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22514B - 开放式棘动扳手 - Google Patents

开放式棘动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22514B
CN103722514B CN201210384376.8A CN201210384376A CN103722514B CN 103722514 B CN103722514 B CN 103722514B CN 201210384376 A CN201210384376 A CN 201210384376A CN 103722514 B CN103722514 B CN 1037225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claw
ratchet wrench
spine move
teeth portion
engag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843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22514A (zh
Inventor
胡厚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38437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225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22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2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22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25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46Spanners; Wrenches of the ratchet type, for providing a free return stroke of the handle
    • B25B13/461Spanners; Wrenches of the ratchet type, for providing a free return stroke of the handle with concentric driving and driven member
    • B25B13/462Spanners; Wrenches of the ratchet type, for providing a free return stroke of the handle with concentric driving and driven member the ratchet parts engaging in a direction radial to the tool operating axis
    • B25B13/465Spanners; Wrenches of the ratchet type, for providing a free return stroke of the handle with concentric driving and driven member the ratchet parts engaging in a direction radial to the tool operating axis a pawl engaging an internally toothed 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46Spanners; Wrenches of the ratchet type, for providing a free return stroke of the handle
    • B25B13/461Spanners; Wrenches of the ratchet type, for providing a free return stroke of the handle with concentric driving and driven member
    • B25B13/467Spanners; Wrenches of the ratchet type, for providing a free return stroke of the handle with concentric driving and driven member which are gear-ope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46Spanners; Wrenches of the ratchet type, for providing a free return stroke of the handle
    • B25B13/461Spanners; Wrenches of the ratchet type, for providing a free return stroke of the handle with concentric driving and driven member
