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0332A - 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0332A
CN103780332A CN201210402573.8A CN201210402573A CN103780332A CN 103780332 A CN103780332 A CN 103780332A CN 201210402573 A CN201210402573 A CN 201210402573A CN 103780332 A CN103780332 A CN 103780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ication information
coding matrix
precoding indication
matrix
component p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025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80332B (zh
Inventor
高秋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2104025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80332B/zh
Priority to TW102137631A priority patent/TWI508479B/zh
Priority to EP13847320.2A priority patent/EP2913950B1/en
Priority to US14/434,400 priority patent/US9882615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3/085504 priority patent/WO201405994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780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0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80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0332B/zh
Priority to US15/851,682 priority patent/US10516450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04B7/0479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for multi-dimensional arrays, e.g. horizontal or vertical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4Antenna weights or vector/matrix coeffici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58Feedback reduction
    • H04B7/0663Feedback reduction using vector or matrix manip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目前的码本是针对水平方向波束赋形/预编码设计,直接应用到三维的波束赋形/预编码技术中会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用户设备确定并向网络侧发送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等于两个矩阵的Kronecker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加权的列选择向量构成,加权列选择向量除了P个非零元素外其余均为零,P为正整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能够提高三维的波束赋形/预编码技术的性能。

Description

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Rel-8(版本8)系统引入了闭环预编码技术提高频谱效率。闭环预编码首先要求在基站和用户设备都保存同一个预编码矩阵的集合,称为码本。用户设备根据小区公共导频估计出信道信息后,按一定准则从码本中选出一个预编码矩阵。选取的准则可以是最大化互信息量、最大化输出信干噪比等。用户设备将选出的预编码矩阵在码本中的索引通过上行信道反馈到基站,该索引记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基站由收到的索引值就可以确定对该用户设备应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用户设备上报的预编码矩阵可以看作是信道状态信息的量化值。
在现有蜂窝系统中,基站天线阵列一般呈水平排列,如图1和图2所示。基站发射端波束仅能在水平方向进行调整,而垂直方向对每个用户都是固定的下倾角,因此各种波束赋形/预编码技术等均是基于水平方向信道信息进行的。事实上,由于无线信号在空间中是三维传播的,固定下倾角的方法不能使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优。垂直方向的波束调整对于系统性能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随着天线技术的发展,业界已出现能够对每个阵子独立控制的有源天线,如图3A和图3B所示。采用这种天线阵列,使得波束在垂直方向的动态调整成为可能。FDD系统中要实现三维的波束赋形/预编码需要依靠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沿用LTE Rel-8系统以来一直采用的基于码本的上报方式。但是,目前已有的码本是针对水平方向波束赋形/预编码设计的,直接应用到三维的波束赋形/预编码技术中会导致性能的下降。
综上所述,目前的码本是针对水平方向波束赋形/预编码设计,直接应用到三维的波束赋形/预编码技术中会导致性能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目前的码本是针对水平方向波束赋形/预编码设计,直接应用到三维的波束赋形/预编码技术中会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的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等于两个矩阵的Kronecker积;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加权的列选择向量构成,所述加权列选择向量除了P个非零元素外其余均为零,P为正整数;
所述用户设备向网络侧发送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等于两个矩阵的Kronecker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加权的列选择向量构成,所述加权列选择向量除了P个非零元素外其余均为零,P为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的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等于两个矩阵的Kronecker积;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加权的列选择向量构成,所述加权列选择向量除了P个非零元素外其余均为零,P为正整数;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侧发送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网络侧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等于两个矩阵的Kronecker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加权的列选择向量构成,所述加权列选择向量除了P个非零元素外其余均为零,P为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包括:
用户设备,用于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等于两个矩阵的Kronecker积;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加权的列选择向量构成,所述加权列选择向量除了P个非零元素外其余均为零,P为正整数;
网络侧设备,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等于两个矩阵的Kronecker(克罗尼克)积;所述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加权的列选择向量构成,所述加权列选择向量除了P个非零元素外其余均为零,P为正整数,由于构造的预编码矩阵与三维波束赋形的空间信道更加匹配,从而提高了三维的波束赋形/预编码技术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水平排列双极化天线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水平排列线阵天线示意图;
图3A为背景技术中水平二维排列的双极化天线示意图;
图3B为背景技术中垂直二维排列的线阵天线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传输编码指示信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等于两个矩阵的Kronecker积;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加权的列选择向量构成,加权列选择向量除了P个非零元素外其余均为零。由于构造的预编码矩阵与三维波束赋形的空间信道更加匹配,从而提高了三维的波束赋形/预编码技术的性能。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说明过程中,先从网络侧和用户设备侧的配合实施进行说明,最后分别从网络侧与用户设备侧的实施进行说明,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必须配合实施,实际上,当网络侧与用户设备侧分开实施时,也解决了分别在网络侧、用户设备侧所存在的问题,只是二者结合使用时,会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包括:用户设备1 0和网络侧设备20。
用户设备10,用于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向网络侧发送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等于两个矩阵的Kronecker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加权的列选择向量构成,加权列选择向量除了P个非零元素外其余均为零,P为正整数;
网络侧设备20,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根据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较佳地,P为2。
在实施中,用户设备10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方式有很多,下面列举几种:
方式一、用户设备10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并确定选择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以及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并确定选择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具体的,用户设备10根据网络侧设备20发送的导频信号估计出每个天线端口到用户设备10的信道,其中每个天线端口对应一个或者多个物理天线;
然后,用户设备10根据估计出的信道,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以及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其中,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可以采取最大化互信息量或者最大化输出信干噪比或者最大化输出能量的方法确定。其中最大化输出能量的确定方法为:
W 1 = arg max V ∈ C 1 | | H 1 V | | 2
其中C1为可能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构成的集合,H1为网络侧设备20到用户设备10的信道矩阵的一部分,具体的为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部分,例如双极化天线中同一个极化方向上的信道,或者同极化天线阵列中的一半天线的信道。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可以采取最大化互信息量或者最大化输出信干噪比或者最大化输出能量的方法确定。其中最大化输出能量的确定方法为:
W 2 = arg max V ∈ C 2 | | HW 1 V | | 2
其中C2为可能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构成的集合,H为网络侧设备20到用户设备10的信道矩阵,W1为已经确定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针对方式一,用户设备10将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通过上行信道传输给网络侧设备20时,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上报,以不同的时间颗粒度和频域颗粒度上报;也可以同时上报。
在实施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公式一~公式四中的一种:
W 1 = Z ⊗ X 0 0 Z ⊗ X ........公式一;
W 1 = Z ⊗ X 0 0 Z ⊗ XA ........公式二;
W 1 = Z ⊗ X 0 0 ZB ⊗ X ........公式三;
W 1 = Z ⊗ X 0 0 ZB ⊗ XA ........公式四;
其中,W1是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X是波束赋形矩阵,其维度为DH×MH,Z是波束赋形矩阵,其维度为DV×MV;A为MH×MH对角矩阵,其取值可以是X的函数,或者取固定值;B为MV×MV对角矩阵,其取值可以是Z的函数,或者取固定值;DH为正整数;MH、DV和MV为正整数。较佳的,DH为水平天线数目的一半。
方式一中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是由上面公式一~公式四中的一种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组成的。
较佳地,X是水平或垂直波束赋形矩阵构成的集合{Xp:p=0,1,...,NH-1}中的一个元素,X=Xk,0≤k≤NH-1;Z是垂直或水平波束赋形矩阵构成的集合{Zq:q=0,1,...,NV-1}中的一个元素,Z=Zn,0≤n≤NV-1;NH和NV为正整数。
较佳地,X是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矩阵或者DFT矩阵的一部分,比如取自L点DFT矩阵的前DH行,连续的MH列,即 [ X k ] it = e j 2 πi ( ( t + s k ) mod L ) L 或者 [ X k ] it = e - j 2 πi ( ( t + s k ) mod L ) L , i=0,1,...,DH-1;t=0,1,...MH-1,其中sk是Xk的第0列在DFT矩阵中的列号。具体的,L=4,8,16,32,64等,sk=k,或者sk=2k,或者sk=4k等。如果A为X的函数,记Ak与Xk对应,则或者 [ A k ] ii = e - j 2 π ( ( i + s k ) mod L ) D H L .
Z是DFT矩阵或者DFT矩阵的一部分,比如取自L点DFT矩阵的前DV行,连续的MV列,即 [ Z n ] it = e j 2 πi ( ( t + s n ) mod L ) L 或者 [ Z n ] it = e - j 2 πi ( ( t + s n ) mod L ) L , i=0,1,...,DV-1;t=0,1,...MV-1,其中sn是Zn的第0列在DFT矩阵中的列号。具体的,L=4,8,16,32,64等,sn=n,或者sn=2n,或者sn=4n等。如果B为Z的函数,记Bn与Zn对应,则或者 [ B n ] ii = e - j 2 π ( ( i + s n ) mod L ) D V L .
