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7510B - 编入拉链条 - Google Patents

编入拉链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7510B
CN103687510B CN201180072358.XA CN201180072358A CN103687510B CN 103687510 B CN103687510 B CN 103687510B CN 201180072358 A CN201180072358 A CN 201180072358A CN 103687510 B CN103687510 B CN 1036875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litzendraht wire
strip
installation portion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23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87510A (zh
Inventor
鱼住典央
加藤秀信
池口祥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87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7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7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7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42Making by processes not fully provided for in one other class, e.g. B21D53/50, B21F45/18, B22D17/16, B29D5/00
    • A44B19/52Securing the interlocking members to stringer tapes while making the latter
    • A44B19/56Securing the interlocking members to stringer tapes while making the latter while knitting the stringer ta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4Stringer tapes; Flaps secured to stringers for covering the interlocking members
    • A44B19/343Knitted stringer tap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2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article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6Details of garments
    • D10B2501/063Fasteners
    • D10B2501/0631Slide fasten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11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with distinct, stationary means for anchoring sli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lide Fastener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编入拉链条(1)中,至少使用固定链牙(20)的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构成拉链带(10)的牙安装部(12),该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具有被编入地组织的第一针编弧(35a)和固定上下腿部(22)的第二针编弧(35b)。另外,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的第一以及第二针编弧(35a、35b)在链牙(20)的每一节距各形成1个。据此,能够使编成该编入拉链条(1)时的编成速度高速化,实现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大幅削减制造成本,进而,该编入拉链条(1)能够稳定地得到柔韧的柔软性、绵软的手感。

Description

编入拉链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使用具有2列针床的双针床经编机,编成具有带主体部以及牙安装部的拉链带的同时,在由双组织编成的牙安装部编入连续状的链牙而被装配的编入拉链条。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例如通过使用双拉舍尔编机那样的具有2列针床的双针床经编机,在编成拉链带的同时,在沿着拉链带的长度方向的牙安装部编入连续状的链牙而得到的编入拉链用的拉链条(编入拉链条)。
这样的编入拉链条的一例被日本特开平8-228813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该专利文献1中作为实施例之一被记载的编入拉链条表示在图10以及图11。另外,在图11中,为了容易判别拉链带的牙安装部中的编织组织,以将线圈放松的状态表示编织组织。
该专利文献1的编入拉链条50包括具有经编组织的拉链带51和被编入形成在拉链带51的长边侧缘部的牙安装部51a的连续状(盘管状)的链牙52。
