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59250A - 使用热解汽化燃烧方法的锅炉 - Google Patents

使用热解汽化燃烧方法的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59250A
CN103759250A CN201410033156.XA CN201410033156A CN103759250A CN 103759250 A CN103759250 A CN 103759250A CN 201410033156 A CN201410033156 A CN 201410033156A CN 103759250 A CN103759250 A CN 103759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yrolysis
fuel
boiler
basket
burner hear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31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59250B (zh
Inventor
韩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0331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59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59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9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59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9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一种使用热解汽化燃烧方法的锅炉,可以热解煤炭、垃圾和生物质并将热解产物燃烧,在锅炉的炉膛的内部,有通道式热解装置或罐式热解装置,热解装置内的燃料在炉膛中逐渐由常温升温至热解温度,开始热解反应,气固分离,其表层的固体碳升温超过着火温度,遇到空气中即开始着火,然后下落到固体燃烧区上燃烬;产生的热解气穿过碳火出来,其中的可燃成分遇到空气开始燃烧,火焰沿热解筒的侧壁上升、燃烧,同时给热解筒加热,使其内部的燃料热解反应持续进行,最后在气体燃烧区燃烬,可以满足“3T十E”燃烧技术所需的条件,从而可以控制二恶英形成,可根据用户的不同的具体要求,设计出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锅炉。

Description

使用热解汽化燃烧方法的锅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热解汽化燃烧方法的锅炉,尤其是一种可以热解煤炭、垃圾和生物质并将热解产物燃烧的锅炉。
背景技术
由于煤炭资源日益短缺,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垃圾、生物质燃烧利用技术,以解决能源危机所产生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就目前阶段,制约垃圾、生物质燃烧利用的瓶颈问题有:
1. 由于大多数的垃圾是由多种有机物质混合组成的并惨杂着很多不燃物的低品质可燃物,现有的燃烧技术对这类垃圾的燃烧效率低,而且产生二次污染,特别是二恶英(Dioxins)的污染问题。
2. 现有的锅炉产品都是针对于某种特定燃料设计的,由于垃圾和生物质的形状各异,粒径、比重、灰分的差异性很大,变化无常,很难建立稳定的燃烧工况点。
3. 由于秸秆的组织结构松散,其中含有硅、钾、镁、磷和钙等无机物,在燃烧的过程中呈熔融的微细的玻璃体态,进入的低温区后形成硅酸盐沉积物固化在结构壁面上降低热传导效果,其中碱金属会造成结构壁面腐蚀。
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公告了一种《生物质燃料热解气化燃烧方法》,授权公告号CN 10294707 B, 授权公告日2011.09.14,该生物质燃料热解气化燃烧方法,虽然是可行的,但是要将其产业化的应用还需要解决如下的一些问题:
1. 如何将不同形状和品质的燃料装填入热解装置。
2. 如何建立一个可控制的热解环境从而使热解反应持续和稳定进行,并且使热解能力和锅炉的输出能力相匹配。
3. 热解装置的结构设计及炉内的受热构件要避免热应力破坏,要便于维护和更换。
4. 炉内高温构件与炉外常温构件的连接方法及与炉体的固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上述专利的基础上,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一种能综合的、可以具体实施的技术设计方案,设计一种使用热解汽化燃烧方法, 能够将不同品质和形状的煤炭、垃圾和生物质热解并将热解产物燃烧的锅炉产品。
本发明是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使用热解汽化燃烧方法设计的锅炉的基本形式,是以现有的双锅筒纵置式“D”型的锅炉产品的结构为基础设计而成,与现有技术区别是:
在炉膛的两侧炉墙上有炉墙洞口,在洞口的边沿牢固的固定有炉墙洞口框,在炉膛上面布置有防爆门,在炉膛内不布置换热面,在炉膛的下部有燃烬炉排,在炉膛内安装有通道式热解装置,在炉膛外有活塞式供料装置,通道式热解装置由热解筒、热解炉排组成,热解筒分成两段,一段是筒状的,在外部和内部有导热翅以增加受热面积,它的一端是燃料入口,与供料装置柔性连接,另一段的横截面是倒“U”字形,其下面和前面是开口的,在其下面有热解炉排,热解筒的燃料入口端有法兰,将热解筒的入口端于任一侧炉墙洞口伸出炉墙外,用连接件固定在洞口框上,与洞口框的空隙用刚性耐火材料和柔性耐火材料填塞,炉内部分处于悬挑状态,另一侧炉墙洞口作为炉门,所述的热解炉排由炉排条、横梁组成,炉排条的上翼板交错有缺口,用多根炉排条拼合而成的炉排面上能形成筛网式的孔隙,增加燃料与排面的摩擦阻力,使得燃料被推动前进时,燃料内部之间更容易产生相对运动,形成空隙,增强热交换作用,它还具有“擦菜板”效果,当燃料前进时,可以将接触面上燃料搓碎,播撒在燃烬炉排上;横梁上面有卡槽,炉排条的腹板卡在卡槽内,横向固定炉排条,选择不同的卡槽位置可以调整炉排条的间距,以此改变孔隙的密度,炉排条的腹板上有一个台肩顶在横梁上,纵向固定炉排条,燃烬炉排上面有炉排支架,横梁放在炉排支架上面,炉排面是向前倾斜的,以减少推料阻力,改变支架高度,可以调整排面的倾斜角度,还可以调整热解炉排与热解筒和燃烬炉排的间距;
上述的结构布置使得炉膛的内部空间沿高度方向分成三个区域:中间部位热解装置附近的空间是热解和着火区,其上部是气体燃烧区,其下部、燃烬炉排之上的空间是固体燃烧区;
活塞式给料装置由机架、液压系统、活塞杆、活塞杆导向轮、活塞、活塞导向轮组件、料仓、活塞切削刃、出口管切削刃、出口管、喉口、燃料通道、气体和液体燃料注入口组成,燃料通道的轴线可以是弯曲的。在活塞的端部和出口管端部有齿状的切削刃,用以对燃料产生剪切和撕扯作用,破坏燃料的缠绕,减轻推料阻力。推料活塞固定在活塞杆上,在导向轮组件的约束下使推料活塞只能沿轴线往复运动。通道式热解装置与给料装置的连接方法采用柔性连接,用密封组件填充间隙;
推料和热解燃烧的过程如下:
活塞前进时,推挤料仓内的燃料进入出口管内,通过喉口、燃料通道注入到热解筒内内,喉口将燃料径向压缩,提高其密度,在出口管内形成栓塞,阻止热解气体从燃料通道内向炉外逸出,起到密封门的作用,燃料通过喉口后,恢复到松散状态,继续被后续燃料推挤通过燃料通道进入到热解筒内,在燃料通道上,喉口与热解筒之间有气体和液体燃料注入口,气体和液体燃料由注入口注入进燃料通道内与固体燃料混合后进入热解筒内;
燃料在推进过程中,由常温逐渐升温至热解温度,开始热解(干馏)反应,气固分离并继续升温到着火温度,期间,200℃以下是燃料的干燥区,燃料析出的气体主要的是水蒸气,它有两个方向可以运动,一个是向低温侧运动,在通过燃料的缝隙的过程中被冷凝,形成水幕效果,增强气密性,另一个方向是向高温侧运动,由于低温侧的阻力远远大于高温侧的阻力,所以,水蒸气只能流向高温侧,一部份直接进入炉膛与火焰混合,一部分在运动过程中与高温碳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水煤气,使一部分固体碳能量转换成气体碳能量,200℃以上不与空气接触的部分是燃料的热解区、表层上与空气接触的部分是燃料的着火区;
