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70241A - 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70241A
CN103770241A CN201410044256.2A CN201410044256A CN103770241A CN 103770241 A CN103770241 A CN 103770241A CN 201410044256 A CN201410044256 A CN 201410044256A CN 103770241 A CN103770241 A CN 1037702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ersion
fiber
continuous fiber
melt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42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70241B (zh
Inventor
王琪
李永华
陈大华
宋威
黄有平
张超
陈春华
欧相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INGFA CARBON FIBER NEW MATERIAL DEVELOPMENT Co Ltd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INGFA CARBON FIBER NEW MATERIAL DEVELOPMENT Co Ltd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INGFA CARBON FIBER NEW MATERIAL DEVELOPMENT Co Ltd,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INGFA CARBON FIBER NEW MATE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442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702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70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0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70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02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方法及设备,其方法是先对连续长纤维进行预分散和预加热,再通过双面分配流道进行全面包裹和浸润,进行纤维再分散处理后送出纤维通道。其设备是在熔融浸渍机头内的纤维通道设置纤维预分散区、树脂浸润纤维区和纤维再分散区,树脂浸润纤维区中设置双面分配流道,双面分配流道包括结构对称的上层分配流道和下层分配流道;纤维预分散区中设有预分散装置,纤维再分散区中设有再分散装置。本发明可使得树脂熔体对连续长纤维束的浸渍效果更为均衡,达到完全包覆、渗透和浸润的目的,避免出现纤维单侧包覆不严的现象,实现长时间连续稳定生产,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大幅提高。