针对方式一,较佳地,用户设备10在确定了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后,可以根据公式五或公式六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i1=n×NH+k........公式五;
i1=k×NV+n........公式六。
其中,i1是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针对方式一,较佳地,用户设备10在确定了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后,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在实施中,可以在协议中规定对应关系;还可以由高层信令通知。
在实施中,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2MHMV)×r维矩阵与功率归一化系数的乘积,r是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W 2 = e k 1 e k 2 · · · e k r α 1 e k 1 α 2 e k 2 · · · α r e k r M ;
其中,W2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是长度为MHMV的列向量,第ki个元素为1,其他元素均为0,αi是模值为1的复数标量,MH和MV为正整数;M为功率归一化系数。
较佳地, α i ∈ { e j 2 πt 4 : t = 0,1 , . . . , 3 } , j为纯虚数,比如 j = e j π 2 .
其中,r是预编码矩阵的列数,也称为秩(rank)。
具体的,第二分分量预编码矩阵W2取自一个集合(码本),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该集合中的一个元素。例如,对于r=1的码本,W2构成的集合为 { e i αe i : i = 0,1 , . . . , M H M V - 1 ; α = 1 , - 1 , e - j π 2 , e j π 2 } , 其中ei是长度为MHMV的列向量,除了第i个元素为1外,其他元素均为0。例如,对于r=2的码本,W2构成的集合为 { e i e i e i αe i : i = 0,1 , . . . , M H M V - 1 ; α = - 1 } , 或者该集合可以是更大的集合 { e i e k α 1 e i α 2 e k : i = 0,1 , . . . , M H M V - 1 ; k = 0,1 , . . . , M H M V - 1 ; α 1 = 1 , - 1 , e j π 2 , e - j π 2 ; α 2 = 1 , - 1 , e j π 2 , e - j π 2 } 中选择出来的一个子集。一般的,秩为r的码本可以是集合 { e k 1 e k 2 · · · e k r α 1 e k 1 α 2 e k 2 · · · α r e k r : k i = 0,1 , . . . , M H M V - 1 ; α i = e j 2 πt T , t = 0,1 , . . . , T - 1 ; i = 1 , . . . , r } 中选择出来的一个子集,较优的T=4。
针对方式一,较佳地,用户设备10在确定了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后,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在实施中,可以在协议中规定对应关系;还可以由高层信令通知。
在实施中,预编码矩阵为:公式七~公式十中的一种
W = W 1 · W 2 = Z ⊗ X 0 0 Z ⊗ X Y 1 · · · Y r α 1 Y 1 · · · α r Y r M ...........公式七;
W = W 1 · W 2 = Z ⊗ X 0 0 Z ⊗ ( XA ) Y 1 · · · Y r α 1 Y 1 · · · α r Y r M ...........公式八;
W = W 1 · W 2 = Z ⊗ X 0 0 ( ZB ) ⊗ X Y 1 · · · Y r α 1 Y 1 · · · α r Y r M ...........公式九;
W = W 1 · W 2 = Z ⊗ X 0 0 ( ZB ) ⊗ ( XA ) Y 1 · · · Y r α 1 Y 1 · · · α r Y r M ...........公式十;
其中,W是预编码矩阵;W1是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W2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X是波束赋形矩阵,其维度为DH×MH;Z是波束赋形矩阵,其维度为DV×MV;A为MH×MH对角矩阵;B为MV×MV对角矩阵;DH、MH、DV和MV为正整数;Yi是长度为MHMV的列向量,只有1个元素为1,其他元素均为0,其作用是从矩阵中选择出一列);αi是天线之间的相位调整系数;r是预编码矩阵的列数;M是功率归一化系数。
较佳地, M = 1 rD H D V .
在实施中,公式七~公式十还可以进行变换,上面的公式中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矩阵与M的乘积;还可以将M作为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的一部分,即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矩阵与M的乘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矩阵;还可以将M独立出来,即W=W1·W2·M。
用户设备10将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乘积作为预编码矩阵。即W=W1·W2
针对方式一,若用户设备10预先确定预编码矩阵,并且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了多个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了一个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则可以根据公式七~公式十中的一种从多个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中选择一个,或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了多个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了一个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则可以根据公式七~公式十中的一种从多个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中选择一个。
方式二、用户设备10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并根据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将确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中的一个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一个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作为需要通知给网络侧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若用户设备10确定多个预编码矩阵,则用户设备10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相同。
若用户设备10确定多个预编码矩阵,则用户设备10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不同。
用户设备10确定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具体的,用户设备10确定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是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乘积。
其中,上述方式一中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表达公式以及预编码矩阵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关系也同样适用方式二。
其中,网络侧设备20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后,有多种根据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式,下面列举几种:
方式一、网络侧设备20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以及确定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网络侧设备20根据公式七~公式十中的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
其中,网络侧设备20根据公式一~公式四中的一种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网络侧设备20  收到i1根据
Figure BDA00002280167400121
k=i1 mod NH
Figure BDA00002280167400122
n=i1 mod NV,确定n和k后,根据n和k就可以确定X,A,B和Z,然后将X,A,B和Z带入到公式一~公式四中的一种,就可以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具体的,将
Figure BDA00002280167400123
k=i1 mod NH
Figure BDA00002280167400124
n=i1 mod NV与公式一~公式四结合后,网络侧设备20可以根据下列公式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W 1 = f ( i 1 ) = Z n ⊗ X k 0 0 Z n ⊗ X k ,
Figure BDA00002280167400126
k=i1 mod NH;或者
W 1 = f ( i 1 ) = Z n ⊗ X k 0 0 Z n ⊗ ( X k A k ) ,
Figure BDA00002280167400128
k=i1 mod NH;或者
W 1 = f ( i 1 ) = Z n ⊗ X k 0 0 ( Z n B n ) ⊗ X k ,
Figure BDA000022801674001210
k=i1 mod NH;或者
W 1 = f ( i 1 ) = Z n ⊗ X k 0 0 ( Z n B n ) ⊗ ( X k A k ) ,
Figure BDA000022801674001212
k=i1 mod NH;或者
W 1 = f ( i 1 ) = Z n ⊗ X k 0 0 Z n ⊗ X k ,
Figure BDA00002280167400132
n=i1 mod NV;或者
W 1 = f ( i 1 ) = Z n ⊗ X k 0 0 Z n ⊗ ( X k A k ) , n=i1 mod NV;或者
W 1 = f ( i 1 ) = Z n ⊗ X k 0 0 ( Z n B n ) ⊗ X k ,
Figure BDA00002280167400136
n=i1 mod NV;或者
W 1 = f ( i 1 ) = Z n ⊗ X k 0 0 ( Z n B n ) ⊗ ( X k A k ) ,
Figure BDA00002280167400138
n=i1 mod NV
或者网络侧设备20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网络侧设备20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收到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如果用户设备10和网络侧设备20都根据公式一~公式四中的一种确定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则具体采用哪种公式可以在协议中规定,也可以由高层通知,还可以由用户设备10和网络侧设备20协商确定。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保证用户设备10和网络侧设备20采用相同的公式。
方式二、网络侧设备20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在实施中,可以在协议中规定对应关系;还可以由高层信令通知。
网络侧设备20确定预编码矩阵后,用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用户设备10的发射数据进行预处理。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维和垂直维可以交换。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20可以是基站(比如宏基站、家庭基站等),也可以是RN(中继)设备,还可以是其它网络侧设备。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包括:第一确定模块500和发送模块510。
第一确定模块500,用于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等于两个矩阵的Kronecker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加权的列选择向量构成,加权列选择向量除了P个非零元素外其余均为零,P为正整数;
发送模块510,用于向网络侧发送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较佳地,第一确定模块500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并确定选择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以及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并确定选择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较佳地,第一确定模块500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并根据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将确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中的一个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一个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作为需要通知给网络侧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较佳地,若第一确定模块500确定多个预编码矩阵,则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相同。
较佳地,若第一确定模块500确定多个预编码矩阵,则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不同。
较佳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
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W 1 = Z ⊗ X 0 0 Z ⊗ X ; 或者
W 1 = Z ⊗ X 0 0 Z ⊗ XA ; 或者
W 1 = Z ⊗ X 0 0 ZB ⊗ X ; 或者
W 1 = Z ⊗ X 0 0 ZB ⊗ XA ;
其中,W1是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X是波束赋形矩阵,其维度为DH×MH,Z是波束赋形矩阵,其维度为DV×MV;A为MH×MH对角矩阵;B为MV×MV对角矩阵;MH、DH、DV和MV为正整数。
较佳地,X是波束赋形矩阵构成的集合{Xp:p=0,1,...,NH-1}中的一个元素,X=Xk,0≤k≤NH-1;Z是波束赋形矩阵构成的集合{Zq:q=0,1,...,NV-1}中的一个元素,Z=Zn,0≤n≤NV-1;NH和NV为正整数。
较佳地,第一确定模块500根据下列公式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i1=n×NH+k或者i1=k×NV+n;
其中,i1是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较佳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2MHMV)×r维矩阵与功率归一化系数的乘积,r是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W 2 = e k 1 e k 2 · · · e k r α 1 e k 1 α 2 e k 2 · · · α r e k r M ;
其中,W2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Figure BDA00002280167400162
是长度为MHMV的列向量,第ki个元素为1,其他元素均为0,αi是模值为1的复数标量,MH和MV为正整数;M为功率归一化系数。
