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5970A - 终端装置和缓冲区划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和缓冲区划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65970A
CN103765970A CN201380002042.2A CN201380002042A CN103765970A CN 103765970 A CN103765970 A CN 103765970A CN 201380002042 A CN201380002042 A CN 201380002042A CN 103765970 A CN103765970 A CN 103765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frequency band
scell
downlink data
sit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20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65970B (zh
Inventor
大泉透
西尾昭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Patent Trust Inc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2234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736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65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5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65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5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57Implicit acknowledgement of correct or incorrect reception, e.g. with a moving win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6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encoded,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39Frequency-contiguous, i.e. with no allocation of frequencies for one user or terminal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allocated to anoth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41Frequency-non-contiguo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4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即使在多个单位频带间UL-DLConfiguration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对于所有DLHARQ进程得到由HARQ带来的编码增益的终端装置。在该装置中,解码单元(210)将通过多个单位频带分别发送的下行线路数据存储到重发用的缓冲区,并且对下行线路数据进行解码,无线发送单元(222)将对通过多个单位频带中的第一单位频带接收的第一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以及对通过第二单位频带接收的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使用第一单位频带发送。将存储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第二缓冲区,基于由对第一单位频带设定的第一构成模式和对第二单位频带设定的第二构成模式的组合所确定的特定值,划分为每个重发进程的区域。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和缓冲区划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和缓冲区划分方法。
背景技术
在3GPP LTE中,采用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正交频分多址)作为下行线路的通信方式。在适用了3GPP LTE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使用预先规定的通信资源来发送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Channel:SCH)以及广播信号(Broadcast Channel:BCH)。并且,终端首先通过捕获SCH来确保与基站的同步。然后,终端通过读取BCH信息来解读基站专用的参数(例如带宽等)(参照非专利文献1、2、3)。
另外,终端在完成基站专用的参数的获取后,对基站发出连接请求,由此建立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基站根据需要通过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等下行线路控制信道,向已建立通信的终端发送控制信息。
然后,终端对接收到的PDCCH信号中包含的多个控制信息(下行分配控制信息:DL Assignment(有时也称为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分别进行“盲判定”。也就是说,控制信息包含CRC(Cyclic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部分,在基站中使用发送对象终端的终端ID对该CRC部分进行掩蔽。因此,终端在使用本机的终端ID尝试对接收到的控制信息的CRC部分进行解蔽之前,无法判定是否是发往本机的控制信息。在该盲判定中,如果解蔽的结果CRC运算为OK,则判定为该控制信息是发往本机的。
另外,在3GPP LTE中,对于从基站发送到终端的下行线路数据适用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自动重传请求)。也就是说,终端将表示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的响应信号反馈给基站。终端对下行线路数据进行CRC,若CRC=OK(无差错),则将ACK(确认)作为响应信号反馈给基站,而若CRC=NG(有差错),则将NACK(非确认)作为响应信号反馈给基站。该响应信号(即ACK/NACK信号。以下有时简称为“A/N”)的反馈,使用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等上行线路控制信道。
这里,在从基站发送的上述控制信息中包含了含由基站对于终端分配的资源信息等。如上所述,PDCCH用于该控制信息的发送。该PDCCH由1个或多个L1/L2CCH(Ll/L2Control Channel,Ll/L2控制信道)构成。各L1/L2CCH由1个或多个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元素)构成。也就是说,CCE是将控制信息映射到PDCCH时的基本单位。另外,在1个L1/L2CCH由多个(2、4、8个)CCE构成的情况下,对该L1/L2CCH分配以具有偶数索引(Index)的CCE为起点的连续的多个CCE。基站根据对资源分配对象终端的控制信息的通知所需的CCE数,对于该资源分配对象终端分配L1/L2CCH。然后,基站将控制信息映射到与该L1/L2CCH的CCE对应的物理资源并发送。
另外,这里,各CCE与PUCCH的构成资源(以下,有时称为PUCCH资源)一对一地关联。因此,接收到L1/L2CCH的终端确定与构成该L1/L2CCH的CCE对应的PUCCH的构成资源,使用该资源向基站发送响应信号。不过,在L1/L2CCH占用连续的多个CCE的情况下,终端利用与多个CCE分别对应的多个PUCCH构成资源中与索引最小的CCE对应的PUCCH构成资源(即,与具有偶数序号的CCE索引的CCE关联的PUCCH构成资源),将响应信号发送到基站。这样,下行线路的通信资源就的到高效率地使用。
如图1所示,对从多个终端发送的多个响应信号,在时间轴上使用具有零自相关(Zero Auto-correlation)特性的ZAC(Zero Auto-correlation)序列、沃尔什(Walsh)序列、以及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立叶变换)序列进行扩频,在PUCCH内进行码复用。在图1中,(W0,w1,W2,W3)表示序列长度为4的沃尔什序列,(F0,F1,F2)表示序列长度为3的DFT序列。如图1所示,在终端中,ACK或NACK的响应信号首先在频率轴上,通过ZAC序列(序列长度为12)被一次扩频为与1SC-FDMA码元对应的频率分量。即,对于序列长度为12的ZAC序列乘以用复数表示的响应信号分量。接着,一次扩频后的响应信号以及作为参考信号的ZAC序列与沃尔什序列(序列长度为4:W0~w3。有时也称为沃尔什编码序列(Walsh Code Sequence))、DFT序列(序列长度为3:F0~F2)分别对应地进行二次扩频。即,对于序列长度为12的信号(一次扩频后的响应信号,或者作为参考信号的ZAC序列(ReferenceSignal Sequence))的各个分量,乘以正交码序列(Orthogonal sequence:沃尔什序列或DFT序列)的各分量。进而,将二次扩频后的信号通过IFFT(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变换为时间轴上的序列长度为12的信号。然后,对IFFT后的信号分别附加CP,形成由7个SC-FDMA码元构成的1时隙的信号。
来自不同终端的响应信号彼此使用与不同的循环移位量(Cyclic shiftIndex)对应的ZAC序列或与不同的序列号(Orthogonal Cover Index:OC index,正交覆盖指数)对应的正交码序列而进行扩频。正交码序列是沃尔什序列与DFT序列的组。另外,正交码序列有时也称为块单位扩频码序列(Block-wisespreading code)。因此,基站通过使用以往的解扩以及相关处理,能够分离这些进行了码复用的多个响应信号(参照非专利文献4)。
但是,各终端在各子帧中对发往本装置的下行分配控制信号进行盲判定,因此在终端侧不一定成功接收下行分配控制信号。在终端对某个下行单位频带中的发往本装置的下行分配控制信号的接收失败时,终端甚至连在该下行单位频带中是否存在发往本装置的下行线路数据都无法获知。因此,在对某个下行单位频带中的下行分配控制信号的接收失败时,终端也不生成对该下行单位频带中的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该差错情况被定义为在终端侧不进行响应信号的发送的意义上的响应信号的DTX(DTX(Discontinuoustransmission)ofACK/NACK signals,ACK/NACK信号的断续传输)。
另外,在3GPP LTE系统(以下,有时称为“LTE系统”)中,基站对于上行线路数据及下行线路数据分别独立地进行资源分配。因此,在LTE系统中,在上行线路中,发生终端(即适用LTE系统的终端(以下称为“LTE终端”))必须同时发送对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和上行线路数据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使用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发送来自终端的响应信号以及上行线路数据。这样,通过使用TDM同时发送响应信号和上行线路数据,维持了终端的发送波形的单载波特性(Single carrier properties)。
另外,如图2所示,在时分复用(TDM)中,从终端发送的响应信号(“A/N”)占用对上行线路数据分配的资源(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的一部分(与映射有参考信号(RS(Reference Signal))的SC-FDMA码元相邻的SC-FDMA码元的一部分)被发送到基站。图2中的纵轴的“副载波(Subcarrier))”有时也称为“虚拟副载波(Virtual subcarrier)”或“时间连续信号(Time contiguous signal)”,为了方便而将SC-FDMA发送机中汇聚输入到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立叶变换)电路的“时间上连续的信号”表示为“副载波”。即,在PUSCH资源中,上行线路数据中的任意数据因响应信号而被删截(puncture)。因此,由于编码后的上行线路数据的任意比特被删截,使上行线路数据的质量(例如编码增益)大幅劣化。因此,基站例如通过对于终端指示非常低的编码率,或者指示非常大的发送功率,对由删截造成的上行线路数据的质量劣化进行补偿。
另外,正在进行用于实现比3GPP LTE更高速的通信的高级3GPPLTE(3GPP LTE-Advanced)的标准化。高级3GPP LTE系统(以下,有时称为“LTE-A系统”)沿袭LTE系统。在高级3GPP LTE中,为了实现最大1Gbps以上的下行传输速度,导入能够以40MHz以上的宽带频率进行通信的基站和终端。
在LTE-A系统中,为了同时实现基于数倍于LTE系统中的传输速度的超高速传输速度的通信、以及对LTE系统的向后兼容性(BackwardCompatibility),将用于LTE-A系统的频带划分成作为LTE系统支持带宽的20MHz以下的“单位频带”。即,这里,“单位频带”是具有最大20MHz宽度的频带,被定义为通信频带的基本单位。在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复用)系统中,下行线路中的“单位频带”(以下,称为“下行单位频带”)有时也被定义为基于从基站通知的BCH中的下行频带信息划分的频带,或由下行控制信道(PDCCH)分布配置在频域时的分布宽度定义的频带。另外,上行链路中的“单位频带”(以下称为“上行单位频带”)有时也被定义为由从基站通知的BCH中的上行频带信息划分的频带、或在中心附近包含PUSCH(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且在两端部包含面向LTE的PUCCH的20MHz以下的通信频带的基本单位。另外,“单位频带”在高级3GPPLTE中有时以英语记载为Component Carrier(s)或Cell。另外,有时也作为简称记载为CC(s)。
在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复用)系统中,下行单位频带和上行单位频带为同一频带,通过以时分方式来切换下行线路与上行线路,实现下行通信与上行通信。因此,在TDD系统的情况下,下行单位频带也可以表示为“单位频带中的下行通信定时”。上行单位频带也可以表示为“单位频带中的上行通信定时”。如图3所示,下行单位频带与上行单位频带的切换基于UL-DL Configuration(UL-DL配置)。在图3所示的UL-DL Configuration中,设定每1帧(10毫秒)的下行通信(DL:Downlink)和上行通信(UL:Uplink)的以子帧为单位(即1毫秒单位)的定时。在UL-DL Configuration中,通过变更下行通信与上行通信的子帧比例,能够构筑可灵活应对对下行通信的吞吐量和上行通信的吞吐量的要求的通信系统。例如,图3表示下行通信和上行通信的子帧比例不同的UL-DL Configuration(Config#0~6)。另外,图3中,用“D”表示下行通信子帧,用“U”表示上行通信子帧,用“S”表示特殊(Special)子帧。这里,特殊子帧是从下行通信子帧切换为上行通信子帧时的子帧。另外,在特殊子帧中,有时与下行通信子帧同样进行下行数据通信。此外,在图3所示的各UL-DL Configuration中,将2帧的子帧(20子帧)分为用于下行通信的子帧(上段的“D”及“S”)和用于上行通信的子帧(下段的“U”),以两段进行表示。另外,如图3所示,对下行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ACK/NACK)通过分配了该下行数据的子帧的4子帧以上之后的上行通信子帧进行通知。
在LTE-A系统中,支持使用了捆绑几个单位频带而成的频带的通信,即所谓的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此外,虽然可以对每个单位频带设定UL-DL Configuration,但适用LTE-A系统的终端(以下称为“LTE-A终端”)设想在多个单位频带间设定相同的UL-DL Configuration而设计。
图4是用于说明对个别的终端适用的非对称的载波聚合及其控制时序的图。
如图4B所示,对于终端1,进行如下的设定(Configuration),即,使用两个下行单位频带和左侧的1个上行单位频带进行载波聚合。另一方面,对于终端2,进行如下的设定,虽然进行使用与终端1相同的两个下行单位频带的设定,但在上行通信中利用右侧的上行单位频带。
并且,着眼于终端1时,构成LTE-A系统的基站(即适用LTE-A系统的基站(以下称为“LTE-A基站”))与LTE-A终端之间,根据图4A所示的时序图,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如图4A所示,(1)终端1在与基站开始通信时,与左侧的下行单位频带取同步,并从称为SIBl(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1,系统信息块类型1)的广播信号中,读取与左侧的下行单位频带成对的上行单位频带的信息。(2)终端1使用该上行单位频带,例如向基站发送连接请求,由此开始与基站的通信。(3)在判断为需要对终端分配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情况下,基站指示终端追加下行单位频带。但是,在该情况下,上行单位频带数不会增加,而在作为个别终端的终端1中开始非对称载波聚合。
另外,在适用上述载波聚合的LTE-A中,有时终端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中一次接收多个下行线路数据。在LTE-A中,作为对该多个下行线路数据的多个响应信号的发送方法,具有信道选择(Channel Selection,也称为Multiplexing(复用))、绑定(Bundling)、以及DFT-S-OFDM(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离散傅立叶变换扩频正交频分复用)格式。在信道选择中,终端根据有关多个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的模式,不仅改变用于响应信号的码元点,还改变映射响应信号的资源。与此相对,在绑定中,终端对根据有关多个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生成的ACK或NACK信号进行绑定(即,设为ACK=I、NACK=0,计算关于多个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的逻辑“与”(Logical AND)),使用预先确定的1个资源发送响应信号。另外,在使用DFT-S-OFDM格式的发送时,终端汇聚对多个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并进行编码(Joint coding,联合编码),使用该格式发送该编码数据(参照非专利文献5)。例如,终端可以根据差错检测结果的模式的比特数,进行利用了信道选择、绑定、或者DFT-S-OFDM中的任一者的响应信号(ACK/NACK)的反馈。或者,基站也可以预先设定上述响应信号的发送方法。
如图5所示,信道选择是如下的方法:基于对于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最大两个单位频带)接收到的、每个下行单位频带的多个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分别是ACK还是NACK,不仅改变响应信号的相位点(即,星座点(Constellation point)),还改变用于发送响应信号的资源(以下有时也记载为“PUCCH资源”)。与此相对,绑定是如下的方法:将对于多个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捆绑为1个信号,从预先确定的1个资源进行发送(参照非专利文献6、7)。以下,将对多个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捆绑为1个而得到的信号有时称为捆绑ACK/NACK信号。
这里,作为终端经由PDCCH接收下行分配控制信息并接收了下行线路数据的情况下的、上行线路中的响应信号的发送方法,可以考虑以下的两个方法。
一个方法是,使用与PDCCH所占用的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元素)一对一地相关联的PUCCH资源来发送响应信号的方法(Implicit signaling,暗示信令)(方法1)。即,在将面向基站下属的终端的DCI配置在PDCCH区域的情况下,各PDCCH占用由1个或连续的多个CCE构成的资源。另外,作为PDCCH占用的CCE数(CCE聚合数:CCE aggregationlevel),例如根据分配控制信息的信息比特数或者终端的传播路径状态,选择1、2、4、8中的1个。
另一个方法是从基站对于终端预先通知用于PUCCH的资源的方法(Explicit signaling,明示信令)(方法2)。即,在方法2中,终端使用预先从基站通知的PUCCH资源来发送响应信号。
