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6656B - 一种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6656B
CN103686656B CN201210331123.4A CN201210331123A CN103686656B CN 103686656 B CN103686656 B CN 103686656B CN 201210331123 A CN201210331123 A CN 201210331123A CN 103686656 B CN103686656 B CN 1036866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lan
network
user equipment
strategy
wla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311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86656A (zh
Inventor
邓强
艾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21033112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866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86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6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6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6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目前还没有基于WLAN网络标识实现对UE的分流数据以及固定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的方案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网络侧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的无线局域网WLAN的WLAN网络标识;在确定需要为该用户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时,根据该WLAN网络标识,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以及根据获取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进行策略决策,以实现对所述用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基于WLAN网络标识,实现对UE的分流数据以及固定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项目)R11(Release11,版本11)SaMOG(S2a Mobility based On GTP,基于GTP(GPRS Tunnelling Protocol,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通用分组无线系统)隧道协议)的S2a接口的移动性)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WI(Work Item,工作项目)研究的基于TWAN(Trusted WLAN Access Network,可信的WLAN接入网络)接入的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UE(即3GPP中定义的终端)通过TWAN接入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的分组核心网)。其中,TWAN内部进一步又可根据功能划分为WLAN AN(WLAN Access Network,WLAN接入网络)、TWAP(Trusted WLAN AAA Proxy,可信的WLAN认证、授权和计费代理)和TWAG(TrustedWLAN Access Gateway,可信的WLAN接入网关)三部分,如图2所示,WLAN AN为WLAN AP的集合,WLAN AP可用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来标识;TWAG与PGW(PacketData Network Gateway,分组数据网网关)之间通过S2a接口进行通信,作为UE的控制面和数据面;TWAP与3GPP 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认证、授权和计费)服务器(Server)之间通过STa接口进行通信,用于UE的接入认证过程。
在接入认证过程中,TWAN可以通过STa向3GPPAAA提供UE选择的用于接入TWAN的SSID,以及TWAN是否支持S2a、NSWO(Non-Seamless WLANOffload,非无缝WLAN分流)或both的指示,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AAA服务器根据签约信息、接入网络、SSID等信息判断TWAN是否可以接入EPC、进行NSWO或both,并通过STa接口向TWAN指示该决策。
3GPP R12P4C(Policy for Convergence,策略融合)WI中将研究固定移动融合/固定移动互联场景下的策略和计费控制问题,包括对UE的分流数据以及固定设备(fixeddevice)的策略和计费控制问题,其中,移动网络为3GPP定义的EPC,固定网络为由BBF(BroadBand Forum,宽带论坛)等宽带网络标准组织定义的网络。
R11SaMOG WLAN WI研究了基于TWAN接入的场景,P4C WI中引入了该场景,如图3所示,UE通过WIFI AP(无线高保真接入点)接入固定宽带接入网络,经由该网络分流到IP服务网络(Internet Protocol Service Network),其中固定宽带接入网络可由RG(Residential Gateway,本地网关)、接入线路AN(如DSLAM(Digital Subscriber LineAccess Multiplexer,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接口、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l,光网络设备)接口等)、宽带网络网关IP Edge组成,TWAG与IP Edge可以合设或分设。
在固定移动融合网络架构中,当UE(即3GPP中定义的终端)的数据经由固定宽带接入网络进行分流时,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可以对分流数据进行PCC(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策略和计费控制)。如图3所示,PCRF可通过Gxd接口向IP Edge下发PCC规则(Rules),实现对UE的分流数据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R11BBAI WI研究了基于S2b和S2c接口接入场景下的EPC-routed和NSWO的策略和计费控制问题,其中,S2b是ePDG(evolved Packet DataGateway,演进的分组数据网关)和PGW之间的接口,S2c是用户设备和PGW之间的接口。R12P4C中引入了R11SaMOG WLAN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研究在TWAN接入场景下的固定移动融合/固定移动互联的网络架构,在该架构中,用于标识UE接入的WLAN的SSID将对策略和计费控制产生重大影响,如运营商可以根据UE接入网络的SSID来选择不同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策略等。另外,Hotspot 2.0和IEEE802.11u定义的用于标识UE接入的WLAN的OUI(Organizational Unique Identifier,组织唯一标识符)也将对策略和计费控制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对于基于WLAN网络标识,实现对UE的分流数据以及固定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目前还尚无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对于基于WLAN网络标识,实现对UE的分流数据以及固定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目前还尚无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目前还没有基于WLAN网络标识实现对UE的分流数据以及固定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的方案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的无线局域网WLAN的WLAN网络标识;
