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6534A - 检测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在电子装置中的插入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检测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在电子装置中的插入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6534A
CN103686534A CN201310412716.8A CN201310412716A CN103686534A CN 103686534 A CN103686534 A CN 103686534A CN 201310412716 A CN201310412716 A CN 201310412716A CN 103686534 A CN103686534 A CN 103686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ituation
terminal group
detection signal
shor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127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义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86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65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58Contacts spaced along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4Circuit arrangements, e.g. for selective connection of amplifier inputs/outputs to loudspeakers, for loudspeaker detection, or for adaptation of settings to personal preferences or hearing impair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在电子装置中的插入的方法和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耳机插座,外部音频输出装置插入到耳机插座中。耳机插座包括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每个端子组具有至少两个电触点。控制器在每个端子组均被短接的情况下确定存在插入状况,并在仅一个端子组被短接或两个端子组均未被短接的情况下确定存在未插入状况。

Description

检测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在电子装置中的插入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检测诸如耳机的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在诸如便携式终端的电子装置中的插入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便携式电子装置,诸如音乐播放器,记录/重放装置和便携式终端(智能电话、蜂窝电话、平板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无线电广播装置等),包括圆柱形耳机插座,外部音频输出装置的插头插入在圆柱形耳机插座内。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可以是耳机、耳塞、头戴式耳机、头戴式受话器通常被定义为头戴式耳机/传声器组合)、或者便携式外部扬声器。特别是如今,便携式终端已经越来越流行,并被广泛应用于播放不同的多媒体内容。典型的便携式终端提供与如音乐播放器装置、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装置、无线电广播装置等的功能相同的功能。
在此,术语“音频装置”将指任何具有音频输出能力的电子装置,诸如便携式终端、音乐播放器、无线电广播装置、平板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等。“外部音频输出装置”指耳机、头戴式耳机、头戴式受话器或具有插入到为输出音频信号而设计的音频装置的插座中的插头的便携式外部扬声器。下文中,为解释简便,耳机将被用作外部音频输出装置的示例。下文中假设耳机可选地包括能够双向通信的传声器。便携式终端(通常被定义为能够从远程装置接收通信信号和/或将通信信号发送到远程装置的电子装置)将被用作音频装置的示例。
当便携式终端检测耳机插入通过插座时,正在再现的音频被从装置的扬声器切换到耳机。然而,现有的检测技术在正确地检测耳机的插入方面存在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将在下面参见下图1来讨论。此示例假设耳机包括包含传声器和多功能控制按钮的遥控器。图1显示了现有的“TRRS”(尖端、环、环、套)型耳机插座5的剖视图。插座5包括传声器端子10、接地端子20a、在相对的侧部上的接地检测端子20b、R端子30、L端子40a和在插座5的主体400b的相对的侧部上的L检测端子40b。暂时参照图6,显示了TRRS耳机插头400;在图7中,显示了TRRS插头400完全插入在插座5内。TRRS插头400有电接触“尖端”440、第一电接触“环”430、第二环420和电接触“套”410,尖端440、第一环430、第二环420和套410经隔离环I1、I2和I3而被电隔离。当插头400完全插入在插座5中时,尖端440短接L端子40a和L检测端子40b;第一环430电接触R端子30;接地端子20a和接地检测端子20b因接触第二环420而被短接;套410电接触传声器端子10。
在一项现有技术中,当接地端子20a和接地检测端子20b被检测为彼此短接在一起时,便携式终端检测到耳机插入。然而,如果在断开连接的尝试中插头仅被部分地拔出到插座之外,则耳机插头的一部分可能仍然连接着接地端子20a和接地检测端子20b。
例如,在部分拔出的状况下,环420可以仍然将接地端子20a、接地检测端子20b短接在一起。如果接地端子20a和接地检测端子20b在将耳机与插座断开连接的过程中被连接,则便携式终端仍然检测到耳机插入在插座中。这样的错误检测可能导致在便携式终端中执行不期望的功能。例如,在使耳机断开连接的同时,便携式终端可能因错误地确定输入了发送键或结束键而发生故障。
