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53748B - 一种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53748B
CN103753748B CN201110461124.6A CN201110461124A CN103753748B CN 103753748 B CN103753748 B CN 103753748B CN 201110461124 A CN201110461124 A CN 201110461124A CN 103753748 B CN103753748 B CN 1037537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patrix
rod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611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53748A (zh
Inventor
侯立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X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EIXINDA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EIXINDA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EIXINDA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611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537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53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3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53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3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平面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种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提供待成原料,提供压力加工装置;S20),上、下模板加热并达到设定温度,保温;S30),一次热压成型;S40),二次热压成型;S50),冷却上、下模;S60),一次冷压成型;S70),二次冷压成型;S80),三次冷压成型;S90),起模,退出成品;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结构加工精确并且在一次加工中同时完成两下面成型的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面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LCD背光模组中,导光板的品质对背光的强度和均匀性都起致关重要的作用。LCD导光板的出光面要求透光率高,而反光面则要求反射率高,最好形成全反射,所以对导光板的要求是一面是光面,一面具有微结构,利用微结构形成反射。关于微结构本身是现有技术,许多厂商都有自己的专利。
现有技术中,对于LCD导光板的加工,一般采用一次热压的方式,然而,由于材料在冷却中的变形,微结构不准确,导光效果不好。也有人采用UV光固的方式设置微结构,但UV层与导光主体层(或基材层)的折射率差值不如与空气的差值大,漏光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微结构加工精确的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在一次加工中同时完成两下面成型的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提供待成原料,提供压力加工装置;S20),上、下模板加热并达到设定温度,保温;S30),一次热压成型;S40),二次热压成型;S50),冷却上、下模;S60),一次冷压成型;S70),二次冷压成型;S80),三次冷压成型;S90),起模,退出成品;其中,S10)所提供的待成型原料是PC板、PMMA板之一的光学板,S10)所提供的压力加工装置是热压机;S20)所述的上模板具有光滑表面,S20)所述的下模板具有与LCD导光板成品底面之微结构对应的微结构,上模板的设定温度为170℃-195℃,下模板的设定温度为105℃-120℃,所述的保温是指保温至S40)步骤结束;S30)所述的一次热压成型的压力为0.005MPa-0.015MPa,保压时间为1.2s-1.6s;S40)所述的二次热压是指在一次热压的基础上直接改变压力,其成型的压力为0.45MPa-0.55MPa,保压时间为12s-16s,之后解解压力;S50)所述冷却上、下模是指将上、下模均冷却至30℃-70℃之间;S60)所述的一次冷压成型的压力为0.005MPa-0.015MPa,保压时间为1.8s-2.1s;S70)所述的二次冷却成型是指在一次冷压成型的基础上直接改变压力,压力为0.6MPa-0.8MPa,保压时间为18s-20s;S80)所述的三次冷压成型,是指在二次冷压成型的基础上直接改变压力,压力为0.005MPa-0.015MPa,保压时间为4s-6s。
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机的上模座压力头与上模之间是可分离的抵接,S50)所述冷却上、下模是指抬起上模,并水平移入一块水冷板至上模座压力头与上模之间,再向下移动接触上、下模进行冷却。
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通过风冷辅助冷却。
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PLC控制;PLC连接温度控制器,对温度控制器发出指令和接收温度信息;温度控制器连接电热管,用于对上模及下模的加热;温度控制器还连接安装于上模及下模的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温度信息;PLC还连接伺服电机,用于控制上下模的起落和加压。