    • B25B13/468Spanners; Wrenches of the ratchet type, for providing a free return stroke of the handle with concentric driving and driven member with possibility of locking the ratchet mechanis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包括有一个本体及一个棘动件,本体设有一个固定爪及至少两个活动爪,固定爪与活动爪之间能够夹持棘动件,以带动棘动件使棘动件能够带动待驱动件转动,或者棘动件能够相对固定爪与活动爪转动,在棘动件不脱离待驱动件的状态下,改变本体的角度,方便使用者进行连续的锁紧或旋松的作业,棘动扳手各处皆呈开放状,即使灰尘或脏污进入棘动扳手内部,使用者能够自行以清水冲洗棘动扳手,使棘动扳手恢复顺畅的运作,并且具有两个活动爪的设计能够提供扳手更大的扭转力道,不会因使用者施力过大造成棘动件相对本体产生滑移。

Description

开放式棘动扳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揭示一种棘动扳手,尤指能够以冲水清洗方式清洁的开放式棘动扳手。
背景技术
请参照美国专利号第4631990号的「OPEN-ENDEDRATCHETWRENCH」专利案,其为一种开放式棘轮扳手,在棘轮扳手(ratchetwrench1)的一端具有固定颚(fixedjaw3)及摆动颚(pivotingjaw9),固定颚与摆动颚之间能够装入各式各样的插件(box-endinsert18、socketdriveinsert19或open-endinsert20),固定颚的两个棘爪(bottompawl28及sidepawl29)在棘爪座(pawlseats7)中能够带动插件以驱动待驱动件,并且使插件能够在固定颚与摆动颚之间产生棘动的功能,使用者不需要重复的将工具头套设于待驱动件。
然而,现有棘轮扳手在使用时,会不停的将灰尘及脏污带入棘轮扳手中,脏污会卡在插件与两棘爪之间,会影响棘爪与插件的啮合程度,插件与棘爪之间容易产生滑移,降低棘轮扳手所能够提供的扭力,两个棘爪在棘爪座活动的过程中,亦会不停的将灰尘及脏污带入棘爪座中,棘爪座中不断的累积灰尘及脏污的结果,将导致两个棘爪无法继续在棘爪座中运作,棘轮扳手将失去棘动的功能,最终扳手将无法继续使用。棘轮扳手内部在作业的过程中堆积灰尘与脏污是必然会发生的问题,使用者在没有不当使用的情况下却导致棘轮扳手损坏时,势必将棘轮扳手送回原本购买的商家或制造厂,而制造厂商则必须负责维修或更换棘轮扳手,让使用者能够继续有棘轮扳手使用,此项服务并无法向消费者收费,将大大提高棘轮扳手的制造及维修成本,对使用者而言也对制造厂商产生极大的不信任感,对制造厂商的商誉造成极大的损害。
并且,现有棘轮扳手的摆动颚采用手动式的控制方式,所提供的功能是使棘轮扳手具有更换工具头的功能,而扳手的棘动功能则须依靠其它的组件来达成,使棘轮扳手的组件组成复杂化,也增加了棘轮扳手制造及组装的成本。
再者,现有结构的棘轮扳手所能够承受的扭力不足,若使用者施以太大的扭力扳动时,会造成棘轮扳手的内部组件损坏,致使棘轮扳手无法继续使用,并且内部组件体积小制造不容易组装亦困难,维修时的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时间在恶劣环境下作业亦不会损坏或故障的棘动扳手,对使用者来说,在操作棘动扳手时不需要特别留意外在环境,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棘动扳手亦不会因为环境中的灰尘或脏污导致棘动扳手本身故障或损坏,棘动扳手的固定爪与活动爪能够选择性的脱离棘动件,当灰尘或脏污卡入棘动扳手内部时,使用者仅需要以清水冲洗棘动扳手即可使棘动扳手恢复顺畅的运作,提供使用者极大的便利性,对制造厂商来说,没有消费者会因为扳手本身的缺失而提出免费更换或维修的要求,能够节省为处理棘动扳手后续问题所支出的维修或更换成本,棘动扳手不容易发生故障亦是一种商誉的保障。
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其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动爪同时具有夹持及棘动功能的棘动扳手,有效节省棘动扳手的制造及维修成本,并且使用者不需要调整扳手的各处状态,往复转动棘动扳手即能够驱动待驱动件或使棘动扳手产生棘动功能调整扳手角度,降低棘动扳手使用时的困难度。
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其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活动爪式的棘动扳手,第一活动爪与第二活动爪能够同时带动棘动件,并且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完全啮合于啮合部,使棘动扳手所能够承受的扭力变大,不容易因使用者扭转力道过大造成棘动扳手损坏,并且活动爪制造及组装容易,能够有效降低棘动扳手的维修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开放式棘动扳手,其包括有:
一个本体,该本体包括有一个握持部及一个工作端,该握持部供握持使该本体沿待驱动件旋转中心转动,该本体亦具有同轴于待驱动件旋转中心的旋转轴,该工作端包括有一个固定爪、一个第一枢转部及一个第二枢转部;
