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1062A -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1062A
CN103731062A CN201310716700.6A CN201310716700A CN103731062A CN 103731062 A CN103731062 A CN 103731062A CN 201310716700 A CN201310716700 A CN 201310716700A CN 103731062 A CN103731062 A CN 103731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voltage
power
control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167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伟
唐磊
曲荣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7167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3106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731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10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4District level solutions, i.e. local energy network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控制方法,属于涉及电力电子脉宽调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为: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联网运行时,对直流微电源采用恒电压控制,交流微电源采用恒功率控制,使得双向变流器向电网传输额定功率;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孤岛运行时,对交流微电源采用恒压恒频控制,直流微电网采用恒电压控制,使得交直流微电网间的有功功率平衡。本发明在电压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有功功率控制项,有效平衡了交直流微电网间的功率流动,提高系统联网和孤岛运行的稳定性及可控性。

Description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脉宽调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电网可分为交流和直流两类,目前主要以交流形式存在。考虑到微电网中可能存在的大量直流分布电源以及日益增加的直流负荷,目前广泛使用的单一交流电源供电方式存在系统成本高、损耗大、谐波严重等问题。迄今,关于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的控制方法较多,如专利CN201210113941.7提出的带高频整流桥的无死区三相AC/DC变流器;CN201310009583.X中的自环流三相双降压AC/DC变流器;CN201210557230.9介绍的一种多功能电流型双向AC/DC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等。但具体用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的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却很少有涉及,其难度在于新的控制方法要根据分布式电源及用户负荷等特点,采用交直流混合的灵活供电运行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投入成本及相关损耗,达到充分利用分布式能源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直流母线和交流母线间的功率流动,实现对系统的电压稳定及电能质量的提高。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联网运行时,对直流微电源采用恒电压控制,交流微电源采用恒功率控制,使得双向变流器向电网传输额定功率;
步骤B: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孤岛运行时,对交流微电源采用恒压恒频控制,直流微电网采用恒电压控制,使得交直流微电网间的有功功率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联网运行时,以交流母线电压ei和交流母线电流ii为状态变量来获得变流器控制电压在d-q坐标系下的分量ud和uq,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当变流器直流侧电压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21
此时变流器交流侧输出电压ui<交流母线电压ei,控制直流侧输出的额定有功功率Pref=0,使得有功功率由电网流向变流器直流侧;
当变流器直流侧电压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22
此时交流侧输出电压ui>交流母线电压ei,控制直流侧输出的额定有功功率Pref>0,使得有功功率由变流器直流侧流向电网;
其中,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23
为直流母线的额定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孤岛运行时,以变流器交流侧电容电压在d-q坐标系下的分量ed和eq为状态变量来获得变流器控制电压在d-q坐标系下的分量ud和uq,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当交流母线电压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24
且变流器直流侧电压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25
时,将直流微电网视为功率有限的恒压源,该恒压源通过双向变流器接入交流母线,通过调节Pref控制有功功率流向交流侧;
当交流母线电压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26
且变流器直流侧电压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27
时,通过外电路提供有功功率,此时将流微电网被视为负载;
当交流母线电压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28
且变流器直流侧电压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29
时,交直流母线均工作于额定状态,交直流微电网间没有功率流动;
其中,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31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32
分别为交流母线和直流母线的额定电压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微电网联网运行时,必须能够根据电网的要求输出相应的有功功率。在传统的策略中,由于功率型直流微电源最大功率输出,通常采用恒电压控制的双向变流器,使得直流微电压的输出功率不可控,进而不利于并网操作,且直流母线电压的平衡完全依赖于双向变流器,降低了系统稳定性。
针对上述问题,本控制方法采用一种定电压有功功率传输控制策略,对直流微电源采用恒电压控制,交流微电源采用恒功率(PQ)控制,双向变流器向电网传输额定功率。