拉链带51的地组织由链式编织线61(1-0/0-0/0-1/1-1)、特里科编织线62(1-2/1-1/1-0/1-1)和跨在拉链带51的4线圈横行以锯齿状被插入的横向插入线63(0-0/2-2/4-4/2-2)构成。
在构成牙安装部51a的3个线圈横行中的配置在靠带主体部的2个线圈横行分别编入具有由后针列(B)以及前针列(F)产生的双编织组织的固定用链式编织线64(0-1/1-0/1-0/0-1)。
在该固定用链式编织线64中,如图11所示,由后针列形成的第一针编弧64a(后侧针编弧)以缠绕在前述的链式编织线61的针编弧和特里科编织线62的针编弧的方式被编入牙安装部51a的地组织,构成致密的地组织。
另外,由前针列形成的固定用链式编织线64的第二针编弧64b(前侧针编弧)跨过链牙52的一对上下腿部,且缠绕在被形成在下一位的第二针编弧64b,将链牙52的上下腿部按压固定在牙安装部51a的地组织。
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在链牙52的带长度方向中的每一节距,在固定用链式编织线64各形成2个第一以及第二针编弧64a、64b,且链牙52的上下腿部以插通相互不同的线圈横行的方式在长度方向上错开地配置。
而且,使固定用链式编织线64的沉降弧进入链牙52的上下腿部之间,分别由不同的第二针编弧64b按压固定链牙52的上腿部和下腿部。
在这样构成的专利文献1的编入拉链条50中,由于固定用链式编织线64的第一针编弧64a被编入牙安装部51a的地组织,所以,能够由致密的组织构成拉链带51的牙安装部51a。而且,由固定用链式编织线64的第二针编弧64b紧固固定链牙52的上下腿部,尤其是在该方式中,上腿部和下腿部由不同的第二针编弧64b分别固定。为此,根据专利文献1,拉链带51中的牙安装部51a的伸缩性基本消失,能够以尺寸稳定的状态在该牙安装部51a固定链牙52。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其它的实施例,还公开了图12所示那样的编入拉链条55,在该编入拉链条55中,在拉链带的牙安装部56a编入双组织的固定用链式编织线64,其固定用链式编织线64因为由致密的组织构成拉链带的牙安装部56a,所以,在链牙52的每一节距各具有2个第一以及第二针编弧64a、64b。
在这种情况下,链牙52的一对上下腿部重叠地形成在带正反方向,以便将同一线圈横行内插通,其一对上下腿部被同时插入隔着1个的第二针编弧64b,由该第二针编弧64b紧固固定在牙安装部56a。
即、在有关该其它的实施例的编入拉链条55中,在固定用链式编织线64交替地配置将链牙52的上下腿部固定的第二针编弧64b和不进行上下腿部的固定的第二针编弧64b。在这样的编入拉链条55中,也是拉链带中的牙安装部56a的伸缩性基本消失,能够以尺寸稳定的状态在该牙安装部56a固定链牙5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2881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编入拉链条中,如前所述,为了稳定地在拉链带的牙安装部固定链牙52,双组织的固定用链式编织线64以在链牙52的每一节距各具有2个第一以及第二针编弧64a、64b,且由第二针编弧64b推压固定链牙52的上下腿部的方式被编入牙安装部。
然而,一般来说,由经编组织构成的拉链带例如与由织物组织构成的拉链带相比,具有柔软性、手感优异这样的优点,在经编组织的拉链带编入了链牙的编入拉链多用于内衣等薄物衣料。
但是,例如,在像专利文献1的编入拉链条这样,将双组织的固定用链式编织线64编入牙安装部51a的情况下,由于固定用链式编织线64如前所述,在链牙52的每一节距,各具有2个第一以及第二针编弧64a、64b而被编入,所以,牙安装部的编织组织因第一针编弧64a而变得致密,有损牙安装部的伸缩性。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由固定用链式编织线64的第二针编弧64b将链牙52的上下腿部紧固并牢固地安装,另一方面,链牙52中的上下腿部的运动被以狭窄的间隔紧紧地编入的第二针编弧64b限制,其结果为,牙安装部难以在拉链带的正反方向、宽度方向折曲。为此,在专利文献1的编入拉链条中,存在导致柔软性、手感降低,有损编入拉链条原本应具有的特性的情况。
另外,在制造编入拉链条的情况下,为了削减制造成本,而要求提高编成拉链条的编机的编成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编入拉链条的情况下,由于有必要相对于1节距量的链牙各形成2个固定用链式编织线64的第一以及第二针编弧64a、64b,共做出4个线圈,所以,在加快编成速度方面存在界限,难以谋求提高生产效率、削减制造成本。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课题做出的发明,其具体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使用双组织的固定用链式编织线,将链牙编入固定在牙安装部,也能够防止编织物特有的柔软性、手感丧失,且加快编成速度,削减制造成本的编入拉链条。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由本发明提供的编入拉链条作为基本的结构,是一种编入拉链条,所述编入拉链条具有沿带主体部的一侧缘配置了牙安装部的经编组织的拉链带和在编成前述拉链带的同时,被编入且被固定在前述牙安装部的连续状的链牙,前述牙安装部使用在带正反方向至少夹持固定前述链牙的一对上下腿部的固定用链式编织线构成,前述固定用链式编织线具有被编入前述牙安装部的地组织的第一针编弧和将前述上下腿部紧固固定的第二针编弧,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前述固定用链式编织线的前述第一以及第二针编弧分别在前述链牙的每一节距各形成一个,所有的前述第一针编弧与地编织线的对应的针编弧交缠,并且各第二针编弧跨过一对前述上下腿部紧固固定在前述牙安装部。
在有关本发明的编入拉链条中,优选在前述带主体部以及前述牙安装部的地组织,配置以跨越2列以上的线圈纵行的方式插入线圈纵行的第一横向插入线和跨越2列以上的线圈纵行且沿在线圈横行间与前述第一横向插入线交叉的方向被插入的第二横向插入线。
