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2343B - 一种同频干扰小区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频干扰小区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02343B
CN103702343B CN201310745695.1A CN201310745695A CN103702343B CN 103702343 B CN103702343 B CN 103702343B CN 201310745695 A CN201310745695 A CN 201310745695A CN 103702343 B CN103702343 B CN 1037023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adjacent cell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456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02343A (zh
Inventor
姜媛儿
王文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456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023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02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2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02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2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同频干扰小区的检测方法及装置,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同频干扰小区的检测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基站同频干扰检测的实时性,以及提高同频干扰检测效率。该方法为:基站采用邻小区测量项大于门限的方式识别出造成同频干扰的最强干扰邻小区,这样,能够在同频干扰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由基站内部自动触发干扰源检测定位,并向管理站上报干扰源码字,从而提高了干扰源分析的效率,实现了基站同频干扰检测的实时性,令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干扰源并对其使用的码字或频点进行及时修改,进而有效保障的系统性能,另一方面,也有效降低了人工分析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同频干扰小区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频干扰小区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 Synchronize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中,由于频率资源受限,相同的频率资源会在不同的区域进行复用,特别是在业务量和用户量比较大的城市中心地带,站点密集,频率复用系数大。
在无线网络优化不太合理的情况下,系统内同频干扰会非常严重,往往会导致用户掉话,单通,切换不及时,切换失败等等现象,从而严重影响用户感知。如果需要深入优化同频干扰大的无线网络环境参数,则需要知道干扰来源。而同频干扰的特点是只在同频邻小区有业务的时候才会产生干扰,在无业务的时段同频干扰会明显降低,干扰不是实时存在的,经常是突发性的,比较难以用扫频仪等设备进行外部检测。
下面对现有技术下的同频干扰检测进行详细说明。
后台设备会根据各小区上报的数据进行干扰轮询,轮询时间段为忙时,轮询粒度为5S,通过持续的、周期性的干扰轮询,若发现某一基站处存在持续的高干扰现象则认为存在同频干扰。
接着,管理人员到达存在高干扰现象的问题基站,上站抓取问题基站的天线数据,然后,根据问题基站的天线数据,针对所有码字进行训练序列相关分析,找出相关峰值最大的造成干扰的邻小区码字。
然后,管理人员核查邻区码字和邻区地图,找到干扰小区。
最后,再针对干扰小区开展码字修改、频点修改,或者无线参数修改等操作以规避同频干扰。
然而,上述检测同频干扰小区的方式却存在以下缺陷:
1、耗费人工。
需要管理人员到达问题基站进行天线数据的抓取,并且需要管理人员找出高干扰时段的天线数据。
2、即时性不高。
管理人员获取到问题基站的天线数据后,需要离线分析干扰时段的天线数据,进行数据相关操作,线下工作量巨大,对于干扰源定位即时性不高。
3、专业门槛高。
人工干预较多,分析门槛较高,不是人人具备专业知识,导致同频干扰源定位的手段普及性差,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同频干扰小区的检测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基站同频干扰检测的实时性,以及提高同频干扰检测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一种同频干扰小区的检测方法,包括:
在设定的检测周期内,按照设定次数对本小区和邻小区进行干扰邻区检测,其中,任意一次干扰邻区检测包括:基于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和邻小区码字表分别对本小区及每一个邻小区进行信道估计,基于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和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的邻小区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确定任意一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设定门限值时,将所述任意一邻小区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
这样,能够在同频干扰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由基站内部自动触发干扰源检测定位,并向管理站上报干扰源码字,从而提高了干扰源分析的效率,实现了基站同频干扰检测的实时性,令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干扰源并对其使用的码字或频点进行及时修改,进而有效保障的系统性能,另一方面,也有效降低了人工分析成本。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和邻小区码字表分别对本小区及每一个邻小区进行信道估计,包括:
根据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码字对所述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分析,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再对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进行降噪处理,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值;
分别根据配置的每一个邻小区码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码字对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分析,获得相应的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再对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进行降噪处理,获得相应的邻小区信道估计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和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的邻小区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包括:
根据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计算本小区窗功率,并筛选出本小区最大窗功率;
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分别计算相应的邻小区窗功率,并分别针对每一个邻小区筛选出相应的邻小区最大窗功率;
将本小区最大窗功率分别与每一个邻小区最大窗功率进行比较,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大于所述本小区最大窗功率,且差值达到第一设定门限值时,确定所述任意一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对应的邻小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和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的邻小区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包括:
根据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
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分别筛选出相应的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
将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分别与每一个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进行比较,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大于所述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且差值达到第二设定门限值时,确定所述任意一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对应的邻小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确定任意一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第三设定门限值时,将所述任意一邻小区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包括:
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确定一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第三设定门限值时,将所述一个邻小区直接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或者,
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确定至少两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第三设定门限值时,将干扰参数取值最大的邻小区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或者,将所述至少两个邻小区均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