当蓄电池储能充足时,直流微电网相当于一个功率可控的分布式电源,反之将其视为负荷。由于联网运行时双向变流器交流侧电压ei及频率f与大电网保持一致,变流器直流侧电压udc与id成比例,有功功率与id保持一定的关系,通过电流来控制有功功率的流动,若忽略开关电源的损耗,变流器两侧瞬时功率保持恒等关系。双向变流器在稳定直流母线电压的同时提供可控的有功功率输出。
当微电网处于孤岛运行时,本控制方法以交直流母线电压差值为外环,控制交直流微电网间的有功功率平衡。交流微电源采用恒压恒频(v/f)控制,以维持交流母线上电压和频率的稳定,直流微电网采用恒电压控制。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控制方法,由于其引入功率控制项,相对恒压控制,该方法在维持交直流母线电压稳定的同时,可提供额定的有功功率输出,不受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影响,功率输出更加平稳。因此,提高了电压稳定及电能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图;
图2为联网模式控制框图;
图3为孤岛运行模式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框图;
图4为孤岛运行模式电压频率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的拓扑结构图。其中L为交流侧滤波电感,C为交流侧滤波电容,ui和ii为交流侧输出电压和电流,udc和idc为直流侧电压和电流,ei和iLi分别为交流侧电容电压(即交流母线电压)及交流侧电感电流(即交流母线电流),i0为流入直流母线的电流,另外设定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43
分别为交流母线和直流母线的额定电压。
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根据功率的流向,可分为两种工作模式:整流模式和逆变模式,具体如下:
(1)整流模式:交流电能经变流器整流后,通过直流侧滤波电容Cf馈入直流母线。
(2)逆变模式:直流电能经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后转变为交流电,再通过LC滤波器滤除高次谐波后,接入交流母线。为了方便控制系统的设计,常采用Park变化,将三相静止坐标系中的交流量转换到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
AC/DC双向变换器的控制目标是使能量实现双向流动,假设三相电路对称,在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计算式为
P = 3 2 e d i d + 3 2 e q i q Q = - 3 2 e d i d + 3 2 e q i d - - - ( 1 )
其中ed,eq,id及iq分别为d轴和q轴下的电压和电流分量。P为有功功率,Q为无功功率。取d轴为交流侧电压矢量合成方向,可以得到eq=0。因而式(1)可以简化为
P = 3 2 e d i d Q = - 3 2 e d i q - - - ( 2 )
下面对控制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相关说明。
1.联网运行时采用一种定电压有功功率传输控制策略,对直流微电源采用恒电压控制,交流微电源采用恒功率(PQ)控制,双向变流器向电网传输额定功率。
由于联网运行时双向变流器交流侧电压ei及频率f与大电网保持一致,变流器直流侧电压udc与id成比例,有功功率与id相互影响。整个过程通过电流来控制有功功率的流动,若忽略开关电源的损耗,变流器两侧瞬时功率恒等,即
P = i dc u dc = 3 2 e d i d - - - ( 3 )
其中udc和idc为直流侧电压和电流。
双向变流器在稳定直流母线电压的同时将提供可控的有功功率输出,其状态方程为
L di d dt = e d - u d + wL i q C f du dc dt = 3 2 ( i d s d + i q s q ) - i 0 - i p - - - ( 4 )
其中ω为电频率,sd和sq为开关驱动信号。当sk=1(k=d,q)时,上桥臂导通,下桥臂关断;当sk=0(k=d,q)时,上桥臂关断,下桥臂导通。变流器传输的有功功率用电流注入量ip表示,则直轴参考电流可表示为
i* d=Kp(u* dc-udc)+KI∫(u* dc-udc)dt-ip             (5)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联网模式控制框图,以交流侧电容电压ei和电感电流ii为状态变量,经park变换后,可得状态方程为
L di d dt = u d - e d + ω Li q , C de d dt = i d - i Ld + ω Ce q L di q dt = u q - e q - ω Li d , C de q dt = i q - i Lq - ω Ce d - - - ( 6 )
由式(6)可得控制分量ud和uq,其中Pref为直流侧输出的额定有功功率,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67
为交轴参考电流。直流侧电压采用PI控制以维持稳定,其传递函数Gdc(s)表示为
G dc ( s ) = K p + K I S - - - ( 7 )
其中u* dc为直流侧电压参考值,KP,KI为比例系数。
基于上述联网模式控制框图,本发明的控制策略在联网运行时分两种情况:ui<ei和ui>ei。当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63
时,直流侧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此时ui<ei,设Pref=0,此时有功功率由大电网流向直流侧。当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64
时,控制Pref>0,使得ui>ei,功率由直流侧流向大电网。
2.当微电网处于孤岛运行时,本控制方法以交直流母线电压差值为外环,控制交直流微电网间的有功功率平衡。交流微电源采用v/f控制,以维持交流母线上电压和频率的稳定,直流微电网采用恒电压控制。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孤岛运行模式下的控制框图。本发明把交流侧电容电压ed及eq作为状态变量,来获得控制量定电压在d-q坐标系下的分量ud和uq。由于孤岛模式失去了大电网的频率和电压支持,需由下垂特性给出交直轴电压参考值,其具体控制框图如图4所示。参考电压和频率与实际电压和频率通过PI调节后,由静止坐标系转换到旋转坐标系d-q下,获得交流侧电容电压的参考值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65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66
基于上述孤岛运行模式控制框图,本发明孤岛控制策略可分为三种情况:
(1)以交流微电网为参考对象,当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71
时,由于直流母线电压恒定,可将直流微电网视为功率有限的恒压源,该恒压源通过双向变流器接入交流母线,通过控制调节Pref控制有功功率流向交流侧;
(2)当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73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74
时,直流母线电压低于额定电压,需要外电路提供有功功率,此时可将直流微电网可视为负载;
(3)当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75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76
时,交直流母线均工作于额定状态,交直流微电网间没有功率流动。
其状态方程可表示为
C de d dt = i d - i Ld + ω Ce q C f du dc dt = 3 2 ( i d s d + i q s q ) - i 0 - - - ( 8 )
依据旋转坐标系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的数学模型和PI控制思想,可将电压外环设计为
