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3797A - 一种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3797A
CN103793797A CN201410078485.6A CN201410078485A CN103793797A CN 103793797 A CN103793797 A CN 103793797A CN 201410078485 A CN201410078485 A CN 201410078485A CN 103793797 A CN103793797 A CN 103793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ervice
common platform
layer design
desig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784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志祥
黄仕富
王茜
肖跃雷
张勇
魏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rmation Projec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anxi Province
Xi'an Following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Ltd Co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Information Projec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anxi Province
Xi'an Following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Ltd Co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rmation Projec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anxi Province, Xi'an Following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Ltd Co,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Information Projec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anxi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14100784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937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793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37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1)信息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包括信息化公共平台主客体关系模型、信息化公共平台设计参考模型、信息化公共平台体系架构、信息化公共平台分界模型、信息化公共平台服务设计、信息化公共平台运营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公共平台组织管理体系;2)业务顶层设计:所述业务顶层设计,包括领域业务顶层设计和部门业务顶层设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决策者可识别、管理者可控制、实施者有依据、使用者可用、涵盖全周期、统揽全局的,实现集约建设、优化配置、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信息化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各地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十二五”规划中专门部署了信息化的落实举措。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也纷纷制定了区域性和行业性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可以说,中国信息化建设正在进入具体的实施推进阶段。但是,另一方面,信息化重复建设、各自为政的问题日益突出,信息化“效益工程”变成“烧钱工程”,投入越多,造就的信息孤岛越多,信息化成本和效益极不对称,信息化建设最大的风险是规划风险,没有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系统规划,信息化难免要走弯路。要规避这方面的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原指为完成某一大型科技项目,必须实现理论上一致、功能上协调、结构上统一、资源上共享、部件标准化。信息化规划中,顶层设计的思想内涵主要是用系统论的方法,对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参与力量、各种正面的促进因素和负面的限制因素进行统筹考虑,理解和分析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各种关系,从全局的视角出发,对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总体的、全面的设计,确定信息化建设目标,选择和制定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战略战术,并提出体制、法律和业务的改进建议,从而尽量规避规划的缺陷和不足,从根本上减少风险。
目前,在电子政务建设、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中,建设的信息化系统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决策领导不可识别、管理缺乏控制;项目建设实施缺乏依据,存在低水平建设、重复建设严重,缺乏长效发展机制和服务体系不成熟。
基于上述弊端,本发明提出一种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有效解决了上述方法的缺陷,重着对信息化的设计目标、战略定位、统筹规划和实施路径的总体把握,是用全视角,涉及全要素,涵盖全周期,统揽全局的信息化公共平台的顶层设计,全面系统地指导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信息化顶层设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的主要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很好的操作性,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该方法包括:
1)信息公共平台顶层设计:
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包括信息化公共平台主客体关系模型、信息化公共平台设计参考模型、信息化公共平台体系架构、信息化公共平台分界模型、信息化公共平台服务设计、信息化公共平台运营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公共平台组织管理体系;
2)业务顶层设计:
所述业务顶层设计,包括领域业务顶层设计和部门业务顶层设计。
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主客体关系模型是定义信息化公共平台涉及的多个主体和客体,明确各个主体的职责、主体间的责权边界、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设计参考模型是按照统一规划、集约建设、职属管理和按需使用提供了一整套统一的框架体系和标准,包括体绩效评估、组织与管理、业务、服务、数据、服务资源、技术规范、资源配置与部署、服务受理与交付、安全保障和运行保障等的参考模型。
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体系架构是地方各级政府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实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各有侧重的原则建设的业务应用公共支撑体系,分为省级、市级信息化公共平台和县级信息化统一平台,按其服务属性可分为资源服务平台、资源接入平台和网络接入平台。
