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8630A - 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8630A
CN103718630A CN201280002265.4A CN201280002265A CN103718630A CN 103718630 A CN103718630 A CN 103718630A CN 201280002265 A CN201280002265 A CN 201280002265A CN 103718630 A CN103718630 A CN 103718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ot frequency
frequency port
resource group
por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22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鹍鹏
高驰
刘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18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86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型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设备。一种方法包括: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分别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确定传输所述E-PDCCH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根据上述确定的对应关系,将传输E-PDCCH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映射到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上进行传输。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E-PDCCH的传输问题。

Description

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 及设备。 背景技术
LTE版本( Release ) 8/9/10 中,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简称为 PDCCH )在每个子帧的前 N ( N=l , 2, 3 , 4 ) 个 正交频分复用 (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简称为 OFDM ) 符号上传输, 且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简 称为 PDSCH ) 以时分复用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简称为 TDM ) 的方 式进行复用,其解调导频为下行公共导频,即小区专有导频(Cell-specific RS, 简称为 CRS ) , 为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釆用了空频码( 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e, 简称为 SFBC )或 SFBC结合频域选择性发射分集( Frequency Switched Transmit Diversity, 简称为 FSTD ) 的传输方式。
随着非均匀网络的大规模部署, Rel-11中, PDCCH在容量、 覆盖范围和 协调干扰等方面受到较大挑战, 于是提出 了 增强型 PDCCH ( Enhanced-PDCCH, E-PDCCH )。 E-PDCCH位于 PDSCH区域内,与 PDSCH 的复用方式为频分复用 (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DM ) ,此夕卜, 不 支持增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在一个时频资源块内复用; E-PDCCH基于用户 设备(User Equipment, 简称为 UE ) 特定的解调参考信号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DMRS )来解调。 由上述可见, E-PDCCH占用的时频资源 与现有技术中 PDCCH 不同, 不能直接使用传输 PDCCH 的方式来传输 E-PDCCH, 因此, 需要解决 E-PDCCH的传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强型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设备, 用以 解决 E-PDCCH的传输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 包 括:
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单元集 合中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资源组 为资源单元组 eREG或 REG,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 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PRB pair;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 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所述特定关系;
确定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根据所确定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将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 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映射到至少一个第一 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上进行传输。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集中式传输所述 E-PDCCH 时的资源组; 所述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离散式传输所述 E-PDCCH时的资源组。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 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所述特定关系确定所 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 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并确定 每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中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第一资源组对应的 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 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由至少 一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所述 E-PDCCH时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 内传输釆用的至少两个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当传 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 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 二导频端口传输, 或者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 端口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 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或者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 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 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四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 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 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 口均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 外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 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所 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其中, 对于对应于包含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的导频集 合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所述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 同; 对于对应于包含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的导频集合对应 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所述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 端口集合包含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 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 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 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 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四个不同的导频端 口均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 四导频端口, 且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内按照导频端口排序的四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在所 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的导频端口排序方 式包括: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 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 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四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或者,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 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 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或者, 在所述 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 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 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 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和所 述第二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 端口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 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或者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 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 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 块对内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 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 端口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的 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 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所述 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传输 所述 E-PDCCH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 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 源组; 或者
传输所述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 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不同 的第一资源组。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传输 所述 E-PDCCH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 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 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组。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 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所述第 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或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或 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或 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 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 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前包括:
预先定义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或者
根据本地小区标识生成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 方法还包括: 发送高层信令, 所述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 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增强型物理下行信道接收方法, 包括: 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单元集 合中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资源组 为资源单元组 eREG或 REG,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 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PRB pair;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 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所述特定关系;
确定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根据所确定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上 接收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第二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信道接收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集中式传输所述 E-PDCCH时的资源组; 所述第二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离散式传输所述 E-PDCCH时的资源组。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信道接收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根据 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 按照所述特定关系确定所 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 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并确定 每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中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第一资源组对应的 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信道接收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 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由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所述 E-PDCCH 时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 输釆用的至少两个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信道接收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当传输所 述 E-PDCCH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 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 频端口传输, 或者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信道接收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所述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 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 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或者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信道接收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物理 资源块对内包含四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 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 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 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外两 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 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所述第 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其中, 对于对应于包含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的导频集 合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所述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 同; 对于对应于包含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的导频集合对应 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所述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信道接收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所述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 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 集合包含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导 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信道接收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物理 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 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 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 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 频端口, 且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 照导频端口排序的四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信道接收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物 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的导频端口排序方式包 括: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 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 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四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或者,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 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 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或者, 在所述 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 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 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 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和所 述第二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信道接收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所述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 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 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或者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信道接收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物理 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 内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 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的另一 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 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所述第三 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信道接收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传输所述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 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 组; 或者
传输所述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 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不同 的第一资源组。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信道接收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传输所述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 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 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组。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信道接收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 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所述第三导 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或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或 者,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或 者,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信道接收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根据 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 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前包括:
预先定义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或者
根据本地小区标识生成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或者 接收高层信令, 所述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 系。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基站, 包 括:
第一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 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 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中至少一个第一 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资源组为资源单元组 eREG 或 REG,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 选,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PRB pair; 所述第一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 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 对应关系之间满足所述特定关系;
第二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映射传输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二确定单元 确定的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第 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映射到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上进行传输。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集中式传输所述 E-PDCCH 时的资源组; 所述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离散式传输所述 E-PDCCH时的资源组。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 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所 述特定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 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两个不同的 导频端口, 并确定每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所 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中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 第一资源组对应的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 第一确定单元更为具体的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 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 少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由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所述 E-PDCCH时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用的至少两个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当传 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 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 二导频端口传输, 或者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 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每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两个第一资 源组, 并确定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 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或 者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 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四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 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 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 口均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 外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 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所 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其中, 对于对应于包含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的导频集 合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所述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 同; 对于对应于包含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的导频集合对应 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所述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 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每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 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 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四 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 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 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 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 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四个不同的导频端 口均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 四导频端口, 且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内按照导频端口排序的四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在所 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的导频端口排序方 式包括: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 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 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四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或者,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 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 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或者, 在所述 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 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 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 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和所 述第二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 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每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 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 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两 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或者为所 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 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 块对内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 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 端口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的 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 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所述 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 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传输所述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导 频端口且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组; 或者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传输所述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 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不同的第一资源组。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 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传输所述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与所 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 资源组。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 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所述第 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或者, 所 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所述 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或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所 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或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所 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 基站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 用于预先定义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 射关系, 或者, 用于根据本地小区标识生成所述第一资源组与所述导频端口 的映射关系。
在上所述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 基站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 用于发送高层信令, 所述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 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 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 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单元集 合中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资源组 为资源单元组 eREG或 REG,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 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PRB pair;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 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所述特定关系;
第四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传输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E-PDCCH 的至 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第一接收单元, 用于根据所确定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上 接收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第二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 釆用集中式传输所述 E-PDCCH时的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 釆用离散式传输所述 E-PDCCH时的资源组。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 据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所述特定关系确定所述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 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并确定每个所 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中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第一资源组对应的导频端 口。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更为具体的 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 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 端口为由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所述 E-PDCCH 时在每个 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用的至少两个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当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 —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 源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传输, 或者为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 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 导频端口, 所述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 频端口, 或者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四个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 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外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 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 四导频端口;