一个棘动件,该棘动件能够转动的设于该本体的固定爪,该棘动件的中心轴轴心与该本体的旋转轴心同轴并能够相对该本体枢转,该棘动件包括有一个内侧及一个外侧,该内侧能够套接待驱动件,该外侧形成有一个啮合部;
一个第一活动爪,该第一活动爪包括有一个第一枢转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枢转端的第一活动端,该第一枢转端枢设于该本体的第一枢转部,该第一活动端靠近该棘动件的一侧形成有一个第一齿部,该第一齿部啮合于该棘动件的啮合部;
一个第二活动爪,该第二活动爪包括有一个第二枢转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二枢转端的第二活动端,该第二枢转端枢设于该本体的第二枢转部,该第二活动端靠近该棘动件的一侧形成有一个第二齿部,该第二齿部啮合于该棘动件的啮合部。
所述的开放式棘动扳手,其中,该内侧与该外侧之间设有一个开口,该棘动件开口的宽度沿该啮合部圆周方向形成一个第一距离,该第一齿部与该第二齿部分别距离彼此最远的一齿之间沿该啮合部圆周方向形成一个弧长,该弧长大于该第一距离。
所述的开放式棘动扳手,其中,该第一齿部沿该啮合部圆周方向的两端之间形成有一个第二距离,该第二距离小于该第一距离,该第二齿部沿该啮合部圆周方向的两端之间形成有一个第三距离,该第三距离小于该第一距离。
所述的开放式棘动扳手,其中,该第一活动爪的枢转轴心平行于该本体的旋转轴心,该第二活动爪的枢转轴心平行于该本体的旋转轴心,该第二活动爪沿该本体旋转轴心方向相邻于该第一活动爪,该第三距离等于该第二距离,该啮合部每一齿的齿间皆相同,该第一齿部每一齿的齿间皆与该啮合部每一齿的齿间相同,该第二齿部每一齿的齿间皆与该啮合部每一齿的齿间相同。
所述的开放式棘动扳手,其中,该棘动扳手还包括另一个第二活动爪,所述的两个第二活动爪对称的分别位于该第一活动爪的两侧,该第一齿部与该固定爪之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二齿部与该固定爪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开放式棘动扳手,其中,该第一齿部与该固定爪之间的距离小于该啮合部的外径,该棘动件沿中心轴轴心方向的两端分别径向延伸有一个限位环,该限位环的最大外径大于该啮合部的外径,该限位环外环设有一个拨转部,该拨转部能够供拨动旋转该棘动件。
所述的开放式棘动扳手,其中,该工作端还包括有一个第一开放空间及一个第二开放空间,该第一活动爪的第一枢转端容置于该第一开放空间,该第二活动爪的第二枢转端容置于该第二开放空间,该第一开放空间容置该第一活动爪后还留有一个第一间隙,该第二开放空间容置该第二活动爪后还留有一个第二间隙。
所述的开放式棘动扳手,其中,该第一活动爪与该第二活动爪能够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一活动爪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一齿部啮合于该棘动件的啮合部,该第二活动爪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二齿部啮合于该棘动件的啮合部,该第一活动爪于第二位置时,该第一齿部脱离该棘动件的啮合部,该第二活动爪于第二位置时,该第二齿部脱离该棘动件的啮合部,该第一开放空间的壁面开设有一个第一容置孔,该第一容置孔中依序容置有一个弹簧及一个卡掣件,该第一容置孔的卡掣件受到该弹簧顶推后抵靠于该第一活动爪,该第一容置孔的卡掣件抵推该第一活动爪往第一位置移动,该第二开放空间的壁面开设有一个第二容置孔,该第二容置孔中依序容置有一个弹簧及一个卡掣件,该第二容置孔的卡掣件受到该弹簧顶推后抵靠于该第二活动爪,该第二容置孔的卡掣件抵推该第二活动爪往第一位置移动。
所述的开放式棘动扳手,其中,该第一活动爪靠近该第一容置孔处形成有一个第一卡掣部,该第一容置孔的卡掣件抵靠于该第一卡掣部,该第二活动爪靠近该第二容置孔处形成有一个第二卡掣部,该第二容置孔的卡掣件抵靠于该第二卡掣部,使该第一活动爪与该第二活动爪于第一位置时不容易往第二位置移动。
所述的开放式棘动扳手,其中,该固定爪沿该本体旋转轴的两侧往径向设有一个第一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呈长条凸块状,该棘动件于该啮合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呈圆环沟槽状,该第二限位部抵靠于该第一限位部,该第二齿部的前两齿与该第一齿部的末两齿啮合于该棘动件啮合部相同的两齿。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其中棘动扳手长时间在恶劣环境下作业亦不会损坏或故障,对使用者来说,在操作棘动扳手时不需要特别留意外在环境,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棘动扳手亦不会因为环境中的灰尘或脏污导致棘动扳手本身故障或损坏,棘动扳手的固定爪与活动爪能够选择性的脱离棘动件,当灰尘或脏污卡入棘动扳手内部时,使用者仅需要以清水冲洗棘动扳手即可使棘动扳手恢复顺畅的运作,提供使用者极大的便利性,对制造厂商来说,没有消费者会因为扳手本身的缺失而提出免费更换或维修的要求,能够节省为处理棘动扳手后续问题所支出的维修或更换成本,棘动扳手不容易发生故障亦是一种商誉的保障。