较佳地, α i ∈ { e j 2 πt 4 : t = 0,1 , . . . , 3 } , j为纯虚数。
较佳地,第一确定模块50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包括:接收模块600和第二确定模块610。
接收模块600,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610,用于根据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其中,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等于两个矩阵的Kronecker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加权的列选择向量构成,加权列选择向量除了P个非零元素外其余均为零,P为正整数。
较佳地,第二确定模块610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以及确定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将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乘积作为预编码矩阵。
较佳地,第二确定模块610根据下列公式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W 1 = Z ⊗ X 0 0 Z ⊗ X ; 或者
W 1 = Z ⊗ X 0 0 Z ⊗ XA ; 或者
W 1 = Z ⊗ X 0 0 ZB ⊗ X ; 或者
W 1 = Z ⊗ X 0 0 ZB ⊗ XA ;
其中,W1是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X是波束赋形矩阵,其维度为DH×MH,Z是波束赋形矩阵,其维度为DV×MV;A为MH×MH对角矩阵;B为MV×MV对角矩阵;MH、DH、DV和MV为正整数。
较佳地,X是波束赋形矩阵构成的集合{Xp:p=0,1,...,NH-1}中的一个元素,X=Xk,0≤k≤NH-1;Z是波束赋形矩阵构成的集合{Zq:q=0,1,...,NV-1}中的一个元素,Z=Zn,0≤n≤NV-1;NH和NV为正整数;
Figure BDA00002280167400175
k=i1 mod NH
Figure BDA00002280167400176
n=i1 mod NV,i1是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较佳地,第二确定模块610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收到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较佳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2MHMV)×r维矩阵与功率归一化系数的乘积,r是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W 2 = e k 1 e k 2 · · · e k r α 1 e k 1 α 2 e k 2 · · · α r e k r M ;
其中,W2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Figure BDA00002280167400182
是长度为MHMV的列向量,第ki个元素为1,其他元素均为0,αi是模值为1的复数标量,MH和MV为正整数;M为功率归一化系数。
较佳地, α i ∈ { e j 2 πt 4 : t = 0,1 , . . . , 3 } , j为纯虚数。
较佳地,第二确定模块610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较佳地,第二确定模块610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的方法,由于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用户设备是该方法对应的设备,并且该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用户设备相似,因此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设备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传输编码指示信息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701、用户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等于两个矩阵的Kronecker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加权的列选择向量构成,加权列选择向量除了P个非零元素外其余均为零,P为正整数;
步骤702、用户设备向网络侧发送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较佳地,P为2。
在实施中,用户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方式有很多,下面列举几种:
方式一、用户设备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并确定选择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以及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并确定选择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具体的,用户设备根据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导频信号估计出每个天线端口到用户设备的信道,其中每个天线端口对应一个或者多个物理天线;
然后,用户设备根据估计出的信道,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以及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针对方式一,用户设备将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通过上行信道传输给网络侧设备时,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上报,以不同的时间颗粒度和频域颗粒度上报;也可以同时上报。
针对方式一,用户设备将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通过上行信道传输给网络侧设备时,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上报,以不同的时间颗粒度和频域颗粒度上报;也可以同时上报。
在实施中,若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则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公式一~公式四中的一种。
方式一中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是由上面公式一~公式四中的一种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组成的;方式二中根据确定的每个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都符合上面公式一~公式四中的一种。
针对方式一,较佳地,用户设备在确定了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后,可以根据公式五或公式六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在实施中,若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2MHMV)×r维矩阵与功率归一化系数的乘积,r是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W 2 = e k 1 e k 2 · · · e k r α 1 e k 1 α 2 e k 2 · · · α r e k r M ;
其中,W2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Figure BDA00002280167400202
是长度为MHMV的列向量,第ki个元素为1,其他元素均为0,αi是模值为1的复数标量,MH和MV为正整数;M为功率归一化系数。
较佳地, α i ∈ { e j 2 πt 4 : t = 0,1 , . . . , 3 } , j为纯虚数,比如 j = e j π 2 .