热解筒的尺寸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当燃料以最快运动速度、最短路径运动到脱离筒皮时,其表层的固体碳升温超过着火温度,从而使其遇到空气中即开始着火,使着火区保持接续,然后在重力和后续燃料的推力作用下落到固体燃烧区(燃烬炉排)上燃烬;产生的热解气穿过着火区的碳火中出来,温度必然超过着火点(大约600℃)其中的可燃成分遇到空气开始燃烧,火焰沿热解筒的侧壁上升、燃烧,同时给热解筒加热,使其内部的燃料热解反应持续进行,最后在气体燃烧区燃烬;
供风方法:燃烧所需的空气分三路进入,一次风是自然风,由燃烬炉排下部和炉门进入,二次风用送风管送到燃烬炉排上面的配风管内,配风管的里侧和上侧有均匀分布的出风孔,使二次风均匀柔和的送到燃烬炉排上面,用电动截止阀控制二次风的风量使一次风加上二次风的总风量供固体燃烧区燃料富氧燃烧和燃烬,剩余的风量使着火区欠氧燃烧,将着火区的温度控制在800℃左右,减轻和避免金属构件的热作用损坏,尽量减少二次风量,最大程度上降低热解炉排周围的流速,减少扬尘效应,送风管用法兰固定在固定套管上,固定套管牢固的砌筑在炉墙上,用送风管将三次风送到炉膛上部气体燃烧区的四个角上,用电动截止阀控制调整四个送风管出口的瞬时流速,使整个燃烧空间的气流产生湍动和混合的效果,送风管和固定套管的结构与固定方式与二次风相同;
热解能力和燃烧量的控制方法:
由理论上可知:锅炉输出能量(kJ/h)=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kJ/h)=燃料热解释放的能量(kJ/h)=燃料发热量(kJ/kg)×烧蚀重量(kg/h);热解区的热解能力(单位时间内使燃料气固分离量)=烧蚀重量(kg/h) 或烧蚀体积 (m3/h);
如前所述,炉内燃料的总体积内分成干燥区和热解区,燃料在干燥区和热解区内分别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其中间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随机的、受多因素制约的,其中的热解区的体积直接影响到热解能力。由于燃料的发热量、灰分和密度的差异是动态改变的,特别是锅炉输出能量也不是恒定的,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的调节,这就要求燃料的输入量也要能够动态的调节。由此就要求热解区的体积随之而变,从而使得热解能力不变而与锅炉输出能量相跟随;
如前所述,炉内燃料的体积一部分在热解筒内,另一部分在热解筒外,调节给料装置的给料量,使得燃料的体积在Vmin—Vmax之间可变,既可以调节热解区的体积;
调节给料量办法是调节活塞的推进速度,控制推进速度的信号源来自锅炉的工控系统,而推进速度的调节是由液压系统来实现的;
对于大型锅炉或燃烧高灰渣分燃料的锅炉,也可以使用机械炉排,拉动燃料前进,可以减轻给料装置的推料阻力,并使燃料内部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加大空隙,增强热交换作用;
由于锅体和炉体没有相互制约的结构关系,所以本技术方案的换热器没有选型和布置的限制,既可以选用以水为介质输出汽、水的锅炉,也可以选用以其它介质,也可以设计输出热空气的锅炉;
实现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热解装置采用罐式热解装置,罐式热解装置用下述的方式组成:热解罐是可拆卸组合的,下部开口的容器,下部有滚轮,在在炉膛内,燃烬炉排上面有轨道,在两侧炉墙洞口的位置有热解罐通道和通道炉门,在炉膛外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和通道内有轨道与炉膛内轨道对接;将燃料在炉外装入热解罐中,热解罐可以沿轨道从任一侧通道依次进入炉内热解燃烧后从另一侧通道出来。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
1.  燃料适用范围广,不需要精细整备,还可以在生物质燃料接续不上的情况下,使用容易储备的煤炭为燃料。
2. 汽体燃烧所需的三次风由热解区上面进入,不通过固体燃烧物,阻力小,减少了扬尘效应。
3. 热解气只能穿过着火区的碳火中出来,温度必然超过着火点,前进方向上有新鲜空气和高温环境,从而保证其中的可燃成分被引燃和稳定燃烧。
4. 气体燃烧区的空间尺寸的设计不受限制,可以做的足够大,能够满足“3T 十E”燃烧技术所需的条件(即良好的炉膛温度 ,烟气在高温区充足的滞留时间,在高温区适当的空气量 ,炉内充分的紊流强度),从而可以控制二恶英形成。