Description

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树脂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是一种以热塑性树脂为基体,增强纤维单向排列且连续的用于制备复合材料的中间体,在交通、汽车、石油、天然气或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汽车领域中,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可经过特定形状的口模牵引、切粒得到长纤维增强粒料,再经过二次注塑成型形成长纤维增强制件,广泛代替汽车内部的各种金属结构件,如前端模块,座椅支架,仪表板骨架和门板模块等,达到以塑代钢,减排环保的目的。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常由于熔融浸渍设备结构的不合理而影响连续长纤维束的浸渍效果,甚至频繁发生断条等生产异常的现象,大大降低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如:公开号为CN101695873A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一种长纤维增强塑料生产用纤维丝束熔融浸渍模头,该设备采用具有中高度的接触导丝辊和非接触导丝辊对,强化纤维丝束的径向扩展和塑料熔体往纤维丝束的径向流动,减少纤维单丝的摩擦折损。在充满熔体的模腔内,纤维丝束在张力牵引下交替绕过接触导丝辊的圆鼓体,从非接触导丝辊对间的缝隙穿过,圆鼓体促使受牵引滑过其曲面的纤维丝束向两边快速扩展,增加纤维丝束与塑料熔体的接触面;非接触导丝辊激起熔体旋流,压向穿过导丝辊对狭缝间的纤维丝束,促进塑料熔体往纤维丝束径向流动,提高浸渍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该设备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能控制树脂熔体均匀地进入模头腔体,无法使整个模腔压力保持稳定,局部压力过高的风险加大,因此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浸渍效果。
公开号为CN102107536A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成型设备,该设备是采用纤维导管的方式通入待处理的纤维,使得每束长纤维都能够沿着独立的方向前进,避免纤维束之间的干扰;采用预蓬松与预热系统,并加入特殊形状的张力辊,保证长纤维的浸渍效果,在纤维束的下侧引入树脂熔体流道,并采用从下往上的树脂熔体进料方式。但在该设备中,熔体从长纤维束单侧冒出,熔体难以全面包覆浸润纤维束,且熔体并没有统一的流道分配系统,难以保证整个模腔中的熔体压力较为均衡和一致,使得连续长纤维束在通过浸渍设备时,极易由于树脂熔体流量的波动而发生断条或纤维含量的波动。
公开号为CN102848489A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一种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用的熔融浸渍机头,机头内部设有熔体分配流道和浸渍流道,熔体分配流道的各个出料口通过出料辊与浸渍流道连接,浸渍流道的两端分别设置纤维束进出用的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入口通道与出料辊之间、出口通道与出料辊之间均设置至少一组张力辊,其中,出料辊用于连接熔体分配流道和浸渍流道,起过渡作用。该设备相对之前的熔融浸渍设备已有较大的改进,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树脂熔体同样是从出料辊下侧冒出,难以全面包覆浸润纤维束,每一根纤维存在单侧先浸润,另一侧后浸润的不均匀性;其次,该设备将出料辊的顶点作为纤维与树脂相遇浸润的场所,由于出料辊的顶点为波峰处,张力最大,虽然可以增强纤维浸渍效果,但增加了纤维断裂的风险,容易发生断条的现象;再次,该设备将树脂熔体出口一分为二,让长纤维束先后发生两次浸润,且两个流道的熔体阻力不同,可能会造成熔体喂料的不均匀性,引起更大的浸渍差异,最终影响纤维含量和产品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方法,该方法可使得树脂熔体在树脂浸润纤维区中的流动更为均匀,对连续长纤维束的浸渍效果更为均衡,可长时间连续稳定生产,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大幅提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方法的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连续长纤维进入纤维通道后,先进入纤维预分散区中,由预分散装置对连续长纤维进行预分散和预加热;