2.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其中棘动扳手的活动爪同时具有夹持及棘动的功能,有效节省棘动扳手的制造及维修成本,并且使用者不需要调整扳手的各处状态,往复转动棘动扳手即能够驱动待驱动件或使棘动扳手产生棘动功能调整扳手角度,降低棘动扳手使用时的困难度。
3.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其中棘动扳手具有至少两个活动爪,第一活动爪与第二活动爪能够同时带动棘动件,并且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完全啮合于啮合部,使棘动扳手所能够承受的扭力变大,不容易因使用者扭转力道过大造成棘动扳手损坏,并且活动爪制造及组装容易,能够有效降低棘动扳手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沿图1中的4-4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沿图1中的5-5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的活动爪操作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的活动爪操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的棘动件操作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的棘动件操作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的棘动件操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的清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棘动扳手;20-本体;21-握持部;22-工作端;221-第一枢转部;222-第二枢转部;23-固定爪;24-第一限位部;25-第一开放空间;251-第一间隙;26-第二开放空间;261-第二间隙;27-第一容置孔;271-弹簧;272-卡掣件;28-第二容置孔;281-弹簧;282-卡掣件;30-棘动件;31-内侧;32-外侧;33-啮合部;34-开口;35-第二限位部;36-限位环;37-拨转部;40-第一活动爪;41-第一枢转端;42-第一活动端;43-第一齿部;44-第一卡掣部;50-第二活动爪;51-第二枢转端;52-第二活动端;53-第二齿部;54-第二卡掣部;90-管线;91-脏污;L1-第一距离;L2-第二距离;L3-第三距离;LA-弧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本发明棘动扳手10包括有一个本体20、一个棘动件30、一个第一活动爪40及至少一个第二活动爪50;其中:
请继续参照图4及图5所示,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的剖面图。该本体20包括有一个握持部21及一个的工作端22,该握持部21能够供使用者握持,使用者能够握持该握持部21使该本体20沿待驱动件的旋转中心转动,该本体20亦具有同轴于待驱动件旋转中心的旋转轴。该工作端22包括有一个固定爪23、一个第一枢转部221及一个第二枢转部222,该固定爪23沿该本体20旋转轴的两侧往径向设有一个第一限位部24,该第一限位部24呈长条凸块状,该第一枢转部221与该第二枢转部222相邻于该固定爪23,该工作端22还包括有一个第一开放空间25及一个第二开放空间26,该第一开放空间25的壁面开设有一个第一容置孔27,该第一容置孔27中依序容置有一个弹簧271及一个卡掣件272,该第二开放空间26的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置孔28,所述的至少一个第二容置孔28在本实施例中数量为两个,该第二容置孔28中依序容置有一个弹簧281及一个卡掣件282。
该棘动件30能够转动的设于该本体20的固定爪23,该棘动件30的中心轴轴心同轴于该本体20的旋转轴心并能够相对该本体20旋转,该棘动件30呈圆环状。该棘动件30包括有一个内侧31及一个外侧32,该内侧31能够套接于待驱动件外以驱动待驱动件。
该外侧32形成有一个啮合部33,该啮合部33中每一齿的齿间皆相同,该内侧31与该外侧32之间设有一个开口34,该开口34能够供管线90通过而使管线90进入该棘动件30的内侧31,再以该棘动件30的内侧31套设待驱动件,该棘动件30开口34的宽度沿该啮合部33圆周方向形成一个第一距离L1。该棘动件30于该啮合部3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限位部35,该第二限位部35呈圆环沟槽状,该第二限位部35能够供该第一限位部24抵靠。
该棘动件30沿中心轴轴心方向的两端分别径向延伸有一个限位环36,该限位环36呈中空圆盘状,该限位环36的最大外径大于该啮合部33的外径,使该棘动件30不会沿中心轴轴心方向脱离该本体20的固定爪23,该限位环36外环设有一个拨转部37,该拨转部37能够供使用者拨动旋转该棘动件30,该拨转部37具有压花结构,能够增加使用者接触时的摩擦力。
该第一活动爪40包括有一个第一枢转端41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枢转端41的第一活动端42。该第一枢转端41枢设于该本体20的第一枢转部221,使该第一活动爪40能够相对该工作端22产生限位枢转关系,该第一活动爪40的枢转轴心平行于该本体20的旋转轴心,该第一活动爪40的第一枢转端41容置于该第一开放空间25。
