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7491A - 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黄酮类和植物油和/或精油的农药 - Google Patents

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黄酮类和植物油和/或精油的农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7491A
CN103687491A CN201280029087.4A CN201280029087A CN103687491A CN 103687491 A CN103687491 A CN 103687491A CN 201280029087 A CN201280029087 A CN 201280029087A CN 103687491 A CN103687491 A CN 103687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vonoids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lkaloid class
morphinane alkaloid
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90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87491B (zh
Inventor
Y·M·赫尔南德斯·罗梅罗
C·M·罗德里格斯·瓦埃斯
M·萨韦德拉·阿圭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motora Tecnica Industrial SA de CV
Original Assignee
Promotora Tecnica Industrial SA de C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motora Tecnica Industrial SA de CV filed Critical Promotora Tecnica Industrial SA de CV
Publication of CN103687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7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7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7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01N65/12Asteraceae or Compositae [Aster or Sunflower family], e.g. daisy, pyrethrum, artichoke, lettuce, sunflower, wormwood or tarrag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01N65/32Ranunculaceae [Buttercup family], e.g. hepatica, hydrastis or goldense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4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 A01N43/4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从植物提取物中获得的有机农药,在其农药活性中表现出重要的协同交互作用,和对攻击商业作物的害虫的生物控制的有效性,其主要特点包括对白色昆虫的有效控制;对于哺乳动物的低毒性和环境的低持久性,并且其中将植物提取物制剂化,标准化蓟罂粟和蓟属的提取物。所述农药由从标准化的蓟罂粟和蓟属的植物提取物中获得的化学组合物组成,其特征在于由0.1-20%的异喹啉生物碱类及其衍生物,0.001-10%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糖基化衍生物,和0.1%-5%的植物油组成。因此,本发明的范围限定于有机农药一致的上位概念,特别是,获得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的有机农药用于农业害虫控制。

Description

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黄酮类和植物油和/或精油的农药
发明范围
本发明由农药组成,其至少包括一种异喹啉生物碱类和至少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和能够,虽然不完全,与植物油和/或精油浓缩的,在它们的生物活性中产生重要的协同作用及能够有效控制瘟疫,并且其主要的特性是:对靶标害虫的高特异性、对哺乳类动物的低毒性、在环境中的低持久性并且且其活性组分来自于植物提取物,虽然不完全。
同样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获得和标准化农药活性成分: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和/或植物油和/或精油,以及第二阶段涉及商业配方。
发明目的
本发明涉及植物起源的农药对于害虫和疾病综合管理的常规生物合理性使用,特别是植物提取物的多种应用,主要包括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活性次生代谢物,以及植物油和/或精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将使用植物提取物用于整体的害虫和疾病管理,因而它不隐含环境的风险,考虑到它们是可生物降解的物质,因此,在环境中持续很短的时间,因此不产生污染并提供一种生物合理替代传统化学农药的使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植物提取物和它们的化学成分的混合物使得其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实现它们对靶标组织的农药活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配方中使用的植物提取物是由一系列的化学上彼此不同的活性成分组成。这减少了靶标生物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具有协同作用的组分的杀虫剂;这减少了有效成分的量而不影响那个对于害虫的生物有效性,并且提供对于哺乳动物的低毒性。