所述网络侧在确定需要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时,根据所述WLAN网络标识,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
所述网络侧根据获取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进行策略决策,以实现对所述用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系统,应用于固定移动融合场景下,该系统包括:
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PCEF实体,用于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在确定需要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时,向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发送所述WLAN网络标识;及接收所述PCRF发送的PCC规则,并根据所述PCC规则实现对所述用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所述PCRF,用于根据所述WLAN网络标识,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及根据获取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进行策略决策,并将得到的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发送给所述PCEF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系统,应用于固定移动互联场景下,该系统包括:
固定宽带网络网关,用于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向宽带策略控制功能BPCF发送获取到的WLAN网络标识;及接收来自所述BPCF发送的PCC规则,并根据所述PCC规则实现对所述用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所述BPCF,用于在确定需要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时,向PCRF发送所述WLAN网络标识;在收到所述PCRF发送的PCC规则后,将所述PCC规则发送给所述固定宽带网络网关;
所述PCRF,用于根据所述WLAN网络标识,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及根据获取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进行策略决策,并将得到的PCC规则发送给所述BPCF。
本发明实施例网络侧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在确定需要为该用户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时,根据该WLAN网络标识,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并根据获取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进行策略决策;从而能够基于WLAN网络标识,实现对UE的分流数据以及固定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基于TWAN接入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TWAN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基于TWAN接入的固定移动融合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在移动固定融合场景下,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在移动固定互联场景下,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在移动固定融合场景下,基于WLAN网络标识,对UE分流数据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在移动固定互联场景下,基于WLAN网络标识,对UE分流数据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网络侧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在确定需要为该用户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时,根据该WLAN网络标识,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并根据获取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进行策略决策;从而能够基于WLAN网络标识,实现对UE的分流数据以及固定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网络侧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的无线局域网WLAN的WLAN网络标识;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包括UE或固定设备,其中,UE是指3GPP网络中定义的终端,如手机等;固定设备是指固定宽带接入网络标准化组织定义的终端,如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等,UE及固定设备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WLAN;
优选的,WLAN网络标识为SSID、BSSID及OUI中的一种或组合;
其中,在TWAN网络中,TS23.402协议规定接入网络发现和选择过程中,使用SSID来标识不同的WLAN网络;BSSID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的媒质接入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MAC)地址;
在Hotspot 2.0和IEEE 802.11u中定义了一系列与WLAN关联的参数,其中S2-123360中提出了基于OUI的网络选择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用OUI来标识与某个partner有关的WLAN网络。
当然,WLAN网络标识也可以是3GPP协议中规定的其他能够标识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标示符。
步骤42、网络侧在确定需要为该用户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时,根据其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
其中,运营商策略可以配置在PCRF上,签约信息配置在SPR(SubscriptionProfile Repository,签约用户数据库);
进一步,网络侧根据相关条件,判断是否需要为用户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
其中,若该用户设备为UE,则网络侧可以根据运营商配置的本地策略,以确定是否需要为该UE的分流数据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例如,若本地策略中标明可以为NSWO提供策略控制,或对于该SSID允许进行NSWO处理等,则确定需要为该UE的分流数据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具体判断过程参见TS23.139协议中的规定。
