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有机硅接枝改性不溶性聚磷酸铵的方法,通过特殊的改性剂和溶剂进行接枝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和疏水性能,且克服聚磷酸铵易吸潮、相容性差和包覆膜易破裂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这种有机硅接枝改性的不溶性聚磷酸铵成品的用途。
为实现以上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硅接枝改性不溶性聚磷酸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不溶性聚磷酸铵分散在溶剂中,在搅拌下加入活性有机硅氧烷,混合均匀后,加热到40-100℃,除去溶剂,烘干,再升温至110-220℃,反应30-120min,冷却,再粉碎成微粒,即得改性的不溶性聚磷酸铵成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硅接枝改性不溶性聚磷酸铵的方法,将6~15份不溶性聚磷酸铵均匀分散于15~100份的溶剂中,在搅拌下加入活性有机硅氧烷,混合均匀后,加热到40-100℃,除去溶剂,烘干,再升温至110-220℃,反应30-120min,冷却,再粉碎至50~300nm的微粒,即得改性的不溶性聚磷酸铵成品。
其中,所述不溶性聚磷酸铵为非水溶性不溶性聚磷酸铵,其聚合度为30-5000,相对分子质量3000-500000。
其中,所述溶剂为丙酮、石油醚、甲苯或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其中,所述活性有机硅氧烷为氨基硅氧烷、环氧丙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含有2个以上可水解基团的有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含有2个以上可水解基团的有机硅烷例如可以为MeSi(O-N=CMe2)3、CH2=CH-Si(O-N=CMe2)3或MeSi(O-N=CMeEt)3。
其中,所述活性有机硅氧烷与不溶性聚磷酸铵的质量比为2~100∶100。
其中,所述改性的不溶性聚磷酸铵成品的收率大于等于95%。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采用前述方法改性的不溶性聚磷酸铵成品,可作为阻燃剂应用于塑料、橡胶和/或纺织品等领域。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将活性有机硅与不溶性聚磷酸铵进行了接枝反应,接枝改性的 产品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和疏水性能,且克服了不溶性聚磷酸铵易吸潮、相容性差等问题,也克服了表面包覆处理后的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包覆膜易破裂等缺点。
采用本发明改性的不溶性聚磷酸铵成品加工后的基材均可获得很好的阻燃、防水效果,且不含卤素和甲醛,可广泛用于塑料、橡胶和纺织品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更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展开说明,但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改性的有机硅接枝改性不溶性聚磷酸铵的方法并不限于这种具体的反应条件和配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理解的是,以下的说明内容即使不做任何调整或修正,也可以直接适用于在此未指明的其他反应条件和配比。
一种有机硅接枝改性不溶性聚磷酸铵的方法,将6~15份不溶性聚磷酸铵均匀分散于15~100份的溶剂中,在搅拌下加入活性有机硅氧烷,混合均匀后,加热到40-100℃,除去溶剂,烘干,再升温至110-220℃,反应30-120min,冷却,再粉碎至50~300nm的微粒,即得改性的不溶性聚磷酸铵成品。其中相对于溶剂用量,不溶性聚磷酸铵的重量份数可以为6~15份、7~14份、8~13份、9~12份、10~11份,但不限于此;所用溶剂的份量为15~100份、20~900份、30~80份、40~70份、50~60份,但不限于此。所述聚磷酸铵为非水溶性聚磷酸铵,其聚合度为30-5000,还可以为50-4500、70-4000、80-3000、90-2000、100-1000等等,但不限于此,可选取前述范围内的任意数值的聚合度,优选500-3000,更优选1000-2500。所述溶剂为丙酮、石油醚、甲苯或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但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所述不溶性聚磷酸铵(APP)可以为I-型APP或II-型APP两种晶型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的改性方法适用于I-型APP或II-型APP,但不限于此,只要是不溶性APP均可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改性。