另外,在本发明的编入拉链条中,优选前述带主体部在该带主体部的另一侧缘侧具有由2列以上的线圈纵行构成的耳部,在前述耳部排除前述第二横向插入线。
再有,在本发明的编入拉链条中,优选在前述带主体部的地组织,编入重经编织线或特里科编织线,在前述牙安装部的地组织,编入重经编织线或特里科编织线。
发明效果
在有关本发明的编入拉链条中,至少遍及2个线圈纵行被配置在拉链带的一侧缘部的牙安装部使用具有被编入牙安装部的地组织的第一针编弧和将链牙的一对上下腿部紧固固定的第二针编弧的固定用链式编织线,由双组织编成。
尤其是在本发明中,在链牙的带长度方向中的每一节距由固定用链式编织线各形成1个第一以及第二针编弧,每形成1个第二针编弧,就插入一对上下腿部,上下腿部由固定用链式编织线的第二针编弧牢牢地紧固固定在牙安装部。而且,该第一以及第二针编弧的配置的顺序在线圈横行方向上不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链牙的节距是指在连续状的链牙中,相互邻接的啮合头部的中心线之间的带长边方向的间隔的大小。
这样,在本发明的编入拉链条中,由于固定用链式编织线的第一以及第二针编弧以相对于链牙的1节距设置1个的分配方式形成,所以,例如与前述的专利文献1的编入拉链条相比,形成在每单位长度的固定用链式编织线上的线圈数变少。为此,能够大幅加快编成拉链条时的编成速度(在单纯计算时,能够将本发明中的编成速度加快到专利文献1中的编成速度的2倍)。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比以往容易提高编入拉链条的生产效率,大幅削减制造成本。
另外,在本发明中,能够使形成在牙安装部的线圈的带长度方向的间隔例如比专利文献1的编入拉链条大(换言之,能够降低牙安装部中的线圈纵行方向的线圈密度,牙安装部的地组织在带长度方向构成得比专利文献1粗)。为此,通过像专利文献1那样编入固定用链式编织线,能够抑制有损牙安装部的伸缩性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由于本发明的第二针编弧将链牙的上下腿部紧固固定在牙安装部,且与专利文献1相比容易允许链牙中的上下腿部的运动,所以,能够容易将牙安装部在带正反方向、宽度方向折曲。
再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带主体部中的线圈纵行方向的线圈密度也降低,所以,能够更柔顺地形成带主体部。因此,本发明的编入拉链条被构成为富有柔软性,手感也丰富的柔顺的高品质的编入拉链条。
在这样的本发明的编入拉链条中,在带主体部以及牙安装部的地组织配置以跨越2列以上的线圈纵行的方式插入线圈纵行的第一横向插入线和跨越2列以上的线圈纵行且沿在线圈横行间与第一横向插入线交叉的方向被插入的第二横向插入线。
通过配置这样的第一以及第二横向插入线,拉链带适当地保持编织物原本的柔软性、手感,且将带主体部以及牙安装部加强,能够牢牢地强力构成它们的地组织(线圈形态)。
据此,能够在牙安装部将链牙高精度且稳定地编入固定在规定的位置,另外,能够防止链牙像被编入固定的链牙的姿势向拉链带的带面歪斜那样倒下(躺倒)。为此,例如,在使用本发明的编入拉链条构成拉链时,能够有效地提高左右牙列的啮合强度,使该牙列难以产生啮合开裂。
再有,通过牢牢地强力构成带主体部,使该带方式稳定,在将拉链带的带主体部向服装类等拉链被装配制品缝制时,拉链带的缝装稳定,也难以产生拉链带相对于拉链被装配制品的错位。
另外,即使配置这样的第一以及第二横向插入线,也能够稳定地确保拉链带的伸缩性,即使使拉链带在长度方向反复伸展,也能够稳定地收缩到原来的长度,另外,能够使带宽度整体平衡良好地收缩。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有效地使带主体部以及牙安装部的地组织稳定,优选第一以及第二横向插入线跨在2列或3列线圈纵行被插入。
在本发明的编入拉链条中,带主体部在该带主体部的另一侧缘侧具有由2列以上的线圈纵行构成的耳部,且该耳部将第二横向插入线排除而被形成。通过像这样耳部不具有第二横向插入线,能够更柔顺地构成耳部,有效地提高拉链带整体的柔软性。
再有,在本发明的编入拉链条中,拉链带在带主体部的地组织编入重经编织线或特里科编织线,在牙安装部的地组织编入重经编织线或特里科编织线而构成。
通过像这样在带主体部以及牙安装部使用重经编织线、特里科编织线,能够切实地将邻接的线圈纵行的线圈彼此连结,且能够由各线圈纵行防止线圈的位置向经方向、纬方向错开,因此,能够牢牢地稳定构成带主体部以及牙安装部的编织组织。据此,能够使链牙向牙安装部的固定、拉链带向拉链被装配制品的缝装更稳定。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从在带主体部以及牙安装部编入了重经编织线的编织组织、在带主体部编入了重经编织线,并在牙安装部编入了特里科编织线的编织组织、在带主体部编入了特里科编织线,并在牙安装部编入了重经编织线的编织组织以及在带主体部以及牙安装部编入了特里科编织线的编织组织这4种中选择1个编织组织,但是,它们之中,通过采用在带主体部以及牙安装部编入了重经编织线的编织组织,能够形成更有效地防止产生线圈错位,尺寸的稳定性提高了的编织组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编入拉链条中的拉链带的编织组织的组织图。
图2是该拉链带所使用的各构成线的组织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编入拉链条中的牙安装部的编织组织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编入拉链条中,固定用链式编织线和链牙的上下腿部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编入拉链条中的拉链带的编织组织的组织图。
图6是该拉链带所使用的第一以及第二特里科编织线的组织图。
图7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编入拉链条中的拉链带的编织组织的组织图。
图8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编入拉链条中的拉链带的编织组织的组织图。