发明背景
历史上,第一代农药植物分子追溯到十九世纪,确定了植物来源的某些化合物例如生物碱、鱼藤酮和鱼藤酮化合物、除虫菊酯和精油。
生物碱是含氮的次生代谢产物,普遍的基本特征和大多数这些化合物都是从氨基酸来生物合成的。尼古丁从烟草植物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主要是红花烟草和黄花烟草(茄科),它被认为是一种对人类有毒和危险的农药。它是一种神经毒素,通过延迟关闭钠通道而特异性地作用于烟碱胆碱能受体(Rosell等,2008),这将导致死亡之前的瘫痪。
沙巴藜芦是从沙巴草种子中获得的农药。它的活性成分主要是藜芦碱、藜芦定生物碱,它们是名为凡拉西文胺的甾体生物碱的酯,对哺乳动物是有毒的(DL5013mg/kg),但在包括它作为活性成分的商业配方中,其浓度小于1%。这种生物碱类型的农药活性与除虫菊酯相似(Rosell等,2008)。
鱼尼丁是从灌木尼亚那木材中得到的粉末,其活性归因于利阿诺定(<1%),一个复杂的双萜(脱氢鱼尼丁)的吡咯-2-羧酸酯。利阿诺定作为农药干扰肌肉组织中钙离子的释放(Isman,2006)从而引起急剧的肌肉收缩从而发生瘫痪。
鱼藤酮是一种异黄酮和热带豆科植物鱼藤属、尖荚豆属和灰叶属的根和根状茎的主要杀虫剂成分。大多数目前使用的鱼藤酮来自的鱼藤酮,也被称为立方根。大约44%的鱼藤酮和22%鱼藤素,另一个鱼藤酮生物碱是从它的根提取的。鱼藤酮是一种线粒体的毒,其阻断电子传递并阻止能量生产。鱼藤酮是对人有毒的(DL50132mg/kg),并且尽管商业配方上使用比致死剂量较低的毒性水平,但这种农药在农业上也具有有限的使用(Isman,2006)。
除虫菊是从除蟲菊(菊科)的花中提取得到的且它是6个次生代谢物的混合物:除虫菊酯I和II,瓜菊酯I和II,茉莉菊酯和II。除虫菊是一种神经毒素,会造成昆虫立即瘫痪,因为它阻断依赖于轴突的钠离子电压通道。此作用机理与有机氯农药DDT的作用机制是类似的,但与此相对,除虫菊表现出对哺乳动物的中等毒性。尽管其立即发挥作用,大部分昆虫会恢复,除非除虫菊与一个协同剂一起配制。除虫菊构成了全球商业植物生物农药总量的约80%(Rosell等,2008)。
第一代的植物来源的植物检疫产品被化学合成的农药产品取代,如有机氯化合物,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类,这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昆虫的抗性,包括对非靶标生物的有害影响。作为所有这些问题的解答,出现了严格的化学策略,寻求天然产物的结构的变型以获得对于哺乳动物具有更好的杀虫剂活性和更低的毒性,这些寻找起源于除虫菊酯类。发展植物来源产品的兴趣也重要的更新,并且出现了化学生态学、化学家、生物化学家、毒理学家和在植物保护领域的专家都在植物来源的天然产品研究中投入了大量的努力以控制瘟疫而最小化环境问题。这确定了第二代植物源农药的规则。
植物和昆虫之间的关系的更详细的研究让研究者明白,进化赋予了植物隐含在物种之间的联系的化学介质,同样被称为化学信息化合物,认为是由生物体产生的非营养化合物,影响相同物种(信息素)或不同物种(变异化学的分子)生物体的行为或生态学。后者在有害昆虫之前有一系列的效果并且根据它们的作用方式分类,例如防御性的、有毒的、防护性的或阻止的,抗诱食的或消化抑制剂,以及吸引的物质等等,并且根据它们的化学成分和强度,它们暴露了关于植物生理状态、压力的信息并且调整其他种类生物体的行为或生态。这些分子通常在低剂量下作用并且具有特定的作用,它们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很低(D'Alessandro和Turlings,2005)。
第二代植物性杀虫剂使得西方的研究者重新发现自远古时代在印度使用的楝树。两种杀虫剂都可以从楝树种子(印楝,楝科)中得到:印楝油(精油)和印楝素(10-25%),楝苦素类型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Isman,2006;Akhtar等,2008)。柠檬苦素类主要是从楝科(楝树)和芸香科(柠檬植物的柠檬苦素)家族。化学上,柠檬苦素是改性的三萜类或四降三萜类,高度氧化的4,4,8-三甲基-17-呋喃类固醇前体。楝苦素类型的柠檬苦素类在结构上比从柑橘属植物的柠檬苦素类更复杂并且具有较高的氧化水平(Roy y Saraf,2006;Manners,2007)。印楝素发挥其杀虫剂作用阻断合成,而激素在成熟昆虫蜕皮期间释放,结果抑制其生长发育,并且在成虫中,通过相似的机制,导致不育。印楝素也是一个强效的拒食素(Isman,2006)。
在过去的几年里,可观察到越来越多对于植物一体化管理的新的替代选择的认可,由于昆虫发展出的抗性和由于传统合成杀虫剂的滥用引起的其他不良副作用。但是,在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因素限制了植物性杀虫剂的使用,由于制剂的化学标准化的缺乏导致的可能的实际结果的不一致;与传统杀虫剂相比没有竞争性的价格;以及不合适的配方以及害虫有限范围的应用(Isman,2006;Isman,2008)。
之前,在美国专利US6372239和US2008/0300225中,使用生物碱的另一个家族(四环喹啉生物碱):氧化苦参碱y,从苦参属根部中提取,单独或者存在于生物碱的混合物中来实现所描述的害虫控制中的协同作用。这些生物碱的杀虫活性是由于其对于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效果,从而抑制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降解。当乙酰胆碱的浓度增加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反应;这源自昆虫的死亡。