其中, 对于对应于包含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的导频集 合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所述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 同; 对于对应于包含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的导频集合对应 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所述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 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四个不同的 导频端口, 所述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 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 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所述第一导频端 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且在所述 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排序的 四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 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的导频端口排序方式包括: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 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 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四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或者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 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 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或者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 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和所述 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四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 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 导频端口, 所述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 频端口, 或者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的一个所述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 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 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 导频端口。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 所述 E-PDCCH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 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 源组; 或者
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所述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 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不同的第一资源组。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 所述 E-PDCCH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 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 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组。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 口 7,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或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或 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或 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二获 取单元, 用于预先定义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或者, 用于 根据本地小区标识生成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或者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高层信令, 所述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一资 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基站, 包括:
处理器, 用于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 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确定传输增强型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第二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单元集 合中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资源组 为资源单元组 eREG或 REG,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 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PRB pair;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 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所述特定关系;
发送器, 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确定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处理器确定的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映射到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上进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 包括:
处理器, 用于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 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确定传输增强型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第二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单元集 合中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资源组 为资源单元组 eREG或 REG,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 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PRB pair;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 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所述特定关系;
接收器, 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确定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 上接收所述处理器确定的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或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编号方法, 包括:
按照物理资源块对的顺序,将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资源组进行排序, 所述第一资源组为资源单元组 eREG或 REG, 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 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PRB pair;
根据预设的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所述 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 关系, 以及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 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 中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至少对应两个所述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所 述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 应关系之间满足所述特定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和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为所述物 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在上所述编号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 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为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和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包 括:
按照先物理资源块对后导频端口的顺序, 为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根据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所述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以及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确定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的编号。
在上所述编号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 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为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和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包 括:
按照先导频端口后物理资源块对的顺序, 为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根据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所述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以及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确定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的编号。
在上所述编号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 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 两个第一资源组以及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 组, 确定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包括: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对应的第一资源组与相同数量的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对应的第一资源组相同, 将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 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作为所述相同数量的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 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在上所述编号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E-PDCCH 时 的资源组; 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离散式传 输所述 E-PDCCH时的资源组。
本发明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编号装置, 包括:
排序单元, 用于按照物理资源块对的顺序, 将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 资源组进行排序, 所述第一资源组为资源单元组 eREG或 REG, 所述物理资 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PRB pair;
第五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 照特定关系确定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 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 中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至少对应两个所述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所 述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 应关系之间满足所述特定关系;
编号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 口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 关系, 为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所述物理资源块 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在上所述编号装置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编号单元包括:
第一编号子单元, 用于按照先物理资源块对后导频端口的顺序, 为所述 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第二编号子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的编号、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以及所 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确定所述物理资源块 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在上所述编号装置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编号单元包括:
第三编号子单元, 用于按照先导频端口后物理资源块对的顺序, 为所述 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第二编号子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的编号、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以及所 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确定所述物理资源块 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在上所述编号装置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编号子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 的第一资源组与相同数量的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对应的第一资源组相同, 将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作为所述相同数量的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在上所述编号装置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E-PDCCH 时 的资源组; 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离散式传 输所述 E-PDCCH时的资源组。
本发明实施例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编号装置, 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以 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其中, 所述处理器通过读 程序, 以用于:
按照物理资源块对的顺序,将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资源组进行排序, 所述第一资源组为资源单元组 eREG或 REG, 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 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PRB pair;
根据预设的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所述 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 关系, 以及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 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 中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至少对应两个所述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所 述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 应关系之间满足所述特定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和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为所述物 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道检测方法, 包括:
用户设备 UE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 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 UE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 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在上所述控制信道检测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制 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内 传输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第二类型 的控制信道候选在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或者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级别小于等于预设 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 级别大于所述预设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在上所述控制信道检测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制 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离散式 传输的控制信道。
在上所述控制信道检测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 信道候选对应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的 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在同一预编码资源块组 PRG或同一资源块组 RBG或 同一子带中。
在上所述控制信道检测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物理资源块 集合包括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和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
在上所述控制信道检测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 信道候选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中有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所述第一物 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其余物理资源块对中至少有一个物理资源 块对是所述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在上所述控制信道检测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 集合包含的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在不同的预编码块组 PRG 或资源块组 RBG或子带中。
在上所述控制信道检测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 UE在 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之前包括: 所述 UE接收第 一高层信令, 所述第一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一资源块集合。
在上所述控制信道检测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 UE在第二物理 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之前包括: 所述 UE根据所述第一资 源块集合和预先设定的函数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第三资源块集合; 或者, 所述 UE接收第二高层信令, 所述第二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三资源块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道发送方法, 包括:
基站判断待发送控制信道的类型;
如果所述控制信道为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基站在第一物理资源块 集合上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 块对; 如果所述控制信道为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基站在第二物理资源 块集合上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 源块对。
在上所述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制 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内 传输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第二类型 的控制信道候选在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或者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级别小于等于预设 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 级别大于所述预设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在上所述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制 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离散式 传输的控制信道。
在上所述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 信道候选对应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的 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在同一预编码资源块组 PRG或同一资源块组 RBG或 同一子带中。
在上所述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物理资源块 集合包括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和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
在上所述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 信道候选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中有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所述第一物 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其余物理资源块对中至少有一个物理资源 块对是所述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在上所述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 集合包含的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在不同的预编码块组 PRG 或资源块组 RBG或子带中。
在上所述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基站在第一物理 资源块集合上发送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之前包括: 所述基站发送第一高层信 令, 所述第一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一资源块集合。
在上所述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基站在第二物理 资源块集合上发送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之前包括: 所述基站发送第二高层信 令, 所述第二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三资源块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 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 用集中式传输并且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 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第二类型的控制信 道候选在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或者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级别小于等于预设 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 级别大于所述预设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 中式传输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离散式传输的控制信 道。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 对应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的至少两个 物理资源块对在同一预编码资源块组 PRG或同一资源块组 RBG或同一子带 中。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包括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和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 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中有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 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其余物理资源块对中至少有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所 述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 的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在不同的预编码块组 PRG或资源块组 RBG或子带 中。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 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一高层信令, 所述第一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一资源块集 合。
在上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三获 取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块集合和预先设定的函数映射关系获得所述 第三资源块集合; 和 /或
第三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二高层信令, 所述第二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 三资源块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基站, 包括:
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待发送控制信道的类型;
第二发送单元, 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控制信道为第一类型的 控制信道时, 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上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或在所述判断单 元判断出所述控制信道为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时, 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上 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在上所述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 中式传输并且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 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 选在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或者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级别小于等于预设 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 级别大于所述预设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在上所述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 中式传输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离散式传输的控制信 道。
在上所述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 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 资源块对在同一预编码资源块组 PRG或同一资源块组 RBG或同一子带中。
在上所述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包括所述 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和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
在上所述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 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中有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 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其余物理资源块对中至少有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所述第 三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在上所述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的至 在上所述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一 高层信令, 所述第一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一资源块集合。
在上所述基站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二 高层信令, 所述第二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三资源块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 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其中, 所述处理器通过 的程序, 以用于:
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 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物理资源 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基站, 包括:
处理器, 用于判断待发送控制信道的类型; 发送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判 断出所述控制信道为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时, 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上发送 所述控制信道, 或在所述处理器判断出所述控制信道为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 时, 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上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 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 源块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 接收方法及设备, 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分别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然后确定传输 E-PDCCH 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者至少一个第 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并根据之前确定的第一类型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将传输 E-PDCCH 的第一类型的或第 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映射到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和导频端口上进行传输, 解 决了 E-PDCCH的传输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编号方法及设备, 实现了对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有利于进行盲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道检测、 发送方法及设备, 允许对控制信道 进行类型划分, 解决了不同类型的控制信道的传输问题。 附图说明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 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 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 E-PDCCH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 E-PDCCH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 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 2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 UE的结构示意图;
图 3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 3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 UE的结构示意图;
图 4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编号方法的流程图;
图 4B-图 4E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各种编号结果的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编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编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7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道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 7B和图 7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和第二物理 资源块集合的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 UE的结构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 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 E-PDCCH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 的执行主体可以 站, 例如 LTE系统中的基站。 图 1A所示, 本实施例的 方法包括:
步骤 101、 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是基站预先获取的。 其中, 基 站预先获取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 种: 基站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简称为 UE )预先定义第一资源组与 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或者, 基站根据本地小区标识(ID )生成第一资源组 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 基站还可以向 UE发送高层信令, 所述高 层信令包括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其中, 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中 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所述物理资源单元集 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英文为 PRB pair )。 第一资源组为资源单元组 ( eREG )或 REG;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 )或者控 制信道候选,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 个第一资源组。 这里的对应主要是指第一类型的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可 由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构成。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 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上述特定关系。 本实施例中的导频端口主要是 指 DMRS端口。
由上述可见, 本实施例的第二资源组包括两个类型, 为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可选的,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集 中式传输 E-PDCCH 时的资源组,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离散式传输 E-PDCCH时的资源组。 这里集中式传输指的是传输 E-PDCCH的资源分配集 中在一个或几个连续的物理资源块对内, 离散式传输指的是传输 E-PDCCH 的资源分配分散在不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对内。 在此说明, 在 Rell l 中, 釆用离散式传输 E-PDCCH时不支持 SFBC, 釆用多用户公共预编码(随机波 束赋形 )机制。
以第一资源组为 eREG,则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一种可选映射关系如 表 1所示。
表 1
eREG (2) Port 8 eREG (3) Port 10 eREG (4) Port 9 eREG (5) Port 7 eREG (6) Port 10 eREG (7) Port 8 如表 1所示, 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该物理资源块对 包括 8个 eREG, 8个 eREG—共映射到 4个 DMRS端口, 分别为 DMRS端 口 7、 DMRS端口 8、 DMRS端口 9和 DMRS端口 10, 每个 eREG与 DMRS 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不限于表 1所示。
基于上述表 1 , 第一类型的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 频端口的一种可选对应关系如表 2所示。
表 2
如表 2所示, 传输 E-PDCCH使用的物理资源块集合包括 4个物理资源 块对, 分别为索引为 1、 2、 3和 4的物理资源块对,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8个 eREG。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每个 eREG都有一个唯一的位置索引(如 表 1或表 2中 eREG后面括号中的数字 0-7 ) , 对于包括相同数量的 eREG的 物理资源块对而言, 其中 eREG的位置索引相同。 其中,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由同一物理资源块对中至少两个 eREG构成, 以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由同一物理资源块对中的两个 eREG构成为例, 则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可 以由表 2中索引为 1的物理资源块对中 eREG ( 0 )和 eREG ( 1 )构成, 对应 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和 9, 或索引为 1的物理资源块对中 eREG ( 2 ) 和 eREG ( 3 )构成, 对应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和 10, 或索引为 1的 物理资源块对中 eREG ( 4 )和 eREG ( 5 )构成, 对应的导频端口为 DMRS 端口 9和 7, 或索引为 1的物理资源块对中 eREG ( 6 )和 eREG ( 7 )构成, 对应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和 8,还可以是索引为 2的物理资源块中的 eREG构成,不再——列举。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由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至 少两个 eREG构成, 以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由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的两个 eREG构成为例,则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可以由表 2中索引为 3的物理资源 块对中 eREG ( 0 )和索引为 4的物理资源块对中 eREG ( 0 )构成, 对应的导 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或者可以由索引为 3的物理资源块对中 eREG ( 1 ) 和索引为 4的物理资源块对中 eREG ( 4 )构成, 对应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 口 9, 或者可以由索引为 2的物理资源块对中 eREG ( 6 )和索引为 3的物理 资源块对中 eREG ( 7 )构成, 对应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和 8, 等等。 如表 2所示, 一旦确定出构成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 eREG, 则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导频端口也就确定了。