该第一活动端42靠近该棘动件30的一侧形成有一个第一齿部43,该第一齿部43每一齿的齿间皆与该啮合部33的齿间相同。该第一齿部43沿该啮合部33圆周方向的两端之间形成有一个第二距离L2,该第二距离L2小于该第一距离L1。
所述的至少一个第二活动爪50在本实施例中数量为两个,所述的两个第二活动爪50对称的分别位于该第一活动爪40的两侧,该第二活动爪50包括有一个第二枢转端51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二枢转端51的第二活动端52,该第二枢转端51枢设于该本体20的第二枢转部222,使该第二活动爪50能够相对该工作端22产生限位枢转关系,该第二活动爪50的枢转轴心平行于该本体20的旋转轴心,该第二活动爪50的第二枢转端51容置于该第二开放空间26。
该第二活动端52靠近该棘动件30的一侧形成有一个第二齿部53,该第二齿部53每一齿的齿间皆与该啮合部33的齿间相同。该第二齿部53沿该啮合部33圆周方向的两端之间形成有一个第三距离L3,该第三距离L3小于该第一距离L1,该第三距离L3等于该第二距离L2。
该第二活动爪50沿该本体20旋转轴心方向相邻于该第一活动爪40,该第二齿部53的前两齿与该第一齿部43的末两齿啮合于该棘动件30啮合部33相同的两齿,能够减少该棘动件30啮合部33受力时的变形量,以延长该棘动件30的使用寿命,该第一齿部43与该第二齿部53分别距离彼此最远的一齿之间沿该啮合部33圆周方向形成一个弧长LA,该弧长LA大于该第一距离L1。
该第一容置孔27的卡掣件272受到该弹簧271顶推后抵靠于该第一活动爪40,该第二容置孔28的卡掣件282受到该弹簧281顶推后抵靠于该第二活动爪50。
该第一活动爪40靠近该第一容置孔27处形成有一个第一卡掣部44,该第一容置孔27的卡掣件272抵靠于该第一卡掣部44,该第二活动爪50靠近该第二容置孔28处形成有一个第二卡掣部54,该第二容置孔28的卡掣件282抵靠于该第二卡掣部54,该第一开放空间25容置该第一活动爪40后还留有一个第一间隙251,该第二开放空间26容置该第二活动爪50后还留有一个第二间隙261。
该第一活动爪40与该第二活动爪50能够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一活动爪40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一齿部43啮合于该棘动件30的啮合部33,该第二活动爪50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二齿部53啮合于该棘动件30的啮合部33,该第一活动爪40于第二位置时,该第一齿部43脱离该棘动件30的啮合部33,该第二活动爪50于第二位置时,该第二齿部53脱离该棘动件30的啮合部33,该第一活动爪40与该第二活动爪50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移动的模式与路径相似,提供使用者操作时的便利性,该第一齿部43与该固定爪23之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二齿部53与该固定爪23之间的距离,该第一活动爪40与该第二活动爪50于第二位置时,该第一齿部43与该固定爪23之间的距离小于该啮合部33的外径,该棘动件30无法由径向方向脱离该固定爪23与该第一活动爪40之间。
请继续参照图6及图7所示,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的活动爪操作示意图。当使用者握持该握持部21将该棘动扳手10往顺时针方向扭转时,该第一齿部43及第二齿部53能够带动该棘动件30的啮合部33,使该棘动件30能够带动待驱动件(如图6)。当该棘动扳手10往逆时针方向扭转时,该棘动件30能够推动该第一活动爪40及该第二活动爪50往第二位置方向移动,使该第一齿部43及该第二齿部53相对该棘动件30的啮合部33滑移,该棘动件30将相对该本体20产生棘动效果(如图7)。当使用者停止扳动该棘动扳手10时,该第一容置孔27的卡掣件272及该第二容置孔28的卡掣件282能够分别抵推该第一活动爪40及该第二活动爪50往第一位置移动,并且该第一容置孔27的卡掣件272及该第二容置孔28的卡掣件282分别抵推该第一卡掣部44及该第二卡掣部54,使该第一活动爪40与该第二活动爪50于第一位置时不容易往第二位置移动。
请继续参照图8至图10所示,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的棘动件操作示意图。当持续逆时针方向扳动该棘动扳手10使该本体20相对该棘动件30转动时,该第一活动爪40的第一齿部43将往该棘动件30的开口34方向移动。在扳动该棘动扳手10的过程中,因该第二距离L2小于该第一距离L1,该第一齿部43会有一段时间正对于该棘动件30的开口34而脱离该啮合部33,但部分第二齿部53仍持续啮合于该棘动件30的啮合部33,使该本体20仍能够带动该棘动件30(如图八)。在不转动待驱动件的情况下改变该本体20的角度后,使用者能够继续扳动该棘动扳手10往顺时针方向转动,促使该棘动件30锁紧或放松待驱动件(如图九)。转动一定角度后,再次逆时针方向扳动该棘动扳手10使该本体20相对该棘动件30转动时,该第二活动爪50的第二齿部53将往该棘动件30的开口34方向移动。在扳动该棘动扳手10的过程中,因该第二距离L2小于该第一距离L1,该第二齿部53亦会有一段时间正对于该棘动件30的开口34而脱离该啮合部33,此时部分第一齿部43已啮合于该棘动件30的啮合部33,因该弧长LA大于该第一距离L1,无论该本体20如何相对该棘动件30转动,该本体20皆能够带动该棘动件30,使该棘动件30能够带动待驱动件(如图10)。