使用接地端子短接检测方案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如果部分地拔出或插入插头,则在尖端440没有接触L端子40a和L检测端子40b的同时,环430(而非环420)可能接触接地端子20a和接地检测端子20b。这样导致便携式终端错误地检测到插入状况。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已经提出了通过使用L端子40a和L检测端子40b来检测耳机的插入的另一项现有技术。即,在耳机插入到插座中导致耳机的插头连接L端子40a和L检测端子40b时,进行耳机插入的确定。即,尖端440将端子40a、40b短接在一起,通过便携式终端内的电路来检测这样的短接状况。
然而,现有的便携式终端通常具有被布置在便携式终端的上部上的插入耳机的插座,并因此容易受到进入的导电物质(诸如灰尘或水)的影响,导致便携式终端不正确地操作。注意到的是,水是优良的导体,而灰尘能够在一些情况下作为直接导体,或者如果灰尘吸附了水分,则灰尘能够作为间接导体。
例如,如果灰尘或水进入到插座的底部(在图1中由标号50指示),则即使没有耳机的插入,L端子40a和L检测端子40b也彼此短接,且便携式终端识别出耳机插入,并相应地不正确地操作。
注意到的是,上面描述的问题中的一些问题也存在于仅具有用于连接到R端子的一个环和连接到接地端子的一个套的“TRS”型插头。因此,需要一种避免或减少与现有技术的方法相关的故障问题的检测耳机在便携式终端中的插入的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在电子装置中的插入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耳机插座,外部音频输出装置插入到耳机插座中。耳机插座包括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每个端子组具有至少两个电触点。控制器在每个端子组被短接的情况下确定存在插入状况,并在仅一个端子组被短接或两个端子组均未被短接的情况下确定存在未插入状况。
第一端子组可以是包括接地端子和接地检测端子作为至少两个电触点的接地端子组。第二端子组可以是包括L端子和L检测端子作为至少两个电触点的L端子组。
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向控制器提供第一检测信号的第一检测电路。在第一端子组被短接的情况下第一检测信号可以是第一电压电平,并且在第一端子组未被短接的情况下第一检测信号可以是与第一电压电平不同的电压电平。第二检测电路可以向控制器提供第二检测信号,其中,在第二检测端子组被短接的情况下第二检测信号可以是第二电压电平,并在第二端子组未被短接的情况下第二检测信号可以是另一电压电平。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设备的便携式终端。
公开了一种检测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在具有包括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的耳机插座的电子装置中的插入的方法,其中,每个端子组包括至少两个电触点。当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中的每个端子组被短接时确定存在插入状况。在仅一个端子组被短接的情况下或在没有端子组被短接的情况下确定存在未插入状况。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检测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在电子装置中的插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一旦从外部音频输出装置被插入到的耳机插座的第一检测装置施加检测信号,则确定是否从耳机插座的第二检测装置施加检测信号;如果确定从第二检测装置施加检测信号,则确定外部音频输出装置被插入到耳机插座中。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
图1是用于说明现有技术和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现有的耳机插座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耳机插入状况和未插入状况的检测电路布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检测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在便携式终端处的插入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检测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在便携式终端处的插入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示出现有的TRRS型耳机插头;
图7是图6的耳机完全插入在图1的现有的耳机插座中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检测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下文中将外部音频输出装置称为具有传声器的耳机(例如,头戴式受话器)。然而,可以通过其他装置(诸如不具有传声器的头戴式耳机或便携式外部扬声器等)来代替耳机;因此,本发明可使用的外部音频输出装置不限于耳机。另外,便携式终端被用作音频装置的示例;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诸如音乐播放器和记录/重放装置的其他电子装置,以及可以应用于可以包括或可以不包括远程通信能力的某些固定(非便携式)电子装置(即,“终端”或“非终端”型装置)。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200的框图。
便携式终端200被假设为至少提供音频输出的容易携带的(例如,手持型)移动电子装置。便携式终端的通常的示例包括现有的功能电话和诸如智能电话和平板型计算机的由
Figure BDA0000380552990000051
Figure BDA0000380552990000052
Figure BDA0000380552990000053
系列(例如,Windows8)、
Figure BDA0000380552990000054
和Android驱动的装置。另外,便携式终端可以是笔记本型计算机、数字相机(具有或不具有通信能力)、视频电话等。应该理解的是,便携式终端不限于前述示例。在任何情况下,本发明的插入检测方法和设备可以被应用于修改这样的商业可用的便携式终端。
