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46202B - 连接器、子卡和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子卡和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46202B
CN103746202B CN201310729103.7A CN201310729103A CN103746202B CN 103746202 B CN103746202 B CN 103746202B CN 201310729103 A CN201310729103 A CN 201310729103A CN 103746202 B CN103746202 B CN 1037462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card
connector
contact portion
syndeton
inserted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291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46202A (zh
Inventor
杨功庆
王保启
张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291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462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46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6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46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62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子卡和通信设备,能够有效增加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电连接通道,从而增加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数量,增加在固定面积的电路板上的传输信号,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包括插槽,插槽包括插片,插片包括接触部分,接触部分包括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上均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接触端子,第一接触部分的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部分的接触端子一一对应,并通过设置在插片内部的线路实现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与该连接器相匹配的子卡和一种包括该连接器、子卡和电路板的通信设备。

Description

连接器、子卡和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子卡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通信技术的飞快发展对通信设备的传输速率和容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上述要求,通常可以在通信设备的电路板上连接多个子卡,其中,子卡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传输数据和用于储存数据的功能性模块,电路板和多个子卡之间进行信号传输,使得电路板和子卡共同进行数据传输和数据储存,从而提升通信设备的传输速率和容量。为了实现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信号传输,需要保证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电连接。
通常通过连接器实现子卡和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目前,常用的连接器包括插槽,其中插槽内设置有接触端子,子卡上设置有焊盘。使用过程中,首先将连接器通过焊接、压接跪脚等方式固定至电路板上,实现连接器和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然后将子卡插入连接器的插槽中,子卡上的焊盘与插槽内的接触端子接触,使电路板和子卡之间形成多个电连接通道,进而实现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信号传输。
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实现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电连接,进而实现电路板和子卡之间信号传输时,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电连接通道较少,使得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较少,导致在固定面积的电路板上传输的信号较少,导致信号的传输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子卡和通信设备,能够有效增加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电连接通道,从而增加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数量,增加在固定面积的电路板上的传输信号,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连接器、子卡和通信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插槽,所述插槽包括插片,所述插片包括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包括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上均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接触端子,所述第一接触部分的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的接触端子一一对应,并通过设置在所述插片内部的线路实现电连接。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槽还包括插槽本体,所述插片位于所述插槽本体内部,所述插槽本体为筒状,其截面为方形。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片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插片结构和第二插片结构,所述第一插片结构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插片结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插片结构和所述第二插片结构为板状,所述第一插片结构放置于所述插槽本体内,所述第二插片结构自所述第一插片结构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插槽本体,所述第一接触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插片结构的未与所述插槽本体接触的一面上。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槽包括两片相互独立的插片,所述第二接触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插片结构背向所述插槽本体的一面上。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槽包括两片相互连接的插片,所述插槽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一端连接一片插片的第二插片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片插片的第二插片结构。
结合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部分、第二连接结构部分和第三连接结构部分,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部分和所述第三连接结构部分垂直,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部分和所述第三连接结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部分同侧,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部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部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部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结构部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部分的另一端连接一片插片的第二插片结构的边缘,所述第三连接结构部分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片插片的第二插片结构的边缘,所述第二接触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背向所述插槽本体的一面上。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触端子为截面为S型的簧片,所述接触端子的一端位于所述插片上,另一端悬空。