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1046B - 自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自动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1046B
CN103791046B CN201410065362.9A CN201410065362A CN103791046B CN 103791046 B CN103791046 B CN 103791046B CN 201410065362 A CN201410065362 A CN 201410065362A CN 103791046 B CN103791046 B CN 1037910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link
carrier
gear ring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53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1046A (zh
Inventor
黄思睿
赵克刚
黄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06536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910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91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1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10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10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9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ten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82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reverse speeds
    • F16H2200/008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reverse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two reverse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1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three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48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seven engag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简单行星排、第二简单行星排和第三简单行星排,外部动力从第一简单行星排的第一太阳轮输入,从第三简单行星排的第三齿圈输出;还包括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和第四离合器。本发明仅利用三个非复合的简单行星排、七个换档装置(两者的数量均与目前常见五/六速AT的相当),就实现了具有十个前进档、两个倒车档共十二个档位的10-AT。本发明与现有的自动变速器相比,具有成本低廉、相邻档位间的速比跨度较小(有利于提高换档品质)、结构紧凑体积较小、更适合FF乘用车等应用的新机型等优点。

Description

自动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十个前进档位的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车用自动变速器(AT),大多采用由若干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即行星排)及若干制动器、离合器等可控换档装置组成的结构形式。申请号为02156408.6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包括三个行星排和五个可控换档装置,该自动变速器可获得六个前进档和一个倒车档,构成六速自动变速器,即六速AT或6-AT。公开号为US006146305A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六速自动变速器(6-AT),包括两个行星排和六个可控换档装置。
由于增加档位数量可以提高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等性能,车用自动变速器从早期的2-AT、3-AT、4-AT发展至今,5-AT和6-AT已成为目前车用自动变速器的主流形式。然而自动变速器档位的增加一般也伴随着尺寸、重量、复杂程度和成本等的增加,并与车内有限的安装空间产生严重矛盾,受到严重制约,特别是对于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FF)的乘用车等发动机仓内布置空间相对紧张的车型,这种矛盾更加突出。