便携式终端200包括耳机插座260以容纳诸如在图6中所示的外部耳机插头。控制器210控制便携式终端200的总体操作。根据实施例,控制器210确定耳机是否插入到耳机插座260中。为此,控制器210可以包括耳机检测电路212。可选择地,可以与控制器210分开地设置耳机检测电路212。便携式终端200还包括全部可以为现有设计的存储器230、键输入单元227、显示单元250、无线通信单元223、音频处理器225、天线ANT、传声器MIC和扬声器SPK。
暂时一并参照图1、图6和图7,耳机插座260的设计可以与前面描述的图1的现有的TRRS型插座5的设计相同。插座260包括接地端子20a和接地检测端子20b。这些端子(等同地,“触点”)20a、20b一起构成“端子组”20,其中,端子20a是第一触点,端子20b是端子组20的第二电触点。当耳机插头400完全插入在插座260中时,环420与触点20a、20b电接触,即,触点被短接在一起,从而端子组20被称为短接。
类似地,L端子(触点)40a和L检测端子40b一起构成端子组40,当耳机插头400完全插入时,触点40a、40b经尖端440彼此短接,从而端子组40被短接。
插入状况是耳机400充分地插入以使尖端440短接端子组40且环420短接端子组20的状况。未插入状况是端子组20和40中的一组或两组未被短接的状况。
根据实施例,控制器210与检测电路212一起被构造为在第一端子组20被短接和第二端子组40被短接时确定存在插入状况。如果仅检测到端子组20和40之一被短接,或者如果检测到端子组20和40均未被短接,则控制器210确定存在未插入状况。因此,在未插入插头400时,如果水或其他导体进入耳机插座260的底部(如图1中的标号50所指示),控制器210将不将这样的状况检测为插入状况,这是因为控制器210没有检测到接地端子组20被短接。此外,如果插座400仅部分地插入,则即使接地端子组20被例如环430(而非环420)短接,则在尖端440没有接触端子40a和40b的情况下,控制器确定端子组40没有被短接,因此确定存在未插入状况。按照这样的方式,便携式终端200不发生作为诸如那些出现在上述的现有技术示例中的错误的插入检测的结果的故障。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耳机插入状况和未插入状况的检测电路布置的框图。
暂时参照图3,以框图的形式示出了耳机检测电路212的实施例212a。这里,耳机检测电路212a是与控制器210分开的电路,并包括电连接到接地端子20a和接地检测端子20b的第一检测电路214-1以及电连接到L端子40a和L检测端子40b的第二检测电路214-2。电路214-1检测端子20a和20b是被短接还是被电隔离。电路214-1向控制器210提供输出信号DET1,当端子20a和20b被检测为短接时,输出信号DET1为第一状态(例如,低电平),当端子20a、20b被检测为电隔离时,输出信号DET1为第二状态(例如,高电平)。类似地,第二检测电路214-2向控制器210提供输出信号DET2,当端子40a和40b被检测为短接时,输出信号DET2为一种电压电平(状态),且当端子40a和40b被检测为电隔离时,输出信号DET2为另一种电压电平(状态)。
继续参照图2,无线收发器223包括射频(RF)单元和调制解调器。RF单元包括用于上转换将被发送的信号的频率并放大信号的RF发送器以及用于低噪声放大接收的信号并下转换接收的信号的频率的RF接收器。调制解调器包括用于对将被发送的信号进行编码和调制的发送器以及用于对从RF单元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制和解码的接收器。
使用无线收发器223,例如,可以通过预先建立的服务器(例如,云服务器)来备份耳机400插入到耳机插座260的历史信息。
音频处理器225可以构成包括数据编解码器和音频编解码器的编解码器。数据编解码器处理例如包数据,音频编解码器处理例如声音和多媒体文件。音频处理器225将从调制解调器接收的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播放模拟信号,或者通过音频编解码器将由传声器产生的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数字音频信号发送到调制解调器。音频编解码器可以被单独地包括在便携式终端200中,或者可以被集成到控制器210中。
利用音频处理器225,还可以以音频信息通知用户耳机是否插入在耳机插座260中。
键输入单元227可以包括输入字母数字信息所需的键、设置许多不同的功能的功能键、触摸板等。如果输入单元250被实现为触摸屏,则键输入单元227可以仅包括预定的最少数量的键,且显示单元250可以代替键输入单元227的一些键的功能。使用键输入单元227,用户可以调节插入在耳机插座260中的耳机的声音输出的音量。
存储器230可以包括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存储控制便携式终端的一般操作的程序。程序存储器还可以存储程序,所述程序在被控制器210的处理器执行时基于从检测电路212接收的检测信号来确定关于耳机插座260的插入状况和未插入状况。存储器230还可以包括外部存储器,诸如致密闪存(CF)卡、安全数字(SD)卡、微型安全数字(Micro-SD)卡、迷你安全数字(MiniSD)卡、极限数字(xD)卡和记忆棒等。存储器230还可以包括盘,诸如硬盘驱动器(HDD)和固态盘(SSD)等。
显示单元250可以由液晶显示器(LCD)或诸如PMOLED和AMOLED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形成,并输出由便携式终端产生的不同的显示信息。显示单元250可以通过包括例如电容式、压感式或电磁式触摸屏而与键输入单元227一起用作输入单元,以控制便携式终端。使用显示单元250,用户可以调节插入在耳机插座260中的耳机的声音输出的音量。
在图1和图5中的剖视图中示出的耳机插座260是诸如耳机400的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可以插入到其中的连接接口。如前面所描述的,插座260在其主体中包括传声器端子10、接地端子20a、接地检测端子20b、R端子30、L端子40a和L检测端子40b。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可以是例如除了耳机之外的头戴式耳机或者没有传声器的耳机,在这样的情况下,耳机的传声器端子410可以被省略。例如,耳机插座260可以被构造为容纳TRS型插头。在这样的情况下,耳机不是4路耳机而是3路耳机,传声器端子410可以被省略。此外,传声器端子410、接地端子420、R端子430和L端子440的排列顺序可以根据耳机是美式4路耳机或欧式4路耳机而改变。