(2)经过预分散和预加热的连续长纤维进入树脂浸润纤维区,树脂熔体由双面分配流道流出,从上下两侧同时浸润并穿透连续长纤维,使连续长纤维被树脂熔体全面包裹和浸润,然后经过压延辊组对连续长纤维的树脂熔体含量进行平整均衡;
(3)浸润后的连续长纤维进入纤维再分散区,由再分散装置进行再一次的纤维分散,最后送出纤维通道。
所述步骤(1)中,预加热的温度为60~400℃;
所述连续长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合成纤维或植物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树脂熔体为热塑性树脂,具体可为聚丙烯、尼龙、聚甲醛、聚酯或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从设备出口牵引出得到的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最终经过冷却、切粒之后得到长度为6~25mm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料。
为了使连续长纤维束的浸渍效果更均匀,可在设备四周设置加热块,由加热块提供不同区域的恒温保护,加热温度为60~400℃。
本发明一种用于上述方法的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熔融浸渍机头内的纤维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纤维预分散区、树脂浸润纤维区和纤维再分散区,纤维预分散区、树脂浸润纤维区和纤维再分散区连续相通;树脂浸润纤维区中设有树脂熔体分配用的双面分配流道,双面分配流道包括结构对称的上层分配流道和下层分配流道,上层分配流道的熔体出口与连续长纤维的上表面相接,下层分配流道的熔体出口与连续长纤维的下表面相接;纤维预分散区中设有预分散装置,纤维再分散区中设有再分散装置。
所述树脂浸润纤维区中,按照连续长纤维的输送方向,双面分配流道的后侧还设有至少一组压延辊组,每组压延辊组中包括2个压延辊,2个压延辊对称设于连续长纤维的上下两侧,2个压延辊表面的最近距离为1~15mm;各压延辊为内部设有电加热棒的光滑辊,加热温度为60~400℃,各压延辊的直径为5~30mm。压延辊组的设置,可实现在树脂熔体刚浸润连续长纤维之后立即对其进行平整处理。
所述上层分配流道和下层分配流道结构对称,分别为多级分支的结构形式,包括多级的分支流道,各级的分支流道的柱体为圆柱形流道。
所述多级的分支流道中,位于同一级的分支流道具有相同的直径和相同的熔体流动阻力,各级分支流道的直径为1~80mm。
所述上层分配流道的熔体出口与下层分配流道的熔体出口结构相同,为扩展型出口、平行出口或收缩型出口中的一种;上层分配流道的熔体出口和下层分配流道的熔体出口的直径为1~20mm。对称位于某一根连续长纤维上下两面的2个熔体出口所在的流道中心线穿过该连续长纤维的中心。
所述纤维再分散区中,再分散装置可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所述纤维再分散区中,再分散装置包括上分散块和下分散块,连续长纤维的上方设有上分散块,连续长纤维的下方设有下分散块,上分散块和下分散块交替分布且等间距排列,纤维通道呈波浪状,与上分散块表面的相接处为波谷,与下分散块表面的相接处为波峰,相邻波峰与波谷之间的距离为1~15mm。
上分散块和下分散块的结构相同,均为梯形截面,梯形的上底边长为10~500mm,梯形的下底边长为20~1000mm,梯形的高为10~100mm,梯形的各边角为90~150°的圆角。
(2)所述纤维再分散区中,再分散装置包括上分散辊和下分散辊,连续长纤维的上方设有上分散辊,连续长纤维的下方设有下分散辊,上分散辊和下分散辊交替分布且等间距排列,纤维通道呈波浪状;
上分散辊和下分散辊的结构相同,均为方形截面的光滑辊,方形的各边长为5~60mm,方形的各边角为90~150°的圆角;各上分散辊和下分散辊内部分别设有电加热棒,加热温度为60~400℃;相邻的上分散辊和下分散辊之间,水平方向的中心距为50~200mm,垂直方向的中心距为0~150mm,水平方向的中心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80°。
(3)所述纤维再分散区中,再分散装置包括上分散辊和下分散块,连续长纤维的上方设有上分散辊,连续长纤维的下方设有下分散块,上分散辊和下分散块交替分布且等间距排列,纤维通道呈波浪状,上分散辊置于波谷中,外侧边缘与波谷的距离为1~15mm;
其中,上分散辊为方形截面的光滑辊,方形的各边长为5~60mm,方形的各边角为90~150°的圆角;各上分散辊和分散辊内部分别设有电加热棒,加热温度为60~400℃;
下分散块的横截面为梯形截面,梯形的上底边长为10~500mm,梯形的下底边长为20~1000mm,梯形的高为10~100mm,梯形的各边角为90~150°的圆角。
所述纤维预分散区中,预分散装置包括至少2组张力辊组,各张力辊组包括上张力辊和下张力辊,上张力辊设于连续长纤维上方,下张力辊设于连续长纤维下方,上张力辊和下张力辊交替分布且等间距排列;