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7-AT、8-AT乃至9-AT亦开始出现,例如德国ZF公司2013年开始批量生产、号称世界首款并达到“自然极限”的九速自动变速器“9HP”,具有四个行星排、两个换档制动器和四个换档离合器共六个可控换挡装置,并可应用于FF乘用车。与此同时,公开号为US007691022B2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9-AT,也具有四个行星排及六个可控换挡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变速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简单行星排、第二简单行星排和第三简单行星排,第一简单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齿圈和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架支承第一组行星齿轮,第二简单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和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架支承第二组行星齿轮,第三简单行星排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齿圈和第三行星架,第三行星架支承第三组行星齿轮,第一简单行星排为动力输入端,第三简单行星排为动力输出端,外部动力从第一简单行星排的第一太阳轮输入,从第三简单行星排的第三齿圈输出;
自动变速器还包括用于选择性地使第一行星架制动或转动的第一制动器,用于选择性地使第一齿圈及第二太阳轮制动或转动的第二制动器,以及用于选择性地使第三太阳轮制动或转动的第三制动器;
自动变速器还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和第四离合器,第一离合器实现第一行星架与第二行星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第二离合器实现第一齿圈与第二行星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第三离合器实现第一太阳轮与第二行星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第四离合器实现第二齿圈与第三行星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
通过选择性地闭合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和第四离合器中的至少三者,在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端之间建立具有不同传动比的前进档和后退档。
本发明仅利用三个非复合的简单行星排、七个换档装置(两者的数量均与目前常见五/六速AT的相当),就实现了具有十个前进档、两个倒车档共十二个档位的10-AT。本发明与现有的自动变速器相比,具有成本低廉、相邻档位间的速比跨度较小(有利于提高换档品质)、结构紧凑体积较小、更适合FF乘用车等应用的新机型等优点。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还可以包括动力输入轴,第一太阳轮与动力输入轴连接并与动力输入轴同速旋转,外部动力从动力输入轴输入后传递至第一太阳轮。由此,通过动力输入轴来传递动力,使得动力的传递更加稳定和顺畅。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齿圈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太阳轮连接并同速旋转,第一连接件可以是整体式或组合式的。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等连接件可以是空心轴、连接板、套筒等旋转元件。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可以是整体式或组合式的,并可以与第一行星架或第二行星架连接并同速旋转。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齿圈可以通过第三连接件与第三行星架连接并同速旋转。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还可以包括箱体,箱体用于支撑第一简单行星排、第二简单行星排、第三简单行星、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和第三制动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动器可以设于箱体和第一行星架之间,或者,第一行星架连接有与其同速旋转的第四连接件,第一制动器设于箱体和第四连接件之间,通过打开或闭合第一制动器,可以选择性地释放或制止第一行星架相对于箱体的转动;
第二制动器可以设于箱体和第一齿圈之间,或者,第一齿圈连接有与其同速旋转的第五连接件,第二制动器设于箱体和第五连接件之间,通过打开或闭合第二制动器,可以选择性地释放或制止第一齿圈相对于箱体的转动,并可以选择性地释放或制止与第一齿圈连接的第二太阳轮相对于箱体的转动;
第三制动器可以设于箱体和第三太阳轮之间,或者,第三太阳轮连接有与其同速旋转的第六连接件,第三制动器,通过打开或闭合第三制动器,可以选择性地释放或制止第三太阳轮相对于箱体的转动。通过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和第三制动器选择性地实现对第一行星架、第一齿圈、第二太阳轮、第三太阳轮的制动,完成换挡。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离合器可以设于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或者可以设于第二行星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打开或闭合第一离合器,可以选择性地建立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的互联、同向同速转动关系;
第二离合器可以设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行星架之间,通过打开或闭合第二离合器,可以选择性地建立第二行星架和第一连接件的互联、同向同速转动关系,并可以选择性地建立第二行星架与第一齿圈、第二太阳轮的互联、同向同速转动关系;
