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5174B - 生成脉冲信号序列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成脉冲信号序列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65174B
CN103765174B CN201280041379.XA CN201280041379A CN103765174B CN 103765174 B CN103765174 B CN 103765174B CN 201280041379 A CN201280041379 A CN 201280041379A CN 103765174 B CN103765174 B CN 1037651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unit
pulse
memory cell
turb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13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65174A (zh
Inventor
U.法伊弗
M.齐多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03765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5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65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51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01M15/04Testing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G01M15/042Testing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by monitoring a single specific parameter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M15/06 - G01M15/12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H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H1/00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ions in solids by using direct conduction to the detector
    • G01H1/003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ions in solids by using direct conduction to the detector of rotating machines
    • G01H1/006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ions in solids by using direct conduction to the detector of rotating machines of the rotor of turbo machi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02Digital function generators
    • G06F1/022Waveform generators, i.e. devices for generating periodical functions of time, e.g. 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Control Of Turbines (AREA)
  • Testing Of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使用处理器单元(28)生成脉冲信号序列的方法,所述方法能够校准在涡轮机中的叶端定时测量系统,以便提升涡轮机的运行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这通过包含如下步骤的方法来实现:在存储器单元(30)中保存多个等待时间元;在至少一个处理器周期期间,在信号输出单元(20)中生成脉冲信号;从所述存储器单元(30)中读取等待时间元;以及在所述信号输出单元(24)中生成零信号,持续从所述等待时间元读取中导出的多个处理器周期。

Description