上张力辊和下张力辊的结构相同,均为圆形截面的光滑辊,圆形的直径为5~60mm;各上张力辊和下张力辊内部分别设有电加热棒,加热温度为60~400℃;相邻的上分散辊和下分散辊之间,水平方向的中心距为50~200mm,垂直方向的中心距为40~150mm,水平方向的中心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80°。
所述纤维通道的末端出口截面为矩形、椭圆形或圆形;当纤维通道的末端出口截面为矩形,矩形的宽度为1~10mm,高度为1~10mm;当纤维通道的末端出口截面为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为1~10mm,短轴为1~10mm;当纤维通道的末端出口截面为圆形,圆形的直径为1~10mm。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方法通过先在纤维预分散区对连续长纤维进行预分散,然后在树脂浸润纤维区对连续长纤维进行双面浸润,最后在纤维再分散区对连续长纤维进行再分散处理,可使得树脂熔体在树脂浸润纤维区中的流动更为均匀,对连续长纤维束的浸渍效果更为均衡,实现长时间连续稳定生产,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大幅提高。
2、本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通过在树脂浸润纤维区中设置结构对称的双面分配流道,相比单面的分配流道,其优点有:一是所有同级流道具有相同的直径和相同的熔体阻力,可确保浸渍区域内整个流场的通畅;二是树脂熔体从两面同时浸润纤维束,达到完全包覆、渗透和浸润的目的,避免出现纤维单侧包覆不严的现象。
3、本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还在树脂浸润纤维区中设置压延辊组,连续长纤维被树脂熔体浸润之后,立即进入压延辊进行平整处理,有效避免出现树脂熔体分布不均的现象。
4、本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中,纤维再分散区中设置再分散装置,并采用两面设置分散块或分散辊的结构形式,使该区域中的纤维通道形成波浪状,能够提高连续长纤维的浸润效果,减少纤维折断,提高在高牵引速度下生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双面熔融浸渍设备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双面熔融浸渍设备中双面分配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再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再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中再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纤维通道的末端出口截面为椭圆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纤维通道的末端出口截面为圆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连续长纤维进入纤维通道后,先进入纤维预分散区中,由预分散装置对连续长纤维进行预分散和预加热;
(2)经过预分散和预加热的连续长纤维进入树脂浸润纤维区,树脂熔体由双面分配流道流出,从上下两侧同时浸润并穿透连续长纤维,使连续长纤维被树脂熔体全面包裹和浸润,然后经过压延辊组对连续长纤维的树脂熔体含量进行平整均衡;
(3)浸润后的连续长纤维进入纤维再分散区,由再分散装置进行再一次的纤维分散,最后送出纤维通道。
步骤(1)中,预加热的温度为60~400℃;
连续长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合成纤维或植物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树脂熔体为热塑性树脂,具体可为聚丙烯、尼龙、聚甲醛、聚酯或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从设备出口牵引出得到的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最终经过冷却、切粒之后得到长度为6~25mm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粒料。
为了使连续长纤维束的浸渍效果更均匀,可在设备四周设置加热块,由加热块提供不同区域的恒温保护,加热温度为60~400℃。
本实施例一种用于上述方法的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如图1所示,熔融浸渍机头10内的纤维通道12包括依次连接的纤维预分散区A、树脂浸润纤维区B和纤维再分散区C,纤维预分散区、树脂浸润纤维区和纤维再分散区连续相通;树脂浸润纤维区中设有树脂熔体分配用的双面分配流道1,如图2所示,双面分配流道包括结构对称的上层分配流道1-1和下层分配流道1-2,上层分配流道的熔体出口与连续长纤维2的上表面相接,下层分配流道的熔体出口与连续长纤维2的下表面相接;纤维预分散区中设有预分散装置,纤维再分散区中设有再分散装置。