在此说明, 表 2中示出传输 E-PDCCH使用的物理资源块集合包括 4个 物理资源块对, 但不限于此。
步骤 102、确定传输 E-PDCCH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第二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根据所确定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 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将传输该 E-PDCCH 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映射到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 口上进行传输。
其中, 如果需要釆用集中式传输 E-PDCCH, 则基站会确定出传输该 E-PDCCH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然后根据之前确定的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将传输 E-PDCCH 的至 少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映射到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上进行 传输。
如果需要釆用离散式传输 E-PDCCH, 则基站会确定出传输该 E-PDCCH 的至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然后根据之前确定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将传输 E-PDCCH 的至少一个第 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映射到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上进行传输。
现有技术中 PDCCH的传输釆用的是 CRS传输,传输 PDCCH的所有 CCE 都映射到相同的 CRS端口上, 并且釆用 SFBC或者同时釆用 SFBC和 FSTD 的方式进行传输。 而 E-PDCCH釆用的是 DMRS传输, 在 DMRS上面需要进 行预编码(英文为 precoding ) , 因此, 需要明确传输 E-PDCCH的 eCCE或 物理信道候选与 DMRS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才能正确完成解调, 可见现有 技术中传输 PDCCH的方式不再适用于 E-PDCCH。 而本实施例根据第一资源 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确定第一类型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 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 关系, 然后确定传输 E-PDCCH使用的第二资源组(或者是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 或者是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 然后根据确定的两种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分别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传输 E-PDCCH 的 第二资源组映射到相应的第一资源组和导频端口上进行传输, 解决了 E-PDCCH的传输问题, 同时为正确解调 E-PDCCH打下了基础。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另一可选 映射关系如表 3所示。
表 3
eREG (6) Port 10 eREG (7) Port 9 如表 3所示, 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其中每个物理资 源块对包括 8个 eREG, 8个 eREG—共映射到 4个 DMRS端口 ,分别为 DMRS 端口 7、 DMRS端口 8、 DMRS端口 9和 DMRS端口 10,每个 eREG与 DMRS 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与表 1中的映射关系不同, 但 eREG与 DMRS端口之间 的映射关系并不限于表 1和表 3所示。
基于上述表 3 , 第一类型的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 频端口的另一种可选对应关系如表 4所示。
表 4
如表 4所示, 传输 E-PDCCH使用的物理资源块集合包括 4个物理资源 块对, 分别为索引为 1、 2、 3和 4的物理资源块对,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8 个 eREG。 其中,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由同一物理资源块对中至少两个 eREG构成,以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由同一物理资源块对中的四个 eREG构 成为例, 则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可以由表 4中索引为 1的物理资源块对中 eREG ( 0 ) 、 eREG ( 1 ) 、 eREG ( 2 )和 eREG ( 3 )构成, 对应的导频端口 为 DMRS端口 7和 8,或索引为 1的物理资源块对中 eREG(4)、 eREG(5)、 eREG (6)和 eREG (7)构成, 对应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和 10, 不 再——列举。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由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至少两个 eREG 构成, 以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由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的四个 eREG构成为 例, 则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可以由表 2中索引为 1、 2、 3和 4的物理资源 块对中的 eREG (0)构成, 对应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或者可以由索 引为 1和 2的物理资源块对中 eREG (2)和索引为 3和 4的物理资源块对中 eREG (3)构成, 对应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和 7, 等等。 如表 4所示, 一旦确定出构成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 eREG,则第一类型的 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导频端口也就确定了。
在此说明, 在表 1所示基础上,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也可以由四个第一资源组构成, 如下表 5所示。 相应的, 在表 3所 示基础上,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也可以由两个第 一资源组构成, 具体情况也不再举例说明。
表 5
如表 5 所示, 以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由同一物理资源块对中的四个 eREG构成为例,则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可以由表 5中索引为 1的物理资源 块对中 eREG ( 0 ) 、 eREG ( 1 ) 、 eREG ( 2 )和 eREG ( 3 )构成, 对应的导 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8、 9和 10,或索引为 1的物理资源块对中 eREG( 4 )、 eREG ( 5 ) 、 eREG ( 6 )和 eREG ( 7 )构成, 对应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7、 10和 8,还可以是索引为 2的物理资源块中的 eREG ( 0 )、 eREG ( 1 )、 eREG ( 4 )和 eREG ( 5 )构成, 对应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和 9, 不再
——列举。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由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至少两个 eREG构 成, 以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由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的四个 eRE G构成为例, 则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可以由表 2中索引为 1、 2、 3和 4的物理资源块对 中的 eREG ( 0 )构成, 对应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或者可以由索引为 1和 2的物理资源块对中 eREG ( 2 )和索引为 3和 4的物理资源块对中 eREG ( 3 )构成, 对应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和 10, 等等。 如表 5所示, 一 旦确定出构成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 eREG,则第一类型的或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导频端口也就确定了。
另夕卜,除了上述表 1和表 3所示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之夕卜, 还可以是其他映射关系, 例如 eREG ( 0 )和 eREG ( 5 )对应端口 7, eREG ( 1 )和 eREG ( 4 )对应端口 10, eREG ( 2 )和 eREG ( 7 )对应端口 8, eREG ( 3 )和 eREG ( 6 )对应端口 10。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站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 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 口的对应关系包括: 基站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 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 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并确定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第一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中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第一资源组对应的导 频端口。 举例说明, 如表 2所示, 基站确定出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 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两个第一资源组, 这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 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分别 为 DMRS端口 7和 DMRS端口 9, 或者分别为 DMRS端口 8和 DMRS端口
10。 再例如, 如表 4所示, 基站确定出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 个第一资源组为四个第一资源组, 这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 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分别为
DMRS端口 7、 8、 9和 10。 再例如, 如表 5所示, 基站确定出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四个第一资源组, 这四个第一资源组 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四个不同的 导频端口, 分别为 DMRS端口 7、 8、 9和 10, 或者这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 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 口, 分别为 DMRS端口 7和 9。 总之,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 个第一资源组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括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优选的, 对于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来说, 在传输时使用其中一个导频端口, 有利于节约 导频资源。 为了不同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之间能够统一传输 E-PDCCH 时 使用的导频端口, 规定选择所对应的至少两个 eREG中第一个 eREG或最后 一个 eREG对应的导频端口作为传输使用。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为了提高第一资源组的利用率, 上述 特定关系具体为根据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 时使用的导频端 口, 确定第一类型的传输 E-PDCCH使用的导频端口, 进而根据第一资源组 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一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 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 系。 基于此, 基站所确定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 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的两 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由至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 时在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用的至少两个导频端口。 其中, 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传输 E-PDCCH 时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使用的导频端口可以预 先定义。 举例说明, 如果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 时, 在每个 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使用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和 9, 则基站所确定出 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 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和 9。 如表 2所示, 如果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 时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传输使用的 DMRS端口为 7和 9, 意味着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 eREG为对应于 DMRS端口为 7和 9的 eREG, 可 以是 eREG ( 0 )和 eREG ( 1 ) , 或者是 eREG ( 4 )和 eREG ( 5 ) 。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当传输 E-PDCCH 的至少一个第二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 用的导频端口的个数为两个, 可以是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或者可 以是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也就是说, 由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 输 E-PDCCH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的个数不是必 须为两个, 而是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为两个, 还可以是一个、 三个、 四个等。 其中, 第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是不同 的 DMRS端口, 具体是哪个 DMRS端口不做限定。 并且, 第一导频端口、 第 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是同一物理资源块对内的第一资 源组所映射到的全部导频端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 即在传输 E-PDCCH 的至 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 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的个数为两个的条件下, 基站确定出的每个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且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 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 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这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 导频端口, 或者分别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结合表 2, 假设第一 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则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对应两个 eREG, 这两个 eREG对应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和 9, 或 者这两个 eREG对应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和 10。 其中, 对于每个第一 类型第二资源组来说, 在真正传输 E-PDCCH 时, 优先选择对应的端口集合 中的一个导频端口进行传输。例如,在表 2中 ,由对应于 DMRS端口 7的 eREG (0)和对应于 DMRS端口 9的 eREG (1)组成第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该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时基于其对应的两个 eREG中的第一 个 eREG, 即 eREG ( 0 )对应的导频端口 , 即 DMRS端口 7进行传输, 该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在传输 E-PDCCH时, eREG ( 0 )和 eREG ( 1 )釆用的 预编码方式和 DMRS端口 7釆用的预编码方式相同, 这两个 eREG ( 0 )和 eREG ( 1 )均基于 DMRS端口 7进行信道估计。 在表 2中, 由对应于 DMRS 端口 8的 eREG (2)和对应于 DMRS端口 10的 eREG (3)组成第二个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 该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 时基于其对应的两 个 eREG中的第一个 eREG, eREG ( 2 )对应的导频端口, 即 DMRS端口 8 进行传输,即该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时, eREG( 2 )和 eREG ( 3 )釆用的预编码方式和 DMRS端口 8釆用的预编码方式相同,这两个 eREG ( 2 )和 eREG ( 3 ) 均基于 DMRS端口 8进行信道估计。 在表 2中, 由对应 于 DMRS端口 9的 eREG (4)和对应于 DMRS端口 7的 eREG (5)组成第三个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该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 时基于其 对应的两个 eREG 中的第一个 eREG, 即 eREG ( 4 )对应的导频端口, 即 DMRS端口 9进行传输,即该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时, eREG ( 4 )和 eREG ( 5 )釆用的预编码方式和 DMRS端口 9釆用的预编码方式相 同, 这两个 eREG ( 4 )和 eREG ( 5 ) 均基于 DMRS端口 9进行信道估计。 在表 2中,由对应于 DMRS端口 10的 eREG (6)和对应于 DMRS端口 8的 eREG (7)组成第四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该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时基于其对应的两个 eREG中的第一个 eREG, 即 eREG ( 6 )对应 的导频端口, 即 DMRS端口 10进行传输, 即该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时, eREG ( 6 )和 eREG ( 7 )釆用的预编码方式和 DMRS端口 10 釆用的预编码方式相同, 这两个 eREG ( 6 )和 eREG ( 7 ) 均基于 DMRS端 口 10进行信道估计。
进一步, 在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的基础上,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可以包含四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该情况下, 每个 物理资源块对共包括 8个第一资源组。 如表 1-表 5所示。 其中, 物理资源块 对包含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 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 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外两个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 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 口。 而且, 对于对应于包含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的导频集合对应的 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这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同理, 对于对 应于包含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的导频集合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 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这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 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结合表 2, 索引为 1 的物理资源 块对包括四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分别为由 eREG (O)和 eREG (l)构 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由 eREG (2)和 eREG (3)构成的第一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 由 eREG (4)和 eREG (5)构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由 eREG (6)和 eREG (7)构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由 eREG ( 0 ) 和 eREG ( 1 )构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由 eREG ( 4 )和 eREG ( 5 )构 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相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 DMRS端口 7和 9, 并且按照导频端口排序后, DMRS端口 7和 9在这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中的顺序不同, 例如, 在由 eREG (0)和 eREG ( 1 )构成的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中 , DMRS端口 7和 9的顺序为先 DMRS端口 7后 DMRS端口 9, 在由 eREG (4)和 eREG (5)构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中, DMRS端口 7和 9的顺序为先 DMRS端口 9后 DMRS端口 7。 由 eREG ( 2 )和 eREG ( 3 ) 构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由 eREG (6)和 eREG (7)构成的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相同的导频端口, 分别为 DMRS端口 8和 10, 并且按照导 频端口排序后, DMRS端口 8和 10在这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中的顺序 不同, 例如, 在由 eREG (2)和 eREG (3 )构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中, DMRS端口 8和 10的顺序为先 DMRS端口 8后 DMRS端口 10, 在由 eREG (6)和 eREG (7)构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中, DMRS端口 8和 10的 顺序为先 DMRS端口 10后 DMRS端口 8。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 即在传输 E-PDCCH 的至 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 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的个数为两个的条件下, 基站确定出的每个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且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 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 含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这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 第二 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结合表 5, 假设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则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 eREG, 这四个 eREG对应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8、 9和 10。 其中, 对于每个第一类型第二资源组来说, 在真正传输 E-PDCCH 时, 优先选择对 应的端口集合中的一个导频端口进行传输。例如,在表 5中, 由对应于 DMRS 端口 7的 eREG (0)、对应于 DMRS端口 9的 eREG (1)、对应于 DMRS端口 8 的 eREG ( 2 )和对应于 DMRS端口 10的 eREG ( 3 )组成第一个第一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 该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 时基于其对应的四个 eREG中的第一个 eREG, 即 eREG ( 0 )对应的导频端口, 即 DMRS端口 7 进行传输, 该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在传输 E-PDCCH时, eREG ( 0 )、 eREG ( 1 ) 、 eREG ( 2 )和 eREG ( 3 )釆用的预编码方式和 DMRS端口 7釆用的 预编码方式相同, 这四个 eREG ( 0 ) 、 eREG ( 1 ) 、 eREG ( 2 )和 eREG ( 3 ) 均基于 DMRS端口 7进行信道估计。 在表 5中, 由对应于 DMRS端口 9的 eREG (4)、对应于 DMRS端口 7的 eREG (5)、对应于 DMRS端口 10的 eREG (6)和对应于 DMRS端口 8的 eREG (7)组成第二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该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时基于其对应的四个 eREG中的第一 个 eREG, eREG ( 4 )对应的导频端口 , 即 DMRS端口 9进行传输, 即该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时, eREG ( 4 ) 、 eREG ( 5 ) 、 eREG ( 6 ) 和 eREG ( 7 )釆用的预编码方式和 DMRS端口 9釆用的预编码方式相同, 这 四个 eREG ( 4 ) 、 eREG ( 5 ) 、 eREG ( 6 )和 eREG ( 7 )均基于 DMRS端口 9进行信道估计。
在上述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的基础上, 每个 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该情况下, 每个物理资 源块对内共包含八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 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第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 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且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排序的四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其中,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的导频端口排序方式可 以是任何不同的方式, 例如: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第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 四导频端口,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 口的排序为第二导频端口、 第一导频端口、 第四导频端口和第三导频端口。 或者,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 为第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物理资 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第四导频端 口、 第三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和第一导频端口。 或者, 在物理资源块对 包含的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第一导频端口、 第三 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第三导频端口、 第一导频端口、 第 四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结合表 5, 索引为 1 的物理资源块对包括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分别为由 eREG (0) 、 eREG (1) 、 eREG (2)和 eREG (3)构成的第一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和由 eREG ( 4 ) 、 eREG ( 5 ) 、 eREG ( 6 )和 eREG ( 7 )构 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由 eREG (0) 、 eREG ( 1 ) 、 eREG ( 2 ) 和 eREG (3)构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由 eREG (4) 、 eREG (5) 、 eREG (6)和 eREG (7)构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相同的导频端口, 分别为 DMRS端口 7、 8、 9和 10, 并且按照导频端口排序后, DMRS端口 7、 8、 9和 10在这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中的顺序不同。 例如, 在由 eREG (0) 、 eREG (1) 、 eREG (2)和 eREG (3)构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中 , DMRS端口 7、 8、 9和 10的顺序依次为 DMRS端口 7、 DMRS端口 9、 DMRS端口 8和 DMRS端口 10, 在由 eREG ( 4 ) 、 eREG ( 5 ) 、 eREG ( 6 ) 和 eREG (7)构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中, DMRS端口 7、 8、 9和 10 的顺序依次为 DMRS端口 9、 DMRS端口 7、 DMRS端口 10和 DMRS端口 8。 除此之外, 在由 eREG ( 0 ) 、 eREG ( 1 ) 、 eREG ( 2 )和 eREG ( 3 )构成的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中, DMRS端口 7、 8、 9和 10的顺序还可以是 DMRS 端口 7、 DMRS端口 8、 DMRS端口 9和 DMRS端口 10, 在由 eREG ( 4 ) 、 eREG(5)、 eREG ( 6 )和 eREG ( 7 )构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中, DMRS 端口 7、 8、 9和 10的顺序可以是 DMRS端口 10、 DMRS端口 9、 DMRS端 口 8和 DMRS端口 7, 等等。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 即在传输 E-PDCCH 的至 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 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的个数为两个的条件下, 基站确定出的每个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 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 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这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 频端口, 或者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结合表 4, 假设第一导频端 口为 DMRS端口 7、 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 端口 9、 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则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 四个 eREG,这四个 eREG对应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和 8,或者为 DMRS 端口 9和 10。其中,对于每个第一类型第二资源组来说,在真正传输 E-PDCCH 时, 优先选择对应的端口集合中的一个导频端口进行传输。 例如, 在表 4中, 由对应于 DMRS端口 7的 eREG (0)、 对应于 DMRS端口 8的 eREG (1)、 对 应于 DMRS端口 8的 eREG ( 2 )和对应于 DMRS端口 7的 eREG ( 3 )组成 第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该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 时 基于其对应的四个 eREG中的第一个 eREG, 即 eREG ( 0 )对应的导频端口, 即 DMRS端口 7进行传输, 该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在传输 E-PDCCH时, eREG ( 0 )、 eREG ( 1 )、 eREG ( 2 )和 eREG ( 3 )釆用的预编码方式和 DMRS 端口 7釆用的预编码方式相同, 这四个 eREG ( 0 ) 、 eREG ( 1 ) 、 eREG ( 2 ) 和 eREG( 3 )均基于 DMRS端口 7进行信道估计。在表 4中,由对应于 DMRS 端口 9的 eREG (4)、 对应于 DMRS端口 10的 eREG (5)、 对应于 DMRS端口 10的 eREG (6)和对应于 DMRS端口 9的 eREG (7)组成第二个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 该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 时基于其对应的四个 eREG中的第一个 eREG, eREG ( 4 )对应的导频端口, 即 DMRS端口 9进 行传输, 即该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时, eREG ( 4 ) 、 eREG ( 5 ) 、 eREG ( 6 )和 eREG ( 7 )釆用的预编码方式和 DMRS端口 9釆用的 预编码方式相同, 这四个 eREG ( 4 ) 、 eREG ( 5 ) 、 eREG ( 6 )和 eREG ( 7 ) 均基于 DMRS端口 9进行信道估计。
在上述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的基础上, 每个 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该情况下, 每个物理资 源块对内共包含八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的一个第一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 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 频端口, 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的另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 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 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结合表 4, 索引为 1 的物理资源块对包括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分别为由 eREG( 0 )、 eREG ( 1 )、 eREG ( 2 )和 eREG ( 3 )构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由 eREG ( 4 )、 eREG ( 5 ) 、 eREG ( 6 )和 eREG ( 7 )构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由 eREG ( 0 ) 、 eREG ( 1 ) 、 eREG ( 2 )和 eREG ( 3 )构成的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和由 eREG ( 4 ) 、 eREG ( 5 ) 、 eREG ( 6 )和 eREG ( 7 )构成的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不同的导频端口。例如, 由 eREG ( 0 )、 eREG ( 1 )、 eREG( 2 )和 eREG( 3 )构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导频端口为 DMRS 端口 7和 8, 由 eREG ( 4 ) 、 eREG ( 5 ) 、 eREG ( 6 )和 eREG ( 7 )构成的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和 10。
在上述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的基础上, 基站确定的传输 E-PDCCH 的每 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 对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组。 例如, 如表 2中实 线框所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是由索引为 3和 4的两个物理资源块对 中均对应 DMRS端口 7的位置索引均为 0的两个 eREG构成的资源组。 又例 如, 如表 4和表 5中实线框所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是由索引为 1、 2、 3和 4的四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均对应于 DMRS端口 7的位置索引均为 0的四 个 eREG构成的资源组。
在上述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的基础上, 基站确定的传输 E-PDCCH 的每 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 对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不同的第一资源组。 例如, 如表 2中用 实线连接的两个虚线框所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是由索引为 3和 4的 两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均对应 DMRS端口 9的位置索引分别为 1和 4的两个 eREG构成的资源组。又例如,如表 4中用实线连接的两个虚线框所围的第二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是由索引为 1、 2、 3和 4的四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分别对 应于 DMRS端口 8和 7且位置索引分别为 2和 3的四个 eREG构成的资源组。 又例如, 结合表 4,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还可以是由索引为 1 的物理资源 块对中对应 DMRS端口 7位置索引为 0的 eREG、 索引为 2的物理资源块对 中对应 DMRS端口 8位置索引为 1的 eREG、 索引为 3的物理资源块对中对 应 DMRS端口 8位置索引为 2的 eREG和索引为 4的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 DMRS端口 7位置索引为 3的 eREG构成。 再例如, 结合表 4, 第二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还可以是由索引为 1的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 DMRS端口 7位置索 引为 0的 eREG、 索引为 2的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 DMRS端口 8位置索引为 1的 eREG、 索引为 3的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 DMRS端口 9位置索引为 4的 eREG和索引为 4的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 DMRS端口 10位置索引为 5的 eREG 构成。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的实现, 基站确定出的传输 E-PDCCH 的每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与第一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组。 例如, 如表 2中以虚线连接的两个虚线框所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是 由索引为 2的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 DMRS端口 10的位置索引为 6的第一资 源组和索引为 4的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的 DMRS端口为 8的位置索引为 7的 第一资源组构成, 该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表 2中由索引为 1的物理资源 块对中位置索引为 6和 7的两个第一资源组构成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 应, 这两个第二资源组对应的第一资源组的位置索引相同。 再例如, 结合表 5 , 如果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由索引为 1的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为 0、 1、 2、 和 3的四个第一资源组构成, 则基站根据此可以确定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为由索引为 1的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为 0的第一资源组、 索引为 2的物理资源块对内位置索引为 1的第一资源组、 索引为 3的物理资源块对 中位置索引为 2的第一资源组和索引为 4的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为 3的 第一资源组构成; 除此之外, 基站还可以确定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由索引 为 4的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为 0的第一资源组、 索引为 3的物理资源块 对中位置索引为 1的第一资源组、 索引为 2的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为 2 的第一资源组和索引为 0的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为 3的第一资源组构成, 等多种构成方式。