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分界模型是提出信息化公共平台侧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职能部门侧重业务应用、数据和面向公众服务的边界模型。
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服务设计是指信息化公共平台的各个服务的设计方法,包括基础设施服务、支撑软件服务、应用功能服务、信息资源服务、信息安全保障服务、应用部署服务、受理与交付服务、运维保障服务等的设计方法。
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运营服务体系是指信息化公共平台的各个服务的运营,包括基础设施服务、支撑软件服务、应用功能服务、信息资源服务、信息安全保障服务、应用部署服务、受理与交付服务、运行保障服务等的运营。
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组织管理体系是指信息化公共平台涉及的各个组织机构建设和管理,以保障信息化公共平台有效运行。
所述领域业务顶层设计是指以信息化公共平台顶层设计为基础,为领域业务顶层设计提供方法和依据。
所述部门业务顶层设计是指以信息化公共平台顶层设计为基础,为部门业务顶层设计提供方法和依据。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在借鉴国内外顶层设计的方法的基础上,探索符合中国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信息化领域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解决了决策者可识别、管理者可控制、实施者有依据、使用者可用等进行全视角设计方法,从体制机制、管理、技术、服务和保障多个要素进行系统设计,涵盖全周期(前期准备、实施、运行、终止),统揽全局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
2、通过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可以实现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信息化基础设施集约建设、优化配置、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政府运行绩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
1)信息化公共平台顶层设计
信息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包括信息化公共平台主客体关系模型、信息化公共平台设计参考模型、信息化公共平台体系架构、信息化公共平台分界模型、信息化公共平台服务设计、信息化公共平台运营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公共平台组织管理体系等。信息化公共平台顶层设计侧重基础设施和基础资源设计,侧重于业务承载和服务能力设计。
2)业务顶层设计
业务顶层设计包括领域业务顶层设计和部门业务顶层设计等。业务顶层设计侧重业务规划、业务数据资源和业务应用系统的设计,侧重于功能实现。
信息化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具体为:
11) 信息化公共平台主客体关系模型是定义信息化公共平台涉及的多个主体和客体,明确各个主体的职责、主体间的责权边界、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信息化公共平台主客体关系模型主要是计信息化公共平台涉及的主体(包括设计者、实施者、管理者、使用者、服务者、运维/安全保障者、评价者等)和客体(包括顶层设计、国家业务部门、地方业务部门、业务系统、数据资源、技术、信息化公共平台等)之间的关系,构成符合各级各部门业务和管理需求的、基于信息化公共平台的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信息化领域的主客体关系模型。
12)信息化公共平台设计参考模型是按照统一规划、集约建设、职属管理和按需使用提供了一整套统一的框架体系和标准,包括体绩效评估、组织与管理、业务、服务、数据、服务资源、技术规范、资源配置与部署、服务受理与交付、安全保障和运行保障等的参考模型。
13)信息化公共平台体系架构是地方各级政府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实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各有侧重的原则建设的业务应用公共支撑体系,分为省级、市级信息化公共平台和县级信息化统一平台,按其服务属性可分为资源服务平台、资源接入平台和网络接入平台。信息化公共平台体系架构主要设计满足区域电子政务业务、智慧城市等信息化领域的建设和部署需求,可承载各纵向领域业务应用在本区域落地,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和基础资源共享。
14) 信息化公共平台分界模型是提出信息化公共平台侧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职能部门侧重业务应用、数据和面向公众服务的边界模型。信息化公共平台承担机房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基础信息资源、应用功能、支撑软件资源、基础运行保障和平台安全保障等。部门业务应用建设包括部门业务需求分析、业务梳理和规划、业务信息资源建设、业务应用开发与实施、业务运维和业务安全保障等。
15) 信息化公共平台服务设计是指信息化公共平台的各个服务的设计方法,包括基础设施服务、支撑软件服务、应用功能服务、信息资源服务、信息安全保障服务、应用部署服务、受理与交付服务、运维保障服务等的设计方法,并进一步给出相应的实施路径和途径。
16) 信息化公共平台运营服务体系是指信息化公共平台的各种服务的运营,包括基础设施服务、支撑软件服务、应用功能服务、信息资源服务、信息安全保障服务、应用部署服务、受理与交付服务、运行保障服务等的运营。信息化公共平台运营服务体系主要是在统一组织管理架构下,以信息化公共平台为基础支撑,将资源服务产品化,使得不同使用者可以通过服务终端获取信息化公共平台的各种服务。
17) 信息化公共平台组织管理体系是指信息化公共平台涉及的各个组织机构建设和管理,以保障信息化公共平台有效运行。信息化公共平台组织管理体系主要是建立信息化公共平台的统一组织管理架构。
    业务顶层设计具体为:
21) 领域业务顶层设计是指以信息化公共平台顶层设计为基础,为领域业务顶层设计提供方法和依据,包括对业务规划、业务数据资源和业务应用系统等的设计,侧重于功能实现。
22) 部门业务顶层设计是指以信息化公共平台顶层设计为基础,为部门业务顶层设计提供方法和依据,包括对业务规划、业务数据资源和业务应用系统等的设计,侧重于功能实现。
 综上所述,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主要是:基于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信息化领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将信息化公共平台作为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信息化领域的顶层设计的切入点,将业务应用与承载环境设计为两个相对独立,责权明晰的两部分,统筹规划承载各领域、各部门业务应用的信息化公共平台,并以信息化公共平台为基础对各领域、各部门业务应用进行设计。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信息公共平台顶层设计:
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包括信息化公共平台主客体关系模型、信息化公共平台设计参考模型、信息化公共平台体系架构、信息化公共平台分界模型、信息化公共平台服务设计、信息化公共平台运营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公共平台组织管理体系;
2)业务顶层设计:
所述业务顶层设计,包括领域业务顶层设计和部门业务顶层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主客体关系模型是定义信息化公共平台涉及的多个主体和客体,明确各个主体的职责、主体间的责权边界、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设计参考模型是按照统一规划、集约建设、职属管理和按需使用提供了一整套统一的框架体系和标准,包括体绩效评估、组织与管理、业务、服务、数据、服务资源、技术规范、资源配置与部署、服务受理与交付、安全保障和运行保障等的参考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体系架构是地方各级政府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实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各有侧重的原则建设的业务应用公共支撑体系,分为省级、市级信息化公共平台和县级信息化统一平台,按其服务属性可分为资源服务平台、资源接入平台和网络接入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分界模型是提出信息化公共平台侧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职能部门侧重业务应用、数据和面向公众服务的边界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服务设计是指信息化公共平台的各个服务的设计方法,包括基础设施服务、支撑软件服务、应用功能服务、信息资源服务、信息安全保障服务、应用部署服务、受理与交付服务、运维保障服务等的设计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运营服务体系是指信息化公共平台的各个服务的运营,包括基础设施服务、支撑软件服务、应用功能服务、信息资源服务、信息安全保障服务、应用部署服务、受理与交付服务、运行保障服务等的运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化公共平台组织管理体系是指信息化公共平台涉及的各个组织机构建设和管理,以保障信息化公共平台有效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领域业务顶层设计是指以信息化公共平台顶层设计为基础,为领域业务顶层设计提供方法和依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门业务顶层设计是指以信息化公共平台顶层设计为基础,为部门业务顶层设计提供方法和依据。
CN201410078485.6A 2014-03-06 2014-03-06 一种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 Pending CN1037937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8485.6A CN103793797A (zh) 2014-03-06 2014-03-06 一种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8485.6A CN103793797A (zh) 2014-03-06 2014-03-06 一种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3797A true CN103793797A (zh) 2014-05-14

Family

ID=50669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8485.6A Pending CN103793797A (zh) 2014-03-06 2014-03-06 一种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937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7856A (zh) * 2015-12-17 2017-06-27 天津市建设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一种部门信息化顶层设计全过程管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7856A (zh) * 2015-12-17 2017-06-27 天津市建设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一种部门信息化顶层设计全过程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hab et al.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of COBIT and TOGAF for designing IT governance in local government
CN111382956A (zh) 企业集团关系的挖掘方法和装置
CN107194281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反欺诈系统
Gomes et al. Towards an infrastructure to support big data for a smart city project
CN109918384A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其设备、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Alassim et al. Understanding factors influencing e-government implementation in saudi arabia from 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CN102324065A (zh) 一种电子文件会签流程处理系统与其方法
CN103888518A (zh) 一种信息化公共平台服务设计方法
CN103793797A (zh) 一种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
CN205510104U (zh)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网络架构
Song et al. A study on method deploying efficient cloud service framework in the public sector
Haire et al. Integrated Cancer System: a perspective on developing an integrated system for cancer services in London
IOVAN et al. IMPACT OF CLOUD COMPUTING ON ELECTRONIC GOVERNMENT.
CN107742206A (zh) 一种多组织分权方法
Kabir et al. Smart cities implementation: Challenges in Nigeria
Alves et al. The BRI: A new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paradigm in the making? Unpacking China’s infrastructure cooperation along the maritime silk road
Golkhandan Spatial Analysis over the Impact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on the Mortality Rate in Iranian Provinces
CN109377413A (zh) 一种艺人大数据风险评估系统及其评估方法
Mapetere et al. Influence of resource allocation on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in commercialised state enterprises in Zimbabwe’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courier services sector
Buzzi et al. Anti-corruption disclosure in local public services
Gowreesunkar et al. Sustainable urban destinations and governance
Abaspour et al. Exploring the 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 affecting capacity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Universities in Iran
Bo et al.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onization architecture of diversified state-owned enterprise groups based on TOGAF
Cheng et al. Reforming labor relations in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impact of balancing measures
Getzner et al. The contribution of protected areas to sustainab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1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