这个意义上说,本发明关于获得并制作农药,对于整体管理攻击植物、水果和/或动物的害虫是新的和有效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和黄酮类的一种新的混合物,虽然并不是唯一的,来自于在它们的杀虫活性中表现出重要的协同作用的植物提取物与植物油和/或精油浓缩。
本发明的异喹啉生物碱可以来自于,虽然不是唯一地,罂粟科家族,而黄酮类化合物来自于菊科家族。两种类型的次生代谢产物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
在罂粟科家族中,异喹啉生物碱的存在是已知的;所述来自于原小檗碱,四氢小檗碱,原阿片碱和苯菲啶和螺苄基异喹和在荷包牡丹科的枯拉灵,以及其他的赋予它们已知的药理学性质的组:来自于阿朴啡,吗啡烷,栗碱,型碱,罂粟碱和丽春花碱。已知属于该家族的至少20多种植物中的生物碱,它们是:碎叶紫堇碱,白屈菜红碱,N-去甲白屈菜红碱,二氢白屈菜红碱,黄连碱,隐名碱,二氢血根碱,血根碱,斯氏紫堇碱,人血草碱,隐掌叶防己碱,唐松福林碱,瑞芙热米定和含氧化白毛茛分碱。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对由于家族的药性负责。
在菊科家族中,尤其是蓟属中,已经分离到一系列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的杀虫活性的化合物;这些包括黄酮类,甾醇类,三萜类,生物碱类,聚乙炔,乙炔,倍半萜烯,内酯,酚酸和木脂素类。在从蓟属中分离到的黄酮类化合物中,包括了芹黄素、蓟黄素,山奈酚,蒙花苷木犀草素,大蓟苷y槲皮素的的糖基化衍生物。
精油是植物的主要挥发性芳香来源,具有复杂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萜类化合物,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占有最大的组成,倍半萜类化合物占较小的比例(分别包含10和15个碳原子)而更少的是双萜类(20个碳原子)。精油,主要的单萜类是专门针对昆虫害虫毒性的,是由于它们的神经毒性的机制,作用于系统中的在无脊椎动物中传输神经冲动的章鱼胺受体。由于精油的挥发性,它们可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昆虫,而目前主要用于保护家畜和衣服(防范飞蛾),也作为木材防腐剂(Shaaya和Rafaeli,2007)。
另一方面,植物油具有不同类型的抗节肢动物毒性:通过吸入其挥发性化合物引起的;通过接触,由于形成将昆虫与空气隔离的不可渗透的薄膜引起窒息和由它们的一下化合物的不稳定特性所造成的深层渗透。植物油在其它化合物中可以最大化毒性(Regnault-Roger和Caupin,1994)并且它们发挥其协同作用,转向节肢动物渗透的蜡质角质层,破裂细胞膜并改变氧化磷酸化。
发明详述
本发明包括获得基于植物提取物的农药的过程,其包括作为活性组分的:异喹啉生物碱、黄酮类、和植物油和/或精油,其功效依赖于在害虫整体管理中的表现的协同作用。
生物碱可以从植物,例如属于罂粟科家族的蓟罂粟属中获得。可选择地,本组合物种的生物碱也可以工业地化学合成。生物碱的提取水平和纯度是变化的,例如,植物的整体提取,未纯化的可在本发明中使用。根据植物生物碱的溶解度,每个生物碱的提取过程不同,可以使用水或有机溶剂。作为替代,生物碱可以完全或部分地纯化。生物碱的化学合成不再需要提取和纯化。
该制剂包含一个或更多异喹啉类的生物碱及其衍生物,例如:原阿片碱,别隐品碱,隐品碱,血根碱,二氢血根碱,血根碱,氧化血根碱,6-丙酮二氢白屈菜红碱,二氢白屈菜红碱,白屈菜红碱,N-去甲白屈菜红碱,白屈菜红默碱,碎叶紫堇碱,黄连,隐品碱,斯氏紫堇碱,人血草碱,隐掌叶防己碱,唐松福林碱,瑞芙热米定和含氧化白毛茛分碱。
黄酮类化合物,参考在本发明的农药中,可以合成或从菊科家族中的几种植物品种中获得,如具体地蓟属。这些黄酮类属于黄酮醇,黄酮和异黄酮并且还包括它们的糖基化衍生物,如具体地芹菜素苷,蓟黄素,山奈酚,蒙花苷木犀草素,大蓟和槲皮素的糖苷。
所有上述的代谢物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方法获得。
在农药的组合物中,植物油可以是精油或具有8-18个碳原子的直链的脂肪酸,饱和或不饱和的,也包括它们的含氧衍生物。这些可以是来自于以下物种的油:刺罂粟属、辣椒属、胡麻属、印度苦楝树、油橄榄、芸苔属和/或它们的组合,或一种精油如:百里香属、牛至属、胡椒属、柑橘属、大蒜及它们的组合。
尽管不是唯一地,本发明中植物油的提取可以使用包含在4EPA列表在内的规定的溶剂实现,或通过超临界液萃取。
为了获得本发明中的农药,包括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获得植物提取物,而在第二阶段中,提取物与必要助剂混合以维持一个稳定的物理化学制剂配方。
在这种方式中,本发明的化学组合物由以下成分的组合或混合组成:
异喹啉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0.1-20%
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糖基化衍生物 0.001-10%
植物油和/或精油 0.1-5%
作为本发明的发展的一部分,给出了的农药制剂的两个实施例,都相同地以不同的配比结合活性成分,而药效利用针对不同鼠疫生物评估进行了充分的验证,无论是在实验室和野外。
实施例1制备制剂1的过程
步骤1获得植物提取物
a)从刺罂粟属中提取生物碱的过程
使用有机溶剂从植物中获得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在这个实施例中,来自于刺罂粟属(刺罂粟科)的干燥的植物体装入反应器中,并且加入加入有机溶剂。该提取过程在30至70℃温度范围内完成,优选1-6h,然后取出提取物。通过控制蒸馏浓缩提取物直至获得0.01至0.03%浓度。取出提取物并且存储在25℃下的阴凉干燥区域。植物提取物中的生物碱的产物大约为5至15%。
b)从蓟属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
以与上述获得生物碱的过程相似的方式实现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干燥的植物体,研磨并且称重蓟属,装入反应器中,加热和搅拌,加入有机溶剂,搅拌混合物,优选1至6h,保持温度在40-70℃。过滤该过程获得的提取物,取出并且存储在25℃的阴凉区域的聚乙烯容器中。从植物提取物中获得的黄酮类化合物的产物大约从0.5%至10%。
步骤2生产制剂1的过程
