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7169A - 电源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7169A
CN103687169A CN201310098309.4A CN201310098309A CN103687169A CN 103687169 A CN103687169 A CN 103687169A CN 201310098309 A CN201310098309 A CN 201310098309A CN 103687169 A CN103687169 A CN 103687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input voltage
supply unit
switch element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983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武宽和
大户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87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71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5/00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variables by detecting deviations in the electric input to the system and thereby controlling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obtain a regulated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5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responsive to malfunctions or undesirable behaviour of LEDs; responsive to LED life; Protective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应于多个输入直流电压的电源装置以及照明装置。一种电源装置(1),具备开关元件(12)及控制开关元件(12)的控制部(11),其中,控制部(11)输入第1信号与第2信号,并根据第2信号的值到达第1信号的值为止的时间,来控制开关元件(12)的导通或断开,所述第1信号根据电源装置1的输出电压而变动,并且相对于电源装置1的输入电压为固定,所述第2信号的振幅根据电源装置1的输入电压而变动。

Description

电源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源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各种电子设备的电源装置,已知有一种电源装置(以下,亦称作“交流-直流电源装置”),其具有二极管电桥(diode bridge)电路等整流电路及电容器(condenser)等平滑电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
而且,在世界各国或一国内,以电压规格等为理由,以多个电压值(100[V]~240[V])供给交流电压来作为商用交流电源。
在以往的交流-直流电源装置中,有的电源装置具有功率因数改善电路,以改善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改善电路例如包括线圈(coil)、相对于该线圈而并联连接的二极管以及开关(switching)元件。通过具有此种功率因数改善电路,以往的交流-直流电源装置能够对应于多个交流电压。即,可实现电源电压的广范围(wide range)化。
另外,也有电源装置供给直流电压。在直流电源中,也与商用交流电源同样地使用多个电压值(100[V]~240[V])。
但是,以往的直流输入电源装置(直流-直流电源装置)是:在检测到输入电压的变动以作为输出电压的变动之后,与相对于输入电压为固定的值进行比较,由此来控制电源装置的开关元件的导通(ON)或断开(OFF)的时机(timing),因此输入电压的变动反映到开关元件的控制需要时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1670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应于多个输入直流电压的电源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具备开关元件及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输入第1信号与第2信号,并根据所述第2信号的值到达所述第1信号的值为止的时间,来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导通或断开,所述第1信号根据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出电压而变动,并且相对于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入电压为固定,所述第2信号的振幅根据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入电压而变动。
