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97454B - 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97454B
CN103697454B CN201310682086.6A CN201310682086A CN103697454B CN 103697454 B CN103697454 B CN 103697454B CN 201310682086 A CN201310682086 A CN 201310682086A CN 103697454 B CN103697454 B CN 1036974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coal
main steam
generation unit
burning b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820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97454A (zh
Inventor
罗嘉
黄卫剑
万文军
伍宇忠
苏凯
李晓枫
李东海
薛亚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820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974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97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7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97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7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属于电机组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标准调整指令;获取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当前的实际输出功率等;获取所述目标输出功率对应的给煤速率基准值;获取目标给煤速率;获取目标送风速率;获取目标给水流量;获取目标减温水流量;获取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生成直接调整指令并发向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本发明通过同时调整对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输出功率有影响作用的给煤速率等实现对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的调整,可以降低输出功率的波动程度和时间。

Description

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组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是火力发电站的主要设备,它将煤炭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由单位时间给煤量、单位时间给水量、汽轮机阀门开度、主蒸汽压力和主蒸汽温度等共同决定,其中主蒸汽压力和主蒸汽温度也会受单位时间填料量、单位时间给水量和汽轮机阀门开度的影响。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通常与电网调度系统相连,受电网调度系统的控制向电网输出相应功率的电能。当电网的负荷发生变化时,电网调度系统命令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做出相应的调整,使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输出的电能能够满足变化后的电网负荷。通常电网的负荷会随着时间变化发生较大的波动,因此电网调度系统需要经常命令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调整输出功率。
现有技术中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收到电网调度系统调整输出功率的命令时,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会进入参数调整状态并对单位时间给煤量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于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工作的原理是将煤炭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为电能,因此通过调整单位时间填入锅炉的煤炭量(单位时间给煤量)就能改变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收到电网调度系统调整输出功率的命令时,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只会并对单位时间给煤量进行相应的调整。单位时间给煤量变化之后,单位时间燃烧产生的热能也会相应的改变。由气体的热力学特性可知,热能变化之后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并且该变化过程缓慢而复杂,因此单位时间给煤量变化之后,主蒸汽压力和主蒸汽温度会进入一个复杂的调整过程,在此过程中主蒸汽压力和主蒸汽温度的值会长时间波动,直至趋于稳定。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会受单位时间给煤量、主蒸汽压力和主蒸汽温度的共同影响,因此当单位时间给煤量调整之后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也会进入一个复杂的调整过程,在此过程中输出功率会长时间波动直至趋于一个稳定值。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长时间波动不利于电网电压的稳定,如果波动过于激烈还会对接入电网的其他设备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标准调整指令,所述标准调整指令携带有目标输出功率和/或目标烟气含氧量和/或目标中间点焓和/或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或目标主蒸汽压力;
获取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当前的实际输出功率和/或实际烟气含氧量和/或实际中间点焓和/或实际主蒸汽温度和/或实际主蒸汽压力;
根据预置的第一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目标输出功率对应的给煤速率基准值;
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目标输出功率、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和所述实际主蒸汽压力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煤速率;
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目标烟气含氧量和所述实际烟气含氧量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送风速率;
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目标中间点焓和所述实际中间点焓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水流量;
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所述实际主蒸汽温度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减温水流量;
结合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所述目标输出功率、所述实际主蒸汽压力和所述实际输出功率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
生成直接调整指令并发向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所述直接调整指令中包括所述目标给煤速率和/或所述目标送风速率和/或所述目标给水流量和/或所述目标减温水流量和/或所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标准调整指令,所述标准调整指令携带有目标输出功率和/或目标烟气含氧量和/或目标中间点焓和/或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或目标主蒸汽压力;
反馈模块,用于获取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当前的实际输出功率和/或实际烟气含氧量和/或实际中间点焓和/或实际主蒸汽温度和/或实际主蒸汽压力;