第三离合器可以设于第二行星架和动力输入轴之间,或者,动力输入轴连接有与其同速旋转的第七连接件,第三离合器设于第二行星架和第七连接件之间,通过打开或闭合第三离合器,可以选择性地建立第二行星架和动力输入轴的互联、同向同速转动关系。通过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选择性地改变动力的传递路径,完成换挡。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三连接件和第三行星架之间可以设有第四离合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四离合器可以是湿式离合器、单向离合器、可控式单向离合器或双向可控式单向离合器。
当该换挡装置是湿式离合器时,通过打开或闭合该离合器,可以选择性地建立第三齿圈和第三连接件的互联、同向同速转动关系,并可以选择性地建立第三齿圈与第二齿圈、第三行星架的互联、同向同速转动关系;
当该换挡装置是单向离合器时,仅允许第三齿圈相对于第二齿圈进行某一个方向的旋转或仅允许第三齿圈与第二齿圈同速旋转;
当该换挡装置是可控式单向离合器时,通过对控制该可控式单向离合器使能模式和失能模式的切换,可控单向离合器在使能模式下,具有单向超越离合器的功能,在失能模式下,其外圈和内圈可任意相对自由旋转,均不传递动力,选择性地建立第三齿圈和第四连接件的互联关系,并选择性地建立第三齿圈与第二齿圈、第三行星架的互联关系。通过第四离合器与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的配合,选择性地改变动力的传递路径,完成换挡,并可实现更多的档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图1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发明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自动变速器,包括动力输入轴8、箱体9、以及同轴设置的第一简单行星排1、第二简单行星排2和第三简单行星排3。
第一简单行星排1包括第一太阳轮s1、第一齿圈r1和第一行星架j1,第一行星架j1支承第一组行星齿轮p1。第一太阳轮s1、第一齿圈r1均与第一组行星齿轮p1相啮合,第一齿圈r1与第一太阳轮s1的传动比为k1。
第二简单行星排2包括第二太阳轮s2、第二齿圈r2和第二行星架j2,第二行星架j2支承第二组行星齿轮p2。第二太阳轮s2、第二齿圈r2均与第二组行星齿轮p2相啮合,第二齿圈r2与第二太阳轮s2的传动比为k2。
第三简单行星排3包括第三太阳轮s3、第三齿圈r3和第三行星架j3,第三行星架j3支承第三组行星齿轮p3。第三太阳轮s3、第三齿圈r3均与第三组行星齿轮p3相啮合,第三齿圈r3与第三太阳轮s3的传动比为k3。
动力输入轴8的一端与外部动力源11传动连接,与第一太阳轮s1持续接触并同速旋转,其中外部动力源11可以由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或湿式主离合器组成,也可以是电动机或其他形式的动力源。
连接第一齿圈r1和第二太阳轮s2的第一连接件4,第一连接件4与动力输入轴8绕同一轴线旋转。并建立第一齿圈r1和第二太阳轮s2的持续同速旋转关系。第一连接件4可以是整体式或组合式的。
连接第一行星架j1与第二行星架j2的是第二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6是整体式或组合式的。第二连接件6与动力输入轴8绕同一轴线旋转。
连接第二齿圈r2与第三行星架j3的第三连接件5,建立第二齿圈r2与第三行星架j3的持续同速旋转关系。
除此之外,在自动变速器的箱体9上,还设有作为可控换挡装置的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和第四离合器C4。
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和第三制动器B3可以是多片湿式或其他形式的制动器。
第一制动器B1设于箱体9和第一行星架j1之间,第一制动器B1的开或闭,选择性地释放或制止第一行星架j1相对于箱体9的旋转。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行星架j1可以连接有与其同速旋转的第四连接件,此时,第一制动器B1设于箱体和第四连接件之间。由此,可以改变第一制动器B1与第一行星架j1的安装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整个变速箱的立体结构,可以适用更多的车型。
第二制动器B2设于箱体9和第一齿圈r1之间,第二制动器B2的开或闭,选择性地释放或制止第一齿圈r1和第二太阳轮s2相对于箱体9的旋转。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齿圈r1可以连接有与其同速旋转的第五连接件,此时,第二制动器B2设于箱体和第五连接件之间。由此,可以改变第二制动器B2与第一齿圈r1的安装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整个变速箱的立体结构,可以适用更多的车型。
第三制动器B3设于箱体9和第三太阳轮s3之间,第三制动器B3的开或闭,释放或制止第三太阳轮s3相对于箱体9的旋转。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太阳轮s3可以连接有与其同速旋转的第六连接件,此时,第三制动器B3设于箱体和第六连接件之间。由此,可以改变第三制动器B3与第三太阳轮s3的安装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整个变速箱的立体结构,可以适用更多的车型。
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和第四离合器C4可以是多片湿式或其他形式的离合器。
第一离合器C1设于第一行星架j1和第二连接件6之间,第一离合器C1的开或闭,选择性地建立第一行星架j1与第二连接件6的同速旋转关系(即第一行星架j1与第二连接件6同速旋转或不同速旋转)。而第二连接件6则与第二行星架j2持续同速旋转,从而也选择性地建立第一行星架j1和第二行星架j2的互联、同向同速转动关系(即第一行星架j1和第二行星架j2同速旋转或不同速旋转)。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离合器C1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行星架j2和第二连接件6之间。