另外,如图5所示,终端使用两个单位频带中的1个单位频带发送响应信号。这种的发送响应信号的单位频带被称为PCC(Primary ComponentCarrier,主分量载波)或PCell(Primary Cell,主小区)。另外,除此以外的单位频带被称为SCC(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辅分量载波)或SCell(Secondary Cell,辅小区)。例如,PCC(PCell)是发送与发送响应信号的单位频带有关的广播信息(例如SIBl(系统信息块类型1))的单位频带。
此外,在方法2中,也可以从基站对终端预先通知多个终端间通用的面向PUCCH的资源(例如4个用于PUCCH的资源)。例如,终端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基于SCell内的DCI中包含的2比特的TPC(Transmit Power Control,发送功率控制)命令(发送功率控制命令),选择1个实际使用的面向PUCCH的资源。此时,该TPC命令也被称为ARI(Ack/nack Resource Indicator,Ack/nack资源指示符)。由此,能够在明示信令时,在某个子帧中,某个终端使用通过明示信令通知的用于PUCCH的资源,在另一子帧中,另一终端使用相同的通过明示信令通知的用于PUCCH的资源。
另外,在信道选择中,与指示PCC(PCell)内的PDSCH的PDCCH所占用的、CCE的开头CCE索引一对一地相关联,分配上行单位频带内的PUCCH资源(在图5中是PUCCH区域1内的PUCCH资源)(暗示信令)。
这里,引用图5和图6说明将上述非对称的载波聚合适用于终端时的基于信道选择的ARQ控制。
例如,图5中,对于终端1,设定由单位频带1(PCell)、单位频带2(SCell)构成的单位频带组(有时以英语记载为“Component Carrier set”)。在该情况下,在通过单位频带1、2各自的PDCCH将下行资源分配信息从基站发送到终端1后,使用与该下行资源分配信息对应的资源发送下行线路数据。
另外,在信道选择中,表示对单位频带1(PCell)中的多个下行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和对单位频带2(SCell)中的多个下行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的响应信号,被映射到PUCCH区域1内或者PUCCH区域2内包含的PUCCH资源中。另外,终端作为该响应信号,使用2种相位点(BPSK(Binary Phase ShiftKeying,二相相移键控)映射)或者4种相位点(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四相相移键控)映射)中的任一者。即,在信道选择中,通过利用PUCCH资源和相位点的组合,能够表示对单位频带1(PCell)中的多个下行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和对单位频带2(SCell)中的多个下行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的模式(pattern)。
这里,图6A示出了TDD系统中单位频带为两个的情况(PCell为1个,SCell为1个的情况)下的差错检测结果的模式的映射方法。
此外,图6A设想了将发送模式设定为以下的(a)、(b)、(c)中任一者的情况。
(a)各单位频带仅支持下行1Cw(码字,codeword)发送的发送模式。
(b)一单位频带仅支持下行1Cw发送的发送模式,另一单位频带最大支持下行2CW发送的发送模式。
(c)各单位频带最大支持下行2Cw发送的发送模式。
此外,图6A设想M设定为以下(1)~(4)中任一者的情况,该M表示如下的数:对每个单位频带,通过1个上行通信子帧(以后记载为“UL(UpLink)子帧”。图3所示的“U”)需要对基站通知几个下行通信子帧(以后记载为“DL(DownLink)子帧”。图3所示的“D”或“5”)的差错检测结果。例如,在图3所示的Config#2中,通过1个UL子帧对基站通知4个DL子帧的差错检测结果,因而M=4。
(1)M=1
(2)M=2
(3)M=3
(4)M=4
即,图6A表示分别组合上述(a)~(c)以及上述(1)~(4)的情况下的差错检测结果的模式的映射方法。此外,如图3所示,M的值因UL-DLConfiguration(Config#0~6)以及1帧内的子帧号(SF#0~SF#9)而异。另外,在图3所示的Config#5下,在子帧(SF)#2中M=9。但是,这种情况下,在LTE-A的TDD系统中,终端不适用信道选择,而例如使用DFT-S-OFDM格式通知差错检测结果。因此,图6A中,没有将Config#5(M=9)纳入上述组合中。
在(1)的情况下,差错检测结果的模式数以(a)、(b)、(c)的顺序,存在22×1=4模式,23×1=8模式,24×1=16模式。在(2)的情况下,差错检测结果的模式数以(a)、(b)、(c)的顺序,存在22×2=8模式,23×2=16模式,24×2=32模式。(3)、(4)的情况也是同样。
这里,设想1个PUCCH资源中映射的各相位点间的相位差最小也为90度的情况(即,每1个PUCCH资源最大映射4模式的情况)。此时,为了映射差错检测结果的所有模式所需的PUCCH资源数在差错检测结果的模式数最大的(4)且(c)的情况(24×4=64模式)下,需要24×4÷4=16个,不太现实。因此,在TDD系统中,通过将差错检测结果在空域中进行绑定(Bundling),若需要则还在时域中进行绑定,从而有意识地减少差错检测结果的信息量。由此,限制进行差错检测结果模式的通知所需的PUCCH资源数。
在LTE-A的TDD系统中,在(1)的情况下,终端对差错检测结果不进行绑定,以(a)、(b)、(c)的顺序,将4模式、8模式、16模式的差错检测结果模式分别映射到2个、3个、4个PUCCH资源(图6A的步骤3)。即,终端对每个在下行线路中设定了仅支持1CW发送的发送模式(非MIMe,非多输入多输出)的单位频带,通知1比特的差错检测结果,对每个在下行线路中设定了最大支持2CW发送的发送模式(MIMe,多输入多输出)的单位频带,通知2比特的差错检测结果。
在LTE-A的TDD系统中,在(2)且(a)的情况下,终端也对差错检测结果不进行绑定而将8模式的差错检测结果模式映射到4个PUCCH资源(图6A的步骤3)。此时,终端对每1个下行单位频带通知2比特的差错检测结果。
LTE-A的TDD系统中,在(2)且(b)((2)且(c)也同样)的情况下,终端在空域中进行绑定(空间绑定:Spatial bundling)在下行线路中设定有最大支持2CW发送的发送模式的单位频带的差错检测结果(图6A的步骤1)。在空间绑定中,例如,2CW的差错检测结果中,对至少一个CW的差错检测结果为NACK的情况下,将空间绑定后的差错检测结果判定为NACK。即,在空间绑定中,对2CW的差错检测结果取逻辑“与”(Logical And)。然后,终端将空间绑定后的差错检测结果(在(2)且(b)的情况下为8模式,在(2)且(c)的情况下为16模式)映射到4个PUCCH资源(图6A的步骤3)。此时,终端对每1个下行单位频带通知2比特的差错检测结果。
在LTE-A的TDD系统中,在(3)或者(4),而且(a)、(b)或(c)的情况下,终端在空间绑定(图6A的步骤1)之后,在时域中进行绑定(时域绑定:Time-domain bundling)(图6A的步骤2)。然后,终端将时域绑定后的差错检测结果模式,映射到4个PUCCH资源(图6A的步骤3)。此时,终端对每1个下行单位频带通知2比特的差错检测结果。
接着,使用图6B表示一例具体的映射方法。图6B是下行单位频带为2个(PCell为1个,SCell为1个)的情况,并且设定“(c)各单位频带最大支持下行2Cw发送的发送模式”且“(4)M=4”的情况的例子。
图6B中,PCell的差错检测结果在4个DL子帧(SFl~4)中,以(Cw0,Cwl)的顺序,为(ACK(A),ACK)、(ACK,ACK)、(NACK(N),NACK)、(ACK,ACK)。在图6B所示的PCell中,由于M=4,所以终端在图6A的步骤1中,对它们进行空间绑定(图6B的用实线包围的部分)。空间绑定的结果,在图6B所示的PCell的4个DL子帧中,依次得到ACK、ACK、NACK、ACK。进而,在图6A的步骤2中,终端对在步骤1中得到的空间绑定后的4比特的差错检测结果模式(ACK,ACK,NACK,ACK)进行时域绑定(图6B的用虚线包围的部分)。由此,在图6B所示的PCell中,得到(NACK,ACK)的2比特的差错检测结果。
终端通过对图6B所示的SCell也同样进行空间绑定和时域绑定,从而得到(NACK,NACK)的2比特的差错检测结果。
接着,在图6A的步骤3中,终端以PCell、SCell的顺序,组合PCell以及SCell的时域绑定后的各2比特的差错检测结果模式,汇集成4比特的差错检测结果模式(NACK,ACK,NACK,NACK)。终端对于该4比特的差错检测结果模式,使用图6A的步骤3所示的映射表,确定PUCCH资源(此时为h1)和相位点(此时为-j)。
另外,在LTE系统和LTE-A系统中,支持下行线路数据的HARQ(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发请求)(以下称为“DL HARQ”)。在DLHARQ中,LTE终端和LTE-A终端将对检测出差错的下行线路数据的LLR(Log Likelihood Ratio,对数似然比)(或者有时也称为软比特(Soft bit))存储到软缓冲区。将软缓冲区中存储的LLR与对要重发的下行线路数据(重发数据)的LLR进行合成。如图7A和下式(1)所示,软缓冲区(缓冲区容量:Nsoft)基于终端支持的下行单位频带数(KC)、终端支持的复用层数(KMIMo)、以及对终端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MDL_HARQ)进行等分,计算每1传输块(Transport Block(或TB))的IR(IncrementalRedundancy,增量冗余)缓冲区大小(NIR)。此外,最大DL HARQ进程数表示基于各UL-DL Configuration(Config#0~#6)中的、DL HARQ的从下行线路数据的发送至该下行线路数据的重发为止的重发间隔(有时也称为RTT(RoundTrip Time,往返时间))的最大值设定的重发进程数(DL HARQ进程数)(参照图7B)。
Figure BDA0000452895300000111
终端将对检测出差错的下行线路数据的LLR,存储到在由式(1)计算的每1TB的IR缓冲区大小的范围内与各DL HARQ进程对应的IR缓冲区中。这里,式(1)所示的Mlimit是软缓冲区中存储的DL HARQ进程数的容许值,例如Mlimit的值为8。另外,为了抑制软缓冲区的总容量(软缓冲区容量),每1TB的IR缓冲区并不是一定能够存储每1TB的所有系统校验比特(LLR)和所有奇偶校验比特(LLR)。因此,在有限的软缓冲区容量中尽可能增大每1TB的IR缓冲区大小,会增加能够存储到IR缓冲区中的LLR的总量,其结果,提高HARQ重发性能。
另外,LTE-A终端设想在多个单位频带间设定相同的UL-DLConfiguration而设计。这是由于,以往,设想1个频带(例如2GHz频带)中的多个单位频带之间(例如2GHz频带内的某个20MHz带宽的单位频带和另外的20MHz带宽的单位频带)的载波聚合(所谓带内载波聚合(Intra-band CarrierAggregation))。即,因为若在同一频带内的不同单位频带之间同时进行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则正在进行下行通信的终端从进行上行通信的终端受到大的干扰。
另一方面,在多个频带(例如2GHz频带与800MHz频带)的单位频带之间(例如2GHz频带内的20MHz带宽的单位频带和800MHz频带内的20MHz带宽的单位频带)的载波聚合(所谓带间载波聚合(Inter-band CarrierAggregation))中,两个单位频带间的频率间隔大。因此,正在通过某个频带的单位频带(例如2GHz频带内的20MHz带宽的单位频带)进行下行通信的终端中,从正在通过其他频带(例如800MHz频带内的20MHz带宽的单位频带)进行上行通信的终端受到的干扰小。
此外,正在研究如下的方案:提供LTE-A的TDD系统的通信运营商,在将频带新分配给LTE-A系统的服务时,根据该通信运营商重视哪个服务,使新分配的频带的UL-DL Configuration与现有频带的UL-DL Configuration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在重视下行通信的吞吐量的通信运营商中,在新的频带中,使用DL子帧对UL子帧的比例大的UL-DL Configuration(例如图3中是Config#3、#4或#5等)。由此,进行更灵活的系统构筑。
另外,LTE-A中,为了在载波聚合时实现低的PAPR(Peak to AveragePower Ratio,峰均功率比),正在研讨终端始终仅使用单一的单位频带(例如PCell),发送对各单位频带(PCell及SCell)的各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即响应信号(HARQ-ACK)。
但是,在单位频带之间设定有不同的UL-DL Configuration的情况下,存在PCell为DL子帧,SCell为UL子帧的定时。在该定时,终端无法使用PCell的PUCCH发送对SCell的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因此,LTE-A中正在研讨,代替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PDSCH(接收下行线路数据)与PUCCH(发送响应信号)之间的发送和接收定时(PDSCH-PUCCH定时),使用由其他UL-DL Configuration(参照UL-DL Configuration)规定的PDSCH-PUCCH定时。
这里,如图8所示,在图3所示的UL-DL Configuration之间,存在对于DL子帧的包含关系。首先,作为一例,说明Config#0和Config#1的关系。图3中,构成1帧的DL子帧(包括特殊子帧)在Config#0中是SF#0、#1、#5和#6,在Config#1中是SF#0、#1、#4、#5、#6和#9。即,Config#1的构成1帧的DL子帧的集合包含Config#0的构成1帧的DL子帧的集合。即,可以说,Config#1的DL子帧的集合是Config#0的DL子帧的超集(Superset)。或者可以说,Config#0的DL子帧的集合是Config#1的DL子帧的子集(Subset)。在以下说明中,例如,Config#1中至少在与Config#0的DL子帧相同的定时设定有DL子帧,在这样的UL-DL Configuration的组合下,有时也表示为Config#1比Config#0“DL比重大(DL heavy)”。另外,Config#0的UL子帧的集合也可以说是包含Config#1的UL子帧的集合(UL子帧的超集)(未图示)。因此,在以下说明中,例如,Config#0中至少在与Config#1的UL子帧相同的定时设定有UL子帧,在这样的UL-DL Configuration的组合下,有时也表示为Config#0比Config#1“UL比重大(DL heavy)”。
接着,说明Config#1和Config#3的关系。图3中,构成1帧的DL子帧(包括特殊子帧),在Config#3中是SF#0、#1、#5~#9。即,Config#1和Config#3的DL子帧的集合相互不存在包含关系。即,可以说,Config#1的DL子帧的集合不是Config#3的DL子帧的超集,也不是其子集.。在以下说明中,例如,Config#1与Config#3中,至少分别包含在相互不同的定时设定的DL子帧和UL子帧,在这样的UL-DL Configuration的组合下,有时也表示为:Config#1相对于Config#3“既非DL比重大也非UL比重大”。在其他UL-DLConfiguration之间,也存在如上所述的对于DL子帧的包含关系(参照图8)。
图9表示一例构成1帧的PCell的DL子帧集合包含SCell的DL子帧集合的情况(即,PCell的DL子帧集合是SCell的DL子帧的超集的情况,或者PCell的UL-DL Configuration与SCell的UL-DL Configuration相比DL比重大的情况)下的PDSCH-PUCCH定时。图9A和图9B中,对于PCell设定有Config#1,对于SCell设定有Config#0。
此外,下面,有时也将PCell的UL-DL Configuration与SCell的UL-DLConfiguration相比DL比重大的情况仅表示为“PCell的DL比重大”。
图9A表示在SCell中参照对SCell设定的Config#0所规定的PDSCH-PUCCH定时的情况。此时,存在如下定时:在对SCell设定的Config#0中是发送与PDSCH(下行线路数据)对应的PUCCH(响应信号)的UL子帧,但是在对PCell设定的Config#1中是DL子帧(图9A中,是子帧#4、#9)。在该定时,无法进行对SCell的PDSCH的、PCell中的PUCCH发送。因此,与该定时对应的SCell的DL子帧(图9A中是子帧#0、#5)也无法用于PDSCH通知。
另一方面,图9B表示在SCell中参照对PCell设定的Config#1所规定的PDSCH-PUCCH定时的情况。此时,在发送对SCell的PDSCH(下行线路数据)的PUCCH(响应信号)的定时,PCell不会为DL子帧。因此,必定能够进行对SCell的PDSCH的、通过PCell的PUCCH发送。因此,SCell的任一DL子帧都能够用于PDSCH通知。这样,图9B中,在PCell中不存在无法对SCell的PDSCH的、通过PCell进行的PUCCH发送的定时,因此在SCell中能够有效利用所有DL子帧。
接着,图10表示一例构成1帧的PCell的DL子帧集合不包含SCell的DL子帧集合,而且不包含于SCell的DL子帧集合的情况(即,PCell的DL子帧集合既不是SCell的DL子帧的超集也不是其子集的情况,或者PCell既非DL比重大也非UL比重大的情况)下的PDSCH-PUCCH定时。图10A和图10B中,对于PCell设定有Config#1,对于SCell设定有Config#3。
图10A表示在SCell中参照对PCell设定的Config#1所规定的PDSCH-PUCCH定时的情况。此时,与图9B同样,在发送对SCell的PDSCH的PUCCH的定时中,PCell不会为DL子帧。因此,图10A中,不存在由于无法通过PCell发送对SCell的PDSCH的PUCCH而无法利用的SCell的DL子帧。但是,由于在对PCell设定的Config#1中未规定PDSCH-PUCCH定时,所以有时无法利用SCell的DL子帧。例如,在图10A所示的子帧#7、#8中,SCell为DL子帧,而PCell为UL子帧。因此,在对PCell设定的Config#1中,原来没有规定将子帧#7、8作为DL子帧的PDSCH-PUCCH定时。因此,在子帧#7,8中,无法将SCell的DL子帧用于PDSCH通知。
与此相对,图10B表示在SCell中,参照如下的PDSCH-PUCCH定时的情况,即,作为对PCell设定的Config#1和对SCell设定的Config#3两者的DL子帧的超集的UL-DL Configuration中的、DL子帧数最多的UL-DLConfiguration(Config#4)所规定的PDSCH-PUCCH定时。
这里,两个单位频带相互之间既非DL比重大也非UL比重大的UL-DLConfiguration组合有Config#1与Config#3、Config#2与Config#3、以及Config#2与Config#4这三种(参照图8)。此时,在一单位频带为Config#1,另一单位频带为Config#3的情况下(参照图10B),设SCell的参照UL-DLConfiguration为Config#4。另外,在一单位频带为Config#2,另一单位频带为Config#3的情况下,设SCell的参照UL-DL Configuration为Config#5。此外,在一单位频带为Config#2,另一单位频带为Config#4的情况下,设SCell的参照UL-DL Configuration为Config#5。
由此,PCell中不存在无法发送对SCell的PDSCH的PUCCH的定时。而且,也不会出现由于在PCell中未规定上述PDSCH-PUCCH定时而无法利用SCell的DL子帧的情况。因此,在SCell中能够有效利用所有DL子帧。
图11表示一例构成1帧的PCell的DL子帧集合包含于SCell的DL子帧集合的情况(即,PCell的DL子帧集合是SCell的DL子帧的子集的情况,或者PCell为UL比重大的情况)下的PDSCH-PUCCH定时。在该情况下,通过在SCell中参照对SCell设定的Config#1所规定的PDSCH-PUCCH定时,能够有效利用SCell的所有DL子帧。
另外,在LTE-A系统中,正在研讨变更UL-DL ConfigUration的方案(以下有时称为TDD eIMTA(enfiancementfor DL-U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Traffic Adaptation,增强DL-UL干扰管理及业务适应))。作为TDD eIMTA的目的,可以举出通过UL/DL比例的灵活变更来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服务,或者通过在业务负载低的时间带增加UL比例来减少基站的耗电等。作为UL-DLConfiguration的变更方法,根据变更的目的,分别研讨如下方法:(1)基于SI(System Information,系统信息)信令的通知的方法,(2)基于RRC(higherlayer,高层)信令的通知方法,以及(3)基于L1(Physical Layer,物理层)信令的通知方法。
方法(1)是频率最低的UL-DL Configuration的变更。方法(1)例如适用于以在业务负载低的时间段(例如深夜或清晨)增加UL比例来减少基站的耗电为目的的情况。方法(3)是频度最高的UL-DL Configuration的变更。在微微小区(picocell)等较小的小区中,与宏小区(macrocell)等较大的小区相比,连接的终端数少。在微微小区中,根据连接于微微小区的少量的终端中的UL/DL业务量的多少,确定微微小区整体的UL/DL业务量。因此,在微微小区中,UL/DL业务量的时间变动剧烈。因此,在跟随微微小区这样的较小的小区中的UL/DL业务量的时间变动来变更UL-DL Configuration的情况下,方法(3)最合适。方法(2)位于方法(1)与方法(3)之间,适合于UL-DL Configuration变更频度为中等程度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36.211V10.1.0,“Physical Channels andModulation(Release10),”March2011