第一前馈控制器,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一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接收模块获取的目标输出功率对应的给煤速率基准值;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结合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标准调整指令中的目标输出功率、目标主蒸汽压力和所述反馈模块获取的实际输出功率、实际主蒸汽压力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煤速率;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结合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目标烟气含氧量和所述反馈模块获取的实际烟气含氧量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送风速率;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结合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目标中间点焓和所述反馈模块获取的实际中间点焓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水流量;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结合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所述反馈模块获取的实际主蒸汽温度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减温水流量;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结合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标准调整指令中的目标主蒸汽压力、目标输出功率和所述反馈模块获取的实际主蒸汽压力、实际输出功率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
发送模块,用于生成直接调整指令并发向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所述直接调整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目标给煤速率和/或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目标送风速率和/或所述第三获取模块获取的目标给水流量和/或所述第四获取模块获取的目标减温水流量和/或所述第五获取模块获取的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现有技术中只通过调整给煤速率来调整输出功率的方法会同时导致烟气含氧量、中间点焓、主蒸汽温度和主蒸汽压力发生变化,而烟气含氧量、中间点焓、主蒸汽温度和主蒸汽压力的变化又会作用于输出功率,在这种情况下输出功率短时间内不会达到调整给煤速率所对应目标值,而是会持续波动直至趋于一个稳定值。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同时调整对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输出功率有影响作用的给煤速率、送风速率、给水流量、减温水流量和汽轮机阀门开度来实现对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的调整,可以降低输出功率的波动程度和时间,有利于电网的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特征参数与性能指标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参见图1a,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具体如下:
S101,接收标准调整指令,所述标准调整指令携带有目标输出功率和/或目标烟气含氧量和/或目标中间点焓和/或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或目标主蒸汽压力。
所述输出功率是指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向电网输出电能的功率。
所述烟气含氧量是指锅炉燃烧室内气体的含氧量。燃烧需要氧气,喷入燃烧室内的煤粉只有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混合才能燃烧,因此烟气含氧量是表征燃烧是否充分的一个重要指标。
所述中间点焓是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超临界直流锅炉的汽水分离器出口蒸汽的比焓。
所述主蒸汽温度是指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
所述主蒸汽压力是指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压力。
所述输出功率、烟气含氧量、中间点焓、主蒸汽温度、目标主蒸汽压力都属于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性能指标。
所述标准调整指令是电网调度系统发送的。电网的负荷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因此电网调度系统会根据电网负荷的变化实时地向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发送标准调整指令。所述标准调整指令的目的是将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当前输出功率调整为所述调整指令中的目标输出功率和/或将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当前烟气含氧量调整为所述调整指令中的目标烟气含氧量和/或将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当前中间点焓调整为所述调整指令中的目标中间点焓和/或将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当前主蒸汽温度调整为所述调整指令中的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或将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当前主蒸汽压力调整为所述调整指令中的目标主蒸汽压力。
S102,获取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当前的实际输出功率和/或实际烟气含氧量和/或实际中间点焓和/或实际主蒸汽温度和/或实际主蒸汽压力。
S103,根据预置的第一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目标输出功率对应的给煤速率基准值。
给煤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向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燃烧室内填入的燃煤量。
当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稳态运行时,所述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实际输出功率、实际烟气含氧量、实际中间点焓、实际主蒸汽温度、实际主蒸汽压力、实际给煤速率等参数会处于稳定值。相应地,稳态运行的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参数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例如当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稳态运行时,其输出功率和给煤速率相互对应,因此可以通过所述目标输出功率获取目标给煤速率的近似值。
特别地,所述预置的第一映射关系表记录着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稳态运行时其目标输出功率与目标给煤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本发明将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获取的目标输出功率对应的目标给煤速率近似值称为给煤速率基准值。
S104,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目标输出功率、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和所述实际主蒸汽压力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煤速率。
影响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烟气含氧量、中间点焓、主蒸汽温度和主蒸汽压力等性能指标的参数主要包括给煤速率、送风速率、给水流量、减温水流量和汽轮机阀门开度等。所述给煤速率、送风速率、给水流量、减温水流量和汽轮机阀门开度属于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特征参数。
所述送风速率的含义是单位时间向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燃烧室内送入的空气量,所述给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向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省煤器送入的水量,所述减温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向燃煤锅里直流发电机组的过热器减温器和再热器减温器喷入的水量,所述汽轮机阀门开度的含义是指通过改变流道面积从而调整进入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汽轮机的蒸汽流量的汽轮机可调阀门的开启程度。
图1b是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特征参数与性能指标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图。通常,设备表现出来的输出功率、燃烧效率等性能指标是由设备具体的尺寸、比热、燃点等特征参数决定的,对设备的性能指标直接进行调整是不可能的,工程上往往通过调整对设备性能指标有影响作用的特征参数来间接实现对设备性能指标的调整。
特别地,对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而言:
影响输出功率的主要因素是给煤速率,其他特征参数对输出功率也有影响,但影响程度都弱于给煤速率;
影响烟气含氧量的主要因素是送风速率,其他特征参数对烟气含氧量也有影响,但影响程度都弱于送风速率;
影响主蒸汽温度的主要因素是给水流量,其他特征参数对主蒸汽温度也有影响,但影响程度都弱于给水流量;