生成脉冲信号序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处理器单元生成脉冲信号序列的方法,尤其用于涡轮机中或其他旋转式设备中的叶端定时测量系统的校准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工程中,涡轮机是在转子和流体之间转换能量的机器,其包含涡轮和压缩机二者。涡轮将能量从流体转换至转子,而压缩机将能量从转子转换至流体。最简单的涡轮具有一个运动部分,即转子组件,其是附接有叶片的轴或转筒(drum)。移动的流体作用于叶片上,或者叶片反作用于流,使得这些叶片移动并且将旋转能量传输至转子。由此,叶片负责(尤其在燃气涡轮和蒸汽涡轮中)从流经涡轮的高温、高压气流中提取能量。
涡轮叶片经受非常恶劣的环境,尤其在燃气涡轮中。所述涡轮叶片面对高温、高压和可能剧烈振动的环境。所有这三种因素能够导致叶片故障,这可能损坏引擎,并且涡轮叶片被小心地设计以抵抗这些条件。因此,涡轮叶片经常是燃气涡轮的限制部件。为了经受住这样严峻的环境,涡轮叶片经常使用诸如超级合金的特殊材料和多种不同的冷却方法、诸如内部空气通道(internalairchannels)、边界层冷却(boundarylayercooling)和热障涂层(thermalbarriercoating)。
此外,关于涡轮叶片振动,通常在涡轮运行期间对叶片振动进行连续地监测,以便早期检测谐振的和可能的损害性振动,并且以便能够对抗。为了避免干扰涡轮的运行,这通常通过叶片振动叶端定时测量(BVTTM)系统来进行,所述叶片振动叶端定时测量系统用于叶片振动幅度的无接触测量,并且用于确定叶片组件的振动频率。这些系统能够被应用于蒸汽涡轮和燃气涡轮二者,但是该应用并不局限于这些类型的涡轮机。
原则上BVTTM系统通常以非常高的精度测量旋转叶片的叶端在至少两个圆周传感器之间的运转时间。叶片的振动会导致较短的或较长的运转时间。测量这些运转时间变动并且用于计算叶片振动幅度。BVTTM系统通常包含至少四个主要部件:
-多个传感器(包括供电、冷却、布线、信号变换器等),
-触发逻辑和测量到达时间的硬件或软件算法,
-实时数据分析和数据显示设备,其包含数据存储器,以及
-离线数据分析软件。
从传感器到显示和存储结果的完整测量链经受多种错误源,这会对最终结果具有显著影响。需要对以软件实施的数学算法给予特殊关注。这些数学例程是高度复杂的,并且利用间接的和迭代的计算算法,这些算法经常是基于随机并且使用经验假定和假设。所以,系统的行为并不是完全可预测的,并且在特定环境和传感器探测调试的情况下,测量准确性是未知的。在极端情况下,这能够导致显示结果或者在幅度上或者在频率上的完全错误。
因此,BVTTM系统经常从新涡轮机运行第一天就无法产生正确的结果,需要在第一次运转期间针对安装于其中的特定涡轮机进行校准和调整。这当然是有安全性风险的,因为振动可能无法合适地被检测,并且在第一次运转期间、尤其当测试例如具有未知机械特性的新涡轮原型时可能发生对涡轮机的损伤。
原则上,该问题能够被解决,方法是,在运行之前通过将人工生成的且由此已知的输入信号输入到BVTTM系统、检查由BVTTM系统产生的结果并且在将其结果与已知输入进行比较时对系统进行微调来对BVTTM系统进行校准。通常,可以使用利用数字或模拟技术或者结合了两者的脉冲生成器来产生输入信号。
然而,这样的结果是,现有技术中可用的生成脉冲信号序列的方法不能够产生用于校准BVTTM系统的脉冲信号。对此的原因是传感器检测的原始信号的特定特性。需要以纳秒范围的时间精确性来生成脉冲序列,这要求脉冲生成器具有这样的处理器单元,其具有三位数的兆赫范围的时钟频率,也就是大于每秒100M处理器周期。此外,当对任意振动频率进行仿真时,在脉冲之间的时间差是非周期性的。由于BVTTM需要几秒的测量时间用于本征函数(properfunction),这意味着,需要生成几千至数十万的具有不同时间间隔的脉冲。由于BVTTM系统需要至少两个传感器这样的事实,需要为多个通道同时生成这些脉冲信号序列。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使用处理器单元生成脉冲信号序列的方法,所述处理器单元允许在涡轮机中校准叶端定时测量系统以便提升涡轮机的运行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通过包含如下步骤的方法来解决所述技术问题:
-在存储器单元中存储多个等待时间元,
-在至少一个处理器周期期间,在信号输出单元中生成脉冲信号,
-从所述存储器单元中读取等待时间元,以及
-在所述信号输出单元中生成零信号,其持续从所述等待时间元读取中导出的多个处理器周期。
本发明基于这样的考虑,现有技术的脉冲生成器不能生成需要的脉冲信号序列的原因在于存储器使用。尽管现有技术的脉冲生成器能够提供需要的时间分辨率(100-1000MHz的处理器时钟频率),但它们只能对于非常短的时段在毫秒范围内生成任意脉冲序列。该短时段不足以获得BVTTM系统中的测量结果,其需要大于10秒的时段、对于合适的校准甚至需要100-1000秒的时段。
发明人已经意识到,造成这的原因是现有技术的脉冲生成器的存储器架构。通常,通过使用一个字节用于在给定时间的给定逻辑状态,将需要的输出存储在存储器中。然后通过连续在每个处理器周期读取字节并且在信号输出单元中按照读取字节生成相应的信号来产生脉冲序列。使用该方法,100MHz的时钟频率(也就是10ns分辨率)和10秒持续时间的单通道脉冲序列将需要953MB的存储器。具有16个并行通道的系统会需要16GB的存储器。结合了所需要的访问速度的该存储器尺寸在当前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发明人已经意识到,这是为什么现有技术中没有具有对于校准BVTTM系统所需要特性的脉冲生成器的原因。