如图1所示,树脂浸润纤维区中,按照连续长纤维的输送方向,双面分配流道的后侧还设有至少一组压延辊组3,每组压延辊组中包括2个压延辊,2个压延辊对称设于连续长纤维的上下两侧,2个压延辊表面的最近距离为1~15mm;各压延辊为内部设有电加热棒的光滑辊,加热温度为60~400℃,各压延辊的直径为5~30mm。压延辊组的设置,可实现在树脂熔体刚浸润连续长纤维之后立即对其进行平整处理。
如图2所示,上层分配流道和下层分配流道结构对称,分别为多级分支的结构形式,包括多级的分支流道,各级的分支流道的柱体为圆柱形流道。
多级的分支流道中,位于同一级的分支流道具有相同的直径和相同的熔体流动阻力,各级分支流道的直径为1~80mm。
上层分配流道的熔体出口与下层分配流道的熔体出口结构相同,为扩展型出口、平行出口或收缩型出口中的一种;上层分配流道的熔体出口和下层分配流道的熔体出口的直径为1~20mm。对称位于某一根连续长纤维上下两面的2个熔体出口所在的流道中心线穿过该连续长纤维的中心。
如图3所示,纤维再分散区中,再分散装置包括上分散块4和下分散块5,连续长纤维的上方设有上分散块,连续长纤维的下方设有下分散块,上分散块和下分散块交替分布且等间距排列,纤维通道呈波浪状,与上分散块表面的相接处为波谷,与下分散块表面的相接处为波峰,相邻波峰与波谷之间的距离为1~15mm。
上分散块和下分散块的结构相同,均为梯形截面,梯形的上底边长为10~500mm,梯形的下底边长为20~1000mm,梯形的高为10~100mm,梯形的各边角为90~150°的圆角。
如图1所示,纤维预分散区中,预分散装置包括至少2组张力辊组,各张力辊组包括上张力辊6和下张力辊7,上张力辊设于连续长纤维上方,下张力辊设于连续长纤维下方,上张力辊和下张力辊交替分布且等间距排列;
上张力辊和下张力辊的结构相同,均为圆形截面的光滑辊,圆形的直径为5~60mm;各上张力辊和下张力辊内部分别设有电加热棒,加热温度为60~400℃;相邻的上分散辊和下分散辊之间,水平方向的中心距为50~200mm,垂直方向的中心距为40~150mm,水平方向的中心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80°。
根据连续长纤维的截面形状需要,纤维通道的末端出口11截面为矩形、椭圆形(如图6所示)或圆形(如图7所示);当纤维通道的末端出口截面为矩形,矩形的宽度为1~10mm,高度为1~10mm;当纤维通道的末端出口截面为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为1~10mm,短轴为1~10mm;当纤维通道的末端出口截面为圆形,圆形的直径为1~10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与实施例1相比较,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纤维再分散区中,再分散装置包括上分散辊8和下分散辊9,连续长纤维的上方设有上分散辊,连续长纤维的下方设有下分散辊,上分散辊和下分散辊交替分布且等间距排列,纤维通道呈波浪状;
上分散辊和下分散辊的结构相同,均为方形截面的光滑辊,方形的各边长为5~60mm,方形的各边角为90~150°的圆角;各上分散辊和下分散辊内部分别设有电加热棒,加热温度为60~400℃;相邻的上分散辊和下分散辊之间,水平方向的中心距为50~200mm,垂直方向的中心距为0~150mm,水平方向的中心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8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一种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与实施例1相比较,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纤维再分散区中,再分散装置包括上分散辊8和下分散块5,连续长纤维的上方设有上分散辊,连续长纤维的下方设有下分散块,上分散辊和下分散块交替分布且等间距排列,纤维通道呈波浪状,上分散辊置于波谷中,外侧边缘与波谷的距离为1~15mm;
其中,上分散辊为方形截面的光滑辊,方形的各边长为5~60mm,方形的各边角为90~150°的圆角;各上分散辊和分散辊内部分别设有电加热棒,加热温度为60~400℃;
下分散块的横截面为梯形截面,梯形的上底边长为10~500mm,梯形的下底边长为20~1000mm,梯形的高为10~100mm,梯形的各边角为90~150°的圆角。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内容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为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所涵盖。