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用于电连接电路板和子卡,连接器包括插槽,插槽包括插片和位于插片上的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其中,第一接触部分用于电连接子卡,第二接触部分用于电连接电路板,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上均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接触端子,第一接触部分的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部分的接触端子一一对应,并通过设置在插片内部的走线实现电连接,从而可以有效增加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电连接通道,从而增加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数量,增加在固定面积的电路板上的传输信号,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子卡,所述子卡包括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与以上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连接器的所述插槽相匹配,所述连接部分上设置有与所述接触端子对应的多个阵列排布的接触单元,所述子卡的所述连接部分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所述插槽时,所述接触端子和所述接触单元电连接。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分为突出于所述子卡的一边缘的舌状结构,所述连接部分上的接触单元为块状结构。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子卡,该子卡上设置有与所述的连接器中的第一接触部分相对应的连接部分,连接结构上设置有与第一接触部分上的阵列排布的接触端子相对应的阵列排布的接触单元,子卡插入连接器的插槽中时,一个接触单元和一个第一接触部分上的一个接触端子接触,从而实现子卡和电路板的电连接,可以有效增加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电连接通道,从而增加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数量,增加在固定面积的电路板上的传输信号,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电路板,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连接器和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子卡,其中,所述连接器固定于所述电路板的一面上,所述子卡和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连接器实现电连接,所述子卡垂直于所述电路板。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用于将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器的插片包括与所述紧固螺钉配合的通孔。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导销和位于所述子卡上的导套,所述导销为柱状结构,所述导套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导销的圆孔,所述导销和所述导套用于确保所述子卡插入所述连接器的相应位置处。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电路板、子卡和用于电连接电路板和子卡的连接器,该通信设备中的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数量较多,增加在固定面积的电路板上的传输信号,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从而提升通信设备的传输速率和容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种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种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插片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触端子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种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与电路板连接的第三种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子卡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子卡的连接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的立体图一;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的立体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器;10—插槽;11—插槽本体;
12—插片;121—第一插片结构;122—第二插片结构;
123—接触部分;124—第一接触部分;125—第二接触部分;
13—接触端子;14—通孔;15—连接结构;
151—第一连接结构部分;152—第二连接结构部分;153—第三连接结构部分;
2—子卡;20—连接部分;21—接触单元;
22—导套;3—电路板;31—导销;
4—紧固螺钉;5—加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能够有效增加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电连接通道,从而增加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数量,增加在固定面积的电路板上的传输信号,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连接器的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仰视图为从连接器靠近电路板的一侧观察所得的示意图;俯视图为从连接器远离电路板的一侧观察所得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该连接器包括插槽10,插槽10包括插片12,插片12包括接触部分,具体地,插片12的结构如图3所示,接触部分123包括第一接触部分124和第二接触部分125,第一接触部分124和第二接触部分125上均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接触端子13,第一接触部分124的接触端子13和第二接触部分125的接触端子13一一对应,并通过设置在插片12内部的线路实现电连接。
具体地,插片12可以选用柔性材料弯折成所需形状,或者使用刚性材料制成所需形状,或者采用其他材料制成,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插片12内部设置有用于电连接第一接触部分124的接触端子13和第二接触部分125的接触端子13的线路。示例性地,插片12可以由铣薄的子卡制成,其中用于电连接第一接触部分124的接触端子13和第二接触部分125的接触端子13的线路为位于子卡内部的走线。
此外,插片12的接触部分123上的接触端子13可以和插片12一体成型,也可以先制作好插片12然后将接触端子13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插片12上,只要能保证一一对应的第一接触部分124的接触端子13和第二接触部分125的接触端子13之间的电连接即可,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接触端子13优选为截面为S型的簧片,接触端子13的一端位于插片12上,另一端悬空,用于与子卡接触。子卡插入连接器的插槽中时,接触端子13和子卡上的连接部分接触,实现子卡和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插槽10还可以包括插槽本体11,插片12位于插槽本体11内部,插槽本体11为筒状,其截面为方形。插槽本体11的材质可以为塑胶。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本申请中涉及的插片12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插片结构121和第二插片结构122,第一插片结构121的一端和第二插片结构122的一端连接,第一插片结构121和第二插片结构122为板状,第一插片结构121放置于插槽本体11内,第二插片结构122自第一插片结构的121一端延伸出插槽本体11。其中,用于和子卡电连接的第一接触部分124位于第一插片结构121的未与插槽本体11接触的一面上。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可以包括一片插片12也可以包括两片插片12。当插槽10包括如图1所示的两片相互独立的插片12时,第二接触部分125位于第二插片结构122背向插槽本体11的一面上。此时,两片插片12的第一插片结构121相对,两片插片12的第二插片结构122分别延伸出插槽本体11两侧,两片插片12中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供子卡插入。