5. 进入燃烬炉排之上固体燃烧区燃料已经着火,燃烬炉排的面积只承担燃料的固体成分的燃烬的热负荷,所以,相对于同等输出能力的常规锅炉,燃料在炉排之上有更多的滞留时间,从而保证充分燃烬。
6. 热解汽化装置与炉膛没有相互制约的结构关系,可根据用户的不同的具体要求,设计出不同性能(蒸汽或热水、有压或常压)、不同规格的锅炉,也可以对现有的锅炉进行改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使用通道式热解装置的锅炉的结构原理图,图2的B-B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I部放大图,防爆门的结构原理图;
图4为图5的C-C剖视图。
图5为通道式热解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图5的D-D剖视图,热解炉排的结构原理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图5的E-E剖视图;
图9为炉排条的结构原理图;
图10为图9的F-F剖视图;
图11为图9的G-G剖视图;
图12为图9的俯视图;
图13为横梁的结构原理图;
图14为图13的H-H剖视图;
图15为图13的俯视图;
图16为活塞式供料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17为图16的J-J剖视图;
图18为图16的K-K剖视图;
图19为16的III部放大图,为推料活塞端部切削刃结构原理图;
图20为图16的II部放大图,导向轮组件结构原理图;
图21为图22的左视图;
图22为图16的IV部放大图,喉口和密封组件的结构原理图;
图23为通道式热解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24为图23的L-L剖视图;
图25为图23的V部放大图,为配风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26为图23的VI部放大图,为配风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27为供料装置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
图28为热风锅炉工作原理图;
图29为使用罐式热解装置的锅炉的结构原理图;
图30为图29的M-M剖视图;
图31为图29的VII放大图, 轨道横梁的结构原理图;
图32为图31的N-N剖视图, 轨道条的结构原理图;
图33为热解罐的结构原理图;
图34为图33的左视图;
图35为图33的俯视图;
图36为热解罐热解炉排的结构原理图;
图37图36的左视图;
图38为图36的俯视图。
图39为热解罐筐篮的结构原理图;
图40为图39的左视图;
图41为组合使用通道式热解装置和罐式热解装置的锅炉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图2、图3)在炉膛的两侧炉墙上有炉墙洞口3,在洞口的边沿有炉墙洞口框3.1,在炉膛上面布置有防爆门5,防爆门板5.1安放在防爆门框5.2上,上面敷设保温材料5.3,然后再敷设密封膜5.4,用压条5.5将密封膜固定。在炉膛的下部有燃烬炉排8。在炉膛内安装有通道式热解装置6,在炉膛外安装有活塞式供料装置1。换热器9没有选型和布置的限制。通道式热解装置6由热解筒6.1、热解炉排6.2组成(参照图4-图8)。热解筒分成两段,一段是筒状的,在外部布置有导热翅6.1.2、在内部有导热翅6.1.3以增加受热面积。它的一端是燃料入口,与供料装置柔性连接,另一段的横截面是倒“U”字形,其下面和前面是开口的,在其下面有热解炉排6.2。热解筒的燃料入口端有法兰6.1.1。将热解筒的入口端于任一侧炉墙洞口伸出炉墙外,用连接件6.3固定在洞口框3.1上,与洞口框的空隙用刚性耐火材料6.4和柔性耐火材料6.5填塞。炉内部分处于悬挑状态。另一侧炉墙洞口作为炉门。在燃烬炉排8上面用耐火砖码放一定的高度形成炉排支架6.6,横梁6.2.2(参照图13--图15)放在炉排支架6.6上面(参照图4、图5)。将炉排条6.2.1(参照图9--图12)的腹板6.2.1.3卡在横梁6.2.2上面的卡槽6.2.2.1内,横向固定炉排条,选择不同的卡槽位置可以调整炉排条的间距,以此改变孔隙的密度,炉排条的上翼板6.2.1.1交错有缺口6.2.1.2,炉排条的腹板6.2.1.3上有一个台肩6.2.1.4顶在横梁6.2.2的侧面6.2.2.2上,纵向固定炉排条。