影响中间点焓的主要因素是减温水流量,其他特征参数对中间点焓也有影响,但影响程度都弱于减温水流量;
影响主蒸汽压力的主要因素是汽轮机阀门开度,其他特征参数对主蒸汽压力也有影响,但影响程度都弱于汽轮机阀门开度。
本步骤的目的是将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无法直接调整的性能指标目标输出功率转换为对应的可直接调整的特征参数目标给煤速率。具体地,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是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目标给煤速率的近似值,因此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煤速率时需要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
影响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主要因素是给煤速率,因此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煤速率时还需要结合所述目标输出功率和实际输出功率。
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并不是由给煤速率唯一决定的,还有其他影响因素。也就是说,按照目标功率计算得到的目标给煤速率,并不能保证实际功率等于目标功率,因此需要再根据两者的偏差对给煤速率进行调整。
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主蒸汽压力和输出功率之间具有较强的耦合作用,即主蒸汽压力改变时输出功率也会相应的改变,输出功率改变时主蒸汽压力也会相应的改变,因此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煤速率时还需要结合目标主蒸汽压力和实际主蒸汽压力。
S105,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目标烟气含氧量和所述实际烟气含氧量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送风速率。
本步骤的目的是将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无法直接调整的性能指标目标烟气含氧量转换为对应的可直接调整的特征参数目标送风速率。
由前述的分析可知,稳态运行的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参数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是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目标给煤速率的近似值,因此可以通过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目标送风速率的近似值。
由于通过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可以获取目标送风速率的近似值,因此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送风速率时需要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
由于所述影响烟气含氧量的主要因素是送风速率,因此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送风速率时需要结合目标烟气含氧量和实际烟气含氧量。
S106,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目标中间点焓和所述实际中间点焓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水流量。
本步骤的目的是将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无法直接调整的性能指标目标中间点焓转换为对应的可直接调整的特征参数目标给水流量。
由前述的分析可知,稳态运行的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参数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是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目标给煤速率的近似值,因此可以通过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目标给水流量的近似值。
由于通过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可以获取目标给水流量的近似值,因此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水流量时需要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
由于所述影响中间点焓的主要因素是给水流量,因此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水流量时需要结合目标中间点焓和实际中间点焓。
S107,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所述实际主蒸汽温度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减温水流量。
本步骤的目的是将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无法直接调整的性能指标目标主蒸汽温度转换为对应的可直接调整的特征参数目标减温水流量。
由前述的分析可知,稳态运行的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参数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是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目标给煤速率的近似值,因此可以通过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目标减温水流量的近似值。
由于通过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可以获取目标减温水流量的近似值,因此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减温水流量时需要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
由于所述影响主蒸汽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减温水流量,因此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减温水流量时需要结合目标主蒸汽温度和实际主蒸汽温度。
S108,结合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所述目标输出功率、所述实际主蒸汽压力和所述实际输出功率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
本步骤的目的是将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无法直接调整的性能指标目标主蒸汽压力转换为对应的可直接调整的特征参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
影响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主蒸汽压力的主要因素是汽轮机阀门开度,因此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时还需要结合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和实际主蒸汽压力。
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主蒸汽压力和输出功率之间具有较强的耦合作用,即主蒸汽压力改变时输出功率也会相应的改变,输出功率改变时主蒸汽压力也会相应的改变,因此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主蒸汽压力时还需要结合目标输出功率和实际输出功率。
S109,生成直接调整指令并发向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所述直接调整指令中包括所述目标给煤速率和/或所述目标送风速率和/或所述目标给水流量和/或所述目标减温水流量和/或所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
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收到所述直接调整指令后,根据所述直接调整指令中的目标给煤速率、目标送风速率、目标给水流量、目标减温水流量和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对相应的参数进行修改。具体地,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将当前给煤速率设置为所述目标给煤速率,将当前送风速率设置为所述目标送风速率,将当前给水流量设置为所述目标给水流量,将当前减温水流量设置为所述目标减温水流量,将当前汽轮机阀门开度设置为所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
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具有强耦合的特点,具体地,强耦合性体现在给煤速率的变化不仅影响输出功率,还会引起烟气含氧量、中间点焓、主蒸汽温度和主蒸汽压力的变化,同时输出功率不仅受给煤速率的影响,送风速率、给水流量、汽机调门开度、减温水流量的变化也对功率的动态过程产生影响。因此,现有技术中只通过调整给煤速率来调整输出功率的方法会同时导致烟气含氧量、中间点焓、主蒸汽温度和主蒸汽压力发生变化,而烟气含氧量、中间点焓、主蒸汽温度和主蒸汽压力的变化又会作用于输出功率,在这种情况下输出功率短时间内不会达到调整给煤速率所对应目标值,而是会持续波动直至趋于一个稳定值。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同时调整对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输出功率有影响作用的给煤速率、送风速率、给水流量、减温水流量和汽轮机阀门开度来实现对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的调整,可以降低输出功率的波动程度和时间,有利于电网的稳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具体如下:
S201,接收标准调整指令,所述标准调整指令携带有目标输出功率和/或目标烟气含氧量和/或目标中间点焓和/或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或目标主蒸汽压力。
S202,获取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当前的实际输出功率和/或实际烟气含氧量和/或实际中间点焓和/或实际主蒸汽温度和/或实际主蒸汽压力。
S203,根据预置的第一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目标输出功率对应的给煤速率基准值。
所述第一映射表可以通过现场实验确定。具体地,在50%-100%负荷范围内进行现场实验获得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输出功率与给煤速率之间的非线性对应关系:
μb,ff=F4(Ne,r)
其中,Ne,r是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输出功率,μb,ff是给煤速率基准值。
所述非线性对应关系μb,ff=F4(Ne,r)即为所述第一映射表。
S204,通过对所述目标输出功率与所述实际输出功率进行回路运算获取给煤速率调整值。
所述回路运算由相应的回路控制器ADRC1完成。所述回路控制器ADRC1将所述目标输出功率与所述实际输出功率之间的差值转换为对应的给煤速率调整值ADRC1(Ne,r,Ne);其中Ne,r是目标输出功率,Ne是实际输出功率。
S205,获取主蒸汽压力调整值,所述主蒸汽压力调整值等于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减去所述实际主蒸汽压力。
S206,通过解耦所述主蒸汽压力调整值获取所述主蒸汽压力调整值对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的第二解耦补偿值。
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主蒸汽压力和输出功率之间具有较强的耦合作用,因此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煤速率时还需要结合目标主蒸汽压力和实际主蒸汽压力。
通过解耦所述主蒸汽压力调整值可以获得所述主蒸汽压力调整值对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的第二解耦补偿值。第二解耦补偿值可以抵消主蒸汽压力的变化对目标输出功率的影响。
所述解耦运算由相应的解耦控制器C1完成。通过所述解耦控制器C1获得所述主蒸汽压力调整值对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的第二解耦补偿值C1(Pst,r,Pst);其中Pst,r是目标主蒸汽压力,Pst是实际主蒸汽压力。
S207,获取所述目标给煤速率,所述目标给煤速率等于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给煤速率调整值和所述第二解耦补偿值之和。
具体地,目标给煤速率μb=μb,ff+ADRC1(Ne,r,Ne)+C2(Pst,r,Pst)。
S208,通过对所述目标烟气含氧量和所述实际烟气含氧量进行回路运算获取送风速率调整值。
所述回路运算由相应的回路控制器ADRC3完成。所述回路控制器ADRC3将所述目标烟气含氧量与所述实际烟气含氧量之间的差值转换为对应的送风速率调整值ADRC3(rO2,r,rO2);其中rO2,r是目标烟气含氧量,rO2是实际烟气含氧量。
S209,根据预置的第二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对应的送风速率基准值。
所述第二映射表可以通过现场实验确定。具体地,在50%-100%负荷范围内进行现场实验获得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送风速率与给煤速率之间的非线性对应关系:
μair,ff=F1b)
其中,μair,ff是送风速率。
所述非线性对应关系μair,ff=F1(μb)即为所述第二映射表。
S210,获取所述目标送风速率,所述目标送风速率等于所述送风速率基准值与所述送风速率调整值之和。
具体地,目标送风速率μair=μair,ff+ADRC3(rO2,r,rO2)。
S211,通过对所述目标中间点焓和所述实际中间点焓值进行回路运算获取给水流量调整值。
所述回路运算由相应的回路控制器ADRC4完成。所述回路控制器ADRC4将所述目标中间点焓与所述实际中间点焓之间的差值转换为对应的给水流量调整值ADRC4(Hsep,r,Hsep);其中Hsep,r是目标中间点焓,Hsep是实际中间点焓。
S212,根据预置的第三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对应的给水流量基准值。
所述第三映射表可以通过现场实验确定。具体地,在50%-100%负荷范围内进行现场实验获得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送风速率与给煤速率之间的非线性对应关系:
μfw,ff=F2b)
其中,μfw,ff是给水流量。
所述非线性对应关系μfw,ff=F2b)即为所述第三映射表。
S213,获取所述目标给水流量,所述目标给水流量等于所述给水流量基准值与所述给水流量调整值之和。
具体地,目标给水流量μfw=μfw,ff+ADRC4(Hsep,r,Hsep)。
S214,通过对所述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所述实际主蒸汽温度进行回路运算获取减温水流量调整值。
所述回路运算由相应的回路控制器ADRC5完成。所述回路控制器ADRC5将所述目标主蒸汽温度与所述实际主蒸汽温度之间的差值转换为对应的减温水流量调整值ADRC5(Tst,r,Tst);其中Tst,r是目标主蒸汽温度,Tst是实际主蒸汽温度。
S215,根据预置的第四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对应的减温水流量基准值。
所述第四映射表可以通过现场实验确定。具体地,在50%-100%负荷范围内进行现场实验获得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送风速率与给煤速率之间的非线性对应关系:
μaw,ff=F3b)
其中,μaw,ff是减温水流量。
所述非线性对应关系μaw,ff=F3b)即为所述第四映射表。
S216,获取所述目标减温水流量,所述目标减温水流量等于所述减温水流量基准值与所述减温水流量调整值之和。
具体地,目标减温水流量μaw=μaw,ff+ADRC5(Tst,r,Tst)。
S217,通过对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与所述实际主蒸汽压力进行回路运算获取汽轮机阀门开度调整值。
所述回路运算由相应的回路控制器ADRC2完成。所述回路控制器ADRC2将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与所述实际主蒸汽压力之间的差值转换为对应的汽轮机阀门开度调整值ADRC2(Pst,r,Pst);其中Pst,r是目标主蒸汽压力,Pst是实际主蒸汽压力。
S218,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当前的实际汽轮机阀门开度。
S219,获取输出功率调整值,所述输出功率调整值等于所述目标输出功率减去所述实际输出功率。
S220,通过解耦所述输出功率调整值获取所述输出功率调整值对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的第一解耦补偿值。
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主蒸汽压力和输出功率之间具有较强的耦合作用,因此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时还需要结合目标输出功率和实际输出功率。
通过解耦所述输出功率调整值可以获得所述输出功率调整值对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的第一解耦补偿值。第一解耦补偿值可以抵消输出功率的变化对目标主蒸汽压力的影响。
所述解耦运算由相应的解耦控制器C2完成。通过所述解耦控制器C2获得所述输出功率调整值对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的第一解耦补偿值C2(Ne,r,Ne);其中Ne,r是目标输出功率,Ne是输出功率基准值。
S221,获取所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所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等于所述实际汽轮机阀门开度、所述汽轮机阀门开度调整值与所述第一解耦补偿值之和。
具体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μt,r=μt+ADRC2(Pst,r,Pst)+C2(Ne,r,Ne),其中μt是实际汽轮机阀门开度。
S222,生成直接调整指令并发向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所述直接调整指令中包括所述目标给煤速率和/或所述目标送风速率和/或所述目标给水流量和/或所述目标减温水流量和/或所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
S223,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接收所述直接调整指令,并根据所述直接调整指令中的目标给煤速率和/或所述目标送风速率和/或所述目标给水流量和/或所述目标减温水流量和/或所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对给煤速率和/或送风速率和/或给水流量和/或减温水流量和/或汽轮机阀门开度做相应的调整。