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其包括发光元件以及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具有开关元件及控制部,所述开关元件调整对所述发光元件的供给电力,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开关元件,所述控制部输入第1信号与第2信号,并根据所述第2信号的值到达所述第1信号的值为止的时间,来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导通或断开,所述第1信号相对于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入电压为固定,第2信号的振幅根据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入电压而变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对应于多个输入直流电压的电源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的一例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的电路结构例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1信号与在形成部中形成的第2信号的关系图。
图4(a)是表示在形成部中形成的第2信号与开关元件导通的期间的关系的图。图4(b)是表示开关元件的导通及断开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电源装置的其他电路结构例的图。
附图标记:
1、2:电源装置
11:控制部
12:开关元件
13:平滑部
14:检测部
15:误差检测部
21:形成部
22:振荡部
23:比较器
24:触发器
25:驱动部
31、51、52、53、61、62、63、71、72:电阻
32、42、64、73:电容器
33:开关元件
41:线圈
43:二极管
65:电流感应放大器
74:参考电源
75:误差放大器
101:直流电源
111:作为发光元件的LED
LA、LB:上升直线
T、T1:周期
Ton、TonA、TonB时间
Ve:第1信号
Vt:第2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以及照明装置。在实施方式中,对于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电源装置的结构]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的一例的方框图。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的电路结构例的图。在图1中,电源装置1具有控制部11、开关元件12、平滑部13、检测部14、误差检测部15及形成部21。图1中示出了具有电源装置1及作为发光元件的LED111的照明装置。
电源装置1经由输入端子(未图示)而与直流电源101连接,以输入直流电压。控制部11经由形成部21而与电源装置1的输入端子(未图示)连接。开关元件12相对于直流电源101而串联连接,平滑部13串联连接于开关元件12。LED111及检测部14相对于平滑部13而依序串联连接。
检测部14对流经LED111的电流或施加至LED111的电压进行检测,并作为检测信号而输入至误差检测部15。误差检测部15连接于控制部11,并且对控制部11输入第1信号Ve。
形成部21使用所输入的直流电压来形成第2信号Vt,所形成的第2信号Vt被输入至控制部11。
控制部11连接于开关元件12的栅极(gate),并且基于从误差检测部15输入的第1信号Ve与从形成部21输入的第2信号Vt,来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是将开关元件12控制为导通或断开。控制信号被输入至开关元件12的栅极,开关元件是由控制部11予以控制。
具体而言,控制部11如图2所示,形成部21连接于该控制部11与直流电源101之间,所述形成部21形成振幅根据直流电源101的输入电压而变动的第2信号Vt,所述控制部11具有振荡部22、比较器(comparator)23、触发器(flip flop)24及驱动部25。而且,形成部21具有电阻31、电容器32及开关元件33。
电阻31的一端连接于电源装置1的输入端子(未图示),另一端连接于电容器32的一端。电容器32的一端连接于电阻31,另一端连接于地线。开关元件33的集电极(collector)端子与比较器23的反相输入端子彼此并联连接于电阻31与电容器32的连接线。开关元件33的射极(emitter)端子连接于地线,基极(base)端子连接于触发器24的Q-(Q bar)输出端子。比较器23的非反相输入端子连接于误差检测部15,输出端子连接于触发器24的重置(R)端子。触发器24的R端子连接于比较器23的输出端子,设置(S)端子连接于振荡部22,Q输出端子连接于驱动部25,Q-输出端子连接于开关元件33的基极。
形成部21将输入直流电压与触发器24的Q-输出予以输入,并形成第2信号Vt,该第2信号Vt的振幅根据直流电源101的输入电压而变动。
详细说明形成部21对第2信号Vt的形成过程。振荡部22将基准频率信号输出至触发器24的S端子。基准频率信号例如包含上升时机彼此隔开规定周期T1的多个脉冲(pulse)。由此,触发器24是每隔周期T1而被设置。当触发器24被设置时,Q输出以及Q-输出分别成为High(高)及Low(低)。
