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90529A - 茶甲香酸等在制备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等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茶甲香酸等在制备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等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90529A
CN103690529A CN201210363367.0A CN201210363367A CN103690529A CN 103690529 A CN103690529 A CN 103690529A CN 201210363367 A CN201210363367 A CN 201210363367A CN 103690529 A CN103690529 A CN 1036905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anine
tea
cancer
acid
methyl 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33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营
关玉昆
刘昆
张颖
吴犇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t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3633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9052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4146 priority patent/WO2014048313A1/zh
Priority to CN201380011625.1A priority patent/CN104144919B/zh
Priority to US14/431,707 priority patent/US9518038B2/en
Priority to JP2015533430A priority patent/JP6404220B2/ja
Priority to EP13842801.6A priority patent/EP2902388B1/en
Publication of CN103690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05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茶甲香酸为一种新合成的化合物,能抑制人肝癌、胰腺癌、和淋巴瘤、小鼠黑色素瘤以及高转移肺癌等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在体内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其抑制效果超过抗癌药物;作用机制涉及到下调抑制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的受体、信号传导调控蛋白和激酶水平及核因子与DNA结合,同时,上调抑癌蛋白和细胞周期抑制蛋白等因子;茶甲香酸能直接抑制组蛋白去乙酰酶和组蛋白转甲基酶EZH2的活性以及炎症因子NF-κB与DNA的结合,茶甲香酸活性超过抗癌药物。本发明提供了茶甲香酸在预防和治疗肿瘤、炎症、心脑血管和免疫缺陷等疾病中的新用途。

Description

茶甲香酸等在制备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等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茶甲香酸(TMC)及其中间体化合物3-羧酸香豆素(C)和茶氨酸甲酯(TM)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炎症和心脑血管病及免疫缺陷等疾病抑制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肺癌、肝癌、胰腺癌、淋巴瘤和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的非正常生长、侵袭和转移是导致每年数以万记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也保持一定的水平,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由于临床化疗和放疗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对其有效的防治。茶氨酸(又名谷氨酰乙胺)为茶叶中一种表明其品质优劣的特征性氨基酸,由于是无毒副作用的食品成分,使其成为无限制用量的食品添加剂,得以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研究表明:茶氨酸能够增高抗癌药物在肿瘤中的浓度而协同增效治疗人卵巢癌(Sadzuki et al.,Toxicol Lett.123:159-67,2001)。我们先前的实验证明茶氨酸有抑制肝癌和肺癌的作用(Liu,et al.,Cytotechnology59:211-217,2009;Zhang et al.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2002,66(4):711-6.)。本发明将茶氨酸通过化学方法形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茶甲香酸(TMC)及其中间体化合物3-羧酸香豆素(C)和茶氨酸甲酯(TM),其抗肿瘤活性超过抗癌药物和茶氨酸。
组蛋白转甲基酶EZH2抑制剂和蛋白脱乙酰酶(HDAC)抑制剂如SAHA(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valproic acid,和sodium butyrate等已经在美国进行了I期或II期血液和实体肿瘤临床试验,EZH2和HDAC在多种人的癌症包括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白血病、胰腺癌、宫颈癌、肠癌和肝癌等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美国对其作用抗癌药物靶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EZH2抑制剂和HDAC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疾病的治疗中,被认为是应用前景较好的潜在的新型抗癌药物(Yamaguchi et al.,Cancer Sci.,10:355-62,2010;Denis,et al.,Clin Exp Metastasis25:183-189,2008;Kelly et al.,Nat Clin PractOncol2:150-157,2005;Martínez-Iglesias et al.,Clin Transl Oncol.10:395-8,2008)。