为了获得基于提取物的制剂,将从刺罂粟属和蓟属获得的提取物混合。这样做时,提取物装入均质器中并搅拌,优选1至3小时。取出并且按照配方制得农药。
为了制备制剂,将提取物、助剂和溶剂进行称重,然后按照以下比例装入均质反应器中:0.01-30%的基础提取物、1-10%的助剂而余下为水。搅拌混合物,优选为1-3h,直至得到均匀稳定的溶液。卸载反应器并且将制剂放置于容器中。
实施例2制备制剂2的过程
步骤1制备植物提取物
a)从植物体混合物中提取生物碱的过程
异喹啉生物碱的提取可以从罂粟科家族的不同种类中完成。在这个过程中,称重适当量的刺罂粟属和类博落回属,在控制的温度下置于反应器中,并且加入有机溶剂。提取过程优选在40-70℃温度下完成并且保持强烈的搅拌1-6h。取出提取物,过滤并且通过蒸馏浓缩至获得0.01至30%浓度。取出该提取物并且存储在25℃下的阴凉区域。从该植物提取物中的生物碱的产物约5至15%。
b)从蓟属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
该提取过程与制剂1中所描述的过程相同。
c)植物油提取过程。
对包含精油或植物油的植物材料进行检查、研磨和称重。加入植物材料,并且将有机溶剂加入装有加热和搅拌系统的均质化反应器中。提取过程优选在30℃至80℃温度下,在约1-6小时完成。将提取物从反应器中取出并蒸馏直至溶剂完全去除。无溶剂的油取出并存储在25℃下新鲜和干燥区域的聚乙烯容器中。精油获得约5%的产率,以及20%至35%产率的植物油。
步骤2制作制剂2的过程
完成了基础提取物的制备。将从刺罂粟属、类博落回属的提取物和蓟属的提取物混合。然后,将混合物装入均质反应器中,搅拌1-3h。卸载反应器并按照配方配制农药产品。
为了获得制剂2,称重活性提取物、助剂和溶剂,并将它们按照获得的以下比例装入均质反应器中:0.01-30%的基础提取物,1-5%的刺罂粟属油,1-10%的助剂而其余为水。搅拌1-3h直至获得稳定均匀的溶液。取出该制剂然后置于容器中。
评估农药制剂的实施例:
两种植物制剂的野外评估,制剂1和制剂2,均在不同作物进行及针对不同种类的瘟疫昆虫。在实验室中进行的评估结果包括在内。
利用小粉虱属昆虫感染的西葫芦来进行评估。两个应用的结果如表I所示。
表I有效性评估野外评估
Figure BDA0000436731740000071
根据上面提到的有效性百分率,开发的两个产品都对控制粉虱科昆虫表现出显著的有效性。该评估是在应用四天后进行。制剂还用来观察它们在柑橘属果树中对于两种瘟疫的有效性:桔木虱属(成虫和若虫)和多食跗线螨属的螨虫。
表II显示了与乐果有机磷杀虫剂对于桔木虱属成虫的完全的控制相比,研究的制剂的生物有效性。表III描述了上述处理在控制桔木虱属若虫的有效百分率。
表II在桔木虱属成虫中的有效性野外评估
Figure BDA0000436731740000072
表III在桔木虱属若虫中的有效性野外评估
在这两种情况下,研究的样品的有效百分率都是令人满意的。可以观察到,制剂2这两个生物学阶段都引起较高的死亡率。
表IV描述了产品对于属于多食跗线螨属的螨虫的控制百分率。
表IV有效性野外评估
Figure BDA0000436731740000074
Figure BDA0000436731740000081
与表现出0%死亡率的对照相比,评估的产品对于在柑橘属果树中的多食跗线螨的螨虫表现出显著的控制水平。
在甘蓝作物上完成了对小菜蛾属幼虫控制的野外评估,评估结果如表V中所示。在应用后的第四天进行评估。
表V在小菜蛾属幼虫中的有效性野外评估
Figure BDA0000436731740000082
制剂2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有效性,虽然它小于商业对照组。
在所有完成的评估中,没有观察到所开发的产品对它们所使用的作物物造成任何伤害。
在实验室评估中,将这两种产品在1升蒸馏水中稀释至5ml制剂,将它们施用于粉虱家族的昆虫。为了比较该稀释了水的制剂有效性,还使用了空白对照并将氟氯菊酯([1a,3a-(Z)]-(±)-(2甲基[1,1′-联苯]-3-il)甲基-3-(2-氯-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作为一个商品对照。制剂中的使用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将样品保持在观察状态下的设备行。有效性评估是使用后24小时进行。
实验单元由保持在26(±2℃)的四个装置组成。每次评估执行三个重复。
在表VI中,详细描述了每个处理24小时后观察到的在粉虱家族昆虫中的有效性。商业对照品(氟氯菊酯)的剂量由制造商推荐。
表VI对粉虱家族昆虫的有效性评估
Figure BDA0000436731740000083
评估了制剂1对于链格孢属和镰胞菌属真菌的抗真菌活性。结果在表VII中所示。
表VII制剂1在不同的稀释度中的抗真菌活性测定
Figure BDA0000436731740000091
对制剂2的杀线虫剂的能力进行了评估;48小时后获得了满意的百分率。根结线虫属的线虫用作靶生物体并且其结果如表VIII中所示。
表VIII对根结线虫属的线虫的实验室有效性评估
Figure BDA0000436731740000092
基于对上述关于提到的不同物种和农作物中的数据的解释,可以得出结论,制剂1和2完全足够的控制粉虱家族,植食性螨虫类,属于桔木虱属昆虫,因为观察到的死亡率百分比是令人满意的。
制剂1作为一个抗真菌剂是一种管理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疾病的替代选择。