当通过振荡部22,将触发器24的Q-输出设置为Low时,开关元件33断开,通过输入直流电压来对电容器32充入电荷,第2信号Vt上升。而且,当从比较器23向触发器24的R端子输入信号时,将触发器24的Q-输出设置为High,而开关元件33为导通的期间,电容器32的电荷经由开关元件33而放电。由此,第2信号Vt下降。通过如此般重复第2信号Vt的上升与下降,从而形成第2信号Vt。
此处,第2信号Vt的振幅根据直流电源101的输入电压而变动,因此输入直流电压越大,则第2信号Vt的每单位时间的上升率、即、电压上升的斜率越大,且输入直流电压越大,则从电容器32由放电切换为充电的时机直至达到规定电压值为止所需的时间越短。
另外,电阻31是为了调整第2信号Vt而配设,所述第2信号Vt作为电阻31与电容器32的连接点的电压电平(level),即,作为对比较器23的反相输入端子施加的电压电平。即,电阻31是为了第2信号Vt的电平调整而配设。
第1信号Ve被输入至比较器23的非反相输入端子,第2信号Vt被输入至反相输入端子。并且,比较器23对第1信号Ve与第2信号Vt进行比较,并将与比较结果相应的信号输出至触发器24的R端子。具体而言,在第2信号Vt小于第1信号Ve的情况下,比较器23将输出设为Low。另一方面,当第2信号Vt为第1信号Ve以上时,比较器23将输出设为High。由此来重置触发器24。
触发器24输入来自振荡部22的基准频率信号以及来自比较器23的比较结果信号。并且,触发器24基于基准频率信号与比较结果信号,来控制开关元件33的导通及断开时机。即,触发器24通过来自振荡部22的基准频率信号,来控制第2信号Vt的上升开始时机,并通过来自比较器23的比较结果信号,来控制第2信号Vt的下降开始时机。
而且,触发器24基于基准频率信号与比较结果信号,来控制从驱动部25输出的脉冲的宽度。即,触发器24控制开关元件12的导通或断开的时机。
详细而言,触发器24为设置-重置(set-reset)型的触发器。并且,触发器24是根据基准频率信号而每隔T1来设置,由此,Q输出以及Q-输出分别成为High以及Low。而且,触发器24被重置为第2信号Vt为第1信号Ve以上,Q输出以及Q-输出分别成为Low以及High。
驱动部25基于触发器24的Q输出,将导通或断开控制信号输出至开关元件12的基极。即,驱动部25基于触发器24的Q输出,将已调整脉宽的脉冲信号输出至开关元件12的基极端子。即,导通占空(duty)受到控制。具体而言,驱动部25在Q输出由Low变成High时,开始脉冲信号的输出,在Q输出由High变成Low时,停止脉冲信号的输出。即,Q输出为HIGH状态的期间越长,脉宽也变得越长。
开关元件12的集电极端子连接于电源装置1的输入端子(未图示),集电极端子连接于平滑部13,基极端子连接于驱动部25。
而且,开关元件12基于从驱动部25收到的导通或断开控制信号而受到导通或断开控制。具体而言,开关元件12在从驱动部25收到脉冲信号的状态下成为导通状态,将输入直流电压输入至平滑部13。而且,开关元件12在未从驱动部25收到脉冲信号的状态下成为断开状态,不将输入直流电压输入至平滑部13。即,通过对开关元件12导通的时间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控制向平滑部13输入的电力量。
平滑部13对输入的电压进行平滑化,并将经平滑化的直流电压输出至电力供给对象。此处,电力供给对象为LED111。
具体而言,平滑部13如图2所示,具有线圈41、电容器42及作为续流二极管(free-wheel diode)的二极管43。线圈41的一端连接于开关元件12的射极端子及二极管43的阴极(cathode)端子,另一端连接于电容器42的一端及电源装置1的输出端子(未图示)。电容器42的一端连接于线圈41及电源装置1的输出端子(未图示),另一端连接于地线。二极管43的阴极端子是与线圈41及开关元件12的射极端子并联连接。
检测部14是对流经作为电力供给对象的LED111的电流进行检测,并将电流检测值作为检测信号而输出。
检测部14如图2所示,具有电阻51、61、62、63、电容器64及电流感应放大器(current sense amplifier)65。电阻51的一端连接于LED111与电流检测部14的连接线,另一端连接于地线。电阻61的一端连接于电阻51与LED111的连接点,另一端连接于电容器64的一端及电流感应放大器65的非反相输入端子。电容器64的一端连接于电阻61与电流感应放大器65的非反相输入端子的连接线,另一端连接于地线。电阻62的一端连接于电阻63及电流感应放大器65的反相输入端子,另一端连接于地线。电阻63的一端连接于电阻62与电流感应放大器65的反相输入端子的连接线,另一端连接于电流感应放大器65的输出端子与误差检测部15的连接线。通过电阻51,LED111与检测部14的连接线上的电位成为与流经LED111的电流相应的值。
具体而言,检测部14将与LED111和检测部14的连接线上的电压相应的电压,作为检测信号而输出。详细而言,对电流感应放大器65的非反相输入端子施加的电压V2是:通过利用电阻61来对LED111与检测部14的连接线上的电压进行电平调整而形成。并且,电流感应放大器65将电压V2放大并输出。即,将与电流感应放大器65为相反侧的电阻62的一端的电压设为V1(此处,V1=0),将电阻62、63的电阻值分别设为R1以及R2,则电流感应放大器65的输出电压Vout以下述数式表示。
Vout=(1+R2/R1)×(V2-V1)
此处,电压V2成为与LED111和检测部14的连接线上的电位相应的值。而且,LED111和检测部14的连接线上的电位成为与流经LED111的电流相应的值。因而,电压V2成为与流经LED111的电流相应的值。
误差检测部15基于从检测部14接收的作为电流检测值的检测信号与电流参考(reference),对电流目标值与实际上流经LED111的电流值的误差进行检测,并输出第1信号Ve以作为误差信号,该第1信号Ve根据电源装置1的输出电流、即流经LED111的电流值而变动,并且相对于电源装置1的输入电压为固定。