第二离合器C2设于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行星架j2之间,第二离合器C2的开或闭,选择性地建立第一连接件4与第二行星架j2的同速旋转关系(即第一连接件4与第二行星架j2同速旋转或不同速旋转),并选择性地建立第二行星架与第一齿圈、第二太阳轮的互联、同向同速转动关系(即第二行星架与第一齿圈、第二太阳轮同速转动或不同速转动)。
第三离合器C3设于第二行星架j2和动力输入轴8之间,第三离合器C3的开或闭,选择性地建立第二行星架j2与第七连接件7的同速旋转关系(即第二行星架j2与第七连接件7同速旋转或不同速旋转),第七连接件7则与动力输入轴8、第一太阳轮s1持续同速旋转。
第四离合器C4设于第三连接件5和第三行星架j3之间,第四离合器C4的开或闭,选择性地建立第三连接件5与第三齿圈r3的同速旋转关系(即第三连接件5与第三齿圈r3同速旋转或不同速旋转)。第四离合器C4是湿式离合器、单向离合器、可控式单向离合器或双向可控式单向离合器。本实施例中,第四离合器C4是是湿式离合器,通过打开或闭合第四离合器C4是,选择性地建立第三齿圈r3和第三连接件5的互联、同向同速转动关系(即第三齿圈r3和第三连接件5同速转动或不同速转动),并选择性地建立第三齿圈r3与第二齿圈r2、第三行星架j3的互联、同向同速转动关系(即第三齿圈r3与第二齿圈r2、第三行星架j3同速转动或不同速转动)。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五连接件、第六连接件、可以是空心轴,连接板,套筒等旋转元件。
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和第四离合器C4共七个可控换档装置,无论其采用液压、电磁、电动或其他已知的成熟作动控制方式,均由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单元TCU(图中未显示)来控制其开闭时刻和过程。适当选择七个可控换档装置中的三个或四个共同闭合,其余的释放或打开,可以形成共计十二个不同的有效组合,在自动变速器的输入与输出端之间建立起传动比不同的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车档。
例如,当第一制动器B1制动、第一离合器C1闭合、第四离合器C4闭合时,来自外部动力源11的功率(转速n8、转矩T8)经动力输入轴8输入到第一简单行星排1。此时第一简单行星排1和第二简单行星排2均为第一行星架j1和第二行星架j2固定不旋转的简单定轴齿轮传动。功率从第一齿圈r1经第一连接件4输出至第二简单行星排2的第二太阳轮s2,易知其(减速)传动比i1=Tr1/T8=n8/nr1=-k1,负号表示在第一简单行星排1上输入与输出的转矩、转速方向相反。同理,功率再以传动比i2=-k2从第二简单行星排2的第二太阳轮s2输入、从第二齿圈r2输出。第一简单行星排1和第二简单行星排2定轴传动的总传动比i=i1×i2=k1×k2,功率最终再经第四离合器C4传递到输出端第三齿圈r3,并输出给主传动—差速器总成12等下游传动装置。
类似地,对上述七个可控换档装置不同闭合的十二个有效组合,均可分别计算出其对应的传动比表达式。若给定适当的行星排参数k1、k2和k3,即可确定各档位的传动比。表1、表2即为两个如此确定的组合汇总表示例。
表1为本发明的换档组合汇总示例表,是本发明自动变速器各可控换挡装置(制动器、离合器)对应于各前进档与倒车档的开闭状态组合的汇总真值表。图中,●表示闭合状态,空的单元格表示开启的状态,○表示空档时的连接状态。此外作为参考,表中还给出了在各行星排参数为k1=k2=2.5和k3=2时,对应各档的变速器传动比、相邻档位传动比变化的跨度、以及最大与最小传动比之比(传动比变化范围)R等的具体数值。
表1
表2为本发明的换档组合汇总示例表,图中,●表示闭合状态,空的单元格表示开启的状态,○表示空档时的连接状态。其与表1中表格的不同之处是,给出了各行星排参数为k1=k2=2.1333和k3=2时,对应各档的传动比、相邻档位传动比变化的跨度、以及最大与最小传动比之比(传动比变化范围)R等的具体数值。
表2
利用该两图表和其他数据,将本实施例与某已商品化了的代表性9-AT相比可知:在档位数和换挡品质保证方面,本实施例多了一个前进档和一个倒车档,且传动比变化总范围R更大、相邻各档位传动比变化的跨度更小、分布更平均。在结构简洁紧凑性及成本方面,本实施例少了一个行星排;可控换档装置为七个,较9-AT离合器数目相同,仅多了一个较简单易行且廉价的制动器,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优势,尤其是在FF车型上应用的优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图中十速自动变速器10的输入轴8改为从另一端伸出,与外部动力源11进行不同的传动连接。这表明,本发明所述十速自动变速器在布置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是将第四离合器C4更改为可控式单向离合器SOWC。其中可控式单向离合器SOWC为对单向超越离合器施以可控化改造,便能使其具有使能和失能两种工作模式:在使能模式下,延续正常单向超越离合器的功能;在使能模式下,其外圈和内圈可任意相对自由旋转,均不能传递动力,类似滚动轴承的功能。若对单向超越离合器施以双向改造,便能使其具有正向和方向的两种工作模式,即可以受控制地在传递动力的旋转方向上切换。若对单向可控超越离合器施以双向和可控化改造,还可形成某种双向可控超越离合器,可使其在动力传递的两个旋转方向上均实现使能或失能等工作模式。该实施例可通过换挡装置(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和第四离合器C4)和可控式单向离合器SOC模式的切换装置的协同工作,可在自动变速器的输入与输出端之间建立传动比不同的十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档。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是将普通湿式的第四离合器C4替换为单向离合器OWC。该单向离合器仅允许第三齿圈r3相对于第二齿圈r2在某一方向旋转或同速旋转。