Claims (10)

1.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连续长纤维进入纤维通道后,先进入纤维预分散区中,由预分散装置对连续长纤维进行预分散和预加热;
(2)经过预分散和预加热的连续长纤维进入树脂浸润纤维区,树脂熔体由双面分配流道流出,从上下两侧同时浸润并穿透连续长纤维,使连续长纤维被树脂熔体全面包裹和浸润,然后经过压延辊组对连续长纤维的树脂熔体含量进行平整均衡;
(3)浸润后的连续长纤维进入纤维再分散区,由再分散装置进行再一次的纤维分散,最后送出纤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预加热的温度为60~400℃;
所述连续长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合成纤维或植物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树脂熔体为聚丙烯、尼龙、聚甲醛、聚酯或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其特征在于,熔融浸渍机头内的纤维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纤维预分散区、树脂浸润纤维区和纤维再分散区,纤维预分散区、树脂浸润纤维区和纤维再分散区连续相通;树脂浸润纤维区中设有树脂熔体分配用的双面分配流道,双面分配流道包括结构对称的上层分配流道和下层分配流道,上层分配流道的熔体出口与连续长纤维的上表面相接,下层分配流道的熔体出口与连续长纤维的下表面相接;纤维预分散区中设有预分散装置,纤维再分散区中设有再分散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浸润纤维区中,按照连续长纤维的输送方向,双面分配流道的后侧还设有至少一组压延辊组,每组压延辊组中包括2个压延辊,2个压延辊对称设于连续长纤维的上下两侧,2个压延辊表面的最近距离为1~15mm;各压延辊为内部设有电加热棒的光滑辊,各压延辊的直径为5~3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分配流道和下层分配流道结构对称,分别为多级分支的结构形式,包括多级的分支流道,各级的分支流道的柱体为圆柱形流道;
多级的分支流道中,位于同一级的分支流道具有相同的直径和相同的熔体流动阻力,各级分支流道的直径为1~8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分配流道的熔体出口与下层分配流道的熔体出口结构相同,为扩展型出口、平行出口或收缩型出口中的一种;上层分配流道的熔体出口和下层分配流道的熔体出口的直径为1~20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再分散区中,再分散装置包括上分散块和下分散块,连续长纤维的上方设有上分散块,连续长纤维的下方设有下分散块,上分散块和下分散块交替分布且等间距排列,纤维通道呈波浪状;
上分散块和下分散块的结构相同,均为梯形截面,梯形的上底边长为10~500mm,梯形的下底边长为20~1000mm,梯形的高为10~100mm,梯形的各边角为90~150°的圆角。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再分散区中,再分散装置包括上分散辊和下分散辊,连续长纤维的上方设有上分散辊,连续长纤维的下方设有下分散辊,上分散辊和下分散辊交替分布且等间距排列,纤维通道呈波浪状;
上分散辊和下分散辊的结构相同,均为方形截面的光滑辊,方形的各边长为5~60mm,方形的各边角为90~150°的圆角;各上分散辊和下分散辊内部分别设有电加热棒;相邻的上分散辊和下分散辊之间,水平方向的中心距为50~200mm,垂直方向的中心距为0~150mm,水平方向的中心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8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再分散区中,再分散装置包括上分散辊和下分散块,连续长纤维的上方设有上分散辊,连续长纤维的下方设有下分散块,上分散辊和下分散块交替分布且等间距排列,纤维通道呈波浪状;
其中,上分散辊为方形截面的光滑辊,方形的各边长为5~60mm,方形的各边角为90~150°的圆角;各上分散辊和分散辊内部分别设有电加热棒;
下分散块的横截面为梯形截面,梯形的上底边长为10~500mm,梯形的下底边长为20~1000mm,梯形的高为10~100mm,梯形的各边角为90~150°的圆角。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预分散区中,预分散装置包括至少2组张力辊组,各张力辊组包括上张力辊和下张力辊,上张力辊设于连续长纤维上方,下张力辊设于连续长纤维下方,上张力辊和下张力辊交替分布且等间距排列;
上张力辊和下张力辊的结构相同,均为圆形截面的光滑辊,圆形的直径为5~60mm;各上张力辊和下张力辊内部分别设有电加热棒;相邻的上分散辊和下分散辊之间,水平方向的中心距为50~200mm,垂直方向的中心距为40~150mm,水平方向的中心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80°。
CN201410044256.2A 2014-01-25 2014-01-25 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37702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4256.2A CN103770241B (zh) 2014-01-25 2014-01-25 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4256.2A CN103770241B (zh) 2014-01-25 2014-01-25 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70241A true CN103770241A (zh) 2014-05-07
CN103770241B CN103770241B (zh) 2016-03-16