若该用户设备为固定设备,则网络侧可以根据本地策略,以确定是否需要为该固定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例如,若本地策略中标明可以为固定设备提供策略和计费控制,或对于该SSID允许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则确定需要为固定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
步骤43、网络侧根据获取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进行策略决策,以实现对该用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其中,网络侧根据获取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进行策略决策的具体过程参见TS23.203协议中的规定。
由于在固定移动融合场景下和在固定移动互联场景下,基于TWAN接入的网络架构不同,下面分别从固定移动融合场景下和在固定移动互联场景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5,在固定移动融合场景下,本发明实施例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PCEF)实体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
步骤52、PCEF实体在确定需要为该用户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时,向PCRF发送获取的WLAN网络标识;
步骤53、PCRF根据接收到的来自PCRF的WLAN网络标识,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
其中,运营商策略可以配置在PCRF中,则PCRF根据接收到的WLAN网络标识,从自身存储的运营商策略中,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PCRF存储的运营商策略与WLAN网络标识一一对应;
签约信息配置在SPR中,则PCRF从SPR中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签约信息。
步骤54、PCRF根据获取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进行策略决策,并将得到的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发送给PCEF实体,以指示PCEF实体根据PCC规则实现对用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进一步,步骤51中PCEF实体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进一步包括:
PCEF实体在该用户设备的接入认证过程中获取该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
其中,在接入认证过程中,该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向PCEF实体上报自身的SSID和/或BSSID;UE的接入认证过程是基于3GPP的,固定设备的接入认证过程是基于固定宽带网络的;
该接入认证过程参见TS33.402协议中的规定。
进一步,步骤52中策略控制和执行功能实体向PCRF发送WLAN网络标识,包括:
PCEF实体与PCRF通过Gxd接口建立IP连接接入网IP-CAN会话;及
PCEF实体在IP-CAN会话消息中携带WLAN网络标识;
其中,IP-CAN会话建立过程参见TS23.203协议中的规定。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PCEF实体为IP Edge网关。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PCEF实体还可以为BNG或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Server,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等。
参见图6,在固定移动互联场景下,本发明实施例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固定宽带网络网关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
步骤62、固定宽带网络网关向BPCF发送获取到的WLAN网络标识;
其中,宽带策略控制功能(Broadband Policy Control Function,BPCF)是BBF网络中的策略控制实体,在分流(offoad)流量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过程中,3GPP网络中的PCRF通过S9a接口向BPCF发送offload流量策略,BBF网络中的BNG负责执行流量策略。
步骤63、BPCF在确定需要为该用户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时,向PCRF发送来自固定宽带网络网关的WLAN网络标识;
步骤64、PCRF根据接收到的来自BPCF发送的WLAN网络标识,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
其中,运营商策略可以配置在PCRF中,则PCRF根据接收到的WLAN网络标识,从自身存储的运营商策略中,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PCRF存储的运营商策略与WLAN网络标识一一对应;
签约信息配置在SPR中,则PCRF从SPR中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签约信息。
步骤65、PCRF根据获取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进行策略决策,并将得到的PCC规则发送给BPCF;
步骤66、BPCF将PCC规则发送给固定宽带网络网关,以指示固定宽带网络网关根据PCC规则实现对用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进一步,步骤61包括:
固定宽带网络网关在用户设备的接入认证过程中获取该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
其中,在接入认证过程中,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向固定宽带网络网关上报自身的SSID和/或BSSID;UE的接入认证过程是基于3GPP的,固定设备的接入认证过程是基于固定宽带网络的;
该接入认证过程参见TS33.402协议中的规定。
进一步,步骤62中固定宽带网络网关向BPCF发送获取到的WLAN网络标识,包括:
固定宽带网络网关在通过R接口向BPCF发送的触发消息中携带该WLAN网络标识。
进一步,步骤63中BPCF向PCRF发送WLAN网络标识,包括:
BPCF与PCRF通过S9a接口建立IP-CAN会话;及
BPCF在IP-CAN会话消息中携带该WLAN网络标识;
其中,IP-CAN会话建立过程参见TS23.203协议中的规定。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固定宽带网络网关为宽带网络网关(Broadband NetworkGateway,BNG)。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宽带网络网关还可以为BRAS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系统,由于该系统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图5所示的方法相似,因此该系统的实施可以参见图5所示的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系统,应用于固定移动融合场景下,包括:
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PCEF实体71,用于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在确定需要为该用户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时,向PCRF72发送获取到的WLAN网络标识;及接收PCRF72发送的PCC规则,并根据PCC规则实现对用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PCRF7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来自PCEF实体71发送的WLAN网络标识,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及根据获取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进行策略决策,并将得到的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发送给PCEF实体71。
其中,WLAN网络标识为SSID、BSSID及OUI中的一种或组合。
进一步,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PCEF实体71具体用于:
在用户设备的接入认证过程中获取该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
其中,在接入认证过程中,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向PCEF实体上报自身的SSID和/或BSSID。
进一步,PCEF实体71具体用于:
与PCRF72通过Gxd接口建立IP连接接入网IP-CAN会话;及在IP-CAN会话消息中携带该WLAN网络标识。
优选的,PCEF实体71为IP Edge网关。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系统,由于该系统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图6所示的方法相似,因此该系统的实施可以参见图6所示的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系统,应用于固定移动互联场景下,包括:
固定宽带网络网关81,用于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向宽带策略控制功能BPCF82发送获取到的WLAN网络标识;及接收来自BPCF82发送的PCC规则,并根据PCC规则实现对用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BPCF82,用于在确定需要为用户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时,向PCRF83发送该WLAN网络标识;在收到PCRF83发送的PCC规则后,将PCC规则发送给固定宽带网络网关81;
PCRF83,用于根据该WLAN网络标识,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及根据获取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进行策略决策,并将得到的PCC规则发送给BPCF82。
其中,WLAN网络标识为SSID、BSSID及OUI中的一种或组合。
进一步,固定宽带网络网关81具体用于:
在用户设备的接入认证过程中获取该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
其中,在接入认证过程中,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向固定宽带网络网关上报自身的SSID和/或BSSID。
进一步,固定宽带网络网关81具体用于:
在通过R接口向BPCF82发送的触发消息中携带WLAN网络标识。
进一步,BPCF82具体用于:
与PCRF83通过S9a接口建立IP-CAN会话;及在IP-CAN会话消息中携带该WLAN网络标识。
优选的,固定宽带网络网关81为BNG。
下面以对UE的分流数据的PCC过程为例,列举两个具体实例进行详细说明,对固定设备的PCC过程与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9所示,应用于固定移动融合场景下,本实施例中由IPEdge获得UE的分流数据的PCC过程,假设IP Edge和TWAG合设。本实施例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1、UE通过TWAN接入EPC,并发起基于3GPP的接入认证过程;
进一步,在接入认证过程中,该UE所在的WLAN网络会将其SSID(和/或BSSID)以及该UE的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er,IMSI)上报给IP Edge;
其中,该接入认证过程涉及UE、IP Edge/TWAG、BBF AAA服务器、及HSS/3GPP AAA服务器。
步骤92、IP Edge为UE分配UE本地IP地址(UE local IP address);
步骤93、IP Edge根据相关条件(如本地策略中指示可以为NSWO提供策略控制或对于该SSID允许进行NSWO处理等)确定需要为UE的分流数据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时,通过Gxd接口向PCRF发起IP-CAN会话建立过程,并在IP-CAN会话消息中携带IMSI、UE local IPaddress及SSID(和/或BSSID);
步骤94、PCRF根据SSID(和/或BSSID),获取对应的签约信息和/或运营商策略,并根据获取到的UE的签约信息和/或运营商策略,以及UE接入的WLAN的SSID(和/或BSSID)进行策略决策,以确定PCC规则(PCC Rules);
步骤95、PCRF通过IP-CAN会话消息将PCC规则发送给IP Edge,并指示IP Edge根据PCC规则实现对UE的分流数据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实施例二,参见图10所示,应用于固定移动互联场景下,本实施例中由BNG获得UE的分流数据的PCC过程,假设BNG与TWAG分设。本实施例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UE通过TWAN接入EPC,并发起基于3GPP的接入认证过程;
进一步,在接入认证过程中,该UE所在的WLAN网络会将其SSID(和/或BSSID)以及该UE的IMSI上报给BNG;
其中,该接入认证过程涉及UE、BNG、BPCF、TWAG、BBF AAA服务器、及HSS/3GPPAAA服务器。
步骤102、BNG为UE分配UE本地IP地址(UE local IP address);
步骤103、BNG在通过R接口向BPCF发送的触发消息中携带IMSI、UElocal IPaddress、SSID(和/或BSSID)等信息;
步骤104、BPCF根据相关条件(如本地策略中指示可以为NSWO提供策略控制或对于该SSID允许进行NSWO处理等)判断需要为UE的分流数据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通过S9a接口向PCRF发起IP-CAN会话建立过程,并在IP-CAN会话消息中携带SSID(和/或BSSID)、IMSI及UE local IP address信息;
步骤105、PCRF根据SSID(和/或BSSID),获取对应的签约信息和/或运营商策略,并根据获取到的UE的签约数据和/或运营商策略,以及UE接入的SSID(和/或BSSID)确定PCC规则;
步骤106、PCRF在IP-CAN会话消息中将PCC规则发送给BPCF;
步骤107、BPCF将PCC规则发送给BNG,并指示BNG根据PCC规则实现对UE的分流数据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本发明实施例网络侧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在确定需要为该用户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时,根据该WLAN网络标识,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并根据获取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进行策略决策;从而能够基于WLAN网络标识,实现对UE的分流数据以及固定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的无线局域网WLAN的WLAN网络标识;
所述网络侧在确定需要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时,根据所述WLAN网络标识,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