因此,为了改进可用的方法以便获得较长的脉冲序列以用于校准BVTTM系统,应当对存储器使用进行最优化。在此,可以使用对于校准BVTTM系统所需要的脉冲的结构。叶端定时传感器生成穿插有变化长度的零信号时段的定义的脉冲。因此,所需要的信号包含零信号时段,所述零信号时段的唯一特征是其长度,所述长度对应于脉冲之间的等待时间。因此,取代对于等待时间期间的每个处理器周期用零值填充存储器,相同的信息应当在存储器单元中存储为单个等待时间元,其包含脉冲之间的等待时间持续时间,或者以处理器周期的单位或者以时间的单位,所述时间对于已知的时钟频率而言能够被容易地变换至处理器周期。取代连续地对于每个处理器周期读取存储器元并且直接将读取数据转发至信号输出单元,而是在生成脉冲信号之后从存储器单元读取等待时间元,并且在信号输出单元中生成零信号,持续从所述等待时间元读取中导出的多个处理器周期。在等待时间期间,由于系统进入等待状态所以不访问存储器。
请注意,当然在一个脉冲结束和下一个脉冲开始之间输出零信号。等待时间元可以或者直接地包含从一个脉冲结束至下一个脉冲开始的时间,或者包含从一个脉冲开始至下一个脉冲开始的时间,对启动第一脉冲和启动第二脉冲之间的等待时间进行指示。在第一种情形下,直接从包含在等待时间元的时间中计算输出零信号的处理器周期数目。在第二种情形下,从等待时间元的时间减去第一脉冲长度的时间中来计算输出零信号的处理器周期数目。然而,在两种情况下,从等待时间元中的时间来导出数目。
有利地,所述方法包含将多个脉冲形状元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单元中的步骤。这实现了不同脉冲形状的定义,所述不同脉冲形状能够以不同的长度、高度和其他特征来延续数个处理器周期。于是,每当要通过经简单参考其中存储了脉冲形状的存储器部分的信号从而生成特定脉冲时,能够使用这些脉冲形状。
在另一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含在所述存储器单元中存储多个脉冲形状标识元的步骤,每个脉冲形状标识元指示所述脉冲形状元之一。然后,生成脉冲信号包含从所述存储器单元中读取脉冲形状标识元,并且根据各自由所述脉冲形状标识元读取所指示的脉冲形状元来生成脉冲信号。这不仅允许通过使用预定义的脉冲形状来节省存储器,还允许根据预定义的型式来生成不同脉冲形状的任意连续组合。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生成信号序列期间,将从存储器中轮流地读取脉冲形状标识元和等待时间元。在读取脉冲形状标识元时,存储在脉冲形状元中所指示的脉冲形状型式被发送至输出端,持续与脉冲形状元的长度相对应的处理器周期数目。然后,从存储器中读取等待时间元,并且零信号被发送至输出端以持续从存储在等待时间元中的等待时间所导出的处理器周期数目。生成脉冲形状标识元和等待时间元的序列并且将其与有关排序的信息一起存储在存储器中,由此提供了与校准BVTTM系统所需要的信号有关的足够的自由度。
有利地,在所述信号输出单元中生成的每个周期的信号被馈入至数字至模拟转换器中。这实现了校准BVTTM系统所要求的连续的模拟信号生成。
有利地,包含处理器单元、存储器单元、信号输出单元和数字至模拟转换器的脉冲生成器可以操作用于执行所描述的方法。
在涡轮机中用于叶端定时测量系统的校准系统有利地包含所述脉冲生成器。如上所述,上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显著地降低了存储器使用,并且允许生成具有较大增长的持续时间的脉冲信号。降低的存储器使用也允许一次同时生成数个信号,由此,校准系统有利地包含多个所述脉冲生成器,脉冲生成器时钟周期被同步。因此,可以模拟所有BVTTM传感器的信号以便对系统进行校准。
有利地,利用所描述的校准系统对用于涡轮机的叶端定时测量系统进行校准。这从运行新涡轮机的第一秒钟开始就实现了特别高的运行安全性,原因在于,BVTTM系统将马上供应正确的、高质量的结果。
有利地,涡轮机、尤其是燃气涡轮包含所描述的叶端定时测量系统,并且发电站有利地包含这样的涡轮机。
由本发明实现的优点尤其包括,通过借助穿插有等待时间元的脉冲形状来存储脉冲序列,从而显著降低了存储器使用。由于时间等距地访问存储器,并且由此依赖于脉冲生成器的处理器的时钟频率的存储器使用不再存在,所以具有纳秒分辨率的较长脉冲序列的输出成为可能。使用这些脉冲信号用于校准涡轮机例如蒸汽或燃气涡轮的BVTTM系统,尤其在第一次运行期间提升了运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此,
图1示出叶片振动叶端定时测量(BVTTM)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图1连同校准系统和其与BVTTM系统之间交互的示意性表达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用于BVTTM系统的校准系统的示意图,