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改变支架高度,调整排面的倾斜角度。活塞式给料装置1(参照图16、图17、图18)由机架1.1、液压系统1.2、活塞杆1.3、活塞杆导向轮组件1.4、活塞1.5、活塞导向轮1.6、料仓1.7、活塞切削刃1.8、出口管切削刃1.9、出口管1.10、喉口1.11、燃料通道1.12、气体和液体燃料注入口1.13等组成。在活塞的端部有齿状的切削刃1.8(参照图19),在出口管端部有齿状的切削刃1.9,用以对燃料产生剪切和撕扯作用,破坏燃料的缠绕,减轻推料阻力。推料活塞1.3固定在活塞杆1.2上,在导向轮组件1.4和导向轮组件1.6的约束下使推料活塞只能沿轴线往复运动(参照图17、图18)。导向轮组件1.4(参照图20、图21)由导向轮1.4.1、轴1.4.2、叉柄1.4.3、叉柄导座1.4.4、导向键1.4.5、顶丝1.4.6、顶丝导座1.4.7组成,叉柄可以沿叉柄导座轴向运动,用顶丝保持导向轮1.4.1的径向表面与活塞杆贴紧,叉柄导座和顶丝导座固定在机架1.1上。导向轮组件1.6的结构与导向轮组件1.4相同,其叉柄导座和顶丝导座固定在料仓1.7上。出口管1.10与燃料通道1.12用法兰1.10.1和1.12.1连接(参照图22),同时夹紧喉口,松开连接螺栓,可以更换喉口1.11,喉口的截面是逐渐收缩的。改变(D1-D2)/L可以改变收缩率。
通道式热解装置6与活塞式给料装置1的连接方法采用柔性连接,具体的措施是(参照图22):热解筒与给料装置分别与炉墙和地面牢固固定,热解筒内径与给料装置的燃料通道的外径由此形成间隙,用密封组件2填充间隙。所述的密封组件由底环2.1、密封填料2.2、间隙调整垫片2.3、内动环2.4、外动环2.5、压板2.6组成。它的使用方法是:将底环放在热解筒和燃料通道的结合部间隙中,使间隙分成内环和外环两部分,分别放入密封填料、间隙调整垫片、内动环、外动环和压板,旋紧螺栓,使密封填料压缩径向膨胀,填满热解筒和燃料通道的间隙。当改变热解筒直径致使间隙改变很大时,或者在运行和维修过程中热解筒与燃料通道同轴度误差改变时只要改变间隙调整垫片外径即可。
推料和热解燃烧的过程如下(参照图23、图24):活塞前进时,推挤料仓内的燃料进入出口管1.10内,通过喉口1.11、燃料通道1.12注入到热解筒内6.1内。喉口1.11将燃料径向压缩,提高其密度,在出口管内形成栓塞,阻止热解气体从燃料通道内向炉外逸出,起到密封门的作用。燃料通过喉口1.11后,恢复到松散状态,继续被后续燃料推挤通过燃料通道1.12进入到热解筒内,在燃料通道1.12上,喉口1.11的前面有气体和液体燃料注入口1.12,气体和液体燃料由注入口注入进燃料通道1.12内与固体燃料混合后进入热解筒内。
燃烧所需的空气分三路进入:一次风是自然风,由燃烬炉排下部和炉门进入。二次风7(参照图25、图26)用送风管7.2送到配风管7.3内,配风管的里侧和上侧有均匀分布的出风孔7.3.1,使二次风均匀柔和的送到燃烬炉排上面。用电动截止阀控制二次风的风量使一次风加上二次风的总风量使固体燃烧区燃料富氧燃烧和燃烬,剩余风量使着火区欠氧燃烧,将着火区的温度控制在800℃左右,减轻和避免金属构件的热作用损坏。尽量减少二次风量,最大程度上降低热解炉排周围的流速,减少扬尘效应。固定套管7.1牢固的砌筑在炉墙上,它的一端有法兰7.1.1与送风管7.2的法兰7.2.1连接,使送风管固定在固定套管上。三次风4的送风管和固定套管的结构与固定方式与二次风相同,其送风管的出风口将风送到炉膛上部气体燃烧区的四个角上,用电动截止阀控制调整4个送风管出口的瞬时流速,使整个燃烧空间的气流产生湍动和混合的效果。
调节给料量办法是调节活塞的推进速度,而推进速度的调节是由液压系统来实现的,具体的办法是:(参照图27),液压系统由液压油缸1.2.1、低压大流量油泵1.2.6及其配套的控制阀、高压小流量油泵1.2.7及其配套的控制阀等组成,低压大流量油泵用于活塞返程工作和小推力、快速压缩燃料,高压小流量油泵用于活塞大推力、低速推进燃料。
每循环工作流程是:
0. 方向控制阀都处于截止状态,系统不工作。
1.活塞返程:方向控制阀1.2.4b工作,使油缸1.2.1收缩、活塞返回,用节流阀1.2.3调节运动速度。
2.活塞进程,小推力、快速压缩燃料:当活塞运动到返程终点时,用行程开关(图中未示出)控制使方向控制阀1.2.4a动作使油缸1.2.1伸出、活塞快速前进推料,随着密度增加,阻力增大、油压升高,当压力升高到压力传感器1.2.2的设定值时,使方向控制阀1.2.4处于截止状态,同时使方向控制阀1.2.5动作。