所述网络侧根据获取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进行策略决策,以实现对所述用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其中,在固定移动融合场景下,所述网络侧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包括:
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PCEF实体获取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
所述网络侧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包括:
所述PCEF实体在确定需要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时,向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发送所述WLAN网络标识;及
所述PCRF根据所述WLAN网络标识,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
所述网络侧进行策略决策,包括:
所述PCRF根据获取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进行策略决策,并将得到的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发送给所述PCEF实体,以指示所述PCEF实体根据所述PCC规则实现对所述用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所述PCEF实体获取所述WLAN网络标识,包括:
所述PCEF实体在所述用户设备的接入认证过程中获取该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
其中,在接入认证过程中,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向所述PCEF实体上报自身的SSID和/或BSSI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LAN网络标识为服务集标识SSID、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及组织唯一标识符OUI中的一种或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EF实体向所述PCRF发送所述WLAN网络标识,包括:
所述PCEF实体与所述PCRF通过Gxd接口建立IP连接接入网IP-CAN会话;及
所述PCEF实体在IP-CAN会话消息中携带所述WLAN网络标识。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EF实体为IP Edge网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定移动互联场景下,
所述网络侧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包括:
固定宽带网络网关获取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
所述网络侧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包括:
所述固定宽带网络网关向宽带策略控制功能BPCF发送获取到的WLAN网络标识;
所述BPCF在确定需要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时,向PCRF发送所述WLAN网络标识;及
所述PCRF根据所述WLAN网络标识,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
所述网络侧进行策略决策,包括:
所述PCRF根据获取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进行策略决策,并将得到的PCC规则发送给所述BPCF;及
所述BPCF将所述PCC规则发送给所述固定宽带网络网关,以指示所述固定宽带网络网关根据所述PCC规则实现对所述用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宽带网络网关获取所述WLAN网络标识,包括:
所述固定宽带网络网关在所述用户设备的接入认证过程中获取该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
其中,在接入认证过程中,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向所述固定宽带网络网关上报自身的SSID和/或BSSID。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宽带网络网关向BPCF发送获取到的WLAN网络标识,包括:
所述固定宽带网络网关在通过R接口向所述BPCF发送的触发消息中携带所述WLAN网络标识。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PCF向所述PCRF发送所述WLAN网络标识,包括:
所述BPCF与所述PCRF通过S9a接口建立IP-CAN会话;及
所述BPCF在IP-CAN会话消息中携带所述WLAN网络标识。
9.如权利要求5~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宽带网络网关为宽带网络网关BNG。
10.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系统,应用于固定移动融合场景下,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PCEF实体,用于获取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在确定需要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策略和计费控制时,向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发送所述WLAN网络标识;及接收所述PCRF发送的PCC规则,并根据所述PCC规则实现对所述用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所述PCRF,用于根据所述WLAN网络标识,获取该WLAN网络标识对应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及根据获取的运营商策略和/或签约信息,进行策略决策,并将得到的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发送给所述PCEF实体;
其中,所述PCEF实体具体用于:
在所述用户设备的接入认证过程中获取该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的WLAN网络标识;
其中,在接入认证过程中,所述用户设备接入的WLAN向所述PCEF实体上报自身的SSID和/或BSSID。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LAN网络标识为SSID、BSSID及OUI中的一种或组合。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CEF实体具体用于:
与所述PCRF通过Gxd接口建立IP连接接入网IP-CAN会话;及在IP-CAN会话消息中携带所述WLAN网络标识。
13.如权利要求10~12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CEF实体为IP边界网关IPEdge。
CN201210331123.4A 2012-09-07 2012-09-07 一种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36866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1123.4A CN103686656B (zh) 2012-09-07 2012-09-07 一种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1123.4A CN103686656B (zh) 2012-09-07 2012-09-07 一种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6656A CN103686656A (zh) 2014-03-26