下面说明上述各实施例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 为了在同一物理资源块对 中进一步获取的空间分集, 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分配多个导频端口实现。 但如 果导频端口分配不合适, 就会造成导频端口资源的浪费并且也不利于进行信 道估计。举例说明 ,表 6所示为第一资源组与 DMRS端口的又一种映射关系。
表 6
如表 6所示,如果将 DMRS端口 7和 DMRS端口 9分配给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 时作为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传输使用的导频端口, 且传输 E-PDCCH的两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如表 6中的实线框所示, 此 时, 对于索引为 1 的物理资源块对中能够用于构成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 第一资源组仅为表 6中虚线框所示, 其中, eREG ( 1 )和 eREG ( 5 )无法被 使用, 造成了浪费。 而在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中, 设置第一资源 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然后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以及特定关系确 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以及对应的导频端口等可 能解决上述问题, 能够充分利用导频端口资源, 并且能够灵活配置导频端口 对, 充分利用导频端口带来的空间分集。
图 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 E-PDCCH接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 的执行主体为 UE, 但不限于此。 如图 1B所示,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 201、 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中 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第一资源组为 eREG 或 REG,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为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 源块对;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 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上述特定关系。
步骤 202、确定传输 E-PDCCH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第二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根据所确定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 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上接收 传输 E-PDCCH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本实施例步骤 201可参见步骤 101的描述, 步骤 202可参见步骤 102的 描述, 其与步骤 102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 UE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 导频端口上接收传输 E-PDCCH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第 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而不是像步骤 102中那样将传输 E-PDCCH的至少一 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映射到至少一个第一 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上传输。其中, UE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上接 收传输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的过程是盲检测的过程, 本实施例中的盲检测过程与现有技术中的盲 检测过程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 第二资源组包括两个类型, 为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可选的,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集中式传输 E-PDCCH时的资源组,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离散式传输 E-PDCCH 时的资源组。 这里集中式传输指的是传输 E-PDCCH的资源分配集中在一个 或几个连续的物理资源块对内, 离散式传输指的是传输 E-PDCCH 的资源分 配分散在不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对内。
其中, 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一种可选映射关系的举例说明可参见表 1和表 3所示, 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 UE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 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 的对应关系包括: UE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按照特定关系 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 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并确 定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中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第一资源组对应的导频端 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为了提高第一资源组的利用率, 上述 特定关系具体为根据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 时使用的导频端 口, 确定第一类型的传输 E-PDCCH使用的导频端口, 进而根据第一资源组 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一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 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 系。基于此, UE所确定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的两个 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由至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时在每 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用的至少两个导频端口。 其中,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传输 E-PDCCH 时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使用的导频端口可以预先 定义。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当传输 E-PDCCH 的至少一个第二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 用的导频端口的个数为两个, 可以是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或者可 以是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也就是说, 由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 输 E-PDCCH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的个数不是必 须为两个, 而是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为两个, 还可以是一个、 三个、 四个等。 其中, 第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是不同 的 DMRS端口, 具体是哪个 DMRS端口不做限定。 并且, 第一导频端口、 第 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是同一物理资源块对内的第一资 源组所映射到的全部导频端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 即在传输 E-PDCCH 的至 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 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的个数为两个的条件下, UE确定出的每个第一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且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 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 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这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 频端口, 或者分别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进一步, 在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的基础上,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可以包含四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该情况下, 每个 物理资源块对共包括 8个第一资源组。 如表 1-表 5所示。 其中, 物理资源块 对包含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 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 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外两个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 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 口。 而且, 对于对应于包含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的导频集合对应的 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这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同理, 对于对 应于包含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的导频集合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 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这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 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 即在传输 E-PDCCH 的至 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 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的个数为两个的条件下, UE确定出的每个第一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且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 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 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这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 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述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的基础上, 每个 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该情况下, 每个物理资 源块对内共包含八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 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第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 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且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排序的四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其中,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的导频端口排序方式可 以是任何不同的方式, 例如: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第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 四导频端口,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 口的排序为第二导频端口、 第一导频端口、 第四导频端口和第三导频端口。 或者,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 为第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物理资 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第四导频端 口、 第三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和第一导频端口。 或者, 在物理资源块对 包含的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第一导频端口、 第三 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第三导频端口、 第一导频端口、 第 四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 即在传输 E-PDCCH 的至 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 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的个数为两个的条件下, UE确定出的每个第一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 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两 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这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 端口, 或者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述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的基础上, 每个 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该情况下, 每个物理资 源块对内共包含八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的一个第一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 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 频端口, 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的另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 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 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上述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的基础上, UE确定的传输 E-PDCCH的每个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 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组。
在上述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的基础上, UE确定的传输 E-PDCCH的每个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 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不同的第一资源组。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的实现, UE确定出的传输 E-PDCCH的每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与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组。
上述各可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可参见图 1A所示实施例中相应描述,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UE在使用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 射关系之前, 需要预先获取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其中, UE获 取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的方式包括: UE与基站预先定义第一资 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或者, UE与基站预先约定, 根据本地小区 ID 生成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在这两种情况下,基站不需要向 UE 发送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而是 UE可以直接获取第一资源组 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另一种方式是: UE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 该高 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UE从高层信令中获取第 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这种方式便于基站灵活配置第一资源组与 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本实施例提供的 E-PDCCH接收方法,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 E-PDCCH传 输方法相对应, UE可以成功接收 E-PDCCH, 从而解决了 E-PDCCH的传输 问题, 另外, 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提高导频端口的利用率, 并且可以充分 利用导频端口带来的空间分集效果。
图 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2A所示, 本实 施例的基站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 21、 第二确定单元 22和映射传输单元 23。
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 21 , 用于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 系, 以及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中 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第一资源组为 eREG 或 REG,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为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 源块对。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 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上述特定关系。
第二确定单元 22, 用于确定传输 E-PDCCH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映射传输单元 23 , 与第一确定单元 21和第二确定单元 22连接, 用于根 据第一确定单元 21 确定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 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将第二确定单元 22确定的传输 E-PDCCH的至少 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映射到至少一个第一资 源组及导频端口上进行传输。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集中式 传输 E-PDCCH 时的资源组;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离散式传输 E-PDCCH时的资源组。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确定单元 21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 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 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包括:第一确定单元 21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 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 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 少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并确定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釆用的 导频端口为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中第一个或者 最后一个第一资源组对应的导频端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确定单元 21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包括:第一确定单元 21更为 具体的用于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 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 频端口为由至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 时在每个物理资 源块对内传输釆用的至少两个导频端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当传输 E-PDCCH 的至少一个第二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 用的导频端口为两个, 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传输, 或者为第 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 即在传输 E-PDCCH 的至 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 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两个, 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传 输, 或者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的条件下, 第一确定单元 21具体用 于确定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并确定第一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这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 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或者分别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基于上述,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四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该 情况下,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共包含 8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物理资源块对 包含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 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第 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外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 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 口。
上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四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对于对应于包含 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的导频集合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 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对于对应于包含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 口的导频集合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 同。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 即在传输 E-PDCCH 的至 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 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两个, 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传 输, 或者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的条件下, 第一确定单元 21具体用 于确定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 的端口集合包含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这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第一导 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基于上述,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该 情况下,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共包含 8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物理资源块对 包含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 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第 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且在物理资源 块对包含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排序的四个第一资源 组的顺序不同。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的导频端口排序方 式包括但不限于: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 端口的排序为第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第 二导频端口、 第一导频端口、 第四导频端口和第三导频端口。 或者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 第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物理资源 块对包含的另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第四导频端 口、 第三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和第一导频端口。 或者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 第一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物理资源 块对包含的另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第三导频端 口、 第一导频端口、 第四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 即在传输 E-PDCCH 的至 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 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两个, 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传 输, 或者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的条件下, 第一确定单元 21具体用 于确定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 的端口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这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第一导 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或者分别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基于上述,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该 情况下,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共包含 8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物理资源块对 内包含的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 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第 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的另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 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二确定单元 22 具体用于确定传输
E-PDCCH 的每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 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组。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二确定单元 22 具体用于确定传输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 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不同的第一资源 组。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实 现, 第二确定单元 22具体用于确定传输 E-PDCCH的每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与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 组。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上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第四导频端 口为 DMRS端口 10。 或者, 上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第二导频端 口为 DMRS端口 10,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 端口 9。 或者, 上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 端口 8, 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或 者, 上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第 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本实施例的基站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 元 24。 第一获取单元 24, 用于在第一确定单元 21使用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 口的映射关系之前, 预先定义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或者, 第 一获取单元 24, 用于在第一确定单元 21使用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 关系之前, 根据本地小区标识生成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本实施例的基站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 元 25。 第一发送单元 25, 用于发送高层信令, 所述高层信令包括第一资源组 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第一发送单元 25主要用于向 UE提供第一资源组与 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 第一发送单元 25与第一确定单元 21和第一 获取单元 24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 E-PDCCH 传输基站的各功能单元可用于执行上述
E-PDCCH传输方法的流程, 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 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 述。
本实施例的 E-PDCCH传输基站, 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 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分别 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然后确定传输 E-PDCCH 的至少一个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者至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并根据之前确 定的第一类型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 系, 将传输 E-PDCCH 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映射到至少一 个第一资源组和导频端口上进行传输, 解决了 E-PDCCH 的传输问题。 进一 步, 本实施例的 E-PDCCH传输基站还能提高导频端口的利用率, 实现空间 分集。
图 2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 UE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2B所示, 本实 施例的 UE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 26、 第四确定单元 27和第一接收单元 28。
第三确定单元 26, 用于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 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 及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中 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第一资源组为 eREG 或 REG,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为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 源块对;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 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上述特定关系。
第四确定单元 27 , 用于确定传输 E-PDCCH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第一接收单元 28, 与第三确定单元 26和第四确定单元 27连接, 用于根 据第三确定单元 26 确定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 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上接收第四确 定单元 27确定的传输 E-PDCCH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第二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集中式 传输 E-PDCCH 时的资源组;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离散式传输 E-PDCCH时的资源组。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三确定单元 26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 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 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包括:第三确定单元 26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 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 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 少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并确定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釆用的 导频端口为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中第一个或者 最后一个第一资源组对应的导频端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三确定单元 26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包括:第三确定单元 26更为 具体的用于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 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 频端口为由至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 时在每个物理资 源块对内传输釆用的至少两个导频端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当传输 E-PDCCH 的至少一个第二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 用的导频端口为两个, 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传输, 或者为第 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 即在传输 E-PDCCH 的至 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 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两个, 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传 输, 或者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的条件下, 第三确定单元 26具体用 于确定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并确定第一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这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 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或者分别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基于上述,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四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该 情况下,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共包含 8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物理资源块对 包含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 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第 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外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 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 口。