第二方面,一种基站,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设定的检测周期内,按照设定次数对本小区和邻小区进行干扰邻区检测,其中,任意一次干扰邻区检测包括:基于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和邻小区码字表分别对本小区及每一个邻小区进行信道估计,基于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和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的邻小区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判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确定任意一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设定门限值时,将所述任意一邻小区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
这样,能够在同频干扰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由基站内部自动触发干扰源检测定位,并向管理站上报干扰源码字,从而提高了干扰源分析的效率,实现了基站同频干扰检测的实时性,令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干扰源并对其使用的码字或频点进行及时修改,进而有效保障的系统性能,另一方面,也有效降低了人工分析成本。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码字对所述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分析,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再对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进行降噪处理,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值;
分别根据配置的每一个邻小区码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码字对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分析,获得相应的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再对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进行降噪处理,获得相应的邻小区信道估计值。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计算本小区窗功率,并筛选出本小区最大窗功率;
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分别计算相应的邻小区窗功率,并分别针对每一个邻小区筛选出相应的邻小区最大窗功率;
将本小区最大窗功率分别与每一个邻小区最大窗功率进行比较,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大于所述本小区最大窗功率,且差值达到第一设定门限值时,确定所述任意一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对应的邻小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
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分别筛选出相应的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
将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分别与每一个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进行比较,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大于所述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且差值达到第二设定门限值时,确定所述任意一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对应的邻小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定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确定一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第三设定门限值时,将所述一个邻小区直接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或者,
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确定至少两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第三设定门限值时,将干扰参数取值最大的邻小区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或者,将所述至少两个邻小区均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
第三方面,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器,用于在设定的检测周期内,按照设定次数对本小区和邻小区进行干扰邻区检测,其中,任意一次干扰邻区检测包括:基于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和邻小区码字表分别对本小区及每一个邻小区进行信道估计,基于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和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的邻小区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以及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确定任意一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设定门限值时,将所述任意一邻小区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
这样,能够在同频干扰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由基站内部自动触发干扰源检测定位,并向管理站上报干扰源码字,从而提高了干扰源分析的效率,实现了基站同频干扰检测的实时性,令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干扰源并对其使用的码字或频点进行及时修改,进而有效保障的系统性能,另一方面,也有效降低了人工分析成本。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码字对所述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分析,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再对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进行降噪处理,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值;
分别根据配置的每一个邻小区码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码字对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分析,获得相应的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再对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进行降噪处理,获得相应的邻小区信道估计值。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计算本小区窗功率,并筛选出本小区最大窗功率;
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分别计算相应的邻小区窗功率,并分别针对每一个邻小区筛选出相应的邻小区最大窗功率;
将本小区最大窗功率分别与每一个邻小区最大窗功率进行比较,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大于所述本小区最大窗功率,且差值达到第一设定门限值时,确定所述任意一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对应的邻小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
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分别筛选出相应的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
将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分别与每一个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进行比较,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大于所述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且差值达到第二设定门限值时,确定所述任意一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对应的邻小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确定一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第三设定门限值时,将所述一个邻小区直接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或者,
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确定至少两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第三设定门限值时,将干扰参数取值最大的邻小区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或者,将所述至少两个邻小区均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
附图说明
图1为基站进行同频干扰小区检测的流程图;
图2为基站进行同步干扰小区检测的详细流程图;