非专利文献2:3GPP TS36.212V10.1.0,“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Release10),”March2011
非专利文献3:3GPP TS36.213V10.1.0,“Physicallayer procedures(Release10),”March2011
非专利文献4:Seigo Nakao,Tomofumi Takata,Daichi Imamura,andKatsuhiko Hiramatsu,“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E-UTRAuplink controlchannel in fast fding environments,”Proceeding of IEEE VTC2009spring,April.2009
非专利文献5:Ericsson and ST-Ericsson,“A/Ntransmission in the uplinkforcarrier aggregation,”R1-100909,3GPP TSG-RAN WGl#60,Feb.2010
非专利文献6:ZTE,3GPP RANl meeting#57,R1-091702,“Uplink ControlChannel Designfor LTE-Advanced,”May2009
非专利文献7:Panasonic,3GPP RANl meeting#57,R1-091744,“ULACK/NACK transmission on PUCCHfor Carrier aggregation,”May2009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多个单位频带间UL-DL Configuration不同的情况下,也需要对于下行线路数据支持DL HARQ。作为一例,图12A表示基站对终端分配下行线路数据以取最大DL HARQ进程数的情况下的DL HARQ进程。图12A表示例如如图9B所示PCell的DL比重大、而且在SCell中参照对P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PDSCH-PUCCH定时的情况。另外,为了与图12A进行比较,图13A表示一例在不设定载波聚合(非CA)时设定有Config#0的单位频带(小区)中,基站对于终端分配下行线路数据以取最大DL HARQ进程数的情况下的DL HARQ进程。
此外,图12A及图13A中的圆圈包围的数字表示DL HARQ进程号。另外,实线箭头表示PDSCH-PUCCH定时。另外,虚线箭头表示基站中的PUCCH(响应信号)的接收与对该PUCCH的PDSCH(下行线路数据)的重发之间的定时(以下有时也称为PUCCH-PDSCH定时)。此外,PDSCH-PUCCH定时和PUCCH-PDSCH定时有时也表示为DL HARQ定时。另外,例如,从接收PUCCH直到重发PDSCH为止的所需时间间隔为4毫秒(4子帧)以上。另外,从发送PDSCH直到重发PDSCH为止的所需时间表示为PDSCHRTT(Round Trip Time,往返时间)。
在图12A中设定有Config#0的SCell、以及图13A中设定有Config#0的单位频带中,两者的每1帧的DL子帧数(包括特殊子帧)均为4个。但是,图12A和图13A的PDSCH RTT不同。具体而言,图13A中,对于所有DLHARQ进程,PDSCH RTT为10毫秒。与此相对,图12A中,各DL HARQ进程的PDSCH RTT为11毫秒或14毫秒。因此,图13A中,对于每1帧(10毫秒)的4个DL子帧,PDSCH RTT为10毫秒,因此最大具有4个DL HARQ进程即可。这与图7B中Config#0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为4的情况对应。另一方面,图12A中,PDSCH RTT大于10毫秒,因此需要大于4的DL HARQ进程数。具体而言,图12A的情况下,最大需要5个DL HARQ进程。
这样需要较多DL HARQ进程数的理由是,在SCell中,参照与对SCell自身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相比DL比重大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PDSCH-PUCCH定时。换言之,是因为在SCell中,参照与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相比UL子帧少,PUCCH发送机会少的UL-DL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PDSCH-PUCCH定时。
这里,如图7A及图7B所示,DL HARQ用软缓冲区基于对终端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MDL_HARQ)而被划分(参照式(1))。例如,图13B表示图13A中的SCell用软缓冲区。如图13B所示,在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为Config#0、SCell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为4的情况下,将SCell用软缓冲区划分为4区。
另一方面,图12B表示图12A中的SCell用软缓冲区。如图12B所示,在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为Config#0,因此与图13B同样,将SCell用软缓冲区划分为4区。但是,如图12A所示,在SCell中参照与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相比DL比重大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PDSCH-PUCCH定时的情况下,SCell中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大于图7B所示的值(非CA时的值)。具体而言,在SCell参照的PDSCH-PUCCH定时为Config#1的定时的情况下,SCell中实际上需要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为5个。因此,如图12B所示,在终端中,无法对部分DL HARQ进程(图13B中是DL HARQ进程号5)分配IR缓冲区。因此,对于未分配IR缓冲区的DL HARQ进程,无法得到由HARQ重发带来的编码增益。
此外,如上所述,SCell中实际上需要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比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多的情况,是在SCell中参照与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相比DL比重大的UL-DL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PDSCH-PUCCH定时的情况。因此,不限于PCell是DL比重大的情况,在PCell既非DL比重大也非UL比重大的情况(图10B)下,SCell中实际上需要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也比对SCell设定的UL-DL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多。因此,在PCell既非DL比重大也非UL比重大的情况下,也存在与上述同样的问题。
如上所述,若在SCell中参照与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相比DL比重大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PDSCH-PUCCH定时,则会出现如下的情况:对于部分DL HARQ进程没有分配IR缓冲区,无法得到由HARQ重发带来的编码增益。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终端装置和缓冲区划分方法,在多个单位频带间UL-DL Configuration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对于所有DL HARQ进程得到由HARQ带来的编码增益。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终端装置使用多个单位频带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多个单位频带的各单位频带设定有构成1帧的子帧的构成模式,所述构成模式包含用于下行线路通信的下行通信子帧和用于上行线路通信的上行通信子帧,该终端装置采用的结构包括:解码单元,将通过所述多个单位频带分别发送的下行线路数据存储到重发用的缓冲区,并且对所述下行线路数据进行解码;生成单元,使用所述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生成响应信号;以及发送单元,将对通过所述多个单位频带中的第一单位频带接收的第一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以及对通过第二单位频带接收的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使用所述第一单位频带发送,所述缓冲区具有存储所述第一下行线路数据的第一缓冲区和存储所述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第二缓冲区,将所述第二缓冲区基于由对所述第一单位频带设定的第一构成模式与对所述第二单位频带设定的第二构成模式的组合所确定的特定值,划分为每个重发进程的区域。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缓冲区划分方法用于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使用多个单位频带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多个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设定有构成1帧的子帧的构成模式,所述构成模式包含用于下行线路通信的下行通信子帧和用于上行线路通信的上行通信子帧,该缓冲区划分方法包括:将通过所述多个单位频带分别发送的下行线路数据存储到重发用的缓冲区的步骤;对所述下行线路数据进行解码的步骤;使用所述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生成响应信号的步骤;以及将对通过所述多个单位频带中的第一单位频带接收的第一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以及对通过第二单位频带接收的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使用所述第一单位频带发送的步骤,所述缓冲区具有存储所述第一下行线路数据的第一缓冲区和存储所述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第二缓冲区,将所述第二缓冲区基于由对所述第一单位频带设定的第一构成模式与对所述第二单位频带设定的第二构成模式的组合所确定的特定值,划分为每个重发进程的区域。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多个单位频带间UL-DL Configuration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对于所有DL HARQ进程得到由HARQ带来的编码增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响应信号及参考信号的扩频方法的图。
图2是表示与PUSCH资源中的响应信号及上行线路数据的TDM的适用有关的动作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TDD中的UL-DL Configuration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在个别的终端中适用的非对称载波聚合及其控制时序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信道选择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TDD中的绑定方法及映射方法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软缓冲区的划分以及确定最大DL HARQ进程数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UL-DL Configuration间的DL子帧的包含关系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PCell是DL比重大的情况下的SCell的参照定时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PCell既非DL比重大也非UL比重大的情况下的SCell的参照定时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PCell是UL比重大的情况下的SCell的参照定时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PCell是DL比重大的情况下的问题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PCell是DL比重大的情况下的问题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主要结构的方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的设定范围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对UL-DL Configuration的PDSCH RTT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软缓冲区划分方法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与最大DL HARQ进程数的限制值的最小值比较结果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简单地确定SCell要参照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的方法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跨载波调度设定时的SCell的参照定时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跨载波调度设定时的问题的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跨载波调度设定时的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TDD eIMTA设定时的问题的图。
图2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在TDD eIMTA设定时的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确定方法的图。
标号说明
100,基站
200终端
101、208控制单元
102控制信息生成单元
103、105编码单元
104、107调制单元
106数据发送控制单元
108映射单元
109、218IFFT单元
110、219CP附加单元
111、222无线发送单元
112、201无线接收单元
113、202CP去除单元
114PUCCH提取单元
115解扩单元
116序列控制单元
117相关处理单元
118A/N判定单元
119捆绑A/N解扩单元
120IDFT单元
121捆绑A/N判定单元
122重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203FFT单元
204提取单元
205、209解调单元
206、210解码单元
207判定单元
211CRC单元
212响应信号生成单元
213编码和调制单元
214一次扩频单元
215二次扩频单元
216DFT单元
217扩频单元
220时分复用单元
221选择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P,对相同的结构元素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4是本实施方式的终端200的主要结构图。终端200使用多个单位载波与基站100进行通信。另外,对于对终端200设定的各单位频带,设定构成1帧的子帧的构成模式(UL-DL Configuration),该构成模式包含用于下行线各通信的下行通信子帧(DL子帧)以及用于上行线路通信的上行通信子帧(UL子帧)。终端200中,解码单元210将通过多个单位频带分别发送的下行线路数据存储到重发用的缓冲区(软缓冲区),并且对下行线路数据进行解码,响应信号生成单元212使用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生成响应信号,无线发送单元222将对通过多个单位频带中的第一单位频带(PCell)接收的第一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以及对通过第二单位频带(SCell)接收的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使用第一单位频带发送。这里,上述软缓冲区具有存储第一下行线路数据的第一缓冲区(PCell用软缓冲区)和存储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第二缓冲区(SCell用软缓冲区),第二缓冲区基于由对第一单位频带设定的第一构成模式和对第二单位频带设定的第二构成模式的组合所确定的特定值(参照最大UL-DL Configuration),被划分为每个重发进程的区域(IR缓冲区)。
[基站的结构]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100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15中,基站100具有控制单元101、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2、编码单元103、调制单元104、编码单元105、数据发送控制单元106、调制单元107、映射单元108、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单元109、CP附加单元110、无线发送单元111、无线接收单元112、CP去除单元113、PUCCH提取单元114、解扩单元115、序列控制单元116、相关处理单元117、A/N判定单元118、捆绑A/N解扩单元119、IDFT(Inverse 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离散傅立叶逆变换)单元120、捆绑A/N判定单元121、以及重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2。
控制单元101对资源分配对象终端(以下称为“目的地终端”,或仅称为“终端”)200,分配(Assign)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下行资源(即,下行控制信息分配资源)、以及用于发送下行线路数据的下行资源(即,下行数据分配资源)。在对资源分配对象终端200设定的单位频带组所包含的下行单位频带中进行该资源分配。另外,在与各下行单位频带中的下行控制信道(PDCCH)对应的资源中,选择下行控制信息分配资源。另外,在与各下行单位频带中的下行数据信道(PDSCH)对应的资源中,选择下行数据分配资源。另外,在有多个资源分配对象终端200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对各个资源分配对象终端200分配不同的资源。
下行控制信息分配资源与上述的L1/L2CCH是同等的。即,下行控制信息分配资源由一个或多个CCE构成。
另外,控制单元101确定(决定)在向资源分配对象终端200发送控制信息时使用的编码率。由于根据该编码率的不同控制信息的数据量是不同的,因此,具有能够映射该数据量的控制信息的数量的CCE的下行控制信息分配资源,由控制单元101分配。
而且,控制单元101将有关下行数据分配资源的信息输出到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2。另外,控制单元101将有关编码率的信息输出到编码单元103。另外,控制单元101确定发送数据(即,下行线路数据)的编码率,输出到编码单元105。另外,控制单元101将有关下行数据分配资源以及下行控制信息分配资源的信息输出到映射单元108。其中,控制单元101进行控制,以将下行线路数据和对该下行线路数据的下行控制信息映射到同一下行单位频带中。