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还具有大惯性和强非线性的特点。
具体地,大惯性表现为从制粉系统接到燃烧指令开始进行调整给煤速率,到实际输出功率发生变化并最终稳定,往往由于热量释放的过程、设备蓄能蓄质的影响,需要较长的时间。
强非线性是指电网发给机组的功率调整指令可能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当负荷大范围变化时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整体动态特性无法用线性模型来描述。
现有技术均采用传统的基于误差的线性PID(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对具有非线性的被控过程的效果并不理想,而本发明采用自抗扰控制器代替线性PID控制器,对非线性过程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现有技术将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视为3×3系统,没有考虑减温水和风量的动态影响,而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将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视为5×5系统,考虑了更多影响因素,因此调整的效果好于现有技术。现有技术采用直接能量平衡原理实现解耦,对非线性过程中的鲁棒性较差,而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采用前馈控制、局部解耦控制和自抗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解耦,对非线性过程的鲁棒性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煤锅炉发电机组的控制装置,参见图3,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标准调整指令,所述标准调整指令携带有目标输出功率和/或目标烟气含氧量和/或目标中间点焓和/或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或目标主蒸汽压力;
反馈模块302,用于获取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当前的实际输出功率和/或实际烟气含氧量和/或实际中间点焓和/或实际主蒸汽温度和/或实际主蒸汽压力;
第一前馈控制器303,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一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接收模块301获取的目标输出功率对应的给煤速率基准值;
第一获取模块304,用于结合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303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接收模块接收301的标准调整指令中的目标输出功率、目标主蒸汽压力和所述反馈模块302获取的实际输出功率、实际主蒸汽压力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煤速率;
第二获取模块305,用于结合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303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接收模块301接收的目标烟气含氧量和所述反馈模块302获取的实际烟气含氧量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送风速率;
第三获取模块306,用于结合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303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接收模块301接收的目标中间点焓和所述反馈模块302获取的实际中间点焓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水流量;
第四获取模块307,用于结合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303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接收模块301接收的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所述反馈模块302获取的实际主蒸汽温度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减温水流量;
第五获取模块308,用于结合所述接收模块301接收的标准调整指令中的目标主蒸汽压力、目标输出功率和所述反馈模块302获取的实际主蒸汽压力、实际输出功率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
发送模块309,用于生成直接调整指令并发向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所述直接调整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获取模块304获取的目标给煤速率和/或所述第二获取模块305获取的目标送风速率和/或所述第三获取模块306获取的目标给水流量和/或所述第四获取模块307获取的目标减温水流量和/或所述第五获取模块308获取的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煤锅炉发电机组的控制装置,参见图4,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标准调整指令,所述标准调整指令携带有目标输出功率和/或目标烟气含氧量和/或目标中间点焓和/或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或目标主蒸汽压力。
反馈模块402,用于获取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当前的实际输出功率和/或实际烟气含氧量和/或实际中间点焓和/或实际主蒸汽温度和/或实际主蒸汽压力。
第一前馈控制器403,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一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接收模块401获取的目标输出功率对应的给煤速率基准值。
第一获取模块404,具体包括:
第一减法器4041,用于获取输出功率调整值,所述输出功率调整值等于所述接收模块401接收的标准调整指令中的目标输出功率减去所述反馈模块402获取的实际输出功率;
第一对解耦控制器4042,用于通过解耦所述第一减法器4041获取的输出功率调整值获取所述输出功率调整值对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的第一解耦补偿值,并发送给第五加法器4085;
第一回路控制器4043,用于通过对所述接收模块401的目标输出功率与所述反馈模块402获取的实际输出功率进行回路运算获取给煤速率调整值;
第一加法器4044,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给煤速率,所述目标给煤速率等于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303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第一回路控制器4043获取的给煤速率调整值与第二对解耦控制器4082发来的第二解耦补偿值之和。
第二获取模块405,具体包括:
第二回路控制器4051,用于通过对所述接收模块401接收的目标含氧量和所述反馈模块402获取的实际烟气含氧量进行回路运算获取送风速率调整值;
第二前馈控制器4052,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二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403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对应的送风速率基准值;
第二加法器4053,用于获取所述目标送风速率,所述目标送风速率等于所述第二前馈控制器4052获取的送风速率基准值与所述第二回路控制器4051获取的送风速率调整值之和。
第三获取模块406,具体包括:
第三回路控制器4061,用于通过对所述接收模块401接收的目标中间点焓和所述反馈模块402获取的实际中间点焓值进行回路运算获取给水流量调整值;
第三前馈控制器4062,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三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403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对应的给水流量基准值;
第三加法器4063,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给水流量,所述目标给水流量等于所述第三前馈控制器4062获取的给水流量基准值与所述第三回路控制器4061获取的给水流量调整值之和。
第四获取模块407,具体包括:
第四回路控制器4071,用于通过对所述接收模块401接收的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所述反馈模块402获取的实际主蒸汽温度进行回路运算获取减温水流量调整值;
第四前馈控制器4072,用于根据预置的第四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403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对应的减温水流量基准值;
第四加法器4073,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减温水流量,所述目标减温水流量等于所述第四前馈控制器4072获取的减温水流量基准值与所述第四回路控制器4071获取的减温水流量调整值之和。
第五获取模块408,具体包括:
第二减法器4081,用于获取主蒸汽压力调整值,所述主蒸汽压力调整值等于所述接收模块401接收的目标主蒸汽压力减去所述反馈模块402获取的实际主蒸汽压力;