图3和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基站同频干扰检测的实时性,以及提高同频干扰检测效率,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在处理基带数据时,按照设定的检测周期,根据配置的本邻小区码字表,分别对本小区和各个邻小区进行信道估计,对应每一个码字得到本小区的信道估计值和每一个邻小区的信道估计值,再将两者进行比较;在检测周期内,如果某一个邻小区的信道估计值高于本小区的信道估计值的次数大于设定门限,则确定此邻小区为干扰小区,上报给管理站进行告警处理,令操作维护人员可以根据其邻区码字找到对应的站点进行无线环境排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与维护(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OM)实体预先配置N个小区的ID,并将各小区的ID下发至相应小区,以及下发开关触发干扰码字定位功能,并设置基站进入强干扰码字的周期检测,设周期检测时间为T个子帧。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以一个检测周期T为例,介绍基站进行同频干扰小区检测的流程如下:
步骤100:基站在设定的检测周期内,按照设定次数对本小区和邻小区进行干扰邻区检测,其中,任意一次干扰邻区检测包括:基于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和邻小区码字表分别对本小区及每一个邻小区进行信道估计,基于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和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的邻小区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步骤110:在检测周期T内,确定任意一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设定门限值时,将所述任意一邻小区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
在上述实施例中,设定的检测周期T为10S,而设定次数为10次,则基站需要在检测周期T内执行10次信道估计。
本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100时,在任意一次干扰邻区检测中,基站可以根据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码字对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分析,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再对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进行降噪处理,留下有效信道估计抽头,从而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值,同时,基站可以分别根据配置的每一个邻小区码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码字对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分析,获得相应的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再对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进行降噪处理,留下有效信道估计抽头功率,从而获得相应的邻小区信道估计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基于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和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的邻小区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时,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多种,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第一种方式为:采用窗功率来筛选出干扰邻区,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基站根据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计算本小区窗功率,并筛选出本小区最大窗功率。
接着,基站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分别计算相应的邻小区窗功率,并分别针对每一个邻小区筛选出相应的邻小区最大窗功率。
最后,基站将本小区最大窗功率分别与每一个邻小区最大窗功率进行比较,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大于所述本小区最大窗功率,且差值达到第一设定门限值时,确定该任意一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对应的邻小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并对应该邻小区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其中,可选的,所谓的干扰参数可以是采用计数器记录的计数结果,基站针对每一个邻小区维护一计数器,每次检测出符合干扰条件的邻小区后,基站便将此类邻小区对应的计数器的计数结果加1。另一方面,基站每次检测出的符合干扰条件的邻小区的数目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第二种方式为:采用最大抽头功率筛选出干扰邻区,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基站根据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
接着,基站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分别筛选出相应的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
最后,基站将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分别与每一个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进行比较,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大于所述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且差值达到第二设定门限值时,确定该任意一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对应的邻小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其中,可选的,所谓的干扰参数可以是采用计数器记录的计数结果,基站针对每一个邻小区维护一计数器,每次检测出符合干扰条件的邻小区后,基站便将此类邻小区对应的计数器的计数结果加1。另一方面,基站每次检测出的符合干扰条件的邻小区的数目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另一方面,在执行步骤110时,在检测周期T内,若基站仅确定一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设定门限值,则基站将该一个邻小区直接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若基站确定至少两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设定门限值,则基站将干扰参数取值最大的邻小区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或者,将上述至少两个邻小区均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
下面采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上述实施例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进行同频干扰小区检测的详细流程如下:
步骤200:OM配置N个邻小区ID并下发。
步骤201:基站判断干扰邻区检测开关是否打开?若是,则进行步骤202;否则,进行步骤210。
步骤202:基站根据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和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对本小区进行信道估计,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以及基站根据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和配置的每一个邻小区码字表分别对每一个邻小区进行信道估计,获得相应的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
具体的,基站接收到基带数据(即天线数据)后,根据邻小区列表,获取各个邻小区ID,或者,也可以直接获取上次纳入的同频邻小区ID,然后根据各个邻小区ID获取相应的邻小区码字表并开始进行信道估计。
假设本小区码字表中存在码字A和码字B,一个邻小区码字表中存在码字C,另一个邻小区码字表中存在码字D,则基站采用码字A和码字B先对当前获取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再采用码字C对当前获取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获得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然后,采用码字D对当前获取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获得另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本实施例中,基站将信道估计初始值记为其中,既包含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也包括邻小区的信道估计初始值n=0..N+1,n为小区编号,Ka为天线数,ka=0,…,Ka-1。
步骤203:基站对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进行降噪处理,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值,以及基站对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分别进行降噪处理,获得相应的邻小区信道估计值;接着,基站选择执行步骤204或者步骤205。
如,假设基站将信道估计初始值记为则进行降噪处理后,获得有效信道估计抽头功率,记为该有效信道估计抽头功率即为所需的信道估计值(包含本小区信道估计值和各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
步骤204:基站根据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进行窗功率计算,获得本小区窗功率,以及分别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进行窗功率计算,获得相应的邻小区窗功率。
在步骤204中,基站可以根据获得的本小信信道估计值以及各个邻小区估计值,采用计算窗功率的方式来进行最强干扰小区的筛选。具体的,基站获得的本邻小区的窗功率记为win_power(n,l),其中,n=0..N+L,n代表小区编号,L=0…8,代表8个窗,所谓的窗功率就是将窗内所有有效抽头功率求和。