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2生成包含与下行数据分配资源有关的信息的控制信息,将其输出到编码单元103。对每个下行单位频带生成该控制信息。另外,在有多个资源分配对象终端200的情况下,为了区别资源分配对象终端200彼此,而在控制信息中包含目的地终端200的终端ID。例如,控制信息中包含使用目的地终端200的终端ID掩蔽的CRC比特。该控制信息有时被称为“下行分配控制信息(Control information carrying downlink assignment)”或“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下行控制信息”。此外,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2例如参照由重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2生成的重发控制信号(未图示),在控制信息中包含重发信息,该重发信息表示在数据发送控制单元106中受发送控制的下行线路数据的发送是初次发送还是重发。
编码单元103根据从控制单元101获得的编码率,对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控制信息输出到调制单元104。
调制单元104对编码后的控制信息进行调制,将得到的调制信号输出到映射单元108。
编码单元105将每个目的地终端200的发送数据(即,下行线路数据)以及来自控制单元101的编码率信息作为输入,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将其输出到数据发送控制单元106。但是,在对目的地终端200分配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情况下,编码单元105对通过各下行单位频带发送的发送数据分别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发送数据输出到数据发送控制单元106。
在初次发送时,数据发送控制单元106保持编码后的发送数据,并且输出到调制单元107。对每个目的地终端200保持编码后的发送数据。另外,对每个发送的下行单位频带,保持发往1个目的地终端200的发送数据。由此,不仅能够进行向目的地终端200发送的数据整体的重发控制,还能进行对每个下行单位频带的重发控制。
另外,在从重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2获得对通过某个下行单位频带发送过的下行线路数据的NACK或者DTX时,数据发送控制单元106将与该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保持数据输出到调制单元107。在从重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2获得对通过某个下行单位频带发送过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时,数据发送控制单元106删除与该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保持数据。
调制单元107对从数据发送控制单元106获得的编码后的发送数据进行调制,将调制信号输出到映射单元108。
映射单元108将从调制单元104获得的控制信息的调制信号映射到从控制单元101获得的下行控制信息分配资源所示的资源中,并输出到IFFT单元109。
另外,映射单元108将从调制单元107获得的发送数据的调制信号映射到从控制单元101获得的下行数据分配资源(即,控制信息包含的信息)所示的资源(PDSCH(下行数据信道))中,并输出到IFFT单元109。
由映射单元108映射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多个副载波中的控制信息以及发送数据,在IFFT单元109中从频域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在CP附加单元110附加CP而成为OFDM信号后,在无线发送单元111中进行D/A(Digitalto Analog,数字至模拟)变换、放大以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经由天线发送到终端200。
无线接收单元112经由天线接收从终端200发送的上行响应信号或参考信号,对上行响应信号或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A/D变换等接收处理。
CP去除单元113去除在进行接收处理后的上行响应信号或参考信号中附加的CP。
PUCCH提取单元114从接收信号包含的PUCCH信号中,提取与预先通知给终端200的捆绑ACK/NACK资源对应的PUCCH区域的信号。这里,所谓捆绑ACK/NACK资源,如上所述,是应该发送捆绑ACK/NACK信号的资源,是采用DFT-S-OFDM格式结构的资源。具体而言,PUCCH提取单元114提取与捆绑ACK/NACK资源对应的PUCCH区域的数据部分(即,配置捆绑ACK/NACK信号的SC-FDMA码元)和参考信号部分(即,配置有用于解调捆绑ACK/NACK信号的参考信号的SC-FDMA码元)。PUCCH提取单元114将提取的数据部分输出到捆绑A/N解扩单元119,将参考信号部分输出到解扩单元115-1。
另外,PUCCH提取单元114从接收信号包含的PUCCH信号中提取多个PUCCH区域,该多个PUCCH区域与发送下行分配控制信息(DCI)使用的PDCCH所占用的CCE关联的A/N资源、以及预先通知给终端200的多个A/N资源对应。这里,所谓A/N资源,是应该发送A/N的资源。具体而言,PUCCH提取单元114提取与A/N资源对应的PUCCH区域的数据部分(配置有上行控制信号的SC-FDMA码元)和参考信号部分(配置有用于解调上行控制信号的参考信号的SC-FDMA码元)。而且,PUCCH提取单元114将提取出的数据部分以及参考信号部分两者输出到解扩单元115-2。这样,通过从与CCE相关联的PUCCH资源和对于终端200通知的特定的PUCCH资源中选择出的资源,接收响应信号。
序列控制单元116生成在从终端200通知的A/N、对A/N的参考信号、以及有可能对捆绑ACK/NACK信号的参考信号各自的扩频中使用的基序列(Base sequence,即序列长度为12的ZAC序列)。另外,序列控制单元116分别确定与在终端200可能使用的PUCCH资源中有可能配置参考信号的资源(以下称为“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相关窗。而且,序列控制单元116将表示与捆绑ACK/NACK资源中有可能配置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相关窗的信息以及基序列输出到相关处理单元117-1。序列控制单元116将表示与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相关窗的信息以及基序列输出到相关处理单元117-1。另外,序列控制单元116将表示与配置A/N以及针对A/N的参考信号的A/N资源对应的相关窗的信息以及基序列输出到相关处理单元117-2。
解扩单元115-1以及相关处理单元117-1进行从与捆绑ACK/NACK资源对应的PUCCH区域提取的参考信号的处理。
具体而言,解扩单元115-1使用终端200应在捆绑ACK/NACK资源的参考信号的二次扩频中使用的沃尔什序列,对参考信号部分进行解扩,将解扩后的信号输出到相关处理单元117-1。
相关处理单元117-1使用表示与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相关窗的信息以及基序列,求从解扩单元115-1输入的信号和在终端200中可能用于一次扩频的基序列之间的相关值。然后,相关处理单元117-1将相关值输出到捆绑A/N判定单元121。
解扩单元115-2以及相关处理单元117-2进行从与多个A/N资源对应的多个PUCCH区域中提取的参考信号和A/N的处理。
具体而言,解扩单元115-2使用终端200应在各A/N资源的数据部分以及参考信号部分的二次扩频中使用的沃尔什序列以及DFT序列,对数据部分以及参考信号部分进行解扩,将解扩后的信号输出至相关处理单元117-2。
相关处理单元117-2使用表示与各A/N资源对应的相关窗的信息以及基序列,分别求从解扩单元115-2输入的信号和在终端200中可能用于一次扩频的基序列之间的相关值。然后,相关处理单元117-2将各个相关值输出到A/N判定单元118。
A/N判定单元118基于从相关处理单元117-2输入的多个相关值,判定终端200使用哪个A/N资源发送了信号,或是没有使用任何A/N资源。而且,A/N判定单元118在判定为终端200使用了某一A/N资源发送了信号的情况下,使用与参考信号对应的分量以及与A/N对应的分量进行同步检波,并将同步检波的结果输出到重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2。另一方面,A/N判定单元118在判定为终端200没有使用任何A/N资源的情况下,将表示未使用A/N资源的信息输出到重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2。
捆绑A/N解扩单元119对与从PUCCH提取单元114输入的捆绑ACK/NACK资源的数据部分对应的捆绑ACK/NACK信号使用DFT序列进行解扩,并将该信号输出到IDFT单元120。
IDFT单元120将从捆绑A/N解扩单元119输入的频域上的捆绑ACK/NACK信号,通过IDFT处理变换为时域上的信号,并将时域上的捆绑ACK/NACK信号输出到捆绑A/N判定单元121。
捆绑A/N判定单元121使用从相关处理单元117-1输入的捆绑ACK/NACK信号的参考信号信息,对从IDFT单元120输入的与捆绑ACK/NACK资源的数据部分对应的捆绑ACK/NACK信号进行解调。另外,捆绑A/N判定单元121对解调后的捆绑ACK/NACK信号进行解码,将解码结果作为捆绑A/N信息输出到重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2。但是,在从相关处理单元117-1输入的相关值比阈值小,判定为终端200未使用捆绑A/N资源发送信号的情况下,捆绑A/N判定单元121将该意旨输出到重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2。
重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2基于从捆绑A/N判定单元121输入的信息、从A/N判定单元118输入的信息,以及表示对基站200预先设定的组号的信息,判定是否应重发通过下行单位频带发送过的数据(下行线路数据),基于判定结果生成重发控制信号。具体而言,在判断为需要重发通过某个下行单位频带发送的下行线路数据的情况下,重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2生成表示该下行线路数据的重发命令的重发控制信号,并将重发控制信号输出到数据发送控制单元106。另外,在判断为不需要重发通过某个下行单位频带发送的下行线路数据的情况下,重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2生成表示不重发通过该下行单位频带发送过的下行线路数据的重发控制信号,并将重发控制信号输出到数据发送控制单元106。
[终端的结构]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200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16中,终端200具有无线接收单元201、CP去除单元202、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变换)单元203、提取单元204、解调单元205、解码单元206、判定单元207、控制单元208、解调单元209、解码单元210、CRC单元211、响应信号生成单元212、编码和调制单元213、一次扩频单元214-1、214-2、二次扩频单元215-1、215-2、DFT单元216、扩频单元217、IFFT单元218-1、218-2、218-3、CP附加单元219-1、219-2、219-3、时分复用单元220、选择单元221、以及无线发送单元222。
无线接收单元201经由天线接收从基站100发送的OFDM信号,对接收OFDM信号进行下变频、A/D变换等接收处理。此外,接收OFDM信号中包含:被分配到PDSCH内的资源中的PDSCH信号(下行线路数据)或者被分配到PDCCH内的资源中的PDCCH信号。
CP去除单元202去除进行接收处理后的OFDM信号中附加的CP。
FFT单元203对接收OFDM信号进行FFT,变换成频域信号,将得到的接收信号输出到提取单元204。
提取单元204根据输入的编码率信息,在从FFT单元203获得的接收信号中提取下行控制信道信号(PDCCH信号)。即,构成下行控制信息分配资源的CCE的数量根据编码率而变化,因此提取单元204以与该编码率对应的个数的CCE为提取单位,提取下行控制信道信号。另外,对每个下行单位频带提取下行控制信道信号。提取出的下行控制信道信号被输出到解调单元205。
另外,提取单元204基于从后述的判定单元207获得的有关发往本装置的下行数据分配资源的信息,从接收信号中提取下行线路数据(下行数据信道信号(PDSCH信号)),并输出到解调单元209。这样,提取单元204接收被映射到PDCCH中的下行分配控制信息(DCI),通过PDSCH接收下行线路数据。
解调单元205对从提取单元204获得的下行控制信道信号进行解调,将得到的解调结果输出到解码单元206。
解码单元206根据输入的编码率信息,对从解调单元205获得的解调结果进行解码,将得到的解码结果输出到判定单元207。
判定单元207对从解码单元206获得的解码结果中包含的控制信息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进行盲判定(监视)。以与上述的提取单位对应的解码结果为单位进行该判定。例如,判定单元207以本装置的终端ID对CRC比特进行解蔽,将CRC=OK(无差错)的控制信息判定为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并且,判定单元207将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中包含的有关对本装置的下行数据分配资源的信息输出到提取单元204。
此外,判定单元207将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中包含的重发信息输出到解码单元210,该重发信息表示对本装置的下行线路数据的发送是初次发送还是重发。
另外,在检测到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即下行分配控制信息)时,判定单元207将产生(存在)ACK/NACK信号之事通知给控制单元208。另外,在从PDCCH信号中检测到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时,判定单元207将有关该PDCCH占用的CCE的信息输出到控制单元208。
控制单元208根据从判定单元207输入的有关CCE的信息,确定与该CCE关联的A/N资源。而且,控制单元208将对应于与CCE关联的A/N资源、或者预先从基站100通知的A/N资源的基序列及循环移位量输出到一次扩频单元214-1,将与该A/N资源对应的沃尔什序列以及DFT序列输出到二次扩频单元215-1。并且,控制单元208将A/N资源的频率资源信息输出到IFFT单元218-1。
另外,在判断为使用捆绑ACK/NACK资源发送捆绑ACK/NACK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8将对应于预先从基站100通知的捆绑ACK/NACK资源的参考信号部分(参考信号资源)的基序列及循环移位量输出到一次扩频单元214-2,将沃尔什序列输出到二次扩频单元215-2。并且,控制单元208将捆绑ACK/NACK资源的频率资源信息输出到IFFT单元218-2。
另外,控制单元208将用于捆绑ACK/NACK资源的数据部分的扩频的DFT序列输出到扩频单元217,将捆绑ACK/NACK资源的频率资源信息输出到IFFT单元218-3。
另外,控制单元208指示选择单元221选择捆绑ACK/NACK资源或A/N资源中的任一者,并将所选择的资源输出到无线发送单元222。此外,控制单元208指示响应信号生成单元212根据所选择的资源生成捆绑ACK/NACK信号或ACK/NACK信号中的任一者。
解调单元209对从提取单元204获得的下行线路数据进行解调,将解调后的下行线路数据(LLR)输出到解码单元210。
解码单元210在从判定单元207获得的重发信息指示初次发送的情况下,将从解调单元209获得的下行线路数据(LLR)存储到重发缓冲区(软缓冲区)。进而,解码单元210对从解调单元209获得的下行线路数据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下行线路数据输出到CRC单元211。另一方面,解码单元210在从判定单元207获得的重发信息指示重发的情况下,将从解调单元209获得的下行线路数据与从重发缓冲区读出的下行线路数据进行合成,并将合成后的下行线路数据再次存储到重发缓冲区。进而,解码单元210对合成后的下行线路数据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下行线路数据输出到CRC单元211。此外,该重发缓冲区大小的计算方法(划分方法)的细节将后述。
CRC单元211生成从解码单元210获得的解码后的下行线路数据,使用CRC对每个下行单位频带进行差错检测,在CRC=OK(无差错)的情况下将ACK输出到响应信号生成单元212,在CRC=NG(有差错)的情况下将NACK输出到响应信号生成单元212。另外,CRC单元211在CRC=OK(无差错)的情况下,将解码后的下行线路数据作为接收数据输出。
响应信号生成单元212基于从CRC单元211输入的、各下行单位频带中的下行线路数据的接收状况(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以及表示预先设定的组号的信息来生成响应信号。即,在受来自控制单元208的生成捆绑ACK/NACK信号的指示的情况下,响应信号生成单元212生成作为专用数据分别包含每个下行单位频带的差错检测结果的捆绑ACK/NACK信号。另一方面,在受来自控制单元208的生成ACK/NACK信号的指示的情况下,响应信号生成单元212生成1码元的ACK/NACK信号。而且,响应信号生成单元212将生成的响应信号输出到编码和调制单元213。
在输入了捆绑ACK/NACK信号的情况下,编码和调制单元213对输入的捆绑ACK/NACK信号进行编码和调制,生成12码元的调制信号,并输出到DFT单元216。另外,在输入了1码元的ACK/NACK信号的情况下,编码和调制单元213对该ACK/NACK信号进行调制,并输出到一次扩频单元214-1。
与A/N资源以及捆绑ACK/NACK资源的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一次扩频单元214-1及214-2根据控制单元208的指示,使用与资源对应的基序列对ACK/NACK信号或参考信号进行扩频,并将扩频后的信号输出到二次扩频单元215-1、215-2。
二次扩频单元215-1、215-2根据控制单元208的指示,使用沃尔什序列或者DFT序列对输入的一次扩频后的信号通过沃尔什序列或者DFT序列进行扩频,并输出到IFFT单元218-1、218-2。
DFT单元216汇聚12个输入的时间序列的捆绑ACK/NACK信号进行DFT处理,由此得到12个频率轴上的信号分量。接着,DFT单元216将12个信号分量输出到扩频单元217。
扩频单元217使用由控制单元208指示的DFT序列,对从DFT单元216输入的12个信号分量行扩频,并输出到IFFT单元218-3。
IFFT单元218-1、218-2、218-3根据控制单元208的指示,使输入的信号与应该配置的频率位置关联来进行IFFT处理。由此,输入到IFFT单元218-1、218-2、218-3的信号(即,ACK/NACK信号、A/N资源的参考信号、捆绑ACK/NACK资源的参考信号、捆绑ACK/NACK信号)被变换为时域的信号。
CP附加单元219-1、219-2、219-3将与IFFT后的信号的末尾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该信号的开头。
时分复用单元220将从CP附加单元219-3输入的捆绑ACK/NACK信号(即,使用捆绑ACK/NACK资源的数据部分发送的信号)和从CP附加单元219-2输入的捆绑ACK/NACK资源的参考信号,时分复用到捆绑ACK/NACK资源中,并将得到的信号输出到选择单元221。
选择单元221根据控制单元208的指示,选择从时分复用单元220输入的捆绑ACK/NACK资源与从CP附加单元219-1输入的A/N资源中的任一者,将分配到所选择的资源中的信号输出到无线发送单元222。
无线发送单元222对从选择单元221获得的信号进行D/A变换、放大以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并从天线发送到基站100。
[基站100和终端200的动作]
说明具有以上的结构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的动作。
在以下说明中,对终端200适用载波聚合,终端200使用多个单位频带与基站100通信。另外,多个单位频带(PCell及SCell)各自中设定有UL-DLConfiguration(相当于构成模式)。
另外,终端200(无线发送单元222)将对通过多个单位频带中的PCell接收的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以及对通过SCell接收的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使用PCell发送。即,在适用载波聚合时,始终通过PCell发送响应信号。此时,在对P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与对SCell设定的UL-DLConfiguration不同的情况下,终端200将对SCell的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在基于PCell和SCell的UL-DL Configuration的组合所确定的参照UL-DLConfiguration的UL子帧的定时,使用PCell发送。