本发明的关键之处在于采用活性有机硅氧烷为改性剂,配套相适宜的溶剂,得到接枝改性的成品。所述活性有机硅氧烷为任一种有机硅氧烷或多种组合,例如氨基硅氧烷、环氧丙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或含有2个以上可水解基团的有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含有2个以上可水解基团的有机硅烷,例如为MeSi(O-N=CMe2)3、CH2=CH-Si(O-N=CMe2)3或MeSi(O-N=CMeEt)3,但不限于此。其中Me表示甲基基团,Et表示乙基基团,含有2个以上可水解基团的有机硅烷例如可参考中国专利申请CN99126452.5中有机硅氧烷的结构,该专利的对应含有2个以上可水解基团的有机硅氧烷化合物均可引入本发明中。
在改性过程中,所述活性有机硅氧烷与不溶性聚磷酸铵的质量比为2~100∶100,优选10-90∶100,更为优选20-80∶100,30-70∶100,或40-60∶100,但不限于此。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改性的不溶性聚磷酸铵成品的收率大于等于95%,优选大于等于96%,更优选大于等于97%,但不限于此。采用本发明制得改性的不溶性聚磷酸铵成品通过现有加工工艺加工后的基材均可获得很好的阻燃、防水效果,且不含卤素和甲醛,可作为阻燃剂广泛用于塑料、橡胶和纺织品等领域。改性的不溶性聚磷酸铵成品的加工工艺可参考现有技术,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例如工程塑料领域,阻燃型塑料通过采用双螺杆挤出工艺加工而成,改性的不溶性聚磷酸铵成品可作为阻燃剂母粒分散在要加工的塑料基体中,针对性地调节加工工艺,重点考虑加工温度和主机转速的调整,使其满足相应体系的特殊要求,从而做出较好的产品。
本发明接枝改性的产品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和疏水性能,且克服了不溶性聚磷酸铵易吸潮、相容性差等缺点。其中,改性成品的吸潮性、相容性和溶解度采用以下的测试方法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
吸潮性测试:吸潮性是以阻燃剂因吸潮而增加的质量与其干燥时的质量百分比表示。将10g APP或10g改性并干燥处理后的APP,均匀平铺于100cm2已知准确质量的玻璃盘中放入(50±2℃)的烘箱中干燥处理4h后,取出立即称量其质量(m0g),精确至0.01g,然后将样品放在温度(40±2℃)、相对湿度为(80±5%)的恒温恒湿箱中,24h、48h、72h后取出称量(mxg),按式(1)计算吸潮率,平行测定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样品的吸潮率(AG)。
相容性试验:相容性是以改性APP在溶剂中的分散情况来表示。分别取1g APP加入100ml蒸馏水、100ml无水乙醇、100ml丙酮、100ml二氯甲烷、100ml石油醚中,分别记录加入时、加入后搅拌30min再静置60min的分散情况。
溶解度测试:溶解度是以在25℃,100ml蒸馏水中溶解APP的质量来表示。将15g APP样品悬浮于100ml的蒸馏水中,分别在25℃和60℃下,恒温搅拌60min。然后用离心机离心20min,使未溶解APP样品沉降于底部。将上层清液转入已知质量的蒸发皿中,液体的质量为(m1),在120℃下干燥,称重残留物质量,残留物的质量为(m2)。由公式(2)可以计算出改性后的APP在水中的溶解度(S)。
下面通过更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机硅接枝改性不溶性聚磷酸铵的方法,其对本发明没有任何限制,仅为示例作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确定。
实施例1
将10份不溶性I-型聚磷酸铵(APP)均匀分散于15份的溶剂丙酮中,在搅拌下加入3份氨基硅氧烷和1.份MeSi(O-N=CMe2)3,混合均匀后,加热到40℃,除去溶剂,烘干,再升温至110℃,反应30min,冷却至室温,再粉碎至50nm的微粒,即得改性的不溶性I-型聚磷酸铵成品,收率为95%。
根据前述方法分别测试改性I-型APP与未改性I-型APP的吸潮性、分散性和溶解度的变化,结果分别对应列于表1、表2和表3。
表1改性I-型APP与未改性I-型APP的吸潮性的变化
由表1可以看出,改性I-型APP的吸潮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吸潮率变化很小,小于2%,且超过72小时后,基本饱和,吸潮率不再增大。而未改性不溶性I-型APP的吸潮性随时间的变化显著增大,超过3.5%,是由于未改性APP容易在吸潮后进一步水解,使吸潮不可达到饱和,且未改性I-型APP的吸潮性是改性I-型APP的7倍以上。