误差检测部15具有电阻71、72、电容器73、参考电源74及误差放大器(error amplifier)75。电阻71的一端连接于电流感应放大器65的输出端子,另一端与误差放大器75的反相输入端子及电容器73并联连接。电容器73的一端连接于电阻71与误差放大器75的反相输入端子的连接线,另一端连接于电阻72的一端。电阻72的一端连接于电容器73的一端,另一端连接于误差放大器75的输出端子与控制部11的连接线。在误差放大器75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上,连接有参考电源74。
具体而言,误差放大器75对参考电源74的电压(即,基准电压)与来自检测部14的输出电压(即,作为检测信号的电流检测值)的差电压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误差信号作为第1信号Ve而输出至控制部11。此时,通过包含电阻72及电容器73的相位补偿器来执行相位补偿。
[电源装置的动作]
对具有以上结构的电源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处,尤其对第2信号Vt的形成处理进行说明。
在控制部11中,形成部21将输入直流电压与触发器24的Q-输出予以输入,并形成第2信号Vt。
具体而言,在触发器24的Q-输出为Low,开关元件33为断开的期间,通过输入直流电压来对电容器32充入电荷,第2信号Vt上升。而且,当从比较器23对触发器24的R端子输入信号时,触发器24被重置而Q-输出成为High,在开关元件33导通的期间,电容器32的电荷经由开关元件33而放电。由此,第2信号Vt下降。通过如此般重复第2信号Vt的上升与下降,从而形成第2信号Vt。
图3是用于说明输入直流电压与在形成部21中形成的第2信号Vt的关系的图。
在图3中,LA表示输入直流电压A的情况下的第2信号Vt的上升直线,LB表示比输入直流电压A小的输入直流电压B的情况下的第2信号Vt的上升直线。而且,将误差信号、即误差检测部15的输出电压表示为第1信号Ve。而且,TonA表示在输入直流电压A的情况下,第2信号Vt上升而变得与第1信号Ve相等为止所需的时间。而且,TonB表示在输入直流电压B的情况下,第2信号Vt上升而变得与第1信号Ve相等为止所需的时间。
如图3所示,有TonA<TonB成立。即,输入直流电压越大,则第2信号Vt上升而变得与第1信号Ve相等为止所需的时间越短。
此处,TonA以及TonB对应于开关元件12为导通的期间。即,TonA以及TonB对应于从开关元件12向平滑部13输出电压的期间。因而,在电源装置1中进行控制,以使得输入直流电压越小,则从开关元件12向平滑部13输出电压的期间越长,即,输出的电力越大。
通过进行此种前馈(feed forward)控制,能够与输入直流电压的值无关地,使作为误差检测部15的输出电压的第1信号Ve稳定,即大致固定。理由如以下所示。
图4(a)是表示在形成部21中形成的第2信号Vt与开关元件12为导通的期间的关系的图。图4(b)是表示开关元件12的导通及断开的关系图。
在图4(a)中,Vt表示第2信号的值,Ve表示误差信号,即,作为误差检测部15的输出电压的第1信号的值。而且,Ton表示第2信号Vt上升而变得与第1信号Ve相等为止所需的时间,如图4(b)所示,对应于开关元件12为导通的期间。T表示基于来自振荡部22的基准频率信号的脉冲波的周期。
此时,有Ve∶Ton=Vt∶T成立,因此Ton/T=Ve/Vt也成立。
Ton/T为导通占空比,因此若以Don来表示导通占空比,则Don能够以下述数式(1)表示。
Don=Ve/Vt... (1)
此处,在降压DC/DC的情况下,导通占空比Don能够以下述数式(2)表示。
Don=VOUT/VIN...(2)
VOUT表示输出电压,VIN表示输入电压。
根据数式(1)及数式(2),有下述数式(3)成立。
VOUT/VIN=Ve/Vt...(3)
若对数式(3)进行变形,则成为下述数式(4)。
Ve=(VOUT/VIN)×Vt...(4)
此处,设Vt与输入电压VIN成比例,则将比例系数设为k,则Vt能够与下述数式(5)表示。
Vt=k×VIN...(5)
因而,根据数式(4)及数式(5),Ve以下述数式(6)来表示。
Ve=(VOUT/VIN)×k×VIN=k×VOUT...(6)
这样,作为误差检测部15的输出电压的第1信号Ve不会根据输入直流电压VIN而变动。
根据以上的内容,形成根据输入直流电压而变动、即、具备与输入直流电压相应的斜率的第2信号Vt,并基于由比较器23对该第2信号Vt与第1信号Ve进行比较的结果来进行脉宽调制,所述第1信号Ve相对于输入直流电压的值为固定而不会变动,且作为误差检测部15的输出电压。
此外,通常,若输入电压不同,则相位特性会发生变化。因而,若要对应于不同的多个输入电压,通常,相位补偿器的结构则会变得复杂。
然而,通过进行上述控制,能够与输入直流电压的值无关地,使作为误差检测部15的输出电压的第1信号Ve大致固定,因此能够将相位补偿器设为简单的结构。
而且,通过以下的内容,也能够说明输入电压的值不参与反馈回路(feedback loop)的增益(gain)的情况。
即,若对数式(2)进行变形,则成为数式(7)。
VOUT=Don×VIN...(7)
若对数式(7)进行偏微分,则成为数式(8)。
[数式1]
Δ V OUT = ∂ V OUT ∂ D on × ΔD on + ∂ V OUT ∂ V IN × ΔV IN · · · ( 8 )
此处, ∂ V OUT ∂ D on = V IN , ∂ V OUT ∂ V IN = D on 成立。
因而,数式(8)能够变形成下述数式(9)般。
ΔVOUT=VIN×ΔDon+Don×ΔVIN   …(9)
而且,数式(1)至数式(10)成立。
ΔD on = 1 V t × ΔV c · · · ( 10 )