步骤205:基站根据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选取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以及分别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选取相应的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
具体的,基站选取的本邻小区的信道估计有效抽头中的最大抽头功率记为peak_power(n),其中,n=0..N+1,n代表本邻小区编号。
步骤206:基站选取出最强干扰邻区。
步骤207:基站对选取出的最强干扰邻区进行计数。
若基站执行步骤204,则在选取最强干扰邻区时,基站先根据获得的本小区窗功率筛选出本小区最大窗功率,记为win_power(0,1_max);接着,基站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窗功率分别筛选出相应的邻小区最大窗功率,记为win_power(n’,1_max),其中,n’=1..N+1,n’代表小区编号;然后,基站将本小区最大窗功率和各个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分别进行比较,如果任意一个邻小区n’的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大于本小区最大窗功率,且差值达到设定的第一设定门限值,则记录邻小区n’,即邻小区n’被判定为一次强干扰邻区,如,判定win_power(n’,1_max’).>win_power(0,1_max)+T_winpower时,记录邻小区n’,并将邻小区n’的计数器counter(n)加1,其中,T_winpower为一个设定的门限值,表征一个大于本小区最大窗功率的功率范围,db为单位,参考值为2db。
若基站执行步骤205,则则在选取最强干扰邻区时,基站获取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记为peak_power(0),再分别获取每一个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peak_power(n’),其中,n’=1..N+1,n’代表小区编号;接着,基站将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和各个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分别进行比较,如果任意一个邻小区n’的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大于本小区最大窗功率,且差值达到设定的第二设定门限值,则记录邻小区n’,即邻小区n’被判定为一次强干扰邻区,如,判定peak_power(n’).>peak_power(0)+T_peakpower时,记录邻小区n’,并将邻小区n’的计数器counter(n)加1,其中,T_peakpower为一个设定的门限值,表征一个大于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的功率范围,db为单位,参考值为2db。
当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筛选最强干扰邻区,在一次干扰邻区判定过程中,基站可能会筛选出若干个强干扰邻区,基站只需分别对应各个强干扰邻区的计数器进行累计计数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步骤202-207记录的是基站在一个检测周期T内的一次强干扰邻区判定操作,在检测周期T内,基站需要按照设定次数多次执行强干扰邻区判定,并分别记录每个邻小区被判定为强干扰邻区的次数。
步骤208:在检测时间T结束之前,基站记录每个邻小区被判定为强干扰邻区的次数,判定是否某一邻小区被判定为强干扰邻区的次数达到第三设定门限值,若是,则将该邻小区判定为最终的同频干扰邻区,并继续执行步骤209;否则,执行步骤210。
例如,在检测周期T结束前,基站统计所有邻小区的计数器的取值,即统计conter(n’),其中,n’=1..N+1,n’代表小区编号,筛选出计数器取值最大的邻小区n’_max,如果counter(n_max)>threshold,则认为该邻小区n’为最大的同频干扰邻小区,threshold的取值由管理根据经验设置,默认值为80%,即在检测周期中,邻小区n’被判定为强干扰邻区的次数达到总判定次数的80%,则将邻小区n’判定为最终的同频干扰邻区。
当然,实际应用中,若存在多个满足上述判定条件的邻小区,则基站可以选择其中计数器取值最大的邻小区判定为最终的同频干扰邻区,这样,可以提高基站的同频干扰检测效率,节省基站资源,当然,基站也可以将这些邻小区均判定为同频干扰邻区,这样,可以一次性对多个同频干扰邻区进行频点调整或码字修改,从而一次性完成邻区优化。
步骤209:基站向管理站上报最终确定的同频干扰邻区的小区ID。
进一步地,基站还可以通过预警消息将造成最大干扰的邻小区码字上报管理站,等待网优人员处理优化。
另一方面,基站在检测周期T结束时,需要将所有的计数器清零,以便在下一个检测周期中重新开始计数。
步骤210:基站正常执行业务处理流程。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包括检测单元30和判定单元31,其中,
检测单元30,用于在设定的检测周期内,按照设定次数对本小区和邻小区进行干扰邻区检测,其中,任意一次干扰邻区检测包括:基于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和邻小区码字表分别对本小区及每一个邻小区进行信道估计,基于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和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的邻小区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判定单元31,用于在检测周期内,确定任意一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设定门限值时,将该任意一邻小区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单元30具体用于:
根据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码字对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分析,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再对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进行降噪处理,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值;
分别根据配置的每一个邻小区码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码字对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分析,获得相应的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再对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进行降噪处理,获得相应的邻小区信道估计值。
检测单元30具体用于:
根据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计算本小区窗功率,并筛选出本小区最大窗功率;
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分别计算相应的邻小区窗功率,并分别针对每一个邻小区筛选出相应的邻小区最大窗功率;
将本小区最大窗功率分别与每一个邻小区最大窗功率进行比较,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大于本小区最大窗功率,且差值达到第一设定门限值时,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对应的邻小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检测单元30具体用于:
根据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
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分别筛选出相应的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
将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分别与每一个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进行比较,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大于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且差值达到第二设定门限值时,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对应的邻小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判定单元31具体用于:
在检测周期内,确定一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第三设定门限值时,将一个邻小区直接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或者,
在检测周期内,确定至少两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第三设定门限值时,将干扰参数取值最大的邻小区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或者,将至少两个邻小区均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
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包括处理器40,其中,
处理器40,用于在设定的检测周期内,按照设定次数对本小区和邻小区进行干扰邻区检测,其中,任意一次干扰邻区检测包括:基于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和邻小区码字表分别对本小区及每一个邻小区进行信道估计,基于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和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的邻小区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以及在检测周期内,确定任意一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设定门限值时,将该任意一邻小区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
处理器40具体用于:
根据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码字对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分析,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再对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进行降噪处理,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值;