CN103686656B true CN103686656B (zh) 2017-08-04

Family

ID=50322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31123.4A Active CN103686656B (zh) 2012-09-07 2012-09-07 一种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866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4934B (zh) * 2012-09-11 2017-08-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融合网络架构下的会话建立方法、系统和设备
WO2016070435A1 (zh) * 2014-11-07 2016-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用户设备ue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10187906B2 (en) * 2016-08-22 2019-01-22 Nokia Of America Corporation Preventing collision of mobile session identifiers in neutral host network
US11076292B1 (en) 2018-12-21 2021-07-27 RJWils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ation of PCRF and PCEF functions in a vehicl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739A (zh) * 2005-12-07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向漫游用户提供数字广播的鉴权方法和系统
WO2008019626A1 (fr) * 2006-08-14 2008-02-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appareil de gestion des informations concernant les règles d'utilisation et de facturation associées au profil d'utilisateur dans un réseau évolutif
CN101471797A (zh) * 2008-03-31 2009-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决策方法及系统和策略决策单元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739A (zh) * 2005-12-07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向漫游用户提供数字广播的鉴权方法和系统
WO2008019626A1 (fr) * 2006-08-14 2008-02-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appareil de gestion des informations concernant les règles d'utilisation et de facturation associées au profil d'utilisateur dans un réseau évolutif
CN101471797A (zh) * 2008-03-31 2009-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决策方法及系统和策略决策单元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LAN系统中实现差异化服务的机制研究;章浩;《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20091126;第282页倒数第7行-第284页最后一行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6656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31167B1 (en) Charging in the integrated small cell/wi-fi networks (iswn)
CN100579302C (zh) 一种非漫游场景下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服务器的选择方法
CN103797888B (zh) 到3gpp演进分组核心的可信wlan连接性
JP6385337B2 (ja) 無線通信デバイス、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無線通信デバイスと第1の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との間のデータ接続性を確立するための方法
US98436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dio aware traffic management based wireless authorization
CN104770015B (zh) 接入网选择
CN102905390B (zh) 会话关联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316444B (zh) 一种对用户设备进行服务质量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US2015034183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quality of service that a user experiences when media is transmitted through wlan
JP5897139B2 (ja) ネットワーク共有アーキテクチャにおけるサービス差別化
CN108512878A (zh)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EP3020215A1 (en) Connecting imsi-less devices to the epc
CN104412630B (zh) 用于服务特定管理的节点和方法
EP314676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quality of service that a user experiences when media is transmitted through wlan
CN103686656B (zh) 一种基于wlan网络标识的策略和计费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14173340A1 (zh) 一种网间签约授权的计费策略方法及装置
CN102917355A (zh) 一种接入方法、系统及移动智能接入点
CN102369695A (zh) 关联会话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312561A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024738A (zh) 一种有缝的业务分流控制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Ahmed et al. Inter-system mobility in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 Connecting non-3GPP accesses
CN103781048B (zh) 策略和计费控制实体的寻址方法和设备
CN103813409A (zh) 固网移动融合的策略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002429A (zh) 一种对用户设备能力进行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3458390B (zh) 一种ip地址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