverser maintenance actuation system
US9404507B2 (en) * 2013-04-15 2016-08-02 Mra Systems, Inc. Inner cowl structure for aircraft turbine engine
FR3005453B1 (fr) * 2013-05-13 2016-10-07 Airbus Operations Sas Nacelle de turboreacteur d'aeronef
FR3009339B1 (fr) * 2013-07-30 2018-01-26 Safran Aircraft Engines Turbomachine comprenant un dispositif de refroidissement du pylone
JP2016534276A (ja) * 2013-07-30 2016-11-04 ゼネラル・エレクトリック・カンパニイ 並進及び回転式ヒンジ組立体を備えた逆推力システム
GB201322380D0 (en) 2013-12-18 2014-02-05 Rolls Royce Plc Gas turbine cowl
EP3116936A1 (en) 2014-03-14 2017-01-18 EMPA Eidgenössische Materialprüfungs- und Forschungsanstalt High permittivity polymers based on functionalized silicones
CN104018952A (zh) * 2014-03-22 2014-09-03 张鑫宇 一种飞机发动机
FR3020344B1 (fr) * 2014-04-24 2016-05-13 Airbus Operations Sas Assemblage pour un aeronef comportant un panneau d'acces mobile
US10161356B2 (en) * 2014-06-02 2018-12-25 Ge Aviation Systems Llc Integrated thrust reverser actuation system
FR3031727B1 (fr) * 2015-01-21 2019-07-12 Safran Nacelles Dispositif d’inversion de poussee a grilles mobiles et berceau pour nacelle pour mat du type corps
US10759541B2 (en) * 2016-10-14 2020-09-01 Rohr, Inc. Nacelle bifurcation with leading edge structure
US10612491B2 (en) * 2017-09-25 2020-04-07 Rohr, Inc. Mounting device with pin actuator
FR3074853B1 (fr) * 2017-12-13 2020-01-03 Safran Nacelles Ensemble propulsif pour aeronef comportant un caisson d’assemblage six heures
FR3075760B1 (fr) * 2017-12-21 2020-01-31 Safran Nacelles Nacelle de moteur d’aeronef
FR3078998B1 (fr) * 2018-03-19 2020-03-06 Safran Aircraft Engines Ensemble propulsif a double flux, comprenant un inverseur de poussee a grilles mobiles
FR3079878A1 (fr) * 2018-04-05 2019-10-11 Airbus Operations Turboreacteur comportant une nacelle equipee d'un systeme inverseur comportant un capot articule
FR3087497B1 (fr) * 2018-10-23 2020-09-25 Safran Nacelles Retention axiale haute pour un inverseur a grilles coulissantes a structure en d
FR3090580B1 (fr) * 2018-12-20 2020-11-27 Safran Systeme propulsif pour un aeronef
FR3100576B1 (fr) * 2019-09-05 2021-09-17 Safran Nacelles Inverseur de poussée comprenant des verrous primaires décalés par rapport à un plan de symétrie du capot mobile
FR3112573B1 (fr) * 2020-07-20 2022-06-17 Safran Nacelles Inverseur de poussée comprenant des demi-ensembles pivotants et une poutre de liaison six-heures des demi-ensembles
FR3121713B1 (fr) * 2021-04-13 2023-11-24 Safran Nacelles Inverseur de poussée à grilles mobiles comprenant une structure fixe plurifonctionnelle
FR3138477A1 (fr) 2022-07-26 2024-02-02 Safran Nacelles Inverseur de poussee comprenant un systeme ameliore d’actionnement en translation de la structure mobile de l’inverseu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4973A (en) * 1975-12-29 1977-08-30 The Boeing Company Nacelle assembly and mounting structures for a turbofan jet propulsion engine
US4442987A (en) * 1980-12-23 1984-04-17 Societe Nationale D'etude Et De Construction De Moteurs D'aviation "S.N.E.C.M.A." Guidance device for the moving fairing of a thrust reverser system
US4683717A (en) * 1984-03-07 1987-08-04 Societe Nationale D'etude Et De Construction De Moteur D'aviation "S.N.E.C.M.A." Structural cowlings of twin flow turbo jet engines
CN101528543A (zh) * 2006-10-31 2009-09-09 埃尔塞乐公司 侧开式喷气发动机的发动机舱
CN101529072A (zh) * 2006-10-11 2009-09-09 埃尔塞乐公司 用于喷气式发动机的叶栅型推力反向器
CN101652556A (zh) * 2007-04-04 2010-02-17 埃尔塞乐公司 用于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反向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723022D0 (en) * 1997-11-01 1998-01-07 Rolls Royce Plc Gas turbine apparatus
FR2821892B1 (fr) * 2001-03-08 2003-06-13 Hispano Suiza Sa Systeme d'actionnement du capotage mobile d'un inverseur de poussee dans un turboreacteur
