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5791A - 通讯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讯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5791A
CN103685791A CN201310181389.XA CN201310181389A CN103685791A CN 103685791 A CN103685791 A CN 103685791A CN 201310181389 A CN201310181389 A CN 201310181389A CN 103685791 A CN103685791 A CN 103685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request signal
identification code
switch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813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85791B (zh
Inventor
黄能富
石维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5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5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5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5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60Software-defined switches
    • H04L49/602Multilayer or multiprotocol switching, e.g. IP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314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in private branch exch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1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 H04M7/1205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where the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ement comprises PSTN/ISDN equipment and switching equipment of 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e.g.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能有效节省话费成本。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第一通讯装置经由第一交换装置将通讯请求信号及对应第二通讯装置的第二辨识码以电话联机方式传送至第一转接装置;第一转接装置经由云端服务器将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以网络联机方式传送至第二转接装置;第二转接装置经由第二交换装置将通讯请求信号以电话联机方式传送至第二通讯装置;第二通讯装置接收通讯请求信号后,经由第一转接装置、云端服务器及第二转接装置建立与第一通讯装置的通讯联机。

Description

通讯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通过可连接电话线及网络线的转接装置及云端服务器,以经由网络方式联机的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工商业化,办公室电话分机系统已成为现代办公室中不可缺少的通讯系统。然而,由于办公室电话分机系统的通话费是以电话联机计费,当长时间在不同通讯域进行通话时,往往使公司需负担可观的通话费成本,因此,如何节省办公室电话分机系统的通话费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现有的办公室电话分机系统的节费方式,大多由将该办公室电话分机系统内的电话交换机(Private Branch Exchange,PBX)更改为网络电话交换机(Internet Protocol Private Branch Exchange,IP PBX),由将办公室电话分机系统升级为网络电话分机系统,使得该系统内的通话是通过网络联机的方式连接,因此通话费是以较电话联机计费便宜许多的网络联机计费计算,以节省通话成本。
然而,由于网络电话分机系统的初期建置成本非常昂贵,许多公司考虑其初期建置成本后,往往放弃建置网络电话分机系统,仍旧使用以电话费计费的办公室分机系统,而以限制通话时间的消极方式节省通话成本。因此,办公室电话分机系统的节费方式受到极大的限制,此为现阶段极需克服的一大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发明人思索并设计一种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经多年潜心研究,来针对现有方法的缺失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以期解决现有技术的通讯系统节费方式不佳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通讯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经由第一通讯装置发出通讯请求信号及对应第二通讯装置的第二辨识码;经由第一交换装置接收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并将其发送至第一转接装置;第一转接装置接收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并将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以网络传输方式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根据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将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发送至第二转接装置;第二转接装置接收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后将其发送至第二交换装置;第二交换装置根据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将通讯请求信号发送至第二通讯装置;第二通讯装置接收通讯请求信号后,经由第一转接装置、云端服务器及第二转接装置建立与第一通讯装置的网络通讯联机。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通讯方法,还可包含下列步骤:第一交换装置根据第二辨识码,以辨识第二通讯装置是否与第一交换装置属于相同通讯域;若属于相同通讯域,则将通讯请求信号传送至第二通讯装置,且第二通讯装置接收通讯请求信号后,经由第一交换装置建立与第一通讯装置的电话通讯联机;若不属于相同通讯域,则将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发送至第一转接装置。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通讯方法,其中第一转接装置可具有第一注册码,且第二转接装置可具有第二注册码,通讯方法还可更包含下列步骤:云端服务器记录与第一辨识码对应的第一注册码,及与第二辨识码对应之第二注册码,且凭此判断与第一转接装置或第二转接装置建立网络联机。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通讯方法,还可包含下列步骤:云端服务器接收第二辨识码后,比对其记录的对应第二辨识码的第二注册码;根据第二注册码,云端服务器将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发送至第二转接装置。