图9是表示有关实施例4的变形例的编入拉链条中的拉链带的编织组织的组织图。
图10是表示以往的编入拉链条中的拉链带的编织组织的组织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该编入拉链条中的牙安装部的编织组织的局部立体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以往的其它编入拉链条中的牙安装部的编织组织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恰当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受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只要具有与本发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且发挥同样的作用效果,就能够进行多种变更。
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拉链条的连续状的链牙通过将单丝成形为盘管状而被形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将单丝成形为锯齿状而被形成。另外,就构成拉链带的线条的材质、纤度以及拉链带的厚度等而言,也能够根据需要任意地变更。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1中的拉链带的编织组织的组织图,图2是该拉链带所使用的各构成线的组织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例1的编入拉链条中的牙安装部的编织组织的局部立体图。
另外,在图3中,为了容易理解本实施例1的特征所示,以将配置在拉链带的重经编织线的图示省略,且将线圈放松的状态来表示编织组织。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拉链带的长边方向定义为线圈横行方向,后述的各线圈纵行在线圈横行方向延伸。再有,将在拉链带的平面上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拉链带的宽度方向。
本实施例1的编入拉链条1具有包括带主体部11以及牙安装部12的拉链带10和被编入固定在牙安装部12的连续状的链牙20。在这种情况下,链牙20与在以往的编入拉链条1中使用的一般的链牙同样地被构成,链牙20的大小、安装节距也与以往的大小、安装节距同样地被设定。
即、本实施例1的链牙20具有啮合头部21、从啮合头部21在带宽度方向延出的上下腿部22、将相邻链牙20之间连结的连结部23(也称为反转部),例如,通过将合成树脂制的单丝利用冲压加工以规定的间隔挤压来形成啮合头部21,此后,通过将该单丝卷绕成盘管状而被形成。
该链牙20中,啮合头部21从拉链带10中的牙安装部12侧的带侧缘(下面,将该带侧缘称为带内侧缘,将其相反侧的带侧缘称为带外侧缘)向外方突出,在编成拉链带10的同时,将上下腿部22编入固定在牙安装部12。
在这种情况下,链牙20的上下腿部22由跨在构成牙安装部12的第一线圈纵行W1~第三线圈纵行W3这3列一面在同一线圈横行内在纬方向行进,一面被编入第二以及第三线圈纵行W2、W3的后述的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紧固固定在带正反方向。
本实施例1的拉链带10使用具有2列针床的双针床经编机编成,拉链带10的整个带宽由n列的第一线圈纵行W1~第n线圈纵行Wn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在拉链带10中,将配置在最带内侧缘侧的第一列的线圈纵行作为第一线圈纵行W1,将配置在最带外侧缘侧的第n列的线圈纵行作为第n线圈纵行Wn
该拉链带10包括具有经编组织的带主体部11和沿带主体部11的一侧缘被一体地编成的牙安装部12。在本实施例1中,如图1所示,牙安装部12由第一线圈纵行W1~第三线圈纵行W3构成,使用后针列B和前针列F由双组织编成。
带主体部11由第四线圈纵行W4~第n线圈纵行Wn构成,使用单一的后针列B,由单组织编成。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例1中,以相对于链牙20的1节距,在带长度方向各形成1个在带主体部11以及牙安装部12由后针列B形成的针编弧(后侧的针编弧)和在牙安装部12由前针列F形成的针编弧(前侧的针编弧)的比例编成拉链带10。
另外,在本实施例1的拉链带10中,在带主体部11的带外侧缘侧的自第n-2线圈纵行Wn-2至第n线圈纵行Wn的区域,形成用于稳定地保持拉链带10的形态的耳部13。另外,在本发明中,就构成牙安装部12、带主体部11以及耳部13的线圈纵行数而言,能够与拉链、链牙20的大小等相应地任意设定或变更。
在本实施例1中,使用单一的后针列B编成的带主体部11的编织组织使用被配置在各线圈纵行的地链式编织线31(0-1/1-1/1-0/0-0)、重经编织线32(2-0/0-0/0-2/2-2)、以跨越3个线圈纵行的方式被锯齿状地插入线圈纵行的第一横向插入线33(0-0/2-2/4-4/2-2)和跨越2个线圈纵行且沿在线圈横行间与第一横向插入线33交叉的方向被锯齿状地插入的第二横向插入线34(2-2/1-1/0-0/1-1)构成。
通过像这样在带主体部11配置地链式编织线31以及重经编织线32,在各线圈形成并交缠2个针编弧,且将配置在邻接的线圈纵行的针编弧彼此由重经编织线32的沉降弧切实地连结。据此,能够防止构成带主体部11的各线条31~34向经方向、纬方向运动,能够由线圈的位置难以错开的牢牢的编织组织构成带主体部11。
再有,通过在该带主体部11插入第一以及第二横向插入线33、34,一面适当地保持拉链带10的柔软性、手感,一面有效地加强带主体部11,能够使带主体部11的形态更稳定。这里,第一横向插入线33和第二横向插入线34在线圈横行之间交叉是指第一横向插入线33折返的朝向和第二横向插入线34折返的朝向在线圈横行方向错开1个量的情况。
另外,该带主体部11中的耳部13为了提高编入拉链条1的柔软性,不是使用第二横向插入线34,而是使用地链式编织线31、重经编织线32以及第一横向插入线33这3种线条构成。