第二对解耦控制器4082,用于通过解耦所述第二减法器4091获取的主蒸汽压力调整值获取所述主蒸汽压力调整值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目标输出功率的第二解耦补偿值,并发送给第一加法器4044;
第五回路控制器4083,用于通过对所述接收模块401接收的目标主蒸汽压力与所述反馈模块402获取的实际主蒸汽压力进行回路运算获取汽轮机阀门开度调整值;
获取子模块4084,用户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当前的实际汽轮机阀门开度;
第五加法器4085,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所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等于所述获取子模块4083获取的实际汽轮机阀门开度、所述第五回路控制器4082获取的汽轮机阀门开度调整值与所述第一对解耦控制器4042发来的第一解耦补偿值之和。
发送模块409,用于生成直接调整指令并发向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所述直接调整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获取模块404获取的目标给煤速率和/或所述第二获取模块405获取的目标送风速率和/或所述第三获取模块406获取的目标给水流量和/或所述第四获取模块407获取的目标减温水流量和/或所述第五获取模块408获取的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
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410,用于接收所述发送模块409发送的直接调整指令,并根据所述直接调整指令中的目标给煤速率和/或所述目标送风速率和/或所述目标给水流量和/或所述目标减温水流量和/或所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对给煤速率和/或送风速率和/或给水流量和/或减温水流量和/或汽轮机阀门开度做相应的调整。
所述预置的第一映射关系表、预置的第二映射关系表、预置的第三映射关系表和预置的第四映射关系表通过对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进行现场实验确定。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标准调整指令,所述标准调整指令携带有目标输出功率和/或目标烟气含氧量和/或目标中间点焓和/或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或目标主蒸汽压力;
获取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当前的实际输出功率和/或实际烟气含氧量和/或实际中间点焓和/或实际主蒸汽温度和/或实际主蒸汽压力;
根据预置的第一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目标输出功率对应的给煤速率基准值;
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目标输出功率、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和所述实际主蒸汽压力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煤速率;
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目标烟气含氧量和所述实际烟气含氧量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送风速率;
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目标中间点焓和所述实际中间点焓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水流量;
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所述实际主蒸汽温度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减温水流量;
结合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所述目标输出功率、所述实际主蒸汽压力和所述实际输出功率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
生成直接调整指令并发向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所述直接调整指令中包括所述目标给煤速率和/或所述目标送风速率和/或所述目标给水流量和/或所述目标减温水流量和/或所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目标输出功率、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所述实际输出功率和所述实际主蒸汽压力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煤速率,具体包括:
通过对所述目标输出功率与所述实际输出功率进行回路运算获取给煤速率调整值;
获取主蒸汽压力调整值,所述主蒸汽压力调整值等于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减去所述实际主蒸汽压力;
通过解耦所述主蒸汽压力调整值获取所述主蒸汽压力调整值对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的第二解耦补偿值;
获取所述目标给煤速率,所述目标给煤速率等于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给煤速率调整值和所述第二解耦补偿值之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目标烟气含氧量和所述实际烟气含氧量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送风速率,具体包括:
通过对所述目标烟气含氧量和所述实际烟气含氧量进行回路运算获取送风速率调整值;
根据预置的第二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对应的送风速率基准值;
获取所述目标送风速率,所述目标送风速率等于所述送风速率基准值与所述送风速率调整值之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目标中间点焓和所述实际中间点焓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水流量,具体包括:
通过对所述目标中间点焓和所述实际中间点焓值进行回路运算获取给水流量调整值;
根据预置的第三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对应的给水流量基准值;
获取所述目标给水流量,所述目标给水流量等于所述给水流量基准值与所述给水流量调整值之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所述实际主蒸汽温度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减温水流量,具体包括:
通过对所述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所述实际主蒸汽温度进行回路运算获取减温水流量调整值;
根据预置的第四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给煤速率基准值对应的减温水流量基准值;
获取所述目标减温水流量,所述目标减温水流量等于所述减温水流量基准值与所述减温水流量调整值之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所述目标输出功率、所述实际主蒸汽压力和所述实际输出功率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具体包括:
通过对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与所述实际主蒸汽压力进行回路运算获取汽轮机阀门开度调整值;
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当前的实际汽轮机阀门开度;
获取输出功率调整值,所述输出功率调整值等于所述目标输出功率减去所述实际输出功率;
通过解耦所述输出功率调整值获取所述输出功率调整值对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的第一解耦补偿值;
获取所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所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等于所述实际汽轮机阀门开度、所述汽轮机阀门开度调整值与所述第一解耦补偿值之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的第一映射关系表、预置的第二映射关系表、预置的第三映射关系表和预置的第四映射关系表通过对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进行现场实验确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直接调整指令并发向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之后,还包括:
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接收所述直接调整指令,并根据所述直接调整指令中的目标给煤速率和/或所述目标送风速率和/或所述目标给水流量和/或所述目标减温水流量和/或所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对给煤速率和/或送风速率和/或给水流量和/或减温水流量和/或汽轮机阀门开度做相应的调整。
9.一种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标准调整指令,所述标准调整指令携带有目标输出功率和/或目标烟气含氧量和/或目标中间点焓和/或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或目标主蒸汽压力;