核蛋白因子NF-κB被认为是促进多种肿瘤和炎症及心脑血管、免疫缺陷病等疾病的蛋白因子,正成为防治这类疾病的重要药物靶点(Ishii et al.,J ClinBiochem Nutr.50:91-105,2012)。
高水平的受体VEGFR、EGFR和c-Met、非正常高表达的肿瘤信号传导相关的蛋白因子K-Ras,H-Ras,Akt,Cyclin D1,β-catenin和Bcl-2与多种肿瘤发生和恶化发展相关,而上调肿瘤抑制蛋白p53,p21,E-cadherin,Caspase3,Bax和胞浆细胞色素C水平显示了对多种癌细胞生长、侵袭和(或)转移的抑制作用(Cengel,et al.,Neoplasia9:341-8,2007;Huanget al.,Biochem Pharmacol.77:794-803,2009;Prasad et al.,Oncology.73:112-7,2007),因此,这些癌症相关因子成为潜在的防治癌症的重要药物靶点,能够有效地影响这些蛋白因子表达水平和活性的化合物具有广泛防治癌症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的茶甲香酸(TMC)及其中间体化合物3-羧酸香豆素(C)和茶氨酸甲酯(TM)具有显著的影响上述一系列蛋白因子的水平和活性,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炎症、心脑血管疾病和免疫缺陷病等疾病抑制剂的应用中有广阔的前景。
发明内容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茶甲香酸(TMC)及其中间体化合物3-羧酸香豆素(C)和茶氨酸甲酯(TM)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和炎症及心脑血管等疾病抑制剂中的应用。
2、本发明提供茶甲香酸(TMC)及其中间体化合物3-羧酸香豆素(C)和茶氨酸甲酯(TM)在制备组蛋白转甲基酶EZH2抑制剂中的应用。
3、本发明提供茶甲香酸(TMC)及其中间体化合物3-羧酸香豆素(C)和茶氨酸甲酯(TM)在制备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抑制剂中的应用。
4、本发明提供茶甲香酸(TMC)及其中间体化合物3-羧酸香豆素(C)和茶氨酸甲酯(TM)在制备促肿瘤、炎症和心脑血管病及免疫缺陷等疾病相关的因子NF-κ3抑制剂中的应用。
5、本发明提供茶甲香酸(TMC)及其中间体化合物3-羧酸香豆素(C)和茶氨酸甲酯(TM)在制备肿瘤、炎症和心脑血管病及免疫缺陷等疾病相关的因子VEGFR,EGFR,c-Met,K-Ras,H-Ras,Akt,Cyclin D1,β-catenin,Bcl-2/Bax抑制剂和上调p53,p21,E-cadherin,Caspase3,胞浆与线粒体细胞色素C之比激活剂中的应用。
6、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治疗肿瘤的化合物,其名称为茶甲香酸(TMC),全称为5-乙氨基-5-氧代-2-(2-氧代-2H-苯并吡喃-3-甲酰胺基)戊酸甲酯,其中间体化合物3-羧酸香豆素(C)和茶氨酸甲酯(TM)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Figure BSA00000782975400041
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物理性状为白色粉末状固体,熔点在摄氏温度154°以上分解。
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适于注射的任何物质。较佳为注射用水,或乳化剂及其它药学载体。
如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茶氨酸甲酯的制备,如结构式(II)所示;
2、由结构式(III)所示的3-羧酸香豆素与茶氨酸甲酯进一步合成茶甲香酸,如结构式(I)所示。
反应总步骤如下:
Figure BSA00000782975400042
步骤1:制备茶氨酸甲酯
茶氨酸按照87-91g/L的比例溶解在甲醇(指每升甲醇溶解87-91g克茶氨酸),随后向体系缓慢添加二氯亚砜体积比为17-19∶1(指茶氨酸和乙醇的溶解液与二氯亚砜的体积比),混合物在室温条件下搅拌1-2小时后,将产生的混合物在减压条件下浓缩,获得如结构式(II)的茶氨酸甲酯。
步骤2:制备茶甲香酸(TMC)
20-22g茶氨酸甲酯溶解于2-2.2L无水二氯甲烷,加入27--29g3-羧酸香豆素,分别添加0.20-0.22L DIPEA(二异丙基乙胺),76-78g EDCI。混合物在室温条件下搅拌1-2小时,接着减压浓缩,除去溶剂,通过柱层析进行纯化,获得如结构式(I)的5-乙氨基-5-氧代-2-(2-氧代-2H-苯并吡喃-3-甲酰胺基)戊酸甲酯,简称茶甲香酸,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7、本发明如结构式(I)所示的化合物,可用于协同放疗和化疗药物联合治疗肿瘤,在制备用于配合放疗和化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8、本发明如结构式(I)所示的化合物,为1%*皮下或肌肉或静脉或腹腔(2%)注射液或口服液。
所述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直肠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胃癌、食道癌、喉癌、白血病、淋巴瘤、黑色素瘤、子宫癌、卵巢癌、皮肤癌、支气管癌、细支气管癌、尿道癌、肾癌、口腔癌、阴道癌、胆管癌、胰腺癌、膀胱癌、鼻咽癌以及其它各种肿瘤。
本化合物在能够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能够增强放疗和化疗药物治疗肿瘤的疗效,本化合物抑制肿瘤的药效超过抗癌药物和茶氨酸,而且,毒副作用大大降低,无明显毒副作用。