当插槽10包括两片相互连接的插片12时,如图5所示,连接器的插槽10还包括连接结构15,连接结构15的一端连接一片插片12的第二插片结构122的边缘,连接结构15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片插片12的第二插片结构122的边缘。示例性地,连接结构15包括第一连接结构部分151、第二连接结构部分152和第三连接结构部分153,其中第二连接结构部分152与第一连接结构部分151和第三连接结构部分153垂直,第一连接结构部分151和第三连接结构部分153位于第二连接结构部分152同侧,第二连接结构部分152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结构部分151的一端,第二连接结构部分152另一端连接第三连接结构部分153的一端,第一连接结构部分151的另一端连接一片插片12的第二插片结构122的边缘,第三连接结构部分153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片插片12的第二插片结构122的边缘,第二接触部分125位于第二连接结构152背向插槽本体11的一面上。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器可以如图1、图2或图5所示,也可以如图6所示,多个图1、图2或图5所示的结构组合而成作为一个连接器,因此,连接器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用于电连接电路板和子卡,连接器包括插槽,插槽包括插片和位于插片上的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其中,第一接触部分用于电连接子卡,第二接触部分用于电连接电路板,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上均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接触端子,第一接触部分的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部分的接触端子一一对应,并通过设置在插片内部的走线实现电连接,从而可以有效增加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电连接通道,从而增加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数量,增加在固定面积的电路板上的传输信号,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所述的连接器相匹配的子卡,如图7所示,该子卡包括连接部分20,连接部分20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所述的连接器的插槽10相匹配,连接部分20上设置有与第一接触部分124上的接触端子13对应的多个阵列排布的接触单元21,子卡的连接部分20插入连接器的插槽10时,第一接触部分124上的接触端子13和接触单元21电连接。
由于子卡的连接部分20与连接器的插槽10相匹配,因此,子卡的连接部分20的结构也应根据插槽10的结构的不同进行设定。示例性地,当连接器包括一片插片12时,与连接器对应的子卡的一面设置有连接部分20;当连接器包括两片插片12时,与连接器相对应的子卡的两面均设置有连接部分20,此种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子卡的两面,从而可以有效提升信号传输的效率。
通常,连接部分20为突出于子卡的一边缘的舌状结构。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连接部分20上的接触单元21为块状结构。接触单元21可以和子卡一体成型,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在制成的子卡上形成接触单元21,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此外,由于图1、图2或图5所示的结构可以直接作为连接器使用,也可以如图6所示,多个图1、图2或图5所示的结构组合而成作为一个连接器,因此,当图1、图2或图5所示的结构直接作为连接器使用时,连接部分20包括一个舌状结构即可,当如图6所示,多个图1、图2或图5所示的结构组合而成作为一个连接器时,连接部分20包括多个舌状结构,从而与连接器的结构相对应。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子卡,该子卡上设置有与所述的连接器中的第一接触部分相对应的连接部分,连接结构上设置有与第一接触部分上的阵列排布的接触端子相对应的阵列排布的接触单元,子卡插入连接器的插槽中时,一个接触单元和一个第一接触部分上的一个接触端子接触,从而实现子卡和电路板的电连接,可以有效增加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电连接通道,从而增加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数量,增加在固定面积的电路板上的传输信号,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如图9所示的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电路板3,该通信设备还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连接器1和实施例二所述的子卡2,其中,连接器1固定于电路板3的一面上,子卡2和电路板3通过连接器1实现电连接,子卡2垂直于电路板3。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设备可以包括一个子卡2,还可以包括多个包括设置有不同功能模块的子卡2,每个子卡2通过与之相对应的连接器1实现与电路板3之间的电连接。
具体地,为了将连接器1固定于电路板3上,通信设备还包括紧固螺钉4,本发明实施例中选用螺钉作为紧固螺钉4。为了与紧固螺钉4配合固定连接器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连接器1的插片12包括与紧固螺钉4配合的通孔14。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电路板3和连接器1连接的机械强度,如图10所示,通信设备还包括加强结构5,加强结构5为板状结构,加强结构5对应连接器1设置于电路板3的另一面上。当连接器1包括的插片12为使用柔性材料或者局部铣薄后的子卡弯折而成时,则还可以设置一定的结构用于加强插片12的机械强度。
此外,为了确保子卡2插入连接器1的相应位置处,避免因插入位置不正确对电路板3造成损伤,如图9所示,通信设备还包括位于电路板3上的导销31和位于子卡2上的导套22,导销31为柱状结构,导套22上设置有对应于导销31的圆孔。子卡2插入连接器1过程中,首先将导销31和导套22位置对准,然后插入,即可使子卡2插入连接器1的相应位置处。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电路板、子卡和用于电连接电路板和子卡的连接器,该通信设备中的电路板和子卡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数量较多,增加在固定面积的电路板上的传输信号,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从而提升通信设备的传输速率和容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插槽,所述插槽包括插片,所述插片包括接触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分包括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上均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接触端子,所述第一接触部分的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的接触端子一一对应,并通过设置在所述插片内部的线路实现电连接;
所述插槽还包括插槽本体,所述插片位于所述插槽本体内部;
所述插片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插片结构和第二插片结构,所述第一插片结构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插片结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插片结构放置于所述插槽本体内,所述第二插片结构自所述第一插片结构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插槽本体,所述第一接触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插片结构的未与所述插槽本体接触的一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本体为筒状,其截面为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片结构和所述第二插片结构为板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包括两片相互独立的插片,所述第二接触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插片结构背向所述插槽本体的一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包括两片相互连接的插片,所述插槽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一端连接一片插片的第二插片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片插片的第二插片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部分、第二连接结构部分和第三连接结构部分,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部分和所述第三连接结构部分垂直,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部分和所述第三连接结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部分同侧,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部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部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部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结构部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部分的另一端连接一片插片的第二插片结构的边缘,所述第三连接结构部分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片插片的第二插片结构的边缘,所述第二接触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部分背向所述插槽本体的一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子为截面为S型的簧片,所述接触端子的一端位于所述插片上,另一端悬空。