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具有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作用的农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至少一种异喹啉生物碱类,特别是黄连素,和植物来源的协同化合物,其可以是至少一种黄酮醇组中的糖基化的黄酮类化合物、黄酮和异黄酮,特别是大蓟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具有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作用的农药,由从植物提取物中获得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组合物组成,其特征在于,因为异喹啉类生物碱类与黄连素是各不同的,例如:片碱,别隐品碱,隐品碱,血根碱,二氢血根碱,血根碱,氧化血根碱,6-丙酮二氢白屈菜红,二氢白屈菜红碱,白屈菜红碱,N-去甲白屈菜红碱,白屈菜红默碱,碎叶紫堇碱,黄连,隐品碱,斯氏紫堇碱,人血草碱,隐掌叶防己碱,唐松福林碱,瑞芙热米定和含氧化白毛茛分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具有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作用的农药,由从植物提取物中获得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组合物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因为黄酮类化合物是与大蓟苷不同的,如黄酮和异黄酮以及它们的糖基化衍生物,特别是芹黄素苷、蓟黄素,山奈酚,蒙花苷木犀草素、大蓟苷和槲皮素。
4.基于异喹啉生物碱和黄酮类的具有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作用的农药,农药的组合物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异喹啉生物碱类及其衍生物   0.1–20%
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糖基化的衍生物   0.00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具有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作用的农药,其特征在于,异喹啉类生物碱类是从植物提取物获得的,例如刺罂粟属和/或类博落回属,但是不完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具有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作用的农药,其特征在于,农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从属于蓟属的植物中获得,但是不完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具有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剂作用的农药,其特征在于,异喹啉生物碱类是化学合成的产物和或细胞培养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具有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剂作用的农药,其特征在于,黄酮类化合物是化学合成的产物和/或细胞培养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具有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剂作用的农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剂配方中含有0.01至30%的基础提取物和不定的水、油或溶剂作为介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具有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剂作用的农药,其特征在于,它的制剂配方含有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润湿分散剂和/或粘合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具有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剂作用的农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剂配方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农药成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具有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剂作用的农药,其特征在于,有效剂量的所述农药用作瘟疫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以控制植物、水果和/或动物中的瘟疫。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具有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剂作用的农药,其特征在于,有效剂量的所述农药用作城市和国内鼠疫控制系统的一个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具有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剂作用的农药,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方式是适合于固体类型的制剂,如皂类、粉剂、颗粒剂、起爆帽和包封的农药;液体类型,如乳液、分散剂和凝胶。

Claims (17)

1.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能从植物油和/或精油中浓缩的农药,权利要求的农药的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因为组合物包括:
异喹啉生物碱类及其衍生物   0.1–20%
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糖基化的衍生物   0.001–10%