本发明提出的化合物能够整合化疗和增效放疗为一体的功效,是具有应用更广泛、疗效更好、毒副作用更小、适应症更广、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效益更大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本发明所得到的茶甲香酸和茶氨酸甲酯以及使用的3-羧酸香豆素可以通过肌肉、皮下、静脉和腹腔注射或口服,对多种人癌和动物癌细胞和对动物人癌移植瘤的治疗均优于茶氨酸和临床一些抗癌药物环如磷酰胺和恩度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申请书中所有涉及到的温度均为摄氏温度)。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肿瘤的化合物,其名称为5-乙氨基-5-氧代-2-(2-氧代-2H-苯并吡喃-3-甲酰胺基)戊酸甲酯,简称茶甲香酸(TMC),具有式(I)所示的化学结构式:
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物理性状为白色粉末状固体,熔点在摄氏154°以上分解;
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适于注射的任何物质,较佳为注射用水,或乳化剂、脂质体、纳米制剂及其它药学载体。
如式(I)所示化合物茶甲香酸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中间体茶氨酸甲酯的制备,如结构式(II)所示;
2、由3-羧酸香豆素与茶氨酸甲酯进一步合成茶甲香酸,如结构式(I)所示。
具体步骤
步骤1:制备茶氨酸甲酯
茶氨酸按照87g/L的比例溶解在甲醇(指每升甲醇溶解87g克茶氨酸),随后向体系缓慢添加二氯亚砜体积比为55ml,混合物在室温条件下搅拌1小时后,将产生的混合物在减压条件下浓缩,获得如结构式(III)的茶氨酸甲酯。
步骤2:制备茶甲香酸(TMC)
20g茶氨酸甲酯溶解于2L无水二氯甲烷,加入27g3-羧酸香豆素,分别添加0.21L DIPEA(二异丙基乙胺),76g EDCI。混合物在室温条件下搅拌一小时,接着减压浓缩,除去溶剂,通过柱层析进行纯化,收集产物获得如结构式(I)所示的茶甲香酸(TMC),该产物为淡黄色粉末状固体,熔点摄氏180°以上分解,该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特征如下:
1H NMR(500MHz,CDCl3)δ1.15(t,3H,J=7.2Hz),2.10-2.17(m,1H),2.28-2.31(m,2H),2.34-2.41(m,1H),3.27-3.33(m,2H),3.78(s,3H),4.78-4.83(m,1H),6.07(brs,1H),7.38-7.43(m,2H),7.67-7.71(m,2H),8.88(s,1H),9.35(br d,1H,J=7.6Hz);13C NMR(125MHz,CDCl3)δ14.81,28.72,32.57,34.47,52.29,52.63,116.75,117.93,118.47,125.39,129.89,134.40,148.81,154.57,161.17,161.74,171.22,171.75;ESI-MS m/z361[M+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步骤1:制备茶氨酸甲酯
茶氨酸按照88g/L的比例溶解在甲醇(指每升甲醇溶解88g克茶氨酸),随后向体系缓慢添加二氯亚砜体积比为56ml(指茶氨酸和甲醇的溶解液与二氯亚砜的体积比),混合物在室温条件下搅拌1.5小时后,将产生的混合物在减压条件下浓缩,获得如结构式(II)的茶氨酸甲酯。
步骤2:制备茶甲香酸(TMC)
21g茶氨酸甲酯溶解于2.1L无水二氯甲烷,加入28g3-羧酸香豆素,分别添加0.21L DIPEA(二异丙基乙胺),77g EDCI。混合物在室温条件下搅拌1.5小时,接着减压浓缩,除去溶剂,通过柱层析进行纯化,获得如结构式(I)的茶甲香酸(TMC),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步骤1:制备茶氨酸甲酯
茶氨酸按照91g/L的比例溶解在甲醇(指每升甲醇溶解91g克茶氨酸),随后向体系缓慢添加二氯亚砜体积比为57ml(指茶氨酸和甲醇的溶解液与二氯亚砜的体积比),混合物在室温条件下搅拌2小时后,将产生的混合物在减压条件下浓缩,获得如结构式(II)的茶氨酸甲酯。
步骤2:制备茶甲香酸(TMC)
22g茶氨酸甲酯溶解于2.2L无水二氯甲烷,加入32g3-羧酸香豆素,分别添加0.22L DIPEA(二异丙基乙胺),78g EDCI。混合物在室温条件下搅拌2小时,接着减压浓缩,除去溶剂,通过柱层析进行纯化,获得如结构式(I)的化合物茶甲香酸(TMC),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实施例4
茶甲香酸(TMC)钠盐注射液的配制
按照1∶1比例将茶甲香酸,加入100%甲醇或其它适当的有机溶剂溶解后,用注射用水配制的0.2N的NaOH和0.2N的HCL调节pH至7-7.5,而后,加生理盐水稀释定容至总体积1000倍(相当于浓度为0.1%的茶甲香酸溶液),然后加压滤菌,所得滤液分装入1ml玻璃安瓿瓶中,熔封后经抽样热源试验结果阴性并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制剂中茶甲香酸含量与标示一致,即得0.1%茶甲香酸(TMC)钠盐注射液
实施例5
新化合物茶甲香酸(TMC)和茶氨酸甲酯(TM)等对各种人癌细胞系灭活作用
参照文献方法(Zhang Y,et al.,Cytotechnology2009,59(3):191-200)测定了新化合物(TMC)(茶甲香酸)和TE(茶氨酸甲酯)、C(3-羧酸香豆素)和阳性对照抗癌药物等体外培养对各种人癌细胞灭活作用,结果见下表-1。
1、细胞系和细胞培养:人淋巴瘤细胞U937,人肝癌SMMC7721和HepG2和人胰腺癌BxPc3细胞系、小鼠黑色素瘤B16以及Lewis肺癌细胞系购于美国AmericanType Culture Collection。这些细胞分别用DMEM和RPMI-1640培养液培养。
2、仪器设备:
二氧化碳培养箱:3111型,美国Thermo公司;倒置荧光显微镜:TE2000-U型,日本Nikon公司。倒置显微镜:CKX31型,日本Olympus公司;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5810R型,德国Eppendorf公司;微量加样器:德国Eppendorf公司;细胞培养塑料平板(96孔):BD公司;酶标仪:SYNERGY HT型,美国BIO-TEK公司;制冰机:XB70型,GRANT公司。
实验采用MTT法测试茶甲香酸(TMC)、茶氨酸甲酯(TM)和3-羧酸香豆素(C)及茶氨酸(T)在体外条件下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苔芬蓝染色法对其验证。步骤如下:
1、主要试剂、细胞系和仪器:
癌细胞系和仪器如上1和2所述。
RPMI1640和DMEM培养液:Hyclone公司;已灭活胎牛血清:Hyclone公司;
胰蛋白酶(trypsin):Amersco公司;0.4%*台盼蓝:Sigma公司;
四甲基偶氮唑盐(MTT):Sigma公司;
2、实验步骤:
(1)用0.25%的胰蛋白酶消化对数生长期的癌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为5×104/mL,以100μl每孔接种于96孔培养板;
(2)将培养板移入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24h;加入茶甲香酸1-1000μM/L、3-羧酸香豆素(1-1000μM/L),茶氨酸甲酯(1-1000μM/L),茶氨酸(1-1000μM/L),或阳性药物对照其终浓度为1-1500μM/L。设对照孔(只加细胞悬液200μl)和无药物空白对照孔(含溶媒0.01%DMSO),每组均设8个复孔,置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内培养;
(3)分别于加药48h后取出96孔板,小心吸弃原培养基,每孔加入100μl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及10μl MTT(5mg/mL)溶液,继续培养4h后,终止培养;
(4)小心吸弃孔内上清液,每孔加入1501DMSO,室温震荡10-15min,使结晶充分溶解。
(5)比色:选择570nm波长,在酶标仪上测定各孔吸光值(A值),记录结果;
(6)实验重复3次;
(7)实验结果按下式计算:相对存活率=(各实验组A值/细胞对照组A值)×100%
中效浓度(IC50,即抑制率为50%*时的药物浓度,又称半数抑制浓度)的计算:
用回归方程求出茶甲香酸等的IC50。
3、实验结果(见表1)
表1-1茶甲香酸(TCM)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作用
Figure BSA00000782975400111
注:*p<0.05与溶媒对照相比较;有关MTT测试细胞生长的方法见上述实验方法部分。上述结果使用苔芬蓝染色法对其验证表明药效相同无误。
§为茶甲香酸(TCM)、茶氨酸甲酯(TM)、3羧酸香豆素(C)和茶氨酸(T)等分别处理72小时后50%癌细胞成活的药物浓度(IC50)。
实施例6
茶甲香酸等抑制裸鼠体内多种人癌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实验
参照文献方法(George N.Naumov,et al.Combined 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Receptor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BlockadeInhibits Tumor Growth in XenograftModels of EGFR Inhibitor Resistance ClinCancer Res 2009,15:3484-3494;杨镇洲等,)测定了新化合物茶甲香酸(TMC)和茶氨酸甲酯(TM)等对多种人癌动物移植瘤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见下表-2。
1、实验动物,细胞系,主要试剂和仪器:
SPF级BALB/c裸小鼠和C57/BL6J小黑鼠,4~5周龄,18~22g,雌性,购自北京华阜康实验动物中心,动物许可证号SCXK(京)2009-0004。饲养于SPF级动物实验室;IVC独立送回风笼,苏州苏杭科技器材有限公司;人肝癌SMMC7721,Lewis肺癌和其它仪器如上所述。RPMI1640和DMEM培养液:Hyclone公司;已灭活胎牛血清:Hyclone公司,-20℃保存;胰蛋白酶(trypsin):Amersco公司;0.4%台盼蓝:Sigma公司;
2、实验步骤:
(1)细胞培养和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人癌细胞株分别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或RPMI-1640培养液中,在37℃、5%CO2的条件下培养,收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并制备成浓度为2×107个/ml的单细胞悬液,于超净工作台内每只裸小鼠于大腿后部皮下分别接种0.1ml细胞悬液,每天观察各注射点有无红肿破溃。约2周后,注射局部出现明显皮丘,所有裸鼠均出现直径约10-15mm的皮下结节,移植瘤模型建立;对于建立小鼠Lewis肺癌转移模型,制备成浓度为6×106个/ml的单细胞悬液,静脉注射0.1ml细胞悬液进入C57/BL6J小黑鼠尾静脉后分组第2天开始用药,用药剂量和方式同于裸鼠见如下说明。
(2)裸鼠分组和给药:于接种约2周后将已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的裸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阴性对照组(溶媒DMDO0.05%,腹腔注射0.2ml/只,每2-3日一次;药物和成分均为腹腔注射(25mg/kg):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恩度阳性对照组,茶甲香酸组,茶氨酸甲酯组,每2-3日一次,用药治疗3-5周;对于检测药物对体内肿瘤EZH2H和HDAC酶酶活性的影响,在用药6小时后分别切除肿瘤,分别提取总蛋白和提取核蛋白用于酶活性检测分析,用阴性对照为DMSO(0.05%)溶媒、阳性对照SAHA(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25mg/kg鼠)或化合物茶甲香酸(TCLC/25mg/kg鼠)或茶氨酸甲酯(TE/25mg/kg鼠)处理小鼠6小时后取瘤,总蛋白和核蛋白提取物由总蛋白裂解液和核蛋白裂解液提取(总蛋白裂解液、核蛋白裂解液以及PMSF购于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1mg肿瘤组织加人1mL裂解液中加入10μl PMSF,反复吹打混匀,冰上放置15min;将样品转移至1.5mL EP管中,14000r/min,4℃离心10min,将上清蛋白提取物转移到无菌EP管中用于检测酶活性。
(3)裸鼠和小黑鼠肿瘤瘤体生长的观察:每天观察裸鼠的活动情况(包括进食、大小便性状、精神状态等)、移植瘤的出瘤时间及生长情况,每2-3天测量一次体重、瘤体的大小,用游标卡尺量瘤体的长径a及短径b(mm),计算其体积,体积V=π1/2·ab2(mm3);