上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四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对于对应于包含 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的导频集合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 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对于对应于包含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 口的导频集合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 同。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 即在传输 E-PDCCH 的至 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 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两个, 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传 输, 或者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的条件下, 第三确定单元 26具体用 于确定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 的端口集合包含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这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第一导 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基于上述,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该 情况下,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共包含 8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物理资源块对 包含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 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第 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且在物理资源 块对包含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排序的四个第一资源 组的顺序不同。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的导频端口排序方 式包括但不限于: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 端口的排序为第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第 二导频端口、 第一导频端口、 第四导频端口和第三导频端口。 或者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 第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物理资源 块对包含的另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第四导频端 口、 第三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和第一导频端口。 或者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 第一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物理资源 块对包含的另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第三导频端 口、 第一导频端口、 第四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 即在传输 E-PDCCH 的至 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 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两个, 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传 输, 或者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的条件下, 第三确定单元 26具体用 于确定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 的端口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这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第一导 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或者分别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基于上述,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该 情况下,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共包含 8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物理资源块对 内包含的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 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第 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的另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 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四确定单元 27 具体用于确定传输 E-PDCCH 的每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 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组。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四确定单元 27 具体用于确定传输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 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不同的第一资源 组。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实 现, 第四确定单元 27具体用于确定传输 E-PDCCH的每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与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 组。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上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第四导频端 口为 DMRS端口 10。 或者, 上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第二导频端 口为 DMRS端口 10,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 端口 9。 或者, 上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 端口 8, 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或 者, 上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第 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本实施例的基站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 元 29。 第二获取单元 29, 用于在第三确定单元 26使用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 口的映射关系之前, 预先定义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或者, 第 二获取单元 29, 用于在第三确定单元 26使用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 关系之前, 根据本地小区标识生成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 28还用于接收高层 信令, 所述高层信令包括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第一接收单元 28具体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
本实施例提供的 UE的各功能单元可用于执行图 1B所示 E-PDCCH接收 方法的相应流程, 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 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 UE与本发明上述实施提供的 E-PDCCH传输基站相配 合, 完成了 E-PDCCH 的传输, 同时提高了导频资源的利用率, 充分利用了 导频端口提供的空间分集。
图 3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3A所示, 本 实施例的基站包括: 处理器 31和发送器 32。
处理器 31 , 用于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 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确定传输 E-PDCCH 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中 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第一资源组为 eREG 或 REG,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为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 源块对。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 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上述特定关系。
发送器 32, 用于根据处理器 31确定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将处理器 31确定的传输 E-PDCCH 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映射到至少一个 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上进行传输。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集中 式传输 E-PDCCH 时的资源组;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离散式传输 E-PDCCH时的资源组。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处理器 31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 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 端口的对应关系包括:处理器 31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 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两个不 同的导频端口, 并确定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中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第一 资源组对应的导频端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处理器 31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 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包括:处理器 31更为具体的用于确 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 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由至 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 E-PDCCH 时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 釆用的至少两个导频端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当传输 E-PDCCH 的至少一个第二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 用的导频端口为两个, 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传输, 或者为第 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 即在传输 E-PDCCH 的至 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 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两个, 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传 输, 或者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的条件下, 处理器 31具体用于确定 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并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 的端口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这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第一导 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或者分别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基于上述,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四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该 情况下,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共包含 8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物理资源块对 包含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 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第 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外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 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 口。
上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四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对于对应于包含 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的导频集合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 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对于对应于包含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 口的导频集合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 同。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 即在传输 E-PDCCH 的至 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 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两个, 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传 输, 或者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的条件下, 处理器 31具体用于确定 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 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 集合包含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这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基于上述,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该 情况下,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共包含 8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物理资源块对 包含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 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第 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且在物理资源 块对包含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排序的四个第一资源 组的顺序不同。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的导频端口排序方 式包括但不限于: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 端口的排序为第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第 二导频端口、 第一导频端口、 第四导频端口和第三导频端口。 或者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 第一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物理资源 块对包含的另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第四导频端 口、 第三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和第一导频端口。 或者
在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 第一导频端口、 第三导频端口、 第二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物理资源 块对包含的另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第三导频端 口、 第一导频端口、 第四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 即在传输 E-PDCCH 的至 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 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两个, 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传 输, 或者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的条件下, 处理器 31具体用于确定 每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 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 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这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第一导频端口 和第二导频端口, 或者分别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基于上述,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该 情况下,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共包含 8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物理资源块对 内包含的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 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第 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 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的另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 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处理器 31具体用于确定传输 E-PDCCH 的每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 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组。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处理器 31具体用于确定传输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 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不同的第一资源组。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于上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实 现, 处理器 31具体用于确定传输 E-PDCCH的每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 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与第一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组。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上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第四导频端 口为 DMRS端口 10。 或者, 上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第二导频端 口为 DMRS端口 10,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 端口 9。 或者, 上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 端口 8, 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或 者, 上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第 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发送器 32还用于发送高层信令, 所述 高层信令包括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具体的, 发送器 32向 UE发送高层信令, 以将上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提供给 UE。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处理器 31还用于在处理器 31使用第 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之前, 预先定义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 射关系; 或者, 处理器 31还用于在处理器 31使用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 映射关系之前, 根据本地小区标识生成第一资源组与所述导频端口的映射关 系。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用于执行上述 E-PDCCH传输方法的流程, 其具 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 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基站, 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 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分别与第一资源组及 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然后确定传输 E-PDCCH 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或者至少一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并根据之前确定的第一类型或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将传输 E-PDCCH 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映射到至少一个第一资源 组和导频端口上进行传输, 解决了 E-PDCCH 的传输问题。 进一步, 本实施 例的 E-PDCCH传输基站还能提高导频端口的利用率, 实现空间分集。
图 3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 UE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3B所示, 本 实施例的 UE包括: 处理器 35和接收器 36。
处理器 35, 用于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 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确定传输 E-PDCCH 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中 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第一资源组为 eREG 或 REG,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为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 源块对;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 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上述特定关系。
接收器 36, 用于根据处理器 35确定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 口上接收处理器 35确定的传输 E-PDCCH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本实施例提供的 UE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 E-PDCCH接收方法的 流程, 其具体工作原理以及其他功能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在此不 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 UE,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相配合,完成了 E-PDCCH 的传输, 另外还可以提高导频端口的利用率, 实现空间分集。
图 4A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编号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 体可以是基站, 也可以是 UE, 即 UE与基站相配合, 釆用相同的方式为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以便于提高盲检测的 效率。 如图 4A所示, 本实施例的编号方法包括:
步骤 401、 按照物理资源块对的顺序, 将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资源 组进行排序, 所述第一资源组为 eREG或 REG, 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为至少 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在本实施例中, 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物理资源 块集合中的第一资源组由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的第一资源 组构成。 按照物理资源块对的顺序, 依次将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资源组 进行排序, 获得每个第一资源组的排序编号。 以表 2为例, 物理资源块集合 包括四个物理资源块对,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包括 8个第一资源组, 这里的第 一资源组以 eREG为例, 每个第一资源组在物理资源块对中有唯一的位置索 引, 按照先索引为 1、 再索引为 2、 接着索引为 3、 最后索引为 4的物理资源 块对的顺序对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资源组进行排序, 则排序结果如表 7 所示, 表 7中每个 eREG后面 {}中的数字为该 eREG的排序编号。
表 7
步骤 402、 根据预设的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 系确定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 的对应关系, 以及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 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物理资源块集合中至少一 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 少对应两个所述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 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上述特定关系。
该步骤 402的具体实现与上述步骤 101相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 403、 根据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 关系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为物理 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步骤 403可以包括: 按照先物理资源 块对后导频端口的顺序, 为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 编号; 然后, 根据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以及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确定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的编号。
例如, 结合表 7, 假设步骤 402 中确定出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 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为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于每个物理资 源块对中 DMRS端口 7和 9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 或者 DMRS端口 8和 10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 则按照先物理资源块对后导频端口的顺序为物理 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排序的结果如图 4B所示。 图 4B中每 个椭圆表示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每个椭圆中的数字表示该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在该实施方式中, 根据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 号、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以及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确定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的编号的过程可以是: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第一资源组与相同数量的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第一资源组相同,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资 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作为相同数量的物理资源块集合 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结合表 7, 假设步骤 402 中确定出的第 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为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于相邻两个物理资源块对中 DMRS端口 7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 组,或者 DMRS端口 8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或者是 DMRS端口 9对应的 两个第一资源组, 或者 DMRS端口 10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 则根据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为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编号后的结果如图 4C 所 示。 图 4C中的椭圆表示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每个椭圆中的数字表示该第 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结合图 4B和图 4C, 可见图 4B中编号 1和 5对应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所包含的第一资源组和图 4C中编号 1和 5对应的两个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所包含的第一资源组相同。 这里的相同是指第一资源组的数量以及 对应的排序编号都相同。 同理, 图 4B中编号 9和 13应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所包含的第一资源组和图 4C中编号 9和 13对应的两个第二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所包含的第一资源组相同。 其他不再——列举。 在此说明, 图 4C 中的编号 1和 5可以互换位置, 9和 13等也可以互换位置, 也就是说将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作为相同数量的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的编号, 其中具体哪个编号作为哪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并 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步骤 403可以包括: 按照先导频端口 后物理资源块对的顺序, 为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 编号; 然后, 根据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以及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 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确定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的编号。
例如, 结合表 7, 假设步骤 402 中确定出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 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为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于每个物理资 源块对中 DMRS端口 7和 9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 或者 DMRS端口 8和 10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 则按照先导频端口后物理资源块对的顺序为物理 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排序的结果如图 4D所示。 图 4D中每 个椭圆表示一个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每个椭圆中的数字表示该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在该实施方式中, 根据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 号、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以及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确定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的编号的过程可以是: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第一资源组与相同数量的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第一资源组相同,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资 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作为相同数量的物理资源块集合 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结合表 7, 假设步骤 402 中确定出的第 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为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于相邻两个物理资源块对中 DMRS端口 7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 组,或者 DMRS端口 8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或者是 DMRS端口 9对应的 两个第一资源组, 或者 DMRS端口 10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 则根据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为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编号后的结果如图 4E 所 示。 图 4E中的椭圆表示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每个椭圆中的数字表示该第 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结合图 4D和图 4E, 可见图 4D中编号 1和 2对应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所包含的第一资源组和图 4E中编号 1和 2对应的两个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所包含的第一资源组相同。 这里的相同是指第一资源组的数量以及 对应的排序编号都相同。 同理, 图 4D中编号 3和 4应的两个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所包含的第一资源组和图 4E中编号 3和 4对应的两个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所包含的第一资源组相同。 其他不再——列举。 在此说明, 图 4E中 的编号 1和 2可以互换位置, 3和 4等也可以互换位置, 也就是说将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作为相同数量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的编号, 其中具体哪个编号作为哪个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并不 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集中式传输 E-PDCCH 时 的资源组;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离散式传输 E-PDCCH时的资源组。 由上述可见,本实施例实现了对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有利于进行盲检测。
图 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编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5所示, 本 实施例的编号装置包括: 排序单元 51、 第五确定单元 52和编号单元 53。
其中, 排序单元 51 , 用于按照物理资源块对的顺序, 将物理资源块集合 中的第一资源组进行排序, 所述第一资源组为 eREG或 REG, 所述物理资源 块集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第五确定单元 52 , 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 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 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物理资源块集合中至少一 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 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 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上述特定关系。
可选的, 第五确定单元 52与排序单元 51连接, 用于在排序单元 51排序 后的第一资源组的基础上, 确定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编号单元 53 , 与排序单元 51和第五确定单元 52连接, 用于根据第五确 定单元 52确定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 系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为物理资 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进行编号。 可选的, 编号单元 53也在排序单元 51排序后的第一资源 组的基础上对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编号单元 53 包括: 第一编号子单元 531和第二编号子单元 532。
第一编号子单元 531 , 用于按照先物理资源块对后导频端口的顺序, 为 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第二编号子单元 532, 与第一编号子单元 531连接, 用于根据第一编号 子单元 531得到的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第五 确定单元 52 确定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以及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确定物理资源块集合中 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编号单元 53 包括: 第三编号子单元 533和第二编号子单元 532。
第三编号子单元 533 , 用于按照先导频端口后物理资源块对的顺序, 为 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第二编号子单元 532, 与第三编号子单元 533连接, 用于根据第三编号 子单元 533得到的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第五 确定单元 52 确定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包含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以及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包含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确定物理资源块集合中 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上述第二编号子单元 532具体用于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资源块集 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第一资源组与相同数量的物理资源块集 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第一资源组相同,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作为相同数量的物理资源 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上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集中式传输 E-PDCCH 时的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离散式传输 E-PDCCH时的资源组。
本实施例的编号装置可以是基站, 也可以是用户设备 ( User Equipment, 简称为 UE ) 。
本实施例的编号装置的各功能单元可用于执行上述提供的编号方法的流 程, 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 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编号装置实现了对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的编号, 有利于进行盲检测。