图4示出由校准系统所生成的典型的脉冲型式的图示,以及
图5示出校准系统的存储器结构的示意性表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例如(未示出的)发电站中的(未示出的)蒸汽或燃气涡轮中所使用的BVTTM系统1是非常复杂的,并且包含多个如在图1中示出的部件。从在涡轮中多个传感器中采集的原始传感器信号2被馈入到触发逻辑和信号放大器4中开始,可以识别多种影响实际脉冲形状和时间延迟的因素。这主要依赖于传感器类型(光学的、涡流、磁的或RF)自身和其固有时间域特征(intrinsictimedomaincharacteristics),并且也依赖于与特定几何叶片轮廓的相互作用。在大振动幅度或改变尖端间隙的情况下,这些参数可能改变并且能够假装为错误的时间延迟。
设想在纳秒范围内的非常小的时间片段,在全面且完全的错误影响分析中需要考虑多种效应。不仅必须对所有涉及的电子部件的时间域传递特性进行评估,信号电缆的简单长度和类型也是重要的。信号触发逻辑或到达时间计算算法也经受不同的影响参数。系统的基准时钟分辨率和A/D转换器参数也能对BVTTM系统幅度分辨率具有较大的影响。
振动幅度分辨率是实际或虚拟的系统时钟频率的直接函数,也就是说,能够多么精确地对到达时间分解进行测量。在涡轮中典型的300-500m/s的圆周速度处,83Mhz的时钟频率能够直接对大约5微米的最小振动幅度进行分辨,这对于一些较高的引擎级别模式检测被认为是不足够的。83MHz的基准时钟频率对应于12ns的时间间隔。
对于能够对来自不同根源的不确定性影响进行分离的具体错误根本原因分析,需要借助单独的和专业化的工具和测试设置来分析测量链的不同部分。至今为止,还没有公知的或在文献中描述的工具或过程。另一重要方面是要确保对国际测量标准的完全可追溯性作为用于整个设备的时间或频率规范。
然而,对最终振动事件结果的最重要影响是由数学上的频率重建算法引起的。所述算法包含实时部分6和离线部分8。实时算法6提供可快速获得的结果至显示输出10以用于在振动超过可操作安全极限的情况下发出监测和警报。所获得的数据也保存在数据文件12中,所述数据文件然后通过离线算法被评估以提供更精密的结果14。既然在大多数BVTTM系统1中这些算法是隐藏的且不公开,在现有技术中仅仅能够通过现场过程来对功能进行评估。
在已知这种情形的情况下,开发了下面的以校准BVTTM系统1的思想为基础的途径。在测量链内部,已经识别了特定的点,这些点能够“注入”人工信号或数字信息。如果能够利用已知的内容生成这些信号,那么注入到BVTTM系统1中必然导致响应和产生结果14,其然后能够与已知的输入进行比较。在用附加的内容表示图1的BVTTM系统1的图2中示出了这些注入点。
图2中示出的校准系统16能够根据各种振动型式来生成光脉冲和电脉冲。这些脉冲被馈入至触发逻辑和信号放大器4并且被馈入至实时算法6。此外,提供数字信息作为人工数据文件18,以便将这些数据注入到BVTTM系统1的离线算法部分8。另一方面,校准系统16也提供读取所采集的测量数据文件12和重建脉冲序列的功能。
叶端定时信号的非常复杂的情形不允许参考在标准工作过程中的简单物理的和容易可用的实验标准。即使是现有技术的非常精密和昂贵的任意波和型式的发生器仍不能生成具有需要的灵活性、准确性和序列持续时间的信号。只能生成非常简单的和受限制的脉冲型式,其完全不适于用作校准用于最新一代的多传感器叶端定时测量系统1的信号。因此,在现有技术中,这些BVTTM系统1不能完全在其专用的与叶片振动幅度、频率和动态响应有关的应用范围内被测试和校准。
在图2中示出且在图3中更详细示出的校准系统16能够以通用和灵活的方式支持上文中所描述的信号“注入”过程。设备特征在于多个硬件通道,嵌入在强大的软件和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中。其能够对旋转式燃气涡轮或蒸汽涡轮的常见叶片振动情景进行仿真。
对此,校准系统16具有定制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供电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外围部件互联(PCI)卡20,如图3所示。这些卡能够设计为2通道卡或4通道卡,并且如今数个PCI卡20能够组合为具有多达12通道的多通道系统。图3的示例示出在信号输出单元24中具有四个输出连接器22的单个PCI卡20。PCI卡通过PCI连接器26连接至(未示出的)标准个人计算机系统。
PCI卡20还具有FPGA处理器单元28和高速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单元30。所有组成部分通过PCI卡20上的印刷电路进行连接。处理器单元28的特征在于500MHz时钟频率,也就是2纳秒的分辨率。时钟具有10皮秒的精度。输出连接器22的四个通道被同步,并且输出以电TTL脉冲的形式、具有大约0.5纳秒上升/下降时间的、在输出单元24中通过数字模拟转换器32所转换的模拟信号。如果需要,能够通过小电容来形成脉冲形状,以得到模拟的传感器成形信号。
由于在处理器单元28和存储器单元30中实施的如下描述的特定方法,PCI卡20是完全灵活的,并且没有脉冲型式限制,没有脉冲时间长度限制,并且每通道能够生成具有4百万脉冲的脉冲序列。2纳秒的时间分辨率依赖于转轮速度能够生成具有0.1微米以下精确度的振动幅度。