控制器210可以控制便携式终端200的一般操作,并响应于通过键输入单元227或显示单元250的用户输入而改变和控制便携式终端的操作。另外,控制器210执行前面描述的确定分别与在耳机插座260中插入或未插入耳机相关的插入状况和未插入状况的功能。将在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器210的详细操作。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检测在便携式终端200处的外部音频输出装置的插入的过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401,控制器210确定是否从耳机检测电路212检测到指示第一端子组被短接的第一检测信号。例如,第一检测信号可以是指示与接地端子20a和接地检测端子20b被短接在一起对应的DET1信号的第一电压状态的信号。如果未检测到第一检测信号,例如,如果DET1信号处于指示接地端子20a和接地检测端子20b彼此电隔离的第二电压状态,则控制器210确定关于插座260和插头400存在未插入状态。
在步骤S402,控制器210确定是否从耳机检测电路212检测到指示第二端子组被短接的第二检测信号。如果是,则在步骤S303,控制器210确定耳机被插入。例如,第二检测信号可以是指示与L端子40a和L检测端子40b被短接在一起对应的DET2信号的第一电压状态的信号。如果没有检测到第二检测信号,则控制器210确定关于插座260和插头400存在未插入状态。
DET1信号的第一电压状态的电压电平可以被设计为与DET2信号的第一电压状态的电压电平相同。可选择地,这些电压电平可以是相反的(例如,一个可以为高电平,另一个可以为低电平)。在另一个选择中,两个信号DET1和DET2被一起提供不同类型的逻辑电平。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检测在便携式终端200处的外部音频输出装置的插入的过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501,控制器210确定是否分别从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如果是,则在步骤S503,控制器210确定耳机被插入。否则,控制器210确定耳机未被插入。
再次参照图6,一旦用户将耳机400的插头400a插入到耳机插座以使用与耳机相关的应用时,包括在耳机的插头中的每个端子(即,尖端440、第一环430、第二环420和套410)与耳机插座260的每个对应的端子电连接。图7示出了在图6中示出的耳机插头插入到图1中示出的耳机插座中的情况。
如图7中所示,在耳机插头400a被插入到耳机插座260的主体400b中的情况下,耳机插头的传声器端子410与耳机插座的传声器端子10电连接;耳机插头的接地端子420与耳机插座的接地端子20a和接地检测端子20b电连接;耳机插头的R端子430与耳机插座的R端子30电连接;耳机插头的L端子440与耳机插座的L端子40a和L检测端子40b电连接。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端子是耳机插座260的接地检测端子20b,第二检测端子是耳机插座260的L检测端子40b。
因为耳机插头插入到耳机插座中,所以对应的端子被短接在一起,因第一检测端子和第二检测端子的连接而产生检测信号。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作为前面描述的耳机检测电路212的实施例的耳机检测电路700的示意图。
在电路700中,如果接地端子20a和接地检测端子20b彼此短接,则信号Com_Open_Det处于第一电压状态。在端子460处的这样的信号Com_Open_Det是图3的示图中的DET1信号的示例。信号Com_Open_Det的第一状态是在图4的方法的步骤S401从第一检测电路检测的第一信号的示例。如果端子20a、20b被隔离,则信号Com_Open_Det处于第二电压状态。
如果L端子40a和L检测端子40b被短接在一起,则在端子470处的信号Ear_Det处于第一电压状态。在端子470处的这样的信号Ear_Det是图3的示图中的DET2信号的示例。信号Ear_Det的第一状态是在图4的方法的步骤S402或图5的方法的步骤S501从第二检测电路检测的第二信号的示例。如果端子40a、40b被隔离,则信号Ear_Det处于第二状态。
在图8中,接地检测端子(也被称为Com-DET(Common Detector的缩写))20b连接到信号Com_Open_Det输出到控制器210所处的端子460。L检测端子(也被称为L-DET(Left detector的缩写))40b连接到经运算放大器702提供信号EAR_Det(Ear Detector的缩写)所处的端子470。
一旦耳机插头被完全插入到耳机插座中,检测信号Com_Open_Det(例如,特定电平的电压)就被施加到端子460,运算放大器702被驱动,以将检测信号EAR_Det(例如,特定电平的电压)施加到端子470。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应理解的是,控制器210通过端子460和470检测来自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的信号。便携式终端200的电源电压VD_IO_Comp被施加到运算放大器702。电阻器R5(例如,1M欧姆)连接在端子460和接收电源电压VD_IO_Comp的节点之间。
电阻器R9(例如,用于总谐波失真(THD)的大于10K欧姆)被连接在运算放大器702的负输入端口和端子40b之间。电阻器R6(例如,1M欧姆)连接在端子40b和接收电源电压的节点之间。
图8的第一检测电路214-1的示例是连接在电源电压VD_IO_Comp和端子460之间的电阻器R5。当端子20a和20b短接时,电路闭合,从而在端子460处的电压被驱动为低电平状态。当端子20a和20b被隔离时,电路开路,从而在端子460处的电压上浮至电源电压VD_IO_Comp,即,高电平状态。
第二检测电路214-2的示例是如下形成的电路:运算放大器702;电阻器桥R7、R8,在它们的交叉节点处连接到运算放大器702的正输入端口(其中,电源电压被施加到电阻器R7的另一侧,电阻器R8的另一侧接地);电阻器R9,连接在运算放大器702的负输入端口和L-DET端子40b之间;电阻器R6,连接在提供电源电压的节点和L-DET端子40b之间。电阻器R7和R8可构成电阻分压器电路。
电路700的其他示出的电路与传声器功能相关。它们包括运算放大器704、电阻器R1至R4以及电容器C1至C3。
参照图4,在步骤S403,控制器210确定耳机被插入,并控制执行相应的功能。
如上面参照步骤S401和S402所描述的,在确定在从第一检测电路施加第一检测信号之后从第二检测电路施加第二检测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210确定耳机(例如,耳机插座)被插入。