另一方面,由双组织编成的牙安装部12的编织组织使用被编入第一线圈纵行W1的地链式编织线31、被编入第二以及第三线圈纵行W2、W3的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1-0/0-1/1-0/0-1)、从带主体部11连续地被配置的重经编织线32、第一横向插入线33以及第二横向插入线34构成。
在该牙安装部12中,地链式编织线31以及重经编织线32一面在后针列B的针位置形成针编弧,一面被编成。另外,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一面在后针列B的针位置形成被编入牙安装部12的地组织的第一针编弧(后侧针编弧)35a,且在前针列F的针位置形成跨过链牙20的上下腿部22按压的第二针编弧(前侧针编弧)35b,一面被编成。
在这种情况下,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如图3以及图4所示,一面以在链牙20的1节距(邻接的啮合头部21之间的长度方向的间隔的大小)之间各形成1个第一以及第二针编弧35a、35b的比例形成线圈,一面被编入。
另外,每次由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形成第二针编弧35b时,将链牙20的一对上下腿部22插入牙安装部12的同一线圈横行内。据此,由于各第二针编弧35b切实地跨过一对上下腿部22盘绕在被形成在下一位的第二针编弧35b,所以,由各第二针编弧35b将链牙20的上下腿部22稳定地紧固固定在牙安装部12。
另外,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的第一针编弧35a与地链式编织线31以及重经编织线32的针编弧交缠,构成牙安装部12的地组织,进而,通过在该牙安装部12的地组织插入第一以及第二横向插入线33、34,一面适当地保持柔软性、手感,一面牢牢的强力构成牙安装部12。
另外,本实施例1的编入拉链条1在被由上述那样的编织组织编成后,通过实施热定型来固定并保持拉链带10的编织组织以及形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1的编入拉链条1中,链牙20的1节距量的长度本身与以往的一般的编入拉链条中的链牙相比没有变化,具有大致相同的尺寸,但是,相对于该链牙20的1节距量的长度,在带长度方向各形成1个由后针列B形成的后侧的针编弧和由前针列F形成的前侧的针编弧,拉链带10的相对于链牙20的节距相对的线圈的数量(尤其是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的第一以及第二针编弧35a、35b的相对于链牙20的节距的相对的数量)与以往相比减少。
即、在本实施例1中,由于编入拉链条1的每单位长度形成的线圈的数量(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的第一以及第二针编弧35a、35b的数量)与以往相比大幅减少,所以,能够容易使编成编入拉链条1时的编成速度高速化,能够实现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大幅削减制造成本。
尤其是在本实施例1中,通过使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的每单位长度形成的第一以及第二针编弧35a、35b的数量减少,将链牙20的上下腿部22用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适当地紧固固定在牙安装部12,另一方面,能够在微小的范围允许上下腿部22的运动。
据此,本实施例1的编入拉链条1在构成了拉链时,确保牙列的适当的啮合强度,并能够稳定地得到能够容易将牙安装部12在带正反方向、宽度方向折曲的柔韧的柔软性、绵软的手感。这样的本实施例1的编入拉链条1尤其被恰当地应用在例如链牙20的节距被设定得小的小尺码的编入拉链条等。
另外,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1的编入拉链条1的结构以及后述的实施例2~实施例4的编入拉链条2~4的结构,能够与拉链要求的功能、用途等相应地任意变更构成编入拉链条的构成线条的种类、编入拉链条的形态等。
例如,在进一步提高了编入拉链条1的柔软性的情况下等,由水溶性线形成被配置在构成耳部13的第n-2线圈纵行Wn-2~第n线圈纵行Wn的地链式编织线31或被配置在最带外侧缘侧的第n线圈纵行Wn的地链式编织线31。
而且,也可以在编成编入拉链条1后,通过将该编入拉链条1浸渍在液体(例如,水)中,来使该地链式编织线31在液体融化而消失。据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拉链带10的耳部13的伸缩性,使编入拉链条1整体的柔软性提高。
再有,例如也可以在构成了拉链时,为了相对于带正反方向的力(上推力)难以产生牙列的啮合开裂,而在构成牙安装部12的至少1个线圈纵行(例如,第一以及第二线圈纵行W1、W2)插入在经方向锯齿状地行进的纵向插入线38(参见图9所示的实施例4的变形例)。
另外,上述的实施例1的编入拉链条1作为用于通常类型的拉链的拉链条被构成,但是,例如,也可以通过变更固定在拉链带的牙安装部的链牙的啮合头部的朝向,作为隐形拉链用的编入拉链条被构成。
例如,在制造隐形拉链用的拉链条的情况下,在编成拉链带10时,以使链牙的啮合头部从牙安装部12和带主体部11的边界部朝向带主体部11侧的姿势,将该链牙的上下腿部由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紧固固定。
而且,在编成编入拉链条后,将拉链带10的牙安装部12沿前述的边界部向带主体部11侧折返,在使链牙的啮合头部从该折返的U字状折返部向外方突出的状态下进行热定型处理。据此,得到隐形拉链用的编入拉链条。
即使是这样的隐形拉链用的编入拉链条,也能够得到与前述的实施例1中的通常类型的编入拉链条1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2