分别根据配置的每一个邻小区码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码字对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分析,获得相应的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再对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进行降噪处理,获得相应的邻小区信道估计值。
处理器40具体用于:
根据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计算本小区窗功率,并筛选出本小区最大窗功率;
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分别计算相应的邻小区窗功率,并分别针对每一个邻小区筛选出相应的邻小区最大窗功率;
将本小区最大窗功率分别与每一个邻小区最大窗功率进行比较,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大于本小区最大窗功率,且差值达到第一设定门限值时,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对应的邻小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处理器40具体用于:
根据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
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分别筛选出相应的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
将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分别与每一个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进行比较,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大于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且差值达到第二设定门限值时,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对应的邻小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处理器40具体用于:
在检测周期内,确定一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第三设定门限值时,将一个邻小区直接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或者,
在检测周期内,确定至少两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第三设定门限值时,将干扰参数取值最大的邻小区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或者,将至少两个邻小区均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采用邻小区测量项大于门限的方式识别出造成同频干扰的最强干扰邻小区,这样,能够在同频干扰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由基站内部自动触发干扰源检测定位,并向管理站上报干扰源码字,从而提高了干扰源分析的效率,实现了基站同频干扰检测的实时性,令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干扰源并对其使用的码字或频点进行及时修改,进而有效保障的系统性能,另一方面,也有效降低了人工分析成本。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同频干扰小区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设定的检测周期内,按照设定次数对本小区和邻小区进行干扰邻区检测,其中,任意一次干扰邻区检测包括:基于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和邻小区码字表分别对本小区及每一个邻小区进行信道估计,基于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和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的邻小区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确定任意一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设定门限值时,将所述任意一邻小区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
其中,所述预设干扰条件为:确定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大于所述本小区最大窗功率,且差值达到第一设定门限值,并且,所述干扰参数为:基站针对每一个邻小区维护的计数器的计数结果,以及,所述窗功率为:窗内所有有效抽头功率之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和邻小区码字表分别对本小区及每一个邻小区进行信道估计,包括:
根据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码字对所述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分析,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再对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进行降噪处理,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值;
分别根据配置的每一个邻小区码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码字对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分析,获得相应的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再对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进行降噪处理,获得相应的邻小区信道估计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和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的邻小区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包括:
根据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计算本小区窗功率,并筛选出本小区最大窗功率;
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分别计算相应的邻小区窗功率,并分别针对每一个邻小区筛选出相应的邻小区最大窗功率;
将本小区最大窗功率分别与每一个邻小区最大窗功率进行比较,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大于所述本小区最大窗功率,且差值达到第一设定门限值时,确定所述任意一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对应的邻小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和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的邻小区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包括:
根据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
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分别筛选出相应的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
将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分别与每一个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进行比较,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大于所述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且差值达到第二设定门限值时,确定所述任意一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对应的邻小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确定任意一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第三设定门限值时,将所述任意一邻小区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包括:
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确定一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第三设定门限值时,将所述一个邻小区直接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或者,
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确定至少两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第三设定门限值时,将干扰参数取值最大的邻小区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或者,将所述至少两个邻小区均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
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设定的检测周期内,按照设定次数对本小区和邻小区进行干扰邻区检测,其中,任意一次干扰邻区检测包括:基于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和邻小区码字表分别对本小区及每一个邻小区进行信道估计,基于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和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的邻小区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判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确定任意一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设定门限值时,将所述任意一邻小区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