3.活塞进程,大推力、低速推进燃料:方向控制阀1.2.5使油缸1.2.1伸出、活塞前进推料,通过调节变频调速电机1.2.7的转速,调节油泵的输出流量从而调节推进速度。当活塞运动到前进终点时用行程开关(图中未示出)控制开始1步骤,循环往复进行。控制推进速度的信号源来自锅炉的工控系统。
第二实施例(参照图28)
是在上述实施例为基础上,在炉膛的侧面单独设立一个气体燃烬室10,提高换热器前的除尘效果,换热器可以使用热管11传热,可以设计成为加热空气的热风炉。
第三实施例
采用罐式热解装置,在燃烬炉排8上面用耐火砖码放一定的高度形成轨道支架19,轨道横梁13(参照图31、图32)放在轨道支架19上面,轨道横梁13上面有卡槽13.1,轨道条14的腹板14.1卡在卡槽内13.1,横向固定轨道条14,轨道条14的腹板14.1上有一个台肩14.2顶在横梁侧面上,纵向固定轨道条14。
热解罐12(参照图33、图34、图35)由底盘车12.1、热解炉排12.2、筐篮12.3、外罩12.4等组成,底盘车12.1由有提梁12.1.1、车梁12.1.2,车框12.1.3、筐篮限位档12.1.4,车轮12.1.5组成。热解炉排12.2(参照图36、图37、图38)上有纵条12.2.1、横条12.2.2,纵条和横条固定在一起,成为炉排,搁置于底盘车的车框内,用车框限制其水平位置。筐篮12.3(参照图39、图40)有上框圈12.3.1、下框圈12.3.2,侧面有栅栏12.3.3,下面有支腿12.3.4,搁置于底盘车的车框内,用筐篮限位档限制其水平位置。外罩12.4是一个口朝下的罐子,扣在筐篮12.3上。上述的结构组成了一个下部开口的容器,将燃料放在热解炉排12.2之上、筐篮12.3之内,然后盖上外罩12.4,如果燃料内有需要回收的固体剩余物,则将热解炉排换成托盘。
在两侧炉墙洞口3的位置有热解罐通道15和通道炉门16,在炉膛外有支架17,轨道18固定在支架上和通道内与炉膛内轨道条14对接。热解罐12沿轨道可以从任一侧通道依次进入炉内热解燃烧后从另一侧通道出来。
第四实施例
是将上述实施例组合实施(参照图41),以第一种实施例为基础,在炉膛内增加热解罐12、轨道横梁13、轨道条14、辅助炉排20,辅助炉排的结构和安装方式与燃烬炉排相同,和轨道横梁共同放在炉排支架19上面起到压焰、稳燃、衡温的作用。在炉膛外有热解罐转移车21,热解罐转移车上面有轨道22,热解罐转移车下面有车轮23,地面上有轨道24。热解罐转移车沿轨道24运动,热解罐转移车上面轨道21与炉膛内轨道条14对接,热解罐转移车沿轨道条14和轨道21进出炉膛。
采用上述的实施方案后,不同形态的燃料在炉膛内有三种燃烧方式:
1. 是在燃烬炉排上用常规方式直接燃烧。
2. 是用通道式热解装置。
3. 是用罐式热解装置。
容易燃烧的常规燃料如劈材、煤块等在燃烬炉排上直接燃烧。一些粒径较小的、粘稠的、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变形的、能流动的、颗粒之间致密无空隙的燃料如树叶、锯末、煤泥(粉)、纸浆尾渣、散碎的垃圾等用通道式热解装置热解燃烧。用给料装置在热解过程中连续补充消耗的燃料,使得热解和燃烧连续稳定进行。在外力作用下不易流动的、颗粒之间不能消除空隙的、在固态物中含有可回收利用材料的燃料如树枝、维修路面拆除的含有沙石的沥青块、电子垃圾等用罐式热解装置热解燃烧。
这三种燃烧方式相辅相成,可以共同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当热解的燃料的发热量不够时,也可以在燃烬炉排上直接燃烧优质环保和适宜贮存的燃料如劈材、煤块等燃料来提高和保持炉温。

Claims (2)

1.一种使用热解汽化燃烧方法的锅炉,在炉膛内有热解装置,在炉膛外有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炉膛的两侧炉墙上有炉墙洞口(3),在洞口的边沿有炉墙洞口框(3.1),在炉膛上面有防爆门(5),防爆门板(5.1)安放在防爆门框(5.2)上,上面敷设保温材料(5.3),然后再敷设密封膜(5.4),用压条(5.5)将密封膜固定;热解筒分成两段,一段是筒状的,在外部布置有导热翅(6.1.2)、在内部有导热翅(6.1.3),它的一端有法兰(6.1.1),于炉墙洞口伸出炉墙外,用连接件(6.3)固定在洞口框(3.1)上;热解炉排由炉排条(6.2.1)、横梁(6.2.2)组成,炉排条的上翼板(6.2.1.1)交错有缺口(6.2.1.2),横梁(6.2.2)上面有卡槽(6.2.2.1),炉排条的腹板(6.2.1.3)上有一个台肩(6.2.1.4). 顶在横梁(6.2.2)的侧面(6.2.2.2)上。