请继续参照图11所示,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的清洁示意图。该固定爪23、该棘动件30、该第一活动爪40及该第二活动爪50之间卡有脏污91时,能够藉由调整该第一活动爪40与该第二活动爪50的位置,使该棘动件30脱离该固定爪23、该第一活动爪40或该第二活动爪50,此时使用者能够冲洗该棘动件30的啮合部33、第一齿部43及第二齿部53,或者以不断相对该本体20转动该棘动件30的方式,刷洗该棘动件30在转动的过程中露出的部位,因该第一间隙251及该第二间隙261亦具有足够的空间,脏污91进入该第一间隙251或该第二间隙261中时,不容易直接卡在内部,经一段时间后会从该第一间隙251与该第二间隙261中自然脱落,并且亦能够用水洗的方式,水流能够进入该第一间隙251与该第二间隙261中将脏污91由该第一间隙251与该第二间隙261中带出。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其中棘动扳手长时间在恶劣环境下作业亦不会损坏或故障,对使用者来说,在操作棘动扳手时不需要特别留意外在环境,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棘动扳手亦不会因为环境中的灰尘或脏污导致棘动扳手本身故障或损坏,棘动扳手的固定爪与活动爪能够选择性的脱离棘动件,当灰尘或脏污卡入棘动扳手内部时,使用者仅需要以清水冲洗棘动扳手即可使棘动扳手恢复顺畅的运作,提供使用者极大的便利性,对制造厂商来说,没有消费者会因为扳手本身的缺失而提出免费更换或维修的要求,能够节省为处理棘动扳手后续问题所支出的维修或更换成本,棘动扳手不容易发生故障亦是一种商誉的保障。
2.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其中棘动扳手的活动爪同时具有夹持及棘动的功能,有效节省棘动扳手的制造及维修成本,并且使用者不需要调整扳手的各处状态,往复转动棘动扳手即能够驱动待驱动件或使棘动扳手产生棘动功能调整扳手角度,降低棘动扳手使用时的困难度。
3.为本发明开放式棘动扳手,其中棘动扳手具有至少两个活动爪,第一活动爪与第二活动爪能够同时带动棘动件,并且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完全啮合于啮合部,使棘动扳手所能够承受的扭力变大,不容易因使用者扭转力道过大造成棘动扳手损坏,并且活动爪制造及组装容易,能够有效降低棘动扳手的维修成本。

Claims (10)

1.一种开放式棘动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个本体,该本体包括有一个握持部及一个工作端,该握持部供握持使该本体沿待驱动件旋转中心转动,该本体亦具有同轴于待驱动件旋转中心的旋转轴,该工作端包括有一个固定爪、一个第一枢转部及一个第二枢转部;
一个棘动件,该棘动件能够转动的设于该本体的固定爪,该棘动件的中心轴轴心与该本体的旋转轴心同轴并能够相对该本体枢转,该棘动件包括有一个内侧及一个外侧,该内侧能够套接待驱动件,该外侧形成有一个啮合部;
一个第一活动爪,该第一活动爪包括有一个第一枢转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枢转端的第一活动端,该第一枢转端枢设于该本体的第一枢转部,该第一活动端靠近该棘动件的一侧形成有一个第一齿部,该第一齿部啮合于该棘动件的啮合部;
一个第二活动爪,该第二活动爪包括有一个第二枢转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二枢转端的第二活动端,该第二枢转端枢设于该本体的第二枢转部,该第二活动端靠近该棘动件的一侧形成有一个第二齿部,该第二齿部啮合于该棘动件的啮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棘动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内侧与该外侧之间设有一个开口,该棘动件开口的宽度沿该啮合部圆周方向形成一个第一距离,该第一齿部与该第二齿部分别距离彼此最远的一齿之间沿该啮合部圆周方向形成一个弧长,该弧长大于该第一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放式棘动扳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齿部沿该啮合部圆周方向的两端之间形成有一个第二距离,该第二距离小于该第一距离,该第二齿部沿该啮合部圆周方向的两端之间形成有一个第三距离,该第三距离小于该第一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放式棘动扳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活动爪的枢转轴心平行于该本体的旋转轴心,该第二活动爪的枢转轴心平行于该本体的旋转轴心,该第二活动爪沿该本体旋转轴心方向相邻于该第一活动爪,该第三距离等于该第二距离,该啮合部每一齿的齿间皆相同,该第一齿部每一齿的齿间皆与该啮合部每一齿的齿间相同,该第二齿部每一齿的齿间皆与该啮合部每一齿的齿间相同。