作为典型的测试实例,燃气涡轮的具有15分钟持续时间的常见启动序列具有大约30000的转数。假设在行内存在50个叶片,则会产生1.5百万的脉冲,由此4百万脉冲容量才足以对全部启动序列和长时间涡轮运行进行仿真。该特征对于测试BVTTM系统1的长期响应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要测试的光学BVTTM系统1,可以使用激光增强器(laserbooster)34以将电脉冲变换为不同波长的激光束。这能够将660或830nm波长的数字脉冲注入到触发逻辑和信号放大器4中(参见图2)。为了将BVTTM系统1的数字数据注入到离线算法8中,校准系统16生成具有已知内容的人工数字文件18。各种文件格式都支持不同的BVTTM系统1。
在开发校准系统16期间,投入了特殊的注意力以便在BVTTM系统1验证过程期间实现有效的设备应用。因此,开发了通用工作流程。以诸如叶片数目、叶片堆叠模式和叶片厚度之类的引擎参数的定义来开始校准过程。以输入仪器设置来继续,也就是应当附带多少传感器和在哪个圆周位置。
接下来,选择两个提供的基本引擎操作模式之一。校准系统16能够对连续速度或瞬时速度的引擎操作模式进行仿真。在连续波模式(cw)期间,转子速度保持不变,或者能够被轻微地调制以对转子速度控制器的行为进行仿真。能够根据涡轮驱动机构的已知特性来对速度调制幅度和频率进行调整。通常,在同步的涡轮运行的情况下,速度调制幅度处于几个mHz的范围,但是,仍然需要获得真实的振动情形。另外,瞬时(tr)模式实现了整个引擎启动从空载到额定速度的仿真。
转子加速、也就是速度斜坡(speedramp)通过三阶多项式表达为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函数。通过适当地选择系数,能够对弯曲的和非线性的速度坡度进行仿真。
为了支持校准系统16的有效使用,所有这些众多参数能够在预定义的EXCEL工作表中被存储和再次读取。设置参数文件的EXCEL格式也实现了在无需存在校准软件的情况下独立地准备不同的测试设置和测试情形。特别地,在工作流程中的下一步会需要数百个输入参数,其能够容易地由EXCEL的拖放工作表功能来生成和访问。
为了定址叶片振动模式,校准系统1提供了简单的以及相当复杂的振动型式,所述振动型式对于cw和tr模式是不同的。对于cw模式,叶片振动模式的特征在于三个振动型式组:
叶片振动型式A是简单的模式,其中转轮的所有叶片具有相同的振动幅度和频率,并且在相同的相位中。但是,多达10种振动模式能够以不同的频率、幅度和相位进行同步地叠加。
叶片振动型式B的特征在于,为各个叶片指定各个相位。这对于仿真同步的叶片和转轮振动现象(雏菊花式振动型式(daisyflowervibrationpattern))被发现是良好的特性。
叶片振动型式C使得一个完整叶片能够单独地指定所有振动模式的幅度、频率和相位。
真实BVTTM测试的另一重要特征是生成噪声失真的叶片振动信号。所有三种用于cw模式的振动型式能够与需要的噪声振动幅度(白噪声)相叠加。对于振动型式A,噪声幅度是模式特定的,对于型式B和C,可以针对每个叶片来分别选择。
瞬时模式要求一些更多的参数以仿真真正的引擎行为。在转子加速期间,叶片经受取决于流速的激振力。如果激振频率与叶片之一的固有频率一致,则发生振动模式激振。该激振事件的特征在于特定的最大幅度,并且表现出各自的阻尼响应,其能够通过包络形状函数来描述。使用对称的高斯钟形曲线,可以将包络形状与待仿真的需要的阻尼特性相适应。
当上面提到的步骤结束并且已经定义了叶片振动型式以用于校准BVTTM系统1时,校准系统16对所定义的叶片振动型式在给定BVTTM传感器配置中会生成的传感器信号2进行计算。在图4中描绘了这样的传感器信号2的一般示例。
图4示出n个信号通道Ch1、Ch2…Chn的示例,每个通道Ch1、Ch2…Chn通过一副图来描述,所述图显示以伏特为单位的信号幅度相对于以纳秒为单位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每个通道Ch1、Ch2…Chn示出多个具有穿插的零信号时段的脉冲。尽管在图4中脉冲形状看起来一样,但是任意脉冲型式都是可能的。校准系统16使用多个预定义的形状,并且每个脉冲具有指定的脉冲形状标识元p1Ch1、p2Ch1、p1Ch2等(pXChY表示第Y个通道的第X个脉冲)。第Y个通道中从第X个脉冲开始至下一脉冲开始之间的时间表示为tXChY,保存在等待时间元t1Ch1、t2Ch1、t1Ch2等中。序列长度仅仅由用于等待时间元tXChY的n个数字在存储器单元中的存储容量所限制。序列能够被周期性重复。
图5示出图4的脉冲型式如何存储在存储器单元30中,以便能够重建。在存储器单元30中,存储了三个矩阵36。第一矩阵36包含n个脉冲形状元s1、s2…sn。脉冲形状元s1、s2…sn包含一系列形成特定脉冲形状的幅度值。第二矩阵36包含脉冲形状标识元p1Ch1、p1Ch2、p2Ch1等。每个脉冲形状标识元p1Ch1、p1Ch2、p2Ch1包含对预定义的脉冲形状元s1、s2…sn之一的引用,例如,p1Ch1引用脉冲形状元s2。第三矩阵36包含等待时间元t1Ch1、t1Ch2、t2Ch1等。每个等待时间元t1Ch1、t1Ch2、t2Ch1包含以纳秒为单位的数字。例如,根据图4,分别地,t1Ch1包含数字2057,t2Ch1包含数字564。