反馈模块,用于获取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当前的实际输出功率和/或实际烟气含氧量和/或实际中间点焓和/或实际主蒸汽温度和/或实际主蒸汽压力;
第一前馈控制器,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一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反馈模块获取的目标输出功率对应的给煤速率基准值;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结合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标准调整指令中的目标输出功率、目标主蒸汽压力和所述反馈模块获取的实际输出功率、实际主蒸汽压力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煤速率;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结合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目标烟气含氧量和所述反馈模块获取的实际烟气含氧量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送风速率;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结合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目标中间点焓和所述反馈模块获取的实际中间点焓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给水流量;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结合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所述反馈模块获取的实际主蒸汽温度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减温水流量;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结合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标准调整指令中的目标主蒸汽压力、目标输出功率和所述反馈模块获取的实际主蒸汽压力、实际输出功率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
发送模块,用于生成直接调整指令并发向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所述直接调整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目标给煤速率和/或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目标送风速率和/或所述第三获取模块获取的目标给水流量和/或所述第四获取模块获取的目标减温水流量和/或所述第五获取模块获取的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减法器,用于获取输出功率调整值,所述输出功率调整值等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标准调整指令中的目标输出功率减去所述反馈模块获取的实际输出功率;
第一对解耦控制器,用于通过解耦所述第一减法器获取的输出功率调整值获取所述输出功率调整值对所述目标主蒸汽压力的第一解耦补偿值,并发送给第五加法器;
第一回路控制器,用于通过对所述接收模块的目标输出功率与所述反馈模块获取的实际输出功率进行回路运算获取给煤速率调整值;
第一加法器,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给煤速率,所述目标给煤速率等于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所述第一回路控制器获取的给煤速率调整值与第二对解耦控制器发来的第二解耦补偿值之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回路控制器,用于通过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目标含氧量和所述反馈模块获取的实际烟气含氧量进行回路运算获取送风速率调整值;
第二前馈控制器,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二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对应的送风速率基准值;
第二加法器,用于获取所述目标送风速率,所述目标送风速率等于所述第二前馈控制器获取的送风速率基准值与所述第二回路控制器获取的送风速率调整值之和。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第三回路控制器,用于通过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目标中间点焓和所述反馈模块获取的实际中间点焓值进行回路运算获取给水流量调整值;
第三前馈控制器,用于根据预置的第三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对应的给水流量基准值;
第三加法器,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给水流量,所述目标给水流量等于所述第三前馈控制器获取的给水流量基准值与所述第三回路控制器获取的给水流量调整值之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第四回路控制器,用于通过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目标主蒸汽温度和所述反馈模块获取的实际主蒸汽温度进行回路运算获取减温水流量调整值;
第四前馈控制器,用于根据预置的第四映射关系表获取所述第一前馈控制器获取的给煤速率基准值对应的减温水流量基准值;
第四加法器,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减温水流量,所述目标减温水流量等于所述第四前馈控制器获取的减温水流量基准值与所述第四回路控制器获取的减温水流量调整值之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减法器,用于获取主蒸汽压力调整值,所述主蒸汽压力调整值等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目标主蒸汽压力减去所述反馈模块获取的实际主蒸汽压力;
第二对解耦控制器,用于通过解耦所述第二减法器获取的主蒸汽压力调整值获取所述主蒸汽压力调整值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目标输出功率的第二解耦补偿值,并发送给第一加法器;第五回路控制器,用于通过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目标主蒸汽压力与所述反馈模块获取的实际主蒸汽压力进行回路运算获取汽轮机阀门开度调整值;
获取子模块,用户获取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当前的实际汽轮机阀门开度;
第五加法器,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所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等于所述获取子模块获取的实际汽轮机阀门开度、所述第五回路控制器获取的汽轮机阀门开度调整值与所述第一对解耦控制器发来的第一解耦补偿值之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的第一映射关系表、预置的第二映射关系表、预置的第三映射关系表和预置的第四映射关系表通过对所述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进行现场实验确定。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用于接收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直接调整指令,并根据所述直接调整指令中的目标给煤速率和/或所述目标送风速率和/或所述目标给水流量和/或所述目标减温水流量和/或所述目标汽轮机阀门开度对给煤速率和/或送风速率和/或给水流量和/或减温水流量和/或汽轮机阀门开度做相应的调整。
CN201310682086.6A 2013-12-12 2013-12-12 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Active CN1036974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2086.6A CN103697454B (zh) 2013-12-12 2013-12-12 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2086.6A CN103697454B (zh) 2013-12-12 2013-12-12 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7454A CN103697454A (zh) 2014-04-02
CN103697454B true CN103697454B (zh) 2015-04-22

Family

ID=50359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82086.6A Active CN103697454B (zh) 2013-12-12 2013-12-12 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974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0102B (zh) * 2014-04-11 2017-01-04 国家电网公司 采用自动方式的电网调频时快速稳定主蒸汽温度的方法