另外,终端200支持DL HARQ,保持重发用缓冲区(软缓冲区)。另外,在对终端200设定有多个单位频带(PCell和SCell)的情况下,软缓冲区包括PCell用软缓冲区及SCell用软缓冲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P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的DL子帧的集合是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的DL子帧的超集的情况(即PCell是DL比重大的情况)下,或者对P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的DL子帧的集合既不是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的DL子帧的超集也不是其子集的情况(即PCell既非DL比重大也非UL比重大的情况)下,终端200基于由对P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和对SCell设定的UL-DLConfiguration的组合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划分SCell的软缓冲区。
以下将由对P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和对SCell设定的UL-DLConfiguration的组合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称为“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大DL HARQ进程数表示在SCell参照了参照UL-DL Configuration的情况下,SCell中应确保的DL HARQ进程数的最大值。
在PCell是DL比重大的情况下,或者在PCell既非DL比重大也非UL比重大的情况下,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设定为对SCell设定的UL-DL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以上、且小于SCell中参照PDSCH-PUCCH定时的UL-DL Configuration(参照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
图17是用于说明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的设定方法的图。图17A表示非CA时设定了Config#0的情况,图17B表示对PCell设定了Config#1,对SCell设定了Config#0的情况(即,PCell是DL比重大的情况),图17C表示非CA时设定了Config#1的情况。另外,在图17B中,在SCell中参照对PCell设定的Config#1的PDSCH-PUCCH定时。
例如,在图17B中,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设定为5,即,对SCell设定的Config#0(图17A)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4以上、且小于SCell为了PDSCH-PUCCH定时而参照的Config#1(图17C)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7的值。
这里,说明在PCell是DL比重大的情况下,基于对PCell设定的UL-DLConfiguration和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的组合所确定的、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的设定范围。
首先,将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设定为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以上,是出于以下理由。即,因为在DL比重大的PCell(即,UL子帧数少,PUCCH发送机会少的PCell)中,为了保证对SCell的PDSCH发送PUCCH,SCell中的PDSCH RTT增大。例如,在图17A所示的基于对单位频带设定的Config#0的DL HARQ定时(非CA的情况)下,PDSCH RTT为10毫秒。与此相对,如图17B所示,在作为SCell的PDSCH-PUCCH定时参照Config#1(参照UL-DL Configuration)(PDSCH RTT为11毫秒)的情况下,由于参照具有更大的PDSCH RTT并且DL比重更大的UL-DL Configuration,因此PDSCH RTT大于参照UL-DLConfiguration的PDSCH RTT,即最大为14毫秒。这样,在图17B中,与图17A相比,随着SCell中的PDSCH RTT增大,应分配IR缓冲区的DL HARQ进程数(即最大DL HARQ进程数)也相应增加。具体而言,最大DL HARQ进程数在图17A中为4个,而在图17B中增加1个,为5个。这样,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需要设定为多于对SCell设定的UL-DL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
这里,图18表示各UL-DL Configuration中的PDSCH RTT的最大值。如图18所示,Config#1的PDSCH RTT为11毫秒,而Config#6的PDSCH RTT则为14毫秒。在PCell为Config#1,SCell为Config#6时,若在PCell中保证对SCell的PDSCH发送PUCCH,则虽然参照UL-DL Configuration(Config#1)与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Config#6)相比DL比重较大,但PDSCH RTT较小。因此,仅对于该UL-DL Configuration组合,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并不一定大于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详细而言,Config#1与Config#6相比DL比重较大,但PDSCH RTT较小,此时在SCell为Config#6的组合(PCell是DL比重大的情况)下,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即软缓冲区的划分数)与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之间的等号成立。另外,Config#2与Config#6相比DL比重较大,但PDSCH RTT较小,此时在SCell为Config#6的组合(PCell是DL比重大的情况)下,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即软缓冲区的划分数)大于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立。
此外,将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设定为小于SCell的参照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是出于以下理由。即,这是因为虽然SCell参照与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图17B中是Config#0)相比DL比重大的UL-DL Configuration(图17B中是Config#1),但分配给SCell的DL子帧数仍然是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图17B中是Config#0)。即,与参照UL-DL Configuration相比,对SCell设定的UL-DLConfiguration中的DL子帧较少,因而SCell中实际上需要的DL HARQ进程数(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少于参照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
此外,使用图17及图18说明了PCell是DL比重大的情况下的、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的设定范围,在PCell既非DL比重大也非UL比重大的情况下也是同样。
图19A表示一例基于PCell和SCell的UL-DL Configuration的组合所确定的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另外,图19B表示基于PCell和SCell的UL-DL Configuration的组合所确定的SCell的参照UL-DLConfiguration。
图19A中,在PCell是UL比重大的情况下,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与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参照图7B)相同。
另一方面,从图19A中可知,在PCell是DL比重大的情况下,或者在PCell既非DL比重大也非UL比重大的情况下,任一种情况下的参照最大DLHARQ进程数均为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HARQ进程数以上、且小于SCell的参照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参照图7B)的值。这里,图19A中,表示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的值的第一项表示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第二项表示起因于上述的PDSCH RTT的增加而产生的DL HARQ进程数的增加量。此外,如上所述,如图19B所示,在PCell是DL比重大的情况下,SCell的参照UL-DL Configuration是对P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另外,在PCell既非DL比重大也非UL比重大的情况下,SCell的参照UL-DL Configuration是在与PCell和SCell两者的DL子帧相同的定时设定有DL子帧的UL-DL Configuration。
这里,若将图19A所示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定义为MREF_DL_HARQ,SCell,则可以用下式(2)表示SCell中的IR缓冲区大小NIR,SCell。即,SCell用软缓冲区被划分为与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MREF_DL_HARQ,SCell和规定阈值Mlimit中的较小的值同数的IR缓冲区(其中,KMIMo=1)。
另一方面,对于P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与参照的UL-DLConfiguration总是相同。因此,若将图7B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定义为MDL_HARQ,PCell,则可以用下式(3)表示PCell中的IR缓冲区大小NIR,PCell
Figure BDA0000452895300000342
例如,基站100和终端200预先保持图19A所示的SCell的参照最大DLHARQ进程数的确定表。基站100对终端200设定PCell及SCell的各UL-DLConfiguration。由此,终端200基于对本机设定的PCell和SCell的各UL-DLConfiguration的组合、以及所保持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的确定表,确定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并且,终端200按照式(2)和式(3),计算SCell的IR缓冲区大小(NIR,SCell)和PCell的IR缓冲区大小(NIR,PCell)。
例如,设定有图17B所示的PCell(Config#0)和SCell(Config#1)的终端200,参照图19A,将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设定为5。并且,终端200设为MREF_DL_HARQ,SCell=5,按照式(2),计算SCell的IR缓冲区大小(NIR,SCell)。即,如图20所示,终端200以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5个进程)划分SCell用软缓冲区。由此,对SCell分配5个IR缓冲区。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终端200基于由对PCell设定的UL-DLConfiguration与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的组合所确定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相当于特定值),将SCell的软缓冲区划分为多个IR缓冲区(每个重发进程的缓冲区)。
由此,终端200能够基于考虑了SCell的参照UL-DL Configuration的DLHARQ进程数(即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分配SCell用的IR缓冲区。由此,在SCell将参照UL-DL Configuration的定时进行参照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无法对部分DL HARQ进程分配IR缓冲区而不能获得HARQ重发所带来的编码增益的情况。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终端200能够对于对SCell的所有DL HARQ进程,分配IR缓冲区并支持DL HARQ。由此,对于所有DL HARQ进程,能够得到由HARQ带来的编码增益。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式(2)所示,在分配IR缓冲区时,比较图19A所示的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MREF_DL_HARQ,SCell和Mlimit=8,优先使用较小的值。对此,基站100和终端200可以预先保持规定了对P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和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的各组合的、式(2)所示的min(MREF_DL_HARQ,SCell,Mlimit)的计算结果的表(例如参照图21)。由此,终端200中无需进行式(2)所示的min(MREF_DL_HARQ,SCell,Mlimit)的运算。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基站100和终端200也可以不保持图19A所示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确定表,而基站100对于终端200通知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MREF_DL_HARQ,SCell。即,基站100也可以通知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DL HARQ进程数以上、且小于SCell为了DL HARQ定时而参照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MREF_DL_HARQ,SCell。或者,基站100也可以对于终端200通知使用了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的min(MREF_DL_HARQ,SCell,Mlimit)的计算结果。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作为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使用SCell为了DL HARQ定时而参照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中,基站100和终端200为了确定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保持图22A所示的SCell的参照UL-DL Configuration的确定表、以及图22B所示的对各UL-DL Configuration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的确定表。
具体而言,终端200参照图22A所示的参照UL-DL Configuration的确定表、以及对PCell及SCell分别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的组合,确定SCell的参照UL-DL Configuration。接着,终端200参照图22B所示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的确定表、以及使用图22A确定的SCell的参照UL-DL Configuration,确定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MREF_DL_HARQ,SCell。并且,与实施方式1同样,终端200按照式(2),基于该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MREF_DL_HARQ,SCell,划分SCell的软缓冲区。
例如,对于终端200,在对PCell设定了Config#1,对SCell设定了Config#0的情况下,终端200参照图22A所示的表,确定Config#1作为SCell的参照UL-DL Configuration。接着,终端200参照确定的Config#1和图22B所示的表,确定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MREF_DL_HARQ,SCell=7。在该情况下,终端200将SCell用软缓冲区划分为7个IR缓冲区。
图22A中,在PCell是DL比重大的情况下,SCell的参照UL-DLConfiguration是对P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在PCell是UL比重大的情况(即SCell是DL比重大的情况)下,SCell的参照UL-DL Configuration是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在PCell既非DL比重大也非UL比重大的情况下,SCell的参照UL-DL Configuration是相对于PCell和SCell中的任一者DL比重都更大的UL-DL Configuration。
即,作为SCell的参照UL-DL Configuration,总是设定相对于对S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相同或者DL比重大的UL-DL Configuration。DL比重越大的UL-DL Configuration,所需的DL HARQ进程数越多。不过,如实施方式1所说明,在SCell中对参照UL-DL Configuration的DL HARQ定时进行参照时,对于SCell需要的DL HARQ进程数不会超过SCell的参照UL-D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
因此,如本实施方式,使用SCell的参照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作为用于确定SCell用软缓冲区的划分数的、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从而终端200能够对于对SCell的所有DLHARQ进程,分配IR缓冲区并支持DL HARQ。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对于所有DL HARQ进程,能够获得由HARQ带来的编码增益。
此外,图22B与图7B所示的现有的表相同。另外,图22A与图19B为相同的表。另外,如上所述,图22A(图19B)所示的表是规定SCell的DL HARQ定时(即,使用PCell发送的SCell的响应信号的发送定时)所需的表。即,图22A所示的表是与SCell的软缓冲区划分数的确定无关的必需的表。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基站100和终端200无须保持用于确定SCell的软缓冲区划分数的新表(例如图19A所示的表)。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相比,能够简化基站100和终端200的结构。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不设定跨载波调度(Cross-carrier scheduling)时(有时也称为不设定CIF(Carrier Indicator Field,载波指示字段)时,或者设定自调度(Self scheduling)时)的情况。即,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通过PCell的PDCCH通知对PCell的PDSCH的DL assignment(资源分配信息),通过SCell的PDCCH通知对SCell的PDSCH的DL assignment的情况。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中说明考虑到跨载波调度设定的情况。