其中,所述预设干扰条件为:确定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大于所述本小区最大窗功率,且差值达到第一设定门限值,并且,所述干扰参数为:基站针对每一个邻小区维护的计数器的计数结果,以及,所述窗功率为:窗内所有有效抽头功率之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配置的本小区码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码字对所述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分析,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再对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进行降噪处理,获得本小区信道估计值;
分别根据配置的每一个邻小区码字表中记录的每一个码字对当前获得的基带数据进行训练序列相关分析,获得相应的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再对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初始值进行降噪处理,获得相应的邻小区信道估计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计算本小区窗功率,并筛选出本小区最大窗功率;
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分别计算相应的邻小区窗功率,并分别针对每一个邻小区筛选出相应的邻小区最大窗功率;
将本小区最大窗功率分别与每一个邻小区最大窗功率进行比较,确定任意 一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大于所述本小区最大窗功率,且差值达到第一设定门限值时,确定所述任意一邻小区最大窗功率对应的邻小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获得的本小区信道估计值筛选出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
根据获得的每一个邻小区信道估计值分别筛选出相应的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
将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分别与每一个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进行比较,确定任意一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大于所述本小区最大抽头功率,且差值达到第二设定门限值时,确定所述任意一邻小区最大抽头功率对应的邻小区符合预设干扰条件,并记录相应的干扰参数。
10.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确定一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第三设定门限值时,将所述一个邻小区直接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或者,
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确定至少两个邻小区对应的干扰参数的取值大于第三设定门限值时,将干扰参数取值最大的邻小区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或者,将所述至少两个邻小区均确定为同频干扰邻区。
CN201310745695.1A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同频干扰小区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7023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5695.1A CN103702343B (zh)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同频干扰小区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5695.1A CN103702343B (zh)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同频干扰小区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2343A CN103702343A (zh) 2014-04-02
CN103702343B true CN103702343B (zh) 2017-06-06

Family

ID=50363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45695.1A Active CN103702343B (zh)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同频干扰小区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023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5429B (zh) * 2014-04-17 2017-10-27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同频干扰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581765B (zh) * 2014-12-09 2018-02-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异频干扰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CN106470176A (zh) * 2015-08-14 2017-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612520A (zh) * 2015-10-26 2017-05-0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46508B (zh) 2018-11-28 2022-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源识别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333655B (zh) * 2022-10-10 2024-03-26 华安中云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检测干扰的方法、装置、背包基站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42763B2 (en) * 2004-04-02 2013-09-24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coordinate transmission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systems via user clustering
CN102082584B (zh) * 2009-11-26 2013-10-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中的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2343A (zh) 201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2343B (zh) 一种同频干扰小区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118369B (zh) 站址的选择方法和设备以及栅格选择方法和设备
US2017009453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ulti View Learning Approach to Anomaly Detection and Root Cause Analysis
CN104396188A (zh) 用于对移动网络性能问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的系统和方法
EP3091779B1 (en) Cell interference investig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network manager
CN104754590B (zh) 一种评估长期演进lte网络站址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43435B (zh) 一种lte小区场景划分中的参数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5376089A (zh) 一种网络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6856608A (zh) 一种lte网络基站覆盖有效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04427532B (zh) 频点带内干扰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1935741B (zh) 通信网络质差小区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208580A (zh) Lte网络中物理层小区标识pci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8271181B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pci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7438264A (zh) 小区性能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6998563B (zh) 一种基于网络性能的室分系统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09561436B (zh) 一种物理层小区标识pci优化的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装置
CN103179586A (zh) 一种超级小区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9996254A (zh) 语音业务单通原因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5208582A (zh) Lte网络中基于栅格干扰的信号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CN104221417A (zh) 干扰源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4064198A (zh) 一种评估语音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206241A1 (zh) 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6792783A (zh) 一种网络自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86780A (zh) 一种利用多种数据进行综合智能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00214B (zh) 强邻区列表生成方法及装置、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