优选地,第一交换装置及第二交换装置可通过电话联机方式与至少一个第三通讯装置连接。
优选地,第一转接装置及第二转接装置可通过网络联机的方式与至少一个第四通讯装置连接。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通讯方法,还可包含下列步骤:经由网络通讯装置发出第一辨识码、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接收第一辨识码、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并根据第一辨识码及第二辨识码,将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一辨识码发送至第一转接装置,以及将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发送至第二转接装置;第一转接装置接收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一辨识码后将其发送至第一交换装置,且第二转接装置接收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后将其发送至第二交换装置;第一交换装置根据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一辨识码将通讯请求信号发送至第一通讯装置,且第二交换装置根据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将通讯请求信号发送至第二通讯装置;以及第一通讯装置及第二通讯装置接收通讯请求信号后,经由第一转接装置、云端服务器及第二转接装置建立网络通讯联机。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通讯方法,其中第二转接装置记录对应第二通讯装置的转接码,其包含下列步骤:当第二通讯装置超过预设时间未接收通讯请求信号,第二转接装置根据转接码,将通讯请求信号转送至对应转接码的通讯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另提出一种通讯系统,是适用执行如上所述的通讯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具有一个或多个下述优点:
(1)本发明的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可利用转接装置,以网络联机的方式建立通讯联机,有效节省通话费成本。
(2)本发明的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可由传统的办公室电话分机系统内的电话交换机(PBX)加上一个转接装置,即可达成与网络电话分机系统内的网络电话交换机(IP PBX)相同的功效,而不需更换整套系统,大幅减少网络电话分机系统的建置成本。
(3)本发明即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可通过转接装置连接多组网络电话,而达到轻易扩充分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的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的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的实施例的第三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1:第一通讯装置
12:第一交换装置
13:第一转接装置
21:第二通讯装置
22:第二交换装置
23:第二转接装置
3:云端服务器
41:第三通讯装置
42:第四通讯装置
43:网络通讯装置
S11~S17: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所能达成的功效,现在将本发明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附图,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发明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附图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发明在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通讯方法的流程图,此方法的流程步骤包含如下:
步骤S11:经由第一通讯装置发出通讯请求信号及对应第二通讯装置的第二辨识码。
步骤S12:经由第一交换装置接收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并将其发送至第一转接装置。
步骤S13:第一转接装置接收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并将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以网络传输方式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步骤S14:云端服务器根据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将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发送至第二转接装置。
步骤S15:第二转接装置接收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后将其发送至第二交换装置。
步骤S16:第二交换装置根据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将通讯请求信号发送至第二通讯装置。
步骤S17:第二通讯装置接收通讯请求信号后,经由第一转接装置、云端服务器及第二转接装置建立与第一通讯装置的网络通讯联机。
顺带一提,上述步骤中,第一交换装置及第二交换装置可为电话交换机(Private Branch Exchange,PBX)。
本发明的通讯方法最大的主旨,就是将仅能以电话方式建立联机的传统的交换装置,连接上转接装置的一端,转接装置的另一端可以网络方式建立联机,而达成以网络联机方式进行通话的功效。也就是说,使用者可以传统的电话分机进行通话,且通话是以网络联机计费,因此可大幅节省通话成本。
如图2及图3所示,分别是本发明的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的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及第二示意图。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通讯系统具有多个第一通讯装置11、一个第一交换装置12、一个第一转接装置13、一个云端服务器3、多个第二通讯装置21、一个第二交换装置22及一个第二转接装置23。其中,多个第一通讯装置11分别具有一个第一辨识码,多个第二通讯装置21分别具有一个第二辨识码,第一转接装置13具有第一注册码,且第二转接装置23具有第二注册码。