根据数式(9)及数式(10),数式(11)成立。
Δ V OUT = V IN V t × ΔV e + D on × ΔV IN · · · ( 11 )
因而,若设Vt与输入电压VIN成比例,则数式(11)能够变形成数式(12)般。
ΔVOUT=k×ΔVe+Don×ΔVIN  …(12)
这样可知的是:输入直流电压VIN的值不参与反馈回路的增益。因而,根据电源装置1,可遍及广输入电压范围来实现稳定的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第1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电源装置1的控制部21输入第1信号Ve与第2信号Vt,并根据第2信号Vt的值到达第1信号Ve的值为止的时间,来控制开关元件12的导通或断开,所述第1信号Ve相对于电源装置1的输入电压为固定,所述第2信号Vt的振幅根据电源装置1的输入电压而变动,因此,比起下述情况,能够缩短输入电压的变动反映到开关元件的控制为止的时间,所述情况是:检测输入电压的变动以作为输出电压的变动之后,与相对于输入电压为固定的值进行比较,由此来对电源装置的开关元件的导通或断开的时机进行控制。
而且,能够与所连接的直流电压电源的电压值无关地,使反馈回路的增益稳定化。即,能够实现一种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可对应于具备各不相同的电压值的多个输入直流电压。
[其他实施方式]
[1]于以上的说明中,在反馈回路中对流经LED111的电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电流值用于第1信号Ve。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将LED111两端的电压值用于误差检测。
图5是表示电源装置的其他电路结构例的图。在图5中,电源装置2具有电阻52及电阻53。电阻52与电阻53是串联连接,且两端分别并联地连接于LED111的两端。
电源装置2中,检测部14的电阻61连接于电阻52与电阻53的连接线。即,LED111两端的电压经电阻52及电阻53分压,分压后的电压被输入至检测部14。即,在电源装置2中,14为电压检测部。
[2]在以上的说明中,将负载设为LED111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为通过恒电流来控制的负载。而且,电源装置1或电源装置2也可作为负载而用于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元件的驱动。
以上,对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为例示,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以其他的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主旨内,同样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源装置,包括开关元件及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控制部,所述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输入第1信号与第2信号,并根据所述第2信号的值到达所述第1信号的值为止的时间,来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导通或断开,所述第1信号相对于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入电压为固定,所述第2信号的振幅根据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入电压而变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规定的周期来将所述开关元件设为导通状态,且所述输入电压为大于第1输入电压的第2输入电压的情况下,使从将所述开关元件设为导通状态的时机、直至设为断开状态的时机为止的时间,短于所述输入电压为所述第1输入电压的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信号为斜坡波形,
所述输入电压为所述第2输入电压的情况下的所述斜坡波形的斜率,大于所述输入电压为所述第1输入电压的情况下的所述斜坡波形的斜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部,连接于所述控制部,并且基于所述输入电压来形成所述第2信号,并将所述第2信号输入所述控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部,输入所述输入电压,且
所述形成部包括:
电阻,一端连接于所述输入部;
电容器,所述电容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于地线;以及
另一开关元件,集电极端子连接于所述电阻与所述电容器的连接线,射极端子连接于地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包括:
驱动部,输出使所述开关元件导通或断开的脉宽调制信号;
比较器,非反相输入端子连接于所述电阻与所述电容器的连接线,反相输入端子连接于输出所述第1信号的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子;以及