图5是表示有关本实施例2的编入拉链条中的拉链带的编织组织的组织图,图6是表示该拉链带所使用的第一以及第二特里科编织线的组织图。
本实施例2的编入拉链条2在带主体部11a的编织组织中,替代被配置在有关前述的实施例1的编入拉链条1的重经编织线32,使用后述的第一以及第二特里科编织线36、37,就此外的结构而言,与有关前述的实施例1的编入拉链条1实质上相同。因此,在本实施例2还有后述的实施例3以及4中,针对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编入拉链条1相同的结构,通过使用相同的符号表示来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2中的拉链带10a具备带主体部11a和沿带主体部11a的一侧缘被一体地编成的牙安装部12a。牙安装部12a由第一线圈纵行W1~第三线圈纵行W3构成,使用后针列B和前针列F,由与有关前述的实施例1的编入拉链条1实质上相同的编织组织编成。
带主体部11a由第四线圈纵行W4~第n线圈纵行Wn构成,使用单一的后针列B,由单组织编成。另外,在带主体部11a的带外侧缘侧的自第n-2线圈纵行Wn-2至第n线圈纵行Wn的区域,形成未图示出的耳部。
在本实施例2中,也以相对于1节距的链牙20在带长度方向各形成1个由后针列B形成的针编弧和由前针列F形成的针编弧的比例编成拉链带10a。
在这种情况下,带主体部11a的编织组织使用被配置在各线圈纵行的地链式编织线31、被配置在第三线圈纵行W3~第n线圈纵行Wn的区域的第一特里科编织线36(1-2/1-1/1-0/1-1)以及第二特里科编织线37(1-0/1-1/1-2/1-1)和第一以及第二横向插入线33、34构成。通过像这样在带主体部11a配置地链式编织线31和第一以及第二特里科编织线36、37,能够稳定地构成带主体部11a的编织组织,能够防止线圈的位置错开。
这样的本实施例2的编入拉链条2也与前述的实施例1同样,相对于链牙20的节距由后针列B以及前针列F形成的相对的线圈的数量(尤其是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的第一以及第二针编弧35a、35b的相对的数量)少。
为此,容易使编成编入拉链条2时的编成速度高速化,能够实现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大幅削减制造成本。另外,本实施例2的编入拉链条2能够确保构成了拉链时的牙列的适当的啮合强度,且稳定地得到柔韧的柔软性、绵软的手感。
实施例3
图7是表示有关本实施例3的编入拉链条中的拉链带的编织组织的组织图。
本实施例3中的拉链带10b具备使用后针列B由单组织编成的带主体部11b(第四线圈纵行W4~第n线圈纵行Wn)和使用后针列B和前针列F由双组织编成的牙安装部12b(第一线圈纵行W1~第三线圈纵行W3),在带主体部11b的带外侧缘侧形成未图示出的耳部。
在本实施例3中,也以相对于1节距的链牙20在带长度方向各形成1个由后针列B形成的针编弧和由前针列F形成的针编弧的比例编成拉链带10b。
带主体部11b的编织组织与前述的实施例2同样,使用地链式编织线31、第一以及第二特里科编织线36、37和第一以及第二横向插入线33、34构成。另外,牙安装部12b的编织组织使用被编入第一线圈纵行W1的地链式编织线31、被编入第二以及第三线圈纵行W2、W3的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从带主体部11b连续地配置的第一特里科编织线36、第二特里科编织线37、第一横向插入线33以及第二横向插入线34构成。
由于这样的本实施例3的编入拉链条2也与前述的实施例1以及2同样,相对于链牙20的节距由后针列B以及前针列F形成的相对的线圈的数量少,所以,能够得到与前述的实施例1以及2相同的效果。
再有,在本实施例3的编入拉链条3中,由于带主体部11b以及牙安装部12b的编织组织不是使用前述的实施例1那样的重经编织线32,而是使用第一以及第二特里科编织线36、37构成,所以,还能够使编入拉链条2的编成速度比前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高,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4
图8是表示有关本实施例4的编入拉链条中的拉链带的编织组织的组织图。
在本实施例4的拉链带10c中,牙安装部12c遍及第一线圈纵行W1~第四线圈纵行W4被构成得比前述的实施例1宽度宽,在该牙安装部12c使用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紧固固定上下腿部22c在带宽度方向长的链牙20c。另外,带主体部11c遍及第五线圈纵行W5~第n线圈纵行Wn构成。
在这种情况下,带主体部11c以及牙安装部12c的编织组织与有关前述的实施例1的编入拉链条1的情况实质上相同。即、带主体部11c的编织组织使用地链式编织线31、重经编织线32和第一以及第二横向插入线33、34构成。另外,牙安装部12c的编织组织使用被编入第一线圈纵行W1的地链式编织线31、被编入第二线圈纵行W2~第四线圈纵行W4的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从带主体部11c连续地配置的重经编织线32、第一横向插入线33以及第二横向插入线34构成。
即使是这样的将牙安装部12c形成得宽度宽的本实施例4的编入拉链条4,也能够得到与前述的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该实施例4中,例如,也可以像图9表示有关变形例的拉链带10d的组织图那样,在牙安装部12d中的第一以及第二线圈纵行W1、W2的地组织侧(由后针列B形成的针编弧侧)进一步插入在经方向锯齿状地行进的纵向插入线38(0-0/1-1/1-1/0-0)。
通过像这样在构成牙安装部12d的规定的线圈纵行插入纵向插入线38,能够一面确保牙安装部12d的柔软性,一面加强牙安装部12d的地组织,使该带形态更稳定。