i * d _ dc = K p _ dc ( u * dc - u dc ) + K I _ dc ∫ ( u * dc - u dc ) dt i * d _ ac = K p _ ac ( e d * - e d ) + K I _ ac ∫ ( e d * - e d ) dt + i L - e d ωC - - - ( 10 )
其中Kp_dc,KI_dc,Kp_ac及KI_ac分别为交流和直流输入参数的PI调节系数。直轴参考电流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79
即当
Figure BDA00004444672900000710
时,交直流母线间没有功率流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联网运行时,对直流微电源采用恒电压控制,交流微电源采用恒功率控制,使得双向变流器向电网传输额定功率;
步骤B: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孤岛运行时,对交流微电源采用恒压恒频控制,直流微电网采用恒电压控制,使得交直流微电网间的有功功率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联网运行时,以交流母线电压ei和交流母线电流ii为状态变量来获得变流器控制电压在d-q坐标系下的分量ud和uq,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当变流器直流侧电压此时变流器交流侧输出电压ui<交流母线电压ei,控制直流侧输出的额定有功功率Pref=0,使得有功功率由电网流向变流器直流侧;
当变流器直流侧电压
Figure FDA0000444467280000012
此时交流侧输出电压ui>交流母线电压ei,控制直流侧输出的额定有功功率Pref>0,使得有功功率由变流器直流侧流向电网;
其中,
Figure FDA0000444467280000013
为直流母线的额定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孤岛运行时,以变流器交流侧电容电压在d-q坐标系下的分量ed和eq为状态变量来获得变流器控制电压在d-q坐标系下的分量ud和uq,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当交流母线电压
Figure FDA0000444467280000021
且变流器直流侧电压
Figure FDA0000444467280000022
时,将直流微电网视为功率有限的恒压源,该恒压源通过双向变流器接入交流母线,通过调节Pref控制有功功率流向交流侧;
当交流母线电压且变流器直流侧电压
Figure FDA0000444467280000024
时,通过外电路提供有功功率,此时将流微电网被视为负载;
当交流母线电压
Figure FDA0000444467280000025
且变流器直流侧电压
Figure FDA0000444467280000026
时,交直流母线均工作于额定状态,交直流微电网间没有功率流动;
其中,
Figure FDA0000444467280000028
分别为交流母线和直流母线的额定电压。
CN201310716700.6A 2013-12-23 2013-12-23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37310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16700.6A CN103731062A (zh) 2013-12-23 2013-12-23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16700.6A CN103731062A (zh) 2013-12-23 2013-12-23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1062A true CN103731062A (zh) 2014-04-16

Family

ID=50455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16700.6A Pending CN103731062A (zh) 2013-12-23 2013-12-23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31062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8525A (zh) * 2015-01-28 2015-04-15 上海交通大学 交直流混合电网功率变流器的保护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244910A (zh) * 2015-10-13 2016-01-1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提高微电网交流母线电能质量的控制方法
US9660439B2 (en) 2015-06-05 2017-05-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irect current power distribution and protection system
CN106849031A (zh) * 2017-04-06 2017-06-13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协同保护配合方案
CN104795981B (zh) * 2015-04-24 2017-06-16 山东大学 直流并网运行的混合微网双向变换器电流纹波有源抑制方法
CN107222121A (zh) * 2017-05-25 2017-09-29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双向功率变换器的自治运行控制方法
US9991701B2 (en) 2015-10-15 2018-06-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irect current power distribution and conversion system
CN108521146A (zh) * 2018-06-15 2018-09-11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交直流配电网区域稳定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8667083A (zh) * 2018-05-23 2018-10-16 浙江大学 一种交直流混合系统无缝连接的分布式控制方法
CN109391017A (zh) * 2017-08-11 2019-02-26 赫拉胡克两合公司 用于在非平衡电网电压的情况下使用的双有源桥式控制电路
CN109638897A (zh) * 2018-12-04 2019-04-16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协同控制方法
CN114337345A (zh) * 2021-10-27 2022-04-12 天津大学 一种多端口中低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能量分层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4388A (zh) * 2012-05-29 2012-09-2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向变流器控制装置
JP2013027270A (ja) * 2011-07-26 2013-02-04 Panasonic Corp 双方向電力変換装置
CN102969932A (zh) * 2012-12-20 2013-03-13 中南大学 一种多功能电流型双向ac/dc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27270A (ja) * 2011-07-26 2013-02-04 Panasonic Corp 双方向電力変換装置