8.一种子卡,所述子卡包括连接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的所述插槽相匹配,所述连接部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分上的接触端子对应的多个阵列排布的接触单元,所述子卡的所述连接部分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分上的接触端子和所述接触单元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子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为突出于所述子卡的一边缘的舌状结构,所述连接部分上的接触单元为块状结构。
10.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和如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子卡,其中,所述连接器固定于所述电路板的一面上,所述子卡和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连接器实现电连接,所述子卡垂直于所述电路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用于将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插片包括与所述紧固螺钉配合的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导销和位于所述子卡上的导套,所述导销为柱状结构,所述导套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导销的圆孔,所述导销和所述导套用于确保所述子卡插入所述连接器的相应位置处。
CN201310729103.7A 2013-12-25 2013-12-25 连接器、子卡和通信设备 Active CN1037462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29103.7A CN103746202B (zh) 2013-12-25 2013-12-25 连接器、子卡和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29103.7A CN103746202B (zh) 2013-12-25 2013-12-25 连接器、子卡和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6202A CN103746202A (zh) 2014-04-23
CN103746202B true CN103746202B (zh) 2016-02-03

Family

ID=50503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29103.7A Active CN103746202B (zh) 2013-12-25 2013-12-25 连接器、子卡和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462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4464B (zh) * 2021-06-28 2023-07-2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点式pcie连接机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8539A (en) * 1989-02-22 1990-02-06 Amp Incorporated Surface mount HDI contact
US6561819B1 (en) * 2001-12-26 2003-05-1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Terminals of socket connector
CN2727996Y (zh) * 2004-08-02 2005-09-2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平面栅格阵列电连接器
CN201061061Y (zh) * 2007-07-10 2008-05-1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117867Y (zh) * 2007-11-07 2008-09-17 茅建波 线路板与导电端子连接机构
CN101409416A (zh) * 2007-09-20 2009-04-15 泰科电子公司 高密度柔性插槽互联系统
CN201374458Y (zh) * 2009-01-22 2009-12-30 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02255166A (zh) * 2011-05-16 2011-11-23 韦自力 Led灯具电缆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92281B2 (en) * 2007-02-16 2010-04-0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Land grid array module with contact locating feature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8539A (en) * 1989-02-22 1990-02-06 Amp Incorporated Surface mount HDI contact
US6561819B1 (en) * 2001-12-26 2003-05-1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Terminals of socket connector
CN2727996Y (zh) * 2004-08-02 2005-09-2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平面栅格阵列电连接器
CN201061061Y (zh) * 2007-07-10 2008-05-1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1409416A (zh) * 2007-09-20 2009-04-15 泰科电子公司 高密度柔性插槽互联系统
CN201117867Y (zh) * 2007-11-07 2008-09-17 茅建波 线路板与导电端子连接机构
CN201374458Y (zh) * 2009-01-22 2009-12-30 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02255166A (zh) * 2011-05-16 2011-11-23 韦自力 Led灯具电缆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6202A (zh) 201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45790U (zh) 电连接器
CN101626121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3825122B (zh) 电源连接器
CN201608369U (zh) 电连接器
CN204597020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4934760A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4241908A (zh) 电连接器
CN201608386U (zh) 电连接器
CN103746202B (zh) 连接器、子卡和通信设备
CN105428939A (zh) 一种导电接触件及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04760581U (zh) 高速信号电连接器
CN204088648U (zh) 双面插口的usb母座连接器
US923667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housing with a hole with a protrusion engaging an enlarged end on a housing of a corresponding connector
CN203850473U (zh) 一种导向销盲插式互配连接器
CN204118349U (zh) 连接器
CN105247739B (zh) 一种插头及连接器模组
CN103872501B (zh) 电连接器
CN105305126A (zh) 电连接器及通信设备
CN104037549B (zh) 插头连接器
CN110391562B (zh) 一种转接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08256965U (zh) 连接器
CN206004115U (zh) T型电连接器
CN201639027U (zh) 电连接器
CN204243281U (zh) 电连接器
CN103219619A (zh) 通信设备、电连接器组件及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