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PLC控制;PLC连接温度控制器,对温度控制器发出指令和接收温度信息;温度控制器连接电热管,用于对上模及下模的加热;温度控制器还连接安装于上模及下模的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温度信息;PLC还连接伺服电机,用于控制上下模的起落和加压;PLC还连接电磁阀,用于控制气缸实现水冷板的移动。
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压机,包括机体,机体上部通过导柱设置固定座,机体、导柱、固定座构成固定连接,该热压机还包括滑动座,滑动座通过导套能够滑动地设置于导柱,该热压机还包括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固定连接与固定座,该热压机还包括连续供料机构和拉料机构;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一自找正装置连接滑动座;滑动座底部固定连接一热压头,热压头与滑动座之间还夹设一水冷却隔热板;该热压机还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通过起落架连接于固定座。
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起落架包括固定框架和滑动框架;固定框架顶端连接固定座,滑动框架的底端连接上模;滑动框架的顶端与固定框架之间构成上直线导向机构,固定框架的底端与滑动框架之间构成下直线导向机构;驱动装置连接于滑动框架与固定座之间;固定框架是竖直设置的矩形框架,二条竖直边为导杆;滑动框架也是竖直设置的矩形框架,其二条竖直边也为导杆;滑动框架顶端设置二个导套,固定框架的底端也设置二个导套,固定框架与滑动框架之间互为导杆,构成滑动连接;起落架具有一对,且二起落架互相平行设置;固定框架的二条竖直边为圆形导杆,滑动框架的二条竖直边也为圆形导杆,四条导杆设置于一个垂直平面内;成对的二起落架各自具有独立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是气缸;二起落架分别定义为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上模具有二个平行设置的侧边,即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起落架之滑动框图架的底端通过第一枢轴连接第一侧边;第二起落架之滑动框图架的底端具有水平滑杆,水平滑杆的一端能够沿水平方向在第二起落架之滑动框图架的底端滑动,水平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枢轴连接第二侧边;水平滑杆的滑动方向垂直于第二侧边;上模底面是一平面,第一枢轴与上模底面共面;自找正装置包括一个球头和一个球窝,所述球头和所述球窝至少其一,能够沿与所述滑动座移动方向垂直的平面移动,以便自找正;自找正装置还包括一球头杆,球头杆的尾端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球头杆的球头端通过一球窝连接滑动座;该活塞杆的端部具有螺纹,自找正装置还包括一球头杆,球头杆的尾端具有与所述活塞杆端部相匹配的螺纹孔,该活塞杆的端部还设置一锁紧螺母,以便在所述球头杆的尾端以双螺母的方式形成预紧力,从而锁紧该活塞杆与球头杆之间的连接;所述球头杆的尾端外壁还具有搬手位,以便在松开所述锁紧螺母的状态下,通过搬手调节所述活塞杆旋入所述球头杆尾端的长度,从而调节滑动座的移动范围;述滑动座顶面具有第一平面,球窝底面也为平面,定义为第二平面,所述球窝之第二平面设置于第一平面上;自找正装置还包括一压环,球头杆之球头的反面具有一台阶,压环压接于所述台阶,球头杆之球头与球窝构成抵接,压环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座的顶面,压环将球头杆与球窝压设在一起;球头杆之侧面与压环之间具有间隙,球窝之侧面与所述压环之间也具有间隙,以便实现自找正;该热压机还具有上模冷却装置,上模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板和水平导向装置和水平驱动装置,冷却板具有供冷却水入出的进水孔和出水孔,水平驱动装置连接冷却板,为冷却板提供水平移动的动力;冷却板的顶面还具有一隔热层;冷却板包括框板和冷却芯板,冷却芯板通过一纵向导向装置和一弹性部件设置于框板,以便热压头下压时,冷却芯板能够上下移动。
本发明的LCD导光板的成型方法,通过两次热压,即先预压再加压,并通过三次冷压,使被加工材料在上下模之间完成成型及定型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微结构加工精确,并且在一次加工中同时完成两个面的成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参考图1-2,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是一种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提供待成原料,提供压力加工装置;S20),上、下模板加热并达到设定温度,保温;S30),一次热压成型;S40),二次热压成型;S50),冷却上、下模;S60),一次冷压成型;S70),二次冷压成型;S80),三次冷压成型;S90),起模,退出成品;其中,S10)所提供的待成型原料是PC板、PMMA板之一的光学板,S10)所提供的压力加工装置是热压机;S20)所述的上模板具有光滑表面,S20)所述的下模板具有与LCD导光板成品底面之微结构对应的微结构,上模板的设定温度为170℃-195℃,下模板的设定温度为105℃-120℃,所述的保温是指保温至S40)步骤结束;S30)所述的一次热压成型的压力为0.005MPa-0.015MPa,保压时间为1.2s-1.6s;S40)所述的二次热压是指在一次热压的基础上直接改变压力,其成型的压力为0.45MPa-0.55MPa,保压时间为12s-16s,之后解解压力;S50)所述冷却上、下模是指将上、下模均冷却至30℃-70℃之间;S60)所述的一次冷压成型的压力为0.005MPa-0.015MPa,保压时间为1.8s-2.1s;S70)所述的二次冷却成型是指在一次冷压成型的基础上直接改变压力,压力为0.6MPa-0.8MPa,保压时间为18s-20s;S80)所述的三次冷压成型,是指在二次冷压成型的基础上直接改变压力,压力为0.005MPa-0.015MPa,保压时间为4s-6s。