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放式棘动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棘动扳手还包括另一个第二活动爪,所述的两个第二活动爪对称的分别位于该第一活动爪的两侧,该第一齿部与该固定爪之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二齿部与该固定爪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放式棘动扳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齿部与该固定爪之间的距离小于该啮合部的外径,该棘动件沿中心轴轴心方向的两端分别径向延伸有一个限位环,该限位环的最大外径大于该啮合部的外径,该限位环外环设有一个拨转部,该拨转部能够供拨动旋转该棘动件。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放式棘动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工作端还包括有一个第一开放空间及一个第二开放空间,该第一活动爪的第一枢转端容置于该第一开放空间,该第二活动爪的第二枢转端容置于该第二开放空间,该第一开放空间容置该第一活动爪后还留有一个第一间隙,该第二开放空间容置该第二活动爪后还留有一个第二间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放式棘动扳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活动爪与该第二活动爪能够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一活动爪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一齿部啮合于该棘动件的啮合部,该第二活动爪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二齿部啮合于该棘动件的啮合部,该第一活动爪于第二位置时,该第一齿部脱离该棘动件的啮合部,该第二活动爪于第二位置时,该第二齿部脱离该棘动件的啮合部,该第一开放空间的壁面开设有一个第一容置孔,该第一容置孔中依序容置有一个弹簧及一个卡掣件,该第一容置孔的卡掣件受到该弹簧顶推后抵靠于该第一活动爪,该第一容置孔的卡掣件抵推该第一活动爪往第一位置移动,该第二开放空间的壁面开设有一个第二容置孔,该第二容置孔中依序容置有一个弹簧及一个卡掣件,该第二容置孔的卡掣件受到该弹簧顶推后抵靠于该第二活动爪,该第二容置孔的卡掣件抵推该第二活动爪往第一位置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放式棘动扳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活动爪靠近该第一容置孔处形成有一个第一卡掣部,该第一容置孔的卡掣件抵靠于该第一卡掣部,该第二活动爪靠近该第二容置孔处形成有一个第二卡掣部,该第二容置孔的卡掣件抵靠于该第二卡掣部,使该第一活动爪与该第二活动爪于第一位置时不容易往第二位置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放式棘动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爪沿该本体旋转轴的两侧往径向设有一个第一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呈长条凸块状,该棘动件于该啮合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呈圆环沟槽状,该第二限位部抵靠于该第一限位部,该第二齿部的前两齿与该第一齿部的末两齿啮合于该棘动件啮合部相同的两齿。
CN201210384376.8A 2012-10-11 2012-10-11 开放式棘动扳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225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84376.8A CN103722514B (zh) 2012-10-11 2012-10-11 开放式棘动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84376.8A CN103722514B (zh) 2012-10-11 2012-10-11 开放式棘动扳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2514A CN103722514A (zh) 2014-04-16
CN103722514B true CN103722514B (zh) 2016-04-20

Family