处理器单元28现在并行地为每个通道读取矩阵36,也就是说,首先为通道Ch1读取p1Ch1和t1Ch1,为通道Ch2读取p1Ch2和t1Ch2,等等。处理器单元28根据读取的脉冲形状标识元中所引用的脉冲形状元(例如针对p1Ch1的脉冲形状元s2)来在信号输出单元24中促使生成脉冲,并且然后等待从第一等待时间元t1Ch1所读取的时间,例如在通道1中的2057ns。这分别在每个通道Ch1、Ch2…Chn中完成。
相应地,信号输出单元24将在通道Ch1中输出零信号,持续2057ns减去根据由p1Ch1所引用的s2的脉冲时间长度所得到的时间,期间不需要任何存储器访问。基于在示例中500MHz的时钟频率,该时间能够容易地转换为处理器周期。
这显著降低了存储器使用,并且由此减少了存储器访问的数目,并且实现了对于校准系统16所要求的长脉冲序列。

Claims (5)

1.一种用于校准在涡轮机中的叶端定时测量系统的方法,其中,生成具有多个脉冲信号的叶片振动型式,并且馈入到叶片振动叶端定时测量(BVTTM)系统(1)中,其中,生成叶片振动型式包含使用处理器单元(28)生成脉冲信号序列,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在存储器单元(30)中保存多个等待时间元(t1Ch1,t2Ch1,t1Ch2),
-在至少一个处理器周期期间,在信号输出单元(24)中生成脉冲信号,
-从所述存储器单元(30)中读取等待时间元(t1Ch1,t2Ch1,t1Ch2),
-在所述信号输出单元(24)中生成零信号,持续从所述等待时间元(t1Ch1,t2Ch1,t1Ch2)读取中导出的多个处理器周期,
-将在所述信号输出单元(24)为每个周期生成的信号馈入到数字模拟转换器(32)中,以及
-重复如下步骤:生成脉冲信号,读取等待时间元,以及在脉冲信号序列中为每个脉冲信号生成零信号。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在所述存储器单元(30)中存储多个脉冲形状元(s1,s2…sn)的步骤。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在所述存储器单元(30)中存储多个脉冲形状标识元(p1Ch1,p2Ch1,p1Ch2)的步骤,每个脉冲形状标识元(p1Ch1,p2Ch1,p1Ch2)引用所述脉冲形状元(s1,s2…sn)之一,其中,生成脉冲信号包含从所述存储器单元(30)中读取脉冲形状标识元(p1Ch1,p2Ch1,p1Ch2)并且根据由所述脉冲形状标识元(p1Ch1,p2Ch1,p1Ch2)读取所引用的各自脉冲形状元(s1,s2…sn)来生成脉冲信号。
4.一种校准系统(16),用于在包含脉冲生成器的涡轮机中的叶端定时测量系统,所述脉冲生成器包含处理器单元(28)、存储器单元(30)、信号输出单元(24)和数字模拟转换器(32),所述脉冲生成器被配置以便执行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校准系统(16),其包含多个所述脉冲生成器,脉冲生成器时钟周期被同步。
CN201280041379.XA 2011-08-26 2012-07-17 生成脉冲信号序列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651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1178977.2 2011-08-26
EP11178977 2011-08-26
PCT/EP2012/063981 WO2013029867A2 (en) 2011-08-26 2012-07-17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pulse signal sequen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65174A CN103765174A (zh) 2014-04-30
CN103765174B true CN103765174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639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137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65174B (zh) 2011-08-26 2012-07-17 生成脉冲信号序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66160B2 (zh)
EP (1) EP2729773A2 (zh)
JP (1) JP6072038B2 (zh)
CN (1) CN103765174B (zh)
WO (1) WO201302986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0379B (zh) * 2019-10-25 2023-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扰动事件的相位获取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1704A (en) * 1990-08-30 1992-05-12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mulating blade pass sensor signals