植物油或精油   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农药,其特征在于,因为其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至少一种异喹啉生物碱类,特别是黄连素,和植物来源的协同化合物,其可以是至少一种黄酮醇组中的糖基化的黄酮类化合物、黄酮和异黄酮,特别是大蓟苷,和至少一种植物油和/或精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农药,由从植物提取物中获得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组合物组成,其特征在于,因为权利要求1的异喹啉生物碱类与黄连素是各不同的,例如:片碱,别隐品碱,隐品碱,血根碱,二氢血根碱,血根碱,氧化血根碱,6-丙酮二氢白屈菜红,二氢白屈菜红碱,白屈菜红碱,N-去甲白屈菜红碱,白屈菜红默碱,碎叶紫堇碱,黄连,隐品碱,斯氏紫堇碱,人血草碱,隐掌叶防己碱,唐松福林碱,瑞芙热米定和含氧化白毛茛分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农药,由从植物提取物中获得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组合物组成,其特征在于,因为权利要求1的黄酮类是与大蓟苷不同的,如黄酮和异黄酮以及它们的糖基化衍生物,特别是芹黄素苷、蓟黄素,山奈酚,蒙花苷木犀草素、大蓟苷和槲皮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农药,由从植物提取物中获得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组合物组成,其特征在于,因为异喹啉类生物碱类和其衍生物是从植物提取物获得的,例如刺罂粟属和/或类博落回属,但是不完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农药,由从植物提取物中获得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组合物组成,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的农药中的黄酮类是从属于蓟属的植物中获得,但是不完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农药,由从植物提取物中获得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组合物组成,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中的农药的植物油是从刺罂粟属、辣椒属、胡麻属、印度苦楝树、油橄榄、芸苔属和/或它们的组合的种子中提取得到的油,虽然不完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农药,由从植物提取物中获得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组合物组成,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中的农药的精油是从芳香植物例如百里香属、牛至属、胡椒属、柑橘属、大蒜和它们的组合中获得,虽然不完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农药,由从植物提取物中获得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组合物组成,其特征在于,因为异喹啉生物碱类是化学合成的产物和/或细胞培养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农药,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化学合成的产物和/或细胞培养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农药,其特征在于,因为其制剂配方包含水或溶剂作为介质以及0.01至30%的基础提取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农药,其特征在于,因为其制剂配方包含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润湿分散剂和/或粘合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农药,其特征在于,因为其制剂配方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农药成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农药,其特征在于,因为所述农药是为了控制属于昆虫、螨虫和线虫组的昆虫和具有微生物来源的疾病。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农药,其特征在于,因为有效剂量的所述农药用作瘟疫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以控制植物、水果和/或动物中的瘟疫。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农药,其特征在于,有效剂量的所述农药用作建筑物及其它结构的保护和/或处理系统的一个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农药,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方式是适合于固体类型的制剂,如皂类、粉剂、颗粒剂、起爆帽和包封的农药;液体类型,如乳液、分散剂和凝胶。
CN201280029087.4A 2011-09-23 2012-03-21 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具有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剂活性的农药 Active CN1036874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MXMX/A/2011/010032 2011-09-23
MX2011010032A MX2011010032A (es) 2011-09-23 2011-09-23 Plaguicida a base de alcaloides isoquinolicos, flavonoides, aceites vegetales y/o esenciales.