2.一种使用热解汽化燃烧方法的锅炉,其特征在于:在炉膛内有轨道横梁(13)、轨道条(14),横梁(13)上面有卡槽(13.1),(轨道条(14)的腹板(14.1)卡在卡槽内(13.1),轨道条(14)的腹板(14.1)上有一个台肩(14.2)顶在横梁侧面上;在两侧炉墙洞口(3)的位置有热解罐通道(15)和通道炉门(16);在炉膛外有支架(17),轨道(18)固定在支架上和通道内与炉膛内轨道条对接;热解罐(12)由底盘车(12.1)、热解炉排(12.2)、筐篮(12.3)、外罩(12.4)等组成,底盘车(12.1)上有提梁(12.1.1)、车梁(12.1.2),车框(12.1.3)、筐篮限位档(12.1.4),车轮(12.1.5),热解炉排(12.2)上有纵条(12.2.1)、横条(12.2.2),纵条和横条固定在一起,搁置于底盘车的车框内,用车框限制其水平位置,筐篮(12.3)上有上框圈(12.3.1)、下框圈(12.3.2),侧面有栅栏(12.3.3),下面有支腿(12.3.4),搁置于底盘车的车框内,用筐篮限位档限制其水平位置,外罩(12.4),扣在筐篮(12.3)上。
CN201410033156.XA 2014-01-24 2014-01-24 使用热解汽化燃烧方法的锅炉 Active CN103759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3156.XA CN103759250B (zh) 2014-01-24 2014-01-24 使用热解汽化燃烧方法的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3156.XA CN103759250B (zh) 2014-01-24 2014-01-24 使用热解汽化燃烧方法的锅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9250A true CN103759250A (zh) 2014-04-30
CN103759250B CN103759250B (zh) 2015-12-09

Family

ID=50526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3156.XA Active CN103759250B (zh) 2014-01-24 2014-01-24 使用热解汽化燃烧方法的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5925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8955A (zh) * 2015-03-16 2015-06-24 王忠信 常压生物质气化燃烧卧式水管蒸汽锅炉中央空调
CN107940469A (zh) * 2017-11-17 2018-04-20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移动式垃圾处理及烟气净化集成装置及处理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8034A (en) * 1980-05-19 1981-12-29 Hoang Dinh C Apparatus for incinerating and gasifying biomass material
JPS5857493A (ja) * 1981-09-30 1983-04-05 Kemikaruman:Kk 廃棄物の処理装置
CN2351696Y (zh) * 1997-12-05 1999-12-01 韩雨声 立式多用锅炉
CN1690516A (zh) * 2004-04-24 2005-11-02 韩枫 一种燃用垃圾的热解式锅炉及其净化装置
CN1814699A (zh) * 2005-02-05 2006-08-09 韩枫 一种热解生物质燃料可以联产油、气、炭、热能的锅炉
CN101294707A (zh) * 2007-04-27 2008-10-29 韩枫 生物质燃料热解汽化燃烧方法和装置