其中,r是预编码矩阵的列数,也称为秩(rank)。
针对方式一,较佳地,用户设备在确定了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后,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其中,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在实施中,可以在协议中规定对应关系;还可以由高层通知。
针对方式一,若用户设备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了多个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了一个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则可以根据公式七~公式十中的一种从多个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中选择一个,或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了多个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了一个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则可以根据公式七~公式十中的一种从多个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中选择一个。
方式二、用户设备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并根据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将确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中的一个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一个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作为需要通知给网络侧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若用户设备确定多个预编码矩阵,则用户设备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相同。
若用户设备确定多个预编码矩阵,则用户设备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不同。
其中,上述方式一中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表达公式也同样适用方式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由于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网络侧设备是该方法对应的设备,并且该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网络侧设备相似,因此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设备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801、网络侧设备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步骤802、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其中,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等于两个矩阵的Kronecker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加权的列选择向量构成,加权列选择向量除了P个非零元素外其余均为零,P为正整数。
其中,网络侧设备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后,有多种根据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式,下面列举几种:
方式一、网络侧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以及确定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网络侧设备根据公式七~公式十中的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
其中,网络侧设备根据公式一~公式四中的一种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网络侧设备还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网络侧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收到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如果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都根据公式一~公式四中的一种确定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则具体采用哪种公式可以在协议中规定,也可以由高层通知,还可以由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协商确定。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保证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采用相同的公式。
方式二、网络侧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在实施中,可以在协议中规定对应关系;还可以由高层通知。
网络侧设备确定预编码矩阵后,用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用户设备的发射数据进行预处理。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维和垂直维可以交换。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9)

1.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等于两个矩阵的克罗尼克Kronecker积;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加权的列选择向量构成,所述加权列选择向量除了P个非零元素外其余均为零,P为正整数;
所述用户设备向网络侧发送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W 1 = Z ⊗ X 0 0 Z ⊗ X ; 或者
W 1 = Z ⊗ X 0 0 Z ⊗ XA ; 或者
W 1 = Z ⊗ X 0 0 ZB ⊗ X ; 或者
W 1 = Z ⊗ X 0 0 ZB ⊗ XA ;
其中,W1是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X是波束赋形矩阵,其维度为DH×MH,Z是波束赋形矩阵,其维度为DV×MV;A为MH×MH对角矩阵;B为MV×MV对角矩阵;MH、DH、DV和MV为正整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X是波束赋形矩阵构成的集合{Xp:p=0,1,...,NH-1}中的一个元素,X=Xk,0≤k≤NH-1;Z是波束赋形矩阵构成的集合{Zq:q=0,1,...,NV-1}中的一个元素,Z=Zn,0≤n≤NV-1;NH和NV为正整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2MHMV)×r维矩阵与功率归一化系数的乘积,r是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W 2 = e k 1 e k 2 · · · e k r α 1 e k 1 α 2 e k 2 · · · α r e k r M ;
其中,W2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Figure FDA00002280167300022
是长度为MHMV的列向量,第ki个元素为1,其他元素均为0,αi是模值为1的复数标量,MH和MV为正整数;M是功率归一化系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并确定选择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以及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并确定选择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下列公式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i1=n×NH+k或者i1=k×NV+n;
其中,i1是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将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乘积作为预编码矩阵。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并根据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将确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中的一个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一个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作为需要通知给网络侧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多个预编码矩阵,则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相同。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多个预编码矩阵,则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不同。
12.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等于两个矩阵的Kronecker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加权的列选择向量构成,所述加权列选择向量除了P个非零元素外其余均为零,P为正整数。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预编码矩阵,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以及确定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所述网络侧设备将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乘积作为预编码矩阵。
14.如权利要求13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下列公式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包括:
W 1 = Z ⊗ X 0 0 Z ⊗ X ; 或者
W 1 = Z ⊗ X 0 0 Z ⊗ XA ; 或者
W 1 = Z ⊗ X 0 0 ZB ⊗ X ; 或者
W 1 = Z ⊗ X 0 0 ZB ⊗ XA ;
其中,W1是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X是波束赋形矩阵,其维度为DH×MH,Z是波束赋形矩阵,其维度为DV×MV;A为MH×MH对角矩阵;B为MV×MV对角矩阵;MH、DH、DV和MV为正整数。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X是波束赋形矩阵构成的集合{Xp:p=0,1,...,NH-1}中的一个元素,X=Xk,0≤k≤NH-1;Z是波束赋形矩阵构成的集合{Zq:q=0,1,...,NV-1}中的一个元素,Z=Zn,0≤n≤NV-1;NH和NV为正整数;
Figure FDA00002280167300045
k=i1 mod NH
Figure FDA00002280167300046
n=i1 mod NV,i1是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2MHMV)×r维矩阵与功率归一化系数的乘积,r是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下列公式确定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W 2 = e k 1 e k 2 · · · e k r α 1 e k 1 α 2 e k 2 · · · α r e k r M ;
其中,W2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Figure FDA00002280167300052