表2改性I-型APP与未改性不溶性I-型APP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性的变化
由表2可以看出,改性I-型APP在水中完全不能被分散,漂浮于水面,搅拌后也不 浸润、不溶解,溶剂清澈透明,具有优良的疏水性;而I-型APP加入到水中则立即被分散,溶液变浑浊,搅拌静置后,浑浊溶液几乎不变澄清,底部仅有少量固体物。而在非极性和弱极性有机溶剂中,情况恰好相反,I-型APP在石油醚中完全不能被分散,搅拌后也不溶解,溶液清澈透明,具有优良的疏油性;而改性I-型APP加入到石油醚中则立即被分散,溶液立刻变浑浊,搅拌静置后,浑浊溶液几乎不变澄清,底部仅有少量固体物。改性I-型APP加入到无水乙醇、丙酮、DMF等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中则也可立即被分散,溶液变浑浊,搅拌静置后,浑浊溶液几乎不变澄清。说明改性I-型APP与有机物的相容性很好。
表3改性I-型APP与未改性不溶性I-型APP的溶解度的变化
由表3可以看出,改性I-型APP的溶解度很小,仅是未改性APP溶解度的1/6,且其随温度变化很小,而与未改性I-型APP的溶解度很大,且随温度变化很十分明显。
实施例2
将10份不溶性II-型聚磷酸铵均匀分散于35份的溶剂石油醚中,在搅拌下加入4份环氧丙基硅氧烷和2份CH2=CH-Si(O-N=CMe2)3,混合均匀后,加热到50℃,除去溶剂,烘干,再升温至130℃,反应60min,冷却至室温,再粉碎至100nm的微粒,即得改性的不溶性II-型聚磷酸铵成品,收率为96%。
根据前述方法分别测试改性II-型APP与未改性II-型APP的吸潮性、分散性和溶解度的变化,结果分别对应列于表4、表5和表6。
表4改性II-型APP与未改性不溶性II-型APP的吸潮性的变化
由表4可以看出,改性II-型APP的吸潮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吸潮率变化很小,小于 1%,且超过72小时后,基本饱和,吸潮率不明显增大。而未改性不溶性II-型APP的吸潮性随时间的变化显著增大,超过2%,是由于未改性APP容易在吸潮后进一步水解,使吸潮不可达到饱和,且未改性II-型APP的吸潮性是改性II-型APP的13倍以上。
表5改性II-型APP与未改性不溶性II-型APP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性的变化
由表5可以看出,改性I-型APP在水中完全不能被分散,漂浮于水面,搅拌后也不浸润、不溶解,溶剂清澈透明,具有优良的疏水性;而I-型APP加入到水中则立即被分散,溶液变浑浊,搅拌静置后,浑浊溶液几乎不变澄清,底部仅有少量固体物。而在非极性和弱极性有机溶剂中,情况恰好相反,I-型APP在石油醚中完全不能被分散,搅拌后也不溶解,溶液清澈透明,具有优良的疏油性;而改性I-型APP加入到石油醚中则立即被分散,溶液立刻变浑浊,搅拌静置后,浑浊溶液几乎不变澄清,底部仅有少量固体物。改性I-型APP加入到无水乙醇、丙酮、DMF等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中则也可立即被分散,溶液变浑浊,搅拌静置后,浑浊溶液几乎不变澄清。说明改性I-型APP与有机物的相容性很好。
表6改性II-型APP与未改性不溶性II-型APP的溶解度的变化
由表6可以看出,改性II-型APP的溶解度很小,仅是未改性II-型APP溶解度的1/7,且其随温度变化很小,而与未改性II-型APP的溶解度很大,且随温度变化很十分明显。
实施例3
将12份不溶性II-型聚磷酸铵均匀分散于55份的溶剂甲苯中,在搅拌下加入6 份聚二甲基硅氧烷和3份MeSi(O-N=CMeEt)3,混合均匀后,加热到60℃,除去溶剂,烘干,再升温至160℃,反应80min,冷却至室温,再粉碎至150nm的微粒,即得改性的II-型不溶性聚磷酸铵成品,收率为97%。
根据前述方法分别测试改性II-型APP与未改性II-型APP的吸潮性、分散性和溶解度的变化,结果分别对应列于表7、表8和表9。
表7改性II-型APP与未改性不溶性II-型APP的吸潮性的变化
由表7可以看出,改性II-型APP的吸潮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吸潮率几乎不变,均小于0.2%,该产品具有很好的疏水性。而未改性不溶性II-型APP的吸潮性随时间的变化显著增大,超过2%,是由于未改性APP容易在吸潮后进一步水解,使吸潮不可达到饱和,且未改性II-型APP的吸潮性是改性II-型APP的40倍以上。
表8改性II-型APP与未改性不溶性II-型APP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性的变化
由表8可以看出,改性II-型APP在水中完全不能被分散,漂浮于水面,搅拌后也不浸润、不溶解,溶剂清澈透明,具有优良的疏水性;而II-型APP加入到水中则立即被分散,溶液变浑浊,搅拌静置后,浑浊溶液几乎不变澄清,底部仅有少量固体物。而在非极性和弱极性有机溶剂中,情况恰好相反,II-型APP在石油醚中完全不能被分散,搅拌后也不溶解,溶液清澈透明,具有优良的疏油性;而改性II-型APP加入到石油醚中则立 即被分散,溶液立刻变浑浊,搅拌静置后,浑浊溶液几乎不变澄清,底部仅有少量固体物。改性II-型APP加入到无水乙醇、丙酮、DMF等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中则也可立即被分散,溶液变浑浊,搅拌静置后,浑浊溶液几乎不变澄清。说明改性II-型APP与有机物的相容性很好。