CN103925590B (zh) * 2014-04-17 2016-02-24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发电机组快速减负荷过程中给水控稳方法
CN104062905B (zh) * 2014-07-04 2016-07-06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直流锅炉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04154531B (zh) * 2014-07-28 2016-06-22 广州市恒力安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流化床机组能效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5465823B (zh) * 2015-12-29 2017-12-1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预防火电厂直流锅炉燃水比失调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673094B (zh) * 2016-02-23 2017-04-26 武汉科技大学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汽轮机转速控制方法
CN106439770B (zh) * 2016-09-20 2019-05-0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1045mw超超临界机组贫煤锅炉汽温的控制方法
CN111166155B (zh) * 2018-11-12 2022-03-1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
CN109668139B (zh) * 2018-12-10 2020-10-09 清华大学 一种超临界火电机组机炉协调控制方法
CN110822401B (zh) * 2019-08-26 2021-09-21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并列运行垃圾焚烧处理锅炉负荷控制方法
CN111765447B (zh) * 2020-07-14 2022-06-07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多变量解耦的发电锅炉主汽温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5016576B (zh) * 2022-05-27 2024-02-09 国能河北沧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再热汽温控制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48603A (ja) * 1997-11-14 1999-06-02 Toshiba Corp 石炭・残渣油ガス化複合発電プラントの制御装置
JPH11351551A (ja) * 1998-06-10 1999-12-24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微粉炭焚ボイラの給炭機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2009068798A (ja) * 2007-09-14 2009-04-02 Toshiba Corp 火力発電プラントの最適運用システム
CN202048569U (zh) * 2010-06-01 2011-11-23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强化燃烧的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协调控制装置
CN102707743B (zh) * 2012-05-30 2014-07-23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多变量预测控制的超超临界机组汽温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7454A (zh) 201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7454B (zh) 燃煤锅炉直流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2679314B (zh) 超临界锅炉动态加速前馈的自适应校正方法
CN102563599B (zh) 快速自适应燃煤热值变化的超临界机组机炉协调控制方法
CN102654751B (zh) 基于非线性控制和模糊控制的协调控制方法
Tian et al. Modeling and sliding mode predictive control of the ultra-supercritical boiler-turbine system with uncertainties and input constraints
CA2868093C (en) Steam temperature control using model-based temperature balancing
Wang et al. Modeling and flexible load control of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units
CN109856966A (zh) 一种计及燃煤锅炉蓄*修正的瞬态变负荷给煤量控制方法
CN105202571B (zh) 一种火力发电机组主汽压力优化控制方法
CN110207098B (zh) 考虑锅炉金属蓄热的二次再热机组蒸汽温度控制方法
CN104390234A (zh) 带双进双出磨煤机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协调控制方法
CN103513573A (zh) 一种300mw机组有效稳定主蒸汽温度的最佳控制方法
CN104865925A (zh) 一种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发电功率指令前馈控制方法
CN112648606A (zh)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汽温协同控制系统
JPS6033971B2 (ja) 発電装置用の制御装置
CN111708333A (zh) 一种电厂智能预测协调控制系统
CN109668139B (zh) 一种超临界火电机组机炉协调控制方法
CN112039091A (zh) 一种基于零号高加的一次调频控制方法
Tang et al. Frequency regulation of thermal power units assisted by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JP2015031453A (ja) 火力発電用ボイラプラントの変圧運転方法
Zhu et al. Revealing steam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for a double-reheat unit under coal calorific value variation
Marušić et al. Increasing flexibility of coal power plant by control system modifications
CN116577984B (zh) 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汽水分离器蒸汽焓值的抗干扰控制方法
Deng et al. Compensation design of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for supercritical once-through CHP plants based on energy analysis
CN113283098B (zh) 一种火电机组过热器/再热器汽温前馈控制信号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080 Dongfeng East Road, Dongfeng, Guangdong, Gu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8

Patentee after: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80 Dongfeng East Road, Dongfeng, Guangdong, Gu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8

Patentee before: Electric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or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7

Address after: 510655, No. fifth, No. 146-150, Whampoa Avenue, Tianhe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ergy technology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Address before: 510080 Dongfeng East Road, Dongfeng, Guangdong, Gu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8

Patentee befor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501-503, annex building, Huaye building, No.1-3 Chuimao new street, Xihua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after: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55 5th floor, no.146-150, Huangpu Avenue Middle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