US5872821A (en) * 1991-03-11 1999-02-16 U.S. Philips Corporation Arrangement for generating digital signals
CN102109875A (zh) * 2009-12-28 2011-06-29 北京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脉冲信号产生功能的信号发生器和脉冲信号产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25247C1 (ru) 1993-07-20 1999-01-20 Сименс АГ Монитор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 колебательных состояний множества лопаток на вращающемся рабочем колесе
JP3038382B1 (ja) * 1999-05-12 2000-05-08 科学技術庁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長 回転動翼振動計測装置
JP4630017B2 (ja) 1999-07-12 2011-02-09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波形発生器及び試験装置
JP3621681B2 (ja) * 1999-07-12 2005-02-16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波形発生器及び試験装置
JP3987277B2 (ja) 2000-11-14 2007-10-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ルス信号生成装置
JP2004191351A (ja) 2002-10-18 2004-07-08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広域時計比較システム、広域同期パルス発生システム、パルス計測装置およびパルス発生装置
US7509862B2 (en) * 2007-01-24 2009-03-3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vibration detection in turbomachinery
JP5162284B2 (ja) 2008-03-12 2013-03-13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発生装置
FR2968038B1 (fr) * 2010-11-26 2012-12-28 Snecma Systeme de detection d'un evenement fugace sur une roue aubagee de moteur d'aeronef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1704A (en) * 1990-08-30 1992-05-12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mulating blade pass sensor signals
US5872821A (en) * 1991-03-11 1999-02-16 U.S. Philips Corporation Arrangement for generating digital signals
CN102109875A (zh) * 2009-12-28 2011-06-29 北京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脉冲信号产生功能的信号发生器和脉冲信号产生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ip Timing Measurement Chain Validation with the Universal Tip Timing Calibrator UTTC, Approach & Experience;Uwe Pfeifer等;《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20120629;第1457卷;第3部分,图4,6,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4111455A (ru) 2015-10-10
US20140188420A1 (en) 2014-07-03
WO2013029867A3 (en) 2013-06-06