适当选择六个可控换档装置中的两个或三个共同闭合,其余的释放或打开,可以形成共计十个不同的有效组合,在自动变速器的输入与输出端之间建立起传动比不同的十个前进档。本实施例比实施例1少了一个可控换挡装置,仅多了一个廉价且不会增大变速器轴向尺寸的单向离合器,是变速器的结构更紧凑机成本更低。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是将第二离合器C2替换为一个简单的牙嵌式离合器dog.clutch,该实施例变速器结构更紧凑,轴向尺寸更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简单行星排、第二简单行星排和第三简单行星排,所述的第一简单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齿圈和第一行星架,所述的第一行星架支承第一组行星齿轮,所述的第二简单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和第二行星架,所述的第二行星架支承第二组行星齿轮,所述的第三简单行星排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齿圈和第三行星架,所述的第三行星架支承第三组行星齿轮,所述的第一简单行星排为动力输入端,所述的第三简单行星排为动力输出端,外部动力从第一简单行星排的第一太阳轮输入,从第三简单行星排的第三齿圈输出;
所述的自动变速器还包括用于选择性地使第一行星架制动或转动的第一制动器,用于选择性地使第一齿圈及第二太阳轮制动或转动的第二制动器,以及用于选择性地使第三太阳轮制动或转动的第三制动器;
所述的自动变速器还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和第四离合器,所述的第一离合器实现第一行星架与第二行星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所述的第二离合器实现第一齿圈与第二行星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所述的第三离合器实现第一太阳轮与第二行星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所述的第四离合器实现第二齿圈与第三行星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
通过选择性地闭合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和第四离合器中的至少三者,在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端之间建立具有不同传动比的前进档和后退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输入轴,所述的第一太阳轮与动力输入轴连接并与动力输入轴同速旋转,外部动力从动力输入轴输入后传递至第一太阳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齿圈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太阳轮连接并同速旋转,所述的第一连接件是整体式或组合式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是整体式或组合式的,并与第一行星架或第二行星架连接并同速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齿圈通过第三连接件与第三行星架连接并同速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用于支撑第一简单行星排、第二简单行星排、第三简单行星排、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和第三制动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制动器设于箱体和第一行星架之间,或者,所述的第一行星架连接有与其同速旋转的第四连接件,所述的第一制动器设于箱体和第四连接件之间,通过打开或闭合第一制动器,选择性地释放或制止第一行星架相对于箱体的转动;
所述的第二制动器设于箱体和第一齿圈之间,或者,所述的第一齿圈连接有与其同速旋转的第五连接件,所述的第二制动器设于箱体和第五连接件之间,通过打开或闭合第二制动器,选择性地释放或制止第一齿圈相对于箱体的转动,并选择性地释放或制止与第一齿圈连接的第二太阳轮相对于箱体的转动;
所述的第三制动器设于箱体和第三太阳轮之间,或者,所述的第三太阳轮连接有与其同速旋转的第六连接件,所述的第三制动器设于箱体和第六连接件之间,通过打开或闭合第三制动器,选择性地释放或制止第三太阳轮相对于箱体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离合器设于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或者设置在第二行星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打开或闭合第一离合器,选择性地建立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的互联、同向同速转动关系;
所述的第二离合器设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行星架之间,通过打开或闭合第二离合器,选择性地建立第二行星架和第一连接件的互联、同向同速转动关系,并选择性地建立第二行星架与第一齿圈、第二太阳轮的互联、同向同速转动关系;
所述的第三离合器设于第二行星架和动力输入轴之间,或者,所述的动力输入轴连接有与其同速旋转的第七连接件,所述的第三离合器设于第二行星架和第七连接件之间,通过打开或闭合第三离合器,选择性地建立第二行星架和动力输入轴的互联、同向同速转动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连接件和第三行星架之间设有第四离合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离合器是湿式离合器、单向离合器、可控式单向离合器或双向可控式单向离合器;