(4)动物的处死:治疗实验结束,麻醉小鼠,照相;断颈处死裸鼠,在无菌条件下剥离瘤组织,称取瘤重;检测药物对各器官和组织的病理和毒性影响情况。
(5)通过实验组移植瘤的瘤重(或肺转移瘤)与空白对照组瘤重(或肺转移瘤)相比较计算抑瘤率,即抑瘤率(%)=(1-实验组平均瘤重/对照平均瘤重)×100%。
3.实验结果(见表3)
表3茶甲香酸等对动物移植瘤体内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Figure BSA00000782975400131
注:*p<0.05;有关测试方法见上述实验方法部分。§抑制率%是与DMSO溶媒对照组相比较、用药组对肿瘤重量的平均抑制率(%)。#肿瘤肺转移抑制率%*
动物病理和毒理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期间,我们使用茶甲香酸和茶氨酸甲酯处理处理正常的动物和治疗的人癌移植瘤裸鼠和C57/BL6J小鼠,未见产生毒副作用,体重未见减少,心、肝、脾、肺、肾、胃肠道、生殖腺、脑、骨骼肌未见毒性。阳性对照药物环磷酰胺组小鼠有毒性反应,表现体重下降、厌食、用药2周后出现腹部肿胀和行动避缓等现象。恩度阳性对照组的小鼠也出现体重下降、厌食和行动避缓等毒性现象。
实施例7
茶甲香酸对动物体内EZH2酶活性抑制作用实验
1、实验动物,细胞系、仪器和主要试剂:
实验动物裸小鼠,细胞系和仪器详见上述(四)动物实验部分。
EZH2Assay Kit,购自BPS Bioscience公司。
检测茶甲香酸对EZH2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实验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附带的说明书操作,步骤如下:
2、实验步骤:
(1)向微孔板中每个反应孔中加入150μl的TBST缓冲液,室温下孵育15min,甩去缓冲液;
(2)按照说明,配制S-腺苷甲硫氨酸和EZH2酶工作液,操作始终在冰浴上进行;
(3)按照说明书所注明的比例,配制空白对照品,底物对照品,阳性对照品和抑制剂对照品;
(4)将配制好的各对照品和待测试的样品(各组肿瘤蛋白提取物取代EZH2酶)分别加入反应孔中,50μl/孔,室温下反应1h,每个样品均设2个平行孔;各组肿瘤蛋白提取物获得方法详见如上(四)动物实验部分。洗板封闭:每个反应孔加入200μl TBST缓冲液洗板,重复3次;再向每个反应孔加入100μl封闭缓冲液,摇床上摇动封闭10min,弃去液体;
(5)将稀释好的一抗工作液加入反应孔中,100μl/孔,摇床上反应1h;
(6)洗板封闭,同操作(5);
(7)将稀释好的HRP标记的二抗工作液加入反应孔中,100μl/孔,摇床上反应30min;
(8)洗板封闭,同操作(5);
(9)将HRP化学发光底物A和B在冰浴上等体积混合均匀后,加入反应孔中,100μl/孔;
(10)立即在酶标仪上读取荧光数值
3、实验结果(见表4)
表4茶甲香酸对体内调节与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缺陷疾病以及炎症等密切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782975400161
注:*p<0.05;有关测试方法见上述实验方法部分。H3和H4乙酰化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分析获得,方法详见如下实施例8部分内容。
实施例8
茶甲香酸对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DAC)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实验
1、实验动物,细胞系、仪器和主要试剂
实验动物裸小鼠,细胞系和仪器详见上述(四)动物实验部分。
EpiQuik HDAC Activity/Inhibition Assay Kit(Colorimetric),Epigentek公司;
EpiQuik Nuclear Extraction Kit,Epigentek公司;
2、实验步骤:
(1)严格按照EpiQuik Nuclear Extraction Kit说明书的操作要求,制备药物处理的肿瘤核提取物见上述(四)动物实验部分;每个样品均设2个平行孔;
(2)在每个反应孔中加入样品稀释液50μll,封板膜封板后室温下反应30min;
(3)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150μl,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重复2次,拍干;
(4)将2μl的HDAC酶或肿瘤组织核提取物分别与28μl的样品稀释液混匀,加入孔中,封板膜封板后37℃下反应60min;
(5)洗板3次,操作同(2);将稀释好的捕捉抗体工作液加入到每个反应孔中,50μl/孔,室温下在摇床上反应60min;
(6)洗板4次,操作同(2);
(7)将稀释好的检测抗体工作液加入到每个反应孔中,50μl/孔,室温下反应30min;
(8)洗板5次,操作同(2);
加入显色剂,100μl/孔,室温下避光显色2-10min;
(9)当标准品孔的颜色变为中等强度的蓝色时,每孔加入50μl的终止液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10)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测定应在加终止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
(12)酶活性抑制率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抑制率%=[1-(OD阳性对照-OD样品)/(OD阳性对照-OD空白对照)]100%
3、实验结果(见表4)
实施例9:茶甲香酸对多种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心脑血管疾病和免疫缺陷疾病以及炎症等等密切相关蛋白因子水平调控作用实验
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茶甲香酸对以下肿瘤相关蛋白因子水平调控作用,步骤如下:
1、主要试剂和仪器:
抗体:VEGFR,EGFR,c-Met,K-Ras,H-Ras,Akt,Cyclin D1,β-catenin,Bcl-2,Bax,p53,p21,E-cadherin,Caspase3蛋白一抗购于美国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和Santa Cruz Technology公司;H3乙酰化、H4乙酰化和HDAC(HDAC3和HDAC4等)Antibody Sample Kit抗体购自美国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