US6824101B2 (en) * 2003-02-17 2004-11-30 The Boeing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 cascade support ring to a thrust revers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4973A (en) * 1975-12-29 1977-08-30 The Boeing Company Nacelle assembly and mounting structures for a turbofan jet propulsion engine
US4442987A (en) * 1980-12-23 1984-04-17 Societe Nationale D'etude Et De Construction De Moteurs D'aviation "S.N.E.C.M.A." Guidance device for the moving fairing of a thrust reverser system
US4683717A (en) * 1984-03-07 1987-08-04 Societe Nationale D'etude Et De Construction De Moteur D'aviation "S.N.E.C.M.A." Structural cowlings of twin flow turbo jet engines
CN101529072A (zh) * 2006-10-11 2009-09-09 埃尔塞乐公司 用于喷气式发动机的叶栅型推力反向器
CN101528543A (zh) * 2006-10-31 2009-09-09 埃尔塞乐公司 侧开式喷气发动机的发动机舱
CN101652556A (zh) * 2007-04-04 2010-02-17 埃尔塞乐公司 用于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反向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2632A (zh) * 2016-02-04 2019-02-05 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 飞机推进单元
US10883447B2 (en) 2016-02-04 2021-01-05 Safran Aircraft Engines Aircraft propulsion unit having thrust reverser flaps connected to an inter-compressor casing located between the engine compressors
CN109312632B (zh) * 2016-02-04 2021-03-23 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 飞机推进单元
CN111212970A (zh) * 2017-08-18 2020-05-29 伍德沃德有限公司 三致动器叶栅型推力反向器致动系统
CN110116814A (zh) * 2018-02-05 2019-08-13 空中客车简化股份公司 短舱和双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及飞行器
CN110182372A (zh) * 2018-02-22 2019-08-30 空中客车运营简化股份公司 双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及其短舱和包含其的飞行器
CN110182372B (zh) * 2018-02-22 2022-08-26 空中客车运营简化股份公司 双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及其短舱和包含其的飞行器
CN112639274A (zh) * 2018-09-07 2021-04-09 赛峰短舱公司 用于飞行器推进单元的具有c形可移动结构的推力反向器及其维护方法
CN111252257A (zh) * 2018-11-30 2020-06-09 空中客车运营简化股份公司 推进系统、将推进系统置于维护位置的方法和飞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980173B1 (fr) 2013-10-25
FR2980173A1 (fr) 2013-03-22
US10036323B2 (en) 2018-07-31
WO2013038093A1 (fr) 2013-03-21
RU2014113662A (ru) 2015-10-27
US20140234090A1 (en) 2014-08-21
CA2845031A1 (fr) 2013-03-21
BR112014004264A2 (pt) 2017-03-21
EP2766259A1 (fr) 2014-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6919A (zh)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机舱后部组件
CN102449294B (zh) 用于双流涡轮发动机机舱的推力反向器
CN101652556B (zh) 用于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反向器
CN104854335B (zh) 机舱推力反向器和装备有至少一个反向器的机舱
US9334831B2 (en) Nacelle for a bypass turbofan engine
US10180117B2 (en) Full ring sliding nacelle with thrust reverser
US8713910B2 (en) Integrated thrust reverser/pylon assembly
RU2494927C2 (ru) Направляющ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гондолы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US9783315B2 (en) Nacelle with longitudinal translating cowling and rotatable sleeves
RU2522017C2 (ru) Реверсор тяги
CN102597475B (zh) 反向推力设备
CN102597476B (zh) 推力反向器
CN101384485A (zh) 盖能侧向打开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吊舱
US10544754B2 (en) Fixed structure of a thrust reverser device
US8128022B2 (en) Device to handle and lock a cover of an aircraft nacelle
CN111512037B (zh)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格栅式推力反向器
US8398017B2 (en) Continuous composite fan duct and thrust reverser
CN101588967A (zh) 用于飞机喷气发动机的发动机舱
CN103917766A (zh) 推力反向装置
CN102859168B (zh) 涡轮喷气发动机舱
US20120247571A1 (en) Jet engine nacelle rear assembly
CN103717866A (zh) 具有可变喷嘴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机舱
CN103299035B (zh) 用于将前框架连接至风扇壳的设备
US20110220218A1 (en) Turbojet engine nacelle
US10697396B2 (en) Fan cowl mounted to thrust revers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