因此,控制器210确定耳机没有被插入(例如,检测到未插入状况),直到检测到所有的来自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的检测信号为止。因此,控制器210对于未插入状况控制便携式终端的操作,例如,通过便携式终端的扬声器SPK而不是通过耳机来输出音频。按照这种方式,控制器210防止来自耳机插座的不正常的信号因错误的耳机插入到耳机插座或异物渗透到耳机插座中而被施加到控制器210,因此,避免因不正常的信号而导致的便携式终端的故障。
然而,在确定插入耳机的情况下,控制器210响应于插入耳机而执行对应的功能,保持用户应用的执行,或当输出音频信号的事件发生时控制通过耳机输出音频信号。
此外,在确定插入耳机的情况下,控制器210可以控制运行诸如音乐播放器的预设应用。
在本发明的前述的实施例中,仅在通过耳机插座的所有的接地检测端子(第一检测端子)和L检测端子(第二检测端子)检测到检测信号的情况下确定耳机被插入。即,在下面两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确定耳机被插入:i)接地端子组20被短接;和ii)L端子组40被短接。如此,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解决仅使用接地检测端子来检测耳机的插入因此导致便携式终端的故障的现有技术的问题以及仅使用L检测端子来检测耳机的插入因此导致便携式终端因异物而出现故障的另一现有技术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上面描述的方法可以以硬件、固件被实现,或者被实现为可以存储在诸如CD ROM、RAM、软盘、硬盘或磁光盘的存储介质中的软件或计算机代码,或者被实现为通过网络下载原始存储在远程记录介质或非暂态机器可读介质以及将被存储在本地记录介质的计算机代码,因此可以以存储在记录介质的这样的软件利用通用计算机或专用处理器或以例如ASIC或FPGA的可编程或专用的硬件来呈现这里描述的方法。本领域中将理解的是,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的硬件包括可以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的例如RAM、ROM、闪存等的存储器部件,所述软件或计算机代码当被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和执行时实施这里描述的处理方法。此外,将认识到的是,当通用计算机访问实用于施这里示出的处理的代码时,代码的执行将通用计算机转变为用于执行这里示出的处理的专用计算机。
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此进行形式和细节方面的各种修改。

Claims (15)

1.一种检测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在电子装置中的插入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耳机插座,外部音频输出装置插入到耳机插座中,耳机插座包括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每个端子组具有至少两个电触点;
控制器,被构造为在每个端子组被短接的情况下确定存在插入状况,并被构造为在在仅一个端子组被短接或没有端子组被短接的情况下确定存在未插入状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在端子组的两个电触点被短接在一起的情况下所述端子组被短接,
其中,第一端子组是包括接地端子和接地检测端子作为第一端子组的所述至少两个电触点的接地端子组,
第二端子组是包括L端子和L检测端子作为第二端子组的所述至少两个电触点的L端子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控制器在确定外部音频输出装置被插入的情况下控制运行预设应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一检测电路,被构造为向控制器提供第一检测信号,在第一端子组被短接的情况下第一检测信号是第一电压电平,并且在第一端子组未被短接的情况下第一检测信号是与第一电压电平不同的电压电平;
第二检测电路,被构造为向控制器提供第二检测信号,在第二检测端子组被短接的情况下第二检测信号是第二电压电平,并在第二端子组未被短接的情况下第二检测信号是另一电压电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
第一端子组是包括接地端子和接地检测端子作为第一端子组的所述至少两个电触点的接地端子组,
第二端子组是包括L端子和L检测端子作为第二端子组的所述至少两个电触点的L端子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接地检测端子连接到第一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子,第一检测信号在输出端子被提供。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二检测电路包括在第二检测电路的输出处提供第二检测信号的运算放大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还包括连接在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口和L检测端子之间的电阻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还包括电阻分压器电路,电阻分压器电路包括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口的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电子装置是便携式终端。
11.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的便携式终端。
12.一种检测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在具有包括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的耳机插座的电子装置中的插入的方法,其中,每个端子组包括至少两个电触点,所述方法包括:
当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中的每个端子组被短接时确定存在插入状况;
在仅一个端子组被短接的情况下确定存在未插入状况;
在没有端子组被短接的情况下确定存在未插入状况。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端子组的电触点被短接在一起时,所述端子组被短接,