是长度为MHMV的列向量,第ki个元素为1,其他元素均为0,αi是模值为1的复数标量,MH和MV为正整数;M是功率归一化系数。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收到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确定预编码矩阵,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20.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等于两个矩阵的Kronecker积;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加权的列选择向量构成,所述加权列选择向量除了P个非零元素外其余均为零,P为正整数;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侧发送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W 1 = Z ⊗ X 0 0 Z ⊗ X ; 或者
W 1 = Z ⊗ X 0 0 Z ⊗ XA ; 或者
W 1 = Z ⊗ X 0 0 ZB ⊗ X ; 或者
W 1 = Z ⊗ X 0 0 ZB ⊗ XA ;
其中,W1是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X是波束赋形矩阵,其维度为DH×MH,Z是波束赋形矩阵,其维度为DV×MV;A为MH×MH对角矩阵;B为MV×MV对角矩阵;MH、DH、DV和MV为正整数。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X是波束赋形矩阵构成的集合{Xp:p=0,1,...,NH-1}中的一个元素,X=Xk,0≤k≤NH-1;Z是波束赋形矩阵构成的集合{Zq:q=0,1,...,NV-1}中的一个元素,Z=Zn,0≤n≤NV-1;NH和NV为正整数。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2MHMV)×r维矩阵与功率归一化系数的乘积,r是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W 2 = e k 1 e k 2 · · · e k r α 1 e k 1 α 2 e k 2 · · · α r e k r M ;
其中,W2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Figure FDA00002280167300072
是长度为MHMV的列向量,第ki个元素为1,其他元素均为0,αi是模值为1的复数标量,MH和MV为正整数;M是功率归一化系数。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并确定选择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以及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并确定选择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根据下列公式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i1=n×NH+k或者i1=k×NV+n;
其中,i1是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
将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乘积作为预编码矩阵。
28.如权利要求20~23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并根据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确定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将确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中的一个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一个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作为需要通知给网络侧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多个预编码矩阵,则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相同。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多个预编码矩阵,则确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不同。
31.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网络侧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等于两个矩阵的Kronecker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加权的列选择向量构成,所述加权列选择向量除了P个非零元素外其余均为零,P为正整数。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以及确定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将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乘积作为预编码矩阵。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根据下列公式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W 1 = Z ⊗ X 0 0 Z ⊗ X ; 或者
W 1 = Z ⊗ X 0 0 Z ⊗ XA ; 或者
W 1 = Z ⊗ X 0 0 ZB ⊗ X ; 或者
W 1 = Z ⊗ X 0 0 ZB ⊗ XA ;
其中,W1是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X是波束赋形矩阵,其维度为DH×MH,Z是波束赋形矩阵,其维度为DV×MV;A为MH×MH对角矩阵;B为MV×MV对角矩阵;MH、DH、DV和MV为正整数。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X是波束赋形矩阵构成的集合{Xp:p=0,1,...,NH-1}中的一个元素,X=Xk,0≤k≤NH-1;Z是波束赋形矩阵构成的集合{Zq:q=0,1,...,NV-1}中的一个元素,Z=Zn,0≤n≤NV-1;NH和NV为正整数;
Figure FDA00002280167300095
k=i1 mod NH
Figure FDA00002280167300096
n=i1 mod NV,i1是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
35.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2MHMV)×r维矩阵与功率归一化系数的乘积,r是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为:
W 2 = e k 1 e k 2 · · · e k r α 1 e k 1 α 2 e k 2 · · · α r e k r M ;
其中,W2是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Figure FDA00002280167300101
是长度为MHMV的列向量,第ki个元素为1,其他元素均为0,αi是模值为1的复数标量,MH和MV为正整数;M是功率归一化系数。
36.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
37.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收到的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
38.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和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确定收到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39.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用户设备,用于确定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与预编码矩阵对应,所述预编码矩阵等于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和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的函数矩阵,所述第一分量预编码矩阵为分块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子矩阵等于两个矩阵的Kronecker积;所述第二分量预编码矩阵由加权的列选择向量构成,所述加权列选择向量除了P个非零元素外其余均为零,P为正整数;
网络侧设备,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预编码指示信息和第二预编码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CN201210402573.8A 2012-10-19 2012-10-19 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Active CN103780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02573.8A CN103780332B (zh) 2012-10-19 2012-10-19 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TW102137631A TWI508479B (zh) 2012-10-19 2013-10-18 A method, a system, and a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 coded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and determining a precoding matrix
EP13847320.2A EP2913950B1 (en) 2012-10-19 2013-10-18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ding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and for determining pre-coding matrix
US14/434,400 US9882615B2 (en) 2012-10-19 2013-10-18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ding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and for determining pre-coding matrix
PCT/CN2013/085504 WO2014059944A1 (zh) 2012-10-19 2013-10-18 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15/851,682 US10516450B2 (en) 2012-10-19 2017-12-21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ding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and for determining pre-coding matrix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02573.8A CN103780332B (zh) 2012-10-19 2012-10-19 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0332A true CN103780332A (zh) 2014-05-07
CN103780332B CN103780332B (zh) 2017-03-29

Family

ID=50487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02573.8A Active CN103780332B (zh) 2012-10-19 2012-10-19 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882615B2 (zh)
EP (1) EP2913950B1 (zh)
CN (1) CN103780332B (zh)
TW (1) TWI508479B (zh)
WO (1) WO2014059944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6696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的反馈方法
WO2017032181A1 (zh) * 2015-08-24 2017-03-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049640A1 (zh) * 2015-09-25 2017-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WO2018058484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8127110A1 (zh) * 2017-01-05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以及接收、发射端设备