WO2013029867A2 (en) 2013-03-07
JP2014527139A (ja) 2014-10-09
CN103765174A (zh) 2014-04-30
EP2729773A2 (en) 2014-05-14
JP6072038B2 (ja) 2017-02-01
US9766160B2 (en) 201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1311B2 (en) Rotating blade analysis
CN103471809B (zh) 一种超高频响等离子体流动测量装置
CN103543026B (zh) 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和支持向量机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Cao et al. Biprobes blade tip timing method for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active aliasing time-delay estimation and dealiasing
CN103765174B (zh) 生成脉冲信号序列的方法
CN106405388B (zh) 一种数字芯片功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Xu et al. Blade tip timing for monitoring crack propagation of rotor blades using Block-AOLS
Oberholster et al. Eulerian laser Doppler vibrometry: Online blade damage identification on a multi-blade test rotor
Hajnayeb et al. A new reference tip-timing test bench and simulator for blade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vibrations
CN104390754A (zh) 一种模态测试设备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Pfeifer et al. Tip timing measurement chain validation with the universal tip timing calibrator UTTC, approach and experience
CN105005208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扭矩传感器信号模拟方法
CN103308928A (zh) 卫星导航信号模拟器伪距精度测量系统
CN110098610A (zh) 故障扰动下电力系统振荡主导模式的实时辨识方法及系统
RU2574358C2 (ru)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сти импульсных сигналов
CN107861033A (zh) 振荡波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定位误差的检定方法和系统
US2012004689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ssure measurement using optical sensors
CN103308930A (zh) 卫星导航信号模拟器伪距精度测量方法
CN1335516A (zh) 用高速混沌码做雷达调相信号源的方法
CN212391193U (zh) 激光激励式火工冲击地面模拟试验装置
Zhang et al. Blade Serial Number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Blade Tip Clearance without OPR Sensor
CN106209024B (zh) α射线标准脉冲发生器及发射方法
Qin et al. High frequency modal test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urbine rotor blades
Zhang et al. An improved blade vibration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considering tip clearance variation
Piechowski et al. Rotor blade vibration simulator of steam turbine with aliasing frequencies up to 25 Hz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