PCT/MX2012/000028 WO2013043031A1 (es) 2011-09-23 2012-03-21 Plaguicida a base de alcaloides isoquinolínicos, flavonoides, aceites vegetales y/o esencial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7491A true CN103687491A (zh) 2014-03-26
CN103687491B CN103687491B (zh) 2016-08-17

Family

ID=47914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9087.4A Active CN103687491B (zh) 2011-09-23 2012-03-21 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的具有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剂活性的农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150216181A1 (zh)
CN (1) CN103687491B (zh)
ES (1) ES2464642B1 (zh)
MX (1) MX2011010032A (zh)
WO (1) WO2013043031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3979A (zh) * 2015-05-18 2015-08-12 华南农业大学 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I在防治植物线虫病害上的应用
CN105211113A (zh) * 2015-08-25 2016-01-06 蚌埠海上明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樱桃成熟期驱虫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38758A (zh) * 2015-05-05 2016-06-08 北京联合大学 一种茶树油-小檗碱抗菌复合悬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33296A (zh) * 2019-03-28 2019-06-04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可防控新勋恙螨病的植物精油微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57303A (zh) * 2017-11-20 2020-08-21 华南农业大学 别隐品碱在作为除草剂方面的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11010032A (es) 2011-09-23 2013-03-25 Promotora Tecnica Ind S A De C V Plaguicida a base de alcaloides isoquinolicos, flavonoides, aceites vegetales y/o esenciales.
FR3018821A1 (fr) 2014-03-24 2015-09-25 Agronomique Inst Nat Rech Nouveaux flavonoides o-alpha-glucosyles sur le cycle b, procede d'obtention et utilisations
CN105123773A (zh) * 2015-08-06 2015-12-09 陆月霞 一种植物源光活化毒素杀虫剂
WO2017070440A1 (en) * 2015-10-22 2017-04-27 Mclaughlin Gormley King Company Dry, flowable sabadilla extract
AU2016342281B2 (en) * 2015-10-22 2020-11-19 Mclaughlin Gormley King Company De-oiled sabadilla extract
MX2018004925A (es) * 2015-10-22 2018-09-21 Mclaughlin Gormley King Co Extracto liquido de schoenocaulon.
US10143204B2 (en) 2015-10-22 2018-12-04 Mclaughlin Gormley King Company Concentrated sabadilla extract
US20190110474A1 (en) 2016-07-01 2019-04-18 Mclaughlin Gormley King Company Mixtures of sabadilla alkaloids and azadirachtin and uses thereof
WO2018005742A1 (en) * 2016-07-01 2018-01-04 Mclaughlin Gormley King Company Mixtures of sabadilla alkaloids and spinosyns and uses thereof
JP7093314B2 (ja) * 2016-07-01 2022-06-29 マクローリン・ゴームリー・キング・カンパニー サバジラアルカロイドとアザジラクチンの混合物およびその使用
MX2017002227A (es) 2017-02-17 2018-08-16 Promotora Tecnica Ind S A De C V Composicion mejorada a base de acido norhidroguayaretico.