据此,由于能够使链牙20的相对于牙安装部12d的固定更稳定,所以,例如,在构成了拉链时,即使处于封闭状态的拉链受到带正反方向的上推力(尤其是从带里面侧向带表面侧上推的带正反方向的上推力),也能够稳定地维持牙列的啮合状态,能够防止在该牙列产生啮合开裂。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任意地变更纵向插入线38的插入数量、插入位置,例如,也可以在构成牙安装部12d的所有的线圈纵行插入纵向插入线38,另外,还可以在构成带主体部11d的线圈纵行的一部分或全部插入纵向插入线38。
再有,在编入有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的线圈纵行中,也可以像上述那样,在由后针列B形成的针编弧侧插入纵向插入线38,且在由前针列F形成的针编弧侧插入纵向插入线38。另外,也可以不在由后针列B形成的针编弧侧插入纵向插入线38,仅在由前针列F形成的针编弧侧插入纵向插入线38。
通过像这样仅在由前针列F形成的针编弧侧插入纵向插入线38,在使用该编入拉链条5构成了拉链时,即使处于封闭状态的拉链受到从带表面侧朝向带里面侧的上推力,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在牙列产生啮合开裂。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例1~3中,链牙20由形成2列线圈纵行的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固定,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3列线圈纵行编入固定用链式编织线来固定链牙。
符号说明
1:编入拉链条;2:编入拉链条;3:编入拉链条;4:编入拉链条;5:编入拉链条;10、10a:拉链带;10b、10c:拉链带;10d:拉链带;11、11a:带主体部;11b、11c:带主体部;11d:带主体部;12、12a:牙安装部;12b、12c:牙安装部;12d:牙安装部;13:耳部;20、20c:链牙;21:啮合头部;22、22c:上下腿部;23:连结部;31:地链式编织线;32:重经编织线;33:第一横向插入线;34:第二横向插入线;35: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a:第一针编弧(后侧针编弧);35b:第二针编弧(前侧针编弧);36:第一特里科编织线;37:第二特里科编织线;38:纵向插入线;B:后针列;F:前针列。

Claims (4)

1.一种编入拉链条,所述编入拉链条(1、2、3、4、5)具有沿带主体部(11、11a、11b、11c、11d)的一侧缘配置了牙安装部(12、12a、12b、12c、12d)的经编组织的拉链带(10、10a、10b、10c、10d)和在编成前述拉链带(10、10a、10b、10c、10d)的同时,被编入且被固定在前述牙安装部(12、12a、12b、12c、12d)的连续状的链牙(20、20c),前述牙安装部(12、12a、12b、12c、12d)使用在带正反方向至少夹持固定前述链牙(20、20c)的一对上下腿部(22、22c)的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构成,前述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具有被编入前述牙安装部(12、12a、12b、12c、12d)的地组织的第一针编弧(35a)和将前述上下腿部(22、22c)紧固固定的第二针编弧(35b),
其特征在于,
前述固定用链式编织线(35)的前述第一以及第二针编弧(35a、35b)分别在前述链牙(20、20c)的每一节距各形成一个,所有的前述第一针编弧(35a)与地编织线的对应的针编弧交缠,并且各第二针编弧(35b)跨过一对前述上下腿部(22、22c)紧固固定在前述牙安装部(12、12a、12b、12c、12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入拉链条,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带主体部(11、11a、11b、11c、11d)以及前述牙安装部(12、12a、12b、12c、12d)的地组织,配置以跨越2列以上的线圈纵行的方式插入线圈纵行的第一横向插入线(33)和跨越2列以上的线圈纵行且沿在线圈横行间与前述第一横向插入线(33)交叉的方向被插入的第二横向插入线(3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入拉链条,其特征在于,
前述带主体部(11、11a、11b、11c、11d)在该带主体部(11、11a、11b、11c、11d)的另一侧缘侧具有由2列以上的线圈纵行构成的耳部(13),
在前述耳部(13)排除前述第二横向插入线(34)。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编入拉链条,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带主体部(11、11a、11b、11c、11d)的地组织,编入重经编织线(32)或特里科编织线(36、37),
在前述牙安装部(12、12a、12b、12c、12d)的地组织,编入重经编织线(32)或特里科编织线(36、37)。
CN201180072358.XA 2011-07-19 2011-07-19 编入拉链条 Active CN1036875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66346 WO2013011559A1 (ja) 2011-07-19 2011-07-19 編込み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7510A CN103687510A (zh) 2014-03-26
CN103687510B true CN103687510B (zh) 2016-01-20

Family

ID=47557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2358.XA Active CN103687510B (zh) 2011-07-19 2011-07-19 编入拉链条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510650B2 (zh)