CN201277557Y (zh) * 2008-09-28 2009-07-22 浙江汉洁能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废弃物热解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8034A (en) * 1980-05-19 1981-12-29 Hoang Dinh C Apparatus for incinerating and gasifying biomass material
JPS5857493A (ja) * 1981-09-30 1983-04-05 Kemikaruman:Kk 廃棄物の処理装置
CN2351696Y (zh) * 1997-12-05 1999-12-01 韩雨声 立式多用锅炉
CN1690516A (zh) * 2004-04-24 2005-11-02 韩枫 一种燃用垃圾的热解式锅炉及其净化装置
CN1814699A (zh) * 2005-02-05 2006-08-09 韩枫 一种热解生物质燃料可以联产油、气、炭、热能的锅炉
CN101294707A (zh) * 2007-04-27 2008-10-29 韩枫 生物质燃料热解汽化燃烧方法和装置
CN201277557Y (zh) * 2008-09-28 2009-07-22 浙江汉洁能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废弃物热解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8955A (zh) * 2015-03-16 2015-06-24 王忠信 常压生物质气化燃烧卧式水管蒸汽锅炉中央空调
CN107940469A (zh) * 2017-11-17 2018-04-20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移动式垃圾处理及烟气净化集成装置及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9250B (zh) 2015-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16490B (zh) 炉内设置火囱的无烟燃烧工艺及设备
CN101963356A (zh) 适用于发电的生活垃圾立式焚烧炉燃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6338815U (zh) 回转窑、等离子熔融炉组合式危险废物处置装置
CN101995025B (zh) 不用常规燃料助燃的生活垃圾焚烧设备
CN105135434A (zh) 生活垃圾的低二噁英等离子气化-燃烧一体化转化装置
CN103759250B (zh) 使用热解汽化燃烧方法的锅炉
CN103528053A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煤矸石、炉渣等超低热值燃料的方法
CN201285034Y (zh) 生物质燃烧器
CN103335315B (zh) 垃圾热解焚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2382404U (zh) 生物质常压热水锅炉
CN203364139U (zh) 垃圾热解焚烧装置
CN101955779A (zh) 固体生物质内燃干馏气化炉
CN204717668U (zh) 一种棕榈废料锅炉分段燃烧炉膛
CN204629587U (zh) 一种新型环保多燃料清洁燃烧炉具
CN204829900U (zh) 一种用于锅炉的防回火进料装置
CN206037701U (zh) 一种生物质熔铝炉
CN201697135U (zh) 一种新型垃圾与生物质燃料焚烧炉
CN105402703A (zh) 立式无烟囱生物质燃气锅炉
CN104132333A (zh) 一种防止锅炉沾污的流化床半焦热载体系统及方法
CN202040971U (zh) 一种具有反向均匀送风装置的燃煤锅炉
CN201954527U (zh) 螺旋自动送料燃烧锅炉
CN201293328Y (zh) 不用常规燃料助燃的生活垃圾焚烧设备
CN2489198Y (zh) 无污染节能型燃烧设备
CN210635933U (zh) 一种活性焦生产用内热式回旋炭化炉
CN203336581U (zh) 无烟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