RPMI-1640,DMEM培养液和已灭活胎牛血清购于Hyclone公司;胰蛋白酶(trypsin)购于Amersco公司;蛋白质分子Marker、0.4%台盼蓝:购于美国Sigma公司;PVDF膜购于Millipore公司;
总蛋白裂解液和核蛋白裂解液以及PMSF(苯甲基磺酰氟)溶液购于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二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山羊抗小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山羊抗兔、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驴抗山羊、彩色预染蛋白分子量标准、ECL Plus发光试剂盒、定影粉、显影粉购于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医用X射线胶片购于柯达公司。
二氧化碳培养箱:3111型,美国Thermo公司;倒置显微镜:CKX31型,日本Olympus公司;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5810R型,德国Eppendorf公司;微量加样器:德国Eppendorf公司;细胞培养塑料平板(6孔):Nunclon公司;小型垂直电泳槽:美国BIO-RAD公司;小型湿式电转移槽:美国BIO-RAD公司;脱色摇床:TS-1型,江苏海门市基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制冰机:XB70型,GRANT公司;OMEGA10凝胶成像分析仪:美国μlTRA LUM公司;封口机:SF-B型,温州市兴业机械有限公司;蛋白分析灯箱:上海荆轲实业有限公司。
2、实验步骤:
(1)细胞处理: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待细胞密度长至70%~80%左右,分别向细胞中加入茶甲香酸和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卡莫氟或瑞香素等,使其终浓度分别为各组相对应抑制癌细胞的IC50浓度(依据上表1),另设无药物含溶媒(0.01%DMSO)等体积细胞培养液的对照组,继续培养48h后,收集细胞;
(2)细胞蛋白提取:用冷PBS洗2次后,用总蛋白或核蛋白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1mL裂解液中加入10μl PMSF,反复吹打混匀,冰上放置15min;将样品转移至1.5mL EP管中,14000r/min,4℃离心10min,将上清转移到无菌EP管中,-80℃保存;
(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使用等量的蛋白裂解液样品分离蛋白、转膜、封闭、先后分别使用适当的一抗和二抗处理、洗膜之后、用ECL试剂盒显色,X光片曝光检测印迹蛋白条带;用Gel-Pro Analyzer进行灰度定量分析,对照与药物处理各浓度组分别与各自的内参的光密度值相比,所得的比值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半定量蛋白表达水平。
4、实验结果(见表5和表6)
表5茶甲香酸抑制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缺陷疾病以及炎症等密切相关的蛋白因子
Figure BSA00000782975400201
注:p<0.05;有关测试方法见上述实验方法部分。
表中有关蛋白因子均分别来自于由茶甲香酸或阳性对照抗癌药物或DMSo溶媒处理的人肝癌、Lewis肺癌等癌细胞系和这些肿瘤组织的蛋白裂解液,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析的结果。
表6茶甲香酸对与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缺陷疾病以及炎症等密切相关蛋白因子水平和酶活性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782975400211
注:*p<0.05;有关测试方法见上述实验方法部分。
#:有关肿瘤抑制蛋白p53、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1、细胞凋亡水解酶Caspase-3、细胞胞浆与线粒体细胞色素C之比和细胞粘附蛋白E-cadherin均分别来自于由茶甲香酸或阳性对照抗癌药物或DMSO溶媒处理的肝癌Lewis肺癌等癌细胞系和这些肿瘤组织的蛋白裂解液,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析的结果。
实施例10
茶甲香酸对核蛋白因子NF-κB(p65)-DNA binding活性抑制作用体外实验(EMSA)
1、主要试剂和仪器:
化学发光法EMSA试剂盒:美国Pierce Biotechnology公司;
生物素标记EMSA探针NF-κB:美国Pierce Biotechnology公司;
蛋白质分子Marker和0.4%台盼蓝:美国Sigma公司;PVDF膜:Millipore公司;
核蛋白裂解液、PMSF(苯甲基磺酰氟)溶液: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
彩色预染蛋白分子量标准、ECL Plus发光试剂盒、定影粉、显影粉: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医用X射线胶片:柯达公司。
2、实验步骤:
分别用茶甲香酸、阳性对照抗癌药物的各自相应的IC50浓度(见表1)和DMSO(0.01%)处理癌细胞48小时后肝癌Lewis肺癌等癌细胞系和这些肿瘤组织(见上述体内动物实验)获得的细胞核蛋白提取物,方法详见实施例6实验部分内容。NF-κB(p65)-DNA binding活性抑制作用体外实验应用美国PierceBiotechnology公司的化学发光法EMSA试剂盒,实验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1)EMSA胶的配制
EMSA胶的配制如下表所示。药物处理的细胞经核蛋白提取液(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提取后的核蛋白提取物10微克/管分别用于如下所示的样品反应和电泳检测分析。
表7-1关于4%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配制
(2)预电泳:将胶固定在电泳槽中,加满0.5×TBE电泳缓冲液,按照10V/厘米的电压电泳90分钟。探针结合反应如下:
表7-2阴性对照反应
Figure BSA00000782975400231
表7-3样品反应
按照上表依次加在EP管中,混匀室温静置15分钟,消除可能发生的探针和蛋白的非特异性结合。分别加入生物素标记的探针NF-κB1μl,室温静置20分钟。
(3)电泳:换新鲜的0.5×TBE电泳缓冲液,按照10V/厘米的电压电泳1.5小时,确保胶的温度不超过30℃。
(4)转膜:EMSA胶上核蛋白因子与结合的探针转到尼龙膜过程是在380mA冰浴中电转40分钟。
(5)紫外交联:将尼龙膜放在254nm的紫外灯下照射15分钟。
(6)化学发光法检测生物素标记探针:取封闭液封闭交联过的尼龙膜、按试剂盒要求对处理的膜X光片曝光、显影和定影,分析结果。
3、实验结果
表8茶甲香酸对与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缺陷疾病以及炎等密切相关核蛋白因子NF-κB(p65)与DNA活性的抑制作用(细胞和肿瘤组织核蛋白)
Figure BSA00000782975400241
§使用体内肿瘤组织核蛋白裂解液检测时茶甲香酸和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均为25mg/kg用量。
补充说明:本专利申请和其中成果相关的研究工作受国家863课题“肿瘤蛋白质分子标志物的研究与开发(2012AA020206)”和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酯型儿茶素EGCG等活性成分结构改造优化和抗癌候选新药的研究(2009GG10002087)”资助。

Claims (5)

1.茶甲香酸(TMC)及其中间体化合物3-羧酸香豆素和茶氨酸甲酯在制备预防和治疗人肝癌、胰腺癌、淋巴瘤和黑色素瘤以及高转移肺癌等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2.茶甲香酸(TMC)及其中间体化合物3-羧酸香豆素和茶氨酸甲酯在制备组蛋白转甲基酶EZH2抑制剂中的应用。
3.茶甲香酸(TMC)及其中间体化合物3-羧酸香豆素和茶氨酸甲酯在制备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4.茶甲香酸(TMC)及其中间体化合物3-羧酸香豆素和茶氨酸甲酯在制备促肿瘤、炎症和心脑血管病及免疫缺陷病等疾病相关的因子NF-κB抑制剂中的应用。
5.茶甲香酸(TMC)及其中间体化合物3-羧酸香豆素和茶氨酸甲酯在制备下调促肿瘤、炎症和心脑血管病及免疫缺陷病等疾病相关的因子VEGFR,EGFR,c-Met,K-Ras,H-Ras,Akt,Cyclin D1,β-catenin和Bcl-2/Bax等蛋白水平和上调p53,p21,E-cadherin,Caspase3及胞浆细胞色素C蛋白水平中的应用。
CN201210363367.0A 2012-09-27 2012-09-27 茶甲香酸等在制备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等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Pending CN1036905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3367.0A CN103690529A (zh) 2012-09-27 2012-09-27 茶甲香酸等在制备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等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PCT/CN2013/084146 WO2014048313A1 (zh) 2012-09-27 2013-09-25 茶氨酸衍生物与羧酸香豆素衍生物的缩合产物及其中间体、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01380011625.1A CN104144919B (zh) 2012-09-27 2013-09-25 茶氨酸衍生物与羧酸香豆素衍生物的缩合产物及其中间体、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14/431,707 US9518038B2 (en) 2012-09-27 2013-09-25 Condensation product of theanine derivative and carboxylic acid coumarin derivative, its intermediat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JP2015533430A JP6404220B2 (ja) 2012-09-27 2013-09-25 テアニン誘導体とカルボン酸クマリン誘導体との縮合生成物、その中間体、調製方法、及びその使用
EP13842801.6A EP2902388B1 (en) 2012-09-27 2013-09-25 Condensation product of theanine derivative and carboxylic acid coumarin derivative, intermediate of the condensation product,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and use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3367.0A CN103690529A (zh) 2012-09-27 2012-09-27 茶甲香酸等在制备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等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0529A true CN103690529A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52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3367.0A Pending CN103690529A (zh) 2012-09-27 2012-09-27 茶甲香酸等在制备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等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905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1607A1 (en) 2018-07-09 2020-01-16 