为方便举例说明,设定第一通讯装置A具有第一辨识码a,第一通讯装置B具有第一辨识码b,第二通讯装置C具有第二辨识码c,第二通讯装置D具有第二辨识码d,第一转接装置13具有第一注册码f,且第二转接装置23具有第二注册码s。
如图3所示,当第一通讯装置A欲与第一通讯装置B进行通话时,第一通讯装置A是以电话联机方式传送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一辨识码b至第一交换装置12,第一交换装置12根据第一辨识码b辨识第一通讯装置B是与第一通讯装置A属于相同通讯域,此时第一交换装置12以电话联机方式将通讯请求信号传送至第一通讯装置B,待第一通讯装置B确认通讯请求信号后,第一通讯装置A经由第一交换装置12以电话联机方式与第一通讯装置B建立通讯联机。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讯装置A传送至第一交换装置12的信息,包含第一辨识码a,而使得第一交换装置12可传送第一辨识码a至第一通讯装置B,以使第一通讯装置B可通过第一辨识码a确认通讯联机的请求端为第一通讯装置A。
当第一通讯装置A欲与第二通讯装置C进行通话时,第一通讯装置A是以电话联机方式传送通讯请求信号、第二辨识码c至第一交换装置12,第一交换装置12根据第二辨识码c辨识第二通讯装置C是与第一通讯装置A属于不同通讯域,此时第一交换装置12以电话联机方式将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c传送至第一转接装置13,接着第一转接装置13是以网络联机方式传送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c传送至云端服务器3。
值得注意的是,云端服务器3的数据库是记录与第一辨识码a、b对应的第一注册码f,及与第二辨识码c对应的第二注册码s。举例来说,云端服务器记录第一辨识码a及第一辨识码b皆对应第一注册码f,且记录第二辨识码c对应第二注册码s,因此,云端服务器可判断第一辨识码a所属的第一通讯装置A及第一辨识码b所属的第一通讯装置B是与第一注册码f所属的第一转接装置13位于相同的通讯域,且可判断第二辨识码c所属的第二通讯装置C是与第二转接装置23位于相同的通讯域。
因此,云端服务器根据第二辨识码c,而将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c以网络联机方式传送至第二转接装置23,第二转接装置23是以电话联机方式将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c传送至第二交换装置22,第二交换装置22根据第二辨识码c辨识通讯请求信号的接收端为第二通讯装置C,而以电话联机方式将通讯请求信号传送至第二通讯装置C,待第二通讯装置C确认通讯请求信号后,第一通讯装置A经由第一交换装置12、第一转接装置13、云端服务器3、第二转接装置23及第二交换装置22与第二通讯装置C建立通讯联机。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自第一通讯装置A经由第一交换装置12至第一转接装置13的联机,以及自第二转接装置23经由第二交换装置22至第二通讯装置C的联机,是以电话方式联机,而自第一转接装置13经由云端服务器3至第二转接装置23的联机,是以网络方式联机。
同样地,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讯装置A传送至第一交换装置12的信息,包含第一辨识码a,而使得第一辨识码a经由第一交换装置12、第一转接装置13、云端服务器3、第二转接装置23及第二交换装置22传送至第二通讯装置C,以使第二通讯装置C可通过第一辨识码a确认通讯联机的请求端为第一通讯装置A。
此外,当第二转接装置23通过第二交换装置22将通讯请求信号传送至第二通讯装置C,且第二通讯装置C超过预设时间未接收通讯请求信号时,第二转接装置根据第二通讯装置C的转接码,在此假设为第二辨识码d,但不以此为限,重新通过第二交换装置22将通讯请求信号传送至第二通讯装置D,当第二通讯装置D接收该请求信号,第一通讯装置A经由第一交换装置12、第一转接装置13、云端服务器3、第二转接装置23及第二交换装置22与第二通讯装置D建立通讯联机。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的通讯方法及其系统的实施例的第三示意图。如图所示,考虑到现代人的移动办公室概念,办公室电话分机系统不应限于装设于办公室内的分机,因此,通讯系统的第一交换装置12及第二交换装置22可通过电话联机方式与多个第三通讯装置41连接,且第一转接装置13及第二转接装置23可通过网络联机的方式与多个第四通讯装置42连接,而达到扩充分机的效果。此外,网络通讯装置43可通过云端服务器以网络联机的方式与第一转接装置13或第二转接装置23连接,凭此建立与第一通讯装置11、第二通讯装置21、第三通讯装置41或第四通讯装置42的通讯联机。其中网络通讯装置43可为智能型手机,第三通讯装置41可为手机或家用电话,且第四通讯装置42可为桌上型网络电话,但不以此为限。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通讯装置43可仅当成拨号机,而在送出通讯请求至通讯目标之后,以指定的分机与通讯目标建立通讯联机。
为方便举例说明,设定第一通讯装置A具有第一辨识码a,第二通讯装置C具有第二辨识码c,第一转接装置13具有第一注册码f,且第二转接装置23具有第二注册码s。
当网络通讯装置E欲以第一通讯装置A建立与第二通讯装置C的通讯联机时,网络通讯装置E传送第一辨识码a、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c至云端服务器3,云端服务器3根据第一辨识码a及第一辨识码c,分别将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一辨识码a以网络联机方式传送至第一转接装置13,以及将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c以网络联机方式传送至第二转接装置23。第一转接装置13以电话联机方式将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一辨识码a传送至第一交换装置12,其根据第一辨识码a将通讯请求信号传送至第一通讯装置A。第二转接装置23以电话联机方式将通讯请求信号及第二辨识码c传送至第二交换装置22,其根据第二辨识码c将通讯请求信号传送至第一通讯装置C。当第一通讯装置A及第二通讯装置C皆接收通讯请求信号后,第一通讯装置A经由第一交换装置12、第一转接装置13、云端服务器3、第二转接装置23及第二交换装置22与第二通讯装置C建立通讯联机。
第三通讯装置41、第四通讯装置42或网络通讯装置43建立通讯联机的方法是与上述举例类似,为简便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的实施例,可在实际应用时,针对应用环境加以最佳化。因此,本文在此所揭示的实施例的所有观点,应被视为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应由后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并涵盖其合法均等物,并不限于先前的描述。

Claims (9)

1.一种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经由第一通讯装置发出通讯请求信号及对应第二通讯装置的第二辨识码;
经由第一交换装置接收该通讯请求信号及该第二辨识码并将其发送至第一转接装置;