所述的第四离合器是湿式离合器时,通过打开或闭合该离合器,选择性地建立第三齿圈和第三连接件的互联、同向同速转动关系,并选择性地建立第三齿圈与第二齿圈、第三行星架的互联、同向同速转动关系;
所述的第四离合器是单向离合器时,仅允许第三齿圈相对于第二齿圈进行某一个方向的旋转或仅允许第三齿圈与第二齿圈同速旋转;
所述的第四离合器是可控式单向离合器时,通过对控制该可控式单向离合器使能模式和失能模式的切换,可控单向离合器在使能模式下,具有单向超越离合器的功能,在失能模式下,其外圈和内圈可任意相对自由旋转,均不传递动力,选择性地建立第三齿圈和第四连接件的互联,并选择性地建立第三齿圈与第二齿圈、第三行星架的互联关系。
CN201410065362.9A 2014-02-25 2014-02-25 自动变速器 Active CN1037910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5362.9A CN103791046B (zh) 2014-02-25 2014-02-25 自动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5362.9A CN103791046B (zh) 2014-02-25 2014-02-25 自动变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1046A CN103791046A (zh) 2014-05-14
CN103791046B true CN103791046B (zh) 2016-04-06

Family

ID=50666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65362.9A Active CN103791046B (zh) 2014-02-25 2014-02-25 自动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910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65613B1 (ko) * 2015-10-15 2017-08-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CN108180265B (zh) * 2017-12-29 2021-12-2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15325117B (zh) * 2022-10-17 2023-02-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速比、多挡位自动变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38574B2 (ja) * 2004-09-01 2010-03-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の制御装置
US7163484B2 (en) * 2005-01-24 2007-01-1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ight-speed transmissions with four planetary gear sets
JP4244961B2 (ja) * 2005-05-26 2009-03-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の制御装置
US7311635B2 (en) * 2005-09-23 2007-12-2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even speed transmissions with all positive rotation components in forward speeds
CN203743336U (zh) * 2014-02-25 2014-07-30 黄思睿 自动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1046A (zh) 201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3019B (zh) 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以及用于运行变速器的方法
CN101358634B (zh) 多级变速器
CN101358638B (zh) 十速变速器
CN101358642B (zh) 九级自动变速器
CN102168742B (zh) 有两个行星齿轮组和多达十个前进速比的多速行星变速器
CN1971086B (zh) 具有高-低输出扭矩传递机构和齿轮组的多级变速器
CN102192285B (zh) 具有复合和简单行星齿轮组且具有副轴的多速变速器
CN101825160A (zh) 十速变速器
CN104246294A (zh) 多级变速器
CN104246298A (zh) 多级变速器
CN203176273U (zh) 一种九挡自动变速器
CN104271984A (zh) 多级变速器
CN104696450B (zh) 三离合器多速变速器
CN103791046B (zh) 自动变速器
CN203743336U (zh) 自动变速器
CN102011840B (zh) 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CN100472092C (zh) 自动变速器
CN202901186U (zh) 行星齿轮式手动变速器
CN102168741B (zh) 带有两个复合行星齿轮组的多速行星变速器
CN210566059U (zh) 拖拉机空间并联双离合动力换挡总成
CN102418755B (zh) 离合器组件
CN204403295U (zh) 纯电动汽车用两挡自动变速器
CN202746512U (zh) 一种连续动力无级变速传动机构
CN102192290A (zh) 具有行星齿轮组和副轴的多速变速器
CN207261588U (zh) 一种用于自动变速箱的七档电控机械式行星自动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