再次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方法通过PLC控制;PLC连接温度控制器,对温度控制器发出指令和接收温度信息;温度控制器连接电热管,用于对上模及下模的加热;温度控制器还连接安装于上模及下模的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温度信息;PLC还连接伺服电机,用于控制上下模的起落和加压。应当理解,实现控制硬件只是一种优先方式,还可以采用工控机等方式控制。
本实施例中的冷却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冷却方式,但下述方式更方便和快速:所述热压机的上模座压力头与上模之间是可分离的抵接,S50)所述冷却上、下模是指抬起上模,并水平移入一块水冷板至上模座压力头与上模之间,再向下移动接触上、下模进行冷却。向下移动并同时接触上、下模的方式,可以采用两组弹性接触板,即一组接触板接触到上模后,另一组接触板继续向下移动,直至接触到下模;当然也可以采用下模边缘向上沿伸并与上模底面平齐的方式。PLC还连接电磁阀,用于控制气缸实现水冷板的移动。本实施例中,还通过风冷辅助冷却,但这不是必须的,只是辅助。
前述控制方法可以在以下装备中实施,但并不限于此。装备具体的结构也可以参考中国专利文献CN101966760A。热压机,包括机体,机体上部通过导柱设置固定座,机体、导柱、固定座构成固定连接,该热压机还包括滑动座,滑动座通过导套能够滑动地设置于导柱,该热压机还包括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固定连接与固定座,该热压机还包括连续供料机构和拉料机构;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一自找正装置连接滑动座;滑动座底部固定连接一热压头,热压头与滑动座之间还夹设一水冷却隔热板;该热压机还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通过起落架连接于固定座。
起落架包括固定框架和滑动框架;固定框架顶端连接固定座,滑动框架的底端连接上模;滑动框架的顶端与固定框架之间构成上直线导向机构,固定框架的底端与滑动框架之间构成下直线导向机构;驱动装置连接于滑动框架与固定座之间;固定框架是竖直设置的矩形框架,二条竖直边为导杆;滑动框架也是竖直设置的矩形框架,其二条竖直边也为导杆;滑动框架顶端设置二个导套,固定框架的底端也设置二个导套,固定框架与滑动框架之间互为导杆,构成滑动连接;起落架具有一对,且二起落架互相平行设置;固定框架的二条竖直边为圆形导杆,滑动框架的二条竖直边也为圆形导杆,四条导杆设置于一个垂直平面内;成对的二起落架各自具有独立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是气缸;二起落架分别定义为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上模具有二个平行设置的侧边,即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起落架之滑动框图架的底端通过第一枢轴连接第一侧边;第二起落架之滑动框图架的底端具有水平滑杆,水平滑杆的一端能够沿水平方向在第二起落架之滑动框图架的底端滑动,水平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枢轴连接第二侧边;水平滑杆的滑动方向垂直于第二侧边;上模底面是一平面,第一枢轴与上模底面共面;自找正装置包括一个球头和一个球窝,所述球头和所述球窝至少其一,能够沿与所述滑动座移动方向垂直的平面移动,以便自找正;自找正装置还包括一球头杆,球头杆的尾端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球头杆的球头端通过一球窝连接滑动座;该活塞杆的端部具有螺纹,自找正装置还包括一球头杆,球头杆的尾端具有与所述活塞杆端部相匹配的螺纹孔,该活塞杆的端部还设置一锁紧螺母,以便在所述球头杆的尾端以双螺母的方式形成预紧力,从而锁紧该活塞杆与球头杆之间的连接;所述球头杆的尾端外壁还具有搬手位,以便在松开所述锁紧螺母的状态下,通过搬手调节所述活塞杆旋入所述球头杆尾端的长度,从而调节滑动座的移动范围;述滑动座顶面具有第一平面,球窝底面也为平面,定义为第二平面,所述球窝之第二平面设置于第一平面上;自找正装置还包括一压环,球头杆之球头的反面具有一台阶,压环压接于所述台阶,球头杆之球头与球窝构成抵接,压环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座的顶面,压环将球头杆与球窝压设在一起;球头杆之侧面与压环之间具有间隙,球窝之侧面与所述压环之间也具有间隙,以便实现自找正;该热压机还具有上模冷却装置,上模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板和水平导向装置和水平驱动装置,冷却板具有供冷却水入出的进水孔和出水孔,水平驱动装置连接冷却板,为冷却板提供水平移动的动力;冷却板的顶面还具有一隔热层;冷却板包括框板和冷却芯板,冷却芯板通过一纵向导向装置和一弹性部件设置于框板,以便热压头下压时,冷却芯板能够上下移动。

Claims (7)

1.一种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提供待成型原料,提供压力加工装置;
S20),上、下模板加热并达到设定温度,保温;
S30),一次热压成型;
S40),二次热压成型;
S50),冷却上、下模;
S60),一次冷压成型;
S70),二次冷压成型;
S80),三次冷压成型;
S90),起模,退出成品;