CN111435848A (zh) * 2019-01-11 2020-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和确定预编码向量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5489B (zh) * 2012-10-29 2017-05-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9774430B2 (en) * 2014-05-22 2017-09-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55719B2 (en) * 2014-06-12 2017-09-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figuring codebook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5530036B (zh) * 2014-09-28 2019-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6183737A1 (en) 2015-05-15 2016-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csi procedures for fd-mimo
CN107332600B (zh) * 2016-04-29 2020-03-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和接收方法、装置
KR20190007475A (ko) * 2016-05-13 2019-01-22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방법, 채널 상태 정보 판독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US10873378B2 (en) * 2017-01-23 2020-12-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4708A (zh) * 2010-04-30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WO2011150549A1 (en) * 2010-06-01 2011-12-08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beam groups and subset of beam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2008710A2 (ko) * 2010-07-12 2012-0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북을 이용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64746B2 (en) * 2008-08-19 2010-07-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ser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using adapted codebook according to polarization
US8811516B2 (en) 2009-10-30 2014-08-19 Nokia Corporation Channel feedback to support efficient rank override
KR101276855B1 (ko) * 2010-03-08 2013-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리코딩 행렬 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프리코딩 행렬 구성방법 및 기지국
CN101867461B (zh) 2010-04-30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码本构造方法
JP5276047B2 (ja) * 2010-04-30 2013-08-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端末装置
US8494033B2 (en) * 2010-06-15 2013-07-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providing precoder feedback using multiple precoder indice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systems
CN101969366B (zh) 2010-09-26 2012-11-14 华中科技大学 用于8发射天线mimo系统的预编码方法
US9119209B2 (en) * 2012-03-30 2015-08-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nel-state-information pilot design for an advanced wireless network
EP3651375A1 (en) * 2012-06-14 2020-05-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evolved node b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4708A (zh) * 2010-04-30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WO2011150549A1 (en) * 2010-06-01 2011-12-08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beam groups and subset of beam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2008710A2 (ko) * 2010-07-12 2012-0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북을 이용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6696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的反馈方法
US10056950B2 (en) 2014-12-31 2018-08-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PMI feedback method
WO2017032181A1 (zh) * 2015-08-24 2017-03-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US10879971B2 (en) 2015-08-24 2020-12-29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pre-co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etermining pre-coding matrix
WO2017049640A1 (zh) * 2015-09-25 2017-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7113104A (zh) * 2015-09-25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7113104B (zh) * 2015-09-25 2020-06-30 江苏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WO2018058484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8127110A1 (zh) * 2017-01-05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以及接收、发射端设备
US10756793B2 (en) 2017-01-05 2020-08-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ng method, precoding matrix determining method, receive end device, and transmit end device
CN111435848A (zh) * 2019-01-11 2020-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和确定预编码向量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US11362707B2 (en) 2019-01-11 2022-06-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ecoding vector indicating and determin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23661A1 (en) 2018-05-03
WO2014059944A1 (zh) 2014-04-24
US10516450B2 (en) 2019-12-24
EP2913950B1 (en) 2021-05-05
US9882615B2 (en) 2018-01-30
EP2913950A4 (en) 2015-12-09
TW201417531A (zh) 2014-05-01
TWI508479B (zh) 2015-11-11
CN103780332B (zh) 2017-03-29
EP2913950A1 (en) 2015-09-02
US20150270881A1 (en) 2015-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0332A (zh) 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780331A (zh) 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848330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coding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precoding codebook
CN101675599B (zh) 产生用于多极化的多入多出系统的码书的码书产生方法和设备
CN102870362B (zh)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设备
CN105210405A (zh)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KR20150097774A (ko) 안테나 어레이 채널 피드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50098665A (ko) 안테나 어레이 채널 피드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3795450A (zh) 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103265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ort-term feedback in multi-input multi-output communications
CN101369871A (zh) 基于有限反馈的多用户mimo系统预编码方法和装置
EP302682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channel information
CN103684700A (zh) 一种基于正交联合码本集的3d mu-mimo预编码方法
KR101425583B1 (ko) 폐 루프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의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4348575A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反馈方法和终端
KR20120117932A (ko) 채널 상태 정보의 피드백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3795489A (zh) 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243106A (zh) 一种基于3d交叉极化信道大规模mimo系统的码本构造方法
CN110350957A (zh)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2122980B (zh) 一种多天线系统发送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2237973A (zh) 预编码处理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11435848A (zh) 指示和确定预编码向量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1175641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071846A (zh) 一种双流预编码矩阵的构造方法及基站
CN108234002A (zh) 一种构造多天线预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2

Address after: 100083 No. 29,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