其中,第一端子组是包括接地端子和接地检测端子作为第一端子组的所述至少两个电触点的接地端子组,
第二端子组是包括L端子和L检测端子作为第二端子组的所述至少两个电触点的L端子组。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存在插入状况的步骤包括:
从第一检测电路接收第一检测信号,在第一端子组被短接的情况下第一检测信号是第一电压电平,并且在第一端子组未被短接的情况下第一检测信号是与第一电压电平不同的电压电平;
从第二检测电路接收第二检测信号,在第二检测端子组被短接的情况下第二检测信号是第二电压电平,并且在第二端子组未被短接的情况下第二检测信号是另一电压电平,
当第一检测信号处于第一电压电平且第二检测信号处于第二电压电平时确定存在插入状况。
15.一种检测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在电子装置中的插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一旦从外部音频输出装置被插入到的耳机插座的第一检测装置施加检测信号,则确定是否从耳机插座的第二检测装置施加检测信号;
如果确定从第二检测装置施加检测信号,则确定外部音频输出装置被插入到耳机插座中。
CN201310412716.8A 2012-09-11 2013-09-11 检测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在电子装置中的插入的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036865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100448A KR20140033916A (ko) 2012-09-11 2012-09-11 외부 오디오 출력 장치의 삽입을 감지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12-0100448 2012-09-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6534A true CN103686534A (zh) 2014-03-26

Family

ID=49263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12716.8A Pending CN103686534A (zh) 2012-09-11 2013-09-11 检测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在电子装置中的插入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72129A1 (zh)
EP (1) EP2706463A1 (zh)
KR (1) KR20140033916A (zh)
CN (1) CN103686534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7069A (zh) * 2015-10-15 2016-02-0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插孔及耳机插孔状态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CN106210948A (zh) * 2016-06-22 2016-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路、耳机插座、移动终端及方法
CN107682799A (zh) * 2017-09-07 2018-02-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传输设备拔插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413532A (zh) * 2018-11-30 2019-03-01 南昌与德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电路及蓝牙耳机
CN110213686A (zh) * 2019-05-28 2019-09-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插座的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10209543A (zh) * 2019-05-28 2019-09-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插座的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11294699A (zh) * 2018-12-29 2020-06-16 展讯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防液体误判的耳机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169489A (zh) * 2018-11-29 2021-07-23 索尼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分割式接地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95804B1 (ko) * 2013-09-11 2016-02-22 임원일 휴대용 단말기 탈착모듈을 이용한 부가서비스 제공방법
JP6220731B2 (ja) * 2014-05-28 2017-10-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5極プラグイヤホン、および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KR102250772B1 (ko) 2014-06-27 2021-05-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어 잭 오작동을 방지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104466544B (zh) * 2014-12-08 2017-02-2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耳机插座、耳机插头、耳机和电子设备