该第一转接装置接收该通讯请求信号及该第二辨识码并将该通讯请求信号及该第二辨识码以网络传输方式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该云端服务器根据该通讯请求信号及该第二辨识码,将该通讯请求信号及该第二辨识码发送至第二转接装置;
该第二转接装置接收该通讯请求信号及该第二辨识码后将其发送至第二交换装置;
该第二交换装置根据该通讯请求信号及该第二辨识码将该通讯请求信号发送至该第二通讯装置;以及
该第二通讯装置接收该通讯请求信号后,经由该第一转接装置、该云端服务器及该第二转接装置建立与该第一通讯装置的网络通讯联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下列步骤:
该第一交换装置根据该第二辨识码,以辨识该第二通讯装置是否与该第一交换装置属于相同通讯域;
若属于相同通讯域,则将该通讯请求信号传送至该第二通讯装置,且该第二通讯装置接收该通讯请求信号后,经由该第一交换装置建立与该第一通讯装置的电话通讯联机;
若不属于相同通讯域,则将该通讯请求信号及该第二辨识码发送至该第一转接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接装置具有第一注册码,且该第二转接装置具有第二注册码,通讯方法还包含下列步骤:
该云端服务器记录与该第一辨识码对应的该第一注册码,及与该第二辨识码对应的该第二注册码,且凭此判断与该第一转接装置或该第二转接装置建立网络联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下列步骤:
该云端服务器接收该第二辨识码后,比对该云端服务器记录的对应该第二辨识码的该第二注册码;以及
根据该第二注册码,该云端服务器将该通讯请求信号及该第二辨识码发送至该第二转接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交换装置及该第二交换装置是通过电话联机方式与至少一个第三通讯装置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接装置及该第二转接装置是通过网络联机的方式与至少一个第四通讯装置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经由网络通讯装置发出该第一辨识码、该通讯请求信号及该第二辨识码至该云端服务器;以及
该云端服务器接收该第一辨识码、该通讯请求信号及该第二辨识码并根据该第一辨识码及该第二辨识码,将该通讯请求信号及该第一辨识码发送至该第一转接装置,并且将该通讯请求信号及该第二辨识码发送至该第二转接装置;
该第一转接装置接收该通讯请求信号及该第一辨识码后将其发送至该第一交换装置,且该第二转接装置接收该通讯请求信号及该第二辨识码后将其发送至该第二交换装置;
该第一交换装置根据该通讯请求信号及该第一辨识码将该通讯请求信号发送至该第一通讯装置,且该第二交换装置根据该通讯请求信号及该第二辨识码将该通讯请求信号发送至该第二通讯装置;
该第一通讯装置及该第二通讯装置接收该通讯请求信号后,经由该第一转接装置、该云端服务器及该第二转接装置建立网络通讯联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转接装置记录对应该第二通讯装置的转接码,通讯方法还包含下列步骤:
当该第二通讯装置超过预设时间未接收该通讯请求信号,该第二转接装置根据该转接码,将该通讯请求信号转送至对应该转接码的通讯装置。
9.一种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适用执行如权利要求1~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通讯方法。
CN201310181389.XA 2012-09-06 2013-05-16 通讯方法及其系统 Active CN1036857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2613 2012-09-06
TW101132613A TWI513269B (zh) 2012-09-06 2012-09-06 通訊方法及其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5791A true CN103685791A (zh) 2014-03-26
CN103685791B CN103685791B (zh) 2016-03-02

Family

ID=50187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1389.XA Active CN103685791B (zh) 2012-09-06 2013-05-16 通讯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95431B2 (zh)
CN (1) CN103685791B (zh)
TW (1) TWI51326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2018A (zh) * 2007-12-24 2009-07-01 深圳易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系统
CN101569163A (zh) * 2006-12-29 2009-10-28 朗讯科技公司 用于将标识数据链接到网络之间的呼叫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45466A (zh) * 2010-12-02 2011-05-04 大连天亿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企业voip即时呼叫的方法
WO2011130179A2 (en) * 2010-04-16 2011-10-20 Bolder Thinking Llc Cloud computing call cent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39081C (en) * 1994-12-23 1999-02-02 Alastair Gordon Unified messa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6243373B1 (en) * 1995-11-01 2001-06-05 Telecom Internet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computer network/internet telephone system
US6069890A (en) * 1996-06-26 2000-05-30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Internet telephone service
US5910946A (en) * 1997-01-13 1999-06-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internet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US6574216B1 (en) * 1997-03-11 2003-06-03 Verizon Services Corp. Packet data network voice call quality monitoring
KR19980086889A (ko) * 1997-05-15 1998-12-05 이데이 노부유끼 데이터 통신방법, 데이터 통신단말, 데이터 통신시스템 및 통신 제어시스템