图 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编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6所示, 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61 , 以及存储器 62, 存储器 62用于 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其中, 处理器 61通过读取存储器 62中存储的可执行 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 以用于:
按照物理资源块对的顺序,将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资源组进行排序, 第一资源组为资源单元组 eREG或 REG, 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 资源块对;
根据预设的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物理 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 系, 以及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 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物理资源块集合中至少一 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 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 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 组,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特定关系;
根据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和第二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为物理资源块集合 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 行编号。
本实施例的编号装置可以是基站, 也可以是 UE。
本实施例提供的编号装置实现了对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第二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有利于进行盲检测。
在此说明, 上述编号方法可以在前述 E-PDCCH传输方法、 接收方法的 相结合, 以提高 UE接收 E-PDCCH的效率, 例如基站在发送 E-PDCCH之前 执行上述编号方法完成对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 编号,而 UE在接收 E-PDCCH之前执行上述编号方法完成对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然后基于编号后的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和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盲检测, 以接收 E-PDCCH, 提高盲检测 的效率。
对于每个集中式的控制信道候选最好是集中在相邻的 PRB pair, 但是不 同的集中式的控制信道候选应该尽量分散, 这样集中式的控制信道可以获得 调度增益和波束赋性的增益。 对于聚合级别为 1 , 2或 4, 每个控制信道候选 都可以在一个 PRB pair内传输,因此可以配置 N个离散的 PRB pair做为聚合 级别为 1 , 2或 4的搜索区间, 但是对于聚合级别为 8的控制信道候选, 如果 每个控制信道候选也釆用上述配置的搜索空间, 就会被离散在不同的 PRB pair上传输, 这将无法获得调度增益。 针对该问题,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提供 的控制信道检测和发送方法通过区分不同的控制信道, 通过不同的物理资源 块集合传输不同的控制信道, 并且可以支持通过隐性定义针对大于一个 PRB pair传输的控制信道候选的搜索区间, 这样可以更灵活的进行资源配置, 节 省控制信令,并且可以保证大于一个 PRB pair的控制信道候选在一个 PRG内 获得更好的信道估计性能。
图 7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道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 7A所 示,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 701、用户设备 UE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一类型的控制信 道,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步骤 702、 UE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 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 输的控制信道; 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离散式传输的控制信道。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 输并且聚合级别小于等于预设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 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级别大于预设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 输并且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 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至少两 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进一步可选的, 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 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在同一预编码资源块 组 ( Precoding resource block group, 简称为 PRG )或同一资源块组 ( Resource Block Group, 简称为 RBG )或同一子带中, 这样可以提高信道估计性能和解 调性能。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的至少一个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UE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一 类型的控制信道之前包括: UE接收第一高层信令, 所述第一高层信令包括第 一资源块集合。 即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可以是网络侧高层配置的, 具体可以 通过静态信令配置或者动态信令配置,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配置第一资源块集 合的灵活性。
如图 7B所示, 网络侧为控制信道配置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该第一物理 资源块集合例如包含 4个 PRB pair, 所述的配置方式可以釆用配置连续的 4 个 VRB的方式, 或者釆用资源分配方式 1的方式。 配置的 4个 PRB pair是 图 7B中的 PRB pair 0, PRB pair 4, PRB pair 12, PRB pair 17。
其中,釆用集中式传输的控制信道候选可以在至少一个 PRB pair上传输。 例如, 釆用集中式传输的聚合级别为 1 , 2, 或 4的控制信道候选的搜索区间 为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至少一个 PRB pair, 每个控制信道候选只在第一 物理资源集合中的一个 PRB pair上传输。 釆用集中式传输的聚合级别为 8的 控制信道候选需要在两个 PRB pair上传输, 则每个控制信道候选限定在一个 PRG内或者一个 RBG或者一个子带中的两个 PRB pair上传输, 两个 PRB pair中的一个 PRB pair来自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 另一个 PRB pair来自第二 物理资源块集合。 当釆用集中式传输的控制信道候选需要在两个 PRB pair上 传输时, 可釆用图 7C所示的方式。 图 7C中带点的方框构成第一物理资源块 集合, 带填充的方框构成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
可选的, 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与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可以釆用隐性对应 的关系, 或者也可以是高层信令的方式配置给 UE。 其中, 一种隐性对应关系 为: 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每个 RPB pair均属于不同的 PRG或 RBG或 子带, 则在每个 RPG或 RBG或子带内隐性预定义一个与第一物理资源块集 合中的 PRB pair相关联的 PRB pair作为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 PRB pair。 例如, 关联的方式可以是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 PRB pair与第一物理资源 块集合中的 PRB pair在一个 PRG或 RBG或子带内的距离是循环相差至少一 个 PRB pair, 如图 7C所示, 在 PRG1内, 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 PRB pair 的位置索引是 0,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 PRB pair的位置索引是 1;在 PRG2 内, 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 PRB pair的位置索引是 4, 第二物理资源块集 合中的 PRB pair的位置索引是 5;在 PRG5内,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 PRB pair的位置索引是 12, 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 PRB pair的位置索引是 13; 在 PRG6内, 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 PRB pair的位置索引是 17, 第二物理 资源块集合中的 PRB pair的位置索引是 15。这种隐式对应关系使得基站仅可 以通过高层信令向 UE发送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 有利于减少信令通知。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包括第一物理资 源块集合和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如图 7C所示, 带点的方框和带斜线的方框 同时构成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 其中, 带点的方框构成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 带填充的方框构成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
基于上述, 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中有 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其余物理 资源块对中至少有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所述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 源块对。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UE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二 类型的控制信道之前包括: UE根据第一资源块集合和预先设定的函数映射关 系获得第三资源块集合, 可以减少信令通知, 使得控制信道资源配置方式更 加灵活。 或者, UE接收第二高层信令, 所述第二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三资源 块集合。 即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可以是网络侧高层配置的, 可以通过高层静 态信令配置或者动态信令配置, 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配 置的灵活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道检测方法,使得控制信道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 完成了不同类型的控制信道的检测与接收, 另外在釆用集中式传输时, 本实 施例可以将传输釆用的控制信道候选限定在一个 PRG或者 RBG或者子带, 可以提高信道估计性能和解调性能。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道发送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基站, 该方法具体包括: 基站判断待发送控制信道的类型, 如果判断出该控制信道 为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 则基站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上发送该控制信道, 如果判断出该控制信道为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 则基站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 合上发送该控制信道,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具体的, 如果要发送的是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 则基站在第一物理资源 块集合上发送, 如果要发送的是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 则基站在第二物理资 源块集合上发送。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 输的控制信道; 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离散式传输的控制信道。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 输并且聚合级别小于等于预设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 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级别大于所述预设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 输并且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 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至少两 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进一步可选的, 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 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在同一 PRG或同一 RBG或同一子带中, 这样有利于高信道估计性能和解调性能。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的至少一个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上发送第一类 型的控制信道之前包括: 基站发送第一高层信令, 所述第一高层信令包括第 一资源块集合。 即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可以是网络侧高层配置的, 具体可以 通过静态信令配置或者动态信令配置, 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配置第一资源块 集合的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包括第一物理资 源块集合和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
基于上述, 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中有 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其余物理 资源块对中至少有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所述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 源块对。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基站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上发送第 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之前包括: 基站发送第二高层信令, 所述第二高层信令包 括所述第三资源块集合。 即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可以是网络侧高层配置的, 可以通过高层静态信令配置或者动态信令配置, 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配置第 三资源块集合的灵活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道发送方法, 使得可以对控制信道划分不同的类 型, 完成了不同类型的控制信道的发送, 另外在釆用集中式传输时, 本实施 例可以将传输釆用的控制信道候选限定在一个 PRG或者 RBG或者子带, 可 以提高信道估计性能和解调性能。
图 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 UE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8所示, 本实 施例的 UE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 81和第二检测单元 82。
第一检测单元 81 , 用于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一类型的控制信 道,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第二检测单元 82, 用于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二类型的控制信 道, 所述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 输的控制信道; 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离散式传输的控制信道。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 输并且聚合级别小于等于预设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 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级别大于所述预设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 输并且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 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至少两 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进一步可选的, 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 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在同一 PRG或同一 RBG或同一子带中。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的至少一个 物理资源块对在不同的预编码块组 PRG或资源块组 RBG或子带中, 这样可 以提高信道估计性能和解调性能。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包括第一物理资 源块集合和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
基于上述, 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中有 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其余物理 资源块对中至少有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所述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 源块对。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本实施例的 UE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 元 83。 第二接收单元 83 , 用于接收第一高层信令, 所述第一高层信令包括第 一资源块集合。 第二接收单元 83与第一检测单元 81连接, 用于向第一检测 单元 81提供第一资源块集合。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本实施例的 UE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 元 84和 /或第三接收单元 85。
第三获取单元 84, 用于根据第一资源块集合和预先设定的函数映射关系 获得所述第三资源块集合。
第三接收单元 85 , 用于接收第二高层信令, 所述第二高层信令包括第三 资源块集合。第三获取单元 84和第三接收单元 85分别与第二检测单元 82连 接, 用于向第二检测单元 82提供第三资源块集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 UE可用于执行上述控制信道检测方法的流程, 具体工 作原理不再赘述, 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 UE, 完成了对控制信道的检测, 并且在釆用集中式传输 时, 将传输釆用的控制信道候选限定在一个 PRG或者 RBG或者子带, 提高 了信道估计性能和解调性能。
图 9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9所示, 本实 施例的基站包括: 判断单元 91和第二发送单元 92。
判断单元 91 , 用于判断待发送控制信道的类型; 第二发送单元 92, 用于 在判断单元 91判断出控制信道为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时,在第一物理资源块 集合上发送该控制信道,或在判断单元 91判断出控制信道为第二类型的控制 信道时, 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上发送该控制信道。 其中, 第一物理资源块 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 源块对。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 输的控制信道; 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离散式传输的控制信道。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 输并且聚合级别小于等于预设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 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级别大于所述预设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 输并且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 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至少两 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进一步可选的, 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 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在同一 PRG或同一 RBG或同一子带中。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的至少一个 物理资源块对在不同的预编码块组 PRG或资源块组 RBG或子带中, 这样可 以提高信道估计性能和解调性能。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 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包括第一物理资 源块集合和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
基于上述, 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中有 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其余物理 资源块对中至少有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所述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 源块对。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发送单元 92还用于发送第一高层 信令,所述第一高层信令包括第一资源块集合第二发送单元 92具体用于在第 二发送单元 92发送控制信道之前, 向 UE发送第一高层信令。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发送单元 92还用于发送第二高层 信令, 所述第二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三资源块集合。 第二发送单元 92具体用 于在第二发送单元 92发送控制信道之前, 向 UE发送第二高层信令。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用于执行上述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流程, 具体工 作原理不再赘述, 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 使得可以对控制信道划分不同的类型, 完成了对 不同类型的控制信道的发送, 另外在釆用集中式传输时, 支持将传输釆用的 控制信道候选限定在一个 PRG或者 RBG或者子带, 提高了信道估计性能和 解调性能。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 UE, 该 UE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以及存 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其中, 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 序, 以用于:
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 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物理资源 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本实施例提供的 UE可用于执行上述控制信道检测方法的流程, 具体工 作原理不再赘述, 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 UE, 完成了对控制信道的检测, 并且在釆用集中式传输 时, 将传输釆用的控制信道候选限定在一个 PRG或者 RBG或者子带, 提高 了信道估计性能和解调性能。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 该基站包括: 处理器和发送器。
处理器, 用于判断待发送控制信道的类型。 发送器用于在处理器判断出 控制信道为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时,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上发送控制信道, 或在处理器判断出控制信道为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时, 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 合上发送控制信道,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用于执行上述控制信道发送方法的流程, 具体工 作原理不再赘述, 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 使得可以对控制信道划分不同的类型, 完成了对 不同类型的控制信道的发送, 另外在釆用集中式传输时, 支持将传输釆用的 控制信道候选限定在一个 PRG或者 RBG或者子带, 提高了信道估计性能和 解调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 取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而前述 的存储介质包括: ROM, RAM,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 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 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 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7)

  1. 权 利 要求 书
    1、 一种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E-PDCCH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 括:
    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单元集 合中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资源组 为资源单元组 eREG或 REG,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 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PRB pair;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 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所述特定关系;
    确定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根据所确定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将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 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映射到至少一个第一 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上进行传输。
  2. 2 、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E-PDCCH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集中式传输所述 E-PDCCH 时的资源组; 所述第 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离散式传输所述 E-PDCCH时的资源组。
  3.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 E-PDCCH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 按照所述特定关系确定所 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 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并确定 每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中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第一资源组对应的 导频端口。
  4.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 E-PDCCH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 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由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所述 E-PDCCH 时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 输釆用的至少两个导频端口。
  5.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 E-PDCCH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传输所 述 E-PDCCH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 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 频端口传输, 或者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6.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 E-PDCCH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 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 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或者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7.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 E-PDCCH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个物理 资源块对内包含四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 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 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 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外两 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 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所述第 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其中, 对于对应于包含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的导频集 合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所述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 同; 对于对应于包含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的导频集合对应 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所述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8. 8、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 E-PDCCH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 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 集合包含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导 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9.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 E-PDCCH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个物理 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 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 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 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 频端口, 且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 照导频端口排序的四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10.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 E-PDCCH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 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的导频端口排序方式 包括: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 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 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四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或者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 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 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或者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 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和所述 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四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11. 11、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 E-PDCCH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 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 口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 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或者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 口。
  12.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 E-PDCCH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个物 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 对内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 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 口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的另 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 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所述第 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13. 13、根据权利要求 1-12任一项所述的 E-PDCCH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传输所述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 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相同的第 一资源组; 或者
    传输所述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 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不同 的第一资源组。
  14. 14、根据权利要求 6-12任一项所述的 E-PDCCH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传输所述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 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 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组。
    15、根据权利要求 5-14任一项所述的 E-PDCCH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所 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或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或 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或 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15. 16、根据权利要求 1-15任一项所述的 E-PDCCH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前包括:
    预先定义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或者
    根据本地小区标识生成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16. 17、根据权利要求 1-15任一项所述的 E-PDCCH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发送高层信令, 所述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 系。
  17. 18、 一种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E-PDCCH接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单元集 合中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资源组 为资源单元组 eREG或 REG,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 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PRB pair;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 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所述特定关系;
    确定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根据所确定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上 接收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第二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18.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 E-PDCCH接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集中式传输所述 E-PDCCH 时的资源组; 所述第 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离散式传输所述 E-PDCCH时的资源组。
  19. 20、 根据权利要求 18或 19所述的 E-PDCCH接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所述特定关系确定所 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 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并确定 每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中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第一资源组对应的 导频端口。
  20. 21、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 E-PDCCH接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 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由至少一 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所述 E-PDCCH 时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 传输釆用的至少两个导频端口。