所谓跨载波调度,是指使用某个单位频带的PDCCH,对其他单位频带的资源分配进行调度的技术。例如,为了防备在终端200中对SCell的PDSCH的DL assignment(资源分配信息)受到较大干扰的情况等无法保证SCell的PDCCH的质量的情况,从PCell对SCell进行跨载波调度。此时,基站100通过PCell的PDCCH通知对SCell的PDSCH的DL assignment(例如,图23A及图23B所示的虚线箭头)。
在设定跨载波调度、并且PCell是UL比重大(参照图23A)或者PCell既非DL比重大也非UL比重大(未图示)的情况下,出现PCell为UL子帧并且SCell为DL子帧的定时(例如,图23A所示的SF#4、#9)。在该定时,基站无法使用PCell的PDCCH来通知旨示SCell的PDSCH的DL assignment,因此无法进行SCell的PDSCH分配。因此,在该定时,无法利用SCell的DL子帧。
另一方面,在不设定跨载波调度时(未图示),使用SCell的PDCCH来通知指示SCell的PDSCH的DL assignment,因而即使在PCell为UL子帧且SCell为DL子帧的定时,SCell中也能够利用DL子帧。
这样,在PCell为UL子帧而且SCell为DL子帧的定时,能否利用SCell的DL子帧,是多个单位频带之间UL-DL Configuration不同的情况下的不设定跨载波调度时和设定时的差异之一。
由于在上述定时无法利用SCell的DL子帧,所以相应地,设定跨载波调度时与不设定跨载波调度时相比,SCell中能够利用的DL子帧数较少。因此,设定跨载波调度时与不设定跨载波调度时相比,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也较少。因此,设定跨载波调度时与不设定跨载波调度时相比,基于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而确定的SCell的软缓冲区划分数也较少。
此外,图23A中,除了在PCell为UL子帧且SCell为DL子帧的定时(SF#4、#9)无法利用SCell的DL子帧以外,也无法利用在PDSCH-PUCCH定时中与该DL子帧对应的PCell的UL子帧(SF#8、#3)。因此,在设定跨载波调度并且PCell的UL比重大的情况下,如图23B所示,优选在SCell中总是参照对P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的PDSCH-PUCCH定时。由此,能够避免无法利用在PDSCH-PUCCH定时中与SCell的DL子帧对应的PCell的UL子帧的情况。
另外,跨载波调度的设定/不设定的变更是基于来自基站100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通知进行的。另外,如上所述,SCell的软缓冲区划分数和DL HARQ进程数,在跨载波调度的设定时和不设定时不同。因此,在基站100进行了跨载波调度的设定变更的情况下,如图24所示,在设定变更前后,SCell的软缓冲区的划分数有变动,软缓冲区中存储的数据的参照位置发生变化。因此,产生在跨载波调度的设定变更前后无法继续SCell的DL HARQ的问题。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终端200以设定跨载波调度时和不设定时(即自调度设定时)中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较多的一者,划分SCell的软缓冲区。即,软缓冲区的划分数并不依赖于设定/不设定跨载波调度的情况,而是基于任一者的调度方法的设定时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确定。
更详细而言,如上所述,与设定跨载波调度时相比,不设定跨载波调度时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较多。因此,终端200不依赖于设定/不设定跨载波调度的情况,而总是基于不设定跨载波调度时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划分SCell的软缓冲区。例如,也可以与实施方式1同样,终端200参照图19A所示的表,确定不设定跨载波调度时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或者,也可以与实施方式2同样,终端200参照图22A和图22B所示的表,确定不设定跨载波调度时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
由此,在不设定跨载波调度时,与实施方式1或2同样,能够对于所有DL HARQ进程分配IR缓冲区并支持DL HARQ。而且,在与不设定跨载波调度时相比所需的DL HARQ进程数较少的设定跨载波调度时,也能够对于所有DL HARQ进程分配IR缓冲区并支持DL HARQ。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跨载波调度的设定变更前后,对于所有DL HARQ进程分配IR缓冲区并支持DL HARQ。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跨载波调度的设定变更前后,不改变SCell的软缓冲区的划分方法。因此,在跨载波调度的设定变更前后,软缓冲区中存储的数据的参照位置也不发生变更,因而能够继续SCell的DL HARQ进程。因此,对于所有DL HARQ进程,能够获得由HARQ带来的编码增益。
此外,在跨载波调度的设定变更频度低的情况下,由于在跨载波调度的设定变更前后可继续DL HARQ而获得的编码增益小。即,在跨载波调度的设定变更频度低的情况下,无法继续DL HARQ所带来的影响较小。因此,在跨载波调度的设定变更频度低的情况下,基站100和终端200可以在跨载波调度设定时,参照图25所示的表来确定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而在非跨载波调度设定时,参照实施方式1的表(图19A)或实施方式2的表(图22A及图22B)来确定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图25中,在PCell是UL比重大的情况下,设定对P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作为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另外,图25中,在PCell是DL比重大的情况或者PCell既非DL比重大也非UL比重大的情况下,从对P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所规定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第一项)中,减去由于在PCell为DL子帧且SCell为UL子帧的定时无法利用DL子帧所造成的、对PCell设定的UL-DL Configuration中的无法利用的DL子帧的减少所引起的DL HARQ进程数的减少部分(第二项)后的值,被设定为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
(实施方式4)
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动态地切换各单位频带的UL-DL Configuration的情况(即适用TDD eIMTA时)。
作为适用TDD eIMTA的一例,可以设想在宏小区(Pcell)和微微小区(SCell)之间的带间载波聚合(Inter-band Carrier Aggregation)中,在微微小区(SCell)动态地切换UL-DL Configuration的情况。
若在支持TDD eIMTA的终端之间设定不同的UL-DL Configuration,则在该终端之间产生上行通信对下行通信的干扰(以下有时称为“UL-DL干扰”)。为了避免该UL-DL干扰的产生,在支持TDD eIMTA的终端中,不是对每个终端(UE specific),而是对每个小区(Cell specific)进行UL-DL Configuration的变更。
在对每个小区变更UL-DL Configuration的情况下,支持TDD eIMTA的多数终端中,在并未完成所有DL HARQ进程的状态(即,未向基站发回ACK的状态)下,变更UL-DL Configuration的可能性大。
另外,如图7B所示,在不同的UL-DL Configuration之间,最大DL HARQ进程数(MDL_HARQ)不同。因此,在至少对变更前后的任一方UL-DLConfiguration的最大DL HARQ进程数小于8的情况下,每1TB的IR缓冲区大小在UL-DL Configuration的变更前后也不同。例如,图26中,在从Config#0变更为Config#1的情况下,最大DL HARQ进程数也从4进程变更为7进程。
由此,如图26所示,在UL-DL Configuration的变更前后的软缓冲区划分数也不同,因而在UL-DL Configuration的变更前后软缓冲区上的数据参照位置不同。因此,终端无法正确地读出存储数据,在UL-DL Configuration的变更前后无法继续DL HARQ,因而担心UL-DL Configuration变更前后的HARQ重发性能发生劣化。HARQ重发性能的劣化在上述的UL-DLConfiguration变更的方法(1)或方法(2)这样的低、中频度的UL-DLConfiguration变更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但尤其在方法(3)这样以高频度变更UL-DL Configuration的情况下更显著地出现。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在单位频带之间设定了不同的UL-DL Configuration而且在各小区中动态地切换UL-DL Configuration的情况下,基站100限定能够对终端200设定的、PCell和SCell的UL-DL Configuration的组合,并使用由该UL-DL Configuration组合所规定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中的最大值,划分SCell用软缓冲区。即,终端200基于由能够对终端200设定的PCell和SCell的UL-DL Configuration组合的候选组中的各候选所确定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中的最大值,划分SCell用软缓冲区。
图27A表示一例本实施方式的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设定方法。图27B表示一例本实施方式的SCell的参照UL-DL Configuration。
在以下说明中,图27A所示的PCell和SCell的UL-DL Configuration的组合中,将能够对终端200设定的组合(PCell,SCell)设为(Config#0,Config#0)、(Config#0,Config#6)、(Config#0,Config#1)、(Config#6,Config#6)、(Config#6,Config#1)、以及(Config#1,Config#1)这6组(用椭圆包围的组合)。
如图27A所示,按上述能够对终端200设定的PCell和SCell的组合(PCell,SCell)的顺序,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分别为4、6、7、6、7、7。终端200使用这些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中的最大值7,划分SCell用软缓冲区。例如,终端200在式(2)中设为MREF_DL_HARQ,SCell=7,计算SCell用的IR缓冲区。在该情况下,终端200将SCell用软缓冲区划分为7个IR缓冲区。
由此,在变更为能够对终端200设定的PCell和SCell的任何组合的情况下,终端200中SCell用IR缓冲区都不会不足。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终端200中,对于对SCell的所有DL HARQ进程,能够获得由HARQ带来的编码增益。
此外,在UL-DL Configuration的变更前后,SCell用软缓冲区的划分数不变,因而软缓冲区上的数据参照位置也不变。因此,即使UL-DLConfiguration变更,终端200也能够正确地读出变更前的存储数据,从而能够在UL-DL Configuration变更前后继续DL HARQ。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避免UL-DL Configuration变更前后的HARQ重发性能的劣化。
此外,基站100可以预先通知能够对于终端200设定的PCell和SCell的UL-DL Configuration的组合。或者,基站100也可以对于终端200通知min(MREF_DL_HARQ,SCell,Mlimit)的计算结果,以代替通知能够对终端200设定的PCell和SCell的UL-DL Configuration的组合。在该情况下,该计算结果取4至8的值,因此可以用3比特通知。另一方面,UL-DL Configuration有Config#0~#6的7种(3比特),因此为了通知PCell和SCell的UL-DLConfiguration的组合,需要(3+3)×n(n:组合数)比特。因此,基站100通过仅通知上述计算结果,与通知PCell和SCell的UL-DL Configuration的组合的情况相比,能够极大地削减对终端200通知的比特数。
另外,图27A中,SCell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为8以上的组合,在全部49组中多达34组。因此,在多数组合中,式(2)中的min(MREF_DL_HARQ,SCell,Mlimit)的计算结果为8(=Mlimit)的可能性大。因此,基站100可以不对于终端200预先通知能够对于终端200设定的PCell和SCell的UL-DL Configuration的组合,或者min(MREF_DL_HARQ,SCell,Mlimit)的计算结果,而终端200进行以下的动作。具体而言,在单位频带之间设定不同的UL-DLConfiguration并且设定为动态地切换UL-DL Configuration的情况(设定TDDeIMTA的情况)下,终端200可以总是设为min(MREF_DL_HARQ,SCell,Mlimit)=8,以计算SCell的IR缓冲区大小。另外,在单位频带之间设定不同的UL-DLConfiguration并且未设定为动态地切换UL-DL Configuration的情况(未设定TDD eIMTA的情况)下,终端200按照实施方式1至3所示的方法,也可以计算SCell的IR缓冲区大小。
另外,与实施方式3同样,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研讨设定跨载波调度时的情况。即,终端200在能够对终端200设定的PCell和SCell的UL-DLConfiguration的组合所规定的、不设定跨载波调度时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以及由上述UL-DL Configuration的组合规定的、设定跨载波调度时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中,使用最大值对SCell的软缓冲区进行等分即可。
更详细而言,如实施方式3说明的,不设定跨载波调度时与设定跨载波调度时相比,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较多。因此,终端200不依赖于跨载波调度的设定/不设定,总是使用能够对终端200设定的UL-DLConfiguration的组合所规定的、不设定跨载波调度时的参照最大DL HARQ进程数中的最大值,来划分SCell的软缓冲区即可。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SCell这一表达,但这并不限定于1个SCell或者设定有一种UL-DL Configuration的SCell。即,能够对于PCell和各SCell分别适用。另外,各SCell中可以设定不同的UL-DL Configuration。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天线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同样能够适用于天线端口(antenna port)。
天线端口是指,由1个或多个物理天线构成的逻辑的天线。也就是说,天线端口并不一定指1个物理天线,有时指由多个天线构成的阵列天线等。
例如,在LTE中,未规定由几个物理天线构成天线端口,而将天线端口规定为基站能够发送不同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的最小单位。
另外,天线端口有时也被规定为乘以预编码知量(Precoding vector)的加权的最小单位。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由硬件构成本发明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在硬件的协作下,也可以由软件实现。
另外,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的各功能块通常被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这些功能块既可以被单独地集成为单芯片,也可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地被集成为单芯片。虽然这里称为LSI,但根据集成程度,可以被称为IC、系统LSI、超大LSI(Super LSI)、或特大LSI(Ultra LSI)。
另外,实现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仅限于LSI,也可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可在LSI制造后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再者,随着半导体的技术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它技术的出现,如果出现能够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新技术,当然可利用该新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使用多个单位频带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多个单位频带的各单位频带设定有构成1帧的子帧的构成模式,所述构成模式包含用于下行线路通信的下行通信子帧和用于上行线路通信的上行通信子帧,该终端装置包括:解码单元,将通过所述多个单位频带分别发送的下行线路数据存储到重发用的缓冲区,并且对所述下行线路数据进行解码;生成单元,使用所述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生成响应信号;以及发送单元,将对通过所述多个单位频带中的第一单位频带接收的第一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以及对通过第二单位频带接收的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使用所述第一单位频带发送,所述缓冲区具有存储所述第一下行线路数据的第一缓冲区和存储所述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第二缓冲区,将所述第二缓冲区基于由对所述第一单位频带设定的第一构成模式与对所述第二单位频带设定的第二构成模式的组合所确定的特定值,划分为每个重发进程的区域。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第一构成模式与所述第二构成模式不同的情况下,将对所述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使用所述第一单位频带,在基于所述组合所确定的第三构成模式的上行通信子帧的定时发送,所述特定值是由所述第三构成模式规定的重发进程数的最大值。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在为所述第一构成模式中至少在与所述第二构成模式的下行通信子帧相同的定时设定有下行通信子帧的所述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构成模式是所述第一构成模式,在为所述第一构成模式和所述第二构成模式中至少分别包含在相互不同的定时设定的下行通信子帧的所述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构成模式是至少在与所述第一构成模式及所述第二构成模式两者的下行通信子帧相同的定时设定有下行通信子帧的第四构成模式,在为所述第二构成模式中至少在与所述第一构成模式的下行通信子帧相同的定时设定有下行通信子帧的所述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构成模式是所述第二构成模式。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第一构成模式与所述第二构成模式不同的情况下,将对所述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使用所述第一单位频带,在基于所述组合所确定的第三构成模式的上行通信子帧的定时发送,在为所述第一构成模式中至少在与所述第二构成模式的下行通信子帧相同的定时设定有下行通信子帧的第一组合,或者在所述第一构成模式和所述第二构成模式中在至少分别包含在相互不同的定时设定的下行通信子帧的第二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特定值是由所述第二构成模式规定的重发进程数的最大值以上并且小于由所述第三构成模式规定的重发进程数的最大值的值,在为所述第二构成模式中至少在与所述第一构成模式的下行通信子帧相同的定时设定有下行通信子帧的第三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特定值是由所述第二构成模式规定的重发进程数的最大值。