ID=50446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8437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22514B (zh) 2012-10-11 2012-10-11 开放式棘动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2251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21474A (en) * 1974-04-25 1975-11-25 Aljac Devices Limited Ratchet action open-end wrenches
EP0100006A1 (de) * 1982-07-09 1984-02-08 Fred-Werner Dipl.-Ing. Nitschmann Ratschenartiger Maulschlüssel
CN86103474A (zh) * 1985-05-23 1986-11-19 格拉德·施尔里 带可释放锁头的开口棘轮状扳手
US5467672A (en) * 1992-04-20 1995-11-21 Ashby; Earl T. Open end ratchet wrench
CN1287905A (zh) * 1999-09-14 2001-03-21 蔡振昌 一种复擎子开口扳手结构
US6530298B1 (en) * 2000-03-23 2003-03-11 Michael Steffe Ratcheting open-end wrench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00036B2 (en) * 2010-02-17 2012-01-24 Ping-Chung Huang Ratchet wrench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21474A (en) * 1974-04-25 1975-11-25 Aljac Devices Limited Ratchet action open-end wrenches
EP0100006A1 (de) * 1982-07-09 1984-02-08 Fred-Werner Dipl.-Ing. Nitschmann Ratschenartiger Maulschlüssel
CN86103474A (zh) * 1985-05-23 1986-11-19 格拉德·施尔里 带可释放锁头的开口棘轮状扳手
US5467672A (en) * 1992-04-20 1995-11-21 Ashby; Earl T. Open end ratchet wrench
CN1287905A (zh) * 1999-09-14 2001-03-21 蔡振昌 一种复擎子开口扳手结构
US6530298B1 (en) * 2000-03-23 2003-03-11 Michael Steffe Ratcheting open-end wrench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2514A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94259B2 (en) Auto-rebound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the switching method thereof
CN201998100U (zh) 棘轮扳手
US9321154B2 (en) Through-hole type power ratchet wrench
JP3186979U (ja) 開放式ラチェットレンチ
TWI604926B (zh) Electric ratchet wrench
US9969064B2 (en) Ratchet tool with stacked switching device
US10926382B2 (en) Electric ratchet wrench
KR20130108943A (ko) 죠그셔틀형 래칫 렌치
TW201436953A (zh) 棘輪裝置
CN103722514B (zh) 开放式棘动扳手
TW202231417A (zh) 雙棘爪的棘輪機構
US20120118113A1 (en) Ratchet wrench
JP2002307318A (ja) ラチェットレンチ
CN100446931C (zh) 无棘爪的棘轮扳手
JP2014083679A (ja) トルク工具
US20100251860A1 (en) Ratchet hand tool without use of switching member
JP2012161895A (ja) ギヤ機構を有するレンチ
KR101203054B1 (ko) 휴대용 자동차 강제 이동장치
TW202144136A (zh) 具電動輔助之棘輪扳手
US8757032B2 (en) Shifting device for a wrench tool
CN103286718B (zh) 一种棘轮手柄
WO2009148228A2 (en) A self-adjustable universal ratchet spanner
CN110091274B (zh) 一种棘轮扳手
JP3149884U (ja) ラチェットアダプター
CN101053943B (zh) 拆卸轮胎的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810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