触发器,对设置端子输入规定的周期信号,重置端子连接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子,Q-端子连接于所述另一开关的基极端子,Q端子连接于所述驱动部。
7.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发光元件以及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具有开关元件及控制部,所述开关元件调整对所述发光元件的供给电力,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开关元件,所述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输入第1信号与第2信号,并根据所述第2信号的值到达所述第1信号的值为止的时间,来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导通或断开,所述第1信号相对于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入电压为固定,第2信号的振幅根据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入电压而变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部,对流经所述发光元件的电流或施加至所述发光元件的电压进行检测;以及
误差检测部,输入所述检测部所检测的检测信号,并且通过对所述检测信号与作为固定值的阈值进行比较而生成所述第1信号,并向所述控制部输入所述第1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规定的周期来将所述开关元件设为导通状态,且所述输入电压为大于第1输入电压的第2输入电压的情况下,使从将所述开关元件设为导通状态的时机、直至设为断开状态的时机为止的时间,短于所述输入电压为所述第1输入电压的情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信号为斜坡波形,
所述输入电压为所述第2输入电压的情况下的所述斜坡波形的斜率,大于所述输入电压为所述第1输入电压的情况下的所述斜坡波形的斜率。
CN201310098309.4A 2012-09-20 2013-03-26 电源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Pending CN1036871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7307A JP6051726B2 (ja) 2012-09-20 2012-09-20 電源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JP2012-207307 2012-09-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7169A true CN103687169A (zh) 2014-03-26

Family

ID=47998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98309.4A Pending CN103687169A (zh) 2012-09-20 2013-03-26 电源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77717A1 (zh)
EP (1) EP2712268A2 (zh)
JP (1) JP6051726B2 (zh)
CN (1) CN1036871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1943A (zh) * 2021-06-23 2021-08-10 珠海拓芯科技有限公司 输出电压控制电路、方法、控制器和家电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93107A1 (ja) * 2010-02-01 2011-08-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駆動装置及び携帯機器
WO2015185040A1 (de) * 2014-06-05 2015-12-10 Rittal Gmbh & Co. Kg Kühlgerät, insbesondere für die kühlung von in einem schaltschrank aufgenommenen komponenten, sowie eine entsprechende verwendung und ein entsprechendes verfahren
US10483850B1 (en) 2017-09-18 2019-11-19 Ecosense Lighting Inc. Universal input-voltage-compatible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
JP7345326B2 (ja) * 2019-09-06 2023-09-15 ローム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駆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74116B2 (en) * 2003-08-05 2007-09-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rect-current power supply and battery-powered electronic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JP5014772B2 (ja) * 2006-12-26 2012-08-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流モード制御型スイッチングレギュレータ