Fondation Asile Des Aveugles Inhibition of prc2 subunits to treat eye disorder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1607A1 (en) 2018-07-09 2020-01-16 Fondation Asile Des Aveugles Inhibition of prc2 subunits to treat eye disorder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roufi et al. Inhibitory effect of melatonin on hypoxia-induced vasculogenic mimicry via suppressing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in 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Xu et al. Disulfiram/copper markedly induced myeloma cell apoptosis through activation of JNK and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apoptosis pathways
CN103347511B (zh) 化学治疗剂的抗肿瘤活性的增强剂
CN103265560A (zh) 棉酚/棉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1812059A (zh) 一氧化氮供体型法尼基硫代水杨酸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医药用途
Ma et al. IPM712, a vanillin derivative as potential antitumor agents, displays better antitumor activity in colorectal cancers cell lines
CN103690528A (zh) 茶氨酸溴香酰胺在制备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等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03845325A (zh) 茶氨酸硝香酰胺在制备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等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03110621A (zh) 茶双氯香酰胺和茶双溴香酰胺等在制备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等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01756957B (zh) 含有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衍生物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688493B (zh) 含有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类衍生物和Bc1-2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792484B (zh) 含酪-异亮-甘-丝-精氨酸多肽的蒽环型衍生物
CN109320557A (zh) 99mTc(CO)3核标记的含异腈的帕博西尼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EP2902388B1 (en) Condensation product of theanine derivative and carboxylic acid coumarin derivative, intermediate of the condensation product,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and use thereof
CN101940569B (zh) 含有索拉非尼和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3690531A (zh) 茶乙香酸等在制备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等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03690530A (zh) 茶氨酸氯香酰胺等在制备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等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04592091A (zh) 一种含吲哚乙酸核心结构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WO2017107993A1 (zh) 聚醚类化合物用途
CN102688489B (zh) 含有雷公藤甲素及雷公藤甲素类衍生物和Bcl-2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690529A (zh) 茶甲香酸等在制备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等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03372012B (zh) 茶氨酸等在制备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等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JP2022500497A (ja) がん治療で用いる5−アセトアミドメチルオキサゾリジノン誘導体
CN103845324A (zh) 茶氨酸氟香酰胺在制备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等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03113274B (zh) Ras和HDAC双重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