Family

ID=50563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4256.2A Active CN103770241B (zh) 2014-01-25 2014-01-25 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7024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5005A (zh) * 2017-05-04 2017-07-04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降低纤维断裂率的熔融浸渍装置
CN111094649A (zh) * 2017-11-07 2020-05-01 东丽株式会社 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长丝及其成型品
WO2020215594A1 (zh) * 2019-04-25 2020-10-29 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纤维喂料装置及纤维喂料系统
CN112480652A (zh) * 2020-11-26 2021-03-12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长玻纤增强tpu/p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34628A (zh) * 2021-06-28 2021-09-03 四川兴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气浮型辊压连续纤维预浸料生产装置
CN113334629A (zh) * 2021-06-28 2021-09-03 四川兴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振动连续纤维预浸料生产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9483A (zh) * 2011-04-15 2012-10-17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成型设备
CN202895503U (zh) * 2012-09-26 2013-04-24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用的熔融浸渍机头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9483A (zh) * 2011-04-15 2012-10-17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成型设备
CN202895503U (zh) * 2012-09-26 2013-04-24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用的熔融浸渍机头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5005A (zh) * 2017-05-04 2017-07-04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降低纤维断裂率的熔融浸渍装置
CN106915005B (zh) * 2017-05-04 2019-04-26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降低纤维断裂率的熔融浸渍装置
CN111094649A (zh) * 2017-11-07 2020-05-01 东丽株式会社 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长丝及其成型品
CN111094649B (zh) * 2017-11-07 2023-01-06 东丽株式会社 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长丝及其成型品
US11566114B2 (en) 2017-11-07 2023-01-31 Toray Industries, Inc. Fiber-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resin filament and shaped product of same
WO2020215594A1 (zh) * 2019-04-25 2020-10-29 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纤维喂料装置及纤维喂料系统
CN112480652A (zh) * 2020-11-26 2021-03-12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长玻纤增强tpu/p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80652B (zh) * 2020-11-26 2022-12-27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玻纤增强tpu/p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34628A (zh) * 2021-06-28 2021-09-03 四川兴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气浮型辊压连续纤维预浸料生产装置
CN113334629A (zh) * 2021-06-28 2021-09-03 四川兴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振动连续纤维预浸料生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70241B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70241B (zh) 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方法及设备
CN203752370U (zh) 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
CN103847111B (zh)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片材的成型方法
EP195903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olymer fibers and fabrics including multiple polymer components in a closed system
CN108099051B (zh) 一种熔融浸渍设备及熔融浸渍方法
CN102107536B (zh) 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
US717941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olymer fibers and fabrics including multiple polymer components in a closed system
CN101305118A (zh) 用于制造三维卷曲的皮芯短纤维的方法和这种皮芯短纤维
JP6454400B1 (ja) 交番圧力の溶融含浸装置及び溶融含浸方法
CN102729483A (zh) 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成型设备
CN101152767A (zh) 一种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方法及其成型设备
CN111438967B (zh) 一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成型装置及工艺
CN106968022A (zh) 一种涤纶半光细旦中空poy纤维及其生产方法
CN103539999B (zh) 一种增强复合带及其复合带的制备方法
CN102848489A (zh) 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用的熔融浸渍机头及方法
JP2018511499A (ja) 繊維複合材料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2021821U (zh) 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成型设备
JP7271560B2 (ja) 繊維束にポリマーメルトを含浸させ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4827686B (zh) 一种植物纤维浸渍装置及方法
CN104532373A (zh) 有光细旦扁平丝的生产方法
CN103956217B (zh) 混杂纤维复合芯成型工艺及复合芯制造装置
CN108481764A (zh) 一种利用混合纤维制备格栅条带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02231B (zh) 连续纤维增强胶带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及方法
CN105839207A (zh) 超低收缩有光fdy的生产方法
CN203752371U (zh) 连续纤维增强胶带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ang Xianbo

Inventor after: Chen Dahua

Inventor after: Wang Qi

Inventor after: Li Yonghua

Inventor after: Song Wei

Inventor after: Huang Youping

Inventor after: Zhang Chao

Inventor after: Chen Chunhua

Inventor after: Ou Xianglin

Inventor before: Wang Qi

Inventor before: Li Yonghua

Inventor before: Chen Dahua

Inventor before: Song Wei

Inventor before: Huang Youpi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Chao

Inventor before: Chen Chunhua

Inventor before: Ou Xiangli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