  21. 22、 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 E-PDCCH接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传输 所述 E-PDCCH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 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 导频端口传输, 或者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22. 23、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 E-PDCCH接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 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 口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 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或者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 口。 24、 根据权利要求 23所述的 E-PDCCH接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个物 理资源块对内包含四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 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 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均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外 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 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所述 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其中, 对于对应于包含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的导频集 合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所述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 同; 对于对应于包含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的导频集合对应 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所述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23. 25、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 E-PDCCH接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 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 口集合包含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 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24. 26、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 E-PDCCH接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个物 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 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 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均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 导频端口, 且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 按照导频端口排序的四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25. 27、 根据权利要求 26所述的 E-PDCCH接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 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的导频端口排序方式 包括: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 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 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四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或者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 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 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或者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 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和所述 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四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26. 28、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 E-PDCCH接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 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 口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 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或者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 口。
  27. 29、 根据权利要求 28所述的 E-PDCCH接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个物 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 对内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 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 口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的另 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 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所述第 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28. 30、根据权利要求 18-29任一项所述的 E-PDCCH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传输所述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 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相同的第 一资源组; 或者
    传输所述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 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不同 的第一资源组。
  29. 31、根据权利要求 23-29任一项所述的 E-PDCCH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传输所述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 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 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组。
    32、根据权利要求 22-31任一项所述的 E-PDCCH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所 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或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或 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或 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30. 33、根据权利要求 18-32任一项所述的 E-PDCCH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前包括:
    预先定义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或者
    根据本地小区标识生成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或者 接收高层信令, 所述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 系。
    34、 一种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E-PDCCH传输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 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 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中至少一个第一 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资源组为资源单元组 eREG 或 REG,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 选,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PRB pair; 所述第一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 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 对应关系之间满足所述特定关系;
    第二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映射传输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第二确定单元 确定的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第 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映射到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上进行传输。
  31. 35、 根据权利要求 34所述的 E-PDCCH传输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集中式传输所述 E-PDCCH 时的资源组; 所述第 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离散式传输所述 E-PDCCH时的资源组。
  32. 36、 根据权利要求 34或 35所述的 E-PDCCH传输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 照所述特定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两个不 同的导频端口, 并确定每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 为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中第一个或者最后 一个第一资源组对应的导频端口。
  33. 37、 根据权利要求 36所述的 E-PDCCH传输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确定单元更为具体的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 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 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由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所 述 E-PDCCH时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用的至少两个导频端口。
  34. 38、 根据权利要求 37所述的 E-PDCCH传输基站, 其特征在于, 当传输 所述 E-PDCCH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 门限时, 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 导频端口传输, 或者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35. 39、 根据权利要求 38所述的 E-PDCCH传输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每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两个第一资源 组, 并确定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 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 述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或者 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36. 40、 根据权利要求 39所述的 E-PDCCH传输基站, 其特征在于, 每个物 理资源块对内包含四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 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 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均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外 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 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所述 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其中, 对于对应于包含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的导频集 合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所述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 同; 对于对应于包含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的导频集合对应 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所述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37. 41、 根据权利要求 38所述的 E-PDCCH传输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每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 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 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四个 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38. 42、 根据权利要求 41所述的 E-PDCCH传输基站, 其特征在于, 每个物 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 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 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均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 导频端口, 且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 按照导频端口排序的四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39. 43、 根据权利要求 42所述的 E-PDCCH传输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 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的导频端口排序方式 包括: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 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 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四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或者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 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 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或者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 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和所述 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四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40. 44、 根据权利要求 38所述的 E-PDCCH传输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每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 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 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两个 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或者为所述 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41. 45、 根据权利要求 44所述的 E-PDCCH传输基站, 其特征在于, 每个物 理资源块对内包含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 对内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 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 口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的另 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 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所述第 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42. 46、根据权利要求 34-45任一项所述的 E-PDCCH传输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传输所述 E-PDCCH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 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组; 或者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传输所述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 于同一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不同的第一资源组。
  43. 47、根据权利要求 38-45任一项所述的 E-PDCCH传输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传输所述 E-PDCCH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 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位置索引相同的 第一资源组。
    48、根据权利要求 37-45任一项所述的 E-PDCCH传输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所 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或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或 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或 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44. 49、根据权利要求 34-48任一项所述的 E-PDCCH传输基站,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 用于预先定义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或者, 用于根据本地小区标识生成所述第一资源组与所述导频端口的映射关 系。
  45. 50、根据权利要求 34-48任一项所述的 E-PDCCH传输基站,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 用于发送高层信令, 所述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一资源组 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46. 51、 一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 关系确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 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单元集 合中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资源组 为资源单元组 eREG或 REG,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 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PRB pair;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 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所述特定关系;
    第四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传输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E-PDCCH 的至 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第一接收单元, 用于根据所确定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上 接收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第二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47. 52、 根据权利要求 51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为釆用集中式传输所述 E-PDCCH 时的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为釆用离散式传输所述 E-PDCCH时的资源组。
  48. 53、 根据权利要求 51或 52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确 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所述特定 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 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两个不同的导频端 口, 并确定每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所述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中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第一资 源组对应的导频端口。
  49. 54、 根据权利要求 53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 更为具体的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至少包含的两个 不同的导频端口为由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传输所述 E-PDCCH时在每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用的至少两个导频端口。
  50. 55、根据权利要求 5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当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门限时, 在每个 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釆用的导频端口为第一导频端口和第二导频端口传输, 或者为第三导频端口和第四导频端口。
  51. 56、 根据权利要求 5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 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 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或者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52. 57、 根据权利要求 56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 内包含四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 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 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所述第 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外两个所述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 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所述第三导频端 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其中, 对于对应于包含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的导频集 合对应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所述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 同; 对于对应于包含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的导频集合对应 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在两个所述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口进行排序的两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53. 58、 根据权利要求 5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 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 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54. 59、 根据权利要求 58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 内包含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 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 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四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均为所述第 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且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按照导频端 口排序的四个第一资源组的顺序不同。
  55. 60、 根据权利要求 59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 对包含的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的导频端口排序方式包括: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 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 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四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或者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 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 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或者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内导频端口 的排序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和所述 第四导频端口, 在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内导频端口的排序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 所述第四导 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56. 61、 根据权利要求 5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对应四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 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 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 所述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导频端口和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或者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57. 62、 根据权利要求 61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每个物理资源块对 内包含两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的 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 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所述第 一导频端口和所述第二导频端口, 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包含的另一个所述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四个第一资源组在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 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端口集合包含的两个不同的导频端口为所述第三导频端口 和所述第四导频端口。
  58. 63、 根据权利要求 51-62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四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所述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 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导频端口且 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组; 或者
    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所述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对应于同一 导频端口且位置索引不同的第一资源组。
  59. 64、 根据权利要求 56-62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四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所述 E-PDCCH 的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 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为位于不同物理资源块对中位置索引与所述第一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的位置索引相同的第一资源组。
    65、 根据权利要求 55-64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所述第三 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或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 或 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或 者
    所述第一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9,所述第二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10, 所述第三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7, 所述第四导频端口为 DMRS端口 8。
  60. 66、 根据权利要求 51-65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 用于预先定义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或者, 用于根据本地小区标识生成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或者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高层信令, 所述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一资 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61. 67、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处理器, 用于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 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确定传输增强型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第二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单元集 合中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资源组 为资源单元组 eREG或 REG,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 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PRB pair;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 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所述特定关系;
    发送器, 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确定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处理器确定的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映射到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上进行传输。
  62. 68、 一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处理器, 用于根据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 定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第二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确定传输增强型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或所述第二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一个物理资源单元集 合中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资源组 为资源单元组 eREG或 REG,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 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物理资源单元集合为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PRB pair;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 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 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之间满足所述特定关系;
    接收器, 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确定的第一类型的或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 上接收所述处理器确定的传输所述 E-PDCCH 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或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63. 69、 一种编号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按照物理资源块对的顺序,将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资源组进行排序, 所述第一资源组为资源单元组 eREG或 REG, 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 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PRB pair;
    根据预设的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所述 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 关系, 以及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 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 中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至少对应两个所述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所 述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 应关系之间满足所述特定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和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为所述物 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64. 70、 根据权利要求 69所述的编号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为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 行编号包括:
    按照先物理资源块对后导频端口的顺序, 为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根据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所述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以及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确定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的编号。
  65. 71、 根据权利要求 69所述的编号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为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 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 行编号包括: 按照先导频端口后物理资源块对的顺序, 为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 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根据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所述第一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以及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 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确定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的编号。
  66. 72、 根据权利要求 70或 71所述的编号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 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以及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 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确定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 编号包括: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对应的第一资源组与相同数量的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对应的第一资源组相同, 将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 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作为所述相同数量的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 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67. 73、 根据权利要求 69-72任一项所述的编号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 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增强型物理下行 控制信道 E-PDCCH 时的资源组; 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为釆用离散式传输所述 E-PDCCH时的资源组。
  68. 74、 一种编号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排序单元, 用于按照物理资源块对的顺序, 将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 资源组进行排序, 所述第一资源组为资源单元组 eREG或 REG, 所述物理资 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PRB pair;
    第五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 照特定关系确定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 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以及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 中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至少对应两个所述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所 述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 应关系之间满足所述特定关系;