CN102694388A (zh) * 2012-05-29 2012-09-2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向变流器控制装置
CN102969932A (zh) * 2012-12-20 2013-03-13 中南大学 一种多功能电流型双向ac/dc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磊等: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的新控制策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vol. 41, no. 14, 16 July 2013 (2013-07-16), pages 13 - 18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8525B (zh) * 2015-01-28 2016-08-17 上海交通大学 交直流混合电网功率变流器的保护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18525A (zh) * 2015-01-28 2015-04-15 上海交通大学 交直流混合电网功率变流器的保护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95981B (zh) * 2015-04-24 2017-06-16 山东大学 直流并网运行的混合微网双向变换器电流纹波有源抑制方法
US9660439B2 (en) 2015-06-05 2017-05-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irect current power distribution and protection system
CN105244910A (zh) * 2015-10-13 2016-01-1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提高微电网交流母线电能质量的控制方法
US9991701B2 (en) 2015-10-15 2018-06-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irect current power distribution and conversion system
CN106849031A (zh) * 2017-04-06 2017-06-13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协同保护配合方案
CN107222121A (zh) * 2017-05-25 2017-09-29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双向功率变换器的自治运行控制方法
CN107222121B (zh) * 2017-05-25 2019-01-25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双向功率变换器的自治运行控制方法
CN109391017A (zh) * 2017-08-11 2019-02-26 赫拉胡克两合公司 用于在非平衡电网电压的情况下使用的双有源桥式控制电路
CN109391017B (zh) * 2017-08-11 2023-04-28 赫拉胡克两合公司 用于在非平衡电网电压的情况下使用的双有源桥式控制电路
CN108667083B (zh) * 2018-05-23 2020-06-02 浙江大学 一种交直流混合系统无缝连接的分布式控制方法
CN108667083A (zh) * 2018-05-23 2018-10-16 浙江大学 一种交直流混合系统无缝连接的分布式控制方法
CN108521146A (zh) * 2018-06-15 2018-09-11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交直流配电网区域稳定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8521146B (zh) * 2018-06-15 2023-09-01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交直流配电网区域稳定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638897A (zh) * 2018-12-04 2019-04-16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协同控制方法
CN114337345A (zh) * 2021-10-27 2022-04-12 天津大学 一种多端口中低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能量分层控制方法
CN114337345B (zh) * 2021-10-27 2022-07-22 天津大学 一种多端口中低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能量分层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1062A (zh)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控制方法
CN102222922B (zh) 采用下垂控制策略的statcom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04439B (zh) 一种带多直流子网的混合微电网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3071836U (zh) 一种混合微电网系统及其交直流耦合器
CN104953686A (zh) 一种电动汽车储能充放电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方法
CN104485689B (zh) 基于自适应模式切换的下垂控制方法
CN103647461B (zh) 一种ac-dc串联谐振矩阵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319816A (zh) 一种光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18590A (zh) 基于虚拟同步机的不平衡电压补偿控制方法
CN102255545B (zh) 两相逆变电源系统及其综合控制方法
CN107612050A (zh) 一种基于虚拟同步电机的混合微电网系统及其协调控制方法
CN103490419B (zh) 一种配电网柔性交流直流混合供电系统
CN102437628A (zh) 蓄电池化成充放电变流电路
CN105553304A (zh) 一种新型的模块化多电平型固态变压器及其内模控制方法
CN204118759U (zh) 一种光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
CN103972899B (zh) 一种statcom接入点电压补偿方法
CN104375039A (zh) 一种隔离型直流变压器测试系统
CN102629837A (zh) 基于电压零矢量前馈控制的双并网逆变器并联系统环流抑制方法
CN110401196B (zh) 基于统一协调因子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二次控制方法
CN104993713A (zh) 一种双pwm固态变压器的控制方法
CN104953625A (zh) 一种基于二次电压控制的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无功功率分配方法
CN105591548A (zh) 基于多端口高频变压器的自平衡式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03532126A (zh) 一种两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主回路参数控制方法
CN205389177U (zh) 一种新型的模块化多电平型固态变压器
CN103441488A (zh) 一种兼具电能质量控制功能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