其中,S10)所提供的待成型原料是PC板、PMMA板之一的光学板,S10)所提供的压力加工装置是热压机;S20)所述的上模板具有光滑表面,S20)所述的下模板具有与LCD导光板成品底面之微结构对应的微结构,上模板的设定温度为170℃-195℃,下模板的设定温度为105℃-120℃,所述的保温是指保温至S40)步骤结束;S30)所述的一次热压成型的压力为0.005MPa-0.015MPa,保压时间为1.2s-1.6s;S40)所述的二次热压是指在一次热压的基础上直接改变压力,其成型的压力为0.45MPa-0.55MPa,保压时间为12s-16s,之后解解压力;S50)所述冷却上、下模是指将上、下模均冷却至30℃-70℃之间;S60)所述的一次冷压成型的压力为0.005MPa-0.015MPa,保压时间为1.8s-2.1s;S70)所述的二次冷却成型是指在一次冷压成型的基础上直接改变压力,压力为0.6MPa-0.8MPa,保压时间为18s-20s;S80)所述的三次冷压成型,是指在二次冷压成型的基础上直接改变压力,压力为0.005MPa-0.015MPa,保压时间为4s-6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机的上模座压力头与上模之间是可分离的抵接,S50)所述冷却上、下模是指抬起上模,并水平移入一块水冷板至上模座压力头与上模之间,再向下移动接触上、下模进行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通过风冷辅助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PLC控制;PLC连接温度控制器,对温度控制器发出指令和接收温度信息;温度控制器连接电热管,用于对上模及下模的加热;温度控制器还连接安装于上模及下模的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温度信息;PLC还连接伺服电机,用于控制上下模的起落和加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PLC控制;PLC连接温度控制器,对温度控制器发出指令和接收温度信息;温度控制器连接电热管,用于对上模及下模的加热;温度控制器还连接安装于上模及下模的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温度信息;PLC还连接伺服电机,用于控制上下模的起落和加压;PLC还连接电磁阀,用于控制气缸实现水冷板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压机,包括机体,机体上部通过导柱设置固定座,机体、导柱、固定座构成固定连接,该热压机还包括滑动座,滑动座通过导套能够滑动地设置于导柱,该热压机还包括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固定连接与固定座,该热压机还包括连续供料机构和拉料机构;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一自找正装置连接滑动座;滑动座底部固定连接一热压头,热压头与滑动座之间还夹设一水冷却隔热板;该热压机还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通过起落架连接于固定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起落架包括固定框架和滑动框架;固定框架顶端连接固定座,滑动框架的底端连接上模;滑动框架的顶端与固定框架之间构成上直线导向机构,固定框架的底端与滑动框架之间构成下直线导向机构;驱动装置连接于滑动框架与固定座之间;固定框架是竖直设置的矩形框架,二条竖直边为导杆;滑动框架也是竖直设置的矩形框架,其二条竖直边也为导杆;滑动框架顶端设置二个导套,固定框架的底端也设置二个导套,固定框架与滑动框架之间互为导杆,构成滑动连接;起落架具有一对,且二起落架互相平行设置;固定框架的二条竖直边为圆形导杆,滑动框架的二条竖直边也为圆形导杆,四条导杆设置于一个垂直平面内;成对的二起落架各自具有独立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是气缸;二起落架分别定义为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上模具有二个平行设置的侧边,即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起落架之滑动框图架的底端通过第一枢轴连接第一侧边;第二起落架之滑动框图架的底端具有水平滑杆,水平滑杆的一端能够沿水平方向在第二起落架之滑动框图架的底端滑动,水平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枢轴连接第二侧边;水平滑杆的滑动方向垂直于第二侧边;上模底面是一平面,第一枢轴与上模底面共面;自找正装置包括一个球头和一个球窝,所述球头和所述球窝至少其一,能够沿与所述滑动座移动方向垂直的平面移动,以便自找正;自找正装置还包括一球头杆,球头杆的尾端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球头杆的球头端通过一球窝连接滑动座;该活塞杆的端部具有螺纹,自找正装置还包括一球头杆,球头杆的尾端具有与所述活塞杆端部相匹配的螺纹孔,该活塞杆的端部还设置一锁紧螺母,以便在所述球头杆的尾端以双螺母的方式形成预紧力,从而锁紧该活塞杆与球头杆之间的连接;所述球头杆的尾端外壁还具有搬手位,以便在松开所述锁紧螺母的状态下,通过搬手调节所述活塞杆旋入所述球头杆尾端的长度,从而调节滑动座的移动范围;述滑动座顶面具有第一平面,球窝底面也为平面,定义为第二平面,所述球窝之第二平面设置于第一平面上;自找正装置还包括一压环,球头杆之球头的反面具有一台阶,压环压接于所述台阶,球头杆之球头与球窝构成抵接,压环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座的顶面,压环将球头杆与球窝压设在一起;球头杆之侧面与压环之间具有间隙,球窝之侧面与所述压环之间也具有间隙,以便实现自找正;该热压机还具有上模冷却装置,上模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板和水平导向装置和水平驱动装置,冷却板具有供冷却水入出的进水孔和出水孔,水平驱动装置连接冷却板,为冷却板提供水平移动的动力;冷却板的顶面还具有一隔热层;冷却板包括框板和冷却芯板,冷却芯板通过一纵向导向装置和一弹性部件设置于框板,以便热压头下压时,冷却芯板能够上下移动。