    编号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 口的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 关系, 为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所述物理资源块 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69. 75、根据权利要求 74所述的编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号单元包括: 第一编号子单元, 用于按照先物理资源块对后导频端口的顺序, 为所述 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第二编号子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的编号、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以及所 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确定所述物理资源块 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70. 76、根据权利要求 74所述的编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号单元包括: 第三编号子单元, 用于按照先导频端口后物理资源块对的顺序, 为所述 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第二编号子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的编号、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以及所 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至少两个第一资源组, 确定所述物理资源块 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71. 77、 根据权利要求 75或 76所述的编号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编 号子单元具体用于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 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第一资源组与相同数量的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 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对应的第一资源组相同, 将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物 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作为所述相同数量的所述物 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的编号。
  72. 78、 根据权利要求 74-77任一项所述的编号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 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增强型物理下行 控制信道 E-PDCCH 时的资源组; 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 资源组为釆用离散式传输所述 E-PDCCH时的资源组。
  73. 79、 一种编号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其中, 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 于:
    按照物理资源块对的顺序,将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资源组进行排序, 所述第一资源组为资源单元组 eREG或 REG, 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 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PRB pair;
    根据预设的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按照特定关系确定所述 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 关系, 以及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 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一资源组与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 中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与至少一个导频端口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 二资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 源组为控制信道单元 eCCE或者控制信道候选, 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 至少对应两个所述第一资源组,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至少对应两个所 述第一资源组; 其中, 不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 应关系之间满足所述特定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和 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资源组与第一资源组及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 为所述物 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一类型的第二资源组和所述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第二类 型的第二资源组进行编号。
  74. 80、 一种控制信道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用户设备 UE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 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 UE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 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81、 根据权利要求 80所述的控制信道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一个物理 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 且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或 者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级别小于等于预设 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 级别大于所述预设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75. 82、 根据权利要求 80所述的控制信道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 釆用离散式传输的控制信道。
  76. 83、 根据权利要求 80或 81所述的控制信道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 制信道候选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在同一预编码资源块组 PRG或同一 资源块组 RB G或同一子带中。
  77. 84、 根据权利要求 83所述的控制信道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 物理资源块集合包括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和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
  78. 85、 根据权利要求 84所述的控制信道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 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中有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其余物理资源块对中至少有一 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所述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79. 86、 根据权利要求 80-85任一项所述的控制信道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的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在不同的预编码 块组 PRG或资源块组 RBG或子带中。
  80. 87、 根据权利要求 80-86任一项所述的控制信道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 UE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之前包 括:
    所述 UE接收第一高层信令, 所述第一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一资源块集 合。
  81. 88、 根据权利要求 84-8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信道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UE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之前包括: 所述 UE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块集合和预先设定的函数映射关系获得所述 第三资源块集合; 或者
    所述 UE接收第二高层信令, 所述第二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三资源块集 合。
  82. 89、 一种控制信道发送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基站判断待发送控制信道的类型;
    如果所述控制信道为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基站在第一物理资源块 集合上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 块对;
    如果所述控制信道为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基站在第二物理资源块 集合上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 块对。
  83. 90、 根据权利要求 89所述的控制信道发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一个物理 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 且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或 者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级别小于等于预设 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 级别大于所述预设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84. 91、 根据权利要求 89所述的控制信道发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 釆用离散式传输的控制信道。
  85. 92、 根据权利要求 89或 90所述的控制信道发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 制信道候选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在同一预编码资源块组 PRG或同一 资源块组 RBG或同一子带中。
  86. 93、 根据权利要求 92所述的控制信道发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 物理资源块集合包括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和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 94、 根据权利要求 93所述的控制信道发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 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中有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其余物理资源块对中至少有一 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所述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87. 95、 根据权利要求 89-9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信道发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的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在不同的预编码块组 PRG或资源块组 RBG或子带中。
  88. 96、 根据权利要求 89-95任一项所述的控制信道发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上发送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之前包括:
    所述基站发送第一高层信令, 所述第一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一资源块集 合。
  89. 97、 根据权利要求 93-96任一项所述的控制信道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上发送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之前包括:
    所述基站发送第二高层信令, 所述第二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三资源块集 合。
  90. 98、 一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91. 99、 根据权利要求 98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 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第二类 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或者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级别小于等于预设 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 级别大于所述预设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92. 100、 根据权利要求 98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型的 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离 散式传输的控制信道。 101、 根据权利要求 98或 99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类 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 选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在同一预编码资源块组 PRG或同一资源块组 RBG或同一子带中。
  93. 102、 根据权利要求 101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物理资 源块集合包括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和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
  94. 103、 根据权利要求 102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类型的 控制信道候选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中有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所述第 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其余物理资源块对中至少有一个物理 资源块对是所述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95. 104、 根据权利要求 98-103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的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在不同的预编码块组 PRG 或资源块组 RBG或子带中。
  96. 105、 根据权利要求 98-104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 括:
    第二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一高层信令, 所述第一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 一资源块集合。
  97. 106、 根据权利要求 98-105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 括:
    第三获取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块集合和预先设定的函数映射关 系获得所述第三资源块集合; 和 /或
    第三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二高层信令, 所述第二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 三资源块集合。
  98. 107、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待发送控制信道的类型;
    第二发送单元, 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控制信道为第一类型的 控制信道时, 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上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或在所述判断单 元判断出所述控制信道为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时, 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上 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108、 根据权利要求 10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制 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在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内 传输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第二类型 的控制信道候选在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内传输的控制信道; 或者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级别小于等于预设 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并且聚合 级别大于所述预设聚合门限的控制信道。
  99. 109、 根据权利要求 10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型的控制 信道为釆用集中式传输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为釆用离散式 传输的控制信道。
  100. 110、 根据权利要求 107或 10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类型 的控制信道候选对应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候选 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在同一预编码资源块组 PRG 或同一资源块组 RBG或同一子带中。
  101. 111、 根据权利要求 11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物理资源块 集合包括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和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
  102. 112、 根据权利要求 11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 信道候选对应的至少两个物理资源块对中有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所述第一物 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其余物理资源块对中至少有一个物理资源 块对是所述第三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
  103. 113、 根据权利要求 107-112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的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在不同的预编码块组 PRG或资 源块组 RBG或子带中。
  104. 114、 根据权利要求 107-11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 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一高层信令, 所述第一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一资源块 集合。
  105. 115、 根据权利要求 107-114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 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二高层信令, 所述第二高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三资源块 集合。
  106. 116、一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其中, 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 于:
    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 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 所述第二物理资源 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107. 117、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处理器, 用于判断待发送控制信道的类型;
    发送器, 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判断出所述控制信道为第一类型的控制信道 时, 在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上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或在所述处理器判断出所 述控制信道为第二类型的控制信道时, 在第二物理资源块集合上发送所述控 制信道, 所述第一物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所述第二物 理资源块集合包含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对。
CN201280002265.4A 2012-08-02 2012-08-02 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037186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79598 WO2014019202A1 (zh) 2012-08-02 2012-08-02 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8630A true CN103718630A (zh) 2014-04-09

Family

ID=50027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2265.4A Pending CN103718630A (zh) 2012-08-02 2012-08-02 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4) US9756625B2 (zh)
EP (2) EP2879430B1 (zh)
JP (3) JP6077657B2 (zh)
CN (1) CN103718630A (zh)
AU (1) AU2012386920B2 (zh)
MX (1) MX343028B (zh)
PL (1) PL2879430T3 (zh)
WO (2) WO201401920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4319A (zh) * 2017-05-03 2019-12-13 Idac控股公司 用于在受到低时延业务量影响时提升增强移动宽带(eMBB)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19208A1 (zh) 2012-08-02 2014-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4019202A1 (zh) * 2012-08-02 2014-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14019206A1 (zh) 2012-08-02 2014-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传输、接收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KR101857671B1 (ko) 2014-05-22 2018-05-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imo 송신기에서 re 그룹을 형성하는 방법
CN106416399B (zh) * 2014-08-01 2020-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6041570A1 (en) * 2014-09-15 2016-03-2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single carrier transmission
CN106888437B (zh) * 2015-12-15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多播和群组创建的方法以及移动网络平台
CN107294676B (zh) * 2016-03-31 2020-10-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导频映射方法、导频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终端
WO2017217584A1 (ko) 2016-06-12 2017-1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Fdr 모드로 동작하는 환경에서의 harq 프로시저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8135030B (zh) 2016-09-30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物理控制信道的指示方法及其装置
CN111479327A (zh) * 2016-11-24 2020-07-3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天线系统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66424B (zh) * 2017-01-26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WO2018145258A1 (zh) * 2017-02-08 2018-08-16 南通朗恒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动态调度的终端、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EP3583705A1 (en) * 2017-02-17 2019-12-25 Intel IP Corporation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mr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N112512122B (zh) * 2017-05-04 2022-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150447B (zh) * 2017-06-16 2022-09-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数据解调方法及装置、通信节点、网络侧设备
EP3664326A4 (en) * 2017-08-04 2020-11-11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USER AND BASE STATION
CN115567974A (zh) 2017-08-11 2023-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EP4207651A1 (en) 2017-09-15 2023-07-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444828B1 (ko) 2017-09-29 2022-09-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581454B1 (ko) 2017-11-10 2023-09-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776163B1 (en) * 2018-03-16 2020-09-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Non-hierarchic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resources
WO2019182423A1 (en) 2018-03-23 2019-09-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973016B2 (en) 2018-03-23 2021-04-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90129659A (ko) 2018-05-11 2019-1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cch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7383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ownlink control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2395206A (zh) * 2011-11-08 2012-03-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420685A (zh) * 2011-11-07 2012-04-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61232B1 (ko) * 2007-09-24 2014-1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할당 방법
CN101159470B (zh) * 2007-11-02 2012-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令指示信道到物理资源的映射方法
CN101212416B (zh) * 2007-12-25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信道的映射方法
KR100913099B1 (ko) 2008-01-07 2009-08-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분산형 가상자원블록 스케쥴링 방법
CN101252422B (zh) 2008-03-20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的分配方法
CN101594215B (zh) * 2008-05-26 2013-08-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单元数量确定方法及装置、控制信道管理方法
CN101895988B (zh) 2009-05-22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US8583128B2 (en) 2009-07-13 2013-11-12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pping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s
CN101702644B (zh) 2009-11-02 2014-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082600A (zh) 2009-12-01 2011-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链路下行控制信息配置方法及传输基站、中继站与方法
WO2011132946A2 (ko) 2010-04-22 2011-10-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과 릴레이 노드 간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1868622B1 (ko) 2010-06-17 2018-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R-pdcch 전송 및 수신 방법과 그 장치
KR20120024355A (ko) 2010-08-11 2012-03-14 엘지에릭슨 주식회사 R?pdcch의 reg 크기 축소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이동통신 시스템
CN102307083A (zh) 2011-08-12 2012-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道状态信息的非周期反馈及其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611524B (zh) * 2011-12-19 2015-02-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573094B (zh) * 2012-01-17 2015-04-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dci的方法及装置
US9179456B2 (en) 2012-02-07 2015-11-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2571287B (zh) 2012-02-08 2015-02-25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E-pdcch的加扰方法和ack/nack的传输方法
RU2659802C1 (ru) 2012-03-19 2018-07-04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 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Агрегирование ресурсов в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х управляющих каналах
US9497756B2 (en) 2012-03-25 2016-11-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Base statio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CN102612094A (zh) * 2012-04-01 2012-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令资源单元确定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KR102098055B1 (ko) * 2012-04-30 2020-04-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130301562A1 (en) * 2012-05-09 2013-11-14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Resource Multiplexing of Distributed and Localized transmission in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WO2014003293A1 (ko) * 2012-06-25 2014-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향상된 제어 채널을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5829987B2 (ja) * 2012-07-23 2015-12-0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
WO2014017822A2 (ko) 2012-07-24 2014-0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4019181A1 (zh) * 2012-08-01 2014-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905221B (zh) 2012-08-02 202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4019202A1 (zh) 2012-08-02 2014-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7383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ownlink control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2420685A (zh) * 2011-11-07 2012-04-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95206A (zh) * 2011-11-08 2012-03-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Multiplexing of Localized and Distributed ePDCCH in Same PRB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9》 *
MEDIATEK INC: "Necessity of Multiplexing of Localized and Distributed ePDCCH Parts in the Same PRBs", 《3GPP TSG-RAN WG1 #69》 *
RENESAS MOBILE EUROPE LTD: "Definition of eCCE and eREG",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69》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4319A (zh) * 2017-05-03 2019-12-13 Idac控股公司 用于在受到低时延业务量影响时提升增强移动宽带(eMBB)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74319B (zh) * 2017-05-03 2022-09-23 Idac控股公司 用于在受到低时延业务量影响时提升eMBB的HARQ反馈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79430A1 (en) 2015-06-03
PL2879430T3 (pl) 2021-10-11
JP2019068444A (ja) 2019-04-25
JP2015526043A (ja) 2015-09-07
EP2879430A4 (en) 2015-07-08
MX343028B (es) 2016-10-21
JP6445595B2 (ja) 2018-12-26
AU2012386920B2 (en) 2016-04-28
AU2012386920A1 (en) 2015-03-19
JP6077657B2 (ja) 2017-02-08
WO2014019284A1 (zh) 2014-02-06
US20190069281A1 (en) 2019-02-28
JP2017103794A (ja) 2017-06-08
JP6689354B2 (ja) 2020-04-28
US9756625B2 (en) 2017-09-05
EP2879430B1 (en) 2021-03-10
WO2014019202A1 (zh) 2014-02-06
US20150146670A1 (en) 2015-05-28
MX2015001592A (es) 2015-07-17
EP3886350A1 (en) 2021-09-29
US20210007093A1 (en) 2021-01-07
US11553476B2 (en) 2023-01-10
US20170230947A1 (en) 2017-08-10
US10129863B2 (en) 201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8630A (zh) 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3391151B (zh) 在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US9883526B2 (en) Physical structure and reference signal utilization of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OFDM/OFDMA systems
RU2596839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управляюще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EP2854455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etect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4186017A (zh) Pdsch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871589B (zh) 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395206A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4662982B (zh) 一种控制信道候选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4170487A (zh) 一种控制信道资源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3858498A (zh)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3733707A (zh) 控制信道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4025685A (zh) 控制信道的传输、接收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3097120A1 (zh) 下行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4854937A (zh) 下行信道的译码方法、下行信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828463A (zh)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04584661A (zh) 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3298114A (zh) 通信系统中上行导频信号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WO2013020511A1 (zh) 一种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的分配方法、设备及用户设备
RU2630408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ресурсов канал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CN103782561A (zh)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3327616A (zh) 控制信令的发送、接收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6656894A (zh) 一种发送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37463A (zh) 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基站、终端
CN104380817A (zh) 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和系统,资源获取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