US6353610B1 (en) * 1998-06-19 2002-03-0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l signaling in telephone calls over 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US6363065B1 (en) * 1999-11-10 2002-03-26 Quintum Technologies, Inc. okApparatus for a voice over IP (voIP) telephony gateway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in
WO2001078287A2 (en) * 2000-04-07 2001-10-18 Morris, Robert Method for voice activated network access
IL151027A0 (en) * 2001-04-05 2003-04-10 Method for voice activated network access
KR100407348B1 (ko) * 2001-12-27 2003-1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보이스 오버 인터넷 프로토콜 호 서비스 방법
TWI342147B (en) * 2006-12-25 2011-05-11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Method of updating internet protocol phone contact information in general phone
US9106452B2 (en) * 2008-03-24 2015-08-11 Shoretel, Inc. Cloud VoIP system with bypass for IP media
JP5214318B2 (ja) * 2008-04-30 2013-06-19 エヌ・ティ・ティ・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VoIP網相互接続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141449A (ja) * 2008-12-10 2010-06-24 Nec Corp VoIP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VoIP接続制御方法
TWI369113B (en) * 2008-12-10 2012-07-21 Wistron Corp Communication method capable of connecting a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service and gateway thereof
WO2010100602A2 (en) * 2009-03-02 2010-09-10 Vinayak P G Aasis A secur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cost efficient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thereon
EP2461627B1 (en) * 2009-07-31 2018-10-17 Alcatel Lucent Terminal handover method, network element, device and system in non-stable voice over ip (voip) call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9163A (zh) * 2006-12-29 2009-10-28 朗讯科技公司 用于将标识数据链接到网络之间的呼叫的方法和设备
CN101472018A (zh) * 2007-12-24 2009-07-01 深圳易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系统
WO2011130179A2 (en) * 2010-04-16 2011-10-20 Bolder Thinking Llc Cloud computing call centers
CN102045466A (zh) * 2010-12-02 2011-05-04 大连天亿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企业voip即时呼叫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5791B (zh) 2016-03-02
TWI513269B (zh) 2015-12-11
US20140064266A1 (en) 2014-03-06
TW201412085A (zh) 2014-03-16
US8995431B2 (en) 2015-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8181B (zh) 一种移动终端实现可视电话三方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88997B (zh) 一种建立视频会议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35161A (zh) 一种企业远程办公通讯系统
CN103595949A (zh) 一种视频通话的转接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5119937B (zh) 用户终端的通话方法与装置
CN206728037U (zh) 一种可容灾的会议系统
CN103685791B (zh) 通讯方法及其系统
CN105007315A (zh) 基于移动终端实现gnss接收机远程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CN105072301A (zh) 电话信号转接系统及方法
CN104902103A (zh) 一种接入有移动终端的集团电话系统及其通讯方法
CN103581129A (zh) 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0471116C (zh) 即时通讯交换系统和方法
CN104994116A (zh) 多屏统一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729685B (zh) 服务请求方法、计算机电话集成cti设备及网络设备
CN204465770U (zh) 一种基于三网融合的信息接入物联网系统
CN103634763A (zh) 呼叫响应方法、装置及云端服务器
CN104639605A (zh) 一种自动为社会化通信软件自动增加好友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CN207897102U (zh) 一种基于程控交换机的智能转接抗干扰无线通信系统
CN104104740A (zh) 一种分散式网络信息的交换方法
CN1997049B (zh) 一种架构在网络电话系统之上的语音通话系统
CN102694930A (zh) 一种支持用户智能回拨业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203457166U (zh) 新型电力线和电话线网桥装置
CN201541277U (zh) 一种数码终端及其构成的通讯系统
CN210431455U (zh) 一种基于Profinet总线耦合器模块
CN104837124B (zh) 一种sip网络与集群系统和电信网络短信互通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