JP5063474B2 (ja) * 2008-05-13 2012-10-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流モード制御型スイッチングレギュレータ及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US8373403B1 (en) * 2008-08-08 2013-02-12 Power-One, Inc. Circuit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rectifiers during start-up into pre-biased output voltage
JP2010063290A (ja) * 2008-09-04 2010-03-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源制御回路
US8581517B2 (en) * 2009-09-17 2013-11-12 O2 Micr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riving a light source
JP5617267B2 (ja) * 2010-02-12 2014-11-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源システム、及び、電源制御回路
JP5637843B2 (ja) * 2010-12-28 2014-12-10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Led駆動用電源装置、及びled駆動用電源装置の制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1943A (zh) * 2021-06-23 2021-08-10 珠海拓芯科技有限公司 输出电压控制电路、方法、控制器和家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51726B2 (ja) 2016-12-27
JP2014064367A (ja) 2014-04-10
EP2712268A2 (en) 2014-03-26
US20140077717A1 (en) 2014-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6432B (zh) 用于调节回路的反馈电路
CN104980021B (zh) 用于开关模式电源的系统和方法
CN103477295B (zh) 电流调节装置
TWI396366B (zh) 負載驅動電路、控制負載驅動電路之控制器、電子系統、以及負載驅動方法
US9078320B2 (en) Voltage supply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voltage to an electrical load with transistor saturation control
US8493752B2 (en) Primary side current controller and related power supply
RU2679893C2 (ru) Схема возбуждения светоизлучающего диода, светодиодная схема и способ возбуждения
US8928248B2 (en) Step up/down converter
CN102656787A (zh) 开关电源电路和功率因数控制器
US9013166B2 (en) DC-DC converter controller
CN102448223B (zh) 半导体光源装置及半导体光源控制方法
CN103687169A (zh) 电源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CN102752907A (zh) 点亮设备和照明装置
CN104066230A (zh) 电源电路及照明装置
CN103715887A (zh) 直流电源装置
US8928297B2 (en) Ćuk based current source
JP5398629B2 (ja) 充放電検査装置
US20150084608A1 (en) Voltage detection method and circuit and associated switching power supply
KR101774601B1 (ko) 스위칭 레귤레이터 제어 회로 및 스위칭 레귤레이터
CN108521848B (zh) 网络反馈单元和电驱动系统
KR102091584B1 (ko) 전원 장치
KR20170029999A (ko) 역률 보상형 led 구동장치 및 구동방법
US20160204694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JP6791486B2 (ja) 発光素子駆動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12054701A (zh) 电源装置、半导体集成电路以及脉动抑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