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在为所述第一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构成模式是所述第一构成模式,在为所述第二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构成模式是至少在与所述第一构成模式及所述第二构成模式两者的下行通信子帧相同的定时设定有下行通信子帧的第四构成模式,在为所述第三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构成模式是所述第二构成模式。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能够在第一调度方法与第二调度方法之间切换对所述终端装置的调度方法,所述第一调度方法是使用所述第一单位频带通知所述第一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并使用所述第二单位频带通知所述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的调度方法,所述第二调度方法是使用所述第一单位频带通知所述第一下行线路数据和所述第二下行线路数据两者的资源分配信息的调度方法,将所述第二缓冲区基于设定所述第一调度方法时的所述特定值进行划分。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所述特定值是由能够对所述终端装置设定的所述组合的候选组中的各候选分别确定的值中的最大值。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将所述第二缓冲区划分为与所述特定值和规定的阈值中的较小的值同数的区域。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中,所述第一单位频带为主小区,所述第二单位频带为辅小区。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缓冲区划分方法用于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使用多个单位频带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多个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设定有构成1帧的子帧的构成模式,所述构成模式包含用于下行线路通信的下行通信子帧和用于上行线路通信的上行通信子帧,该缓冲区划分方法包括:将通过所述多个单位频带分别发送的下行线路数据存储到重发用的缓冲区的步骤;对所述下行线路数据进行解码的步骤;使用所述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生成响应信号的步骤;以及将对通过所述多个单位频带中的第一单位频带接收的第一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以及对通过第二单位频带接收的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使用所述第一单位频带发送的步骤,所述缓冲区具有存储所述第一下行线路数据的第一缓冲区和存储所述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第二缓冲区,将所述第二缓冲区基于由对所述第一单位频带设定的第一构成模式与对所述第二单位频带设定的第二构成模式的组合所确定的特定值,划分为每个重发进程的区域。
2012年7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2-158677号所包含的说明书、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对移动通信系统等是有用的。

Claims (10)

1.终端装置,使用多个单位频带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多个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设定有构成1帧的子帧的构成模式,所述构成模式包含用于下行线路通信的下行通信子帧和用于上行线路通信的上行通信子帧,该终端装置包括:
解码单元,将通过所述多个单位频带分别发送的下行线路数据存储到重发用的缓冲区,并且对所述下行线路数据进行解码;
生成单元,使用所述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生成响应信号;以及
发送单元,将对通过所述多个单位频带中的第一单位频带接收的第一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以及对通过第二单位频带接收的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使用所述第一单位频带发送,
所述缓冲区具有存储所述第一下行线路数据的第一缓冲区和存储所述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第二缓冲区,
将所述第二缓冲区基于由对所述第一单位频带设定的第一构成模式和对所述第二单位频带设定的第二构成模式的组合所确定的特定值,划分为每个重发进程的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
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第一构成模式与所述第二构成模式不同的情况下,将对所述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使用所述第一单位频带,在基于所述组合所确定的第三构成模式的上行通信子帧的定时发送,
所述特定值是由所述第三构成模式规定的重发进程数的最大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装置,
在为所述第一构成模式中至少在与所述第二构成模式的下行通信子帧相同的定时设定有下行通信子帧的所述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构成模式是所述第一构成模式,
在为所述第一构成模式和所述第二构成模式中至少分别包含在相互不同的定时设定的下行通信子帧的所述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构成模式是至少在与所述第一构成模式及所述第二构成模式两者的下行通信子帧相同的定时设定有下行通信子帧的第四构成模式,
在为所述第二构成模式中至少在与所述第一构成模式的下行通信子帧相同的定时设定有下行通信子帧的所述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构成模式是所述第二构成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
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第一构成模式和所述第二构成模式不同的情况下,将对所述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使用所述第一单位频带,在基于所述组合所确定的第三构成模式的上行通信子帧的定时发送,
在为所述第一构成模式中至少在与所述第二构成模式的下行通信子帧相同的定时设定有下行通信子帧的第一组合,或者所述第一构成模式和所述第二构成模式中至少分别包含在相互不同的定时设定的下行通信子帧的第二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特定值是由所述第二构成模式规定的重发进程数的最大值以上并且小于由所述第三构成模式规定的重发进程数的最大值的值,
在为所述第二构成模式中至少在与所述第一构成模式的下行通信子帧相同的定时设定有下行通信子帧的第三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特定值是由所述第二构成模式规定的重发进程数的最大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装置,
在为所述第一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构成模式是所述第一构成模式,在为所述第二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构成模式是至少在与所述第一构成模式及所述第二构成模式两者的下行通信子帧相同的定时设定有下行通信子帧的第四构成模式,在为所述第三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构成模式是所述第二构成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
能够在第一调度方法与第二调度方法之间切换对所述终端装置的调度方法,所述第一调度方法是使用所述第一单位频带通知所述第一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并使用所述第二单位频带通知所述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的调度方法,所述第二调度方法是使用所述第一单位频带通知所述第一下行线路数据和所述第二下行线路数据两者的资源分配信息的调度方法,
将所述第二缓冲区基于设定所述第一调度方法时的所述特定值进行划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
所述特定值是由能够对所述终端装置设定的所述组合的候选组中的各候选分别确定的值中的最大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
将所述第二缓冲区划分为与所述特定值及规定的阈值中的较小的值同数的区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
所述第一单位频带为主小区,所述第二单位频带为辅小区。
10.缓冲区划分方法,用于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使用多个单位频带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多个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设定有构成1帧的子帧的构成模式,所述构成模式包含用于下行线路通信的下行通信子帧和用于上行线路通信的上行通信子帧,该缓冲区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通过所述多个单位频带分别发送的下行线路数据存储到重发用的缓冲区的步骤;
对所述下行线路数据进行解码的步骤;
使用所述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生成响应信号的步骤;以及
将对通过所述多个单位频带中的第一单位频带接收的第一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以及对通过第二单位频带接收的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使用所述第一单位频带发送的步骤,
所述缓冲区具有存储所述第一下行线路数据的第一缓冲区和存储所述第二下行线路数据的第二缓冲区,
将所述第二缓冲区基于由对所述第一单位频带设定的第一构成模式和对所述第二单位频带设定的第二构成模式的组合所确定的特定值,划分为每个重发进程的区域。
CN201380002042.2A 2012-07-17 2013-06-11 终端装置和缓冲区划分方法 Active CN1037659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22345.XA CN108173629B (zh) 2012-07-17 2013-06-11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过终端执行的方法、通过基站执行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集成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58677 2012-07-17
JP2012158677 2012-07-17
PCT/JP2013/003643 WO2014013668A1 (ja) 2012-07-17 2013-06-11 端末装置及びバッファ分割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22345.XA Division CN108173629B (zh) 2012-07-17 2013-06-11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过终端执行的方法、通过基站执行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集成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65970A true CN103765970A (zh) 2014-04-30
CN103765970B CN103765970B (zh) 2018-04-20

Family

ID=499485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22345.XA Active CN108173629B (zh) 2012-07-17 2013-06-11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过终端执行的方法、通过基站执行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集成电路
CN201380002042.2A Active CN103765970B (zh) 2012-07-17 2013-06-11 终端装置和缓冲区划分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22345.XA Active CN108173629B (zh) 2012-07-17 2013-06-11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过终端执行的方法、通过基站执行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8) US9338765B2 (zh)
EP (2) EP2876957B1 (zh)
JP (2) JP6238065B2 (zh)
KR (2) KR102138556B1 (zh)
CN (2) CN108173629B (zh)
AU (4) AU2013291459B2 (zh)
BR (1) BR112014003029B1 (zh)
RU (3) RU2634842C2 (zh)
SG (2) SG2014008676A (zh)
WO (1) WO201401366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00579B2 (en) 2017-08-11 2023-07-11 Apple Inc. Wake up signaling i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3629B (zh) * 2012-07-17 2021-02-02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过终端执行的方法、通过基站执行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集成电路
EP2800294A1 (en) * 2013-05-03 2014-11-05 HTC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ing dynamic TDD configuration mechanism
US10237020B2 (en) 2013-07-19 2019-03-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9559817B2 (en) * 2013-07-19 2017-01-3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KR102023671B1 (ko) * 2013-11-01 2019-09-20 이노스카이 주식회사 주기적 채널상태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US10153867B2 (en) * 2014-01-30 2018-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dynamic TDD DL/UL subframe configuration
WO2015137747A1 (ko) * 2014-03-12 2015-09-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자원의 용도 변경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3120482B1 (en) * 2014-03-21 2023-03-0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riving secondary cell 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 timing
US9955487B2 (en) * 2014-03-28 2018-04-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29283B2 (en) * 2014-05-08 2017-08-08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lexible retransmissions
WO2016053057A1 (ko) * 2014-10-04 2016-04-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소프트 버퍼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장치
CN106797652B (zh) * 2014-10-17 2020-04-14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
EP3038285B1 (en) * 2014-12-22 2022-04-2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5743619B (zh) 2014-12-26 2020-10-2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16105173A1 (en) * 2014-12-26 2016-06-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
EP3241297B1 (en) * 2015-01-30 2020-07-15 Sony Corpor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70280447A1 (en) * 2015-02-20 2017-09-28 Ntt Docomo, Inc. User apparatus and buffer control method
JP6571213B6 (ja) * 2015-11-06 2019-11-27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データ記憶方法、端末装置及び基地局
WO2017150944A1 (ko) * 2016-03-03 2017-09-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9417434B (zh) * 2016-05-03 2021-10-2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快速确认反馈机制的可变传输格式参数
JP2019169750A (ja) * 2016-08-10 2019-10-0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再送制御方法
US10205559B2 (en) * 2016-10-20 2019-02-1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network efficiency using dynamic repeat requests adjustment
CN108306720B (zh) * 2017-01-13 2022-06-2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uci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KR102543540B1 (ko) * 2017-11-17 2023-06-15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유저단말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US11057159B2 (en) * 2019-01-23 2021-07-06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 determination of HARQ-ACK messa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1314974B (zh) * 2020-02-11 2022-11-0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主辅小区更新的处理方法、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706A (zh) * 2009-04-24 2010-10-2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多载波系统中反馈确认/未确认消息的方法