US9537271B2 (en) 2014-12-08 2017-01-03 Xiaomi Inc. Earphone socket, earphone plug, earphon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345047B1 (ko) * 2015-07-01 2021-12-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오디오 장치 및 오디오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멀티미디어 장치
US9888320B2 (en) * 2015-07-01 2018-0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udio device and multimedia device including audio device
WO2017019069A1 (en) * 2015-07-29 2017-02-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nalog device connection
WO2017058097A1 (en) 2015-09-28 2017-04-06 Razer (Asia-Pacific) Pte. Ltd. Computers,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computer,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CN105552654B (zh) * 2016-02-01 2018-03-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插头、耳机插座以及播放控制方法与装置
US9949049B2 (en) 2016-03-18 2018-04-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audio jack
ES2751132T3 (es) * 2016-10-13 2020-03-3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Terminal móvil, conector para auriculares y procedimiento de fabricación de conector para auriculares
KR102410668B1 (ko) 2017-09-27 2022-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오디오 장치 및 오디오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KR102396558B1 (ko) 2017-09-28 2022-05-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어폰 안테나를 위한 이어잭 연결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GB2589387B (en) * 2019-11-30 2023-09-06 Cirrus Logic Int Semiconductor Ltd Circuitry for detecting jack plug remova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40259A1 (en) * 2009-03-20 2010-09-23 Apple Inc. Audio jack with pogo pins for conductive contacts
CN201846469U (zh) * 2010-10-27 2011-05-25 艾利和电子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可提高音质的电子词典音频电路
US20110170734A1 (en) * 2010-01-08 2011-07-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ar jack for detecting earphone plug
US20120081102A1 (en) * 2010-09-30 2012-04-05 Apple Inc. Audio jack with ground detect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10252A1 (en) * 2005-11-13 2007-05-17 Garcia Anthony E Diagnostic circuit
US8360801B2 (en) * 2009-01-21 2013-01-29 Apple Inc. Contactless plug detect mechanism
US8465329B2 (en) * 2009-09-30 2013-06-18 Apple Inc. Audio connector having additional detection switch
US9031253B2 (en) * 2011-12-16 2015-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lug insertion detec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40259A1 (en) * 2009-03-20 2010-09-23 Apple Inc. Audio jack with pogo pins for conductive contacts
US20110170734A1 (en) * 2010-01-08 2011-07-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ar jack for detecting earphone plug
US20120081102A1 (en) * 2010-09-30 2012-04-05 Apple Inc. Audio jack with ground detect
CN201846469U (zh) * 2010-10-27 2011-05-25 艾利和电子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可提高音质的电子词典音频电路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7069B (zh) * 2015-10-15 2018-11-2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插孔及耳机插孔状态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CN105307069A (zh) * 2015-10-15 2016-02-0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插孔及耳机插孔状态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CN106210948A (zh) * 2016-06-22 2016-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路、耳机插座、移动终端及方法