CN201110461124.6A 2011-12-31 2011-12-31 一种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 Active CN1037537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61124.6A CN103753748B (zh) 2011-12-31 2011-12-31 一种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61124.6A CN103753748B (zh) 2011-12-31 2011-12-31 一种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3748A CN103753748A (zh) 2014-04-30
CN103753748B true CN103753748B (zh) 2015-12-09

Family

ID=50521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61124.6A Active CN103753748B (zh) 2011-12-31 2011-12-31 一种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5374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8009406A1 (en) * 1987-05-21 1988-12-01 Automotive Investment Co. Molding process using polypropylene strands and fabric fibers to produce article
WO1999024243A1 (en) * 1997-11-12 1999-05-20 Chrysalis Development Company, Llc. Improved method of making a finished multi-coated and/or laminated eyeglass lens
CN1621913A (zh) * 2004-11-29 2005-06-01 梅县梅雁电子科技工业有限公司 用热压工艺生产导光板立体光学结构的方法
CN201784233U (zh) * 2010-09-02 2011-04-06 活全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合机模具离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8009406A1 (en) * 1987-05-21 1988-12-01 Automotive Investment Co. Molding process using polypropylene strands and fabric fibers to produce article
WO1999024243A1 (en) * 1997-11-12 1999-05-20 Chrysalis Development Company, Llc. Improved method of making a finished multi-coated and/or laminated eyeglass lens
CN1621913A (zh) * 2004-11-29 2005-06-01 梅县梅雁电子科技工业有限公司 用热压工艺生产导光板立体光学结构的方法
CN201784233U (zh) * 2010-09-02 2011-04-06 活全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合机模具离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3748A (zh) 201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6760B (zh) 一种热压机
CN103624992A (zh) 一种聚合物微结构的压制装置及压制加工方法
CN102935720A (zh) 一种激光透射连接双面夹紧装置
CN103230968B (zh) 一种fpc的气动弯折装置
CN204135183U (zh) 一种大角度多折弯一次成型模具
CN103317370B (zh) 薄壁框架构件铣削夹具
CN103753748B (zh) 一种lcd导光板底面微结构成型方法
CN100591436C (zh) 一种红外加热金属箔板气压成形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58292A (zh) 常温或热态流体可重构模具胀形系统及胀形方法
CN204320877U (zh) 一种高精度的灯杆模折弯机
CN102323167B (zh) 实现多种变形状态的薄板冲压表面损伤试验装置
CN104741496A (zh) 复动化锻造模块
CN203853391U (zh) 一种双向闭塞模架
CN203527888U (zh) 一种伺服热铆机
CN104308007A (zh) 小型可移动通用快速换模装置
CN209350693U (zh) 塑料产品精密修整加工治具
TWM452174U (zh) 用來製造模造玻璃之成型設備
CN203440403U (zh) 一种移动式激光模具表面强化机
CN210587815U (zh) 一种无缝焊接机
JP4907316B2 (ja) 成形装置および成形方法
CN202129320U (zh) 用于弯板机成形三维面板的主压缸的液压装置
CN102248743A (zh) 一种带有表面微结构扩散板的连续加工方法
CN207758332U (zh) 一种平版墨水图案转印仪
CN208906550U (zh) 一种汽车隔膜硫化工艺模具组合
CN205146983U (zh) 一种简易小型冲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3000 Guangdong city of Dongguan province Liaobu Zhen Quan Tang Industrial Zone and Lai Street No. 2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FX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Taihu Road, Dongguan Town, Liaobu Town,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Feixinda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