表9改性II-型APP与未改性不溶性II-型APP的溶解度的变化
由表9可以看出,改性II-型APP的溶解度很小,仅是未改性APP溶解度的1/6,且其随温度变化很小,而与未改性II-型APP的溶解度很大,且随温度变化很十分明显。
实施例4
将14份不溶性II-型聚磷酸铵均匀分散于75份的溶剂二甲苯中,在搅拌下加入3.6份MeSi(O-N=CMe2)3,混合均匀后,加热到80℃,除去溶剂,烘干,再升温至190℃,反应100min,冷却至室温,再粉碎至200nm的微粒,即得改性的不溶性II-型聚磷酸铵成品,收率为96.5%。
根据前述方法分别测试改性II-型APP与未改性II-型APP的吸潮性、分散性和溶解度的变化,结果分别对应列于表10、表11和表12。
表10改性II-型APP与未改性不溶性II-型APP的吸潮性的变化
由表10可以看出,改性II-型APP的吸潮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吸潮率变化很小,均小于0.9%,该产品由很好的疏水性。而未改性不溶性II-型APP的吸潮性随时间的变化显著增大,超过2%,是由于未改性APP容易在吸潮后进一步水解,使吸潮不可达到饱和,且未改性II-型APP的吸潮性是改性II-型APP的20倍以上。
表11改性II-型APP与未改性不溶性II-型APP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性的变化
由表11可以看出,改性II-型APP在水中完全不能被分散,漂浮于水面,搅拌后也不浸润、不溶解,溶剂清澈透明,具有优良的疏水性;而II-型APP加入到水中则立即被分散,溶液变浑浊,搅拌静置后,浑浊溶液几乎不变澄清,底部仅有少量固体物。而在非极性和弱极性有机溶剂中,情况恰好相反,II-型APP在石油醚中完全不能被分散,搅拌后也不溶解,溶液清澈透明,具有优良的疏油性;而改性II-型APP加入到石油醚中则立即被分散,溶液立刻变浑浊,搅拌静置后,浑浊溶液几乎不变澄清,底部仅有少量固体物。改性II-型APP加入到无水乙醇、丙酮、DMF等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中则也可立即被分散,溶液变浑浊,搅拌静置后,浑浊溶液几乎不变澄清。说明改性II-型APP与有机物的相容性很好。
表12改性II-型APP与未改性不溶性II-型APP的溶解度的变化
由表12可以看出,改性II-型APP的溶解度很小,仅是未改性II-型APP溶解度的1/5,且其随温度变化很小,而与未改性II-型APP的溶解度很大,且随温度变化很十分明显。
实施例5
将15份不溶性I-型聚磷酸铵均匀分散于100份的甲苯和二甲苯混合溶剂中,在搅拌下加入0.75份MeSi(O-N=CMeEt)3,混合均匀后,加热到100℃,除去溶剂,烘干,再升温至220℃,反应120min,冷却至室温,再粉碎至300nm的微粒,即得改性的不溶性聚磷酸铵成品,收率为97.5%。
根据前述方法分别测试改性I-型APP与未改性I-型APP的吸潮性、分散性和溶解度的变化,结果分别对应列于表13、表14和表15。
表13改性I-型APP与未改性不溶性I-型APP的吸潮性的变化
由表13可以看出,改性I-型APP的吸潮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吸潮率变化很小,小于1.2%,且超过72小时后,基本饱和,吸潮率不再明显增大。而未改性不溶性I-型APP的吸潮性随时间的变化显著增大,超过3.5%,是由于未改性I-型APP容易在吸潮后进一步水解,使吸潮不可达到饱和,且未改性I-型APP的吸潮性是改性I-型APP的4倍以上。
表14改性I-型APP与未改性不溶性I-型APP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性的变化
由表14可以看出,改性I-型APP在水中完全不能被分散,漂浮于水面,搅拌后也不浸润、不溶解,溶剂清澈透明,具有优良的疏水性;而I-型APP加入到水中则立即被分散,溶液变浑浊,搅拌静置后,浑浊溶液几乎不变澄清,底部仅有少量固体物。而在非极性和弱极性有机溶剂中,情况恰好相反,I-型APP在石油醚中完全不能被分散,搅拌后也不溶解,溶液清澈透明,具有优良的疏油性;而改性I-型APP加入到石油醚中则立即被分散,溶液立刻变浑浊,搅拌静置后,浑浊溶液几乎不变澄清,底部仅有少量固体物。改性I-型APP加入到无水乙醇、丙酮、DMF等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中则也可立即被 分散,溶液变浑浊,搅拌静置后,浑浊溶液几乎不变澄清。说明改性I-型APP与有机物的相容性很好。
表15改性I-型APP与未改性不溶性I-型APP的溶解度的变化
由表15可以看出,改性I-型APP的溶解度很小,仅是未改性APP溶解度的1/3,且其随温度变化很小,而与未改性I-型APP的溶解度很大,且随温度变化很十分明显。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