CN107682799A (zh) * 2017-09-07 2018-02-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传输设备拔插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682799B (zh) * 2017-09-07 2019-06-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传输设备拔插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3169489A (zh) * 2018-11-29 2021-07-23 索尼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分割式接地连接器
CN109413532B (zh) * 2018-11-30 2020-04-24 重庆与展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电路及蓝牙耳机
CN109413532A (zh) * 2018-11-30 2019-03-01 南昌与德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电路及蓝牙耳机
CN111294699A (zh) * 2018-12-29 2020-06-16 展讯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防液体误判的耳机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294699B (zh) * 2018-12-29 2021-12-03 展讯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防液体误判的耳机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209543A (zh) * 2019-05-28 2019-09-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插座的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10213686A (zh) * 2019-05-28 2019-09-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插座的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10209543B (zh) * 2019-05-28 2023-03-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插座的检测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06463A1 (en) 2014-03-12
US20140072129A1 (en) 2014-03-13
KR20140033916A (ko)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6534A (zh) 检测外部音频输出装置在电子装置中的插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88088B (zh) 插头类型检测
US7912501B2 (en) Audio I/O headset plug and plug detection circuitry
KR101946486B1 (ko) 이어폰 접속 인터페이스 및 이어폰 운용 방법과,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기
CN203466944U (zh) 自配置装置
KR101820730B1 (ko) 이어폰 접속 검출 시스템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기
CN103078224B (zh) 连接线、控制方法、控制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CN105611459B (zh) 一种开关和检测电路以及相应的操作方法
CN202889569U (zh) 耳机插头万用自动转换开关
KR20140047201A (ko) 단말기의 이어마이크 폰의 삽입 감지 장치 및 방법
CN105554606A (zh) 数字耳机及电子设备
US11431181B2 (en) Wireless sound output device with charging function
CN102341971A (zh) 用于提供保护电路以通过相同端口选择性地处理多种电缆类型的系统和方法
CN105049970A (zh) 附件耳机系统、高级从电路和音频插孔附件通信方法
CN103002367A (zh) 用于多通道声音采集和输出的移动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2457798A (zh) 音频切换电路及具有该音频切换电路的音频播放装置
CN102638745A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耳机兼容方法、系统及其接口电路
CN102710816A (zh) 移动终端、存储卡卡座及移动终端中存储卡的写保护方法
CN105142072A (zh) 一种外接播放器的音频装置及音频播放方法
CN104599672A (zh) 有音频插接检测能力的音频编解码器及音频插接检测法
CN104093104A (zh) 一种消除耳机pop音电路及方法
CN104105046A (zh) 检测电路
US20220386050A1 (en) State detection device for use in an audio interface
CN103974169B (zh) 音频处理装置及音频处理方法
CN106792344B (zh) 一种音频输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