EP (1) EP2735243B1 (zh)
CN (1) CN103687510B (zh)
ES (1) ES2898359T3 (zh)
TW (1) TWI473579B (zh)
WO (1) WO20130115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82645A4 (en) 2016-07-11 2020-01-01 Gotalio Co., Ltd. CLOSURE STRIP MOUNTING STRUCTURE
US20220386747A1 (en) * 2019-10-16 2022-12-08 Ykk Corporation Knitted Fastener Stringer, Fastener Chai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Knitted Fastener Stringer
TWI827808B (zh) * 2020-03-02 2024-01-01 周朝木 連續式扣合元件的防滲拉鏈及用於衣著、攜物裝置或露營用具的產品
JP2022030892A (ja) * 2020-08-07 2022-02-18 Ykk株式会社 編込み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カバー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31447A (zh) 1972-04-07 1974-03-20
JPH0744883B2 (ja) 1989-05-12 1995-05-17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熱接着ストリンガーテープ
JP3398828B2 (ja) 1994-06-23 2003-04-21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3407165B2 (ja) * 1995-05-18 2003-05-19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US5502986A (en) * 1995-06-21 1996-04-02 Ykk Corporation Knit slide fastener
JPH0931447A (ja) * 1995-07-25 1997-02-04 Denki Kagaku Kogyo Kk 砥 粒
JP3406150B2 (ja) * 1996-06-24 2003-05-12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3552947B2 (ja) * 1999-04-30 2004-08-11 Ykk株式会社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4046699B2 (ja) 2004-02-17 2008-02-13 Ykk株式会社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1938924B (zh) * 2008-04-15 2011-12-21 Ykk株式会社 编织拉链用拉链牙链带
WO2011007411A1 (ja) * 2009-07-13 2011-01-20 Ykk株式会社 編込み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35243B1 (en) 2021-09-01
EP2735243A1 (en) 2014-05-28
TWI473579B (zh) 2015-02-21
US9510650B2 (en) 2016-12-06
CN103687510A (zh) 2014-03-26
ES2898359T3 (es) 2022-03-07
WO2013011559A1 (ja) 2013-01-24
US20140123444A1 (en) 2014-05-08
EP2735243A4 (en) 2015-05-06
TW201304703A (zh) 2013-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87124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テープと同テープを使った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トリンガー
CN103124505B (zh) 拉链用织带
CN100551291C (zh) 针织、机织的隐形拉链
JP3398828B2 (ja)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3687510B (zh) 编入拉链条
CN103781378A (zh) 拉链用链带及拉链
CN1127588C (zh) 织入拉链
WO2012035823A1 (ja)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KR100846021B1 (ko) 파스너 테이프 및 파스너 스트링거
JP3407162B2 (ja)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106174C (zh) 针织拉链
JP4225987B2 (ja) 経編ファスナーテープ製造機
CN102821640B (zh) 拉链
CN102686124B (zh) 编织拉链
CN1144545C (zh) 由经编针织组织构成的拉链带
CN114554902B (zh) 编织拉链牙链带、拉链链条及编织拉链牙链带的制造方法
JPH08314A (ja) 編込み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WO2013011559A1 (ja) 編込み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