WO2012047457A1 (en) * 2010-10-06 2012-04-12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2060842A1 (en) * 2010-11-05 2012-05-1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Harq soft bit buffer partitioning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2668669A (zh) * 2009-11-19 2012-09-12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多载波系统中的分量载波激活/去激活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07421B1 (en) * 2003-08-14 2006-06-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Base station synchronization during soft handover
CN101043306A (zh) * 2006-03-24 2007-09-26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系统处理重传封包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00586220C (zh) * 2006-08-28 2010-01-27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 在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网络中分组调度的方法
RU2439815C2 (ru) * 2006-12-06 2012-01-10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хем повторной передачи rlc
WO2009020363A1 (en) * 2007-08-07 2009-02-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acket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EP2266238B9 (en) * 2008-03-24 2016-06-15 Nokia Technologies OY Soft buffer memory configu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749346B1 (ko) * 2009-03-25 2017-06-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harq 수행 장치 및 방법
US8386875B2 (en) * 2009-08-07 2013-02-2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HARQ operations during transmission mode changes
WO2011016253A1 (ja) * 2009-08-07 2011-02-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及び再送制御方法
US8649363B2 (en) * 2010-06-01 2014-02-11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entity handling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US20120048729A1 (en) 2010-08-24 2012-03-01 Sion Pow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ly non-conductive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cells
US8797957B2 (en) * 2010-11-12 2014-08-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rminal, network node,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oft buffer handling in carrier aggregation
EP2654230B1 (en) * 2010-12-13 2019-06-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tdd
JP2012158677A (ja) 2011-01-31 2012-08-23 Toppan Forms Co Ltd 帯電防止剤組成物、当該帯電防止剤組成物を用いたマスターバッチ及び樹脂成形品
KR101907528B1 (ko) * 2011-02-18 2018-10-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KR101785313B1 (ko) * 2011-04-12 2017-10-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를 위한 서브프레임 운용 및 채널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891466B2 (en) * 2011-04-29 2014-11-18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handling soft buffer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934350B2 (en) 2011-05-23 2015-0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flexible carrier configurations
KR101820742B1 (ko) * 2011-05-30 2018-01-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KR101961807B1 (ko) * 2011-05-31 2019-07-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결합을 지원하는 tdd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물리채널의 송수신 타이밍 및 자원 할당을 정의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885525B2 (en) * 2011-08-24 2014-11-1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ft buffer partitioning in time-division duplexing system
CN103024820B (zh) * 2011-09-20 2018-03-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软缓存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WO2013055145A1 (ko) * 2011-10-12 2013-04-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제어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976764B2 (en) * 2011-11-04 2015-03-10 Blackberry Limited Accommodating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with restricted subframe patterns
US20130121216A1 (en) * 2011-11-11 2013-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ft buffer management for harq operation
US9602251B2 (en) * 2012-01-27 2017-03-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evices for reconfiguring uplink and downlink allocations in time domain duplexing wireless systems
EP2814196B1 (en) * 2012-02-09 2018-07-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receiving signal and apparatus for same
WO2013119078A1 (ko) * 2012-02-09 2013-08-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집성 시스템에서 harq 프로세스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US9935748B2 (en) * 2012-02-10 2018-04-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vid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WO2013133679A1 (ko) 2012-03-09 2013-09-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526091B2 (en) * 2012-03-16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319213B2 (en) 2012-04-20 2016-04-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signal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9602253B2 (en) * 2012-04-23 2017-03-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HARQ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s
US9705644B2 (en) * 2012-07-05 2017-07-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operating buffer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N108173629B (zh) * 2012-07-17 2021-02-02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过终端执行的方法、通过基站执行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集成电路
WO2014013669A1 (ja) * 2012-07-18 2014-01-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及びバッファ分割方法
IN2015DN00786A (zh) * 2012-08-03 2015-07-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US10397942B2 (en) * 2012-08-10 2019-08-2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in TDD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9042938B2 (en) * 2012-12-27 2015-05-2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9185697B2 (en) * 2012-12-27 2015-11-10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9503248B2 (en) * 2013-03-28 2016-11-22 Htc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ing dynamic TDD configuration mechanism
US9179445B2 (en) * 2013-04-02 2015-11-03 Blackberry Limited Communi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change
KR20150074494A (ko) * 2013-12-24 2015-07-02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Tdd-fdd 반송파 집성을 위한 소프트버퍼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11695517B2 (en) * 2021-02-06 2023-07-04 Rf Dsp Inc HARQ management to enhance performance, reduce overhead and latenc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706A (zh) * 2009-04-24 2010-10-2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多载波系统中反馈确认/未确认消息的方法
CN102668669A (zh) * 2009-11-19 2012-09-12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多载波系统中的分量载波激活/去激活
WO2012047457A1 (en) * 2010-10-06 2012-04-12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2060842A1 (en) * 2010-11-05 2012-05-1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Harq soft bit buffer partitioning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00579B2 (en) 2017-08-11 2023-07-11 Apple Inc. Wake up signaling i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13668A1 (ja) 2014-01-23
US9510330B2 (en) 2016-11-29
US10159063B2 (en) 2018-12-18
US9756618B2 (en) 2017-09-05
EP4236610A2 (en) 2023-08-30
RU2693701C1 (ru) 2019-07-04
EP4236610A3 (en) 2023-11-01
RU2634842C2 (ru) 2017-11-07
US20170041914A1 (en) 2017-02-09
EP2876957B1 (en) 2023-08-02
US11212783B2 (en) 2021-12-28
US20170332367A1 (en) 2017-11-16
RU2675801C1 (ru) 2018-12-25
RU2014104509A (ru) 2016-09-10
KR20150033592A (ko) 2015-04-01
SG2014008676A (en) 2014-04-28
US9338765B2 (en) 2016-05-10
US20160219572A1 (en) 2016-07-28
JPWO2014013668A1 (ja) 2016-06-30
CN108173629A (zh) 2018-06-15
EP2876957A1 (en) 2015-05-27
EP2876957A4 (en) 2015-07-29
KR102182156B1 (ko) 2020-11-24
CN103765970B (zh) 2018-04-20
US20230276443A1 (en) 2023-08-31
US11997679B2 (en) 2024-05-28
JP6238065B2 (ja) 2017-11-29
AU2013291459B2 (en) 2017-01-05
CN108173629B (zh) 2021-02-02
AU2017201974B2 (en) 2018-04-26
US20200196295A1 (en) 2020-06-18
AU2017201974A1 (en) 2017-04-13
JP2018007286A (ja) 2018-01-11
US20220078783A1 (en) 2022-03-10
KR20200090970A (ko) 2020-07-29
AU2019271888A1 (en) 2019-12-19
AU2018206700A1 (en) 2018-08-23
BR112014003029A2 (pt) 2017-03-14
SG10201702677YA (en) 2017-04-27
AU2019271888B2 (en) 2020-07-23
US20190075556A1 (en) 2019-03-07
BR112014003029B1 (pt) 2022-12-06
AU2018206700B2 (en) 2019-10-10
KR102138556B1 (ko) 2020-07-28
US10616866B2 (en) 2020-04-07
US20140204892A1 (en) 2014-07-24
US11683801B2 (en) 2023-06-20
AU2013291459A1 (en) 2014-02-27
JP6528338B2 (ja) 2019-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5970A (zh) 终端装置和缓冲区划分方法
US973019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904154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83292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CN10711309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
EP3742793B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CN104365139B (zh) 终端装置和缓冲区划分方法
CN102812747B (zh) 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CN104272834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发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
US938013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30105807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3098405A (zh) 终端装置以及重发控制方法
KR2013013923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3733709A (zh) 终端装置和发送方法
WO2012023793A2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3548380A (zh) 终端装置和响应信号发送方法
CN103503508B (zh) 终端装置和发送方法
CN103503508A (zh) 终端装置和发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25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10

Address after: American New York

Applicant after: Sun Patent Trust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