CN114175978B (zh) * 2021-12-16 2023-04-14 扬州大学 一种芹菜根系分泌物的提取方法及其诱导番茄产生抗烟粉虱防御反应的应用
CN114938808B (zh) * 2022-06-24 2023-05-26 贵州大学 一种厚朴碱与荷叶碱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2520A (zh) * 2004-03-26 2005-09-28 薛永新 植物杀虫防病促长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0050244445A1 (en) * 2004-04-15 2005-11-03 Anderson David L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6750A (zh) 2000-01-28 2001-08-08 武长安 草本植物杀虫剂
US20080300225A1 (en) 2007-01-23 2008-12-04 Marrone Organic Innovations Pesticidal formulation containing oxymatrine or matrine
MX2011010032A (es) 2011-09-23 2013-03-25 Promotora Tecnica Ind S A De C V Plaguicida a base de alcaloides isoquinolicos, flavonoides, aceites vegetales y/o esencial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2520A (zh) * 2004-03-26 2005-09-28 薛永新 植物杀虫防病促长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0050244445A1 (en) * 2004-04-15 2005-11-03 Anderson David L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岗: "小果博落回杀虫杀菌作用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农业科技辑》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8758A (zh) * 2015-05-05 2016-06-08 北京联合大学 一种茶树油-小檗碱抗菌复合悬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38758B (zh) * 2015-05-05 2018-10-23 北京联合大学 一种茶树油-小檗碱抗菌复合悬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3979A (zh) * 2015-05-18 2015-08-12 华南农业大学 黄酮类化合物theaflavanoside II在防治植物线虫病害上的应用
CN105211113A (zh) * 2015-08-25 2016-01-06 蚌埠海上明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樱桃成熟期驱虫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57303A (zh) * 2017-11-20 2020-08-21 华南农业大学 别隐品碱在作为除草剂方面的应用
CN109833296A (zh) * 2019-03-28 2019-06-04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可防控新勋恙螨病的植物精油微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7491B (zh) 2016-08-17
US20170156345A1 (en) 2017-06-08
ES2464642B1 (es) 2015-11-20
US20150216181A1 (en) 2015-08-06
ES2464642A1 (es) 2015-04-28
US9801388B2 (en) 2017-10-31
MX2011010032A (es) 2013-03-25
ES2464642A2 (es) 2014-06-03
WO2013043031A1 (es) 201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7491A (zh) 基于异喹啉生物碱类、黄酮类和植物油和/或精油的农药
CN103349007B (zh) 含有抗生素与植物源物质的农用组合物及应用
CN103190451B (zh) 含有壳寡糖与植物源物质的农用组合物及应用
El-Wakeil Botanical pesticides and their mode of action.
Patil et al. Bioefficacy of Plumbago zeylanica (Plumbaginaceae) and Cestrum nocturnum (Solanaceae) plant extracts against Aedes aegypti (Diptera: Culicide) and nontarget fish Poecilia reticulata
Okwute Plants as potential sources of pesticidal agents: a review
Mamun et al. Prospect of indigenous plant extracts in tea pest management
Elango et al. Efficacy of medicinal plant extracts against Formosan subterranean termite, Coptotermes formosanus
Singh et al. Molluscicides from some common medicinal plants of eastern Uttar Pradesh, India
CN103636660B (zh) 一种用于防治甘蔗害虫的环保型颗粒剂
Zubairi et al. Environmental friendly bio-pesticide Rotenone extracted from Derris sp.: A review on the extraction method, toxicity and field effectiveness
Khare et al. Herbal insecticides and acaricides: Challenges and constraints
CN104322572A (zh)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Srivastava et al. Biological action of essential oils (terpenes)
Egunjobi et al. Ovicidal and larvicidal activities of ethanolic leaf extracts of three botanicals against the malaria vector-Anopheles gambiae
CN105407725A (zh) 选择性控制入侵种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01422176A (zh) 小檗碱阿维菌素水剂
CN102626116A (zh) 一种植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05717B (zh) 一种杀虫喷淋乳油及其制备方法
Adam et al. Natural Anopheline mosquito repellents and phytochemical analysis of ethanol and hexane leaf extracts from four plant species
Mahulikar et al. Botanicals as ecofriendly pesticides
Oddo Effects of different weed control practices on soil quality in Mediterranean crops
Rumape et al. Amethyst leaf extract as pest control and fertilizer for soybean plants
Guzmán-Pantoja et al. Current status: Mexican medicinal plants with insecticidal potential
Singh et al. Eco-friendly molluscicides, piscicides and insecticides from common pla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